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各国数字经济战略范文

各国数字经济战略精选(九篇)

各国数字经济战略

第1篇:各国数字经济战略范文

关键词: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管理

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在快速变化的社会发展环境中必然会面临各种机遇与挑战,如何保持自身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涉及经济、社会、技术等制约数字档案馆发展的核心要素,而且,关切到未来国家档案事业的发展。为此,本文拟从战略管理、协同管理、风险管理以及生态管理等方面,初步探讨如何加强对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管理,保持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1 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是“围绕着战略的制定、决策、实施和评价而采取的一系列手段和措施的动态过程,对组织的发展方向具有长远的、全局性影响”[1],广泛存在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活动中。目前,战略管理已引入档案事业发展和电子文件管理的研究中。冯惠玲教授指出,“面对电子文件管理这一历史性挑战,仅有战术、方法的应对远远不够,还需要有面向全国的宏观思维和战略应对,才能把这项事业推向前进”[2],“从国家层面和战略视角对电子文件管理全局性、基本性、长期性问题所进行的目标定位、统筹规划和基本制度安排,体现了一个国家对电子文件管理的基本态度和总体思路”[3]。国家档案局杨冬权局长指出,“管理好电子文件,关系到国家和社会历史记忆的长期保存,关系到人类文明的传承延续”,“不仅要考虑电子文件的今天,而且还要考虑它的明天和后天;不仅要考虑电子文件的短期效益,而且还要考虑它的长远效益”[4]。2010年,由中央办公厅牵头,国家档案局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成立的国家电子文件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标志着我国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正式启动[5]。

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研究立足于从整体性、系统性、平衡性、动态性等生态学思想,观察和思考数字档案馆的运行与发展,其中隐含着战略管理的思维。以战略管理思维为指导,将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发展等联系起来,研究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发展态势,制定具有全局性、前瞻性、长远性的数字档案馆发展战略,并依据所制定的战略采取相应的计划、措施、步骤。实施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战略管理,能够将系统中的各种生态要素联结起来,形成一个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整体,保持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推动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而言,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战略管理将是一项跨机构、跨部门的综合管理,与国家(地区)信息化发展战略、电子政务战略等密切配合,与相关组织机构建立战略联盟,协调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与社会组织系统、社会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在激烈的生态位竞争中实现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社会使命与专业价值。

2 协同管理

协同管理是“运用协同学自组织原理,通过建立‘竞争—合作—协调’的协同运行机制,把系统中价值链形成过程的各要素组成一个紧密的‘自组织’体系,共同实现统一的目标,使系统利益最大化的管理体系”[6]。在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中,要积极实施协同管理,使得各生态因子之间密切协作、互动开放,建立和谐共存、协调运行的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管理体系,保障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健康运行和持续发展,其内涵主要表现为:

一是要协调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主体之间关系。围绕数字档案馆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加强档案形成者、档案管理者、档案利用者之间的联系,建立有效的协同合作机制,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收集、科学管理和充分利用,保障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数字资源管理活动的良性运行。

二是要协调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围绕数字档案馆建设,充分发挥档案形成者、档案管理者、档案利用者的主观能动性,将生态系统中各生态因子组成一个紧密的协调运行体系,调动各种生态因子的作用关系,实现与数字档案馆生存环境的均衡发展与和谐共生。

三是要协调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客体之间的关系,突出表现为内部环境协调和外部环境协调。内部环境协调主要是协调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运行机制、信息资源、基础设施、组织文化等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建立良性的运行机制,保障数字档案馆正常运行;提高档案信息资源质量,优化档案信息资源结构,建立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体系;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数字档案馆保障能力;创建和谐文化氛围,提升数字档案馆工作者的内聚力、向心力,使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微观环境功能最优化。外部环境协调主要协调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宏观环境和中观环境中各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激活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外部环境各生态因子的功能。通过协调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社会环境以及地质环境、气候环境、生物环境等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创造社会稳定、政治民主、经济富足、文化繁荣、科技发达、自然生态和谐的环境氛围;通过协调档案行政管理机构、档案行业协会、传统档案馆以及其他信息机构等之间关系,提升档案行政管理能力与协会业务协调能力,发挥传统档案馆的优势,与其他信息机构竞争合作,拓展数字档案馆生存发展空间。

3 风险管理

目前,风险管理广泛应用于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企业管理、信息管理等领域应用突出。在档案学研究中,风险管理思想和方法也被关注和重视。近年来,档案学界高度关注电子文件的风险管理,认为由于“计算机系统的脆弱性、电子文件的重要性、电子文件安全标准的复杂严格性、电子文件受损所造成后果的严重性,要求我们建立一套科学、严密的风险管理体系”[7]。冯惠玲教授在《电子文件风险管理》专著中,全面探究了电子文件风险管理的成因、规划、监控、识别、评估以及应对等内容[8]。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风险管理是在风险识别、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积极采用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规避和化解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建设与发展中的各类风险。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风险管理要强化“安全第一”战略,突出档案安全意识,主要包括实体安全和信息安全。

3.1 实体安全。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实体安全主要体现在档案载体安全与档案库房安全两方面。在传统档案馆或传统档案管理中,档案载体安全是档案馆库房管理和档案保护的重点内容。在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中,数字档案载体安全成为新的课题,数字档案载体寿命短,容易受损,且档案信息内容无法直接阅读,档案信息具有瞬间即逝的可能,需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和定期拷贝、检查制度,避免数字档案载体受损,确保馆藏数字档案载体的安全性、可读性和有效性。

档案库房安全一直存在诸多风险,如“档案装具、档案安全防护基础设施不完善、档案库房设计不规范、档案库房安全管理制度空泛、档案库房安全应急预案缺失”[9]等,这些都对档案馆库房安全管理带来潜在威胁。在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中,库房安全增添了新的内容,如计算机机房安全、数字存储实体安全等,需要采取防火、防潮、防热、防盗、防震、防电磁干扰等措施,切实加强档案库房安全建设,不断完善、健全档案库房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数字档案馆库房安全应急预案,注重与相关部门之间的应急联动,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最大限度地保护档案实体安全,减少档案损失。

3.2 信息安全。“数字档案馆的安全,涉及电子文件与数字档案在生命运动周期各个阶段的安全保护,包括电子文件的产生、传递、存储、检索、利用等各个环节”[10]。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信息安全主要包括档案信息内容安全和档案信息系统安全两方面。

数字档案信息内容具有易消逝性和易修改性等特点,安全风险大。2009年起,国家档案局就要求“各级国家档案馆要通过建立异地备份库等形式,对本级重要档案及电子文件实行异地备份,对重要的电子文件还要实行异质备份,确保电子文件的长期可读,确保档案信息资源的绝对安全”[11];2010年,国家档案局杨冬权局长再次强调,“确保电子文件的齐全完整、真实有效,让今天的电子文件在几十年、几百年后还能被人读取利用,是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重大问题和特别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不建设好档案安全体系,今天的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在若干年后将无法读取,信息空白的惨剧将无法避免”[12]。

档案信息系统安全是网络环境下数字档案馆面临的新的安全风险,给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2010年,《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指出“数字档案馆系统安全隐患包括数据窃听、电磁泄漏、电力中断、载体损坏、自然灾害、非法访问、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系统超负载、假冒身份、权限扩散、数据篡改、操作失误等,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和管理手段应对这些安全隐患”[13]。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须高度重视信息系统安全,采用多维管理与控制体系,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加强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措施,提高系统安全防范能力,确保软硬件系统的稳定、可靠;建立网络安全管理与防护体系,利用各种手段和措施,增强网络免疫力,保障网络不被攻击,有效维护数字档案馆信息系统安全。

4 生态管理

生态管理于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美国,它“运用生态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跨学科的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来管理人类行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力图平衡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14]。随着生态管理的应用和发展,其内涵得到进一步延伸,如低碳管理、绿色管理、生态伦理等,都成为生态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生态管理,能够为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实现数字档案馆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之间和谐发展。

4.1 低碳管理。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低碳管理,重点反映在档案管理成本的节约和档案利用成本的节约上,可以实现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管理高效化,优化管理程序,将档案管理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提升工作效率,节约管理成本,降低管理能耗。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通过运用信息、网络、通讯等现代技术手段,提供便捷、快速、高效的档案信息利用,实现“一站式”检索、在线利用、全天候服务,避免用户奔波之苦,减少交通成本;通过网络,可以打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4.2 建筑生态。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建筑生态体现在数字档案馆库房建设上,强调以生态建筑意识为指导,建造环保、节能、绿化且符合档案保护要求的数字档案馆库房。一方面,数字档案馆建筑设计要遵循“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利用低耗能、低污染的材料建造数字档案馆,与周边环境和谐共处;通过库房智能化管理、低碳管理,提升用电效率,降低库房管理成本。另一方面,数字档案信息存储密度高,同纸质档案相比,大幅度节省存储空间,减少存储库房;否则,档案馆盖得再大,也难以承受知识、信息爆炸带来的存储压力。

4.3 资源生态。目前,数字档案馆数字档案信息少,民生档案信息少,特色档案信息少,档案信息利用率不高,需要重点加强数字档案、民生档案和特色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建立广泛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信息资源体系,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多样化、特色化、民族化,满足社会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多样化需求;同时,数字档案馆信息系统设计各异,数字档案信息资源来源广泛,数字档案信息异构现象严重,难以实现资源共享,需要重点加强数字档案馆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提高数字档案馆建设效率,避免数字档案馆重复开发,实现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保持信息生态平衡。

4.4 生态伦理。生态伦理要求“把伦理关怀作为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的经济社会活动的一个行为准则,树立一种全新的、与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15]。运用生态伦理思想和伦理道德对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实施调控,一方面,可以提高档案形成者、档案管理者的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防范各种信息干扰和安全风险对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破坏,强化主体的自律和约束,达到生态平衡。数字档案馆生态伦理突出表现在档案保密与档案信息开放上。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中,档案管理者需要强化保密意识,遵守《档案法》、《保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保护档案知识产权,维护档案信息的安全,杜绝泄密现象的发生;同时,要处理好保密与开放之间的关系,克服“保密保险、利用危险”的工作意识,杜绝以保密为借口、以未开放为借口、以无馆藏为借口等理由不提供档案信息服务,阻碍档案的开放利用。

注: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研究》(编号08BTQ040)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王庆海.管理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58~161.

[2].冯惠玲,刘越男等.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

[3].冯惠玲.我国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的特点[J].档案学通讯,2009(5):9~12 .

[4].杨冬权.在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J].中国档案,2009(8):8~9.

[5].中国档案学会档案自动化管理技术委员会:档案安全保障现状与发展的研究报告.中国档案事业发展研究报告(中国档案学会编)[M].2010:175~207.

[6].杜栋.协同、协同管理与协同管理系统[J].现代管理科学,2008(2):92~94.

[7].徐拥军.电子文件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档案学通讯,2005(6):51~55.

[8].冯惠玲.电子文件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5.

[9].谭燕萍.档案库房安全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兰台世界,2010(11月下半月刊):10~11.

