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白岩公园范文

白岩公园精选(九篇)

白岩公园

第1篇:白岩公园范文

库亚霍加河谷在4亿年前曾深埋海底,时光如梭,沧海桑田,如今起伏的山岭,开阔的湿地,茂密的森林以及经流水和风化形成的奇特岩石景观无不让人叹服于自然的奇功。由于景观优美而多样,加之距大城市极近,现在公园每年的接待量近250万人次,是全美参观人数排名第9的国家公园。

曲折的身世

在库亚霍加河谷中,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古老的岩石(约3.5亿年前)很是常见,人们几乎找不到一块年轻的岩石,如恐龙称霸天下的侏罗纪时期的岩石如今在这里是不可能出现的。这些年轻的石头如何逃离了库亚霍加河谷?其实这是流水玩的把戏,河谷里并不是没有年轻的岩石,不过数百万年前一条大河从这里流过,汹涌的水流侵蚀了靠近地表的年轻岩石,以至于我们现在怎么都找不到它们的身影了。

而200万年到1万年间,4次主要的冰期也塑造着库亚霍加河谷。由于这里地处北美大冰盖的南缘,覆盖其上的冰层远不如北方冰层达数千米厚,因此对地表的侵蚀力很弱,主要为河谷带来了沉积物。这对公园的地表水影响极其深远,由沉积物形成的土壤很难保水,这一特点对人类定居来说可是一大障碍,以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公园四周的城镇化进程十分迅猛,但公园内除河谷外地表水缺乏,一直没有大规模的建设活动。

随后库亚霍加河谷被当作了“汽车坟场”,废弃的车身斜插在河边,蓬勃发展的工业也给河谷带来了大量的污染物。污染程度之严重,以至于流经克利夫兰市的库亚霍加河面因可燃物太多而燃烧起来,河谷中满目疮痍的景象也让人们意识到恢复生态健康的重要性。1974年,福特总统签署指令,将此地划为国家公园系统中的城市公园。近30载光阴荏苒,昔日的“汽车坟场”中,一泓泓湿地重新恢复了生机。2000年,这条河谷荣升为国家公园。

探访白兰地瀑布

走上木栈道,隐隐听见水声,应该是瀑布吧,不过周围还是平坦的林地,根本没有溪流的踪影。突然栈道来了个拐弯,一条幽深的峡谷就显露在左侧,这是库亚霍加河的支流白兰地溪切割河床所成。北美温带地区常见的槭树和北美鹅掌楸占据着峡谷两侧的山坡,时值初夏,高大的树影翠滴,若是在秋季前来,应能见识霜林之美。

喜湿的北美鹅掌楸在峡谷中算得上常见,需两人合抱的大树挺拔得直冲林冠,树皮斜纹状纵裂,很易识别。它是北关东部最高的乔木,可长到60米高,往北分布到了加拿大南部,往南则达佛罗里达中部,是重要的用材树种。谈到北美鹅掌楸,就不得不提到如今它在大洋彼岸的唯一兄弟:特产我国的鹅掌楸。如今虽然鹅掌楸属只有它们两个成员,这一家族在第三侏罗纪时还有10多个成员,广泛分布在北温带,不过在第四纪冰期中,只有如今两种存活了下来,一个在东亚,一个在北美东部,天各一方,成了东亚一北美东部间断分布的经典例子。区分这两种树的特征很多,不过单从花朵来看,北美鹅掌楸的花被片为绿色,两面靠近基部的地方有不规则的橙黄色带,尤以内面鲜艳,这和我国鹅掌楸花被片上的黄色纵纹迥然不同。前者的花朵也较大,远远望去犹如朵朵郁金香绽放在树梢,飞舞在枝头,难怪美国人管它叫“郁金香树”了。

顺着栈道的陡梯,最后来到一处平台,这里是观赏白兰地瀑布的最佳处。白兰地溪从崖上并没有直接飞落到瀑下的潭中,而是在倾泻的页岩上级级碰撞发散,一处绢细的溪流落到最低处已是一帘白水。白兰地瀑布高18米,最近一段时间没有明显的降水过程,溪流的水量并不丰沛,瀑布只挂了半帘岩壁而已。峡谷里本来湿度就较高,加上瀑布的水雾滋润,苔藓等喜阴湿的植物在树干上,砂岩壁上谱出一支支绿曲。

白兰地瀑布不仅是一处胜景,早期的移民乔治・华莱士于1814年在瀑布上修建了一个锯木作坊,利用瀑布的水力来提供动力。随后人们还在这里修建起了磨坊和羊毛作坊,库亚霍加河谷中的第一处白人居住地白兰地村也依此形成。

对地质学家来说,白兰地瀑布更是一部可以探索过去的地书,从瀑布脚下一直到顶端的18米中,主要有页岩和砂岩两种岩石,岩石年龄从4亿年慢慢减小到3.2亿年。占瀑布大部的页岩形成于3.5~4亿年前,它们比砂岩形成的时间早,因此位于砂岩的下方。不过由于页岩比砂岩更容易被侵蚀,瀑布顶端的砂岩很多都如飞檐般挑出,溪水自然也是顺势直接跌在上层的页岩,如同新娘遮面的朦胧面纱,美国人把这称作“新娘面纱”。

“断崖”览胜

公园中还有一处名为“断崖”的景致也颇为有名,光看这名字还以为是几十上百米高的峭壁之美,身临其境才发现远没有想象中的恢弘气势,不过是一些10多米高的石壁。人在忽明忽暗的峡谷石缝中穿行,感觉别有洞天,大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味。

林木越来越密,要不是地上的游览道还在往前延伸,我们一定会以为自己走迷路了。十分突兀的,游览道往右来了个急转弯,平缓的林地前出现了一道逼仄的小峡谷,往下看见不到底。周围的岩石十分奇特,层层叠叠如蛋糕般,石上的树木犹如根根生日蜡烛。快步小跑下山坡,便来到棕黄色的断崖跟前,仔细一看才发现是砾岩,很多地方还能看见镶嵌其中的白色石英卵石,这些由远古时期的溪流带来的原料慢慢堆积,胶结成岩石。断崖不时陷入山体,背光处铺满了绿油油的苔藓和蕨类,耳畔传来阵阵鸟鸣,游览道也顺着岩体左右穿行,景致的变化很是丰富。

我们渐渐以为断崖就这样一味的延伸开去,直到看见了“冰人洞”,这一想法才被打破。不同于在国内见过的各种不规则的溶洞口,这一洞口十分方正,洞顶的几层岩石如同被人硬生生填进两壁之间,里面没有灯光,同时路也太狭窄,站在洞口便感受到一股沁人的凉气。洞口一侧渗出一股水,岩壁也被侵蚀成了一斜面。

最有趣的可算是一处非常狭窄的峡谷,最窄处只容一人侧身而过。过了这里,我们以为峡谷内就会宽敞许多,结果同样狭窄,刚够两人并排而行。头顶两侧层层叠叠的石壁中是婆娑的绿叶,阳光像一把把利剑插入这幽暗的峡谷中,在潮湿的空气中泛出微微的紫光。岩壁上刻有石人石马,雕工不算细腻,也许是早期殖民者所为。

穿出峡谷,继续围绕山头前行,不多时便得过两个小栈桥。栈桥并没有跨过明显的溪流,而是让游客能轻松地通过两片林间的小湿地。这两片湿地都被一种天南星科的植物――臭菘占据,乍一看其伸展的大叶片,还真有点像玉

簪或大百合。这种植物在我国东北的沼泽地中也有,被当地人称作“黑瞎子白菜”,在美国则被称为“臭鼬白菜”,是应了其叶片揉碎后产生的臭味。臭菘和很多其他天南星科植物一样,花序能发热。由于它分布的地区纬度高,加上它早在白雪皑皑的二、三月间便开了花,因此人们经常能看_见一小块积雪融化的区域中那淡棕红色的佛艳苞。

