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果蔬对人类健康的意义范文

果蔬对人类健康的意义精选(九篇)

果蔬对人类健康的意义

第1篇:果蔬对人类健康的意义范文

素食主义者的身体质量指数一般较低,患癌症的几率也比较低。素食饮食的饱和脂肪以及胆固醇含量较低,但富含膳食纤维、锰钾、维他命C和E、叶酸、类胡萝卜素、黄酮类化合物和其它植物化学物质。这些营养差异可以解释那些遵循多样化、均衡素食的人享有健康优势的原因。源自美国饮食协会证据分析库的分析结果,孕期采取素食饮食,不但可以使孕妇营养均衡,而且可以保证母婴的身体健康。另外,一份调查显示,素食饮食可以降低缺铁性心脏病的发病率。那么,是不是只要采取素食这种生活方式,就能获得健康呢?生活中,素食者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呢?怎样才能用素食搭配出合理的膳食呢?

很多赶时髦的素食者把素食当做获得健康的金钥匙,认为只要素食,就能健康。其实不然,素食并不能和健康划等号!素食能否成为促进健康的绿色饮食、健康饮食,关键要看你的膳食结构是否合理。就像美国饮食协会所指出的:如果能很好的安排膳食结构,素食才能带来防治心脏病、癌症、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的效果。而很多素食主义者,却未必能做到合理素食,而这样的素食不仅不能带来健康,还会对身体产生危害。

有不少素食者认为素食就应该每天多吃水果蔬菜,从而获得充足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甚至有人认为只要每天吃足够多的水果蔬菜便可以获得健康,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我们知道人体需要七大营养素,而水果蔬菜能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是部分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他们提供的三大营养素即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非常有限,这种以水果蔬菜为主要食物的饮食,时间一长,就会导致三大营养素缺乏型营养不良,其危害甚至要大于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缺乏性的营养不良。因此,素食者不仅要关注水果蔬菜,更应在饮食清单中加入豆制品、谷物、坚果、薯类等食物,这些食物的加入,会使得素食者的食谱更加丰富,并且提供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从而让膳食结构更加合理。

无论是严格素食还是半素食,都能很好的控制动物性食品,尤其是动物脂肪的摄入,这会避免许多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但是许多素食者认为只要吃了素,就不必担心血脂的问题了,就不必担心能量过剩和肥胖的问题了,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过量食用植物油,同样会带来能量过剩、肥胖、血脂升高、脂肪肝等问题。素食者当中不乏胖人,这往往跟他们不注意控制食用油,爱吃高油食品、油炸食品有关。此外,许多素食馆用大豆蛋白来替代各种肉类,加工时往往会加入大量油脂。总之,即便是素食,也要注意烹调用油。

素食的味道往往比较寡淡,于是在烹调时部分素食者喜欢使用大量的糖、盐来调味。精制糖都是植物性来源,盐也是从自然界提取而来的,所以可以堂而皇之地进入素食者的菜肴,但是这样做却会带来过多的能量和钠。尤其是高钠的饮食,是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素食者也要控制糖和盐。不少素食者以为,只要不含动物食品原料,就是营养价值高的食物。实际上,不少加工食品虽然都是以植物性原料制成,如用精白面粉制作而成的锅巴、饼干、膨化食品等,其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在加工过程中早已损失殆尽,而且还要添加大量的油、糖或盐,它们尽管是素食,但是多食并不利于健康,更不能替代新鲜天然食品的健康作用。还有一些素食者看到食品标签上标有“植物奶油”、“氢化植物油”、“植物起酥油”,也认为是吻合素食理念的健康食物,殊不知这些成分当中都含有反式脂肪酸,恰恰不利于我们的心血管健康。因此,素食者对加工食品也应有所限制,并非所有的来自于植物的食品都是健康的,应该更多的选择天然的、新鲜的植物性食品。

许多素食者认为素食就应该生吃蔬菜,因为生吃不会破坏蔬菜中的维生素C,生吃不会带来过多油脂,不会产生太多能量。其实,尽管生吃蔬菜有它的好处,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蔬菜都应该生吃。首先,有些蔬菜的味道、口感并不适宜生吃;其次,蔬菜生吃,没有经过加热环节,不利于杀灭其中的微生物,因此有食品安全方面的隐患;再次,有些素食者喜欢在凉拌蔬菜时加入大量沙拉酱,而这样带来的能量一点也不比炒着吃少;此外,生吃蔬菜往往蔬菜的摄入量没有熟吃大,而且生冷食物往往会削弱人体的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对于一些本来消化不良的人并不适合。因此,素食者的菜肴最好是生、熟兼有。

第2篇:果蔬对人类健康的意义范文

肉类等高热量的食物,这

洋可以令脂肪减少积累,

从而减肥,可是沾沾自喜着素食可

以减肥的时候,也要小心营养不均

衡使得更加肥。下面一起走出素食

减肥的误区。

素食减肥误区一:以为所有蔬菜一样好

对于严格素食者来说,蔬菜的

营养意义更为重要,不仅要担负供

应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的重任,还

要在铁、钙、叶酸、维生素B2等

方面有所贡献,所以,应当尽量选

择富含这些营养素的蔬菜品种,绿

叶蔬菜是其中的佼佼者,例如芥蓝、

绿菜花、苋菜、菠菜、小油菜、茼

蒿菜等。为了增加蛋白质的供应,

菇类蔬菜和鲜豆类蔬菜都是上佳选

择,如各种蘑菇、毛豆、鲜豌豆等。

如果只喜欢黄瓜、番茄、冬瓜、苦

瓜等少数几种所谓的“减肥蔬菜”,

就很难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

素食减肥误区二:“素油”比动物油好

不少素食者以为,只要不含动

物食品原料,就是营养价值很高的

食物。实际上,不少加工食品都是

以植物性原料制成,但是其中大多

用精白米和精白面粉制作,除去了

其中的膳食纤维,并添加了大量的

油、糖或盐,并不能替代新鲜天然

食品的健康作用。针对人们对素食

和植物性食品的青睐,一些产品甚

至以使用“植物奶油”等为宣传卖

点,而就对血脂的影响而言,这类

“素油”比动物油更糟糕。已经有多

项研究证实,这些产品中所含的“氢

化植物油”成分会引入“反式脂肪

酸”,而它会大大增加人们罹患心血

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还可能危

害大脑的健康。

素食减肥误区三:素食就一定要以生冷食物为主

一些素食者认为蔬菜只有生吃

才有健康价值,因而很少吃熟的菜

肴,热衷于凉拌和沙拉。实际上,

蔬菜中的很多营养成分需要添加油

脂才能很好地吸收,加热后细胞壁

完整性破坏,吸收率大幅度提高。

例如,维生素K、胡萝卜素、番茄

红素都属于烹调后更易吸收的营养

物质。其中维生素K对骨骼健康是

必需的,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前

体,而番茄红素是抗氧化和预防癌

症的重要健康成分。同时还要注意,

沙拉酱的脂肪含量高达60%以上,

用它进行凉拌,并不比放油脂烹调

热量更低。

素食减肥误区四:

