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翻译美学研究综述范文

翻译美学研究综述精选(九篇)

翻译美学研究综述

第1篇:翻译美学研究综述范文

摘要:以生态翻译学的翻译适应选择论为理据,从语言、文化、交维三重维度探析我国经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人物服饰颜色词的英译,以杨宪益译本为参照,探析在不同翻译生态环境下,译者对红楼人物服饰颜色词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以实现整合性译论研究。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红楼梦》;服饰颜色词;整合性研究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鸿篇巨著,不仅思想内涵深邃,而且语言艺术精湛,堪称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对《红楼梦》作品的研究与评述逐渐形成一门显学,研究视角呈多元化趋势,而对于该作品的译介研究也逐渐向跨学科领域延伸,形成多元维度交叉渗透的研究趋势。

一、研究现状综述

通过对主流文献数据库的检索发现,近年来,学界主要从叙事学、跨文化交际、功能翻译理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目的论、比较文学、解构主义、接受美学等视角探究《红楼梦》作品的译介,而从跨学科的生态学视角开展的相关研究为数不多,尤其是将生态翻译学与红楼人物服饰颜色词的翻译相结合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因此,本文基于“翻译适应选择论”,从生态翻译理论的整合性研究视角探究《红楼梦》中人物服饰颜色词在语言、文化与交际三元维度的整合性翻译研究,以期为中国文学典籍的海外译介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新的参考维度与研究

视角。

二、核心概念界定

生态翻译学(Eco-translatology)是清华大学著名学者胡庚申教授提出的全新翻译理念,是“运用生态理性,从生态学视角对翻译进行综观的整体性研究,是一个‘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生态范式和研究领域” [1],是在翻译适应选择论基础上,关注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间的相互关联并进行整体性研究,从语言、文化和交际三重维度对翻译现象进行全新的阐释和描述。(胡庚申,2003)

三、生态翻译维度下《红楼梦》人物服饰颜色词的英译

曹雪芹笔下的红楼人物不仅形象丰富,其服饰描写更是绚丽多彩,与自然景物相得益彰,展现了极高的艺术美感和文化底蕴。据统计,《红楼梦》中梳理出的服饰颜色词达228条之多,分属红、黄、蓝、绿、紫、褐、黑、白、灰、杂等10种颜色范畴,[2]例如海棠红、碧玉红、杨妃色、蜜合色、松花绿、鱼肚白、秋香色等;这些缤纷的服饰色彩,不仅烘托出红楼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而且揭示了作品深邃的文化内涵。

(一)译者在“语言维度”的适应选择转换

从英汉颜色词的构词方式来看,汉语颜色词主要包括:基本颜色词(红、绿、白等)、限定颜色词(水红、绛红等)和实物颜色词(葱黄、桃红等);而英语颜色词主要包括:单词颜色词(如red,purple),复合颜色词(如pale green),实物色词(如peach-red),可见,英语和汉语颜色词的构词方式基本相同,因此译者在进行翻译适应性选择转换时基本保持原语与译语在语言符号维度的对等,例如:“白绫红里的肚兜,上面扎着鸳鸯戏莲的花样,红莲绿叶,五色鸳鸯。”[3](第三十六回)将文中“白绫红里、红莲绿叶”中颜色词进行直译,译为:“ A white silk stomacher lined with red”, “The lotus flowers were pink, the leaves green”。

(二)译者在“文化维度”的适应选择转换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与文化密不可分,而翻译作为跨语际的语言转换活动,必然受到语言所承载的社会习俗、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颜色词属于文化限定词,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特征” [4](包惠南,2001)。《红楼梦》中人物服饰色彩负载着浓厚的民族文化和社会历史内涵,因此翻译中,应透过文本层面探寻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例如,第八十九回描述黛玉“腰下系着杨妃色绣花锦裙” [5],此句中的“杨妃色”让人联想到我国历史上的倾国美人杨贵妃,这一颜色词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据《太真外传》记载, 玄宗曾将杨贵妃醉颜比作海棠,因此将海棠红命名为杨妃色[6],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应考虑到相关历史背景,将“杨妃色”译为“pink”或“reddish”,使译文符合翻译生态环境的要求,具有生命力。

(三)译者在“交际维度”的适应选择转换

《红楼梦》中人物服饰颜色词的翻译分析主要基于实指和喻指两重维度,即语言维度和文化维度,然而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和主题思想的突显,人物服饰的生态色彩也逐渐由富丽堂皇趋于暗淡,隐喻了封建大家族由兴到衰的悲剧结局,因此,服饰颜色词的翻译应符合这一生态环境的变迁,将翻译重心转移到交际意图维度,脱离文本形式的束缚,考察作者的表达意图和语言的交际功能。例如《红楼梦》中描述鸳鸯道“穿着水红绫子袄儿,青缎子背心,束着白绉绸裙子” [7],黛玉初见宝玉时,宝玉“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 [8],两处均使用“青缎”描述人物的穿着,颜色词“青”在我国古代属于抽象色,兼有灰、黑、绿、蓝之色,因此,译者充分考虑到这一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生态语境,将其译为“black stain”,再者考虑到宝玉是男子,将“粉底”(靴)译为“white soles”,黑白相称,更为符合男士装扮,也契合了生态翻译论关于译者在交际维度的适应性选择。

参考文献:

[1][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 译论研究. 2011(02):5-9.

