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建健康乡镇实施方案范文

创建健康乡镇实施方案精选(九篇)

创建健康乡镇实施方案

第1篇:创建健康乡镇实施方案范文

一、加强领导,明确目标。乡党委、政府把墟镇创卫和农村垃圾处理工作作为今年重点工作来抓,先后2次召开了由各村书记、主任、村小组长、乡直单位负责人、院内干部参加的墟镇创卫和农村垃圾处理工作大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成立创卫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专门工作人员来抓创卫工作,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多次召开党政班子会,专项研究墟镇创卫和农村垃圾处理工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墟镇创卫和农村垃圾处理工作方案,以及健康教育计划、爱国卫生工作计划和除“四害”计划,下发创卫目标责任状,领导小组每周召开一次创建工作调度会,总结工作,部署任务。

二、广泛宣传,提高意识。加大墟镇创卫和农村垃圾处理工作宣传力度,全面提高居(农)民素质,充分利用会议、黑板报、政务公开栏、宣传标语、宣传单等各种宣传工具,广泛宣传,墟镇创卫和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的目的,意义和实施办法,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激发群众参与的热情,营造创卫、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的浓厚氛围。今年以来,全乡张贴宣传标语112幅,出墙报98期,发放宣传单5960份,通过宣传,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文明卫生意识,使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大力支持创卫和农村垃圾处理工作。

三、分解任务,落实责任。为使墟镇创卫和农村垃圾处理工作落到实处,乡党委、政府明确全乡由乡长负总责,各村由主任和乡挂点领导负总责,各分管领导具体落实,并实行划片、划段、包干负责制。将乡墟镇划分三个责任片区,由班子成员带队负责本片区的创卫工作,重点抓好门前三包、整治“八乱”现象。明确各部门、各单位创卫责任分工和工作任务,并由乡创卫办进行督促落实,确保创建目标实现,对农村垃圾处理工作实行责任包干,落实工作目标。

四、督查通报、综合整治环境。墟镇创卫和农村垃圾处理工作实行不定期督查和评比通报制度,每半月组织各片区和各村进行卫生交叉督查,每月组织一次卫生大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下达创卫整改通知书,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时间和要求。认真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全面改善墟镇和农村沿线卫生环境。进一步加大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力度,重点整治脏、乱、差现象,广大干群全面清理卫生死角,据统计全乡共清除猪牛粪21处,清除垃圾点30处,乱堆乱放52处,整治污水沟9处,拆除乱搭乱建13处。清除墟镇杂草4处,规范墟镇秩序,增设交通标志,摩托车、自行车头尾一致停放。规范经营秩序,农贸市场内合理划行归市,改善乱摆乱放、场外经营和超店经营现象,同时加强市场垃圾清运和卫生保洁,加强餐饮业环境卫生及食品安全的综合整治。

五、加大投入,优化环境建设。进一步完善墟镇基础设施,今年集中力量抓好墟镇“五化”工作。加快道路硬化工作,特别是墟镇主街道和巷道及单位庭院的硬化工作,基本消除地面,今年全年硬化路面7200余平方米,认真搞好主街道两侧人行道植树栽种和街头绿化小区建设,今年新栽和补栽香樟356棵,庭院绿化面积1720余平方米。进一步加快净化工作,加大对餐饮业整目标,安装油烟净化装置,使油烟达标排放,加大卫生清洁力度,对墟镇2名保洁员提高了工资,落实了责任,全乡新建垃圾池28个,配备保洁员46人,街道和公路沿线村庄实行全天候保洁,垃圾做到日产日清。临街店面建筑全面进行了装修,对破旧房屋、残墙断壁进行了拆除,经常性地清除垃圾广告并进行统一规范,

第2篇:创建健康乡镇实施方案范文

南宁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2019 年 3 月 25 日谢谢观赏 谢谢观赏2019 年南宁市健康社区(小区) 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为全面推进健康南宁工作,积极探索推进健康城市健康村 镇建设的“6+X”的有效模式。2019 年南宁市爱卫办按“全国健康 城市试点城市”的要求,继续开展健康细胞工程建设,在各城区 (开发区)建设 18 个健康社区(小区),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 以《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指导意见》为指导,围绕建设 健康城市,打造国家卫生城市升级版工作目标,以健康社区、 健康单位和健康家庭为重点,以整洁宜居的环境、便民优质的 服务、和谐文明的文化为主要内容,推进健康“细胞”工程建设。

加强社区(小区)环境卫生整治,开展健康教育和病媒生物防 制工作,积极干预和控制影响人群健康的危险因素,全面提升 健康服务功能,满足社区居民健康需求,不断提高健康素养水 平,提升健康生活品质。

二、工作任务 各城区(开发区)爱卫办结合市级爱国卫生先进单位、文 明小区创建工作进行健康社区(小区)选点。推荐 19 个社区(小 区),由市爱卫办审核确定 18 个社区开展健康社区建设活动。

分别为:兴宁区朝阳街道翠峰社区振宁翠峰小区、兴东街 道办将桥社区盛天果岭小区、民生街道办长堽西社区等 3 个, 西乡塘区上尧街道办大学南社区骋望骊都小区、石埠街道罗文谢谢观赏 谢谢观赏社区龙光君悦华庭小区、北湖街道荣和摩客社区等 3 个,青秀 区津头街道秀山社区、南湖街道嘉宾社区、南宁仙葫经济开发 区金葫社区、新竹街道办思贤社区等 4 个,江南区福建园街道 尧头岭社区万达华府小区,经开区金凯街道圭贝社区锦绣江南 南区,良庆区(五象)良庆镇五象湖社区万科魅力之城小区、 良庆镇蟠龙社区光明澜湾九里小区等 2 个,邕宁区蒲庙镇和合 村委昌泰水立方小区,武鸣区城厢镇红岭社区广西医科大学附 属武鸣医院红岭宿舍区,高新区心圩街道办红豆社区莱茵鹭湖 小区、安宁街道办恒安社区惠民安居?北湖苑小区等 2 个,广西 东盟经开区兴侨小区。三、内容和标准 (一)建设目标健康社区(小区)有完善的健康管理组织,设专(兼)职 的工作人员;设立健康小屋(或健康俱乐部),设立室内外健身 场所(健康步道、健身室),有条件的可设游泳池、羽毛球场所、 门球场等。有完善的健康教育网络及固定宣传栏,专用 LED 电 子屏。定期开展健康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工作,组织社区(小区) 居民开展相关的健康促进活动;社区内环境卫生设施配套完整, 管理制度健全,环境整洁干净,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创建工作, 讲文明,讲卫生,自觉爱护社区环境及公共设施。积极倡导健 康生活方式,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 85%以上;健康行 为形成率达到 80%以上,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在原基础上提高 2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 32%;成人肥胖控制在谢谢观赏 谢谢观赏12%以内;吸烟率下降 3%。

(二)建设标准 健康社区评价标准及健康社区(小区)考核标准见附件 1、2。

1.硬件设施 在社区(小区)居民活动相对集中的区域设立固定的健康教育宣传栏 1~2 块,专用 LED 屏 1 块。生活区内垃圾桶(箱)、 下水道等设施齐全,排污通畅。有防蚊、防蝇和防鼠设施,有 统一密闭的垃圾收集容器(桶、屋)。各类设施定人管理、定期 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社区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设置各种 娱乐和休闲活动场所,设有固定体育健身器材、500 米以上健康 步道、健康长廊、健康教育活动室、健康小屋等。2.健康教育 每两个月组织 1 次社区(小区)居民参加健康知识讲座(活 动),每场讲座不少于 60 人;不定期发放健康教育、疾病预防、 除四害等宣传资料不少于 4 次;健康教育宣传栏每季度更新 1 次健康教育内容,LED 电子屏幕每天滚动播放有关环境卫生、 疾病预防、健康知识的信息;协助或配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 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利用各种卫生日开展疾病预防、健 康行为等主题宣传活动,免费向居民提供健康咨询服务,发放 健康生活方式支持工具,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等,每年不少于 2 次。以健康社区为基础,每个城区评选 100 户健康家庭。

3.环境卫生谢谢观赏 谢谢观赏(1)社区(小区)居民生活区道路平整完好,整洁卫生, 路面无缺损、坑洼、无散在垃圾;道路畅通,无违章搭建和占 道堆物;地面设置的各类井盖保持完整齐全;社区内停车规范 有序,居民出行方便安全。(2)社区(小区)生活区环境干净整洁,无卫生死角,无 违章建筑,无乱设摊点、占道经营和跨门槛经营现象;建筑物 外墙整洁,社区内服务单位管理规范整齐,室内公共场所张贴 禁烟标识。住户阳台、楼顶无乱堆乱放;按规定要求配置垃圾 箱、保持环卫设施的洁净和功能完好,社区信息指示牌、路灯 等公用设施设置合理,方便群众;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大 件垃圾处理得当,建筑垃圾定点集中倒放,垃圾日产日清,清 运及时;定期疏通雨、污水排水口和管道,雨、污水不满溢; 做好楼道和水面保洁工作,保洁人员定人定岗定责,保持居住 环境常态整洁。(3)做到可绿化面积全覆盖,无裸露泥土,绿地整洁美观, 植物长势良好,无缺株枯树。绿地无垃圾暴露、杂物、杂草。(4)根据市、区爱卫办的统一部署,定期开展除“四害”活 动,毒鼠盒、灭蚊蝇具等除害设施定点摆放,四害密度控制在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范围内。(5)定期开展二次供水水箱的清洗消毒工作,保障饮用水 的安全;及时维护、更新各类公共设施,保持设施的整洁和效 用,消除安全隐患。四、组织机构谢谢观赏 谢谢观赏为确保健康社区(小区)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成立南宁 市健康社区(小区)建设实施项目领导小组及相关工作机构, 全面负责健康社区(小区)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技术指导、 实施监管工作。组长由市卫计委主任担任,副组长由市爱卫办分管领导担 任,各项目城区(开发区)爱卫办领导及市疾控中心分管领导 等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爱卫办,具体 负责日常组织协调工作。五、职责分工 市爱卫办:设立办公室,负责制定工作方案及健康社区(小 区)的标准细化,组织对全市项目实施情况的督查指导和考核 验收工作。定期收集健康社区的建设进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总 结上报。