烹调中没有控制油脂和糖盐的数量

油脂和精制糖都是植物性来

源,因而它们也会在素食食谱中堂

而皇之地出现。由于素食的自然风

味较为清淡,有些人会添加大量的

油脂、糖、盐和其他调味品来烹调。

例如经常吃加入油脂的酥点和酥

饼,经常吃炒饭和炒面,炒蔬菜的

时候加入大量的油脂,调配饮料时

加入大量的糖,调味的时候放大量

盐和味精,等等。这些做法给素食

带来过多的能量,并增加其中的简

单糖类和钠盐。

很多人有一个严重的误解,以

为荤油让人胖,素油吃多少都没关

系。殊不知,植物油、白糖和动物

脂肪一样,容易升高血脂、促进肥

胖,并诱发脂肪肝。在让人长胖的

方面,荤油素油几乎没有区别。

素食减肥误区五:

吃过多的水果而没有减少主食

很多素食爱好者都热爱水果,

每天三餐之外还要吃不少水果。但

他们往往会发现,尽管水果素有健

康之名,却没有给他们带来苗条。

这是因为,水果中含有8%以上的

糖分,能量不可忽视。如果吃半斤

以上的水果,就应当相应减少正餐

或主食的数量,以达到一天当中的

能量平衡。否则,额外增加一两

百千卡的能量,天长日久怎能不胖

呢。

除了水果之外,每日额外饮奶

或喝酸奶的时候,也要注意同样的

问题。很多蛋奶素食者喜欢吃奶酪,

调味时加人大量奶酪粉,这也会增

加膳食中的热量。

素食减肥误区六:

奶类、豆类或豆制品不足

广义素食者不仅需要从奶类当

中获得钙质,还要从中补充蛋白质、

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AD;严格素

食者更需要从豆腐中补钙,还要从

添加豆类的主食中获得蛋白质和B

族维生素。很多女士在开始素食时

热衷于水果和蔬菜,却往往忽视蛋

第3篇:果蔬对人类健康的意义范文

1. 升降:“有的放矢”调整能量摄入

新版膳食指南有一个最突出的变化,就是调整了部分食物的日摄人量,呈现出“四降一升”的特点,即水果、动物性食物、盐、大豆的日均摄入量下调。比如:水果类由200~400 g变为200~350 g;畜禽肉由50~75 g变为40~75 g,水产品由75~100 g变为40~75 g;盐则由6 g变为小于6 g。而水的摄入量由1 200 ml提升至每日1 500~1 700 ml。

这其中包含着什么样的信息?由于人体维持正常生命的能量主要来自于蛋白质和脂肪,新版膳食指南对于食物摄入量如此“升降”,很明显是为了调整我们日常饮食的能量摄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发展,饮食结构向西方化靠拢,动物性食物和油脂摄入量不断增多,加上日常运动的减少,这就会导致能量摄入过剩,使得超重与肥胖问题突显。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已显示,我国居民膳食结构有所变化,超重肥胖问题凸显。过去10年间,我国城乡居民粮谷类食物摄入量保持稳定,但脂肪摄入量过多,平均膳食脂肪供能比超过30%。全国18岁及以上成年人体质量超标率为30.1%,肥胖率为11.9%,比2002年上升7.3和4.8个百分点;6岁~17岁儿童青少年体质量超标率为9.6%,肥胖率为6.4%,比2002年上升了5.1和4.3个百分点。

饮食健康与预防慢性病息息相关。为保持健康体重,降低慢性病风险,新版膳食指南其实就是建议大家少吃点。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随着年龄增长,基础代谢下降,能量消耗变得缓慢,更应谨记:吃得多,不如吃得好。日常应减少脂肪摄入,而多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才更符合“能量守恒”的健康膳食理念。

此外,我国居民的食盐摄入量过高,而过多的盐摄入与高血压、胃癌和脑卒中有关。因此,对于盐的摄入,建议更少量。

慢性病的患病、死亡与经济、社会、人口、行为、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保健水平提高,人均预期寿命增长,老年人口数量增加,我国慢性病患者的基数也在扩大;另一方面,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水平提升,慢性病患者的生存期也在不断延长。因此,我们更应认识到,健康生活方式对慢性病干预的重要影响。吸烟、过量饮酒、身体活动不足和高盐、高脂等不健康饮食是慢性病发生发展的主要行为危险因素。

那么,对于饮水量的增加建议,又如何看待呢?水的摄入无关能量,而是作为运输营养的载体,对于我们人体代谢非常需要。新版膳食指南将成年人日均建议饮水量上调至1 500~1 700 ml,相当于7~8杯水,并提倡饮用白开水和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这是很科学的建议。很多人往往在口渴时才想起喝水,更多人会因为日常忙碌而忽略饮水的重要性。我们每个人都应做到有规律的饮水,尤其对于上班族而言,定时饮水,也可提醒自己适时活动、休息,有助于动静结合。

2. 果蔬:“此消彼长”更有助健康

有意思的是,在媒体舆论一直强调多吃水果的当下,新版膳食指南却下调了水果的每日摄入量。这是为什么?水果含有什么?糖分。而控制糖分摄入也是健康膳食指南的重要部分。我们从中可以好好说说水果和经常与其一起出现的伙伴:蔬菜。其实对于果蔬的摄入,我们存在不少认知误区。

讲到健康饮食,很多人自然而然把水果和蔬菜放在一起。诚然,水果和蔬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对于满足人体微量营养素的需要、保持人体肠道正常功能,以及降低慢性病的发生风险等,都具有重要作用。果蔬中含有各种植物化合物、有机酸、芳香物质和色素等成分,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促进人体健康。但与蔬菜比起来,水果的能量可不低。很多水果比较甜,那就表示它们的含糖量很高,糖分会在体内转化为脂肪,也就是说,水果吃得太多,也可能会能量超标。这个认知误区在渴望减肥的女性人群中比较常见:不少女性为了减肥而少吃或不吃主食,转而以水果代替,尤其是香蕉、西瓜等糖分很高的水果,于是导致“越减越肥的悲剧”。在崇尚低能量饮食的当下,却很少有人真正了解每一样食物中究竟含有哪些成分、包含多少能量,这就可能会走入“低营养、高能量”的饮食迷宫。

