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自动化专业的优势范文

自动化专业的优势精选(九篇)

自动化专业的优势

第1篇:自动化专业的优势范文

2.创建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1 找准定位,明确方向。

从2004年招生以来,经过了3次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遵循了强化基础、注重能力、按宽口径培养的改革原则,基本思路是突出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现电气工程新理论、新技术的应用,更加体现服务地方经济的根本。因此,专业要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适应科学技术的进步,适应学生就业需求,明确理论和实践的规格要求,要在培养规格上体现突出创新性、应用型。围绕嘉兴地区光伏产业基地、风力发电产业基地、以及浙江省制造业基地、水电、热电联产巨大的系统优势,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特别是多元化的电力企业布局和嘉兴学院自身的办学条件,专业设置了电气传动与控制、电力系统自动化2个方向。专业人才目标是: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知识和技术,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在工业电气传动控制领域、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自动控制、试验分析、技术开发和经营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一直坚持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加强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探索和创新具有本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为装备制造业、电力工业、电子信息产业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2 创新型与应用型协调,探索人才培养模式。

以深化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应用能力的电气工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核心,以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目的,通过积极开展教学研究,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一步将创新型与应用型融合,构建适宜的培养模式,既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也将学生应用能力的训练落到实处,做到二者兼顾,不偏不废,切实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强化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实,依托产学研结合的平台、校内学科实验室平台和团队,实施的人才培养模式为:

(1)加强“依托学科平台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

吸引学生参加实验室开放选题、参与实验室在研的科研项目,参加各种学科创新竞赛,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形成“听中学”、“学中做”和“做中学”有机结合的环境,构建“学科实验室+实训基地”为平台,横向、纵向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加强“专项培训认证”的培养模式。

专项技能培训既可以是来自校内的,也可以是来自社会的,培训内容不仅是职业工种的训练,主要是对本专业领域内某一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应用能力的训练,并通过社会机构的认证,取得相应的资质。从大二开始,建立了“电子电子信息技术人才认证(EiTP)”、“注册电气工程师”、“自动化系统工程师(。 ASE)”“维修电工”等认证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按照认证所必须具备的能力结构及其形成特点,专业规范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能力结构要求和知识结构要求,来设置培训课程和课程内容,以达到培训认证应具备的理论知识基础、专业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等方面素质的培养要求。体现了“教室与实验室结合、学校与社会结合、教育与培训结合、专项强化与全面发展结合”。人才的市场竞争力得到加强,每届均有学生参加专项技能培训,培训和资格认证率均达到80%以上。

(3)加强“五位一体”学生科技创新体系。

更系统、更充分地建设“创新领导小组+创新协会+创新基地+开放管理机制+创新活动”科技创新培养体系。吸引学生实验室开放选题、参与科研项目、参加各种技能竞赛等。学生通过参与科研实践,接触科学前沿技术,学到先进、实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学生长期接受工程技术和工程意识的培训,在学生中产生了导向性、示范性的作用,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参加各种竞赛的积极性极大的提高,本专业每年校级及以上的科技竞赛获奖每年达到 10项以上。

2.3 进一步梳理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在明确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前提下,以课程改革成果为依托,更新教学内容为抓手,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保证,突出课程建设为基础性作用,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实现经典与现代的融合,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协调,理论与实践环节搭配的合理,为本专业构筑起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提高课程建设的质量,梳理课程内容和边界,课程与培养规格一一对应,切实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经过2006年、2009年、2012年三次进行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已经建成了较为合理的课程体系。理论课程体系按照公共基础课、学科平台课和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三个层次设置. 同时结合区域产业优势特点和学生就业状况及市场需求情况,为满足专业人才培养多样化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1) 构建模块化、系列化课程体系设置,加强双语教学课程建设,建立电气传动与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两个专业模块方向的“课程库”。

(2)更新教学内容,增加专业选修课数量。将专业课按专业方向划分成几个系列模块,使学生选修时更具有针对性和系统性。打破课程设置受教学计划更新速度的限制,充实新的理论和技术,调整内容重点,加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如新能源发电、新能源电气控制、物联网等与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地方经济发展相关的课程。

(3)紧扣“创新型”“应用型”主题,改革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切实拓展专业优势,进一步探索人才培养模式,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创新教育”不断线,进一步突出学生能力培养不断线。

(4)立足于相关课程的融合,课程重新组合,避免内容的重复,提升课程的层次和水平,使各门课程内容得当、边界清晰,整体优化课程的内容,使课程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内容更加丰富、新颖。

2.4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拓展实习基地功能。

建立体现工程应用的实践教学体系。依据课程体系的培养要求,建立基础层、拓展层、创新层的结构化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激励学生自主实践和能力训练,增强学生实际能力。

(1)构建“工程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

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顶层设计。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发挥工程实际背景结合紧密的优势,强化“面向工程、项目驱动、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以工程为导向、以项目驱动为手段、以能力培养为关键、以全面发展为目标,进行教学实践体系的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应用能力;以“工程”的观念指导教学实践,以“工程”的思路组织教学实践。实际操作中在一门课程中,或以一门课程为主,多门课程协同,从一个工程实例入手,围绕工程问题的提出;工程解决方案的确定;具体工程方案的设计;工程设计的实施;工程的运行维护等工程问题解决的过程,在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

(2)紧密结合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新的实践教学内容。

依托地方、行业和校内资源,积极与科研院所、企业单位加强联系,拓展校外实习基地,不断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3)以培养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狠抓实验、实习、实训环节。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作为校内实验教学平台,承担“电路原理”等学科平台课、“电机学”等专业基础课;中央与地方共建的电气工程实验室负责专业课程实验教学“工厂供电”、“电力系统分析”等专业方向课的实验教学,以及电子工艺实训、电气工程实训等实训环节。新能源及耗能控制教学平台和嵌入式系统教学平台等为依托构建科研平台,为学科建设、学生创新活动、研究课题开放服务;利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实习环节的教学。

(4)分类型建设校外实习基地。

目前,依托校外已建立的15个实习基地,基本满足学生的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的需要。需要进一步分类型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主要任务有:

巩固基地型校企合作:本专业实习教师将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合作,共同指导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使学生获得真实有效的实际经验。扩大毕业设计型校企合作:部分毕业设计选题结合工程实际,题目来源于企业,学校和企业共同选派导师,以“双导师制”形式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培育专业培养深度参与型校企合作:校企共同研究制定培养计划,从课程设置、培养方向、教学的实践环节与内容、毕业论文的课题等全方位参与,教师需积极主动融入企业,实现校、企良性互动,实行校企深度合作,构建良好的合作环境。

3.专业优势更加凸显、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

通过精心培育专业特色,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明显提高,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全省同专业平均水平,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考研率达到25%、达线率15%、录取率10%,位于全校各专业前列;校级及以上的科技竞赛获奖每年达到10项以上。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专业方向上围绕电能的产生、传输、分配、使用,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体系。在人才培养规格上体现了强电与弱电相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硬件与软件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在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课堂与实验室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教育与培训相结合、专项强化与全面发展相结合。在培养质量上形成了高就业率、高考研率、高(竞赛)获奖率。专业特色体现在:

3.1 培养方向的特色。紧密围绕发电、输电、配电、用电四大环节进行专业培养方向的设计,设置电力系统自动化(以发电、输电为主)、机电传动自动化(以配电、用电为主)培养方向,根据应掌握的核心知识能力精心设置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增加新能源发电和装备的内容等新型产业的内容,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支撑培养目标的实现。

3.2 培养方法的特色。实施“在通才教育平台上实施专项专才教育”的培养模式,在实施“专项技能培训认证”的应用能力培养模式基础上,创建“依托学科团队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构建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使理论教学、实验实习、专项培训相互支撑、协调促进,实现了“教室与实验室结合、学校与社会结合、教育与培训结合、专项强化与全面发展结合”。

进一步凝练和提高已经初步形成的专业特色,坚持内涵发展,在原有基础上积极创新,总体培养质量有更大的提高。

4.培养效果的跟踪和反馈

建立了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闭环系统。将培养方案中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作为控制通道;研合作机制作为修正系数;学生参与科技竞赛、社会与用人单位评价和毕业生反馈评价作为反馈通道。产学通过这个闭环系统,及时跟跟踪和反馈培养效果,调整和修改培养方案,以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第2篇:自动化专业的优势范文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优化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网络教学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69-04

一、前言

优化设计是工程设计中重要的科学设计方法。最初在20世纪50年代,应用数学领域发展形成了以线性规划和非线性规划为主要内容的数学规划理论,应用于解决工程设计问题,形成了工程设计的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随着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的不断推广和应用,优化设计在各个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优化设计在农业工程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因此在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中,开设优化设计课程,学习优化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分析和解决优化设计问题的初步能力,为将来从事工程设计工作打下一定基础。

