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育人为本论文范文

育人为本论文精选(九篇)

育人为本论文

第1篇:育人为本论文范文

现行德育课本上的一些纯粹理论化的知识无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甚至会由于理论过于枯燥而引起他们的反感。在我们对山东省某高中三个年级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中发现,认为目前德育课程内容生动、有吸引力的不足20%;认为自己接触的各种现实生活实例对自己的心灵、观念影响更加深刻的占到了60%。调查还发现,高中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着比小学、初中生更加多元化的道德诉求需要满足,但当前的德育内容设置很显然没有很好的做到“有的放矢”。比如,认为学校德育课程能够很好的解决自己道德困惑的人数只有23%。

二、当前高中德育实践对“以人为本”理念的疏离

(一)德育课程的考核标准与“以人为本”理念失和

高中新课程改革对德育提出的总目标就是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从以上目标中,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受到新课程改革对德育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以人为本”的,是以全面提升人的道德素质,实现人的发展为终极目标的。但对人道德水平的评价很难有一个量化的指标;再加上升学压力的影响,各个学校对德育课程的考核大多采取的是与其它学科一样的笔试形式,很难做到全面评价学生的真实道德水平。

(二)德育教学内容的设置与“以人为本”理念脱节

德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是直接影响德育课程吸引力,进而影响德育效果的重要环节。当今的时代是一个存在着多元挑战的时代、我国也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关键时期,人们在道德领域中遇到了许多新问题、新困境,也就是说,高中学生对德育有了更多元化的诉求。笔者调查发现,当前高中德育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以理论化、规范化见长,而实践性、可操作性相对较差。比如,在对集体主义进行讲授时存在着将重义轻利;重公轻私;重理轻欲绝对化的倾向,而对如何尊重、保护人们合理个人诉求的内容相对不足。同时,在现行的教学内容中,案例教学、讨论话题等部分设置较少,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教学印象。当前的德育教学实践已经证明,传统的德育内容体系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人们对德育的诉求,在新的时展趋势下对其进行与时俱进的扬弃势在必行。

(三)德育教学过程对受教育者的定位忽视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德育是人们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育是人类所从事的特殊社会实践活动,其最根本的“特殊性”在于它所改造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物”。高中学生已经具有了较强的主观能动意识和能力,是具有主体性的特殊客体。因此,在高中阶段的德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不可能要求广大的高中生只是消极被动的接受教师的施教,这是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漠视,是典型的对“以人为本”理念的疏离。长期以来,高中传统的德育模式将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即师生)明确分割为对立的两方,德育过程由教师完全主导,这种情况很容易使教师渐渐形成高高在上的自我定位,将自己变成了机械的说教者;另一方面,日趋走向成熟的高中生们的主体意识长期被忽视,在德育过程中只能居于服从者的地位,最终导致完整人格的缺失和个性的扭曲。

三、“以人为本”理念在新时期德育改革中的贯彻与运用

(一)德育课程考核机制应“以人为本”,有助于培养“和谐人”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人不是单纯的自然人、更不是“经济人”,而是拥有和谐特征的“和谐”人。所谓“和谐”人,就是实现了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高中学生已经有了相当的思考、逻辑分析能力,再加上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们有了更多关注社会、关心环境等现实问题的热情和机会,希望现代的高中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对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不负责任的表现。要想在高中德育教学中实现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目标,现行的德育课程考核体系必须进行必要的改革。过去用一份试卷来判定一个学生道德水平的模式必须改变,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评价完全可以细化为多个部分,比如,道德理论(以对课本理论知识的考察为主);道德素养(要求学生对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分析);道德实践(考察学生在校、在家、在社会实践中的综合表现)等。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评价的人不应仅限定为德育课的任课老师,可以运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结合的评价体系。

(二)德育教学内容应“以人为本”,关注人们的道德诉求,做到有的放矢

目前,我国在发展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巨大的社会转型冲击着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带来了整个社会道德观念的巨大变化。正处于身心尚不完全成熟阶段的当代高中生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许多道德困惑,而当前高中德育内容体系“重物轻人”、“宽泛高难”、“重公德轻私德”的弊端使其与学生们现实的道德诉求渐行渐远,逐渐失去了自身的吸引力,严重影响了德育教学效果。在调查中,认为在高中德育内容中应该加入生态伦理、性伦理、网络伦理内容的学生分别占到受测学生数的68%;26%;59%。由此可见,学生们对高中德育教学内容的期望绝不再仅仅是空洞、机械的理论说教,而是能让他们自愿接受并自觉遵循的可操作性规范,进而指导他们有针对性的解决道德困扰。

(三)德育教学过程应“以人为本”,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德育实效性

第2篇:育人为本论文范文

在政治思想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理念,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员工能够感受到关心、理解、尊重。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都希望能够被关系、被理解、被尊重。政治思想工作离开了关心、尊重、理解,就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其次是必须要坚持以正面引导教育为主。正面引导教育应该作为一种常用的政治思想教育方法。这种方法更能够受到广大员工的欢迎。同时相比批评教育,更能够被接受,同时更能够让员工感觉到被认同。正面引导教育员工能够发现自己的优秀品质。然后是需要坚持以身作则。孔子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政治思想工作者想要对他人进行教育,就必须要端正己身,才能够去教育他人。政治思想工作者是否以身作则,将会直接影响到政治思想工作的的效果。只有政治思想工作者以身作则,他们的言辞才更有说服力、感召力,更能有效的对员工进行影响,让真理的力量更能够发挥作用。

二、在政治思想工作中体现出“以人为本”

(一)要树立起依靠员工办好事业单位的观点

事业单位的发展是建立在员工的基础上的,员工是办好事业单位的根本保证。事业单位发展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都需要员工去创造,因此必须要将员工放在重要地位。一个事业单位对待员工的态度会直接的表现平时的政治思想工作中。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在想问题、做决定、办事情的时候都应该积极的吸纳群众的观点、走群众路线,必须要相信和依靠员工,积极的贯彻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理念,最大限度的发挥广大干部和员工的聪明才智。同时,还必须避免各种、刚愎自用等一些列的坏毛病。事业单位要将政治思想工作中的各种政策原原本本的交给广大员工,要将各种问题和困难向员工坦白,将单位的发展前景清清楚楚地告诉给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要准确的把握员工的情绪,让自己成为员工学生的模范,对员工进行说服教育。政治思想工作者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激发出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为事业单位发展献计献力。

(二)工作机制中体现“以人为本”观念

事业单位应该对工作机制进行改革,让工作机制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观念。机制改革是事业单位为政治思想工作增加活力和生机的需要,同时也是新时期对政治思想工作进行改革的迫切需要。事业单位的党委必须要意识到自身在政治思想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地位。每一个事业单位都应该结合自身的工作特点与干部职工们的思想变化,充分的发挥出基层党支部的重要作用。同时还必须要建立起完善的规范与科学的保障制度,从而做到真正意义是上的客观、公正、公平,完善政治思想工作的管理机制体制。

(三)政治思想工作中体现“群众利益无小事”

