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机床基础知识范文

机床基础知识精选(九篇)

机床基础知识

第1篇:机床基础知识范文

1 课程任务和建设基本思路

护理临床思维的过程一般可分为4个阶段:临床资料收集、通过分析资料做出护理诊断、根据诊断制定护理计划、观察病情变化及治疗对护理诊断及计划的应验或修正。课程组对专业经过深入分析后,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结构特点及其在护理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定位,本课程的功能和任务定义为:帮助学生形成临床思维活动所需的关于人体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相关的知识体系,并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科学表达的能力。

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确定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为:以生理、生化知识为基础,以病理生理为切入点,突出应用型知识的学习,构建临床思维所需的人体功能知识体系;并以综合实训项目为载体,利用动物病理模型模拟临床诊治过程,指导学生进行与工作过程相吻合的学习与实践,突出职业能力和素养的培养,逐步实现医学基础课程由传统的理论学习型向“理论学习+职业能力培养”的综合型课程转化。

2 具体实施

2.1 更新教学观念重视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人体机能课程综合了生理、生化及病理生理3学科的基本知识,知识面广、内容复杂,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在传统教学中生理等课程是典型的学科型教学模式,以基础理论学习为核心,偏重于理论认识的深度,而忽略与专业学习及临床工作的联系,与实际脱节,且由于教学进程普遍安排较紧张,课堂教学也以教师理论讲授为主,案例分析、讨论环节较少[7-8]。对此,课程组及教师要及时转变和更新教学观念,将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实现课程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临床思维能力要求相对应,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临床实际工作要求紧密联系起来,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不断渗透临床知识。在指导学生学习基础医学知识、完成相应的实训项目时,引导其形成科学严谨的思维习惯,能熟练应用机能知识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从而使课程教学满足应用型护理人才培养的要求。

2.2 根据临床思维活动的逻辑性组合课程 根据临床分析问题时从生理生化变化着手,分析病理改变的基本思路。课程组将生理学、生物化学及病理生理学3门传统的医学基础课程进行有机组合,形成了综合性的人体机能课程。课程教学以细胞水平的活动介绍为先导,包括细胞的基本功能、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及与能量代谢密切相关的体温和发热等;继之以系统为单位展开对各系统正常、异常功能活动的学习,将各系统正常的生理生化活动和与之相关的病理生理知识有机综合起来。

通过以上整合,形成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的相关知识体系的总体安排,加强了相关学科知识之间以及基础与临床之间的横向联系,有助于学生应用基础知识分析、解决临床问题,为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2.3 根据临床思维活动的需要选取教学内容 护理临床思维能力的基础包括相关的知识体系及综合分析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因此课程组在专业协同下,分析了临床思维活动对机能学科知识的要求,并结合护士执业资格考核的要求,精心选取教学内容,以突出应用型知识的学习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包括:重要器官的活动,常用机能评定指标,影响因素及主要的调节机制等核心理论;临床常用操作、常用设备的工作原理及相关基础知识等岗位技能所必需的理论支撑;职业生涯持续发展所需的知识补充等。实践教学共设计两大类项目:一是各器官、系统生理特性观察及常用机能指标测定,二是模拟临床过程的综合性实训项目。课程在引导学生构建临床实际工作中思维判断相关基础理论体系的同时,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比例从原来的29.4%上升至35.1%),通过拟临床过程对学生的指标监测及其判断分析进行训练,固化、内化临床思维活动所需的基础知识,促进学生基本临床思维能力的形成。

以循环系统的教学内容为例,理论教学部分包括正常心血管活动,阐述心血管活动的基本过程及其特点、功能评价指标、活动的影响因素及调节机制,再通过临床常见的病理生理改变-休克、心力衰竭的学习引导学生利用本章知识对临床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在实践教学部分(具体项目见表1),重点通过模拟临床实际的训练,针对临床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开展模拟临床工作的思维活动。

2.4 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以突出临床思维能力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在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基础上,更注重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即能应用人体机能知识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教学中,广泛采用以问题为中心(PBL)的教学方法,根据各章节的内容精心选题,配合多媒体技术,创建临床问题情景,以临床实际问题为先引组织教学,指导学生逐步深入分析,从而介绍相关知识和分析方法。教学中,笔者还加强了案例讨论等教学方法的应用,如缺氧的学习,首先选取典型病例作为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前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查阅资料等形式的自主学习,在课堂上教师针对病例提出系列问题,再以小组为单位进一步讨论深入剖析,并派代表汇报,再继以教师的总结点评。这些教学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是有效促进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法[9-11]。

2.5 以综合实训为载体加强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学是学生对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进行拟临床应用的主要训练阶段,是培养实际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当前基础医学教育改革的热点[12-15]。本课程的实践教学项目分机能代谢特性观察及常用指标测定、综合实训两大类,并以综合实训项目为主,模拟临床过程,指导学生进行与工作过程相吻合的学习与实践。课程目前开设的主要综合项目包括:胰岛素低血糖反应及急救、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离子浓度等因素对离体心脏活动的影响、运动等因素对血压的影响、急性失血的代偿反应、缺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药物对离体回肠的作用、影响尿生成的因素等。

其中如胰岛素低血糖反应及急救、运动等因素对血压的影响、药物对离体回肠的作用、影响尿生成的因素等项目在运用经典实验技术方法的基础上,引入临床因素,在综合分析等方面训练以临床意义、临床运用为主。急性失血的代偿反应、药物对离体回肠的作用等实验模拟常见疾病情况,进行病理现象观察、发病机制分析及诊断等环节的实践。各类项目的教学以引导学生在高度模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进行观察、分析、推理为重点,并要求学生以科学论文的格式书写报告,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同时提高科学表达能力,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3 成效与问题

第2篇:机床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教学改革;西医诊断学;中医院校

【中图分类号】R4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9-0028-02

西医诊断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1]。因此,诊断学的学习至关重要。诊断学的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如何进一步提高诊断学的教学质量,增强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已经成为诊断学教学过程中需迫切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中医院校,培养学生现代临床诊断思维和临床动手能力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针对目前中医院校诊断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革教学方法和模式,将整合理念融入到诊断学教学中,加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使医学生的医学知识结构化,系统化,从而构建自己的医学资源框架,更好适应临床的需要,现进行如下总结。

1中医院校诊断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学生动手能力差由于课时设置时间较少,教学内容较繁杂,以致于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选择性的讲授,许多内容不能进行深入讲解。且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临床实践,使课堂讲授的基础知识不能灵活的应用于临床,从而导致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脱节。

1.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由于诊断学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因此在诊断学的学习过程中,扎实的基础知识至关重要。基础医学包括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解剖学、生物化学、组织胚胎学、微生物学等。在诊断学教学过程中,多是基础医学知识在临床中的综合运用,如果基础医学知识掌握不牢固,将很难保证的诊断学的顺利学习。

