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县区人才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县区人才工作调研报告精选(九篇)

县区人才工作调研报告

第1篇:县区人才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2009年,××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民族宗教工作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全县民族宗教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2009年民族宗教工作总结如下:

一、2009年民族宗教工作回顾

(一)调查研究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是对我县××支系村民小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 二是加强对我县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调查研究。

今年我局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撰写了《××县民族教育发展特殊政策的调研报告》、《××县少数民族人才队伍现状调研报告》、《××县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对策与思考》、《××县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调研报告》、《××县关于在××镇设立基督教堂点的调查报告》、《××县如何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制度的思考》、《××县民族工作热点难点分析报告》、《××县少数民族事业发展报告》、《浅议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自治与自治权的行使》等9篇调研报告上报县委、县人民政府和市民宗局,为县委、县人民政府和上级民族宗教工作部门进行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三是认真编撰《〈××彝族傣族自治县自治条例〉实施办法》。

受县人民政府的委托,由我局起草《〈××彝族傣族自治县自治条例〉实施办法》,成立了《〈云南省××彝族傣族自治县自治条例〉实施办法》编撰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认真做好编撰工作。经多次征求意见和建议,走访调研了20多个相关部门,并进行了认真细致的修改和完善,于12月4日召开听证会举行听证,已形成讨论稿将提交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讨论。

四是对全县宗教活动场所进行专项调研。

一是为促进宗教领域的团结和稳定,经常深入全县17个宗教活动场所帮助和指导宗教活动场所规范规章制度,起草了宗教研判报告;二是对××新设立基督教堂点的申请进行实地调查;三是配合市人大、市民宗局对扬武高梁冲清真寺实地调研。四是配合相关部门对全县除建兴、平掌外的10个乡镇进行宗教工作专项调研。

(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新举措

一是狠抓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落实。 二是认真编制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根据国家民委和省民委、市民宗局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的一系列民族工作法律法规和政策,着眼于“十二五”战略规划,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编制上报了《××县扶持特困民族发展规划》、《××县扶持散居少数民族发展规划》和《××县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规划》等三个规划报告。

三是做好人口较少民族(支系)免除新农合参保费用。 四是认真组织贫困少数民族聚居区村、组干部培训工作。 五是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的资金为少数民族地区“拾遗补缺”地解决“急、难、小”项目。族和民族贫困地区群众解决“急、难、小”项目23个。其中:(1)、中央民族发展资金项目1个,项目资金31万元;(2)、省级民族机动金项目7个,项目资金32万元;(3)、市级少数民族补助资金项目15个,项目资金53.25万元;

2、县局挤出12.5万元资金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解决“急、难、小”项目9个。

六是出台具体措施,严格执行民族成份更改规定。 七是稳步推进联合国undp项目工作。

进一步加强对平寨undp项目的指导和帮助,稳步推进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家民委在××平寨村平寨小组实施的“中国少数民族旅游文化产品开发减贫项目”。组织项目管理员、联络员出省外培训3人,培训花腰傣手工艺品开发协会会员共6期104人,有序推进了undp项目的各项工作。

第2篇:县区人才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市“三大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全面落实省委彭清华书记和市委包惠书记在读书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作为当前一项管总的紧迫的政治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大调研”活动安排部署,切实推动“大调研”活动在000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大调研”活动推进基本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一)科学选定调研课题。紧紧围绕清华书记的“天府六问”以及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市委四届五次全会精神,召开全县科级领导干部读书班,充分听取、吸收全县干部的意见、建议,立足“人口多、基础差、底子薄、贫困重”基本县情,科学选定《000》1个县级综合调研课题和《000治理贫困的实践与思考》《推进产业转型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查研究》等XX个重点调研课题。县级部门、乡镇分别围绕兴工强县、开发扶贫、全域旅游、乡村振兴、城乡建设、改革法治、党的建设等多个重点领域,经过充分讨论、思考,确定XX个乡镇自主课题和XX个部门开放性课题。

(二)配齐配强调研力量。第一时间召集相关部门召开工作会议,迅速成立由县委办副主任、政研室主任任组长,县政府办副主任任副组长的“大调研”活动工作专班,成员由县委政研室、县委办综合室、县政府办研究室的同志组成,并从乡镇和县级部门抽派2名同志充实工作力量。各牵头县领导组织相关责任单位组建课题,明确牵头部门、配合部门和人员安排,强化人员保障;各部门、乡镇按照“1+1+N”(1个主要领导,1分管领导,N个专业骨干人员)进行力量配置,选择个人素质强、工作能力强、专业技能强的“三强”人员组成调研课题组,确保调研工作有人抓、有能人抓。

(三)务实开展调研工作。一是领导带头,强化示范引领。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带动全县各级党员干部扎实开展调研工作、切实改进调研作风。县委书记、县长先后多次深入000经济开发区、巴山大峡谷、乡镇和县级部门开展调研,亲自参与确定调研思路、拟定调研报告提纲,专题听取调研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深入讨论研究,对调研报告提出多次修改意见,最终形成调研报告。二是上下联动,强化统筹职能。充分发挥调研专班对调研工作的组织协调作用,加强与县领导、乡镇、部门的沟通协调,做好跟踪督促工作。建立完善调研工作交流制度,搭建信息沟通平台,定期全县“大调研”活动开展情况,先后组织相关部门开展联合调研XX次,开展调研交流会3次,开展调研工作督查2次。三是创新方式,强化精品意识。积极创新调研方式,在坚持实地调研、外出考察、座谈研讨等传统调研方式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调查问卷、电话调查、网络调查等新型调研方式,多渠道收集社情民义,及时发现和捕捉带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高调研报告敏锐性和时效性。

(四)精雕细琢调研文章。一是县领导和单位部门负责人作为第一道关口,认真审核把关调研报告文章质量,对调研报告文章进行签字负责。二是大调研工作专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对不符要求、质量不高的调研报告予以退回、回炉重造;对质量较高的调研文章,联系相关单位部门共同进行打磨、优化。三是对县级各部门和乡镇的调研报告进行综合评比,选出30篇情况真实、分析切实、对策务实和文风朴实(县级部门、乡镇各15篇)优秀的调研报告汇编成册,编印《000优秀调研报告集锦供》全县参考学习,通过强化激励,切实提高调研文章质量。

二、特色亮点举措

(一)下沉摸实情找准发力方向。(1)“下马观花”探明情况,按照“1名县领导+1个责任单位+N个业务骨干”,组建21个工作组,深入部门、乡镇、村社区和厂房车间,召集领导干部、一线职工、改革主体等广泛讨论,为科学确定调研课题奠定基础。(2)“解剖麻雀”找准症结。召开全县科级领导干部读书班,就脱贫攻坚、重大项目、经济数据和作风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报,收集领导干部问题建议137条,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破题方向。(3)“量体裁衣”做好选题。在前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省委“一干多支”,市委“12335”等战略部署,立足县情实际,科学选定000“1+21+54+N”调研课题体系。

