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简述通货膨胀的治理范文

简述通货膨胀的治理精选(九篇)

简述通货膨胀的治理

第1篇:简述通货膨胀的治理范文

一、第一阶段:IT理论的初步形成

在这一阶段,实行IT的国家有新西兰、智利、加拿大、以色列、英国、瑞典、澳大利亚、芬兰、西班牙等9个。由于在实践上IT刚刚兴起,因此理论上对它的研究并不是很多,总的说来,在这一阶段,IT的理论包括基本的概念和技术都不成熟,甚至对通货膨胀目标(inflationtarget)和通货膨胀定标(inflationtargeting)这两个最基本的概念都不加区分。

1.《1989新西兰储备银行法》和《政策目标协议(PTA)1990—03》无疑是IT最重要的文献,两者基本奠定了IT的总体结构框架。

(1)《1989新西兰储备银行法》第8—15条、49条、53条对中央银行目标、独立、责任、透明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第16—24条规定了新西兰储备银行在汇率政策上的处置权限。该法成为其他国家在修订中央银行法时认真研究和借鉴的主要文献。

(2)根据《1989新西兰储备银行法》,财政部长和储备银行行长签订的关于货币政策目标的合同也被称为政策目标协议(简称PTA)。1990年3月的PTA又简称PTA(1990-03)。PTA(1990一03)规定价格稳定的具体目标是到1992年底,通货膨胀率达到0-2%。在货币政策的历史上,PTA(1990-03)是一个具有划时代的协议,标志着IT这一货币政策框架的诞生。

2.由于IT在9个国家相继得以实施,因此理论界出现了介绍这些国家实施IT情况的文献,这些文献集中反映在由Leiderman和Svensson(1995)编著的《通货膨胀目标》和Haldane(1995)编著的《钉住通货膨胀》这两本书中。尤其是后者,实际上是1995年英格兰银行举办的有关IT理论研讨会的综述与总结。有关内容包括:IT的目标和信息以及IT的技术问题等。

由于IT实施的时间不长,这一阶段很少有学者对IT的效果进行实证评估。Ammner和Freeman(1995)与Freeman和willis(1995)最先用VAR模型对IT的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发现:在新西兰、加拿大和英国,通货膨胀下降得比预计的要显著,表明IT是有效的,但IT的反通货膨胀成本比较模糊;IT增加了货币政策的可信度(长期利率下降),但这种效应似乎并不长久。

二、第二阶段:IT理论基本定型

在这一阶段,IT的实践得到了新的发展,从1997年到2000年相继有捷克、韩国、波兰、墨西哥、哥伦比亚、南非、泰国等8个发展中国家宣布实行IT。实践大大推动了IT理论的进步。

在这个阶段,IT理论文献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IT的定义。

(1)框架性定义,也称实践性定义:IT就是货币当局在公开宣布对一个数值化(点或区间)的通货膨胀率承诺的基础上,货币政策决策行为和公开解释,包括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责任性的透明度等方面内容,是“有约束的相机抉择(constraineddiscretion)。”IT并不是像有的学者和倡导者所主张的那样代表一种坚不可摧的规则,相反,IT最好被理解成一个框架,其主要优点是增加了政策的透明度和连贯性,相机抉择有所限制,但仍有相当的灵活性(Bernanke和Mishkin,1997)。

(2)最简单的IT规则性定义是:货币当局明确宣布一个通货膨胀率作为未来一定时期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中央银行对未来的通货膨胀作出预测,如果预测值大于目标值,则提高利率,如果预测值小于目标值,则降低利率,如果预测值与目标值大致相等,货币政策保持不变。Svensson(1997)首次明确提出了预测通货膨胀定标(inflationforecasttargeting)这一概念:“IT隐含的就是预测通货膨胀定标,预测的通货膨胀变成了中间目标。这样有助于货币政策的实施和监督。”预测的通货膨胀率比最终目标有更强的可控性和可测性;它有良好的透明度,更容易与公众交流,更容易被公众理解。

这里所说的规则是目标规则(targetrule)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工具规则(instrumentrule)。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目标规则是前瞻性的,货币政策工具设定在预测通货膨胀率和目标相等的条件下,这是一个内生的反应函数;而工具规则是后顾性的,政策工具是在反应函数中直接根据当前的信息设定的。

2.IT的假设和前提。IT的假设实际上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要实行IT这个问题;IT的前提条件大多与IT能否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有关。

(1)IT的假设与货币政策目标理论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当承认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价格稳定时,这一问题的大部分实际上已经得到解决。

Debelle(1997)认为IT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通货膨胀率成为货币政策压倒一切的目标,其主要理由是:近年来重新强调价格稳定是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对通货膨胀目标的承诺有助于消除货币政策中的通货膨胀偏向;货币政策工具与通货膨胀的联系比以往通过中间目标的联系更加稳定。

Masson,Savastano和Sharma(1997)认为实行IT的最简单的理由是为了保持一个“低且稳定的通货膨胀率”,而这又依赖于五个假设:从中长期来看,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是中性的;通货膨胀都是有成本的;货币在短期内是非中性的;货币政策影响有不确定的时滞;相机抉择有“动态不一致”性,需要“承诺技术”。

(2)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实行IT的大多是工业化国家,有的学者据此认为IT只能在工业化国家实施,而发展中国家要成功实行IT,则需要满足相应的条件,否则难以实行IT。

Masson,Savastano和Sharma(1997),Debelle等(1998)首先提出了IT的前提问题,认为这些前提包括: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必须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性,虽不必有目标独立性,但至少应该有工具独立性;货币当局没有对其他名义变量(工资、名义汇率)水平和路径的承诺。

由于IT需要相当严格的技术条件和制度保障,这些都不是发展中国家所能具备的。因此他们认为至少在近期内还不可能通过实行IT来改善货币政策。

3.IT的模型。由于标准的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主要涉及产出和价格水平,而不是中央银行的政策目标,因此这种范式不能解释IT。此外作为一个货币政策框架,IT也很难完全用模型来加以描述,因为IT的一些特征如透明度和责任制难以模型化,较常见的模型主要是反映IT的反馈规则。IT反馈规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前瞻性,强调通货膨胀预期的作用。

(1)Haldane(1997a,1997b)提出了一个比较简单的IT前瞻性政策规则理论模型:

It=γ(Etπt+j-πT)

上式中,it表示t期的名义利率,Et是以t期和更早的时期的信息为条件的期望算子,πt+j是t+j期的通货膨胀率,j就是定标的时间跨度(targetinghorizon),具体由货币政策传导时滞决定,γ(>1)是反馈系数。公式是对IT的最简单的理解:当中央银行在t期预计未来t+j期的通货膨胀将高于目标值时,应该提高利率,反之则应降低利率。

(2)Svensson是目标规则论的主要倡导者,Svensson(1997a)模型是最优化模型的代表。学术界应用得较多的这个模型,如Pierre-RichardAgenor(2000)中所讨论的模型等。Svensson(1997a)模型可以简单地用以下几个公式来表示:

πt+1=πt+α11yt+α2xt+εt+1

yt+1=β1yt-β2(it-πt)+β3xt+ηt+1

xt+1=γxt+θt+1

其中,πt=pt-pt-1,pt是价格水平的对数,πt表示通货膨胀率,yt是产出缺口的对数,长期自然产出正规化为零,xt是外生变量,ηt、εt、θt是白噪声,it是名义利率,α1,β2>0,其它系数是非负的,且β1,γ<1。

再假定货币政策由一个目标通胀为π*的中央银行来实施,中央银行在t期选择名义利率{it}τ=t∞t∞。以最小化损失函数L:

4.IT的设计技术。在符合基本前提的条件下,如何具体实施IT?Haldane(1995a,1997b)把这个问题称为设计技术(designtechnique)。IT设计技术可大体概括为目标技术、分析预测技术和决策治理技术这三种。但设计技术问题并不是一个IT所特有的,事实上任何一种货币政策都有设计技术问题。

(1)目标技术:Haldane(1997a,1997b)认为应该考虑价格指数的选择(choiceofpriceindex),点(point)目标与区间(band或range)目标及时间跨度(horizon)的确定,汇率和货币条件指数(MCImonetaryconditionsindex)等问题。

(2)预测技术:IT要求中央银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来预测通货膨胀,因此对IT的成功实施的主要挑战是预测技术。值得一提的是扇形图技术,这也是英格兰银行对货币政策分析的主要贡献,这种方法不是点预测而是概率分布(probabilitydistribution)预测。

(3)决策治理技术:主要是指中央银行治理中关于货币政策委员会(MPC)的组成和决策规则,英格兰银行的MPC是个成功的典范。

①MPC的组成:MPC应该由专家组成,成员中最好没有政府、行业、部门的代表;MPC的专家应该有不同的专业特长,因为专业结构类同的MPC往往不能发现他们能力所及范围以外意想不到的威胁。

②决策规则:MPC的决策应该由MPC集体投票决定,由行长个人决定比较罕见(以色列、新西兰)。其中集体决定又有投票表决和一致通过两种,大多数是采用投票表决的形式。

4.IT的宏观效果。IT的宏观效果主要是指实行这一框架后对通货膨胀、利率、产出等宏观变量的影响,宏观效果有“相关论”和“无关论”之争。

(1)极大部分支持IT的学者持“相关论”思想,他们认为,由于实行了IT这一货币政策框架,中央银行的可信度大大增加,在实现价格稳定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Neumann和Hagen,2002)。

(2)“无关论”者认为,如果单独考察IT国家,可以发现IT国家的表现确实改善了很多。但这并不只是发生在IT国家,非IT国家的表现同样得到了改善。虽然IT国家的改进比非IT国家要大,但正如矮个子人的子女比他父辈长得稍高一样,这是一种自然“回归”现象。因为1990年代早期,IT国家的经济表现普遍比非IT国家较差些。一旦控制这方面的因素,IT与非IT的表现差别就会消失(Ball和Sheridarl,2003)。

但一个比较保守的结论是IT至少有锁定已取得的利益的作用,不会对宏观经济产生危害,而且未来可能对提高经济运行状况有一定的作用。

三、第三阶段:IT理论日趋完善

在这个阶段,相继又有挪威、冰岛、匈牙利、秘鲁、菲律宾等5个国家实行IT。

这个阶段IT理论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IT的数理模型大量出现。数理模型实际上在IT理论的第二阶段已经出现,但进入第三阶段后IT理论所运用的数学工具日趋复杂和高级。这也是IT理论日益融入主流宏观经济理论的标志和结果。

(1)最优规则的理论:Woodford和Svensson(1999,2003)主要论述了通过预测的通货膨胀来实施最优政策的;Svensson(2002)认为IT应该公布中央银行的损失函数以提高透明度,消除对“通货膨胀目标痴迷者”的误解;Svensson(2005)对目标规则和工具规则进行了深入研究。

(2)IT的独立性、透明度、责任制度:IT增加了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有利于增加货币政策的稳定性,IT确定了中央银行表现的衡量标准,责任和稳定的交替依赖于透明度,也就是对中央银行表现的监督能力。实行较长的中央银行行长任期对责任制度产生了威胁,但解雇规则有助于增强中央银行的责任walsh(2002)。

2.国别比较研究:由于IT实施已经有了较长的时间,而且实施的国家较多,因此比较研究的可靠性也大大增强。按照Kuttner(2004)的说法,IT已进入了“青春期”,虽然没有完全定型,但也显示了比较明显的实践特征。从全球范围的广泛视角对IT进行比较的文献也随之大量出现。

这些文献主要比较了IT实践的特征、产出和通货膨胀的动态模拟、通货膨胀报告、货币政策委员会决策规则等。

Mishkin和Schmidt-Hebbel(2001)认为IT已被证明是一个成功的货币政策框架;IT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透明度和责任制是相互加强的;IT有助于降低通货膨胀率,也有助于降低损失率和产出波动性;IT有助于降低通货膨胀预期,从而有利于更好地应对供给冲击,IT已经受过逆向冲击的考验;IT也考虑了实际经济的因素,并不是“通货膨胀痴迷者”。

3.发展中国家的IT理论有了新的突破。由于已有许多发展中国家实行IT,因此对于能否在发展中国家推行IT已不再是个问题,研究的重点自然转向如何更好地在发展中国家实行IT这个问题上。

