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习惯成自然范文

习惯成自然精选(九篇)

习惯成自然

第1篇:习惯成自然范文

吃过晚饭,我向爸爸妈妈宣布:“太累了,我现在就要睡觉,把这星期来不及睡的觉都补回来。”“傻小子,现在才六点能睡着吗?”爸爸笑着说,“能睡着,我两眼都打醉拳了能睡不着吗?”说完就走进了自己房间。

睡在床上闭上眼睛心想快点睡着,可是我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这时妈妈走进我的房间,看见我还在翻身就问:“你怎么还没睡?”我说:“哎,也不知道怎么搞的,想睡就是睡不着,真烦。”妈妈笑我这几天都太晚睡,已经习惯成自然了。

第2篇:习惯成自然范文

关键词 培养?习惯 激励 成功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巴金说过:“孩子的成功教育要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叶圣陶也说过:“教育是什么?从单方面讲,只须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从这两位著名文人所述,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良好的习惯的重要性。习惯是一种非智力因素,是人们在后天养成的一种自动进行某种活动的特殊倾向,是一种自觉、主动、持久、稳定的行为方式。所谓学习习惯,它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一个良好的习惯让一个人终身受益无穷。不良的习惯则会成为一个学生终身的祸患,习惯一旦形成,要想更改它是很不容易的。而且,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得越早越好。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浅谈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期盼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走向成功。

一、培养学生积累单词的习惯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每个早读课都是学生积累单词记忆单词的好时机。所以早读课时我就会要求学生用10-15分钟来识记单词,一半时间学习单词另一半来检验。记忆单词时,既要会拼读单词,也要知道其意义。记忆单词,还要根据音标、音节,注意元音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日积月累学生就会慢慢发现这些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则,根椐这些方法去记忆单词,既觉得简单,又记得牢固,会受益终生。

二、培养学生朗读、背诵范文的习惯

英语是一门语言科目,多读和多背是必需的。只有反复朗读,多多背诵,才能积累大量的语言信息,培养语感,在阅读、写作时,信手拈来,有话可说。大声朗读既是一种能力,也是学习语言的一种方法。李阳的“疯狂英语”学习方法,就在于无所顾忌地大声朗读,多读、勤读、培养语感,在朗读中感悟语言丰富的内涵。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三、培养认真书写的习惯

英语是字母文字,从高一开始我就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要求学生注意,字母在单词句子中的大小写,在四线三格中所占格式,以及单词与单词之间的间隔、连写和句子标点。另外,书写还要有一定的速度,不管是作业还是练习,都要力求书写规范标准,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有的同学在书写时,常常不分大小写,作文从头至尾都是小写字母;把h写成n,把ɡ写成p,小写f及t所占格式不对。他们错误地认为这样写无所谓,只要自己能看清就行了。其实不然,要知道文字不仅是写给自己看的,更重要的写给别人看的。一个人如果字迹潦草,不规范,别人看不清楚,那就失去了他书写的价值,甚至在考试时会吃很大的亏。我们知道,认真规范书写是对阅卷老师的尊重,会给老师留下美好的印象。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写好每一个字母、单词和句子,这对今后整个英语学习都有重要的意义。良好的书写习惯对培养坚毅的学习意志与刻苦的学习精神都有极大的作用。

四、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

有目的的组织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课进行预习,是深化教学的基础。预习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培养学生自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措施。有的学生往往忽略了这一环节。通过预习,学生可初步了解一些新单词的读法,课文内容和重点句型。

五、培养专心听课的习惯

教与学应该同步,应该和谐,因此学生在课堂上要集中精神,专心听教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听,边认真听边积极思考,积极参加课堂活动,做好课堂笔记。有的学生认为这节课知识基本掌握,不需要认真听,就去做别的事情。但事实是哪怕你已经超前学过了,也还是要认真听,要把教师的思路、其他同学的思路与自己的思路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否则,你会发现自己总是进步的慢。

六、 培养课后复习巩固的习惯

课后要及时认真复习,按时完成作业是首要的。有调查研究表明,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最有自信,最容易成功。教学实践表明,课堂上学生学会了的东西,课后还会忘记,这是大脑遗忘规律的表现。