二、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优化设计》课程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是昆明理工大学工学专业之一,其开设背景是2000年5月,根据昆明理工大学的综合办学条件,结合新农村建设、农业现代化发展、西部开发和云南省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针对以工业化改造传统农业过程中对农业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经有关专家认真论证研究后,昆明理工大学于成立了现代农业工程学院。建院以来,在学校领导下,农业工程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办学规模、实验室建设、科研建设、对外联合办学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积极为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作贡献。学院坚持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积极探索在理工大学综合办学条件下农业工程类高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并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本科应用型人才。现设有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和园林四个本科专业,设有农业工程、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和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五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昆明理工大学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专业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具有特色和优势。昆明理工大学的办学理念是建设理、工、文、法、经、管多科性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是: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成为我省和西部地区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应用人才的重要基地。生源来自全国各地。昆明理工大学理、工、文、法、经、管多科性协调发展,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学科综合优势十分明显,而且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专业的主要学科基础正是学校的一批优势学科。这就使得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专业能很好地汲取学科交叉的优势,在学科交叉中获得新的生长点,使专业得到再生和发展。同样,依托学校理工综合优势,对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将形成有利条件。与从农业院校中成长起来的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专业相比,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工程素质、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上具有无以比拟的优势。《优化设计》课程正是突出专业理工特色和优势的一门学科基础课。在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中,《优化设计》课程一直列为学科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掌握科学的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在农业机械领域的工程设计能力,突出学生的理工优势和特色。

三、《优化设计》课程特点

优化设计是现代设计方法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设计方法,《优化设计》课程已经成为高校普遍开设的重要课程之一。《优化设计》课程以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更新教育观念,坚持“强化基础,恰当拓宽,提高综合能力”的原则,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向以“知识、技能、方法、能力、素质”综合培养目标的教育体系转化。《优化设计》课程将“基本设计方法”与“优化设计思想”紧密结合,着重介绍优化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学习优化设计方法的实用程序,使学生在学习“优化设计方法”的同时,也能够获得工程应用能力的训练。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通过《优化设计》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优化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掌握常用优化方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熟悉常用工程软件的优化分析和计算的功能,了解优化设计在工程设计方面的应用。所以,学生应达到下列四个基本要求,一是树立工程优化设计和优化决策的思想;二是掌握优化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常用方法;三是了解常用工程软件进行优化分析和计算的功能;四是具有解决工程设计中一般优化设计问题的能力。优化设计的教学大都是基于机械优化设计的。因此,以优化设计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为工具,将优化设计方法用于机械设计中,形成了机械优化设计,成为优化设计的典型代表和重要内容。机械优化设计是机械现代设计方法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国内大多数机械类本科专业中,大都开设了机械《优化设计》课程,为将来从事机械设计工作打下一定基础。甚至也有很多机械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开设有机械《优化设计》课程,进行更深入的理论学习。《优化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应根据专业培养方案,从专业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因此,结合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开展《优化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四、教学内容改革

第3篇:自动化专业的优势范文

关键词:社会发展;综合性大学;自觉定位;特色;和谐创新

为促进高等教育更好地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高等学校应当对社会发展做出积极有效的反应。而中国的高等教育又到了一个历史性的关键的时刻,这一关键时刻的关键就是提高质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形势下,社会的发展对高校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应当树立协调发展的观念,以实现和谐创新。本文拟就综合性大学依托自身的综合性办学优势,围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现和谐创新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努力形成发展综合性大学的办学特色的先进理念

教育要主动地全面适应社会发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形势下,高等学校必须要解决形成和发展特色这一核心问题。就综合性大学来说,主要体现在要倡导和强化以下几种思想观念:

1.科学定位自身多学科融合的综合优势的意识

综合性大学要认识到自身是多学科有机融合的大学,主要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多学科性,即具有多个具有一定程度的内在联系的学科;(2)科学研究性,即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3)基础性,即教学和研究侧重于基础科学。

2.发展综合办学特色的思想

综合性大学要充分发挥区位经济优势、政治优势、区域文化优势等外部环境以及在多学科的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直接服务社会等内部环境方面的综合办学优势,形成在以上方面发展自己特色的意识。

3.树立质量保障观念

综合性大学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着力提高办学水平,尤其是人才培养质量,对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及其影响进行改革,并积极创新有利于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4.建立、健全综合性大学和社会良性互动机制的意识

在国家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宏观指导下,依法自主办学,运用自身优势建立和健全内部发展和外部监控相协调的机制。

二、积极探索办学过程中挖掘和发挥特色的有效途径

在21世纪这一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是经济与社会的中心,而办学特色是大学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因而,大学必须通过发展特色来实现在社会发展中的和谐创新。大学的特色是学校自身从办学历史、客观环境、主观环境等三个方面内在生发出来的,为此,综合性大学要充分发挥自身在办学历史中的区位经济优势、政治优势、区域文化优势等外部环境以及在多学科的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直接服务社会等内部环境方面的综合办学优势,形成和发展以上各方面的特色。具体说来,可从以下途径进行探索:

1.发挥多学科的综合智力资源优势

大学最主要的优势是智力资源丰富并集中,综合性大学有一支庞大的高水平的多学科的教师群体与科研队伍。综合的人才结构,才能尽可能地发挥综合智力资源优势,从而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和对社会发展起主导作用,具体说来:

(1)依托学科专业群,大力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综合性大学可探索形成以基础学科专业为支撑,以应用学科专业为主体,以交叉性、边缘性、前沿性、综合性学科专业为新的增长点的结构模式和发展态势,形成纹理渗透、理工结合,多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的格局和机制。积极推进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让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的综合性特点和学科专业资源优势,构建文理渗透、理工结合的知识结构,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特点,因材施教,努力促进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相协调,大力提高培养质量。

(2)运用高水平的多学科的科研队伍,提高直接服务社会的

能力

①兴办或支持知识型企业。根据国外以及国内的经验,大学成为高科技园区的中心一般是由兴办知识型企业开始的。综合性大学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积极运用高水平的多学科的科研队伍,通过技术作价入股等方式兴办或支持知识型企业,以此来壮大经济实力和提高社会地位。②参与政府组织的科学研究活动,起到智囊团和资政育人的作用。综合性大学要充分运用多学科的智力资源丰富、集中的优势,积极参与政府组织的科学研究活动,扮好智囊团的角色和起到资政育人的作用,以赢得政府的认同和社会的支持。通过自身的智力优势来争取学校发展的有利的外部空间。

(3)依托学科专业群,发展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综合性大学要在不断加强校园规划和硬件建设的同时,依托学科专业的综合优势,形成先进的文化建设理念,优化育人环境工作,着力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大力加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建设。具体说来,①要着力营造学术氛围,如通过大力支持师生组织开展学术活动,举办一系列高规格、高水平的大型学术活动,开设文化素质教育自修课和讲座等形式。②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艺术活动和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和锻炼的舞台和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③着力引导和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校园文化氛围。如,通过构建学生自己进行理论学习与实践、道德实践、国防教育、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大舞台等方式来实现。总之,要促进校园文化的体系化、学术化、规范化发展。

2.依托办学历史中的区位经济优势、政治优势或区域文化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综合性大学要依托办学历史中的区位经济优势、政治优势或区域文化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1)综合性大学所属地区,大都有自身的区位经济优势

在办学过程中,综合性大学紧密切实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直接服务社会等方面都会形成自己的特色,要努力发展在区域经济这一客观环境基础上形成的特色。

(2)较多的综合性大学在办学过程中有独特的政治优势,要积极将其转化为办学资源优势

首先,要抓住历史机遇,高起点办学,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其次,要转化为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不断开拓进取的坚定信念和勇气。再次,要将优势转化为奋发图强的精神和传统,为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最后,要将优势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为学校推动和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我国不同的地区,都有独特的区域文化

综合性大学要充分运用所在地的区域文化优势,加强以热爱祖国、学校、家乡、爱亲人为主要内容的对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人格教育。同时,利用区域文化优势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外部文化环境。

3.依托学科专业的综合性优势,促进文化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深层次推进素质教育

大学应当体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渗透。在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初衷是加强对大学生的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相对而言,综合性大学具有学科专业的综合性优势,可更好地开展文化素质教育,能较好地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综合性大学应当树立素质质量观――21世纪需要的包括知识、能力在内的,具有人文素养与科学素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质量观,依托自身优势促进文化素质教育和

专业教育的融合,深层次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将文化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中,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开设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并作为公共基础课程纳入各专业教学计划中。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内容和形式要力求多样,应当既有囊括古今中外众多学科领域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大型综合课”,又要有与各专业密切相关的课程,还要有对学科知识进行高度浓缩

的专题报告。综合性大学可通过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综合多学科专业的知识,对学生进行真善美的教育,给学生思想和思维方法的深刻启迪,实现文理贯通和理工结合。

(2)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搭建和提升各类实践教育平台,积极建立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生实践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学生的实习基地有机

地结合起来。

(3)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现形式,如设立创新创业基金等,积极探索文化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这两者的有机结合。

高等教育是在与政府、市场的矛盾统一之中发展起来的。高等教育虽然要对抗市场,但更多的是依靠市场。因此,高校的发展必须在政府与市场统一中发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综合性大学要充分运用自身的综合办学优势,主动、全面地适应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挖掘和发展自己的特色,不断推进教育创新,努力达到在社会发展中实现和谐创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周远清.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J].中国大学教学,2011(11):5-7.

[2]潘懋元.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协调发展[J].复旦教育论坛,2005(3):16-17.