Mishkin(2004)等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尽管实行IT需要一定的前提,但也不是说非要等到这些条件都成熟时才能实行IT;发展中国家更加应该重视IT的制度框架问题,其中法定的价格稳定目标和工具独立尤其重要;应该同样重视目标的上限和下限;政府参与设定通货膨胀目标有利于减轻经济目标之间的冲突;中央银行可以对汇率实行“平滑”,但不能使汇率离开市场所决定的水平;IT并不是发展中国家“万能药”,它可能适合于某些国家,但对另外一些国家可能并不合适。

IMF在2005年的《世界经济展望》中把IT的前提概括为4个方面21个指标:

(1)机构独立:中央银行必须自治或免受财政和政治势力的干预。主要有明示的(或隐含的)财政义务,操作独立性(工具独立性),法定目标,行长任期安全(能否被随意免职),财政平衡状况,公共债务/GDP,中央银行的总体独立性等7项指标。

(2)技术设施:中央银行应该有一定的经济预测能力。主要包括中央银行数据能力、建模能力和预测通货膨胀的能力3项指标。

(3)经济结构:经济应该有一个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取消价格管制,经济对原材料价格和汇率不是太敏感,美元化程度很低。主要有汇率的渗入、对原材料的敏感性、美元化、贸易的开放度等4项指标。

(4)健康的金融体系:应该有一个稳健的银行体系、较为发达的资本市场,金融稳定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冲突较小。主要有银行资本充足率、股票融资量/GDP、债券融资量/GDP、股票市场成交量、(银行)货币错配、(公开市场)主要债券成熟期等6项指标。

定量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没有一个发展中国家是在完全具备这些前提的条件下才开始实行IT的。

有的学者则认为,发展中国家实行IT应该重视资本流入的“突然停止”问题(Caballero和Krishnamurthy,2005)。由于这些国家的金融部门比较脆弱,而且日益融入全球化,货币政策有可能成为问题的来源而不是补偿。

参考文献:

[1]贺力平.反通货膨胀目标制及其理论依据.经济研究.1998;2

[2]柳永明.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理论与实践:十年回顾.世界经济.2001;4

[3]奚君羊,刘卫江.通货膨胀目标的理论思考—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重新界定.财经研究.2002;4

[4]王学斌.通货膨胀目标制度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启示.社会科学辑刊.2003;4

[5]姜波克,朱云高.论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下货币政策制度的选择.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第2篇:简述通货膨胀的治理范文

作为一种货币政策框架,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基本含义是:货币当局明确以物价稳定为首要目标,并公布通货膨胀率的目标值;同时,通过一定的方法预测通货膨胀的未来走势,将此预测与已经明确宣布的通货膨胀的控制目标相比较,并进行相应的货币政策操作使得届时的通货膨胀率落在目标区内。各采用国在具体操作上当然不尽相同,但均具有以下3特点:①中央银行明确地设定并公布通货膨胀率的控制目标;②该目标的实现为中央银行的优先任务,因此,“经济成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的均衡”为次元目标;③对于目标的实现与否、变更等,中央银行负有信息披露的责任,以期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以及信誉度。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一种货币政策框架呢?其根本原因在于上世纪90年代以后,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所主张的“货币中性论”在经济学界、经济政策界日益被认同,即货币从长期来看是中性的,货币供给的变动只会对物价水平有持久的影响,而对产出、就业等实际变量不会产生长久的影响。而一个高水平、易变的通货膨胀,将降低价格信号的准确性、扭曲资源的优化配置机制,从而阻碍经济的良好发展。因此,根据货币中性理论,货币政策的目标指向增加产出、提高就业是没有意义的,保持较低的、稳定的通货膨胀才是合理的,它有利于以促进经济的中长期良好发展。但是,货币从短期来看又不是中性的,货币政策的缓和对产出的提高、失业率的下降具有短期效果。所以,货币当局会不时地受到来自于政府、国会、产业界等各方面的压力,不得不违心地进行政策的缓和。那么,如何使中央银行能有效地抵御这些压力呢?这一客观需求促使了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诞生。因为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通货膨胀控制目标的明确公布,以及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提高都将有助于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强化,进而使中央银行能有效地抵御这些压力。

二、五个早期采用国的政策实践及评价

以下以90年代初期最早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5个工业国(新西兰、加拿大、英国、瑞典、澳大利亚)为对象,简括地介绍并评价这5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政策实践。

(一)此五国政策实践的共同点

1.以CPI(或核心CPI)为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控制目标值为年率2%~3%。

2.在通货膨胀目标制采用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得到了普遍提高(特别是新西兰和英国为此特意改正了各自的《中央银行法》),它们在货币政策操作时拥有相当大的自。

3.政策运行中,同时注重对产出等的影响,即,各国采用的是一种“有弹性”“灵活”的制度框架,中央银行在维持中长期价格稳定的目标内,灵活地应对经济形势的变化,在经济面临冲击时对政策进行相应的短期调整、允许目标发生短期偏离。按照Svensson(1997)等人的观点,一种“灵活”的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中心思想就是“锚住”通货膨胀预期、降低通货膨胀的波动,而且正是这种灵活性又可以同时稳定产出。

4.在实践中,它们十分注意政策的信息披露和政策的透明性。

5.在实际操作面上:①它们均建立了预测通胀的模型,而且利用通胀预测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②在实践中,它们都利用短期利率作为主要操作指标,并依赖发达的金融市场来影响长期利率等变量的改变,进而影响总需求、物价等宏观经济变量。

(二)评价

首先,我们看一下通货膨胀目标制采用前、后通货膨胀率的变化,表1为这5国采用前10年以及采用后至2005年末的年平均通胀率以及其波动(用标准差反映)情况。可以看到,各国的通胀率在采用后大幅下降,同时,通货膨胀波动也急剧缩小。

当然,20世纪90年代是一个世界性通胀率由高到低的年代,许多非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也有着相同的经历,因此似乎无法简单地就此判断上述5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采用与之后良好的通货膨胀表现之间的因果关系。

但是,上述5国中的英国、瑞典有着收益率与通胀率连动的国债市场,将它与一般的国债市场相比可以计算出预期通胀率。该2国的纪录显示,通货膨胀目标制采用后经过2~3年的过渡、这一货币政策的公信度为公众所认可后,预期通胀率开始下降、并且之后保持着稳定。这一事实表明,通货膨胀目标制对降低预期通胀率、治理通货膨胀以及之后的物价稳定具有有益的影响。

第二,对产出的影响。企业和个人在做出涉及未来的实业投资、金融投资的决策和规划时,必然预测未来的通货膨胀情况。经济理论和以往的经验显示,高通货膨胀往往伴随着较大的物价水平波动,它增加了相对价格和未来价格水平的不确定性,阻碍经济主体的投资规划和决策,从而对产出的稳定增长产生负影响。由于通货膨胀目标制对中长期的通货膨胀预期提供了一个比较清晰可靠的路径,减少了不确定性通胀的冲击和由此带来的成本,因此,它将为缩小产出的振荡幅度、促进经济的中长期良好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虽然目前为止的实证分析对此尚没完全一致的结论,但表2显示:此5国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后,GDP成长速度加快的同时其波动(用标准差反映)明显缩小(新西兰除外),表明通货膨胀目标制对缩小产出的振荡幅度、进而促进经济的中长期良好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第三,货币政策的透明度与信誉度得到了提高。除定期出版《通货膨胀报告》(一般为季刊)外,中央银行还通过官方网页、行长等高级官员不定时的演讲、记者招待会、接受专访等方式(英国、瑞典两国,事后还公布货币政策委员会议的备忘录),分析经济运行情况、讨论与通货膨胀关系密切的金融和经济变量、并预测通货膨胀的前景,等等。政策透明度的提高,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公众对货币政策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公众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绩效进行评价和监督。

综上所述,以上的分析结果表明: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行对这5国经济具有积极影响。它有利于“锚住”通货膨胀预期、降低通货膨胀的变动率,而一个清晰可靠的通货膨胀预期路径将有助于减少企业和消费者进行投资、消费决策和规划时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有利于经济的长期发展。当然,90年代以来,几乎所有工业化国家的宏观经济表现都有改善,都呈现出了低通胀、增长稳定的态势,这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认通货膨胀目标制这一重要因素的贡献。

三、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通过对中长期通货膨胀率“名义锚”的设定,通货膨胀目标制在引导公众、市场预期的简易性和大众化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将会使人们对未来的物价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预期,从而简化经济主体的经济决策模型,并鼓励他们进行长期性的经济决策,这样有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并且,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可以增强中央银行的责任感,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为衡量中央银行的业绩提供了一个相对严格的量化标准,从而也就有利于货币政策的制度化。因此,可以认为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一种理想的制度安排。

但是,通货膨胀目标制并不是可以“放之四海”的灵丹妙药,其适用性要求一定的前提条件。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央行没有维持其他变量尤其是汇率目标的义务、较高的预测通胀率的能力、顺畅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保证这一制度安排有效运转的基本前提条件。通观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此5国,中央银行已经具备了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性货币政策;并且它具有发达的金融市场和健全的银行体系,利率、汇率由市场决定,具备了良好的货币政策传导环境;同时它们皆建立了一个科学的通货膨胀预测模型。与其相比较,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现阶段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我国尚缺乏可行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货币政策目标的不明确

《中国人民银行法》阐述我国目前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从字面上看是单一目标制,但在实际操作中,经济增长、汇率稳定都居于重要位置。而货币政策目标的不明确使得货币政策操作容易偏离价格稳定的目标。

(二)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较弱

《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就年度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重要事项做出的决定,报国务院批准后实行”,由于政府与中央银行的政策目标并非完全一致,所以在两者的目标发生冲突时缺乏独立性的中央银行可能会屈从于政府从而无法完成既定的通货膨胀目标。

(三)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不畅

中国目前并不是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体,金融体制仍旧处于政府计

划管理向市场转型的过程,利率、汇率尚未市场化,不能真实反映市场状况。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工具,在我国尚未实现市场化,货币需求和投资的利率弹性都非常小,利率的高低不能反映市场需求,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不畅。同时,由于我国目前汇率的形成处于向一个“合理的、灵活”的汇率形成机制的过渡阶段,中央银行的外汇干预必然引起基础货币的扩张或收缩,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进而对价格水平产生不利影响。

(四)人民银行是否具备较强的预测通胀率的能力

从货币政策操作到影响通货膨胀率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滞,我国又正处于不断改革之中,经济现象错综复杂、各方面的差异较大,因此更加大了准确预测通胀率的难度,用计量模型来反映如此庞大的一个经济体运行规律并模拟其未来的运行轨迹难度很大。

第3篇:简述通货膨胀的治理范文

关键词: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真实因素;非真实因素;宏观调控

中图分类号:F1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9)01―0026―05

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中的重要问题。世界各国都把防治严重的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治理通货膨胀需“对症下药”,需弄清通货膨胀的成因,否则,会适得其反,加剧通货膨胀,甚至导致“滞胀”。不同时期、不同国家通货膨胀的成因、特点是不同的。在全球化经济条件下,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趋紧密,通货膨胀呈现一些新的特点。当前,中国通货膨胀问题有所缓解,但并不能由此判断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已完全清除,目前关键是防止“滞涨”的发生。而且,从理论上看,作为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通货膨胀需要持续关注。本文在综述有关通货膨胀现有理论的基础上,就通货膨胀成因提出新的观点,并就中国通货膨胀问题及其治理提出看法。

一、通货膨胀一般理论分析:真实因素-非真实因素共生通货膨胀理论假说

现代主流经济学对通货膨胀的一般定义是价格水平的百分变动,是价格的持续性上涨。实际上,通货膨胀是一种让消费者在心理和收入方面难以接受或承受的价格持续上涨现象,它反映物价上涨水平持续超过劳动力生产率和收入增长率的水平。通货膨胀会造成效率损失,减少社会福利,这实际上相当于向公众征收了一种税。在实际货币余额不变的情况下,通货膨胀税与铸币税是相同的。由于对通货膨胀成因的解释不同,便形成了不同的通货膨胀理论。在西方国家,劳动力成本高,现有通货膨胀理论大多认为通货膨胀与工资上涨密切相关。从是否认为工资上涨是通货膨胀的主要成因,可以将现有的通货膨胀理论划分为两类:工资推动通货膨胀理论与非工资推动通货膨胀理论。