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我认为主要靠教师的指导和训练。家庭作业题要认真设计,数量要少,质量要好,解题的要求要高。由于题量少,学生不感到负担,就乐于开动脑筋认真完成。这样安排作业,学生负担轻,积极性高,不仅利于良好习惯的形成,而且有利于思维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通过作业能找到自己的问题。有些学生会针对某些题目反复要求老师讲解,直到理解为止。这些学生学习态度好,善于思考,善于提问,进步的最快。

七、培养学生找错题的习惯

能对自己的学习作出评价,是一种高水平的学习;善于从错误中学习也是一种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判断正误,自我检验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

八、经常用有关好习惯的名言警句来激励学生

孩子的成功教育要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巴金

教育是什么?从单方面讲,只须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叶圣陶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约·凯恩斯

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 ——莎士比亚

人喜欢习惯,因为造它的就是自己。——萧伯纳

第3篇:习惯成自然范文

【关键词】幼儿;习惯;养成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前提条件。幼儿时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对幼儿以后的成长会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抓得越早越好。哲学家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习惯。良好习惯如此重要,那又如何养成呢?

一、营造教育氛围,渗透良好的行为意识

杜威说过:“要想改变一个人,必须先改变环境,环境改变了,人也就改变了。”因此,要营造一个轻松自然的教育氛围,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养成习惯。

1.注重环境创设,让环境“说话”

如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我将各种行为习惯同幼儿喜爱的卡通形象结合起来,粘贴在楼道内、各种设施旁。如:用一只活泼可爱的小兔提醒幼儿在楼梯口不拥挤;用一只机灵的小猴子提醒幼儿在草地上要爱护花草树木;用一双双可爱的小脚丫提醒幼儿站到小脚丫上等待洗手、如厕等。这赏心悦目的教育氛围,随时随地地提醒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注重言传身教,以人格魅力感染幼儿

老师是小朋友的镜子,小朋友是老师的影子。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作为老师要时刻提醒自己:“你的面前有四五十台‘摄像机’,你的言行毫无遗漏地都被摄入其中。”如有一回,我带领幼儿到野外郊游,火辣辣的太阳晒得我口干舌燥,我趁幼儿不注意时偷偷溜到小溪边喝水。一会儿就有几个幼儿蹲在小溪边喝水,我赶紧说:“别,别喝,喝生水会生病的。”这时,他们异口同声地说:“老师,您自己都喝了,您不怕生病吗?”可见,幼儿的眼睛是雪亮的,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在他们的视野里,因此教师应塑造好自己的形象,用美的语言、行为和心灵去感染和教育幼儿,真正成为幼儿效仿的楷模。

二、结合教学活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教学的教育功能,将良好行为习惯有机地渗透到教学中。

如为培养幼儿讲文明礼貌,我创编了儿歌《好宝宝》,制成幼儿喜爱的图书,让幼儿看图书、念儿歌:“乖宝宝,起得早,入园先问老师好。见到长辈行个礼,见到同伴微微笑。讲文明、懂礼貌,人人夸我好宝宝。”儿歌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琅琅上口、易读易记,对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取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又如为了培养幼儿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玩具和食物等。通过故事《小兔的萝卜》:小兔拔了两个萝卜回家去。路上,看见羊妈妈正在地里干活,小兔连忙走上去,送给羊妈妈一个萝卜。羊妈妈笑眯眯地说:“谢谢你,小兔。你把萝卜送给我,我真快乐!”……小兔连忙跑过去,把另一个萝卜送给小猪。小猪说:“谢谢你,小兔。你把萝卜送给我,我真快乐!” 让幼儿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和熏陶,轻松自如地学会与同伴分享自己的食物。

三、以情促行,推进行为习惯的养成

陈鹤琴说:“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不好,则终身受其害。”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类似现象:幼儿能将孔融让梨的故事讲得滚瓜烂熟,却没有自觉的行为和感受;知道要保护环境,却随手乱扔果皮、杂物。分析这些现象的原因,我们认识到,以往在培养幼儿行为习惯时,只关注知识的灌输,让幼儿知道什么是谦让,什么是分享,却忽视了行为习惯的内化和养成。因此,在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中,在注重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情感的挖掘,以幼儿为主体,以活动为依托,从幼儿与行为的互动出发,由知生情、由情促行得到情感上的体验。如分果果。在幼儿懂得分享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体验爱、关心、尊重等情感资源,要求幼儿回家后将自己喜欢吃的东西给家人或朋友吃,并说说自己的感受。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幼儿在学习、实践、体会、感悟中推进了良好习惯的养成。