[10].王芳.数字档案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82.

[11].李菲.我国将重要档案异地异质备份 确保信息资源安全 [EB].

http:///jrzg/2009-10/30/content_1452914.htm[2012-04-25].

[12].杨冬权.在全国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中国档案,2010(3):2~5.

[13].国家档案局:《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档办〔2010〕116号).

[14].潘祥武,张德贤,王琪.生态管理:传统项目管理应对挑战的新选择[J].管理现代化,2002(5):39~43.

第2篇:各国数字经济战略范文

以互联网为指引的信息化征程

近20年前,在中国互联网的发源地――北京中关村,一块巨大的广告牌矗立起来,“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向北1500米”。二十年后,中国人已然走完了这“1500米”,国家的信息化战略也已踏上了一场无休止的征程,长路漫漫,虽未有尽头,但始终有方向――互联网将始终为其指引。中国是这样,世界亦然。

1、日本,着眼于普及(universal)、面向用户(user-oriented)以及独特性(unique)

“e”时代是信息基础设施集中建设和发展的时期,属于硬件发展期,以技术为导向。二十世纪末,众多国家都推出了旨在通过信息通信技术提高国力的电子兴国战略,例如我们的邻国日本的e-Japan战略。与“e”时代不同,“u”是以用户为导向,在“e”时代打下的基础上,继续升级网络,完成从“硬”到“软”的过渡。

“u”源于拉丁语ubiquitous一词,译为“普遍存在的,无所不在的”。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理事长村上辉康曾说:“e”时代的特点是数字化,其网络服务是被动的,它需要人找网络;而“u”时代的特点是网络无时无刻、随处随地在身边,其网络服务是主动的,是网络找人,它可以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物与环境的无障碍对话。

2000年,为快速形成先进的信息通信网络社会,日本制定颁布了“IT基本法”,奠定了IT政策的法律基础。其后,IT战略本部提出了“e-Japan战略”,计划至2005年全日本建成3000万家庭宽带上网及1000万家庭超宽带(30Mbps~100Mbps)上网环境,使日本在5年内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信息化国家。“e-Japan”的提出与推行,旨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网络的作用,使国民能够充分、方便地使用信息网络;通过电子商务提高企业生产效率,进一步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

2003年,日本提前完成“e-Japan”战略目标。之后,日本总务省于2004年5月又正式提出了以发展ubiquitous社会为目标的“u-Japan”构想,计划创造一个“u”的上网环境:网络无处不在,人们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候连接网络环境,使所有的日本人,包括儿童和残疾人,都能积极地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同时,“u”理念还被细化为普及(universal)、面向用户(user-oriented)以及独特性(unique)三个方面,其中“普及”是让所有的人都可以方便地使用网络资源,达到人们之间的紧密沟通,旨在通过“u”的网络社会创建一个新的信息社会。

“u-Japan”战略实施过程中虽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但2009年,日本又紧接着提出“i-Japan”战略,继续实施对“u-Japan”战略核心领域的建设。由此看出,日本信息化战略紧随互联网发展变化,以求始终结合互联网这个有力臂膀,带动起全国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

2、美国,重点关注数据驱动型创新

20世纪90年代,美国年均经济增长率达3.5%左右,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在2%左右,失业率从6%下降到约4%。经济学家把美国经济的这种新现象称为“新经济”,而新经济的出现,离不开其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的带动。

PC和互联网技术大多起源于美国,其信息化水平一直处于世界前列。信息化之于美国,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改造传统工业的主要途径,是提供就业机会的主要领域。

1992年,IBM等13家信息企业的首脑在华盛顿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提出:“向21世纪迈进的美国需要建立起遍布全国的先进的信息网”,即建立信息高速公路。1993年2月,克林顿上台后,把实施信息高速公路作为他施政的首要目标之一,发表了《用技术为美国经济增长服务――加强经济实力的新指导方针》。随后,美国政府还提出了其他有关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计划。

美国政府大力推进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是为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信息产业和信息技术带动传统产业发展,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新经济的快速发展。

虽然互联网为美国带来了纳斯达克泡沫,但并未使美国退出信息化强国之列,相反,网络热潮消退,信息化步入结构调整过程,衰退期生产率仍保持强劲增长,企业信息化虽速度趋缓,但信息处理设备和软件存量继续增加,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发展态势依旧良好。

当今,为确保在大数据时代仍可保持领先地位,美国不断对信息化战略进行调整、更新。2011年2月,美国《联邦云计算战略》,要求美国政府每年总计约800亿美元的IT开支中有1/4可以迁移至云计算;2012年3月奥巴马政府正式宣布了“大数据研究和发展倡议”,携手6个政府部门投入2亿美元资金,实现在科学发现、环境保护、生物医药研究、教育以及国家安全等多个领域的技术突破;2013年5月,美国政府宣布了“大数据的研究和发展计划”;同年11月,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又了《支持数据驱动型创新的技术与政策》报告;2014年10月,波士顿等32个城市成立联盟,形成了推进宽带计划的新机制。

美国的信息化战略随着世界科技的不断发展,不断调增、跟进,力求始终保持信息化在世界的领先地位。美国依托其先进的信息技术及信息产业,由制造业国家转变为技术与知识、品牌、服务为主的知识经济型国家。美国的信息化战略是先进的,其先进性来源于政府以及社会各方面对信息技术及产业的支持与保护,只有得到支持与保护,才可促进创新,从而为整个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带来强劲动力。

3、德国,将信息化时代特征与工业化历史进程紧密结合

德国是仅次于美国、日本的世界第三经济强国,也是欧盟国家中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与美国相同,德国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对信息技术的重视与支持。德国政府非常重视信息技术,利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促进信息技术在经济和社会中的推广应用。

1999年,德国政府制定了 “21世纪信息社会的创新与工作机遇”行动计划,开始着力推行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三个目标:发展传输速度更高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实施“全民享有互联网”项目以及帮助平时接触不到网络的弱势群体也能够上网。该计划吸收了包括BMW、VW、德意志银行等德国传统大型企业,以及IT企业、工业企业等各界200多个企业参加计划。

“21世纪信息社会的创新与工作机遇”计划使德国全社会认识到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在经济、教育、文化及个人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计划实施后,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信息化进程加快。

为进一步提高信息化发展所需要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德国2009年公布了“宽带战略”,2010年出台《德国ict战略:数字德国2015》,2014年出台《2014~2017年数字议程》,这些战略议程均对德国宽带网络制定了相应的任务及目标,力图通过提升宽带速度,进而打造高速度、高普及、富有竞争力的网络环境。

面对现今的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德国在信息化战略方面也做出了积极地调整与部署。《2014~2017年数字议程》是由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内政部、交通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部联合推出,旨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强国”,在变革中推动网络普及、网络安全、数字经济发展。

此外,为在大数据时代全面推进信息化战略,德国不仅在网络基础设施方面加强建设,在对信息安全建设、传统制造业数字化升级等方面大力开展推进。如2011年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的“工业4.0”概念,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及人因工程学的智慧工厂,在商业流程及价值流程中整合客户及商业伙伴。此概念以于2013年从概念转变为战略,被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经济和技术部正式纳入《高技术战略2020》,成为将信息化时代特征与工业化历史进程紧密结合的战略。

从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时期走到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是互联网自身升级所造成的必然趋势,不论是日本、美国,还是德国均以互联网高速发展为指引,不断做出信息化战略部署与升级。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创造了“e”的辉煌,互联网自身的升级,为全球各国人民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为各国产业带来蓬勃发展。互联网的发展不会停止,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紧密相连的需求只会更加迫切。就如日本从“e”到“u”,看似只是一个字母的变化,但背后却是一个时代的更替,更是全球信息战略的变革。

互联网共治时代: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2014年3月,美国政府公开声明,愿意放弃对ICANN(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The 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 Names an- Numbers)的管理权;同年4月,ICANN各国代表齐聚巴西圣保罗,围绕国际互联网治理达成诸多共识,这不仅是ICANN发展的新篇章,也意味着互联网共治时代的到来。

国信办主任鲁炜曾在ICANN伦敦会议上说:互联网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引领着国家的发展,创造着世界的未来。

信息化是各国新一轮创新发展的动力引擎,是互联网引领的信息化在新时代的进一步升级,而中国提出的“互联网+”也正是对这场信息化战略升级所作出的解读。

无论是“互联网+”,还是世界各国的信息化发展新战略,都体现出综合性、渗透性、前沿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先说综合性,信息化涉及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领域的整体价值链,“互联网+”也是帮助各传统行业互联网化,涉及领域广泛;而渗透性是指信息化所具有的向全社会、全方位、全视角、全链条渗透的特点;前沿性和实践性则是指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升级、更新,如“互联网+”的本质仍是创新,为各传统领域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新的生活方式以及新概念,如智慧城市、工业4.0,以及现今发展最为迅速的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巨头们口中常提到的物联网,等等。

在互联网的时代下,各国信息化战略已经形成万物互联、深度融合、跨域渗透、整合汇聚、相互促进的信息化新形态。

中国拥有占全球四分之一的网民,拥有12亿手机用户、5亿微博用户、5亿微信用户,每天信息发送量超过200亿条;中国拥有400万家网站,中国的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超过十万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0%,已是国民经济的增长重要支点。这是中国互联网时代下的信息化发展进程,也是世界各主要国信息化发展的缩影。

关于互联网治理的议题已由“要不要治理”逐渐转为“如何治理”,各国虽有各自的信息化战略,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化已变成全球的共同命题,彼此相连,彼此促进,共同发展。

鲁炜曾在ICANN演讲结尾引用了一句老子的话:“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这是针对互联网共治时代说提出的箴言,也是期许。

人类未来是信息化战略的终极目标

互联网共治时代刚刚到来,各国国情不同,历史文化不同,互联网发展程度不同,致使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分歧和争议,“如何共治”的议题任重道远。为解决共治过程中的问题,求同存异,中国在ICANN伦敦会议上提出了七点倡议,为各国在互联网时代下的信息化战略发展给出了建设性意见。在此,以这七点共识作为本篇结语:

一是互联网应该造福全人类,给世界人民带来福祉,而不是危害;

二是互联网应该给各国带来和平与安全,而不能成为一个国家攻击他国的“利器”;

三是互联网应该更多服务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因为他们更需要互联网带来的机遇;

四是互联网应该注重保护公民合法权益,而不能成为违法犯罪活动的温床,更不能成为实施恐怖主义活动的工具;

五是互联网应该文明诚信,而不能充斥诽谤和欺诈;

第3篇:各国数字经济战略范文

总书记的重要文章,为我们科学识变、精准应变、主动求变廓清了思路,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坚持正确思维,以长远眼光、精准谋划完善战略布局,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次疫情既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我们要举一反三,进行更有长远性的思考,完善战略布局,做到化危为机,实现高质量发展。 坚持辩证思维,认清发展大势。要认识到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扩大内需和扩大开放并不矛盾。国内循环越顺畅,越能形成对全球资源要素的引力场,越有利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近几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这次疫情还可能加剧逆全球化趋势,各国内顾倾向明显上升,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可能出现重大变化。越是如此,我们越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尤其是充分发挥好全球最大最有潜力消费市场的优势,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实现良性循环。

