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后勤服务保障存在的问题范文

后勤服务保障存在的问题精选(九篇)

后勤服务保障存在的问题

第1篇:后勤服务保障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 市场经济 机关 后勤保障 管理

一、引言

机关后勤工作是机关行使职能活动的重要保证。长期以来,机关后勤部门担负着为机关领导及工作人员后勤服务的任务,在保障机关工作,改善职工生活,稳定职工队伍,管好国有资产和节省开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行政机关后勤工作是行政机关顺利履行职能,成功实现行政目标的重要保证。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现阶段机关实际情况相符合,反映机关后勤保障工作内在规律的机关后勤管理模式,对于深化机关后勤体制改革,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市场经济下机关后勤保障存在的问题

1.机关后勤保障制度不健全

市场经济浪潮客观上要求后勤保障与市场接轨,但是从目前机关后勤保障制度来看,各部门往往设有自己独立的财务、食常、卫生、维修等后勤科室,管理局并没能将统一管理的职能运行,造成机关资源难以得到优化配置,国有资产管理分散,职能划分缺位错位,。这突出表现在政府各部门政务与事务不分,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不明确,事管局是市级机关后勤工作的主管部门,但由于与有关的部门存在职能职责交叉问题,造成职能不到位,工作关系没理顺,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影响了行政效率。

2.机关后勤保障缺乏活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地方行政机关后勤工作从封闭走向开放。我国现行的地方行政机关后勤管理体制建立在传统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基础之上,长期以来计划体制下形成的福利型供给保障服务机制未能突破供给制和福利型的模式,阻碍了机关后勤服务水平的提高。在思想上缺乏市场观念和效益、效率观念,缺少竞争意识,机关后勤保障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并入市场,社会服务业也难以进入机关市场。后勤服务的内部经营管理没有引入市场机制,管理落后,竞争能力差,效率低下,有的甚至成为亏损大户,后勤服务单位之间也难以实现统筹运作,联合经营。

3.机关后勤保障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

文化程度偏低、技术水平不高、年龄结构老化、经营人才匮乏是目前机关后勤保障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的集中表现。机关后勤管理人员没有专门的选拔机制,后勤管理要求懂经营会管理,业务专业性强,要有出色的管理和协调能力,但是后勤队伍缺少专门的水、电、暖、厨师、保卫服务专业技术人员。另外,正式人员比较固定,没有优胜劣汰机制,知识难以更新,而且编制紧缺,不少工作人员是从社会上招临时工,而低薪招不来有技术的人员,高薪又无支付能力。

三、改善市场经济下机关后勤保障问题的对策

1.健全机关后勤保障制度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规范全国机关后勤管理工作的权威性的法律或法规,虽然各地都出台了一些规范性文件和管理制度,但都缺乏强制性、权威性、系统性和前瞻性的缺点,有的甚至有与法律法规相抵触和自相矛盾的地方,而且缺少有效的监督执行机制。因此应当结合《机关事务条例》的起草,制定适合行政机关特点的相应的具体制度。政府应当确立机关后勤保障工作的地位、明确机构的设置和配备相应的职能,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机关后勤部门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完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建立权责明确、运转协调,既能相互制衡、又能防止权责脱节的后勤管理机制。

2.引入市场机制,增强后勤保障活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机关要牢固树立竞争意识、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用优质服务和良好的企业形象去占领后勤保障市场。机关要大力发展后勤经济实体,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行规模经营,打破部门界限,整合分散资源,将有条件的后勤服务经营单位改组跨部门的经营实体或企业集团,实现分工协作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利用庞大的后勤资源来创造更高的效益,迸一步提高后勤保障能力,从科学管理中谋求效益,不断提高机关后勤产业的科技含量,依靠科技进步推动机关后勤产业的发展。

3.强化人员的选拔和培养,优化后勤队伍

做好人员结构调整,提高后勤队伍素质,这是推行社会化改革的基本保证。在后勤队伍上,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旗下,重视专业化、技能化人员的配置,创造条件解决人员结构年龄老化、文化水平较低,后勤管理的专业化和服务的技能化要求与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矛盾,加强人才资源开发,注重职工的专业培训工作,完善内部竞争机制、推行机关后勤员工聘用制,满足后勤科学化、现代化、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四、结论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发展正在稳步推进,迫切要求我们深入研究当前机关后勤保障存在的新问题,机关后勤保障体制是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职能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因此,研究市场经济下我国机关后勤保障体制的创新问题,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推动政府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不断前进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工程的顺利实施具有重大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德秋: 做好新形势下机关后勤工作的方法和途径[J] . 中国机关后勤,2008(1)

[2]张卓群: 关于机关后勤工作改革的思路[J] .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5(1)

第2篇:后勤服务保障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后勤管理;思路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7-0225-02

0 引言

高校后勤工作是高等教育发展不可缺少的保障,体现在学校教学、科研、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服务与管理的双重职能。2010年,我院成为国家示范院校,2011年,根据克拉玛依市发展规划,要把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创建成一所包括:工程师学院、高等学历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硕士培养等多层次的综合性大学。随着我院教育管理体制的变化和办学模式的转换,今后我院将逐渐创建成一所综合性的大学,因此,目前的后勤服务保障工作已渐渐不能适应其要求,改革势在必行。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来我院视察工作时曾题词“创建一流高职院校”这表明“职业教育大有作为”,这就要求职业技术学院要建立一整套一流的后勤工作保障体系来适应一流的职业技术教育。

1 当前我院后勤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条件下,要想办成一所综合性的大学,为“打造世界石油城”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就必须进行我院的后勤管理体质改革,促进我院后勤管理工作迈向新阶段,使我院后勤保障工作不再是制约我院发展的“瓶颈”。目前,我院后勤管理工作存在以下期待解决的问题。

1.1 思想观念陈旧,缺乏服务意识 我院的后勤人员一直以来都是在企业管理模式下工作,思想观念陈旧,总是认为只要完成了基本的工作任务就行,缺乏服务意识,所以后勤工作质量不高,学院师生员工的满意度不够。我院从企业办学转变为社会化办学后,后勤管理机构的服务职能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观念的改变及服务意识的提高势在必行。

1.2 后勤管理部门与学院其他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横向联系 长期以来由于工作性质及职能所限,许多同志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后勤部门只需要做好本范围的职责工作就好,没有必要与其他部门发生联系。在实际工作中,后勤工作独立进行,没有与教务等部门沟通,使得后勤服务与学院教学等部门的要求不能达到很好的统一协调。

1.3 目前我院后勤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我院高校后勤队伍整体素质较低,员工技能水平低,技能相对单一,参与社会竞争能力差,缺乏风险意识和开拓创新的精神。表1是我院后勤员工队伍的整体状况。

2 推进我院后勤管理的对策

2.1 进行后勤管理体质改革,转变职能,从员工思想观念上推行后勤社会化管理 学校后勤保障部门应以服务于学校的中心工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能,推进社会化管理,有条件的逐步转向社会化。我院后勤保障部门在过去,长期形成的单一行政管理体制模式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在过去完全由学院直接统一领导和协调,没有任何外来力量参与竞争,完全由学院安排内部职工和直系亲属来承担后勤保障任务,这在我院建校后一段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曾经对学院的发展和建设产生过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学院职工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仍然处于过去那种统一管理模式,由于文化素质过低、业务技能单一,在思想上不求进取得过且过,工作上缺乏积极性、主动性、缺乏主人翁的责任意识,在思想上严重缺乏对全校师生的服务意识,这种情况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学院的发展,不和谐、不稳定因素逐步显现,后勤保障工作得不到有效的落实,这种单一管理模式显露了很大的弊端,严重束缚了我院后勤部门的活力。因此,必须要从转变员工思想观念上入手建立适应我院长期发展的后勤保障机制。

