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市场体系的内容范文

市场体系的内容精选(九篇)

市场体系的内容

第1篇:市场体系的内容范文

内部市场化是指企业根据市场经济运行规律,通过模拟市场交易来组织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活动,以达到激励员工、控制成本、提高企业市场运作效率和整体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国有企业实施内部市场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实施内部市场化建设,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加快经营机制转换的需要。内部市场主要包括市场主体、市场体系、运行机制等3个方面的内容。市场主体主要是指构成市场主体的是企业内部二级、三级等各级单位,要求企业能将经营自主权充分的下放到二级、三级等各级单位,真正形成具有自主经营权的经济实体。市场体系的核心是等价交换,主要内容是市场构成,二者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制约。运行机制主要是指使内部市场能够健康运行的配套措施及手段。综上可知,内部市场在经营管理的深度和广度、管理的方式方法和运行方式、制约手段等方面突破了旧的管理方式,这是企业是管理模式与方式的一大新改变,是国有企业实现现代化企业管理的有效措施。

2.实施内部市场化建设,是国有企业强化内部管理,提升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实施内部市场化能够促使企业不断改进和加强内部管理,可改变企业内部行政命令干预过多,生产经营压力传递不均,内部活力和动力不足、低产低效和丢失浪费严重的现象。企业内部各级经营主体承担的责权利更加明确,真正形成了等价交换,调动了各级主体加强内部管理,堵塞漏洞,挖潜提效的积极性。

3.实施内部市场化建设,是国有企业与国际社会大市场接轨的现实要求。国有企业要融入国际化的大市场参与竞争,就决定了国有企业必须经受社会化大市场的考验,主动参与市场的竞争。如果不能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激发内部活力,提质提效,增产增效,为市场提供质优价、客户满意度高的产品,就很容易在市场中失去竞争力。所以,国有企业要生存、要发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深化机制改革,在内部管理引入市场机制,实施市场化建设,这也是企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国有企业实施内部市场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1.细化市场主体。重点完善企业内部车间、班组、岗位等各级市场主体运作体系。把班组、岗位作为重点,划小核算单元,以岗位货币化为目标,通过岗位设置、岗位评价、岗位竞聘,确定市场主体责任人。对工作量能够量化的,要明确收支项目,按照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数量及其可相对控制的成本费用,建立市场主体之间的价格结算关系。实现生产经营指标由上而下分解,劳动成果由下而上结算。

2.优化业务流程。对生产系统优化升级,加大技术装备的投入,最大程度的实现减人增效、提速提效。对组织机构进行优化整合,将工作内容相同或相近的岗位进行整合,将职责范围交叉的重新界定行政归属,整合界定业务链。明确产品或服务的交易对象和核算内容,统一标准、流程,推行标准工序管理,优化提升价值链。通过业务流程再造,推动生产链、安全链、责任链、质量链与价值链的平行同向运行。

3.强化基础体系。进一步夯实定额管理、价格管理、计量管理、核算结算、制度管理等基础管理工作。把定额管理作为内部市场化管理的源头,制定劳动定额、物耗定额、能耗定额、服务定额等各项定额标准。完善价格制定程序和方法,制定内部客观、准确的单一要素价格。完善计量手段,建立健全统一的产品或服务工作质量验收考核标准,对各级市场主体严格依据工作质量标准进行计量验收,做到按质计价。制度管理体系要求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市场化运行制度,做到制度健全、规则科学、流程清晰、执行到位、考核严格,确保市场机制科学,运行高效有序。

4.拓展要素市场。把要素市场建设作为成本控制、挖潜创效的重点,完善产品生产、工程施工、物资供应、电力、设备租赁、修旧利废、车辆运输、资金、后勤服务等基本要素市场。拓展建立人力资源、技术创新、安全隐患、保运(时间)等特色要素市场。特别是人力资源市场建设,通过市场化推行,结合定编定员工作,将人员隐性富余显现化,把富余人员纳入人力资源市场,促进人员合理流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持续提升员工队伍素质,实现减人提效。

5.健全支撑体系。着力推动各种管理方法有机融合,相互促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与全面预算管理相结合,将预算总目标逐级分解到各级市场主体,建立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预算调节机制,及时纠正预算执行中的问题,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与全面质量管理相结合,坚持保质保量原则,把管理、技术标准作为内部市场定额和价格的依据,把质量控制目标作为评价市场主体工作成效的内容,提升内部市场化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与全面对标管理相结合,通过与行业先进对标、内部对标,建立完善对标体系,增强市场竞争意识,提升定额价格先进水平。

第2篇:市场体系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调查;预测;内容;问题;措施

一、引言

市场调查与预测是市场营销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市场调研与预测的综合能力,同时,又为营销专业后续及管理类的各门专业课程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它培养学生对市场的认识、调查方案设计、信息搜集、资料整理与分析、市场分析决策等综合能力。

市场调查与预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在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企业在对经营活动进行决策时,必须对市场情况进行调研并给予充分的掌握,才能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决策。市场调查与预测本科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应与企业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紧密的联系,以培养技能为主线,并建立一种动态的更新机制,形成在理论上、方法上较完备的科学体系。

市场调查与预测本科课程教学内容还存在案例分析薄弱、营销专题研究不深入等诸多问题,为了适应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教学,应对市场调查与预测本科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措施,把一些新的市场调查与预测教学内容研究成果及时补充到教学中去,将有利于市场调查与预测理论和方法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二、市场调查与预测本科课程教学内容中存在的问题

1.市场调查与预测案例分析内容薄弱

在现行的市场调查与预测本科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中,市场调查与预测案例分析内容较薄弱。主要表现在:现行主要教材中案例分析较少;案例分析中对表面现象定性提问的较多,对定量数据分析的提问较少;联系具体公司生产实际问题的市场调查与预测案例分析缺乏。案例分析对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理论和方法的学习有重要的作用,这些问题出现将不利于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学习和研究。

2.对数据资料整理的量化分析较弱

在现行的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中,对数据资料整理的量化分析部分较弱。主要表现在:现行教材数据资料方面的量化分析阐述较弱,加之教学时数的限制,无法对数据量化分析方法进行细致的介绍。这种情况的出现不利于学生量化分析能力的培养。例如,抽样调查中,抽样数目的确定,对抽样数目公式的应用和分析,因涉及总体方差、概率度、平均数允许误差等量较难分析,一般在教材中都是匆匆而过,没有结合实例加以分析和应用。

3.软件分析工具的应用流于形式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市场调查与预测与计算机的应用联系更为紧密,例如,互联网调研的应用;调查表的制作;表格及图形分析;数据资料的量化分析;时间序列法、回归预测法、因子分析法等均可运用计算机来进行。这些内容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是无法顾及的,在现行的市场调查与预测本科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中,象Excel、SPSS等软件没有很好的结合课程内容得以充分的、系统的展示和应用,而是流于形式象征性的提及。

4.市场营销专题调研内容分析不深入

现行的市场营销专题调研主要有消费者行为、营销战略、目标市场营销、营销策略(4P)等内容。在市场调查与预测本科课程教学内容中,对市场营销专题调研内容分析不深入,不是从市场调查的角度来研究市场营销的专题,市场营销的专题调研似乎成了市场营销学课程中相关内容的重复,给人的印象是市场调查与预测的理论和方法在市场营销专题调研中找不到用武之地,产生脱节的现象。

三、市场调查与预测本科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措施

1.增强市场调查与预测案例分析内容

市场调查与预测本科课程教学内容应增强案例分析部分,市场调查与预测是一门与生产实际结合很紧密的课程,通过案例分析,有助于对市场调查与预测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及深化,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市场调查与预测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根据课程内容的设置,市场调查与预测中的案例分析,大致可以分为5类:第一,基本理论类。运用市场调查与预测的基本理论,主要针对案例素材中的一些概念、基本现象等进行评价分析;第二,基本方法类。对案例素材中的方法,如抽样法、实验法、德尔菲法等方法运用是否合理、恰当等进行分析;第三,调查表设计类。主要是分析调查表问题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能否达到调查的目的等;第四,数据分析类。对案例素材给出的数据资料,进行结构性、差异性、相关性、趋势性等数据分析;第五,综合类。就是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调查表设计、数据分析等类型案例的综合,该类分析一般是以一个完整的调查报告为素材,对素材进行全面的分析。案例编写中,应配合教学目的,可以是针对某一个知识点,也可以针对几个知识点或针对一个较为全面的知识点(涉及基本理论、方法、调查表设计、数据分析、报告结论等问题)来编写。案例编写应以内容短小精炼、有利于教学为原则。