(二)出门学经验引用他山之石。(1)“走出去”问。依托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组建县委考察组,由县委书记带队前往协作单位——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考察学习。全方位学习定海区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为000“大调研”活动助推县域发展提供可借鉴之“石”。(2)“派出去”学。选派10名优秀干部到绵阳涪城区挂职学习,每月召开一次“经验分享会”,围绕22个重点调研课题谈思考、讲举措、说办法,并形成会议纪要反馈给主管部门。(3)“跳出来”想。依托“1+10+N”教育培训体系,对全县1457名党组织书记进行专题培训,引导他们打破思想禁锢、跳出思维定势,主动站到全县发展的大局上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请进高精专共商解决之道。(1)运用“院县合作”专家力量。深度把握000与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清华大学等院校合作契机,邀请20余名专家学者,把脉问诊《把“000经济开发区”打造成达州经济发展新引擎的探索与研究》、《000》等5个相关研究课题,帮助000发展掌握新理念、开阔新视觉、掌握新方法。(2)强化“硕博进达州”人才服务。按照“对标分类,归口指导”原则,将000的XXX名硕博人才,分为教育、农业等8个调研智力服务小组,就如何推动000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如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等XXX项县级领导重点研究课题提供思路、寻找答案。(3)发挥“行业领域”骨干作用。县级部门、乡镇对照已经确定的调研课题,按照“1+N”(1个牵头领导,N个骨干人员)进行力量配置,对调研课题所涉问题开展一对一服务、点对点指导,并形成课题清单报县委政研室备案,实行限期销号、定期通报等工作制度,有力促进“XXX+N”调研课题,形成有分量、有内容、有力度的调研报告。 

三、调研成果转化运用的意见与建议

(一)强化转化运用意识。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成果转化法律、法规及政策,强化创新和成果转化意识,在全社会积极营造有利于调研成果转化的良好氛围,为调研成果转化运用打下坚实的思想意识基础。二是强化上级引导。基层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往往缺乏成果转化的主动性,认为调研结束呈上一纸报告就是大功告成。因此,要从制度层面自上而下引导提高认识。三是加强主动汇报。各基层单位、部门要主动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具有特色的、优秀调研成果,并积极取得上级部门的认可与支持。

(二)规范转化运用过程。一是专业评估,能转则转。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评估,鉴定该项调研成果能否转化为最终发展成果。二是制定方案,推动落实。根据评估结果,对有益、可行的调研成果,进行“一对一”制定方案,明确落实举措、落实责任人员,确保转化落实;三是跟踪督办,确保实效。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对转化成果进行跟踪督查,确保转化实效。

第3篇:县区人才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一、牵头领导

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

县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

二、协商内容

对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促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发改地区【2020】1499号)以及省、市相关落实意见,通过深入学习和考察调研,总结当前我县承接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进展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就推进我县承接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向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议案。

三、成员单位

县政协经济委员会、县政协研究室、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县生态环境分局、县科技局、县“四送一服”办公室、县经济开发区、张江萧县管理服务中心。

四、工作步骤

(一)成立调研组。成立调研组,对协商工作全过程进行统筹安排。

(二)召开座谈会。8月中旬召开成员单位座谈会,征求成员单位意见建议,安排布置相关工作。

(三)开展调研。8月下旬-10月中旬开展调研考察,了解实际情况。

(四)撰写调研报告。10月底前根据调研情况撰写调研报告,制作专题片,并广泛征求意见;

(五)召开专题协商会议。11月上旬召开专题协商会议,邀请县委书记及相关县领导参加协商会。具体会议议程如下:

1.播放县政协关于“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调研情况专题片;

2.相关单位分子课题进行发言;

3.相关园区及企业发言;

4.与会人员座谈交流;

5.书记总结讲话。

(六)形成建议案报送县委、县政府。专题协商会议结束后,根据会议协商情况形成《县政协关于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建议案》报送县委、县政府(协商会上发征求意见稿)。

五、子课题安排

子课题发言内容:当前我县相关工作进展情况、存在困难问题、下步对策建议。

1.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县政协经济委员会)

2.金融服务方面(县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3.土地要素保障方面(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第4篇:县区人才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一、政治思想方面

在工作中能够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xx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提高政治坚定性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的自觉性,不断提高自己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业务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为领导提供决策的准确性。

二、在工作方面

20**年以来,政研室紧紧围绕我县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在我县各领域中开展了几次大型调查研究活动,真正做到了深入实际、深入基层,突出重点,并撰写调研文章6篇,编发了《调查研究》3期,《调研信息》15期等文字材料,充分发挥了政研部门的参谋助手作用,又为其他单位及领导的调研工作提供了信息,明确了调研方向。具体工作为:

1、针对我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调研。为了使领导全面把握我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政研室在全县开展了此项工作调研,对部分有关局委及二十一个乡镇进行了走访和座谈,经过深入细仔的调研,将掌握的第一手材料,以调研报告的形式向市委政研领导部门及县委领导进行了报告,并转发到乡镇各部门。

2、围绕领导的工作思路搞调研。针对县委主要领导的指示,由县委办牵头与组织部及政法委组成联合调研组,对《关于开展全县干部下基层、保稳定、促经济发展活动征求意见》情况的调研,这次调研活动对全县二十一个乡镇的干部进行了座谈,并将情况以文字材料形式向县委领导进行了报告。

3、配合市委领导部门搞好调查研究工作。①今年4 月26日,由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政研室主任**带领的联合调研组,针对全市产业集聚区建设情况,在我县进行了大型的调研活动,在听取了县委主要领导的工作情况汇报后,又和有关的县直局委负责人进行座谈,并对我县西区产业集聚区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县委政研室为领导起草了**产业集聚区发展情况的汇报材料,并将此材料改编为调研报告,分发到各有关领导及单位,并被市委政研室采用。圆满完成了调研任务。②配合县委领导陪同省委调研组对我县**市场及行情进行了实地调研,并较好的完成了调研任务。

4、为了大兴调研之风使我县的调研工作开展的更加扎实有效,县委政研室起草了《20**年******县委政策研究工作意见》,对部分县处级领导和县直部分局委、乡镇及主要领导有针对性的分解了调研任务及调研课题。

三 廉政建设方面:

在工作和生活中,强化自律意识,对自己从严要求,时时保持清醒头脑,努力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注重自己的言行,珍惜自己的名誉,时刻保持一个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和淡薄名利的良好风尚。严格遵守廉洁自率的各项规定,努力做到清正廉洁。

总之,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忠诚党的事业,勤奋工作尽心尽力,为人忠厚,作风正派,圆满完成了领导交办的调研任务和其它各项工作任务。但工作中也还存在不足之处,如工作中的超前性,主动性及创新性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为领导服务的质量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树立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思想,严格要求自己,以求取得更大成绩。

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市委组织部的精心指导下,县委组织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拓进取、求实创新,圆满完成了组织工作各项任务,成效喜人。在全省组织工作满意度测评中,获得全省第七、全市第一。县委组织部成为全市唯一被省委组织部命名的“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先进集体,连续三年被市委组织部评为组织工作综合先进奖、信息调研工作先进单位。现就本人一年来职责履行及廉洁自律情况报告如下:

一、坚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基层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全面加强

工作中,一是深入开展“五型”好班子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发展型、学习型、创新型、和谐型、廉洁型“五型”好班子创建活动,年初县委对11个“五型”好班子标兵进行了表彰。

二、坚持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

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深入实施了领航创先、头雁双带、形象争优、民心聚力、覆盖凝聚、联建互助的基层组织建设“六项工程”,并与创先争优活动有机融合,同步推进,使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效。

三、坚持推行组工文化建设,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良好形象得到全面塑造与展示

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中,注重提升组工干部作好本职工作的业务素质和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提出了打造学习型、创新型、效能型、和谐型

、廉洁型“五型”组织部门和政治坚定、业务精通、公道正派、纪律严明组工干部队伍的建设思路,大力推行组工文化建设,加大组工信息调研工作力度,积极开展组工干部下基层、献爱心、增才干等各项活动,与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委组织部建立了“友好合作部门”,两部定期沟通走访,相互借鉴提高,充分展示了组工干部的良好精神风貌。全年在市级以上党报、党刊发表组工信息调研文章137篇,组工文化建设研究成果在“全国组工文化”中进行了典型交流,自身建设专题片在《xxx新闻》中播发。

第5篇:县区人才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一年来,在县委办公室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科室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我们调研科按照办公室"大调研、大综合、大督查、大信息“的统一部署和职责分工,坚持服务中心、服务决策、服务基层,突出重点,讲究质量,强化服务,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20__年工作总结

(一)强化业务学习,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一是坚持学习理论知识。我们除参加办公室统一组织的集中学习教育和科室自学等活动外,还坚持与综合科每月开展一次业务相关知识讲座,有效提高了对科学发展观、县域经济、和谐社会等理论知识的认识,增强了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观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据统计,全年共参加学习144次,参与主讲8次,撰写笔记达20多万字。二是深入学习业务知识。针对科室人员人数少、任务重等困难,组织科室人员对科室材料进行了整理和学习,同时通过参加活动、岗位练才、召开科室材料研究讨论会等方式加强了学习交流,确保了工作学习“两不误”、“两促进”。三是积极学习技术知识。科室人员通过参加培训、自学及经验交流等方式加强了无纸化办公和网络知识学习,所有人员均能熟练运用网络、博客等形式进行无纸化办公。

(二)充分挖掘潜力,工作效能进一步凸现。一是建立了调研项目库。保障了办公室各科室选准调研课题,节俭时间,写出高质高量的调研文章,为进一步提高办公效率打下了基础。二是完善科室制度。完善了调研材料收发、内部信息报送、每周学习等制度,确保内部运作规范有序,办事和行文程序紧凑快捷。三是加强协作联络。进一步加强了与各级各部门和外地县区调研材料交流的联系,实现调研材料报送和分发无纸化,大大节省了调研材料报送、下发的成本和信息交流传递的时间。

(三)坚持“质”“量”并举,调研报告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一年来,我们先后组织、安排有关人员深入基层开展调研20余次,积极参与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的落实,了解各方面的反映,按照突出现实性、深刻性、指导性的要求,努力写出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高层次调研报告,为领导出台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我们参与了新农村的试点工作,调查了对外招商政策的落实情况,了解了全县发展坑塘经济的潜力和前景,摸清了我县工业发展现状、外部环境及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为县委出台新农村建设政策、发展坑塘经济政策、招商引资政策和工业发展政策提供了参考。同时,我们总结出了一大批全县的工作典型经验和优秀成果,其中富余劳动力转移、公安命案防范、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农田水利建设、我县物流企业和平安建设情况等调研报告,分别被范县大河网,河南商都网、中广网和《濮阳未来与发展》等转载和刊用。

(四)服从全局需要,服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一是服从办公室大局工作需要。在搞好日常业务、事务性工作的同时,全力参与办公室“大调研、大综合、大督查、大信息”工作,完成了全员办信息的上报任务,全年共上报信息136篇(条),被省市委采用10条,向《濮阳日报》报送通讯稿件16篇,已刊出5篇,在办公室刊物和网络上发表领导署名文章多篇;二是服从办公室统一安排,圆满完成了各种临时性任务。我们始终秉承只要是办公室的事,就是调研科的事,强化集体荣誉感,以主人翁的姿态先后参与了各种会议的筹备、各种接待的准备、有关领导的汇报及其他工作;三是服从办公室全方位协调内外关系、服务全局出发,完成市委调研科交办的多项调研任务,并报送了书面材料;完成了党史大事记资料的征编工作,初步形成了2万余字的大事记初稿,为《中国共产党范县革命史》一书的编写做好了前期的资料准备;正确处理了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关系,端正服务态度,主动热情服务,较好地理顺了各方面的关系,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20__年工作思路

20__年,调研科在办公室的正确领导下,将继续紧紧围绕县委的工作中心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大局,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搞调研,服务决策谋大事”的思想,增强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发挥参谋助手作用,高标准、高质量搞好“三服务”,努力建一流团队,创一流成绩。

(一)突出工作创新,增强工作能力

继续加强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精神和省市县文件的学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工作能力为目标,推动调查研究工作创新开展:一是推行量化考评。通过上报和谐范县等刊物和媒体的文章,量化考评,科学客观评价科室人员的工作实绩,以此为依据对先进者进行表彰并激励暂时落后的同志加强学习、迎头赶上。二是开展以岗炼才。配合办公室将新进人员安排到调研科锻炼,促使科室工作人员成为熟手、能手、多面手,全力做好“大调研、大综合、大督查、大信息”工作。三是组织轮训。加强对县直部门和乡(镇)办公室工作人员的指导,联系他们参与重要调研活动的开展和撰写等工作,通过组织轮训,使调研工作与部门、乡镇工作人员合作更加融洽、工作更加高效。四是开展基层调研。积极参加各种组织活动的基层调研,学会善于思考基层问题,将基层调研成果融合到办公室工作中,避免当前容易出现的调研文章与实际情况不完全吻合的问题。(二)明确工作目标,做好领导参谋

第6篇:县区人才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一、全县城乡群众文化生活基本情况

1、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加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城乡文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采取有目的、有重点的帮扶工作,对文化资源相对缺乏的乡镇加大了文化设施投资建设力度。投资47万元,在山寨乡建成了集图书、娱乐、大戏台于一体的文化站,建筑面积达到562平方米。投资100万元建成安口镇文体活动中心。投资125万元,建成西华文化广场及综合文化站。其他乡镇结合小城镇建设,加大文化设施投入力度,为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搭建平台。开展送图书下乡活动,对西华、山寨、神峪等乡镇文化站补充新书1800多册,乡镇文化站存书总量达到11万多册,部分乡镇文化阵地的作用逐步显现。同时,网络等文化开始向农村发展。在县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先后投资1.4亿元,建成了体育场、人民广场、南汭河风情线、秦皇祭天广场等大型公众娱乐场所,投资3000万元的“三馆两中心”已完成主体工程,今年年底可投入使用。采取招商引资的办法,投资1400万元,实施有线电视数字平移转换试点工程,已有500多户居民看上了数字电视。文化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加强,为进一步丰富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打下了坚实基础。