第2篇:翻译美学研究综述范文

贝娄作品对城市文化的批判

论越语中的变体双音节汉越词

国外批评隐喻分析:困境与展望

中美诗歌诗学协会第四届年会会讯

跨学科融合视域下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

奎因的意义怀疑论及其对翻译的启示

民国时期大学翻译学学科的回顾与反思

写作能力行为测试评分员培训研究述评

论高校日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范畴边界动态模糊性中的语义清晰性探索

基于翻译工作坊的START翻译实训模式探究

中国“乡土语言”对外翻译与传播研究的力作

描写主义视域下英汉词典中的禁忌词语研究

复杂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二语学习动机研究

名著重译,贵在精益求精——谈名著重译的修订

从伊拉斯谟的“丰裕”论英文写作中的避复

大声不入里耳——严译新词未流行原因研究

中国学生英语叙事语篇主题推理加工个体差异研究

英语文学原著与简写本态度意义体现方式比较研究

帕特里夏·格雷斯《失目宝贝》的叙事艺术研究

中国英语学习者显性陈述性标句词that习得研究

基于课堂读写任务的学术英语写作引用特征研究

试探《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的英语搭配错误

目前国内翻译市场中翻译流程探究:问题及对策

韦利翻译诗学的现代转型——以《九歌》英译为例

小小说的大节奏:《早秋》的叙事策略与作者的意图

2015年第十届中西部地区翻译理论与教学研讨会综述

范畴原型范例研究:一项基于汉语[瓜]范畴的实证研究

以英语文献阅读为导向的研究生英语阅读教学研究

意象图式视角下英语多义动词throw词义衍生的历时考察

信息技术对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运用的中介作用研究

基于历史编撰元小说视角的《中途》叙事策略研究

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成长:老一代优秀英语教师发展案例研究

“国培计划”顶岗实习对英语师范生教师信念影响的研究

黑人女性时间诗学视域下的时间意象与身份建构:以《秀拉》为例

新媒体语篇的多模态互文性分析——以一则网络配音视频为例

从日本电影《入殓师》的汉译字幕看电影字幕台词的翻译原则

亲属关系图式的建构与亲属称谓翻译——以《傲慢与偏见》为例

“痛”定思“痛”——医学英语中关于“疼痛”的英译浅析

投射与融通:庞德《比萨诗章》中的新柏拉图主义与儒家思想

布迪厄场域—惯习论下的影视剧翻译——以美版《甄嬛传》为例

英语中的时间参照及其意义建构——《语言与时间》介评

中美文化中的生态观比较——以两部中美历史题材电影为例

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身份建构在其“植物诗歌”里的实现

移化机制的内涵、类型与理据——全译求化机制系列研究之六

生态符担理论视角下的异时计算机中介交际中的外语学习焦虑研究

另类空间视阈中的唐人街——论伍慧明小说《骨》中的异托邦呈现

第3篇:翻译美学研究综述范文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翻译生态体系;翻译本体理论

一、生态翻译学的基本内涵

生态翻译学(Eco-translatology)是一项从生态视角对翻译活动进行综观描述的跨学科研究。胡庚申教授认为,“生态翻译学是一种从生态视角C观翻译的研究范式,立足于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的同构隐喻,以生态整体主义为理念,以东方生态智慧为归依,以“适应/选择”理论为基石,是一项系统探讨翻译生态、文本生态和“翻译群落”生态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关系的跨学科研究,致力于对翻译生态整体和翻译理论本体做出符合生态理性的综观和描述。”(胡庚申,2013)

二、生态翻译学的背景、起源与发展

1、生态翻译学的产生背景

生态翻译学的发生与发展,与时代社会和学术发展的方向是相符合的。首先,它是经济社会转型在译学研究方面的一种反映。其次,生态思潮又是现代思想与哲学转型的必然结果。

2、生态翻译学的起源

与其说生态翻译学的起源,倒不如说生态翻译学建基的三个前提。一是人类认知路径一“关联序链”(这是生态翻译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和依据)。胡庚申教授曾图示了一条“从翻译”到“自然界”的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认知视野延展的链条,“翻译语言文化社会/人类自然界”。二是翻译生态和自然生态两个生态系统具有类似性和同构性(这是构成生态翻译学生存发展的客观基础和理据)。首先,生态学强调生态环境与生物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翻译生态也是这样。其次,在自然界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形成一定的生态平衡。翻译生态也是如此。由于以译者为代表的“翻译群落”的思维方式、教育背景、翻译理念、审美标准、实践经验等不同,又由于翻译文本类型、读者需求、接受文化、沟通渠道、规范环境等的差异,这些主客观、内外部环境的不同和差异必然造成“翻译群体”主体的不同的适应与选择,他们必须动态地调整自己,以适应整体翻译生态环境,形成翻译生态相互依赖的动态平衡系统。再次,互利共生是一种生物间互惠关系。在翻译生态中,以译者为代表的“翻译群落”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也同样可以对翻译生态环境发挥着促进、抑制、改造和重建的作用。最后,是自然生态中的竞争排斥原则和“汰弱留强”自然法。翻译过程中也存在大量“适应”、“选择”、“生存”、“淘汰”现象。翻译是一连串优化选择的决定,译文则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结果。三是翻译适应选择论是生态翻译学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和基础。翻译适应选择论(胡庚申,2001;2004)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学说引入翻译研究。

3、生态翻译学的发展

生态翻译学起步探索于2001年,立论奠基于2003年,倡学整合于2006年,全面拓展“创派”于2009年,可谓是“三年一小步”、“十年一大步”,显示出它作为一个具有新世纪时代界碑而展开探索的研究历程。