1.3教学模式过于传统在中医院校中,诊断学教学模式大多是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且讲授内容更新较慢,学生不能积极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造成学生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创新能力及综合能力不能被很好的开发。加之考试的内容以笔试为主,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取得高分而死记硬背,从而使所学的基础知识不能很好的应用于临床实践。

2整合理念在诊断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2.1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的整合诊断学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临床诊断思维。正确的临床思维是确立正确诊断的基础。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是确立正确诊断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在诊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整合医学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的生理、病理、免疫、生化、病理生理等知识,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对典型症状、体征及理化异常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推理,学会将基础医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异常情况的出现进行有机的整合贯通,加深学生对其异常情况出现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例如在讲授发热症状时,通过天气炎热出汗这一现象,引导学生复习体温调节的生理机制,在体温调节失衡的状态下,引导出发热的发生机制。然后通过发热临床病例分析,讲述发热的病因、热型及伴随症状。最终对发热症状全部内容进行综合,给出临床病例的最终诊断。

第3篇:机床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生理学;教学方法;学科渗透

生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医学基础学科,它具有名词繁多、概念抽象、原理复杂等特点。从医学发展史来看[1],生理学与药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一门医学基础学科,一方面生理学是以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等形态学科为基础的,另一方面生理学又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机能学基础。在生理学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加强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有利于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掌握生理学知识,还可以有效地促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现将笔者的一些体会求教于同仁,供大家参考。

1强化学科间渗透的基本方法

1.1把握教学的切人点生理学为其他后续课程尤其是临床课程的学习奠定机能学基础,加强生理学与临床学科渗透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把临床问题作为教学切人点而引入课堂授课。例如,在讲授“刺激与反应”时,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学生对“阈强度”“阈刺激”等概念难以理解,教师可以首先以设疑的方式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都被护士打过针吧?为什么护士打针时会觉得很痛,而有的护士打针不觉得痛呢”,通过以设疑的方式使同学们在脑海中带着疑惑、带着强烈的探究心理进入了课堂学习过程。随后教师开始讲授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刺激与反应”,学生兴致盎然,然后引入诊疗技术中的“无痛注射”的“两快一慢”,使基础结合临床,教学活动生动有趣。这样做可以使课堂教学循序渐进,引人入胜,提高教学效果。

1.2重视学科的交叉点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融合、借鉴越来越普遍。由于学科发展变化的原因,生理学与解剖组织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内科学等学科之间在部分内容上都有一定程度的交叉或重叠,相互借鉴、相互依赖。对于这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点,教师在备课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例如,生理学中“尿生成的调节”一节的内容,一方面需要组织学中肾细微结构的有关知识,如肾单位和集合管等,另一方面它又为药理学脱水利尿药物、内科学出血性休克的发病机制等有关内容奠定了基础。教师在授课时首先要复习有关的组织学知识,然后再引导学生学习排泄生理的基本理论,进而还可以将排泄生理的知识与脱水利尿药及出血性休克的发病机制等临床应用点结合起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除了要掌握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外,还要熟悉组织学、药理学、内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才能讲好这一堂课。只有事先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在课堂授课时才能够将基础理论与临床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作到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1.3拓展知识的应用点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基础性学科,生理学的许多基本理论知识都与临床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过程中讲到各系统正常生理功能和调节时,有意识地拓展生理学知识的临床应用,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可以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条理化。有了坚实的生理学知识,学习临床课就可以到驾轻就熟,举一反三,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例如,在讲渗透性利尿时,可以解释糖尿病病人为何会出现“三多一少”的原因,将渗透性利尿与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结合起来,这样即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渗透性利尿的理解,又可以使学生对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有了初步了解,为今后的临床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可谓一举两得。

2主要体会

加强生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渗透,将生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后续课程和临床课程从多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一种有效方法。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生理学基本理论的目的,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生理基本理论、它有哪些临床实际应用价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通过生理学与病理学、药理学、内科学等学科的交叉渗透,讲述一些典型病例,早期接触临床,在生理学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将临床疾病的发病机制、药物治疗的原理等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而且也是他们了解和积累临床知识的开端,有助于缩短学生参与临床工作的心理适应过程,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当然,加强生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也要注意掌握好“度”,时间分配要合理适当,不要喧宾夺主。

参考文献:

第4篇:机床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病理学 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b)-0150-01

临床病理学是一门联系临床与基础的重要学科,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疾病的进展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作用。病理诊断属于形态学诊断范畴,在一定程度上是经验性诊断,所以实践对于理解和掌握病理学理论知识十分重要。临床病理实践是培养病理医生重要的途径,是协助其完成由医学生到医生的角色转变并实现由基础理论向临床实践应用平稳过渡的关键环节。如何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发挥病理学的桥梁作用,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良好品质,达到培养的目标。我校在2005年创设了5年制本科临床医学(病理方向)专业,经过数年努力探索,逐步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实践教学优势,现探讨如下。

1 根据培养目标,科学制定教学大纲

临床病理学是专门为培养病理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目标是为综合医院培养能够独立从事常见常规病理诊断,掌握病理技术,知识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病理医生,因而教学的重点是疾病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以指导今后的临床病理工作。我校的临床病理诊断中心由3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的病理科和病理教研室联合组成,拥有强大的师资队伍和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中心年接收病理标本3万余例,涉及临床各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我们根据教学目标,结合临床医学本科实纲,精选内、外、妇、儿科的常见病种制定了实践教学大纲。使学生通过系统学习,能够解决病理科日常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如病理活检标本的巨检流程及基本原则、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切片染色原理和病理切片质量控制等。尤其是重要系统掌握临床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对多发病跟常见病进行研究,对疑难病例和少见病例提出参考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熟悉免疫组织化学和特殊染色等技术,以辅助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因此,我们在实施相关目标时候,要围绕教学大纲,依据教学大纲来进行。

2 强化临床病理学基础理论

临床病理学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到多量教学的描述,因此,学生感觉繁琐,抽象,不易记忆。具有坚实的病理学基是成为一名合格临床病理医生的基本保证。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意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掌握和运用病理学和临床病理学的基论。首先在教师指导下参加病理活检标本的巨检、病理诊断和集体阅片是理解、掌握和运用病理学基础理论的最佳途径。其次采用多媒体课件或显微数码互统,把逼真的视听信息融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图文并茂,直观、生动地展示大体和镜下病变的形态学特点,为实践教学展示了一个创造性空间,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临床病理实习中,不仅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要学会融会贯通,不断提高学生的病理学基础理论[1]。