2.2 积极引进社会力量,通过竞争机制提升管理和服务质量 我院分管后勤工作的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强调指出我院后勤社会化改革必须要进行,更要强化后勤服务为我院全体教职员工服务的目标与要求。以确保我院的稳定。要规范后勤服务者与被服务者之间的关系。制定相应的制度来确保相互之间的制约与促进关系。例如,为提高后勤管理服务水平,分批次安排后勤管理人员及普通员工到全国知名服务品牌,独山子石化公司矿区事业服务部“660”服务中心进行观摩学习;为提高我院全体师生员工的餐饮质量保障,特地安排原来校内职工统一承包经营食堂的人员进行学习转岗分流,通过学院招标,引进了校外八家餐饮业主来我院经营民族餐饮和汉族餐饮,通过这一竞争举措使我院师生员工的餐饮保障有了质的跨越式发展。这其中最具代表的典型是:引进了“新疆农业大学后勤管理集团的民族餐饮”、“宁波康喜乐嘉”餐饮连锁店等,很多的业主厨师都具有高级厨师资格证书,在组织参加的全国高校餐饮选拔大赛新疆赛区的选拔赛中取得了团体第三名及个人第一名的好成绩;为了提高考核管理的水平,依据岗位特划分成立了物业管理服务中心、维修保障服务中心、餐饮保障中心、车辆管理服务中心。后勤管理部门加强了对各中心在政治思想教育、遵纪守法、劳动纪律、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服务满意度回访、问题处理的及时程度、安全管理、业务技能的学习情况、取证上岗情况等全方位进行了全面监督检查。并及时通报处理特殊情况不留隐患。

2.3 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和后勤信息化平台建设 我院后勤质量管理体系目前正在逐步向良性发展,强调的是标准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管理,具有职责明确、流程清晰、突出预防、持续改进的特征。倡导竞争性质量观,强调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通过与学院其他部门共同努力,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符合我院实际的一套后勤报修管理系统,通过前期的调试和完善,目前该系统运行情况良好,通过后勤信息化平台建设使我院进一步加强了后勤保障的及时程度和准确程度,工作流程清晰、职责分工明确,彻底改变了以往那种工作过程拖拉、应急保障缓慢、信息渠道不畅通的局面。工作过程更加标准化和精细化。使后勤管理部门更好的对学院资源进行规范、科学和有效的控制。同时对于后勤管理运作和业务流程规范化。减少管理层级。后勤管理部门可以及时掌握日常运行情况并对工作任务进行跟踪了解和监督。尽力做到及时准确,力争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及时消除各种隐患,确保不断推进后勤社会化进程。

3 结束语

我院后勤管理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我院进一步迈向新阶段、高层次大学中的一件大事,需要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高度支持。许多具体工作应该总结制定出相应的制度或规范,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补充完善,使管理工作纳入制度化科学管理的轨道。使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整体上呈现出“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服务质量明显改善,员工素质明显提高,经济效益明显优化”四个显著特征,最后能为实现克拉玛依市“打造世界石油城”的重大战略目标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石永超.中学后勤部门育人功能的实践与研究[J].高校后勤研究,2008(03).

第3篇:后勤服务保障存在的问题范文

一、目前机关后勤保障工作基本情况及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一)基本适应当前机关后勤保障工作的需要,建立了制度,落实了岗位责任制,后勤保障工作人员能够按照制度规定,根据自己的岗位职责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组织纪律性、工作作风较好,能够树立服务意识,做好服务工作,上级领导干部和职工群众持比较满意的态度,对机关后勤保障工作予以肯定。

(二)在当前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机关后勤保障工作还存在差距和不足,特别是在工作效能上不尽人意,给机关工作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机关后勤保障工作存在差距和不足的原因,一是探索长效监督机制方面不够。对于制度措施的落实工作,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方面做得不够,有工作不到位和缺位现象,还没有从理论的高度和管理学的角度结合服务中心工作实际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并加以制度化和规范化。二是廉政意识还不够全面。虽然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够做到自律,有服务意识,但还没有完全把“小事”、“小节”同腐败现象联系起来,还没有真正做到廉洁自律。三是学习缺乏系统性。机关服务中心范围广,人员杂,组织学习较困难,因而对党的十七大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方面学习还不够深入和全面,对其精神实质领会的不够深刻,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解和深化。四是在后勤服务上,主动性不够,碰到具体困难时,不及时想办法解决,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希望由上级领导解决。

二、抓住后勤保障工作的关键,深刻领会开展机关服务中心工作效能建设的重要意义

上述机关后勤保障工作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除了加强学习和提高认识外,关键是提高机关服务中心的工作效能。那么如何提高机关服务中心工作效能呢?关键是要创新机关服务中心工作效能建设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因为没有机制,就缺乏机关服务中心工作效能建设的具体步骤,就好象建房子没有图纸,人们无所适从,要提高机关服务中心工作效能建设是一句空话,实现不了。那么如何去创新机关服务中心工作效能建设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呢?就要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结合实际情况,通过抓学习、抓制度、抓落实,进一步把思想、行动统一到提高办事效率上来,把目标统一到更好地为机关发展服务上来。

(一)领导的重视是搞好后勤工作的关键。机关服务中心工作效能建设建立领导机制并不难,发个文件就可以了,但基本还是原来的领导层次和工作方式,关键是要领导干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刻领会开展机关服务中心工作效能建设的重要意义,所以创新领导机制实质是思想认识问题。开展机关服务中心工作效能建设,目的就是要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改善工作质量,大力树立服务意识,为机关工作做好各项后勤保障工作。所以创建机关服务中心工作效能建设领导机制关键在于思想,在于认识,领导干部思想上、认识上把机关服务中心工作效能建设真正当作一件必须要办的事来做,那就是创新机关服务中心工作效能建设领导机制,就能够提高机关服务中心工作效能建设。只有领导对后勤工作高度重视,为后勤工作提出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后勤的管理工作出谋划策,使后勤工作人员有了强有力的后盾,在开展后勤工作中才能不断创新,高标准严要求地完成各项任务。因此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后勤工作的重要性,真正把后勤工作摆上自己的议事日程,把后勤工作作为一个窗口工程,作为一个开展工程,作为一项保队伍稳定的政治任务来完成。只有深化对后勤工作的认识,才能把重视、关心后勤工作变为自觉行动,才能把后勤工作做得更好,才能使后勤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是搞好后勤工作的保证。后勤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很不起眼,但只要某个环节跟不上,就会影响全局,使工作、生活不能正常运转,建立和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是搞好后勤行政管理,完成各项保障工作任务的重要基础。只有制定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才能使后勤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才能实现机关工作规范化管理的要求。要根据工作实际,不断制定、修改、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为后勤工作作出规范性的指导,杜绝开展工作时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三)后勤队伍的稳定是搞好后勤工作的前提。后勤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后勤工作完成的质量。努力提高后勤人员的服务意识,树立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精神是工作的重点,建立一支作风过硬、全心全意为机关服务、为基层服务的后勤队伍是开展后勤工作的必要前提。首先,后勤干部职工自身要增强后勤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危机感,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积极适应后勤改革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适应管理服务的新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竞争能力、适应能力。同时,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思考和研究履行工作职责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此外,还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文明礼貌、周到细致是对后勤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没有良好的素质和心态,没有敬业、吃苦、实干的精神,后勤工作是干不好的。再者,后勤部门应当根据不同的岗位需要,鼓励干部职工学技术、学技能、学文化、学理论,做到人人要有一技之长。要定期举办针对性强、专业性强的各类培训,培养造就新一代高素质的后勤管理骨干。