坚持底线思维,化解重大风险。这次疫情防控使我们认识到,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决不能掉链子,这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中国在全球率先控制住国内疫情、率先实现经济复苏的关键因素。我们要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可以做到自我循环,确保在极端情况下经济正常运转。同时还须增强防灾备灾意识,在防灾备灾体系和能力建设上舍得花钱,舍得下功夫,宁肯十防九空。在城市化战略中,不能只考虑规模经济效益,盲目“摊大饼”“一市独大”,而是要突出生态和安全,因地制宜推进城市空间布局形态多元化。

第4篇:各国数字经济战略范文

【关键词】全球银行业 战略转型新动向 经济持续衰退 发展困境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银行业遭受了严重的创伤。银行业为了摆脱困境,重新获取市场竞争力,进行了一系列的战略转型之举。它们摸索出的教训和经验,对当下的银行业也尤其重要。目前应从哪些层面来战略转型,对各大银行来说都是一个难题。

当前,监管机构对银行业施加了严格的监管标准,针对融资要求、资金流动性、银行资本金等的要求在不断加码。例如,英国施行了“围栏改革”,即将银行的零售业务和主业务之间以“围栏”的形式隔离开,筑起一道避开风险的“防火墙”。欧盟的“利卡宁报告”也主张将自营交易与其他业务分离。而这些,都是银行业积极的战略转型之举。

银行业当前的市场生态环境新动向

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步入持续衰退期,各区域的银行因政策环境和宏观经济的差异性,所受影响程度不一:英美两国的银行业复苏加快,欧洲地区初步呈现稳定态势,亚洲地区未受到显著影响。但各银行对危机后的结构性转变都深有体会,市场也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金融危机后银行业呈现资产抛售潮。据SNL Financial于2013年年底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08年以来,全球各大银行的资产减值累计已达1.3万亿美元。其中苏格兰皇家银行以1480亿美元居榜首,美国银行以1290亿美元排第二,花旗银行以1260亿美元排第三,中国建设银行则以270亿美元排第十九。

此外,累计资产减值达1000亿美元的还有西班牙国家银行、汇丰银行,累计资产减值达500亿美元的包括劳埃德银行集团、摩根大通银行、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富国银行、意大利裕信银行、巴克莱银行等。国际银行业纷纷地抛售资产,导致市场大规模的紧缩与整合。

银行业风险文化和监管框架持续加码。银行业一直致力于消化金融危机的损失。在此过程中,银行的管理和监管层、市场及投资人等都举起了“显微镜”来监控银行。虽然大多数银行都在积极应战,但监管机构针对银行的风险文化和监管框架,仍处于不断加码的态势中。为了改进银行业的商业行为与合规范化实践,银行面临着监管机构日益严格的审核标准,日益严厉的违规处罚条例。

目前,在银行业的监管框架和风险管理领域,各项标准正处于持续变动调整中,银行业的终极监管格局正一步步逐渐成形,虽有部分规定仍需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如,针对跨国银行独立流动性的要求会更严,这将加剧银行内部的分裂;类似于总损失吸引能力类的缓冲机制也将发挥作用;未来银行的杠杆率要求预计会再次提升等仍将持续调整。

银行业因监管框架和风险文化持续变动的影响,将面临高度复杂的监管境况。此外,银行业的税收体制更趋透明化、客户的保护力度要求更强,都会使银行业承担更高昂的业务服务成本。因此,银行业需灵活地进行服务转型,需更高效业务管理转型等调整。

非银行业涌现出一批新竞争者。金融危机后,传统银行间因市场的整合与紧缩,竞争在部分地区有所缓解态势。但传统银行为了简化危机后的资产负债表,在投资银行与资本市场领域放弃了一系列特定的业务。而一些非银行竞争对手因银行监管层鲜少触及它们,便迅速在上述领域中崛起。它们开始猛攻银行的核心业务,也迅速占据了可观的市场份额。

新兴市场中崛起的移动支付运营商们,如国际上的Paypal(贝宝)、M-Pesa,国内的支付宝、微信支付等,都有望与传统银行相抗衡。苹果公司也将涉足支付服务,这也将冲击非接触式和移动支付领域。P2P支付公司和网络银行也蓬勃发展占据了宝贵的市场份额。

这些非银行业的竞争者往往无传统银行因历史遗留的各种转型包袱,能高速持续地推出创新型服务和产品。传统银行需对其保持警惕,避免在其活跃的金融领域直面竞争,可通过合伙模式或适时退出等,避免系统性风险或竞争风险,新型交易平台亦能助推银行业脱媒。

当前银行业战略转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

国际经济持续衰退,银行业的经济生态环境日趋多元。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人们越来越崇尚“自我体验”。传统银行面临着互联网金融与数字化的双重挑战。

“互联网+”浪潮带给传统银行的挑战。所谓“互联网+”浪潮,就是银行业迎来了数据或数字化时代。“互联网+”使许多金融产品的电子化成熟度日益攀升,其正源源不断地为银行业的整条产业链各环节创造着各类新的财富机会。银行业的许多核心业务也受益于“互联网+”,得以运营得更精准、更经济、更快捷。传统银行业在拥抱“互联网+”时,也因客户期望的日新月异、数字化分销平台的日益增长等,面临着各类新型的压力与挑战。

例如,据BCG的调查预计,2020年全球零售银行业领域,客户通过移动智能终端设备(如iphone、ipad)和互联网进行业务咨询、销售比将由2012年的15%上升到40%。目前零售银行业领域,客户通过网络处理简单业务,与实体网点互动率降低,仅在需选购复杂型产品或定制化服务时才去实体网点,且单次互动时间明显提高。

因此,传统银行业在“互联网+”浪潮中,正面临着精简实体网点以节约成本,同时需保持网点广度以满足客户高端的挑战。此外,电子化进程中银行业产品加速商品化、透明度提升,利润却大幅度收紧,这迫使其从前端到后台各环节需重新权衡技术、人力投资比。新兴市场往往受传统非数字化基础束缚少,更易于跨跃式前进更早拥抱“互联网+”。

银行欠缺发掘内部客户“大数据”的能力。据调查,目前全球银行业内部客户数据,因欠缺采集、存储、分析领域的专业管理团队,缺乏高效的运作流程,70%的“大数据”难以变为现实的“财富”。银行业通过客户交易和支付行为,能获取客户群体的人口特征、购买行为、交易渠道、信贷风险、触发事件、响应行为、盈利性等丰富而宝贵的数据资源。而要发掘“大数据”的财富,面临着诸多技术及运营层面的挑战。

目前的客户数据因“优先度不高或预算不足”或“未索取客户数据及客户未填写”等仅79%的数据被采集;因“数据质量不足或欠缺质量检验”或“系统/文件无法访问及无法关联数据”等仅获得67%的可用数据;因“缺乏足够的时间及对终端客户的了解”或“潜在使用者无法获取相关数据”等原因,仅34%的数据被利用并真正创造了价值。随着“大数据”应用时代的来临,这笔宝贵的财富有望发展为银行业创收领域新的蓝海。

银行业的客户期望值及客户行为已悄然转变。“客户才是真正的上帝”也适用于银行领域。新常态下银行客户对业务服务的期望,及各类客户行为都变化显著。银行业的客户们正被其它行业更具创意、更以客户为中心的“互动模式的卓越的数字体验”培养得口味更独特,客户希望银行业也能提供类似服务。①目前非银行业致力于客户体验的“典范”,如JetBlue(捷蓝航空)利用移动技术与客户高效、个性、便捷地沟通;Nordstrom(诺德斯特龙)全力支持一线员工为客户提供并创造卓越体验;Amazon(亚马逊)通过创新快速分销服务客户等。总之,银行客户最期望更快捷的业务办理速度、更灵活的客户互动方式、更高的服务及信息透明度、更具个性化的高端定制服务,但目前仍鲜有银行能全部满足此类期望。

据美国和西班牙2014年的调查:银行的实际表现远低于客户的期望值。银行客户中有77%的人希望“实时获取最新资讯”,而仅有57%的银行能满足;有76%的人希望“通过数字化渠道与银行高效互动”,而仅有23%的银行能满足;有70%的人希望“能找回丢失的资料和文件”,而仅有20%的银行能满足。如今的银行客户更愿意尝试不同银行的服务,客户口碑也变得空前重要,这都是非常严峻的挑战。②

另外,除了上述三大领域面临挑战之外。传统公司银行在资本市场和投资银行领域,面临着加强稀缺资金的管理、巩固维系高潜优质客户资源的挑战。跨国银行需适度的“入乡随俗”,而又不能影响其全球性企业的控制力和高效性,面临找准平衡点的挑战等。

传统银行业战略转型可参考的策略

全球经济“后危机时代”,银行业要摆脱困境没有灵丹妙药确保成功。银行业惟有将储蓄、交易支付、财富管理等核心业务做好了,才能进一步谈论生存与发展。银行高管需根据本行的经济生态环境、面临挑战类型、自身发展愿景等,巧妙合理地围绕核心业务进行战略转型。

银行业务需全方位简化,组织架构需进一步精简。“后危机时代”银行业面临更严苛的监管、更高质的客户需求、更高端的技术变革,惟有严格简化业务运营状态,才能应付运营成本不断攀升、控制力日益衰弱、转型战略难以落地等现实困境。银行业需从产品形态、业务渠道、组织及运营流程等四个维度全面简化。

譬如,银行产品和支付领域的合理简化有助于降低银行的风险及运营成本。为了避免混淆客户并持续提升生产力,银行的现有产品系列需重新组合、拼装、排序成一个个“组合拳”。需仔细考量单品及组合品与市场的匹配度,筛选出最佳“组合拳”攻占市场份额。针对客户不断上升的定制化服务需求,银行需在特定领域提供多样化的产品组合选择。传统银行业通过持续、合理、主动化的产品组合以简化全产品线的改革势在必行。

譬如,银行渠道领域需先精准定位各类运营渠道的角色,确保渠道与产品盈利性、业务运营成本、经济环境匹配度等实现最佳平衡,兼备点的深度与面的广度,使压缩成本与高质量的服务不冲突,并构建起引导客户选择最佳渠道的运营流程,使渠道内各业务与产品的价值充争发挥最大价值。此外,银行的管理层级、幅度也需围绕组织架构重新梳理简化。

银行业需围绕客户体验和需求,重塑银行运营模式。传统银行业要提高占有客户钱包的市场力,就须围绕客户体验进行战略转型,在确保利润率最大化的前提下,实现服务成本与利润潜力匹配。目前银行业在实践重塑客户体验领域步伐不一,如投资银行与资本市场比零售银行步调更缓慢,但新兴市场在各细分领域中的尝鲜者已经践行了比同业更强的服务客户体验的策略,并凭此占据了可观的市场份额。