3 病理学向相关基础医学学科拓展

临床医学(病理方向)专业学生在大一、大二期间所学的基础医学知识在大五实习时难免会有不同程度的遗忘,特别是教师提到与病理相关的基础医学问题时,很多学生一片茫然,不知所措,所以我们有意加强了病理学向相关基础医学学科拓展。首先应注意将病理形态学的教学与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等相关基础医学学科知识相结合,夯实学生的医学理论基础,使学生将知识学活、融会贯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正常组织形态与异常形态的关系,重视正常组织的教学。初学者通常对病变组织感兴趣,通常忽视对正常组织结构的学习,教师应注意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介绍正确的学习方法。例如,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同一张切片上病变组织与其周围正常组织的形态来学习掌握正常组织学结构,加深对病变组织和正常组织的理解和认识。二是形态与功能的关系,病理组织学改变与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知识密切联系,引导学生从功能变化的角度认识和理解形态学改变,不断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三是病理改变与机能的关系。病理形态改变必然伴随着机能的变化,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全面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更好地理解病理形态学改变的原因。

4 加强病理和临床的联系

病理诊断为临床提供最终诊断,是定性诊断,不单是镜下诊断的结果,病理诊断离始终离不开临床理论基础和临床科室提供的诸多信息。为建立病理与临床的密切联系意识,我们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训练。

一是巩固学生的临床理论基础。在实践教学中,我们结合病理诊断对相关疾病的症状、体征、治疗、预后等进行简明扼要的讲授,重点总结疾病的临床特征、与病理诊断有关的治疗方式、疾病主要的预后指标等。二是重视与临床医生的沟通。

5 开展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力

我校病理学专业学生人数较少,十分适于导师制培养。导师由具有一定临床实践经验的教师或具有研究生导师资格的教师担任,由学生根据本人志愿和导师之间进行双向选择[2]。指导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从科研作风及道德修养等方面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风范。学生和导师有更多的交流机会。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对临床病理诊断工作充满了好奇和疑问,好奇是激发学习兴趣的良机,疑问是学生独立思考的前提。导师充分利用学生的疑问和好奇,把单纯传授医学知识转变为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的教学观。我们利用这种优势,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学习和工作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地思考能力。在此过程中也形成了教学相长, 师生“双赢”的良性互动。

综上所述,我们通过临床病理学实践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科学制定教学大纲,为实践教学明确了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较大地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构建了以病理学为基础的完善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对疾病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入,提高了学生的临床病理诊断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提高了与临床医生、患者的沟通能力,增强了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病理医生的信心。

参考文献

第5篇:机床基础知识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数控技术人才培养现状和企业对数控技术人才的素质要求,探讨数控技术应用岗位所需专业知识的结构,最后提出了对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的教学课程及内容进行整合的基本思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先进制造技术的兴起和不断成熟,对数控加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制造业已开始广泛使用先进的数控技术,但掌握数控技术的机电复合型人才奇缺,数控编程、数控机床操作和维护人员更是不足。据调查目前我国高校数控方向的毕业生每人通常有4个以上的就业岗位可供选择,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在95%以上。来自大学、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毕业生,虽然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但缺乏工艺经验,难以满足某些企业对加工和维修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这主要是作为培养技术人才的高校、高职院校在加大培养数控人才的力度的同时,没有根据数控技术岗位需求的变化来相应的改变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仍在延续传统教学模式所造成的。

目前市场对数控人才的需求有以下三个层次,所需掌握的知识结构也各不同。

(1)金领层:这类人才需熟悉机械加工和数控加工工艺,具有熟练的数控编程能力、较高的数控设备操作能力和数控设备的维护、维修能力,且具有一定的实际经验和宽厚的综合理论知识,能自行完成数控系统的选型、数控机床机械机构的设计和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和维护,独立完成机床数控化改造等工作。

(2)灰领层:具有较为系统的机械加工工艺理论知识,熟悉数控加工工艺的特点,能够完成数控程序编制和数控机床维护等工作。

(3)蓝领层:具有手工编程和调试数控机床的能力,熟练的数控机床操作能力,了解自动编程和数控机床的简单维修,能够完成数控机床的操作、调试和维护等工作。

本文从培养数控技术应用型通才的角度来探讨其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结构,并依此为基础来讨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设置及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

数控技术是用数字化信号对设备运行及其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自动控制技术。模拟控制系统中的控制信息是模拟量,而数字控制系统中的控制是数字量,在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的推动下数控技术以其表达信息准确,可进行复杂信息处理且具有逻辑处理能力,使刚性机械设备具备了柔性。

从机床控制技术的观点来看,数控技术的cnc系统把计算机引入数控系统,可利用计算机的数据处理能力方便地实现各种控制策略,用软件实现机床的开关量控制。当被加工对象的数字信息被送入到专用的或通用的计算机后,计算机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与运算,发出各种指令来控制机床的伺服系统或其它执行元件,使机床自动加工出所需要的工件。数控机床就是将加工过程所需的各种操作和步骤,以及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位移量都用数字化的代码来表示。这使数控机床与其它自动机床具有了一个显著的区别:当加工对象改变时,除了重新装夹工件和更换刀具之外,只需要更换新的控制程序,不需要对机床硬件作任何调整或少量调整即可。

从机械加工技术的观点来看,数控加工技术属于现代制造技术的范畴,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与机械技术交叉融合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新技术。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技术嫁接到金属切削机床上的产物。数控机床的加工方法仍然是采用金属切削方法。因而,数控加工与传统机械加工的工艺规程从总体上说是一致的。由数控机床的成形运动的控制采用了计算机数字控制技术,不但能够使其成形运动实行两轴或多轴联动,使数控机床能够在两维和三维空间中实现任意曲面的加工,而且使机床结构大大简化,使数控机床所能采用的切削方法增多,加工工艺范围增大。因而数控加工工艺过程与传统加工工艺过程产生了较大差异,主要体现在:单台数控机床可使用多种切削加工方法、工艺范围增大,数控加工的工序内容比普通机加工的序内容复杂、工艺过程缩短,工艺装备种类和数量减少,装夹次数减少,加工精度和质量主要由机床保证,特别是加工中心(mc),可实现除定位基面以外的其它大部分表面的加工,机床柔性增大。数控加工工艺的制订不但涉及到传统机械制造工艺制定的基本理论知识,还包括加工原点的确定、工序内容的划分、刀具轨迹的确定、刀具的选择与使用和切削用量的选择等具体内容。

从以上分析,数控的金领层应具备根据被加工对象的工艺特征和特殊要求,编制数控程序及调试、维护数控机床和使用数控机床进行加工的能力。

根据其能力需求,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其所需的知识结构。

从机床控制方面,数控的金领层应在电工电子、计算机原理及控制、计算机编程语言、数控原理及数控机床、数控软件及数控编程等方面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