2.完善对数据资料的量化分析

对数据资料的量化分析,主要涉及:中心趋势、离散程度、区间估计、Z检验与t检验、卡方检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偏相关系数)、回归分析、方差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联合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资料的分析。在这些分析中,现行大多数教材,只对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提及较多,而其余较少,量化分析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在个别量化分析提及较多的教材中,举例较少,不便于教学,可增加举例。对数据的量化分析是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在经营决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调研得到的数据,必须经过归纳整理,从中筛选出与市场调查与预测的目的、所研究问题一致的内容,并进行量化分析,通过数据量化分析才能有助于对所研究问题的决策。

3.注重软件分析工具系统化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市场调查与预测涉课程中涉及软件应用的内容较多,如何把市场调查与预测的方法与Excel、SPSS等相关软件的应用结合起来,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应用中应注意:第一,专业性。要结合市场调查与预测的内容来运用相关软件,防止相关软件的应用与市场调查与预测内容的脱节,应把相关软件应用到解决市场调查与预测的问题中;第二,系统性。现行教材中对Excel、SPSS等相关软件的应用有所提及,但不系统,应对其系统化。相关软件的应用应具有系统性,要注重全过程、系统化的介绍相关软件在市场调查与预测中应用,形成一个运用相关软件来解决市场调查与预测中的问题的系统;第三,关系性。要正确处理好市场调查与预测原理和方法与相关软件应用的关系,市场调查与预测应以原理和方法的教学为主,而软件是为其服务的,不能因为有了软件的应用,而省略一些市场调查与预测原理和方法的介绍。例如,在趋势分析中,不能因为有了软件求解,就省略掉一些参数公式的介绍。

4.加强营销专题调研内容的研究

对营销专题调研内容的研究,主要涉及研究方法的问题,这方面,笔者认为,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郑宗成等著《市场研究实务》一书,值得借鉴,例如,在耐用消费品使用习惯和态度分析一节中,首先给出19个问题的问卷,在此基础上对市场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市场变化趋势、未来需求预测、产品在市场上的地位、地区市场重要性等进行分析。[1]图形、表格、指标、预测方法的应用浑然天成,图文并茂,充分展示了市场调查与预测的理论和方法,在对耐用消费品使用习惯和态度分析中的应用。对营销专题调研内容的研究,重点要注重的是运用市场调查与预测的理论和方法对营销问题的研究,而不应是市场营销学中相关营销内容的重复。

四、市场调查与预测本科课程教学内容的展望

市场调查与预测在企业经营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市场调查与预测是进行经营决策的前提,只有通过正确的市场调查与预测,才能使企业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市场调查与预测本科课程教学内容,应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科研成果的运用,进行动态的优化。市场调查与预测本科课程教学内容,应是符合企业生产经营决策需要的,有利于在实践中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的、合理的、动态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参考文献:

第3篇:市场体系的内容范文

已有《经济法》内容体系存在着课程目标错位、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确定纠缠不清、课程内容体系杂乱无章与无法体现经济规律等缺陷。因此,在《经济法》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确立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目标,体现通识教育的客观要求。其次,在此目标下,《经济法》内容体系应该以民商法为基础,其内容选择要以“实用够用”为导向。最后,要以经济规律重新构造《经济法》的逻辑“龙骨”,让鼓励创造财富和自主创业的职业导向成为课程教学的主线。

关键词

经济法;民商法;经济规律;课程目标;内容体系

基金项目:

本文是2014年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经济法》精品资源共享课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主持人——李炼,项目文号——粤教高函(2014)97号。

非法学专业的法学课程是法学教育的内容之一,而相应的《经济法》课程则在非法学专业的法学课程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加强对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以下简称《经济法》,以此区别作为部门法的经济法。相应的法学专业《经济法》则称《经济法学》)的教学研究,不仅对非法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职业素养培养具有意义,也对法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职业素养培养具有借鉴价值。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明确了我们的经济改革方向——让市场而不是政府在经济领域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新形势下,有必要对《经济法》内容体系进行重新定位和审视。

一、《经济法》内容体系的基本认识

(一)《经济法》课程目标错位

课程目标是指通过课程教学所要实现的具体目标,主要分为认知类、技能类、情感类和应用类等四个层次。课程目标决定着课程的教学内容、知识体系、组织安排及教学方法。然而,受法学专业部门法意义上的经济法的影响,许多高校长期以来混淆了《经济法》与《经济法学》课程目标的区别,把《经济法》开设成了《经济法学》。《经济法学》的课程目标,是以法律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注重培养和提高法学专业学生的经济法治意识与对经济法律信仰,使之具有经济法律思维能力、操作经济法律的能力和拟定经济法律规范性文件的能力①。而《经济法》的课程目标,则在于学法、懂法、用法,而非研究法;“学以致用”是其课程教学的核心目标,即掌握直接应用型知识,具有第一线实践能力②。显然,与《经济法学》的“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相比,《经济法》在认知、技能、情感和应用等四个层次上的要求,都应该降低。正是课程目标的错位,导致了《经济法》内容与教学的严重“法学化”。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确定纠缠不清

早期的《经济法学》和《经济法》都是建立在“大经济法”(又称广义经济法)概念基础上的,把许多民商法的内容纳入了其中。但随着1986年《民法通则》的颁布,这种广义经济法的观点失去了立法基础。1993年我国《宪法》宣布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广义经济法概念更进一步失去了相应的经济学依据。从此,《经济法学》进入了狭义经济法时代,即只以纵向经济关系为调整对象,以宏观调控法和市场管制法为核心,民商法不再被包括在其中,即与作为部门法的经济法相一致。但《经济法》则仍停留在广义经济法阶段,尽管具体内容也在与时俱进。于是,《经济法》在内容的选择与安排上,就深深地打上了经济法性质与定义之争的烙印。需要注意的是,法学界对经济法性质与定义之争,是以狭义上的经济法概念为基础的。但《经济法》却从来都是与经济有关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即采用的是广义经济法概念③。诚如有的学者所说:“民法也可以说是经济法,而且我认为是最基本的经济法。④”这样,《经济法》在内容体系上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理论与逻辑上的不自洽性。

(三)课程内容体系杂乱无章,无法体现经济规律

虽然在广义经济法概念下,根据其内容是否包括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法律,《经济法》还可细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即包括民商法的内容也包括政府干预市场的内容;另一种则是以民商法为基础而不涉及政府宏观调控和监管市场的内容。但后者并不占主导地位。纵观已有的《经济法》的教材,各章前后顺序排列都比较随意,不仅单元模块的划分缺少学科依据,而且单元模块内外之间的逻辑联系也不强。对法学专业而言,《经济法学》与经济学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经济法学》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宏观经济学,经济学在《经济法学》中居于本原地位。因此,《经济法学》也获得了“法律对经济关系的翻译”之评价,以致法学界将二者关系形象地概括为“三分法律、七分经济”⑤。但是,在《经济法》中很少有教材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为主线,对其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和编排。这与《经济法学》的所具有的经济规律性形成了鲜明对照。

二、《经济法》课程目标与内容体系的重新定位

(一)课程目标要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

在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时代,高校本科教学的最主要任务,就是要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于专业技能和实用能力。《经济法》课程目标的确立,应尊重学生的本专业基础,提高学生对法律知识学习的兴趣,以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应用能力为导向⑥,从而构成对其本专业能力的必要支撑或补充。对一个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而言,宽视野、厚基础、重能力的目标是必要而恰当的。但就其中的一门课程而言,要完整地体现这一目标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就《经济法》而言,所谓的宽视野,只能是非法学专业而不能是法学专业的“宽”;相应的厚基础与重能力也只能是指本专业而非法学专业的“厚”基础和“重”能力。显然,《经济法》课程目标的设计应与非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相适应,即应以其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实用够用”为导向,注重法学思维模式的培养和法律精神的熏陶。

(二)课程内容体系应以民商法为基础

对非法学专业而言,《经济法》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而《经济法》的开设,就其初衷来说,是希望学生了解一些诸如合同法等与市场经济运行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但这些恰恰不是部门法意义上经济法的内容,而是民商法的内容。与其说它是经济法,不如说它是有关市场经济或创造财富的法更为恰当。而从非法学专业的角度考虑,民商法的内容不仅构成了其专业素质的基础,也与其在专业中课程体系中性质与定位完全符合。对于非法学专业的学生而言,《经济法》中的宏观调控法与市场监管法的内容,则显然属于“奢侈品”的范畴。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经济法》主要内容,主要就是法律的一般知识与经济合同法,并不包括宏观调控法和市场监管法。现在,随着市场在经济领域作用的提升,在客观上也为《经济法》的内容体系调整提供了新的机遇,从而有可能改变已有《经济法》在内容体系上存在的理论与逻辑上的不自洽性。