工资推动通货膨胀理论主要包括成本推进通货膨胀理论、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供求混合推动通货膨胀理论、需求转换通货膨胀理论。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理论认为,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是生产费用增加,导致物价上涨,而物价上涨又使工人要求增加工资,这样又进一步引起物价上涨。该理论还认为,工资提高后,垄断企业会相应要求提高利润,将商品价格以高于工资成本增加的幅度提高。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认为,社会经济各部门在劳动生产率方面存在差异,但各经济部门名义工资存在一致增长的要求和趋势,劳动生产率低的部门要求工资向劳动生产率高的部门看齐,结果导致一般物价水平上涨。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实际上也是从工资成本角度解释通货膨胀的。供求混合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提高工资,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又增加了社会需求。需求转换通货膨胀理论认为,社会总需求的结构变动引起这样一种结果,一些经济部门扩张,另一些经济部门收缩。由于经济系统存在结构刚性,劳动力资源不能迅速流动,扩张部门通过提高工资吸引劳动力,收缩部门依照公平原则也要求提高工资,工资成本上升导致通货膨胀。需求转换通货膨胀理论进而认为,通过采用减少货币供应、缩减公共支出等紧缩社会总需求的方式无法解决通货膨胀问题,但会增加紧缩部门的失业。

非工资推动通货膨胀理论主要有需求拉动通货膨胀理论、货币供给超量通货膨胀理论和货币发行权垄断通货膨胀理论。需求拉动通货膨胀理论是凯恩斯主义者提出的。这种理论认为,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若社会总需求增加,且货币供给相应增加,社会总需求超过社会总供给,通货膨胀就会发生。货币供给超量通货膨胀理论是现代货币主义者提出的,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纯粹的货币现象,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物价水平和经济活动发生变动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原因,过度的货币增长率是通货膨胀的唯一原因。货币发行权垄断通货膨胀理论由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哈耶克提出。他认为,政府垄断了货币发行权并滥用这种权利,破坏了市场机制的正常作用,导致通货膨胀。

现有通货膨胀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通货膨胀的成因,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但这些理论存在明显缺陷。(1)它们都没有真正从本质上把握通货膨胀现象。现有通货膨胀理论均从工资成本增加或货币两个角度解释通货膨胀,这些解释都是片面的。工资成本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物价上涨,但不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工资推动通货膨胀理论无法解释在劳动力供给过剩且存在工资成本合同粘性时仍发生通货膨胀的现象,即在劳动力供给过剩情况下,劳动者工资偏低或至少是工资由合同约定几年不变,通货膨胀仍会发生。现代货币主义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治理通货膨胀只需降低货币供给增长率便可,这种观点也是片面的。在某种初级产品(如石油)供给减少,其价格上涨造成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盲目降低货币供给增长率不仅不能解决通货膨胀问题,反而可能引起经济衰退。(2)它们侧重从总量上认识通货膨胀现象,忽视从结构上认识通货膨胀问题。虽然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认识到经济部门结构及部门生产率差异的问题,但仍然没有摆脱工资成本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这种观点。实际上,通货膨胀不仅是货币总量或社会总需求、社会总供给问题,更重要的是一种在经济活动中出现的生产结构、资本流向结构、社会供给结构不均衡的经济现象。在货币供给增长率一定的情况下,如果资金过分流向某产业或某部门,则会使该部门的产品价格上涨,而其他部门产品可能会因资金不足导致供给不足,这样可能导致通货膨胀。(3)现有通货膨胀理论都假定经济行为是理性的,这与现实不相符。通货膨胀可分为预期到的和不可预期的两种。现实发生的通货膨胀基本上都是不可预期的,以经济人的理性作为分析的前提,显然有悖于现实。

有必要对现有通货膨胀理论进行修正。通货膨胀是经济活动中真实因素和非真实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真实因素是指引起通货膨胀的客观存在的因素,如因战争、天气等因素引起生产要素供给减少,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引起通货膨胀。非真实因素是人为控制的因素,是指国际游资利用自身资金优势,在利益驱使下对基础产品供求操控,从而影响价格的因素,如垄断、囤积商品及炒卖等。在经济活动中,如果仅存在真实因素,则价格不会持续性上涨,市场机制能有效发挥作用。但当非真实因素引起某种重要商品价格上涨后,如大量资金涌入对该种产品进行炒卖,或囤积该种产品,或人为限产。此时,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导致价格持续性上涨,从而引发通货膨胀。所以,通货膨胀本质上是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的结果,是产业结构严重失衡的结果。通货膨胀不仅仅是货币现象,不仅仅是货币总量问题,更重要的是货币信贷结构问题。本文从真实因素与非真实因素相互作用出发,建立三部门动态模型来解释通货膨胀的原因。

假定: (1)一国经济由四个部门S1、S2、S3、S4构成,S1为初级产品部门,其产品是s:的主要投入品,但不是S3、S4部门的投入品,且S3、S4与S1和S2在生产上关联度不大;(2)总需求曲线用D表示,总供给曲线用S表示;(3)t1表示时期1,t2表示时期2,t3表示时期3。

如图1至图5所示,在t。时期,经济各部门处于均衡状态,S1、S2、S3、S4四个部门的价格分别为P1、P2、P3、P4,社会需求曲线D与社会供给曲线s决定的价格水平为P(如图5)。在t1时期不存在通货膨胀。如图4所示,在t2时期,由于社会需求增加等真实因素作用,社会资本大量投向S4部门,使需求曲线D4右移至D4',S4产品价格由P4升至P4',使S4部门利润增加。由于供给者和需求者均预期部门S4产品价格会继续上涨,因此,市场出现非理性从众行为,存量和增量社会资本大量涌向S4部门,导致其供给曲线向下移至S4',D4向右移至D4"。从图4中可以看到,虽然s。部门供给增加,但由于需求过于旺盛,S4部门产品价格仍然出现大幅度上涨,由P4'大幅上涨至P4"。由于存量和增量社会资本大量涌入S4部门,则其他部门所需社会资本就受到一定限制,这样就出现资本部门结构不均衡的状况。由于D4",右移,社会需求曲线D'也右移,总价格水平上升至P',但此时并没有出现通货膨胀问题。因为,S4部门仅仅是该国四个经济部门的一个,且其他经济部门在生产上关联度不大,S4部门产品价格的上涨不足以引起整个社会物价水平的总体上涨。在t2时期,由于自然灾害等真实因素,加上t1时期投入s。部门资本不足,初级产品部门S1供给减少,图1中供给曲线S1上移至S1',S1部门产品价格由P1上升至P1'。由于PS1'价格上升,S1部门利润也上升,这时非真实因素又开始起作用,S4部门的大量获利资本撤出,大量投向S1部门,新增资本也大量投向S。部门,并人为囤积,哄抬S1部门物价,人为减少S1部门产品供给,使SS1'继续上移至S1",价格由P1'上升至P1",社会供给曲线上移至S',社会总物价水平由P'上升至P"。由于S1部门是S2部门的投入品,使S2部门产品成本增加。图2中S2部门供给曲线上移至S2',供给曲线上移使社会供给曲线S'继续移至S",社会总体物价水平上升至P'"(见图5),此时通货膨胀已经出现。在t3时期,S3部门是一个相对对立的部门,S1、S2、S4部门产品价格上涨在短期内对其产品成本影响不大。但此时S3部门也会向S1、S2、S4部门看齐,以其他部门涨价为理由,人为提高其价格水平,获取超额利润,其供给曲线上移至S3',其产品价格上升至P3'(如图3)。其结果引发社会供给曲线继续上移,使社会总物价水平继续上升,引起更严重的通货膨胀。

从上面分析可看出,通货膨胀不仅是货币总量问题,更是货币结构问题。治理通货膨胀,如果措施不对,会加剧通货膨胀,并有可能引发“滞胀”。如果政府在t2或t3时期,减少货币供给量,会使S。部门、S2部门供给曲线继续上移,而货币供给量减少不一定会减少对S1部门、S2部门产品的需求,这样导致物价水平继续上涨,并引起“滞胀”。从这点看,现代货币主义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是值得推敲的。所以,治理通货膨胀的关键是优化货币信贷结构,增加基础经济部门的投入与供给,而不是简单地减少货币供给量。

二、中国通货膨胀情况分析

从2006年底开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走高,中国面临新一轮通货膨胀压力。根据中国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2007年7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加速上升,2008年4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超过8%,到2008年下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有所回落。关于2006年底至2008年新一轮通货膨胀的成因,可以通过追溯以往中国发生的几次通货膨胀,并结合当前经济形势进行深入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过多次通货膨胀,它们分别发生在1980年、1985-1989年、1992-1995年。这几次发生的通货膨胀具有一些特点:一是造成的原因基本都是货币供给过量,投资规模过大;二是均为全面性的物价上涨,有的年份还出现抢购现象;三是发生的通货膨胀与农产品价格上涨有关;四是采用的措施主要是控制货币供给总量。与以往几次通货膨胀不同,自2006年底开始的新一轮通货膨胀具有一些新的特点:一是这次通货膨胀是一次结构性的通货膨胀,而不是一次全面性的通货膨胀;二是这次通货膨胀是在中国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过程中产生的;三是

这次通货膨胀与全球性通货膨胀密切相关。

目前,关于此次通货膨胀的成因有不同的解释。其中,一种主要观点认为是由于流动性过剩或泛滥造成的,因而主张采取严厉的紧缩性货币政策。本文运用非真实因素一真实因素共生通货膨胀理论假说,对这次通货膨胀的成因进行分析。

自2005年开始,中国北京、上海、杭州、南京、深圳等城市房价不断上涨,并引起其他城市房价的上涨。受暴利驱使,炒房愈演愈烈,人们非理性地从金融机构融资购买房地产,国内资本、国际游资大量涌入中国房地产市场,这些非真实因素导致中国一些城市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泡沫。这样,社会资本投向房地产部门过多,而投入其他部门的资金不足,尤其是农业生产部门。

2006年底至2007年初影响物价的真实因素出现,这些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如雪灾)、动物疫情等。受真实因素影响,如肉供给减少,而猪肉需求弹性较低,结果猪肉价格大幅上涨,中国开始出现结构性通货膨胀。农产品中除猪肉价格上涨以外,粮价也出现上涨。中国粮价上涨与国际粮价上涨相关。按照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FAO)统计,从2007年2月到2008年3月,世界小麦价上涨了130%,大豆上涨了87%,大米上涨了74%。国际粮价上涨受真实因素和非真实因素共同推动。真实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气候变化。如干旱、洪水、天气恶劣等,导致澳大利亚、乌克兰、加拿大等粮食主产国歉收,粮食库存下滑。二是生物能源的制造。生物能源制造耗费了大量的粮食,按照国际粮食委员会提供的数据,2007年至2008年,全世界用于制造生物燃料的谷物增加了32%。非真实因素是囤积粮食,粮食投机活动的大量存在。投资者利用买卖食品期货的分销合同,囤积粮食,使粮食供给减少。由于国际粮价持续上涨,因政策性因素国内粮价显得较低,国内小麦、大米的价格大约相当于国际价格的一半左右。2007年中国粮食出口大量增加,甚至出现粮食走私现象。除国际因素以外,国内也存在使粮价上涨的因素,如投入不够,耕地减少,水资源危机,投机者囤积粮食等。

导致中国2006年底至2008年通货膨胀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以石油为核心的能源价格上涨,能源价格上涨与农产品价格上涨存在互推关系。影响石油价格上涨的真实因素有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美元贬值等。影响石油价格上涨的非真实因素是投机炒作,国际投机者人为炒作国际油价,获取巨额暴利。

从分析中可以看出,非真实因素即投机炒作活动,是导致此轮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因为,如果不存在非真实因素,则市场机制仍将自动平抑商品供求的非均衡状态,通货膨胀不会发生。

自2008年8月开始,中国通货膨胀已出现好转迹象,居民消费品价格持续出现回落。根据中国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2008年前3季度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上涨7%,涨幅比上年同期高2.9%个百分点,但比上半年回落0.9个百分点。分类看,食品价格上涨17.3%。

依据上述数据,有观点认为中国的通货膨胀已经结束,2009年中国将出现通货紧缩。这种观点值得探讨。中国未来物价走势比较复杂。既要受到国内因素影响,又要受到国际因素影响;既要受到真实因素影响,又要受到非真实因素影响。单纯从国际经济增长速度大幅下降、世界经济陷入衰退以及近期爆发的金融危机来推断中国通货膨胀已经结束还为时过早。从今后较长的一段时期看,中国物价水平总体趋势仍有上涨的可能,通货膨胀压力不会完全消除,但不排除短期内物价有升有跌。