从机械加工方面,数控的金领层应在现代机械设计、机械加工工艺、金属切削理论、夹具、刀具和量具等方面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

从机械加工技术和控制两个方面出发,数控技术应用所涉及的学科范围广、教学内容多、课程内容本身具有其系统性要求。怎样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将所需的基本知识传授给学生,且能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是课程体系建立和教学内容的确定过程中应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课程内容的合理安排和整合是必需的,也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对以上两方面知识的分析,职业教育数控培养方向的专业课程知识结构应以“机械制图和机械设计理论为起点,材料和塑性成形方法为基础,机械加工工艺为核心,数控技术为手段”这一基本认识来构建。根据课程理论的辩证适度原则、综合性与系统性相结合原则、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原则;课时分配比例合理原则;开放性原则;超前性原则;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原则,将机械领域与数控技术领域的基础知识整合,提出以下职业教育数控培养方向专业课程知识结构的建立思路。

第6篇:机床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模具制作 课程设置 实践能力

随着模具工业的快速发展,制造企业对模具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现有的模具设计和数控技术人才远远无法满足制造业的需求,甚至出现了“技工荒”,年薪十万也难觅一个“数控模具技师”。刚刚从中职学校毕业的模具专业毕业生,虽然就业前景较好,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缺少实际工作技能和经验,还是不能满足企业对一个熟练技工的要求,还只能跟着师傅三个月到半年才能顶岗上机、独立操作一些比较简单的机床或钳工工作。因此,为了适应社会对模具专业技术人员的需要,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根据企业对模具工人的技能要求,设置合理的课程课目,培养具有个性特征的、有创造性的、动手能力强的实用型人才,那么,中职学校模具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路在何方?

从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可知,模具人员的就业需求发生了变化:一是使用模具进行生产的一线岗位操作人员需求量增加幅度较大,二是模具设计部门和管理部门对人才的学历、基本素质、工作经验的要求提高,中职模具专业毕业生只能从事简单模具的设计或辅助设计,三是模具制造及维修人员需求有所增加。因此我们着重从模具的制造方面分析模具专业的课程设置。

一、模具的制造过程

模具的制造,首先是由模具设计人员根据产品(零件)的使用要求,把模具结构设计出来,绘出图纸,编写相关的技术文件,再由技术工人按图纸要求通过各种手工操作(如钳工的划线、钻孔、装配等)及机械的加工(如车床、刨床、铣床、磨床、特种加工机床如电火花、线切割、数控机床等)加工好模具上的每个零件,然后进行组装调试,直到能生产出合格产品的模具,因此,模具钳工需要掌握比较全面的知识和技能。如凹模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如下:

1、选择材料及大小

2、锻造

3、热处理:退火,消除内应力

4、铣床加工或刨床加工6个平面并磨削

5、钳工划线及钻线切割工艺孔、各螺纹孔、定位孔,攻螺纹

6、热处理:62~64HRC

7、精磨上下两大面及两个互为垂直的侧面

8、线切割加工型孔

9、研磨型孔及销钉孔

10、检验保存

11、模具的装配、调整和试冲

二、模具专业课程设置应适应社会的需求:

模具专业毕业生应在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先进的设计技术和现代制造技术;具有分析、解决有关模具及其制品成型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和生产现场管理的能力。因此,根据当今企业对模具制造专业毕业生的要求,本着“有用、实用、够用”的原则,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安排我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专业课程设置如下:

1、理论教学部分

(1)机械制图

本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主要讲授机械制图、计算机辅助绘图(AutoCAD)、公差与配合知识。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绘图技能以及尺寸标注能力。本课程以投影理论为依据,重在读图与绘图基本能力的培养,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毕业后的工作实践打下必要的基础。

(2)模具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本课程主要是学习模具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模具的种类和结构、模具的装配、调试和使用,为模具加工、制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转贴于

(3)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

主要讲授机械制造中的测量技术,金属切削机床结构、性能、传动、调整、使用的基本知识,机床夹具定位原理、定位结构、夹紧机构、专用夹具设计等基本知识和方法,机械加工工艺的基础理论。

(4)模具工程技术基础

本课程主要讲授冷冲模、注射模、压铸模等十大类模具的设计基本知识。系统介绍了与模具相关的原料、设备及其基本功能和基本要求,着重介绍模具设计的一般指导性原则,并通过实例来介绍模具工程技术的应用,对国内外模具工业发展状况作简要介绍。

(5)模具制造技术

本课程主要讲授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含数控加工)方法和工艺过程;模具零件的特种加工工艺;模具零件铸造成型及挤压成型工艺;模具的装配工艺。其内容应反映最新技术,注重能力培养,突出应用性,降低理论深度,使学生掌握模具制造的基础知识,具有编制模具制造工艺规程的能力;掌握模具制造、装配、调试工艺的基础理论知识,初步具备能应用这些基本知识来分析解决模具制造中的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了解有关模具制造的新工艺、新技术。

(6)模具材料及表面处理

本课程系统介绍各种冷作模具材料、热作模具材料、塑料模具材料的化学成分,生产工艺、热处理和表面处理对模具质量和使用寿命的影响,介绍近年来国内外模具材料的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

(7)模具数控加工技术

本课程主要针对模具的成型零件,讲授数控加工机床的工作原理、数控编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8)模具CAD/CAM

本课程主要介绍CAD/CAM系统组成、数据处理、CAD/CAM技术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中的应用、CAD/CAM技术的发展动向、计算机图形处理基础、冷冲模CAD/CAM、塑料模CAD/CAM、CAXAME、Master CAM、

Pro/ENGINEER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中的实际应用等。另外,为了使学生有初步的设计能力及对模具有更深的理解,并能在实习中能完整地从绘图设计到备料到组装有一全程的了解,还要学习冷冲压模具设计和注射射模设计课程。

2、实习操作部分

模具钳工工艺:锯、锉、钻、刮等钳工手用工具应用自如,姿势正确。零件从下料划线制作符合图纸要求精度,编写出加工合格零件的工艺分析及工艺过程。

电加工知识:熟练应用电脑绘图,操作线切割机,加工出图纸要求达标的产品,熟练操作电火花机床,电极的应用及制作。

机械加工工艺:重点侧重于应用理论,应用技术的加工工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对学生的实践训练,重点掌握普通车床及铣床的操作。

模具制作工艺:在制图、钳工工艺、电加工工艺、机加工工艺以及模具设计与制造理论课的基础上,在老师的指导下,自选课题,自己动手从设计绘图开始备料,机加工、电加工,模具组装,上机试模成功,制作出冲裁模具、拉延模具等类型冲压模具和注塑模型腔模具。

结合我校的实际,我们的理论课程基本到位,只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还有待提高,比如模具的拆装、模具的设计与制作、电加工知识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高余地。