东西方饮食结构的差异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西方饮食对于肉类摄入多,也就是脂肪与蛋白质的摄入多,而东方饮食对于淀粉类食物摄入多,也就是碳水化合物摄入多;二是西方饮食中蔬菜少而水果多,但东方饮食中则是蔬菜多而水果少。对于第二点来说,东方饮食更健康一点。当然这跟我们的烹饪方法较多有关,西方人习惯生吃蔬菜,因此对于根茎比较粗硬的蔬菜就会吃得少,而我们可通过各种烹饪手段,使各种蔬菜都能成为盘中餐。然而随着我们的饮食习惯向西方靠拢,肉类摄入比例开始增加,蔬菜摄入量逐渐下降。同时,有越来越多人认为水果可以取代蔬菜,这是不正确的。

蔬菜有其不可替代的营养作用。研究显示,新鲜蔬菜的微量营养素丰富,也是植物化合物的来源,可降低心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糖尿病等发病风险。每天的餐桌上,应该荤素参半,而且对于蔬菜的选择,应该有多种颜色,尤其是深颜色的蔬菜,其所含有的维生素,特别是胡萝卜素及矿物质等,比浅色的蔬菜更加丰富。

3. 平衡:多样化饮食是营养保障

新版膳食指南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增加了专门针对素食人群的膳食指南。它建议素食者应通过增加大豆和豆制品的摄入来获得优质蛋白质,并且经常吃全谷物、坚果和菌藻类食物,还应选择多种烹调油,以满足对必需脂肪酸的需要。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目前素食已成为一种风尚,这一人群数量正在不断增长。那么,素食究竟是不是有利于健康?专家表示,如果近期吃肉类较多,可以适当吃几天素食,清清肠胃,但如果长期吃素,会导致营养不良,容易出现蛋白质、维生素B、B3多不饱和脂肪酸、铁和锌等微量营养素缺乏。

人是杂食动物,既需要从蔬菜水果中摄取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也需要从肉类食物中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脂肪。不少人认为,从蔬菜、豆类中摄取的植物蛋白可以替代肉类中的动物蛋白。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其实对于我们人体而言,动物蛋白的吸收程度和营养价值要远远高于植物蛋白。因此,为了让自己更健康而长期吃素,只会适得其反。

事实上,新版膳食指南也突出强调“平衡膳食、均衡营养”的概念。食物多样化,这是平衡膳食模式的基本原则。首先,谷物为主,这是基础。因为谷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是提供人体所需能量的最重要的食物来源。根据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我国居民膳食中50%以上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B1、烟酸、锌和镁,40%的维生素B2、铁,以及30%的钙来自于谷薯类及杂豆类食物。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40余种,这些营养素均需要从食物中获得。除了谷薯类,人类需要的基本食物还有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和油脂类,不同食物中的营养素及有益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不同。除了婴儿所吃的母乳以外,可以说,没有任何一种食物能满足人体所需的能量及全部营养素。因此,只有多种食物组成的膳食,才能满足人体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需要。

不过,对于新版膳食指南推荐平均每天应摄入12种以上的食物,笔者认为,也没必要非常严格地执行这个标准。指南给我们的是建议,更是一种倡导的方向,让我们注意不挑食、不偏食,以尽可能多样化的选择来保证充足营养。

4. 食尚:杜绝浪费也是健康素养

“杜绝浪费,兴新食尚”,这是新版膳食指南的核心推荐内容之一。

说到浪费的问题,相信不少中老年人首先就会问:家里的剩菜剩饭到底能不能吃?笔者认为,当然可以吃。有一种说法,认为剩饭剩菜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是致癌物质,所以剩菜剩饭、尤其是隔夜饭菜,绝对不能吃。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我们用来烹饪的食材本身就存在亚硝酸盐,而其含量并不会随着煮熟后的食物搁置时间变长而增大;当然,食物搁置时间过长、导致腐坏,确实不能吃,但如果只是短时间内,比如两顿饭之间,或者隔一天,以冰箱冷藏,取出后加热,是完全可以吃的。

那么,杜绝浪费与营养健康有什么关系吗?笔者认为,我们应正确理解“光盘行动”的意义。

我们向来提倡不要浪费食物,把自己碗里、盘子里的饭菜全部吃光,但如果明明已经吃得很多、很撑了,还要硬塞食物,这难道对健康有好处吗?我们应将关注的焦点前移,一开始就不要给自己准备那么多食物。如果在家里吃饭,预算好每个人的饭菜量,不要多煮;如果在外就餐,特别是自助餐,按照自己的胃口来拿食物。这是一个人的文明素质,更是健康素养的体现。

通常情况下,我们在外就餐,尤其大伙聚餐时,很容易多点食物,但往往会忽视主食。其实点餐时应先点主食或蔬菜;就餐时,主食和菜肴同时上桌,不要在用餐结束时才把主食端上桌,从而导致主食吃得少或不吃主食的情况。这样,既能避免浪费,也有利于膳食平衡原则,而这也体现了“兴新食尚”的意义。饮食习惯不仅仅事关一个人的健康问题,更体现着整个社会的健康素养,也从长远影响着整个人群的健康水平。

正因为如此,新版膳食指南所覆盖的人群比以往更广。在2007版膳食指南中,把人群分为一般人群和特殊人群两类,其中一般人群是指大于6岁以上的人群;而在新版膳食指南中,一般人群的范围由“大于6岁”扩至“大于2岁”。涵盖的人群更广,从另一方面来看,也就更需要我们根据自身情况来适当调整,而不是按部就班。

在笔者看来,膳食指南提供的是“共性”,而我们不能忽略每个人的“个性”。

所谓“众口难调”,对于健康饮食来说,也是如此。每个人的口味不同,这和其成长的家庭、地域、环境等密切相关,让所有人都全部按照膳食指南来制订一日三餐,那是不可能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给自己的饮食来一个健康的“私人定制”。

5. 理念:健康饮食从娃娃抓起

自1989年我国首次《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以来,这是第3次对膳食指南进行修订。但相对于国外而言,我国膳食指南修订还没有进人常规化与制度化的状态。

