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幼小衔接业务工作计划范文

幼小衔接业务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幼小衔接业务工作计划

第1篇:幼小衔接业务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现状与原因;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3-0109-02

依据农村本地区往届幼小衔接状况调研分析表明:部分幼儿进入小学一年级后存在以下问题:情绪焦虑,精神疲惫,自信心受挫,厌学失落感;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家长;没有时间观念,偶尔上学迟到,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任务,做事拖拉,畏惧困难;行为不愿受约束,不守纪律,不会听明要求,有时听课注意力不集中,随意讲话,东扯西拉,学习生活节奏缓慢等。究其原因,一是教育环境的差异,如幼儿园美丽温馨的环境布置与小学单调的校园环境对比;活动内容的不同,幼儿园以游戏、娱乐、生活为主的一日活动安排与小学以课堂学习为主的活动对比:幼儿园老师对幼儿生活上、活动、心理上的细心呵护关照与小学教师不再过多关注幼儿生活细节,注重学习成绩好差,幼儿要自主调节学习与生活节奏的差异;课业负担的加重,每天要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课,完成各科的作业任务,经常性的学习测试与评价的差异:执行作息时间的松紧要求不同。因此,孩子必须具有一定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才能跟上节奏。二是农村幼儿大多数为留守儿童,孩子监护人多是隔代老人,老人根深蒂固的陈旧育儿观念认为孩子必须过早地接受拼音、算数、写字等知识教育才能更聪明,才会更快地接受小学教育。加之,他们为减轻监护幼儿责任,节假日索性将孩子送进不规范的私人培训机构,过早接受小学化教育。这种思想与做法势必导致幼儿身心不和谐发展态势,是造成幼儿厌学的根源。三是民营与公立幼儿园并存,生源竞争激烈。为迎合家长口味,争取生源,少数偏远山区幼儿园只得违心违背科学教育的理念,大量灌输知识教育,忽视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学习兴趣的培养、综合能力的训练,导致幼儿园教育变异小学化,导致孩子后进不足。四是部分幼儿园与小学缺乏经常联系,未达成教育共识,幼小衔接工作不到位。因此,幼儿园、家庭、小学、社会需要共同携手,实施科学有效的衔接,才利于促进孩子的正向发展。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他们成长发展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那么如何让幼儿轻松愉快地进入小学,自信独立地适应小学生活呢?幼儿园应该如何做好幼小衔接教育工作呢?

一、幼儿园必须制定落实科学的幼小衔接规划

一是幼儿园应立足幼儿远期发展制高点,以科学幼教理念为依据,因地制宜,制定符合本土特点的园所与班级学期幼小衔接工作整体与阶段规划,将此项工作作为学期教研专题去落实具体活动,并形成教育活动系列。如: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全面学习《3-6岁幼儿学习发展指南》,明确各阶段幼儿身心发展与认知规律,确定各阶段幼儿学习发展目标,制定各阶段幼儿幼小衔接活动专题内容:领会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及科学有效的实施策略。大班要经常性地开展研讨交流活动,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是幼小衔接并不只是幼儿园单方面的事情,需要家长的参与,家庭因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我们要重视做好家长工作。首先,要彻底更新家长落后的教育观念问题。幼儿园开展幼小衔接活动可以邀请家长代表参加,通过定期的专题教研活动与家长会、公共宣传教育栏等形式向全社会、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基本理念与做法,让家长和教师达成思想共识。活动形式多样化:如成立家长学校,聘请幼教专家和优秀家长代表来园讲课,使家长接受家园共育的科学理念。重点要教育家长对孩子多陪伴、少放任;多放手,少依赖;保持家园作息规律与生活学习习惯的一致性:家长要有意识地配合完成幼儿园老师提出的任务,放手让孩子学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而不宜娇惯孩子;暑假中要多带孩子去小学参观,平时让孩子和小学小朋友一起玩耍活动,了解小学学习情况;让孩子多阅读,增长见识,发展心智,不宜送孩子去不正规的幼儿培训机构参与超前学习,认识其弊端;为孩子准备入学必备的学习生活用品。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入学心理诱导。其次,通过召开大班家长会和举办专题讲座、参与幼小衔接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明确幼儿园和小学最明显的几点差异:如生活环境的差异、学习内容、要求与活动节奏的变化、人际交往的变化、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变化将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才能合理地从生理、心理、行为习惯、教育策略等方面为孩子做好人学前的准备工作,使幼小衔接工作有科学依据。还要适当介绍园内幼小衔接工作的具体计划与措施,争取家长的支持配合。要充分发挥宣传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搭建幼儿园与家长沟通的窗口。可以在园区积极开辟幼小衔接宣传展板与班级“家长园地”,大班可设立幼小衔接专栏,有计划地选择和更换内容,让家长在小小的“园地”中,不断接受科学的教育观、儿童观。及时主动地与老师交流孩子的表现情况,从而提升教育理念,调整对幼儿的教养方式,形成家园合作的局面。

二、针对幼小差异,重视大班幼儿的入学准备工作,跟进教育策略

1.生活环境布置和活动节律逐渐与小学接轨

教室环境布置逐步接近小学化:可改变课桌的安放,改围坐为分组座位,定期调换座位,以利于训练幼儿注意力的集中。室内布置尽可能简单实用,可以布置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主题墙、孩子综合表现评比方面的专栏。大班末期的作息制度可适当更改,如适当缩短午睡时间,延长每节上课时间:每周逐渐增加上课或智力活动次数,逐步减少游戏活动时间。强化训练孩子时间观念,要求孩子按时上学,不无故缺课,做事守时有条理。

2.强化训练幼儿对小学环境和学习的适应能力

为了消除幼儿入学后对环境的陌生感,可以让其与大班孩子结对子,观察学哥、学姐做作业的情况。幼儿毕业前夕,可组织大班孩子到小学参观访问,让孩子提前熟悉小学校园环境。走进课堂和一年级孩子一起听课,感受他们的学习生活,以熟悉的榜样来激励孩子爱上小学的强烈愿望。持续关注幼儿注意力与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的培养。训练幼儿课堂上认真听课,积极思考质疑,先思考再举手发言,耐心倾听同伴发言的习惯,有时将评价发言权交给幼儿;多尝试小组讨论交流学习形式,学会合作互动学习。要求幼儿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作业不拖拉,可每天布置少量作业任务,让家长配合督促签名。

3.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和生活自理能力

要充分给予幼儿锻炼的机会,让他们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自己独立穿衣、背书包上学、整理学习用品,不依赖大人。集体生活中安排幼儿轮流做值日生,负责班级幼儿进出场组队秩序,管理门前植物区花草,帮助照顾病弱小伙伴。帮教师收拾碗筷,打扫卫生,鼓励幼儿主动为班级服务。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和劳动观念,力求家园一致,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老师的要求,让幼儿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浇花、择菜、收拾自己的生活用品和房间。幼儿园可以精心组织一些生活自理能力比赛活动:如在规定r间内完成穿衣、系鞋带、穿鞋、收拾玩具与学习用品的评比活动。培养责任感与独立生活自理能力,克服做事拖拉、凡事依赖于师长的坏习惯。

4.提高自主意识与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集体生活最能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将这种能力培养渗透于一日活动教育中。抓住契机主动从幼儿学习生活的细节上人手――如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怎么办?游戏时。如何制定合理的游戏规则?如何与同伴合作?遇到困惑时,教师要引导孩子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想办法,尝试和同伴商量,学会大胆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听取他人好建议的习惯。从而有效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与合作协调或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幼儿园与小学交流对接,共同提升幼小衔接工作成效