参考文献

第7篇:机床基础知识范文

    1病理学在转化医学中的作用

    病理学发展必须跟上医学发展的趋势,将基础医学研究和检测手段应用于临床病理诊断中。针对肿瘤特定分子变异类型的靶向药物,如易瑞沙治疗EGFR基因突变及克唑替尼治疗ALK融合基因肺癌患者[4-5]等治疗手段的进展,也在要求临床医生不仅掌握临床诊疗知识,而且还要理解分子病理学诊断报告中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意义。由此可见病理学的“桥梁”学科的作用之大。对每一例肿瘤患者都必须根据具体特点,包括临床因素、肿瘤的分子病理学改变、甚至基因特征等,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这些临床治疗需求也对病理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病理学已经不再仅仅是依据形态学对疾病的诊断,而且要深入到疾病的分子水平,将基础研究中的成果通过分子病理的诊断应用于患者治疗和预后评估,对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2病理学,尤其是分子病理学的发展是转化医学理念具体实践的要求

    病理学从大体形态学的观察逐步深入研究到分子水平,分子病理学针对疾病的发病机理、诊断措施以及预防治疗的方法等多个方面提出科学问题,主张基础与临床密切合作,临床医师对疾病的特点和进展进行观察,提出科学问题,再由基础研究专家进行深入研究,研究成果反馈给临床医生并提供临床实践建议,最后将基础科研成果转向临床应用,从而提高总体医疗水平。笔者在美国着名M.D.Anderson癌症中心做访问学者期间,亲身体会到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相结合的优势;在协同合作的过程中,临床医生、病理医生和基础医学的研究人员为完成一项临床课题彼此交流协作,多学科合作、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基于此模式,基础研究的最新成果能够及时高效地应用到临床诊疗过程中,在实践中检验基础研究的成果,一旦基础研究成果在临床实践中得以验证,其成果的临床应用价值将是巨大的,最终受益的将是患者。因此从我们医学生本科阶段起就应该培养他们严谨、积极、协作的工作和学习意识。

    3医学生病理学教学改革

    当前医学生病理课程教学主要通过语言的描绘方式进行形态学教学,较为枯燥抽象,为了克服这一不足,我们尝试进行以下变革:

    3.1病理课程数字化

    在转化医学理念指导下,组织和编写以转化医学为中心的病理教材、多媒体教案和教学计划,积极组织教学研究和试点,深化和丰富转化医学的教学模式。部分高校及教学医院的相关科室已经引入数字病理系统用于课程教学,教师可以将示教切片和相关大体标本采集为数字切片和照片并存放在数字病理系统中,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或者在课下自由登录该系统的远程会诊模块,随时调阅和复习教学资料,极大地方便医学生的学习条件。课堂上学生还可以与教师互动,将遇到的问题实时发送给任课教师来寻求帮助,这种形式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原本抽象枯燥的病理课程生动有趣地展现出来。可通过多媒体教学,实现病理教学由抽象向生动、由单纯理论学习向理论联系实践转变,逐步建立起转化医学理念的教学体系,这对于临床型的研究生教育尤为重要。

    3.2组建病理转化医学交流平台

    此平台可以提供传统病理学及分子病理学所涉及的常用技术方法(如聚合酶链式反应、微量组织的显微捕获及核酸或蛋白提取、荧光原位杂交方法及基因测序等),使医学生在熟悉疾病的病理形态学的同时,应用经典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深入分析这些疾病的分子水平的变化特征,对将来走向临床岗位能深入浅出地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机理尤为重要。通过这种平台可以培养医学生自觉地理论联系实践(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意识,一方面增加了医学生在学习病理课程时对临床知识的重视和了解,另一方面为临床医学生提供进入基础研究领域、了解基础研究技术手段及研究现状的机会,不仅可以丰富医学生的医学理论知识,也可通过实践增加感性认识,对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更深刻地理解临床医学理论知识有所帮助。

    3.3转化医学交流平台的开放性

    此平台接受医学生在寒暑假中的见习或实习。安排医学生参加一些相关临床基础转化实验实习,在学习传统病理形态学知识的同时,有机会学习临床病理诊断到分子病理诊断延伸所需的实验技能,了解分子病理诊断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的作用等。医学生通过医学实践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病理学不仅有疾病治疗前形态学的诊断,更有分子病理诊断,使其能理解病理诊断在临床治疗中“金标准”的指导意义。在转化医学的理念指导下,我们的教学可使医学生认识到转化医学的临床应用价值。

    通过病理的转化医学教学平台,可以使医学生在本科或研究生的学习阶段中自觉树立转化医学理念,使医学生意识到医学知识不是片面的、孤立的,而是全面的、系统的。医学生不仅要知道疾病的起因,而且也要掌握疾病的转归,更要使临床医生的治疗为“循证医疗”、“有的放矢”的医疗,医学教育将变为以“医院”和“患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进行多层次、多途径、多学科的教学实践。

第8篇:机床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中高职;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衔接;设计

中高职衔接教育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形式,数控技术专业在中职学校、高职院校中开设率很高,中职数控技术毕业生可以通过技能高考、高职单招、“3+2”多种形式进入高职院校升造学习,提升专业技能。在岗位调查及其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对数控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课程体系、核心课程内容等方面做一体化设计,以期达到中高职人才培养的协调发展。

1中高职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1.1总体设计

中、高职衔接关键是课程体系的衔接,它是实现中高职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核心。中高职课程设置面向工作岗位,来源于典型岗位工作任务分析。中等职业、高等职业教育目标相同,都是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中等职业偏重于操作技能岗位人才培养,高等职业教育偏重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两者在人才能力培养呈递进式。因此制定中高等职业人才培养方案,关键是设置与行业企业对人才能力需求层次相适应、体现能力递进的衔接课程。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衔接主要是基础知识学习领域课程衔接、专业学习领域的课程衔接、专业核心课程衔接、专业拓展领域的课程衔接、职业素养课程衔接、实训体系、教学方法及教学考核衔接等方面。本着知识能力螺旋上升的学习规律,中高职各课程模块应面向工作岗位构建衔接课程体系,其核心课程的衔接必然是课程体系衔接的核心。