(三)要以“实用够用”为导向构建内容体系

在法学专业与非法学专业说语境下的“实用够用”内含是很不相同的。为了克服现有《经济法》中存在的“法学化”倾向,我们需要对《经济法》的“实用够用”的标准重新界定。“实用”是指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优先选择对职业能力形成所不可或缺的单行法律内容,打破法学界各家各派对法学体系与内容上的理论划分。在具体内容的选择上,就要以民商法为基础,辅之以体现学校办学定位与特色的法律内容(如金融法,但要侧重于其中的民商法属性,淡化其中的调控与监管属性),并删除一些非实用性的部门法意义上的经济法体系内容,比如经济法律关系、经济法责任、产业政策法、国有资产管理法等。“够用”是指课程内容要与其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相适应,注意平衡好各知识模块在课程中的学时或比例关系。在有限的课时内,只能设置与之相匹配的知识模块。况且,社会发展的不断变化,使得在大学阶段一次性所获得的知识不足以够用终身,短短一学期的《经济法》学习更不足于使学生具备解决整个职业生涯中所有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的知识与能力。因此,“够用”是有时间节点的,应该是指在学生离开校园后的三到五年内,使之初步具备处理职业或创业相关法律问题的知识与能力,就为“够用”。必须强调,让非法学专业学生像法学专业毕业生一样拥有独立处理有关法律实务的知识与能力,这从来都是个“梦”而不切合实际。因此,《经济法》只能让学生具备基本的经济法治理念,使之具备与法律专业人士进行交流的基本能力,法律细节和技术操作就交由法律人来完成好了。为此,《经济法》各知识模块的内容要以最低限度地满足专业需求为限,不作过深解读,简单实用为宜,够用有用为好。显然,对“实用够用”的定位,必需结合非法学专业学生法律基础知识薄弱、专业所需内容宽泛、总学时有限、对各知识模块的要求不能过高等特点。在实际教学中,要求突出基本原理和基本制度的介绍,点到为止,不要过分纠缠于细节规定,在“量”与“质”之间达成平衡。至于那些需要了解却无法细讲的具体规定,可通过师生交流或学习指导书来完成,也可以交由学生课下自主学习。90后大学生已经具备通过网络获取知识和学习的能力,对此我们不能视而不见。

(四)要体现通识教育的客观要求

我们反对为了提高专业针对性,按不同专业选择不同教材、设置不同教学大纲的做法。因为绝大部分文科专业所必需的核心内容都是基本相同的,所不同的是各专业对某些知识模块的要求有所区别。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差异性在很大程度上都带有人为主观性,进而表现为本科教育认识定位的局限性。实际上,这些差别也不足以突破课程整体内容框架。这也恰是通识教育成为本科教育发展趋势的一个客观基础。对此,以通识教育为导向,对课程内容体系进行重新划分是必要的,并已经成为各高校课程设置改革和探讨的现实要求。这就需要在具体确定不同专业共同知识内核的基础上,尝试重点模块式教学。就《经济法》而言,首先需要为全体学生设计必须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共同知识,从而提炼出教学重点模块。至于如何满足各专业对经济法各单行法律的不同需求,完全可以交由任课老师在此模块下有选择地进行特色或个性化教学。要在《经济法》内容体系的构建上,为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和发挥教学自治原则留有一席之地。需要补充说明的是,通识教育不仅有利于实现或符合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管理要求,也有利于鼓励自主创业的新“就业”观念的实践。对于后者,《经济法》的内容体系也必须予以充分关注。因为民商法在本质上具有鼓励通过市场竞争自由创造财富的立法导向,从而构成了自主创业实践的法律基础。

(五)要以鼓励创造财富和自主创业为主线

市场经济是创造财富的有效运行机制,《经济法》内容体系的重整,要揭示市场经济运行规律,要在各单元模块之间明确其逻辑关系。《经济法》由传统法学学科衍生而来,与其它部门法一样,其以权利义务作为观察、思考、解决经济问题的基本线索,用“法律的眼睛”看市场,用“法言法语”阐释市场规律,《经济法》的基本范畴无不充斥着传统法学的理论框架、内容和术语。但《经济法》从来都是一门以市场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交叉学科,其发展从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中汲取了有益的营养并藉此获得了正当性基础,经济规律或企业成长规律本身就构成了经济法的逻辑“龙骨”。在新形势下,我国的经济增长已不能再依靠“强”刺激。总理已经就未来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画出了清晰的“路线图”:政府要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无禁止皆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原则制定三张清单,即“权力清单”,讲清政府应该干什么;“负面清单”,指明企业不能做什么;“责任清单”,政府要起到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这“三张清单”具体地说明了政府和企业、民众各自应该担任的角色,也体现了我国对宏观经济调控的一种创新思路⑦。由此标志着中国财富配置将发生历史性大逆转⑧,一个草根创业大众创新的浪潮正在九州大地涌动,也为《经济法》内容体系逻辑主线的构建提供了指导和借鉴。以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新改革为契机,明确鼓励大众创业、草根创业和积极创造财富为主线,可以揭示各知识单元模块内外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此,《经济法》不能单独以传授法律知识为唯一目标,教师应充分了解所授专业的基本内容,以法学学科的视角结合专业学科的需要传授法律知识,解读市场经济活动特别是创业与创造财富过程中出现的法律行为和现象、法律特征和法律规范,围绕职业行为包括创业与创新行为讲授《经济法》的内容。在相应内容体系建构上,应当以经济管理思维理顺各知识单元模块内外之间的逻辑关系,使经济法不再是非法学专业学生的异质学科,由此帮助学生获得知识、思维同源的同质学科体验。

三、《经济法》内容体系的阶段性实践

基于我校财经金融类的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需求,我们把《经济法》所指的经济法,定义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有关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课程目标为,通过对经济法理论的学习及其实际应用的培训,使学生了解与市场经济有关的法律知识,掌握与其从事职业具有密切联系的经济法律的基本内容,使之初步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有关经济法律问题的能力、素质和经济法治意识,能与法律专业人士进行有效的沟通,为今后从业避免相关法律风险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整体教学要求为,正确认识《经济法》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力求对课程的体系、结构及具体内容有一个总体把握;牢固掌握《经济法》课程所涉及的重要法学和经济学概念,从法学和经济学两个层面把握经济法的具体规定及内涵;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和依法而为的思维与方法,提高案例分析和防范经济风险的能力与自觉性。与此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相适应,在我们的《经济法》阶段性实践中,其内容体系包括五部分:

(一)第一单元:经济法基础知识

本单元只有一章,即第一章经济法基础知识,为课程学习的入门章节。内容主要包括经济法概述、基本的民商事法律制度等,其中经济法的基本原则、、诉讼时效是其重点,学习关键在于理解经济法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和掌握若干民商事基本法律制度,这些内容是与市场经济有关的重要的法律基础知识。

(二)第二单元:市场经济主体法律制度

本单元共二章,即第二章非公司企业法律制度与第三章公司企业法律制度。要求在初步了解我国企业基本形态的基础上,重点掌握有限责任、无限责任、连带责任等基本概念。本单元强调要从无限责任到有限责任、从资本实缴制到折衷制再到认缴制、从公司登记的审批制到核准制再到进一步简化程序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法律变化,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和理解公司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与依法经营的关系,牢固树立财富创造与经济自由相统一的现代公司制度理念。其教学主线是:鼓励和保护财富创造及其财富创造者积极性。

(三)第三单元:市场经济基本法律制度

本单元共三章,包括第四章物权法律制度、第五章合同法律制度和第六章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是本课程的重点。物权法律制度要以物权法定原则为核心,培养学生的财富和产权保护意识。合同法律制度要以契约自由或当事人意思自治为原则为骨干,培养学生重合同、守信用的契约精神。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要以激励市场主体通过自由创新的方式创造财富为导向,使学生明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是一项鼓励天才通过智力投资创造财富的集经济、管理和法律于一体的综合制度,是尊重知识与尊重人才口号的法律化和制度化。市场经济的本质是自由经济,自由的前提是产权明确与产权保护。而产权的自由流通与交换,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关主体创造财富与财富积累的基本途径。因此,产权确认、保护、流通与激励是第三单元市场经济基本法律制度内容的教学主线。其中,产权保护、流通与激励是本单元内容的基本精神。

