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自动化技术的概念范文

自动化技术的概念精选(九篇)

自动化技术的概念

第1篇:自动化技术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产品创新;概念设计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概念设计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同时也是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内最具创造性的阶段。其中,包含的原理与方法论对相关产品研发者起到关键的引导效用。因此,对机电一体化产品创新性概念设计进行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机电一体化产品概念设计的概述

1.1机电一体化产品概念设计的内容

机电一体化产品是在机电一体化基础上建立起的包含系统与构件、基本元内容的集合,而机电一体化产品概念设计的含义则是依据产品使用周期中各个环节所需要求对产品实施功能改造、分析和子功能开发,进而实现其满足功能结构要求的系统化设计活动。这种设计工作的过程包括前期规划、设计概念以及对计划进行详细化和丰富化,并加以改进补充。机电一体化产品概念设计过程中的程式化内容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代为实现,但除此之外难以被程式化的方面还需产品设计人员通过人工设计逐步完成。通过构建人机协同的概念设计理念,对其功能与组织开发的过程按照模块化思想进行划分,以此实现这一设计工作的层次性、协调性。目前,发达国家对机电一体化概念设计的深入研究大体集中于其调控系统的设计。机电一体化的理念自1971年被提出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内容也在逐步丰富,尤其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广阔的市场空间与消费需求的升级,更加迫使机电一体化产品对自身性能、可靠程度提出更高要求。而计算机技术、互联网信息技术、传感技术、AI技术、微电子技术、新材料技术、集成技术以及其他相关技术的进步,都为机电一体化产品的革新打下了技术根基,使得机电一体化产品朝着更优质、更高效的方向迈进。

1.2机电一体化产品创新概念设计的意义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创新型概念设计本身有着重要作用,其既是产品品质的深层内容,又是其功能属性得以发挥的保障,对其本身质量的影响也约占60%~70%。因此,建成机电一体化产品创新的概念设计具有极其显著的意义。简要概括,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第一,创新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概念设计是保障机电一体化产品品质的必要性要求。机电一体化体系具有多种学科互相交叉、集成融合的特点,本身具有着复杂内涵。因此,现今许多的机械产品的设计并不适应机电一体化技术本身的特色,难以做到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特征随之作出应对。第二,机电一体化产品概念设计的创新促使其理论体系得到发展。要创新这一概念设计,必将建立新的方式、理论基础。只有在合理、可靠的概念设计基础上,才能使之收获具有优异性能的机电一化体产品。再加之如今概念设计的思想理念获得了社会中乃至整个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认同,如QFD理论、公理化理论、TRIZ理论等设计理论的建立,对于推动创新机电一体化产的概念设计发展起到了不可忽略的效用,进一步促进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体系的建立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完善。第三,机电一体化产品创新概念设计对于生产能力与工作质量的提高起到切实的帮助作用。许多机电一体化产品都带有自动处理、调节的功效,通过这些能力的实现,能够保证工作质量与效率的稳步提升。例如,在数控机床的使用过程中,其生产效率要高出普通基础5~6倍,并能够实现机床数量减少50%,节省50%操作人员的效能,生产周期也能缩短40%,进而使得生产成本降低50%左右。

2机电一体化产品创新概念设计理论

2.1机电一体化产品应用到的系统原理

机电一体化系统是该类产品中最为重要的基础。就其本质来说。它算是一种复杂机械,但与普通的机械相比还有着显著区分。机电一体化体系是通过在机构的动力功效、信息功效、控制功效以及主功能方面引入先进的电子技术,并使之与软件相互联合形成的一类新型机械系统。就其功能来说,机电一体化系统包含机械力、能量流、运动力等多种动力学有关的特殊机械,以及一些机电部件互相关联的系统。其中,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核心又在于集成协调各种技术,通过对机械工程、控制系统、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电工技术等多项技术的联合利用,实现其运动行为可控的目标,而不仅简单对各项技术进行拼凑堆积。这也是利用计算机的调节和处理能力,实现驱动元件可控特征的现代化机械系统。有关机电系统化原理的研究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第一,三环论。研究者认为,机电一体化产品可以划分为电子、机械、软件三项功能模块。第二,五块论。通常视机电一体化产品是由动力功能、控制功能、构造功能、操作功能和传感检测五个功能模块组成的。第三,两个子系统理论。研究人员认为,机电一体化系统是由控制系统和物理系统两项分支系统共同组成的。以上三种理论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有着较大的局限性。三者立足于控制和电力两部分,但没有对机械主体加以强调,也并未对处理好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概念设计中出现的复杂性、多面性和模糊性等问题提出方法。因此,这些理论对该类产品的概念设计不能起到重要作用。在概念设计实际工作中,机电一体化系统往往会被划分为传感检测、执行机构、信息控制处理三个子系统。通过这三个子系统的系统分工,各自完成信息检测、机械运动与信息控制的工作,这种分工方式才能真正实现该系统中各项功能的优化和最佳效果的发挥,并以此获得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概念设计合理的相关方案。

2.2机电一体化产品创新的概念设计方法

对机电一体化产品而言,其概念设计是许多领域内知识、技术之间的交织融合,具有新颖复杂、反复迭代、目标多解、结构不良等特点。满足机电一体化产品概念设计的创新,关键在于发挥设计者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展现设计智慧,满足创新性的要求。要实现这一目标,主要在于实现人机协调配合。计算机技术的飞速进步,促使人们对人工智能提出新的期待。但创新产品设计这类任务,主要还得依靠人类的智能实现。机电一体系统也是人机协同系统,通过对设计者与计算机的分工,来达到创新概念设计的目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概念设计创新主要方法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落实人才战略,培养专业性人才。科技竞争最终都会落实在人才竞争上。要实现机电一体化产品概念设计的创新,人才供应是重要保障。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在制造行业占据就业满意度第三位的好名次,就业率更是高达100%。因此,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更有着多方面的积极意义,国家以及机电行业要在培养、优化道路中贡献出更多力量,从多方面对学生展开培训工作,以此实现增强研究者、开发者、设计者以及其他相关从业人员素质的目的。第二,努力拓宽供应市场,严守质量关。市场是检验产品的试金石,将机电一体化产品投放到市场中,一方面保障其生命周期能够实现,另一方面通过买方对产品性能体验所作反馈也对产品研发起到反作用力的效果,使其优点得以保存、延续,缺点得到改良、进化,从而不断促进机电一体化产品性能的整体提升。第三,将环保技术纳入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策略中。机械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电力技术等多种技术的应用,往往会伴随着电子、机械污染的问题。在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无可避免也会产生一些污染物。因此,设计者在设计研发过程中要考虑到环保问题,让机电一体化产品朝着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以施行环保、可持续的发展策略为其提供方法指引。通过一些环保设施和环保科技的实行,有效遏制资源浪费、污染物增多的问题。当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技术故障时,也可以反复利用一些资源,以减少资源、材料的消耗。相关生产负责人还应主动淘汰一些产能落后的设备、产品,以此改变过去投入高、输出高的模式,最终实现发展的可持续,使人们拥有健康的生存环境。