美国膳食指南每5年更新一次,在此期间,相关部门对新版膳食指南的效果进行评估,为下一次调整提供数据支撑。尤其对于青少年肥胖与超重问题,美国政府非常重视。为推进学生营养餐计划,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发起“动起来”(Let′s More)运动,开放白宫菜园、组织厨师进校园、召开全国食谱大赛。她推动实施的“健康、远离饥饿儿童法案”(HHFK法案),要求全美学校提供低糖、低盐的全谷物营养餐。学生常吃的芝士汉堡、薯条和汽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水果、蔬菜和全谷物主食。而在日本,饮食教育已成为法律体系和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954年通过的《学校供食法》明确规定在中小学校推行学生营养午餐;2005年通过的《食育基本法》将其作为一项国民运动。

人口素质的提高,与健康营养关系密切。但在我国,目前还没有针对营养问题、尤其儿童青少年的营养问题进行深人研究乃至立法。在我们的研究和教育等领域,对营养科学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我们对于营养课题的关注往往来自于某一种疾病,这说明我们缺乏长远的目光,同时也导致了诸多错误认知的存在。希望将来,我国能建立起对于营养科学的长期投入机制,开展一些大样本的长期追踪随访和大型人群营养干预数据监测。并以此为基础,推动营养立法。

笔者认为,理念的转变,需要时间。比如美国,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青少年的平均体重已接近警戒线。目前约有1/3的美国孩子患肥胖症或体质量超标,他们未来罹患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就会大增。这些孩子大部分不吃蔬菜水果,高糖、高热的“垃圾食品”是他们的最爱。

第4篇:果蔬对人类健康的意义范文

有关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等各方面的多個营养流行病学调查均证明,吃菜多的人患这些疾病的风险较小,而吃维生素片和抗氧化物质制剂则没有这样肯定的正面效果,吃蔬菜的好处是吃维生素片和抗氧化保健品难以完全替代的。

颜色越深的蔬菜是否越有营养

总体而言,颜色深的蔬菜中营养素和抗氧化因子的含量较高。同一类蔬菜中,也是颜色深的品种保健效果更好,比如说,深红色的番茄中番茄红素的含量远高于粉红色的番茄;浅绿色的叶菜,维生素B2、叶酸、镁、类黄酮等多种健康成分含量要低于深绿色的品种。

大蒜、洋葱等是保健作用最强的蔬菜品种吗

大蒜、洋葱的效果没有那么神奇,而用来炝锅的大蒜经过油炸后作用也不大。相比而言,多吃青菜的意义要大得多,所以营养学会推荐人们每天吃200g以上的深绿色叶菜。越是深绿的叶子,叶绿素含量越高,营养成分越多,抗突变、减少致癌物作用的功效就越强。

除了抗癌之外,蔬菜还有哪些防病和保健效果

研究证明,深绿色叶菜对扩张血管降低血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老年人来说,绿叶菜中的钙、镁、钾和维生素K能帮助减少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对孕妇来说,多吃绿叶蔬菜有助于生出個聪明的宝宝;对用眼多的人来说,蔬菜中的叶黄素和胡萝卜素有利于减缓眼睛的衰老。

早晚多吃蔬菜是否可取

多吃蔬菜当然是一件好事。早餐通常的问题就是蔬菜水果不足,早餐吃蔬菜是一件提高饮食质量、非常值得鼓励的做法。晚餐的蔬菜量也要增加,只要是少油烹调,晚餐吃蔬菜不会引起发胖,用它替代晚餐桌上的鸡鸭鱼肉,对预防慢性病更有好处。

有哪些不当的吃菜法会危害健康

目前,最主要的错误吃法有以下几個:一是放太多的油脂,或炒菜温度过高,大量冒油烟:二是把外层绿叶全剥下来抛弃。

多吃蔬菜是否可能造成胃肠不适

不同身体状况和消化能力的人对蔬菜的接受能力有所差异。对于部分人来说,有些蔬菜可能会引起肠胃不适。比如苦瓜、黄瓜或韭菜、大蒜、生洋葱等,部分人食用后会感觉不适。此时完全无需勉强,只要换成其他蔬菜即可。如果不适应生吃蔬菜,则完全可以换成熟食。

合理数量搭配是什么

按照我国的膳食指南,应以素食为主。每日鱼肉类食品50~100g即可,而蔬菜推荐300~500g。对于高血压、高血脂患者来说,还需要更多的蔬菜摄入量,才有利于控制疾病。

第5篇:果蔬对人类健康的意义范文

过于追求精细 很多人为了贪图口感爽滑细软,对进口食物如米、面都要求过于精细,就连玉米面等杂粮也制得精而又精,结果不但损失掉大量B族维生素,也导致膳食纤维的摄入不足。而膳食纤维不但可避免便秘的发生促进毒素的排泄,又可减少胆固醇和致癌物质的吸收,从而可减少冠心病和大肠癌等病的发生。所以,为了我们的健康,对米、面等不宜过于追求精细,应经常吃些全麦粉和一般的糙米,而且还应增加玉米、豆类、薯类等杂粮的摄入。

喜吃盐腌食品 许多人喜欢吃腌制蔬菜、鱼类和肉类,这对健康不利。过去人们常吃腌制食品,主要是因为生活水平不高,特别是到了冬季新鲜蔬菜更少,人们只好用腌制的办法把冬菜以及鱼、肉贮存起来,以摆脱冬季没菜吃的困窘,天长日久,许多人便形成了喜吃腌制食品的习惯。但是由于常吃腌制食品,不仅食盐进食较多,不利健康,而且腌制食品中还往往含有亚硝酸盐等大量致癌物质,容易诱发食道癌、胃癌等多种癌症。现在条件好了,冬季各种新鲜蔬菜应有尽有,鱼和肉类都很丰富,所以应尽量多吃新鲜食品,少吃一些腌制食品为好。

水果代替蔬菜 水果含有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而且无需烹调加工,所以一些平时不爱吃蔬菜的人,总认为适当多吃点水果,就可代替蔬菜进食的不足。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虽然果蔬二者营养成分相近,但二者还是有明显区别的。其一,蔬菜的营养成分多种多样,如维生素的种类蔬菜更丰富,碘等微量元素在水果中也极少;其二,蔬菜风味多变,便于增加菜肴的味道和增加食欲:其三,水果含糖量较高,有些人(如糖尿病人)必须限制水果的摄入;其四,在降脂、预防癌症、减肥、保持身材健美等方面蔬菜也胜水果一筹。所以,多吃水果是不能替代蔬菜的。我国营养学会建议,成年人每日蔬、果进食量宜保持在500克左右,其中蔬菜400克、水果100克的比例比较适当。