[3]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的定位、特色和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2):4-5.

[4]李德仁.综合性大学与大学教育的综合性[J].中国高教研究,2000(4):3-5.

[5]潘懋元.高等教育将走进社会中心[A].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C].上海高教研究,1998(8):1-3.

[6]储召生.办学特色:大学的必然选择[Z].中国教育报,2003(4):7-27.

注: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综合大学本科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编号12C0386);湘潭大学第六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大众化阶段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第4篇:自动化专业的优势范文

一、优化专业结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发展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由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的转型。国家和河南省相关政策和文件也多次明确指出,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发展道路。

1.优化专业结构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题中之意。升本12年来,安阳师范学院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任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办学综合实力和水平,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2007年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学校获准成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单位,实现了由专科向本科、由新建本科到合格本科、由合格本科到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的本科院校的转变。2010年召开的学校党建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是学校转变发展方式、加强内涵建设、实现办学层次突破的攻坚期。围绕这一重大命题,优化专业结构,积极顺应学校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时期的新形势,着力加快内涵建设步伐,全面改进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学校实现新发展的必然选择。

2.优化专业机构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专业建设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专业建设质量与成效决定着学校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升本初期,学校的专业规模和办学规模都在短短数年间得以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专业建设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不足,如缺乏特色、发展活力不足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高等教育要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专业结构,科学规划专业设置,合理调整专业布局,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已经成为培养专业理论扎实、专业技能过硬、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和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3.优化专业结构是凝聚办学特色的有效载体。规模扩张时期,高校片面追求学生数量,长期雷同办学加上一些重复建设导致当前高校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特别是同层次、同类别的高校,基础相同,问题相同,困难也相同。此种情况下,彰显特色、发挥优势已成为挣脱束缚、实现突破的必然路径。2011年,河南省教育厅为进一步加强重点专业、优势专业、特色专业建设,启动实施了“高等学校专业提升计划”,提出要紧密结合中原经济区建设以及河南优势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等发展需求,开展专业建设综合改革试点,重点建设150个左右的部级特色专业点,着力建设600个左右的省级特色专业点,加快培育一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紧缺专业点。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专业建设为平台和载体,促进学科与专业的紧密结合,加强特色专业培育建设,会聚人才和科研创新优势,加快特色学科、优势学科建设发展,已经成为地方院校凝聚办学特色、凸显办学优势、争取教育资源和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

二、优化专业结构要坚持科学发展原则

优化专业结构,必须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高等教育改革趋势,紧密结合学校办学实际和发展要求,合理配置资源,科学稳步实施。

1.重点建设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妥善处理好重点建设与全面发展的关系。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集中人力和物力,优先建设一批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建设底蕴丰厚、发展势头强劲的特色专业和优势专业,以一流水平为目标,以项目、平台为依托,以取得重大影响的成果为标志,着力提升专业建设的核心竞争力和知名度。通过重点建设求得重大突破,充分发挥其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以重点突破推动全面发展。

2.强化特色原则。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妥善处理好特色发展与综合发展的关系。充分挖掘、凝练、发扬特色,紧密结合地方发展需求和学校办学优势,优先建设符合地方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承方向、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积极打造专业建设亮点和品牌,以特色发展为着力点和突破点,努力将特色专业建成优势专业,以特色创造机遇、激发活力、寻求影响力,向特色要水平,向特色要效益,全面提高特色生产力。

3.分类推进原则。坚持“科学论证、分类指导、层级推进”,妥善处理好分步实施与整体推进的关系。优化专业结构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要认真分析专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准确把握政策导向,充分考量专业与市场的适应度;同时,还要综合论证该专业在学校总体定位中的作用和建设基础,从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质量、招生及就业形势等多视角透视该专业,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客观评判专业的建设前景,建立科学严谨、层级分明的建设规划、评价体系和评估机制,坚持过程与目标并重、建设与管理结合,分类别、有步骤地推进专业建设。

第5篇:自动化专业的优势范文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考察关于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理论的演进过程,可以发现:早期对国际竞争的研究主要是以国家为主体的,企业只是隐含在国家这个概念下进行研究,并没有成为独立的研究个体。因此,我们需要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相关研究中探讨国际竞争优势。随着国际经济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的兴起和发展,以及企业国际竞争活动和跨国公司地位的上升,企业开始成为国际竞争研究的独立研究对象,并出现了以企业作为一个能够完整地、充分地追求其自身利益的行动主体来考察其国际竞争活动的理论。而20世纪90年代,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提出以企业的国家背景来研究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这又是关于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理论的新发展。

1.国际竞争优势来源的经典观点:比较优势

一直以来,在研究企业国际竞争优势时,“比较优势”是最为经典的观点。在这方面的理论中,最早出现的是16至17世纪的重商主义理论,之后18世纪又有以国际分工为理论出发点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smith)的“绝对优势说”和19世纪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的“比较优势说”,以及20世纪上半 叶具有现代意义的赫克歇尔(E・Hekscher)――俄林(B・Ohlin)“资源赋予论”等理论。鉴于当时的历史阶段,在国家与企业关系中,国家对企业跨国经营活动干预的明显性,以及企业自身跨国经营活动过程中国家利益倾向的显著性,早期的关于企业跨国经营理论,是隐含在以国家这个利益主体为解释对象的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理论中而被阐述的。

亚当・斯密认为要参与国际贸易,就必须至少有一种产品在生产上与交易伙伴相比处于劳动生产率绝对高、或生产耗费劳动绝对低的地位上,否则,在国际贸易中就没有利益而只有损害。而大卫・李嘉图证明了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利益,而非绝对利益。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资源禀赋条件,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集中生产本国国内具有最大优势的产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不必停止生产全部产品,而只应该停止生产国内处于最大劣势的产品,通过交换,可以获得比较优势。

在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中,比较利益的根源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劳动成本的差异。然而在现实世界中,除了劳动成本外,其它生产要素(如土地、资本和矿产资源)也是非常重要的。于是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俄林就提出了“资源赋予论”,他们认为以自己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的专业化生产和国际交换,就会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否则就会处在相对不利的地位。因此,在国际经营活动中,一国出口的总是那些以自己相对丰裕的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那些需要用本国相对稀缺的要素生产的产品。

以上三种“比较优势”理论,从国家的层面上指出两国之间存在的要素差异,无论是劳动生产率、劳动成本还是资源禀赋的绝对差异或相对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或者说是在国际商品交换中处于有利地位的基础,即优势产生的基础。但是,比较优势理论只是静态地分析了资源存量和生产地相对成本差异对各国贸易竞争优势的影响,排除了技术进步因素、需求因素、规模经济因素和许多实际因素的作用,没有考虑到国际间的大量投资和企业跨国经营现象,在这些条件下比较优势会发生改变。

2.企业国际竞争优势来源理论的发展

二战以后,鉴于企业已经成为国际资本流动中一种最为普遍而又高效的载体、其跨国经营活动已经随着企业自身力量的壮大及经营思想的转变而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现实,有一些理论从一开始就将企业作为行动主体来考察其国际经营与竞争活动,提出企业国际竞争的垄断优势,包括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的折衷理论。

海默(S・Hymer)在其撰于1960年、发表于1976年的《垄断优势论》中指出,由于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本身的不完全性、企业规模不同所导致的企业规模经济效益不同,以及政治干预等所导致的国内和国际市场的不完全性所建立起来的,在技术、规模、资金上的垄断优势,是谋取国外高额利润的来源,也是国际竞争优势的来源。市场缺陷的存在使得有些企业拥有了优势,这些优势包括三大类:(1)来自专利的生产技术以及生产要素的完善的优势,如专利和专有技术、获得资金的优势条件、管理技能等;(2)商标、公司信誉以及对优质名牌产品的设计的控制而产生的独特的产品差异优势;(3)大企业可能有包括内部和外部的规模经济的优势。

邓宁(J・H・Dunning)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1976)是众多关于企业跨国经营理论中影响最为广泛的,他也是从企业利益的角度来分析企业国际竞争行动。邓宁认为,企业的所有权优势(Ownership)、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和区位优势(Location)是企业进行国际竞争活动的充要条件。所有权优势是企业拥有的其它企业所缺乏并无法获取的某些无形资产,尤指生产技术上的优势。内部化优势是企业基于市场不完全性而致力开发的将所有权优势进行内部化的能力。而区位优势则指企业所处的特定国家或地区所赋予的包括政府政策、市场容量和劳工成本等企业外部经营环境上的优势。企业国际竞争经营的目标取向就是为了让这些优势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同时,邓宁的分析方法指出了不同的行业中企业应拥有的优势,以及到何地去发挥这种优势和怎样发挥这种优势。

3.以母国为基础的国际竞争优势来源:国家竞争优势

随着产业的不断国际化和跨国公司的不断高涨,以往的比较优势、垄断优势以及折衷理论提出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似乎难以解释跨国公司如何在特定国家的特定产业发展独特的技术与经验,为什么有些国家的跨国企业能够建立并维持竞争优势,而其他则不行等问题。