市疾控中心:负责健康社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监测评估, 开展居民卫生知识知晓率、卫生行为形成率、吸烟率等调查评 估。为健康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提供技术指导, 并提供健康支持工具、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等。

城区(开发区)爱卫办:各城区(开发区)爱卫办按照建 设标准落实工作经费,负责项目单位的选点、协调解决配套经 费、指导和督促相关社区开展健康社区(小区)建设活动,负 责对项目单位建设工作的跟踪管理,及时协调解决创建工作中 的难点、热点问题。

街道办事处、社区:健康社区(小区)所在街道办事处、谢谢观赏 谢谢观赏社区督促健康社区(小区)创建活动的日常管理工作,组织辖 区居民搞好环境卫生和绿化美化,配合各级卫生医疗机构定期 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咨询活动;建立健康社区建设日常管理工 作网络,工作分区域落实到人。六、工作步骤 (一)2019 年 3 月 1 日前,各城区(开发区)爱卫办向项目 办公室书面报送建设单位选点情况。项目办于 2019 年 3 月 8 日 前审批。

(二)2019 年 4 月 19 日前,各城区(开发区)健康社区(小 区)所在社区分别制定健康社区(小区)建设工作方案及经费 预算报送项目办。成立领导小组、落实工作机构、经费和人员。

期间,项目启动并进行培训。

(三)2019 年 3 月至 8 月底为健康社区(小区)建设阶段。

各城区(开发区)爱卫办于 2019 年 8 月底书面报告健康社区(小 区)建设工作进展情况及自评报告。

(四)2019 年 9 月由市爱卫办组织考核组对全市健康社区 (小区)建设工作的考核验收。

(五)市疾控中心按各阶段时间节点进入健康社区(小区) 开展相关指标监测,并于 2019 年 8 月底前提供评估报告。七、经费保障 列入 2019 年度市财政预算,市本级财政投入 100 万元,健 康素养项目补助试点城市经费 72 万,由市爱卫办负责统筹项目 经费和管理,具体实施由各城区(开发区)爱卫办负责。18 个谢谢观赏 谢谢观赏项目点,每个项目点的建设资金 9 万元,计 162 万元(该经费 不用作土木基建、房屋建设),主要用于固定宣传设施建设(LED 屏,宣传栏);建设健康小屋、健康步道;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除“四害”设施建设(灭蚊灯,防蚊闸,毒鼠盒等);配置生活区环 卫基本设施(垃圾桶、箱、屋等)。市疾控中心 10 万元用于开 展健康素养水平监测评估,监测人员培训,各项目点指导,购 置组织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的健康支持工具,印制健 康教育宣传资料等(见附件 3)。由于硬件设施均由市级统筹购 置,健康教育活动(版报、宣传资料、讲座、主题活动等)、除 四害活动(定期除四害)、健康家庭评选活动等经费由城区(开 发区)配套解决。八、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合作共建。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加强组织 领导,把做好健康社区(小区)建设工作作为健康南宁建设细 胞工程抓好落实,要建立完善建设工作组织管理网络,在实施 过程中做好指导、服务和督促工作,加强工作交流,共同推进 工作落实。

(二)因地制宜,规范建设。要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 经济有效的建设原则,抓好健康社区(小区)建设项目工作。

各城区(开发区)爱卫办要认真督促项目实施按照《健康社区 (小区)评价标准》规范建设,做出精品。疾控部门要积极做 好健康社区(小区)建设的技术指导工作,以健康社区建设为 平台,向市民广泛宣传健康知识和技能,有效提升市民健康素谢谢观赏 谢谢观赏质水平。

(三)制定措施,加强监督。一是要完善工作措施,各相关部门要根据责任分工的内容,出台工作计划,细化分解任务, 落实工作目标。二是要建立季度进度报告制度,各城区(开发 区)要在每季度最后一个月的 26 日前向项目办上报一次健康社 区(小区)建设进展情况。三是加强监督检查,市爱卫办牵头 组织督查小组,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对健康社区(小区) 建设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监控和督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实施过程 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健康社区(小区)建设项目如期完成。附件:1.健康社区评价标准 2.健康社区(小区)考核评估表 3. 2019 健康社区项目经费明细南宁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2019 年 3 月 25 日谢谢观赏 谢谢观赏附件 1健康社区评价标准(一)社区公开承诺并倡导全体居民参与健康社区建设。

(二)成立社区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健康社区领导小组, 明确职责分工,定期召开例会。

(三)将健康社区建设纳入社区发展规划,制定促进居民 健康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措施。

(四)有专人负责健康社区工作,有工作计划和总结,健 康活动有记录。

(五)建设无烟环境。

(六)保持自然环境整洁,营造促进健康的社会人文环境。

(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深入社区提供基本健康教育服务。

(八)社区自发组织健康讲座和多种形式的健康主题活动, 居民积极参与。

(九)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十)居民体育锻炼率有所提高,吸烟率和肥胖率有所下 降。谢谢观赏 谢谢观赏附件 2南宁市健康社区(小区)考核评估表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承诺倡导协调机制 一、组织管 理(20 分)规章制度专人负责无烟环境二、健康环 境(20 分)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指标内容1.社区公开承诺建设健康社区。

2.采取召开全体居民大会、倡议书入户等形式, 公开倡议社区内各单位和家庭积极参与健康社区 建设。

1.成立社区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健康促进社区领 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

2.每季度召开工作例会,讨论社区主要健康问题 并提出具体应对措施。

1.将健康促进社区建设纳入社区发展规划或年度 计划。

2.制定促进社区健康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措施。如 改善社区环境卫生、落实公共场所无烟、促进居 民采取健康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和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困难家庭健康帮扶措施等。

1.有专人负责健康社区工作,每季度接受一次专 业培训。

2.制定健康促进社区工作计划,定期总结。

3.档案资料齐全,定期整理。

1.辖区内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 通工具一律禁止吸烟。

2.社区主要建筑物入口处、电梯、公共厕所、会 议室等区域有明显的无烟标识。

3.社区内无烟草广告和促销。

1.环境整洁,垃圾箱桶(箱)、下水道等设施齐 全,排污通畅,有统一密闭的垃圾收集容器(桶、 屋),垃圾日产日清。

2.有防蚊、防蝇和防鼠设施,定人管理、定期维 护,确保其正常使用。

3.使用卫生厕所家庭比例达到 80%,粪便无害化处 理。

1.有固定健身场所和健康步道,健身设备定期维 护以保证正常使用。分值 5 5 5 5 86 6谢谢观赏 谢谢观赏2.有文化场所,提供宣传教育资料和交流环境。

不定期发放健康教育、疾病预防、除四害等宣传 资料不少于 4 次/年;健康教育宣传栏每季度更新 1 次健康教育内容,LED 电子屏幕每天滚动播放有 关环境卫生、疾病预防、健康知识的信息。3.对弱势群体有健康帮扶措施。辖区所在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入社区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基本健康 教育服务1.活动形式包括发放健康教育传播材料、播放音 像资料、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定期举办健康知 识讲座、提供健康咨询等。102.活动质量和频次符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健康家庭与城区配合,组织社区居民参加健康家庭评选活 动。10三、健康活1.社区每年自发组织 4 次以上健康讲座,讲座主动(50 分)题在辖区健康教育机构的业务指导下确定,可包括以下内容:科学就医、合理用药、传染病预防、安全急救;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母婴保健、科学育儿、健康老龄等。主题活动 2.每年举办 2 次以健康为主题的集体活动,如健 30康知识竞赛、健康演讲比赛、戒烟竞赛等。3.鼓励开展有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如健康小屋、健康俱乐部、健康一条街等。4.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85%,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 80%。1.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在原基础上提高 20%。四、效果评 估(10 分)健康素养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 32%。

3.成人肥胖率控制在 12%以内。104.吸烟率下降 3%。合计100谢谢观赏 谢谢观赏附件 32019 年健康社区(小区)项目资金明细表单位设备LED 显示屏 (统一采购)健康小屋 (统一采购) 各 项 目 点 健康步道 (统一采购)除四害设施、环卫设施(统 一采购) 各项目点小计 18 个项目点合计市 健康素养水平评估 疾 控监测培训与督导小计 项目资金合计金额(万元) 3.522 1.5 9 16264 10 172说明 户外 2×1.5 米健康教育 专用 LED 屏。

设备包括血压计、身高 体重计、血糖仪、控油 壶、限盐勺、BMI 尺、膳 食宝塔等,并有使用说 明及健康教育普及知 识。

可设步道或小径,包括 起、终点,健康驿站及 健康小贴示等。

灭蚊灯,防蚊闸,毒鼠盒 等。垃圾桶、箱、屋等。健康素养水平、卫生知 识知晓率、吸烟率等调 查评估。购置健康支持 工具,印制健康教育宣 传资料。

监测人员培训,各项目 点指导。谢谢观赏

市创建健康村实施方案_宜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争创宜宾市健康城市(县城)健康村宜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争创宜宾市健康城市 (县城) 健康村镇试点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村镇集镇建设 【发文字号】宜府办函[2016]222 号 【部门】宜宾市政府 【日期】2016.12.21 【实施日期】2016.12.2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宜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争创宜宾市健康城市(县城)健康村镇试点建设的实 施方案》的通知 (宜府办函[2016]222 号) 各县(区)政府,临港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争创宜宾市健康城市(县城)健康村镇试点建设的实施方案》 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宜宾市健康城市(县城)健康村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宜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 年 12 月 21 日 1/3 争创宜宾市健康城市(县城)健康村镇 试点建设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并切实 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和全省 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启动会议及宜宾市五次党代会精神,积极探索健康城市(县城) 健康村镇建设工作经验,打造卫生城镇升级版,发挥示范效应和引导作用,推动健康宜 宾建设,现就争创宜宾市健康城市(县城)健康村镇试点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保障和促进人的健康为宗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坚持以人为本、健康优先的发 展理念,围绕解决当地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和健康需求的利益问题,把健康融入城乡规 划、建设、治理的全过程为切入点,以加强健康设施建设、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为突 破口,按照健康城市(县城)健康村镇建设的要求,积极开展争创健康城市(县城)健 康村镇试点建设,通过抓典型、树典型、宣传典型,以点带面,示范推进健康城市(县 城)健康村镇建设,推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促进健康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建设与人 的健康协调发展。