三、生态翻译学的核心理念与视角

生态翻译学是一种既具有普适的哲学理据、又符合翻译基本规律的译论范式。

1、生态翻译学的哲学理论基础

其一,生态整体主义:以生态的整体观为方法论而进行整体性研究是生态翻译学研究的重要指导思想,对翻译生态系统的综合性论证与整合性研究是生态翻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二,东方生态智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生态智慧“天人合一”、“中庸之道”、“以人为本”、“整体综合”成为生态翻译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支点和思想依归。其三,“适应/选择”理论:是借用达尔文的“适应选择”学说的原理,经过转意和隐喻,由探讨具体翻译问题所形成的“翻译适应选择论”。其定义为:“以译者为主导、以文本为依托、以跨文化信息转换为宗旨,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对文本进行移植的选择活动。

2、生态翻译学的研究对象

翻译生态(“译境”)、文本生态(“译本”)和“翻译群落“生态(“译者”)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关系。翻译生态环境是有层次的:可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宏观译学是指翻译生态体系(译学)、中观译论是指翻译本体理论(译论)、微观译本是指翻译文本转换(译本)的“三位一体”研究。

3、生态翻译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学科交叉。由于生态翻译学是翻译学和生态学的跨界研究,因此以学科交叉的方法开展生态翻译学研究。第二,相似类比。此方法可行性在于,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关联、类似和同构。第三,概念移植。既然在生态翻译学研究中运用“相似类比”的方法是可行的,有据的,那么“概念移植”就顺理成章了。可以是生态概念、生态原理、生态术语的移植。第四,系统综观。

四、宏观译学、中观译论、微观译本研究

1、宏观译学研究

着重探讨翻译生态体系。其包括翻译管理、翻译市场、翻译教育、翻译本体生态系统。它们“互联互动”、互为翻译生态环境之外。

2、中观译论研究

着重探讨翻译本体理论。一是关于翻译理论的认识。翻译理论通常应具备的理论元素:译论的哲学基础、能够对翻译实质、过程、策略、标准阐述和对翻译现象解释。二是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何为译”。生态翻译学是一种“翻译即生态平衡”的翻译观;翻译即适应与选择:就是译者在选择性适应特定翻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由译者自主地做出判断、并进行适应性选择。三是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谁在译”。翻译适应选择论倡导翻译过程中的“译者中心”理念。四是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如何译”。包括翻译过程、“多维转换”的翻译原则与“三维转换”的翻译方法,以及翻译效果评判的“整合适应选择度”。五是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为何译”。从译者角度看,为“求生”、“弘志”、“适趣”、“移情”、“竞赛”;从文本客观功能看,为促进交流沟通、引发语言创新、激励文化渐进;催生社会变革、塑造国家形象、推动译学发展。

3、微观译本研究

着重探讨生态翻译例释。生态翻译学微观研究是通过具体的翻译案例,评析和解读生态翻译学的基本理念对生成文本和解释翻译现象所具有的认知、指导、解释和描述等功能。于此相伴,生态翻译操作若干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也在其中了。以下一一列举生态翻译理念和翻译方法。第一,“多维转换”在文本翻译过程中,通常表现为在对全句、全段、全文总体考虑后,改变单一/单项维度的译文处置,不但做语言转换,还要观照文化内涵、交际意图、心理暗示、美学追求等多维度,特别是关注原语生态与译语生态的平衡。第二,生态翻译中的“掏空”再现。为了适应原语生态、并为译文构建一个与原语生态相适应的译语生态,译者有时又需要“忘记”、“转移”或“掏空”这些信息。第三,生态翻译中的环境“补建”。运用“按语”、“换例”、“解释”等手段来“修补”和“重建”译语的翻译生态环境,以使译文能适应译Z的翻译生态环境。第四,生态翻译中的原生态“依归”。原生态即指原语生态,也指译语生态。原生态“依归”,即指高度依归于原语生态(表现为高度异化处理),也可以指高度依归于译语生态(表现为高度归化处理)。第五,生态翻译中的自然化“仿生”。一是翻译“自然的”、“生态的”内容,以及翻译关于“自然的”、“生态的”文本;二是“仿生”翻译,即模仿自然界的、自然生态的形状,对某些特定文本的特殊翻译处理,以此体现出译文的“自然化”和“生态化”的创意、意象或风格。第六,生态翻译理念的文本“干涉”。是指对形成翻译文本、译事实施和对翻译现象解读的影响与制约方面,即对翻译文本和对翻译研究的种种“干涉”。

五、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应用与研究

1、不同翻译领域的理论应用研究

具有生态翻译学性质的应用研究课题陆续在文学翻译、哲学社科翻译、应用翻译、翻译教学、翻译家、口译、网络翻译研究等不同领域展开。在以上领域中,翻译适应选择论中的“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被作为理论分析工具;也是基本翻译原则。

此外,在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翻译史也被有所研究。研究结论:翻译史必须采用一种整合视角。结合中西翻译史的发展历程,从译者历史、文本历史、民族翻译文学生态景观以及特定历史阶段翻译文化景观几个方面探讨翻译史研究的生态翻译学路径,并归纳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翻译史研究的特点。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译学方法论研究,大体可分三类:一是传统、常规的(如描述性翻译研究、归纳、演绎、比较法、语料库研究方法等);二是生态翻译学本身的方法论研究(如学科交叉、类比、移植、系统综观法等);三是由生态理性演绎出的其他方法论研究。

从伦理学角度对生态翻译学展开研究,其研究焦点针对翻译生态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胡教授曾类比生态伦理,针对翻译实际,基于生态翻译学研究取向,演绎提出生态翻译学伦理道德四个基本原则:“平衡和谐”;“多维整合”;“多元共生”;“译者责任”原则。

关于译学流派研究,澳门理工学院专题研究论证和阐述了“生态翻译学派”在中国已显雏形。以“生态翻译学派”为例,提出判断翻译理论学派形成的主要标准,探讨当代翻译理论研究的基本模式。

