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业态发展现状范文

新业态发展现状精选(九篇)

新业态发展现状

第1篇:新业态发展现状范文

绪论

纵观“十二五”期间有关部门对数据的汇总,“十二五”时期游客接待数和营业收入年均增速均超10%,整个旅游产业呈现了良性的积极发展态势。通过“十二五”时期的过渡,“十三五”时期,国家以乡村旅游业的长远发展为目的出发,加快产业向更高层次的方向建设,将农民劳动生活、农村风土地貌、农业生产特色有机的整合,创造出广大农民收入的崭新增长点。

同时,虽然乡村旅游在发展方面取得了喜人的突破,但仍然有值得人们注意的需要改进的方面。我国的乡村旅游业相较于国外仍处于雏形的状态,是随着农业生产水平提高而逐步形成的产业。对于乡村旅游业的探索与研究将会成为农业第三产业发展大趋势中必不可少的一道环节。

我们通过自下而上的调查方法对兴隆县游客、农家乐负责人、景区负责人、兴隆县旅游局政府工作人员进行逐级调查。在调查中尽力形成全方位多层面的调查资料,为现状分析提供依据性和可靠性。

最后,我们通过对现状的合理总结,提出创新性意见。在乡村旅游业建设中,我们提倡乡村特色经济结合发展,综合产业优势,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人文、市场等优势,推动乡村旅游、特色景区、生态农业结合发展,以更具优势的产业链条带动经济正增长,实现多方的互利共赢。

一、区位条件及经济状况

(一)区位条件

兴隆县是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的一座县城,处于承德市的最南端,长城的北侧。东部与迁西、宽城两县相邻,西部与北京市平谷区、密云区接壤,北与承德县交接,南部相接于长城与天津市蓟州区和唐山市迁西县、遵化市毗邻。多年来,兴隆县依靠其资源和区位优势,发展果品加工产业和旅游业,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其坐落于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中,目前仍是处于开发阶段的经济区。

(二)经济发展

承德市兴隆县作为环首都经济圈的一个重要节点,拥有无比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兴隆坚持“林果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城镇化带县”发展战略使兴隆县已经形成以雾灵山为龙头,兴隆溶洞、九龙潭、六里坪、奇石谷、青龙潭、塞北第一泉遥相呼应的旅游休闲度假区。全县对外开放景区达到8个发展农家旅游专业村4个,农家院500余家,床位7000个,餐位9000个。2010年,全县共接待游客52万人,实现旅游收人1.7亿元。

兴隆县现今将以工业与旅游业为主体项目发展自己的经济,提高全县人民的生活质量,贴合全国经济发展趋势,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稳步进行。

二、发展优势

(一)自然优势

承德市兴隆县覆盖率达到65.76%,年均800毫米降雨量、312万亩的广阔森林,约吸附掉大气中的灰尘1200万吨。兴隆山高林密,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境内海拔千米以上山峰41座,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12条,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被称作是“华北最绿的县”。

(二)人文优势

兴隆县文化底蕴深厚,曾出土旧石器时代“直斜水波8字文角器”、“刻文鹿角”、新石器时代“女神雕像”;中共中央在抗日时期建立了以雾灵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其中民族英雄孙永勤被《八一宣言》列为11位民族英雄之一。

(三)资源优势

兴隆县特色旅游土特产品丰富多样,主要有核桃、板栗、山楂、苹果等特色果品,栗子鸡、山楂食品、等食品饮品,蘑菇、木耳、杏仁等野生山货,柴鸡蛋、土蜂蜜,无公害杂粮等农副产品。

以上条件都为兴隆县生态农业的做出了充足条件,是综合乡村旅途经济发展的前提。

(三)市场优势

兴隆县“旅游之县”的名号享誉全国,在全国的旅游市场中占有一定量的比重。随着宣传力度的加大和宣传方式的增加,在京津冀这一环渤海区域内形成了足够的影响力与知名度。兴隆县也成为了特色景区旅游与乡村旅游的河北省代表县。

三、问题分析

(一)人员方面

1.管理不当

对于兴隆县内一些主要景区,存在管理不当,人员散漫,组织松懈的问题,这些问题也直接导致了这些主要景区发展滞缓,行动力差,给旅客带来的旅游体验差的问题。

2.人才缺乏

由相关管理人员得知,景区内管理人才与服务人才缺乏,景区承包商对于人才吸纳缺乏重视,掌握专业知识的人才量极少。景区人员还存在招募大学生兼职的现象,这也体现了相关专业人员缺乏的窘状。

(二)地理方面

景点偏离县城。兴隆的景区都远离于县城,路程大约为10公里-70公里不等,不易于到达。而农家乐等设施则依附于景区建设,使农家返幕础设施、医疗卫生、交通运输等也成为一个待解决的难题。

(三)设施方面

1.交通不完善

在兴隆县区内,能直达景区的公交车只有一个1号线(直达兴隆溶洞),而其他景区则需要自己自驾或包车到达,依附在景区周边的乡村也未得到公交车路线的覆盖,使村民对于乡村旅游业的开发持保守与观望态度。

2.设施不完善

景区内设施建设不完善,以雾灵山为例,存在道路破损而不予以修缮的问题。又以六里坪为例,石阶年久失修,破损严重,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但是以上这些问题并没有收到相关管理人员的重视,而旅客则对这些问题存抱怨态度。

(四)人文方面

1.特色不明确

兴隆县内景区拥有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如前文自然优势所述。但在实际发展运营中,由于套用国内以至于一些更加落后景区的模式,导致这些天然的优势逐步消退,人们更加专注于景区数量的增多,而忽略了发展出景区内的独立特色风格,

2.经营理念落后

兴隆县景区的经营理念一直沿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的传统经营观念。而国外以至于国内的一些特色景区则更早的使用了新式的经营理念,这对于景区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3.合作意识差

景区周边的农家乐仍然存在相互竞价攀比,不团结,恶性竞争的现象。以雾灵山景区为例,登记在册的周边农家乐为73家,这对于一个景点来说显得过于密集冗杂,但由于农家乐负责人之间缺乏沟通,只注重于景区火热带来的眼前利益,使农家乐无法向整体化、规模化发展。这种问题同样也反映于生态农业发展中。

四、解决方案

1.多态发展。现代社会中,旅客对于旅游体验的要求不再只是单方面的指向单一的旅游项目,而是越来越趋向于多项目综合化体验,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乡村旅游业在发展上有赖于生态农业和特色景区,游客对于乡村旅游的要求已经由传统的休闲游玩逐渐转变为“吃”、“住”、“玩”结合于一体的综合式旅游。如果要求乡村旅游业进一步发展提高,我们必须进一步提升景区的质量,并结合生态农业,最大程度的发挥农村相较于城市的优势,为旅客带来有别于城市旅游的全新体验。

而生态农业作为新经济产业链条里的重要环节,承担了农村经济转型的重要位置,同时,以此为基础的生态农业旅游也为乡村旅游注入了全新的活力。生态农业是农业现代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关系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 1970 年代末,美国土壤学家 W. Albreche就 提出了生态农业的发展理念,直到 1990 年代初各国政府正式将生态问题引入至农业发展的领域,并系统梳理了国外的生态农业产业发展的模式。相比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生态农业更关注农业与环境、资源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对于兴隆县发展优势的最大利用,是解决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最快最有效途径。通过政府加大调控力度,群众积极配合,那么良性发展局面可以十分顺利的展开,我们可以把发展步骤归纳如下。

1.推进特色景区建设,创建兴隆县独有的特色景区产业。发挥自然优势,以雾灵山为核心,景区延边扩散,开发具有开发价值但未开发的山林山谷地带,结合当地人文及风土民情,开创“兴隆”品牌景区。

2.在发展乡村旅游时可以向国外借鉴,重视非盈利组织对乡村旅游发展划与发展,资金的募集发放等,可以为乡村景点提供宣传提高知名度。可以对农家乐规范管理,提升档次,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提升他们的品牌意识。形成自己的特色,有浓浓的乡村风情,让游客体验到家的感觉。