(四)第四单元:金融法律制度

本单元共三章,包括第七至九章的银行法律制度、证券法律制度和保险法律制度,既与我院办学的行业定位密切相关,也突显了本课程的特色。其中,商业银行的“三性原则”、证券法的“三公三反”原则和保险法的“最大诚信原则”是教学的基本要点。第四单元金融法律制度与前三个单元的关系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富的创造离不开金融支持和金融法治建设。本单元中各章的逻辑关系是,任何企业的成长壮大都需要银行提供相应的贷款与服务;但为了分散银行风险,科技创新型和大型公司的资金需求,则应更多地通过证券市场筹集;而企业经营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面临许多风险,借助保险制度进行规避或为之保驾护航就是必然的选择。为此,本单元的教学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实体经济与以金融为核心的非实体经济的关系,从法律上准确把握和理解金融业的规律与特点,实现两者的相互促进与共同发展。

(五)第五单元: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本单元只有一章,要求重点了解劳动合同的履行、变更、终止和解除,劳动纠纷的解决机制等实际需要且常用的内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第五单元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内容与维护经济自由和保护、鼓励创造财富的法律制度并行不悖,而且其作为维护人权、体现人本关怀和实现劳资两利的一项基本法律制度,在现代法治国家更被称为第二宪法。因此,本单元强调,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乃自由或经济自由的应有之义,是市场经济法律制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市场经济是鼓励财富创造的经济。作为以市场经济为基本研究对象的经济法,其核心功能在于通过产权制度鼓励财富创造行为和维护自由竞争的环境,产权的确认、保护、流转和对竞争自由的呵护是经济法价值得以实现的内在驱动,以其为逻辑主轴自然也就成为重构《经济法》内容体系的不二选择,课程第一、二、三和四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正是根植于此。而第五单元与前四个单元的关系是,创造财富是有底线的,即必须建立在人类文明和基本人权的基础上。其中,经济法基础知识、公司法、物权法、合同法和知识产权法是本课程的教学重点。

四、结语

我们对《经济法》内容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也只是刚刚开始。其内容体系是否较为科学和可行,是否有效解决了原有《经济法》课程目标与内容体系上的不足,不仅需要在理论上进一步深入研讨,更需要时间和不断实践。但在新晋本科院校应用教育风涌云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如何在基础课程教学中贯彻应用精神?……新时期、新任务、新挑战,《经济法》还在路上——朝着中国改革必须直面私法缺失和薄弱的方向⑨!

作者:陈叶茂 李炼 单位:广东金融学院法律系

注释:

①谭正航.法律职业能力培养:法学本科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基本定位.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8).

②巩丽霞.应用型本科高校经济法教学改革探讨.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10).

③《经济法》中讲民法内容的典型代表教材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经济法.中国财经出版社(每年更新)。较早的此类教材有:黄中明主编.经济法概论.西南财大出版社.1994;吕开然,等.经济法基础教程.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

④高程德.经济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⑤李文琪.多重思维培养目标下的经济法学课程教学.新课程研究.2013(2).

⑥韩雪琴.职业能力培养框架下经济法教学材料体系的创制.辽宁高职学报.2012(4).

⑦周俊生.中国经济调控新思路.瞭望中国.2014-10-16.

第4篇:市场体系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非法学;经济法;课程内容;重构

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为了培养具有一定经济法律素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在经济管理、财务金融等应用型非法学专业普遍开设了经济法课程。由于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本身的边缘性,目前,该课程的内容体系,仍然是在“经济法”学科体系的基础上所作的增减和修补;各种课程内容重构的实践,本质上还不是从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本身的性质和目标出发所作的构建。本文试图对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内容重构的必要性和路径做一番梳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经济法课程内容体系的具体设想。

一、课程内容重构的必要性

为什么要重构非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内容?一个基本的理由是:非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与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存在实质的区别。那么,这种实质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从逻辑上说,认定一门课程与另一门课程存在实质区别,可以从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性质和应用场景这些基本面去判断。事实上,与法学专业相比,非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在培养目标、课程性质和应用场景三个方面存在实质差别。以下是具体的分析:

(一)课程目标不同,决定了课程内容重构的必要性

法学专业总共有十四门专业核心课程,这十四门专业核心课共同服务于奠定各法学专业的基本法学素养这一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法学课程的经济法,其课程目标是:养成经济法领域的法学素养。相应地,经济法课程在内容上必定是涵盖了经济法学科领域的学科发展背景、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法律制度在内的完整知识体系。非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只是非法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课程目标是:养成非法学专业人才的经济法律素质。很显然,经济法律素质与经济法领域的法学素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层次。因此,非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不可能采纳或“借鉴”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内容,必须重构其内容体系。

(二)课程性质不同,决定了课程内容重构的必要性

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是法学课程。而且,属于法学专业的十四门核心课程之一。这门课程,是对“经济法”这一法学学科的研究成果的基本反映和完整展示。非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是法律课程,是服务于培养懂经济、懂管理、懂法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口径要求而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法学课程强调法学理论以及从基本理论到具体法律制度和规则的完整知识体系;法律课程显然是以现行有效的法律制度和规则的具体运用为主线。二者在性质上的这种实质区别,决定了: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在课程内容上一定要反映出“经济法”这一法学学科的理论发展和基本制度;非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在课程内容上则应反映企业经营管理常见的法律问题、法律制度及法律规则。

(三)应用场景不同,决定了课程内容重构的必要性

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培养出的法学专才,具有共同的法律价值观,也掌握了法律逻辑思维的一般方法,同时,在各自的法学专业领域具有自己的专长,是各自专业领域的名副其实的专家。其知识应用的场景应该主要是公、检、法、司、法律教育等法律职业共同体的职业领域。非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培养出的经管财经类复合型人才,是经济领域的专门人才,其知识应用场景主要应该是与企业的创设、经营管理和管理咨询等企业经济活动相关的职业领域。上述两种不同的应用场景,决定了非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达到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所具有的培养法学专才的深度和广度,因此,非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必须构建属于自己的课程内容体系。

二、课程内容重构的路径

非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必须进行课程内容重构,以反映该课程自身的培养目标、课程性质。那么,应如何进行课程内容重构呢?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大力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在非法学专业开设经济法的基本目的,是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满足法治的要求,增强企业员工的法律素质。那么,经济法课程作为非法学专业开设的一门法律课程,应当全面地反映和满足这种来自社会、来自企业的需求。因此,重构非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内容的路径,应当是:一是根据市场经济的法治要求构建课程内容体系;二是根据企业运行的法律需求构建课程内容体系。

(一)根据市场经济的法治要求构建课程内容体系

非法学专业开设经济法课程的基本背景在于: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经济学家于光远曾经撰文论述:市场经济本质就是规则经济、法治经济,法律制度和法治理念是市场经济的内核和市场良好运作的前提。这一点已成共识。随着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进程的深入推进,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法治规则和基本制度也逐步确立和不断完善,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必须遵循法治要求、遵守法治规则。在这一宏观社会背景下,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必须依法进行,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基本的经济法治观念和经济法律常识。可见,市场经济的法治要求以及随之而来的法治发展与进步,不仅是非法学专业开设经济法课程的现实背景,也是其根本动因。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企业是市场主体,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是参与企业管理、参与市场竞争的主力军,这些人才的法治观念和法治素养决定了经济领域的整体法治水平。在一个历史上缺乏法治思想资源和法治传统的社会,推进市场经济和法治发展,尤为需要更多具备规则意识、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的经济管理人才充实市场经济的主战场。在经济管理金融财会等非法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除了经济法,没有任何一门课程担负得了普及市场经济要求的法治观念、法治规则和法律常识这一使命。因此,要重构非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内容,就应当把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法治观念和法治规则这些带有普及性的内容充实到经济法课程中去。