2、若干翻译现象的生态翻译学解释

关于可译性问题:从生态翻译学视角来解读,所谓可译性/不可译性,是原语生态里的语言、文化、交际生态与译语生态里的语言、文化、交际生态之间的“差异度”问题。差异度越小,其可译性越大;差异性越大,可译性越小。

关于翻译策略选择问题:从生态翻译学角度看,译者面对原语生态和译语生态的制约,他(她)对翻译策略的选择。不论是异化还是归化,不论是直译还是意译,也不论是语义翻译还是交际翻译,这些翻译策略乃至翻译方法,都可看作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所做出的一种翻译策略/翻译方法的选择。

关于风格翻译问题:要使译文保持原文的风格,关键在于保持原文生态。文本移植、转换过程中“双语”生态的保持程度,决定了翻译风格的逼真程度。

关于翻译研究“转向”问题:翻译研究经历了语言学转向和文化转向。近年来,翻译研究的种种“转向”之说的确不少。哪一个能否被践行?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来看,要遵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强者长存”的生态理性和自然规律。

六、生态翻译学的研究趋势

生态翻译研究在哲学理据、研究视域、研究范式等方面的发展演变或将成为一种趋势。生态翻译学理论的哲学基础正由局部适用到普遍适用过渡;从研究视域的角度来看,正经历着由单一学科向跨学科的整合一体衍展。从研究范式转型的角度来看,翻译研究在经历了“直觉主义”和“结构主义”之后,目前正处于“多元主义”的发展阶段,并通过“整体主义”理念的传播与实践,最终向“多元一体”演变。

生态译学的国际化进展。2010年4月生态翻译学研究者们发起成立了“国际生态翻译学研究会”。之后,相继召开三届研讨会。国际翻译家联盟主席对生态翻译学的创立和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在序列举办的研讨会中,外国学者显示了对生态翻译研究的兴趣和参与,并提出不少独到的见解。这一切表明生态翻译学的生机、活力和魅力,也预示着生态翻译学未来的国际化发展。

随着生态翻译学的不断发展,需要开展研究问题的广度、深度、和精度都会有更高要求。首先,“应用性”的拓展:目前集中在文学、应用翻译、翻译教学、口译研究、译者研究等方面;逐步拓展翻译史/译论史研究、翻译批评研究、译学方法论研究、翻译伦理、译学流派研究。其次,内部的“精细化”深入:以“关联序链”为线索、以学科视角为重点、以综观整合为目标的进一步发展研究。语言学视角的研究、文化学视角、人类学视角、生态学视角、翻译学视角的研究。

第4篇:翻译美学研究综述范文

古词,作为文艺美学范畴之一,首先要给人以美的享受。古词美的丰富性,不可言说,那是美的精神所在;古词文本的文学性,却是显而易见的,那是美的形式所在。语言是词体诗歌的载体,古词文本所表征的是一个以语言为媒介的审美世界。在这个审美世界里,作者认为审美意境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接受美学视角来看,译者在翻译时再现的审美意境是其作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欣赏古词文本建构出来的审美意境,它是译者的视野与文本视野、诗人的视野融合后得到的审美意境。译者在进行古词英译时,主要是通过再现其反复欣赏后得到的审美意境来传译古词,使译文本成为另外一首成功的英语诗歌。 古词文本崇尚语言的陌生化,讲求在意象与意象之间给读者留有自由联想的空间。这种陌生化反映在句法里涉及有主语省略、词性活用等非正常语法现象。修辞格的运用随时可见,其中两种重要的修辞格是象征和典故。此外,古词是蕴蓄于文字中的音乐,古词文本中独特的平仄节奏和押韵格式造就诗句之内、诗行之间那欲断还连、欲连还断的语言音乐美。从接受美学视角来看,这些古词的文本形式引起了一系列的文本空白,本论文将着重探讨这些文本空白的英译处理。在接受美学理论里,文本空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伊瑟尔指出文本空白是激活读者使用自己的思维填补文本意图的联接开关,是文本结构的基础,在其设置之初就已把读者部分纳入其范畴之内。作者认为古词英译必须遵循“神似观照下的形似”这一翻译美学指导总则,神似”是一个总体上的要求,是先决条件,“形似”是翻译实践中具体的要求,二者都是为了在译诗中更好地再现原词文本的审美意境。 本论文除去引言外共六章。引言主要讲述了选取古词翻译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及在翻译实践中碰到的一些突出问题。从接受美学出发,这些突出问题可归结为古词中文本空白的翻译处理。作者选取了三类文本空白之英译处理作为具体的研究范围。这三类文本空白分别为句法引起的文本空白、词语意义引起的文本空白、节奏和韵律引起的文本空白。第一章为接受美学、文本空白与审美意境之概述。从接受美学出发,作者把“审美意境”翻译成“aesthetic world of images”。由于古词中审美意境是从作者创作和读者欣赏两个角度提出来的,故其与接受美学理论在诗歌文本阅读欣赏上有异曲同工之妙。文本空白更是与古词中的审美意境息息相关。第二章是关于古词中的文本空白与翻译过程中的审美意境再现。作者首先陈述了古词的起源、发展及词体文学样式的特点。然后作者提出了翻译古词文本的指导原则:神似观照下的形似。神似即为审美意境的再现,形似即为语言形式的传译。 第三章是关于句法引起的文本空白之翻译与审美意境再现。在这章中作者主要论述了两种常见的句法现象之英译处理:词性活用和主语省略。第四章是关于词语意义引起的文本空白之翻译与审美意境再现。作者主要论述了词语意义中最难理解的两种意义的翻译处理,这两种词语意义是象征意义和典故意义。第五章是关于节奏和韵律引起的文本空白之翻译与审美意境再现。自从中国古诗词被翻译成英语诗歌以来,韵体翻译和自由体翻译一直在互相争奇斗艳。采用韵体翻译过来的英语诗歌固然优雅,但难免有时会因韵害义;同时,从古词文本建行上来看,词的句子长短错综,从一字句到十一字句都有,有“长短句”之称,故作者主张用英语自由体诗歌来翻译古词。第六章为古词英译小结及几点建议。本论文不可避免地存在研究领域的局限性,如句法里功能词省略之翻译处理未被涉及,等等,这些未被涉及的领域有待作者以后深入研究。