农家乐由单个的个体逐步向多户成片式发展,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形成特色景观,才有可能吸引外来商家,引进外来资金,可以进一步利用他们的资源为当地旅游做宣传。同时,增设农家乐服务项目,扩大产业结构,为旅客带来优质体验,带来整体产业的口碑效应。

对于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我们可以做出以下理解:生态体验旅游与乡村景观生态建设的目标是具有一致性的,这注定对于美丽乡村的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也必将成为乡村生态体验旅游的开发潜力。对景观生态建设的目标理解即在实现自然资源环境和社会文化保护双重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将旅游企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业、当地社区、目的地国家、旅游体验等多重发展目标纳入乡村景观生态建设之中。

2.我们应该加大对兴隆县土特产作物的开发力度,形成独有的产业链条,以特色农业产品副产品扩展对旅客的服务项目,使旅客在兴隆县不仅能够游玩到优质的景点,还可以吃到当地原生产品,体验农家乐趣,提高旅客对兴隆县及其包含景区的整体满意程度。

通过对兴隆县乡村旅游及其相关产业的结合多台发展,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现存的问题。结合景区开发建设、农家乐整合、生态农业的合理利用,我们可以逐步的加强县城交通枢纽与各景区和旅游服务设施(如农家乐)之间的联系,通过经济互补解决交通不便、景点距县城中心过于偏远的问题。同时,我们通过对散户进行联合,形成规模化产业,解决管理上的漏洞。最后我们需注意吸纳更加优质的投资商前来投资,为乡村旅游业开发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加强对旅游设施的管理维护。

五、结语

以承德市兴隆县初窥我国乡村旅游业整体的发展显得有些以偏概全,但这样的县区在一定层面上反映到了我国大部分包含乡村旅游业地域的旅游产业发展情况。乡村旅游业在国外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产业,而在国内环境中,由于农业发展的成熟刚刚来临,农村生产力更多的趋向于新的形势、新的产业,乡村旅游业才在这种环境下逐步诞生与成长。兴隆县发展乡村旅游业已经由十余个年头,在国内属于逐步趋于成熟的群体,但其中难免的缺陷也成为了大多数发展乡村旅游业发展被制约的阻碍。希望本文中所谈及的优势与缺陷能够得到发现与重视,在实际的生产运营中,能够取长补短,合理规划,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产生。同时,我们希望本论文中的解决方案能够得到酌情的考虑与应用,为乡村旅游业的实际发展做出微薄的贡献。同时,文中提供的稻菀苍诓嗝娣从吵觯乡村旅游业在我国的发展前景是值得期待的,我们不能因为乡村旅游业发展中难于避免的缺陷而放弃,只有树立核心发展理念,构建完备的产业链条,我们才能取得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最终成功。

第2篇:新业态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煤矿;供电设备;智能化;科学管理

1、实时进行煤矿供电设备安全状态监测的必要性

1.1实施状态检修,主要通过智能化监测和测试等方式,对特定范围的供电设备进行有效监测,及时掌握供电设备运行的工作状况及相关信息,通过对数据的科学分析和准确判断,实时了解供电设备的安全运行状态,制定科学而系统的供电设备状态检修措施。我国各地区的煤矿供电设备由于种种原因存在一定差别,因此我们国家有关部门对供电设备的状态检修方案没有进行更加明确的统一规定,无法统一制定详细的规程和标准,只在概念上对状态检修作了总体要求,指出各地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依照当地煤炭企业不同供电设备的具体特点和各自运行状况采取相应措施。供电设备自安装之日起的安全运行时间没有很具体的区分,大都依据以前的工作经验而确定。有的地方煤矿企业的供电设备采用的检测手段仍然停留在以人工操作为主的先验阶段,其检修程序繁琐,技术尚不成熟,难以有效确保供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具体的实施方案缺乏科学依据,导致具体检修人员的工作力度也不是很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煤矿的供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也应向科学化目标迈进,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向数字化操控程序过度。总之,要想对供电设备实施状态检修,首先必须对区域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系统、详细而准确的在线监测,然后经过对所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运用数字化技术进行科学比较,最终鉴定出供电设备当前的实际运行情况,藉此确定何时以何种方式开展检修。

1.2煤矿供电系统的安全、高效发展离不开电网设备的可靠性,通过计算机软件检测实现供电设备安全、高效运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部分局域性电网容量不断增加,而随着高科技与尖端技术的发展,现代电子产品的品质与性能日益多样化,导致广大生产企业和生活用电的用户对供电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任何技术都是在发展中逐步成熟和进步的,这期间会出现种种意想不到的问题,所以维修管理的重要性必然客观存在,并且日益暴力出传统技术水平的局限。为确保维修费不变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运行风险,必须制定科学的维修措施,改变传统的检测维护程序,为确保煤矿企业安全运行,进一步提高设备管理与检修技术水平,尽可能节省检修时间和费用,是当前供电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1.3煤矿供电系统在随着科技进步设备不断更新,同时必须采用新技术,面对新设备、新工艺的逐步更新,传统的供电设备检修模式已经落后,难以满足现代经济发展对电力企业高效运行的需要,因为传统的人工检测方式主要强调“到期必修”,容易造成浪费,而计算机软件检测能够按设备的实际状况进行检修,不至于造成检修过程中太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浪费。传统检修从另一方面有时也可能造成因检修时间没到而突发的故障问题,由于形成了定期检修制度,那么既然未到检修周期,就不能随意进行检修,长期以往,容易促成供电设备运行的状况不佳,造成电力企业和用电客户的双重损失。由于电气设备各部件之间使用寿命存在个体差异,即使是同一类设备,由于运行环境和外界的影响不相同,其使用寿命也存在一定的差别。为提高供电设备的有效利用率,为确保供电设备的持续安全运行,因此,对电力企业供电设备在完成计划检修的检验基础上完全实施状态检修,必要时充分发挥数控技术和计算机软件开发工程的促进作用。

2、实施煤矿供电设备状态检修的智能化监测

利用计算机软件实施煤矿企业供电设备状态检修,需要在传统人工操控的基础上开发智能化监测技术、在高科技数控诊断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探索一种既科学、合理又经济、适用的设备状态检修模式。首先要科学把握检修时机,明确检修项目,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开展状态检修,始终要以煤矿企业供电的安全运行和社会及经济效益为主,要有科学有效的长期规划,在认真汲取各兄弟单位经验的基础上,及时总结经验广泛吸取教训,实时开展状态检修,力求从源头抓起,必须把对供电设备的规划、设计和设备选型都纳入未来状态检修的安全运行中,保障主设备监造和运输等全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必须确保设备的最佳初始状态。其次要重点做好煤矿的供电设备状态监测工作,只有在准确无误的前提下才能开展有效检修,否则不是浪费便是防患与然,此两种极端的回避是供电设备状态检修在智能化科学技术创新基础上的突破,当前普遍运用的红外线测温就是为及时发现供电设备中潜伏性故障的有效措施之一,可及时提供设备状态准确无误的信息,为下一步的设备状态科学诊断提供有效分析数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所提供的设备状态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决定对设备进行哪些状态监测,以保证设备状态信息的全面性。第三要选择最佳状态监测点和监测设备。供电设备的智能化测试是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基础保障,尽可能避免发生故障,减少供电设备使用材质方面的各种潜在因素,降低安全隐患和稳定性破坏的可能性。实施供电设备状态检修的关键是对所使用设备的客观运行状态分析,发挥数字化技术优势,对可能发生的故障实时诊断,对设备运行、维修和监测数据进行状态分析,使故障诊断更加准确。根据煤矿供电设备的特点,选择相应的监测点和监测设备。最后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要加强煤矿供电设备状态检修的有效管理,与一般的企业管理不同,煤矿的供电设备状态检修管理更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3、煤矿供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的发展趋向