二、主要目标 全市每年争创 1 个县(区)、3 个乡(镇)、5 个社区、10 个村为市级健康城市(县 城)健康村镇建设的试点县(区)、乡(镇)和社区、村(以下简称“市级健康试点建 设”),并推荐为部级和省级试点,同时,大力开展健康小区、健康楼盘、健康机 关、健康单位、健康学校、健康医院、健康企业等健康细胞建设,力争到 2020 年建成一 2/3 批部级、省级健康县城、健康村镇建设试点县、试点村镇,以典型示范带动健康城市 (县城)和健康村镇建设广泛深入开展,并积极推进健康城市建设。

三、实施范围 争创市级健康试点建设的范围: (一)全市各县(区)城区。

(二)乡(镇)。已命名或已通过省级初审并上报全国爱卫会审核命名的国家卫生乡 (镇)。

(三)村。已命名的省级卫生村。

(四)社区。已命名的市级及以上卫生社区。

四、工作程序 (一)申报。争创市级健康试点建设的县城(区)、乡(镇)每年 3 月底前向宜宾市 健康城市(县城)健康村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健康建设办”)申 报;社区、村不实行申报制。

(二)推荐。市健康建设办在各县(区)和各乡(镇)申报的基础上,择优向宜宾市 健康城市(县城)健康村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推荐确定每年争创市级健康试点建设的县 (区)和乡(镇)名单。各县(区)要组织对争创市级试点社区、村建设的推荐工作, 并于每年 3 月底前将确定市级健康试点建设社区、村名单报市健康建设办。

第3篇:创建健康乡镇实施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健康,幸福万家”为主题,以增强全民健康意识、倡导健康生活理念、改善环境卫生状况、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提高全民健康素质为主要内容,利用3年时间,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建立并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进一步提高全区人民文明素质和健康水平,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二、目标任务

(一)广泛宣传健康理念。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使城乡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85%,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75%,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达到100%。

(二)大力开展“健康,幸福万家”活动。通过“健康教育普及行动”、“小手拉大手健康行动”、“健康送万家行动”、“我的血压我知道行动”等活动,积极推进健康建设。

(三)搞好卫生创建工作。段店镇、吴家堡镇要开展创建省级卫生乡镇活动。全区每年创建省级卫生单位1-2个、省级卫生村2-4个,市级卫生单位、卫生社区、卫生小区、卫生居委会3-5个。

(四)抓好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认真实施《—2012年全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方案》和《市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大力开展环卫进农村、进社区活动,实现农村道路保洁全覆盖,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村镇生活污水处理率逐步提高。全年空气污染指数小于100的天数占70%以上。全年环境空气质量符合市环保局要求。

(五)加快农村改水工作。区水务部门要做好农村改水工作,3年内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5%以上。区卫生部门要积极开展农村饮水水质卫生监测工作,2011年实现100%的城区、2012年实现100%的乡镇纳入农村饮水水质卫生监测系统,规模以上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水质检测覆盖率达到100%。

(六)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在年全区适宜改厕村改造完毕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推进推广工作力度。注重农村改厕后的使用管理,确保正常使用。区农业部门要认真落实沼气项目“一池三改”的改厕工作。

(七)开展村镇卫生清洁活动。搞好乡村柴草堆、粪土堆、沙石堆(以下简称“三大堆”)专项整治,段店镇、吴家堡镇、美里湖街道办事处每年新增20%的村做到“三大堆”合理设置、有序堆放。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外排污染物达标率达到85%。逐步建立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体系。

(八)做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各级除害消杀机构每年冬、春季组织开展集中灭鼠活动,确保鼠、蚊、蝇、蟑螂等“四害”孳生地得到有效治理;同时,要加强“四害”密度监测工作。继续保持全国灭鼠、灭蝇、灭蟑螂先进城市成果。

(九)开展无烟单位创建活动。无烟单位所占比例3年间分别达到10%、20%、30%,2011年所有乡镇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达到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城市建成区无烟草广告。

(十)完善传染病疫情监测体系。强化公共卫生综合监测点管理,疫情报告及时率、准确率均达到100%。

(十一)大力开展预防接种工作。预防接种一类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

(十二)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高血压、糖尿病知晓率达到80%,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等个体化管理率达到80%以上。

(十三)规范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011年城市社区人群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0%以上,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不低于60%;2012年按照国家的要求相应提高。

(十四)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0%以上,农村居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定在98%以上。

(十五)努力提升群众健康素质。到2012年,全区人均期望寿命继续高于国家平均水平,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及传染病总发病率、死亡率继续控制在国家平均水平以下。

()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到2012年,区、办镇、社区(村)三级健身设施网络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全区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800人左右。

三、行动内容

(一)宣传教育行动。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期刊、网络等传播媒体,大力宣传健康行动,动员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行动起来,积极参与,营造全民关注、全民参与的浓厚社会氛围。

1、召开动员大会。各级爱卫会要召开动员大会,安排部署行动计划,全面启动健康行动。(区卫生、宣传部门牵头,区爱卫会成员单位配合)

2、加强舆论引导。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广泛开展健康行动宣传,营造人人关心、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通过组织媒体集中采访等方式,注重挖掘典型,搞好新闻报道,及时播报健康行动开展情况及成效。(区卫生、宣传部门牵头)

3、及时总结和推广工作经验。通过工作通讯、简报等形式,交流工作信息,通报进展情况。(区卫生部门牵头,区爱卫会成员单位配合)

4、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六进活动”(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医院、进家庭)。组织专家及城市社区和农村卫生服务人员,宣传讲解卫生知识和疾病防治知识。根据季节特点和疾病流行趋势,及时调整教育内容、方式和人群,提高宣传教育效果。着力加强学校及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确保学校健康教育开课率及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达标。(区卫生部门牵头,区宣传、教育、农发等部门配合)

5、积极推进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充分利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系统等信息传播平台,做好农村健康知识普及工作。鼓励创建省级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示范乡镇。(区卫生部门负责)

6、加快城乡居民健康宣传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健康广场”、“卫生知识园地”等宣传教育阵地,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学校、重点公共场所等基层单位建立固定宣传栏。充分利用宣传栏、阅报栏、社区广播、市民学校定期宣传和普及卫生防病知识。(区卫生部门牵头,区教育、民政、城乡建设等部门配合)

7、加强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在流动人口聚集的车站、工地、广场、社区等开展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普及卫生常识和除害防病知识,培养良好的卫生行为和习惯。(区卫生部门牵头,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城乡建设、旅游等部门配合)

8、培养公众文明卫生习惯。依托各种健康教育项目,引导广大群众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在全社会形成人人讲卫生、处处讲卫生的良好风尚。(区宣传部门牵头,区爱卫会成员单位配合)

(二)卫生创建行动。与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深入开展创建卫生城市、卫生乡镇、卫生单位活动,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不断巩固发展创建成果,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全区城乡环境卫生水平整体提高。

大力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着力推进开展省、市级卫生城市、卫生镇、卫生单位和卫生社区创建活动,每个办镇每年要在辖区内安排1—2个单位参加省、市卫生先进单位、社区、村评选活动,并对已获得荣誉的单位加大管理力度,每两年复审一次,提高创建工作质量。(区卫生部门牵头,区爱卫会成员单位配合)

(三)城市环境清洁行动。认真实施《—2012年全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方案》和《市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紧密结合和谐城乡建设行动,完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整治环境脏乱差问题,提高城市卫生管理水平和环境卫生质量。

1、加强城市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设施齐全、配套完备、以人为本、方便使用、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原则,配建各类环卫设施,对现有标准较低的设施改造升级。保障城市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提高市政环境卫生设施的完好率,推动垃圾分类收集。(区城管部门牵头,区城乡建设、环保部门配合)

2、加大城区卫生薄弱环节治理力度。集中整治旧城区、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农贸市场、“五小行业”、城市出入口、主要交通干线及车站、铁路沿线等重点区域和场所,抓好城市单位及居民区的卫生管理,加强宠物及流浪动物管理。(区城乡建设部门牵头,区公安、交警、卫生、工商、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配合)

3、积极组织开展群众性卫生清洁活动。通过城市卫生清洁日、专项治理周、爱国卫生月等活动,以社区为单位,组织动员机关、企业和居民清洁办公、居家环境卫生,清理楼道杂物,清扫街坊通道,清除暴露的垃圾。(区卫生部门牵头,区城乡建设、城管、工会、妇联、团委等部门配合)

4、强化城市污染治理。抓好主要交通干道、重要节点和公园绿地建设,控制扬尘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搞好各类生产企业环境卫生,降低污染,减少职业危害。(区环保部门牵头,区城乡建设、卫生、安监、园林等部门配合)

(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坚持城乡统筹,紧密结合和谐城乡建设行动,推进环境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解决垃圾围村及柴草、粪土、沙石等乱堆乱放问题。

1、加强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建设,搞好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监督监测,全面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饮用水水质卫生合格率。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农村沼气项目和中央补助地方农村改厕项目推进力度,大力实施“一池三改”,积极推广适合各自实际的改厕模式,不断提高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搞好镇村重要街道硬化、绿化,配备足量的垃圾收纳设施,有条件的将排水沟由明沟改为暗沟。(区农发、水务、卫生、城乡建设部门负责)

2、集中治理“脏乱差”问题。组织群众清理积存垃圾,平整道路,疏通沟渠,消除污水坑塘,实行畜禽圈养,规范设置“三大堆”。(区农发部门负责)

3、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一体化进程。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机制,逐步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一体化,实行农村垃圾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理,改善村庄生态环境。(区城管部门牵头,区城乡建设、农发部门配合)

(五)病媒生物防制行动。按照“环境治理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方针,采取专业队伍与群防群控相结合的措施,将病媒生物密度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之内。

1、突出重点。广泛发动群众,对居民家庭、社区、单位内部和重点公共场所进行集中清理和整治,强化综合性防制手段,适时组织开展集中灭鼠、灭蚊蝇、灭蟑螂活动,有效控制“四害”密度。(区卫生部门牵头,区爱卫会成员单位配合)

2、加强培训。积极开展病媒生物监测和防制技术培训工作,定期组织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考核,合格率要达到95%以上。为病媒生物防制提供技术支持。(区卫生部门负责)

3、强化监管。加强对灭“四害”所需药械质量和广告的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区工商部门牵头,区公安、农发、质监部门配合)

(六)全民控制吸烟行动。大力开展控烟和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宣传活动,组织开展无烟单位和无烟场所创建活动。