2.3机电一体化产品创新的概念设计的发展展望

机电一体化产品创新的概念设计主要发展在于理论的进步。虽然机电一体化体系中依旧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加强分析、研究,但其发展总趋势还是积极向上的。概括有五方面内容:第一,根据被测物理量,建立传感器特点和类型的知识库;第二,构建与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概念设计相关的推理方法库;第三,将执行机构的实现运动与动作进行分类,构建执行机构库和驱动元件库,以促进驱动元件、执行、传动机构和两者的集成选择实行;第四,实现对该类产品概念设计在各个环节评价体系的建立,尤其在概念设计初期中构建对功能原理设计环节的评价体系;第五,构建调节和控制信息的资料库,以促进挑选硬件和编制软件中对机构子系统高效管控的实现。随着机电技术与各项科技的快速进步以及机电一体化研究的逐步深入,促使机电一体化产品概念设计的理论体系更加丰富,并具有更为强大的实用功能和操作功能,从而顺利实现对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创新与研发。

3结束语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绩,但关于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的研究成果目前依然处于初级阶段,仍需要相关从业者不断加强探索、创新,通过大量细致的实践研究工作,促进机电一体化产品创新概念设计的完善和成熟,并最终实现其优异的实用价值。

作者:王中元 单位: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第2篇:自动化技术的概念范文

论文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物理,概念教学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应当重视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物理教学中。”在物理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把容易混淆或是难以理解的物理概念加以展示,使静态的知识生动化,促使学生动手、动脑,不断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世界的多种矛盾,分清主次、搞清楚各种矛盾的相互依存关系及发展方向,让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掌握了方法,培养能力,从而真正实现物理概念教学的目的。

一、呈现物理情景,引入概念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一定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在物理概念引入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呈现物理情景,能使学生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上全方位地受到刺激,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如,“动能”教学时,我把龙卷风、海啸、水库放水等动态视频组合在一起加以呈现,学生看到大树拔起、车辆掀翻、堤坝冲毁、房屋倒塌的画面后非常震感,也提了许多问题:“龙卷风怎么形成的?力量怎么样厉害?” “水狂泻下怎么会如此厉害?这是什么能量?”……这样以信息技术呈现物理现象,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听觉效果,都能给学生深刻的印象,让学生对自然界物体具有的某种“能力”获得一种强烈的感受和直观的认识,从而为建立“动能”的概念打下基础。

因此,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初中物理,创设与形成物理概念有关的生动的、新颖的情境,使学生感知大量的感性材料,对物理现象有一个明晰的印象,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加深理解物理规律。

二、揭示本质属性,理解概念

物理概念的建立过程是在物理环境中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获取必要的感性知识,并与自己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相联系的基础上,通过同化或顺应不断加深认识和理解概念的。因此,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摒弃现象和过程中那些表面的、偶然的、次要的等非本质的东西,以揭示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

如,“重力”教学时,我先播放铅球和跳高比赛的视频录像,然后提出问题:奋力投出的铅球和跃过横杆的运动员最终会处于怎样的状态?这样的竞技项目挑战的是人类的什么极限?问题的提出,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待学生回答之后,再播放神舟七号航天飞船成功升上太空和宇航员在飞船舱内的生活和工作情景的视频,再一次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在远离地球的太空中,宇航员可以用任意的姿势“漂浮”在船舱中,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这样,借助信息技术展示现实生活中的重力现象,丰富了学生的感知,激发了学生积极思维,在鲜明对比的情境中,抽象概括出重力概念的本质属性,使学生深刻认识到: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三、突破教学难点,深化概念

将物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无疑为课程目标的实现提供了近乎完美的渠道。信息技术独有的“模拟”作用,不仅能真实生动地再现各种难以理解的、抽象的物理知识,激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而且可以有效突破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深化概念规律的理解。

如,“电流”一节,难点是学生无法观察到电流的形成与方向,因此,电流的概念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在教学时,我利用Flash软件进行仿真“模拟”,把电池组、小灯泡、开关、导线连成实物电路。然后闭合开关,电流(用红色线条表示)从电源正极(用“+”表示)流出,通过小灯泡时,灯泡发光,最后回到负极(用 “一”表示),形象、直观一目了然。师生通过对这一直观模拟实验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很快就能够理解电流的形成、方向这一重点、难点,对“电流”的概念也就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把抽象的、枯燥的物理知识原理转化为生动的、具体的图像,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模型。从而有效突破教学难点,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四、动态分析过程,活化概念

物理概念与规律的教学是物理教学的核心。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相互联系及其发展趋势是靠物理规律建立的。在物理规律教学中拓展概念教学,运用信息技术的动态变化功能,进一步揭示和理解相关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形象直观地“顿悟”概念的内涵。这有利于概念知识沿网状同化,从而达到活化概念的目的。

如,有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时初中物理,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变化情况的判断以及变化范围的计算问题,一直是历年中考物理试题和各种物理竞赛中的热点。而学生普遍感到此类题难度大,得分率也较低。

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中,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右移动。请分析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变化情况。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时,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动态变化功能,制成课件进行以下动态分析:把电压表和电流表等效替换,电压表等效于开路,电流表等效于一条导线。由此不难看出,电路中的电流只有一条道路,即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的事滑动变阻器的电压。

这样,运用信息技术对电路进行动态分析,既让学生充分理解了电路的规律,也加深学生对电学部分相关概念的具体认识,深化和活化了物理概念,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加强练习反馈,巩固概念