四、运用游戏形式,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期可塑性大,学习的波动性也很大,往往一些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养成的,更不是几次活动就可以巩固的。它需要长期坚持,不断重复练习,方能生效。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是巩固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手段。

如:游戏“喂娃娃”,学习使用调羹;游戏“o娃娃穿衣”,练习系纽扣;游戏“蛋宝宝出来吧”,学习剥蛋壳;游戏“送玩具回家”学习有条理地收拾玩具物品……就是这些游戏帮助幼儿学会了吃饭、穿衣、整理玩具物品等基本技能。

又如游戏“请到我家来做客”,活动中幼儿相互交往逐渐巩固礼貌用语,学会热情接待客人形成关心帮助他人,主动为他人服务,与人友好相处等一系列良好习惯。

总之,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是走向成功的金钥匙,会让幼儿终身受益。作为教师应该形式多样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4篇:习惯成自然范文

书写习惯小学生策略兴趣一、小学生养成良好写字习惯的意义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那么,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有什么意义呢?

1.有助于学生良好性格的养成

写字习惯的培养是持之以恒、通过强化训练的结果,不是一朝一夕所完成的,整个过程充满着对意志的磨练。勤奋、自信、独立创新、严谨、谦虚等是良好写字习惯的最主要特征。勤奋、自信、独立创新、严谨、谦虚又是随着一天一天习惯的形成而慢慢地表现出来。写字方法是通过习惯的形式而固定下来的,才能真正成之为方法,使其表现出应有的价值。

2.有助于发展学生个体智力

习惯是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良好的写字习惯有助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和培养。它可以培养学生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的、耐心的意志品质。

3.有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

良好的写字习惯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因为长时间坚持不懈地练字,可以陶冶性情,提高自身涵养,受到美的感染与熏陶,提高审美情趣与能力,从而养成做事一丝不苟、爱好整洁的习惯。

二、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的策略

儿童的心田就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种了一种思想,便会有行为的收获;播种了行为,便会有习惯的收获;播种了习惯,便会有品德的收获;播种了品德,便会有命运的收获。那么,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有哪些策略呢?

1.用好习惯影响学生

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不仅与教师的严格要求有关,教师的身教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手漂亮字,会给学生以振奋和力量。在实际生活中,往往哪位教师的字写得好,他的学生字也比较好。但是目前在一线教师当中,字写得好的为数不多,相当一部分教师的字写得不够规范,有的教师甚至执笔方法、写字姿势也不正确,课堂板书起不到示范作用。所以,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得从规范老师做起。

2.用兴趣激发学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写字相对是枯燥的乏味的。因此,老师应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先在“激趣”上下工夫。鼓足学生学习写字兴趣的风帆,使之“尚未下笔先熏陶”。事实也告诉我们,小学生对不感兴趣的事是做不好的。因此,要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就必须培养浓厚的书写兴趣。

(1)故事诱趣。根据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我平时十分注意阅读和收集我国历代书法家献身书法艺术的故事,尤其注意收集名家勤学书法的斩闻趣事讲给学生们听,学生往往兴趣盎然。这些故事不仅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书法艺术,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写好汉字的责任感的生动材料,而且是写字教学的调味品,是勃发学生写字的兴奋剂。

(2)活动引趣。可举行“书法讲座”、评选“书写之星”、开展“书法竞赛”、进行“作业展评”等,培养学生书写的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方法、形成能力。在一系列书写活动的影响下和榜样的激励下,久而久之,学生中间很容易就形成了写规范字、漂亮字光荣的良好风气和积极向上的集体舆论。在这种舆论的导向下,学生的世界观、审美观都有了很大提高,良好的书写习惯也在逐步形成。

(3)“评价”激趣:

①老师的评价。批改作业时,对于写得好的孩子,在本次作业的开头打上红五星,孩子看到在每次书写时都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而书写不够好的,老师就采用叙述式委婉评价,如“老师期待你下次作业写得工整又漂亮!”这样,学生总能从老师这里得到正面的、积极的引导。

②同学的评价。利用小组长收取作业时检查的时间,在每个同学的作业上画有意义的符号,对作业进行评价。如画笑脸,表示写得好或者有进步;画哭脸,表示写得糟,还需努力。对写得好的作业,老师允许再写一遍,以最好的书写展览在班级荣誉栏里,供大家参观。

(3)家长的评价。每次开家长会,让家长们阅读自己孩子的作业,让他们从中看到自己孩子在书写上的点滴进步,对孩子做出正确的评价。

3.用正确姿势要求学生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小学生可塑性大、模仿力强。首先要利用各种方法,让学生直观清晰地观察到不同的写字的姿势,从中辨出好差之别,选择出最正确规范的一种,进行模仿训练。再深入到学生中去,分解要领,边讲边示范。平时批改作业和书写时,坚决做到双姿正确、规范,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平时的写字之中,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一定要学生用正确的写字姿势书写。同桌时时做有心人,互相监督。让同学找自己的瑕疵,有利于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在家要家长配合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的书写姿势进行监督,不当之处,协助改正。

小学生的自制力很差,有时一个坏毛病要重复出错,这就要求老师要有耐心,反复强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

4.用“提笔即是练字时”提醒学生

第5篇:习惯成自然范文

抓好一个阵地:课堂教学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一般可分为三个步骤:一是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使学生了解培养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社会意义,进而产生自愿练习的意向。二是通过营造氛围,运用机制,激发学生按规定的方式实施良好的习惯行为,尽可能地不给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三是通过认识、执行、反馈、强化,使学生了解行为的结果和练习的进展情况,不断地在头脑中再现对这一行为的认识,及时并经常给予强化,促使学生长久地坚持下去,逐步培养、形成良好的习惯。学生一旦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可以成为学习的主人,就会主动地学习,主动地思考,主动地解决学习中的实际问题,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会相应地得到提高。

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这一主阵地的作用,通过有意识的引导、点拨、训练、培养,让学生学会认真听教师讲课、听同学们的发言;通过多给学生创设表达的平台和时间,多用赏识的眼光和赞扬的语言去激励他们大胆发言,让学生学会说,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通过严格要求,反复训练,自己查阅工具书,加强对课文的阅读、理解、复述、背诵、运用,让学生学会自己读,不仅要读通、读懂,还要读熟、读活,学以致用。通过利用教师范写的作用,重视书写指导,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感染学生,让学生学会书写,做到姿势正确,书写规范,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突出一个核心:自主学习

小学阶段是培养各种良好习惯的关键期。按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可把诸多习惯细化为具体内容,逐学年分布安排,循序渐进。低段可安排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认真写好铅笔字,自主学会倾听,勇于发言,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爱护图书,勤查字典,主动识字;中段可安排认真写钢笔字和铅笔字,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要学会有选择性地读书,读书要做记号,留心观察事物,坚持写日记;高段可安排读书要做笔记,随时使用工具书,自主修改作文,多渠道学语文,不懂就问,勤于搜集资料,在实践中学会运用知识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智慧性习惯,如提出问题习惯,敢于质疑、发散性思维的习惯等,应在各个学段加以培养。从根本上讲,教师应把自主学习作为新课程理念下培养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核心内容,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环境,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形成一套方法:多方训导

诸多语文学习学习习惯,是语文学科习惯培养的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从点滴做起,示范诱导,多渠道、全方位地加强培养。

第6篇:习惯成自然范文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这么一句话:“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什么是习惯?所谓习惯,《辞海》上解释为:在长时期逐渐形成的行为方式。我把人生比喻为飞驰的列车,惯性使人无法停步而冲向前方。前方有可能是天堂,有可能是深谷,习惯就是你的方向盘。习惯是潜意识的活动,就像人体各种软件的编程,一旦启动就按既定的程序演绎。