开展供电设备状态检修是确保煤矿企业安全可靠运行的发展趋向,是减少供电系统设备事故的有效手段,实施供电设备状态检修是电力行业不可轻视的现实课题,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安全、高效的电力资源越来越成为城乡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而且能够有效促进现代工业企业的快速发展。为进一步节约能源,利用计算机软件工程技术设法提高煤矿供电的安全与质量,强化数字化安全运行理念,通过计算机远程监控,提高供电设备的可靠性,全面实施供电设备的安全与智能化状态检修,对提高煤矿经济效益和安全质量保障起着重要作用,促进煤矿企业经济的高效、安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在煤炭、电力企业体制改革过程中,从科学管理角度打破多年来形成的行业垄断局面,在系统各个环节引入技术竞争机制,尤其数字化技术理念,能够有效促进电力企业从技术角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损耗、节约能源,改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煤矿供电今后的发展趋向主要以新技术和新设备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进一步提高用电安全,对于电网及其它供电设备,利用数字化技术,实施状态检修,降低故障检测和维修成本,从节约能源、降低损耗、实时维护、安全运行角度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计算机软件工程的有效开发,提高数字化技术服务水平,强化创新意识,进一步提高安全、优质、高效供电的可靠性,为供电企业的每一家用户提供能源服务保障,尽可能减少无辜停、断电现象的发生,从而改善售电服务质量,提高供电安全性,降低能源损耗,减轻电网输送压力。

为确保煤矿供电安全,进一步强化供电设备和电网输送能力的可靠性,采用数字化监测设备,提高检修功能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开展状态检修首先要确定所开展的设备对象,对主设备实行状态检修,加快开展状态检修的步伐,不危及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减少停电时间,减少设备维护成本。此项工作应该逐步开展,尽量不要盲目安排停电检修。设备状态检修管理作为供电系统的重要管理部分,直接影响到供电企业的安全和质量,加强供电设备状态检修管理,特别是安全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进一步提高检修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也是创一流供电企业的客观要求,实施供电设备状态检修是创新型的检修管理模式,是电力行业适应新形势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的必然选择。开展供电设备状态检修是确保电力企业安全可靠运行的发展趋向,是减少供电系统设备事故的有效手段,实施供电设备状态检修是电力行业不可轻视的现实课题,也是创一流供电企业的客观要求,实施供电设备状态检修是创新型的检修管理模式,是煤矿供电系统为适应新形势社会经济发展而做出的必然选择。

第3篇:新业态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电力通信设备;状态检修;策略

前言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密切相连的电力事业和电力企业也在这一背景下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作为社会经济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可以说电力企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着经济的发展进度。电力资源是人们生活和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能源。状态检修是一种先进的检修体制,也是生产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是确保电网安全合理有效的运行的重要机制。

如今,为了适应不断变化是市场需求和人们的需要,国家需要对电力设施进行精细化的管理,电网公司在进行着不断的探索和革新,不断的完善着相关的制度和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提高了电网和电力企业的工作质量和效益。不过在电力通信设备的应用上还存在很多问题,还需要不断的进行探索。有一些指导性规范还不是太完善,各式各样的问题是屡屡发生。因此需要不断加强对电力通信工程设备的管理。从而提高电力设备检修的工作效益。

1 电力通信设备状态检修的作用和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企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这就要求通信网络设施也要随之发展。高速化和准确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大型新设备的投产成为可能,从此情形看也预示着通信专业检修工作量在逐步地增加和提高。如今,在国家电网公司智能化部署战略中,通信信息平台在电力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得到重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越来越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通信设备运行检修工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相关的工作者需要重视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合理的安排检验项目和周期、准确地进行状态评价,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减少电力设备的损耗,提高通信设备可用系数,延长其使用寿命,从而节约设备的维护费用;另一方面,运用状态检修数据的储备和分析,能够科学的规划网络设置,提高电力生产的检修效率和工作效率,进而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国家电网不断优化健康地发展。

2 通信设备状态检修的要点

(1) 落实状态检修需要祥光的电力工作者的管理观念,夯实管理基础。“修不如换”不是简单的更换设备,而是要充分的考虑投入和产出的预算,维护好设备转变到使用好资产,对于难以检修或多次检修依然不能使用的设备要进行更换,更换的设备要优于之前的设备。要实现状态检修的常态化就要不断的引进新科技。利用科技手段进行科学的分析。(2)实施状态检修必须高度重视数据积累。改变传统的单一数据单一应用的方式,要进行整体的统筹和规划,将得到的各项数据进行汇总、归纳,并将其梳理形成系统,从时间、指标等多纬度、多角度对比联系,实现数据的共享,充分发挥其作用,更有利于使用系统分析的方法进行状态评价和检修决策。(3)状态检修通常是采用比较先进的在线检测和辅助诊断技术。从目前发展方向上看,设备在线监测要从告警向预警方向发展,对可表征设备状态的重要工况量进行监测。人工智能的介入能够有效的对设备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决策,降低主观人为的干预性。通信技术的应用使得智能电网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4)贯彻资产全寿命管理理念,更好地发挥通信设备的效益,需要电力企业内部多个部门的密切配合才能得以实现。

3 通信设备状态检修的方略

现在大多数电力公司都是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相关要求和标准进行建设工作部署,对状态检修进行全面的推广,尤其是要加强二次电路及通信专业的管理,加强状态检修标准化的力度,具体来谈需要做好下面几个方面的工作。

3.1 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工作扎实有条不紊地开展

要对公司状态检修整体规划进行掌控,同时建立相应的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工作小组,明确相关的责任人,建立了二次设备状态检修常态机制,这样就分别从管理、技术、资料信息、执行、宣贯与培训等方面进行工作。由专家组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专家组,对实际的工作进行分析,召开专题研讨会议,协调各方力量,推进工作进程。按照集团公司统一部署,各供电公司积极构建公司、车间、班组三级管理体系,对状态检修进行细化分级开展,落实相关岗位的分配,明确岗位职责,规范信息收集与评价、检修策略、绩效评估的原则和流程,逐步推进全方位状态检修的进程。

3.2 健全技术体系,为状态检修提供保障

可以借鉴一次设备状态检修的经验,可以根据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电力设备相关状态检验准则。结合通信专业的特点,细化通信设备状态检相关的技术标准和信息收集规范,拟定相应的电力企业通信设备状态检修工作流程书,将可能出现的故障和危险提前进行预估,并在现场灵活的进行运用,从而使有关技术标准更加贴近实际,作业流程更加安全完善。

3.3 加强资料与信息收集,制定相应的专业管理技术标准

建立检修巡检和运行巡视的信息收集机制,拟定通信设备巡检的相关指导流程,并将其时间到实际的电力设备检修工作中,按照周期进行设备巡检。规范专业资料的收集整理。依托生产运行标准化来建设,按照“5s”标准对所有图纸资料按专业、资料类别分别定置、编号,实现图纸资料的定置管理,并开发资料电子查询系统,方便随时查阅与更新。

4 成效与收获

(1) 进一步提高设备管理的科学性、专业性。同时还要重视检修策略的指导作用,对于”正常状态”的设备要进行定期的检查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对于被评价为“异常状态”或“严重状态”的设备,限期检修或立即检修,并缩短其检验周期。(2)进一步完善丰富设备状态信息的获取方法和手段。(3)不断完善设备检验方法和评价标准。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设备的周期检测,并及时的进行调整。

5 结束语

总之,我国当前的通讯设备状态检修工作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流程,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不断的实践和探索,逐步的完善相关的电力设备检修制度,虽然现在也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需要不断的进行技术的革新和理论实践。不过这一过程是漫长而复杂的,需要我国的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持续不断的探索,克服诸多困难才能够实现电力通信设备的完全应用。

参考文献

第4篇:新业态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云计算产业园;产业推力;规划实践

1规划背景

1.1发展趋势

云计算技术是IT产业未来发展的新方向。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云计算产业,云计算产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1.2政策优势

国家出台系列政策,强力推动新疆发展,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为标志,新疆进入发展新时期新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云计算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领域已经被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1.3技术驱动

根据美国环境保护局和分析机构分析美国和中国IT设备消耗大量电能,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对于产业升级、绿色低碳、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云计算技术受到各国政府的极大关注。因此,在国内外发展需求、政策优势及技术驱动几方面给云计算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推力。

2现状概况

云计算产业园位于克拉玛依市西南部,基地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北部地势较平坦,南部地势起伏较大。园区现状整体为戈壁滩,有部分冲沟和植被,南部有部分油田采矿用地,现状无建设用地。总规划用地面积10.84平方公里。