(四)牢记宗旨,确保服务保障到位。服务领导、服务机关、服务群众,是后勤工作的宗旨,搞好服务是后勤工作的基本职责。不论后勤工作如何改革,必须把服务放在第一位,保证机关工作正常开展。一是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是做好服务工作的基础。后勤部门要把广大机关干部的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唯一标准,把群众观点及其需要当作对工作的不断追求。二是树立超前服务意识。要克服固步自封、自我满足的思想,不要把工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要自找差距,不断创新,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增加服务项目。三是树立低成本观念。后勤是管钱、管物部门,由于行政经费、事业经费有限,一定要精打细算,节约开支、树立低成本意识,要一切为机关着想,以最低的费用最大限度地满足机关干部职工的需要。四是进一步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后勤服务部门要广泛深入实际,加强内部工作的研究,对新事物、新问题,建立定期会议制度,对服务中心内各项事务工作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及时了解和掌握群众对后勤工作的满意程度,提高效率,努力为机关各部门和广大干部职工办实事,明确一定时期的工作任务和方向,不断推进服务中心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三、要结合实际,明确重点,切实解决机关服务中心工作效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建立工作机制提高机关服务中心工作效能建设的必要条件,关键要从解决基层和群众意见较多的突出问题入手,突出重点,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在抓落实上下功夫。

1.落实岗位责任。对各个职能后勤部门按照工作项目、工作概述、工作标准和所需知识技能等四方面内容,制定量化事项,责任到人的职位说明书。做到每个部门、每个个人都有岗位职责,每件工作、每项事情都有人管、有人抓。

2.推进政务公开。我们的许多后勤保障工作对办事群众来说,还有很多不了解,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为此,要推进政务公开,把办事程序、办事要求等能公开的全部公开,彻底方便人民群众办事。

3.开展优质服务。优质服务的关键在于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做到这一点,需要整合内部人力资源,避免出现忙的忙、空的空,把有限的人力资源都用到工作上来,这样就加快了工作进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4.强化工作创新。机关服务中心工作效能建设领域广泛、内容丰富、任务繁重,我们必须找准基层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强调研,逐个认真加以解决。

第4篇:后勤服务保障存在的问题范文

1.服务意识薄弱。学校后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便是服务意识有待增强。后勤部门的主要职能就是为了服务,服务于教学活动,服务于师生员工,服务于学校发展。但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在后勤管理中还存在着服务意识薄弱的问题,后勤人员与其他教职员工比,举得自己付出多、获得少,抱怨较多。实际上,学校的每个职位都要承担一定的职能,这些职能相互配合,才能够促进学校的发展。后勤服务意识的薄弱会削弱这些职位的功能,导致这些职位功能发挥不够。这样,学校整体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2.队伍素质不高。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之二是人员素质普遍偏低。相对来讲,后勤人员的文化程度低、专业化程度低,而且还有部分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不高。这些人员大部分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文化底子差。对于水电、基建、绿化等岗位的工作人员来说,专业水准又不高。再加上思想政治素质不高,这些因素都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在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的背景下,这些人员能够给师生员工提供的后勤服务水平就是有限的。3.管理水平和服务技能不高。学校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还包括管理水平不高和服务技能不高。后勤的管理相对松散,而且后勤管理本身正处于探索的阶段,社会化和专业化都还没有完全实现。在这一过程当中,到底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比较合适,学习都还在摸索中。因此,一些学校就出现了后勤管理松散化的状态,后勤管理不能与学校的发展保持同步,不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好服务,宿舍管理、食堂管理、校园环境管理等都粗放地进行,浪费了资源,而效率又不高。后勤人员服务技能不高,则师生员工能够享受到的服务就是有限的,后勤管理本应发挥的保障职能也是有限的。

二、改进学校后勤管理的对策和措施

1.增强服务意识。学校的后勤管理工作,其基本价值观就是为学校育人提供全方位高效优质的后勤服务。因此,后勤管理要与学校的其他各项活动紧密配合,跟随其他活动的节奏,主动服务、提前服务,发挥保障功能。比如,在新生入学之前,就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教室、宿舍、食堂、校园,各个方面都要准备好。这样,新生才能对学校有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这只是一个例子,学校的各项活动都离不开后勤的保障,教师的教学活动、师生的文体活动等,这些都需要后勤管理人员提供保障。因此,后勤人员必须要首先树立服务意识,摆正位置,定好位,做好本职工作。2.加强队伍建设。要改进学校后勤管理,还要加强学校后勤队伍建设。针对后勤人员学历偏低、专业性不强的问题,一方面可以补充整体素质较高的新人进入到后勤人员队伍中,另一方面可以加大对现有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现有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第一种方案可行性相对低些,要补充人员必然会增加成本,这与精益管理的要求是不相符的。相对来讲,第二种方案可行性更强,就是通过学校内部的培训或者外部的培训来提升现有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这样既不用补充人员到队伍中来,又充分挖掘了现有人员的潜能。3.以精益管理为抓手提升管理水平。精益管理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目标的管理方式,通过提高顾客满意度、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加快流程速度等,实现创造的价值的最大化。学校后勤管理也要贯彻精益管理的思想,从制度完善、效率提高、价值增大等方面着手,更好地为师生员工服务。首先,就是要完善各项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和人员上岗要求,做到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在此基础上,降低各项活动的成本,以一定的成本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或者同样的产出花费尽可能少的成本。最后,后勤部门要本着客户满意的原则,通过周到、高效的服务使师生员工感到满意。

三、结语

第5篇:后勤服务保障存在的问题范文

1.后勤保障与资产管理人才队伍和机构建设不足

学校的工作主要以教学为中心,因此在后勤保障和资产管理人员的选拔上缺乏职业素质等方面的要求。部分后勤管理人员缺乏服务意识和管理技能,无法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后勤保障和资产管理工作提供服务。有些学校的管理人员身兼数职,管理理论和实践工作均存在的一定问题,不能够胜任学校后勤和资产管理的工作。在部门的设置上,学校通常由设备部门和教务部门对教学仪器进行管理,后勤部门管理房屋、建筑物,校办管理学校的无形资产,图书馆管理图书杂志等,财务部门对账面进行管理。结构看似分工明确、权责明晰,但是缺乏一个统一的部门来对上述各个部门的工作进行统筹管理和监督。也有部分学校将后勤保障和资产管理的工作统一归于总务处、办公室等部门,造成后勤保障和资产管理工作出现权责不明晰,责任无法划分,更无法对各个部门的工作进行量化考核。

2.学校后勤保障与资产管理内控机制缺乏

近年来,我国加强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力度。对于中学的后勤保障与资产管理工作来说,正是由于工作中存在上述问题,才使得学校缺乏相关高效的内部管理与控制监管机制,全员参与的内部控制理念没有得到强化,部分中学只是将后勤保障和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工作交给总务处和财务部门进行管理。尤为突出的是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一些资产没有配备相关的登记管理制度,资产去向不明,应报废的资产没有及时报废,会计核算上也未及时体现,容易导致学校的资产存在账实不符等现象。在相关设备的维修和维护上,缺少足够的相关专业人才来对这些设备进行维修管理,加大了设备的维修难度,也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另外,在后勤进行采购时,内部控制活动监管不到位。一方面,缺少严格的设备购置申请审批,采购不按照预算来执行,审批较为随意;另一方面,购买物品的渠道不正规,有的甚至不能开具相应的发票,没有及时按物品类别入账,造成资产和后勤物资清核时账实不符,不能做到对号入座。

二、后勤保障和资产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1.更新后勤保障与资产管理的观念

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对后勤保障和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将学校的后勤保障和资产管理工作日常化,经常开展后勤和资产管理的工作会,解决实际问题。其次,学校后勤保障和资产管理的发展方向是社会化,因此要改变陈旧的后勤保障和资产管理的国家统一供给的理念,要鼓励、吸引、依靠社会优质资源来为后勤保障和资产管理工作服务,使得市场机制在后勤资源配置中发挥其核心作用。再次,应该以法律为基础进行后勤保障和资产管理的工作,比如后勤工作中的校园的绿化和保洁服务,应该与相应的后勤公司在合同的基础上展开工作。最后,还要把握好学校后勤保障和资产管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不能单纯强调市场性而忽视了学校最根本的教育和服务性,要保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邗江中学以节能为主要指导思想使后勤保障与资产管理实现由观念到制度的创新。该中学后勤主管部门分主任、保安班长、当班保安员等职务,统一管理教室和各个办公室的用电情况,设置正常的开灯时间。另外针对节能、采购、资产保管任务分配到班级,要求班主任对本班级的任务承担全部责任,并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和处罚机制。