品种过于单调 笔者发现,一些生活在稻米主产区的人,平时只吃大米,连面食都不吃,就更不用说杂粮了。笔者请过的几位保姆中,就因为只吃大米,不吃面食与杂粮而只好辞退。现代不少人因为时间紧、怕麻烦吃饭凑合,如经常用方便面充饥等。殊不知膳食品种过于单调,最容易引发营养不良,对健康不利。所以平时生活应多品种多变化,做到粗细粮、主副食、荤与素的合理搭配,这样才能营养互补,提高营养价值,达到膳食营养平衡,身体健康的需要。

每餐进食过饱 研究表明,适当节食,每餐吃七八成饱有益于延年益寿。但现在不少的中老年人中,在食物匮乏年代养成了吃饭追求饱腹的习惯,以至于到了现在食物丰富的年代,仍习惯于于每餐吃得过饱。这样极容易引起肥胖和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加重与复发,对健康不利。特别是晚餐进食太饱,则夜间容易诱发心肌梗塞和中风的发生。

经常不吃早餐 现代许多年轻人经常不吃早餐,或吃早餐过于简单和应付,这对健康是极为不利的。因为不吃早餐到了十点多钟,必然感到饥饿,导致血糖过低,轻者出现头晕眼花、疲乏倦怠,影响工作和学习,严重低血糖还会引起低血糖性休克,甚至诱发车祸等发生。所以,低血糖和醉酒同样危险。有人不吃早餐是为了减肥,这种认识也是极端错误的。研究表明,上午8~11时新陈代谢最为旺盛,因而早餐的营养都会被消耗利用,不会积存。若不吃早餐,中餐和晚餐必然吃的较多,营养不能被消耗利用,积存起来就更容易引起肥胖。此外,不吃早餐还容易导致早衰,诱发胃炎、胆结石等,对健康埋下隐患。

鱼类吃得过少 在我国由于物质匮乏年代形成的生活习惯,尤其是北方和内陆地区的人,平时只能吃到猪肉、牛肉、羊肉等红肉,而吃鸡肉、兔肉特别是吃鱼极少。即使是到了现在,各种食品都极为丰富,仍然改不了过去的习惯,这对健康是不利的。因为红肉动物脂肪和胆固醇等含量较高,进食较多则对心、脑血管健康不利。鱼类提供的蛋白质不仅属于优质蛋白(蛋白质按质量可分为五等:一是牛奶、鸡蛋等:二是鱼虾;三是鸡,鸭;四是猪、牛、羊肉;五是植物蛋白),而且摄取的油脂不是饱和脂肪酸,而是更有利于健康和大脑发育的W―3脂肪酸。研究表明,鱼类蛋白有很好的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吃鱼较多的地区和民族,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病率都低。所以,我们平时应该多吃些鱼,最好每周吃二三次,并减少红肉的摄入。

生活过于节俭 在中老年人中,由于过去在生活贫困、物质匮乏年代养成了生活节俭的习惯,直到现在物质丰富了仍然如此。生活节俭虽然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过于节俭对健康就不利了。如笔者发现,有些老人舍不得吃,平时生活十分简单,只有与儿、孙团聚或来了客人时才舍得享受一顿。团聚之后,所剩饭菜有时要吃几天,甚至已微微腐败变质,仍舍不得扔掉,即使自己已经吃饱,也要把它吃完。如此结果,不但对身体健康不利,而且还容易诱发多种疾病,甚至食物中毒。所以,笔者奉劝这些老人,浪费固然不好,但也不宜过于节俭。平时生活适当好些,每餐做的宜少不宜多,尽量不吃隔夜饭菜。人老了每餐应该吃七八成饱,这对延年益寿才有利。做饭多了时,即使剩下也不要总加饭,特别是发现可能已腐败变质时则绝对不能吃,以免因小失大。

第6篇:果蔬对人类健康的意义范文

理智点,营养要有方一要掌握做菜的火候,在各种烹调方法中,以蒸对维生素破坏最多,煮损失最少,其破坏程度依次为蒸、煎、炒、煮,故烹调时应尽量做到热力高、速度快、时间短。二是菜不要切得太碎,以保存其中的营养素,有些菜可用手拉,尽量少用刀。三在做菜时最好盖上锅盖,这样可防止水溶性维生素随水蒸汽挥发掉,且汤不要太多,更不要扔掉。四是生吃食物要选好,淀粉类食品只有煮熟后才容易消化吸收,蛋、鱼等也应烧熟再吃。五要尽量吃新鲜,尤其是蔬菜,越新鲜营养越丰富,应尽量趁新鲜食用。六需少扔菜叶,蔬菜有色部分含维生素多,白色部分要少些。七要选好卫生食具,铁、钢分子会加速菜中维生素C的氧化,铝就好一些,玻璃、瓷器最好。八须注意主副食品的颜色搭配,以促进食欲,如可利用米面的白、蔬菜的绿、肉类的红、大豆的黄等。

注意点,油温别过高 首先,食用油烧到冒烟,一般说,温度超过200 ℃。在这种温度下,不仅油中所含的脂溶性维生素被破坏殆尽,人体必需的各种脂肪酸也遭到大量氧化,这就降低了油的营养价值。同时,当食品与高温油接触时,食品中的各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会遭到大量破坏。其次,油温过高对人体有害,而且在胃肠里对食物中的维生素有相当大的破坏力,同时对人体吸收蛋白质和氨基酸也起阻碍和干扰作用。如果长期在饮食中摄入过氧脂质,并在体内积聚,可使人体内某些代谢酶系统遭受损伤,使人体未老先衰。另外,在酒精的作用下,人体对过氧脂质更容易吸收,所以嗜酒者受害更为明显。再次,油料在高温中会产生一种“丙烯醛”的气体,它对鼻、眼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使人流泪,呛咳,甚至造成头晕、恶心、厌食等不良反应。因此,炒菜时不要把油温烧得过高。