3规划探索与实践

根据规划背景,场地分析等提出克拉玛依云计算产业园区功能定位为:辐射中亚、西亚的国际化信息服务基地,部级云计算应用示范基地,新疆“天山云”的核心基地,克拉玛依生态型、知识型产业园区(智慧园区)。规划从产业园区的空间管制、产业选择、用地布局、基础设施等角度,探索云计算产业园总体规划内容和方法,促进产业园区健康发展。

3.1空间管制

针对克拉玛依自然条件比较脆弱,规划高度重视园区的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保护,规划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结合园区的现状特征,综合自然资源、工程地质条件、生态敏感性等评价条件进行分析,将园区划分为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三种基本空间单元(本园区属于城市新区,不存在已建区),并对各分区提出相应的空间开发建设、管制要求,为科学规划提供依据,指导城市开发建设。

3.2产业选择

园区产业选择具体从三个思路展开:综合选择、吸引力和竞争力矩阵、产业动态选择三个方面。产业选择结果为重点发展七大产业群:云计算产业、软件产业、服务外包产业、数字内容服务业和创意产业、地理信息产业、物联网产业、教育培训产业园。其中地理信息产业、物联网产业可兼容电子信息制造业。配套发展教育培训、商业、金融、咨询等产业。

3.3用地布局

规划充分遵循生态优先,绿网组团;中心与互动,协调发展;远近结合,有机生长;四位一体,打造“智慧园区”的空间布局理念,将自然生态融入园区,构筑自然与人工环境的和谐统一。用地布局形成“一心、两轴、四组团”的空间结构。

一心:公共服务中心。落实空间布局理念,综合考虑环境、交通、功能分区等因素,结合空间发展轴布置园区公共服务中心。两轴:产业发展轴、空间发展轴。四组团:三个产业组团、一个居住组团。

3.4设施配套

在交通设施方面,规划通过合理的路网布局和交通管理,严格控制外部过境交通的进入;注重园区道路系统和公交系统与城市道路系统和外部交通系统之间的衔接,提高园区交通可达性。

在公共服务设施方面,规划根据园区各类功能布局特点,将公共服务设施按“园区―片区”两级进行配置。园区级公共服务设施集中布局在公共服务区内,片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布置在各产业组团之间。

在市政设施方面,从共建共享角度,规划确定园区供水、污水、供热、燃气等设施接受克拉玛依市提供的服务;供电、环卫等设施,根据需求配置。

3.5实施保障

在园区实施方面,园区规划经批准后,是指导园区发展、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依据总体规划,尽快深化落实相关规划。本规划一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法定程序无权变更。规范审批程序,公开办事制度,提高监督效能,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强化“四线”控制。“四线”控制指对城市蓝线、绿线、黄线、紫线的控制。园区内无紫线。

在园区保障方面,建立政企分开的管理建设体制。从项目、资金、税收、政策等多个方面入手,结合规划所选定主导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成立园区开发公司(或投资公司),以此为融资平台,扩大融资渠道,吸引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

4创新与不足

规划创新方面表现在基于生态环境的规划方案评价: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参照国家《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 192-2006)的方法和技术要求,对现状和规划后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价。根据生态环境状况分级,园区现状总体生态环境状况属于“一般”级,表明规划方案与基地现状的生态环境质量无明显差别,该区域规划后的生态环境质量相比之前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符合永续发展条件。

规划不足方面表现在对于园区的整体性规划设计考虑不足,对于园区南部油田采矿用地,在此次规划过程中,没有进行更为周密的科学规划,而是依其用地权属,落实现状采矿用地,这对于园区产业发展、用地弹性发展、区域整体性发展都较为不利。

5结语

对于云计算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应注重土地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在云计算产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紧密结合新时期新疆发展的新契机,充分发挥产业园区区位、资源、交通及劳动力优势,通过产业园区不断的规划实践与探索,强力推动产业园区发展,形成产业链条,促进克拉玛依产业的良性发展,实现产业园区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各地云计算发展规划“冷思考”[J].通信世界,2011(27).

2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J].经济纵横,2011(8).

第5篇:新业态发展现状范文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全市三级干部大会,主要是认真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今年的工作,组织和动员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以崭新的姿态、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到深州改革发展的各项事业中来,为实现今年各项任务目标,推动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努力奋斗!今天这次会议,我们对在2004年度各项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一年来奋战在工作第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刚才,兴辉同志对去年的工作进行了认真分析总结,对今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根据市委、市政府研究的意见,我讲三个问题。

一、认清形势,明确任务,进一步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

过去的一年,是我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展的一年。项目建设取得新的突破,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新高。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上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结果,是广大干部群众和衷共济、团结奋斗的结果。要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必须正确把握当前形势。纵观当前形势,可以说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有利条件多于不利因素。我们正处于一个大发展的良好环境之中。一是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中国正日益融入世界经济。我国外贸出口势头强劲。二是沿海发达地区投资加快向内地转移,京津(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原创网站)冀区域合作不断加强,这为我们充分接受京津辐射,谋求更大发展空间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国家相继出台了保护中小企业发展,保护农民利益的一系列政策,为加快企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三是通过狠抓项目建设,不仅新上了一批立市、立乡的大项目,充实了发展后劲,更重要的是广大民众的思想意识同市委、政府的决策是一致的,普遍认为,加快深州发展,不抓工业不行,不上项目不行,思想认识上的统一是非常难得的;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以工兴市”战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奠定了一定的工业基础,使我市经济开始进入健康发展时期;由于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惠农政策,使我市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减负的好局面。可以说,去年是老百姓得实惠较多的一年,广大农民心顺气顺,农村社会稳定;全市上下团结一致,政通人和,人心思上,人心思干,人心思进,这是我们进一步做好工作的基础所在、信心所在和动力所在。

今年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衔接“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力推进“以工兴市”战略、加快深州发展的关键一年。能否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巩固我们己取得的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成果,维护深州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至关重要。总的来讲,今年的工作是去年工作的延续和引深,加快发展的决心不变,“以工兴市”战略不变,项目建设的力度不减,工作的重心不移。就是要按照既定的战略和思路,把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往细里做,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在工业上,主要抓两个方面:一方面要继续实行全民招商,通过行政推、机制促、氛围带,再掀招商引资新高潮,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项目建设的良好势头。要认真研究项目建设的内在规律,积极探索招商引资的新途径和加快项目建设的新办法,力争使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深州。要时刻把项目建设特别是重点项目建设作为要务之要务、重点之重点、中心之中心,死死抓在手上。要不断谋划和储备一批市场潜力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真正形成在建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项目滚动推进机制。另一方面,要切实抓好现有企业发展,提高经济运行质量。要在全市大力营造尊重纳税人、尊重企业家的良好环境。对东方公司、亚泰电化、天人化工、化肥总厂等纳税超百万元的重点企业予以重点扶持。支持企业家,支持企业就是支持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就是同市委、市政府保持高度一致,支持企业家就是支持深州发展,关心企业家就是关心深州的财政建设,关心我们的饭碗。在农业上,一是要通过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大科技支农力度,确保基本农产品提质增效。二是要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延伸产业链条,使农民在多个环节中受益增收。三是要把劳务输出作为新型产业来培育,通过减少农民,达到富裕农民的目的。四是扎扎实实地抓好文明生态村建设。在城市建设上,一方面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要切实加大城市管理力度,使城市建设再上新台阶。

总之,只要全市上下思想统一,精神振奋,遇难弥坚,知难而进,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再努一把力,再添一把劲,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就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以工兴市”战略就会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全市经济就会得到更快更好地发展。一句话,2005年我们一定能够大有作为。