课堂练习的检测与反馈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通过反馈练习可以使学生深化概念,提高学习效率,加强对所学概念的理解和巩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贮量大、速度快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检测,为学生创造了一种悦目、悦耳、悦心的效果,高效率地提高理解概念的程度。

如,九年级“惯性”一节复习检测中,我用多媒体播放飞机正确投掷救灾物质的动画视频,同时提出问题:飞机投掷救灾物质为什么要提前投掷?让学生用本堂课所学知识来回答。这样就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通过练习深化了对“惯性”概念的理解。

因此,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生动直观的特点巧设练习,不仅突出了联系的针对性、有效性,而且还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辟了广阔途径。

【参考文献】

[1]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李韶峰.信息技术与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整合的探讨.技术物理教学,2011.1

[3]潘献明.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几点尝试.时代教育,2010.9

第3篇:自动化技术的概念范文

论文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物理,概念教学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应当重视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物理教学中。”在物理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把容易混淆或是难以理解的物理概念加以展示,使静态的知识生动化,促使学生动手、动脑,不断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世界的多种矛盾,分清主次、搞清楚各种矛盾的相互依存关系及发展方向,让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掌握了方法,培养能力,从而真正实现物理概念教学的目的。

一、呈现物理情景,引入概念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一定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在物理概念引入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呈现物理情景,能使学生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上全方位地受到刺激,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如,“动能”教学时,我把龙卷风、海啸、水库放水等动态视频组合在一起加以呈现,学生看到大树拔起、车辆掀翻、堤坝冲毁、房屋倒塌的画面后非常震感,也提了许多问题:“龙卷风怎么形成的?力量怎么样厉害?” “水狂泻下怎么会如此厉害?这是什么能量?”……这样以信息技术呈现物理现象,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听觉效果,都能给学生深刻的印象,让学生对自然界物体具有的某种“能力”获得一种强烈的感受和直观的认识,从而为建立“动能”的概念打下基础。

因此,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初中物理,创设与形成物理概念有关的生动的、新颖的情境,使学生感知大量的感性材料,对物理现象有一个明晰的印象,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加深理解物理规律。

二、揭示本质属性,理解概念

物理概念的建立过程是在物理环境中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获取必要的感性知识,并与自己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相联系的基础上,通过同化或顺应不断加深认识和理解概念的。因此,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摒弃现象和过程中那些表面的、偶然的、次要的等非本质的东西,以揭示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

如,“重力”教学时,我先播放铅球和跳高比赛的视频录像,然后提出问题:奋力投出的铅球和跃过横杆的运动员最终会处于怎样的状态?这样的竞技项目挑战的是人类的什么极限?问题的提出,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待学生回答之后,再播放神舟七号航天飞船成功升上太空和宇航员在飞船舱内的生活和工作情景的视频,再一次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在远离地球的太空中,宇航员可以用任意的姿势“漂浮”在船舱中,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这样,借助信息技术展示现实生活中的重力现象,丰富了学生的感知,激发了学生积极思维,在鲜明对比的情境中,抽象概括出重力概念的本质属性,使学生深刻认识到: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三、突破教学难点,深化概念

将物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无疑为课程目标的实现提供了近乎完美的渠道。信息技术独有的“模拟”作用,不仅能真实生动地再现各种难以理解的、抽象的物理知识,激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而且可以有效突破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深化概念规律的理解。

如,“电流”一节,难点是学生无法观察到电流的形成与方向,因此,电流的概念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在教学时,我利用Flash软件进行仿真“模拟”,把电池组、小灯泡、开关、导线连成实物电路。然后闭合开关,电流(用红色线条表示)从电源正极(用“+”表示)流出,通过小灯泡时,灯泡发光,最后回到负极(用 “一”表示),形象、直观一目了然。师生通过对这一直观模拟实验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很快就能够理解电流的形成、方向这一重点、难点,对“电流”的概念也就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把抽象的、枯燥的物理知识原理转化为生动的、具体的图像,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模型中国。从而有效突破教学难点,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四、动态分析过程,活化概念

物理概念与规律的教学是物理教学的核心。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相互联系及其发展趋势是靠物理规律建立的。在物理规律教学中拓展概念教学,运用信息技术的动态变化功能,进一步揭示和理解相关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形象直观地“顿悟”概念的内涵。这有利于概念知识沿网状同化,从而达到活化概念的目的。

初中物理如,有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时初中物理,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变化情况的判断以及变化范围的计算问题,一直是历年中考物理试题和各种物理竞赛中的热点。而学生普遍感到此类题难度大,得分率也较低。

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中,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右移动。请分析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变化情况。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时,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动态变化功能,制成课件进行以下动态分析:把电压表和电流表等效替换,电压表等效于开路,电流表等效于一条导线。由此不难看出,电路中的电流只有一条道路,即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的事滑动变阻器的电压。

这样,运用信息技术对电路进行动态分析,既让学生充分理解了电路的规律,也加深学生对电学部分相关概念的具体认识,深化和活化了物理概念,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加强练习反馈,巩固概念

第4篇:自动化技术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概念车发展设计科技文化

科技创业

PIONEERINGWITHSCIENCE&TECHNOLOGYMONTHLY

进入21世纪,为了引领和表现新世纪未来汽车的发展走势,不少国际汽车公司接二连三的在全球各大车展中推出自己的概念车和新型汽车。然而有一个现象必须引起我们关注:作为一个汽车大国,中国却少有汽车企业推出自己开发设计的概念车。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汽车设计理念和方法的缺乏以及对概念车研发的不够重视。可以说,一个没有自主设计和自主开发能力的汽车产业,很难说是一个完整的汽车产业。因而我们必须加大对汽车设计的研究与投入,确立一种积极正确的汽车设计的理念,广泛开展概念汽车的设计。

1“概念车”的定义

所谓“概念车”就是尚未开始进入市场的一种设计独特且具有一定超前意识的新车型。其主要特点就是:它必须是能给人以思考、能引导新观念的汽车。一般在它刚设计出时,人们的审美观念、消费能力甚至于汽车制造工业的水平还难以承受。一般它会以它前卫的外形设计、创新材料的大胆运用、更完美的性能、全新的汽车室内设计等预示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