1990年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提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调查并研究了国家如何在产业的竞争中展现优势,以及竞争优势对企业战略和国家经济的启示,回答了以上提出的问题。他认为,企业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条件,在于企业所处的国家能否在特定领域中创造和保持比较的优势,这也就是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国家是企业最基本的竞争优势,因为它能创造并保持企业的竞争条件。国家不但影响企业所作的战略,它也是创造并延续生产与技术发展的核心。波特认为母国市场优势是企业最重要的竞争优势,并且受四个因素影响,即生产要素、需求要素、相关和支持工业以及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状况,如下图所示。

生产要素是指在某个行业中竞争所需要的投入,如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资金和基础设施(如公路、通讯系统等)。这些要素分为基础要素(如自然资源、劳动力等)、高级要素(如公路系统、信贷等)以及特殊要素(如具有特殊技能的人力资源)。

需求要素是指本国自身购买需求的规模。销售的规模可以产生足够的需求来支持规模效率。这种效率同样会促使在其他国家市场上领先。但是,特殊的需求也会超越国界创造机会。例如,瑞士企业长期领导世界的采掘设备行业,这是因为瑞士经常需要采掘穿山隧道来修建铁路。

相关和支持工业是指企业的上游和下游都有强大的工业在支持,使得整条生产销售链都十分畅通。例如,意大利的制鞋行业,该行业供应商皮革业很发达,销售渠道也有所支持(因为到意大利旅游的人都会购买皮革产品)。

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状况同样促进企业的成长。每一个国家战略、结构和竞争的模式都是不相同的。但有一个相同的特征是竞争强度的加速。

这个国家竞争优势模型主要强调一国经济的环境和结构对国家竞争优势的作用。同时,该模型还认为机会和运气将有助于提高某些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的战略选择起着关键作用,且政府的政策也会发生作用。该模型是基于企业已经运用了合适的战略从而得到的竞争优势。同时,这四个因素可能会加强本国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速度,也可能造成企业发展停滞不前。

4.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理论的整合:国际竞争优势来源的工具

关于国际竞争优势来源的理论,经历了从比较优势到国家竞争优势的历程,这种竞争优势的变化都体现为生产要素、成本要素、技术要素、需求要素等要素在不同国家的差异,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以及发挥管理技能、组织结构、企业战略等方面的优势。因此,对这些理论的总结研究表明,从比较优势理论到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的来源在根本上都是建立在以下三个方面,即国家差异、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企业通过这三个基本工具来建立各自的国际竞争优势。

(1)国家差异。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要素,在无效率的市场中,这导致了国家要素成本的差异。企业的不同活动例如研发、生产和营销等都有不同的因素差别。企业因此能够通过设置价值链,使每一项在不同国家的活动都能以最小的成本带来最大的效益从而获得成本优势。同时,国家差异也存在于竞争的东道国市场,消费者的偏好和行为、分销渠道、促销策略以及其他营销手段在不同国家是不同的,因而,企业需要通过适应不同国家市场独特性的要求来影响它的生产和销售。例如,在比较优势、垄断优势、包含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的折衷理论以及国家竞争优势中,一个共同的基础就是国家差异。无论这些理论的视角如何,它们都是企业在国家差异性的基础之上对价值链进行要素的国际配置,从而获得成本以及其它的优势。然而,静态和纯粹的国家差异经济观点是不够的,要用动态的观点来看各种要素相对的优势,延伸社会和经济要素的概念,用更为广阔的社会相对优势概念来包括所有相对的优势,这些社会相对优势是指质量、原材料的数量和结构,以及人力资源等各种“软”资源,例如组织间的联系、教育系统、组织与管理的核心技术等。从整体而言,国家的相对优势能够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并依靠复杂的组织要素相配合来获得。

(2)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一个比较完善的概念,并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如何获得竞争优势的研究中。而规模作为一种竞争的工具也已被企业运用到实际竞争中,然而,规模本身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它需要通过经验曲线和学习效应来获得动态的效果。例如,扩大产量有利于企业开发规模的效益,使企业能够积累学习,并使企业沿着学习曲线逐渐降低成本。

迈克尔・波特(1985)提出的价值链的概念充实了规模作为竞争优势来源的分析。这种概念化的工具集中分析了企业在不同价值增加活动中的规模利益。有效的规模将因活动不同而有所区别。市场不断扩大,分工日益深化,这就为企业建立专业化工厂生产某些专用设备或制作专门化投入物(中间产品、零部件、服务等)提供了客观可能性。比较优势、垄断优势、折衷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中的另一个共性就是创造和利用专业化,并且动态地发展专业化。专业化带来的最大效益之一就是规模经济,获得规模效率。但不可忽视追求规模效率也会限制企业适应变化的能力。

(3)范围经济。范围经济效益产生于共享产品、市场或管理等一些活动所带来的成本的降低。范围经济的战略重要性来自于企业能力的多样化,它可以共享价值链中交叉的投资和成本,而这一点是竞争者无法效仿的。范围经济的第二个重要来源是共享内部关系,如与客户、供应商、分销商、政府和其他机构的关系。共享知识是第三个范围经济的来源。比较优势、垄断优势、折衷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中,因为要素差异而采取集中或专业化,或者其它一些资源具有独特性,都是需要从共享资源(包括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来获得成本的降低或者独特性的持续,发挥范围经济效益,从而产生一时难以被模仿的优势。但是范围经济也是有成本和代价的,随着产品和市场多样化,管理的复杂性提高,企业更难以管理。

5.结语

第6篇:自动化专业的优势范文

关键词:集团转线;全过程管理;实证研究

1 引言

2008年,国内主要通信运营商重组,开启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全业务领域的竞争。全业务时代,各大运营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产品同质性不断强化,为保持竞争优势,必须进一步细分市场,提供有差异化的系统解决方案。其中集团客户是运营商的重要细分市场,集团客户租用数据专线业务是收入增长的一个重要方面[1]。目前关于此方面的研究,多集中于数据专线组网技术分析[2-4],对全过程管理的探讨很少,本文以此为重点,开展实证研究。

2 研究方法与相关情况说明

本文针对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两家运营商,采用实地走访、座谈会、调查问卷、查阅资料等方式,收集数据和素材加以深入分析。

本文聚焦运营商专线运营全过程,划分“报装、建设、维护、续约”四阶段开展研究。

3 全过程分析

3.1 报装阶段

目前运营商专线的报装界面有三:直接联系客户经理、客户直接上门、通过专线。具体各报装界面发展专线业务的占比如下:

此阶段,电信有明显优势:

⑴外部宣传到位:电信经过多年的专线运营,先入优势明显,在中国已成为实际的专线服务标准。

⑵内部宣贯到位:电信各传统服务界面已形成收集客户专线需求的习惯。

移动的后发优势:

⑴客户资源优势:移动客户规模巨大,尤其是保有大量高价值客户,这批客户中不乏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关键决策人,专线潜在市场巨大。

⑴服务标准优势:移动经过多年的发展,建立了完善的客户服务标准体系,拥有着丰富的客户服务经验,可以将个人客户通信服务优势迅速转化为集团客户专线服务优势。

3.2 建设阶段

中国电信:

⑴建设施工:基层技术能力强,现场勘察、确定方案需3-4天。施工周期最快7天,最慢30天,平均15天。施工能力月均达百条,年初根据全年预计需求进行备货。

⑵完工确认:建设完工后,施工方提供技术维护电话和一份需要双方签名确认的开通单,由客户签名确认开通。开通后,暂无电话回访制度,其在服务方面精细化程度不足。

中国移动:

⑴建设施工:提高集中技术支撑,现场勘察需3-4天,确定方案需一周。施工周期受物料集中采购影响,平均20天左右。管理、施工规范,需协调多家第三方单位,红线内外复杂,物料库存冗余低,管理要求高。

⑵完工确认:装维分离,建设施工完成后需设置专门与维护部门的衔接环节。

电信优势:

⑴勘察、设计属内部流程,基层机构技术能力强。

⑵施工经验丰富,工程进度快,备货充足。

⑶装维一体化。

⑷基础网络资源丰富。

移动优势:

⑴整合外部资源能力强,集中技术支撑,用以节约运营成本。

⑵施工管理水平高,库存管理高效。

⑶装维衔接关系理顺后,客户,移动、施工、维护四方易于建立统一的服务流程与标准。

⑷通过专线建设,完善基础网络资源短板。

3.3 维护阶段

电信报障的渠道:

⑴具有技术维护热线,承诺24小时技术支撑,有较高的技术服务标准。

⑵通过客服热线10000,将客户投诉与员工工资挂钩,保证了一定的客户服务标准。

移动报障的渠道:

⑴出现故障,客户可直接联系客户经理。

⑵故障排除后,及时安排客户回访工作。

电信优势:

⑴技术能力储备强,专线技术维护水平高。

⑵有出口优势,网速稳定。

⑶将投诉与工资挂钩,机制有保障。

移动优势:

⑴专人响应故障,客户感知高。

⑵建立回访制度,提供精细化的服务。

4 续签阶段

电信与客户签署的专线合同服务年限一般在三年以上,培育了良好的客户关系。专线客户合同到期后,续约率高。

移动专线合同条款设置灵活,可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电信优势:

⑴专线合约服务时限长。

⑵合同中一般规定当期合同结束后自动续签。

⑶合同续签时点及时跟进,客户资料的收集管理完备。

移动优势:

⑴移动合同条款灵活机动。

⑵合同这对客户的强制性弱,客户感知好。

⑶存量合同规模小,无续签压力。

5 结论

总体来说,电信在客户资源、建设流程、业务体验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且大部分属于闭环管理,但在服务方面仍属于粗放型管理。移动可在客户响应,建设维护、业务体验等方面向其看齐,结合自身客户规模优势、服务优势、资源优势,以精细化的全过程管理提升客户对移动集团专线业务的体验感知。

[参考文献]

[1]刘海峰.大客户数据专线业务组网技术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3, (17).