2、由政府牵头组织的文化活动成为城乡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活动,每年牵头组织的春节文化活动内容丰富,群众参与性和娱乐性较强,春节期间社火表演、元宵节灯展、焰火晚会、曲子戏演唱、秦腔演唱等系列活动接连上演,吸引了大量城乡群众观看。多次在人民广场举办大型文艺演出,继XX年9月陕西银河歌舞团和XX年9月中国煤矿文工团两次大型演出之后,今年8月,成功地举办了中国..莲花台秦皇祭天文化旅游节会和“奥运城市行---走进”大型文艺晚会,邀请国内知名演员登台演出,以庞大的阵容,高档次的节目,吸引了四面八方的人民群众前来观看,开拓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城乡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大力推进“文化进城”活动,“卡拉ok大家唱”、职工联谊舞会也在县人民广场开展,为炎炎夏日下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休闲娱乐场所。

3、群众自发性文化活动比较活跃。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电视机、影碟机等现代化娱乐设施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庭,有线电视逐步向农村推广,部分农村群众也和城里人一样能欣赏到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在条件较好的乡镇,由群众自发组织的歌舞活动开始流行,受到人民群众的极大欢迎。以居民聚居地为主要活动场所的社区文化活动逐步得到发展,尤其以文化街社区为代表的社区文化活动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这种由社区工作人员组织,社区人民共同参与,以秦腔演唱和反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人和事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演义形式,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4、以书法、绘画为代表的艺术文化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以书画创作和交流为主的文化活动发展迅速,相继多次举办有影响力的书画摄影展览,展出了反映社会发展不同方面和时期的书画摄影作品上千幅,提高了我县书画创作水平,为我县人民群众文化和艺术品位的提升、培养人们的审美观念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5、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效显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间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对历史悠久、原生态特点明显,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学术价值的曲子戏、陶瓷工艺、花儿、芦苇画等民间文化遗产进行整理和申报,其中曲子戏已被国家正式列入部级的保护项目,使沉寂多年的民间戏剧又焕发了生机,春节期间演唱曲子戏的乡镇逐步增多,上关乡水联、山寨乡峡滩等村农民群众自发组织演唱曲子戏,表演水平逐步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我县在繁荣城乡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工作上虽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与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城乡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许多不足。

1、群众性文化活动创造性不高,生命力不强。一是受传统思想、封建思想的影响,部分群众自身缺乏必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在农村,长期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简单生活习惯,加上受信息闭塞,部分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二是推出的新作品较少。以广场文化活动为例,虽然广场文艺演出经常举办,但许多节目多次重复上演,甚至几年前编排的节目现今还在演出。三是经营文化的水平较低,引领群众性文化发展的经营企业太少。除县秦剧团外,全县几乎没有群众性文化经营企业,传统曲子戏尽管被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但因缺少“领头”,其影响力还较小,文化企业的传唱和发扬还不够大。

2、农村文化投入不足,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个别乡镇对文化阵地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片面的认为“发展经济是硬道理,文化建设是软指标”,“搞经济是挣钱,办文化是花钱”,群众性文化娱乐场所较少,部分乡镇文化站因业务经费和活动经费紧张,不能正常开展工作,形同虚设,村民很少看书、看戏、看电影。狭隘的思想观念、投入的严重不足成为制约农村文化建设的瓶颈。

3、符合大多数群众消费需求的文化设施相对较少。县城“四馆两中心”未投入使用,许多群众无法借阅图书和报刊。同时,文化体育活动设施也有待改善。在农村,大多数乡镇文化站设在乡镇府院内,成为“乡镇干部活动室”,因没有专门的书店、音像租售店,缺少文化体育活动设施,人民群众读书看报、开展活动极不方便。同时,农村绝大多数村社没有通有线电视,收播的频道极少,群众接受文化的范围受到制约。这些因素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城乡人民群众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

4、开展文化活动缺少必要的资金支持和人才队伍。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许多文化活动因缺少资金而难以开展。如文化馆主办的县级刊物《汭水》在近十年的办刊历程中,资金问题一直困扰着其生存与发展,因为资金不到位,去年被迫停刊。同时,随着乡镇机构改革的深入,机构精简合并,农村文化站与乡镇府合署办公,文化站干不专,大部分人身兼数职,忙于乡镇日常工作,群众活动成效大打折扣。因为缺乏专业人才和文艺骨干,使群众文化活动服务能力难以提高,组织和指导群众文化活动的能力欠缺,使得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大大降低。

三、对策与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努力提升我县城乡人民文化生活水平:

1、深度挖掘秦皇祭天旅游文化和民间曲子戏非物质文化内涵,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企业。把旅游产业开发和发展文化产业有机结合起来,整合文化、旅游、县志、档案、文物等部门的专业技术力量,组织离、退休干部中和社会上熟悉历史、热爱文化事业的有志之士,组建成立专门班子,在深度挖掘与有关的秦汉文化以及民俗风情、宗教信仰、民间艺术、地方饮食等地方特色文化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组建莲花台艺术团等经营性文化企业,推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作品,充实“秦皇祭天第一坛”旅游品牌的文化内涵,引领群众性文化的发展。

2、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群众性文化活动搭建平台。一是以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设施建设,拓宽投入渠道,加快“三馆两中心”建设进度。二是加强乡镇文化站阵地建设,逐步建成集图书阅览、广播电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和培训为一体的乡镇综合文化站。三是加强村级、社区、公共场所的文化设施建设,设立专门的文化娱乐活动室,购置图书、音响、报刊杂志、体育器材,方便群众参加文化体育活动,活跃人民文化生活,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社会文化活动中来。

3、加强文化活动及文化市场的监管,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一是把好文艺演出活动和娱乐场所的审批关,对于没有演出资质的文化团体不予审批,对于以赢利为目的的文艺团体应加强引导并规范其活动,有的放矢地搞好监管。二是加强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管好网吧、音像制品、图书报刊、室等文化消费市场,制订相关管理办法,做好运营商的教育工作,使其规范、文明运营。三是对打着民间文化团体的旗号进行表演的流动表演团体要严加管理,坚决清理城市中存在的庸俗、不健康的街头文化,积极引导群众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软件支持。搞好群众文化活动,不光需要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更需要一支懂业务、有能力,能起到引领、带动作用的文艺队伍。因此,搞好群众文化工作必须加强队伍建设。一是加大对乡镇文化专干的教育培训力度,使其能适应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需要。二是对长期从事群众文艺的专业人员,在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和奖励机制,使其能更好地发挥带头和引领作用。三是对于业余文艺工作者,加大培训力度和积极的引导,使其融合到群众文化工作中,壮大群众文化工作的队伍。