世界一些大汽车公司每年都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设计自己的概念车,并在一些大型汽车博览会上展示。可以说,随着概念车的不断推出,不久的将来就可能会出现具有今天某些概念车的某些特征或功能的汽车。但不一定每一辆概念车都会最终演变为量产车进入市场,大多数的概念车最终只能是个“概念”为人们讨论、研究而已。

2概念车在现实中的意义

2.1概念车反映汽车产品设计开发的发展趋势

2.1.1表现最高科学水平和最成熟技术的概念车

在历届的国际汽车大展之中,各大汽车公司和推出许多概念汽车,这些概念车除去造型优美之外,还更多的融入了大量现代的高新技术及手段,概念汽车的推出成为汽车公司引以自豪的理念,概念汽车的研究与开发往往都伴随着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使用,带有一定的前瞻性,预示着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和开端,因为这个原因,汽车公司对概念汽车的开发都投入极大的人力和物力,以其显示汽车公司的强大发展势头。

各种高科技的应用,使得汽车慢慢地演变为信息、通信、娱乐中心并可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计算机功能及互联网的全方位介入,车载信息,娱乐设备,高级导航设备,实时交通信息功能日趋普及,这些高新技术必然要求汽车设计师们建立起一种超越时空的新的价值体系,各种新技术的出现为汽车设计赋予了更为广阔自由的空间。汽车的功能也进一步扩展,在概念汽车的开发中,汽车逐渐由冰冷的机器变成人类交流的信息平台,如有的概念车有自己表达感情的方式,具备有喜、怒、哀、乐等表情,这些都使得概念汽车高高地超越于量产汽车,成为一个新的时代的象征。概念汽车的设计对汽车产品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它代表了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基本思路,是汽车公司设计水平和科技水平的象征。

2.1.2人类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的最大满足———汽车工程中的人机工程学

人机工程学是20世纪50年代初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其目的在于研究、解决工程技术设计与人体之间的关系。而汽车车身设计中的人体工程学,则是要以人(驾驶员、乘客)为中心,从人体的生理、心理和人体的运动出发,研究车身设计时,在布置和设备等方面,如何适应人的需要,创造出一个操纵方便、安全可靠、美观舒适的驾驶环境和乘坐环境,即设计一个最佳的人—车—环境系统。

汽车设计中的人机分析首先需要对人体各部尺寸进行测量、统计和分析,在进行室内布置设计时以此为依据,确定车内的有效空间,以及各部件、总成(座椅、仪表板、方向盘等)的布置位置和尺寸关系。通过对人体生理结构的研究,使座椅设计充分符合人体乘坐舒适性要求。根据对人体的操纵范围和操纵力的测定,确定各操纵装置的布置位置和作用力大小,使人体操纵时自然、迅速、准确、轻便,以降低操纵疲劳程度。通过对人眼的视觉特性、视野效果的研究、试验、校核驾驶员的信息系统,以保证驾驶员能获得正确的驾驶信息。根据人体的运动特点,研究汽车碰撞时对人体的合理保护,正确地确定安全带的铰接点位置和对人体的约束力,研究振动时对乘坐舒适性的影响,研究乘客上下车的方便性,以确定车门的开口部位和尺寸。根据人体的生理要求,合理地确定和布置空调系统。研究人的心理特性和要求,设计一个舒适、美观、轻松的乘坐环境。

2.1.3虚拟产品开发技术的运用

目前,越来越多的汽车设计公司及制造公司开始使用虚拟产品开发技术,采用三维3D技术虚拟实境开发概念车。欧宝汽车即采用3D虚拟实境技术设计开发概念车。设计人员可以亲身体验飘浮在空中的虚拟影像汽车设计和制造,节省了可观的开发费用,并计划推广到其在北美的14座装配厂去。英国的劳斯莱斯、法国雷诺、德国奥迪,以及意大利、瑞典等汽车厂都在积极进行这种虚拟设计、制造。

过去汽车研究开发中心要开发新车或是改型,都是先用油泥塑造车身实物模型,修改极为耗时。现在汽车的研发,尤其是概念车的开发越来越追求最短的开发时间。如果现在引进虚拟产品开发技术,只要在电脑中输入数据,建构出车型数字模型,在实验室中,即可呈现出一辆理想中的汽车影像,工程师们只要戴上目镜,就可看得一清二楚,就有如一辆真的汽车在眼前,经过各位设计工程师的讨论修改后,很快就可设计出理想的新款汽车。定型后,既可利用电脑中的数据,外包试制零部件和试装新车,实现组装零误差,而且开发时效比过去快多了。

2.1.4概念车向绿色环保型发展的趋势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已累计生产约15亿辆汽车,据专家估计,2010年全球的汽车产量将达到7500万辆。人们在感叹汽车工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越来越认识到汽车污染给人类自身带来的危害,于是各国纷纷制定有关汽车的环保措施和法规,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于是汽车环保设计这一汽车设计新概念被摆到了突出重要的位置上。

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改进发动机配置,包括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二次空气喷射、热反应器、废气再循环系统、催化净化装置、曲轴箱通风系统、燃油蒸发控制系统。

发展代用燃料,开发研究新的环保能源,包括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快速充电蓄电池、混合动力、氢燃料。

在汽车制造过程中使用绿色材料、绿色包装、绿色制造工艺以及绿色设备与装备。

绿色汽车的回收再制造。

2.2概念车预示道路交通中人类行为方式的演变

2.2.1概念车预示了未来道路交通方式的发展趋势

伴随着汽车的发展,汽车的地位也在慢慢地变化,如今汽车在人们心目中成为一种符号、一种财富的象征和一种地位的体现,然而汽车作为一种道路交通方式的本质却被人们忽略。概念车设计正是基于汽车本质的一种具有预见性的创新设计。在概念车的设计中通过对人类日常生活方式、人类于道路交通中的使用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预测和分析,设想解决未来道路交通方式中的人与物之间的不和谐因素。当今科技强劲而高速的发展使得交通工具具备了极为广泛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不断地在新车中应用。当前世界许多大的汽车公司已经意识到今后汽车发展最大的障碍已经不再是技术上的限制了,而是设计师思维的限制了。