2.加强后勤保障和资产管理的人才队伍和机构建设

后勤保障和资产管理工作应该根据工作的特点进行人员的分配和队伍的建设。目前中学中普遍存在管理梯队层次性差,常有一人身兼数职等现象。因此,要对人员进行科学分配,建立合理的管理梯队,同时调整收入分配制度,对工作效率高、工作能力强的人员进行奖励,以激励后勤保障和资产管理人员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和服务意识。另外,要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技能,提高其对信息化管理技术的运用和掌握,提高后勤服务和资产管理的工作效率。对后勤和资产管理的模式进行创新,建立一个对后勤物资和资产管理进行统筹管理的机构。比如苏州中学通过建立资产管理处,下设资产管理部、财务部、综合管理部三个部门来完善后勤保障和资产管理工作。其中,资产管理部主抓基建房产等工作;财务处负责财务工作;综合管理处负责后勤等方面的保障和协调工作,各个部门由资产管理处统一调配。在后勤物资和资产的采购和应用上,要通过科学的决策程序,经学校批准确认,经招标等程序进行采购,采购一些价格适中、质量有保证、用途比较广泛的设备。扬州梅岭中学对校园卫生管理、校园绿化管理、水电管理、学生寝室财产管理及维修、校医室、学校餐厅、基建管理等各个方面的管理都设置了相关的管理办法,并对各项工作予以量化评比。

3.加强学校的后勤物资与资产管理内控机制建设

在加强后勤物资和资产管理的人员和机构建设的基础上,将各项工作的责任落实到各个部门和各个工作人员,建立固定资产和后勤物资“归口管理、责任到人”的制度,充分调动各个部门和员工对后勤物资和资产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苏州中学采用责任制的方式,将后勤物资和资产保管的责任具体落实到个人。将物资和资产进行编号,并建立管理卡制度,管理卡上标明该项物资和资产的购置时间、运行状况、保管人信息等资料,以明确责任人。学校还应当做好后勤物资和资产的增减记录工作,对于因人员调动和离职等情况产生的资产变动做到及时上报。此外,要建立内部审核机制,由财会部门抽调审计业务素质较高的工作人员进行学校物资和资产管理的内部审计,独立行使审计监督的权力,使得内部监督的作用充分发挥。其审计的重点应当包括会计资料的真实性、资产的完整性等等。与此同时,建立健全物资和资产的盘查和清点制度,对物资和资产定时进行盘查,并针对盘盈和盘亏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查明根源。

三、结语

第6篇:后勤服务保障存在的问题范文

一、创新监狱后勤保障工作的意义

创新后勤保障工作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是社会化大生产和服务市场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建设节约型机关的重要举措,是职能转变、精简机构、提高行政效能的有效途径。

(一)创新后勤保障管理,有利于推进监狱用工制度改革,实现监狱后勤保障工作的科学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监狱后勤保障工作改革,有利于构建权责一致、分工合理的工作职能体系,理顺工作关系,转换运行机制,推动服务联合,保障机关运转,降低监狱行政运行成本,按照基本满足机关运转的原则,结合监狱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确定后勤保障改革的服务项目和标准,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初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吻合,与监狱改革发展需要相适的后勤保障体制,实现后勤管理和服务在机构、编制、人员、经费等方面的分离,由封闭式自我服务向开放型服务转变,完善与市场接轨的人事、分配、保障、奖惩制度。

(二)创新后勤保障管理,有利于实现监狱后勤保障工作的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后勤保障是一种社会化的管理,是集高度统一的、全方位的、多层次的服务,随着后勤保障改革的深化,从中央到地方,从机关到企事业单位,甚至长期以来被视为“”的部队,也已经向社会敞开了后勤服务的大门,后勤服务社会化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后勤保障社会化摆脱了过去那种封闭式的管理体制,克服了多头管理、互相扯皮、互相推诿的旧体制下的种种弊端,从而有利于提高后勤保障管理的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程度,以充分发挥综合效益和整体功能,使之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

(三)创新后勤保障管理,有利于培养、更新民警职工的经营理念。后勤保障工作社会化是由社会企业来具体实施的,而社会企业是具有明确的经营宗旨和管理章程,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能够独立承担民事和经济法律责任的企业法人,它将日常管理工作纳入市场经济运行轨道,推行有偿服务、合理收费,并通过多种经营,使后勤保障工作走上以业养业、自我发展的道路,因而有了新的造血功能,既减少了政府主管部门的压力和负担,又使得监狱机关和民警职工享受到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从而摆正了主人和管家的关系,将行政性的管理终身制变为企业经营型的聘用制。在这样一种新的机制下将逐步地形成有活力的服务竞争市场,从根本上促进服务态度的改变,服务质量的改善,管理水平的提高,并向现代化的管理方式转换,促进市场化管理的逐步形成与成熟。(四)创新后勤保障管理是监狱精简机构、降低成本、提高效能的重要举措。后勤保障工作的创新有利于实现“管”“办”分离,做到“管理”和“服务”两个职能分开,解决后勤保障部门既“管”又“办”的现象,克服经验主义的束缚,彻底跳出“事必躬亲、大包大揽”的传统思维模式,逐步采取签约外包、劳务派遣、委托管理等多种服务方式,使后勤保障部门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真正当好“管理者”,达到“瘦身”目的,把多余的警力和人员充实到基层,以满足监狱保安全、促发展的需要。

二、监狱后勤保障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后勤保障工作是监狱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的历史原因,后勤保障工作一直处于被动、遗忘的角色,致使后勤保障工作在发展、改革、创新的过程中长期处于滞后和举步维艰的境地。主要体现在“旧”“乱”“老”“冷”“杂”“损”等几个方面。

(一)“旧”即管理机制陈旧,缺乏活力。监狱机关长期处于偏远地区,主要采取自我管理模式,自成一个独立体系,自我封闭却又功能齐全,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小社会”。中国的改革开放给监狱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监狱推行“三定”方案,实行政务与事物分离,深化监狱体制改革,加大监狱布局调整力度都给后勤保障工作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由于监狱经济乏力,人们思想观念落后,原有的“自我消化”管理模式已在民警职工心中根深蒂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的管理模式难以推行。

(二)“乱”即部门职能交叉,难以理顺。后勤保障工作点多面广,涉及的部门多,后勤保障工作的职责尚未得到很好落实,办公室、基建计划科和后勤保障中心的工作存在交叉重叠的现象,一些工作相互推诿、扯皮,造成工作效率低,部门有意见,职工有怨言。办公室还承担了很多事务性工作,如在办公设备管理、

生活设施维护、大宗物资招投采购等方面牵扯了很多精力;后勤保障中心与基建计划科在土地管理、房屋修缮、设施维修方面分工未能完全理清,部门之间相互配合不够,造成工作推诿,基层单位无所适从。另一方面是,基层单位职责萎缩,存在严重的依赖性,缺乏主动性,举手之劳也是“一报了之”,给后勤保障部门工作增加难度。(三)“老”即人员配置不合理,队伍老化。监狱机关长期以来是“关注一线,忽视二线、忘掉三线”,一些领导认为后勤保障部门没有直接监管压力,只有具体事务,只要按部就班,埋头拉车就行,因此,人事部门在后勤岗位人员的配备上也是无米之炊,两为其难,既要向一线倾斜警力,又要平衡三线警力,两者相衡,取其轻,部分从事后勤岗位人员都是带有照顾性的,久而久之就会造成领导配置不当,队伍结构不合理,职工老弱病残的多,女职工多,素质参差不齐,后勤保障部门成了“收容中心”、“疗养院”,工作很难开展。