鹿太多了

公园中的哺乳动物可不少,最吸引人们眼球的要算维基尼亚鹿了。美国人叫它“白尾鹿”,隶属空齿鹿属,因其受惊时会竖起尾巴,露出尾巴下部的白毛向同伴预警而得名。维基尼亚鹿是美国落基山脉以东最常见的鹿,雄鹿体重在60~130千克之间,雌鹿体重则在40~90千克间。成鹿体长在1.6~2.2米左右,肩高在0.8~1米。雄鹿每年都会长出新的鹿角,雌鹿则没有角。人们乐于看见野生的维基尼亚鹿出没于长林丰草间,尤其是每年新出生的带有白色斑点的小鹿,尤为可爱。

在库亚霍加河谷中,维基尼亚鹿的数量很多,公园管理处估计其密度达到了330只/平方千米。由于鹿的数量太多,经常在公路上发生车鹿相撞的事故,影响交通安全;更严峻的是如此高密度的鹿群活动给公园的生态平衡造成了很大影响。研究发现,当每平方千米范围内鹿群超过26只便会给自然环境带来负面影响,而库亚霍加河谷中的鹿群密度超过这一数值的10倍。鹿群不仅啃食树皮和树苗,更给林下层和地被植物造成极大的破坏。

研究人员将大花延龄草作为鹿群活动的指示植物,因为维基尼亚鹿喜食这种植物,而且大花延龄草一旦被鹿咬食后便不能开花。人们从遍布公园的监控点进行的植被调查中发现,大花延龄草数量一直在衰减,其他的地被植物,灌木和树苗也有着同样的命运。与此同时,外来植物如十字花科的葱芥则占领了林下的空地,进一步影响了土著物种的生存。

公园中的入侵植物

库亚霍加河谷国家公园中至少有186种外来植物,接近其“原著居民”种类的20%。并不是所有的外来植物都会“鹊巢鸠占”,诸如菊苣等物种已经和当地植物一起和谐相处,不会给群落造成威胁。不过,以千屈菜和葱芥为代表的16种外来植物,分布于从森林到河流的多种生境中,严重影响了公园生态系统的健康,被公园管理部门列为入侵植物。

第2篇:白岩公园范文

从2001年开始,甘肃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选择典型地质遗迹申报国家地质公园,并审批省级地质公园。目前,已经建立了4个部级地质公园。并审批了11个省级地质公园。

部级地质公园

1甘肃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

位于我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敦煌市西北约180公里处,面积398平方公里,主要地质景观是由风蚀作用形成的雅丹地貌。

公园内集中连片地分布着各种各样造型奇特的风蚀地貌,其形如“蒙古包”、“骆驼”、“石鸟”、“石人”、“石佛”、“石马”等,千姿百态,惟妙惟肖。整个景区宛如一座中世纪的古城,世界许多著名的建筑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它的缩影。

该公园在地质上位于新生代敦煌――疏勒河断陷盆地的中心部位。雅丹地貌的岩石形成于距今约70万年的中更新世,为一套河湖相的砂泥质沉积物,颜色呈灰色、灰绿色和土黄色。其后,此地在地理上成为古罗布泊的一部分,当代的地质学家们在考察时还能看到古老的盆地中心层理水平及其边缘的层理交错,局部还保存着很多虫迹化石,显示着古代河流和湖泊的特征。此地光照充足,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四季多风,最大风力可达12级以上。由于岩层产状水平,垂直节理发育,较松软岩层在大自然疾风的漫长风化中,导致了各种雅丹风蚀地貌的形成。

2001年12月,由国家地质公园评审委员会评审为部级地质公园。

2甘肃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位于甘肃省省会兰州市西50公里的永靖县盐锅峡水库库区太极湖北岸,面积15平方公里,恐龙足印化石群成为地质公园主体。

在已经揭露的700多平方米的岩层层面上发现了8类30组270个足印化石,其中至少包括两类巨型蜥脚类、两类兽脚类、一类似鸟龙类和其它三类形态独特、尚未归属的足印,代表至少8个属种。其中最大的一组蜥脚类足印后足印长150厘米、宽120厘米,前足印长70厘米、宽110厘米,步幅375厘米,左右足印外侧缘间距345厘米,为世界之最,该类足印前足小,后足大,前后足足印成对出现并有规律地部分叠覆,为国内外首次发现。

专家鉴定认为,这些恐龙足印化石形成于侏罗纪或早白垩纪时代,距今已有1.7亿年,其规模之大、种类之多、保存之完好、清晰度之高、立体感之强、多层面出现,堪称世界之最。

2001年12月,由国家地质公园评审委员会评审为部级地质公园。

3甘肃平凉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

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城西15公里处,面积30平方公里,其主要的地质景观为丹霞地貌。

崆峒山奇峰林立,怪石遍布,洞窍玲珑。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拥有大小山峰数十座,山势雄伟壮观,风景秀丽,自然景观奇、险、灵、秀。其山势雄伟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构成了崆峒奇观。

崆峒山上形成于三迭系紫红色坚硬砾岩构成的丹霞地貌,多姿多彩,以顶平、身陡、麓缓为基本特征,因其顶平覆盖薄层黄土,因其身陡形成许多高达数十米至一二百米的高耸峭壁,因其麓缓在巨大的岩块的下部形成空洞景观。

崆峒山属六盘山支脉,受差异风化、水冲蚀、崩塌等外动力作用,形成了我国丹霞地貌中时代较早的类型,是黄土高原上独有的自然奇观,为研究本区地质构造、古气候、古地理环境的演化变迁提供了实物资料,对揭示黄土高原区分布的岛状基岩山的形成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崆峒山丹霞地貌是与广东丹霞山、福建武夷山具有同等价值的丹霞地貌研究基地。

2004年2月,由国家地质公园评审委员会评审为部级地质公园。

4甘肃景泰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

位于甘肃省景泰县中泉乡龙湾村,面积34平方公里,其中石林面积16平方公里,以河湖相砂砾岩为主的集雅丹、丹霞、峰林为一体的地貌奇观成为地质公园的主体。

石林区千峰竞奇,峡谷蜿蜒,陡崖凌空,风格独特。保护区除石林外,尚有龙湾绿洲、滩坝戈壁、黄河曲流、河心洲及沙滩等景点。石林与黄河曲流山环水转,动静结合,有峰林映水之妙,是景区的主体资源。整个地质遗迹保护区规模宏大,组合优越,具有极高的地质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

景泰黄河石林地质遗迹形成于第四纪,时代较新。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内,由于地质内外应力的共同作用而形成了其独特的地质遗迹。在漫长的地质活动中,由于地壳抬升,黄河侵蚀切割作用加剧,形成峡谷,使区域侵蚀基准面下降,地表水沿砾岩中软弱结构面强烈侵蚀下切,在沟两侧产生大量重力崩塌,从而形成了沟岸两侧大量的石峰、石柱等微地貌形态,后期风蚀作用在沟崖侧壁上叠加上风蚀穴、风蚀龛等风成地貌。

2004年2月,被国家地质公园评审委员会评审为部级地质公园。

省级地质公园

1天水麦积山地质公园

位于天水市东南约50公里处,地处西秦岭北支东段。园内主要地质遗迹面积约91平方公里,主要地质地貌景观资源为晚白垩纪的麦积山丹霞地貌。

麦积山峰起平地,高150余米,如农家积麦之状,故名。麦积山山体为第三纪沙砾岩,石质结构松散,皆为紫褐色之水成岩,有许多天然岩洞。麦积山现存佛教窟龛194个,泥塑石雕、石胎泥塑7200余身,壁画1300余平方米。

距离麦积山不到两公里的土桥村地层异常,一面是红色沙砾岩,一面是变质岩。这是中央造山系和南北构造系的交会点,即秦岭、贺兰山、岷山三大山系的交会点,正是这两大构造系的碰撞形成了陇东南这片独特的自然景观。