三、当前中国防治通货膨胀的对策建议

当前,中国防治通货膨胀的关键是防止“滞胀”的出现。因为,“滞胀”会造成大量失业,进而会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20世纪70年代中期西方国家出现过“滞胀”,就引起一系列较严重的经济以及社会问题。

根据当前中国通货膨胀的成因以及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中国防治通货膨胀主要措施是慎用货币政策,不能频繁使用货币政策,应重点采用财政政策以及其他措施。具体而言,应采取六个方面的措施。

1.尽可能消除垄断,加强竞争,抑制非真实因素对物价的影响

如果市场中出现垄断,物价易于人为控制,则发生通货膨胀的概率较高。通过加强竞争,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可以消除人为控制物价的隐患。应采取措施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促进生产要素市场、产权市场、期货市场的健康运行和发展,特别是要防范和打击农产品市场中的垄断和哄抬物价行为。当前,尤其是要注重发展期货市场,获取参与资源的定价权。中国是石油、铜等原材料的重要购买国,但参与交易规则制定的权利非常有限,应逐步推出各种原材料的期货产品,参与国际期货市场。建立完善的经济信息系统,应增强相关信息的透明度、公开度、真实度,防止虚假信息,误导民众。

2.优化信贷结构

应当适当控制房地产市场的贷款规模,逐步增加对粮食、资源等产品生产的贷款,并引导社会资本均衡流向各生产领域,增强供给能力。

3.优化公共支出结构

增加对农产品的补贴以及对农业生产的投入。目前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都把农业作为重要保护对象,均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应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投入和新技术推广,加大对大中型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农业发展软硬环境。

4.适时推动税制改革

应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促进企业加大投入,提高企业自有资金率。缓推资源税和物业税改革。资源税改革的一个趋势是将从量征收的方式改为从价征收方式,并适当提高税额。资源税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它能正确反映资源的稀缺度,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防止过度开采,也有利于环境保护。但按照当前的经济形势,资源税制的进一步改革应该缓推。原因在于:一是有色金属类股票价格将继续暴跌,不利于资本市场的稳定;二是在外部需求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推行资源税改革会增加资源类企业成本和负担,使其销售收入、利润继续下滑;三是增加通货膨胀的危险,从产业链角度看,资源类产品是上游产品,增加其税收成本,企业必然提高其产品价格,导致下游产品提价,这样就会推动物价上涨。目前,中国房价已进入下跌通道,已逐步回归理性,这是好事。但如果在短期内出现暴跌,那就不是好事。其原因有:一是使国民经济陷入衰退,因为房地产业是支柱产业之一;二是产生大量银行坏帐;三是税收收入大幅度下降,因为房地产市场税源巨大。此时推行物业税改革,必然加速中国房价的下跌。物业税改革应缓行,待房地产市场稳定后,再逐步推行。

5.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依赖高投入,这种经济增长方式难以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形势以及世界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格局,应当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限制高能耗、高投入产品的生产,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6.进一步优化进出口结构

第4篇:简述通货膨胀的治理范文

摘 要:财政政策对治理通货膨胀有特殊功能,本文首先从两方面论述了基础理论模型,这两个方面分别是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作用区制识别、财政政策对通货膨胀的作用。然后从识别作用区制和基于FTPL财政政策通货膨胀效应分析两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从四个方面提出了解决通货膨胀的政策。

关键词:财政政策;通货膨胀;实证研究

1.基础理论模型

控制通货膨胀和稳定物价是宏观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研究宏观财政政策通货膨胀效应对实现控制通货膨胀以及稳定物价具有重要意义。财政政策在F区制下的作用是控制通货膨胀而在M区制下的作用是盯住实际债务。货币政策在F区制下的作用是维持债务价值而在M区制下的作用是盯住利率。Sargent利用货币主义算式说明了在实行财政政策的过程中通过铸币税来影响价格水平。在2001年,Woodford以FTPL为基础提出了治理通货膨胀的建议。2011年,Leeper认为铸币税不再是唯一财政政策影响价格水平的途径,货币发行量对价格水平也能产生影响,他指出财政赤字引起的货币发行过度也不再是唯一一个对价格水平产生影响的途径。

1.1 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作用区制识别

根据Leeper的观点,财政政策对通货膨胀的作用在F区制下是主导作用,在M区制下是辅助作用。政府跨期预算约束现值给出他的基础模型,如下:

Bt+1Rt=Tt-zt+Bt+Mt+1-Mt (1)

其中,Rt表示第t期的名义利率,Bt表示当期政府名义债务量,Zt表示政府转移支付,Tt 表示税收收入,Mt表示当期基础货币名义存量。公式(1)表示政府债务由新发行的债务、政府收支差额和基础货币发行量偿还。

从实际值考虑政府跨期预算约束,则有:

Bt+1+Mt+1Pt=Tt-ztPt+Rt1+RtMt+BtPt (2)

其中,Pt为实际价格水平,Tt-ztPt为政府基本盈余实际值dt,Rt1+RtMt+BtPt表示铸币税贴现值,他是由发现新债务和增发货币得到的,可用λtbt表示。由此得到:Bt + 1 + Mt + 1 Pt = λt bt + dt (3)

由此的一般均衡方程为:bt=∫∞t=0λtdt*dt (4)

其中,公式(4)是PVBC(政府预算约束现值),可用来检验财政政是如何影响通货膨胀的。在2009年,Leeper和Daving认为政府预算约束现值是均衡条件,党PVBV不成立时,财政局和中央银行可以对政策做出选择使PVBC成立。如果公式(4)中的dt增加,那么下期的bt就会减少。如果dt的增加会造成下期的bt增加,则央行可通过调整货币供给量实现PVBC。

1.2 财政政策对通货膨胀的作用

1981年,Sargent和Wallace将通货膨胀和财政政策的关系动态化,他们指出在F区制下,贴现价值由财政赤字的多少决定,由于借债允许政府对铸币税的分配可以跨期,也就是说通货膨胀、铸币税和财政赤字同期不一定相关。在2000年,Sargent和Ljungqvist提出了通货膨胀和财政政策在小型开放经济体中的一般均衡模型。在FTPL下,假定货币存量通过影响交易成本从而影响宏观经济。此时政府对通货膨胀和名义货币需求的影响主要通过财政政策进行。模型如下。

其中家庭贴现消费效用函数是:∫∞0βtuct dt (5)

ct表示t期家庭消费量,β表示主观贴现率,μ(……)是严格的凹函数,指t期贴现效用方程。

每一期,家庭的支付税收Tt,补贴收入zt,初始财富为yt,通过持有货币或持有无风险债券Bt来转移税后净收入或消费,在此情况下,家庭的预算约束为:ct+Bt+1Pt+Tt=yt+zt+Rt-1BtPt (6)

家庭持有货币需求为:mt+1pt=Mdct,1Rt(1+πt) (7)Md随着Rt和πt的增加而减少,随着ct的增加而增加。

政府可通过印制钞票、发行债券和征税来弥补财政指出,其中公式(4)就表示政府预算约束。将(7)代入公式(4),得到的经济一般均衡关系为:π1+π=pd+bR-1/RM (8)

得到通货膨胀和财政政策间的长期均衡关系。M与π反向相关,当π上升时,通货膨胀税金减小。此时意味着财政政策使价格趋于稳定性的效果更强。

2.实证检验分析

2.1 识别作用区制

首先选取变量并检验数据。我们选取bt和dt作为变量。从《中国财政年鉴》中选取1982-2011年的年度数据。首先对变量进行单位根简阳,这是为了避免为回归问题。通过检验显示bt和dt都是非平稳的。然后对个序列进行一阶差分再检验单位根,现实其都是平稳序列。其次,以VAR方法的协整关系为依据对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bt和dt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的关系一成不变,只是表示他们不能无限偏离均衡关系。

为了识别财政政策对通货膨胀作用区制转换时点,我们建立的状态空间模型如下:

bt=0.696+dg1t*dt+μt (9)

[7.455] [9.019]

(0.000) (0.000)

dg1t=1.889+1.003*dg1t-1+vt (10)

[185.000]

(0.000)

圆括号内的数为相应参数的概率值,方括号内的数为相应参数的t值。可看出,参数估计结果显著,模型的整体估计结果较好。dg1描述的是dt对bt的时变影响,请看图1.

由图1可以看出dg1呈现出明显的时间变化效应,这说明财政政策对通货膨胀起到了区制转移作用,时点为1997年。在1982-1996年间,dg1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检验,我们选取两个时间段的年度数据(即1982-1996、1997-2011的数据)对bt和dt设定修正模型,在设定协整检验中,SC准则、AIC信息准则的最小值都指向了第四种模型以及等级1。选择有趋势较为明显的一项,设定滞后阶数为1,从而得到脉冲响应函数,如图2.

图2 政府债务对实际财政基本盈余的脉冲反应模式

由图2可看出,从1982-1996年,任何一期dt的增加都会导致其下一期中的bt减少,这是李嘉图政策的典型信号。而从1997-2011年,任何一期dt的增加都会导致其下一期中的bt增加。

由以上两种检验方法可以得出1997-2011年为F区制,1982-1996为M区制。

2.2 基于FTPL财政政策通货膨胀效应分析

首先选取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我们选取的数据为1997-2011年季度的数据,将其作为样本区间并采取SVAR方法进行实证研究。此区间是中央银行实行被动型货币政策和自主型货币政策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反应一定会出现FTPL,但是FTPL不一定会有这个时期的反应。

St1指实际政府财政基本盈余,对数据的处理我们采取全样本长度非对称BP滤波,然后得到新的变量是st1_bp1,通过进行单位根检验得出的结果显示数据序列是平稳的;mt代表中央银行货币供应的实际增长率,利用同样的方法对其进行处理也会得到新的变量是mt_bp1,而且同样利用单位根进行检验得出的结果同样显示出数据序列是平稳的;pi1表示实际通货膨胀率,CPI基月期是1997年的第一季度,基数是100.

其次是建立模型,包含st1_bp1,mt_bp1,pi1三个变量。实证分析财政政策对通货膨胀短期和长期影响,得到的SVAR模型如下:

Cyt=A1yt-1+…+Apyt-p+Bεi (11)

其中C,Ai(i=1,…p)和B是三阶方阵,yt=(st1bp1,mtbp1,pi1),ε=(εst,εmt,εpt)是白噪声序列,假设条件为各冲击相互独立。

简化公式(11),得到yt=dtyt-1+…+dpyt-p+μt (12)

最后得到的结构冲击长期效应公式为:D=φC-1B

首先做短期效应分析,其中pil对同期的mt_bp1几乎无影响,而mt_bpl对同期的st1_bpl也几乎无影响。脉冲响应结果显示,pil在stl_bpl冲击后,前四期增强,随后反应减弱。而pil对mt_bpl的短期冲击无反应。同时财政政策在短期内对货币供给增长率有不显著的微小的正向冲击,这表明货币供给增长率受财政政策的影响较小。

其次做长期效应分析。按照与检验区制相同的步骤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在非李嘉图区制下,影响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财政政策,而辅助原因是货币政策。同时发现实际政府财政盈余对货币供给的冲击较小,说明货币超发不是通货膨胀效应的唯一途径。而且发现财政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有长期和短期,长期是一个交替过程,而短期的影响为正。这说明财政政策在长期内对通货膨胀具有显著的影响。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得出通货膨胀受财政税收和财政支出的影响不同,由此得知通货膨胀也受财政政策结构的影响,但是其影响的路径更加复杂。

3.治理通货膨胀的财政政策

3.1 调整预算方针,变赤字财政为平衡财政

应贯彻“收入政策从严,支出政策从紧,预算平衡”方针。首先大力组织收入,消除收入流失“死角”,加强对税收的征收以及管理工作,从而增加财政的总收入,其次要严格控制支出的增长速度,对某些没有必要支出的项目进行削减甚至消除。第三不得做赤字预算,而要以收支平衡作为指导方针努力消除赤字,最终达到预算平衡,减少财政赤字并最终走出向银行增发钞票的行为,从而消除通货膨胀。

3.2 应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在税收和财政政策上产业倾斜

要在税收政策和财政政策上给予扶植和鼓励那些对国民经济发展影响重大的产业部门。使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贯彻有所倾斜的方针,通过运用财政手段,加速某些对国民经济有利的产业部门的法,同时限制与国家政策相违背或准备淘汰的落后产业的发展,逐步协调产业结构,使其走向合理。例如,当前我国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在十中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对环保产业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而对污染型的产业进行限制,使地方经济结构朝着国家要求的方向发展。对于污染较为严重的企业要大力征收税费以及环境保护费等。对于那些对优化环境的产业要减少征收的税费,以慢慢引导地方产业走向低碳化和环保化。

3.3 改进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

政企分开,逐渐完善企业的经营体制,规范企业与国家的分配关系,保证企业产值、企业收入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逐步完善目前企业承包责任制,使国家与企业的收入分配方式逐步规范化,改变新增收入首先流向企业的状况,走向税收和利润分流的模式。要求企业除正常缴纳正常流转税等外,还要缴纳企业所得税,根据其公司类型将企业的税后利润在企业与国家之间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分配。通过采取税收和利润分方向流动的方法对国家和企业都有好处,对国家而言可以提高国民收入中财政收入所占的比重。对企业而言,可以确保其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加强完善其经营管理机制,同时也会鼓励他们扩大生产规模,最终提高总体经济效益。

3.4 加强中央财政宏观调控能力

在稳定地方与中央财政关系的基础上,改变目前所存在的财力分散以及资金使用效益较低的状况,从而完善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进而改变地方财政与中央财政的现有体制。强化中央财政对全国经济的宏观调控,扭转资金使用效益低下、财力分散的局面。首先要使地方财政利益实现稳定,鼓励当地政府发展本地经济,但是也要改变现存的地方与中央财政分配关系,逐步提高财政总收入中中央财政收入所占的比例。从体制方面来讲,要最终实现税收分开的体制,在各个地方建立其财政的独立税种体系,从而使地方政府所支配的收入与其所承担的责任相协调。

4.小结

财政政策主导的政策区制下使得货币政策失去了控制通胀的能力。根据本文的实证结论可知这是由于目前我国的政策区制正处于F区制,中国在控制通货膨胀时应借助财政政策的供给,控制公债和支持,而不仅仅是稳定物价。

参考文献

[1] 董秀良,帅雯君.中国财政政策通货膨胀效应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13,30(3):43-50.