(四)“冷”即缺乏地位和热情,无所作为。监狱后勤保障工作是一项服务性工作。后勤保障部门从办公室分离出来以后,后勤保障工作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一方面是后勤岗位民警职工的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普遍存在思想认识偏差,认为原来是其他部门的职责,全归后勤保障中心了,增加了工作压力,致使职工身上承担过多的业务,身心疲惫,人心不齐,工作做得不深不细。长期以往,产生了严重怠倦情绪,造成工作难以落实,更不用说创新和发展。另一方面是后勤保障部门处理的业务都是涉及民生的事务,一旦工作未能按时完成,服务不到位,工作不满意时,警察职工就会对后勤保障工作进行批评指责,从领导到办事员,都不同程度的感到任务重、压力大、得罪人,思想情绪低,以致于工作热情不高,私下要求调换工作岗位的同志不少。后保部门的领导更是有职责、没地位,有义务、无作为、难发展,只有混日子等退休。

(五)“杂”即整体素质不高,热点和难点问题多。后勤保障工作与民警职工的工作、学习、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直接关系到民心的向背和冷暖。特别是在监狱中心工作不断强化,物资和文化需求不断提高,警察职工素质又未适应形势发展的今天,热点和难点问题日趋突出。住房建设、环境美化、安全保障、生活改善、节能降耗、公务接待等问题,无一不牵动着监狱党委和每位警察职工的心,每一项决策、每一项工作稍有不慎,就将会严重影响监狱的正常工作。当前,部分监狱刚刚完成布局调整,告别山区走向城镇,社会化、集体化、文明化、市场化意识还有待于提高,要克服脏、乱、差现象,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还须付出艰苦的努力。

(六)“损”即节能降耗意识不强,浪费严重。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在各种资源日趋紧张的形势下,节能降耗更是十分重要。每个警察职工更应该树立紧迫感、危机感。当前监狱浪费现象随处可见,如:长流水、长明灯、无效空调、废旧设施、空车运行、重复投资、超标接待、铺张浪费、计划不周、设备闲置、操作不当、提前报废等等,这些不良现象和习惯不但影响了监狱的形象,更主要的是增加了行政运行成本,造成监狱经费紧张。要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只有完善奖罚制度,强化节能降耗意识,提高警察职工素质,才能更好地促进监狱的发展。

三、在新形势下创新后勤保障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监狱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监狱后勤保障工作的特殊性。既要为机关服务,也要为基层服务;既要为安全稳定服务,也要为警察职工服务。在监狱工作发展的过程中,还有很多艰难的任务和工作摆在我们前面,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为此,我们要进一步认清形势,加强学习,统一思想,超前工作,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谋求后勤保障工作的科学发展。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新形势下监狱的后勤保障工作。总理在接见全国机关事务工作协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建设节约型机关经验交流会代表时强调,作为机关事务工作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廉洁、服务、节俭的原则,着力抓好建设节约型机关的重点工作,完善管理体制,健全保障制度,转变服务方式,努力提高机关事务工作科学发展水平。按照这一总体要求,从事监狱后勤保障工作的警察职工要服从大局,牢记为监狱中心工作服务,为各部门服务,为职工服务的宗旨,紧紧围绕保障监狱运转,降低运行成本,切实履行管理、保障、服务职能,清醒认识新形势下肩负的职责,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监狱后勤保障工作的新跨越、新发展。后勤保障部门虽然没有直接的监管压力,但有具体的工作目标;虽然没有实权,但有服务质量的要求。后勤保障岗位的职工要切实树立关注小事成就大事,服务无小事、服务无借口、服务无止境的理念;坚持与时俱进,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体制,逐步走出一条集约化、社会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的科学发展之路,用心打造满意的后勤保障服务。后勤保障工作虽然细小琐碎,但细节背后无小事,上牵监狱机关的正常运转,下牵民警职工的工作生活和冷暖安危。当前,正是搞改革、促发展、保稳定的关键阶段,也是社会矛盾高发时期,维护监狱安全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在这种新的形势下,从事后勤保障工作的领导和部门,要树立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紧紧围绕中心抓服务,强化管理保运转,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开展后勤保障工作新局面。

(二)发挥职能,提高服务水平,努力打造满意后勤的新局面。后勤保障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资产管理,摸清家底,认真谋划,按照明确重点,先易后难,整体提高的思路,从小区管理和食堂管理为切入点,积极稳妥地开展工作,加强沟通协调,互相配合,形成合力,按照“管理、保障、服务”的要求,增强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态度,讲究工作方法,在服务上多下功夫,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努力为机关和基层排忧解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大家的信任、理解和支持,让大家放心和满意。要胜任后勤保障的艰巨任务,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班子和综合素质过硬的警察职工队伍,班子要充分发挥团结协作的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大家干实事、干好事,加强学习和交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后勤保障工作一定要突出重点,监狱后勤工作很具体,很繁杂,但如果就事论事,按部就班,那就只能瞎忙活,既不可能有“为”,更不可能有“位”,不能体现后勤工作的应有的地位和价值,因此,必须突出服务的主旋律,从繁杂的事务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紧紧把握工作的主动权,做到超前预测,周密安排,热情服务,简单归纳为“四勤”和“五心”。“四勤”就是:一是脑勤,多动脑、多思考、多出新招;二是嘴勤,多请示、多汇报、多征求意见;三是手勤,多动、多干、放下架子主动干;四是腿勤,多跑腿,多联系,多协调。“五心”就是:一要真心,真心实意为民办事、不空谈;二要细心,掌握政策、摸清想法、善于观察;三是耐心,多宣传多引导,争取理解,减少误会。四是公心,坚持原则,以公为重,一视同仁;五是恒心,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干实

事,干好事。(三)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着力解决警察职工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后勤保障工作要围绕民警职工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从小事入手,把小事当大事办,把大事当要事办,认真办一些惠民、利民、便民的好事,把实事办到警察职工的心坎上。在工作思路上要形成三个亮点,要着力解决焦点问题,提高满意率;着力解决难点问题,消除不稳定因素;着力解决重点问题,调动积极性;具体方法:一是要改进服务方法,提高服务水平,突出重点全面兼顾,改被动式服务为主动服务。二是改善人居环境,解决职工后顾之忧,努力构建和谐家园;要以安全、舒适为重点,对警察职工的生活工作环境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逐年投入,尽快见成效。三是完善服务体制,更新警察职工观念,加强宣传引导。用社会的经验,企业的管理手段,先进的方法来教育警察职工适应社会的发展步伐,实现由自我服务向社会服务的转变,抛弃过去那种自我封闭、自我管理、有职无责、人浮于事的现状。四是上下齐心、共同努力,打造三个服务品牌。对内服务要打造文明食堂品牌,全力办好警察职工食堂,做到价廉物美,让警察职工放心用餐、满意用餐、卫生用餐;对外服务要打造文明接待品牌,把握接待主题和意图、提前做好接待方案、上下沟通、交换信息、注重礼仪、突出地方特色,提倡节俭,让客人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安保服务要打造文明门岗的品牌,严格执行岗位职责、做到礼貌相迎、文明用语、文明执勤、确保安全。

(四)节能降耗,降低成本,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天育物有时,地生物有限”,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全社会节能工作,作为监狱机关要带头厉行节约,紧紧围绕节能、节水、节电、节油、节采购等工作,以“疏、堵、治”为抓手,“疏”就是疏导思想,形成共鸣;“堵”就是堵塞漏洞,提倡严简;“治”就是严格治理,做到有损必究。认真贯彻落实《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制定规划,建立目标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推行定额包干、节余有奖的激励机制,采取新的措施,宣传新的经验,建立节能暴光栏,暴光反面典型。突出抓好节约用电用油,实施节能改造,使用新能源,如节能灯、控水龙头、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天然气等。建立考评体系,公布考评结果,依法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大力倡导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新风尚;从小事做起,自觉养成节约的良好习惯,共同营造厉行节约的良好氛围;大力推进服务方式社会化,服务手段现代化模式,从实际出发,节约开支,节俭办事,不搞花架子,该减的减,该少的就不多。要围绕中心做大事,深入基层办实事,积极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服务。