(二)根据企业运行的法律需求构建课程内容体系

开设经济法课程的非法学专业,主要集中在经济、管理、金融、财会等面向市场经济主战场的一些应用型文科专业。在这些专业开设经济法课程,是以企业为主要的知识应用场景的。那么,开设这门课程,就一定要满足企业的有效需求。问题是,在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中,企业一般人员对经济方面的法律的有效需求是什么?在一个日益强调专业分工的社会中,法学专业培养的法务人才当然是为解决专业性的法律实务问题而存在的。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若有专业性的法律问题,一般来说,会求助于自己聘请的法律顾问或交给自己内部设立的专业法务团队去解决。但是,这是不是意味着,事无巨细,企业经营管理涉及的所有法律问题都可以交给法务专业人员解决了事呢?事实上,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原因有二:一是在法治越来越完善、法律专业化程度越高的今天,企业无论是对内的管理还是与外部的业务往来,涉及的法律问题很多,也很琐碎。这些法律问题,如果全部交给法务专业人员去处理,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会相当昂贵。而且,经济业务中的一些法律问题,是有很强的时效性要求、必须在第一时间得到及时处理的。这就决定了企业经营管理涉及的一部分法律问题是需要一线人员在现场进行处理的。二是同一性质的法律问题,在业务性质和经营环境不同的企业之间,往往存在极大的差异性,从而决定着解决问题的法律方案也是截然不同的。因此,熟悉业务或管理流程的企业一线人员如果同时具备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往往能更及时更准确地把握问题的实质,从而能更高效、更有针对性地发现法律问题或提出解决方案。那么,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哪些法律知识领域是企业一般人员可以也应当熟知的?实际上,我们可以采用排除法。首先,战略层面、较为宏观的企业决策涉及的法律问题显然和一般员工没有多大关系,是可以排除掉的。其次,一些专业性很强的法律问题,比如,投融资、并购、公司上市等业务,也肯定是需要外部法律专家专案解决的。把这些问题排除掉之后,在一般员工的日常业务处理中可能会出现的、也需要员工进行初步识别的问题,就是企业一般人员应当熟知的领域。比如,企业采购部门接到供货单位拟定的一份供货合同,对其中的某个具体条款需要当场协商的,就需要具备买卖合同的基本法律常识的一线员工进行问题识别和诊断。大体上说,涉及市场交易的法律规则、各种经济业务活动的合规性要求、企业内部管理的基本法律要求等方面的法律问题,可以认定为企业一般人员应当熟悉的法律知识领域。

三、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内容体系的建构

有了课程内容重构的路径,下面就可以对经济法课程的内容体系进行具体的建构了。首先,从市场经济要求的法治维度出发,以普及企业管理人员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为侧重点来构建课程内容。这个方面的内容不涉及企业的具体业务活动,带有“务虚”的成分。而且,这部分内容不能只讲法律层面的知识,更多地要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去理解和把握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精神实质。以市场经济要求的合同法律制度为例:为了增强企业管理人员的契约精神和规则意识,应当从合同法对企业交易成本的影响来介绍合同法的法律理念和重大作用。根据上述分析,市场经济的法治维度大体上应包括如下具体课程内容:产权保护与物权法制度、市场交易与合同法制度、企业组织的兴起与公司制度,市场正当竞争与反垄断法、弱势群体保护与社会法、经济纠纷的解决与司法制度。这六个方面的内容基本上涵盖了市场经济的主要法律安排。第二个方面是从企业的实际法律需求出发,根据企业一般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可能接触到的法律问题进行具体的内容设计。这个部分的教学内容应该贯彻问题导向,就是说,从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角度来发现和梳理常见的法律问题,然后,归纳成不同的类别,形成体系。不考虑企业的行业特点,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常见的一般法律问题,大致上应包括下列领域: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企业合同管理、企业的劳动人事管理、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企业的财税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这些内容,构成了企业日常运行中的主要法律领域。根据上述重构路径及具体设想,整体构建的非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的内容体系如下:导论:1.市场经济的法治维度;2.法规检索与分析方法。第一部分、把握市场经济的法治逻辑:3.产权保护与物权法制度;4.市场交易与合同法制度;5.企业组织的兴起与公司制度;6.市场正当竞争与反垄断法;7.弱势群体保护与社会法;8.经济纠纷的解决与司法制度。第二部分、辨识企业日常法律问题:9.企业内部治理中的常见法律问题;10.企业合同管理中的常见法律问题;11.企业劳动人事中的常见法律问题;12.企业知识产权中的常见法律问题;13.企业财经税务中的常见法律问题;14.企业生产管理中的常见法律问题。

参考文献:

[1]李中圣.关于经济法体系问题的研究.中国法学.1991(4).

[2]李正华.经济法的定位与经济法学体系之重构.河北法学.2003(11).

[3]侯丽艳、许彩云.对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设置的重新思考.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4(6).

[4]陈叶茂、李炼.非法学专业《经济法》内容体系的探索与实践.法制与社会.2016(7).

[5]曾玉珊.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设计与改革的若干思考.中国大学教学.2012(12).

第5篇:市场体系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市场营销学 信息产品营销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7.010

1 引言

传统的《市场营销学》是以实体产品营销为主线构建其课程内容体系的,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实体产品营销学理论已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的需求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传统的《市场营销学》中关于信息产品营销的内容明显不足;而在应用型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中,通常缺少企业真实环境的营造和实践教学环节,《市场营销学》课程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同时,为体现我校信息科学技术的专业特色建设,也须对《市场营销学》课程进行大胆改革,培养以“信息产品营销”为导向的应用型市场营销急需人才。

2 以“信息产品营销”为导向,确立《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理念

营销职能是企业中最重要的一项职能,《市场营销学》是培养各个层次管理人员的必修课。《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的综合性应用科学,研究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性,具有全程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营销分析的基本方法,能熟练地运用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企业市场营销中的实际问题。

信息产品强调信息服务,其作用是传递信息,产生效用但并不产生有形的产品,信息产品具备服务的一般特点,即无形性、不可分割性和不可储存性。因此,信息产品营销与传统的实体产品营销具有较大的差别。

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互联网的飞速成长以及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引发了营销方式的重大变革,服务营销将成为市场营销的主流。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各个行业和领域开展形式多样的市场营销活动,使整个社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尤其是对既掌握市场营销理论知识又精通信息技术的专业化人才更是急需。因此,传统的实体产品营销学理论已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的需求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培养以“信息产品营销”为导向的应用型营销人才能弥补目前市场的空白。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和优势,但是在信息产业营销人才的培养中,《市场营销学》课程中的信息产品营销内容明显不足。因此,为体现我校专业特色建设,须对《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大胆改革,培养以“信息产品营销”为导向的应用型市场营销急需人才,即培养具备信息行业特色,具备一定的通信技术基础,掌握过硬营销理论及方法,能将现代信息产品与市场融会贯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 以“信息产品营销”为主线,改革《市场营销学》教学内容

信息服务产品几乎已成为当代个人消费的必需品,如全球通、动感地带、天翼、彩信、彩铃等信息产品或品牌风靡全球,为大众所熟知和喜爱。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对市场营销的冲击,我们在研究信息产业人才需求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依照我校人才培养定位和信息技术特色优势,确立了以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所需的《市场营销学》知识为主线的课程改革体系。传统营销课程内容体系以实体产品营销为主线,这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的需求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必须以“信息产品营销”为主线来构建课程内容体系,将信息产品营销案例融入到教学内容中,改革《市场营销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在对市场及市场营销的介绍中融入通信市场及服务营销的内容,将网络营销作为推动市场营销学发展和深化的新概念引入到基本理论的概述中。

②信息产品飞速发展,在宏微观营销环境、消费者市场、组织市场、市场营销调研与预测等市场营销环境分析中,应将信息产品作为核心内容之一。

③在市场营销基础理论中融入信息服务产品内容,以非传统的方式将信息产品营销融入到企业战略、目标市场营销战略和市场竞争战略中。

④以信息产品为主线,确立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促销策略为一体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⑤为体现我校信息技术的特色,增加通信运营管理与营销管理的内容,主要介绍通信运营管理的内容、通信网及其业务、通信营销战略管理、通信客户管理、通信产品与业务管理。

4 以通信运营与营销管理的需要,创新《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

随着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信息服务新业务的不断涌现,通信企业面临着非常激烈的市场竞争,经营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复杂,掌握管理知识和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通信企业的欢迎。为发挥我校信息技术的特色优势,我们将信息产业及通信行业的运营管理和业务营销作为我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内容之一。我们将通信业的网络组织、业务生成、运营管理、营销管理等作为《市场营销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不仅在每一章融入信息服务产品的内容,而且专门增加一个篇章为“通信运营管理与营销管理”,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创新。通信运营管理主要介绍通信网络运行、技术发展和业务运营方面的基本知识,但不关注技术细节,而是以运营管理为出发点,介绍相关网络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思想,使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能够掌握通信网络和业务的组织方式,理解通信业务运营的过程,关注通信业的新发展。通信营销管理则主要运用市场营销的一般理论和方法,讨论通信企业营销管理的一些具体问题,如营销战略管理、客户管理、产品与业务管理等。