二、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精神状态问题至关重要。同是一片天,同是一片地,同是一样的政策环境,有的地方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不断创造新业绩,而有的地方却迈不开步子,增长点不多,变化不大,关键还是人的因素,关键还是精神状态问题。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实现加快发展目标,必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首先,保持良好精神状态是事业成功的根本保障。我们干任何一项工作,做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有一种精神,一股劲头。良好的精神状态是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具体体现,有了好的精神状态就能在顺境中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在逆境中发现机遇,看到希望,做到胜不骄、败不馁。有了好的精神状态,就能不仅自己和自己比,今年和去年比,更善于从横向比较中看到差距和不足,知耻而后勇,认准之路不回头,不达目的不罢休。有了好的精神状态,就能自觉坚持工作高标准、严要求,开拓前进,不断开创工作的新局面。作为一个部门来讲,如果没有好的精神状态,工作就死气沉沉,缺乏活力;有了好的精神状态,才能风正心齐,工作有声有色。作为一个乡镇来讲,如果没有好的精神状态,就很难打开局面;有了好的精神状态,才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作为一个企业来讲,如果没有好的精神状态,企业就会停滞不前,甚至逐步萎缩;有了好的精神状态,才能每年都有新发展,一年一个新台阶。因此,要加快深州发展,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市上下就必须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其次 ,良好的精神状态要体现在干事创业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必须体现在具体的、实实在在的工作中。也就是说良好的精神状态要在“干”中体现,当前,必须解决好三个层面的问题,即“必须干”、“靠谁干”、“怎么干”。发展是第一要务,是永恒主题,是深州最大的政治,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当前,全国各地、衡水各县市区都在你追我赶竞相发展,形势咄咄逼人,真可谓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在这种情况下,发展慢了就会落伍,不发展就等于倒退,丧失机遇,就会被落的越来越远。因此,加快深州发展,我们别无选择,必须靠干。深州发展靠谁干?靠全市各级干部、靠在座的各位。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时不我待的精神,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加快深州发展的重任。怎么干?发展喊不来、等不来、靠不来,必须静下心来,俯下身子,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坚持唯一必争,唯旗必夺,勇创一流。只有这样,才能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和昂扬的锐气,保持工作的激情和进取的热情,才能横下一条心,励精图治,把工作抓上去,把发展促上去。

第三,良好的精神状态取决于领导干部。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企业,有没有良好的精神状态,能不能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取决于你这个单位、部门、企业的一把手或者是领导层。全市上下有没有良好的精神状态,能不能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取决于今天参加会议的全体同志。因此,我们要求全市各级干部必须率先垂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大家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一是要率先解放思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保守,观念陈旧,是精神状态不佳的根源。我们学广东、学山东,最根本的是要学他们的思想解放,敢想敢干。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必须首先要思想解放,放开手脚,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紧跟时代节拍,以与时俱进、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不断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二是要率先身体力行。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当指挥员,更要当战斗员。每一项工作,每一件事情,各级(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原创网站)领导干部都要想在前,走在前,干在前。如果仅仅满足于安排了、部署了,自己不带头去干,或者工作遇到一些困难,自己怕趟泥水,让别人往前冲,久而久之,干部群众是不会买你的帐的,到头来什么事情也弄不成。这样,不仅工作不能很好地开展,领导者也会丧失威信。三是要率先廉洁执政。廉洁执政是对一个领导者最基本的要求。一个地方、一个部门出问题,很多时候是出在不廉洁的问题上。做为一名领导干部,必须克己奉公,廉洁执政,做到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踏踏实实干事,以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共同把各项工作做好。如果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领导干部不廉洁,干部群众整天盯着告你的状,不仅影响你个人的形象,也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不仅你这个地方、部门的工作不能正常开展,也影响到全市工作的正常开展,更谈不上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了。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全年各项任务目标落到实处

2005年的大政方针已经确定,工作任务己经明确,关键在于抓好落实。

1、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切实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全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是提高执政能力的基础工程。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十分关注。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好上级精神和部署,以高度地政治责任感,积极地投身到这次活动中来。并以此为契机,切实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这个根本。各乡镇区、市直各部门要通过保先教育,切实解决好思想观念上、组织纪律上、精神状态上、工作能力和水平上存在的诸多问题。特别是乡镇区,必须适应农业税减免、计划生育纳入正规后的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机制,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领导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农业农村工作。村级班子处于农村工作的最前沿,是发展农村经济、改变农村面貌、带领群众致富的主要组织者和指挥者。农村干部特别是村支书、村主任,长年累月奋战在基层工作第一线,任劳任怨,埋头苦干,默默奉献,为农村经济发展付出了大量心血和汗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切实增强村级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立足村情,发挥优势,在引导帮助群众找准致富切入点上下功夫,在发展民营经济上求突破。要认真抓好文明生态村建设,尽快摆脱农村的落后面貌,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总之,要通过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认真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新机制,把基层组织建设大大向前推进一步。

2、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在想事、干事、干成事上下功夫。 今年各项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我们必须在全市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使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一是要潜心谋事。当前,市委、市政府己对全年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各乡镇区、市直各部门要围绕全市总体任务目标,认认真真地谋划自己的工作。在新的一年里,每个乡镇区、每个部门都要有新的思路、新的举措、新的作为。要合理摆布工作精力,在抓好日常工作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用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上来,用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来,用到维护全市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的大局上来。二是要精心做事。业精于勤,行成于思。要切实转变不思进取、不抓大事、作风飘浮、心态浮躁的思想作风,真正扑下身子,不断研究新情况、分析新形势、解决新问题。要根据自己的工作规划,定出实实在在的措施,研究出实实在在的策略,拿出实实在在的干劲,真正把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干出特色,干出成效。三是要真心成事。市委、市政府看一个班子、一个部门、一个干部的工作,实绩是第一位的。各级领导班子要切实克服工作部署多、落实少、职责不清、分工不明、效率低下以及追究不到位的问题,对既定的任务目标,要树立志在必得、志在必成的信心和决心,千方百计地克服困难,富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创造性地求取突破,确保全市各项任务目标的实现。

第6篇:新业态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配电线路;状态检修;状态监测;带电作业

随着配网规模的发展以及配电设备质量的迅速提升,配网设备定期检修模式已不适应电网及设备的管理需要,电力生产单位在控制电网运行成本的同时,对配电网检修提出了更新的要求,电网设备质量水平和检修能力的提升,为常规检修方式的变革提供了可能。要想更好地实施配网状态检修工作,就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但目前的配网线路状态检修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确保电网的安全运行。

1、配电网线路状态检修的意义

配电网线路状态检修有别于传统检修,是一种全新的检修理念,以安全、可靠性、环境、成本为基础,通过设备状态评价、风险评估、检修决策,达到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检修成本合理的一种检修策略。旨在满足人民群众对用电不断增长的新需求,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同时在同一网络基础上近一步提升全网全年的供电量,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创造出更加高效的企业效率。

2、配网状态检修认识误区

2.1配网状态检修为不检修或不停电检修

配网状态检修应配网专业化、精益化、标准化管理的各项要求而提出,与传统的配网检修原则一致,均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确保人身、电网、设备的安全。依托配网状态评价体系,研究并利用多种状态监测手段,对配网进行综合评价,实现了配网状态的定量管理,所以检修更加精益化、专业化,更能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检修方针。

配网状态检修分为A类、B类、C类、D类、E类,其中前三类均停电检修,只是依托状态评价体系,做到少停电检修。

2.2配网状态检修即为带电检修

配网状态检修策略应配网状态评价体系而制定的检修,其核心理念为状态监测、工厂化设备轮换及带电检修,从配电网的规划、设计、施工按照利于配网带电作业设计,因此配网状态检修在一定程度上将有更多带电检修作业,但不意味着仅带电检修。

2.3配网状态检修可以减轻维护运行人员的检修负担

配网状态检修非传统的定期检修,根据运行状态的评价确认检修时间,配网运行维护人员要为状态评价常态提供状态监测数据、试验数据、巡视数据,为制定检修策略提供强有力保证,可能减少一定量的检修负担,但要大大地增加维护工作量。

2.4配网状态检修不是计划检修

配网状态检修所有工作的开展都是计划性,依托状态评价体第所开展的基础工作均有计划性,但区别传统配电线路定期检修。

3.传统配网检修存在的问题

3.1未能精准地进行停电检修

因诊断技术的单一,未能对配电线路全面的状态监测,对配电线路检修沿用“到期必修”的定期检修制度,不能客观的反映设备内在的质量和运行工况等因素的差异,既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又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许多设备应修而未修;也有更多的设备不该修而修,施工检修存在“小病大治”现象,出现频繁停电检修仍无法全面修复的状况。