一个事业单位,想要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就必须要充分的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作用,让他们在政治思想工作中发挥更多效能。同时还必须要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对单位内的员工给予高度的重视,要及时的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在生活、工作中存在的困难,要对他们的想法、需求、特点都进行掌握,在工作中做到因人而异,因事制宜,让政治思想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充分的体现出“以人为本”,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出他们的创造力,让政治思想工作的宣传、教育收到成效。如果在政治思想工作中对员工所表现出来的疾苦视而不见、不闻不问,就业从心理打击员工群众的积极性,让他们产生消极思想情绪,并会使得这些消极思想情绪漫延扩散。只有在政治思想工作中,树立起“以人为本”的观念,从细微处着手才能够让从平凡的小事件中,体会出单位领导对自己的关心,同时还能够进一步的增强管理者的亲和力。这样的事业单位才更具有凝聚力,更加的和谐。

(四)准确把握员工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并及时解决

事业单位的政治思想工作要从其本身的组织文化和形象上入手。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如文明单位建设、文明职工、文明家庭等)来促使单位员工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同时还应该建立以党员和班组骨干为主的队伍,将事业单位划分为若干区域,以区域为单位落实责任到相应的政治思想工作队伍的头上,同时还要重点关注那些迫切需要帮助的家庭。要注重各个区域内的文明建设,治理区域内的“脏、乱、差”等现象,对历年来的各种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同时要深入了解和体察民情,处理任何事都落实“以人为本”的精神。以宣传教育、疏导为主针对员工所关注的问题,采取稳妥的办法与措施进行妥善的处理与解决,做到不置若罔闻、不推脱、不延误。在处理的过程中尊重人、理解人、体谅人、关心人、爱护人。

第3篇:育人为本论文范文

第一,对以人为本的管理要加强认知。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是怎样具体体现出来的?高校教育管理从人性角度出发,要正确认识并且发挥人的价值,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各种潜能;以人,包括教师和学生为一切活动的中心;要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不仅在学术上,在管理上也要积极发挥专家和教授的作用,确立教育管理中教师的核心主导地位。第二,将激励作为高校教育管理的核心手段。从工作的性质上来看,高校的教育具有非常强烈的学术性,还有很强的精神因素,采用激励手段,更能有效的开展管理工作。每个人都期望获得成就,教师的工作的特性使得他们的期望值更高,高校更应积极建立更加灵活的一种激励的机制,提高教师对于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更高的创造力。例如,当前实行的教师聘任制就具有很好的激励效果。第三,创新教育中应重视个性化。素质教育当中,创新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创新教育不是“教”就可以实现的,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营造一种气氛,鼓励学生主动进行创新,而不是一味的墨守成规。学生对于课程的选择也有更多的自主性,例如开放式教育中,除了可以共享资源之外,学习者还享有更多的自由,可以依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课程和使用的媒体,以及学习的方式、进度和具体的时间、地点等。第四,要注重对于平等和民主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师生之间有着角色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很容易引起心理上的距离,要缩小这种距离,教师除了传授知识之外,也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第五,倡导一种顾客的意识。在高校教育管理当中,要重视学生和教师以及家长的需求,其需求是高校开展管理和决策以及改革等工作的出发点,而且要将教师和学生对管理的满意度作为衡量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的一大重要标准。这种顾客的意识也是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一种体现。

2.分析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实行的问题和策略

以人为本的高校教育管理目前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受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的实行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1.外部环境中,以人为本的气氛不足。一直以来对于高等教育,人们有着盲目崇拜的心理,对于学校的要求和命令言听计从。因而,要唤醒和普及人本意识,加强对人的价值的认识。2.内部环境上,缺乏较强的以人为本的改革。大家还是传统的认识,觉得学生本就应该对教师言听计从。因此,要深化改革,实施民主管理,认识到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才是主体。3.师、生管理中,以人为本的体现很小。对于高校教师的流动性,缺乏人性化的管理;管理学生时不能充分的从学生的立场和角度以及利益来对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因而。在日后的管理工作当中还需坚持实行,不断完善以人文本。

3结束语

第4篇:育人为本论文范文

一、当前成人教育毕业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成人特色无法体现,论文内容与学生工作脱节 

成人教育毕业论文从选题、实施、答辩的整个过程基本上按照或是参考普通高等教育毕业论文流程进行的,无法突出成人教育的特色。 

选题的内容偏重基础学科研究。普通高等教育是高等学校教学体系的基础和重点,长期以来影响着高校中其他教育形式。成人教育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宏观教学内涵均是由高校普通高等教育衍生而来的,授课方式、考核形式与普通高等教育相似。毕业论文作为整个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由于前期教学的影响,论文的选题多集中在基础研究学科上,成人教育学生的专业基础薄弱,完成论文的条件有限,导致论文整体上选题差别很大,质量不能保证。 

毕业论文内容与学生实际工作脱节。成人教育学生多为在职从业人员,多数人有着长期的工作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成人教育来补偿自己的学历和提升职业技能水平,毕业论文是所学理论知识和具体工作最好的结合方式。但是,成人教育毕业生的论文受所谓的论文质量的约束,很少能与自己的具体工作相结合,将自己所学应用于实践之中。 

毕业论文缺少成人教育特色。成人教育学生从事的工作多种多样,参加成人教育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提升自己的学历和工作中的能力,毕业论文作为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环节,应该是能够反映出每个学生的工作内容和特点以及几年来理论知识在学生工作中如何体现出来。但是,目前成人教育学生为了应付毕业论文环节,内容很多与学生实际工作无关,成人教育中服务行业的特色无法体现。 

2、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 

很多高校的成人教育管理部门为了方便,照搬普高教育毕业论文的考核体系,导致成人教育毕业论文的考核标准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基本相近,对论文的科学研究层次方面有一定的要求,并以涉及学术层次水平高低评定论文的质量;这种考核标准脱离了成人学生的工作实际,导致一些学生为了完成毕业论文,出现了网上文献拼凑、他人发表、挪用别人数据等现象发生,完全背离了成人教育毕业论文的宗旨。 

3、保障机制不完善,论文的完成缺少有力支撑 

缺少论文指导课。论文指导是学生完成毕业论文非常重要的一节课,指导学生如何去开展相关工作,如何在网络上查找相关文献,如何按照要求格式去撰写论文。很多教学单位都忽略了论文指导课的重要性,或是缩短学时,或是直接取消面授,改为网上自学,出现了学生的论文格式不规范,选题不准确,论文内容与题目偏差等严重问题。 

指导教师的选择问题。指导教师是学生论文完成的关键环节,为学生配备合适的指导教师可以让学生的论文工作事半功倍。成人教育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多为挂名,没有真正地去指导学生如何去思考、操作论文的完成,同时,指导教师多为高校教师,在帮助学生选题上多以自己研究的课题为基础,脱离学生的工作实际。 

二、成人教育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目标 

建立成人教育中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确保成人教育学生的毕业论文能保质保量的完成,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满足工作单位对员工工作能力提升的需求,是保障体系研究的主要目的。 

1、在成人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下,论文实施的每个环节都具备相关操作制度和质量标准,各主体在整个过程中分工明确,各执其责,保证论文高效、高质的完成,确保论文的真实性和学生的诚信度。 

毕业论文是学生完成某一专项研究的总结性材料,成人本科生毕业论文研究多数是在本人单位实施,与其具体工作联系非常紧密,内容相对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更加多样、复杂,论文质量不宜控制。建立科学可行、适用于成人教育需求的操作制度,在大的框架上对论文的方向进行把握,对具体细节内容进行有效控制。同时,对论文的每一部分设置质量标准,完全按照此标准衡量相关的操作,达到成人本科论文的实施的制度化、标准化。 