1、制定控烟措施。积极开展控制吸烟活动,加大烟草危害及履约控烟宣传力度,引导公众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主动敬烟和不接受敬烟,营造全面控烟的社会氛围,确保2011年实现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全面禁烟目标。市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完全禁止吸烟。(区卫生部门负责)

2、开展控烟示范创建活动。加强无烟草广告城市、无烟单位、100%无烟公共场所创建工作,建立控制吸烟管理体制,依法实施控制吸烟活动。(区卫生、工商部门负责)

(七)疾病控制行动。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机制建设,提高疾病综合防控能力,开展一系列以转变不良生活方式为主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控制健康危害因素,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1、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能力建设。促进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基层卫生机构规范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强化公共卫生综合监测点的管理。加强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提倡婚前医学检查,落实孕前保健、产前诊断和新生儿疾病筛查三级防治措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开展孕产妇和儿童系统保健服务和重点疾病防治。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卫生监督能力和水平,解决群众关注的突出卫生问题。(区卫生、财政部门负责)

2、加强传染病防控。充分发挥爱国卫生运动群防群控的优势,进一步完善联防联控机制,根据重点传染病疫情,全面落实各项综合防控措施。大力开展预防接种工作,减少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发病率。(区卫生部门负责)

3、强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加强以社区为基础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管理与健康干预,针对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日益上升的趋势,开展综合防控,降低慢病危险因素。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深入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扩大癌症早诊早治筛查范围,加强癌症高发区综合防治工作。积极推广口腔预防适宜技术,逐步提高受益人群数量。(区卫生部门牵头,区妇联、体育、老龄办等部门配合)

4、规范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积极引导城乡居民主动建立和利用健康档案。优先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产妇、0-3岁儿童等重点人群建立健康档案,逐步向全部人群扩展。逐步推进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探索电子档案信息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整合和有效使用。(区卫生部门负责)

5、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扩大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提高新农合参合率,逐步提高补偿水平,减轻居民就医经济负担。(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卫生部门负责)

(八)全民健身行动。以落实《全民健身条例》为总抓手,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逐步提高群众体育健身的物质条件,使群众性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进一步增强人民体质。

1、健全全民健身设施网络体系。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规划、面向群众的方针,建设一批与现代化城乡发展相适应的全民健身设施,逐步提高体育设施覆盖率、设施面积人均拥有量和设施设备档次。(区体育部门牵头,区工会、团委、妇联、教育、城乡建设等部门配合)

2、提高公共体育设施开放程度。依托各类公共体育设施,拓展健身功能,向群众开放,方便群众开展健身活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要通过完善制度、加强管理,逐步向社会开放,实现资源共享,有效提高公共体育资源的利用率。(区体育部门牵头,区工会、团委、妇联、教育、城乡建设等部门配合)

3、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以“全民健身月”、“全民健身日”等活动为载体,推动不同人群广泛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发挥各级体育总会、单项运动协会、行业体协和其他群众体育组织的优势,组织开展有创意、有规模、有趣味性的群众体育活动。(区体育部门牵头,区工会、团委、妇联、教育、城乡建设等部门配合)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将健康行动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作为建设和谐的保障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区成立健康行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附后),负责该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建立部门联系和交流制度,定期召开会议,调度交流工作进展情况,协商解决行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第4篇:创建健康乡镇实施方案范文

、农机局、建设局、司法局、文体局、环保局、团委、妇联等51个部门280余人参加了“三下乡”活动。4月7日,县爱卫会组织县文明办,县总工会、县教育局、县环保局、县规划和建设局、县卫生局

等25家单位在县城区新华街定点开展了以“治理城乡环境、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的宣传、义诊、咨询活动。全县共出动宣传车57辆,发放了科普、健康宣传资料32万余份,赠送科技书刊及健康手册1.4

万余册,展板47张,挂图2200余幅、放录像片50本、义诊医疗2000余人、办培训班2期。二是发挥媒体宣传作用,营造良好氛围。在县有线电视台开播了《清洁城乡在行动》专栏节目,对全县城乡环境综

合治理进行全方位的跟踪报道,每天定时播出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标语2幅;三是发挥阵地宣传作用,扩大社会宣传范围。在公路沿线设置了反映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

重大决策、部署的大型标语8幅;各乡镇、街道利用农户墙体、沿路岩壁等书写宣传标语784幅,悬挂布制标语260余幅,设置健康教育宣传专栏280处;县工商局、县规划和建设局、县公安局等部门出动

宣传车180台(次)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行巡回宣传。四是发挥学校宣传作用,增强宣传实效。全县56所中小学校健康教育开课率达100%,对在校学生开展健康习惯培育教育,做到了有“四有”即

:有师资、有教案、有教材、有效果评价;在校园开展“从小爱环境,小手拉大手”主题活动,通过6.8万名学生的健康文明教育,带动了全县20万群众积极参与,起到了一生带一户,一户带一片的促进

作用。

二、领导重视,统一思想。今年,县委、县政府将“城乡环境治理”列入全县工作五大抓手之一,纳入各级各部门“以事论官、选贤任能”目标管理体系,制定了《2009年清洁城乡行动实施方案》和《

县城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方案》。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和县长任指挥长,县委常委、宣传部为常务副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指挥部。

3月6日,召开了由县上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各乡镇、街道党委书记,乡镇长,各部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参加的2009年清洁城乡行动工作大会。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邓光志要求:一

是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强搞好清清洁城乡行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要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形成强大工作合力。三是要找准差距,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清洁城乡行动。四是要强化宣传,

全民动员,营造良好的城乡环境整治氛围。五是要加强督导,逗硬考核,狠抓工作落实。3月17日,召开了县城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推进会。从3月起,分宣传动员、集中整治、综合执法和巩固提高

四个阶段对县城区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经营秩序、建筑工地、户外广告等进行集中治理。

三、突出重点、强化治理。一是扎实开展“5+4”工程。为使集中整治做到家喻户晓,*工商局、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县交警大队、县环卫所等单位出动宣传车120台(次),对整治工作进行巡回宣

传,定点发放宣传资料40000余份。同时,公安、卫生、建设、环保、工商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组,采取疏导宣传和现场处罚相结合的管理模式集中进行整治。据统计,全县共治理垃圾乱倒行为1130余起

,铲除乱贴广告12000余处,设置广告专栏位37处,整治各类乱摆摊点1730余处,取缔座商不归店303家。规范机动车辆乱停放576起,设置摩托车停放点12处,建货运车辆停车场1个。规范建筑工地各类

建材占道行为85起,处罚无遮盖措施运输建筑弃土车辆43辆,责令停止无任何防护措施施工工地3家。县环保局分3路对10家国控、2家省控和17家市控重点企业进行明查暗访,对公铁路沿线的企业偷排、

漏排行为和河流、沟渠污染情况进行了重点检查,对环保设施运行情况进行突击检查。结合节能减排工作,对国家命令关闭企业进行督办,目前,已对东河热电厂一台机组和金溪水泥厂自备电厂下发了

关闭通知。针对建筑施工噪声扰民问题,采取突击检查和重点部位巡回检查的方法,严格予以控制。共计出动监测人员90人次,出动车辆30次,现场监测10次,检查企业120余家,没有发现有偷排、漏排

的现象。按照《*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和清洁城乡行动要求,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办室、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指挥部办公室加大了对全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检查督导力度,印发了《关

于集中开展城乡环境整治工程的通知》、《关于清洁城乡行动进展情况的通报》等督查通报,对行动快、效果好的乡镇进行了通报表扬,对行动迟缓,整治效果差的乡镇进行了通报批评,有力地推动了

清洁城乡行动的有序、有效开展。为了加快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在县委、县总工会、县妇联、团县委的号召下,成立了10支由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公益活动爱好者组成的清洁城乡志愿者队伍

。志愿者队伍开展了清理河道白色垃圾和卫生死角活动,以实际行动来教育全县人民养成不乱扔垃圾的良好习惯。二是全面推进“七进”活动和“十大专项治理”。制订了《*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十大专

项建设治理活动实施方案》和《*县城乡环境“四项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分片召开了北山片区乡镇、南山片区乡镇、公铁沿线乡镇和县城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推进会,传达全市专项行动会

议精神,对不同区域存在的问题进行“问诊把脉”,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三是大力开展“四项专项行动”。出台了《*县城乡环境“四项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从6至9月,按照每月一个主题,

分别开展公路(水路)、河道、铁路环境治理专项行动;市场环境治理专项行动;城乡交通秩序治理专项行动;城镇绿化及容貌治理专项行动。

四、加强指导、着力创建。结合市爱卫会2009年下达的目标任务,县爱卫办严格按照卫生先进单位申报考核程序,对2009年申报创建的各级卫生先进单位、卫生村(组)进行了认真的业务指导,推荐创

建市级卫生镇1个,市级清洁场镇8个,清洁村庄50个,省级卫生先进单位1个,省级卫生村2个,市级最佳卫生先进单位2个,市级卫生先进单位3个,市级卫生村(组)2个。目前,创建工作正紧锣密鼓地

有序推进。国华镇自2007年启动创建市级卫生镇工作以来,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镇长任指挥长的创建市级卫生镇指挥部,落实了创卫工作人员,完善了场镇环境卫生管理制度。4月24日再次召开创卫工

作动员大会,对创卫工作进行了再宣传、再部署、再动员。5月8日,国华镇召开了创建市级卫生镇工作业务培训会,县爱卫办业务人员就病媒生物防制、健康教育、重点行业整治以及创卫工作软件资料

收集等进行了详细讲解。该镇卫生基础设施正抓紧施工,“五小行业”整治,场镇秩序规范管理取得了阶段性成绩。

五、除害防病,确保健康。为有效的减少和控制各类媒介传播疾病的发生流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按照县爱卫会的要求和布置,各单位严格按“五统一”、“四不漏”的消杀原

则,于4月26日开展了全方位的除四害活动。县爱卫办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城区公共区域、城乡结合部、几不管地带进行“四害”消杀工作。国华镇把除四害工作作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为民办实事的具

体工作来抓,认真开展场镇除四害活动,除四害工作将在7月份达标。据统计,全县共投放灭鼠毒饵4000公斤,溴氰菊酯杀虫剂190件,灭蟑螂烟剂80件,出动专业人员60余人次,四害密度控制在不足为