现在各大车展中出现的概念车一般为两种:一种是以现有的最新技术已经可以实现的概念车另外一种是那些提出了某些创新但还处于技术方案研究阶段的概念车。比如能表达自己感情的车,能够随意更换车壳的汽车,能够方便地更改驾驶方式的汽车,能够在水中游的水陆两用车,能够飞的太空汽车,能够变色的汽车。像由丰田和索尼共同研制的“POD”车,就能通过车前灯、后视镜、尾部天线以及座椅向车主表达自己的“感情”。像德国大众旗下西亚特公司在美国国际车展上推出的多功能概念车“Sal?鄄sa”,就有运动型、舒适型和城市型3种驾驶方式可供你选择。

2.2.2概念车表现各国文化的差异

美国作为世界汽车工业的领头羊,在概念车的制造上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因为各种文化在美国交融、碰撞,因此其概念车更多地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又引起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商业国家,商业设计及实用主义盛行,因此其设计是建立在深厚的美学伦理之上而又真正解决实际问题。与美国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概念车。日本作为世界产量第二的汽车大国,其概念车务实多与想象,技术胜于艺术,更关注解决技术问题,可以说这是日本概念车的设计前提,每一种车型都是为解决一种技术问题而开发的。而日本车造型保持小巧、简洁、经济的风格特征以及和谐的人机关系处理均体现出了日本人作为东方人思维的细腻和折衷解决问题的处事方法。

美国把设计看作商业行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日本把设计看作加速产品淘汰的一个工具,德国把设计看作社会文化的基础,而法国则把设计看作设计师表现的舞台。所以从各个国家的概念车设计风格的不同,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国度的不同设计理念、以及其不同的设计文化背景。

3结束语

未来汽车设计的发展必然随着汽车技术的进步而日新月异,众多设计师的艺术风格也会更广泛更强烈地体现在汽车设计之中,而给予人们更加广泛的选择。高科技下,个性鲜明、更加人性化的汽车将是21世纪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因为它符合人类对文化、个性的追求和需要。因此,加大对概念汽车的设计的重视和投入,将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张洪欣.汽车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第5篇:自动化技术的概念范文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合理运用电子白板技术把容易混淆或是难以理解的数学概念加以展示,将枯燥的数学概念生动化、情境化,促使学生动手、动脑,不断揭示数学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世界的多种矛盾,理清各种矛盾的相互依存关系及发展方向,深刻理解概念的意义。不仅有利于解决数学概念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而且使学生在自主建构数学概念的历程中,理解、感受数学的思维方法,获得知识和技能,从而有效实现数学概念教学的目的。

一、运用电子白板,呈现生活情境,引入概念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应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活动情境中实践感知、参与体验,自主地建构概念。因此,在数学概念的引入教学中,运用电子白板技术呈现逼真、生动的生活化的活动情境,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地进行数学概念的意义建构。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中对称现象。同时,用电子白板展示蝴蝶、飞机、中国戏曲的脸谱、北京天安门、民间剪纸等,引出概念。接着,充分发挥电子白板的动画功能,使生活中的一些图形一个个沿对称轴“动态”地对折起来,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课尾,用电子白板展示一组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古今中外的建筑物、自然界的倒影现象、雪花、中国剪纸、工艺品等。这样,不仅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美感,更使学生感知大量的感性材料,对轴对称图形有一个明晰的印象,有利于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概念的理解、体验和意义的建构。

二、运用电子白板,揭示本质属性,理解概念

小学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是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获取必要的感性知识,并与自己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基础上,通过同化或顺应不断加深认识和理解概念的。因此,在教学中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摒弃那些表面的、偶然的、次要的、非本质的东西,以揭示其本质的数学属性。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我借助电子白板的板擦和动画功能,先隐退三角旗、红领巾、三角板等实物图的非本质属性,只留下动态“闪烁”的三条边,抽象出三角形的几何图形。然后指导学生利用电子白板的拖拽功能,把长短不同的小棒拼成三角形图形,形象地突出“围成”这一特征,从而加深对“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这一本质属性的认识,揭示出三角形的概念。这样,借助电子白板技术,引导学生将感性认识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不但加深了“三角形”这一概念的形成,而且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了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使概念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自主探索、思维活动的过程。

三、运用电子白板,深入比较分析,强化概念

数学概念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基础。然而,在小学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含义接近或近似,但本质属性又有区别,学生因而在应用时混淆不清。因此,运用电子白板技术对易混淆的数学概念内涵与外延及时加以对比、深入进行辨析,不仅能使学生明确概念的来源,而且能更好地理解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有效强化概念。

如:在学习“周长和面积”之后,学生对长、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公式背的滚瓜烂熟,却在实际计算时出现:要求操场的周长,有的学生却求成了操场的面积,原因是学生对周长和面积的概念混淆不清。为此,我利用电子白板技术对它们加以辨析:在屏幕上出现一个长方形,让其四条边闪烁,然后再利用其填充功能将中间填成红色。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找出相异和共同之处。“周长是围在长方形周围的四条边的长度和”,“面积是四条边围着的红色部分面的大小”,这些概念在学生头脑中就会逐渐明晰起来。然后在引导学生进行认真辨析、抽象概括,突出其本质特征。这样,不但加深了学生对“周长”和“面积”概念的理解,提高概念认知结构的清晰度,而且促进学生主动自觉地修正错误。

四、运用电子白板,加强知识应用,巩固概念

在建立一个新的概念之后,还需要通过课堂的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中应用所学的概念,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巩固。利用电子白板技术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检测,能高效率地提高理解概念的程度。同时,电子白板的交互性能,也有利于加强师生间信息交流、思维碰撞。

第6篇:自动化技术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武术概念;军事;体育;狭义;广义

中图分类号:G85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2―0249―03

名实错位是治史常见的问题,就武术史而言,古“武术”与近“武术”大异。钩沉、梳理“武术”的这一演化过程,对于今天我们清晰地认识武术概念的内涵有极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古代军事意义上的武术

要把握“武术”的概念,首先应当对“武”和“术”的意蕴进行分析。

由殷商时期“武”字的甲骨文可以看出,“武”显然是一个“持戈而立”的象形字。陆宗达、王宁先生认为:“这个比之实物大大简化了的形象,突出特点是足和持戈。它是个象形字。武的本义,应当由这个构形的特点上去找。”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对“武”的伦理性解释开始出现。