1.2核心课程设置

中高职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是基于专业调研,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业企业核心岗位工作能力及企业任职资格要求构建,中高职分别确定核心能力与核心课程。数控机床已在机械加工制造企业广泛使用,设备数控率达37%,制造企业数控机床通常有不同类型、档次的数控机床,其中中低档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机床使用数量大,高档数控机床较少。数控机床加工是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在产品加工制造中是关键工序。数控设备的正常生产需要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技能的人才,企业中有不同能力层次需求,需要面向数控机床的现场操作员、数控加工技术的工艺技术员、数控机床的维护维修技术员。操作工岗位能操作数控机床及机床日常维护,具备图纸工艺识读能力,简单几何形状加工程序编制及零件加工质量控制能力,具备数控机床结构知识;数控工艺技术员岗位除具备操作岗位能力之外,还要有产品零件加工工艺编制能力,三维空间曲面编程与加工能力;数控设备维护维修岗位需要懂得数控机床操作,更需要熟知数控机床的机械及电气控制结构,会运用数控技术知识,维护数控机床及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修复。这三类岗位就是机械制造企业的核心岗位。数控机床的操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有零件图图纸、工艺文件识读、加工前准备、加工操作数控机床、调整加工工艺参数、控制产品加工质量;数控工艺技术员、数控设备维修技术员在工作中分别有零件图纸分析、工艺方案设计及工艺拟定、工装夹具设计、3D零件造型设计及工艺规划、自动编程、操作数控机床调试程序、产品质量分析与控制方案,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机床机械、电器装调、精度检验与恢复等。核心岗位工作任务转化成学习领域的情境学习课程,中职将数控机床操作加工能力的培养确定为核心能力,高职将数控工艺技术员、数控设备维修技术员所需能力确定为高职教育培养的核心能力。中职核心能力与高职确定的核心能力紧密相连,中高职分别设置《数控加工操作与编程》、《CAD/CAM软件应用》与《数控加工及夹具设计》、《3D造型与多轴加工》、《数控机床装调》、《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为核心课程。

2核心课程衔接设计

2.1核心课程教学标准

课程标准是体现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教学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标准提出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并提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合理科学规划课程及教学内容,实现中高职教学无缝衔接。《数控加工操作与编程》、《CAD/CAM软件应用》为中职核心课程;《数控加工及夹具设计》、《3D造型与多轴加工》、《数控机床装调》、《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为高职核心课程,按照企业岗位目标和职业能力要求,逐步提高要求,中职阶段注重基础素质教育,高职阶段注重学生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全面培养,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中高职核心课程教学以国家职业标准(中、高级)规定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为基本目标,将数控编程与加工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加工操作融为一体。以学生为主体,以操作为重点,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关键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的培养。中职阶段更注重基础训练,高职阶段,注重知识面的扩展与提升,教学重点上,中职以熟练操作数控机床,手动编程加工2D几何形状零件,知道数控机床的基本原理与维护。高职阶段,确立复杂手工编程及3D曲面零件,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结构与维护,能诊断数控机床故障并修复,以过渡巩固与提升衔接。核心课程教学评价注重考查学生能力,中高职考核方式相同,实际操作考核与理论考核相结合,中职考核,实操比重70%,理论30%,高职考核均占50%;兼顾平时学习过程与学习态度考核。

2.2核心课程内容衔接设计

按照企业岗位目标和职业能力要求,中高职核心课程内容都是面向专业岗位,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简单重复,逐步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螺旋上升,实现课程内容的衔接。中高职两阶段在知识技能教学的重点、难点要合理安排,以适应学生渐进性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需要。中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在技能人才培养上有共性,但培养能力层次不同,掌握专业技能与知识深度、广度不同。数控加工与编程能力的培养,中职阶段能实现手工编程,操作数控机床实现零件加工,设置数控机床基本操作、零件图纸工艺识读、简单轴内外车削加工、螺纹加工、槽类加工、2D内外轮廓铣削加工、对称、旋转几何形状编程与加工、数控机床基本原理与维护等学习情境;高职阶段数控加工与编程,手工编程加工为基础,能运用CAM软件实现复杂零件的自动编程,操作复杂数控机床加工零件,设置加工工艺及夹具、复杂轴内外轮廓车削加工、特殊螺纹车削加工、端面槽加工、非圆弧2D轮廓加工、3D曲面加工、车铣复合加工、数控机床结构装调维修维护等学习情境。在教学上,中职注重数控加工与编程的基本指令应用与经济型机床的操作,高职注重提升,学习高级数控加工与编程,中高职在学习内容上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核心课程教学情境在内容选取时需一体化设计。(1)知识由简单到复杂,技能从低到高递进培养充分做好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调研,行业企业岗位任职资格中高职技能分界点,构建中职和高职学习情境内容。企业行业一线现场数控机床操作岗位需具备中职职业能力及数控类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数控工艺技术员,班组工段施工员要求编制数控加工工艺及现场程序调试,熟知数控机床结构与性能及数控类高级资格证书。中职阶段偏重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学习,高职注重技术应用,面向行业企业高端岗位能力需求。知识与能力按简单2轴数控到3轴的数控机床操作学习,简单基本加工指令到复合加工编程指令学习,2D软件自动编程到3D自动编程,识读零件图纸工艺到零件图分析到工艺方案制定的螺旋上升培养。中高职在相同课程中,重构知识体系,由浅入深,先易后难,全面安排课程内容。(2)优化学材结构,提高教学效率学材就是实施教学的载体,学材的选取是依据人的认知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由浅入深原则而定。学材结构是将学习材料符合学习者心理,科学呈现给学习者的序化,是具体教学的进程组织形式。中高职课程基于工作过程将知识技能训练以情景模式形成专业知识技能学习材料,依据知识技能从低到高的提升顺序优化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内容结构。中职阶段以专业基础知识与能力,选取数控机床操作、数控加工基本指令、简单零件加工、特征零件等情境,达到国家四级职业资格证书能力要求;高职教育进一步深化学习,学习任务情景依据岗位要求及行业企业需求,选取多轴加工中心机床操作、宏程序编程加工、复合循环指令加工、3D曲面造型与加工编程等情境,达到国家三级职业资格证书能力要求。一体化设计选取教学内容,优化中高职教材结构,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可以提高教学效率。(3)突出核心能力培养,共编核心课程教材针对企业行业核心工作岗位所需核心工作能力,精心组织企业专家与相关教师共同编写教材。中高职数控技术专业面向数控机床操作、数控工艺技术员、数控设备维修维护技术员等核心岗位,要针对中高职两阶段的特点,优化学材结构,共同编写《数控机床操作加工与编程》、《数控加工工艺及夹具》、《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教材的中高职版,固化中高职教学内容,协调数控技术专业的发展,真正起到促进中高职课程衔接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3核心课程教学设计