(五)优化结构,廉洁服务,全力抓好后勤保障队伍建设。面对新的形势,新的要求,对从事后勤保障岗位的领导和职工,要科学合理安排,强弱搭配,整体平衡。后勤保障工作在监狱工作处于从属地位,通常被认为是“弱势”部门,对此,更多的是要充当配角和助手,不争高低,主动与相关部门配合协调,变“弱势”部门为“有为”部门,重视挖掘内部潜力。通过在政治上关心他们,工作上理解他们,生活上鼓励他们,尊重他们劳动成果,激发他们工作热情,把“收容中心”变为“调度中心”,当好新时期的“好管家”。后勤保障部门要围绕“管理到位、服务到家、保障到人”的总体目标,广泛开展学习型党支部活动,着力提高党员、民警职工的思想素质和思维层次;广泛开展保障为民,廉洁高效的专项教育活动,着力解决后勤保障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开展一线工作法、零距离服务法,着重转变职工队伍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开展学习先进、找差距、创一流、促发展活动;着力引导后勤职工在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基层中做出表率作用,从各个层次、各个岗位创建业务品牌,提高公认度和满意度,坚定后勤保障工作有所为,大有作为的信心,增强责任感,调动积极性。同时,后勤保障工作是与钱、物打交道的部门,廉洁自律工作非常重要,因此,要把党风廉政建设列入后勤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抓好。结合工作实际,完善工作制度和监督机制,建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和防腐意识,构筑反腐防线;以防为主,警钟长鸣,在物资采购、公务接待、车辆管理,物业管理等工作中要规范程序,严格按政策规定办事,公开招标,阳光作业,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不,把廉政工作落到实处,树立良好形象。

第7篇:后勤服务保障存在的问题范文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规定了未来十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要达到40%,而扩大招生规模首先要解决的是后勤保障问题。1999年―2002年,国务院连续四年召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有力地推动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继续推进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2011年高校系统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为指导,进行了一些大胆尝试,已建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为动力,以建立行业组织为保障,以重大项目为依托,继续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目前高校后勤管理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改革,实现了高校资金筹集的多渠道化,为高校后勤设施建设奠定基础;二是通过改革,高校后勤管理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劳动关系;三是通过改革,使市场机制在高校后勤管理和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四是通过改革,建立了成本分担机制。但是,现阶段我国高校后勤实体以准企业化运行模式为主,缺乏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在经营策略上普遍存在市场意识不强、成本控制差不严、资本运营差等问题。

文章将以贵州大学后勤实体为具体对象,从其现状、管理模式和经营策略构建等方面进行研究,以小见大,找到适合现阶段我国高校的后勤实体管理模式和运作模式。

二、相关文献综述

美国学者约翰?科特在《变革的力量》中谈到,由于高校后勤实体决策机制具有时限性强、服务对象反馈性快等特征,要求高校后勤实体在对决策机制进行创新时,必须做到:(1)确定企业经营方向―对未来,通常是遥远未来的情况高瞻远瞩,并为实现远景目标而制定变革策略;(2)联合群众―对需要其合作的人讲明这一既定经营方向,以形成联盟,对远景目标形成共识并投身于实现这一目标;(3)激励和鼓舞―通过唤起人类非常基本但常未得到满足的需求、价值和情感,来使群众战胜阻碍变革的各种障碍,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指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是不要高校后勤,也不是简单地把学校后勤推给社会,而是要动员社会的力量,把高校后勤搞得更好,建立起一种新型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李连江指出,高校后勤运行机制应采取准市场的方法是:学校组建后勤管理部门,该部门代表学校作为“甲方”,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只履行行政管理职能,通过招投标选定的“乙方”,承担具体的后勤服务工作,甲、乙方不再是上下级的领导与服从管理,而是契约关系;卢杰认为,我国高校后勤管理模式改革的方向是社会化,改革的模式必须同国情结合起来考虑,不是找到一种模式,把它加到某个高校头上,要创造各种条件,使各大学倡议,真理的后勤模式选择的学校,因地因学校系统,逐步实现后勤工作在高校后勤社会化;翟福生认为,目前我国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方向与方式是符合我国高校需要的,应当坚定不移地坚持进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步伐,在推行高校后勤服务市场化、企业化的同时,还要必须坚持高校后勤的“教育属性”和“公益性”原则。

三、贵州大学现行后勤管理分析

(一)贵州大学后勤管理现状

贵州大学自2000年起根据教育部颁布的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意见》,《贵州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方案》、《贵州大学关于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施方案》进行整改,并于2005年正式成立后勤服务集团。

贵州大学的维修、信件收发室、校医院、房改和对后勤服务的监管工作都是由后勤管理处管理的。贵州大学机构在2013年改革后,后勤管理处不在负责校医院和房改的管理。贵州大学的后勤实务都是由后勤服务集团负责的。后勤服务实体是在《贵州大学关于成立贵州大学后勤服务集团的通知》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相结合的后勤服务公司,贵州大学贵州大学南校区,后勤服务公司和贵州工业大学北勤奋服务组。

贵州大学南、北校区、蔡家关、太慈桥、茶店、小关、罗汉营七个地方的后勤工作都是由成立于2005年的后勤集团负责的。后勤服务集团借鉴公司管理的经验,利用合约的方式来保障学校的后勤服务,让契约方自己负责盈利和亏损,自己经营管理,以这种方式实现共同发展。在餐饮、住宿、修建、环卫、绿化、物业、水电等方面为教育和科研做了保障。2012蔡家关校区开设了新的贵州理工学院,学校的教职员工和学生搬进新校园,各类后勤服务部也退出了,在同年九月的贵州大学学校,同时,理工大学食堂以契约形式由贵州大学后勤集团的管理。从2005年开始,后勤服务集团经过7年的努力,虽然在体制上有障碍,在市场主体上存在问题,但在餐饮和物业管理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二)贵州大学后勤管理特征

虽然和社会上的企业在自己负责盈利和亏损,自己经营,自我负责一样,但是贵州大学后勤服务集团和社会企业还是有所不同,后勤服务集团还是要接受贵州大学的监管,因为他没有设立出独立法人,所有不能真正独立出贵州大学。

(三)贵州大学后勤管理运行成效

贵州大学后勤服务集团从2005年成立以来,由原来的事业化管理到现在的模拟企业化管理,进行了体制上的转变。

后勤集团贯彻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以此来保证对学校全体职工的服务质量。经过共同的努力,后勤集团的工作已经基本达到了科学的发展,规范的进行,精细的分工。这样的贯彻完善了后勤集团的体制改革,由原来的没有到现在的基本完善,使得贵州大学后勤集团有规则有秩序,有据可依。贵州大学后勤集团为了保障服务的及时性、可持续性、有效性,由17名学生组成了学生督察员团队。这17名学生根据会在平常的生活中发现的后勤具体的不足,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交到后勤服务集团的信息处,信息部门根据督察团的意见分发到后勤集团的相应的部门,并由部门提出相应的方案进行解决,督察团会在后勤集团解决之后,对解决方案进行再一次的调查了解,直到解决相应的问题。如果相应的部门不解决问题,后勤集团会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罚。

(四)贵州大学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贵州大学后勤集团与国内多所高校一样,虽然拥有完整、科学的工作机制,但执行力却难以提升。执行力不足主要表现为:规章制度明确,但却没有实际的执行权。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高校后勤集团无法完全实施企业化。虽然大部分高校一直在模拟企业化,但却依然受到事业化体制的牵制,这就是现存单位体制问题。如何保证后勤集团不以自身盈利为目的为全体师生服务?相关人员务必进行监督;那么又由哪些人员进行监督?在校教师亲属也许会通过关系进行监督,但“亲属监督”缺乏相应的管理能力,并不能完全履行“有错必罚”,这就必然会直接影响后勤集团的服务质量。

2.职工聘用“关系户”居多。后勤服务集团不能保障全体师生的服务质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后勤部门的聘用问题:后勤集团聘用的普遍是职工的亲属及熟识的人,很容易出现后勤职工管理才能偏低、学历达不到要求、年龄偏大等问题,后勤集团服务质量难以保证。