幼儿园与小学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合作单位,三年的幼儿园教育对即将进入小学的孩子发展成长影响深远,小学教师对幼儿园入学孩子的评价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择园导向,幼儿园要与当地小学加强长期合作交流,共同组织参与幼小衔接主题活动,力争在思想观念与教育实践活动中达成一致目标,携手共进。

第2篇:幼小衔接业务工作计划范文

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是我们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切入点,家园合作是我们做好衔接工作的有效途径。我们将以新教材为主要教育内容并适当搞好教学补充,以确保教育措施、方法达到预期的目标。其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一、幼儿入学的心理准备

首先,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这对幼儿的发展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其次,注意改变活动室的布局,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分桌区域型环境,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组织幼儿到小学去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把他们带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从而激发他们上学的欲望。回园后我们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指导。在园创设小学一日流程表提示幼儿生活意识。

再次,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将发生新的变化。幼儿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因此,培养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十分重要。班级加强了值日生的责任意识。

最后,加强纪律教育。幼儿入学前应具备的心理准备方面要有强烈的求知需要,能控制冲动,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班内每周评选优秀小榜样。

二、幼儿入学的知识准备。

重点做好三个衔接。

1、注意水平的衔接。

幼儿阶段的注意主要是无意注意,小学生上课时需要的是有意注意,即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把注意指向教师。针对这一变化,教师应重视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幼儿的注意水平。教师要慢慢减少教学活动的游戏成分,逐渐把幼儿的无意注意发展为有意注意。可通过教师的要求,活动的规则,幼儿间的竞争来实现。

2、思维能力的衔接。

学习活动说到底是一种思维活动,学习成绩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为幼儿入学作准备,其中很重要的方面是思维能力的准备,即学习活动中不仅有感知、记忆的过程,更要有归纳、概括、推理活动的参与。从"拉动幼儿发展"的角度出发,精心策划教学活动,因为大班幼儿思维异常活跃,好奇心强,教学的内容要有适度的挑战性。

3、知识点的衔接。

在大班要不要教幼儿学习小学知识?教师应根据幼儿学习的特点和愿望,把握分寸。如:语言课上和幼儿玩一些口语化的、感受四声的语音游戏,根据每天学习的拼音进行组词游戏,拼拼读读锻炼幼儿的发音。根据汉字、字母、数字的基本笔画进行前书写练习。幼儿上学后如果掌握一些零星的知识,上学后容易引起认知共鸣,产生强烈的上学愿望。

做好以上三方面的幼小衔接,教师要当作重要任务,认真对待完成。

三、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具体措施。

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没有家庭教育和社会的相互配合,教育就不成合力,教育就难以真正影响和实施。因此,为增加"衔接"工作的实效性,做好家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3月底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从而让大班的家长们能够初步了解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小学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除了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各种准备,并能够让这些家长有针对性的为自己的孩子进行各种有目的性的训练和培养。

2、利用家园共育栏目,向家长们宣传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这样做的目的,一可以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为入小学的学习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二可以培养幼儿责任性,使幼儿进入小学的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以防出现在学习上的虎头蛇尾。

3、利用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电话交谈、家访、QQ留言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四、加强与小学的联系与交流

1、改变以往的一些习惯做法,4月份带幼儿去小学观摩,从单一的观摩小学的教学活动,可以涵盖到观摩小学的各种活动、环境布置、校舍面貌等,从而进一步的激发幼儿向往对小学的学习生活,更进一步的培养幼儿入小学的兴趣。

2、通过创设班级主题环境用图片、资料、电教等各种教育形式,帮助幼儿认识入小学后的学习与生活。

3、注意对大班幼儿在书写,阅读等方面的良好习惯的培养;适时调整大班幼儿的生活作息时间表,使幼儿能够逐步适应小学学习与生活的节奏。

4、认真做好幼小衔接各项工作的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整理幼儿档案,收集幼儿在园资料,做好离园毕业的资料。

五.毕业活动

第3篇:幼小衔接业务工作计划范文

幼小衔接教育工作总结

一、开展了具有班级特色的教育教学工作:

1、本学期,我班结合大班的年龄特点,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上面。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根据班级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教育教学活动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各学科领域、各活动区域以及幼儿家庭教育当中。经过一个学年的努力,每一位幼儿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2、在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中,我们重点对幼儿进行了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自我服务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经过一学年的努力,我们认为:班级大部分幼儿能够较认真的完成老师每次交给的任务,在与同伴的合作中能够用较灵活的方式较好的与同伴进行游戏,遇到困难时能够和同伴们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班级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3、在日常教学中,继续以园本课程为指导开展主题活动,本学期我们进行了春天的秘密和我要上学了两个主题,教师结合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兴趣设计活动,活动中体现幼儿为主体的原则,做好幼儿的实证收集,及时展示幼儿活动情况,帮助家长了解主题进展情况,充分体现主题活动的延续和深入。

4、班级环境的布置与主题密切配合,发挥班级幼儿的美术特长,每一次的环境布置都邀请幼儿共同商量、共同完成,在春天的秘密、我们要上小学了、的环境布置中充分体现出了班级幼儿集体的智慧。

5、本学期,班级幼儿参与了班级种植自然角的建立,我们结合主题在种植园地里面种了许多的植物,幼儿学习进行观察记录,以此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长过程。

6、学期初,我们提出将快速阅读运用到教学中,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们发现,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7、本学期,组织幼儿积极参与了园里组织的各项大型活动,都获得家长以及园领导、同事们的好评。

二、引进家长参与班级管理机制,鼓励家长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人:

本学期,我们采取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工作中多发挥家长作用,及时让家长们了解班级教育教学情况、幼儿在园情况,具体做法为:

1、鼓励家长配合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通过每周一次的亲子作业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进展情况,及时了解幼儿发展水平。

2、每一次的主题活动家长都能够积极参与,主动通过各种渠道为主题的开展提供各种有价值资料,有了家长的参与,我们本学期的教育活动真正做到了家园共育。

3、做好幼儿专访、约访、电访工作,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情况,了解幼儿在家情况,努力达成教育的一致性。

4、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园里的各项活动,家长们都能够积极参加,家长与教师间建构起了平等、信任、友谊的桥梁。

三、卫生保健尽量做到家长满意:

1、本学期,我们严格按照园里的要求做好了班级各项卫生保健工作,让幼儿生活在一个整洁、舒适的环境中。

2、做好生病幼儿的护理工作,坚决杜绝传染病流行,本学期,班级无一例传染病,班级幼儿的出勤率一直较高。

3、保育教师和班级教师一起共同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了幼儿安全事故的发生。

4、保育教师与班级教师一起,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重点引导几个挑食、食欲差的幼儿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本学期,我们幼儿的身高、体重增长速度较快。

四、班级成员配合默契,自我成长初现

本学期,班级教师在工作中遵循一切为了班级班级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针对班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召开班会,教师间经常沟通、交流,做到了互相学习,及时反思,随时调整。

总之,在来年的工作中,我们会更加努力,向先进班级学习,争取使我们的工作更上一层楼。

幼小衔接教育工作总结

夏天炎热的脚步轻轻走来,匆匆茫茫的一学期过去了,我们的孩子们也即将踏入小学的门槛,结束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不能不感叹时间的飞逝,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每一分钟都是那么快乐,回顾这个学期的工作,看到孩子们在各个方面的成长,我不禁回忆起一路走来的足迹。