[2]周中柱,梅仪国,郑玲玲.陈旭钧.中国移动集团客户数据专线建设策略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3,(02).

第7篇:自动化专业的优势范文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7)10-0026-05

在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时,理论界提出了发挥各自区域比较优势的经济发展战略[1]。发挥比较优势无疑是正确的,但国内理论界并没有充分吸收比较优势理论的最新成果,把目光主要集中于单一的、外生的要素禀赋比较优势上,这就使比较优势战略的生命力大打折扣。本文首先介绍比较优势理论的最新成果,即新兴古典经济学(亦称超边际经济学)的综合比较优势理论,然后根据它来探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战略。

一、综合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的三大转变

在亚当・斯密之后,李嘉图(Ricardo,1817)提出了相对比较优势学说,他指出一国即使在所有商品生产上的劳动生产率比别国低,都处于绝对劣势,只要这种劣势的程度存在相对差异,也可以进行分工,使各国获得国际贸易的好处。杨小凯称之为基于外生技术效率差异的比较优势理论[4]。

从理论上看,一旦进行分工,虽然可以获得分工经济的好处(是指一加一大于二的分工网络效果),但面临生产专业化与消费多样化的两难冲突。这个两难冲突只能通过国与国之间的交易来解决,而交易必然发生交易费用。于是,分工经济与交易费用的两难冲突就产生了。当存在交易费用的时候,利用相对比较优势是否必然能够获得分工的好处呢?显然,当交易费用大于分工经济时,分工得不偿失,自给自足是一般均衡。因此,在考虑交易费用的情况下,有相对比较优势,还不一定就有分工。

赫克歇尔―俄林(Heckscher-Ohlin)模型假定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规模报酬不变且每种要素投入的边际生产率随此种投入的增加而递减,生产函数相同(即没有技术效率的差别),但两国的资源禀赋不同。此模型显示在没有李嘉图技术比较优势的情况下,分工经济可能会因国家之间外生的要素禀赋差别而产生,一国应该生产和出口使用资源禀赋相对丰富的产品,进口使用资源禀赋相对稀缺的产品。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应多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丰富的国家应多生产和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这就是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理论。

无论李嘉图模型,还是H-O模型,比较优势都是外生的,这就好像在说经济发展不是其内部机制发生作用的结果,而纯粹取决于外部条件。经济学家们对此感到不满。同时,这些比较优势理论也不能解释为什么技术和禀赋条件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比技术和禀赋条件悬殊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大的现象。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基于规模经济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诞生了(简称D-S模型)[5]。D-S模型是在规模经济与消费多样化的两难冲突基础上内生消费品种类数的一般均衡模型,基本思路是消费者对多样化消费的偏好意味着消费品种类越多越好,效用水平越高;由于存在生产上的规模经济,厂商应该尽可能把一种产品的规模做大,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把一种产品规模做大,意味着消费品种类减少,或者说增加消费品种类,意味着产品生产规模的缩小,导致每种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价格上升,消费品种类越多虽然意味着直接效用水平越高,但商品价格越高意味着间接效用水平越低,规模经济和多样化消费之间就存在这样两难冲突。如何解决这种两难冲突,办法是使人口规模和(或)资源增加,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自由贸易正具有这种功效,尤如我们经常说的可以“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这一模型讲述了一个规模经济与多样化消费之间两难冲突的故事,他们发现即使两国的禀赋条件相同,也没有李嘉图的技术比较优势,但如果存在规模经济,则两国也可以选择生产不同的产品,开展分工和国际贸易。D-S模型是一个不需要外生比较利益而以规模经济为基础的国际贸易模型,克鲁格曼运用这一模型解释了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为什么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量大的现象(即林德贸易模式),因为有规模经济,发达国家之间可以开展产业内分工,进行更多的产业内贸易[6]。

由于D-S模型存在缺陷,以杨小凯为主的研究群体在秉承亚当・斯密专业化与分工思想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系列的内生专业化分工贸易模型(称为新兴古典贸易理论),认为无论国内贸易还是国际贸易都是折衷专业化经济与节省交易费用之间两难冲突的结果[3]。即使所有人(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都天生相同,没有外生比较优势,只要存在专业化经济,每个人选择不同专业后都会产生内生比较优势。然而,生产专业化与消费多样化之间存在矛盾,只有通过贸易才能解决。而贸易又产生交易费用,当交易费用大于每个人的专业化成本时,贸易不能产生,在多样化需要的强制下,每个人只能回到自给自足状态。贸易产生的经济条件是分工经济大于交易费用,这时每个人就可以选择不同的专业,并通过贸易来满足多样化的需要,贸易便产生了。随着交易效率的不断提高,贸易由地区贸易发展为国内贸易,进而国际贸易;如果存在多样化消费的好处,交易效率的改进会导致商品种类数的增加。一个社会的专业化程度、结构多样性、贸易依存度、商品化程度、经济一体化程度、生产集中度等组织结构问题都可以由此说明。超边际经济学的贸易理论(亦称为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不像D-S模型那样强调人口规模对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认为人口规模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能一概而论,要视交易效率的高低而定。若交易效率低,像改革前的中国,尽管人口规模大,生产率水平却很低;若交易效率高,像日本、香港和新加坡,人口规模大就会成为扩大分工的有利条件,促进经济发展。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也很好地解释了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水平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水平高的原因。道理就在于发达国家的交易效率比发展中国家高,提高了分工水平,增加了商品种类,扩大了市场容量,使得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更有利可图。

在新古典经济学的体系中,国内贸易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是分离的。国内贸易理论建立在消费者和生产者分离这一理论假设上,消费者不生产,生产者不消费,消费者不贸易就会饿死,生产者不贸易就不能继续生产,这种单一身份的主体规定性决定了只有通过贸易才能维持各个主体的存在与发展,似乎在地球上只要有了人就必然存在国内贸易,这是一个需要通过历史考证才能回答的问题,而其国际贸易理论则主要建立在外生比较优势基础上。同样是贸易理论,却有着不同的基础和形成机理,说明新古典经济学的贸易理论是不完善的,甚至可以说有重大缺陷。这一问题因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诞生才算得到解决。

我们把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称为综合比较优势理论。(注:针对理论界关于超边际经济学比较优势理论的讨论,向国成曾建议把超边际经济学的比较优势理论概括为综合比较优势理论,并就此征求杨小凯教授的意见。2004年1月14日,杨小凯教授在重病期间通过e-mail回复,他说:“I support your position. XK”。)从李嘉图的外生技术比较优势理论到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优势理论、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的规模经济比较优势理论,再到综合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发生了三大转变:由单因素比较优势向多因素(技术、禀赋、交易效率)比较优势转变;由注重外生比较优势向外生与内生比较优势并重转变;由国内、国际贸易理论分离向国内、国际贸易理论统一转变。

二、综合比较优势理论的不可能定理及一个类比性的解说

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如果一国的劳动力与资本比例大于另一国,则该国应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这就是H-O定理。由此还衍生出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Stolper and Samuelson,1941,简称SS定理)和鲁宾辛斯基定理(Rybczynski,1995) 。它们构成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四大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认为商品的自由贸易将使要素价格在国家之间趋于均等化;SS定理认为如果商品1相对于商品2为资本密集的,则当商品1与商品2的相对价格上升时,资本与劳动的相对价格也会上升;鲁宾辛斯基定理认为当劳动力相对资本增加时,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产量上升而资本密集型产品产量下降。这些是关于贸易量、价格及资源禀赋之间关系的一般规律的描述。但以杨小凯为主的研究群体根据综合比较优势理论则认为这些所谓的规律是不存在的,当同时对技术效率比较优势、禀赋比较优势和交易效率比较优势这三个因素进行超边际的一般均衡分析时,H-O定理并不一定成立,也就是说一个国家虽然具有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禀赋优势,但当劳动的技术比较劣势和交易效率比较劣势足以抵消其禀赋优势时,该国家就不一定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这对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也是同一道理。这就从理论上否定了赫克歇尔―俄林定理的普适性。他们认为“一般均衡是技术、禀赋、嗜好、交易效率等多个参数经由价格、数量之间无数反馈圈形成,根本找不出普适的规律”,“有关的贸易量、价格及资源禀赋之间的关系不可能有什么一般规律,一些特定规律只在特定模型的特定参数范围内成立”[4]。这就是综合比较优势理论的不可能定理。