2、成人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充分体现成人教育的特色,将学生工作单位引入到体系之中,为学生的毕业论文提供技术和物质支撑。把高校、用人单位、学生三个主体有效结合,充分发挥高校和用人单位的指导作用、质量保证作用和全程监管作用,保证学生论文的顺利完成。 

成人教育学生的学习目的是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将课堂中所学理论知识与本职工作有效结合,最终为工作效力服务。学生的工作单位是学生学业完成的最大支柱,特别是在学生毕业论文完成的过程中,工作单位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为学生提供完成论文的场所、仪器等硬件设施,还要学生配备具有一定资质的实习指导教师。因而,结合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生的学习特点,在毕业论文中引进工作单位,有效地将学生的学习与实际工作结合。 

3、通过成人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切实提升论文质量,最终达到高校顺利、高质地完成论文整体工作;用人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培训员工、利于单位发展的目的;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 

成人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毕业论文是学生理论学习与本职工作结合的最好体现。学生在完成学业,提升学历的同时能够增强自身工作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工作单位。

三、成人教育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形成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制定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标准,建立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保障体系,对于提高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主要研究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各组成因素,包括前期规范、过程控制和后期评估,通过对过程中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找到适宜的切入点,寻求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成人高等教育本科论文质量保障体系。 

1、前期规范体系 

前期规范是成教学生在实施毕业论文之前,学校对论文具体的完成形式和结果做的统一要求和部署,是学生完成整个论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整个论文工作的主线,学生按照此要求进行论文实际操作的每一个步骤。主要根据各专业和学生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及毕业论文完成的整体过程,研究建立一系列符合成人教育的毕业论文制度: 

(1)教育制度,包括制定完备的管理制度、毕业论文准备工作的教育、写作方法的教育、违反纪律的教育等。教育制度的建立,让学生明确论文工作如何开展和进行,对学生的论文过程做以框架式要求,约束学生在论文的完成中务必坚守诚信原则,以自己的真实数据编写论文。 

(2)开题报告制度,成教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论文设想、文献查阅情况、指导教师综合意见,形成具有可实际操作的论文构思,并以文字的形式向高校汇报,经高校专家审核通过施行。 

(3)中期考核制度,依据开题的思路和步骤设计,对论文中期取得成果进行审评,根据前期情况规划下一步论文的具体实施。 

(4)论文考核制度,对学生的论文完成工作进行考核,学校组织论文答辩,由学校老师和学生工作单位与论文相关学科的专家组成答辩委员会;同时,成人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生论文工作的基础数据进行检查和归档。 

2、过程控制体系 

过程控制体系就是对学生毕业论文进行质量跟踪,是论文写作中的把关环节,对论文的开题、期中考核进行有效监控和管理,保证论文高质量地完成。依据学校制定的开题报告制度和中期考核制度,学生以书面汇报的形式向学校汇报论文思路及阶段性工作成果,学校对学生论文思路是否符合要求及进展情况做评价,学生工作单位作为实习单位对学生论文整个过程进行质量跟踪,及时与高校沟通,依据学生论文完成期间的表现给予评价。 

3、后期评估体系 

通过对学生论文质量、基础数据真实性、论文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审查,对高校成人教育管理部门的工作、前期规范体系和过程控制体系进行有效评估,根据具体工作情况建立评估制度,同时验证上述两体系的合理性和实际操作性。 

依据成人教育的特点,三个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需要由高校、学生工作单位按照各自的需求和要求共同完成,达到既能规范论文质量又能满足用人单位对员工继续教育的目的,使成人高等教育真正成为各行业在职人员学历和能力提升的有效平台。 

【参考文献】 

[1] 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3). 

[2] 保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探索与思考[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第5篇:育人为本论文范文

关键词:管理制度;成人教育;毕业论文答辩

收稿日期:2006―04―28

作者简介:王同顺 (1961-),男,汉族,天津市人,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科,工程师, 主要从事:成人教育管理。

一、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行院系两级管理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是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保障。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管理和规范工作,制定《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评分标准》和《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制定》等管理文件,对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的指导思想、过程管理、格式要求、评分要求、组织管理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同时统一设计封面格式、题目审批表、中期检查表、指导教师评语表和答辩记录表等,明确规定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指责和管理人员职责。

建立院系两级管理制度。学院进行宏观管理的同时,鼓励各系所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尝试各种新的管理方法。“生物技术”专业的择优选导师制度颇有特色。它要求指导教师对成人教育本科生所做的科研有全面的了解,能提出适合作为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有足够的经费支持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工作。学生按学分积排序的先后,选择自己理想的题目及导师,指导教师如对学生不满意也可以适当调配。这种择优选导师的方法,调动了教师、学生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一批高水平、有价值的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的产生。

二、重视管理环节,提高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

毕业论文过程管理是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为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在毕业论文的管理过程中,学院采取了系统化手段,即明确选题原则、规范审题程序、深入中期检查、严格论文答辩、合理评定成绩、全面总结归档。毕业论文的选题直接影响论文的水平,学院确定论文选题体现“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原则,在满足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尽量结合科学研究、生产实际和社会现实问题,要适合成人教育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

在审题程序上,各专业虽不尽相同,但均有一定的规范要求,或由本专业具有指导论文的教师拟定题目,或由系所为本专业学生提供选题指南,学生自主拟题目但需经指导教师批准。

中期检查是导师把握学生参考文献的查阅和实验环节中的实际工作量,防止抄袭、偷工减料和实验数据不准确现象发生的重要手段。我院规定,每个学生的毕业论文字数要在8000―10 000字左右,毕业论文中必须要有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图表等,一律用A4打印纸并统一格式和封面,装订成册顺序是:(一)封面;(二)内容摘要;(三)目录;(四)正文;(五)参考文献;(六)审批表;(七)指导教师评语;(八)答辩记录。每个学生都必须进行论文答辩,论文成绩以答辩委员会评定的分数为准,各系所组成的答辩委员会,按照规定程序对学生论文逐个答辩,并且有详细的答辩记录。确保论文质量和成绩的公证性。

三、重视毕业论文答辩工作,锻造优秀毕业论文

重视毕业论文答辩工作,是提高学院整体毕业论文水平的关键。答辩时,学生先将毕业论文内容进行简要介绍(时间10分钟),然后回答教师和学生提出的问题,每个学生毕业论文答辩不超过20分钟。评分标准为:优(90―100)、良(80―89)、中(70―79)、及格(60―69)、不及格(60分以下)。有了一系列科学、规范、具体的管理制度作保障,从总体上看,我院成人教育学生的毕业论文有较好的学术水平和较高的质量,题目鲜明、论点明确、论证翔实、结合实际。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多能结合重要课题及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出独立见解,有的还能有所突破。结合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评审办法和标准,开展系所级毕业论文的评审工作。组织公开论文答辩,并邀请低年级的学生参加,学院设立最优答辩奖,对优秀的毕业论文当场予以表彰和奖励,表彰与答辩同时进行,形成了积极的导向作用。好多毕业论文达到正式发表的水平。

要继续加大对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的专项经费投入,努力拓展学生学习基地,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保障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使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管理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为进一步提高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更好地调动学生进行优秀毕业论文创作的积极性,出现更多的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第6篇:育人为本论文范文