银行业要重塑客户体验,获取较高的品牌口碑,需明确定义自己与竞争对手间的相同点和差异点,制定明确的服务于本行特色的价值主张、产品形态、渠道模式、服务风格。银行的客户经理及销售团队要重视维系开发客户关系,以更专业的建议和更具品质的服务赢取大客户资源。银行应注重打破各产品各自为阵的运营状态,为客户提供更便捷、全视角了解全系列产品的渠道,方便客户在更透明化的运营程序中自主选择。

传统银行业在推进重视客户体验的改革中一直困难重重。比如,传统银行在涉及核心流程时面临着前后台间相互抗衡的内部挑战;银行监管层面约束日益严格的挑战;技术层面如何避免客户多次索取相同信息等。为此,银行要重塑客户体验需保证客户体验与银行组织规划的一致性,如将员工激励、招募、培训都与优化客户体验挂钩。银行需授权员工,允许其为客户提供短期内会影响银行收入的产品建议及咨询,并细分客户需求提升其体验等。

银行需驱动数字化转型,推行以数据为中心的策略。银行业在“互联网+”的浪潮前,驱动数字化转型能全面提升效率并优化客户体验。银行需实现“端到端”流程的数字化,这是全面简化客户流程、多渠道改善客户体验、深度细化并洞察客户需求的关键性建设。此外,数字化转型还能在投资银行和资本市场领域,助推各银行全面实现直通式交易处理。

银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首先是根据当前新的服务需求简化原有架构,以支持服务于客户“多渠道互动”、“端到端的追踪”、“更大流量”等新需求。简化过程中银行需在维持原有架构逻辑的基础上,全面整合数字化平台的数据,即将客户原来的文件及数据整合到新系统中。此项工作不应采取渐进式,而应快速全面地对实施流程重塑,包括风险管理及合规实践程序,以确保更快拥抱“互联网+”,以满足一般及更高端数字化用户的需求。

此外,银行业需推行以数据为中心的策略,优化数据管理的流程及组织系统架构,尽快将各分析团队和各线数据进行整合,构建明确的职责分工。之后,银行各渠道及不同应用间数据的整合及汇总需统一存储于能够便捷更新、明确识别的“数据仓库”中,方便内部员工实时数据更新,也方便客户实时信息查询,还能方便银行从“大数据”中提炼信息财富。

银行业通过战略转型能否重拾价值思考

全球经济持续衰落的大环境下,银行业的最佳回应方式,就是迅速对自身的组织及战略调整和转型。银行业需重构运营模式,重塑新颖的客户体验,致力于为客户创造更新的财富价值,这绝非是聚集于产品的一项简单的革新任务,而是需要持之以恒践行的一项全面变革。若不迅速行动,银行业将在上述的多种趋势中持续受创,将无法回归复苏正途。

譬如,一些银行业因迅速采用上述的调整举措,将有望实现远盛于昔日的辉煌业绩。如新兴市场的零售银行领域的净资产收益率积极转型而飙升很快,有望突破20%。尽管各领域采用这些举措后收益率有所差异,但都明显从中获益了。投资银行若不采用任何行动,其净资产收益率将下滑到4%~8%,若积极采用则有望达到15%的收益率。

因此,银行业面临严峻的经济背景,面对宝贵的转型机遇,需具备胆识勇敢备战出击,需根据日新月益的市场生态环境,夜以继日地进行战略转型调整工作,培育出管理、人才、技术等领域的新能力。若行动缓慢、消极应对势必后进一步落后,难于重返竞争舞台。

综上所述,虽然各国银行业的经济生态环境,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但一些成功转型、积极备战危机的新兴市场的银行,已经涌现了诸多成功的做法占据了市场新高地。新常态下各类银行若成功战略转型,则有望尽早占领先机,维持经济持续衰弱下的领先地位。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注释】

①王好强:“银行业转型步伐加快”,《金融时报》,2015年7月13日。

第5篇:各国数字经济战略范文

【关键词】柯达 公司破产 企业战略

柯达是一家大型跨国摄影器材公司,全称伊士曼柯达公司,简称柯达。柯达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影像产品及相关服务的生产商和供应商,总部位于美国纽约罗彻斯特,是一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的上市公司,业务遍布约150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员工8万多人。在影像拍摄、输出、显示和分享领域柯达公司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主要从事传统和数码影像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的开发、生产和销售。柯达公司曾是20世纪全球影像业巨头,在影像业的市场价值达3850亿美元,其2002年的全球营业额达128亿美元。但数码技术的高速发展迫使柯达陷入困境,2012年1月柯达公司宣布破产保护。

1柯达公司的破产经过

早在1976年柯达就开发出了数字相机技术,并将数字影像技术用于航天领域;1991年柯达就有了130万像素的数字相机。但是到了2000年,柯达数字产品的销售收入仅有30亿美元,只占其总收入的22%;2002年柯达的伊士曼柯达公司产品数字化率也只有25%左右,2000-2003年柯达各部门销售利润报告显示,尽管柯达各部门从2000-2003年的销售业绩只是微小波动,但销售利润下降却十分明显,尤其是影像部门呈现出急剧下降的趋势,由2000年的143亿美元锐减至2003年的41.8亿美元,跌幅高达71%。在拍照从“胶卷时代”进入“数字时代”之后,柯达昔日的辉煌也似乎随着胶卷在影像市场中市场份额的锐减而不复存在。

2011年9月30日,伊士曼柯达公司遭遇破产传言的严重打击,股价跌破1美元 。2012年1月19日,柯达公司在纽约提出了破产保护申请。2013年8月20日,美国破产法官艾伦・格罗珀(Allan Gropper)批准了柯达脱离破产保护的方案。

2柯达公司破产的原因分析

纵观柯达公司从辉煌到破败的历程,不难看出造成柯达破产的原因是由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进行的战略分析不够充分,企业发展缺乏前瞻性,同时管理层在选择和实施企业战略的过程中偏于保守,决策犹豫不决,没有立足于市场发展趋势,最终导致错失良机。

2.1 企业发展战略缺乏前瞻性,技术开发战略滞后。柯达公司长期依赖相对落后的传统胶片部门,而对于数字科技给传统影像部门带来的冲击和威胁反应迟钝,企业战略分析不够充分,战略选择缺乏前瞻性。企业管理层对于现有技术带来的现实利润和新技术带来的未来利润之间的^渡和切换时机把握不当,造成柯达将大量资金长期用于传统胶片工厂生产线和冲印店设备的低水平简单重复投资,挤占了数字技术和市场的投资份额,增大了退出成本和产品更新成本。

2.2 缺乏远见,未形成强有力的竞争战略。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柯达在其经营战略中从短期市场行为左右了合作与技术竞争的关系,导致合作者与竞争者的战略定位和战略角色模糊,致使企业战略的选择和实施缺乏远见。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面对技术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国际竞争对手也迅速增加的竞争形势,尤其是富士、佳能等众多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柯达公司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竞争战略。

2.3 未及时确定行之有效的营销战略。企业管理层的思想偏于保守,满足于当下传统胶片产品的垄断地位和市场份额,对新型市场缺乏前瞻性分析,对公司部门结构和营销战略重心没有做出及时的调整,决策中犹豫不决,错失了发展良机。

2.4 没有以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发展为依托实施技术开发战略。企业的战略规划只有领导或者跟上市场与消费者的脚步才能求得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但是柯达公司由于担心其胶卷销量受到影响,在如何平衡胶卷业务和数字业务的发展战略上犹豫不决,战略选择方面存在失误,重点较多的放在了传统模拟相机的胶卷业务上,而不是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错过了最佳战略机遇期。

3 柯达公司破产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3.1 柯达公司破产的启示

其一,企业要正确认识市场,了解行业竞争的新环境,选择合适的发展战略和竞争战略,实现产业的顺利演变。

其二,企业应积极构建创新平台,并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积极落实技术开发战略。

其三,企业要准确定位市场,选择行之有效的营销战略,完成产品的更替和市场的过度。

3.2 对我国企业谋求发展的若干建议

3.2.1强化发展意识,根据内外环境合理谋划企业未来

我国企业的高层领导者必须具有高瞻远瞩的发展意识,合理谋划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根据企业经营的内部及外部环境和企业将来发展的可能性选择和确定企业的发展战略。

3.2.2 制定切实可行的竞争战略

我国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中获取竞争力,就必须确保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别具一格,或款式新,或更加美观,或功能多。因为别具一格战略一旦实现,它就能成为赢得行业超常收益的可行战略,因为它对五种竞争作用力具有防御型,可利用客户对品牌的忠诚而处于竞争优势。

3.2.3以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发展为依托实施技术开发战略

实施企业技术开发战略的目的是要创造本企业独特的竞争地位,形成强有力的竞争优势,而这种独特的竞争优势最终要在生产工艺和产品上得以体现。然而就目前我国企业发展所出的国内外环境来看,要实施技术开发战略,首先我国企业必须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并确立技术开发在企业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其次,由于我国企业当前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和行业产品结构严重不合理,所以要求企业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新产品开发的步伐,理顺技术开发的组织结构,使产品能做到生产一代、开发一代,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肖雪锋.从柯达倒闭谈企业的品牌经营战略[J].今传媒,2015(09).

第6篇:各国数字经济战略范文

1以规模较大的国有老字号作为战略性资产重组的实施主体。

商务部商业改革司在《2006老字号发展报告》中指出,许多老字号企业,尤其是条件较好的老字号企业,存在产权不清晰,特别是国有色彩较浓重的问题。很多老字号企业原是纯国有股份的,在体制改革后出现“一股独大”的局面,老机制老弊病老问题套牢了“老字号”,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进行“二次改制”。从理论与实践来看,战略性资产重组比较适合于这些规模较大的国有老字号企业。因为这类企业改制影响面大,涉及大量的职工安置问题、无形资产问题、债务转移问题等等,不宜以其他投资主体将国有资产完全取而代之。而如果以这些规模较大的国有老字号企业作为战略性资产重组的实施主体,就可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吸引其他社会资源的进人,充分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切实增强企业生命力。

2以市场机制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作为老字号战略性资产重组的基本导向。

资产重组本质上是一种市场行为,但由于我国市场配置资源的制度尚未完全形成,所以完全依托市场进行资产重组的条件还不完全具备,在资产重组的起步阶段,还需要由政府运用一定的行政手段和政策措施来规划、组织、协调和推进资产重组工作。但政府推进要与企业自愿相结合,防止出现政府干预下“拉郎配”式的资产重组,因为此类的资产重组不仅不能使企业真正摆脱困境,而且很可能拖垮原来效益好的优势企业,有其名而无其实,违背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

资产重组从根本上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首先,市场经济运行是按照供给和需求,即竞争与价格来决定有限资源的有效配置,这就要求经济主体资格必须独立化。老字号企业必须摆脱行政的直接干预,成为市场主体,进行自主的经济活动。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化,这是其发挥作用的基本原则。只有在公平的市场条件下,才能促使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水平,从而推动市场的发展。因此资产重组应该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为前提,而不应通过弱化市场环境来维持或提高老字号企业自身的市场地位;应该以老字号企业自身实力和品牌优势为基础,吸引企业外资产,而不应以追求高风险中资本市场的高效益为目的,去进行资产重组;应该从生产要素的优势互补。发挥资源的最大效能和提高企业生产力水平出发,增强老字号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吸引非公经济的加入作为老字号战略性资产重组的主要目标。