为适应通信运营与营销管理的需要和人才市场的需求,满足工学类专业学生获取市场营销学知识的强烈需要,我们已将《市场营销学》课程辐射到我校所有工学类专业。以“信息产品营销”为导向的《市场营销学》更贴近我校工学类学生的专业方向,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理解和掌握市场营销知识,能够培养其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完成从具有传统的工程师技能到具有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综合素质的转变。

5 以信息产品实战案例为依托,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在传统的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讲授内容以教材为中心,封闭性较强,与实际应用联系较少;教学方法落后,课堂讲授过多,缺乏互动,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够;学生社会实践机会少,体现实际操作能力的环节较少;授课教师实践教学素质相对较低,没有企事业单位的实战经验和社会工作阅历,难以指导学生的实践学习。这些将导致毕业生社会适应性不强,不能满足社会对市场营销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可行方法就是在教学中大力推广案例教学。

我们的教学团队走进企业,收集信息产品营销实战案例,在研究国际国内信息服务产品的特点和营销案例的基础上,总结其共同特点和个性特征,总结市场成功案例的秘诀,精选48个信息产品营销案例作为教学内容,同时,优选100多个小案例作为课堂讨论与课后练习。在课程教学中,课堂的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达到课时量的一半以上,课后练习以阅读案例、提出营销策略为主,课后网络与书籍阅读按课时量的2倍布置,练习和课后阅读均有严格的考核标准,实现了市场营销能力提升的全面创新。

我们采取独具创新的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市场营销学》中传统的“灌输式”和过分偏重理论讲授的教学方法,通过“做中学”,在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互动”、“经营情景模拟”、“管理岗位实习”等实战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课堂内外,通过虚拟项目和实际项目相结合的方法,将案例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提高实践能力为目标实战案例教学法因其真实性、生动性、综合性、启发性、实践性、动态性等特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快速提升了学生的市场营销能力。

在应用型营销人才的培养中,通常缺少企业真实环境的营造和实践教学环节,《市场营销学》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不仅要以实战案例为主,而且应当建立仿真的营销环境。为此,我们增加了以信息产品营销策划为主的课程设计环节,让学生走进企业,分析企业面临的市场营销环境、营销问题和机会,确定目标市场并进行市场定位,提出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促销策略,并确定市场营销的具体步骤、时间安排、费用预算等,能够更加有效地引导和促进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开展和进行。

同时,为了给学生营造仿真的企业运营环境,我们大力建设实验室,高度重视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不断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具体措施包括:①建成电子商务实验室、经济管理综合实验室、ERP实验室,先进、完备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较好地满足了人才培养的需要。②在实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我们尝试以仿真软件为基础的课程群实验方法,即营销类课程群、管理类课程群以及经济运行和分析类课程群,各课程群在原有的原理型实验基础上发展为更加贴近经济管理实际的仿真实验。营销类课程群软件平台包括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客户关系管理、网络营销、市场调查等仿真教学软件;管理类课程群软件平台包括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等仿真实验软件和ERP沙盘模拟实验系统;经济运行和分析类课程群软件平台包括会计模拟实验、运筹学实验、计算机财务分析实验、计算机统计模拟实验、证券实务仿真实验等项目。③在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的同时,我们积极开拓校外实习基地,与重庆移动公司、重庆电信公司、重庆联通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形成了一个有机循环的实习实训基地网,较好地满足了实践教学的需要,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另外,我们在新进教师的招聘中,优先考虑有企业实务工作经验者,坚持不懈地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

6 以《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为抓手,推进经济管理类专业建设

以“信息产品营销”为导向的《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通过融合市场营销知识和信息产品知识,体现了管理学科和信息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特色优势,也推进了其他经济管理类课程体系的重组、教学内容的精选和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更新,加强了实践环节,促进了有特色的专业主干课程建设。我们以《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为抓手,带动了整个经济管理类专业建设。

我们以“信息产品营销”为理念,将《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的经验推广到其他核心课程,在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的基础理论中融入信息服务内容,优化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例如,将信息产品的需求和供给、均衡价格、替代和收入效应、成本与利润、通信运营商的生产函数和均衡条件、通信行业市场结构等融入到《宏微观经济学》的课程内容中;通过融合管理学知识和信息通信知识,将通信企业的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环节结合《管理学原理》基础理论进行讲授;在《基础会计学》的课程内容中,将会计学知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提出大量实际工作中会计信息化的案例,突出了基于信息环境考虑会计数据管理的特点。优化后的核心课程以信息行业和信息产品为主线,充分发挥我校信息技术的特色优势,将信息产业及通信行业的经营管理作为我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内容,并以信息行业经济管理实战案例为依托,改革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我们培养的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知识结构逐步优化,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整体综合素质得到巨大提高。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改革,使我校经管类专业学生被社会广泛认可。

7 结语

我们将继续在《市场营销学》课程内容的创新和改革上开展新的工作,在“信息产品营销”为导向的应用型营销人才培养道路上进行新的探索,培养出将现代信息产品与市场融会贯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

作者简介:孙玺(1973-),女,汉族,重庆人,硕士,副教授,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工商管理系系主任,研究方向为通信市场营销管理、消费者行为,重庆 401520

第6篇:市场体系的内容范文

一、调整现有教材的滞后观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度推进,党对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有了更为深入、科学的思考,这些创新性的思考都体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对此,教师要准确把握,并及时作出相应调整。

1. 拓展深化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

党的十四大以来的20多年间,对政府和市场关系,一直在根据实践拓展深化认识,寻找新的科学定位。党的十五大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则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此次,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教材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调整为“决定性作用”。同时又要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

2. 深入理解“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和政策创新,深化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

全会决定坚持和发展党的十五大以来的有关论述,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强调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并提出了一系列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举措。

决定从多个层面提出,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的改革举措。在功能定位上,明确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产权保护上,明确提出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在政策待遇上,强调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将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根据课程标准,上述内容没有必要全部要求学生掌握,否则会增加难度,但老师可以告诉学生以拓宽其理论视野,深化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

二、充实与完善教材内容

1.明确对“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的认识,弥补教材不足

现行的《经济生活》没有讲述我国现在的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对要形成怎样的收入分配格局也语焉不详。而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对收入分配格局有了明晰的定位,即“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对于如何形成合理有序收入分配格局,现有教材的表述不如全会决定那样完整,决定按照通过什么手段、达到什么目标的逻辑设计来表述,比较完善,容易把握。例如,在教材“提高两个比重,实现两个同步”之前加上“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在教材“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之前加上“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种统一的表述更有利于师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

2. 完善对“市场体系”的认识,深度把握教材内容

《经济生活》按照健全市场规则,完善市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最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的逻辑顺序来展开。但教材对“完善的市场体系”“健全市场规则”没有作必要的交待,影响师生对教材的深度解读。通过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我们一方面可以更明确地知道“完善的市场体系”是指“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另一方面对教材中提到的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和公平的交易原则有更加具体的理解,因为报告对此有非常丰富的理论和政策内容,如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等。

3. 树立“协商民主”的意识,拓展教材的理论视野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之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协商民主”有许多重要的创新性的论述:如积极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把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要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拓宽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基层组织、社会组织的协商渠道;深入开展立法协商、行政协商、民主协商、参政协商、社会协商等。因此,站在“协商民主”的高度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政治生活》教材中“民主决策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协商与政治协商制度”这一理论,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三、整合教材内容

1.深化对改革作用的认识,整合教材“全面改革”的内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改革作用的认识又有了深化,认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正是基于对改革作用的进一步认识,全会作出了党和国家要由“推进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因此,顺应“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对现有的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本教材中关于经济改革、政治改革、文化改革等方面的内容加以整合,帮助学生建构起“全面改革”的知识体系。

2.了解“法治中国建设”的基本内容,有效建构“依法治国”的知识体系

《政治生活》的主线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根本要求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现有教材中“依法治国”的体系是不健全的,内容散布在教材的多个板块中。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对“依法治国”有了更清晰的表述,我们应以报告精神为指导,有机整合教材内容,从而更有效地建构“依法治国”的知识体系,把握教材知识的内在联系。

3.领会“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实质,把握知识的隐性联系

教学《政治生活》中“我国的政府受人民的监督”时,教师经常感到教材逻辑联系不紧凑,在整合教材时常会感到有些尴尬。报告指出,“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实质,“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一表述对“我国的政府受人民的监督”作出了明确的解释,完善了教材相关内容的逻辑联系,对此,教师要深入领会,准确把握。