摘 要 体育本质论始终是体育学理论界争议焦点之一。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立意于哲学视角对体育本质认识方法进行了概括总结,并对体育学界近半个世纪以来的主要体育本质论进行了系统梳理和重点归纳。旨在澄清和引导人们把握体育本质及其认识方法全貌,为丰富体育本质认识论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体育本质 纵论 认识

一、体育本质的认识方法

(一)体育本质认识方法之一:体育现象与本质观

1.一般观点

列宁在《哲学笔记》一文中阐述了对体育本质的认识:“人对事物、现象、过程等等的认识是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深化的无限过程”,“人的思想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初级的本质到二级的本质,这样不断地加深下去,以至于无穷”。依此,体育本质也应是这样一个无限深化发展的认识运动:“体育现象――体育初级本质――体育二级本质――体育根本本质”。因此,我们处在特定和不定的历史时期所得出的体育本质结论,只是一定层次、一定范围的相对论,都有待深化发展。

2.胡塞尔观点

德国哲学家,20世纪现象学学派创始人胡塞尔认为“我们可以从现象中发现一切所希求的知识,而且知识是一种绝对的知识。如果相信了诸现象并且不告诉我们任何东西的实存,那么它们就能够提供一种关于本质的知识给我们,而且完全的意义上这就是必然的知识[1]。”任何现象都“确实拥有一种本质,凭借着这种本质表明了一种客观的有效性[1]。”

一般哲学观点,体育现象常被看作散乱的不具必然性的东西,是一种显现出来的东西。而体育本质则被看作具有普遍必然性的东西。

3.聂中申观点

我国哲学界聂中申把“本质和现象”这对范畴改造和扩充为“现象――本质――规律”这组范畴。“规律在事物发展全过程和总趋势中,在本质东西的揭示中,指示着事物发展的轨迹、方向和趋势”。可见,“规律并不是事物的独立本质,而是动态的诸多事物有机联系的本质;本质并不是规律”[2]。

(二)体育本质认识方法之二:体育系统观

当代体育运动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结构的复杂的开放的系统[3]。根据系统科学原理,可视体育为一人工系统,该系统诸要素由人与客观体育运动规律构成,而人的思维活动、社会现象则构成该系统的外部环境,系统内诸要素组成体育的不同结构,同时,结构和外环境的相互作用则决定了体育功能的异样多重性。作为体育运动大系统中的人、运动规律的子系统体育自身亦构成一个复杂系统,诸如此因,势必要求我们要时刻运用且秉持系统论的整体性、相关性、层次性、有序性、动态性、调控性、最优化七大基本原理去求得体育的现象与本质,去揭示正确的体育规律。当然,从某一角度来说,体育还是一个动态系统,于是必须涉及到体育本质的另一个重要认识方法即体育发展观。

(三)体育本质认识方法之三:体育发展观

建立于体育系统观理论之上,作为体育观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也要求我们始终视体育为一个动态的系统,它具有发展的本质,而其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源在于它的内部矛盾。这一矛盾是“人们为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而持续追求的社会需要与人的身体素质所能负担的有限的能力之间的矛盾”[3]。但矛盾不是孤立起作用的,体育包含的矛盾是多种多样的。它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矛盾体系。体育的发展是整个体育矛盾体系综合运动的结果。不同时期矛盾的主次及其各自的主次方面都不是静态如一的,应如实贯彻与时俱进的思想,因此,体育的矛盾及其本质特征亦呈多样性。正确认识这一矛盾体系,也正是体育现象和本质的科学提取过程。

(四)体育本质认识方法之四:体育价值观

辩证唯物主义的价值观认为,体育的价值及其价值认识也应是多样的,从总体上可以分为自然价值和社会价值;从主体角度可以分为生存价值、发展价值与享受价值;从客体角度又可以分为基本价值与派生价值,现实价值与潜在价值,正价值与负价值等。

(五)体育本质认识方法之五:体育科学观

体育科学观要求立足于体育科学的整体,从哲学的层次洞悉体育科学的本质属性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体育是横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隶属于人文与社会科学的一门综合叉学科,体育科学观认为体育的运动实践和体育的科学试验与体育理论的矛盾,是体育学科自身诸矛盾中的基本矛盾,这种矛盾是:体育的运动实践(体育科学的实验)――体育的科学理论(自然性的、社会性的等)――体育运动的再实践(新的体育科学的实验)――体育的新的学科理论,这就是体育学科自身发展的基本动力和斗争发展的基本过程[3]。体育科学观是我们得以明确体育运动的实践促使体育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随着现代化科学和体育的发展,体育科学的作用日益显示出来,主要有认识功能、健身功能、文化功能、决策咨询功能和经济功能等。现代体育的发展已然是一个科学复合体。

二、体育本质的纵向归结

(一)单、多质论

单质论者从体育是增强体质教育的观点出发,认为体育的本质只有一个,那就是增强体质。

多质论者认为,体育作为各种身体活动的总和,有着多种多样的本质。强体健身仅是体育最初级本质的表现,仅是体育的一个方面的本质;培养和教育人是体育本质的进一步表现;体育最最本质的特征在于促进人本质力量的发展,并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因此,多本质论者主张体育的本质属性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本质特征。

(二)教育论

日本学者前川峰雄认为,“体育是一种教育,它是以可视为手段或媒体的身体活动进行的[4]。”(美国《韦氏大辞典》将体育定义为:“体育是整个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采用体育活动和一些经验从心理、道德、体力、精神及社会来使个体充分的发展,使之成为国家及社会的一个有用的公民。”前苏联《体育百科全书》对体育的定义是:“体育,从总体上来讲,属于教育的一个方面,是体能能够全面发展,形成和提高人在生活中主要运动技能、技巧和本领的一个有计划的过程。”在我国,倡导“真义体育”者坚持认为体育的真义是身体的教育,是体质增强的教育。

(三)社会文化论

事实上,体育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这是因为,体育既是人和自然的关系活动,即文化活动,也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活动,即社会活动。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看,体育不过是人们为适应自然环境(既包括自身自然也包括外部自然)和社会环境而自觉改造(完善、优化和开发)自身的行为。在体育活动中,人是体育活动的主体,体育价值只有在人与自然及社会发生联系的范畴内才能实现和认知[5]。体育的本质属性是身体运动性,促进人与社会及人类文明健康发展是体育目的的指向。

(四)社会需要论

坚持从体育的基本矛盾入手是这种观点所赞同的,笔者亦赞同此类观点,黑格尔认为“矛盾是某种更深刻更本质的东西[6]”,也指出“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7]。”,肖林鹏博士精辟地论述了体育之集大成者竞技体育的本质“满足人们的需要是竞技体育的根本目的――主要是经由运动员激烈竞争的过程中能给人们带来视觉及审美体验(有人把这种东西成为运动文化产品),而这种需要恰恰只有竞技体育才能提供得最完美[8]。”

三、结语

(一)体育本质认识方法是我们准确揭示体育本质的科学指针

六种不同的体育本质论从各自历史辨证的视角并运用统分结合的思想依次阐明了建国以来对体育本质的动态认识,可以发现它们各自的立论点并非完全割裂,而总是有相互交叉、彼此互补又稍嫌不足的部分。