对于资本,人们往往看到它只是“钱的投入”;对于资本结构,人们往往也只看到是各个出资人的“钱的比例”。其实,除此之外,各个投资者的身份、状况和价值取向形成的关系,才是资本的深层结构问题。企业资本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原理,就是不仅要注意股东之间股份数量的比例和这中间的权力制衡,还要注意资本后面各投资主体的特点和价值取向,使它们的结合能够形成优势互补,通过资本的整合达到更广泛的各种生产和市场要素的优化组合,才能使企业生成新的竞争力,形成理想的资本结构,在发展中显出其优势。实践证明如果仅在国有资产内部进行资产重组,那么原有体制的影响依然存在,国有企业巨额资产所应拥有的潜力和活力难以释放出来,对企业效益的改善收效甚微。因此,国有企业的改革要从整体上突破,就要按市场需求重新组合有关联的资产,提供满足社会需求的资产组合体,由此有效地吸引非公经济参与国有老字号的改制。从体制内让集体、私人等多种经济成分进人国有老字号,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经济与非公经济的优势互补,能够促使非公企业释放出更大的能量,以非公经济对市场经济固有的“亲和力”以及对各个层次生产力水平的“粘合力”形成先进的生产力,盘活国有老字号闲置的存量资产、闲置的人力资源,形成资源集聚效应,使国有老字号焕发生机,实现国家、社会、职工和企业共赢。同时若用参股式股份制形式,非公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制也是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的一种重要形式。因此,为了从深层次上进一步理顺产权关系,各级国资委作为国有资产的出资人代表,在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其所出资企业之间的交叉持股,要大力吸引社会资本的进入,逐渐杜绝单个企业内部各二、三级企业之间的交叉持股。国有资产持股的比例不宜太高,在发展过程中国有股权需要适时减持。这不仅有利于核实资产,防止资产虚增化,而且可以规范法人治理结构,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

二、老字号企业战略性资产重组应注意的问题

老字号企业进行战略性资产重组,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并在体制改革的同时完善机制建设。

1把握适度规模。

老字号企业资产重组的目的无非是想通过资产的扩张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但是,盲目追求规模的扩大也不是好事,规模大并不表示实力强,规模经济并不等同于经济规模。一些企业简单地将经济实力、经营业绩与资产规模画等号。认为只要有了“规模”,也就实现了规模经济,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从资产重组的整合过程来看,各要素的叠加结果可能因要素的优势相加而加强,也可能因为优势相抵而减弱。企业规模大小受本行业技术特点、产品需求量、原材料、能源供应及其他生产资料等要素的影响。一味地扩大规模,由于违反了行业、部门、企业规模的合理界限,反而会降低企业的效益。从生产能力看,当产量增加的比率大于规模扩大的比率时,扩大规模是合理的;当产量增加比率与规模扩大的比率相同时,应停止规模扩张,当产量增加比率小于规模扩大比率时,就会出现规模不经济。从管理效率看,如果企业规模过大,或层次太多,就会增加协调企业内部各要素的难度,大幅度提高组织费用,致使规模不经济。因此,企业规模应是适度规模、有效规模,即企业达到最好经济效益所具备的规模。

2转变经营机制。

战略性资产重组不是一个简单的仅限于股权的体制改革问题。如果仅仅是资本的“国退民进”而不触动经营体制的转变,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老字号存在的诸多矛盾。在改制中,必须坚决、彻底防止“改制不转制”的现象。体制改革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转制才是目的。转制就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竞争机制和科学管理体制的现代企业制度。因此,老字号的体制改革必须要与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相配合,以形成发展的合力。如果我们把体制改革比为阵痛,那么机制改革就是长痛,只要企业持续经营,它就会不间断地对企业经营产生持久影响——影响到企业的成功和失败。资产重组后,企业的规模扩大,更需要建立科学的经营管理机制巩固改制的成果,从而带动老字号企业健康、稳定地可持续发展。

第7篇:各国数字经济战略范文

关键词:数字边疆 美国 信息技术 网络

中图分类号:D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812(2012)02-0001-08

美国建国以来200多年的历史是一个不断发现新边疆的历史。独立战争结束后,美国人就开始向阿巴拉契亚山以西开拓新边疆。开拓过程也造就了美国的一种独特的“拓疆精神”。美国历史学家弗里德里克・特纳认为,美国的繁荣和发展要归功于美国人不断开拓“边疆”。当领土扩张到太平洋的东岸后,美国开始向海外扩张;成为海上和陆地的霸主之后,美国总统里根又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将视线转向太空,推出了美国新边疆战略。美国的边疆拓展史始终与资源占有及权力竞争相关联。

20世纪90年代以后,信息技术构建了原先并不存在的空间。成千上万台计算机和众多的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通过各种通讯线路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全球信息技术空间。在这个虚拟空间中,决定财富流向和社会关系的权力结构依然存在。美国战略学界认识到,“新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爆炸性的成长导致了数字空间的产生。信息技术创造了一个新的领地,打开了一个新的边疆。而美国作为开拓和利用新边疆经验最丰富的国家,应当有这样的文化传统来抓住数字边疆所提供的机会。”

本文拟从美国特殊的拓疆历史文化人手,来研究美国数字边疆的形成和发展,研究美国政府和企业经略数字边疆的方式,考察美国网络霸权的确立以及从信息技术空间中获取资源和财富的过程。

一、数字边疆开拓期中的国家行为

历史上任何一次新科技革命都会激励出一个国际领导者来推动新的国际秩序,这个领导国家往往是新科技革命的发源地。它凭借先进的科技创新能力,建立起最强大的超级产业,并集中全球主要的工业生产和财富,建立起强大的文化影响和政治支配能力,最终成为国际霸主。美国在二战结束后一直担心霸主地位受到挑战,继续引领科技革命并掌握由此带来的新资源成为美国政治精英在全球战略层面的主要思考。

经略数字边疆是美国积聚财富、维持霸权的一个机会。作为最具决定性的全球经济活动技术平台,信息技术网络构成了一个对社会资源大规模重组的工具。它可以凭借非战争的帝国主义手段,将他国资源轻易地转到技术创新强国手中,或者转移到技术强国可以控制并利用的位置上。

1、以信息基础设施计划建立数字边疆的控制中心

冷战时期为应对苏联可能的袭击,美国军事部门开始研究出联网式、多节点的通讯指挥系统。

1984年,网络技术走向民用,一场电子信息产业的巨变拉开了序幕。这一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被分拆,家用电脑开始进入消费市场。不久戴尔、思科等许多信息技术公司纷纷成立。到了90年代初,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完整地呈现在世人面前。美国的政治精英及时地发现了这一保持国家领先地位的机会。

1991年12月,由参议员戈尔起草的《商性能计算与通讯法案》在美国国会通过,该法案向与高性能计算相关的研究以及国家科研与教育网络拨款6亿美元,极大地推动了美国互联网的发展。早在1991年9月,戈尔就在《地球村的基础建设》一文中提出,美国更应当大力开展信息基础建设,确保所有美国人都可以在第一时间接触到这种改变世界的技术。

1992年,克林顿当选美国总统后积极倡导《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NII)。依照该计划,美国组建了“信息基础设施特别工作组”(IITF),参与的部门包括美国商务部、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和美国全国经济委员会。该小组下设电信政策委员会、信息政策委员会和技术应用委员会等三个委员会,其任务是促进私营企业对信息技术的投资,鼓励技术创新和新技术的应用,确保信息安全和网络的可靠性,保护知识产权,协调与州政府的关系,处理相关的国际问题。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的颁布和执行,标志着美国政府已建立起数字边疆控制中心。该行动计划是要保证美国在全球率先建立起信息技术空间。这个空间是“一个能给用户提供大量信息的、由通信网络、计算机、数据库以及日用电子产品组成的完备网络”。该行动计划的成功实施为美国的信息战略抢得先机。

信息技术空间在技术层面具有可复制性,但是在政治和经济层面上具有不可复制性。美国政府要以美国为中心建立一个跨边界的数字边疆,就需要把握住先占者的权力,因为“初创者往往是标准的创立者和信息系统结构的设计者,该系统的路径依赖发展反映了初创者的优势所在。”从技术层面上讲,任何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当其技术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它都有可能创造出一套新的类似的系统。但从政治和经济层面讲,在全球化的条件下,网络技术必须具有开放性和交互性。在一个统一的系统中获取信息成本最低,而且网络用户很难接受第二个独立的全球互联网的存在。

2、将全球纳入美国的数字边疆

仅有国内网络并不能帮助美国实现垄断全球信息技术空间并获取超额剩余价值的战略,它需要建立一个可供美国信息资本主义利用的、覆盖全球的网络平台。

1994年,美国副总统戈尔提出了建立全球信息基础设施计划(GII)。他指出,“维持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创建连接各个网络的全球网。必须建成一个全球性的信息基础结构,一个为每个人提供周游世界的环球信息高速公路。”美国开始通过富国俱乐部的共同努力一起将全球纳入它的数字边疆。1995年2月24日,美国政府向7国集团信息技术部长会议提交了“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合作议程”的报告,呼吁全球其他国家加入“全球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此同时,美国、欧洲和日本的信息产业制造商协会制定出一份长期计划,以期消除建立全球信息基础设施的障碍。2000年9月,8国集团首脑会议在冲绳举行并在通过的《全球信息社会冲绳》指出: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2/3的8个国家达成共识,要协调一致,最大限度利用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成果和益处,同时要在这种革命性变化中制订信息技术的各种相关规则。

一个虚拟的数字空间可以穿越国家领土边界,无限扩大。其他国家的加入,或许本意是要为自己的民族争取一片“疆域”,但行为的结果却是更大程度上扩大了发达国家的数字边疆。理论上讲,这样一个技术平台可以使每一个国家、每一个经济意义上的人透过对空间资源、时间资源以及信息和知识资源的利用而收益。但实际上,由于机遇和能力的差异,以及在系统结构中的权力地位的不同,每一个参与者的受益是不均等的。趋利性是美国以及相关公司参与开拓数字边疆的动力。全球信息基础设施计划实际上是一场由美国政府主导的、美国企业所需要的培育市场获取财富的运动。美国相关生产厂家因此获得巨大的商机。没有他国

参与,美国无法将世界各地的资源吸纳到信息技术空间中来。

3、掌控数字边疆的封疆权

在信息时代,谁控制了国际互联网,谁就有能力控制未来世界。总部设在美国的非赢利机构“互联网域名与地址管理机构”ICANN(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代表着美国管理全球的互联网。在网络化的数字边疆中,每一台计算机都被分配了一个专有的IP地址,每一个国家和机构都被分配了相应层级的域名。