聪明点,菜肴搭配增营养 烧菜讲究的是色、香、味俱全,这一般需要几种菜搭配。从营养学的角度看,多种菜配置在一起,会引起一些化学、物理变化,有的合乎营养学,有的是不符合的。合乎营养学的配食有:葱与瘦肉配食。葱爆肉或葱滚肉,由于葱分解的化学物质与蛋白质混合,吃起来不仅有色有香,而且比单纯炒瘦肉更易消化吸收;蘑菇或香菇与猪肉配食,猪肉中脂肪较多,多食对人体不利。而蘑菇、香菇可抑制胆固醇的凝固,使骨刺软化,其中的磷和钙质就易被吸收。不符合营养学的配食有:茶叶煮鸡蛋,茶叶中除生物碱外,还有酸化物质,这些化合物与鸡蛋中的铁元素结合,对胃起刺激作用,不利于消化吸收;淀粉食物与蛋白质食物配食,如牛肉炖土豆,由于这两种食物所需的酸浓度不同,使食物在胃中滞留的时间延长,引起胃肠消化吸收时间的延长;其他不宜同时多吃的食物还有:羊肉与西瓜、香蕉与芋头、芥菜与兔肉、柿子与蟹类、狗肉与绿豆、黄瓜与花生等。

健康生活需要好营养

对健康的比喻形式中,最令人难忘的是,健康是1,其他皆是0,拥有了健康这个1以后,其他幸福、财富、事业等等0才有存在的意义。健康的重要基础之一是营养。

营养学家告诉我们,均衡营养有三大基本营养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此外还有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通常将以下9种营养素列为必需的营养素。其主要的食物来源是:

1.蛋白质禽、肉、鱼、豆类、蛋、奶酪、果仁、瓜籽等。

2.碳水化合物 (糖)谷物、土豆、玉米、干豆、糖等。

3.脂肪食油 (包括奶油、人造黄油等)、肥肉、香肠、果仁、瓜籽、花生等。

4.维生素A动物肝脏、胡萝卜、番茄、白薯、绿叶蔬菜、奶油等。

5.维生素C菜花、柑桔、番木瓜、芒果、草莓、卷心菜、土豆、番茄、绿叶蔬菜等。

6.维生素B1瘦肉、果仁、粗粮、主副食营养品(如粗面包、强化麦片)等。

7.维生素B2动物肝脏、牛奶、酸乳酪、绿叶蔬菜、粗粮、粮食制品等。

8.钙牛奶、酸乳酪、沙丁鱼、带骨大马哈鱼、肉卷、蔬菜、芥末、萝卜等。

9.铁牛羊肉、动物肝脏、绿叶蔬菜、干豆、青豆、粗粮粮食制品等。

均衡营养最有益健康。一般来说,日常每餐应以50 %的五谷为主,其中包括大米、小米、玉米、面粉以及马铃薯等;蔬菜、水果约占20 %,其中蔬菜为3/4、果类为1/4;豆制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每天都应吃,约占摄入量的15 %;肉蛋类,包括鱼肉、鸡肉、猪肉(瘦肉)、牛肉、鸡蛋,约占摄入总量的5 %;余下10 %最好以乳制品,脂肪及糖分为主,种子及硬壳果,可以提供有益的脂肪,蜜糖和未精炼的蔗糖则是最佳含糖食品。

从以上各种营养的来源可以看出,人体必需的营养素要通过吃各种各样的食物,广吃兼收才能得到。因此,每日的主食除了细粮外,最好吃点杂粮(如薯类),副食要有荤有素,素菜保证有一半是绿叶菜,有条件应补充奶类和水果。这样,做到饮食多样化、不偏食,就容易得到全面均衡的营养。

当然,不偏食也不是绝对的,如强脑力劳动者可通过食物来补脑,适当多吃些牛奶、鸡蛋、动物的心、肝、脑等动物类食品,它们所含的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磷脂、铁和钙、磷、维生素等,对大脑的发育和保健有着重要意义。植物中也有健脑食品,其中大豆、玉米当为首选。大豆富含植物蛋白,玉米富含脂肪和钙、磷、铁等无机盐及谷氨酸,它们具有促进脑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作用,另外,枣和核桃等果品中也含有很高的蛋白质、糖和磷等,能滋补大脑,有益精神。

第7篇:果蔬对人类健康的意义范文

莫 言

想长寿吗?马上放弃大运动量的健身计划,躺下休息!这就是德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生命并不在于拼命运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懒惰”更有益。因为,过多的身体锻炼不仅不能使人健康,反而对身体有害;而少做一些锻炼则可延长寿命。

德国富尔达大学从事健康科学研究的彼得・阿克斯特博士和他的女儿――全科医师米夏埃拉・阿克斯特博士经过潜心研究,提出了一种“生命能量”说法,认为每个人的生命能量都是有限的,而消耗它的快慢就决定了人寿命的长短。高能量消耗的运动。比如在健身房的跑步机上跑步,会加速衰老,并使人缺乏免疫力而容易得病。37岁的米夏埃拉和65岁的父亲都曾是长跑爱好者,但是他们现在却说,开怀大笑要比跑步更有利于健康。

她说:“在放松和休息的时候,新陈代谢相对较慢,这就意味着身体生成的自由基也较少,而这种不稳定的氧分子正是加速人机体衰老的罪魁祸首……如果经常运动或长时间处于压力下,身体就会生成大量自由基,这就是为什么人的寿命变短的原因。”她还指出,习惯早起的人往往容易产生压力,而睡懒觉的人则活得更长,因为他们保存了能量。“那些宁愿在吊床里躺上一会儿而不愿去跑马拉松,或宁愿打盹小睡一会儿也不去打壁球的人,长寿的概率更大一些。”

当然,医学机构的专家们对此持怀疑态度。但是,彼得和米夏埃拉并非一点都不做运动,他俩提倡慢走健身。

(据《家庭医学》)

紧张与饥饿是“享受”

短暂的紧张、饥饿和一定程度的贫困,都会活化人的生命力,并可延长生命期限。科学家对这一问题的解释是:人的机体遭遇适量的负面影响,反而有利于机体组织自然修复能力的强化,只要这种负面影响不是非常严重,那么便可促发一种补偿机制来修复伤害,有“返老还童”之功效。《新科学家》刊文建议,你也不妨去尝试一些最新的科学技术,让自己从事一些富有冒险性和需要精神压力的工作,如越野旅行和学习外语。

研究人员对家鼠进行的实验结果显示,如果限制家鼠的实际所需食物量,其寿命可增加30%。削减食物供应量以延长寿命的做法,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即我们的机体组织需要消化的东西越多,其形成的有害自由基也就会越多。

近年热销的明朝永乐太医刘纯的第24代承袭人所著《刘太医说:病是自家生》一书,也提出了一个备受争议的观点:人吃晚饭死得早。其道理自然源于刘纯《短命条辩》的“过饱伤人,饿治百病”。对此,有专家反对:晚餐不要吃太饱没错,但不应该不吃。