这一点符合本质具有相对性、本质是随认识而不断深化的体育现象与本质论;同时,也是体育复杂系统观难以把握的必然存在、是体育发展观的思想精髓于事实地真切体现;体育价值观则合理地诠释了是因为我们需要兼顾体育客体本身固有的属性和体育主体的某种需时要而导致的体育本质论长期意见不一,争论不止;社会文化论和需要论也正是体育科学观的具体体现,尤其社会需要论更为贴近“构建和谐社会,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要义。

(二)按照时间发展序列可大体划分为“单质论――多质论――教育论――身体活动论――社会文化论――社会需要论”六个阶段

系统分析,不难发现,表象上我们的体育本质论“‘六’彩纷呈”,而结合认识方法透视之,发现它们只不过是紧扣时代特称需求,整合了历史和现实,而各有侧重而已。继续审视,依据“ 在社会领域中,对类似体育这一类对象本质的探讨,不仅要明确它存在的本质,同时还要明确它的‘关系本质’,因为,体育这一类对象总是依赖于客观世界中某一对象而存在的[9]”这一观点,六种本质论实际上也正是按照“存在本质――关系本质――存在加关系本质二者融合”的认识路线不断推进和日臻完善的,当然,并没完美。

参考文献:

[1] [德]胡塞尔,吕祥译.现象学与哲学的危机[M].11-20.

[2] 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2.

[3] 黄捷荣.体育哲学[M].沈阳出版社.1988.9:52-146.

[4] 周西宽.体育基本理论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5] 鲁长芬,陈琦.从当代体育价值观的转变透视体育本质[J].体育文化导刊.2006.6.

[6] 列宁.哲学笔记[M].118-119.

[7] 选集合订本[M].297-298.

第7篇:育人为本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教育

自2006年秋季开始,我国所有的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一道,将全面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新方案。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调整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这既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的重要契机。我认为,要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效果,必须充分认识和发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教育内涵,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统一起来。

发掘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教育内涵的重要性

人文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人。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以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人的价值的实现为目的和尺度的,是使人成为“人”的活动。人文教育是教育的本义。在我国,自上个世纪末以来,高等职业教育获得了蓬勃发展。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部分,是职业教育的高层次,应当体现高等教育的属性,高职院校同样是高等学府,是学生成人、成才的殿堂。绝不能狭隘地将高职教育理解为就是职业能力培训,就是以培养“才”为唯一目标,而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忽视对“人”的培养。否则,高职教育就会变成能工巧匠式或“手艺匠”式的狭隘的功利主义教育,高职院校就会变成生产合格“产品”的“工厂”。因此,必须从职业教育和人文教育和谐发展的角度理解高职教育的内在属性,将人文教育渗透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和各门课程的教学当中。思想政治理论课自然不能例外。

人文属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属性思想政治理论课首先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属性,其教学目标首先在于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与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纪律、道德和法制教育,使其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的信念与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认同并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纲领和政策,自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胜利推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极工作,贡献力量。这一点对于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定位是至关紧要的。但也要看到人文属性同样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固有的内在属性,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涉及的学科来看,不是只涉及单一的某个学科,而是涉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轴心的人文社会学科群,包括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历史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几乎涵盖了人文社会学科的所有门类。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关注的是人生的价值、人民的福祉、国家的繁荣、社会的进步与世界的前途,只有从政治属性和人文属性的统一中,才能更加完整、准确地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内涵。

人文教育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效果的必然选择经过多年的努力,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教书育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代大学生整体精神面貌积极向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功不可没。但是,在有些地方也存在着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受学生认同和欢迎的状况,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在于有些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只是单调的理论宣传和乏味的政治说教,远离火热的现实生活和学生的思想实际,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想共鸣,从而严重地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甚至起到了相反的作用。要改变这种状况,只有大力发掘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的人文内涵,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人文教学的统一,通过倡导人文教学,拓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领域,密切联系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实践,贴近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展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人文意蕴,摆脱说教意味,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大学生的认同感,这是切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功能的必然要求。

完整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教育内涵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际上是意识形态属性与人文属性兼备的课程,人文属性是与技术至上、功利至上、个人至上相反对的价值取向,具有开放性、超越性,集中表现为对真善美的追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体现着深刻的人文教育内涵,概括言之,有以下四个方面:

人文自觉与价值理性思想政治理论课首先不是以“致用”为目标的课程,而是追求“无用之用”。这种定位在表面上看与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指导思想相矛盾,但这不能成为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由。专业课的用处是显性的应用之“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无用之用”则是隐性的,虽然不能立竿见影,但旨在唤起学生的人文自觉与价值理性,使学生不为专业所局限,不为技术所束缚,自觉按照全面发展的人的标准来思考自己的存在和发展,关注生命的意义和尊严;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不把别人当工具,不把自己当奴隶;遇事能够思考是否应当,进行价值评估(价值理性),然后分析是否可行,提出行动方案(工具理性)。

历史意识与未来关怀人们都生活在现实之中,要更好地理解现实,就不能缺少历史意识;要更好地把握现实,就不能不关怀未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教育内容。虽然高职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本身就是一门史论合一的课程,离开了中国革命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就无法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无法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依据和实践基础,无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充满着热切的未来关怀,教育学生要具有未来的眼光,关心社会和自己的未来,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理解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最美好、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现阶段的奋斗目标;个人理想要自觉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历史课,也是理想课。

社会责任与公民素质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将来是社会的中坚和栋梁,所以,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将来社会的面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与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责任课,要帮助大学生摆脱个人至上、自我中心的狭隘观念,从理论上说明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但主要在于对社会承担的责任和为社会进步做出的贡献;可以通过伟人和先进人物的具体介绍,展示其胸襟抱负、理想情怀、奉献精神和人格魅力,激发大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要教育学生树立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的择业观和创业观。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是现代公民课,要使学生摆脱数千年专制传统遗留下来的权力本位(亦即官本位)意识、特权思想、人治观念,教育学生树立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权利义务观念、公德意识、平等意识、民主意识、法制观念,了解现代公民社会的基本规范,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社会责任和公民素质应当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教育内涵的核心部分。

理论素质与创新思维在现代世界,大到国家、民族,小至个人,如果没有理论素质与创新思维,是难有大作为、大成就的。虽然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上以训练实践操作能力为主要方向,而不是以学生的理论水平为衡量标准,但是从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提高和青年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必要的理论素质与创新思维能力应当成为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论素质与创新思维方面有自己独到的优势,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根据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丰富经验,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各个方面坚持并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高职大学生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既可以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理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也能够把握其中蕴涵的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矛盾分析、大局视角、求实态度等方法论原则,从中学到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教育内涵的实现

要切实挖掘并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教育内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主要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努力转变观念,确立人文教育意识高职院校大都是从中等职业教育或成人教育转制而来,建校时间相对较短,历史文化积淀不足,尚处于创业阶段,自身传统还在形成之中。所以,与人文学科齐全、文化积淀深厚的综合性大学相比较,人文教育容易成为高职院校的一个“盲点”。在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由其特殊的人文属性所决定,必须在人文教育方面有所作为。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与活生生的人的对话,在教育者的心中一定要时刻有“人”的存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充分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特性和意识形态属性,在教学过程中牢牢把握政治原则,遵守政治纪律,切实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但是,也不能单纯地从政治教育的角度去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属性和内涵,必须充分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教育内涵,将思想政治教育融会到人文教育之中,在人文教育之中自然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认识自己所承担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双重责任,树立人文教育意识,这是开掘并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教育内涵的思想前提。