3.后勤服务人才的严重缺失。后勤集团职工普遍年龄偏大且思想保守,缺乏改革积极性,管理才能缺失。在这样的情况下,引进人才是唯一的选择,但是由于工资低且得不到领导重视,后勤集团即使聘请了合适的人员担任相应职位,也“留不住人”,这也是后勤集团不能快速发展的最大原因。

为了使贵州大学后勤集团快速发展,保障后勤服务质量,必须大量引进相应的人才。同时培训固有员工,提高其自身的管理才能以及自身素质。后勤集团的现有员工应充分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改变自身固有思想,与时俱进。这样新的体制新的思想观念才会使得后勤集团又快速的发展壮大。

四、对贵州大学后勤管理模式的新设计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某些公共部门应该实行私有化,或者说,通过合同出让的形式,使更多的私人部门能够参与到公共服务的供给中来,以此打破政府在公共服务提供上的垄断地位。具体说来,政府可以在公共服务提供这一块引入市场竞争、合同出租等方式,形成公共服务供给的良性竞争机制,从而保证了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所以,在对贵州大学后勤管理模式的新设计中,我们可以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理念,提升贵州大学后勤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一)完善运行机制,提高管理水平

着力完善“一个抓手”,健全科学管理机制;加强学习培训,继续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和引进后勤人才,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完善督查机制,加大督查力度;精简机构,提高效能,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加强成本核算,提高管理效益。

(二)牢固树立“师生至上、服务第一”理念

加强管理,多措并举,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全力抓好学生伙食工作,维护学校稳定;大力提升学生宿舍(公寓)管理服务水平;强化校内交通车运营管理,注重安全、文明行车,为广大教职员工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务;加强维修工程的规范化管理,保证施工质量、安全和进度。

(三)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各类专项重点工作

坚决执行学校统一部署和安排,在确保各项日常后勤服务工作正常运转的基础上,做好人力、物力、资金的统筹协调,广泛动员、周密计划、精心实施,全力配合学校顺利完成各项重点工作任务。

(四)积极支持后勤研究会开展工作

按照上级组织的有关要求,继续给予省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人、财、物等方面的支持,推进省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各项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

(五)及时对改制后公司业绩进行绩效评估

做好年度后勤服务工作绩效评估和总结,肯定工作亮点并加以发扬运用,同时更要找出不足和缺陷所在,吸取经验和教训,为以后开展工作起到很好的预防和借鉴作用。

将贵州大学后勤服务集团整体改制注册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股份有限公司,以此来提升贵州大学后勤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五、结论与展望

第8篇:后勤服务保障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现代图书馆;后勤保障工作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日益旺盛,各地图书馆建设热潮顺势高涨,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和方式均发生了改变,尤其是综合文化功能更加突出。正因为图书馆的发展变化,如何做好现代图书馆的后勤保障工作,成为有关部门需要思考的重要内容。

一、传统图书馆后勤保障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图书馆的后勤保障的职能。传统图书馆后勤保障部门需要履行:馆舍设备维修;馆区卫生环境、书架和桌椅板凳的维护;图书馆食堂的管理;车辆管理;馆舍维修;保卫和消防以及图书馆其他事物的管理。由于图书馆通常珍藏着文献典籍,因此必须设置保卫科,以确保图书馆的安全。

(二)传统图书馆后勤保障工作的特点。图书馆内的机电设备较为简单,后勤保障技术含量不高;图书馆的环境维护水平不高,仅限基本的房屋补漏和卫生绿化等,对场馆整体的环境维护工作不尽完善;后勤保障对图书馆的基础性业务的配合力度较低。传统图书馆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通常存在基础性工作局限的问题,图书量、信息服务、公益服务宣传以及读者活动等均较为单一,这也造成图书馆知名度不高,读者接待数量少的问题;全国图书馆后勤保障部门职工整体素质偏低。

二、现代图书馆后勤保障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一)新建图书馆对后勤保障工作的新要求。1.新馆舍的筹建。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发展也呈现蒸蒸日上的局面,各地图书场馆建设如雨后春笋。新场馆的建设过程,需要图书馆后勤保障部门的全程参与、大力监督,对场馆建设验收工作也要全力以赴,而场馆后续工程以及设备维护事宜均需要后勤保障部门来执行。2.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现代图书馆往往会引进更多的新设备,包括机电设备和自动化设备。这些现代化设备的运行和维护保养,都需要后勤保障部门的强有力支持,@就对后勤部门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化图书馆的机电设备种类繁多,涉及面广,还有新的业务设备升级换代,给后勤保障工作带来巨大挑战。3.新场馆的环境维护。现代图书馆的建筑主体、外部装修、内部装潢、公共卫生等,均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这对于图书馆的环境维护要求也就更高,包括外墙清洁,内部卫生保障,装饰物的保养护理等等。

(二)现代图书馆功能变化对后勤保障的新要求。1.综合文化功能的拓展。首先,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不断衍生,科技智能也得到扩充,现代图书馆逐渐成为广大群众的重要学习场所;图书馆可以举办的信息文化服务项目增多,丰富多彩的讲座和展览等活动,需要后勤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第三,现代图书馆的接待能力不断提升,需要后勤保障部门营造出更加舒适和谐的氛围,吸引更多读者走进图书馆。2.馆区布局扩展对安全工作的要求。在现代图书馆的吸引下,更多的读者涌入图书馆,短时间内人流量激增,势必造成馆区公共安全和消防等方面的压力大增。另外,公共卫生以及清洁绿化养护方面的工作量也不断增加。3.后勤保障工作对读者的服务。在现代图书馆,读者服务需要后勤保障部门来执行。包括每天闭馆音乐的播放、读者个人物品存放、突发事件处置和读者违规处理等等。

三、现代图书馆后勤保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 后勤保障工作要更具专业化。现代图书馆的机电设备运转与保养维护工作纷繁复杂,涉及面极广,各种专业化的维护保养都需要专业化的后勤保障来完成;新场馆的装修装饰维护需要专业的人员来执行;场馆内的卫生、绿化和安防等工作的技术含量在不断提升。因此,要确保现代图书馆的正常运转,就需要有更加专业化的后勤保障部门来执行相关工作。例如,天津图书馆海河教育园区图书馆的触摸一体机、大厅的电子屏等机电部分全部由专业服务单位承包,确保机电设备维修养护的专业性。

(二)后勤保障工作要面向社会。在市场经济日臻完善的今天,我国已经形成一整套针对楼场馆舍的运行、保养、维护和管理的物业行业。现代化的物业管理具有社会化、专业化和经营型特征。把现代图书馆的后勤保障工作外包给社会上的物业管理企业,对于图书场馆的创新服务至关重要,也有助于削减图书馆的后勤保障开支,提高财政拨款的利用效率。引入社会化物业,主要是为了吸收好专业的技术和协调技能,图书馆仍需要专职的后勤保障部门。物业公司不仅要熟知物业管理的行业业务,还要了解图书馆的基础性业务,融入图书馆的服务职能中。例如,天津图书馆海河教育园区图书馆,是天津图书馆三大馆区之一,藏书量大,读者服务能力强,馆属后勤保障部门通过创新后勤保障工作,为每一位读者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努力使每位读者都能在海河园图书馆得其所需,真正成为读者精神文化的家园。

(三)后勤管理引入社会化物业管理的职能设置。物业公司接管图书馆的物业管理工作之后,通常会设置包含工程部、保安队、保洁组等职能单位的物业管理处,有的还建立专门服务读者的导读接待小组。原有的安保部门可以撤销,图书馆行政科则主要负责与物业公司的业务洽谈和联络。

【参考文献】

第9篇:后勤服务保障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 校企联姻; 高职院校; 后勤保障; 创新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2. 055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22- 0095- 03