实际通讯中使用的网址最终由处于网络顶端的13台DNS(域名服务器Domain Name System)根服务器来决定。这13部电脑指令程序的内容全都由ICANN管理。美国政府通过ICANN掌握了对域名和地址的封疆权,管理并控制着全球互联网。欧盟信息社会和媒体总局局长UIfDahlsten以美国和亚洲为例说明信息技术空间疆域分配严重不均的问题。他指出,美国2亿多人口,却拥有20亿地址,占已经分配地址的67%,平均每个人有9个IP地址。反观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56%,被分配的IP地址只占全球IP地址的9%。中国每个人只有0.06个地址,印度每个人只有0.006个地址。

从技术上讲,DNS根服务器是可以多元化的,只要在不同的DNS组织之间制定连接规范就可以达成,但美国一直反对DNS根服务器的多元化。当全世界希望将国际互联网变成国际公共物品时,美国却坚持对国际互联网的控制。针对俄罗斯、中国、巴西等国在世界信息社会峰会(WSIS)上要求将互联网的管理权移交给联合国的提议,美国参议院表示“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均不得控制互联网”,认为这侵害了美国的利益,影响了自由表达和国际竞争的价值。美国总统布什也表态反对移交互联网的控制权。

4、强化知识产权为美国利益提供制度保证

与传统有形空间相比,信息技术空间“这样一种无形空间是在非地理性的基础上进行划分。它与传统的有形空间有着共同的问题,也必须确立管理空间的规则,这些规则不仅要保护合法的使用者,惩罚犯罪,还要保护知识产权。规则制定需要权威,且不管它是以公共政策、私有管理还是以社团治理的形式出现。”美国需要他国参与,但美国一定要掌握数字疆域的管理权和游戏规则。

美国行政当局、国会为配合美国跨国企业的利益需求,着手建立相关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对《专利法》、《版权法》、《商标法》等传统知识产权法律不断修改,扩大保护范围,加强保护力度。1995年,克林顿政府了《知识产权与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白皮书。1997年,国会通过了《网络著作权责任限制法》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著作权条约实施法》。1998年颁布的《千禧年数字版权法》加强了对数字版权的保护和对网络版权侵权责任的认定。

美国积极推动WTO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的达成,形成一套有利于美国的国际贸易规则。美国在谈判中将电信准入和网络服务作为谈判的重点,不仅要求WTO成员国开放信息和通讯领域的投资,给予美国制造商和信息服务商以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而且要求实现电信运营商和网络的完全私有化目标。美国运用“先入为主,先行为法”的游戏规则,竭力要求具有市场潜力的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而美国却在开放本国市场问题上设置重重壁垒。

1997年,美国白宫发表了《全球电子商务框架》。这是一个信息技术条件下,重新瓜分世界市场和资源的“新圈地运动”宣言。美国在完成了全球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基础上,以电子商务为手段,确保美国维持数字边疆中获取财富最多的超级大国地位。该框架提出的原则包括:1、让私营企业起先导作用;2、政府要提供一个前后一致的商业法制环境;3、政府应当注重互联网的独特作用;4、政府应当在国际范围内促进互联网上的电子商务。为确保全球电子商务以美国制定的规则为标准,美国政府先后与日本、法国、爱尔兰、韩国等国家签订了电子商务联合公报。美国利用创制者的身份,推动电子商务运行和全球财富重新配置朝着最有利于美国的方向发展。

二、数字边疆规则建设期中的国家行为

1、保卫网络空间就是保卫美国国土

如果说克林顿执政期间是美国数字边疆的拓疆期,那么从小布什到奥巴马执政期间则可以称作美国数字边疆的规则建设期。随着数字边疆在全球拓展的成功,网络空间的安全以及规则建设提上美国政府的日程。2001年1月,布什政府开始重视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的问题。“9・11”事件发生后,小布什总统在10月签署第13231号行政命令,加强对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安全保卫。美国国会也在2002年通过了“联邦信息安全管理法案(FISMA)”。

2003年2月,美国了“信息技术空间的安全战略”(National Strategy to Secure Syberspace)。战略报告称,信息技术空间的安全是美国整体安全的一部分,是美国国土安全部的重要任务组件。报告指出,美国的经济繁荣、安全利益和全球影响力对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依赖日益加剧。制定战略的目的在于动员包括美国联邦政府、地方政府和私人部门在内的美国社会来保护信息技术空间的安全,减少信息基础设施的脆弱性,防止网络攻击和迅速恢复的能力。战略报告还明确,美国国土安全部是执行这一战略的联邦政府的核心,负责协调各方力量保卫信息技术空间。

2008年1月,小布什总统签署了国家安全第54号总统令,了一项秘密计划,名为《国家网络安全综合计划》(National Comprehensive Cyber-security Initiative)。这项计划主要通过各级政府和企业的合作,督促社会采取行动,减少安全漏洞,提高预防网络入侵的能力。同时,希望通过提高美国反情报能力和增加关键信息技术供应链的安全,应对各种性质的网络安全威胁。此外,该计划还打算通过发展网络教育,协调和调整联邦政府相关研发工作,制定阻止敌对或恶意网络活动的战略,强化未来信息技术空间安全。

2、奥巴马的全面治理战略

奥巴马2009年开始执政后,美国在信息技术领域遇到了三个大问题:一个是技术的扩散。越来越多的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掌握了信息技术,使得美国赖以获取财富的网络的安全性变得相对脆弱;另一个是美国的技术精英和企业精英在开拓的过程中也将自尽可能扩大,挑战了美国政府的公权力;第三个是新兴技术国家在信息技术设备生产中的份额不断扩大,美国建立一个既有利于推广价值观又能帮助其继续繁荣的网络新秩序的需要更加紧迫。为了解决这三方面的问题,奥巴马政府先后出台了《国家网络安全战略报告》、《信息技术空间政策评估》、《美国全国宽带计划》、《信息技术空间国际战略》、《信息技术空间可信任身份的国家战略》、《四年防务评估报告》等一系列文件。这些战略和政策立足于不同的层面,针对不同的领域,相互支撑,形成了立体全面的美国网络治理战略。

2011年5月,希拉里・克林顿在白宫举行的启动《信息技术空间国际战略》仪式上发表讲话时,将美国网络治理战略归纳为七个关键的政策重点。它们分别是:第一,扩大经济参

与,鼓励创新和贸易,保护知识产权;第二,加强网络安全以保护美国的网络并加强国际合作;第三,强化执法以提高应对网络犯罪的能力,加强国际法律和法规;第四,做好军事准备,帮助盟国采取更多措施共同应对网络威胁,确保美国军队的网络安全;第五,加强多方参与的互联网综合管理方式以使网络发挥应有的效力;第六,帮助其它国家建立其信息基础设施和提升抵御网络威胁的能力,努力发展支持新生合作伙伴;第七,保障互联网自由,在网上保护隐私权,保护言论、集会、结社的基本自由。这七个方面涵盖了美国网络治理战略的主要内容。与此同时,美国将信息资源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免费信息,美国政府可以利用网络穿越国界的能力将美国价值观无障碍地传输到世界各地;第二类是商业信息,美国以外的国家和用户需要通过购买产品和知识产权才可以获得,美国从中可以获得巨大的商业收益;第三类是战略信息,美国为了保持国家竞争力和优势将牢牢地控制这些信息,防止他国获得。

概括地说,奥巴马网络综合战略的目标是,通过对信息技术空间权力和规范的重新安排,确保美国的国家安全、经济繁荣和战略优势。美国需要在国际、国内两个层面上实施这一战略。在实施的过程中将纳入美国几乎所有的实力,包括经济实力,外交实力,法律执行力,军事和情报能力。工作的内容包括内外收权,制定规范,寻找伙伴,防止挑战,推广价值,保障安全等方面。

三、私营部门在经略数字边疆中的作用

正如“西进运动”时期,帮助美国获取土地和其他资源的主要动力来自个人和私人部门一样,在美国数字边疆的拓疆过程中,美国的私营部门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美国的科技研发和技术企业承担着在全球推销美国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设备的任务。美国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在信息时代共建伙伴关系,携手占有资源并获取财富。美国的私营部门在利益的驱使下,利用创制者的角色对信息技术空间中的各种资源进行有利于美国的配置,在美国政府强力推销“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帮助下迅速占领信息技术产品的全球市场。

在数字边疆的规则建设期,美国政府同样需要这些伙伴,其2011年的《信息技术空间国际战略》报告中,特别强调了与私营部门的合作;“我们还将与基础设施拥有者和运营者密切协作,倡导网络生态系统安全,维护网络空间的利益和特性,拓展技术革新道路,推广和平与安全的原则。我们也欢迎私营机构参与互联网的管理,这有利于维护多方利益。”

1、美国技术精英与技术标准战略

美国是信息技术的主要发源地。美国大量的技术精英不仅发明了现代计算机和网络系统,而且将美国人设计的技术标准变成了国际标准,确保在信息技术空间建构中符合美国利益的结构性权力得以嵌入。

标准化的初衷本来是为了信息和技术共享,扩大信息和技术的效用,但是美国的标准化战略是为了加强美国控制以获取高额利润。曾担任过美国商务部部长助理的梅尔曼(Bruce P.Mehlman)说过:“技术标准日益成为政府干预市场的一个领域。标准已经成为一个极具活力的经济战场。在利益攸关的情况下,地方控制还是全球控制的选择会变得更加困难。”美国在实践上实际选择了前者――美国控制。

1980年,在局域网发展的初期,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下属的802局域网络标准委员会成立,并相继提出IEEE801.5-802.6等局域网络标准草案。绝大部分内容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认可成为国际标准。局域网协议及其标准化的确定,为90年代以后美国生产的网络组件打开全球市场奠定了基础。

美国技术标准研究所在2005年底提出了新世纪的“美国标准战略报告”。该战略报告指出,美国产业,特别是技术主导产业,在全球的竞争力仰仗技术标准化。制定该战略的目的就是要提高美国产业的竞争力,提升美国经济的活力,为全球平衡的贸易体系服务。当技术标准被他国用作贸易壁垒时,美国产品和技术在国际竞争中将受到不利的影响。同时,该战略报告要求美国的企业、标准制定部门和美国政府通力合作,支持和鼓励美国标准制定者参与国际标准发展活动,让美国的标准变成世界标准,帮助美国的技术产品及其服务销往全球。

2、跨国企业与全球信息技术产品市场

美国开拓数字边疆,造就了一大批全球垄断企业,如生产路由器和服务器的思科公司、生产计算机芯片的英特尔公司、生产软件的微软公司、生产个人电脑的戴尔公司、IBM公司和苹果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共有4500万美国人买了思科的股票,占了全部美国人口的15%。思科主要产品有两类:一类是网络路由器,当时的全球市场占有率为85%;一类是网络交换机,全球市场占有率为69%。垄断企业微软公司在软件市场的占有率曾一直处于70%至90%左右,而英特尔公司也曾垄断了80%的中央处理器芯片市场。