5、进一步加强各类文化活动的开展,繁荣城乡群众文化生活。一是在大力开展春节文化活动、广场文化活动、送文化下乡等系列活动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丰富和提高群众文化生活水平和质量。二是在农村以文化站为依托,广泛开展文艺表演、书画比赛、社火表演、卡拉ok演唱、家庭舞会、戏曲演唱等各类群众文化活动,解决农村文化活动单调的问题。三是在城乡举办有影响力、参与性强的演、展、赛活动,在邀请省内外知名大型文艺团体来我县演出的同时,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举办群众自身参与的文艺活动,培养群众的参与精神,形成全民参与文化活动的新风尚。

教师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老干部服务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公路养护行业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2016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评估前的思索

最新关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全区文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2016最新市民传统文化意识调研报告

江苏2016年度省文化厅“三解三促”调研报告

基层消防部队警营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县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城乡文化链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第7篇:县区人才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为全面了解全县移民新村建设工作情况,分析移民新村建设工作现状和问题,推动全县移民新村建设工作有序、健康的开展,县政协及时调整调研课题,由经科委牵头,组成3个调研小组,分别深入到城关、蒿坪、双桥、汉城等13个镇和扶贫、财政等10个部门,采取听取汇报、现场查看、走访移民户和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就移民新村建设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移民新村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全县移民新村建设工作启动实施以来,各镇、各部门抢抓陕南避灾安置政策机遇,坚定不移地把移民迁建工作作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立足镇情、村情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走出了一条政府统筹协调、建设市场化运作,移民迁建与产业建设同步规划实施的路子,可以说是特色鲜明,亮点纷呈。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重视,推进工作有力。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移民新村建设工作,成立移民新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指挥长,并通过半年巡查的方式,为全县移民新村建设工作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各镇、各部门严格按照县委、政府的部署,结合镇情、部门职能情况,制定方案,明确责任,主要领导亲自上手抓落实,副职领导蹲点包抓,切实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移民迁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高点定位,建设标准超前。县委、县政府把移民新村建设工作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突破点,与拉大县城骨架,扩大集镇规模,完善市政功能有机结合,按照公共服务城镇化,日常管理社区化,从小区定位、产业发展、市政设施配套等进行专业规划。如县城区、蒿坪镇集镇、双桥镇新型社区和汉王镇新街建设等项目建设点,建设定位高、发展规划超前,一个个环境优美、功能配套、人居和谐、发展潜力巨大的安置新区正在形成。

(三)合理融资,破解投资瓶颈。各项目点积极协调,通过采取政府筹资、企业垫资、信贷支持、搬迁户出资等多种方式,解决了征地资金及安置小区所需的规划、地质灾害评估以及农户购房的首付资金,有效破解了建设资金困难,保证了工程进度。

(四)多措并举,确保有业安置。各建设点结合域情、镇情实际,按照“低山茶叶蔬菜、中山魔芋蚕桑、高山木本药材”的循环经济模式,采取通过土地流转,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能人大户带动等办法,引导移民户成为产业发展的带头人,劳务产业的主力军,新型社区服务业的经营人,使迁建户搬得出,放心搬、有活路。

三、移民新村建设工作存在问题

(一)少数移民新村建设点选址不尽合理。一是以完成上级任务为目标,为建点而找址,选址存在盲目性;二是所选点未与移民户进行充分的沟通协商;三是个别移民安置点,对移民户后期发展因素考虑不够周全;四是个别通过招商引资的施工企业与政府欠沟通,政府和施工单位在移民新村选址上形成了两张皮的现状。上述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移民户的积极性。

(二)移民新村建设点基础设施配套难。从调研的情况来看,以建房为主,社区配套设施不完善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是各迁建点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不够,移民新村配套项目未能与部门年度项目申报实行有效对接,项目资金不能有效利用;二是移民新村项目在规划上存在盲目性,使配套设施建设资金缺口增大。

(三)技术力量薄弱,指导监管难度大。突出表现在:一是移民新村建设点施工单位普遍没有具备资质的监理人员;二是县内没有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专业人才奇缺,不能满足全县建设的需要;三是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要求虽已落实监理单位和人员,但由于全县建设量大、面广,不能监管到全县所有的建筑单位,镇、村干部以及由施工单位聘请的人员担当起了“监理”职责,工程建设安全责任无法落实,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

(四)移民户增收渠道窄。从多数安置点来看,一是移民户自身就业、创业能力弱;二是可提供给移民户转行就业的空间小;三是周边环境对移民户增收推动作用不大。

(五)协同配合有待进一步加强。移民新村建设,要求高、程序多、手续复杂,一些部门在服务态度和质量上还有差距;

(六)集中安置选址困难。我县是一个以山地为主的山区农业县,又是地质灾害多发区,土地条件极差,且镇与镇间的情况有极大差异,农户建房宅基地选择极其困难。经过调查摸底,全县可安置30户左右的集中安置点只有400个,以镇为单位全部实行集中安置难度大。

(七)移民新村管理滞后。从调研情况看,各镇对移民新村管理工作还未提上议事日程。我县搬迁量大、面广,今后几年时间内,每年将有50-60个新型移民社区形成,人口聚居,不同的生活习性,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家庭状况,不同的个人素质,可能导致社会矛盾的聚集,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引起高度重视。

四、对移民新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移民新村建设的责任心。

第8篇:县区人才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一、通用目标完成情况

我区各级宗教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的宗教政策,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原创:严格依据黑龙江省城市民族工作条例》、《黑龙江省民族教育条例》、《黑龙江省民族乡条例》、《黑龙江省清真食品生产经营管理条例》和大发[2002]12号文件等民族政策、法规做好我区民族工作。

(一)按照省民委的工作要求,地、县民族部门分别制定了《民族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并报送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当地法制办,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分别为第一责任人和具体负责人,建立健全了民族行政执法内部法制机构和行政复议机构,职责明确,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行政执法主体建设,积极组织民族行政执法人员参加行政执法培训,及时上报民族行政执法相关材料及报表。

(二)依据我局制定的《行政执法目标责任制考评办法》,按时对全区民族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考评。

二、专用目标完成情况

(一)民族经济

1、学习贯彻中央、省民族工作会议精神

我局根据目标要求和省民委的工作安排,首先在本局内组织全体干部学习体会了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及等领导的讲话,会后下发了《关于全区民族工作部门做好学习传达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工作的通知》(大民宗字[2005]23号)。要求各县区民族宗教局(政府办)要认真学习传达会议精神及领导讲话并建议当地党委中心学习组学习领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抓好各项民族政策的落实;要将各县区开展学习传达工作的情况反馈到行署民族宗教局。各县区积极组织开展学习工作,并将开展学习情况反馈到行署民族宗教局。

11月16日,省委、省政府在哈尔滨召开了全省第五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会暨全省民族工作会议,并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黑发[2005]21号文件)。会后,我区的与会人员向大兴安岭地委、行署主管专员,就本次会议精神及贯彻落实黑发[2005]21号文件精神进行了汇报。我局收到黑发[2005]21号文件后,立即组织全局对文件的六大部分三十五条内容进行了细致的学习,迅速地将黑发[2005]21号文件主要精神传达到民委系统每个干部职工。在传达学习的同时,结合本单位、本部门、本区域工作实际进行学习,着重研究如何认真领会黑发[2005]21号文件精神,提高认识,结合各县区民族工作部门实际,进一步调整工作思路,抓好关键性工作。