园内另有仙人崖红色丹霞景观、石门燕山期花岗岩峰林地貌景观、街子乡断裂温泉景观、曲流景观等,亦引人入胜。

2003年12月,由甘肃省省级地质遗迹评审委员会评审建立省级地质公园。

2甘肃漳县贵清山-遮阳山地质公园

位于甘肃定西市东南部的西秦岭北部地区,包括贵清山和遮阳山两个景区,面积114平方公里。以岩溶地貌景观为主,兼有峡谷、丹霞地貌景观,园内层型剖面遗迹、构造遗迹、化石遗迹十分丰富,该区对研究秦岭、祁连山、昆仑山等山系具有重要意义,是地质地貌、地质事件和形成过程的典型代表。

遮阳山大王洞是目前我国西北地区发现的最大溶洞。遮阳山一带的龙潭、四面崖峡谷被誉为中国北方的“天坑地缝”。该景区岩溶地貌类型多样,其中以岩溶峡谷、岩溶石峰、溶洞及洞穴堆积最具典型性,是我国西北岩溶地貌分布最集中的代表性区域。

2004年10月,由甘肃省省级地质遗迹评审委员会评审建立省级地质公园。

3天祝三峡地质公园

位于甘肃天祝大通河之北,黄土高原通向河西走廊的结合部。主体地质遗迹以峡谷丹霞地貌为主。

园区内以马牙雪山、朱岔峡、金沙峡和先明峡等峡谷为主体架构,集丰富的地质地貌、奇峰幽谷、雪山冰川、丹霞地貌、河流飞瀑、湖泊泉流、密布森林和藏族草原风情为一体。区内谷底幽深、森林茂密、草绿水清,时阔时狭。两岸奇峰突起,绝壁高悬,瀑布飞霞,气势磅礴,十分壮观。

专家认为,该区域大地构造发育完全,是我国早古生代造山最典型的发育地,是解析大陆板块构造及其动力学机制不可多得的天然场所。同时,在造山运动强烈挤压机制下,形成了一系列断裂,这些断裂在地貌上形成近于平行的长达十公里的峡谷群。

2005年10月,由甘肃省省级地质遗迹评审委员会评审建立省级地质公园。

4肃北公婆泉恐龙地质公园

位于酒泉肃北县公婆泉盆地,面积为2288.34平方公里,主体地质遗迹为恐龙等古生物实体及遗迹化石。

园区为一大型中生代陆相盆地,盆地内广泛发育距今1.1亿年至1.3亿年的早白垩赤金堡组河流湖泊相沉积地层。地层中有丰富的恐龙、鱼类、植物和恐龙蛋、恐龙足印等古生物实体及遗迹化石,其中,恐龙化石有2目3亚目12科9属9种。园区内曾经发掘并鉴定了张骞丝路龙、马鬃山鹦鹉嘴龙和布林氏南雄龙等5个新属种,已发现的恐龙化石中,最大个体长度达13米,最小个体仅有1米。

2006年1月,由甘肃省省级地质遗迹评审委员会评审建立省级地质公园。

5武都万象洞地质公园

位于陇南市武都区汉王镇,面积115平方公里,其万象洞形成于2.5亿年至3亿年之间。

万象洞为巨型钟乳石岩洞,是我国北方规模最大、景致最佳的特大溶洞,有中国“北方第一洞”之称。洞内钟乳石形状各异,千姿百态,包罗万象,形成了诸如天地交泰、万象更新、石帘垂布、五谷丰登、犀牛望月、五柱擎天、卧龙坝、黄龙滩、炼丹井、仙人床、上天梯、风洞、独木桥等景观。

专家认为:整个地质公园区域内分布大面积的厚层石灰岩,在漫长的地质时期发育形成了形态各异的地质地貌,是北方典型溶岩发育代表,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

2005年8月, 由甘肃省省级地质遗迹评审委员会评审建立省级地质公园。

6玉门硅化木地质公园

位于玉门市西北约80公里,面积37平方公里,主要是以硅化木为主兼有地质、动植物化石和地貌等综合性地质景观。

园区系北祁连板块缝合线与阿尔金走滑断裂之间的拉分盆地。盆地内有巨厚的侏罗一白垩纪河流、湖泊和沼泽沉积。地层中有丰富的热河生物群。其中,硅化木、鱼类、昆虫、双壳类、腹足类、介形虫、叶肢介和藻类化石尤为丰富,具有重要的地层古生物研究价值。

公园范围地质条件优越,地层剖面典型。硅化木属古松柏类,化石纹理清晰,质地坚硬,年轮可辨,是一处典型的地质博物馆,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科普教育价值。

园区境内具有雪山高原、中低山丘陵和戈壁地貌,奇峰突起、怪石嶙峋,具有奇特的西域风光,是走廊观光旅游佳地。

2005年9月, 由甘肃省省级地质遗迹评审委员会评审建立省级地质公园。

7宕昌官鹅沟地质公园

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与西秦岭、岷山两大山系支脉交错地带的陇南宕昌县境内,面积420平方公里,园内有沉积序列较完整的浊流沉积岩,独特的褶皱、断裂构造,“岷山式”岩溶,典型的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外动力地质遗迹,对研究我国中央造山系大地构造及地壳演化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2004年10月,由甘肃省地质公园领导小组及专家组评审建立省级地质公园。

8甘肃临潭冶力关地质公园

位于甘肃省临潭县境内,面积约297平方公里,园内发育丰富多彩的滑坡堰塞湖和岩溶丹霞地貌。

在冶力关镇北冶海湖南坡有一道巨石堆积而成的天然大坝,人称“石门槛”。坝坡上有巨石嶙峋,坝顶东、西两端皆与两山体接壤,是由自然的滑坡体形成的。专家认为冶海湖是山体滑坡后形成的堰塞湖。更新世以前,该地区遭受过两次强烈地壳运动,东西两边形成了高耸的庙花山与白石山,中间的石门河形成了深切下陷的峡谷。据史书记载,1875年,该地区发生地震,山体滑坡,山石瞬间堵塞石门河峡谷,山上流下的溪水,形成冶海滑坡堰塞湖。

境内赤壁幽谷是一峡谷地带,峡壁大部分为褚黄土石构成。在南峡壁有四面赤色的岩壁耸立在峡壁之上,当地百姓誉之为“四屏风”。在峡谷口两堵赤色峡壁如“双狮守门”,还有赤色峡壁呈“岳飞出征”、“牧羊犬”、“古堡映辉”等奇特地质景观。

2003年12月,由甘肃省省级地质遗迹评审委员会评审建立省级地质公园。

9文县天池地质公园

位于文县天池乡境内,面积156平方公里。主体地质遗迹为洋汤天池地貌景观。

该天池为全国四大天池之一,有9道大湾和108个小湾,汇成了葫芦状的一湖碧水,方圆20公里,水深近百米,水域面积80公顷。天池湖畔多奇峰怪石,四周悬崖峭壁,奇峰竞秀。天池与附近的神马池、盆景池珠联璧合,相映成趣,构成独特地质地貌景观。

地质学家认为:文县天池是因地震阻塞河道、积水形成的高山湖泊。

2005年8月, 由甘肃省省级地质遗迹评审委员会评审建立省级地质公园。

10洮河大峪地质公园

位于甘南州卓尼县木耳乡,面积为133平方公里,主体地质遗迹为岩溶峡谷地貌及冰川等。

园内岩溶峡谷地貌千姿百态,岩柱突起气势雄浑,且有一峰五景之奇。峰林孤峰状如关公远眺、平沙落雁等形象。园区南部分布冰川地貌,形成角峰冰斗等冰川微地貌。在安子库景区有紫红色砾岩为主的丹霞地貌。地质专家认为板块运动形成了该区典型构造地貌景观。

2005年12月,由甘肃省地质公园领导小组及专家组评审建立省级地质公园。

11张掖丹霞地貌地质公园

位于张掖市肃南县的康乐乡和白银乡,面积516.75平方公里,主体地质遗迹为丹霞地貌和彩色丘陵。

园内人字石、巷谷、落水洞、方桌山、一线天等特殊的丹霞微地貌景观极为发育,最为精彩的则是窗棂状宫殿式丹霞地貌,被专家誉为丹霞地貌中的精品,成为窗棂状宫殿式丹霞和泥乳状丹霞的命名地。园内彩色丘陵形态丰富,斑斓的色调顺山势起伏,疏密有致,富有韵律感和层次感。