英特尔和微软是个人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生产的核心企业。英特尔和微软联手创建了一种掌握业界技术标准来发展自身并限制对手的机制――温特制(Wintelism)。微软和英特尔的结合,形成了视窗系统和英特尔中央处理器结合的“温特尔平台”。二者凭借规模实力和快速的创新,形成压倒性的优势。与互联网结合,英特尔和微软控制的技术平台周期性提升电脑性能和硬件需求,左右了全球信息产业的市场需求。温特制的核心是技术标准,企业通过迅速的技术更新创建事实上的技术标准,通过各种企业战略将事实标准变成行业标准,然后通过知识产权体系将这些标准专利化,这样就可以占据产业竞争的最优位置。他们掌控着产业的建构权和创制权。因为处于先发优势,他们能够使己方的能力最大化,并可以有效限制竞争对手。核心企业只要控制技术标准,就可以控制整个市场的利润流向。

美国生产厂商将非核心的技术生产转移到海外生产,迅速扩大规模,避免拥有类似技术能力的企业取而代之,而美国本土的英特尔公司控制核心部件中央处理器。美国跨国企业通过对信息技术产品网络效应的利用,运用用户的低门槛进入和锁定用户的策略,保证用户长期连续高价购买产品且无法转向其他产品提供者的目标,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由卖方控制买方需求的市场。只要在锁定客户的基础上,周期性升级电脑系统软件和硬件,用户要承担更替升级带来的成本,而更替带来的利润则汇集到高端美国的跨国企业手中。在上述这种模式下,企业获利重点不是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而是标准的制定、客户群的锁定和知识产权战略。正是由于英特尔、微软等垄断企业占据全球市场的行为,促进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超常表现。从1991年3月到2001年3月,大约有10年的繁荣期,是美国历史上连续经济增长最长的一次。这表明了信息时代垄断资本主义向美国集中财富的事实。垄断企业在获取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同时,也扩大了美国的数字边疆。

结语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遍及全球各地,它一定要到处驻扎,并建立起全球的联系。”“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都卷入到文明中来。”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哪一样生产工具象信息技术一样,打破了民族和地域的界限,建立起如此紧密的全球联系,建立起如此一致的技术标准、社会规范和市场规范。美国作为信息资本主义的发源地,对“新边疆”的拓展再次帮助美国获得了新的资源,也使美国的经济得到长期的高速发展,同时帮助美国在信息时代获得了更大的影响力。

这一时期的美国通过政府和技术企业的经略,建构了美国历史上的“新边疆”――信息技术空间。对这样一个空间的拥有和扩展使得美国获得了重新分配世界资源的权力。美国的政治精英通过建造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和推进全球信息技术设施计划,建造并拓展了美国的数字边疆。美国通过互联网规范和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维护着美国在信息技术空间中的霸权和利益。而且美国政府已经将信息技术空间的安全纳入到美国的国土防卫战略之中。

第8篇:各国数字经济战略范文

关键词:企业;数字鸿沟;诱因;建议

一、“数字鸿沟”——未来贫富差距的诱因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数字化浪潮的深入推进,信息时代的产业格局以及全球化产业分工逐渐有了分晓,而不均衡发展造成的数字鸿沟问题也逐步凸现。“信息差距”与“数字鸿沟”不仅体现在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反映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企业之间,以及不同社会群体之间。

根据经合组织(oecd)的定义,“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是指不同社会经济水平的个人、家庭、企业和地区在接触信息通讯技术和利用因特网进行各种活动的机会的差距。就其产生原因,主要是信息不对称以及信息技术的普及率彼此间差异很大造成的。近年来,数字鸿沟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联合国秘书长安南1999年发出警告:把这个世界的贫穷人口从数字革命中排除出去是危险的,并一再强调要打破数字鸿沟。2000年以来,联合国、欧盟、oecd、亚太经合组织、八国首脑峰会等纷纷围绕数字鸿沟问题展开讨论。与此相关的政治和外交活动日益频繁。世界范围内的数字鸿沟拉大了南北经济差距,突出了美国的一超地位,加剧了国家内部分化;国家范围内的数字鸿沟拉大了地区间的发展平衡;而行业间的数字鸿沟则强化了竞争中处于优势企业的强者地位,对信息化落后的企业而言更是严峻的挑战。更为严重的是,今天的 “数字鸿沟”就是明天的财富差距。在信息时代,这种差距必然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创新能力的不同和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而不断扩大,而且扩大的速度要比工业化时代快得多。随着人类慢慢步入信息社会,企业也要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转变经营职能。新一轮的生产经营计划要紧靠信息技术的支持与获取。正像美国企业管理专家彼特·德鲁克所说的那样,信息社会的主要职能是 “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与分配,而不再是物质的生产与分配”。

二、现代企业为什么会跌入“沟”中

在国内推进“企业信息化工程”和“企业上网工程”过程中,有的企业已经适应了信息社会的行走规则,逐步地实现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而有的企业则很不幸,他们陷入了“数字鸿沟”的泥潭中。那么这些企业为什么会跌入“沟”中?这其中主要分为两种原因。其一,有些工业社会时期经营很好的企业,特别是一些大型的国有企业,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对于企业生产及战略经营的重要性,仍然以传统方式经营企业,缺少掌握准确信息的能力和手段,信息资源的稀缺使企业原先的优势在信息时代的竞争中已不复存在,逐步跌入数字鸿沟的深渊中。目前国内实现信息化和没有实现信息化的企业已经表现出很显著的差异。未实现信息化的企业制订决策是基于推测和评估,而信息化企业则是基于全面了解、精确掌握,在it 技术的帮助下可以对企业资源进行相当精确和有效的配置,在经营措施出现失误之前可以及时察觉问题所在,尽快纠正,这是传统企业无法做到的。其二,许多企业已经认识到信息时代的到来,但并没有弄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实施信息化建设,怎样实现信息化生产,只是一味盲目地搞“网络建设”,在重金投资建立了一流的通信——计算机网络之后,网络系统上信息贫乏、数据混乱、应用系统相互割裂成为一些“信息孤岛”,远不能支持管理决策。这就需要我们深思: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信息化战略,应该找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数字鸿沟”究竟在哪里,研究跨越这种“鸿沟”的策略和方法。

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的许多企业受益匪浅。但是,信息化不是什么“万灵药”,只有符合客观实际的企业信息化项目实施才会成功。我国企业的信息化失败现象很多,我们的企业应该反思,应以战略的眼光,审时度势,找出信息化之“弊病”,走出失败的怪圈。

三、走出“数字鸿沟”之路

企业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明白企业为什么要进行信息化建设,只有思想上真正领悟了其中的意义才能使企业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方向对了,也就避免了走入“数字鸿沟”的歧途。究竟什么是企业信息化?让公司里的每个员工都上网,给每个销售人员都配上笔记本电脑,再建立一个网站就是信息化吗?这只是一些表面的现象,并非实质。从本质上讲,企业信息化就是应用信息技术重构企业核心业务,加强企业运作控制,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未来的企业如何能活下去,其致胜的关键在于巧妙连接信息情报与策略性管理。企业决策者必须迅速分析、理解与处理情报资讯,同时迅速付诸策略性思考,调整经营的脚步,以便掌握时机,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企业管理者更应该是调兵遣将的高手,既能善用资源,又能灵活运用情报资讯、拟定战术。未来的商战必须配合财务系统、行销网络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全面整合”,打的是整体战,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是“竞争”而且是“合作”,情报信息的分享、充分运用才是未来企业致胜的要素。这才是企业全面的信息化意义所在。

信息化的意义搞清楚了,对于那些在企业盲目进行网络建设,并没有真正运用信息为自己服务的企业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把数字化管理作为企业经营战略。这是一种在全企业范围内实施的综合性战略计划,采用这种计划的企业,要坚信数字化管理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和提高竞争能力至关重要,要不遗余力地推行数字化管理战略计划。

2. 建立支撑数字化管理的组织体系和组织形式。为了实现企业的数字化管理并取得成效,就得建立一个有效的组织体系。在这一体系中,一是要有负责数字化管理活动的领导人,承担制定数字化管理的计划和战略;二是成立专门的小组,完成与数字化管理活动有关的任务;三是建立支撑数字化管理的基础设施。另外数字化管理适应的组织形式是"扁平型"的结构,而不是传统的“金字塔型”结构。

3. 企业中的“信息孤岛”。“信息孤岛”是指原有的企业有部分职能部门分散地开发了各自的信息系统,并没有考虑信息系统的完整性,形成了大量冗余信息,使信息无法整合,各个部门之间缺乏信息共享,所以,要在企业中实行全面的信息化改造,进行信息系统的全面整合,需要对信息资源重新规划。

4. 进行it咨询,解决信息化上马的盲目性。lt咨询不同于传统的管理咨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体现出来,战略方面,后者一般包括战略和决策咨询,而前者则偏重于电子商务条件下的战略计划与转型;管理方面,后者以投融资、人力资源、市场营销、财会、生产组织为主,前者则主要涵盖了业务流程重组以及erp系统应用实施等;信息方面,后者是传统化的市场调查、分析与信息整合,前者则以it市场分析咨询和互联网信息服务咨询为中心。

it咨询可以辅助企业信息化实施项目从可行性分析到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同时也包括企业业务流程的重组、项目管理、应用效果评价和用户的培训。而分析多数信息化失败的原因在于前期的分析不够,企业缺少信息化人才,使得对信息化的困难估计不够,对企业业务流程的转变措手不及。因此,要加强前期需求分析过程中it咨询的力度,做好人员的培训,使企业的业务流程顺畅。

5. 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建立学习型组织。网络时代,信息爆炸,知识创新凸显,信息富有者与信息贫乏者之间大有加大数字鸿沟的趋势,由于导致“数字鸿沟”的核心问题是创新能力的差异,因此人力资本应当成为今后企业重视的首要资本,并加大力度吸纳顶尖的高新科技人才,企业在吸引一定的信息技术人才的同时,更要使企业调整组织结构,建立学习型组织,以适应社会及外界环境的变化。思想上的认识会导致企业内因发生变化,但外因对事物的发展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通过企业的外因,即企业的外部环境讨论一下走出“数字鸿沟”的道路。

6. 加强信息化过程的监理工作,有效地提高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在信息化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企业与开发商经常发生意见分歧最终导致项目的失败,原因就在于项目实施过程中缺乏一种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致使项目在质量、进度、投人等方面都无法得到很好的保证和控制。这就需要政府发挥其重要的职能作用。因此,当前急需政府的介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制定信息化项目监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使信息项目监理工作实现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和专业化,并且有法可依,维护用户的利益。从这当中可以看出来,政府的作用是必须的。

7. 调动it企业参与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在跨越数字鸿沟的历史进程中,it企业可谓责任重大。可喜的是,在“数字经济与数字生态2001年中国高层年会”上,许多it企业都表达了消除数字鸿沟的宏愿。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总裁丁健说:“数字鸿沟对于我们来说,真正要做的是发现沟在哪里。也就是说我们要努力发现我们的客户在信息化过程中的沟,并帮助他们更快地将沟填平。”其实,从长远考虑,it企业积极参与信息化建设最终也会使自身受益。因为只有帮助大多数国家、地区、群体成为网络经济和社会的正式参与者,才能拓宽公司现有的市场规模。 “数字鸿沟”的问题对于企业来说,不是一个虚无的概念,从某种意义来说,弥合这种差距的过程,又恰恰给it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会。所有参与因特网革命的公司都有机会去消除这场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数字鸿沟,同时它们也会最终享受到消除数字鸿沟后所带来的市场机遇。

综上所述,企业当及早准备,谨防跌入“数字鸿沟”。在加大硬件投入的同时,尽早转变思维观念,把自己的企业纳入到全球化的信息平台上,让企业全方位共享社会信息资源。同时,需要政府及全社会对企业信息建设的支持与关注,使企业尽早走出“数字鸿沟”的阴霾,实现信息时代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付立宏. 关于数字鸿沟的几个问题.图书情报知识,2003,(2).