第5篇:简述通货膨胀的治理范文

本文共分四部分。开篇阐明对通货膨胀作出定义的必要性。第一部分通过引述历史上通货膨胀的定义和分析其缺陷,进一步阐明下定义的必要性;第二部分列举了历史上几个典型的通货膨胀的案例;第三部分通过对所列举案例的分析,得出通货膨胀的实质并非弗里德曼所讲的货币现象,而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第四部分以第三部分得出的结论为依据,提出一些解决通货膨胀问题的浅见,认为解决通货膨胀的根本方法在于分配结构的控制。

关键字:通货膨胀定义本质治理

正文

60年代以后,绝大多数工业话国家出现了10%以上的严重通货膨胀,以及通货膨胀与衰退并发的滞胀。在严峻现实的迫切要求下,西方对通货膨胀的研究出现了一个高潮。各种关于通货膨胀的文献汗牛充栋,五花八门。维也纳理工大学教授赫尔穆特•弗里希把这些理论整理出来,系统地加以研究。发现不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通货膨胀理论,都没有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通货膨胀的定义。“通货膨胀的概念未经进一步说明就加以使用了。”

新中国成立以来,也曾出现过几次通货膨胀。然而对通货膨胀讨论时所使用的定义不是引用西方的定义,就是从马克思的“通货膨胀是纸币发行过多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而造成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中演化来的。并没有给通货膨胀作出一个合理的定义,只不过对通货膨胀稍加解释就展开了研究。“然而,有关通货膨胀的问题,并不始于对它的解释,而始于给它下定义的尝试。”因此,确切地定义通货膨胀十分必要。为此,本文拟通过历史上通货膨胀的定义及其缺陷的分析,作出通货膨胀合理的定义。

一、已有的通货膨胀定义及其缺陷

通货膨胀的定义形式繁多,众说纷纭。M•布朗芬伦纳和F•D•霍尔兹曼把起归纳为四种类型:

(一)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的普遍的超额需求状况。

(二)通货膨胀是总的或人均的货币存量或货币收入的增加。

(三)通货膨胀是带有附加条件的物价水准上涨,它的预期是不完全的,它会(通过成本提高)使物价进一步上涨;它不会使就业和实际产量增加,它比某种“安全”速率变动地更快一些,它由“货币”方面的问题引起,它是扣除了间接税和补贴的价格度量,而且它是不可逆转的。

(四)通货膨胀是由外汇汇率或黄金价格度量的或是由黄金超额需求或官方汇率计算的外汇额需求表示的货币对外价值的下跌。

以上四种定义从不同角度给通货膨胀作出的定义,正如寓言“瞎子摸象”所描述的,大家虽然都摸到了象的一部分,但谁也没有说出象的全貌。

前两种定义从商品价值规律出发,出发点是正确的,至少是希望从本质上给通货膨胀予以揭示。但其均以某一种原因给通货膨胀作定义,难以使人信服。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样的,以某一种原因作定义是不全面的。第三种定义是以外部标志为根据的通货膨胀定义的扩大形式,它要求通货膨胀定义具有某些特征,事实上只是一种描述,而非定义形式。第四种定义强调一般物价水准的对外上涨。虽然在一定条件下,其适合开放经济,但其参照系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而且完全舍弃了通货膨胀内在本质的体现。

除以上四种定义外,过去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学家一般把通货膨胀与社会制度联系起来,定义为:由于货币发行过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并有利于资产阶级的国民收入再分配。虽然其把通货膨胀定义为再分配,与分配形式联系起来,找到了通货膨胀的本质,但其以纸币发行过多为原因,并不确切。且把通货膨胀归结为“有利于资产阶级”,更需商榷。过去我国也曾用过这个定义,但以后对其作了多次修改,目前,一般定义为:由于流通中货币供应量过多,超过流通中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对通胀的研究已经表明,引起通胀的原因不止货币供应量过多一种原因。

另外,人们比较广泛接受的一个使用的通胀定义是:通胀是一个物价持续上涨的过程,或者等价地说是货币价值持续下跌的过程。这个定义指出了通货膨胀的外部标志。因其没有述及通胀的原因及效应,因而能够为大多数人接受。但是这个定义显得非常模糊。为了使其精确,,必须附加以下三个条件:

1.这个定义指明通胀不是什么;

2.必须强调通胀指的是一般物价水准即所有价格的加权平均值的上涨;

3.最好不要把年低于10%的物价水准上涨率称为通货膨胀,在什么样的物价上涨率称得上“通货膨胀”,这取决于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敏感程度。这显然是一个客观标准。

前文已经述及,这个定义非常模糊,而正是这种模糊,使得人们愿意接受它。没有必要述及通货膨胀的原因及效果,正是这个定义的精明之处。这样一来,便避免了对通货膨胀的原因持不同见解的人们的攻击。但是,它仅仅是以外部标志来作定义,没有涉及通货膨胀的本质,使得人们在研究通货膨胀的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方向感,并没有起到一个定义的作用。而且,它需要解释才够精确,它的解释中,到底要把怎样的物价上涨率称为通货膨胀,还取决于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敏感程度。并没有一个标准。所以,这也不是一个理想的定义。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目前所有有关通货膨胀的定义,都不是很令人满意的。以下本文通过历史上通货膨胀的案例来分析通货膨胀的实质,期望以此为出发点,尝试给通货膨胀以合理的定义。

二、历史上几个典型的通货膨胀案例

许多人认为通货膨胀是纸币条件下的特有产物,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不可能发生。这种看法是很不确切的。以下关于通货膨胀的案例中,有纸币条件下的更有金属货币条件下的。这要求我们更深刻地探求通货膨胀的本质。

(一)古罗马的通货膨胀:铸币成色下降的恶果

公元138-301年,古罗马军服的价格上涨了166倍,自2世纪中叶至3实际末,小麦价格——物价水平的主要标志——涨了200倍。这一次通货膨胀,无论如何也不能归罪于纸币,因为纸币要到其后1000年才出现。

古罗马实行的是金属货币制度,包括金、银、铜和青铜。政府财政基本上采用现金形式。帝国的皇帝们为了强化他们对资源的控制,相继削减铸币尺寸或在铸币中添加贱金属。同时却希望凭这自己的权威保持其价值不变——这当然是不可能的。这种违背经济规律的行为在罗马帝国时代代代相传,最终导致的结果是铸币贬值,物价上涨。公元235-284年,古罗马政治陷入无政府状态,通货膨胀臻于极致,铸币急剧贬值。在公元253-268年之间,银币的含银量还不到5%。

(二)黑死病与价格行为

14世纪中叶,欧洲普遍出现了温和的通货膨胀。在3年的时间里,物价至少翻了一番。作为通货膨胀,这一时期并不引人注目,值得重视的是它的背景——黑死病。这是一种能致人猝死的病疫。在当时,此病夺取了2000万人的生命,是当时整个欧洲人口的1/3。在病疫流行期间,商品的价格出现了突然的、短暂的下降。原因很明显,人口锐减导致需求下降,而流通中的货币及商品存量却基本不变,但幸存者的需求却是有限的。而随着疫情的过去,物价又回升了。原因是储存消耗殆尽,同时由于人口减少,产量随之下降——因为生产者的生活条件恶劣,因而生产人员减少的数量远大于有稳定需求的富人。

(三)西班牙:白银与价格革命

16世纪,西班牙物价上涨4倍多,年上涨率1.5%,贵金属过剩是这次通货膨胀的根源。1501-1600年,由墨西哥和秘鲁神话般的矿山产出的1700万公斤纯银和18.1万公斤纯金涌入西班牙。除官方渠道,走私的数量估计相当于官方进口的10%,相对于已有的储存,来自新世界的金银可谓数额巨大。无论如何,贵金属的涌入掀起了一场价格革命。这次通货膨胀价格上涨缓慢,没有对西班牙的各个经济部门产生什么影响。想想年增长率1.5%,这在目前来说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再合适莫过的数字了。它证明了这样一些观点:

1.货币不等于财富;

2.和缓的通货膨胀可以和经济增长兼容;

3.白银减缓了制度变革的压力;

4.以贵金属为保证的货币制度并不能预防通货膨胀;

5.西班牙最终没有留住海外流入的金属;

6.始于西班牙的通货膨胀扩散到其贸易对象;

7.对经济规律的懵懂无知并不妨碍人们自行其事;

8.货币幻觉尽管充满了神秘,但如果人们警惕周围的变化,其迷惑性必将大大降低。

(四)德国:经典的通货膨胀

1923年间德国的经济状况——恶性通货膨胀,迄今为止只有1946年的匈牙利和1949年的中国出其右。

1923年12月,以战前价格指数为100,德国40中基本商品的价格指数达到143×10。沃伦教授和皮尔逊教授曾将德国的通货膨胀数字绘成书本大小的直观柱状图,可是限于纸张大小,未能给出1923年的数据柱,结果不得不在脚注中加以说明:如果将该年度的数据画出,其长度将达到200万英里。

德国在一战败北之后,丧失了1/7的领土和1/10的人口,各种共行及工业产品均减少,同时按1921年金马克赔偿1320亿赔款。在操作中,德国不得不靠发行纸币来度过难关,结果是陷入灾难的深渊。当时政府以极低的利率向工商业者贷款,同时投放巨额纸币,它们又很快贬值,从而债务人得以有廉价的马克偿还贷款。“新富”们在通货膨胀中发了大财,“旧富”们面临崩溃。各个经济部门和各个家庭生活在此不公平中受到致命打击。

(五)前苏联的计划经济下的通货膨胀

在十月革命以前,俄国就已走上了通货膨胀之路。革命后,为了保障政权,必须控制国家资源。因此,前苏联印发纸币,维持庞大的预算开支。在1918-1920年间,反动力量很快聚集,发起反扑,此时前苏联开始实行战时共产主义。由于经济基础薄弱,社会产品总量短缺,再加上连年战争,使生产得不到恢复,战时共产主义的分配物品远不能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于是黑市猖獗,物价飞涨。

三、通货膨胀的本质及定义的探索

古罗马和西班牙的通货膨胀给那些只注意到通货膨胀时代始于放弃金本位制的时期,并因此而主张恢复金本位的人以沉重打击,金本位并不是防止通货膨胀的天然屏障。即使金银充当货币,它们成色的降低或数量的急剧增加都会导致自身的价值降低,物价上涨。这点符合基本的供求规律,也与纸币条件下流通中纸币过多而导致物价上涨的本质是相同的。比较黑死病时期的价格行为,我们不难看出一个问题,即不论是货币数量主动增加还是社会产品的减少,抑或是两方面同时进行,它们的失衡即只要社会产品总量小于货币数量,就会出现通货膨胀。这一结论是货币发行过多导致通货膨胀的深化。把通货膨胀的基本原因从单方面扩大为两方面。德国1923年间的经济状况和前苏联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通货膨胀分别从两方面对此做出了证明:一个是滥发纸币,一个是物品供应不足。无论什么时候发生通货膨胀,我们都可以注意到它最直观、最深刻的影响是它的不公平――有人在通货膨胀中发了大财,有人面临崩溃。