害的程度。

六、结合项目、改水改厕。结合灾后恢复重建和中央补助地方农村改厕项目,大力实施农村改水改厕项目,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县水利局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广巴高速拆迁户饮水安

全项目”、“卢家坝工业园区饮水安全项目”、“以工代赈饮水安全项目”,投入资金772万元,改水受益人口2.3万人。县农业局实施了“国债沼气项目”、“扶贫沼气项目”涉及22个乡镇,新建沼气

池2200口,投入资金220万元。县爱卫办组织实施了“中央对地方农村改水改厕补助项目”投入资金40万元,改厕1000户。

七、工作打算。

1、强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确保创建成8个市级清洁场镇、50个市级清洁村庄,并做好清洁场镇、村庄的检查评比工作。

2、加大对国华镇创建市级卫生镇工作指导力度,确保7月除四害达标,11月下旬卫生镇创建成功。

3、组织开展好秋季以灭鼠为重点的除四害活动。

4、协调相关部门继续抓好省级卫生县城巩固工作。

5、抓好各级卫生先进单位、卫生村(组)创建指导工作。

第5篇:创建健康乡镇实施方案范文

今天,区委、区政府在这里召开创建“卫生强区”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市委十届四次、区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我区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力争到2010年创建成浙江省第一批卫生强区,为建设“品质之城、美丽之洲”发挥卫生应有作用。今天的会议既是创建“卫生强区”动员会,更是一个创建工作部署会,希望通过这样一次全区性的会议,进一步明确创建“卫生强区”的目的、任务和要求。下面就推进创建工作,我着重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肯定成绩,坚定创建“卫生强区”的信心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过去的五年,我区卫生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公共卫生水平得到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对公共卫生工作高度重视,将公共卫生发展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一是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成立区、镇两级公共卫生委员会,建立了区、镇乡(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制定并实施《杭州市余杭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方案》,先后出台各类应急预案20余件。二是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切实加强艾滋病、霍乱、禽流感等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几年来,全区未发生重大疾病的暴发流行。三是加强卫生综合执法。不断完善卫生监督体系,在镇乡设置6家卫生监督分所;实施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和“食品放心工程”,规范了社会公共卫生秩序。四是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建立了杭州市急救中心余杭分中心、3个急救站、9个急救点的三级急救网络,设立了区急救药品储备中心和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基本实现了120的“统一接入、统一调度、统一指挥”。五是加强爱国卫生工作。围绕“清洁余杭”、省级示范文明城区及生态城区创建,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区农村卫生厕所、三格式无害化率分别达97%、60%。

2.农村卫生工作得到加强。各地和各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农村卫生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深化社区卫生服务内涵。着力推行社区责任医师制,建立了400余名社区责任医生团队,为近60万农民群众提供服务。目前群众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就医率达到了50%。二是实施“新农合”信息化建设。目前已建立了新型农民合作医疗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村村通、站站报”,群众可在所有区属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及7家省市定点医疗机构刷卡报销。三是开展农民健康体检工作。已完成了第一轮两年一次的农民健康体检工作,累计完成47.87万名群众的健康体检及建档,占应体检人数的85.3%。*第二轮农民健康体检费由20元增至50元。

3.群众健康水平得到提升。据统计,目前我区人均期望寿命已达到达79.34岁,孕产妇死亡率为零、婴儿死亡率控制在6.18‰,这三项人群健康指标达到了国际同等水平。2007年我区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全民健康促进行动”,出台了《余杭区全民健康促进行动2007-2010年规划》,2007、*连续两年将全民健康促进行动列入政府实事工程。目前通过开展“健康教育与促进、健康促进单位创建、健康公共服务”三大项目的实施,全区健康促进氛围日益浓厚,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日益增强。

4.“看病难”问题得到缓解。按照“小病不出社区、大病确有保障”、“医疗质量上去,看病费用下来”的目标要求,着力破解“看病难”问题。一是不断健全我区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农民工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以及医疗救助构筑了减轻群众看病负担的基本保障线,实现了全民覆盖。*年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人均筹资标准从2007年每人每年126元提高至200元,其中政府投入为140元,农民个人只需交纳60元,按测算农民住院看病的报销比例可达到50%。二是不断完善医疗救助政策。扩大救助范围,降低救助门槛,提高救助比例,加大医疗救助力度,为区内困难群众实施惠民医疗政策,努力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三是不断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各医疗机构逐步加强内部管理,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杜绝不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发生;坚持执行国家医药价格各项改革,落实各项降价措施;坚持药品招标采购,努力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坚持医药价格公示制及清单制,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应该说,过去的五年我区卫生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为打造“卫生强区”打下了较好的基础,我们应对创建“卫生强区”充满信心。同时,这是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结果,是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全区医疗卫生工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果。在此,向关心、支持卫生事业发展的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向社会各界人士,向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统一思想,增强创建“卫生强区”的责任感

5年来的成就,为今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5年来的实践,为继续前进积累了宝贵财富。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全区卫生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比如,城乡之间、不同人群之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利用仍不尽合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总体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导致许多深层次的体制机制性矛盾尚未得到很好解决;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公共卫生等基础卫生工作还显薄弱;人口老龄化和人们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造成传统和新发传染病以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重大自然灾害的防控形势仍十分严峻;农村卫技队伍综合素质偏低及不稳定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进一步寻求更有效、更直接的载体和方法,在发展中解决问题,通过解决问题促进更好更快发展。为此,各地各部门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创建“卫生强区”的深远意义,切实增强加快卫生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1.创建“卫生强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党的*报告提出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今年,浙江省提出了创建卫生强县(区)的要求,如果我们通过三年的奋战,所有指标都达到甚至超过了,那在很大程度上表明我们实现了*提出的卫生事业建设和发展的目标,这也正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为此,我们只有加快推进创建“卫生强区”,不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才能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收入人群之间获得卫生服务的差距,尽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医疗卫生需求,全面提高人民群众健康品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创建“卫生强区”是建设“美丽之洲”的有效途径。建设最适宜居住的“品质之城、美丽之洲”,除了要有良好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生态环境外,还必须拥有一个良好的“健康环境”。无论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还是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而言,着力营造好“健康环境”,是我们卫生在新时期所必须承担起的重要职责和任务,是创建“卫生强区”的应有之义,更是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本质要求。

3.创建“卫生强区”是实现“走在前列”的重要保障。我区的卫生事业:纵向比,有了较好发展,投入多了、设施优了、环境美了、技术好了、网络全了;但横向比,与先进地区比,差距确实存在,目前一些影响卫生改革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我们绝不能小进即满。而且,我们全区“一名四强”创建工作中,卫生还是一个“短腿”。因此,要通过“卫生强区”创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争创“市内领先、省内一流”的卫生新格局,努力实现“走在前列”。

4.创建“卫生强区”是转变卫生发展模式的客观需要。卫生事业的发展应该是整体水平的全面提升和持续进步,从长远看,卫生事业必须注重资源和结构的调整,实现从规模外延粗放型向质量内涵效率型的转变。因此,实施“卫生强区”创建,要应时、应势、应地制宜,在加快卫生发展的方式、方法上进行新的探索,解决好制约卫生发展的“软肋”和瓶颈,实现卫生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式的战略转移。

三、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创建“卫生强区”三大关系

我区“卫生强区”建设的目标是:到“十一五”期末,全区基本建立起卫生资源配置优化、卫生设施和技术先进、卫生队伍素质优良、运行保障机制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区城乡居民能够享受到更安全、有效、便捷、优质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全区城乡居民基本形成良好的卫生保健意识,平均预期寿命等人群主要健康指标在杭州乃至全省领先,力争于2010年通过省卫生强县(市、区)达标验收。要完成这个目标,我们必须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

1.要处理好优质卫生资源的提升和基层服务能力增强之间的关系。拥有相当数量的优质卫生资源,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条件。但就当前而言,更重要的是要努力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尤其要着力解决好基层卫生服务的覆盖率和受益面问题。因此,在今后一个时期中,要将新增的卫生资源主要用于基层卫生的建设和发展;要把培养和造就一支在基层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队伍作为一项关键性的措施认真贯彻实施;要加强区属医疗卫生机构对基层卫生的指导和帮扶;要通过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增加财政投入、完善经济政策、改革用人和分配制度,创新基层卫生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要处理好增加投入与加强管理的关系。创建“卫生强区”必须增加投入,这是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向管理要效率,如何以更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更大的健康回报。因此,要大力加强对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经济管理,严格控制医疗卫生服务成本,把医疗卫生单位的成本费用控制作为单位负责人的主要考核内容之一;要认真研究财政投入的使用方向和投入途径,使新增的财政投入能起到缩小城乡差异,减轻群众的医疗费用负担,扩大公共卫生服务的领域和数量的作用;要加大公共卫生信息的披露力度,努力减少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增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和公信度。

3.要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市场配置的关系。创建“卫生强区”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政府有责任为全体国民提供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服务,有责任保证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与可及性。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服务都需要由政府直接提供或由政府举办的机构来提供。但同时我们也要积极地创造条件和环境,让民营及其它形式的医疗卫生机构共同为群众提供服务。因此,在创建“卫生强区”的过程中,要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对卫生资源的配置作用,继续支持民营机构的发展,着力规范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执业行为,促进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发展。

四、加强领导,加大创建“卫生强区”的推进力度

要按照《关于推进卫生强区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全面实施“五大”战略举措,全面落实组织、财政、体制“三大保障”,积极营造创建“卫生强区”良好环境。下面我重点就明确任务,加强领导,切实加大创建“卫生强区”的推进力度作几点强调。

1.加强领导,落实卫生保障政策。各地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共同关心、合力支持卫生工作,确保卫生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卫生强区”目标的顺利实现。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切实把“卫生强区”、卫生强镇乡(街道)建设纳入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区委区政府已成立卫生强区、健康城区建设领导小组,各镇乡(街道)也要成立相应的卫生强镇乡(街道)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二要加大卫生投入。各级政府要着力解决“有钱办事”问题,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卫生事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确保对卫生事业投入逐年增加,卫生事业支出增长幅度不低于同期财政支出增长幅度;力争“十一五”期间,卫生事业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达到5%以上。三要加强协调配合。“卫生强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区财政局、人事局、劳动保障局、发改局、国土余杭分局等相关部门要在区卫生强区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各司其职,各尽职能,形成我区创建“卫生强区”的合力,共同推进创建各项工作。四要健全考评机制。要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把推进“卫生强区”、卫生镇乡(街道)建设纳入地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强化督查和考核,努力形成层层负责,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机制。