中高职专业技术技能教学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教授数控技术知识与技能,是职业教学,不是单纯的理论教学,也不是单纯的实践教学,需要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是一种师生共同的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符合职业教育的,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学结构就是职业教学模式,如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行动导向、项目任务等。中高职核心课程是培养核心能力的重要学习材料,精心做好教学组织设计是达成教学目标的保障。中高职以就业为导向,本着理论知识够用为原则,重点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动手及技术应用能力,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能较好融理论与实践操作训练于一体,是一种效率高的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核心是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教师与学生角色化,教师即师傅,学生即徒弟;学习环境情境化,数控机床搬进教室,教室即车间;学习内容项目任务化,以数控技术专业课程知识点、技能点为中心,设计成产品加工项目,完成项目分解成子任务,如零件图分析拟定工艺方案、编写工艺、刀具、夹具、量具、机床等加工前准备、程序编写调试、操作机床零件加工、零件测量等子任务,加工工艺理论、工件装夹定位理论、金属切削理论、测量理论等知识依据任务完成需要,确定知识内容,在实践中运用学习,在实践中归纳知识点,理论实践相互印证;能力培养工作过程化,即实践理论再实践过程,各项目任务按程序完成,符合教育教学过程的模拟生产实际,教师在过程中指导、分配、检查、督促实施、解答疑惑、总结任务知识技能学习;学习效果评价个体化,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结合,学习效果现场评价,教师与学生面对面评价,及时总结;学时安排集中化,任务的完成是一个连续过程,通常按4或8学时为单位设计学习任务,较好保证教学效果。中高职在教学模式上有着共同的结构,不同在于学习知识技能层次,因此,学习内容的设计应区别对待。中职面向初中毕业学生,专业起始能力低,任务设计简单难度低,以基础知识能力为主;高职面向的是有着专业能力较高的中职毕业生,任务设计复杂些且难度要高些,以提升专业知识能力为主。为作好中高职课程的衔接设计,必须加强中高职学校之间的教学交流,进行科学的统筹规划。

4核心课程考核与评价

中高职数控技术专业教育重点在数控技术知识及技能的掌握,既要评价数控技术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又要评价数控机床操作技能及技术应用能力。中高职在学业评价上具有相同的评价目标,构建共同的评价体系,有助于中高职衔接的协调发展,共建构建学习过程评价体系、专业理论知识评价体系,职业技术技能评价体系,技能测试结合必要知识测试,还需要参考学习过程的综合评价,才能更好更全面评价学业状况,以利于衔接。

参考文献:

[1]顾明远,石中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高淼,范有雄.数控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5(11).

[3]曾仙乐.实现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设想[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6).

[4]杨哲,等.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J].河南科技,2014(22).

第9篇:机床基础知识范文

一、临床医学教育理念改革

近年来,我国多个临床医学教育重镇不断探索临床医学教育理念创新,在指导高等临床医学教育中取得重要进展。北京大学的医学教育强调全人教育思想,注重知识传授与健全人格并重,将全科医学的理念引入本科教学中。自2008年起,北京大学医学部启动了“新途径”教育教学改革,“新途径”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是:遵循全人教育理念,促进以能力为导向的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医学专业教育中,强调医学教育是一个医学基础教育,不能只局限于现有的知识,要立足现有知识,并着眼于未来;在教育策略上要遵循“有教无类、通识通科和大医学”的理念,不过早的深入到某一具体学科;所教授的内容应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为主旨内容;在教授过程中,特别强调“鱼渔兼得”,既重视学习过程,更重视学习结果。此外,除了教授专业知识学习以外,加强对学生品行、思想道德、世界观、价值观方面的引导,培养学生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风尚,培养学生乐于承担社会责任、甘于奉献和大爱无疆的精神。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立足国情,医教协同,着力于医学教育发展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紧密结合,着力于标准化、规范化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着力于人才培养机制的重点突破;着力于医学生职业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显著加强和提升,加强医学生通识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提出以学生为本,医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以问题、探究为导向从灌输式教育变为互动式。摈弃培养简单的技术落实者,而是培养关心“人”的未来医生。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确立了“三基”、“三严”、“三早”教育理念,“三基”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三严”即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三早”即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科研、早期接触社会实践。

二、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我国大学近年来医学教育改革中取得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医学教育改革成果。上海交大医学院实施了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建立了“1+2+2+3”的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第一阶段为集中通识教育及医预培训,强化通识性基础课程,如数学、物理、化学、现代生物学导论、程序设计基础自然科学类课程,还有文化艺术、文学历史等人文社会科学的通识教育;开展博极医源学术讲座,实施早期接触临床的见习培训,目的是为医学生打好人生发展和从事医学职业的必要基础。第二阶段是医学导论及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课程。通过人体结构与功能概述及医学导论,让学生了解医学的属性、目标以及疾病诊治与预防及健康促进的理念及策略;以器官系统为基础和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整合课程的学习,使医学生具备基础医学知识和基本技能,树立起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互相联系的桥梁;开设的前沿学术进展讲座和人文社会科学讲坛为平台,启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并强化职业精神与自豪感;通过系统训练,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共事能力。第三阶段为临床医学学习与实践。这一阶段的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临床医学理论及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掌握规范化的临床医学技能,能独立处理常见病与多发病,并能运用基础医学知识解释临床问题;建立良好的医患良性互动关系,并掌握基本的预防医学、传统医学及群体保健知识与技能。第四阶段为综合性强化培训及毕业论文。在前五年学习的基础上,开始新一轮更高层次的临床实践与科学研究的综合强化培训,在博士生导师的直接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临床科研题目并以合格的论文及答辩方式通过。〔1〕

复旦大学实施“5+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指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再加上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生合格毕业后可以拿到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4个证书,简称“四证合一”。“5+3”模式通过界定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同时具备住院医师和研究生的“双重身份”,实现了研究生招生和住院医师招录、研究生培养过程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学位授予标准与临床医师准入制度的“三个结合。”〔2〕

吉林大学加快推进“5+3”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医学培养体系建设,包括1)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采取研究生招生和住院医师招录相结合、研究生培养过程和住院医师培养过程相结合、专业学位授予标准与临床医师准入标准相结合;2)五年制医学教育改革注重职业教育、临床实践能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基础医学与临床课程整合、强化“三基”培训、临床实习实训管理、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3)七年制医学教育改革:2015年全面调整七年制为“5+3”一体化培养,在规培期间学生要获得“四证”: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证书、职业医师执照。4)改革面向基层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围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要求深化改革,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见习实习时间,增加本地区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地方病的诊疗防控,加强全科医学理念和专业素质培养;二是强化毕业后教育和职业发展,按照入学前签署的定向就业协议和规定参加3年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取得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证书者,3年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计入6年服务期。