3.2检修停电范围精度不够突出

随着电网建设的发展,同杆架设的配网线路明显增多,有些线路甚至出现了四回、六回路同杆架设的情形,出现处理一个缺陷大范围停电 ,同杆线路检修陪停时而出现,白白地损失了电量。

4、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基于上述两方面的分析和考虑,为进一步倡导配网检修优化模式,科学利用生产成本,有效提高对用户的供电时户数,合理规划、设计、施工配电网,应建立一种更为优质的、科学的、分层次检修管理模式,即配电线路状态检修。

4.1配电线路状态检修

设备状态检修是根据先进的状态监测和诊断技术提供的设备状态信息,对线路的自然状态、运行特性、故障规律、配网发展潜力等参数进行综合的在线分析,判断设备的异常,预知设备的故障,在故障发生前进行检修的方式,即根据设备的健康状态来安排检修计划,实施设备检修。

4.2配网线路状态检修流程

包括:设备信息的收集、设备状态的评价、风险评估、检修策略、检修实施及绩效评估七个主要环节。

4.3配网状态检修的核心业务

4.3.1大力实施配电线路状态监测。主要通过设备接头、导线接头红外测温,接地电阻测试,配变负荷监测、超声波局部放电,精确地了解不停电状态下设备的健康状况。

4.3.2大力开展配网带电作业。配电线路应从规划、设计、施工的源头上考虑到开展有利于带电作业设计,对原有线路进行有利于带电作业改造,在配网检修过程中最大限度减少停电时户数。

4.3.3进行工厂化设备轮换。配网状态评价为严重状态时对配网单元进行工厂化设备轮换,整体性提高配网的健康水平。

4.3.4家族缺陷处理。家族缺陷因设计、材质、工艺共性因素导致的设备缺陷。不论其状态检测结果及试验诊断结果是否合格,坚决地对家族缺陷进行处理更换。

4.4配网状态检修目前存在的问题

4.4.1配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还不健全,目前只能通过人工检测,工作量大,不能满足状态信息的要求。

4.4.2对在线监测的信号加工处理和故障诊断只是停留在简单的统计,故障诊断的模型尚不健全,判断的标准不健全。

5、配网线路状态检修的措施保证

5.1完善工作制度,对线路检修的反修率、检修时间超计划值等实际问题进行集中讨论和分析,逐步形成一套更为科学、合理的检修体制,同时建立奖惩考核细则。

5.2加强配网规划,实行配网改造从设备、材料进厂开始就要优化管理.对运行中暴露出的某些设备制造工艺及材质等方面"先天性"缺陷,应下决心改造消除。科学合理的配网建设是配网状态检修顺利开展的基础。

5.3做好宣贯培训和技术培训,对管理人员、运行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全过程培训,使之了解线路状态检修的实质和意义、开展线路状态检修中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等.同时要组织相关人员外出学习,吸收先进管理理念,掌握新技术、新设备的原理和应用.培养优秀的管理型人才和合格的施工队伍,是配网状态检修顺利开展的保障。

结束语

总而言之,配网状态检修工作是一项新任务、新课题,需要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实践以及深层次的探索,需要全方位的协同工作,对现有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并全面提升人员素质。我们要站在企业发展的高度来看待这项工作,要站在适应电力市场化的角度来实施这项工作,全面实践、持续完善,推进配网检修管理水平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温尚龙,王震宇,杭海燕.开展配网线路状态检修实施策略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9(S1)

第7篇:新业态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字:电力设备;状态检修;认识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电力系统各项输送、供电环节持续、高效的前提是整个电力设备安全高效运转,所以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持续高效运转,我们需要采取科学的检修方法。传统的计划检修方法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像不足维修、过剩维修、临时性维修以及频繁性维修、盲目维修等等,这使得企业每年在设备维修方面需要支付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产生了一种全新的科学的检测方法——状态检修(CBM),一般情况下,科学的状态检修方法可以使电力设备的利用率提高不低于5%,与此同时还可以降低30%的后续电力设备的检修费用,所以很明显,对于创新与完善电力设备科学的状态检修方法已经是势在必行了。

1实现电力系统的状态检修的策略

1.1总结制定整体规划方案

从近几年电力系统的国内外状态检修发展的现状和成功的案例来看,应针对公司的实际情况,通过不断分析、调查、推理论证,提出适合本公司需求的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发展目标和实现方式。

1.2完善状态检修的工作流程

与传统的电力设备检修模式相比,科学的状态检修模式是在设备管理理念上的一次重大突破,随着这种全新的检修方法的应运而生,必须也要有与之对应的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技术要求,制定电力系统状态检修的技术、管理及实施的全方位策略,规范设备管理的全部信息,如:图纸、档案、设备台账、故障参数等基础数据,以为实现科学的状态检修奠定坚实的基础。

1.3可操作性的分析论证

可操作性的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其中不仅要评价其可靠性,还要对其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在规定的时间内是否能完成了预定的使用效能是设备的可操作性分析,评定设备的可靠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故障分析,主要是通过分析能造成设备故障的所有因素,从而确定设备的故障发生概率。而经济效益分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预测手段,主要是设备能否为我们创造所期待的经济效益。只有通过可操作性分析,才能得到最佳的状态检修方案,才可以使设备安全放心地投入使用。

2状态检修技术的发展

伴随着现代的故障检测技术的飞速发展,状态检修技术已进入实用化阶段,由于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使得其在工业界引起了广泛的重视,进而其理论和实践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入探究,美国、德国、法国等一些国家都报道了相关的技术。能直接提高状态检修工作效率、与其密切相关的技术和理论主要包括设备的寿命管理、设备的可靠性分析、设备的状态监测、故障诊断、信息管理以及决策四个方面的内容组成。

2.1设备的寿命管理

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之间,许多工业国家的电力系统都得到了极大地扩充,电力设备的使用时间大概在27年左右,伴随着电力设备的老化比例逐年增加,这就迫切的要求各电力公司考虑如何延长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状态检修技术的运用,有利于合理科学的安排设备的检修,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2.2设备的可靠性分析

机械设备在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称为可靠性。系统的可靠性数学模型在许多文献中都有过一定的介绍,主要包括马尔科夫模型和非马尔科夫模型。设备可靠性一般可用可靠密度函数R(t)来表示,由于设备的可靠性特征曲线似浴盆,故传统的电力系统设备的可靠性评估可以基于威布尔提出的浴盆曲线法,将强度和寿命理论与可靠性预测理论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使电力系统各部件的可靠性得到提高。

2.3设备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

故障在线诊断和离线分析技术的基础是设备状态检测。自七十年代初到现在,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已经从简单的故障机理与诊断方法的研究发展到了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研制开发,目前为止,许多的专家系统暂时不能对设备进行自动诊断,还要依赖于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分析判断,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是现有的知识还不能足够的反映设备的故障征兆与其对应的原因之间的映射关系。

2.4信息管理和决策

状态检修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检修体制,其是与多方面的管理工作密切相关的。芬兰的IVO输电公司开发了一个变电站维修管理系统(SOFIA),该系统建立在对一座变电站的长期检修计划的基础上,从寿命周期费用入手,使用设备的状态模型来估计将来的状态,SOFIA通过考虑预算、设备的状态及检修费用的优选,降低了总的费用。在我国电力设备检修过程中,也应加强信息管理与决策工作的开展,以提高电力设备运营水平。