第5篇:翻译美学研究综述范文

关键词:翻译;翻译家;翻译理论;翻译思想;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6-0108-02

在人类文化的交流活动中,翻译由来已久。在翻译实践中,相关人士对翻译活动进行了不断地思考、探索与研究。国内外翻译家以及翻译理论家对翻译理论的研究也是百家争鸣,各放异彩。其中,尤金·奈达和彼得·纽马克是西方著名的翻译理论家,他们可谓是西方翻译理论界的两位集大成者。尤金·奈达是美国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家;彼得·纽马克是英国当代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和翻译教育家,常年从事英德、英法互译的教学,对翻译理论颇有研究。他们在研究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身理论,其精神也值得中国翻译理论界学习。本文将从不同维度对他们的翻译思想进行对比研究,通过两位翻译大师理论的概览和异同之处的分析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这两位翻译理论家及其翻译思想。

一、尤金·奈达翻译理论概述

众所周知的三个不同发展阶段构成了奈达的主要翻译思想,亦即描写语言学阶段、交际理论阶段以及社会符号学阶段。第二个阶段即交际理论阶段(从1959年到1969年)的研究成就,帮助确立奈达在整个西方翻译理论界的权威地位。1964年他出版了一本里程碑式的重要专著,即《翻译科学探索》(Towards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我们可以从五个方面来分析他的翻译思想:一是奈达指出,翻译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种技巧,还是一门科学。二是他认为翻译就是交际,因而在翻译研究中,还运用了通讯论和信息论。并指出翻译质量评判的标准,首先要看它的可读性,能否有助于读者和作者进行信息、情感等的交流。这是奈达翻译思想体系中最大的一个特点,也是其思想第二阶段的主要标志。三是奈达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观,这是他最广为人知的一种观点。动态翻译指的是翻译要在指导下翻译交际理论,即“从语义到语体,在接受语中用贴近原文的自然对等语再现源语信息”。之后的第三阶段,奈达以“功能对等”取代“动态对等”,从而使其含义更清楚。四是奈达指出翻译应该为读者服务。这是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的交际功能的角度来阐述翻译的功能。读者的反应是判断一本译作质量的衡量标准。五是说到翻译过程,奈达提出了分析、转语(即传译)、重组和检验的四步式理论。

二、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概览

纽马克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语义翻译强调与原文贴近,而交际翻译则强调对读者的效果。奈达对此评述说:“语义翻译重在传达原文的语义内容,而交际翻译则注重读者的理解和反应。纽马克照顾到文本的广泛性差异,这使以上两种不同的翻译方法显得特别重要。”在这两种概念之间,纽马克提倡考虑文本的类型。他以内容与文体为依据将文本分为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和召唤功能三个类型。为了进一步对上述两种翻译概念进行阐述,他还提出“关联翻译法”的翻译新概念:原作或译语文本的语言越重要,翻译便越要紧贴原文。翻译的准确程度要从词汇、语法和文本三个角度来考虑。

三、尤金·奈达与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比较研究

(一)尤金·奈达与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的共通之处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奈达与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他们吸收前人理论精华,进行创新,并不断地发展完善各自的理论体系;其次,二者在理论基础、可译性以及读者反映等问题上都持有相似的态度。

1.创新精神

直译与意译是传统翻译理论研究关注的焦点,而奈达和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却给人们提出了新的翻译方法,对翻译理论和方法作出了重大贡献。

2.理论基础

他二人的翻译理论都是建立在现代语言学基础之上的,主张用现代语言学来分析和解决翻译问题。奈达指出:“语言学的方法是最可靠的方法,因为它可以描述分析不同语言的各种信息间的关系。”纽马克则认为翻译理论“源于比较语言学,在语言学的范畴内,主要涉及语义学;所有语义学的问题都与翻译理论有关”(蒋天平,唐美莲,2003:53)。

3.翻译的可译性问题

二人都强调了翻译的可能性。奈达认为各种语言的表达功效是一致的,都能用来表达思想,传递感情等。纽马克则认为,尽管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化习惯,思维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但这并不妨碍翻译的可行性,尽管翻译有时需要加入解释,但这部分解释性的翻译仍然是翻译。同时两人都承认翻译的“可能性”,但又否认其“绝对性”。奈达认为,不管是语内交际也好,还是语际交际也好,两篇不同的话语都不可能无绝对的对等,鉴于此,译者只能追求“切近的自然对等”。纽马克也认为鉴于译出语和译入语有着各种差异,在很多方面都不能完全对等。所以翻译时只能根据文本的类型,尽量使译文与原文取得一致。

(二)尤金·奈达与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的不同之处

奈达与纽马克尽管在对翻译的多个问题上都持有类似的见解,但在很多方面也存在着分歧。以下着重从理论核心、对翻译的定位以及二者对待形式与内容的不同态度三个方面来分析他们翻译理论的差异。