四、丰富教材资源

1.增强对“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感性认识,丰富教材内容

《经济生活》涉及“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内容只有4句话,从“为什么、怎么办”的宏观角度加以说明,语言简练,比较抽象。党的十八届三会报告为我们提供了比较详尽并具操作性的知识。

一是更全面而具体地论述了“新型的工农、城乡关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它比教材的表述更清晰,有利于我们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二是与时俱进地具体表述了“如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例如: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维护农民生产要素权益,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创新,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相对于教材的宏观表述,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则更为具体形象。

对于上述内容,教师不要从理论的角度要求学生掌握,以避免增加教学难度,但可以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告诉学生,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感性认识,使教材内容更加鲜活,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2.具体阐释“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彰显教学的时代特征

《经济生活》教材的第96页,在讲到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水平时提到“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也许是考虑到教材的相对稳定,教材并没有具体说明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而报告对此有详尽的介绍: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尤其是目前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扩大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开放合作;扩大内陆沿边开放,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经济生活》的第97页,在讲到我国如何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时提到,“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我们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多元平衡”对于一般人而言是很难理解的,而报告中的“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则作了比较权威的说明。

第7篇:市场体系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购售电量;市场营销;组合;优化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购售电量的重视力度,开始对电力企业进行全面规范,通过市场政策提升购售电市场价值,形成了良好的电力市场环境。在上述背景下,电力企业纷纷开始构建特色购售电量业务,从根本上提升了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已经成为电力企业市场营销中的重中之重。

1.电力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组合

我国电力企业“三集五大”营销时要做好人员、资金、物料等集约化管理,依照规划、建设、运行、检修、销售需求形成完整的运营体系。尤其是在购售电量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对国家制定的“三集五大”营销体系进行全面重视,在“三集五大”基础上形成完整的营销策略组合,其具体包括:

(1)价格营销。购售电量营销过程中要对电价进行全面把握,依照用户状况制定相应的电量价格阶梯,从而全面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实现规划性购售电量。该阶梯设置时要对市场进行全面调查,依照用户状况形成针对性电价阶梯,包括用户行业状况、用电类型、用电周期等。与此同时,还要把握好宏观市场的价格调控机制,依照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用电量变化状况形成阶梯电价,从而保证购售电量的合理性。针对部分用户电力企业可以形成相应的购售电折扣或返点,以实现价格机制的调整和补充。如在夏季、晚高峰等时间段可以适当调高购售电量价格,通过价格机制降低高峰期用电量,保证购售电量能够符合国家宏观政策要求。而在常规时期则可以依照市场状况对价格进行适当下调,从而增加购售电量,实现“薄利多销”。

(2)品牌营销。良好的品牌可以全面提升电力企业购售电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收购电量开展时人员要对电力企业品牌进行全面重视,依照企业特色、产品内容等形成针对性品牌营销体系。该营销过程中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介进行电力企业宣传,对购售电量业务的特色及内容等进行讲解,确保用户了解售电量工作内容;要依照客户需求对购售电量服务进行调整,形成多元化营销体系,让用户能够享受更多优惠,为用户提供高质量购售电量服务,从而全面提升用户的忠诚度,实现购售电量工作的优化和完善;要从市场环境出发对购售电量业务进行调整,形成与市场环境相契合的品牌营销定位及营销内容,设置大客户品牌营销体系,紧抓品牌重点,树立良好购售电量品牌形象。

(3)产品营销。产品营销过程中要注重产品的组合和创新,这样才能够提升其市场竞争力。为此,电力企业需要对购售电量业务进行调整,增加附加值业务内容,让购售电量与企业中的各项增值服务结合在一起,吸引用户的注意力,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到营销过程中,从而实现电力企业市场营销效益的最大化。该附加值业务包括赠送产品、积分返利等,让用户能够在购售电量中享受更多的便利和实惠,从而全面提升用户的满意度。

2.电力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优化

2.1 运用“互联网+”,实现高效营销

电力企业市场营销过程中需要对高新技术进行全面把握,借助“互联网+”形成购售电量新模式,依照大数据平台全方位分析市场状况、用户需求等,从而保证购售电量工作能够符合新时期市场环境,从而实现市场营销效益的最大化。该“互联网+”平台要包括数据采集、分析及处理环节,对大数据中的各项内容进行整理,生成可视化图像,直接反馈到市场营销部门。与此同时,还要包括智能化交互平台,对购售电量过程中的各项问题及时进行交流和处理。一般设置时需形成内部交流、内外交流、外部交流三部分内容,并在该基础上将交流平台与智能检测装置、电网电表等结合在一起,实现互联网实时数据传输,构建智能化系统。

2.2 把握市场状况,拓展营销渠道

购售电渠道一直是影响电力企业市场营销效益的关键。新时期购售电量过程中电力企业要对服务网点的数量进行拓展,确保服务网点能够实现用户的全覆盖,为用户提供便捷服务。尤其是在购售电量较多的区域,需要结合具体的用户状况适当增加购售电网点或人员,从而全面提升用户的满意度。除此之外,在购售电量工作开展时电力企业还要对市场营销合作进行拓展,形成多元营销途径,通过构建股份合作体系、产品融合服务机制等,形成多元化营销途径,真正拓展电力企业市场营销范围。

2.3 完善营销机构,优化服务内容

在电力企业购售电量市场营销工作中需要对组织机构进行强化,构建扁平化营销管理机制,确保各个部门之间能够相互配合、相互监督,从而形成高效市场营销体系。与此同时,还要做好人员的招聘和培训,依照新时期购售电量营销工作需求对人员知识、技能及素质进行全面考核,确定人员符合要求后方可进入岗位工作。要定期对人员进行知识和技能培训,对最新购售电量市场营销理念及内容进行讲解,确保人员能够与时俱进,从根本上提升电力企业市场营销质量。除此之外,还要对市场营销服务体系进行完善,构建完整的反馈机制,积极与用户联系,及时做好用户反馈意见的处理。

总结

电力企业市场营销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对购售电量进行全面重视,在价格营销、品牌营销、产品营销基础上形成完整的营销体系,不断优化购售电量营销内容,全面提升营销效益。与此同时,还要加大对营销组织机构的建设,做好“互联网+”环境下购售电量营销工作的调整和优化,从根本上拓展电力企业购售电量营销渠道,实现电力企业经营效益的全面优化。

参考文献:

第8篇:市场体系的内容范文

经济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此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不仅历史学科独立设置了经济史模块(必修Ⅱ),而且思想政治学科也设置了经济生活(必修1)和经济学常识(选修2)两个模块。由此产生一个独特现象,即相当一部分内容两门学科均有涉及,但论述角度却不同。本文拟以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关内容为例,对两门学科教材就同一知识的处理情况作初步的比较分析,并提出一些高中历史教学建议,且作引玉之砖。

执教高中历史学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关内容,必须理清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第二,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有何利与弊;第三,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怎样建立起来的;第四,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何重大的意义。

一、历史与思想政治教材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关内容处理的比较分析

(一)对问题一“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的处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包含何为市场经济、市场如何对资源进行配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基本特征等知识要点。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Ⅱ)中第三个学习内容“历史性的跨越”子目(第57页)的正文叙述为:“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对本问题的上述知识要点,教材的正文接下来均没有叙述,而且也未设置相关的“知识链接”或“资料卡片”。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经济生活》(必修1),在“市场配置资源”框题(第79页)的正文写道:“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主要是通过价格的涨落以及供求的变化由市场来调节的。哪种商品在市场上好卖,人们就扩大生产;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昂贵、供应紧张,人们就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市场中好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调节人、财、物在全社会的配置。”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题(第82―83页)的正文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又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三大特征,每一特征独立成段,有适当分析,并结合现实分别在三个方框内或以文字,或以统计图,或以图片等形式,与正文相印证,浑然一体。

(二)对问题二“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有何利与弊”的处理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Ⅱ)在相关的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对本问题的知识要点均未叙述,也无相关的“资料卡片”和“知识链接”。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经济学常识》(选修2),对此专设“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及其作用”框题(第79―82页)进行系统叙述。其中第一目“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交待其建立的历史背景,并概括了它的基本特点。第二目“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就其历史上的作用,结合统计数据和图片作了三点归纳。第三目“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及其影响”,从所有制、经营管理、分配三个方面进行了剖析,特别是所举的经营管理方面条块分割弊端的典型实例,非常鲜活生动。