为了更深入地探讨这个问题,本文拟假设这样一个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中,工资和货币量、价格是密切相关的,是即时变动关系。任何商品都有其内在价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所以,货币量应是与生产各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劳动总量一致的。这就是说,无论有多少货币,都可以把它们均摊在社会劳动总量上,而劳动者则以其劳动的多少获得相应的收入。在前文所假设的条件下,虽然货币量与社会劳动总量不平衡时会导致物价波动,但物价的上涨与下跌只不过表示分配在每单位社会劳动量上的货币的增加或减少。由于工资和货币量的即时变动关系,每个劳动者手中的货币数量因为其劳动量的不变而紧随货币总量变动。其消费水平并不以货币的多寡而决定,而决定于其劳动的多少。物价变动并不影响消费水平。但实际情况是,每发生通货膨胀,几乎每个人的利益都会受到影响。笔者认为,这是现实中,工资制度、分配制度滞后及一些现实原因,使工资不能与货币量及社会总劳动量一致即时变动的缘故。

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货币学派的领头羊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他所谓的货币现象是指实际经济是内在稳定的,货币成长可以使它变得不稳定,通货膨胀率完全由货币供给增长率决定。而且只有在货币数量比产量增长得更快时才会发生。且不说其相反情况――产量突然降低引发通货膨胀,就新的事实也对此提出了挑战。美国90年代中期货币供应猛增,但并没有随之而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80年代中期,德国、美国和加拿大的中央银行制定货币增长目标。但实验刚刚开始之际,金融市场采取一系列新的方法――从货币市场账户到电子划拨――所引起的大变动,几乎使得货币供应量作为控制通货膨胀的目标已起不了作用了。这些新技术条件下的事实说明米尔顿•弗里德曼的通货膨胀完全是一种货币现象的论断是不成立的。通货膨胀的本质仍须进一步挖掘。

以上事实和假设说明两个问题:一、货币供应量在很大程度上已不是影响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二、即时是纯粹由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导致的物价上涨或下跌,在前面假设的社会中,并不影响消费水平。这就是说,我们必须从新的视角来审视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社会效应。”“它是这个世界上的头号窃贼。它不声不响地从寡妇、孤儿、债券持有者、退休人员、年金受益人、人寿保险受益人手中窃取财富。小偷、抢匪、贪官污吏等所掠走的财富加在一起也比不上通货膨胀的祸害。……它不光是江洋大盗,同时也是慈善的施舍者,它是这个世界上最慷慨的施舍者,惠及债务人、囤积居奇者、不动产所有者、政府及普通股票长期持有人。通货膨胀对债务人、不动产所有者的赠与超过了所有慈善事业、捐献、捐赠的总和。”

既然随着技术的进步,通货膨胀已在很大程度上不受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也就是说,它不是弗氏所说的完全是一种货币现象。那么根据以上论述,本文拟如此考虑:通货膨胀之所以被人们广泛关注,并不在于物价变化本身,而集中在它的社会效应上。由于一系列社会机制的影响,物价的变动总是比较超前,而工资、债券收益等等却对其的反映总是滞后。这种矛盾的存在使得社会上各种人――消费者和商家等之间的矛盾计划,和谐的社会关系被破坏。

鉴于此,笔者认为通货膨胀应该如此定义:通货膨胀是物价发生变化时,社会各阶层,各种社会角色的利益分配发生变化,生活标准,消费水平,社会关系因之而发生变化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四、通货膨胀治理的浅见

在此定义下,物价上涨并不等于通货膨胀,只是通货膨胀这个社会问题的一部分。解决通货膨胀的思路在此定义下得以拓展。一方面考虑物价为什么变化,一方面考虑社会制度对其的影响,例如信用制度、分配制度、工资制度等。关于物价为什么变化,一直以来是人们研究的重点,而社会制度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则需要进行开拓性的研究。

笔者认为,目前条件下,首先实现完全电子货币化是可以缓和货币问题的压力的。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可用下图表示:

LGNP

BIC0

CYSI

B-中央银行L-银行贷款规模C-现金发行总量I-全社会投资规模

Y-个人收入C0-消费S-储蓄GNP-国民生产总值

纸币条件下,由于流动性偏好的存在,使得上述过程中,Y≠C0+S,出现现金漏损率的概念。不但给央行测算货币流通速度增添麻烦,而且使得货币总量的控制变得困难。使用电子货币的好处之一就是使得Y=C0+S。间接融资机构可以更好地控制信贷规模,央行也可以更精确地计算货币流通速度;其次个人工资通过电子划拨方便及时发放,可以更加有利地使个人工资与物价水平联动。

电子货币可以解决货币存量的初步问题。更深层次的货币存量还取决于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流量,它取决于人们的消费和投资意愿,同时还受商业银行行为影响。应当说,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国,居民潜在消费需求是巨大的。在理想的社会条件下,人们边际消费倾向为0。在这种状态下,一切社会关系平衡,应该是简单而明了。可以肯定,目前没有一个国家关于宣称自己已经达到这种状态。发达和欠发达的差别只是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因此,人们的需求仍须逐步满足。要用宏观手段来平衡消费和储蓄的结构,用合理的手段控制好消费的需求弹性。一旦消费不和谐变动,储蓄就会紧随其后,此时必然发生财富的“双重转移”即“一方面是消费品从储蓄者转移到消费者整体中去,另一方面是财富从生产者整体方面转移到储蓄者手中去,但消费总量则保持不变”。随着双重转移的发生,分配结构发生变化,其中伴随着物价的变化,终将导致经济发展的不稳定。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控制分配结构是关键。前人研究物价控制较多一些,物价平稳了,则分配结构自然平稳,社会关系也会很和谐。现在我们找出了通货膨胀的症结所在即整个社会的分配结构和价值传导机制,在以后的研究上,就这分配结构和价值传导机制的控制展开研究,必将从根本上解决通货膨胀的问题。

主要参考资料:

《通货膨胀理论》(奥)赫尔穆特•弗里希著费方域译商务印书馆1992版

第6篇:简述通货膨胀的治理范文

关键词 通货膨胀;经济增长;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F822.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1)10-0009-04

一、引 言

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一方面,按照现有的统计数据,今年经济增长的强劲势头依然不减;可另一方面,也看到,中国持续的流动性过剩导致物价不断攀升,通胀压力日益加大,进而使得我国的经济增长面临着潜在的巨大风险。国家统计局前不久的2011年5月宏观数据显示,5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幅度依然高达5.5%。通货膨胀程度的不断加深,不可避免地给我国经济带来了负面影响:国际热钱的不断流入、生产成本的加剧上涨以及人民币升值压力的逐渐扩大等等。

鉴于我国过去多次高经济增长伴随着高通货膨胀的历史经验,笔者认为:在现如今,有必要对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因为,这不仅仅是判断我国当前经济周期发展态势、经济增长趋势的重要依据,而且对于今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现国民经济较快平稳发展也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文献述评

1. 国外文献

Gregorio(1993)的研究采用1950年~1985年的数据为样本,选取12个拉丁美洲国家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一国通货膨胀与其经济增长的速度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1]而W.Stanners(1996)采用1960年~1990年的英国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却迥然不同,在作者研究的时间段内,英国的低通货膨胀率并没有给英国带来经济的高速增长。[2]Alexander(1997)的研究对象是OECD国家,其首次采用了经济增长方程来研究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文章的结果是认为:通货膨胀的加速阻碍了经济的增长。故作者认为,发展经

济的有效手段是控制较低的通货膨胀率。[3]

Krugman(1998)的研究则以上世纪末日本的萧条经济为研究对象,他通过实证分析后认为:低通货膨胀率并非有助于经济的增长,两者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4]Mallik和Chowdhury (2001)的研究从四个亚洲国家(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入手,通过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方法得到结论:长期说来,以上四个国家的GDP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效应关系。同时,作者认为,温和的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增长,但过快的经济发展有可能会带来严重的通货膨胀。[5]而Shamim和Golam(2005)在他们的论文中采用了孟加拉国1981年到2005年的年度数据,运用经典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拓展了Mallik和Chowdhury的研究,结果认为:孟加拉国的GDP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正效应关系。[3]

2. 国内文献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黄先开和邓述慧(2000)的先期研究成果。他们采用1980年~1996的季度数据,利用协整技术等计量分析方法,研究了全国的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均衡问题。研究结果认为:在作者所选的研究阶段内,货币并非是中性的,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经济运行状况。[6]其后,刘金全和谢卫东(2003)具体研究了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结论认为:第一,我国的经济运行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率和GDP增长率的正相关关系;第二,通货膨胀率和GDP增长率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所谓的“门槛效应”(threshold effects),即“当通货膨胀率超出或者低于一定程度以后,都将对GDP增长率的提高和稳定带来妨碍。” [7]李槿一和蒋海(2004)则从开放的角度论述了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他们构建了开放经济下的拉姆齐模型,然后对利率和经济长期增长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证明:通货膨胀会使得经济增长的稳态水平降低。[8]刘霖和靳云汇(2005)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协整和向量自回归的方法对货币供应、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实证分析。结论认为:货币的过度供应会导致通货膨胀发生,而通货膨胀则会阻碍经济增长。[9]许宪春(2009)则从一个全面的角度回顾了我国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周期情况。[10]吴剑飞和方勇(2010)又从一个新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来研究中国的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他们认为:货币供应量无论是在长期还是短期都是诱发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而通货膨胀将会给我国宏观经济造成较大的冲击。[11]

3. 现有研究的不足

综上所述,在已有的理论文献中,学者们主要是从国家的角度来探讨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却鲜有从国家内部来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诚然,对于不存在明显“区域不平衡”的国家来说,不分地区来研究有其合理性。但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存在着严重地区差异的国家来说,这是不够严谨的。而这正是本文想要研究的问题。

鉴于如上讨论,试图运用时间序列问题的规范分析方法,首先考察全国范围内的通货膨胀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然后细分到各个地区进行研究,期望从长期、动态的角度来揭示我国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发展规律。

三、模型构建、数据说明和实证方法

1. 模型构建

首先,考察全国范围内的通货膨胀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梳理已经公开发表的文献,可以建立如下的基本模型(这是笔者多次实证研究后所选的最优结果):

Yt=β0+β1Xt+β2X2t+β3X3t+μt

其中,β0为常数,t代表时间(年),β1、β2和β3为待估系数,而μt为随机扰动项,且假定其均值为零,方差为常数。另外,模型中的因变量Yt表示的是t年的通货膨胀率,自变量Xt表示的是t年的GDP增长率。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在上述方程中,关于X的平方项和立方项的引入是为了使模型具有更好的解释力。

2. 数据说明

选取1978年~2009年各年度的全国数据以及分地区(共计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由于数据严重缺失,故没有进行进一步分析)的数据作为计量分析的原始数据。另外,本研究所涉及的数据主要包括通货膨胀率和GDP增长率。对于通货膨胀率,常用的计算方法有消费价格指数折算法、GDP折算法和生产指数折算法。笔者选取消费价格指数折算法(其中,少数地区的缺失数据由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代替)。本研究所涉及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80年至2010年)、《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

3. 实证方法

为了避免分析模型出现“伪回归”的情况,我们首先利用扩充的迪基―福勒法(ADF单位根检验法)来分别检验变量是否具有平稳的性质。ADF单位根检验基于模型:

Yt=?琢+βt+?酌Yt-1+■?琢i?驻Yt-i+εt。

其中,εt表示白噪声。检验结果由ADF值与麦金农(Mackinnon)临界值相比较决定,而?驻Yt-i的最优滞后期由赤池(Akaike)的AIC准则决定。若变量在水平上是非平稳的,可以采用差分方法将其处理成平稳的序列。协整概念的提出对于用非平稳变量来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进而检验这些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若变量在水平上是平稳的,则直接可以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Granger causality tests)来进一步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的实质上是检验一个变量的滞后变量是否可以引入到其他变量的方程中。如果一个变量会受到其他变量的滞后影响,就称他们具有Granger因果关系。另外,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是基于系统中每一个内生变量作为系统中所有内生变量滞后值函数构造的非结构化的多方程模型。该模型一般用于预测相关时间序列系统以及分析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冲击。脉冲响应函数(IRF)能够描述一个内生变量对误差冲击的反应。也就是说,在随机误差项上施加一个标准差大小的信息冲击后,其会通过VAR模型的动态结构对内生变量的当期值和未来值产生影响,由此可以来判断变量间的动态关系。