第3篇:白岩公园范文

这里最奇特的景观是密集、连片、绿丛覆盖的石英砂岩峰林。千岩竞秀、万石峥嵘、沟谷交错、溪涧纵横的石英砂岩地貌,是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独特标识,为世界罕见。

亿万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波涛翻滚的海洋。石英砂岩沉积于海岸地带,经过流水的长期侵蚀和复杂的地壳运动,形成悬崖峭壁的平台、方山、峰墙、峰丛、峰林、残林等一系列没有经过任何人工雕凿的石英砂岩景观地貌。2010年,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独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被国际地质学术界正式命名为“张家界地貌”。

这里的峰林似桶内石林、四面绝壁,中间则是千奇百怪的砂岩峰林。岩峰拔地而起,层层幽谷叠翠、峭壁万仞,上锐下削,姿态万千。有的像玉宇琼楼,形象逼真;有的胜铜墙铁壁,威武雄壮;有的似海浪翻涌,气势恢宏;有的如精雕细刻的盆景,玲珑剔透;有的若人若兽,千姿百态,情趣盎然。有的岩峰与植物巧妙结合,且能随时空变化而变幻出不同的姿态和色彩,神秘诡异,如“金鞭岩”、“定海神针”、 “百丈绝壁”、“花瓶峰”、石生树”等。

数千奇峰之间的溪、谷,纵横交织,难以数计。金鞭溪、琵琶溪、花溪、砂刀沟等溪流九弯十盘,穿峰绕林,使沿途谷地充满幽玄景色。谷深峰高,地狭天小,两侧峭壁凌云,雄峰千迭,忽而紧锁“疑无路”,忽而排开“又一村”。褐红色的石板小径,沿蜿蜒的清溪来,顺蜿蜒的清溪去,从香果树、银鹊树、香榧树的繁枝密叶间投下一缕缕阳光,照在石板小径上,照在溪畔岩石上,光怪陆离,斑驳摇曳。十里金鞭溪,九里琵琶溪,一路滚珠泻玉,溪中有褐色、白色卵石和青青菖蒲,蛙蟹鱼虾,嘻游其间。溪畔龙虾花、米虾花、秋海棠散发清香。这些溪、潭、涧与峰、树、花映衬,和谐、秀丽、静谧。

生长在奇峰异石之巅的珍贵树木和奇花异草,把数以千计的奇峰异石妆点得风姿绰约。核心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8%,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在这里汇集成一片浩瀚的林海。古老的原始森林内,古树参天,最高达50米以上。山峰上,有绿团锦簇的混交自然林;溪谷间,有连绵成片、翠绿静谧的杉木林。武陵松作为张家界的特有树种,或独自傲立于峰峦之巅,或扎根成林在石峰、断崖之间,或凌空生长在悬崖绝壁之上,成为石英砂岩峰林上的独特景观。

这里是天然植物园。世界植物四大科——菊、兰、蔷薇、禾本植物,在这里应有尽有,仅木本植物就达93科517种。香榧、银杏、红豆杉、白豆杉等古老珍稀树种在这里都有分布,有高达30.3米的珙桐,胸径159.0厘米、高达49.5米的银杏,叶如“马褂”的鹅掌楸,十里飘香的巴东木莲,果如铜钱的青钱柳,果如元宝的元宝槭,名贵的瑶山桫椤和多种楠木等,应有尽有。

这里还是百花园。有举世闻名的中国鸽子花——珙桐,有被称为“万绿丛中一点红”的长蕊杜鹃,有“雪花盖顶一身白”的株栗花,有色彩纷呈、姹紫嫣红的龙虾花、野菊香兰。还有白玉兰、四川白兰、红豆杉、光叶白兰、油樟、凹叶厚朴、兰花、七叶一枝花、铜锤花、百合花等种类繁多的奇花异卉。

优良的自然环境为野生动物的栖息繁衍提供了沃土。这里有鸟类13科41种,兽类28种。大鲵、猕猴、麝、锦鸡、穿山甲、大小灵猫等部级保护动物在这里嬉戏,红腹角雉、长尾稚、嘎嘎鸡、红脚隼等珍贵鸟类在这里欢快歌唱。还有透明如玻璃的白蛇、卷曲似火的红蛇、长有数根胡须的胡子蛇等。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中亚热带北部气候区,属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2.8℃,年平均降水量1228.5毫米。这里属高山盆地地形,植被丰富,小气候明显,四季宜人,是理想的生态旅游乐园。

春天山花烂漫,万象更新。满山遍野的杜鹃花,五彩缤纷的樱桃花,洁白如玉的珙桐花,竞相开放,争妍斗艳。山谷间空气清新馥郁,令人耳目一新,精神振奋。若逢春雨飘飞,烟云蒸腾,座座绿峰时隐时现,如临瑶台琼阁,飘然欲仙。

夏天林茂树密,凉风习习。劳累了的游客到金鞭溪戏水,疲劳顿消;到鸳鸯泉、长寿泉前饮一口泉水,凉透心脾;到凝碧桥纳凉,听枝头莺歌,看峰顶流云,别有情趣。

秋日天高气爽,风和日丽,千峰峥嵘,岩层闪光,树木深沉,溪涧清碧,万木结实,群猴嬉戏。坐黄石寨六奇阁,登鹞子寨老鹰嘴,静谧、和谐之感油然而生。

第4篇:白岩公园范文

【关键词】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分类与评价

四川邻水天意谷・洞中天河地质公园位于四川省东部邻水县境内,地处华蓥山脉北段,华蓥山大背斜东翼,范围包括华蓥山大峡谷及其周围区域,紧邻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地理坐标为东经106°46′22″―106°50′51″,北纬30°14′26″―30°17′28″,面积27.25平方千米,行政区划隶属于广安市邻水县。

1、区域地质背景

四川邻水天意谷・洞中天河地质公园位于华蓥山大地构造带上,属于扬子准地台四川台坳川东褶皱束之新华夏构造体系,古近纪末的喜马拉雅构造运动将盆地底部的沉积物质褶皱、变形、隆起,成为褶皱带、断裂带,背斜成为一系列的山体,向斜成为一系列的丘陵谷地。构造线展布方向为北东~南西,由两个向斜与若干个断裂带构成。这些构造受大地构造控制,其地质构造特征,与四川台向斜及川东褶皱的地质构造特征紧密相连。这些向斜、背斜在经过一系列的外力作用后,就形成了现在的地质景观。

1.1地层与岩石

地质公园位于扬子地台四川台坳川东凸褶皱带西部,褶皱发育,地层为巨厚的石灰岩层。区域岩性主要为碳酸盐岩间夹碎屑岩,从而控制着该区内岩溶发育的特点。该区域出露的地层包括志留系到侏罗系,缺失了整个泥盆系和石炭系大部分地层,主要地层为下二叠统梁山组――下三叠统飞仙关组。

1.2构造

地质公园及其周围区域主要位于扬子准地台川东陷褶束华蓥山穹褶束的中部,仅北西角部分位于川拱中的威远~龙女寺穹东缘。

区内构造具显著的“东疏西密”特点,构造线以北北东向为主,局部因呈弧线或“S”型弯曲而成近南北或北东~南西向。以褶皱为主,断裂次之,节理裂隙也较发育。

1.3地貌概况

四川邻水天意谷・洞中天河地质公园位于华蓥山系东侧,地貌上包括中低山、尖顶低山、溶蚀槽谷等。地质构造复杂,组成岩层古老,核心部分出露二、三叠系碳酸盐岩,碳酸盐岩经侵蚀形成水曲谷深的峡谷地貌。特殊的地质背景和地质构造形成了特有的跌水、瀑布、溶洞、漏斗、陡崖以及溶洞内丰富的碳酸盐沉积地貌景观。