2.突出重点,深化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深化我区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是区委区政府作出的一项事关卫生改革、稳定、发展的重大决策,是我区实施“卫生强区”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创建的难点工作。近日,区委、区政府已下发了《关于深化余杭区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具体的内容文件都讲得很明确,请大家认真掌握、领会文件精神,这里就下一阶段的几项重点工作,我作一强调。改革的任务主要有两项,一是通过新建和资源整合等办法,实现一个建制镇乡(街道)有一家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实现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一体化管理;二是按照杭州市人民政府的文件要求,实施我区社区卫生服务“收支两条线”综合改革。

下一阶段,我们要在鸬鸟、百丈、黄湖、径山四个镇乡先行开始实施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在此基础上积累经验,争取*年在全区推开,2010年完成改革任务。由于这项工作起点高、任务重、时间紧,将涉及人事、机构等各种利益关系调整,各镇乡、各有关部门必须通力配合。为此,就合力做好深化改革工作再作如下强调。一是要制订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区委、区政府文件已明确了管理体制,即参照教育模式,各镇乡、街道承担辖区内医疗卫生工作的主要责任。由于我区各镇乡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各地发展存在着不平衡,因此在符合全区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大原则的前提下,镇乡要与卫生部门一起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订出适合当地的、可操作的“一镇乡(街道)一实施方案”。在方案具体形成的过程中,卫生部门要与当地镇乡政府共同协商,对资源整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布局、机构规模、各类卫生人员的安置保障、各岗位设置人员配备以及财政、人事等政策进行专题研究。二是要确保项目尽早开工建设。特别是先行一步的西部四镇要抓紧做好规划选址工作,国土部门要本着特事特办要求优先安排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用地指标,发改、建设等部门要对项目建设开通“绿色通道”,尽可能为项目前期各项手续办理提供便捷服务,区卫生局要协助各镇做好建设方案,包括建筑设计、内部功能布局、科室设置等,确保西部乡镇这项工作在年内有实质性进展,项目尽早开工建设。三是要确保资金投入及时到位。区委、区政府文件已明确,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区镇两级资金投入比例,西部四镇按区70%、镇30%承担,其余镇乡按区、镇乡街道各50%比例承担。财政部门要根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和资源整合等各项改革进度,落实建设资金和各项财政补助,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专项资金、社区卫生服务收支两条线运行资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资金等纳入财政预算中,保证改革顺利实施。镇乡要将各项配套资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四是要确保人员配备到位。区人事局、卫生局要根据《浙江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实施意见》(浙编办〔2007〕58号)标准,合理配备各镇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要采取公开招考、人才引进、岗位竞聘等多种方法,优化队伍结构,提高队伍素质。五是要确保改革稳步推进。由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涉及各利益关系的调整,有可能会引发各种矛盾,因此必须要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努力确保改革的稳步推进。各地、各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向社区各界、各医疗机构人员等宣传本次改革的目的意义,要动员卫生系统相关人员本着全局的利益、本着解决民声的要求,积极配合支持改革。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将政策讲明讲透,并严格按照政策透明实施,决不允许厚此薄彼的情况发生。监察等部门要对改革的全过程进行监督,确保改革“阳光”操作,严格杜绝、违法违纪现象。

3.夯实基础,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卫生的基础包括基本建设、基础设施、重点学科、农村基层服务等各各方面。只有夯实了基础,才能有提升能力、提高水平、提供服务的资本。一要积极实施卫生强镇乡创建。推进“卫生强区”建设的基础是卫生强镇乡(街道)创建,各镇乡(街道)要根据《浙江省卫生强县考核标准(试行)》制订规划,确保在2010年前全区有70%以上的镇乡(街道)达到卫生强镇乡(街道)标准,并通过验收。目前,我区已有5个乡镇成功创建,占全区的25%,今天又申报了5个乡镇,力争达到50%。要切实加强改水改厕工作,增加区、镇两级对改水、改厕的补助力度,确保到2010年相关指标达到或超过省市要求。二要提速区级公立医疗机构建设。要做强一批综合性医院,加快实施区一院主体迁建、区二院病房大楼、区中医院整体迁建等3个区重点建设项目。做好余杭组团医院、良渚组团医院、余杭经济开发区医院的规划和区三院、区妇保院的改扩建规划。要做精一批重点专科,按照错位发展、“名特精优”的要求,建设一批定位明确、特色明显、技术精良、实力雄厚的特色医疗群。全区未来三年内要积极争创一个部级重点中医专科,创建1-2个省级重点专科,4-5个市级重点专科;完成省市级科研项目5-8项,区级科研项目30项以上。三要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最贴近农村、贴近社区、贴近群众,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石,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预防、监控和管理上具有时间、空间、组织、人文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各地、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社区卫生服务建设,按照三年内打造“市内领先、省内一流”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新格局的要求,加快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确保到2010年90%的中心(站)达到市级规范标准,更好发挥六位一体服务功能和职能,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既就近又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更新服务理念,打破“坐堂门诊”的传统服务模式,积极开展家庭巡诊、出诊、家庭护理、残疾人康复等多样化服务,真正使医务人员在服务上贴近百姓,感情上亲近百姓居民。

第6篇:创建健康乡镇实施方案范文

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机制体制和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体系,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和效率。完善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及医疗救治体系,健全完善部门联防联控联动工作机制体制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储备保障体系,定期组织卫生应急演练.

二是切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在疾控和其他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指导下,积极会同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做好辖区肺炎疫情风险管理、发热患者筛查和相关信息登记、报告以及处置工作。建立健全中西医协作机制,指导基层制订和完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有效提升基层对肺炎等重大疫情的防控应对能力。

三是加快医疗机构建设。

县医院新院区投入使用、中医院改扩建工程完成主体建设,县传染病医院建设加快推进;乡镇卫生院新建改扩建完成扫尾工作,加强医疗仪器设备配置。

四是推进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务实应用。

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普及推广和务实应用为导向,充分发挥电子健康档案的基础信息支撑和便民服务作用。在集中开展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时,要及时导入健康体检和健康状况评估等信息,方便居民本人查询。

五是开展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创建工作。

对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标准》和《县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工作实施方案》,针对存在问题,把握好完成时间节点,做到查漏补缺,及时落实整改措施。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联系,保障创建工作顺利实施。

第7篇:创建健康乡镇实施方案范文

根据会议安排,现在,我就基层卫生工作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回顾过去,总结经验,增强做好基层卫生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20*年,我县的基层卫生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卫生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市、县基层卫生工作的目标要求,真抓实干,扎实工作,突出重点,克服难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初级卫生保健先进县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我县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在市卫生局的关心、支持、指导下,在县初保委组成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瞄准先进县目标,紧抓重点、主攻难点,求真务实,扎实工作,通过全县上下的不懈努力,顺利通过省级评审,荣获初保先进县称号。

(二)、乡村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各单位根据本地实际,结合《响水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做到不重复,不乱设置,合理整合和配置卫生资源,基本实现了一村(居)一室或联村设室的要求,全县145个行政村(居)共设置村级卫生机构142个。加大村级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各乡镇都能按照标准和要求,因地制宜制订建设改造方案,能改造的改造,能扩建的扩建,尽可能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高的效益。所有的村级卫生机构在面积上都能达到60-120平方米,室内做到4-7室分开,50%以上的村级卫生机构达到环境整洁、温馨,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比较优越的医疗卫生服务环境,得到了居民的欢迎。

(三)、社区卫生服务的转型工作进展顺利。

各单位都能按照卫生局对服务站转型的要求,选择条件好、面积达到要求的卫生室作为转型的对象,自加压力,创造条件,积极开展扩建和兴建工作,在室内的布置上,严格按照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标准,做到流程合理、设备齐全,今年我县累计卫生室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达57个,建站率达40%。由于工作到位,我县有10个服务站被市评为优秀社区卫生服务站,另有10个服务站得到了省扶持,争取省补助资金15万元。

20*年,基层卫生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成绩,但我们也要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一是单位领导重视不够;二是基层卫生组织还不健全;三是社区卫生服务层次比较低,全县普遍存在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建设质量不高的等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在2009年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突出重点,狠抓关键,确保全面完成基层卫生工作任务

2009年的基层卫生工作,以巩固初保先进县成果和推进农民健康工程为龙头,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努力开创全县基层卫生工作新局面。

(一)、创建农民健康工程先进县。

抓住政府重视、支持农民健康工程的机遇,积极创建农民健康工程先进县,推动全县农村卫生工作开展。一是积极抓好农民健康工程示范乡镇创建工作。在去年通过市级农民健康工程三个示范乡镇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制度,积累经验,树立典型,推动全县工作开展,今年再完成示范乡镇5—6个,使农民健康工程示范乡镇达到70%的要求。二是建立督促检查和工作指导机制。适时调研分析创建情况,制订创建计划,贯彻落实各项创建内容和措施,组织工作实施,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做到督查与指导相结合,针对问题,落实整改措施,确保创建工作有序开展。三是着力推进重点工作。针对薄弱环节和工作难点,集中精力,大力推进,保证总体达到农民健康工程先进县标准。

(二)、大力推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1、紧抓机遇,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要严格按照《响水县社区卫生服务设置规划》,加大社区卫生服务的转型力度,进一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覆盖率,年内再转型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要转型7个以上服务站,力争以县为单位服务中心覆盖率达85%以上,以乡镇为单位服务站覆盖率达70%以上。对此,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紧紧抓住省扶持苏北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的机遇,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投入,落实责任,要严格按照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建设标准,逐条逐项落实到位,在服务站建设上,坚持以兴建为主,积极与乡镇村沟通,争取村无偿提供地宅,坚决按照统一图纸,集中采购设备,统一使用标识,高标准、高质量的建设到位,在资金上以卫生院向乡村医生借资为主,再由卫生院出一点,争取政府支持一点,确保资金及时到位,做到产权清晰,流程合理,环境温馨,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2、着力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我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覆盖率虽然在不断提高,但是水平较低。因此,加强内涵建设成为首要任务。我们将以乡镇卫生院转型为契机,在四个服务转变上功夫,真正形成防、治、管相结合的“六位一体”的综合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力争1-2个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3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得到省扶持。