《左传》中楚子说:“夫文,止戈为武。武王克商,作《颂》日:‘载戢干戈,载橐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宋代俞琰在《周易集说》中认为“止戈为武,不以多杀为功。”

但我们知道只有自己强大,才能达到“载戢干戈,载橐弓矢”的目的,才能防止滥用武力,“不以多杀为功”。由此可见,虽然说是“止戈”,但“持戈”之意已在其中。也惟有如此,才能遵守“武之七德”,达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左传》)的目的。

“术”《说文解字》解释为“邑中道也”,段玉裁对其作注曰:“引申为技艺”。由此可见,武术的原始意义为手执武器搏杀格斗的方法或技巧。

从语源来看,“武术”一词最早见于南朝人颜延之的《皇太子释奠会作》,其日:“大人长物,继天接圣;时屯必亨,运蒙则正;偃闭武术,阐扬文令;庶士倾风,万流仰镜。”文中的武术,即指军事。此后如北宋何去非《何博士备论》中“孙策壮武术,略过于其父”、南宋叶适《杂论》中“然则武术,之无救于国家,亦可见矣”中武术均指军事而言。

在古代,“武”与“文”常相对,这一点,可从古典文献“文武术”的连用得到印证。

唐代“国子进士”芮挺章在《送赵大夫护》中说:

外域分都护,命职方。欲传清庙略,先取剧曹郎。已佩登坛印,犹怀伏奏香,百壶开诏饯。四牡诫戎装,青海连西掖。黄河带北凉,关山瞻汉月,戈剑宿胡霜。体国才先着,论兵策复长。果持文武术,还继杜当阳。

宋代学者石介在《送李先生谒张侯》中曰:

先生长七尺,栖栖长自吊。一饮酒一石,常恨酒瓮小。一食牛一腔,平生未尝饱。负剑出门去,满眼荒榛道。行行何所适,泪下沾襟抱。李生且收涕,不足苦悲恼。非无咸池音,夔旷世所少。不识伯乐氏,飞黄编牛。我闻张侯者,其人非草草。六经探精微,九流得指要。荀况或言兵,杜牧曾深考。纵横文武术,难以寻常较。磊磊公侯器,可以镇纷扰。子将丈二矛,试向伊前掉,见子伊心喜,扶子出泥淖。王济牛心炙,李生应得咬。

元代学者陈基在《夷白斋稿》卷三中有:“材兼文武术,慷慨谈孙武”

清代翰林院编修查慎行在《赠青潍将谢承制》中说:

吾皇有意缚单于,槌破铜山铸虎符。骁将新除三十六,精兵共领五千都。周王常德须攘狄,汉帝雄才亦尚儒。君学本兼文武术,功名不必读孙武。

由上述引文可见,古代的“武术”总和战争、军事有关,和“文”相对。也许正因此,《现代汉语词典》对“武”解释的第一项意思就是“关于军事的(跟‘文’相对)”。

在中国古代,人们对于“武”、“武术”的认识大抵如此,并没有对这些词给予明确的限定,给人以宽泛和模糊的感觉。

2 近、现代武术向体育的转化

随着国外体操和体育的进入,国人开始思考中国的一些固有活动方式,认为“体操实非西法,乃我中古习舞之遗意,而教子弟以礼让之大本也”、“古人六艺之教,射、御居二,已开体操、拳勇之先声。体操以植其基,拳法以神其用,理本一贯。”此时,对于民间开展的有关古代“武术”的有关活动,开始有人称之为“武术”。如1908年原载《神州日报》戊申六月初四日、载引自《东方杂志》戊申年第六期社说的“论今日国民宜崇旧有之武术”中的“武术”显然指的就是民间技艺。文中作者认为“轻视旧有之国粹,而稗贩于外,以婺他人之皮毛,宜乎受祸之至如此极也。”从而呼吁“欲求强国,非速研究此术不可”。

“火器输入中国之后,国人多弃体育之技击术而不讲,驯致社会个人积弱愈甚,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人们纷纷提倡“武术”,以期强身强种,振奋民族精神。为此,中国“国粹体育”之一――“传统武术”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武术”的体育化进程加快。这主要的表现在武术组织的兴盛、中华新武术的创编、武术进入学校体育课、武术成为竞赛项目,竞赛规则逐渐完善、各传统武术拳派开始注重锻炼效果等几个方面。

3 武术概念的“体育说”表述

对武术概念的“体育说”表述主要可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3.1初期探索阶段 该阶段,沿着“体育说”的思路,对于武术的认识基本是科学、正确的,对于武术的功能也给予了初步的探索。该时期代表性的武术概念主要有如下几种:

1932年颁布的《国民体育实施方案》中认为“国术(武术)原我国民族固有之身体活动方法,一方面可以供给自卫技能,一方面可作锻炼体格之工具。”

1943年《中央国术馆成立十五周年纪念宣言》中认为“所谓民族体育者,即我国固有之武术也……不独在运动上具相当之价值,且对于自卫上有显著之功效。”

1957年3月16日张之江在全国政协二届三次会议上作了“不要忽视国术的研究整理工作”,发言指出“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最主要的体育活动方式,这个体育活动方式,在民族健康上,民族自卫上以及在民族医学治疗上,都曾发生过很大的作用和效果。

1957年在北京举行的一次“关于武术性质问题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武术是具有健身、技击、艺术成分的民族形式体育之一,它能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培养思想品质。

上述讨论,对武术概念的限定作好了铺垫,其主要认识成果为:武术属于体育的范畴;它具有技击、健身、培养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功能。

3.2片面理解阶段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百业待兴,武术进一步向体育化的道路迈进。1953年,国家第一任体委主任在全国民族形式体育大会上讲话强调:遵循武术自身规律,科学全面的继承传统,是武术创新的基础和进一步

的发展方向。1954年,负责武术工作的领导人张轸重申推广武术,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

1961年体育学院本科讲义《武术》认为“武术是拳术、器械套路和有关的锻炼方法所组成的民族形式体育。”

1978年体育院系通用教材《武术》中认为“武术,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攻防格斗动作为素材,按照攻防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相互变化的规律编成徒手和器械的各种套路。它是一种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练格斗技能的民族形式的体育运动。