2、地质遗迹及其分类

地质遗迹资源的分类是地学科研的重要资源基础[1],但是目前尚未存在一个统一的地质遗迹分类方案[2]。根据公园内地质遗迹资源的成因、特征、形态等,并参考前人的地质遗迹分类方案[3],将邻水天意谷・洞中天河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资源划分为5大类:地质剖面、古生物、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和环境地质遗迹景观。

(1)地质(体、层)剖面大类

地质(体、层)剖面大类下辖地层剖面、岩浆岩剖面、沉积岩剖面、构造形迹4个类,在研究区内主要的代表景观有二叠系―三叠系地层剖面、栖霞组与茅口组分界线(P1q―P1m)、吴家坪组与龙潭组分界线(P2lt(1-5)―P2w)、须家河组与雷口坡组分界线((Px―Pl))、龙头桥玄武岩剖面Pe、二叠系地层剖面、涂家院子逆断层、涂家院子西南小型逆断层、李子垭向斜、老龙洞背斜等。

(2)古生物大类

研究区内的古生物大类主要包括古生物遗迹类,代表景观为化石墙、倒须沟桫椤群。

(3)地貌景观大类

地貌景观大类下辖岩石地貌景观、流水地貌景观、构造地貌景观、象形山石4个类,在研究区的代表景观主要包括:双拱天生桥、三界洞、刺猪洞、洞中天河、黄龙洞、川心洞、石门洞、巴人阴阳洞、石门关壶穴群、桃心穴、王家梁子、长沟、白崖、Ω形地貌、攀岩墙、老龟观瀑、一夫当关、巨佛、鹰飞虎啸、巴王玉玺、牛头石、万卷藏书等。

(4)水体景观大类

水体景观大类下辖泉水景观、河流景观、瀑布景观3个类,在地质公园内的代表景观有巴人泉、姊妹泉、石门飞泉、三龙吐水、陡壁飞泉、龙吟泉、磨刀石沟1#泉、落石峡、绿荫峡、地缝峡、白龙峡、飞瀑迎宾、老龙潭瀑布、赤龙瀑布、龙吟瀑布、千丈瀑布、水帘瀑布等。

(5)环境地质遗迹景观大类

环境地质遗迹景观大类在研究区内主要包括地质灾害遗迹景观和采矿遗迹景观2个类,以炭厂湾煤矿遗迹、龙头桥铁矿遗迹、陈二湾煤矿遗迹、偏岩铁矿遗迹为代表景观。

3、地质遗迹资源评价

3.1景观类型多样、体系完整

邻水天意谷・洞中天河地质公园内包括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7大分类中的五个大类,14个小类百余个地质遗迹景观(点):典型地层(地质体)剖面、古生物遗迹、地貌景观、水体景观、环境地质遗迹等。类型多样,数量众多的地质遗迹景观为地质公园的建设创造了重要的资源条件。

3.2科学内涵丰富、科研价值高

区域岩性主要为碳酸盐岩间夹碎屑岩,从而控制区内岩溶的发育。该区域出露的岩层较多,主要为二叠系至三叠系的典型地层,其体系完整、层序清楚、代表性强,具有巨大的科研价值。

地质公园内有涂家院子逆断层、涂家院子西南小型逆断层两条明显的逆断层,其形迹明显;从峡谷可以明显判别老龙洞背斜、李子垭向斜、绿水洞背斜、碑石崖背斜以及卢家岩次级褶皱组,该地质公园的建立可作为可作为华蓥山地质构造研究的重要场所。

峡谷内主要的岩溶地貌为岩溶洞穴系统、泉类、瀑布、岩溶峡谷等。具有分布集中、数量巨大、分层展布和发育特征差异明显等特点,受地层、构造、岩溶作用影响强烈,因此该保护区内地质遗迹对亚热带中低山岩溶地貌研究具有重大实践意义。

3.3景观独特性高、观赏性强

3.3.1以石门峡、白龙峡、地缝峡为代表的峡谷堪称峡谷地貌的缩微精品

天意谷峡谷虽然规模不大,但内涵非富,集我国众多峡谷的幽深、秀丽、险要等优点于一身,可谓我国峡谷地貌的微缩艺术品。同时,与国内的许多大峡谷相比,峡谷内的瀑布以其数量多、水量丰、潭深为特色,观赏性与层次表现性都具特色,生态环境优美。

3.3.2以“洞中天河”为代表的溶洞群及其景观组合享誉川渝

景区岩溶洞穴数量多,密度大,分布集中。洞内钟乳石景观规模恢宏,琳琅满目,组合样式复杂,包括了岩溶洞穴钙华景观的所有类型。洞内处处是美景,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最为典型的是“洞中天河”溶洞,它是以典型的漏斗、落水洞、二级飞瀑和溶洞、形成的组合岩溶景观,享誉川内外,独特性高,观赏性强。

3.3.3顺峡谷发育的瀑――潭组合群,为盆周山地区典型

华蓥山是川东平行岭谷西部第一山,山脉及其构造主要为北北东走向,景区段主要构造是华蓥山复式背斜东南翼,与邻水大向斜左列,由于地壳的抬升、流水的侵蚀和地下岩溶水的作用,在华蓥山复式背斜东南翼发育众多的平行的东南向的侵蚀槽谷,但是发育的深切槽谷并不多见,天意谷为其中之一。景区内天意谷直线距离6.3千米,高差范围250―1150米,峡谷深切,跌水密集分布且宽窄各异,谷底岩石产状差异较大,上游泉水流量大而稳定,因此瀑布景观多、水量丰富、类型齐全。

3.3.4岩溶泉数量之大、类型之丰富,分布之集中、流量之稳定区域内罕见

由于峡谷深切,切穿的构造多,补给范围广,使天意谷成为众多岩溶泉的出水口,据考察,仅在龙头桥洼地西北的磨刀石沟500米沟谷内就发现流量0.1m3/s以上的泉眼8处之多。有松散岩类潜水,碎屑岩空隙裂隙层间承压水,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也有构造裂隙水。岩溶泉是峡谷流水的主要补给来源。

3.4景观品位高、旅游价值大

独特的地理位置、地球演化历史、地质背景造就了保护区独特的峡谷景观。峡谷内崖壁陡峭,飞泉叠瀑、溶洞群集、翠竹森森,具有观赏价值的景点多达30余处。洞中天河组合景观堪称川东一绝;密集分布的溶洞内,钙化景观类型齐全为川东之最;天意峡谷规模不大,但瀑、潭滩、泉景观密集分布,风格各异,国内少见;双拱天生桥以其奇特的双拱和构造引人入胜;园区内顺构造排列、顺山坡梯次分布的峰丛、石芽和石林景观,成因独特,清秀美观;公园周边的华蓥山游击队战斗遗址、御临河小山峡、以及号称“川西峨眉,川东华蓥”的佛教圣地等旅游景观,已久负盛名。

4、结论

邻水天意谷・洞中天河地质公园地质构造背景复杂,地层体系完整。在复杂的地质背景下,形成了类型多样、品质优良的地质遗迹景观。根据《中国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景观可划分为地质剖面、古生物、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和环境地质遗迹景观5大类。天意谷・洞中天河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不但在地质构造学、地层学、岩溶学等方面具有极强科研科普价值,同时洞中天河、白龙峡、龙吟瀑布为代表的地学景观,还具有较高的美学和旅游价值。

参考文献

[1]唐勇,覃建雄,李艳红等.汶川地震遗迹旅游资源分类及特色评价[J].地球学报,2010,31(4):575-584.

[2]郭建强.初论地质遗迹景观调查与评价[J].四川地质学报,2005,25(2):104-109.

[3]余珍风,刘元鹏.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特征及评价[J].资源与产业,2009,11(2):46-50.