一、班级工作管理方面。

本学期我们班级三位成员能严格遵守园里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执行各种计划与要求,以高度的责任心与职业道德,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认真学习《纲要》精神和园务工作计划,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认真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各项学习。班级成员能以主人翁的态度来面对班级的各项事务,团结、学习、互助、乐于奉献,彼此间经常沟通,有事大家商量,牢固树立幼儿第一的意识。从而促使班上工作正常、有序、较好地开展。在主题活动、六一艺术节活动、毕业典礼等活动中,我们能共同地商讨,并积极投入节目的设计与排练中,充分表现出班级成员的团结协作与主人翁精神。

二、教育教学工作方面。

大班幼儿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广泛的兴趣,对事物和现象的了解比较积极主动。为此,我们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和本班孩子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了教育教学计划,结合主题探究课程,开展了《不一样的我》、《走近小学》、《大自然的语言》、《从头到脚》、《动感天地》等八大主题活动。在新《纲要》指导下,我将新的的教育理念融入课程设置中,将各领域的活动有机地整合,相互渗透,注重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学习中。同时我们认真备课,做到了教育活动充满童趣,吸引住孩子,让他们在愉快的游戏中,学习知识,在教育过程中,针对不同幼儿的个性及兴趣,我们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充分发挥孩子的能动性。为幼儿创设了尊重、理解、关爱、平等、和谐的育人环境。一学期以来,孩子们在学习兴趣、学习方法、自制力、观察力、想象力、合作意识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他们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开朗活泼的性格,学习兴趣增强了,幼儿的智力水平得到充分的提高,在教学活动中,采用探索在前,讲解在后的教学形式,大大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在计算方面体现较明显。同时幼儿的绘画技能明显提高了,画图线条较连贯、流畅,能较好的组织、安排画面,初步展现了绘画方面的创造力。

在阅读方面,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创设了与每个主题相结合的工作,在工作中有计划有步骤地提供材料,和对幼儿进行阶段性、针对性地观察指导。在阅读活动中我们运用多种活动方式,来让幼儿进行学习阅读,在丰富的活动中,大班的孩子对于阅读的兴趣更大了,在课上拓展了幼儿的思维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幼儿的阅读水平不断提高。

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也是本学期的一重点,这学期是本班幼儿在幼儿园生活的最后一个学期了。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转折点。因此,本学期我们从保育和教育两方面同时着手来帮助孩子形成过渡。有意识地多向孩子介绍一些小学里的生活、学习情况。使他们对学习生活有一定的了解,并盼望自己做个小学生,从思想上做好入学准备。带幼儿去参观小学,了解哥哥姐姐的在校生活,了解和熟悉小学的学习环境及学习活动。了解和熟悉小学生的生活作息制度。认识小学生的学习用品,知道他们的使用方法。让他们对学校有直观的认识。学做小学生,计算课上注意让幼儿计算真正理解数概念,多让幼儿进行口头计算游戏,训练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培养幼儿的口算、心算的能力。读写方面注意训练幼儿书写的技能,逐渐掌握握笔姿势、书写速度,组织幼儿进行前书写前阅读前算术准备。同时我们还结合《走进小学》这一主题,请幼儿每人准备一只书包,早上背来,练习保管好自己的文具盒、手工作品等物品,下午背回家去,自己整理书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理能力。经常布置简单的家庭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通过一学期的努力,班级大部分幼儿能够较认真的完成老师每次交给的任务,在与同伴的合作中能够用较灵活的方式较好的与同伴进行游戏,遇到困难时能够和同伴们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班级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三、家长工作方面。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最重要的生活场所,父母对幼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无所不在的。因此,我们通过多种形式与家长交流,丰富家长对幼小衔接工作开展的方法,增进家园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在教育幼儿上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幼儿发展。经常利用幼儿入园和离园的时间,与家长交换意见,用换位思考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随时与家长沟通孩子的情况,听取家长的意见和要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断改进工作,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与帮助。在本学期,我班开展了一些活动,得到了家长们的好评。家长会主要是针对幼小衔接来进行,孩子们马上就要进入小学了,针对家长们的问题和困惑,我们邀请了天妃小学的老师来向家长们交流,孩子上小学之前的一些准备工作等。

四、卫生保健工作方面。

本学期,我们严格按照园里的要求做好了班级各项卫生保健工作,让幼儿生活在一个整洁、舒适的环境中。做好生病幼儿的护理工作,坚决杜绝传染病流行,对幼儿进行安全防范教育,时刻提醒幼儿意外就在身边,结合幼儿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安全、营养的保健教育,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班级内有一名幼儿手足口病发生后,我们及时做好其他幼儿的消毒措施,保证班上其他幼儿的健康。

第4篇:幼小衔接业务工作计划范文

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总结

本学期各项工作即将结束,在孩子们即将完成大班上学期学习任务之际,我们班级全体教师坐在一起,对照本学期初制定的班级工作计划,回首所做过的工作,共同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具体总结如下:

一、开展了具有班级特色的教育教学工作:

1、本学期,我班结合大班的年龄特点,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上面。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根据班级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教育教学活动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各学科领域、各活动区域以及幼儿家庭教育当中。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每一位幼儿幼儿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2、在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中,我们重点对幼儿进行了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自我服务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们认为:班级大部分幼儿能够较认真的完成老师每次交给的任务,在与同伴的合作中能够用较灵活的方式较好的与同伴进行游戏,遇到困难时能够和同伴们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班级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3、在日常教学中,继续以园本课程为指导开展主题活动,本学期我们进行了花和运动两个主题,教师结合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兴趣设计活动,活动中体现幼儿为主体的原则,做好幼儿的实证收集,及时展示幼儿活动情况,帮助家长了解主题进展情况,充分体现主题活动的延续和深入。

4、本学期我们根据主题进展情况设计一些与主题有关的区域活动材料,活动区材料根据主题的进展及有计划有目的进行投放,适时地与以调整。本学期应家长的要求在活动区增设的一些棋类游戏也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5、班级环境的布置与主题密切配合,发挥班级幼儿的美术特长,每一次的环境布置都邀请幼儿共同商量、共同完成,在花花世界、我们一起来运动、新年到了的环境布置中充分体现出了班级幼儿集体的智慧。

6、本学期,班级幼儿参与了班级种植园地的建立,我们结合主题在种植园地里面种了许多的花卉,幼儿学习进行观察记录,以此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长过程。

7、学期初,我们提出将浸入式英语活动运用到体能活动中的设想,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们发现,除英语老师独立带班的水平提高很快以外,班级幼儿的英语会话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8、本学期,我们着重幼儿健康体质的培养,组织幼儿坚持开展体育锻炼,在本次的小小运动会上,班级幼儿在团体操表演以及各单项比赛中获得了较好成绩。

9、本学期,组织幼儿积极参与了园里组织的各项大型活动,其中中秋节大带小活动、国庆亲子看花展活动、家长开放日、秋游、迎新年小小运动会等活动都获得家长以及园领导、同事们的好评。

二、引进家长参与班级管理机制,鼓励家长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人:

本学期,我们采取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工作中多发挥家长委员、家庭联络小组组长的作用,及时让家长们了解班级教育教学情况、幼儿在园情况,具体做法为:

1、鼓励家长配合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通过每周一次的亲子作业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进展情况,及时了解幼儿发展水平。

2、每一次的主题活动家长都能够积极参与,主动通过各种渠道为主题的开展提供各种有价值资料,有了家长的参与,我们本学期的教育活动真正做到了家园共育。

3、做好幼儿专访、约访、电访工作,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情况,了解幼儿在家情况,努力达成教育的一致性。

4、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园里、班级举行的各项亲子活动,其中亲子制作花的大书、小小运动会上亲子跳绳表演、参观花卉市场、参观迎春花展等活动,家长们都能够积极参加,家长与教师间建构起了平等、信任、友谊的桥梁。

三、卫生保健尽量做到家长满意:

1、本学期,我们严格按照园里的要求做好了班级各项卫生保健工作,让幼儿生活在一个整洁、舒适的环境中。

2、做好生病幼儿的护理工作,坚决杜绝传染病流行,本学期,班级无一例传染病,班级幼儿的出勤率一直较高。

3、保育教师和班级教师一起共同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了幼儿安全事故的发生。

4、保育教师与班级教师一起,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重点引导几个挑食、食欲差的幼儿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本学期,我们幼儿的身高、体重增长速度较快。

四、班级成员配合默契,自我成长初现

本学期,班级教师在工作中遵循一切为了班级班级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针对班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召开班会,教师间经常沟通、交流,做到了互相学习,及时反思,随时调整。经过一学期的努力,班级年轻教师的带班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班级工作也得以顺利完成。

五、不足及努力方向:

本学期,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有不少不足:

(1)班级幼儿的观察记录还应该进一步完善,应该尝试做好幼儿的个案追踪、分析。

(2)班级教师在活动区材料制作、整理方面有待提高。幼32家32儿童 在来年的工作中,这些都是我们的努力方向,我们将努力向先进班级学习,争取使我们的工作更上一层楼。

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总结

本学期各项工作即将结束,在孩子们即将完成大班学习任务之际,我们班级全体教师坐在一起,对照本学期初制定的班级工作计划,回首所做过的工作,共同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具体总结如下:

一、开展了具有班级特色的教育教学工作:

1、本学期,我班结合大班的年龄特点,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上面。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根据班级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教育教学活动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各学科领域、各活动区域以及幼儿家庭教育当中。经过一个学年的努力,每一位幼儿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2、在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中,我们重点对幼儿进行了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自我服务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经过一学年的努力,我们认为:班级大部分幼儿能够较认真的完成老师每次交给的任务,在与同伴的合作中能够用较灵活的方式较好的与同伴进行游戏,遇到困难时能够和同伴们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班级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3、在日常教学中,继续以园本课程为指导开展主题活动,本学期我们进行了春天的秘密和我要上学了两个主题,教师结合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兴趣设计活动,活动中体现幼儿为主体的原则,做好幼儿的实证收集,及时展示幼儿活动情况,帮助家长了解主题进展情况,充分体现主题活动的延续和深入。

4、班级环境的布置与主题密切配合,发挥班级幼儿的美术特长,每一次的环境布置都邀请幼儿共同商量、共同完成,在春天的秘密、我们要上小学了、的环境布置中充分体现出了班级幼儿集体的智慧。

5、本学期,班级幼儿参与了班级种植自然角的建立,我们结合主题在种植园地里面种了许多的植物,幼儿学习进行观察记录,以此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长过程。

6、学期初,我们提出将快速阅读运用到教学中,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们发现,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7、本学期,组织幼儿积极参与了园里组织的各项大型活动,都获得家长以及园领导、同事们的好评。

二、引进家长参与班级管理机制,鼓励家长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人:

本学期,我们采取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工作中多发挥家长作用,及时让家长们了解班级教育教学情况、幼儿在园情况,具体做法为:

1、鼓励家长配合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通过每周一次的亲子作业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进展情况,及时了解幼儿发展水平。

2、每一次的主题活动家长都能够积极参与,主动通过各种渠道为主题的开展提供各种有价值资料,有了家长的参与,我们本学期的教育活动真正做到了家园共育。

3、做好幼儿专访、约访、电访工作,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情况,了解幼儿在家情况,努力达成教育的一致性。

4、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园里的各项活动,家长们都能够积极参加,家长与教师间建构起了平等、信任、友谊的桥梁。

三、卫生保健尽量做到家长满意:

1、本学期,我们严格按照园里的要求做好了班级各项卫生保健工作,让幼儿生活在一个整洁、舒适的环境中。

2、做好生病幼儿的护理工作,坚决杜绝传染病流行,本学期,班级无一例传染病,班级幼儿的出勤率一直较高。

3、保育教师和班级教师一起共同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了幼儿安全事故的发生。

4、保育教师与班级教师一起,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重点引导几个挑食、食欲差的幼儿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本学期,我们幼儿的身高、体重增长速度较快。

四、班级成员配合默契,自我成长初现

第5篇:幼小衔接业务工作计划范文

为深入贯彻落实《规范“幼小衔接”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精神,推进幼儿园科学保教和小学零起点教学,根据商南县教育局转发省教育厅《关于规范“幼小衔接”工作的指导意见》(陕教规范〔2019〕6号)要求,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幼儿园“小学化”

专项治理,现就我街道办规范“幼小衔接”工作专项治理活动制定方案如下:

一、治理范围

全街道办各级各类幼儿园,各级各类小学起始年级。

二、工作目标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纠正幼儿园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强化知识技能训练等“小学化”的倾向;纠正小学“非零起点”教学,不落实课程标准,提前教学等行为。通过专项治理行动,进一步落实以幼儿为本、尊重幼儿年龄特点与身心发展规律的价值理念,让幼儿园“小学化”教育的内容、方式、环境得到有效治理,保教工作进一步规范,保教质量进一步提高。

三、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规范“幼小衔接”工作的组织领导,街道办中心小学及幼儿园成立规范“幼小衔接”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徐  勇

副组长:王  霞  王懿文

成  员:各村校校长(园长)民办园园长

街道办中心幼儿园:负责制定全街道办规范“幼小衔接”专项治理活动方案;牵头负责“幼小衔接”专项治理工作,重点抓好幼儿园专项督导检查工作,确保幼儿园科学保教,无“小学化”倾向;负责协调治理工作及相关档案资料收集整理。

街道办中心小学:负责小学“幼小衔接”排查整改等工作,督查指导小学严格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规范招生行为,坚持“零起点”教学。

街道办中心小学、幼儿园:负责民办幼儿园幼小衔接排查整改等工作;负责将民办幼儿园专项治理情况纳入年检并制定责任追究方案。

街道办中心小学、幼儿园:负责将幼儿园“去小学化”和小学“零起点”教学纳入教师培训计划并制定专项培训方案;负责将幼儿园、小学一年级教学规范情况和校长目标责任制考核、教师评优树模挂钩。

街道办中心幼儿园:负责开展幼儿园“去小学化”和小学“零起点”教育教学研究,负责围绕幼小衔接、科学保教加强业务指导,负责组织开展课题研究、送教下乡等相关活动。

四、工作安排

2019年为规范“幼小衔接”工作专项治理行动年。专项治理行动分三个步骤实施:

(一)全面排查阶段(2019年5月):对照县教育局转发省教育厅《关于规范“幼小衔接”工作的指导意见》(陕教规范〔2019〕6号),对辖区内幼儿园(含附设学前班)、小学(含教学点)进行全面摸排,如实填报《幼儿园“去小学化”教育活动摸底表》《小学“零起点”教学活动摸底表》摸底表于5月29日前报中心幼儿园保教处(摸底表用Excel格式发送)。