四、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1.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首先利用Eviews 6.0软件来进行单位根检验(以下分析均采用此软件),进而判断相关变量的平稳性,其分析结果如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年度通货膨胀率(Y)和年度GDP增长率(X)均为平稳性变量,服从I(0)单整过程。

2.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由上述结果,无法判断:年度通货膨胀率(Y)和年度GDP增长率(X)之间到底是“需求跟进”还是“供给引导”的?基于此,引入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结果如表2所示。

因果关系检验表明:在10%的置信度下,同时拒绝原假设“X不是Y的格兰杰原因”和“Y不是X的格兰杰原因”。也就是说,在既定置信度下,年度通货膨胀率(Y)和年度GDP增长率(X)存在着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3. 参数回归结果

对通货膨胀率和年度GDP增长率两者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参数回归结果表明:模型中的各项系数均满足要求,R2也达到了0.3。有理由认为:在只有GDP增长率这一个解释变量的情况下,模型对通货膨胀率能做到这种程度的解释,拟合程度是比较好的。

4. 脉冲响应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模型中各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采用VAR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其中,图中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时间,纵轴表示因变量对扰动项一个标准差冲击的响应程度。实线是脉冲响应函数值,虚线为两倍标准的置信带。

从脉冲响应过程可以看出,短期内,GDP增长率的提高对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具有正效应,在第3期达到峰值后回落,最后在第8期后趋于稳定。另外,同样在短期内,通货膨胀率对GDP的增长具有明显的反向冲击,在第3期达到波谷后回升,也在第8期后趋于稳定。容易理解,上述变量间的动态关系是符合实际经济情况的。

5. 分地区通货膨胀率和GDP增长率关系的实证研究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发展不平衡,从而使得全国的经济运行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基于此,有必要将指标细分到省级行政水平,然后再来考察变量通货膨胀率(Y)和GDP增长率(X)的关系,结果如表4所示。

五、结论和政策建议

通过上文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第一,就全国来说,通货膨胀与经济发展具有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也就是说,两者表现出了显著的、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第二,但就各个地区来说,通货膨胀与经济发展之间却表现为多种情况:一种是通货膨胀与经济发展之间具有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一种是通货膨胀与经济发展之间具有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而有些地区的通货膨胀与经济发展之间却没有格兰杰因果关系。

基于上述结论,结合当前我国实际情况,笔者提出两项政策建议:第一,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针对性。在现阶段,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性较大。政府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务必要关注到地区特点,实行分类的指导、管制。第二,合理利用货币政策工具。政府一方面要控制好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使其与经济增长相适应;另一方面又要充分考虑到货币乘数效应,防止社会出现流动性过剩。

[参考文献][1] José De Gregorio. Inflation,Taxation, and Long Run Growth [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93,31(3):271-298.

[2] Stanners W.Inflation and Growth[J].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1996,20(1):509-512.

[3] Alexander W R. Infl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Evidence from a Gr-

owth Equation[J]. Applied Economics,1997,29(3):233-238.

[4] Krugman P R.It's Back: Japan's Slump and the Return of L Iquidity Trap[J].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1998,5(2):137-205.

[5] Girijasankar.Mallik,Anis.Chowdhury.Inflation and Economic Growt-

h: Evidence from South Asian Countries[J]. Asia-Pacific Development Journal ,2001,8(1):123-135.

[6] 黄先开,邓述慧. 货币市场与商品市场共同均衡下的货币需求建模与预测[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5):46-53.

[7] 刘金全,谢卫东. 中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动态相关性[J]. 世界经济,2003(6):48-57.

[8] 李槿一,蒋 海. 利率管制:一个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J].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4(4):45-48.

[9] 刘 霖,靳云汇. 货币供应、通货膨胀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协整的实证研究[J]. 统计研究,2005(3):14-19.

[10] 许宪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周期的简要分析[J]. 宏观经济研究,2009(4):6-9.

第7篇:简述通货膨胀的治理范文

我们首先来分析利率目标的零利率限制问题。以利率为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在通货膨胀发生之前或已经发生时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货膨胀,而在经济衰退之前或已衰退时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从理论上来讲,中央银行总可以将利率提高到足以抑制通货膨胀的高度,但是,在经济衰退期,中央银行却不能将利率降到零以下以刺激经济,这就是以利率为货币政策目标所可能面临的“零利率限制”问题:在通货紧缩或经济衰退期,由于市场信心难以恢复,其他金融资产的市场利率也很低,企业的信贷需求萎缩,金融机构失去向中央银行出售金融资产以及从中央银行再贷款的积极性,即使中央银行尽可能降低利率,保证向银行体系提供充足的流动性,商业银行也很难扩张信贷来刺激经济。一些批评家因此认为,利率并不是可信的参照物,降低利率实际上只是中央银行的法令,并不必然伴随着流动性的增加,很多迹象表明,利率下降的同时,货币仍是紧的。也就是说,降低利率以增加货币供应量只是中央银行单方面的意愿,货币供应量是否会增加,在持续的经济紧缩期要取决于公众货币需求的变化。

“零利率限制”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日本表现得最为真切。90年代初期,当日本泡沫经济刚开始崩溃时,日本中央银行尚有8.3个百分点的降息空间,但随着经济开始进入持续低速增长时期,货币市场利率越来越低,通过降低利率刺激经济的货币政策操作空间越来越小。1998年9月,日本银行将隔夜拆借利率降到0.25%,1999年2月12日开始实行零利率政策,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从0.25%降到0.15%,随后日本中央银行的目标是将利率保持在尽可能低的水平上,从1999年3月到2000年8月初,隔夜拆借利率基本保持在0.02%到0.03%的低水平。2000年8月,日本中央银行考虑到经济有可能回升,暂时取消零利率政策,将无担保隔夜拆借目标利率设定为0.25%,但到2001年初,经济复苏的动力减退,于是,日本中央银行在2月又将货币市场利率降为0.15%,2001年以后,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再次接近零利率,然而日本经济却一直复苏无力。

美国在2001年也曾多次降低利率,但对经济的刺激作用非常有限,这使一些经济学家开始质疑钉住利率是否是美联储实施货币政策的正确途径。日本中央银行也因零利率政策未能使日本经济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而受到多方指责,考虑到零利率政策的局限性,日本中央银行从2001年2月开始进行货币政策操作的新尝试,逐渐改变以利率为单一目标的操作策略,不但监测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而且监测各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存款,价格调控和数量调控同时进行,以便向市场投放基础货币,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零利率限制”问题其实是整个货币政策在面临经济衰退时的无力表现。有人将日本和美国的货币政策失效归罪于其钉住利率的货币政策策略有些言过其实,不过,这也提醒我们,单一依靠利率目标的货币政策操作终有其山穷水尽之时。

以利率为目标的货币政策在经济紧缩或通货紧缩时期往往会因零利率限制问题而失效,然而其在紧缩经济、治理通货膨胀上却往往非常有效。不过,这也有例外,比如,在经济滞涨时期,利率目标会显得无所适从,1979年,当时的美联储主席沃克就是为了对付通货膨胀不得不改变钉住利率而采取钉住货币增长率的货币政策策略。实际上,沃克最终使通货膨胀得以抑制的主要手段还是提高利率,那么,他为什么要对外宣称改变货币政策策略呢?美国当时的通货膨胀得以抑制是由于沃克的策略改变呢?还是由于美联储大幅提高利率?实际上这其中就体现了单纯钉住利率的另一缺陷,那就是缺乏稳定公众预期的货币政策“名义锚”,使长期内物价稳定目标的实现受到阻碍。

货币政策的“名义锚”是指能够提供物价水平被唯一确定所必要的条件,能够对中央银行自身对货币政策操作的相机抉择动机及来自于政府的实施膨胀性货币政策压力加以约束,中央银行也能够以此来锁定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从而在长期内保证物价稳定目标的实现的经济和金融变量,是保证国内物价长期稳定的约束机制。单纯钉住利率的货币政策操作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不利于物价稳定目标在长期内的实现。

第一,单纯钉住利率的货币政策操作必然将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置于无序的境地,不管实证中人们如何争论货币量与物价的相关关系,货币供应量的大量增长是通货膨胀的威胁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在缺乏可靠的“名义锚”来合理引导人们的预期时,通货膨胀会在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下飞速发展。

第二,当经济受到负向的供给冲击时,货币政策“名义锚”的缺乏会使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上升,从而使中央银行在物价稳定上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努力。

第三,当中央银行做出提高利率以稳定物价的努力时,会受到来自政治方面的压力。美国和英国的实践是很好的例证。美国的货币政策操作没有明确的货币政策“名义锚”,而英国以通货膨胀目标作为自己的货币政策“名义锚”。1997年春天,美联储在连续几次降低联邦基金利率后改变货币政策方向,将利率目标提高了25个基本点,尽管提高的幅度很小,而且当时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就业率也相当高,美联储这一提高利率的举动却遭致了来自国会和其他多方面的强烈批评。然而,同一时期英格兰银行提高利率的举动却被公众平静地接受了,因为在通货膨胀目标这一货币政策“名义锚”下,英国公众对货币当局所努力的长期目标有更好的理解。

现在我们可以来解释为什么沃克在治理通货膨胀的手段没有改变却要对外宣称货币政策策略改变的原因了。当时,货币主义理论盛行,人们相信货币量是比利率更好的中介目标,相信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当局只要钉住货币供应量,就能控制通货膨胀,于是沃克宣布改利率目标为货币增长率目标,来稳定人们的预期,显示美联储抑制通货膨胀的决心,此时,货币增长率目标就发挥着货币政策“名义锚”的作用,有助于美联储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制止通货膨胀,同时也使美联储在提高利率时免遭责难。沃克在1979年10月公告策略改变后,使短期利率上升了5%,到1980年3月超过了15%,上升幅度之大在利率目标下是不可想象的。

第8篇:简述通货膨胀的治理范文

关键词:货币政策目标 通货膨胀目标制 通货膨胀

一、引言

过去十年间,为了管理并稳定通货膨胀预期,各国央行开始采取新的货币政策——通货膨胀目标制。中国央行货币政策采取“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多目标制,货币政策工具形式也表现为多样化。稳定物价在很多国家是首要的任务,但是在我国一旦经济出现问题,首先牺牲的就是物价指数。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为了保持经济的增长,我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了我国物价指数急剧上涨。我国货币政策有没有可能实现单一目标成为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开始对我国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可能性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二、通货膨胀目标制

1.通货膨胀目标制特点

通货膨胀目标制不同于传统的货币政策,货币当局根据心理学中公众普遍存在的锚定效应直接设立通货膨胀目标值或目标区间,不再运用中介目标对货币政策进行调整。央行操作过程的关键在于提高对未来通货膨胀和公众通胀预期预测的准确程度。首先货币当局设立明确的通货膨胀目标值或目标区间作为公众通胀预期的一个名义锚,其次根据经济系统和相关模型预测未来的通货膨胀率,最后根据预测结果调整货币政策。如果预测的通胀率大于设定的通胀目标值或目标区间的最大值,货币当局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如果预测的通胀率低于设定的目标值或目标区间的最小值,货币当局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而如果预测的通胀率接近设定的目标制或在目标区间范围之内,货币当局就保持原来的货币政策不变。

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有很多,如消费物价指数、零售物价指数和生产者物价指数。政策由于消费物价指数具有很多其他指标不具备的优点,因此大部分国家都选用了消费物价指数作为政策中参考的通货膨胀指标,部分国家采取扣除能源、食品等的核心物价指数作为参考指标。

2.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施效果

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后的几年,几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有了明显的改变,平均通货膨胀率和通胀率标准差都显著变小。下表为采取通货膨胀目标制前后通货膨胀率及其波动率对比。