上述思想是以杨小凯为主的研究群体立足于超边际经济学的一般均衡(或全部均衡),通过多个数学模型发展起来的。为了使人们对上述思想有一个更直观的了解,在这里使用一个简单的个人生产决策模型,把技术效率、价格和交易效率放在一个统一的数学表达式中进行类比性的解说。类比性在这里的特定含义是由于没有使用超边际经济学的一般均衡分析,可能还不能完全表达“不可能定理”所包含的思想,只是通过类比来给予一定的说明。

综合比较优势理论导出了“不可能定理”,这是否意味着经济发展无规律可循?我们认为情况恰恰相反,它的实践意义在于告诉我们一个经济主体应该在充分利用外生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致力于专业化基础上的内生比较优势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交易效率的不断提高。如果说外生比较优势是要求我们如何适应世界和环境的话,那么,内生比较优势则是强调我们改造世界和环境的主观能动性。正如李斯特批评人们只看到外生比较优势时所说:“经验告诉我们,风力会把种子从这个地方带到那个地方,因此荒芜原野会变成稠密森林,但是要培育森林因此就静等着风力作用,让它在若干世纪的过程中来完成这样的转变,世界上岂有这样愚蠢的办法?如果一个植林者选择树秧,主动栽培,在几十年内达到了同样的目的,这倒不算一个可取的办法吗?历史告诉我们,有许多国家,就是由于采取了那个植树者的办法,胜利实现了他们的目的。”[12]“不可能定理”也昭示着:

(1)一个经济主体可能在某产品上的外生比较优势处于不利地位,但只要内生比较优势和交易效率足够高,它仍然可以选择生产该产品。如果说外生比较优势是静态的,那么,内生比较优势则是动态的,能够起到转化比较优势的作用。

(2)在多个国家或地区(两个以上)的竞争中,即使一国或地区具有某种禀赋优势,如果在此基础上不能形成内生比较优势,交易效率也很低,它就有可能为其他国家或地区所取代,被排斥在国际或地区分工之外[7]。

因此,在经济发展上,不仅要“听天命”(充分利用外生比较优势),更要“尽人事”(致力于内生比较优势的形成和交易效率的提高)。这就是“不可能定理”所揭示的朴素真谛。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战略:构建综合比较优势竞争力

结合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根据综合比较优势理论,笔者认为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战略应该立足于构建综合比较优势竞争力。

1.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的发展阶段

迈克尔・波特根据一国竞争优势的转换,提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四阶段论,它们分别是生产要素导向阶段、投资导向阶段、创新导向阶段和富裕导向阶段。生产要素导向阶段是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几乎所有成功的产业都依赖于基本生产要素,如天然资源、适合农业发展的自然环境以及大量廉价的一般劳动力。竞争优势来自于“钻石体系”中基本生产要素的禀赋。在投资导向阶段,具有投资活跃、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产品标准化程度较高而相关及支持性产业不发达的特点,“国家竞争优势奠基于从政府到企业之间投资的意愿和能力”[10],在钻石体系中,竞争优势来自于生产要素、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及竞争环境的改善。在创新导向阶段,垂直和横向的产业集群得到发展,投资和服务业走向国际化,企业竞争力非常强大。这一阶段竞争优势来自于钻石体系的各个方面,包括相关及支持性产业的高度发展,寓于其中的创新能力最为重要,而依赖基本生产要素形成竞争优势的情形越来越少,即使没有基本生产要素的相对优势,也可以通过创新扭转劣势。到了富裕导向阶段,社会价值挂帅,经济活力开始下降,竞争优势开始衰退。对比这四个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大致是处在第二个阶段,但在某些地区也呈现出了第三个阶段的特征。这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确立经济振兴战略的大背景和基本依据。

2.立足于综合比较优势竞争力

如果上述对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判断基本符合实际情况,那么,仅停留于基本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的振兴战略似乎没有跟上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因为,从生产要素导向到投资导向,再到创新导向,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在竞争优势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小。然而,在讨论老工业基地的比较优势时,人们往往强调自己有什么,例如有大量的存量资本,有重化工业,有军工产业,等等。从理论逻辑来看,“有什么”只是比较优势的起点,比较优势的落脚点还在于你应该放弃什么,发展什么,不是说你有什么,这就成了你的比较优势。实际上今天之所以提出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说明老工业基地原有的很多产业在市场竞争中陷入了困境。以东北地区为例,它曾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煤炭、钢铁、木材、石油等资源的重要产地。经过大规模长期开采,一些资源濒临枯竭,资源依赖型产业已处于衰退状态, 2002年东北地区非金属矿采选、纺织业、石油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煤气生产和供应业、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8个行业利润为负,而全国同期只有煤气生产和供应业的利润为负。东北地区产值利润率相对值大于等于1的行业只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木材及竹材采运业、家具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四个,表明东北在全国非常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很少。从固定资产新度系数来看,到2002年,除吉林省大于全国水平外,辽宁、黑龙江都低于全国水平,而且黑龙江工业固定资产新度系数比全国低4.5个百分点,东北三省整体上也比全国低1.43个百分点[9]。对许多老工业基地来说,难以流动的资源已濒临枯竭,许多存量资本成了一种负担,能够流动的人才却往外走。总之,在国内生产要素流动障碍不断降低的今天,除了资源依赖型产业外,其他产业很难有什么禀赋比较优势,对加工工业尤为如此。现在只要政策允许,新兴地区要建立一个新的大型化工企业和钢铁企业都不存在资金、人才和技术上的太多困难,甚至还有后发优势。所以,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振兴老工业基地,尽管发挥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如果还有的话)是必要的,但已远远不够,应立足于禀赋优势、技术效率、交易效率所形成的综合比较优势竞争力的构建。

3.综合比较优势竞争力的基本内容

在综合比较优势中,禀赋要素可以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一般性生产要素和专业性生产要素[10]。初级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天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技术与半技术人工,而高级生产要素主要包括现代化通信的基础设施、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和大学研究所等。一般性生产要素是指可以被用在任何一种产业上的要素,如公路系统、受过大学教育的员工,而专业性生产要素是指技术型人力、先进的基础设施、专业知识领域、以及其他定义更明确且针对单一产业的因素。当经济发展进入到投资和创新导向阶段,高级的和专业性的生产要素在竞争优势中的作用对一国或地区日益重要,它们不是自然而成的,而是人创造出来的。所以,人成为主导,人力资本变成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拥有生产要素是重要的,但迈克尔・波特进一步认为能创造出生产要素的机制远比拥有生产要素的程度重要。也就是说,对于一个经济主体要形成持久竞争优势,应该有一个内生生产要素的机制,使生产要素进入一个“生成―使用―再生成”不断向高级化演进的良性循环路径。在这一循环中“使用”环节至关重要,它是循环的动力和落脚点。如果“使用”环节短路,则生产要素向高级化演进的进程就会延缓,甚至终止。以东北为例,东北地区有高等院校142所,占全国高等院校总数的11.6%,每万人中在校的高等院校学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0%。东北地区共有自然科学研究机构700多个,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215.18万人,占全国的9.9%。但是2002年整个东北地区专利申请量只占全国的8.59%,不及上海一市多,而授权总量占全国7.26%,不及浙江一个省多。尤其是外观设计的申请和授权总量所占全国比重不到5%。显然这种科研成果情况与东北经济区内高等学府和科研院校云集、科研人员众多的现状不相匹配[9]。包括人力资本在内的高级、专业化生产要素得不到有效使用,就不能达到应有的生产率和要素回报率,进而驱使这些要素向外流动,陷入“无效使用 低回报率 向外流动”的恶性循环,最终使已有的专业化、高级化生产要素流失、萎缩。这说明创造出生产要素的演进机制远比拥有生产要素更重要,这种机制使要素禀赋动态化,可以改变不利的初始要素禀赋格局。所以,构建综合比较优势竞争力需要形成生产要素高级化、专门化的内生演进机制。

技术效率分为外生技术效率和内生技术效率。外生技术效率在理论模型中是外生变量,由经济系统模型之外的因素来解释,在直观经验上,例如用土地肥瘦、矿藏贫富、气候温寒等自然条件的不同来解释地区、国家之间生产率的差别,就是对技术效率的一种外生性解释。而内生技术效率由经济系统内的因素来说明,这正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理论发展的核心。根据这一领域文献的主题及相关经济含义,新经济增长理论可以划分为五大研究思路[11]:(1)以罗默、卢卡斯、斯多克、阿温・杨为代表的知识外溢与边干边学模型,解释了意外的发现如何产生和利用。(2)以罗默、阿格辛―霍维特、格罗斯曼-赫尔普曼的内生技术变化增长模型,认为有意识的发展研究所取得的知识(技术)是经济增长的源泉。(3)以金―赖贝罗、琼斯-曼纽里、巴罗、贝克尔为代表的线性技术内生增长模型,分析人力资本、公共产品在经济增长中的报酬递增效应,以说明政府在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4)开放经济内生增长模型,强调政府贸易政策及技术扩散对经济长期增长的影响。(5)以杨小凯、贝克尔等为代表的劳动分工和专业化内生增长模型。比较这五种思路,笔者认为劳动分工对技术效率的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最根本的意义。因为“边干边学”、“有意识的发展研究”、“人力资本的积累”都需要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才可能取得长足的进展。所以,老工业基地要实现技术效率的进步,形成有利于专业化分工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是非常迫切的。在这里尤其需要对企业那种急于追求多元化经营的行为进行讨论。放在世界经济的格局来看,中国的企业包括老工业基地的企业绝大多数都是中小型企业,从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短短30年的历史来看,这些企业在特定的产业都还有广阔的成长空间。但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企业热衷于多元化经营,寄希望于跨部门、跨行业扩张来做大做强。这里我们提出“树型”模型,把企业的成长比喻为树的成长,主要强调:(1)企业要走专业化的道路。试想树如果没有粗壮的树干,怎么会有枝繁叶茂?“树干”就是企业的主业,是它的专业化领域,“枝叶”是企业的多元化领域。根据“干枝”关系,企业主业的发展壮大是企业多元化的基础,当主业还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时,应该走专业化的道路,形成可替代程度比较低的竞争优势。(2)多元化应是主业发展的自然延伸。“枝”是树干的自然演化,内在于树干本身的发展,有相同的技术基因。当企业发展到相当大规模时,如果需要进行多元化经营,则应该重点选择与主业有较强的内在技术关联的领域,或者说是主业技术的自然延伸领域。纵观世界企业发展历史,惟有专业化才是企业做强的根本途径。所以,构建综合比较优势竞争力需要形成技术效率进步的专业化演进机制。