全面改革教学,贯穿人文教育理念高职大学生正处于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其内心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对人生、对社会的困惑,还有一点青春的迷茫甚至叛逆。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主动贴近他们的思想实际和内心世界,主动适应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要想真正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意蕴,必须全面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把人文教育的理念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核心在于充分尊重并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调动其学习、思考的积极性,使其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在教学内容上,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既要严格贯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使其成为教学活动的依据和指导,又要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要善于捕捉青年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思想困惑和难点问题设计教学内容,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理论探讨和思想引导,证明理论的力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引导学生既要认识了解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邓小平这样的伟人,也要认识了解张思德、雷锋、王顺友这样的普通人,认识他们的人生经历、思想世界和精神追求;可以尝试指导学生阅读一些文字浅显、篇幅适中的原著,在原汁原味的阅读中领略理论的魅力;在课堂教学的组织上,要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辩论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通过精心设计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历史图片、专题纪录片、电影等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之中受到教育,获得启示。在考核方式上,要把学生平时学习情况和课堂表现作为重要依据,考核的内容既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和了解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也要适当增加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内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使考核具有开放性,切实体现人文素质教育的指导理念。

提高教师素质,树立人文教育榜样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发掘并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教育内涵,教师是关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的同时,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自觉地以“人师”而非“经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砥砺德行,学习新知,言行一致,对自己的职业满怀自豪,对学生充满真挚的热爱,用满腔的热情、丰富的学识和高尚的师德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人文内涵,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可亲、可敬、可学的良师益友和榜样。教学是一门艺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要不断提高教学业务水平,钻研教学艺术,修炼表达能力和表达技巧,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摒弃说教,增强教学的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如春风化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然地滋润学生的心灵世界,使其受到人文教化。

参考文献:

[1]刘玉清.职业技术院校实施人文教育的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0,(5).

[2]高云伟.加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J].机械职业教育,2001,(4).

[3]裴云.对高职教育本质的解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1).

[4]顾明远.推进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结合[N].南方日报,2005-02-02.

[5]邬大光.以校园文化为基础构建人文教育环境[N].南方日报,2005-02-02.

第8篇:育人为本论文范文

一、音乐教育哲学的转向

“音乐教育哲学”产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但是它的萌芽形成已久。综观人类思想史和教育实践,任何关涉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研究,总是要不同程度地涉及到音乐、美术等对人的价值,涉及美育的哲学基础。回首美育思想史的发展历程,最先确立美育独立地位的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1759―1805)早在1793―1794年写给丹麦王子克里斯谦公爵的27封信中,也就是后人所称的《审美教育书简》中,就基于自律论的美育观和方法论,充分肯定了音乐、美术等审美活动对人的价值前提,即艺术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对人的生存幸福和全面发展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正是他的这种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审美教育的必需承诺的价值取向和从人生价值入手建架审美理论体系的构想,不仅使他成为以审美为目标的艺术教育称谓之祖,也是音乐、美术等艺术教育哲学的逻辑起点。

(一)音乐教育审美哲学转向

50年代末两本具有划时代意义著作的出版,标志着审美音乐教育哲学的出现。一本是1958年由纳尔逊•亨利(Nelson Henry)主编的《音乐教育的基本概念》(The Basic Concepts of Music Education) 。在本书中,亨利批判了强调音乐附属价值的实用主义哲学基础,明确提出要发展一种注重音乐内在价值的音乐教育哲学。另一本是由莱昂哈德(Leonhard)和豪斯(House)于1959年出版的大学教材《音乐教育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原则》(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Music Education and Basic Principles),明确主张鼓励发展新的音乐教育哲学。

1970年贝内特•雷默出版了里程碑式的著作《音乐教育的哲学》,审美音乐教育哲学进入辉煌时期。雷默认为,审美教育是发展对事物审美质量敏感性的教育。音乐是人类情感形式的符号表现,因此音乐教育主要价值在于对学生情感的影响。雷默在此基础上提出,音乐教育就是情感教育,情感的教育就是审美教育,换言之,音乐教育即审美教育(Music Education as Aesthetic Education),它的最高价值与审美教育的最高价值一致,即“通过提高人们对情感本质的洞察来提高人们生活的质量。”②

(二)音乐教育实践哲学转向

1995年,大卫•艾利奥特(David Elliott)的《音乐的种种问题:一种新的音乐教育哲学》(A New Philosophy of Music Education)一书出版,标志着美国音乐教育哲学领域由原来官方审美哲学“一元独尊”变为审美哲学与实践哲学“二元对峙”的局面,开始了音乐教育的实践转向。音乐教育实践哲学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音乐教育领域中影响最大的哲学流派之一。

艾利奥特的音乐实践教育哲学是在批判审美教育哲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他认为审美教育哲学是建立在对审美概念的假设之上,它忽略了音乐创作的本质及其重要性,把音乐作品从文化语境、社会语境中抽离开来,音乐成了纯粹的客体。艾里奥特认为,只有实践才是音乐教育的本质,音乐在实践中存在,参与到音乐教育中的人也是实践意义上的存在。听赏只是音乐实践的一小部分,因此,审美只是音乐教育的一部分,实践包括了审美。艾里奥特强调,审美音乐教育过于关注于音乐作品本身,只关注音乐的内部结构,如和声、节奏、织体等音乐元素,这就必然得出西方古典音乐是最优秀的音乐的有失公允的结论。更为重要的是,他首次提出了音乐的实践语境问题,他认为任何音乐都不可能在本质上比其他音乐更优秀,它们在自己的语境中都同等有效。

(三)音乐教育文化哲学的转向

根据艾利奥特的世界多元文化音乐观点,“作为文化的音乐”(music as a culture)教学长期以来为实践哲学所提倡。在此基础上,学会尊重别人与其他文化,作为动态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不断促进学生的文化认同和自我认同。音乐人类学家倡导“音乐作为文化或文化中的音乐”、“音乐是作为人类的普遍文化现象”被国际音乐教育学会普遍公认。将这一理念引入音乐教育,无疑会产生对学科定位问题的思考。

文化是人在适应人类社会生存中的重要思想行为方式,音乐教育的目标如果不能对文化和人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那么,该学科地位就会下降甚至被边缘化。通过这样一种观念,强调音乐教育对文化和人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音乐表现人性真善美,是人类生活与精神(生存意义)的根基,也是人文性最深刻的表现。如果单纯将音乐作为审美或实践,放弃了作为人类文化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音乐必然“大材小用”。

基于这样的观点为音乐教育哲学建构带来两点启示:1.原有的单一的、与文化分离的音乐教育哲学已渐行渐远;我们需要多学科的、综合的与文化整合的音乐教育哲学。2.音乐教育的社会功能日益受到严重挑战。人类未来必然以多元文化作为音乐教育的现实基础。音乐教育不可能回避生活世界以及全球文化视野的考虑。其用某一种音乐来代表音乐教育并作为人类音乐的概念,已经成为历史。