3提高电力设备状态检修专业人员的素质

状态检修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具备高素质的电力检修专业人员,人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计划性检修只要求技术人员熟练掌握一个专业方面的知识,而状态检修对于技术人员的要求更加严格,它不仅要求技术人员具有各单位、各级技术部门的全面专业知识,能掌握故障分析和状态检修监测的手段,更要求其要具备独立的判断能力、综合评价设备健康状况的能力、参与检修决策的能力以及较强的事故处理能力等,这就是现代所说的“一专多能型”的专业技术人才。为确保高的整体效益和设备利用率,将设备运行过程中设备的故障处理和设备检修花费地经费控制到一个可以接受的点,这就要求电力企业对检修员工进行“一专多能”的专业培训,造就一大批既懂得设备的管理维护,又懂得对设备的工作状态、健康状况作出正确分析判断的现代化复合型人才。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设备科学的状态检修是一种全新的设备检修理念下的系统工作,为此他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作指导,高素质复合型的的人才作支撑,合理科学的体系作后盾。随着电力系统的日渐庞大,企业更加重视经济效益,供电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而采用先进的状态检修管理模式,不仅可以提高电力设备的可靠性、稳定性,很大程度上避免故障的发生,还可以节约开支、提高其经济性。因此采用和发展现代化的状态检修模式,是电力设备企业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突出表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与要求。

参考文献:

第8篇:新业态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新常态;企业员工;思想政治

一、新常态是改革开放的必经阶段

所谓新常态,就是经过一段非正常的状态后逐步恢复稳定的正常状态,本文中的新常态主要指经济新常态,贯穿在人类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在经过认识一否定一肯定的阶段之后的成果。改革开放的浪潮使中国的经济呈现超快速的增长,完全改变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形势,经过三十年的起伏沉淀,中国逐渐寻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新经济模式一新常态经济。新常态经济是指经济发展模式转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用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扬弃单纯GDP增长,把改革开放的发展目标定位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常态经济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必然历史过程。

二、新形势下研究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党的十一五规划指出:“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这是企业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遵循思路。在新形式下,企业的改革力度加大,步伐加快,市场竞争的不断升级,使得企业的发展模式在不断变化,随之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发生多元化改变,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个重要层面,关系到整个企业的生存发展。消极的负面的员工情绪一旦形成浪潮将会阻碍企业的转型和发展,甚至危及企业生存,所以研究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需要积极寻求对策,消除思想障碍,化危机为动机,才能积极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方法

(一)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群众路线

群众基础是一个企业的中心力量,是一个企业的最活跃的因素,一个良好的企业不单单是为了创造利润而存在的,还涉及到多方面的社会因素,比如实现就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确立以群众为本的思想路线,坚持走群众路线,积极引导群众参与企业生产和企业文化。一是要充分关注群众利益,尽量满足不同群众的生活所需,只有满足群众的基本生活所需,企业才会有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此外在不同状况下,群众还有其他不同需求。企业管理者应该多关心,多了解,及时帮助处理,真正从思想上重视解决好群众员工的的吃穿住用、冷暖温饱和医疗卫生等问题,保证群众员工的思想稳定,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要切实关心群众员工的思想政治状况,工作要创新就要准确把握确地把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切实关注群众中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利弊因素,积极主动总结经验和寻找新的出路。企业管理者要坚持持续性的思想动态分析制度,对不稳定的群众思想因素进行针对性的教育,通过骨干人员包片分组的形式,实行个体和组织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逐步掌握员工的思想发展规律,制定思想政治工作方案,贯彻落实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措施。掌握好各个时期员工的思想政治动态,采取相应措施,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促进消极因素转化,克服消极思想情绪的发展,避免出现不良思想的恶性循环。

(二)创造稳定和谐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经过长期沉淀形成的,是一个企业稳定发展的隐形因素,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让员工产生很强的责任感和安全感,进而激发出自我内在的动力,即便是没有监管的情况下也会按时按量完成生产任务。所以说企业文化是调动员工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必要条件,只有创造出稳定和谐的企业文化,通过企业文化驾驭员工的思想政治状态,才能保证企业稳步的发展。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企I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并渗透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所以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作为创造企业文化的载体。创造稳定和谐的企业环境,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人手:一是要从树立群众路线,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切实关心和解决群众的生活问题,建立完善的员工委员会,让群众通过此平台诉说和反映实际问题,准确掌握群众的思想政治动态,切实帮助困难职工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机和活力。二是对群职工关心的生产焦点问题,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切实落实厂务政治公开、民主管理公开的制度,营造公平、公正的工作氛围。三是重点倾斜解决一线职工生活和工作的问题,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团结力。四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职工文化小家、职工图书馆、电影院、运动室等基本文化活动场所,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陶冶职工道德情操。

(三)利用新载体,激发政治思想工作新时代

新时代的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在手段方法上下功夫,现在是网络信息时代,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等新媒体为载体,以多媒体的形式体现员工的生产生活信息,具体体现在:企业可以利用网络论坛和微信平台传播企业的精神文化信息,可以让员工自由言论和反馈信息,激发员工参与政治思想工作的主动性,这不仅宣传企业的文化动态,而且还能及时掌握员工的政治思想状态;企业可以建立多种途径的反馈方式,将员工的思想状态能够完全反应出来,通过创建谈心小屋、走访人户的方式有针对性对有思想情绪的员工进行互动交流,帮助员工走出思想负担,稳定员工思想情绪:企业可以建立心理咨询室,帮助职工减轻压力,提升员工心理综合素质,促进职工身心健康。

第9篇:新业态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突变;突变理论;执行力;创新

基金项目: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TJYY08-1-029);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度校科研发展基金启动性项目(Q0903)。

作者简介:张建宇(1979-),男,江苏如皋人,管理学博士,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系讲师,主要从事战略管理、服务运营、创新与创业管理研究;张英华(1950-),男,天津人,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组织创新与运营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10)02-0095-04 收稿日期:2009-12-15

一、引言

高度不确定的环境已经使企业无法在相互模仿中获取竞争优势(Marvin et al,2006),创新才是企业未来成长的根本。在这一背景下,新的问题出现在企业界和学术界面前,即企业的行为如何才能适应创新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企业如何才能使自己的行为与发生突变的内外部情境相匹配?因此,分析突变情境下企业的执行力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对于动态环境下企业经营思路和经营战略问题的解决,不难找到相关的理论和方法,然而在应用这些理论与方法的过程中,不少企业改变了思路却丧失了出路,因为给予企业参与竞争的时间似乎太过短暂,企业刚刚调整了经营思想和行为时,新的竞争态势就又产生了。显然,遭遇突变状况时,企业需要改变的不仅仅是思维,更为重要的是要使执行行为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企业按照历史经验和一定规范进行操作是其持续经营的重要保证。也是众多企业的经营之道,企业的核心能力也大多源于以上的管理方式。Dororthy(1992)强调企业的核心能力几乎都是源于企业原有的成功。而由于创新及其环境的变化会使企业成功的基础发生根本性变化,而原有的核心能力由于其惯性和刚性就会在这种变化下瞬间消失,造成企业执行力的丧失。

Larry等(2002)认为人员、运营和企业战略构成了企业执行力的重要内容,优秀的执行力是这三个重要内容的完美配合。从字面意义上来看,执行力是企业行为与企业战略或思维完美匹配的结果,而形成这一匹配必然使得执行力本身具备很强的刚性,而这一刚性也无形中增添了组织本身的刚性,从而构成了企业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e)的重要内容。企业核心能力常常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包含企业执行力内容的核心能力必然会使组织和个人产生行为路径的依赖,这一依赖构成了企业的行为惯性和思维惯性。然而环境的发展变化常常不遵循原有的规律和路径。企业中由于破坏性创新所带来的突变时有发生,包含执行力内容的企业核心能力所形成的思维和行为惯性往往阻碍企业打破原有执行态势。因而,突变情境下分析企业的执行力内容,有利于企业保证和提升其执行力。

二、现有研究对执行力的理论阐释

对于执行力本身的定义,国内外学者都从自己的研究视角展开了阐述,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为战略执行论,即执行力是企业战略的重要内容(Larry et al,2002;Kaplan et al,2001;Frigo,2002、2004;薛云奎等,2005)。从运营层面定义企业执行力的学者主要着眼于企业的现场,认为企业执行力的终端体现在于卓越的现场运营(张建宇等,2007;远腾功,2007)。从执行力的定义来看,Larry等(2002)所界定的执行力内容的三个方面即战略、运营及人员都成为企业执行力定义的出发点。然而战略在现代企业中呈现出柔性化发展的趋势,同时由于战略本身同样也面l临着可能的突变态势,以战略为中心的人员和运营同样需要以一种新的姿态来与业已发生突变的战略匹配。战略是计划性和博弈性的产物,但突变情境在某种程度上否定了计划性和博弈性。此时的企业执行力定义就转移为突变情境下企业执行力态势的有效转移路径。