第9篇:各国数字经济战略范文

【关键词】辽宁省;品牌战略;对策

一、引言

品牌战略是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增长、提升我国在国际经济中地位的有效举措。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全球经济市场化的今天,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国际市场竞争方式的市场类型正在发生着显著变化。具体表现为各种形式的垄断代替自由竟争,跨国公司、规模经济基本成为市场主宰。在这种形势下,企业惯用的价格策略和质量、数量的产品策略已不适应新的形势,必须及时向品牌战略转变。不仅如此,品牌战略还是打造出口企业和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由于品牌凝结了企业的科学管理,完善了企业的精神文化内涵,影响着产品的市场结构与服务定位,成为企业市场营销的核心,所以,发挥品牌的市场影响力,能够带给消费者信心及物质和精神上的享受,这也正是品牌战略的基本功能所在。目前我国已评选出10个中国世界名牌产品,1957个中国名牌产品,从发展趋势上看已进入品牌制度从制造商向经销商、服务商领域延伸的新阶段。我省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经有关部门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在品牌战略创建和实施方面,也取得了可喜成绩。

二、辽宁省的品牌产品现状及产生的原因

在辽宁省2008年评出的197项名牌产品中,新申请产品126项,复评产品71项。其中,机械产品60个,占31%;冶金产品28个,占14%;石化产品18个,占9%;建材产品21个,占10.5%;轻工产品16个,占8%;纺织产品11个,占5.5%;食品及加工农产品42个,占21%。197项产品2007年总产值为986.3亿元、总销售额为838.8亿元、利税为128亿元、出口创汇为14.6亿美元。辽宁省在品牌战略实施中虽取得明显成果,但是由于起步较晚,经验不足。无论从国际市场角度还是与兄弟省(市)比较.还存在较大差距。具体表现为:一是品牌化程度、层次都比较低。目前,世界名牌产品为空白,中国名牌19个,仅占全国1957个的0.98%,不够平均数的一半,少得可怜。二是营销意识淡薄,手段单一。多数企业仅通过国际博览会单一途径推销自己的产品品牌,不能综合利用广告、公关、营业推广和人员促销开展品牌营销。三是品牌建设不完善,缺乏整体、统一的营销组合。四是领导层和企业都存在认识上的不足,缺乏整体规划和有力的组织,企业还有“近视”、“短视”问题。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认识上的不足。从领导到企业,对国际市场的形势变化,对品牌是种无形资产,品牌建设是种资本运营,关系到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到企业与地方经济的长期发展的认识不足;对实施品牌战略的必要性、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因此,相关部门拿不出总体方案和有力的政策,企业缺少信心,急功近利,不注重品牌建设和保护。经营管理方面经验不足。品牌工程涉及到管理、科技、质量、市场、广告、物质与精神文明、规模、员工整体素质、企业形象等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我省还没有产生诸如“海尔”那样的成功企业品牌,缺少样板,而且向国内外品牌企业学习不够。人才和资金上存在困难,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也不够。

三、辽宁省品牌战略实施的对策

(一)从政府层面

1.积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自办或联合组建等方式,建立研发中心等研发机构,提升核心竞争力。要引导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与科研单位、高校加强合作,建立产学研战略技术联盟,形成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要在重点行业和支柱产业攻克一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各类专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要积极服务企业,为实施品牌战略提供技术支撑。

2.鼓励企业创立品牌。(1)省政府对被认定为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的企业给予适当奖励,以引导和鼓励企业进一步扩大宣传,提升品牌市场知名度,增强竞争力。(2)各市、县(市、区)政府要根据地方实际,对被认定为驰名商标、中国名牌的企业给予适当奖励,对被认定为省著名商标和省名牌产品的企业要制定具体奖励办法。(3)在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出口名牌产品、中华老字号、服务品牌企业发展所需资金等方面,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予以重点倾斜和支持。(4)进一步放宽企业名称、企业集团的核准条件。以驰名商标作为企业字号的,冠“辽宁”行政区划不受注册资本、行业、组织形式的限制;拥有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中国出口名牌、中华老字号的核心企业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上,有2个以上子公司,总资本1仪旧万元以上的,可申办企业集团。(5)对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中国出口名牌、中华老字号、服务品牌企业免于年检。(6)各级政府进行政府采购,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和使用我省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名牌产品、中华老字号、服务品牌企业产品和服务。(7)对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中国出口名牌、中华老字号企业开展连锁经营,建立商品配送中心,发展乡村连锁店,简化手续,减免费用,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培育一批品牌市场。

3.强化品牌梯队建设。按照“申报一批、准备一批、培育一批”的原则,以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工业为重点,筛选一批管理水平高、产品质量好、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好的省著名商标、省名牌产品、中华老字号、自主出口品牌企业,作为我省实施品牌战略梯队,加大培育力度,促进品牌建设和发展。

4.创造有利于品牌快速发展的市场环境。要深人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工商、质监、知识产权、公安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分工,严厉打击各种假冒行为和侵犯商标、专利、版权、商业秘密等违法行为,加大对知名品牌的保护力度,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违章行为,为实施品牌战略创造良好市场环境。

5.完善实施品牌战略的社会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商标等行业协会的建设,积极发挥商标等行业协会对培育企业(产品)自主品牌,制定行业标准,跟踪国外新产品、新技术和品牌信息,开展国内国际交流和人才培训等方面的指导和服务作用,为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提供良好服务。

6.加强品牌战略宣传工作。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搭建品牌推广平台,积极推介品牌,不断提高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要通过新闻媒体开设专题、专栏等方式,加强品牌建设的宣传工作,弘扬传播品牌文化,形成全社会宣传品牌、保护品牌、发展品牌的良好氛围。

7.建立实施品牌战略工作目标考核制度。各级政府要把实施品牌战略列入重要工作议程,将品牌培育工作列人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联系本地区实际,制定具体的品牌建设规划,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切实将实施品牌战略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省政府建立实施品牌战略协调会议机制,统筹协调和指导全省实施品牌战略工作,协调会议由省工商局牵头,负责组织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实施品牌战略的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确保实施品牌战略工作取得实效。

(二)从企业自身

1.要树立强烈的品牌战略意识。企业的经营者,要不断学习现代商业知识,了解国内与国际商业发展的形势,树立起强烈的品牌开发战略意识,审时度势,及时抓住机遇,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紧迫感实施和推进本企业的品牌战略。深刻认识,实施品牌战略,是现阶段争夺市场份额,求得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手段之一。

2.选准市场定位,确定战略品牌。实施品牌战略不是去开发多的品牌商品,而是要经过市场调查,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利用自身优势,开发一、二个品牌。然后再利用品牌优势带动发展其他同质化的消费品,当然开发的同质化商品,要体现出异质性,唯其这异质性才是品牌开发的关键所在。

3.运用资本经营,加快开发速度。开发资金不足是当前企业在实施和推进品牌战略中普遍遇到的问题,但不能因此而放弃开发。当前国际通行的做法是运作资本经营,以加快品牌开发的步伐。资本运作的形式是通过兼并、收购、转让、特许经营、有偿使用等方式,嫁接和引进国际国内现成的品牌。创立品牌是品牌发展的初级阶段,经营品牌则是品牌发展的高级阶段。这里要强调的是,要有资本经营的理念,懂得购买一个好的有市场的商品品牌,就等于买到了一个好的市场。

4.利用信息网,实施组合经营。其一,新开发的品牌迅速上网,不仅可以迅速进入新品推进的导入期,推广营销、拓展市场,还可大量节约必要的广告宣传投入,这种投入是开发任何一个新品所必需的,而且是巨大的。因为上了网,这一投入节约了,而市场却开发出来了。而且是以最快的速度开发的。其二,新品信息上网,能以最广阔的视野寻求到贸易伙伴。如果上了全球信息网络,这个视野就是全球性的。寻求到的贸易伙伴越多,那么,组合营销的程度就越深,收效当然也就越大。其三,随着信息网的普及,网上购物将成为销售的最佳渠道,而这又成为组合营销最直接的组成部分。所以,实施品牌战略,不可不运用信息网。

5.靠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品牌。品牌战略经营的本身就是一种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首先要使开发的品牌进一步延伸和扩大,在实施品牌战略中要实施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事实上,当新开发的品牌进入导入期的时候,即可推进到连锁经营,而不管这种连锁是企业自身的连锁,还是加盟的连锁,都可以推进。二是依靠大集团推进新开发的品牌。这是指,如果企业自身是单体企业,那么新品一开发出来,在得到市场认同的情况下,立即去投靠大型企业集团,利用其资本雄厚、市场占有份额大,管理和营销方面人才济济等优势,把新开发的品牌在更广阔的市场上,在消费的多层面上推出去。三是踢“乌龙球”,把开发的新品,踢进制造商门里去。因为制造商毕竟是专业从事新品制造、生产的,有其制造生产的特定优势。

6.营造优良的开发环境。首先要争取到政府有关部门在人、财、物等开发基本资源上的优化配置,打下品牌开发的资源基础。二是争取到一个好的市场环境。通过政府有关部门的协调,打破目前尚存在的地方保守、垄断、割据等“围墙”。而这种环境是实施品牌战略很忌讳的环境。只要这种环境不改变,品牌战略就难以成功。三是寻求法律保护神。品牌开发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知识产权,是知识经济。知识经济离开了法律的保护,不是夭折,就是流失。到头来辛辛苦苦一场空。所以,依靠政府的支持,营造一个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环境,将是实施品牌战略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

7.实施品牌战略,离不开一支高效、优秀的团队支持。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建设一支优秀团队:(1)使员工树立品牌战略取胜意识和全员战略思想。(2)树立创新的理念,要求企业员工随时更新自己的思想。(3)树立长远规划蓝图,确立企业发展目标。(4)确立详细的实施方案,按照规划要求做好当前工作。(5)建设学习型企业,不断学习吸收先进的管理和技术,使企业从容面对竞争。

参考文献

[1]2008年辽宁名牌产品出炉[M].品牌与标准化.2009(2):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