(本刊汇编)

从不吃蔬菜的长寿兄弟

尽管蔬菜是所有长寿食谱中少不了的一类,但是似乎并不适用于坎贝尔家族的男人。这家五兄弟几乎从不吃任何蔬菜却仍然长寿,五人的寿命总和达424岁。对这一违反常规的怪异现象,科学家们感到匪夷所思。

据英国《卫报》报道,居住在阿伯丁郡的坎贝尔家族可谓是“长寿家族”,这家五兄弟拒绝接受医生建议,一生远离豌豆、胡萝卜、卷心菜、芦笋及其它任何蔬菜,但仍旧健康长寿。五兄弟中,约翰91岁,吉姆88岁,科林85岁,锡德82岁,道格78岁,其中四人都比他们的妻子长寿。据他们称,其父母亲从不强迫他们吃蔬菜,也不会因为他们一味地贪吃肉类、总把蔬菜之类食物丢到盘子一边而责备他们。91岁的约翰坦然地说:“蔬菜很难下咽,我从来不吃蔬菜,而且我实在想像不出比一盘胡萝h更糟糕的东西了。”至于自己健康长寿的秘诀,约翰认为与饮食无关:“我认为只要你永远保持积极、乐观,无论吃什么都没有关系。”

他们不吃蔬菜依然健康长寿,个中原因仍有待科学论证。尽管有此特例,英国官方还是号召国民坚持包括多吃新鲜蔬菜在内的健康饮食习惯。

(据《大众健康》)

“家庭妇男”更长寿

在讲求两性平权的今日,许多男人对抱着“君子远庖厨”的态度对家务敬而远之。而澳洲的维多利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男人肯多花一些时间做家务、带孩子,通常会活得比较久。

第8篇:果蔬对人类健康的意义范文

刊头题字:于若木

1 选择蔬菜有讲究

蔬菜的品种很多,不同蔬菜的营养价值相差很大,只有选择不同品种的蔬菜合理搭配才有利于健康。建议每天摄入多种蔬菜300克~500克。首先鼓励选择新鲜和应季蔬菜,以免储存时间过长,造成一些营养物质的流失。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择多种蔬菜食用。鉴于深色蔬菜的营养优势,应特别注意摄入深色蔬菜,使其占到蔬菜总摄入量的一半,还要注意增加十字花科蔬菜、菌藻类食物的摄入。腌菜和酱菜含盐较多,维生素损失较大,应少吃。吃马铃薯、芋头、莲藕、山药等含淀粉较多的蔬菜时,要适当减少主食,以避免能量摄入过多。

2 怎样合理烹调蔬菜

蔬菜的营养价值除了受品种、部位、产地、季节等因素的影响外,还受烹调加工方法的影响。加热烹调可降低蔬菜的营养价值,西红柿、黄瓜、生菜等可生吃的蔬菜应在洗净后食用,烹调蔬菜的正确方法是:

先洗后切:正确的方法是流水冲洗、先洗后切,不要将蔬菜在水中浸泡时间过久,否则会使蔬菜中的水溶性维生素和无机盐流失过多。

急火快炒:胡萝卜素含量较高的绿叶蔬菜用油急火快炒,不仅可以减少维生素的损失,还可促进胡萝卜素的吸收。

开汤下菜:维生素C含量高、适合生吃蔬菜应尽可能凉拌生吃。或在沸水中焯1~2分钟后再拌,也可用带油的热汤烫菜,用沸水煮根类蔬菜,可以软化膳食纤维,改善蔬菜的口感。

炒好即食:已经烹调好的蔬菜应尽快食用,连汤带菜吃;现做现吃,避免反复加热,这不仅是因为营养素会随储存时间延长而丢失,还可能因细菌的硝酸盐还原作用增加亚硝酸盐含量。

3 蔬菜水果不能相互替换

尽管蔬菜和水果在营养成分和健康效应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它们毕竟是两类不同的食物,其营养价值各有特点。一般来说,蔬菜品种远远多于水果。而且多数蔬菜(特别是深色蔬菜)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质的含量高于水果,故水果不能代替蔬菜。在膳食中,水果可补充蔬菜摄入的不足。水果中的碳水化合物、有机酸和芳香物质比新鲜蔬菜多,且水果食用前不用加热,其营养成分不受烹调因素的影响,故蔬菜也不能代替水果。推荐每餐有蔬菜、每日吃水果。

4 不要用加工的水果制品替代新鲜水果

由于新鲜水果一般难于长期保存,携带和摄入比较麻烦,人们发明了各种方法将水果加工成制品,以延长保质期和方便食用。常见的水果加工食品有果汁、水果罐头、果脯等。

果汁是由水果经压榨去掉残渣而制成。但这些加工过程都会使水果中的营养成份如维生素C、膳食纤维等发生一定量的损失。果脯是将新鲜的水果糖渍而成,维生素损失较多,含糖量较高。干果是将新鲜水果脱水而成,维生素有较多损失。因此,水果制品不能代替新鲜水果,应尽量选择新鲜水果,但在携带、摄入不方便的情况下,或水果摄入不足时,可以用水果制品进行补充。

5 膳食纤维是人体必需的膳食成分

膳食纤维虽然不能被消化吸收。但在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维持人体健康必不可少。食品法典委员会2004年第26届会议指出,膳食纤维至少具有以下多个生理功能:增加粪便的体积、软化粪便、刺激结肠内的发酵,降低血中总胆固醇和(或)低密度胆固醇的水平,降低餐后血糖和(或)胰岛素水平。因此膳食纤维具有预防便秘、血脂异常、糖尿病的作用,并有益于肠道健康。

膳食纤维在植物性食物中含量丰富,蔬菜中一般含3%、水果中含2%左右。由于加工方法、食入部位及品种不同,膳食纤维含量也不同。胡萝卜、芹菜、荠菜、菠菜、韭菜等高于西红柿、茄子等,菠萝、草莓、荸荠高于香蕉、苹果等。同种蔬菜或水果的边缘表皮或果皮的膳食纤维含量高于中心部位,如果食用时将其去掉,就会损失部分膳食纤维。所以人们吃未受污染的蔬菜及水果时,应尽可能将果皮与果肉同食。