交易效率是影响专业化分工的重要因素。在专业化分工中面临着一个最基本的两难冲突,即专业化经济与交易费用的两难冲突,专业化分工水平就是这一两难冲突的折中。交易效率提高,意味着单位交易费用水平降低,有利于提高分工水平。老工业基地通过专业化以提升技术效率,则需要提高交易效率水平。交易效率主要受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状况、金融等服务业水平和制度环境的影响,从目前的“瓶颈”来看主要还在于制度。所以,构建综合比较优势竞争力需要形成交易效率提高的制度机制。

总之,综合比较优势理论揭示的不可能定理说明经济发展应该在充分利用外生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致力于专业化基础上的内生比较优势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交易效率的不断提高。当中国经济进入投资、创新导向阶段,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战略不能只建立在基本要素禀赋的基础上,而应立足于要素禀赋、技术效率和交易效率所形成的综合比较优势竞争力的构建。

参考文献:

[1] 林毅夫,刘培林.振兴东北要遵循比较优势战略[J].辽宁科技参考,2003,(11).

[2] 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3] 杨小凯.发展经济学:超边际和边际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 杨小凯,张永生.新贸易理论、比较利益理论及其经验研究的新成果:文献综述[J].经济学(季刊),2001,(1).

[5] A.Dixit.and J.Stiglitz.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7,67:297-308.

[6] P.Krugman.Increasing Returns,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79,9:469-479.

[7] Wenli Cheng,Jeffrey Sachs, and Xiaokai Yang.An Inframarginal Analysis of the Ricardian Model[J].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0,8(2):208-220.

[8] 张永生.厂商规模无关论――理论与经验证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9] 黄群慧.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现代化问题研究[J].改革,2004,(1).

[10]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第8篇:自动化专业的优势范文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urbanization and suburbaniz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ore and more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ove to suburbs, which produce a certain degree of influenc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urrounding rural communities. The author expounds the influence of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communities, and then analyzes its advantages and defects,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关键词: 农业院校;农村社区;社区建设

Key words: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rural communities;community building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3-0003-02

0 引言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保证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决定因素。农业院校的科技工作担负着科技教育,科学研究,技术推广诸项任务。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许多的地方农业院校纷纷从城市中心,向城郊地区迁移。在农业高校郊区化的趋势下,农业院校与城郊农村社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那么,如何才能使农业高校发挥地缘优势,与周边农村社区相互合作利用农村社区开展长期的实践研究,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农村社区推广农业技术成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成效,促进城郊农村社区的建设。

1 地方农业院校对周边农村社区建设的影响

1.1 对农村社区经济建设的影响 我国当前农村问题中效率问题使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受到了不良影响。故应提高效能,通过提高农业技术创新,加强农业人才培养,以缓解人才资源不足及农民科学文化水平程度不高的现实问题,充分利用人才资源推动现代技术和信息含量,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进步。

农业院校在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理论方面有其显而易见的优势,而农村社区对各种实用技术、信息具有很大的需求。农业院校迁入郊区后,与农村、农业、农民靠得更近,对他们的需求也就了解更多,这样可以利用地缘优势因地制宜,实地指导,帮助农民解决他们在实际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相关农业问题,满足农村社区的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农村社区提高其农业产量,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改善农村的经济状况,推进农村社区的经济建设。

1.2 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影响 从文化角度看,当前我国农村的文化现状与构建和谐社会发展需要还存在一定差距,广大农民对精神文化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这是我国农村文化发展问题的突出表现。农村文化生活在组织和管理、硬件设施、经费投入等方面都存在缺陷,文化生活形式较少且单调。因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净化农村文化环境是一个艰巨而又迫切的任务。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及健康素质的显著提高,良好的道德风尚、和谐的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在文化层面有利于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

以大学为载体的大学校园文化是通过历届师生的传存和创造所积累的精神成果。它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对农村文化建设发挥着超越、引领和辐射作用。城郊农业院校与农村社区毗邻,对农村社区的文化辐射作用更为深刻。尤其是大学生社团所起到的文化辐射作用,由于大学生时常以社团为单位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居民可以时常参与进来,以此丰富自己的文化娱乐生活。同时大学生社团进入社区开展的一些服务工作,使得农村社区的居民与大学生的接触增多,对大学的新文化、新信息可以更深入的了解。

1.3 对社区服务建设的影响 强调农村社区的社会服务,是因为中国农村社区服务欠缺。农村人口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与城市相比,差距很大。因此,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核心。目前,中国农村的社会服务还包括了许多公共服务的内容,如: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公共安全、公共教育、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等与此相关的服务。

高校有面向社会服务的职能,然而,有观点认为,大学的社会服务作用,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往往也游离在经济发展的边缘,作为生产辅助型服务提供非功能集聚的教育因子的作用,作为生活服务提供非功能集聚的文化因子和信息因子的作用,尽管大学有着能动地为区域位势提升,赋予人才培养与人才集聚作用,知识传播与知识创新的作用,但其社会服务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区域优势作用,表现出的特征仍然是依附型和从属型。

不可否认的是,虽然目前高校的服务作用表现为依附型和从属型的,但是仍然不可忽视其对社区服务建设的推动作用。农业院校的学生团体可以组织起来在农村社区之中进行实践和服务活动,一方面可以在实践中更好的学习理论,运用理论,发展理论。一方面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活动,提高农村社区居民所享受的社区服务质量。同时,在这种服务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促进农村社区服务组织的发展和学生团体的完善。

2 地方农业院校促进周边农村社区建设的优势

高校的迁入对周边城郊社区的影响是显著的。高校郊区化对郊区人口化、经济化、文化和居住环境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对郊区出行环境、消费环境、休闲环境和文化教育环境具有优化功能。相比其他高校,农业院校在推动农村社区建设方面有其特殊的优势:

2.1 较强的教育优势和灵活的兴农方式 农民是科技成果的直接受体,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开展教育培训是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的主要途径。农业院校作为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中心,拥有一大批既懂技术又掌握教学方法和教育形式的专门人才。其优势所在正是通过这些人才改变农民的思想, 提高农民素质和劳动生产率。同时农业院校的兴农工作内容、形式、范围等可视农村的需要及自身特点等情况来确定,一般不受政府行为的控制和指令性计划的制约,灵活方便,适应性强。

2.2 较强的技术人才和科研成果优势 农业院校在科教兴农工作中,不仅能充分利用教师、科研人员组成的兴农队伍资源,同时还有大批学生直接参与兴农工作。学生不仅向农民传授知识,还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形成农业院校兴农工作所独有的特色,这是其他兴农部门无法比拟的。农业院校的大批科研成果可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科教兴农中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 农业院校在推动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的缺陷

3.1农业院校的专业特色缺失 我国各大农业高等院校综合化热潮持续高涨,由于农业高校招生、就业压力大及高校评估指标的引导,不少高校削弱了农业传统学科,发展非农专业,为提高自身竞争优势,向综合化大学的目标进军,因此,农业相关教育资源严重向非农专业转移甚至遭到抛弃。农业院校因为其专业特色对农村社区建设的推动尤其特殊的优势,但如今农业院校的专业特色的缺失,使得其对农村社区建设的推动优势也在逐渐丧失。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农业院校自身的发展,更不利于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

3.2 高等农业院校师生务农条件的缺失 近年来,为了完成自身课题和职称评定,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科研人员闭门做学问,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严重脱节,对最新农业生产信息缺乏了解,影响了研究成果的可行性和推广性,使人力资源和科研经费严重浪费。因此,在校师生和教职员工应走进工农,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巩固专业思想,使其成才目标更加明确。