第6篇:翻译美学研究综述范文

【关键词】文本理论范畴 翻译方法 翻译研究 翻译教学

一、引言

纽马克(Peter Newmark)是英国萨里大学的现代语言学教授,主要从事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教学,是西方译界颇具影响的翻译理论家。他的著作《翻译教程》(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典范,视广泛采纳视为翻译教材。本文作者将分析与纽马克的翻译方法相关的两个方面:(1)文本理论范畴;(2)以作者为导向的语义翻译和以读者为导向的交际翻译;并且将这两个方面的内容用具体的例子加以阐述,以期更好的指导翻译教学和翻译实践。

二、纽马克文本范畴理论概述

纽马克认为,“语言的主要功能为表达型(即主观型或者‘我’型)、描述或信息型(即‘它’型)”、呼唤或指示或劝导型(即‘你’型),而语言的寒暄功能、元语言功能和美感功能是次要功能。”根据语言的主要功能,纽马克将文本划分为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三大类。

三、纽马克提出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纽马克对翻译理论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而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语义翻译要求译文在形式、结构及词汇排序上语原文文本接近,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所要传递的信息。交际翻译注重译文读者的理解和反应,力求达到与原文文本接近的效应,这就要求译者重新组织语言结构。力求达到译文通顺、流畅、地道。没有哪种方法适合所有文本类型,在实际翻译中要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来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两张翻译方法只有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指导翻译实践活动。

四、纽马克文本范畴理论和翻译方法在翻译研究和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纽马克指出,表达型文本的核心是作者,作者的地位是神圣的,作者的个性成分及个人的习语或者个人方言构成了这类文本的表达要素,他指出这类文本适合采用语义翻译的方法,及“在目标语句法和语义结构许可的范围内,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的语境意义”纽马克赞同本雅明从来不是为读者而写的观点,认为在表达型为主的文本中“译者应该忠实于艺术家,必须尽可能地再现原作”因此,针对典型的文学语篇,他提出语义翻译的方法。那么,在表达型文本中,怎么样运用语义翻译的方法呢?纽马克指出“在表达型文本的翻译中,译者应该能够识别文本中的个性成分:即不平常的搭配;新颖的比喻;‘不可译’的词汇,特别是独特的形容词;超出常规的句法;新造词;奇异的词汇(古体词,方言,生僻的术语),这些常常是作者个人习语的标志……这些个人成分是表达型文本的‘表达要素’的一部分,译者不应该在译文中将他们进行规范化处理”,从而使译文语言符合目的语常规。请看下例:

例 1

“Christ knows he can’t have gone”

“Thank God he is travelling and not going down”

上述例文选自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老人与海》是西方经典的文学名著,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书中援引了不少关于基督受难的细节,作者有意识把老人比作成基督的化身,来强调老人的英雄主义精神以及对命运不屈服的抗争精神。综上所述,该例文以表达功能为主,属于纽马克分类中的表达型文本。根据纽马克的建议应采用语义翻译的方法,即译者应努力再现作者在语篇各层面所创造的意蕴,不仅应尽量保留原文的各种传情达意的手段,而且要调动各种文学词汇来营造类似的审美效果,给目的语读者传达同样的意蕴,给他们带来同样的感动和美的感受。

张爱玲译文:

“耶稣知道它不会走的。”

“幸而它只是航行,并没有往下边去―感谢上帝。”

在翻译老人对上帝的祷告时,张爱玲倾向于原语文化,如实彰显《老人与海》中体现的基督教精神,原汁原味地再现了西方的宗教文化。张爱玲将“Christ”翻译成“耶稣”体现了海明威的深层用意,即老人与受难耶稣的相似之处。由于耶稣,上帝已经为广大中国人所了解,所以此处采取忠实原文的直译,语义翻译并不会给读者带来理解上的困难。“上帝”即“耶稣基督”,是西方基督教崇信的神,是至高无上和崇高的。

在纽马克翻译原则和方法的指导下,该译文成为同样具有表达功能的文本,实现了原文的表达功能,给译文读者带来同样的美和感动。纽马克文本分类和针对表达型文本采用以语义翻译为主的翻译方法对翻译实践和翻译教学的指导作用可见一斑。

结语:纽马克的文本范畴理论和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给我们的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虽然他的理论并非完美,必须在权威性言论和非权威性言论的界定等问题上仍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是对于指导我们的翻译教学和翻译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7篇:翻译美学研究综述范文

[关键词] 写作;翻译;相互关系

【中图分类号】 H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129-1

一、引言

写作和翻译作为英语学习必备的基本技能,是英语综合水平和应用能力的具体体现和衡量标准。但“写”和“译”仍然是学生的薄弱环节。近些年,关于翻译行为与外语写作关系的研究日渐增多,究竟二者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能否利用二者的关联性来提高写、译的能力?对这些问题的探究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写作的特点及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是运用语言文字符号,以篇章的形式表达作者的思想。它又是一种输出活动,是作者在对某一事物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用语言抒发自己的情感。

许多学生英语写作能力较差,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缺乏创新思维,一味生搬硬套,写出来的文章没有新意。其次,由于受到汉语思维的影响,英文句子带有浓厚的中文色彩。选词造句都是机械的逐字逐句进行对照和转换。再次,由于不熟悉英语的语言习惯和文化特征,导致无法写出地道优美的英语作文。

三、翻译的定义及本质

语言学家奈达认为:“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张培基认为:“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以上对翻译的表述虽然不同,但本质却是相同的,即: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而且是不同文化的转换,更是不同思维的转换。

四、写作和翻译的共同点

通过上述对写作特点及翻译定义的阐述,我们很容易发现二者的相同之处。首先,翻译和写作都是一种语言输出活动。翻译是用一种语言再现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写作是用作者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个人观点,所以二者又都是一种思想的表达和体现。再次,翻译是为了实现两种语言间的沟通和交流, 而写作为了实现读者和作者之间的交流,可见,翻译和写作又都是一种交际活动。