(二)综合治理阶段(2019年6月至8月):各幼儿园(含附设学前班)、小学(含教学点),逐层签订公开承诺书,并通过合适途径或张贴,接受监督;结合排查摸底情况,建立问题台账、责任清单,明确整改时限,实行销号管理,纠正和去除错误的教育教学方式,切实做到学前科学保教、小学“零起点”教学、校外培训行为规范;组织开展“科学做好入学准备”为主题的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引导家长认清“拔苗助长”的危害,纠正“抢跑”心态。中心小学、幼儿园将联合组织开展民办园年检、送教下乡、暑期教师培训等系列活动,确保综合治理工作有序、有效推进。

(三)检查巩固阶段(2019年9月至12月):街道办中心小学及幼儿园将联合开展规范办园行为暨“幼小衔接”工作专项治理督导检查,对整改不彻底、不到位的,予以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并接受县科教体局和督导室联合开展规范办园行为暨“幼小衔接”工作专项治理督导检查。对查处的问题立即整改。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树立科学教育理念,规范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推进幼儿园科学保教和小学“零起点”教育,是纠正和防止“小学化”的倾向的有力举措,更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街道办中心小学及幼儿园高度重视,成立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制定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坚持依法依规,确保如期完成治理任务。

(二)强化培训指导。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落实小学“零起步”教学,村级小学、村级幼儿园和各教学点是重点监控对象。中心幼儿园将认真落实帮扶工作职责,扎实开展专项督查、送教下乡、专题培训活动,确保辖区各小学校长、园长和教师在规范“幼小衔接”方面能够得到经常性的业务指导,切实提高校长、园长和教师的科学育人能力。中心小学及中心幼儿将积极沟通,全力配合,确保督查不走形式,整改落实到位。

第6篇:幼小衔接业务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断层现象;幼小衔接;路径

【中图分类号】G5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95-02

1“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的阐释

朱慕菊是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巡视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原主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国家教委在1990-1994年间合作项目之一。意在揭示我国部分城市与农村在幼小衔接方面存在普遍性和规律性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教育指导意见。该项目朱慕菊为项目主任,由北师大、西北师大、南京师范、华南师大的专家教授组成的指导小组。通过调查研究发现:

从幼儿园到小学,不仅是学习环境的转换,也包括教师、朋友、行为规范和角色期望等因素的变化。处于幼儿园和小学衔接阶段的儿童,通常存在着下列六个方面的断层问题:

(1)关系人的断层, 儿童进入一年级以后,必然要离开幼儿园教师(通常被认为是第二个母亲),而开始接触期望水平较高的小学教师,接受更加严格的要求,由于关系人的较大转变,儿童会感到更大的压力和负担,部分儿童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

(2)学习方式的断层,在幼儿园儿童主要进行自由游戏和探索式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心情愉悦,而在一年级,儿童要进行正规科目学习,教师对儿童有较高的学习期望,儿童需要花费较多的精力学习知识,对于这种差别较大的学习方式,儿童必然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

(3)行为规范的断层,在幼儿园儿童的活动通常是自由的,基本没有什么约束条件,经过长期活动以后,儿童会认为这种活动方式是理所当然的,而进入一年级以后,儿童必须融入集体,他们以往的感性将渐渐被理性和规则所控制,儿童要服从集体规范,遵循学校规则,改变以往的活动规范,必然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

(4)社会结构的断层,儿童进入一年级以后,必然要与幼儿园的伙伴分离,同时,为了获得新班级的认同以及自己在班级的社会位置,儿童要在小学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结交新的朋友;

(5)期望水平的断层,儿童进入一年级以后,家长和教师会对儿童给予新的期望,相对于幼儿园阶段而言,为了使儿童以学业为主,必然要减少儿童游戏的时间;

(6)学习环境的断层,在幼儿园,儿童的学习环境是自由、活泼、灵巧的,儿童大部分时间都可以自由活动,进入一年级以后,儿童的科目学习开始变的繁重,教师的教学内容增加,减少布置教室的时间,教室的环境变成单调的桌椅、课本,儿童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课堂学习,从而减少之前在幼儿园游戏的时间,必然会使儿童感到压抑。

总之,幼儿园为儿童提供的是一种充满生活气息,感性情景丰富,宽松、亲切的活动情景,而进入一年级后,儿童开始面对一种相对规范,带有强制性要求的规范情境。从教育事业的整体性和一致性来看,幼小衔接即是要求对这两种情景进行适度、合理的调适,从而使之顺利过渡,减少儿童从幼儿园进入效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因此,如何解决好这六个断层的连接问题,是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关键。

2我国幼小衔接工作路径

2.1重新划分学制:现阶段,国内教育阶段的划分是3-6岁儿童为幼儿教育,6-11岁儿童为小学教育,而在国外初级教育比较好的国家,如法国,一般是将2-11岁儿童的教育划分为三个连续的阶段:一是启蒙学习阶段(2-5岁);二是基础学习阶段(5-8岁);三是深入学习阶段(8-11岁)。因此,为了减少国内幼小衔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考虑将我国的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阶段进一步划分,笔者认为可将3-5岁儿童的学习划分为初始学习阶段,在该阶段儿童通过简单的知识理论传授,寓教于乐,以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为主;将5-8岁儿童的学习划分为适应学习阶段,在该阶段儿童由幼儿园的自主探索活动向小学集体学习活动过渡,培养儿童的独立学习和适应集体的能力,初步养成自觉和独立学习的习惯;将8-11岁儿童的学习划分为深入学习阶段,在该阶段,儿童增加学业任务,主要以课程以学习为主,减少儿童游戏以及其它活动的时间,儿童在该阶段以学习知识为主。通过对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新学制的划分,可以使儿童由幼儿园向小学更加顺利的过渡,进一步减少幼小衔接过程中出现的断层问题,使儿童快乐、健康的成长和学习,因此,根据国外儿童学习阶段的划分,对我国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学制的从新划分是十分有必要的。

2.2调整课程内容:现阶段,国内幼儿教育课程主要包括健康、语言、科学、社会、 艺术五大领域,小学教育课程包括语文、数学、体育、美术、科学、自然等学科,但以语文和数学知识教育为主。为了消除儿童由幼儿园进入小学时在学习方式上的断层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在幼儿教育的最后两年增加语文和数学的学习,以培养儿童的学习能力,初步养成儿童的学习方式,避免儿童由幼儿教育进入小学教育阶段在学习方式上的断层,同时,可以在小学阶段的前两年增加一门生活课,该课程可以是科学课和生活课的合并,使儿童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对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多种多样的探究,学习生活相关的各种初步的科学知识。通过以上课程内容的调整设置,可以使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相互靠拢,顺利过渡。儿童在更好的进行学习的同时,减少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梯度,从而使幼小衔接可以顺利进行。