作为文化的音乐教育哲学建构将考虑三个方面的建构:1.音乐文化身份确认与音乐文化传承;2.音乐文化理解与视界融合;3.音乐文化重组与概念重建。

虽然音乐教育哲学的文化转向尚没有取得研究者的共识,但是,全世界范围内的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践和理论必然对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深远的影响。国内已有学者充分肯定了音乐作为社会文化建构的思想,提出要构建“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③因此,音乐教育哲学的转向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

二、音乐教育哲学的反思

(一)音乐教育哲学的实践反思

哲学虽然是人对世界的态度、对价值观的讨论,并以抽象的逻辑推导为主要形式,基本不涉及实践层面。但是,哲学的价值并不是只停留在世界观层面,它需要指导实践,也需要实践对哲学的丰富。音乐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如果音乐教育哲学不能够对实践层面,即音乐课程与教学,产生具体的影响,那么对音乐教育哲学的讨论将变得毫无意义。

在我国,由于翻译、解读和传统观念的诸多原因,音乐教育哲学尚未给广大的音乐教师提供音乐课程价值的参照和教学实施过程上的指导。很多有价值的音乐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被束之高阁,造成了音乐教育哲学研究与音乐教育实践脱节的现象。很多教师认为,音乐教育哲学晦涩难懂、毫无价值,而且音乐教育哲学的研究者多为学者或高校教师,是这一群体的专利。音乐教育哲学只进行理论阐述不能够提供实践指导。

实践是把主、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也是主观与客观的“交叉点”,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音乐教学实践是构建音乐教育哲学的重要途径,也可以将音乐教育哲学理论的发展与音乐教学实践的开展很好地结合起来。这也是艾利奥特的音乐教育实践哲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作为音乐教育哲学研究者,应更多地采用行动研究、实验研究的教育研究方法,以证实并丰富音乐教育哲学理论。作为音乐教师也应开阔视野,从音乐教育哲学的研究中获得审视音乐教育的新视野,掌握从音乐教育全局、整体上思考问题的方法,为自身教学实践打下良好理论基础。

纵观当今在世界范围内有影响力的音乐教学思想,如:奥尔夫、柯达伊、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都是充分经过实践,再加以整理后返回音乐教学实践进行指导,达到了其教学效果,并在全世界发挥重要的影响力。

(二)音乐教育哲学的本土化反思

本土化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文化自主性的策略。音乐教育哲学本土化反思必然涉及外国理论、本国传统和当代实践三个基本要素。关于音乐教育哲学的研究在我国尚属于起步阶段,基本还停留在国外某种理论介绍的层面。如果问音乐教师我国音乐教育哲学基础是什么?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指导性文件《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哲学基础是什么?不仅很少人能够很快回答出来,甚至答案或方向都会相去甚远。由此可见,关于音乐教育哲学的本土化研究是我国音乐教育理论建设方面的薄弱环节。对音乐教育的价值和基本问题没有统一思想,甚至阻碍到我国中小学音乐课程的发展,对我们来说音乐教育哲学本土化问题是一个现实的、具体的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刘家访在其研究工作报告《我国课程理论的本土建设研究》中就提出:“任何一种课程理论必须适合我国教育教学的实践,否则,它的价值只是理论模型的推导。我国的课程理论建设应符合我国教学的实际情况,从课程基本原理、话语方式、研究方法、研究者立场应具有中国特色与中国气派。”④

上文中所述音乐教育哲学的主要思想,产生于现代化高度发达,并进行后现代反思的音乐教育背景中,与我国的音乐教育的环境不尽相同。所以在对我国音乐教育哲学阐述和批判前应对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基本情况和我们面对的主要问题有一个了解。音乐教育理论需要有自我超越的精神,但更需要以了解自身情况作为基础。

作为三种当代且处于开放状态的理论,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相似甚至重合的地方,对我国的音乐课程理论建设来说,研究这些音乐教育哲学思想,本身不是为了加入某个理论阵营,争个高下。

正是缺乏对我国的音乐教育实际情况的了解,才出现了一些对音乐教育哲学的误读,且体现在了音乐教育实践领域。究其原因还是教条地执行其中某些思想,生搬硬套其教学内容和方法,没有考虑到我国音乐教育的当代实践,因此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一定意义上说,我国音乐教育仍然停留在工具理性主义和实用主义阶段,审美教育哲学依然具有指导意义。当然,我们也不应该严格按照音乐教育哲学转向的顺序依次发展我国的音乐教育,而应该在多种教育哲学的批判和融合下,寻求置身于自身文化中的音乐教育的出路。学习音乐教育哲学思想是为了借鉴其经验、吸收其合理因素,理清音乐课程价值、结构和内在逻辑关系,同时实现某种理论的“本土化”进程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理论。

(三)音乐教育哲学的创新反思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是认识及实践活动的阶段性发展,是对同质认识和劳动的超越”⑤。毫无疑问,音乐教育哲学是时展的产物,更是哲学、人类学和心理学等理论的新发展在音乐教育理论中的反映。例如,审美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雷默主要采用了迈尔的“绝对表现主义”的音乐哲学立场,还综合了朗格的“艺术情感符号”论、古德曼的“艺术认知”论、布鲁纳的“概念学习”等思想,建构了自己的审美哲学体系。实践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艾利奥特则从胡塞尔“回归生活的世界”及教育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出发,将社会学的观点融入音乐教育的实践框架之中。文化教育哲学则是后现代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等在音乐教育中的诉求。每一次转向都是对前人的超越,所以我们不能拘泥于现有音乐教育哲学思想,应跳出现有的思维不断地吸收一些先进思想,在更为宽广的哲学、人类学、文化学等领域以及自身文化中的合理因素,不断思考与完善我国音乐教育理论建设。

现阶段,我国音乐教育哲学研究大多停留在现有理论成果的肯定或批判,尚未跳出以上三个理论,发现新问题、产生新观点。音乐教育哲学创新的基础并非是臆想,而是应深入研读现有理论,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求同与求异的思维,应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顿语)。而寻找巨人的过程就是学习和借鉴前人理论与思维成果的过程。创新不是翻译或换一种表达方式,而是将前人的成果为我所用,将其融入自己的观点。更为重要的是,音乐教育哲学的创新反思应放入我国民族文化、地方文化的背景中,放入我国音乐教育实践的语境中,这个过程不会一蹴而就,甚至会充满自我否定的,但这样的过程与结果对于我国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是很有价值的。

参考文献

[1][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论――批判性的质疑》,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2]管建华《21世纪主潮――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冯增俊《教育人类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世界文化报告(2000)文化的多样性、冲突与多元共存》,关世杰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①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页。

②Bennett Reimer. A Philosophy of Music Education.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1970,p 39.