五、翻译和写作的关系

作为英语学习的两大基本技能,“写作”和“翻译”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深入发掘二者的关系有助于探索出高效的英语学习方法,提高英语学习者的综合运用能力。

(一)翻译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有些人不赞同将翻译运用到英文写作当中,认为这样会导致写出的文章带有浓厚的翻译色彩,体现得是典型的中式思维,而非地道的英语作文。但不容否认的是,由于中西方语言文化存在较大差异,且缺乏相应的语言环境,绝大多数中国学生都不能真正达到用英语思维自如表达的水平和能力。所以学生在进行英文写作时,先想到的是中文的结构框架,再用所学的词汇,句式,语法,用英文表达出来,这个过程势必会使用翻译。若学生能很好的掌握翻译方法和技巧,那么就能和写作进行融会贯通,文章的遣词造句会更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思想表述更完整、流畅。从某种程度来说,翻译就是基于原作的一种写作,所以翻译水平较高的人往往写作能力也较强。

由此可见,翻译能够促进英语学习者写作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翻译与外语写作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翻译在写作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二)写作能有效的指导翻译实践。汉英翻译和英文写作都是用英语进行书面表达,并且都是运用语言进行思想的创造和输出的活动,所以有着相似的遣词、造句、组段、谋篇的过程。英文写作中的语言技巧也是汉英翻译中重要的基本功。经常进行英文的写作训练,在词汇的选择及语言的组织上会更加的精准,将其运用到翻译过程中,会大大增强译文的流畅性和可读性,使译文不着翻译的痕迹,而更像是优美的创作。此外,若在写作中养成不断修改,斟酌,润色,再修改的良好习惯,并运用到翻译实践中,译文会成为精益求精的佳作。因此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汉英翻译的能力也通常较强。

高翻学院的李长栓教授在自己编写的《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这本书中就提出要用写作来指导翻译,他把写作中的一些原则和修改文章的一些方法引用到翻译中来,真正的做到了用写作来指导翻译。

六、实现翻译和写作能力的共赢

翻译和写作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要想提高翻译和写作水平,可以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首先要系统掌握英语和汉语的特点及区别,以及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其次,要深入学习英汉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只有提高双语的驾驭能力,增强跨文化意识,才能使翻译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才能写出不带翻译痕迹、富有美感和创造性的佳作。

将翻译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既密切了语言内容之间的关系,又可以切实增强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我们要积极利用二者紧密的关联性,帮助英语学习者探索出一条以写助译,以译促写的学习捷径,实现翻译和写作能力的共赢。

参考文献:

[1]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2]刘世荣.英文写作与翻译[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0,(5).

[3]秦文华.汉英翻译教学中的英文思维与英文写作意识培养[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6,(11).

[4]王琛明.论翻译存在和翻译思维[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05).

[5]王文宇,文秋芳.母语思维与二语写作――大学英语写作过程研究[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4).

第8篇:翻译美学研究综述范文

>> 从目的论来对比阿瑟・韦利与许渊冲古诗翻译 从奈达对等理论看阿瑟·韦利和许渊冲英译本《道德经》 许渊冲英译《蜀道难》归化与异化翻译手段研究 研究许渊冲先生在唐诗英译中颜色词的翻译 《论语》英译研究综述 许渊冲的“三美”理论视角下《上邪》三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 亚瑟?韦利及其中国典籍英译本研究 亚瑟?威利《论语》英译本选段评述 许渊冲译论与宋词英译 许渊冲《离骚》英译本特点刍议 《论语》中“仁”的英译比较研究 理雅各《论语》英译中的文本变异现象 基于目的论语境的《论语》英译本对比解析 接受美学视角下《论语》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浅谈《论语》三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管窥《论语》英译 浅谈文本《论语》 《论语》关键词“仁”的英译研究 从intertextualit谈《论语》英译本的研究 翻译奇人许渊冲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accessed on March 6, 2010.

[5]Wilss, Wolfram. (1982). 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Problems and Methods [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6]王辉.理雅各、庞德<论语>译本比较[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5).

[7]福林.论语详注及英译[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7.

[8]渊冲.论语(中英对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第9篇:翻译美学研究综述范文

[论文摘 要] 阐释了功能翻译理论和文学翻译的内容与特点,分别探讨了文学翻译中文本规约、忠诚理论和语义及交际翻译策略的体现,提出了功能理论对文学翻译也具有一定适用度的观点。

1、引言

翻译研究中的功能途径起源于功能语言理论,受到弗斯(j.firth)和韩礼德 (m. halliday)等人的功能语言学和海姆斯 (d.hymes)的交际能力论学说的影响。当前,从功能角度研究翻译,可分为微观和宏观两类(张美芳2005)。前者指以英国学者为主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及语用学为基础的语篇分析学角度入手,用较固定的框架研究语篇功能;后者则是以德国学者为主,从赖斯(k.reiss)的文本类型学、弗米尔(h.vermeer)的目的论和诺德(c.nord)的功能加忠诚理论入手,强调译文在目标语境中的功能及依据不同语篇功能而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文学文本用形象的语言,塑造艺术形象,反映深邃的历史和浩瀚的社会现实,让读者从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教育,从而得到美的享受。文学翻译则不仅要译出原文的意义,更要译出其中的感情和韵味。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是否适用于文学翻译则是国内外学者争论的焦点。国内部分学者研究认为功能派适用于文学翻译。如陈刚和胡维佳(2004)从功能派角度比较了《红楼梦》中咏蟹诗的两译本;文军、高晓鹰(2003)运用功能理论来阐释了文学翻译批评理念;吴南松(2003)、王小凤(2004)分别探讨了功能翻译理论在文学翻译批评中的适用性。这些研究都表明功能翻译理论同样适用于文学翻译。吕凤仪、何庆机(2009)则从功能派指向性、目的论和功能文本类型学等角度指出功能理论不适合于文学翻译。本文尝试从文学翻译实例出发,分析功能翻译理论对文学翻译的适用度,探讨其是否适用于文学翻译。