3.3定型与完善阶段 1978年,武术的理性认识得到恢复。在“积极、稳妥”方针指导下,在竞技武术套路取得有益尝试的情况下,国家不失时机的开始了散手、推手等对抗项目的试点工作。相应的,武术的概念表述也发生了变化,代表性的有:

1983年出版的全国体育通用教材《武术》认为“武术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动作为素材,按照攻防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规律组成套路,或在一定条件下遵照一定的规则,两人斗智较力,形成搏斗,以此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练格斗技能的体育运动。”

1988年12月,全国武术专题讨论会在北京召开,大家一致同意将武术的概念表述为“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这一概念相对简化、符合逻辑学的要求。但遗憾的是,该概念犯了“定义过窄”的错误,将重要的武术功法排除在外,基于这样的认识,不少武术学者对此概念提出质疑,并给出了新的概念限定。如周伟良先生认为:“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包括功法练习为活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该概念表述简练、逻辑性强,可看作目前关于武术概念“体育说”的完美表达形式。

4 争鸣与讨论

目前,把武术当作一项体育项目,有着积极的作用,它有力地促进了武术项目的发展,但武术概念体育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争鸣与讨论的过程,不同的声音、观点层出不穷。

“武术属于体育,又高于体育。张之江先生认为武术与体育是交叉而非包含的关系,他说:“吾解析国术之功效,可以分为体育与技击两方面,属保健者日体育,属于技击者,则真如乎体育范围之外。……由是言之,谓国术中包含有体育之效用则可,谓国术为体育之一种,则未当也”。

康戈武先生认为“从整体上说,在冷兵器时代,把武术定位于‘军事技术范畴’,把攻防动作视为杀敌护身的招术,练习技击之术的目的是降服敌人。当今把武术定位于‘体育运动领域’,把攻防动作作为运动内容(或素材),练习技击之术的目的是强身、防身、修身。”两者相比较,练习的内容基本相同,但由于“导向性的潜意识”的不同,武术的发展会出现新的变化。

于志钧先生认为:“目前出自高等体育院校的武术史。都把武术定义为体育运动。这样写出的武术史,必然是用今天的体育运动观点向前推,在历史上寻找体育的蛛丝马迹,编写武术史。这与广大国人对‘武术’的认识,差距太大。”于先生认为武术是古代的个体技击术,他说:“武术不是泛义的‘打斗’,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对个体(单个人对单个人)技击术需要的产物。它是古代个体技击术,包含徒手(空手)技击、器械(手执器械)技击和徒手对手执器械的技击三个组成部分。暗器应属于一种特殊的器械。”

洪浩博士认为“武术只能部分地转变为体育项目”、“武术还包括一些不具备体育属性的实用武术”。

李印东博士认为武术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别。广义的武术“亦称‘武艺’、‘功夫’,旧称‘国术’,是以技击为内容,以身心练习为基本手段,中华民族传承的个人防卫实践活动”,而狭义的武术“又称武术运动,是在继承传统武艺基础上形成的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的民族体育项目,表现为套路、对抗等多种运动形式”。

台湾学者邱瑞认为武术是指“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技击性运动”、“武术的本质是技击,是以锻炼搏杀技术为其最终目的,并非以体育为其目的”。

于均刚博士认为建国以后,“把拳术纳入到体育的范畴,……其弊端愈来愈明显,学者亦多有察觉。”

第7篇:自动化技术的概念范文

1.1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作用

在进行数学概念的教学之前,作为教师首先应在观念上加以改变.因为只有在教学观念上加以改变和创新,才能更好的指导教学.概念教学观念的转变和创新,就是要在素质教育质量观的要求下,充分建立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观,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教学氛围,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现优质高效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则能够突破教育环境的时空限制,使学生在特定的接近现实的情景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因此,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使学生转变成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也是在新的学习环境下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1]。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日渐成熟,数学概念的教学也发生了转变。利用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CAI,可以充分地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显示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强化了个别化教学,这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指导无疑是大有裨益的。网络的发展及其教学中的引入更加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学习高级认知能力的场合(例如对疑难问题求解或是要求对复杂问题进行分析、综合、评价的场合),采用协作(Collaboration)式教学策略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更能奏效所谓协作式教学策略,要求为多个学习者提供对同一问题用多种不同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机会,以便集思广益.这不仅对问题的深化理解和知识的掌握运用大有裨益,而且对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合作精神的培养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而,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协作学习也日益受到愈来愈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更促进了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学生的参与度更大,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也就越直接越深刻。总之,信息技术在数学概念的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是数学概念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由于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故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1.2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新课程要求建立的新学习方式是一种“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有许多具体方案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数学概念往往是由一些实际实例和具体的数学材料抽象概括而成的,学生总感到枯燥无味,因此,在数学概念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根据讲授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选择素材创设适学情境,以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不仅能使教师当好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而且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方式的培养,从而更好地实施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从实际出发依据教育学原理,利用综合培养和训练学生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潜在创造力。

1.3多媒体化呈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的选择性注意

多媒体技术为数学概念教学内容的展现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其教学效果显著.利用多媒体技术中图形的移动、定格、闪烁、同步解说、色彩变化等手段展示数学概念教学的教学内容。这样更为形象、直观的展示方式可以使学生更乐于、易于接受,诱导学生深入浅出,并有此引发学生更为深层次的思考,从而达到提纲挈领、融会贯通,系统地掌握有关知识的效果[2]。例如:在讲述立体几何中的对各种柱体、锥体、球体等相关概念时,就可以利用空间图形的分、合、转、并、移、裁、展等多种形式的动画,再结合有关必要的解说和优美音乐,使学生能身临其境,产生立体效应,同时通过启发性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自我挖掘各图形间的内在联系。

1.4利用媒体展示变式,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变式是指概念例证在非本质属性方面的变化.利用变式的目的是通过非本质属性的变化突出本质属性,使获得的概念更精确、更稳定,信息技术环境下,我们可以利用各种媒体手段轻松展现及演示变式,从而使学生获得更为精准的数学概念.例如在解析几何中讲解“椭圆”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媒体手段呈现各种椭圆的变式,以突出椭圆的本质属性,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椭圆这一概念。