6 蔬菜水果与癌症预防

新鲜蔬菜和水果已被公认为是最佳防癌食物。世界癌症研究基会(WCRF)和美国癌症研究所(AICR)总结世界各国的研究材料,认为有充分证据表明蔬菜和水果能降低口腔、咽、食管、肺、胃、绳结肠、直肠等癌症危险性,且很可能降低喉、胰腺、乳腺、膀胱等癌症的危险性,亦可能有降低子宫颈、子宫内膜、肝、前列腺的危险性的作用。蔬菜、水果的防癌作用与它们所含的营养成分,包括抗氧化剂如类胡萝素、维生素C、类黄酮类化合物、异硫氰酸盐及有机硫化物等,矿物质和其他活性成分等有关,这些物质能使DNA免受损伤,促进其修复,减少突变,另外,蔬菜水果富含膳食纤维,能缩短食物残渣在肠道通过时间,并可与潜在的致癌物、次级胆汁酸、短链脂肪酸结合,促进其排出。

7 蔬菜水果与血管疾病预防

大量研究表明,蔬菜水果品质摄入可影响血压与心血管疾病。来自哈佛大学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表明,每增加一份蔬菜水果的摄入,冠心病心病风险可降低4%;每增加一份绿叶蔬菜、十字花科蔬菜、薯类的摄入,可使女性冠心病发病风险分别降低30%、24%、22%。结果提示适当多吃水果蔬菜特别是绿叶蔬菜、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可降低患冠心病的风险。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WHO/FAO)专家咨询委员会在“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预防”报告中指出,在《防止高血压膳食方法》的研究中,增加蔬菜水果摄入同时降低脂肪摄入与仅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两种膳食模式,均可有效降低血压,在群体水平上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8 蔬菜水果与2型糖尿病预防

研究表明,适当多吃蔬菜水果可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这与其含膳食纤维有关,因为膳食纤维可降低餐后血糖反应,也可能通过抗氧化成分来介导。一项随访20年的结果显示,与不摄入蔬菜水果的人相比,每天摄入5份或更多蔬菜水果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显著降低。在美国、芬兰进行的随访观察研究也显示富含蔬菜水果的膳食可显著降低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而红肉、加工肉、油炸食品、高脂奶制品、精制谷类、糖、点心摄入多的膳食及以奶油、全脂奶为特点的膳食作用则相反。碳水化合物食物对糖尿病病人也很重要,尤其是来自蔬菜、水果中的碳水化合物。应鼓励糖尿病人选择各种蔬菜水果特别是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

第9篇:果蔬对人类健康的意义范文

不过,素食者一定要明白一点,那就是“素食并不能和健康划等号”!素食能否成为促进健康的绿色饮食,关键要看你的膳食结构是否合理。而很多素食主义者,却未必能做到合理素食。在生活中,素食者不妨从这几个方面去规范自己的膳食搭配,让合理素食吃出健康来。

切勿忽视植物油的过多摄入

无论是严格素食还是半素食,都能很好地控制动物性食品,尤其是动物脂肪的摄入,这会避免许多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但许多素食者误认为只要吃了素,就不必担心血脂的问题了,也不必担心能量过剩和肥胖的问题了,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过量食用植物油,同样会带来能量过剩、肥胖、血脂升高、脂肪肝等问题。素食者当中不乏胖人,这往往与他们不注意控制食用油摄入,爱吃高脂食品、油炸食品有关。此外,许多素食馆用大豆蛋白来替代各种肉类,加工时往往会加入大量油脂。总之,即便是素食,也要注意烹调用油。

不要钟情于高糖、高盐食物

素食的味道往往比较寡淡,于是部分素食者在烹调时喜欢使用大量的糖、盐来调味。精制糖都是植物性来源,盐也是从自然界提取而来的,因此可以堂而皇之地进入素食者的菜肴,但这样做却会带来过多的能量和钠,尤其是高钠饮食,是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素食者也要控制糖和盐的摄入。

不要以为所有来自植物的食品都是健康素食

不少素食者以为,只要不含动物食品原料,就是营养价值高的食物。实际上,不少加工食品都是以植物性原料制成,但是其中大多用精白米和精白面粉制作,失去了其中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并添加了大量的油、糖或盐,因此不能替代新鲜天然食品的健康作用。

下列素食不宜过多食用:

咸菜

个别素食主义者对咸菜钟爱不已。尽管咸菜属于素食,但经过腌制后,其中的营养素已大打折扣,还会产生亚硝酸盐等物质,并不健康。

薯片

超市里的薯片也是素食,但它却是典型的高能量、高油脂、高盐的食物,多食对健康不利。

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

很多素食者看到食品标签上标有“植物奶油”、“氢化植物油”、“植物起酥油”,认为也是符合素食理念的健康食物,殊不知这些成分当中都含有反式脂肪酸,恰恰不利于我们的心血管健康。

因此,素食者对加工食品也应有所限制,并非所有来自于植物的食品都是健康的,应该更多地选择天然的、新鲜的植物性食品。

素食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蔬菜都要生吃

许多素食者认为,素食就应该生吃蔬菜,因为生吃不会破坏蔬菜中的维生素C,生吃不会带来过多油脂,不会产生太多能量。其实,尽管生吃蔬菜有它的好处,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蔬菜都应该生吃。有些蔬菜的味道、口感并不适宜生吃;有的蔬菜生吃,因没有经过加热环节,不利于杀灭其中的微生物;有些素食者喜欢在凉拌蔬菜时加入大量沙拉酱,而这样带来的能量一点也不比炒着吃少;生吃蔬菜往往蔬菜的摄入量没有熟吃大,而且生冷食物还会削弱人体的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对于一些本来消化不良的人并不适合。

因此,素食者的菜肴最好是生、熟兼有。

奶制品、蛋制品、豆制品给素食者补充必需的营养

有少数非常严格的素食者连奶类、蛋类都不吃,这种严格素食主义往往要面临更多的营养不良风险。毕竟靠单纯的植物性食品要搭配出健康的膳食是一件有难度的事情。从这个角度讲,严格素食者更需要豆制品,因为豆制品是良好的优质蛋白、钙和B族维生素的来源。而普通的素食者则除了豆制品之外,最好能每天摄入奶类和蛋类,在这两种食物中可以获得蛋白质、钙、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A、D等营养物质。

适当补充营养补充剂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食物中普遍进行了营养强化,专门为素食者配置的营养食品品种繁多,素食者微量营养素缺乏的风险较小。然而,我国的食品工业尚未发展到欧美地区的水平,为素食者考虑较少,营养强化除了碘盐、富铁酱油之外,其他的强化食品并不普遍,因此素食者最好适量补充复合营养素,特别是含铁、锌、维生素B12和维生素D的补充剂,以预防可能发生的营养缺乏问题,让素食更有营养、更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