2、少数民族民族发展资金项目申报及下拨工作

2005年度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申报工作于9月开始,共申报少数民族资金项目共8项,资金总额160万元。项目共涉及文化展览中心购置设备、民族乡学校购置教学设备及水质净化设备、民族村五味子栽培项目、鄂伦春族桦树皮工艺开发、民族乡农业技术推广站和畜牧站建设、民族村地栽黑木耳种植、呼玛河鄂族村段河堤修筑、鄂族村畜牧业养殖等8个项目。

2005年度,省民委下拨少数民族地区补助费6万元包括行署民委文体费和塔河县鄂伦春族语言抢救项目资金。全部资金已于2005年12底前全部下拨到位。

3、制定“十一五”少数民族事业发展规划项目

结合我省的“十一五”规划要求,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了《大兴安岭地区“十一五”少数民族事业发展规划项目》。按照省民委关于上报国家、省少数民族“十一五”规划的要求,我局已向上上报了少数民族发展项目、较少民族发展项目和“兴边富民行动”项目共72个,资金总额57003.62万元,其中,上报资金48556.73万元,地区匹配资金项目62个,匹配资金8446.88万元。在两县政府向国家和省上报少数民族“十一五”规划项目的基础上,我们从中筛选了11个项目作为地区“十一五”少数民族事业发展规划项目,另外将加格达奇区清真寺维修购置设备项目(100万元)和漠河县北极村民族旅游项目(100万元)同时列为地区“十一五”少数民族事业发展规划项目,项目共13项,总投入资金为2306.31万元。

4、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农业设施调查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及社会事业状况调查,开展本次调查收集了我区所辖两个鄂伦春族聚居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基础数据积累,并且汇总相关报表报省民委。

(二)民族文化、教育、卫生

1、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生活的繁荣与发展

我局为组队参加全省第三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积极准备,派专人负责文艺汇演的所有事宜,全体演职人员积极排演节目,精心地制作录音录像样片,准备服装、道具等项工作。历经近5个月的精心准备,9月1-5日我区代表团一行17人参加了本次汇演,并在汇演中获得了9个奖项。我区代表团分别获得优秀组织奖(13个地市中评出8个优秀组织奖),歌曲《鄂族人民歌唱党》和舞蹈《快乐的鄂伦春族少女》分获声乐类和舞蹈类三等奖,舞蹈《快乐的鄂伦春族少女》和歌曲《山这边山那边》获得优秀创作奖,歌曲《山这边山那边》、《达斡尔人家》、《党的恩情永不忘》获得优秀表演奖。我区代表团表演的舞蹈《快乐的鄂伦春族少女》作为获奖的优秀节目,在闭幕式上进行了汇报演出。

2、指导鄂伦春族双语教学

3月,在十八站鄂伦春族乡举办鄂伦春族双语教学国际音标培训班,参加培训的主要有两个民族乡的教师、乡政府工作人员和乡卫生院医生共26人。并邀请著名学者韩有峰教授讲授国际音标课程,对来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系统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5月在白银纳鄂伦春族乡开办鄂伦春族语言班,由省教育学院特地编写了用国际音标标注的专用教材。此项工作已保送了工作信息

3、对少数民族贫困学生上学难问题调研

开展少数民族贫困学生上学难问题的调查研究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农业设施及社会事业调查,6月由我局会同行署教育局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到呼玛县、塔河县、白银纳鄂伦春族乡、十八站鄂伦春族乡进行为期一周的实地调查,并形成调研材料,现在针对这项调研结果逐一与相关部门协调,商定后向地委、行署汇报。

4、协调两县上报鄂伦春族医药费核销情况

根据省民委的工作要求,我局协助塔河县、呼玛县对鄂伦春族医药费核销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摸底调查,并且将调查结果同解决鄂伦春族医药费陈欠问题的意见,电传至省民委。

(三)民族语文

1、挖掘、整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

抢救、整理鄂伦春族语言,我局积极配合抢救挖掘工作,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预支1万元经费帮助完成整理工作,此项工作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现在前期的语音图像录制工作已经完成,进入后期制作阶段。

2、组织参加朝鲜语比赛

8月,省民委举办的全省朝鲜语比赛中,我区选手容获三等奖,全省13个地市的60多名选手参加了比赛。通过组织人员参加这次比赛,很好的贯彻落实了我们党和国家的语言政策,促使全省朝鲜族公民使用朝鲜语的规范化、标准化。

3、开展少数民族语言调研

按照省民委的工作部署,为了更好地了解朝鲜族语言在生活中的应用程度。我局在所辖县区内开展了《朝鲜语言社区调研》,由于朝鲜族人口是1964年后逐步迁入的民族,不是我区世居民族和主体民族,人口仅为1126人,并且受到语言环境和接受的教育均以汉族文化为主,没有设立朝鲜族幼儿园、学校等专门的教育机构。所以,大多数青少年都不能够听、说朝鲜族语言;少数中青年人能够听懂但不会说朝鲜族语言;只有年龄在50-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还能够听、说朝鲜族语言,并且,能够运用到生活中进行对话。根据调研的情况已经形成了调研报告报送省民委。

(四)民族干部

1、协作有关部门做好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工作

协调有关部门举办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我局协调地委组织部、地委统战部、地委党校、地区妇联联合举办了“女、少、非”干部培训班,对来自全区的90名女少非干部进行了为期15天的培训,并由我局派专人为学员们讲授了民族政治课。

2、制定“十一五”少数民族人才规划

少数民族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少数民族人才是关键。我区开发建设至今,已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和专业知识水平的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到2004年底,全区共有少数民族人才1047名,其中,鄂伦春族人才62名。少数民族人才具有本科学历175名,专科学历396名,中专以下学历476名。少数民族人才具有高级职称51名,中级职称263名。少数民族人才35岁以下的有358名,36岁—45岁的有371名,46岁—54岁的有253名,55岁以下的有65名。少数民族人才主要分布于全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群团、事业、企业、个体私营业、乡村等各条战线。虽然我区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在数量上不断增长,但是,就当前少数民族人才数量和素质来讲,还远远不能适应我区少数民族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要求,根据今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我局制定《大兴安岭地区“十一五”少数民族人才规划》。原创:

3、开展少数民族人才调研

根据黑族办发[2005]37号文件精神,我局对全区少数民族各类人才情况进行了调研。我区现有蒙古族、达斡尔族、回族、朝鲜族、满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26个少数民族,达2.1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4.16%。调研从人才构成情况、人才分布状况、人才文化、专业结构、人才年龄结构等方面调查了我区现有人才情况,并根据以往我们在培养、选拔、使用少数民族人才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对我区的少数民族人才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形成了《兴安岭地区少数民族各类人才情况的调研报告》报送省民委。

(五)民族执法

1、管理民族识别和民族成份鉴定工作

做好民族成份审核工作,2005年少数民族中高考生民族成份审核于5月30日前结束,少数民族成份审核工作历时3个月,共计审核民族考生为9个民族,354人,其中高中183人,初中171人,作到为少数民族考生认真负责,不漏报、瞒报,维护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