3.3 高等农业院校师生务农兴趣的缺失 长期以来,农业工作者的社会地位低、收入少,农民受到种种因素的限制,具有自身难以克服的弱质性,使得大多数人尤其是大学生的非农偏好和“脱农”观念根深蒂固。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职业理想及高等农业教育目标的实现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高等农业院校应加强在校师生“务农”思想教育工作的深度、广度和力度,使学生学农、务农、立志献身于农,避免造成农业教育的重大失误。

3.4 农业院校的宣传和能力方面的制约 农村社区对各种实用技术、信息具有很大的需求,农业院校也有实力对各种实用技术进行解答,为农户提供其所需的使用信息;然而农业院校对于农村社区所需的生产规划、种植结构调整等宏观发展问题的解决能力有限。农业院校对自己的宣传不到位,农业院校本身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不为广大农村社区所熟悉,农村社区对农业院校的各种服务项目不了解,农村社区在遇到了技术难题和需要有关信息时很少求助农业院校。

4.1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注重发展交叉学科、综合学科、边缘学科,特别是代表21世纪前沿性科技领域的学科,增大农业高新技术型学科专业的比例,组建跨学科的复合型专业。进一步调整农业类专业数量,拓宽专业口径,更新教学内容,增强专业的社会适应性;减少社会需求量明显不足的长线专业,积极发展农工、农理、农经、农管交叉的专业和农业科技相关的新兴、边缘和高新技术专业。专业结构的总体格局,不仅由单纯农业产中生产技术向产前、产后拓展,而且要重视向适应性农业、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空间延伸和海洋开发农业、新能源农业、文化消费型农业拓展,是学科、专业总体布局结构适应“三大产业”模糊化的现代农业的需要。

4.2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的队伍建设 农业技术推广的关键因素是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其素质和知识结构直接关系到农业推广事业的发展。首先,要培养农技推广人员的职业心。农业推广的社会性要求推广人员具有优良的工作作风和对工作的热爱,为农业现代化事业贡献力量。其次,要充实高级农业专家进行农业技术推广以改善队伍的知识结构。最后,要创造条件改善农技推广人员的待遇以争取吸引更多的农业专家从事农业推广工作。

4.3 建立农业院校服务专家团 建立一个由教师科研人员组成的农业科技和信息服务专家团,从事技术推广和技术、人才和信息搜集分析的信息服务。为公共事业部门及企业部门等的技术推广和咨询、培训教育、项目申请和产品的经营等提供策划、组织和实施等服务。并利用高校的教育职能和优势,定期到农村社区举办农民技术培训班。通过制作技术教育产品,利用校园网提供远程技术讲座以广泛宣传和推广新成果、新技术和新产品。

5 小结

随着高校的郊区化,越来越多的农业院校迁入了郊区,与城郊的农村社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农业院校由于其专业特色,对于城郊农村社区的社区建设有其自身的优势。农业院校的迁入对城郊农村社区的建设起到的实实在在的促进作用。但也应看到,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应当进一步完善农业院校的学科建设和科技推广机制,使城郊农业院校能够更好的推动周边农村社区的社区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吴志明.高校郊区化背景下的成都城市化进程[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2]陈越,吴志明.高校郊区化对郊区居住环境城市化的推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3).

[3]王贺军,王兴录.发挥农业院校优势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J].现代情报,2003,(2).

[4]唐红萍,刘惠东.新农村建设与农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08.

[5]潘屹.家园假设——中国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分析[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6]赵林记,杨科正.论城市化发展中一般地方高校的责任与义务[J].新疆社科论坛,2008,(1).

第9篇:自动化专业的优势范文

关键词:激烈竞争;中国铁通;经营战略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01

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铁通”。其前身是成立于2000年12月20日的铁道通信信息有限责任公司;2004年1月20日,正式更名为“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2008年5月23日,并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移动的全资子公司,并保持相对独立运营;2009年12月15日,将铁路通信业务、人员移交至铁道部,专网剥离后,作为中国移动的全资公司,继续从事公众通信业务。

一、中国电信业现状

2008年国内的电信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正式启动运营商重组,初步完成。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这三家运营商正式获得了移动及固网的服务能力。重组后的电信业发展主要动力是移动和宽带业务。移动化和宽带化是赢得竞争的必然要求。

二、中国铁通发展的优势

1.区域优势

铁通公司是成立于2000年12月20日,2004年正式更名为“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铁通”)。中国铁通在成立之初便是除了中国电信(中国网通成立以前)之外第二大固定电信网,2009年通信网覆盖500多个城市,并与其他的运营商实现了互联互通。还具有铁路地区和沿线在一定范围内资源。成立之初的电话用户就达到100多万,虽然与拥有2亿电话用户的中国电信相比不算优势,但成立之初就能与其他新成立的公司不同,不是从零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讲,也算是铁通的一个优势。

2.价格优势

铁通公司成立之初,由于移动业务发展速度快,资费较高,政府为了打断电信的垄断局面,给了铁通资费政策方面的优惠。铁通要比电信的市话标准便宜10%,长途便宜20%,互联网也相对优惠,虽然这种优惠是短期性的,但铁通所具有的资费优惠政策,在目前的价格优势上还是可以明显凸现出来。

3.专业化优势

中国铁通具有专业化信息服务特色的经营优势。固化业务行业衰退,给固网运营商带来很大的冲击和影响,但国内的电信市场接入了宽带业务,已经成为了固网运营商转型和发展的机遇;铁通公司大力发展的增值业务VPN、空中会议室和网络视频监控等为其开拓了新的空间;电信重组后形成“三足鼎立”,实力并不均衡。中国移动的业务收入和业务规模目前形势下仍占据主导地位。虽然新电信和新联通继承了固话业务规模及宽带领域的竞争优势,可以在宽带基础资源上,实现固网和移动的融合为他们拓宽市场发展的空间,但铁通并入移动,铁通在固网和宽带上的优势,弥补了中国移动在宽带业务上面的短板,是新移动业务创新持续发展的有利补充。

三、重组后新运营商分析

重组后形成了新移动、新联通和新电信的三家全业务运营商。面对新的竞争环境,需要进行新的市场定位,提高营销能力和服务能力,避免恶性价格战的产生。

新移动是中国移动和铁通公司的合并。中国移动是全世界第一大移动网。中国铁通在固话市场上虽是后起者,但发展迅速,两家公司合并以后,中国铁通将借助中国移动庞大的手机客户群、领先的信息服务和雄厚的资金实力等,结合自身完整的通信网络、专网运营经验,迅速的开拓固化市场,进而发展移动业务。

新联通是中国联通GSM网和中国网通的合并。GSM用户中,中低端用户比较多,中国联通将获得WCDMA 3G系统。较于其他的3G制式,未来新联通经营的此项系统具备产业链和技术最成熟、手机终端型号丰富、系统建设成本较低、价格最低等诸多优势。

新电信是固话运营商中实力最强的,收购了中国联通的CDMA网之后,成为全球最大的CDMA网络。重组以后的新电信凭借其充足的资本,投入CDMA运营。但CDMA网的覆盖率和网络质量相比较新移动和新联通处于劣势。新电信成立之初不具备竞争的优势,不过一旦网络问题解决,将会对新移动和新联通的存量市场产生很大的冲击。

新移动由于在用户数和营业收入上仍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地位,中国移动和中国铁通的重组整合难度也较小,时间相对较短,所以重组后的新移动仍然会在今后的几年内占据主导地位。

四、中国铁通经营发展战略

中国铁通具备设备优势、服务铁路专网的经验优势、骨干网及本地网的网络优势、铁路专网优势及非对称管制政策优势,同时也存在业务单一、资金缺乏、人才不足、品牌影响力不足等方面的劣势。因此重组以后,可以借助中国移动网络质量优势、先进的运营经验、雄厚的资金实力、庞大的客户规模及品牌优势,弥补中国移动本地传输网和缺乏固定电话网方面的劣势,制定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战略方针。

1.正确定位,发展特色。重组后的中国铁通作为中国移动的全资公司,虽然仍旧保持了公司建制独立运营,但不再以独立的身份直接参与新的电信产业格局的构建之中,因此也不用直接承担因竞争格局发生变化而带来的战略风险。所以中国铁通只需要在中国移动新战略规划的框架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坚持专业化的特色发展,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争取空间,努力实现健康发展。

2.业务创新,协同发展。积极推进与移动在资源和业务层面的整合工作,建立业务合作模式,拓展业务时,充分发挥协同效应,是铁通公司拓展电信业务的重要途径。中国铁通要持续发展固话业务,进行机制创新,并大力发展增值业务,推出不同的优惠价格。

3.资源融合,共同发展。中国铁通要协助中国移动成为具备全业务运营能力和较强竞争力的一流企业。中国铁通要结合自身的资源、业务等状况,与中国移动协同发展移动、固网业务,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协同发展业务是可采取以下三种模式:(1)铁通自主发展模式。(2)合作发展模式。(3)移动发展模式。

五、总结

中国铁通与中国移动的重组必然经过业务捆绑、业务融合、终端融合和网络融合这四个阶段,中国铁通必须依靠中国移动,协助中国移动,关注新技术的开发,把握自身的运营先机,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郭玉翠.铁通集团基于资源的品牌与服务创新战略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05.

[2]杨海玉.中国铁通:立足铁路专网 开展特色业务[J].通信世界,2006(44):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