第5篇:白岩公园范文

2、荔浦荔江湾景区。位于桂林市荔浦县东南部,距桂林市100公里,从桂林乘船游览漓江至阳朔,再坐车沿二级公路可到达。荔江湾全长10公里,宽100至500米,景区范围500公顷,由形象的鹞鹰山、象鼻山、五指山、龙头山、白石山、红马、白马山和珠江支流--荔江河及沿河两岸的生态田园风光组成。此处,山形奇特,峰丛林立,溶洞与山水相连,河水如玉带般地环绕群山,故为“荔江湾”。

3、银子岩景区(小青山)。银子岩是桂林最新开发的溶洞景观,因其结晶特別丰富,岩石如银子般耀眼闪烁而得名。银子岩景区位于桂林市荔浦县,面朝广袤的田野,俊秀的小青山、朝寨山拔地而起;宋朝英豪杨文广、抗法英雄陈嘉的传奇故事,更为景区增添许多人文色彩。

4、鹅翎寺。鹅翎寺位于荔浦县城南2公里处。该寺群山怀抱,一水来朝,洞穴幽深,风景优美,为该县名胜之冠。

5、马岭鼓寨民族风情园。马岭鼓寨风情园以五千多年的侗族文化历史为背景,景区自然资源丰富,风景优美、空气清新,以幽静的生态环境、秀美的山水景观和原生态田园风光为主要特色,周边自然喀斯特地貌与农田、果园相结合,远处山景与近处植被交相辉映,形成独特的自然风光。

6、柘村景区。荔浦县柘村景区位于修仁镇的荔浦县柘村景区,则以万亩砂糖桔为基础,集观光、乡村休闲、农事体验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景区。

7、荔浦天河瀑布。天河瀑布生态旅游景区位于荔浦县蒲芦乡,距县城28公里,距桂林市132公里,方圆850公顷,集原始森林、瀑布、瑶族风情三位一体,构成了别具特色的旅游度假胜地。

8、荔浦文塔。荔浦文塔,位于荔浦县城东南滨江石矶上。底部占地88.9平方米,底座直径10.64米。塔为八角七层砖木结构,高33.4米,冠葫芦宝顶。

9、龙怀文化景区。位于荔浦县城南12公里的龙怀乡境内,距桂林市中心120公里,距离“亚洲第一洞”丰鱼岩仅一公里,因其处于状若盘龙的群山环抱中而得名。

第6篇:白岩公园范文

从5月30号到6月1号,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分别在肇庆七星岩,黄埔区蟹山公园,华农树木林及教三附近进行了地质地貌学的实习.

5月30日肇庆七星岩

石灰岩山峰

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七星岩由风岩、玉屏岩、石室岩、天柱岩、蟾蜍岩、仙掌岩、阿坡岩七座石灰岩山峰组成,排列就像北斗七星般撒落在碧波如镜的近600公顷湖面上。

从表面观察,七座山峰为灰色与少量白色相夹杂,可以初步判断为石灰质岩石;由于此地区雨量多、气温高,侵蚀严重,灰岩山表面有许多较大的裂痕.通过这些裂痕,可观察到其解理完整。

实习指南上对七星岩的形成过程的图解,可知为先由于地质运动,在七星岩附近形成了一个褶皱背斜山脉,正是由于肇庆地处亚热带,雨量多、气温高,侵蚀严重,尤其是流水侵蚀,这些岩石的抗蚀力都比较弱,因此背斜被破坏,部分岩石受风化成土,最终土山出露和石山形成当地低矮的地形。再由于进一步流水侵蚀,成排的背斜谷地两侧开始形成今天的七座石灰岩山峰。

溶洞

肇庆七星岩地区另一个特色之处就是其岩洞。实习过程中,老师指出溶洞形成之处是位于地表水层的水平流动带,由于流水侵蚀而形成的洞穴,这些洞穴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地下河的通道。由于地质运动,这些溶洞慢慢上升出了地表,出现在了人们视线。我们在一溶洞入口处观察时,老师还指出在我们所在的这个溶洞经历过4次发育,可是我们观察到洞内顶部都比较平滑相连,是因为再溶洞露出地面的漫长时间里,由外力作用使得洞内每个发育的连接处发生岩石的掉落,使得顶较为平滑,而在地上,还可以见到坍塌下来的大石块。

我们进入溶洞,里面到处都有石钟乳。而石钟乳的成因是:由于洞顶部渗入的地下水CO2含量很高,对石灰岩具有较强的溶蚀力,呈饱和碳酸钙水溶液。溶液下渗时失去部分CO2而处于过饱和状态,于是碳酸钙在水滴表面结晶成为极薄的钙膜,水滴落下时钙膜破裂,残留下来的碳酸钙与顶板连接成为钙环。下渗水滴不断提供碳酸钙,钙环不断外下延伸形成细长中空的石钟乳。七星岩溶洞内喀斯特地貌极其发育,石钟乳随处可见,并被加以人工遐想,成为千姿百态的景观。

平原

在往返肇庆的路上,我们并没有发现高楼大厦,而且听身边的同学说,肇庆没有高过20层的大楼。一开始我们觉得很奇怪,后来仔细想了想,还是有原因的。肇庆位于西江附近,其陆地为冲积平原。地面可见河漫滩相红黄、红黄白花斑色粘性土占踞了肇庆冲积平原大部分面积。这样的土地不易于建太高层的楼宇。

5月31日黄埔区蟹山公园

进入蟹山公园后,我们对这里的岩石和地质进行了观察。蟹山从表面上看,出去植物和人工建筑后,其泥土和岩石主要为红褐色。我们对这里的岩石进行了分析。

这里的岩石主要是砂岩、粉砂岩,此外还有泥岩和页岩。在一处多岩石碎块的地方进行了观察,发现这里的岩石碎块硬度较低,用手指就可以揉碎,揉碎后的颗粒非常细,应属粉砂岩。老师讲解的时候告诉我们,这里的物理风化相当强烈,因此形成的碎屑非常细小。通过对某一大石块观察见到,石块明显分为好几层,每层之间有一条约5厘米后的、由鹅卵石排成的一个面。由此可以知道,这个地区为河流冲击成的平原,经过多次沉积下来的泥土经过物理变化又形成了沉积岩。老师后来还说到,这里的岩石固结时,气候非常稳定,为类似扬沙的天气。而这里的岩石为红色,是因为岩石形成时,主要胶结物含有3价铁离子。

6月1日华农

老师带我们去了树木园看已经风化完全了的花岗岩。我们发现,这里的花岗岩风化之后的层黄色为主,夹杂了红色及白色。用手对风化了的花岗岩搓揉,可感到里面有许多细小颗粒。经过较完全风化后的花岗岩,只剩下透明细小的石英,因为花岗岩的成分中,石英最不易分解。花岗岩的风化为化学风化,主要由肉红色的正长石,白色的斜长石,黑色的黑云母和透明无色的石英组成。在华农教三附近的花岗岩化学风化得非常好,用手就可以从石头上弄下写石块。而华农教三附近的花岗岩有呈椭圆的,也有呈片状的。老师解释,这是因为由于某些花岗岩本身有裂缝,而有的却没有,通过流水侵蚀,有裂缝的花岗岩裂缝越来越大,使花岗岩不断侵蚀形成片状;没有裂缝的,由流水侵蚀使形状越来越趋向球状。

第7篇:白岩公园范文

陈宁

今天,因为要到宝岩生态园去春游,我兴奋得睡不着觉,早早地就来到学校。大家也陆陆续续地来到学校,不一会儿就到齐了。

8点30分,我们乘着大把出发了。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车厢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公路两旁那白色的梨花、粉红的桃花,在明媚的阳光下争奇斗艳,迎面吹来的阵阵花香,让人神清气爽。

大约半个小时后,我们到达了目的地。下了车,进入景区,耳边传来了优美的歌声。我顺着歌声仔细搜寻,我惊呆了,我竟然看到了一块会唱歌的“石头”。生态园里,连“石头”也会唱歌,真是奇闻。

绕过会唱歌的石头,我们来到了一个小公园。我一眼就看见了一座小桥。小桥下溪水清澈见底,小金鱼快乐地游来游去,好像在为我们表演优美的舞蹈。公园里还有秋千和跷跷板。虽然我没有过去玩,看着同学们玩得不亦乐乎,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宝岩禅寺门口有两尊金刚像,他们的眉毛都向下弯弯的,好像在说什么。旁边的河里也有很多金鱼,有红色的,还有白色的。河边挺秀的竹子迎风摇摆,就像在招手欢迎我们的到来。