(1)、加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内涵建设。在不断提高农村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的同时,不断加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内涵建设,要紧紧围绕农民健康工程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强化质量管理,制定社区服务工作规范,做到管理统一,服务统一。加强对慢性非传染病人的管理,健全健康档案,保证慢病病人和60岁以上人员的建档率达100%以上,管理随访率达90%,逐步推行健康档案微机化管理,各乡镇60岁以上人员微机化建档率达100%,要积极开展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工作。制定双向转诊的具体办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上级医院签订双向转诊协议,上级医院建立社区转诊病人的绿色通道,方便社区病人转诊;积极推行社区责任医生制度,建立家庭责任医生联系卡,引导责任医生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对转诊病人跟踪服务,既当医生,又当就医参谋,运用经济、行政等手段,从政策引导、方便就医、提供优质服务等多种途径入手,推进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工作的开展。同时要抓好各项资料的收集归档,确保台帐齐全,内容翔实;建立慢病管理和健康教育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农民健康档案的作用,经常性地组织健康进家庭活动,将卫生知识送到每户居民,真正为农村居民提供主动、连续、综合的服务。

(2)、增强队伍素质,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离不开全科专业队伍。一是开展全科医师和全科护士的岗位培训。年内举办1-2期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建设培训班,邀请市级专家来响水授课,进一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努力使专业队伍在观念上和服务方式上得到根本性转变。二是建立继续教育制度。要求各乡镇都能选派责任心强、工作踏实的人员进行全科医生培训,力争各单位有80%的人员都获得全科医师证书。三是严格执行晋升中、高级人员下基层服务制度,不断传播服务知识,提高服务质量。四是加强乡村医生中专学历补偿教育的管理。各乡镇要高度重视补偿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切实履行告知义务,确保没有一个乡村医生不知到补偿教育,各乡镇是补偿教育的教学点,要抓紧做好教学场地的准备工作,严格管理,保证教学质量。通过队伍建设,使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服务理念、服务方式发生根本转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为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提供坚实的后劲。

(3)、规范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是推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和前提,各单位要按照《响水县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进一步强化“业务统一管理、人员统一调配、财务统一建帐、药品统一调拨、建设统一标准”的“五统一”制度;加强乡村医生培训考核,采取多层次的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实效性。进一步探索乡村医生和村卫生机构规范管理和考核的方法,提高管理的水平和效果;逐步建立健全乡村医生档案,以乡村医生注册的相关资料为基础,统一填写“乡村医生登记表”,收集乡村医生注册申请表,变更表,个人相关身份证明,执业证书等复印件和表彰奖励情况、考核情况,一人一袋,统一编号造册,使乡村医生档案走上规范化管理轨道;规范乡村医生诊疗行为。切实履行《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所赋予的乡村医生职责,依法加强对乡村医生诊疗行为的管理,加大对村级卫生机构的督查力度,强化检查指导,依法查处个体单干、超范围执业和医疗不规范行为,督促其认真履行职责,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诊疗技术规范。

三、加强督查考核,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第8篇:创建健康乡镇实施方案范文

根据会议安排,现在,我就基层卫生工作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回顾过去,总结经验,增强做好基层卫生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今年,我县的基层卫生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卫生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市、县基层卫生工作的目标要求,真抓实干,扎实工作,突出重点,克服难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初级卫生保健先进县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我县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在市卫生局的关心、支持、指导下,在县初保委组成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瞄准先进县目标,紧抓重点、主攻难点,求真务实,扎实工作,通过全县上下的不懈努力,顺利通过省级评审,荣获初保先进县称号。

(二)、乡村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各单位根据本地实际,结合《响水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做到不重复,不乱设置,合理整合和配置卫生资源,基本实现了一村(居)一室或联村设室的要求,全县145个行政村(居)共设置村级卫生机构142个。加大村级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各乡镇都能按照标准和要求,因地制宜制订建设改造方案,能改造的改造,能扩建的扩建,尽可能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高的效益。所有的村级卫生机构在面积上都能达到60-120平方米,室内做到4-7室分开,50%以上的村级卫生机构达到环境整洁、温馨,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比较优越的医疗卫生服务环境,得到了居民的欢迎。

(三)、社区卫生服务的转型工作进展顺利。

各单位都能按照卫生局对服务站转型的要求,选择条件好、面积达到要求的卫生室作为转型的对象,自加压力,创造条件,积极开展扩建和兴建工作,在室内的布置上,严格按照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标准,做到流程合理、设备齐全,今年我县累计卫生室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达57个,建站率达40%。由于工作到位,我县有10个服务站被市评为优秀社区卫生服务站,另有10个服务站得到了省扶持,争取省补助资金15万元。

今年,基层卫生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成绩,但我们也要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一是单位领导重视不够;二是基层卫生组织还不健全;三是社区卫生服务层次比较低,全县普遍存在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建设质量不高的等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在明年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突出重点,狠抓关键,确保全面完成基层卫生工作任务

明年的基层卫生工作,以巩固初保先进县成果和推进农民健康工程为龙头,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努力开创全县基层卫生工作新局面。

(一)、创建农民健康工程先进县。

抓住政府重视、支持农民健康工程的机遇,积极创建农民健康工程先进县,推动全县农村卫生工作开展。一是积极抓好农民健康工程示范乡镇创建工作。在去年通过市级农民健康工程三个示范乡镇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制度,积累经验,树立典型,推动全县工作开展,今年再完成示范乡镇5—6个,使农民健康工程示范乡镇达到70%的要求。二是建立督促检查和工作指导机制。适时调研分析创建情况,制订创建计划,贯彻落实各项创建内容和措施,组织工作实施,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做到督查与指导相结合,针对问题,落实整改措施,确保创建工作有序开展。三是着力推进重点工作。针对薄弱环节和工作难点,集中精力,大力推进,保证总体达到农民健康工程先进县标准。

(二)、大力推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1、紧抓机遇,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要严格按照《响水县社区卫生服务设置规划》,加大社区卫生服务的转型力度,进一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覆盖率,年内再转型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要转型7个以上服务站,力争以县为单位服务中心覆盖率达85%以上,以乡镇为单位服务站覆盖率达70%以上。对此,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紧紧抓住省扶持苏北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的机遇,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投入,落实责任,要严格按照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建设标准,逐条逐项落实到位,在服务站建设上,坚持以兴建为主,积极与乡镇村沟通,争取村无偿提供地宅,坚决按照统一图纸,集中采购设备,统一使用标识,高标准、高质量的建设到位,在资金上以卫生院向乡村医生借资为主,再由卫生院出一点,争取政府支持一点,确保资金及时到位,做到产权清晰,流程合理,环境温馨,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2、着力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我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覆盖率虽然在不断提高,但是水平较低。因此,加强内涵建设成为首要任务。我们将以乡镇卫生院转型为契机,在四个服务转变上功夫,真正形成防、治、管相结合的“六位一体”的综合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力争1-2个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3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得到省扶持。

(1)、加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内涵建设。在不断提高农村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的同时,不断加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内涵建设,要紧紧围绕农民健康工程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强化质量管理,制定社区服务工作规范,做到管理统一,服务统一。加强对慢性非传染病人的管理,健全健康档案,保证慢病病人和60岁以上人员的建档率达100%以上,管理随访率达90%,逐步推行健康档案微机化管理,各乡镇60岁以上人员微机化建档率达100%,要积极开展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工作。制定双向转诊的具体办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上级医院签订双向转诊协议,上级医院建立社区转诊病人的绿色通道,方便社区病人转诊;积极推行社区责任医生制度,建立家庭责任医生联系卡,引导责任医生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对转诊病人跟踪服务,既当医生,又当就医参谋,运用经济、行政等手段,从政策引导、方便就医、提供优质服务等多种途径入手,推进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工作的开展。同时要抓好各项资料的收集归档,确保台帐齐全,内容翔实;建立慢病管理和健康教育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农民健康档案的作用,经常性地组织健康进家庭活动,将卫生知识送到每户居民,真正为农村居民提供主动、连续、综合的服务。

(2)、增强队伍素质,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离不开全科专业队伍。一是开展全科医师和全科护士的岗位培训。年内举办1-2期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建设培训班,邀请市级专家来响水授课,进一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努力使专业队伍在观念上和服务方式上得到根本性转变。二是建立继续教育制度。要求各乡镇都能选派责任心强、工作踏实的人员进行全科医生培训,力争各单位有80%的人员都获得全科医师证书。三是严格执行晋升中、高级人员下基层服务制度,不断传播服务知识,提高服务质量。四是加强乡村医生中专学历补偿教育的管理。各乡镇要高度重视补偿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切实履行告知义务,确保没有一个乡村医生不知到补偿教育,各乡镇是补偿教育的教学点,要抓紧做好教学场地的准备工作,严格管理,保证教学质量。通过队伍建设,使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服务理念、服务方式发生根本转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为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提供坚实的后劲。

(3)、规范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是推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和前提,各单位要按照《响水县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进一步强化“业务统一管理、人员统一调配、财务统一建帐、药品统一调拨、建设统一标准”的“五统一”制度;加强乡村医生培训考核,采取多层次的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实效性。进一步探索乡村医生和村卫生机构规范管理和考核的方法,提高管理的水平和效果;逐步建立健全乡村医生档案,以乡村医生注册的相关资料为基础,统一填写“乡村医生登记表”,收集乡村医生注册申请表,变更表,个人相关身份证明,执业证书等复印件和表彰奖励情况、考核情况,一人一袋,统一编号造册,使乡村医生档案走上规范化管理轨道;规范乡村医生诊疗行为。切实履行《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所赋予的乡村医生职责,依法加强对乡村医生诊疗行为的管理,加大对村级卫生机构的督查力度,强化检查指导,依法查处个体单干、超范围执业和医疗不规范行为,督促其认真履行职责,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诊疗技术规范。

三、加强督查考核,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第9篇:创建健康乡镇实施方案范文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起步之年,切实做好2006年的卫生工作,为“十一五”规划开好头、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卫生工作要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建设“平安柯城”的战略要求,以农村卫生工作为重点,着力加快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面实施农民健康工程,继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城乡卫生事业协调发展。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农村为重点的卫生工作方针,围绕让农民“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加强预防少生病”的目标,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积极稳妥的工作原则,以实施农民健康工程为载体,完善区乡村三级卫生服务、医疗质量监控、农村卫生安全保障“三张网”建设,加快农村卫生改革,加大农村公共卫生投入力度,全面提升农村卫生服务功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二、2006年主要工作目标