2、理论源流与特点

2.1 功能翻译理论内容与要点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是指以“侧重功能或文本功能”的视角,研究翻译的各种理论(nord,2001)。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弗美尔、赖斯和曼特瑞(j. manttari)为代表,分别提出了目的论、文本功能类型学和翻译行为理论;第二阶段核心人物为诺德,提出了功能翻译类型学和忠诚原则。第二阶段中霍恩比(m. hornby)、霍尼(h. honig)、库斯摩尔(p. kussmaul)和阿曼(m. ammann)等也推动了该理论的发展。

2.2 文学翻译内容与主要特点

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等类型。各类型文学文本又具有其自身文体特征。在翻译时,不仅要译出原文的意义,更要译出其中的感情和韵味,译文语言应该形象、生动、抒情,具有象征性和韵律感等,给人以启迪、陶冶和美感。意境是文学作品的生命,存在于小说、散文、诗歌中。散文的意境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绘,使人产生敬仰、喜爱、感动或憎恨、讨厌之情,从而突出意义,产生意境。诗歌的意境产生有多种因素----讲究节奏、韵脚,讲究用词、句式,要有形象。翻译诗歌时要反映出这些特点,要求译文高度真实,否则便难以传达原诗的新鲜和气势。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看,文学文本是“创造性作品”,属于表情型文本,作者或发送者地位显著,传递信息的形式特别,语言具有美学特点。文学文本的语言具有审美的特点,文本侧重形式,译文的目的在于表现其形式,可采用仿效、忠实原作者的翻译方法(munday 2001)。

3、功能理论与文学翻译例析

3.1 文本类型学与文学翻译

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是功能翻译基础理论之一。按其观点,语言文本类型理论可帮助译者确定特定翻译目的所需的合适的对等程度。如上文所述,赖斯认为文学文本属表情型,应采用仿效、忠实原作者的翻译方法。散文《匆匆》是朱自清先生的早期作品。先生在充满诗意的语言内表现出了对时光消失的感叹和无奈,字里行间流露出当时青年知识分子的苦闷和忧伤情绪。本文选用张培基教授(译a)与张梦井教授(译b)的译文进行分析,试图说明文本规约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例1. 标题:“匆匆”

译a:the transient days

译b: days gone by

“transient” 内涵为“暂短的,转瞬即逝的” 而“go by” 为“逝去,过去” 。“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而感到无奈,作标题使用,透出一股文学语言的美感。译a中“transient” 与文中主题意义相符,表达出对短暂的无奈;而译b 中的“go by”体现出的是“时间在逝去”,还有“追悔失去的美好日子”之意,并未体现出作者想表达的“短暂,快”。从译文对比看,由于对原文词义的把握差异,译b的措辞未能表现出表情型文本“审美”的语言特点,所表达的情感不如译a;从翻译方法看,也未能完全“仿效、忠实原作者”,语义产生了偏差。下文再举一例:

例2.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译a: i don’t know how many days i am entitled to altogether, but my quota of them is undoubtedly wearing away.

译b:i don’t know how many days i have been given, but the in my hands are becoming numbered.

译a中“wear away”表达了“消逝,衰退”之意,是一种形象化的翻译,吻合原文中的“渐渐”二字;而译b的“numbered”表示“时日无多”,用于此有点牵强,作者写此文时年仅二三十岁,用“时日无多”来形容似有不妥,也失去了原文“渐渐”一词的意味。因此,对于文学作品的翻译,从文本规约考虑应注重其语言的感染力与艺术性,从词义上再现原作情感,体现出其“审美的”语言特点。

3.2 功能加忠诚与文学翻译

功能加忠诚理论的核心为“翻译纲要、原文分析及对翻译问题的分类”(张美芳2005)。“翻译纲要”指翻译委托人对翻译提出的要求。理想的翻译纲要含有译文的预期功能、读者、传播媒介、出版时间和地点等。原文分析为译者提供决定依据:1)翻译任务是否可行,2)原文中的信息哪些与译文功能相关,3)采用何种翻译策略。翻译问题主要为语用、文化、语言和文本方面的问题,处理时应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分析翻译问题的目的是根据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翻译措施,但在整个过程中,翻译功能始终是考虑的焦点(诺德2001)。

3.3 翻译策略与文学翻译

纽马克(p. newmark)是英国翻译界元老,其特别钟情于德国功能语言学家卡尔.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论模式”,提出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也是根据语言的功能、文本的目的制定的翻译策略。语义翻译的目的在于解读原作者的思想过程,强调译文的信息型,交际翻译旨在解读原作者的意图,注重译文的效果性。在文学翻译中时常面临“直译/意译”、“归化/异化”这样的两难,从功能角度入手,考虑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则可避免生硬的“两分法”。

4、结语

综上所述,功能翻译理论不仅在应用翻译领域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也能够解释文学翻译中出现特定问题。不可否认,文学翻译具有复杂性,其翻译策略具有多重考虑,功能理论的规定性研究方法和分类有时难以全面而有力地解释复杂的文学翻译现象,但功能理论的出现为文学翻译提供了一条途径,其对文学翻译研究也具有一定的适用度。

参考文献:

[1] munday, j.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1.

[2]nord, christia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何庆机. 国内功能派翻译理论研究述评[j].上海翻译,2007(4):16-20.

[4]吕凤仪,何庆机.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对文学翻译适用性的学理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9(3):471-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