民族成份更改工作,为更好的是少数民族群众享受到民族优惠政策恢复或更改民族成份29人。

2、组织开展对大发[2002]12号文件执行情况的检查

我局组织了由一把手亲自带队,协同人大、统战等有关部门成立了专项检查组,在各县区自检自查的基础上,检查组深入三县四区对大发[2002]12号文件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指导。

3、按时上报依法行政报表和总结

第9篇:县区人才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同志们:

自治区扶贫办召开的这次盟市和国家重点县扶贫办主任培训会议,是在新阶段扶贫开发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开始时,雷·额尔德尼副主席亲自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云才晓主任传达了全国扶贫办主任会议神,并就全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和后三个季度的扶贫开发重点工作作了安排部署。通辽市扶贫办、察右中旗扶贫办就千村扶贫开发工程的实施;呼市扶贫办、达茂旗扶贫办和伊金霍洛旗扶贫办就资金项目的管理;巴盟扶贫办和草原兴发集团就产业化扶贫作了典型发言和经验交流。会上还印发了回良玉副总理就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批示和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坚同志在全国扶贫办主任会议上的讲话以及16个不同类型扶贫开发的经验交流材料。会议期间,还就国务院扶贫办、发改委、财政部、审计署、监察部、中国农业银行联合开展的*年度扶贫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全面检查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冯有恩同志专程到会祝贺,自治区发改委、财政厅、审计厅、监察厅和中国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的有关负责同志应邀参加了培训会议。经过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这次培训会议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开得很好。大家一致认为,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同志的重要批示,提出了扶贫开发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关心贫困地区、关爱贫困人口、搞好扶贫开发,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紧密联系起来,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进一步明确了把极端贫困人口和低收入贫困人口作为扶贫开发的对象,高瞻远瞩,阐述精辟。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坚同志的讲话,不仅从全国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搞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大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而且对全国今后的扶贫开发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既进一步明确了任务、目标和指导方针,又解决了思想上、政策上、领导上、工作上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讲得全面、客观、实在,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雷·额尔德尼副主席的讲话,重点突出,论述精辟,从自治区“三农”问题的战略高度,提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区扶贫开发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战略重点。云才晓主任的贯彻落实意见和后三季度工作安排,简明扼要,目标明确,措施得力,操作性强。7个单位的典型发言,生动形象,便于学习和借鉴,启发很大。大家回去以后,要尽快向领导小组作专题汇报,迅速按照会议精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如何贯彻落实培训会议精神和后三季度的重点工作讲三点意见。

第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抓好全国、全区扶贫办主任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全国扶贫办主任会议以及我们这次的培训会议,无论是所研究解决问题的深度、力度,还是领导的重视程度,都是非同寻常的。培训会议结束后,各盟市、各旗县的传达贯彻工作,绝不能拖拖沓沓、平平淡淡。对回良玉副总理、刘坚主任、雷·额尔德尼副主席以及云才晓主任的批示和讲话精神,一定要结合本地扶贫开发工作的实际,迅速传达学习,狠抓贯彻实,全力以赴,扎实工作,确保全面完成今年扶贫开发的各项任务。在传达和贯彻落实中,一定要密切联系实际,引导广大扶贫干部群众增强五个意识。一是以人为本的意识。扶贫开发,扶得是穷人,开发得是经济落后的地区、生态环境恶劣的地区。要紧紧围绕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开展工作,当前,我区有245万贫困人口,其中128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117万人在温饱线上下徘徊。我们的工作目标要紧紧盯住这245万人,一切工作的着眼点,都要从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出发。二是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的问题,不光是收入的问题、温饱的问题,而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水、电、林、路、医疗、教育和信息以及素质、思想、文化等方方面面,是一个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问题。三是难中之难的意识。我区的扶贫开发重点在农区,难点在牧区,难中之难在边境少数民族聚居区。四是产业化扶贫的意识。农牧业产业化是实现小康目标的重要途径,产业开发也是扶贫开发的重要内容,先进地区和龙头企业的经验告诉我们,产业化扶贫是贫困地区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和地区优势的必由之路。五是整村推进的意识。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以贫困嘎查村为基本单元,采取整村推进的方式解决贫困问题,是由我区率先在全国示范实施的,但执行中地区间不平衡,个别旗县没有按规划要求落实到位,整村推进的效果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要求我们系统广大干部群众首先要有整村推进的意识,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切实推进千村扶贫开发工程。

第二,加强资金项目整合和管理,切实抓好*年度扶贫资金使用和管理的全面检查工作根据近期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精神,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审计署、监察部、中国农业银行六家联合决定,今年上半年对*年度全国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深入的专项检查,这次培训我们作了专题部署,这是当前扶贫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希望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一定要认真组织自查,盟市六部门联合做好抽查工作,自治区也要组成若干个检查组、分片包干、进行专项督查。发现有死角和走过场的问题,一定要严肃处理,并将等额核减扶贫资金。这次检点是31个国家重点县,基本单元是贫困嘎查村,自治区重点县和面上的旗县也要参照执行。检查内容主要是扶贫资金项目的使用和管理情况,重点是资金投入、分配和拨付情况,特别是盟市到旗县、旗县到部门和乡镇苏木、乡镇苏木到村嘎查以及到项目这四个到位率,还有规章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项目的选项、立项的科学性,资金投向、结构以及项目管理规范程度,项目最终效益的发挥程度。同时,对以前年度查出的违纪违规问题的纠正情况也要进行检查核实。对此,各盟市、旗县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配合抓,相关部门要协调配合,成立专门的班子和工作机构,组成联合检查组,抽调审计专业人员参加查帐工作。检查组要做好充分准备,要有详细的检查提纲,采取多种形式,包括听取汇报、座谈、查帐、实地考察核实、访问农户以及查阅档案等方式,一定要确保检查的质量。检查结束后,盟市、旗县在各部门对口报告的基础上,以领导小组名义要形成三项扶贫资金检查的综合书面报告,作出结论和评价,对发现的问题要查明原因,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提出明确、可行的改进措施,由审计、监察签注意见,逐级按时上报,盟市领导小组上报时要附旗县领导小组的综合报告。盟市和旗县要同时做好自治区和国家的重点抽查准备、接待和配合工作。这次检查,自治区将出台分级责任管理制度,谁查出的问题谁负责,谁的问题谁负责,盟市抽查、自治区专项督查以及国家的联合抽查中发现的新问题,要逐级追究自查和抽查组的责任。要求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高度负责,不留死角,不搞地区和部门保护,扎扎实实,实事求是的反映情况和问题。同时,谁查出的问题,由谁负责督查纠正和处理,责任到人,任务到人,使检查真正落到实处。在适当时候,自治区将检查情况以及资金拨付到旗县、到乡镇、到村、到项目的情况公布,公布的方式采取通报、上网、刊物和报纸刊登。