(一)全系统业务总收入4500万元,比上年增长15%。

(二)全系统净资产比上年增长10%。

(三)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全年无负主责的一、二级医疗事故发生。

(四)实施农民健康体检,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健康体检率达80%以上,并建立健康档案。

(五)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确保参加合作医疗农民人数达75%以上。

(六)完成结核病控制项目,结核病新发涂阳登记率达27/10万以上,涂阳病人治愈率达85%以上。

(七)全面实现自愿无偿献血,一次献血400毫升的比例达30%;医疗机构红细胞使用率达60%以上,成份输血率达90%以上,临床用血互助金收取率达95%以上,献血后互助金退回率达50%以上。

(八)实施母婴健康工程,不发生产科出血原因引起的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13‰以下,孕28周孕妇区级高危筛查率达95%以上,重症高危孕产妇区级分娩率达100%,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90%以上。

三、主要工作任务

(一)抓住机遇,全面实施农民健康工程

1、实施“以区为主、分级负责”的公共卫生管理体制

在区公共卫生管理委员会的领导、组织、协调下,建立健全乡镇(街道)、行政村公共卫生管理机构,确定乡镇分管领导、公共卫生管理员和村级公共卫生联络员,落实区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负责组织做好本辖区范围内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并建立区对乡镇(街)、乡镇(街)对村的考核机制。

2、构建完善便捷的农村卫生工作服务网络

制订城南医院总体发展规划,加强房屋、设备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急诊抢救能力,承担全区急危重病人的救治任务,成为全区的医疗业务指导中心;充实区妇幼保健院妇幼保健人员,加强妇幼保健管理能力建设,加大对农村妇幼保健工作的指导和考核、督查力度,不断提高妇幼保健工作水平;依托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结合乡镇区划调整,对非建制乡镇卫生院,通过撤并改造为乡镇卫生院的分院,或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现资源重组;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实行分类管理,加强中心卫生院建设,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成为区域医疗服务中心,其它乡镇卫生院以公共卫生为主,承担农村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以及部分公共卫生管理职能;通过多种形式举办村卫生室,使村卫生室基本覆盖全区每个行政村,承担起责任区域内的公共卫生任务,形成区、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

3、切实组织实施好面向农民的公共卫生服务

通过政府购买和补贴农村公共服务的方式,全面实施好保证农民享有基本卫生服务、保证农村重点人群享有重点服务、保证农民享有基本卫生安全保障等三大类12个项目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同时做好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健康体检工作,根据《农民健康体检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将农民健康体检工作列入年度卫生工作目标管理重要内容考核,由各医疗单位负责组织实施,内容包括物理检查(内、外科),常规检查(血、尿、粪),B超(肝、胆)、胸透和心电图(B超、胸透和心电图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三选二)五大项,按0-7岁儿童、中小学生、孕产妇、60岁以上老人和一般人群等不同人群分类进行,结合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逐步建立健康档案。

4、突出做好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重点做好流动人口的预防接种、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和外来务工人员职业健康体检工作,落实重点传染病患者的查治和管理措施。贯彻《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实行流动人口儿童免疫预防接种居住地管理,使外来适龄儿童享受与当地儿童一样的免疫预防;落实《浙江省妇女发展规划》关于“流动人口中的妇女享有与户籍所在地妇女同等的保健服务”目标,建立和完善流动孕产妇的居住地管理制度;执行《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开展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的健康检查;落实外来人口肺结核病人免费查治、艾滋病免费自愿咨询检测、血吸虫病免费查治等各项卫生经济政策。

(二)创新机制,着力提高农村卫生资源的服务效能

1、深化改革,切实加强医疗机构内涵建设

深化乡镇卫生院运行机制改革。按照做强中心卫生院、搞活乡镇卫生院、改革乡镇卫生院分院的原则,增强政府举办乡镇卫生院活力。一是选好院长,放权搞活。通过采取多种选拔任用方法,择优选聘乡镇卫生院院长,建立综合目标责任制,提高经营能力。二是合理用人,优胜劣汰。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对“新人”实行聘用合同制、人事制;对工作不称职的,予以转岗、待岗、下岗。三是要按劳分配,奖勤罚懒。根据职工的技术水平、服务态度和劳动贡献等进行综合考核,建立以岗位工资为基础的绩效工资制,合理拉开分配档次。四是多元经营,激发活力。积极探索乡镇卫生院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实行合作经营、租赁经营、承包经营等多种方式,激活其运行机制。

转变乡镇卫生院服务模式。乡镇卫生院要改“坐等病人”为上门服务,积极开展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连续、有效、上门的社区卫生服务,落实农民健康工程各项任务;建立健全农村社区责任医生制度,使每个农村家庭都有自己的农村社区责任医生,承担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主要任务,实现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与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有机结合,建立起动态健康档案,对不同健康状况人群实行分类归档、动态管理,使农民享有更好的卫生服务和卫生安全保障。

提高医疗服务品质。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优化就诊流程,做到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因病施治;严格按照《浙江省卫生服务性收费标准》,健全明码标价制度,实行“明白”收费和住院病人“一日清单制”;制订便民措施,方便群众就医;尊重病人知情权和隐私权,让病人了解诊疗方案。通过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2、规范医疗行为,把好医疗质量关

加强医疗机构规范化建设。认真贯彻执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城南医院、区妇幼保健院要按照等级医院评审标准的要求,完善管理运行机制,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航埠、石梁等卫生院要继续深化和积极开展创建全省“中心集镇200强卫生院”活动;继续做好“规范村卫生室”和“规范药房”创建工作,规范村卫生室达60%以上,依法实行医疗机构、医生执业准入和培训考核制度,规范乡村医生执业行为。

完善医疗质量监控网络。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办医宗旨,以城南医院为依托,继续完善临床(病历)、急诊、护理、检验、放射、麻醉、药事、院感等八个质控中心,负责全区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管理、检查、指导,完善诊疗规范,落实首诊负责制、首问负责制,严格无菌操作、“三查七对”等医疗规程;建立和完善医疗质量评价制度、合理用药监督制度、信息公开制度、群众评议制度,医生会诊制度等,以制度规范医疗行为,严格落实医疗安全责任。

3、完善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抓好城南医院7500㎡住院大楼和2500㎡附属用房建设、花园乡卫生院3760㎡医疗用房迁建工程、七里乡卫生院医疗用房改造项目,确保年底前主体结顶;加强乡镇卫生院基本装备建设,逐步实现全区乡镇卫生院从“老三件”(听诊器、血压计、温度计)到“新六件”(生化分析仪、心电图、X光机、B超、尿液分析仪、血球计数仪)的转换;提高中心卫生院和重点乡镇卫生院的区域辐射能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

4、加强科教兴医和人才队伍建设

注重科研,建立一系列奖励机制。建立和制订卫生系统科技进步基金和奖励办法,区级医院和中心卫生院要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城南医院着力抓好市级科技立项项目的实施,并做好科研项目的成果转化;加强农村中医药骨干教育培训,做好中医药实用技术培训;开展专科特色建设,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新项目。

全面实施卫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通过开展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培训和医务人员选送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等方式,提高卫技人员素质。严格农村卫生技术人员资格准入管理,对没有执业资格的临时人员要坚决清退,对达不到执业标准的人员要逐步转岗分流;进一步完善农村医学继续教育制度,开展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全科医师、护士岗位培训,组织开展乡村医生每两年一次的知识更新培训,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综合防治能力;开展全区乡镇卫生院院长管理培训,规范乡镇卫生院的日常管理。

推行区级医疗卫生单位与农村卫生院对口支援制度。认真实施国家“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实行城市医生在晋升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职称前到农村累计服务一年的制度,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区级医疗卫生单位卫技人员服务于农村。继续推行“以大带小”战略积极组织开展卫生扶贫、卫生下乡、巡回医疗等活动。

(三)积极探索,稳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使用全省统一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软件;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力度,引导农民“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面和受益面;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加强后续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提高参合农民满意度;加强对合作医疗工作的考核,健全完善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和考核办法,完善工作责任制,稳步推进合作医疗工作健康持久发展。

(四)不断完善,着力构建惠及全区农民的农村卫生安全保障网

1、构建城乡一体化卫生监督网络

制定区卫生监督所发展规划,加强人员和设备配置,逐步达到县级卫生监督机构人员设备标准;根据“划片设置,垂直管理”的原则,加强卫生监督机构和队伍建设,完成航埠、石梁等卫生监督派出机构的设置,并与当地卫生院结合,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卫生监督网络,执行所辖责任区域范围内各乡镇的卫生监督任务,扩大监督覆盖面,减少监督盲点、盲区,确保工作用房、工作经费、基本装备“三落实”。进一步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对卫生监督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和网络管理,全面推进卫生监督综合执法工作,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食品卫生、餐饮卫生、公共场所卫生、职业卫生、学校卫生等行业的依法执业行为。

2、全面落实各项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工作措施

加强重点传染病和地方病防制工作。实施结核病C1DA-WHO项目,认真执行结核病归口管理规定,提高涂阳登记率和结核病转诊到位率;建立和完善血吸虫病重大疫情应急体系,进一步落实查灭螺和病情监测任务,巩固血防成果;开展艾滋病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HIV监测,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加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霍乱、伤寒、痢疾、人禽流感等疾病的防制工作,做好疫情监测和报告,严防疫情流行和蔓延。

认真贯彻《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以计划免疫信息化建设为抓手,继续抓好预防接种门诊规划化建设,提高预防接种工作的规范化水平,“五苗”合格接种率达90%以上,单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

实施“母婴健康工程”,以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工作为核心,提高孕产妇和新生儿系管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出生缺陷发生率;以创建省级妇幼保健规范门诊为契机,规范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产科急救能力,完善抢救工作网络和工作机制,提升全区产科急救水平。

3、以“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为抓手,建立爱国卫生工作长效机制

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完善环境卫生长效保洁管理办法,整治优化环卫资源,建立“统一清扫、扫管分离”的卫生保洁管理机制,巩固四害达标成果。深入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和省市级卫生镇、卫生村创建活动,以城市化带动城乡一体化,依托“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加强农村基础卫生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做好改水改厕和除害灭病的指导工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大力推进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普及科学卫生知识,增强农民健康意识,引导农民形成良好的卫生行为,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