(三)对问题三“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怎样建立起来的”的处理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包含建立的过程、该体制确立的主要表现等知识要点。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Ⅱ),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相关史实的叙述,在该专题第二个学习内容“改革:从农村到城市”子目内(第53页),提到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在该专题第三个学习内容“历史性的跨越”子目内(第56―57页),提到了邓小平南方讲话、中共十四大;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子目内(第57页),提到了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五大等。前后五大历史事件叙述分散,而且对每件大事在该历史进程中所处的地位和产生的作用表述不够明确,历史进程的脉络既粗略又欠明晰。关于该体制确立的主要表现,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子目内(第57页)写道:“改革开放30年,我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是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二是初步形成了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可见,对确立的主要表现表述不准确,归纳欠全面,并且对每一方面的表现又未作进一步的阐释。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经济学常识》(选修2),在专题五设两个框题“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第83―86页)和“建立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第87―90页)集中叙述,建立过程涉及七大历史事件:①中共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打破了我国过去由计划一统天下的局面,为市场调节作用的发挥打开了缺口”;②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突破了把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③中共十三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经济运行模式,要求实现计划和市场的有机统一,表明我们党已经认识到计划和市场的作用都是覆盖全社会的,不再把市场调节置于从属和次要的地位”;④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发表“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等重要讲话,有力促进了思想的解放;⑤中共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改革的目标,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彻底突破了计划体制的框架”;⑥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被写入宪法,标志着它的发展有了根本大法的保障”;⑦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规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至于十五大,连同十六大、十七大,教材均视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事件(会议),在本专题另设一个框题叙述。可见,该教材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的历史进程叙述环环相扣,脉络清晰,而且增加了写入宪法的相关知识点,避免了该部分内容的“党史”之嫌。

关于该体制确立的主要表现,在框题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子目中(第87页)指出:“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是三个最为重要的环节。党的十四大以后,我国围绕这三大环节,加快改革,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起来。”紧接着教材又将上述三个环节各设一子目展开阐释。“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子目(第87―88页)正文结合三则材料分析指出:“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性工程。市场主体主要有三类:企业、家庭和政府。其中,最基本的是企业。党的十四大以后,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基本形成。”正文之后又以“名词点击”的形式,就“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内容、基本特征作了辅助说明。“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子目(第88―89页),正文结合两则材料分析指出:“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党的十四大以来,在一般商品市场继续发展同时,我国的生产要素市场发展加快;随着我国价格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逐步形成,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大大增强。我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开始形成。”正文之后又以“名词点击”的形式,辅助说明市场体系的构成。“建立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子目(第89页),正文第一部分按时序陈述相关史事,“从1994年开始,我国实行以分税制为核心的新的财政体制;建立了在国务院领导下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调控体系;转变了计划管理体制,把一般加工业的建设项目逐步推向市场,实现了投资渠道多元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分别于1993年、1998年、2003年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政府机构改革,使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有了很大的改变。我国初步建立起各级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实现了国有资产管理权从各级政府部门中的剥离。”在此基础上,正文第二部分指出:“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宏观调控体系包括调控目标、任务、手段、方式等。党的十四大以后,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形成。”可见,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主要表现梳理较为全面,而且有事实,有分析,逻辑感染力强。

(四)对问题四“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何重大的意义”的处理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何重大意义涉及理论、经济两个层面。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Ⅱ),在本专题第三个学习内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子目(第57页)正文最后写道:“2007年年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较1978年增长了近十四倍,超过德国,仅次于美、日,居世界第三位。”显然,只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促进了经济发展的事实作了概要陈述,而对其重大的意义未作任何分析。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经济学常识》(选修2),关于理论层面的重大意义,在专题五的框题2“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内,专设一个子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意义”(第85―86页)分析,指出“长期以来,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者,还是西方学者,都把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把市场经济作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将二者看作社会制度的范畴……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明确指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消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选择奠定了理论基础,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关于经济层面的重大意义,教材虽然没有进行直接的分析,但在框题4“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第一个子目(第91―93页)中,从“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有利于实现科学发展,是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增强防范经济风险能力的需要”等方面,分析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这为我们从经济层面分析其重大意义提供了三个视角。

二、对高中历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内容的教学建议

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设计,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教学在前,高中历史必修Ⅱ模块教学在后,高中思想政治选修2《经济学常识》教学更后。基于此,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必修Ⅱ模块教学时,要尽可能“借力”思想政治课,可尝试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其一,通过恰当的形式适时引导,激活学生对《经济生活》相关概念业已形成的潜在记忆,浅化、近化历史,降低教学难度。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历史理论认知水平。如第一个问题中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等知识,即可按此施教。

其二,应就近充分利用《经济学常识》这一宝贵的课程资源,对历史必修Ⅱ教材中某些未写但又不可或缺的内容进行适时适度的补充。这样既可为历史新知的教学搭建必要的“脚手架”,又可为今后思想政治课相关内容的教学奠定基础,一举两得。如第二个问题中有关“传统计划经济”的系列知识,第四个问题涉及理论层面的重大意义等内容的教学,就可采用此法。

其三,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知识储备量不足往往影响相关认知加工的水平。故历史教学可借助思想政治科教材内容,充实相关史实。如此,更加切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有助于学生扩大认识视野与分析角度,建构完整的认知结构。如第三个问题中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以及确立的主要表现等内容的教学,运用此法效果较好。

其四,可借鉴经济学分析的视角分析历史问题。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从经济学角度认识经济史问题的基本素质,提升学生以经济学思维有效解决经济史问题的能力。如第四个问题中经济层面的重大意义的分析,可采用这种方式。

第9篇:市场体系的内容范文

1.教学理念落后。教学理念体现着高校的教学思想,市场是活的,人也是活的,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特质,而不同的特质则关系着其与市场的特定联系。诚然,从目前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理念来看,以就业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是十分明智的,抓住市场,教市场所需,授市场所要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不少高校在构建这一理念时却陷入了完全以市场为准绳,完全以就业为教学的怪圈当中,使教学变得刻意为之,盲目被动,严重忽略了人的本质,不能充分释放学生的兴趣爱好,亦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不可取的。2.教学内容简单。众所周知,市场营销专业注重的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这在市场营销中更加瞩目。但事实是,受传统教育教学的影响,简单,枯燥,说教形式,解释样式的教学在市场营销专业的课堂上比比皆是。以中医教学为例,中医是一门临床学科,讲究的是手眼脑并行,因而在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体系的构建中也应将这一教学内容镶嵌进去。否则,学生根本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专业知识的内涵和实质,不能将学到的东西转化为自身的财富。与此同时,中医在教学案例的使用上,也呈现出与时代不符,与市场脱节的现象,太多的案例都是以前的旧事件,旧故事。这就无法跟当下的人才教育需求和市场需求想契合,存在较大的局限性,缺乏一定的针对性。3.教学方式死板。灌输式教学依旧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的基本方式,教师在讲台上高谈阔论,学生就只能在课桌前被动学习,记录笔记。市场营销专业是一个对实践性要求较高的专业,如果还是以这样一种方式来进行学习的话,师生间缺乏互动,课堂上气氛沉闷,这是很难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中医在这一方面的体现更加明朗,中医是一门临床学科,望闻问切这四个字已然展现了中医以实践为根本的教学与治疗方式,因此在中医教学中,无论哪一门课程的教学都是不可能只是依靠教师的三言两语就能融会贯通的。教学方式的死板直接影响了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体系的构建,这是必须要加以改善的。

二、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

1.提升教学理念,以人为本。构建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体系,首先要建立起一套正确的教学理念,以人为本,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要立足社会,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学体系。在这一点上,中医学院的思路应该是继续发扬“师承家授”的中医传统继承模式,努力契合中医个体化、经验性和地域性的特色,导师制不失为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理念的一种尝试。当然,要从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学生的今后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可急功近利,亦不可片面追求短期利益。2.创新教学内容,培养品格。教学内容是中医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必须给予重视的一项事业,这是构建教学体系的第二个重点。在教学内容上,要在紧跟市场需求,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意加强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使之先做人再做事,具备良好的品质和医德。列举案例时,要采用经典案例和新近案例结合的手法,多将当下临床出现的情况整理成教案传授给学生,使他们感受到中医在时下的功用和魅力。3.开拓教学方式,注重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高校在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必须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一方面,可以多开设一些实践课,诸如以戏剧小品的方式安排教学活动,将理论知识演化为学生们的相互交流,从而加深印象。另一方面,则可以安排学生到实训基地实践,让他们在真正的市场上感受营销的本来面目。如中医学院在教学时,就可以邀请从事医药营销的专业人士走入课堂为学生们讲课,或带领学生亲自走入医药市场感受营销在市场上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