习惯的力量是一种巨大而顽固的力量。习惯一旦形成之后,没有十倍百倍力量,很难加以改变。许多人的习惯,终其一生也无法改变。

正常的习惯,大都由自制和自我练习养成;而坏习惯呢,则如野草一般,每当我们疏忽时,就蓬勃地蔓延起来。一个人的后半辈子均由习惯组成,而他的习惯却是在前半辈子养成的。

人们常讲“性格决定命运”。谁不想拥有能攀上辉煌巅峰的性格呢?怎样才能拥有?印度谚语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行为变成了习惯,习惯养成了性格,性格决定了命运。原来命运的基石就是养成习惯的行为。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无为的人生哲学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同时也被许多人严重歪曲。很多人以歪曲的“顺其自然,随心所欲”为生活哲学,任自己的恶习成为自然,放任自流。实际上,老子是最重反省悟道、修身体悟的,一生苦苦探索道的真谛。老子之人生之道,应该做“习惯”解,自然之道是自然界的习惯,人生之道是人的习惯。习惯成自然,道法之。

第7篇:习惯成自然范文

对于“习惯”这个词,我们经常说,并不陌生,那么什么是习惯?习惯到底体现在哪些地方?习惯与文化是什么关系?习惯与文化对于一个学校到底意味着什么?这就是本文需要探讨的问题。《精细化管理》一书强调:理念优先于制度。今天着重从理念层面谈谈这个问题。

一、什么是习惯

在最新版的《新华词典》中,对于“习惯”是这样释义的:“长时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动作、生活方式、社会风尚等。”事实上,广义的习惯不仅仅是动作性的、生活方式性的或社会风尚性的,还包括人类所有的优点。甚至包括“善良”“仁爱”这样永恒的主题,也需要进行不断修炼,才会真正化为行动性的习惯。

近代英国教育家洛克在其《教育漫话》中说道:“儿童不是用规则教育就可以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忘掉。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必须做的事,你便应该利用一切时机,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使它们在他们身上固定起来。这就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以后,便不用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发生作用了。”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事实上,习惯是一种惯性,也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才能发挥出巨大的潜能。

着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叶圣陶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他说:“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叶圣陶先生非常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20世纪40年代,叶圣陶先生就提出了“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个理念,并专门写了《习惯成自然》和《两种习惯养成不得》等文章。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科学归纳法的奠基人培根,一生成就斐然。他在谈到习惯时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年,世界巨富和巴菲特应邀到华盛顿大学演讲,当学生们问“你们怎么变得比上帝还要富有”时,巴菲特的回答是:“非常简单,原因不在于智商。为什么聪明人会做一些阻碍自己发挥全部功效的事情呢?原因在于习惯、性格和心态。”听后也表示十分赞同。由此可见,很多成功人士都非常看重习惯的作用和影响。

二、安全工作就是一种习惯

我们常说:“习惯成自然”。一个人一天的工作25%来自灵感、75%是按照习惯。当一种生活的动作重复了无数次后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这种自然就像我们人类饿了会吃东西、困了会休息睡觉一样。这种自然不需要别人来提醒也会顺理成章、自然而然地去完成。因为这是一种正常的生活,是生活的必须。也是生活的责任。那么,能不能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呢?

如果你也把安全工作当作是生活的必须,这种安全责任就能形成一种自然习惯。而如果你认为安全是别人的,这种责任是别人强制性转压给你,你才为之,这就成不了一种习惯,因为你没有把安全责任看成是自己的。因此,安全能否形成习惯,关键是安全责任在我们心中占有多大的“分量”。加大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培训,让师生去理解“安全”两字的真正含义,让每个人感受到安全存在的意义,从感性认识上加大对每位师生的培训,让他们由不知道到知道、由不熟悉到熟悉掌握,只有让他们在自己的大脑中印上安全的重要标记,我们的安全工作才能得以提高。师生的安全行为才能坚持落实。

对于一些耳熟能详的事情,包括安全,我们从一出生、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甚至到今天走上工作岗位许多年之后,大家仍然在继续着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我们对它又知道多少?是不是已经成了熟视无睹、司空见惯的事情。

什么是“责任”?责任就是大家分内应该做的事,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样去做、做了以后的结果,以及做坏应该承担。我们做每一件事前,都要问问自己:这件事最坏的结果是什么?这个最坏的结果会伤害到什么人?我能否承担得起这个最坏的结果?