第8篇:自动化技术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 概念设计 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T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0-0047-01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以其产品为载体而体现出来,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至今的技术水平体现。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人员,要使产品设计符合机电一体化技术要求,并富于时代感,就要对于产品设计技术以掌握,并具备多种技术融合的技术能力。面对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技术先进性和复杂性,就要将符合当代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产品设计理论建立起来。

一、机电一体化产品概念设计理论构建的意义

在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中,概念设计对于产品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产品设计中的重要阶段,对于产品质量的决定程度可以达到70%以上。要获得性能优异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就要将机电一体化产品概念确定下来,制定出相应的设计方案和设计技术方法。概念设计理论首先是基于概念设计思想而建立起来的,在其基础上还先后出现了多种阶段性设计理论,如TRIZ设计、公理化设计QFD设计理论等等,对于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进程中所获得的创新设计成果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机械工程研究领域中,这些理论被运用于其中,进行组合设计而形成了技术综合性较强的设计产品,由此而促进了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多种学科交叉。系统的继承性决定了其设计的复杂性,多门科学技术的融合,使得原有的单一化设计理论不再适应目前的科技发展需求。那么,在机电一体化产品概念设计理论研究中,就要从机电一体化系统自身的性能出发,结合设计目标而建立起完整的概念设计理论,以对创新设计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以指导。与此同时,还要在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概念理论建立起来之后,结合相关学科,以使理论研究逐渐扩展。

二、机电一体化产品概念设计理论研究现状

按照现代机构角度对机电一体化系统进行分类,可以划分为三个子系统,即广义执行机构、信息处理及控制系统和传感检测系统。将三个子系统相衔接,建立起框架体系,不仅有效实现机电一体化运动功能,而且还促进了产品创新设计。在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系统中,广义执行机构子系统是核心部分,其概念设计理论研究关乎到机构运动的总功能。特别是在基本工艺动作设计过程中,要基于广义执行机构的概念设计理论对基本的工艺动作进行构思,以使其具有动作的独立执行能力。当执行动作的创新技术确定下来之后,就可以结合机构系统建立框架模型,以使系统设计更具有可操作性,而且采用这种方式更能够结合计算机辅助进行产概念设计。

对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框架模型而言,仿真问题是最为重要的。作为设计结构复杂的动态系统,机电一体化产品实现动态性能的同时,更要注重系统仿真性嫩的验证。那么,在机电一体化产品概念设计阶段,就要确立功能实现的约束条件,将各种相关的仿真软件技术纳入到框架模型当中,运用各种通用建模技术,使用仿真软件将诸如原理图、键合图、信号流图以及方框图等等参数化。运用Simulink仿真软件将系统仿真平台建立起来,以为机电一体化产品概念设计的实现奠定基础。

三、机电一体化产品概念设计理论的发展展望

对于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人员而言,产品概念设计理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国外研究机电一体化产品概念设计理论所获得的成果,是建立在研究电子控制理论的基础上的。国内的研究学者则着重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运动结构研究。机电一体化系统是基于多种学科而建立起来的,这就需要产品设计者对于产品从多种学科角度进行研究,并趋向于产品概念理论的使用操作性。虽然国内外对于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理论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但研究目标是相同的,且对于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于机电一体化产品概念设计理论,从研究趋势上来看,还要面临诸多问题有待解决。比如,在进行机电一体化产品概念设计理论时,还要将推理方法建立起来;对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运动机构进行分类,为了对驱动元件以及传动机构等等进行选择,还要将驱动元件库以及机构执行库建立起来;对于传感器的选择,有赖于测物理量的参数定量化,以确定传感器类型。此外,还要将信息处理、控制方法库建立起来,以提高系统软件和硬件的可控性。机电一体化产品在不同的设计阶段,都会产生不同的概念设计理论,将产品概念设计评价体系建立起来,以利于产品不同阶段设计有效衔接。

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人员而言,概念理论设计所发挥的指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中国目前对于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的研究主要是基于运动功能为主产品结构设计。作为多种学科集合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其复杂性决定了机电一体化产品概念设计理论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第9篇:自动化技术的概念范文

一、理论知识抽象化

目前,信息技术教学效率不高,其关键问题在于受传统教学形式的影响,课堂教学形式单一,知识点的讲解枯燥乏味。想要打破这种教学模式,还需要教师结合当前学生的学习现状、阶段特点,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化,更具有生命力,通过有效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想将抽象的教学形式变得形象化,笔者认为:第一,将信息技术中的概念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连接;第二,情景化教学形式,将抽象的概念知识融入课堂情景中,但并非是任何概念知识都适用于生活教学,还需要教师进行综合分析,有选择性地融合,让学生在情景中能够掌握概念知识;第三,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如问题探究法、合作学习方法等多种教学途径,进而让学生能够了解到概念知识从何而来,将抽象的概念知识变得形象化,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

比如,在“修饰文稿”教学中,当学生学会简单的字号调整、颜色调整、字形更改操作后,教师可以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方法。首先,给出一段文字,让学生进行调整,调整的形态越美观得分越高,学生为了得到更高的分数,而主动发散思维、设计构思,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深化了知识。

二、激发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

随着互联网与计算机的普及,初中生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机操作,但只是处于一种“会用”的状态中。一些操作并非是科学、合理的,错误操作会对计算机本身造成伤害,甚至造成系统瘫痪;一些不规范操作对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学生对于规范操作问题,没有正确的认识,不以为然,增加了教学难度。基于以上问题,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能够认识到错误所在,并能主动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提升学习兴趣,学会规范操作。根据现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升计算机素养。

比如,在“信息与特征”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信息的定义是什么?我们日常生活中读报纸、看新闻、听广播,是否读取信息?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散思维,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走进课堂。教师抛出问题,让学生将自己的观点态度表达出来,如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属于信息传播呢?这时,学生就会开动脑筋,将抽象的信息概念知识进行理解、细化,从而理解信息概念知识,对后续教学的开展具有推动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新发展,自主?W习探究

初中阶段,学生不应该只停留在计算机简单操作的学习方面,而要能够学会应用创新,自主学习。首先,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操作技术。在合作研究阶段,通过合作学习与其他学生探讨、研究,进而深化自身的知识概念。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合作学习形式展开探究,实现创新发展,延伸课堂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