第三,调查研究、不断创新,努力探索和实践扶贫开发的新举措今年,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了第四个年头,国家准备在年底召开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当前扶贫开发出现了新形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给扶贫开发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扶贫开发工作在取得重要进展和很大成效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新问题,要求我们各级扶贫干部加强调查研究,勤分析,多思考,提出新的对策。一是要深入基层,摸清底数。各旗县要对“三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进行一次彻底的清理和重新登记,对已解决的贫困户要分清结构,哪一年解决的,解决了多少,通过什么扶持手段解决的,现在收入和生活情况;对未解决的要重新登记,做好调查摸底,分清致贫原因。要清楚地知道,在现有的贫困人口中,有多少是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有多少是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要通过扶贫开发的办法解决,有多少需要移民搬迁,有多少贫困村缺水、电、路,有多少贫困人口上学难、就医难等等。二是要提出问题,调查研究。要注意了解和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1、贫困人口的构成和致贫原因;2、测算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的标准,要区分经济区域,农区、牧区和半农半牧区;3、要研究贫困嘎查村的贫困状况和致贫原因;4、要了解贫困地区粮食的生产能力和供应情况;5、要研究农村牧区畜牧业发展数量和效益以及生态的关系;6、要了解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和扶贫组织的情况;7、要研究减轻农牧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8、要研究国家和自治区新出台的政策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影响;9、要研究扶贫开发新的机制问题;10、要研究进一步加快千村扶贫开发工程建设的问题;11、要研究新形势下产业化扶贫的政策、措施;12、要研究完善扶贫开发机制的新方法、新途径和新措施。13、有牧区和边境旗县以及少数民族聚居的盟市,一定要组织好旗县及有关部门开展牧区扶贫机制和有效途径的研究和探索,为国家探索和实践牧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境地区扶贫开发的新思路、新措施和新方法。14、扶贫资金项目管理的新机制和新办法的调查研究。三是要认真做好国家和自治区重点县农户在国家扶持粮食生产政策中受益程度的调查研究。最近,国务院扶贫办发出通知,要求部分省市自治区做好重点县农户在国家扶持粮食生产政策中受益程度的调查研究,内蒙古被作为重点调研地区。为此,我办在会议期间作了专题布置和安排,选择有关盟市和旗县作为调查点,集中精力,利用10天左右的时间,抓紧开展这项工作。希望有关旗县和有关盟市精心组织,认真调研,保质保量完成任务。调研的主题是:贫困户在粮食直补政策和良种补助政策中受益程度。方法要采取对比的办法,要求有关旗县和有关盟市制定详细的调研方案,列出统计表,选定调查对象和参照对比样本,深入贫困嘎查村认真开展调查。同时,要做好数据以及资料的汇总和统计分析。必须提供旗县种粮贫困户在两项政策中人均得到的好处,并测算重点县农户在扶持粮食生产政策中的受益程度,还要因地制宜的提出重点县农户在国家支持“三农”各项政策中受益程度的建议。调研最终要形成专题报告,附上有关统计表,按时在5月25日前报我办,我办要在月底前整理上报国务院扶贫办。对这一专题调研我们要进行综合评比,列为年终考核目标的重要内容,特别要引起盟市和旗县的重视,切实抓好这项工作,为当地贫困户争取更多更加优惠的扶持政策。四是积极开展讨论,形成统一的建议和意见。各地区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广泛地展开讨论,集各层次、各方面的意见,以旗县为单位形成统一的建议和专题调研报告,成熟后报自治区扶贫办,我们将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向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和国务院扶贫办做专题汇报,为开好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供素材,同时进一步理清思路,完善扶贫开发机制,推动全区乃至全国的扶贫开发事业。五是与时俱进,加大改革的力度,有步骤的推行扶贫开发“阳光工程”。随着国家机关转变职能和政务公开的不断深入,扶贫开发事业也要与时俱进。为此,我们将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阳光工程”。使扶贫资金项目和扶持对象、操作方法公开、公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新举措。1、贫困嘎查村上网公布。公布的内容包括地理位置,隶属关系,本村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土地和矿产资源,水、电、路、医、教、文化和通讯现状,贫困户以及贫困人口情况、比例,致贫原因分析和致贫因素的结构分析;2、贫困户上网公布。有多少贫困户,收入情况,土地和矿产资源,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致贫原因,解决贫困的针对性扶持措施;3、资金分配上网公布。分给各地区、各部门的投资数,投向和资金结构,扶持的产业结构和各类项目的数量、投资额度,细化到旗县、乡镇苏木和村嘎查;4、扶持项目上网公布。细化到村、到人和到建设地点,包括立项审批机关,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地点和预计目标,投资额及投资结构,受益人口和覆盖人口,管理和验收机构;5、项目管理责任人上网公布。主要公布责任人的权利和义务。这一措施我办将会同有关资金项目管理部门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和管理细则,各地也要因地制宜地制定规范性制度,确保扶贫开发“阳光工程”真正阳光,接受社会舆论的广泛监督,体现扶真贫、真扶贫的思想观念。六是突出重点,加大项目调整力度,切实抓好养羊业的产业化扶贫。按照自治区有关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总体部署,今年扶贫资金的投向主要集中到已启动的2900多个重点贫困嘎查中,无论是定向,还是非定向投资,都要向这些村倾斜,计划每个村新增投资5到10元,使重点贫困村的财政扶贫总投资基本达到20到30万元。在产业扶持上,重点扶持养羊业,特别是小尾寒羊和小尾寒羊的改良将是我们扶持的重中之重。养牛成本大,饲养管理要求高,暂不适合贫困户。而羊易于饲养,当年就见效,是一个短平快项目。财政扶贫资金绝大部分要用于小尾寒羊基础母畜和世界优良多品种肉羊种公畜的购置,具体购置自治区将根据市场行情和实际情况确定和公布最高限价,以此来确定扶持项目的总投资。各地区可以从实际出发,自行制定补贴标准。据我们测算,如按总价1/3补贴,全区3亿多元财政扶贫都按这一方法操作,就相当于9亿多元的总投资,裂变的效益是非常显著的。自治区要选择几个条件较好的地区,集中财力,抓小尾寒羊养殖和改良的示范点,为全面推广积累经验和创造条件。乌兰察布市发展养羊业的产业化扶贫,抓出了成效,有些思路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仅去年一年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相关部门积极配合,采取贷一点、集一点和补一点的“三三制”投资引导和扶持机制,全市购入小尾寒羊60万只,重点贫困村购入27万只,全部投放到户,责任到人,责任到户,真正实现了以养羊增收来带动贫困地区农牧业生产增收,农牧民全面稳定增收。在条件成熟的局部地区,要推广繁育和饲养奶山羊,国际市场中山羊奶的价格是牛奶的3到5倍,新西兰的奶山羊最高产量为3吨,按此计算,一只奶山羊的效益远高于一头奶牛的效益,并且购置成本和饲养成本都比奶牛要低得多,饲养管理也相对容易得多。从市场行情来看,潜力很大,伊利奶粉中加入一小袋山羊奶粉作为卖点,销路很好。因此,今年各地区、各部门要突出重点,加大项目调整力度,全面推进我区村的养业产业化扶贫的进程,使贫困户稳定实现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