数据区间内的几年中,世界上通胀率普遍由高变低,仅以表中数据的下降无法完全证明通胀率的降低是采取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结果。但是,可以通过直接测算通胀预期值来判断政策的效果。瑞典和英国两个国家都有完善的国债市场,国债市场中存在收益率与预期通胀率联动的债券,通过这些债券与一般市场中收益率的差值可以测算出预期通胀率的变化。结果证明,在通货膨胀目标制实行后,经过短暂的政策公信度认知期,公众预期通胀率开始下降并开始保持着稳定。这一政策实施的结果证明,采取通货膨胀目标制对于稳定并降低通货膨胀预期,治理通货膨胀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货膨胀目标制利用所有的信息来进行预测,进而决定货币政策的选择。设定通货膨胀名义锚并严格遵守承诺使得货币当局的政策增加了透明度,增加了公众对货币政策的理解,有利于公众形成稳定的通货膨胀预期。

三、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

根据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2009年演讲时对货币政策目标所作的诠释,即中国的货币政策历来作为宏观调控的一部分,围绕四个目标来设定:第一是低通货膨胀,第二是经济增长,第三是保持较高的就业率,第四是保持国际收支大体平衡。要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把握好实现币值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间的平衡,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但是回顾十年来我国的货币政策可以发现,中国货币政策目标基本上是“促进经济增长为主,兼顾通货膨胀”,在目标之间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之间的选择权衡。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汇率政策改革之后,我国进入双顺差的时代。为了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央行被动的买入流入的大量外汇,增加人民币的发行。虽然我国保持了人民币币值的稳定,但造成了经济中货币流动性的大量增加和物价指数的剧烈波动和上涨。

2001年到2012年期间,相对于国民收入,我国物价指数波动明显。从央行采取的货币政策来看,除2008年初为了治理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而采取“从紧”的政策,2009—2010年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采取“适度宽松”的政策外,其余9年均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健是一个比较模糊的用语,稳健的政策可以偏紧也可以偏松,需要根据央行所要达到的政策目标来定。这就表明了我国一直采取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没有明确的目标,根据不同阶段的最主要的矛盾给与不同目标以不同的关注度。

这也正是自2000年来我国陷入“两难困境”的真实写照,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又要避免通货膨胀,这对于货币政策而言经常是冲突的。要保持或加快经济增长需要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而控制通胀需要减少货币供应量,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08年金融危机爆发期间我国通货膨胀下降,之后我国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结果就是通货膨胀指数节节攀升,但我国的GDP在2008、2009年依旧保持9.6% 、9.1%的增速。从中可以推测我国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即保持经济的增长,当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保障时,才开始着手治理通货膨胀。

我国GDP已经连续三十年高速增长,其中积累很多结构性的问题亟待解决,在金融危机后,政府指出要正确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这也就预示着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仍然是在多方目标之间寻求平衡,但通货膨胀这个目标依然被至于不重要的地位。

四、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我国

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在改革不合理价格体系的期间,需要承担一定的通货膨胀。央行必须在当前的目标优化和未来的目标优化之间寻求平衡,这是改革必经的过程。通胀目标制在我国得以实行的条件还有很多没有达到,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施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1.经济体制

政策的实施需要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保证货币政策顺畅传导。

2.操作条件

通货膨胀目标制在确定政策目标后,要有多层次且有效的政策工具进行调节,达到预定的目标。

3.央行的独立性

由于政府总目标和央行目标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政策的实施需要一个相对独立的央行报账政策的顺利执行。

4.政策的透明度和政府的公信力

通货膨胀目标制最终需要稳定公众的通胀预期,如果政策不够透明或政府不能够遵守承诺,公众的预期就会左右摇摆,加剧经济的波动。

而根据我国的现实状况,上述要求都不能很好的满足。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我国的顺利实施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首先的问题就是通货膨胀指标的选取,由于我国的消费物价指数不包括房地产等价格,我国的消费物价指数并不能够综合和准确的衡量实际的通货膨胀指标。其次,我国正处于改革深化期,一些领域的价格改革还没有完成,而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要忍受相当的通货膨胀。此外,我国仍实行较为稳定的汇率制度,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施需要与汇率制度相协调。

五、小结

本文介绍了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特点,根据我国近几年采取的货币政策分析了我国的政策目标,根据政策实施需要满足的条件分析了我国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过程中我国采取通货膨胀目标制需要完善的条件,得出了目前我国并不适合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结论。我国仍处在改革转轨阶段,货币政策考虑多目标是必要的,必须在当前目标优化和未来目标优化的程度之间做权衡,动态分析和解决问题。央行需要采取其他措施锚定公众通货膨胀预期,稳定通货膨胀。

参考文献:

[1]龙成学.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J]. 当代经济.2009(11)

[2]卞志村,毛泽盛.货币政策规则理论的发展回顾[J].世界经济.2005(12)

[3]奥特马·伊森,陈巧娥.通货膨胀目标制:前景及问题[J].中国金融. 2004(05)

[4]胡昆.通货膨胀目标制:我国货币政策的一个可选框架[J]. 海南金融. 2007(01)

[5]孙丽.不同类型通胀目标制:框架划分及其转型规律[J].上海金融.2005(11)

[6]谢罗奇,胡昆.西方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证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3)

第9篇:简述通货膨胀的治理范文

[关键词]泰勒规则;利率决策;经验研究

[DOI]10.13939/ki.zgsc.2017.10.032

泰勒规则是基于Lucas 理性预期理论之上的,围绕中央银行怎样针对通货膨胀展开了具体分析,货币当局依托市场利率的调控,综合经济领域存有的通货膨胀以及产出缺口展开了具体分析。

1 发达国家制定货币政策的重要原则

凯恩斯经济理论思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成为众多西方国家治理国家的主流思想,其对需求的理论研究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在这样的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了货币政策具有滞涨性,所以研究者开始将研究重点转移到人们预期方面。自从1970年以后,各个国家都积极使用货币主义的思想,采取固定货币增长率的方式控制利率水平,从而达到调节市场生产的作用,在这种模式下,政策的中间目标为货币供应量。在动态不一致与理论预期两个理论的较量时,货币政策成为学者研究经济形态的中间变量,并且以此为中心,产生了数量规则和价格规则等。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变化,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此情况下,各个国家央行都将通货膨胀作为主要的中间变量进行监督,并且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货币市场理论的政策框架,为央行使用货币政策工具提供建议,并且在实际操作中也获得了较好的成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不同层次的货币之间的界限越发模糊,中央银行无法确切地预测价格和产品数量之间的关系,因此,中央银行就需要不断地调整自身的政策目标,从而适合不同环境下的市场需要,而泰勒规则就属于利率规则的一个重要理论成果。

Taylor在分析过程中,将西方几个经济发展态势较好的国家数据作为分析的对象,采用预期分析的方式,对这些国家未来的收入状况进行核算,然后找到实际与预期之间存在的差值,研究影响这些差值的因素,综合这些因素,对存在的差值进行调整,从而找到维持价格稳定的重要方式,央行就可以根据这一模型找到保持产出和价格相对稳定的均衡点,这也是Taylor提出的泰勒规则的主要内容。泰勒规则的原理其实十分简单易懂,它可以较为全面地概括影响货币政策的几个重要因素,其描述的变化规律也与1990年之后西方众多国家的实际情况相符合,该规则也逐渐成为国家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参考和使用的重要原则。Taylor提出原则的内容,在美国十分受用,但是泰勒规则无法解释在1980年以前,为何计划利率与实际利率产生偏差。

2 泰勒规则是央行采取的最佳货币政策

笔者认为,Taylor提出的规则实际上是对货币政策使用者的一种指示,泰勒规则也并不是货币政策反应机制完全遵循的对象,所以,货币政策制定者在确定政策时,可以将此作为参考内容,但更重要的是学会变通,结合时代的发展需要和本国的发展环境,将多种原则都参考到系统中,从而有效地控制变量,使得执行结果在政府当局可以预期的范围内,从而增强泰勒规则的普遍性。并且,如果政府当局一开始就宣布按照泰勒规则确定各种因素,那么人们的预期就能够很好地被评估,从而增加事件产生的确定性。Taylor在对各个国家数据进行模拟运营的基础上发现,中央在使用当期的通货膨胀率缺口、均衡的实际利率、当期的通货膨胀率、产品的缺口这四个内容调节经济政策,将会有效地实现政府事前规定的目标。它认为,政府采取的政策和规则并不是严格执行一种货币政策,而是系统地采取这一规则。泰勒规则模型的表达式是:

其中,π为中央银行的目标通货膨胀率,r*为长期均衡的实际利率,πt为通货膨胀率,yt为产出的缺口,it为短期名义利率,。他还对美国1985―1993年官方提供的数据进行研究,在上述模型中,规定r=2%,α=β=0.5,π*=2%,πt是前四个季度的平均通货膨胀率,而潜在产出的数值是通过对当时的名义GDP与通货膨胀率进行计算得到。所以上述的模型就为:

在该公式中,泰勒规则可以在1980年的经济环境中顺利应用,而泰勒规则也有着极大的准确性,它能够有效地缩减计划和实际数值之间存在的偏差。为证明准确性,泰勒一个通货膨胀率较低的时期,也就是美国在1878年到1996年的数据,发现泰勒规则在此阶段的准确性更高。但是在1986年,因为美国采取了较多的手段去应付股灾,所以在这个阶段泰勒规则的计算值和实际值之间存在较大的偏差。经过大量的实践显示,在通常情况下,如果通货膨胀率变动数值比较小,或者是变化较为平稳时,利率才能够成为分析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在相反的情况下,泰勒规则的实用性就大大缩水,如果当局盲目地使用,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目前使用泰勒规则可以较为简单地反映出利率的变化水平,它可以帮助当局根据自身通货膨胀的缺口来确定自身的产出缺口,从而更加精确地调控利率。虽然这个规则的形式很简单,但是泰勒规则可以概括很多影响货币政策的因素,而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将会由利率反映出来。如果使用该规则,可以帮助当局在短期内将实际产出和潜在产出维持在同一水平。如果社会的产出增长率超过了潜在水平,或者通货膨胀率超过了目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也低于自然失业率,当局就可以通过采取货币政策,调整货币政策目标,实现预期利率与实际利率维持在一个均衡水平。首先,泰勒规则的运用可以椭当局实现经济稳定的目标,在前沃尔克时期,当局可以根据泰勒规则中描述的内容,找到产出与通货膨胀率,以及联邦基金利率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计算得到一个预期值,这个预期值能够反映出利率的走向,这为美联储采取更好的货币政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宏观角度而言,泰勒规则在宏观经济模型中也可以发挥到极好的作用,在复杂的宏观环境中,泰勒规则能够在不了解经济冲击原因的情况下,面临不同的环境冲击,泰勒规则能够使用自己随机模拟的方式,帮助货币规则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中取得良好的效果。Leitemo 、Sderstrm认为,在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下,使用简单的泰勒规则,效果要好于复杂的政策,因此,市场在经济开放的条件下,使用泰勒规则可以减少金融系统的不确定性。泰勒规则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帮助货币当局使用简单的规则处理复杂的货币环境,从而帮助当局避免环境下的不同冲击。从微观角度而言,在封闭的经济环境下,泰勒规则可以帮助当局使用最佳的货币政策方案。经济学家对于泰勒规则适用的经济环境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在不同的环境下,泰勒规则如何出现偏差,在研究中可以发现,在经济封闭的环境下,泰勒规则可以帮助当局者推导出最优的货币政策规则。推导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使用最小化的中央银行损失函数和随机机构模型,其中,是由通货膨胀偏差和产出片场的加权平方能够表示出中央银行损失函数,这一函数使用的加权数值是由决策者对于每个因素的偏差来决定的,而权重具体的数值则由货币政策的制定者根据经济环境变化情况来确定。另一种是从最优的框架中总结出来。

我们应该重视泰勒规则在调节中的作用,并且将经常使用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引入该规则中,从而帮助货币政策当局选取一个衡量货币政策的一个客观的标准。而这一规则,也在英格兰银行、加拿大银行和美联储银行得到了实践。央行使用该规则能够引导公众的预期,从而帮助公众建立起一个有效的沟通渠道,这一渠道的使用可以保证信息的透明程度,从而避免经济发生大的波动,而通货膨胀率可以帮助当局加强对通货膨胀率的管理,降低通货膨胀率的数值,从而帮助各国央行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加强公众的权威。公众也可以通过这些渠道,学习货币政策作用存在的合理性,从而坚定公众心中的预期,公众也能够分析出宏观当局为经济设立出的一个内在的标准,使用预期更好地规范自身的行为。总之,使用泰勒规则能够帮助央行采取最佳的货币政策,从而避免货币政策自身具有的缺陷,该准则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指导央行进行利率调控都提供了十分有效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