北京大学医学部在试点的临床和基础医学专业实施四阶段培养模式,即在医预阶段、基础阶段、临床阶段和临床二级学科阶段实施培养方式的创新。首先在医预阶段,医预学生在大学本部完成第一年的课程,希望通过大学的学习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对于医学生,希望通识教育实现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北京大学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与心理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学、艺术与美育、社会可持续发展六个领域的大类平台课为医预课程改革提供了最好的资源。其次,在基础医学阶段的改革依托基础医学院完成,在基础阶段,学生们要达到如下主要培养目标:掌握基础医学的基本知识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基础医学知识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培养初步的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再次,临床医学阶段改革是“新途径”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有鉴于医学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模式,医学部本着宏观管理和尊重各学院特色的考虑,允许各临床学院(医院)在医学部的整体教育教学改革框架下自行设计改革方案。北大医院模式根据医学部教学改革要求以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框架”总体设计。方案设计遵循“胜任力导向”的要求,针对教学具体安排(大课及见习课表和轮转表)、教师培训、“临床综合基础”集体备课等工作进行了系列安排。人民医院模式通过研究国内外医学教育标准,结合医院的教育教学特点,坚持“遵循现代医学教育理念,促进‘以能力为导向’的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教学改革基本原则,紧紧围绕二十一世纪一流的医学生所应具备的开拓精神、创新意识、高能力、高质量这个核心,根据医学教育国际标准的要求,对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试方法及素质教育进行了全面、系统、科学的教学改革。北医三院模式以“全人教育”理念为依托,面向医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的有机融合,以临床综合能力的提高为核心,致力于临床素养、科研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实现医学生“专业素养”、“科研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三位一体式发展。以“学生临床能力为导向”的原则,以“器官系统”模式整合临床教学全程的授课内容,特别是桥梁课和系统课阶段,构建临床核心课程体系;在突出重要概念的同时,大幅度删减不同阶段、不同学科中简单重复的内容,从而压缩理论课授课学时。增加以案例讨论为主导的小班讨论式教学模式,强化临床思维的训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临床医学教育课程体系改革

北京大学医学部的“新途径”基础医学创新型课程体系以“教育教学一体化”为指导思想,以基础医学核心课程为基本内容,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实施小组讨论式教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在全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实施教育教学一体化改革,以核心课程为基本内容,按器官系统模式构建课程体系,实施小组讨论式教学”。遵照医学教育的发展规律结合医学部的实际情况,在基础和临床层面分层开始,从形式上按阶段组织,尊重原有学科发展的现状;从内容上按课程的实际需求安排,强调临床和基础的融合,强调基础学科内部各个学科间的沟通。扎实推进按器官系统模式构建课程体系和小组讨论式教学,推进了医学核心课程或核心内容的建设,促进了教育教学一体化模式的改革。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首先,长期以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形成了各学科独立的基本架构,课程彼此之间缺乏联系,内容简单重复。其次,学生进入医学阶段的学习,界限分明的基础阶段和临床阶段的知识体系割裂了医学知识的整体性,也使部分学生对医学教育的模式和内容出现迷茫和误解。上世纪50年代后提出的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就是试图解决以上问题,使分离的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得以融通,回归医学知识的应有状态。该方案对原有的基础医学课程进行了充分的研讨和论证,确定了14门核心课程,并按照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来组织学科内部、学科间以及基础与临床之间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和优化,将学时从816学时调整至633学时,优化至原学时的77%,最终确定了以核心课程为中心,以基本知识点讲授为主的全新的基础医学理论课程体系。在构建核心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将原有课程体系中梳理出来的基本知识点以外的基础医学知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来构建课程体系,在一学年时间里,以20个临床案例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问题导向性的小组讨论式学习(PBL),使学生在早期就能够学会综合运用基础知识解释或解决临床问题,真正地实现基础各学科之间以及基础与临床之间知识的融合,成为新课程体系的特色。与此同时开展的实验教学改革,以实验教学中心为平台,对五个模块,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重组、整合和优化,促进科研实验室与教学实验室密切结合,并与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互为补充,重新构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研与教学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临床医学阶段建立了符合医学教育发展趋势的“临床专业课程体系(临床基础理论)、临床技能训练体系(包括临床思维,临床沟通能力和临床操作技能)、职业精神培养体系”三大课程体系合一的临床专业教学新模式,专业课程(含全科医学、专业英语):临床技能训练:职业精神培养的比例为1:5.5:0.9,大大加强了医学生临床实践的能力。改革后的课程,呈现三大课程体系横向平行,纵向各专业自成体系的特点。即每一门专业课程均涵盖临床专业课程、临床技能训练、素质教育与职业精神培养三大体系,此外授课内容基本同步,实现了临床基础知识课程和临床专业课程的无缝对接,课程之间环环相扣,相辅相成,有机融合。医院临床实践教学体系以提高临床技能为中心,将理论学习、模拟训练、临床实践三种教学方式有机结合,建立可复制、可操作、可推广的“理论学习-模拟训练-临床实践”临床技能循环培训体系。这个培养体系有以下特点:针对医学生在不同阶段对其需要掌握的临床技能的有明确培训要求与认证标准,针对每项临床技能的培训流程采用阶段学习、阶段认证的制度,通过认证才能进入下一阶段学习,确保教学质量与患者利益。整个培训流程要经过:理论学习理论考核认证模拟训练考核认证临床见习考核认证临床实习考核认证。通过这种贯穿医学教育全过程的,培训贯穿医学教育全过程的,不同的阶段、不同的人员需要培训的内容不同,但培训的流程是相同的。这种系统化、规范化的临床技能循环实践新模式,使医学生临床技能逐渐得到强化,促进医学生临床技能质量的稳步提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实施“器官系统为主线,淡化学科,融形态与功能、基础与临床、医学与人文为一体”的新课程体系。通过“基础+临床”的系统课程引导医学生们织起一张“网”。比如关于“肺”这个器官,新的教材会放在呼吸系统这部分来讲授,从它的解剖知识,一直讲到有关的生理、病理、药理、影像等。刘方明说,这样课程更紧凑,学习起来非常容易理解。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实施的医学生通识教育课程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学习自然科学使学生理解所处的世界继而与其保持适当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和实事求是的态度,重在描述分析和解释;学习人文科学更清楚地认识人的本质,有助于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重在评价、判断和批评;学习社会科学,理解社会环境和社会中的各种机构,正确认识和处理现代社会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它介于自然和人文科学之间,既重描述也重评价。三种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在医学中都有深刻的体现。医学是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寓一体的的科学,自然、人文和社科知识本身就是医学教育的一部分。

展望未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大大拓宽了医疗服务领域;医学科学技术进步高速发展,诊治手段更加丰富。介入治疗手段、放射物理治疗手段、生物治疗手段等新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为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此外,社会经济文化在快速发展,人民健康服务标准与品质逐步提高,这些都需要医学教育进行改变。我国一些大学虽然对高等临床医学教育进行了一些改革,已经取得了初步效果。但我国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的国际化程度还不够高,临床医学教育与国际一流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今后要以国际一流医学高等教育为标杆,加大改革力度,努力加快临床医学教育的国际化和一流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富冀枫,等.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方案的构建和教育改革的探索〔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S1).

〔2〕汪玲,等.我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探索和创新——“5+3”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03).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