第8篇:白岩公园范文

通过这六天的实习,加深了我对工程地质这门课的认识,让我从书本中走了出来,亲眼见到了真实的地质现象,了解了断层、背斜和滑坡等重要的地质现象,亲自观察了和体验了各种岩石的分布和形态,让我从本质上对三大岩石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实习让我们在自然中更好的理解了原来抽象的概念,使知识具体化,印象更深刻。实习丰富了我们的学习生活,为我们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实习的过程激发了我在将来学习的热情。所以,实习对我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我们对这次实习也做了缜密的部署:

1.时间:2010年5月4日—2010年5月9日

2.地点:河北省秦皇岛市柳江盆地国家地质公园

3.路线:

1).秦皇岛市石门寨镇

2).秦皇岛市祖山东门

3).秦皇岛市北戴河区鸽子窝公园海滩

4.目的:

1).使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和巩固课堂知识,提高在野外识别各种地质现象的能力同时增加感性认识,扩大视野,培养提高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鉴别和观察常见的岩石,矿物特征及工程性质;

3).了解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产生年代、结构、产状、形成原因及现象以及流水的地质作用对岩石的影响和冲刷成河谷的过程;

4).学习运用罗盘仪器测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二、实习地区概况

1.柳江盆地地质概况

柳江盆地为我们在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的主要区域。它位于秦皇岛市区北侧,其中心距秦皇岛市28km,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管辖。

区内有纵贯南北的公路及地方窄铁路与秦皇岛市区相通,交通极为方便。 该盆地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其北、东、西三面为陡峻的高山所包围。贯通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区最主要的水系,自西北流向东南,出盆地后在山海关的南侧入渤海。盆地内丘陵一般海拔200—300m,最高的山为老君顶,海拔493.7m。 本区年降水量为400—1000mm,其中70%集中于7、8月份,所以山洪也主要集中在这个时期。

2祖山国家地质公园概况

部级风景名胜区、部级地质公园和部级稀有植物及濒危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西北部。京沈高速秦皇岛西出口沿秦青公路北行12公里即到,距秦皇岛市区23公里。属原始森林峡谷型自然风景区。因燕山以东、渤海以北诸峰均以它的分支延绵而成,故名“祖山”。1996年开发至今,形成五大景区,100余处自然景点,是淮河以北少有的南派山水。

祖山原始森林峡谷总面积118平方公里,主峰(天女峰)海拔1428米,区内千米以上高峰20多座,植被覆盖率96%以上。象形奇石、云海、日出、古洞、原始丛林、溪流、飞瀑、奇花、高山天然草原、树挂构成景区十大景观。祖山原始森林峡谷是侏罗纪至白垩纪末地壳运动而成。在长期风化剥蚀和流水冲击下,形成了多处绝壁幽谷和造型地貌。

祖山,山势跌宕,峰峦陡峻,因渤海以北、燕山以东诸峰都是由她的分支盘拨而成,故以“群山之祖”名之。她立峭岩作脊梁,以瀑流注血脉,搽娇花饰容颜,披葱茏为秀发。景区内山势陡峻,溪水跌宕,可谓立峭岩作脊梁、注瀑布为血脉、披茂林作秀发,裁白云作霓裳,集雄奇妩媚于一体。峰奇水异,洞幽石美,林丰草茂,历史渊源,是观光旅游、避暑度假、科普考察的绝好场所。

3.鸽子窝公园海滩概况

鸽子窝公园又称鹰角公园。由于地层断裂所形成的临海悬崖上,有一巨石形似雄鹰屹立,故名鹰角石。该石高20余米,过去常有成群的鸽子或朝暮相聚或窝于石缝之中,因此得名鸽子窝。鸽子窝公园是观赏海上日出的最佳之处,每逢夏日清晨,这里云集数万名游客观赏“红日浴海”的奇景。

三、实习内容

1.柳江盆地保护区石门寨西门180米处

该处岩石以沉积岩居多,由地质构造形成。亦有石灰岩,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经长期风化作用,在外表的部分呈深灰色,岩层 为中厚型,中间夹有薄的灰岩。灰岩呈竹叶状,较破碎,属碎屑结构,这些碎屑物质经胶结后形成灰岩。此处岩石约5亿年前形成,属下奥陶世纪,粘土矿物发黄,岩石经强烈的构造运动,由水平变为倾斜,产生背斜现象,并有正断层出现。用地质罗盘测该处岩石的产状,走向为北偏东10°,倾向为北偏东100°,倾角为30°。

由此处向西约200米处岩石出露于地表,经验证为砂岩,其结构为碎屑结构,此处不整合现象明显,由砂岩和灰岩组成,属沉积接触,砂岩约2亿年前形成,灰岩约5亿年前形成,由于形成年代不同,说明为不整合。此现象说明秦皇岛地区至今至少经历了2次地壳运动,因为3亿年间隔形成的不整合面应在海平面下形成,至少经历2个循环,而该处岩石现在又出露在地表。在不整合面上有矿物,是地质学家发现地下矿物的依据。不整合面处强度差,不适合在此面上施工。

2).砂锅店东北200米处

该处为石灰窑产石场,观察此处岩石,岩溶现象明显,有溶沟、石芽、天生桥等。其原因是地壳运动抬升到潜水地表以下,潜水地表共同作用形成的岩溶现象,因岩石中有裂缝,有空间且水有径流通道。岩溶现象是因为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岩石经长期化学反应,使岩石具有可溶性。该处向西北走约100米处,发现大面积的岩石间侵入接触现象,石灰岩中夹有岩浆岩,说明此处经历过火山喷发。该处亦发现有岩墙,较长,宽约3-4米,其走向为南北方向320°,由花岗岩、长石、石英、云母组成。靠近地表的岩石经长期风化,产物为第四纪土,岩石中还发现有岩洞。此处向东南方向约200米处,有大量石灰岩形成的岩层,呈单斜,基本走向为南偏北。在砂锅店东等地,发现石英斑岩,它是花岗斑岩的又一种变种,具隐基斑状结构,石英斑晶特多,普遍具有熔蚀现象。此处也有闪长玢岩,呈岩墙状产出,具隐基斑状结构,斑晶主要是斜长石,有时含角闪石较多,有的基质中含少量石英,有的可见球粒结构和流线结构等。

2. 秦皇岛市祖山东门

祖山为早白垩纪形成,为响山岩基的一部分,此处沉积岩中有破碎带,火山爆发时岩浆从中冒出,冷凝成岩浆岩。祖山占地217平方公里,平面形段呈椭圆形,长轴长25公里,短轴长15公里,南北方向,岩石中以花岗岩居多,占65%左右,为中粗粒,成分主要是成肉红色的正长石,又称甲长石。石英其次,占20%-25%左右,透明发亮。此外,还有云母、斜长石。斜长石呈灰白色,由于长石含量不同,云母颜色也不尽相同,云母占整个岩石的5%-10%。较黑的岩石中,云母含量不超过5%。在此处观察,长石颗粒大小在1厘米左右,晶体颗粒,为结晶结构。山体构造为原生结理构造,山体中有裂缝,都为竖直方向,有原生孔洞,又称之为晶洞构造,而形状不规则的孔隙是水晶的成长地。此处地貌陡峭,险峻,构造为原生结理,由于长期的风化作用及地表水的侵蚀作用,岩石部分竖直掉落,形成深谷奇峰。此处岩石倾角较大,岩体破碎。山体中有河流,称为石河,发源于祖山响山山脉,山上有明长城,由元朝徐达修建,1967年,戚继光重修,基本走向为南北方向,直达青龙。祖山最高峰为响山,海拔为1421米。

3. 秦皇岛市北戴河区鸽子窝公园海滩

此处滨临渤海,为海洋环境。海洋环境按地理位置分为滨海、浅海、半深海和深海。低潮时于海岸带的部分,称为滨海。滨海又分为后滨带、前滨带、外滨带。后滨带为平均海潮线,常年在外;前滨带为平均海潮线到中滨线处;外滨线为中滨线以外的部分。海岸线到海底深约200处的部分,称为浅海,此处阳光充足,有机物含量多,是海洋生物的理想栖息地。深海处动物少。