责任是一种爱的表现。只有爱自己,才会对自己负责,才会有一种责任感。责任感是我们做人的准则和职业的道德,体现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必须外化于形内化于心。爱的责任只有洒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把这种责任变为一种习惯就像我们人类必须吃饭和睡觉一样自然,爱的责任之花才能常开不败,结出累累硕果。

安全也是一种责任,也是爱的表现。要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就必须形成一种责任、一种习惯。没有责任就干不好工作,没有工作就没有生活来源。工作责任远高于生活责任,生活中的一次“责任缺失”可以改正,而工作中的一次“责任缺失”很可能因此丧命。因此,让我们自觉树立“安全第一、是政治、是大局,是责任也是义务”的意识,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每个人都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责任,让责任创造安全,让责任创造财富,让责任使自己的人格升华,让责任使人间充满和谐与爱。

三、安全习惯形成安全文化

第8篇:习惯成自然范文

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作用

1.1可以通过生物钟、条件反射自动提醒你自觉地去做应该做的事情。比如每天早晨按时起床,准备好上学用品;上课铃一响,马上回到教室准备上课;听到放学铃声,停止手头上的所有工作,听从老师安排等。所有这些,对于一个有良好习惯的人来说几乎都是自觉自动的。如果不是靠习惯,平常很多事情做起来就会显得手忙脚乱,甚至丢三落四。

1.2可以发挥下意识作用。下意识的特点是只接受习惯支配。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准备上学,走近摩托车就会随手掏出钥匙,接着打开车锁,然后开车向学校方向走去。这就是下意识的作用。同样,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他的下意识会随时随地支配他按平时的习惯了的套路去做与学习有关的事,使他在不知不觉中把事情做好。

1.3可以调动潜意识为学习服务。潜意识的特点是只接受人的情感和需要支配,受情景因素影响。大家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在低年级老师刚刚教育学生上课要专心听讲,不说话,不做小动作。学生心里也清醒地知道而且嘴上还念念叨叨:上课要专心听讲,不说话,不做小动作。可是鬼使神差不一会儿他们又在说话、又做小动作了。为什么呢?实际上这就是潜意识在支配他们,是他们的潜意识中有一种强烈的说话、做小动作的愿望。如果一个人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就会对学习有一种亲和的心理,从心底里把学习当做第一需要,当做一种乐趣,不学习反而觉得很不自在了。

2应该帮助学生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2.1主动学习的习惯。主动学习的习惯是所有学习习惯中最重要的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你就会自觉自动的把所有的事物、现象跟学习联系起来。你的感官就会成为随时捕捉知识信息的扫描仪、接收器。你的大脑就会成为容纳各种知识并对其进行挑选、过滤、加工和再造的存储器,你就会觉得生活处处充满乐趣。

2.2定时定量学习的习惯。定时定量学习的习惯,是实现目标,提高学习效率的法宝。一般地说,目标和计划都是比较容易制定的,难就难在定时定量地完成计划。也就是平时所说的“知易行难”。①定时学习是完成计划的前提:定时学习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每天都必须保证有一定的学习时间;二是每天到了该学习的时间就要马上学习。②定量学习是完成计划的保证:在计划的指导下,当知识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时,便达到了目标。

2.3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有利于培养个人的学习能力,特别是有利于增强人的发现、发明和创造能力。①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通过认真思考,可以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找到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形成知识体系,易于记忆。②有利于对书本知识的批判吸收。③通过认真思考可以不断释疑,激发灵感,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2.4讲究学习卫生的习惯。学生时代,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因此,在整个学习生活中,要讲究学习卫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卫生习惯。①克服有劳无逸的习惯。每个人的耐力是有限的,超出了这个界限就会造成永久性的损伤,尤其是眼睛。因此,要劳逸结合,每学习40分钟左右就要休息10分钟,做做广播体操或眼保健操,及时消除大脑及眼肌的疲劳,提高学习效率。②克服躺着看书的习惯。躺着看书,难以控制眼与书的距离,同时由于脑部受到局部的压迫,血流不畅,容易引起眼睛疲劳,时间一长,眼睛就会出现干涩的感觉,严重时会造成视力损伤。此外,还要注意不要在光线太强或太暗的地方看书。