③管建华《“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批评与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建构》,《中国音乐》2005年第4期。

④刘家访《我国课程理论的本土建设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工作报告, 2006年。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370页。

第9篇:育人为本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 范式转换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也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范式的优劣对大学生的成长及国家的未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给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和文化的多样化也给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带来了多重压力,社会转型时期教育价值观念面临着冲突与整合,在时展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只有审时度势,主动求变,转换范式,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

一、教育范式转换的含义

为做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各高校都在竭力进行理论探讨和教学实践,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其研究仍缺乏宏观的视野、哲学高度上的提炼与标本兼治的气度。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实现教育范式的转换。

“范式”是由美国科技哲学家托马斯·库恩提出来的,他认为:“范式主要是指科学研究中,那些公认的科学成就,它们在一段时间里为实践共同体提供典型的问题和解答。”也就是说,范式是指一套被普遍接受的信念、理论或世界观,是一个在新的、迫切的环境下进一步清晰和细化的对象,它可以为实践者提供主题、工具、方法以及前提。当各种情况发生变化,原有的范式不再适应新情况便需要与新的思想整合形成一个新的范式,这就是“范式转换”。它是哲学观点、理论体系、研究规范和研究方法进行整体性改变的一种革命过程。受库恩的影响,人们常用“范式”来衡量学科发展的水平,界定某种基本的研究方法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都遵循着一定的思维方式、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或者学习他人成功的经验和典型范例。这些规范、范例、模式、模型、经验、思维方式等通常都称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范式,是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规律性认识的结果,是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发生的现象所持有的见解、思维方式及思维框架的总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范式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其核心是思维方式的转变。历史和现实生活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形成了以封闭性、知识化、教条性、理想化、泛政治化为特征的文本教育范式,它的“唯上”“唯书”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没有完全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脱离学生的消极倾向。社会转型期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以及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使得文本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弊端日益凸现,迫切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范式的转换。“以人为本”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的价值观,正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也必然以其为指导思想。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范式转换的必然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入,其范式也在不断地完善和拓展。

1.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范式转换的哲学依据。教育范式密切依赖于哲学思维方式,哲学思维方式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思维方式,它包含着基本价值态度的世界观的核心,从根本上规定着人们的认知取向和实践态度,哲学上由本质主义思维方式到生成性思维方式的转换必将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范式发生根本转变。所谓本质主义思维方式,即先设定对象的本质,然后用本质去解释对象的存在和发展。这种思维方式认为,一切事物都只有一个本质,一切存在物都由它构成,最初都从其产生,最后又都复归于它,事物的本质对事物具有终极的、绝对的意义,认识了事物的本质也就意味着认识的完成,从而使这种思维方式有了绝对化的倾向。实际上这种思维方式,是用片面的、静止的、孤立的眼光看事物,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所谓生成性思维方式,即认为事物没有一个固定的本质,一切都是未完成的,都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这种思维方式认为事物、人、世界的发展是一个过程,认为事物没有先在的本质,不存在预定,一切都在完成中,一切都是可能的,是一种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思维方式,即辩证的思维方式。正如马克思所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本质主义思维方式向生成性思维方式的转变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是时代的要求。生成性思维方式已成为当代哲学的主导思维方式,必然体现在其他理论体系中,因此,哲学上的思维方式的转变要求思想政治论教育的范式也必须转变。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范式转换的价值基础。在大力提倡创造教育的今天,立足生命存在,提升生命质量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内涵,从社会需要出发规范教育活动的同时,关注个体需要,实现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统一,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必然要求。传统的文本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社会本位的教育,它是以社会,特别是以国家的需要为导向的价值定位,认为社会才是真正的存在,人实际上因为生活在社会中才是人,社会的价值高于个人的价值,教育应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为首要目的,服从于社会的意志,为适应社会塑造“社会我”而不是“个体我”,使年青一代社会化,并且将个性化完全看成为社会化的绝对对立物。社会本位论忽视个体所存在的独特、内在的需要,割裂了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内在联系,忽视了社会要求还必须通过个体的认知和内化才能真正转化为个体的社会素质和道德修养。个人本位论则把个体的人作为社会问题的出发点,突出个人价值,强调个人的发展,认为在个人与整体的关系中,个人是始点、核心和目的,反对具体的社会现实对个人的压抑和限制。但它没有看到人的社会制约性和社会发展对人的发展提供的支持,而片面追求个体发展。社会本位论偏重人的社会属性,个人本位论则偏重人的自然属性,都有相对真理性,但各自又都有偏颇,因而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不周全的,都会直接影响人的全面发展。个人的发展一方面是社会化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个性化的过程,因此,面对新的发展形势,我们在研究和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基础时,既不能独睐个人偏废社会,也不能独睐社会偏废个人,应当使二者相互融合、相互统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承认社会需要,同时提倡以人为本,从个人和社会的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上来寻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范式转换的时代要求。21世纪,信息化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潮流,打破了传统教育中“你讲我瞬”的单一被动的信息接收方式,尤其是互联网以信息传播新媒锋的身份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体垄断信息资源的局面,网络信息传播的超地域性客观上加剧了不同文化价值体系之间的摩擦和冲突,引发一些人思想混乱、价值转向、道德失范,部分人开始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产生怀疑、动摇,甚至否定。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正以经济全球化为契机,利用经济上的强势和主动权,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强行推行其政治制度,有意识地灌输和渗透其价值观、意识形态,从而严重冲击着发展中国家的国家、主流文化,进而威胁其国家利益。这些变化对人的素质,尤其是对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独立个人的出现,用自己的眼光看待一切,始终保持一种清醒的批判姿态。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努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过程中,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就是对人的“物化”,使人成为物质人、经济人,使人片面发展。它对人的发展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市场经济要求并实际造就了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另一方面又容易使人们走向对物质的过度追求,导致物欲主义膨胀,沦为物质的奴隶,形成物对人的主宰和奴役。市场经济的物质主义的冲击使教育变得功利化,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没有为人的发展服务,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以物为本,而不是以人为本,人本思想政治教育以发展人为旨趣,可以引导人们关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走出被“物化”的迷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作为推动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必然要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的变化,实现教育范式的转变。

三、转换的途径——从文本到人本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范式只有实现从由守旧、专断、片面的文本教育范式向创新、民主、全面的人本教育范式的根本转换,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取得实质性突破,符合社会的发展,顺应时代的需求,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真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1.状态的转换。要从封闭式的文本教育范式向开放式的人本教育范式转变。传统的文本教育范式是一种封闭系统,有 自说自话的倾向;而现代人本教育范式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向世界、社会、每个个体、其他学科开放。此外,文本教育范式是一种平铺性的发展,其评估标准往往采用作报告的数量、开会的次数、学科点发展的数量等量化指标,属于传统的外延型思想政治教育;而人本思想政治教育范式是一种递进式的发展,是以提高大学生实际思想政治素质和认识水平、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大学生的真正发展为中心的内涵型思想政治教育。

2.本质的转换。传统的文本教育范式是规范性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价值,注重教育为政治服务,强调构筑思想防线的价值意义,强调人的驯服性;而人本教育范式是发展性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价值意义,着重培养人的主体精神和创新素质,在教育本质上强调人的发展性。

3.方式的转换。由教育者为中心的灌输式、注入式转换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平等对话的双方互动式,说教法与体验法相结合,改变过去以单向互动为主的教育方法,积极拓展以双向互动为主的教育方式。将专题讲座、课堂讲授与瀑堂讨论、教《摹导学和学生自学结合起来,师生可就重点、难点和热点闻题避行深人交流和探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把所学理论用于实践,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育心、育德、育人的“文化——心理”活动,是一种人与人心灵的沟通,其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认知信息的传递、加工过程,同时也是情感信息的交流、感染的过程,是教育主客体在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同时进行的交互作用过程。教师的职责现在是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将逐渐成为顾问、交换意见的参与者、帮助发现矛盾的人。要改变传统教育中灌输与被灌输、征服与被征服的不平等关系,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