2.3调整期望水平:在幼儿园阶段,家长和教师更加注重儿童健康的全面发展,通过大量的游戏和活动对儿童进行启蒙式教育,培养儿童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然而在小学阶段,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加,教学任务的加重,家长和教师对儿童的期望发生转变,重在关注儿童的学习成绩、掌握知识的能力,为了使儿童以学业为重,必然要减少儿童游戏和其它活动的时间,使儿童感到压力和困惑。为了消除期望水平的断层,以实现儿童由幼儿园到小学的顺利过渡,可以通过调整家长和老师的期望水平来实现。家长和教师要意识到幼儿园和小学是连续的两个阶段,儿童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不能生硬的转变期望水平,要柔性调整,在幼儿园教育的后两年,期望水平要有意识地提高,适当提高对儿童的要求,以使儿童适应这种转变,在小学教育的前两年,要从较低的期望水平适当过渡,逐步减少儿童的游戏时间,逐步提高对儿童的要求, 使儿童的学习生活循序渐进,消除儿童由于家长和教师期望水平变化所产生的困惑。

2.4调整学习环境:在幼儿园,儿童的学习环境是自由、活泼、灵巧的,儿童大部分时间以自主学习为主,进入一年级以后,儿童的科目学习开始变的繁重,教师的教学内容增加,减少布置教室的时间,教室的环境变成单调的桌椅、课本,学习环境的变化必然会使儿童感到压抑。为了消除学习环境的断层为幼小衔接带来的问题,可以考虑使幼儿园和小学两个环境创设靠拢。比如幼儿教育的后两年,环境创设上增加一些儿童的书写、计算作品,增加一些“我要上小学”主题墙壁创设,日常生活中通过角色游戏帮助儿童尽早熟悉小学一年级的学习要求和作息制度。同时,在小学教育的前两年,可以在教室布置一些儿童在幼儿园时期自己的作品,可以设立美工角、科学角等,以减少儿童在进入教室时产生的陌生感,让儿童爱上教室,使儿童顺利完成由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学习环境的转变,完成幼小衔接的顺利过渡。在班级建设中,幼儿园可以考虑组建大班级,让不同班级的孩子都能在一起活动、游戏、探索知识,有助于儿童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逐步培养儿童由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的过渡意识。

2.5调整教学形式:现阶段,在幼儿园,教学形式还是主要以儿童自主活动为主,通过角色游戏等形式探索知识,获取经验,教师是游戏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而在小学,教师大多是组织者,儿童则成了接受者,大多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这种从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的教学形式的巨大转变,儿童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为了消除幼小衔接过程中学习方式的断层,笔者认为可以考虑在小学教育的前两年进行教学组织形式的调整,比如,丰富教学内容,引入有创造性质的儿童游戏活动,在教育内容中充实各方面的知识,最大限度地激发儿童的认识兴趣,满足他们对实际活动的需要,同时,又使儿童可以学到文化知识,在此基础上培养儿童对周围环境的关心和责任。在小学前两年的时候广泛运用游戏方式,为儿童顺利进入小学学习状态,营造良好的情绪氛围,使儿童从具体形象性思维更好地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使儿童能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表现创造性、想象力和责任心,从而提高儿童的独立实践能力。

3幼小衔接工作的展望

综观国内幼小衔接的现状,还普遍存在着断层问题,一般是幼儿园向小学靠拢的多、而小学向幼儿园靠拢得较少。幼小衔接工作是幼儿园和小学两方面的事情,只有一方另一方靠拢,是搞不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幼儿园与小学双方应针对学习方式、习惯培养、行为规范等问题进行研讨,形成一定的共识,根据两个阶段的差异性互相靠拢,共同向儿童的兴趣需要靠拢,这是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关键环节。家长也要积极配合幼儿园和小学工作,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笔者相信只要家长、幼儿园和小学三方共同努力,必然能解决幼小衔接的断层问题。

参考文献

[1]赵月娥,庞威. 我国幼小衔接现状透析[J].内能股教育,2008,(5)

[2]杨敏. 法国解决“幼小断层”问题的措施述评[J].当代学前教育,2009(1):47

[3]李灵. 走好学习生涯的第一步——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好家长,2009(Z1)

第7篇:幼小衔接业务工作计划范文

一. 本学期工作目标:

围绕一个主题:求质量,突特色。

树立两种理念:“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的办园理念,“服务于教师、幼儿、家长”的理念。

构建三高目标:思想觉悟高、业务水平高、教育质量高。

坚持四个到位:敬业爱岗、严谨治学、尊重幼儿、优质服务。

做好五项工作:

*幼小衔接课题和十五规划课题的研究工作

*做好0-3岁与幼儿教育的衔接研究工作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探究与课程建构的实施完善

*加强课程管理,提高实践反思(观察记录研究)

*继续探索课程评价与幼儿发展评价方法

二. 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办园质量。

1.完善幼儿园的量化考核评估细则

在上学期改革的基础上再细化,将量化评估细则调整得更加便于操作,通过量化评估,真正达到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为目的。此项工作在学期初期完成。

2、加强班级工作的管理力度。本学期各个班级对常规管理常抓不懈。幼儿园出台班主任管理职责,对管理规范的班主任实施奖励,强化班长的管理意识,提高班长的管理水平、决策水平以及协调水平,以良好的班级形象、优质的服务态度、全新的工作理念,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3.努力办出特色,推动办园创新。幼儿园将组织家委会和伙委会议,听取家长的建议,努力改进工作,扩大幼儿园各方面的影响力。幼儿园将按照分类标准进行自查,找出差距,调整不足,全园围绕工作重心调整目标方向,达到分类标准的要求。

4.发挥省示范园的辐射带动作用。本学期,与新的合作伙伴继续开展手拉手活动,争取带动一到两所幼儿园逐步发展。

5.加强安全管理,完善防范措施。本着为幼儿的安全和身心发展负责的态度,幼儿园结合安全月加强安全防范措施,从园舍设备的使用与维修角度出发消除不安全隐患,完善安全制度。重点是全园卫生安全要求和食堂管理,其次,各班教师把安全工作纳入日事议程,利用有利时机加强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三.抓队伍建设,促发展成长。

1. 加强师德修养,树立良好形象。

结合师德月,幼儿园要求各班教师利用宣传栏向家长、幼儿服务承诺,使教师的工作受到家长严格的监督,以良好的师德形象服务于家长、幼儿,以良好的榜样做出表率,办出家长满意的放心园。

2. 抓队伍,促发展。

(1)利用互动式培训模式组织教师开展各类活动,采用“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的理念进行参与式互动,切实提高培训质量。

(2)扎实开展“三个一”(阅读一本好书、树立一种理念、尝试一种方法)读书学习活动。

(3)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班级、班与班、级部之间、全园之间的一种相互合作、交流、反思、进取,形成研究合力。

3、强化培训,加快发展。

① 加强园本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本学期结合教科研需要,将组织教师加强科研方法培训,掌握运用科研方法进行课题研究。此外,每月有教研组长组织教师对课程进行分析与调整,每周有班主任组织班上教师进行讨论,每个主题有教师进行及时评估,不断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

②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自学和学历达标,自我加压、自我完善,使学历达标,并为骨干教师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四、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促进保教质量提高。

重点工作:继续贯彻两个《纲要》,加强对幼小衔接课题进行调研,促进小学与幼儿园的研究双边活动;调整园本课程方案,完善课程评价体系;重视环境资源的创设、开发与利用;开展0-3岁早期教育研究活动,注重与幼儿教育的衔接和托幼一体化的早期教育研究,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1、课程评价。开展实质性评价,引导教师注重过程性评价,做好平日工作记录与反思,将全体教师共同研究的评价表格用于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以达到适宜于幼儿的发展需要。