3怎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行为心理学家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就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固的习惯。一般地,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7天左右。它的特征是:“刻意,不自然”。你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改变,这时你总会觉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比如,你想克服写字潦草,做题马虎的坏习惯,你就要在写字、做题时严加注意,确保字字工整,题题复查。

第9篇:习惯成自然范文

要让学生对学习英语,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并非是那么简单。有人说,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块神奇的土地,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让初一学生学习英语成为一种习惯,可采取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要耐心启发,逐渐发力。作为教育工作者,知道一个习惯的培养,就像天气冷时汽车的打火,第一要预热,然后才可以慢慢地加速,否则太快就会熄火。因此习惯的培养要循序渐进。现在的学生没有经历过艰苦,大多都幸福地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因此有畏难情结,所以我们必须要他们克服这种情结,培养说做就做的勇气。通过调查发现,90%以上的学生对英语单词的记忆是非常的苦恼,都说记下不久又淡忘,显然,学生是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总以为一次记下就可以了,要想学好英语,就要说到做到,坚定不移。例如每天计划记15个单词,就要一天都不落下,当遇到困难,就自觉地去克服;长期反复,记忆英语词汇就会形成习惯。当然老师在学生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每天都要适当地给予任务,每天检查督促落实,对好的及时表扬,对没有完成任务的学生及时地批评教育。几个月下来,大多数同学就会逐渐形成自觉到不自觉的记忆习惯。

其次,把握自我,形成习惯。常言道:决心很重要,不要成空号,每个人的行为,在各种条件,情景因素的诱导下,反复循环,就会成为习惯。好的习惯如果坚持那就会成就未来,如果是坏的习惯,那就会让命运走向悲哀。例如,一个成年人喜欢赌,而且是狂赌,当然就是有钱也不能那么的狂,大家都知道“十赌九输”的道理,可是往往一到,看到那花花绿绿的钱,看到别人赢钱的样子,就忘乎所以了,把握不了自己了。还有就是玩游戏,本来就知道没时间玩,而且上机就说只玩一局,然而一旦玩上,很有可能一时半会就下不来。因此,在习惯形成的过程中,严格把控自己是非常重要的,而特别要控制的就是活动的时间与空间。在古代,我们都听说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吧,因此环境也会对我们的学习,对我们的行为造成很大的影响。而关键就是自我的约束,初一学生年龄比较小,容易受外界的诱惑,因此要严格地给予监督与引导,慢慢地他们就习惯了,习惯了就自觉了。

第三,养成专心致志,一心好学的习惯。科学家巴斯德说:“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头脑”,专心致志是学习习惯的基本要求。记得有那么一个笑话:一个化学老师端来一杯尿,问同学们知道不知道是什么味道?而同学们平时都知道它就是氨嗅味,还有骚味,可一般谁去尝过啊?老师说今天大家都要亲自尝尝,看到底是什么味道,但不要先告诉别人,并带头尝了下,看到老师都尝了,接下来每个同学都依次轮流都尝了,最后老师问大家味道好不好?大家都说太臭了,太骚了……,然而,最后老师说他自己没有尝,不知道,这时同学们才知道大伙不专心上课,上了当了,那是同学们观察不仔细的原因,因为老师食指沾尿,而中指含进了嘴啊!专心致志地学习,对记忆单词是非常重要的,学习一个新的单词,就要记下这个单词有多少个字母构成,中间是否有合成音节,发音是什么,有什么词性、词义,又有多少个固定短语等等,稍有疏忽,都会弄错,有时比不学更糟糕。一心好学的习惯,是所有学习习惯中最重要的习惯。一旦养成,你的大脑就会自觉地把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对所学知识进行过滤、加工,挖掘其潜在的能量。

第四,及时调整出现的偏差。初一的学生多数自制能力比较差,在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复、拖拉、敷衍、放任等现象,容易跟着感觉走。例如在英文写作中,就经常有同学没有按英语规则摆放句子成分,致使出现中国式的翻译。如:你去哪了?――You go where 发现这些问题,就要调查该同学是在学校的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逐步地调整思维,在大众班集体上,再次解释正确的方法。久而久之,他们就不会出现这类问题了,由此形成一种纠错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