1 当前高职院校后勤服务保障面临的新形势

高职院校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这正是开始进入知识信息化时代。随着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管理信息化步伐的加快,使改革创新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旋律。高职院校紧紧围绕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积极探索学校与社会企业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的“基地、教学、科研、招生、就业”“五位一体”的产学研结合的校企联营鲜明的办学模式,使得后勤服务保障经历新的变革[1]。就其发展趋势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管理知识化。进入以知识为基础的新时代以后,人才成为真正紧缺的资源,人由“劳动力”转变为“人力资源”,进而成为“人力资本”。由于知识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和创造性,学校后勤服务的对象不再是传统的财、物,而是有知识的人,具备变革意识、开拓精神、科学知识、实干作风、应变技巧、公关艺术的管理人才。因而对于知识的开发和管理成为后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2]。

(2) 管理信息化。学校后勤服务保障依靠信息的生产、存储、处理、共享等,使得决策逐步信息化。如文字处理、数字处理、语言处理、图像处理、信息检索、网络通信等方面的现代化信息技能的广泛应用[3]。

(3) 管理企业化。高职院校后勤系统所开展的社会服务不能等同于社会企业,不能以盈利为目的,不能追求利润最大化,应充分考虑消费者的经济承受能力,研究探讨后勤服务保障管理创新,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4]。

(4) 管理现代化。高职院校后勤与社会企业的联合,本着自愿互利原则在更大规模和更普遍的展开,由追求利润最大化转向追求整体价值最大化。传统的物力、财力竞争转向学校后勤服务实体对市场瓜分能力的竞争,不仅要实现生产质量的“零缺陷”和服务质量的“零抱怨”,做到质量、服务一体化;还要通过对消费者服务和信息跟踪,深入了解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做到超前开发,在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前提下,合理引导消费者在更高层次和更新领域的消费。但各高校之间也必须相互合作,通过联合协作实现共同发展,学校后勤服务保障不仅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还必须懂得如何把自身的核心能力恰当地同其他有利的竞争资源结合起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和局限性。[5]

(5) 管理科学化。探索高职院校后勤服务保障,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作为后勤服务保障创新能力的理论基础和总的指导方针,依靠严格、完备的规章制度转向依靠先进的现代企业文化来集聚后勤服务实体的向心力[6]。使得短期激励转向长期和短期激励相结合,物质推动激励转为情感满足激励,员工由被动接受型转向参与管理型,进而转向自我管理型。

2 高职院校后勤服务保障创新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后勤服务保障,应在建立统一集中管理、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运行机制上全面创新。企业化管理机制具有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特征,是符合社会化大生产、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真正体现企业是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要求的一种企业制度。引进现代企业管理机制,提升后勤服务保障的经营实力,使学校后勤管理在经营管理能力、市场应变能力、竞争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生产能力、营销能力、财务实力、获利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创新。引进现代企业管理方法,削弱了行政管理方法,因为它强调职责、职权、职位,而并非个人的能力或特权;增强了经济方法,因为它以经济手段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与劳动者个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责任感,促进后勤服务保障发展。

3 阻碍高职院校后勤服务保障创新的主要因素

(1) 在后勤服务保障认识方面存在一些误区,主要有:① 认为高职院校后勤有着特定的“育人”功能,与社会企业有着本质区别。② 把深化后勤改革与校园稳定联系得太紧,认为加快推进生活后勤服务保障,会破坏校内的稳定局面。③ 排斥社会企业为学校服务, “肥水不外流”的思想影响,学校服务还要靠自己的后勤。

(2) 后勤服务保障能力成为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① 教育需求增大与教育事业经费紧缺、基础设施老化、发展空间不足之间的矛盾。② 管理职能、经营职能交叉,在运行过程中时有矛盾和摩擦。③ 现行的管理模式缺乏竞争机制,造成了人员管理和分配制度的大锅饭,后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④ 管理决策体制和机制存在滞后问题,学校与后勤服务实体的关系定位不准,各自责权不清;后勤服务实体内部缺乏合理的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机制,缺乏技术创新的能力和条件;产权关系不清,无法避免和化解市场风险,缺乏市场应变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⑤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融资手段单一,学校很难有能力投入足够的资金来扶持后勤服务实体的发展,后勤服务实体融资的机制又未完全建立,进行银行贷款操作比较困难。⑥ 后勤服务实体管理人才不足,经营管理水平、开拓创新能力、管理决策水平等无法适应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新环境变化。

(3) 当前高职院校后勤服务保障管理现状还适应不了现代企业的管理机制。① 管理观念落后,市场意识、风险意识、资本经营意识、创新意识和品牌意识薄弱;管理者习惯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管理方法,重政绩,轻效益;重粗放式经营,轻集约式经营;重资产管理,轻资本运营;重产品推销,轻产品营销;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管理层次多,工作效率低等。② 战略管理意识薄弱,虽然制订了高职院校后勤服务保障发展战略,但战略管理效率极低,不能与其他管理环节相衔接,不能起到战略导向作用;有的干脆就没有制定后勤服务保障管理战略,在决策方面反复无常;普遍重视短期利益,重视市场短线运作、价格大战、新概念炒作、盲目重组、偏好多元化、对长期发展考虑不多。③ 经营机制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过来,缺乏自我管理的内在动力和外部压力。表现在:① 经营观念落后,仍然存在“等、靠、要”思想,市场导向观念薄弱。② 管理手段落后。信息闭塞,反映迟钝,难以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做出及时反映。

4 推进高职院校后勤服务保障管理创新的具体措施

因校制宜,发挥优势,坚定地落实后勤服务保障“断奶”的战略决策,推动后勤服务实体的快速发展。

4.1 理顺学校与后勤服务实体的产权关系

进行后勤服务保障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一校两制,事企分开,产权明晰,企业化运作的“服务实体管理”模式,实行统一经营管理,统一核算盈亏的经济组织。高职院校后勤服务保障具有管理和经营的双重职能:① 受校长的委托,具有法人资格;② 实行独立核算,具有独立经营的权力,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③ 对服务实体的供、产、销、人、财、物实行程度不同的统一计划和统一管理。这种管理体制为实现“一校两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有利于学校对后勤服务实体的宏观调控,便于后勤服务实体的融资与投资,提高规模效益。

4.2 营造适应后勤服务保障发展的政策、机制、观念等氛围

后勤服务需要面临技术风险、产品风险、市场风险和财务风险的考验,而对人才和资金的需求往往是十分巨大的。① 多方引进技术人才与高级管理人才,打破学校现有用人格局,在社会上广纳贤才,对高级技术人才、管理人才高薪聘用。②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实行产权形式多样化,多种方式、多种渠道解决资金问题,广拓资金渠道,建立风险投资机制。③ 建立统一协调的管理政策,健全一套完善的后勤服务保障管理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财务、人事制度,创新“服务实体管理”的管理模式,靠近现代企业制度。

4.3 建立高职院校后勤服务实体的企业文化

建设具有高职院校后勤服务保障自身特色,符合后勤服务实体实际的企业文化,帮助职工和管理者共同树立正确的目标,确定共同的行为准则,增强对学校后勤服务实体的归属意识,为推进有效管理寻找精神动力。并通过塑造后勤服务实体的形象和建立企业文化,为增加后勤服务实体的社会知名度,提高学校地位,扩大学校影响奠定基础。

5 结 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沿用的传统管理理论和方法面临革命,高职院校后勤服务保障,应以校企联姻为依托全力推进现代企业的管理机制,提高服务保障能力和效益。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为保障高职院校后勤服务保障的生存和发展,培育高职院校后勤服务保障的竞争优势,应高度重视管理创新,积极研究能使高职院校后勤服务保障的各生产力要素在新形势下高效运作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这是新时代的要求。

主要参考文献

[1] 杜世禄. 五位一体 校企联营 打造统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模式[J]. 教育发展与研究,2004(z1).

[2] 蒋景华,卜中和. 高等学校后勤管理[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3] 王海涛. 浅论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J]. 高校后勤研究,2011(2).

[4] 黄雯波,谭晓莎.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市场化问题探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