此处岩石又远古火山喷发而形成,以岩浆岩为主,岩石受海洋水动力作用,常见有海浪作用、潮汐作用和洋流作用,使此处形成有特色的海蚀地貌,有海蚀崖,海蚀柱,海蚀拱桥和海蚀平台等,形成原因有冲蚀作用,磨蚀作用等,使岩石破碎。

岩浆岩受风化作用等变成高岭土、伟晶岩。伟晶岩颗粒大,和花岗岩成分相差不大,由正长石、斜长石、云母、石英等组成。岩石被多组结晶切割。

四、结束语

第9篇:白岩公园范文

福建旅游必去十大景点推荐

1、厦门鼓浪屿

厦门鼓浪屿素有“海上花园”之誉,岛上气候宜人,四季如春。鼓浪屿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最冷月平均温度在13℃以上,全年无霜,是福建甚至全国著名的避寒旅游度假目的地之一。鼓浪屿主要景点有日光岩、菽庄花园、皓月园、毓园、环岛路、鼓浪石、博物馆、郑成功纪念馆、海底世界和天然海滨浴场、海天堂构等,鼓浪屿的夜景也是景区的一大特色。鼓浪屿的沙滩是福建最美的沙滩之一,冬季下海水有点凉,喜欢冬泳的可以去海滨浴场游泳噢!鼓浪屿岛上有大量的三角梅盛开、每逢冬春,繁华开放,三角梅是厦门的市花,日光岩下是最佳赏梅地点。

2、厦门日月谷温泉主题公园

厦门日月谷温泉度假村是集观光度假、休闲疗养、温泉养生、酒店度假等一体的综合性温泉旅游度假村,部级4a景区,包括日月谷温泉主题公园、日月谷温泉酒店以及日月谷温泉私人会所。日月谷温泉度假村充满浓郁的东南亚异国风情,拥有丰富的温泉文化底蕴和珍稀优质的偏硅酸泉和氯化物泉,设有近百个露天温泉泡池,数十种特色温泉,养生坊、戏水狂欢游泳池、SPA理疗专区、月光亭等,冬季来此泡温泉,是不错的选择。

3、湄洲岛

湄洲岛风景名胜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滨海风光和自然资源,是难得的旅游度假胜地。蓝天、碧海、阳光、沙滩构成浪漫旖旎的滨海风光。湄洲岛属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季气候温暖,是福建甚至国内著名的避寒旅游度假目的地之一。岛上有融碧海、金沙、绿林、海岩、奇石、庙宇于一体的风景名胜20多处,形成水中有山,山外有海,山海相连,海天一色的奇特的自然景观。这里主要景点有黄金沙滩、湄洲妈祖祖庙、湄屿潮音、鹅尾神石园、妈祖文化影视园、天妃故里遗址公园等,是网编推荐的福建冬季旅游好去处。

4、福安白云山

福安白云山风景名胜区主峰海拔1450米,为闽东两大高峰之一,有独具特色的地质奇观,秀丽多姿的山岳、峡谷风光,美妙神奇的"佛光"胜境,享誉全国的白云山石臼群等"六大典型景观"和佛光、午时莲等"十大胜景"以及黄兰、龙亭两大峡谷蔚为壮观。黄兰峡谷景区潭深水清,谷中林木茂盛,秋冬之际,尤以红叶为最美。白云山海拔较高,每逢冬季,白云峰山顶水汽凝结,出现雾凇美景,被誉为盛开在冬季的“梨花”的雾凇,呈现一派银装素裹的美丽景象!银装素裹,冰雪晶莹剔透,放眼望去,整片山头白茫茫一片,白雪皑皑,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佛光白云山三绝之一,在冬日一片冰雪皑皑的世界里,更是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

5、武夷山

武夷山终年气温不高,寒暑变化不大,是度假避寒旅游的好地方。武夷山适合冬季旅游的景点有天游峰景观、九曲溪景观和大红袍景观。登上天游峰一览台,可以观赏到九曲溪景观日出、云雾、佛光、夕阳、明月等天游五绝,冬季观云海奇观概率非常大。在九曲溪景观乘坐竹筏,漂流而下,欣赏武夷山"一溪贯群山,两岸列仙岫"的独特自然美景。每年的12月底至来年的2月,是武夷山丹枫最红的时刻,最佳观赏地点为天游峰,冬季武夷山红叶经霜降过后,红叶渐渐地燃烧起来了,红叶点缀着青山绿水。绿黄渐变、黄红相间、鲜红欲滴的红叶,多彩多姿。而位于武夷山的桐木关,最高峰黄岗山海拔2157.8米,可以欣赏到雪景,是武夷山最早下雪的地区。

6、建宁金铙山

金铙山主峰海拔1858米,在我国东南仅次于台湾玉山和武夷山主峰黄岗山。景区内建有福建省内有特色的凌空栈道、高山小火车、高山室外滑雪场、缆车等。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和海拔高,每逢冬季,金铙山出现雾凇奇特景观,这一美景登上 CCTV-13《新闻直播间》。网编建议冬天去金饶山赏雪,乘坐缆车、高山小火车是赏雪景、雾凇最佳方式。金饶山的云海奇观、观日出也是景区一大特色,最佳观云海日出地点为白石顶上,冬季是观云海日出最佳季节之一。金铙山滑雪场位于海拔1780米的山坡上,坐着高山小火车可以到达,沿途可欣赏冬季雪景,尤其是雾凇奇观。滑雪场占地2万平方米,可以让七百人同时在这里玩雪嬉戏。

7、福州贵安温泉

贵安温泉是全国闻名的地热集中地区之一,这里背靠着苍翠的大山,面临清澈的鳌江,潺潺的溪水在此环绕而过,拥有优质的温泉,以此闻名全国。贵安温泉被誉为“福建温泉之乡”,被授予中国十大温泉休闲基地,在福建温泉中很是出名。贵安温泉的日出水量极大,水温最高达92℃,拥有各种特色温泉池80多个,例如花浴组合泉、药浴组合泉等,能够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贵安温泉旅游度假村是集休闲度假、健身娱乐、会议培训等于一身的花园式温泉养生胜地,含有高尔夫球场、温泉游泳基地、露天温泉区、温泉森林公园。冬季来此泡温泉,是不错的选择。

8、龙岩连城天一温泉旅游区

龙岩连城天一温泉旅游区集温泉度假、养生保健、休闲娱乐、会议宴会与一体的温泉度假区。温泉公园是福建省首家以“客家文化”为主题元素的大型半露天温泉,聚集香薰、酒韵、鱼疗、中草药等百余种温泉泡汤疗法,园区亭台楼阁、青砖灰瓦、飞檐翘首、雕龙画栋,彰显浓郁客家文化风情。另配套有健身房、温泉水疗SPA馆、露天泳池、冲浪池和漂流河等多种娱乐项目。周边景区有冠豸山、九龙湖、培田古名居等,是冬季温泉养生的好去处。

9、泉州九仙山

德化九仙山风景区主峰海拔1658米,是闽南重要的旅游胜地。由于海拔高,每逢冬季,瑞雪纷飞,银装素裹,是闽南观雪景的绝佳去处。德化九仙山的雪景,一般在每年冬季12月中下旬时候会迎来第一场大雪,尤其是降雪后的灵鹫岩寺庙雪景,意境最美。德化九仙山另一特色景观就是雾凇,九仙山空气湿度大,云多雾重,每年12-1月份,就会出现雾凇奇景,感受“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自然奇景,欣赏“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广袤无垠。德化九仙山“佛光”也是一大特色,冬天出现佛光的几率会大一点儿,一个冬季大约可以观测到十余次佛光。除了赏雪景、观雾凇、看佛光外,九仙山无光污染,几乎都能看到满天繁星,是小编推荐的观星的好去处。

10、三明玉华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