2、开展园本培训,调整教研机制。本学期幼儿园尝试建立有活力的学习型小组,在实际开展的各种教研活动的同时,各班成立研究小组,每位教师随时随地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本学期将进一步完善教研成果制度,创造性的研究教育管理的新机制,以适应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继续实施教研活动目标考核评估,学期末评出优秀教研组,并对开展教研活动好的级部和班级小组进行奖励。

3、在科研方面,进一步做好幼小衔接科研课题的实践与研究,完善幼小衔接园本课程。

(1)开展《幼小衔接课程方案》实施阶段性小结的研究,进一步突出办园特色,体现创造性活动课程,探讨园本课程的改革。

(2)将与小学联合进行课题的研究,如:环境创设的衔接、任务意识的培养、艺术教育、英语教育的研究等,双方形成“手拉手班级”,不断增加交流与互动,扎实的开展研究性工作,使幼小衔接卓有成效。

(3)认真做好“十五”规划课题《意大利瑞吉欧幼儿教育体系中国化研究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严格按照省课题组的要求完成研究任务。

4.加强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与幼儿教育衔接的研究,研究创设环境,继续开展快乐亲子苑活动,积极配合区成立早期教育研究小组,研究0—3岁婴幼儿教育模式及课程方案,探讨制订题例与游戏。

五、家园社区工作。

1、加大宣传力度,塑造良好形象。

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实验,树立“服务到家”意识,定期为社区散居家庭提供教育服务上门的帮助,推动学习型家庭的研究与延伸。如:到家中宣传科学育儿知识,指导家长怎样为幼儿布置房间等,扩大幼儿园在社区中的影响力,提高全园教师“服务幼儿、服务家长、服务社区”的意识,以争取家园社区资源的有效利用。

2、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长学校活动。

为了帮助幼儿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特点,本学期,将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长学校活动。如:请家长参加亲子游园,幼儿生日会,召开家长育儿经验交流会,组织家长参加家庭教育知识竞赛等,以更好的实现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同步。

3、幼儿园在元旦期间,家园共创新年环境,召开家园同乐会,各班编排文艺节目准备演出。

4.幼儿园在十一月初将举办家长半日活动开放,病情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评价。

5.幼儿园各班教师要充分挖掘、利用社区环境、文化和教育资源,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并体现在教育课程方案和教师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可与小学老师、学生产生互动,加强衔接,园内、园外开展大带小活动,完成研究性任务。

六、卫生保健。

1.不断提高幼儿饮食质量,在饮食的营养、花样品种和搭配方面多下功夫。

学习儿童膳食知识,针对2—6岁幼儿每天所需的营养制定食谱。

定期组织伙房师傅走出去,到兄弟园所参观学习,提高幼儿饮食质量。

开展伙房师傅烹饪技能评比活动,集思广益不断增加花色品种,争取每周推出一道新的菜品或面点。

2.不断提高幼儿保育质量。

保育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环节,本学期,我园将充分挖掘老教师在保育工作中的闪光点,例如能够深入到幼儿生活中等,大家多交流多学习,使幼儿保育工作更上一层楼。

3.预防疾病,卫生最重要。

我园将认真作好园内外的环境卫生,并且作好活动室及幼儿睡眠室的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4. 幼儿健康教育。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除了作好日常生活中的养成教育外,我园还将有计划有主题的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如保护视力、保护牙齿、消防安全模拟演练……

5.建立健康快车网站。

充分发挥幼儿园网络资源,建立“健康快车”网站,定期为社区家长们提供育儿咨询服务。

六.每月重点安排:

八月:1、制定各类计划

2、全园环境创设

3、各级部编排早操并进行师训

4、园本培训

九月:

1、各班加强常规训练、优化幼儿一日活动。

2、大班教师深入小学做好问卷调查工作。

3、举行幼儿园早操比赛

4、活动区环境创设观摩评比

十月:

1、加强学习,举办家长学校讲座

2、优质教育活动观摩研究

3、继续完善课程评价体系,教师边实践边总结经验

4、科研课题阶段性观摩与小结

十一月:

1、开展家长半日活动开放

2、进行亲子苑研究活动小结交流

3、 各专题教研小组自行安排说课、上课活动

4、主题探究活动环境创设评比

十二月:

1、活动区观摩评比

2、家长学校讲座

3、幼小衔接课题阶段性小结

4.各班迎元旦环境创设观摩

下年1月:1、教研成果汇报交流

第8篇:幼小衔接业务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幼小衔接;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9.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0-0064-02

通过对部分关于幼小衔接文献的梳理,发现对于教师和家长的观点研究比较多,而忽视了幼儿眼中的小学,忽视了对过渡过程中的幼儿自身体验的关注。由此可见,要解决幼小衔接问题还是一个长远的过程。本文研究了幼小衔接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幼小衔接工作中的问题

事实上,目前大部分幼儿园都注意到了幼小衔接问题,也都采取了幼小衔接措施,但是措施的合理与否他们就不会太斟酌了。所以,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就出现了诸多的问题。

1. 教学内容小学化倾向

我发现现在大部分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措施的“精髓”就是小学化。首先表现为教学内容小学化。活动设计的与幼儿活动脱轨,像小学课程一样以学习知识为主,形成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其次是教学方法小学化。有少数幼儿教师会以谈话法、练习法为主要形式进行活动,有的还会留“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完成。第三是课时时长小学化。一些幼儿园都有逐步延长课时时间的趋势,逐渐向小学的一节课40分钟靠拢,甚至有的幼儿教师已把活动时间延长至30分钟~40分钟,不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参与活动,尤其是体能课。第四是教学评价小学化。部分幼儿教师在期末总评时会以技能和知识考核为主要参考成绩,音乐、美术等方面的测试都是匆匆而过甚至是忽略的。

2. 教学内容片面化

虽然目前的幼儿园都在着力解决幼小衔接问题,但是他们的部分衔接措施不够科学也是不够全面完整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教育的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为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这就强调幼儿园应开展多样性的活动,重视活动内容的趣味性、全面性和生活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事实上,有些幼儿园严重忽略了这一指导纲要,在德、智、体、美四育中,尤其重视“智”的衔接,而忽视了幼儿综合能力的衔接,特别忽视了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衔接。这样会使幼儿的成长缺乏美好的情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既违背了教学规律,又摧残了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

3. 幼小合作形式化

目前绝大部分的幼儿园都已经认识到了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我认为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但是,各个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大部分都是象征性、形式化的,都是在准备环境和外在条件上做文章。这些改变的真正目的是什么?都被无限缩小乃至忽略了。例如我看到一些幼儿园会组织大班幼儿去参观小学,有的幼儿园还会请小学生回园做客并和即将升入小学的幼儿交流经验,让大班幼儿对小学生活不再那么陌生,然而这些做法确实是有必要的, 但也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很多自理能力、交往能力、良好的习惯的培养在幼儿三四岁刚入园时就应加以培养而不是在最后将要进入小学才进行强化训练,这部分幼儿园忽视了日积月累,反而急于求成,会使得幼儿心理难以一下子接受要上小学的现实,心理难以适应,出现对幼儿园的依恋、对小学的恐惧,这样不但教育效果不佳,而且还会使幼儿对以后入学后的学习产生畏惧情绪。

综上所述,我们在幼小衔接这个问题上常常忽略自身的体验,也忽略了儿童非智力因素在其成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过度重视学习成绩和分数的作用。那么,面对如此的现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二、幼小衔接工作中的对策

要对幼儿循序渐进地进行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系统的适应性教育,来促进他们全方位的发展。