Larry等(2002)的执行力的构成(即人员、运营和战略三大流程)是学术界和管理界强调最多的观点。他们的执行力构成是在一个三维空间中展开描述的。企业文化、领导者行为和核心人员配置下注重人员流程、运营流程和战略流程的有效配合是企业执行力形成的关键。张建宇等(2007)则是以现场的视角,强调执行力的形成与提升是一个自下而上的阶梯,强调了企业的执行路径。

显然,已经形成的研究结论依然没有有效揭示环境发生突变时企业如何保证和提升自身的执行力,因而有必要利用突变理论对执行力进行解释。

三、突变情境下企业执行力的阐释

1.突变理论及其应用性

突变理论(Catastrophe Theory)是研究客观世界非连续性突然变化现象的一门新兴学科,自20世纪70年代创立以来,引起了科学界的重视。突变论的创始人是法国数学家雷内・托姆(Ren6 Thorn)。他于1972年发表的《结构稳定性和形态发生学》一书阐述了突变理论,他也因此荣获国际数学界的最高奖――菲尔兹奖章(凌复华,1988)。突变论的出现引起各方面的重视,被称为“是牛顿和莱布尼茨发明微积分三百年以来数学上最大的革命”。突变理论的应用在管理文献中主要体现在风险管理、员工周转率、组织变革、公司社会责任、激励以及集体竞价行为等研究上(Terence et al,1988)。对于突变理论的详细描述显然超过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范围,本文在此仅对突变理论作一个简单介绍,以便读者对其有一个感性认识。雷内・托姆(Ren6 Thorn)认为自然界和社会中的大量不连续现象可以由某些特定的几何形状来表示。发生在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的四个引子控制下的初等突变可概括为七类。这七类变换按照几何形状被概括为折迭型突变(fold catastrophe)、尖点突变(cusp eatastro-phe)、燕尾型突变(swallowtail catastrophe)、蝴蝶形突变(But-terfly Catastrophe)、双曲型脐点(hyperbolic umbilic catastro.phe)、椭圆型脐点(elliptic umbilic catastrophe)、抛物型脐点(parabolic umbilic catastrophe)。这七类突变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2.企业执行力的突变理论解释

(1)突变状态下企业执行力的尖点突变构想

我们选取突变理论中的尖点突变作为解释突变情境下

企业执行力变化的模型基础。之所以选取尖点突变,原因在于它能够较为直观地反映由于突变而形成的不同的执行力态势。尖点突变的势函数为V(x)=x4+ux2+ux,其中状态变量为x,控制变量u和v,该势函数的临界点V'(x)=4x3+2ux+u=0的解,故平衡曲面也由l临界点方程给出。尖点突变模型如图1所示。图中阴影部分为突变曲面,ABC为曲面折迭部分在U―V平面的投影。

图1中由①至②平稳运行的方向事实是沿着U―V平面中的OE方向运动;由③至④的运动则是系统突变的过程。从③开始向右上方运动,运动至折迭区域边缘后,突然由下叶跳至上叶,实现了系统的突变。同样,由④到⑤的过程类似于由③至④的过程。

假若我们设想企业的稳定状态(表明企业拥有执行力)是以x,u,v为坐标的三维空间的一个点来表示,则该点一定是位于曲面上。事实上企业的状态必定总是位于曲面的顶叶或底叶,因为中叶(图1的深色阴影部分之背面)对应于不稳定平衡。如果企业状态恰好处于突变边缘上(即处于曲面形成的边缘处,图1中的阴影部分的两侧),则它必定跳跃到另一叶上,这就引起了企业执行力状态的突变。图1中图形上部折迭的光滑连续的状态曲面有效地描述了企业遭遇的突变情境。我们假想控制变量沿A至B的方向连续变化,可以看到在相应的状态曲面上,企业的执行力态势沿曲线③至④变化。在平衡曲面的下叶,执行力状态是发生连续变化的,表明此时的执行力处于一种渐变的状态,但到了折迭的边缘上,两个控制变量只要稍微顺着OE的方面离开F点,企业执行力状态便会发生突变,可能在瞬间丧失(如果单纯考虑控制维度V的变化的话)。然后进入新的执行力较差或没有执行力的平衡状态;反之,亦同样如此。显然在折迭区域内,企业执行力状态有上、下两个稳定叶。这意味着在一定的条件下(由两个控制维度决定),企业的执行力可能同时具备两种状态。这种两态共存的现象容易造成企业执行力的混乱,是企业需要尽可能避免的现象。当然。如果企业的两个控制变量沿着AB曲线变化,绕过了折迭区,相应在状态曲面上的企业执行力状态就会沿着①至②的方向平滑连续变化,不出现企业执行力的波动和混乱而直接进入新的有序的执行力状态中。这也表明企业在对控制变量的把握上,可以绕过临界点使企业执行力的路径从①向②转化,而非从③跳跃后进人④。虽然都是两个叶面间的转化,但却呈现出很大差异。

(2)执行力的突变曲面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阐释

从突变情境下企业执行力构成的平衡曲面来看,执行力突变态势可以分解为四个方面,即企业执行力分散曲面、执行力不稳定区、执行力完全丧失区域以及执行力滞后状态区。本文将图1中的曲面部分单独作为企业执行力状态的具体阐释,执行力状态的具体区域分布如图2所示,形成了突变情境下企业执行力态势的基本布局。

企业执行力的突变曲面反映了整体的执行力变化格局,执行力的分散曲面则表明在绕开折迭区的执行力转化区上执行力的发展变化是连续的,可以自由地向上叶或下叶发展,其态势是可以预测的。企业执行力突变时点上所表现的状态为突变曲面上的折迭区域。这一区域是执行力的不稳定区域,稍有不慎就可能进入执行力的完全丧失区域,从而使企业处于较为危险的境地。此时,企业执行力与原有稳定态势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折扣,企业亟需做的是离开该区域,快速进人上叶或下叶中的执行力稳定态势。而在执行力突变曲面的折迭区背面则是企业执行力不可能到达的区域,这一区域反应了企业执行力的完全丧失,由于突变造成了企业无法获得执行力。

四、突变情境下企业执行力的区块划分与管理建议

从突变理论对企业执行力的基本解释来看,在创新给企业内部带来突变的同时,企业的执行力状态同样会在突变曲面上呈现。不同的区块不仅暗示了企业所处的位置,也同样给企业在突变状态下保证和提升自身的执行力找到了依据。突变曲面实际暗示了企业在遭遇突变时可以有两条路径:一是绕过图2中的折迭区域,将企业原有的执行力发展演化为新的态势下的企业执行力;另一条路径则是破旧立新的过程,即通过企业再造(Business Reengineering)的手段实现企业新的执行力。

1.执行力分散区

这一区域表明控制维度v(突变论称其为正则因子)是相对固定的(v处于突变曲面的折迭区域),另一控制维度u(突变论称其为剖分因子)发生变化必然带来执行力状态的两个曲面,其基本表现如图3所示,实际说明了两种态势下的企业执行力,即突变前后的企业执行力,分散曲面的上叶和下叶都表明了企业拥有稳定的执行力。在这一区域内企业需要谨慎,因为控制维度u的细微变化就会带来执行力状态的改变。

2.执行力不稳定区

这一区域中,企业的执行力似有若无,企业内部可能处于相对混乱状态,企业需要做的是尽快离开这一区域。任意改变两个控制维度或控制维度中的一个,都可以使企业离开不稳定区。

3.执行力滞后状态区

各类惯性(inertia)的作用和对自身核心能力的依赖性容易使企业进入执行状态的滞后区域,其基本表现如图4所示。企业执行力的滞后状态区是企业进入执行力丧失区域的前兆,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企业的危险区域。尤其在创新的推动下,企业执行的滞后性更容易使企业在不经意间滑入执行力丧失区域。

4.执行力完全丧失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