1. 要加强与家庭、小学和社会的沟通联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特别重视家园合作,所以幼儿园可以通过开办家长学校,邀请家长参加亲子活动、家园联系册、成立家长委员会等多种途径吸引家长配合幼儿园做好幼小衔接教育工作。幼儿园要和家长保持联系,定期进行交流和交换育儿知识,共同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保持家园合作发展方向的一致性。幼儿教师也要和小学教师保持联系,定期进行交流,如通过座谈会、个别访谈、组织参观活动等,双方互相了解学习,做好大班幼儿各方面发展情况的熟悉了解工作,以便小学教师全面系统地了解幼儿。幼儿园还要加强和社区的交流合作,定期进行宣传活动,普及幼小衔接工作的重大意义,使全社会共同配合,做好幼儿的衔接工作。

2. 要开展人事交流、教师岗位培训

我了解到,目前我国幼儿教师与小学教师的岗位知识培训是分开进行的,其实,这就导致了双方对对方工作都缺乏了必要的了解,阻碍了幼小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所以,我们可以组织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合作交流,不再仅仅只是采取观摩的方法让教师了解不同机构的教育,而要鼓励幼儿教师与小学教师共同合作,组成团队,一起设计课程,进行教学互换,让小学教师到幼儿园里任教,幼儿园教师到小学去任教,让双方教师围绕共同主题定期交流研讨。这种长时间的、深度的合作可以促进两种机构文化的理解和融合。这种将幼儿教师和小学低年级教师共同培训的方法,能够让其双方互相更加了解,有助于他们在自己的课程设计中衔接得当,消除幼儿的陌生感,从而解决幼小衔接中的一些问题,也可提高师资的整体素质。

3. 要注重教师自我学习,提高自身素养

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育素养会直接影响到幼小衔接工作开展的顺利与否,也会直接影响幼儿各方能的发展水平。所以,教师注重自我学习,提高自己的素养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让教师充分了解了幼小衔接问题,加深了教师对过渡期幼儿发展水平的认识,才能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发展,才能循序渐进地顺利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所以,作为教师,要定期进行自我学习和岗位培训,主动学习幼小衔接意义和标准,全方位地提升教育素养,切实做好自身的教育工作和幼儿的衔接工作。

4. 要重新划分学前和初等教育学制

许多发达国家会通过重新划分学制以及设置预备学校来解决幼小衔接问题,我们可以借鉴其成功经验,把学前教育机构划分为幼儿园、幼儿班和附设于初等教育中的预备班,它们都招收5岁以前的幼儿。而初等教育又分为两个层次:幼儿学校招收5岁~7岁的儿童,小学招收7岁~11岁的儿童。他们的关系建立在共同协商和合作的基础上,相互以伙伴相待。这种细致地划分学制、合作性的教育行政,以合作为基础,对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有很大的推动和协助作用。

5. 要政府制定相关法令政策

为了保障幼小衔接措施的顺利实施,我国应该颁布法令、政策予以保障,把保障所有儿童做好入学准备作为首要目的。首先,法令、政策的颁布可以向低收入家庭幼儿提供健康、教育、营养、社会和其他服务,促进幼儿的发展及学校准备,促进教育的公平性。其次,为使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既体现出合理的层次性,又反映出它们之间良好的过渡性,可以通过法令、政策将初等教育的儿童划分阶段,其目的是有效防止重复学习,使幼儿园与小学阶段得以更好地衔接。最后,还可以通过法令、政策保障学前教育机构与地方小学课程的连贯性,强调幼儿在入园前、入园后及进入小学后学习要具有连续性,防止幼儿园教学的小学化倾向。

三、结束语

总之,幼小衔接对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性这是毋庸置疑的,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不仅能够促进幼儿在小学中适应性的发展,还会影响幼儿整个教育进程。原国家教委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的科研项目“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历时5年,于1995年完成。原国家教委于同年发文向全国推广此项研究成果,但直到今天,幼小衔接问题依旧是一个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靠我们一己之力,也不能急于求成,这需要幼儿园、小学、教师、家长以及政府国家乃至全社会共同协作、共同努力,各方面联合起来,才能使幼小衔接衔接问题得以逐步解决,从而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顺利地实现过渡。

参考文献:

[1]杨宗琴.衔接切莫过了头[J].早期教育,2000(02).

[2]栾萍萍.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1(09).

第9篇:幼小衔接业务工作计划范文

【中图分类号】 G6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3―0031―01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幼小衔接问题便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并成为世界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近年来,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发展和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幼小衔接问题得到了教育界专家们的关注,并逐渐形成了幼小衔接对学生发展重要性的共识。但是时至今日,幼小衔接仍然是一个没有彻底解决的问题,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小学生活、学习的现象有增无减。

幼儿园与小学是邻近的教育阶段,这两个阶段的教育无论是从时间、内容及方式上都千差万别。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跨越,对于幼儿来说,要从根本上适应起来很难,所以教师应挖掘出当前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措施。

一、幼小衔接问题产生的原因

1. 学习环境的改变。小学是一个更加独立、自主、复杂多变的生活天地。在这个新环境中,很多学生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都无法立刻适应。进入小学,学生要实现依赖向独立的过渡,以游戏为主的学习方式被以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所取代,口头语言的学习形式被书本式的学习方式所取代,自由的学习环境被受纪律约束的课堂环境所取代,这些变化容易使学生形成学习障碍,从而引起学生心理的不适应。

2. 各自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处于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学生有不尽相同的身心发展特征。因此刚入学的学生在心理上不能适应,久而久之,在心理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通常表现为不安、恐惧,不愿与人交往、对学习有所厌倦等。所以,这一阶段需要家长的关注和教师的引导,安抚学生的情绪,使学生能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3. 外界期望值过高造成的压力过大。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抱有极高的希望,外加升学率的压力,教师之间的激烈竞争,使得学生在家里和学校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学习,从而减少了玩耍的时间,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

二、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对策

1. 幼儿园有计划地与附近的小学加强联系。幼儿园与小学要进行定期沟通,了解彼此教育改革工作的进程及小学一年级的教学计划、要求、各科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以便强化衔接工作的稳定性、一致性。

2. 培养学生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适应性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人际交往能力、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就是培养学生对周围人和事物的积极态度,激发学生对活动的参与欲望和兴趣,鼓励他们去探索、去尝试,并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

3. 帮助学生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幼儿教师要帮助学生在上学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爱看书的习惯,做事认真的习惯等,激发其对外部世界的兴趣,培养他们做事坚持不懈、不怕困难的品质,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4.选择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小学教师要适当了解幼儿园的教学方法及内容,适当减少语文、数学的书面作业,把思想品德教育与故事结合起来。要改革教材教法,灵活安排教学活动,适当增加兴趣活动、语言表演、自制小型游戏器材等,建立起既启发学生思维,又能保证完整知识体系的教学模式。

5.根据实际情况减轻课业负担。教师应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开辟多种学习通道,加大课内课外结合,加强德智体美多种领域活动之间的联系。另外,还应加强与学生的联系,抚慰学生焦虑的心情,调动与发挥儿童的主动精神,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6.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刚刚进入小学的学生, 其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是客观存在的, 家长要增强其自信心,让学生在解决难题时感受到乐趣, 培养学生对失败的承受力。正确对待批评和失败, 能使学生在群体中增强竞争能力,能使学生真正学会本领, 使学生从直觉上感到上小学的好处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