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惆怅的诗句范文

惆怅的诗句精选(九篇)

惆怅的诗句

第1篇:惆怅的诗句范文

水灵灵的江南,水灵灵的美人,水淋淋的爱情,水淋淋的思念,荡漾在江南烟雨的诗情画意中,成为文人们千古传唱的情结。比如,在辛弃疾的《满江红・暮春》一词中,就成为“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藉。红粉暗随流水去”――江南的一番斜风细雨后,红花都随流水去了,剩下的是一片狼藉。这种惨败,仿佛让人感受到有一股猛烈狂暴的力量,正像把词人美好的江南情怀揉碎了一样。那么,到底是谁把辛弃疾这么美好的情怀揉碎的呢?原来是――见不到自己的“意中人”江南美人,让居住在北方的词人惆怅,继而心碎。

而活在江南的美人自己呢?水灵灵、水淋淋,惆怅和心碎也自少不了说,当然这种惆怅和心碎不是辛弃疾之流的北方文人的难耐的思念,而是生在江南住在江南的美人自己,总是不由得泛起像千古美人都担忧的“美人迟暮”一样的情结。

南宋词人汪莘在《杏花天》“美人家在江南住,每怅恨、江南日暮。白苹洲畔花无数,还忆潇湘风度。幸自是、断肠无处,怎强作、莺声燕语?东风占断秦筝柱,也逐落花归去”这首词中,以家住江南的美人迟暮落笔,替江南美人抒情,却写得极其惆怅婉转。“日暮”,在古典诗词中往往带有很典型的象征意义。屈原《离骚》云:“日忽忽其将暮。”东汉王逸注《离骚》中已指出:“日忽忽其将暮”云“日又忽去,时将欲暮,年岁且尽,言已衰老也。”江南美人惆怅日暮,当含有“恐美人之迟暮”的心态与感慨了。《离骚》里不也还有这样一句诗么――“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白苹洲”,即长着苹花的沙洲。见到那洲畔开遍了素洁的苹花,便忆起晚风吹过潇湘水面时缥缈的景色。这是一个美得多么素雅的风景呀!可惜的是,害怕迟暮的美人,所看见的却是没有燕语莺声的断肠风景。所以,当东风吹送着落花而去的时候,美人也无心去弹弄秦筝,也便随着飞花缓缓地落寞地归去了。

这个落寞惆怅的暮色归景,活脱脱如同戴望舒《雨巷》中所描绘的惆怅诗句:“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第2篇:惆怅的诗句范文

一蓑烟雨任平生

他,一个天赋异禀奇才,他的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他的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他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他的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的先河,而他在政治上屡次受挫。他陷入“乌台诗案”时,我愤愤不平;他被贬谪黄州,我郁郁寡欢;他身处孤境,我失意惆怅。那“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壮志豪情,让我为之倾倒;那“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铮铮铁骨,令我膜拜;那“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胸襟,使我陶醉。顺境中不轻狂,逆境中不堕落,我愿以毕生铭记他的名字:苏轼――我挚爱的东坡居士。

开千古平淡之宗

曾经,他也热衷官场,想大展宏图,封妻荫子。可最后,他看穿官场黑暗,“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从此,他归隐田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不为五斗米而折腰,获得了世人的尊重。我喜欢他写的清新淡雅的诗歌,那些诗似一缕清风,清香扑面。他就是我追逐的“男神”――陶渊明。好一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我常常独自伫立于乡间田野,诵读着陶渊明的诗篇:“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那种朴实无华,超脱坦然的风度,是我一生追求的情怀。

我是人间惆怅客

第3篇:惆怅的诗句范文

苏轼这首诗写于杭州,记叙了盛夏西湖上的一场暴雨,虽然诗篇中并不能看出有雷打过的痕迹,但我宁愿相信这场暴雨是伴随着雷电的。看他的起句首字,就带着震震雷声。黑,一个入声字,短促而有力,一上来就将大量的力气喷涌出来。这种力气只属于盛夏,更准确地说只属于雷暴雨后的盛夏。春天太温柔,温柔得让你只能在莺声燕语中酣然入梦;秋天太肃杀,凛冽的商声只能让你的气力化作一片慷慨悲歌,而无法带上生命的活力;冬天太苦寒,屋外漫天的飞雪让你只能围坐在温温炉火旁窃窃私语甚至沉默不语。烈日炎炎的暑日正午也不会放出这样的生命活力,所以这里是暴雨之时,暑意稍退,万物被水滋润,自然能奏唱出豪越的生命之音。紧接着“黑”字的是两个平声字,声情略微舒缓了一下,但又以“墨”这另一个入声字收束起诗篇首句的第一个音步停顿组,这样的字声安排,不正是震雷的声情效果么?雷声不就是那样平地而起一震,在略带平和的几声宛转后又一下突然消逝么?“黑云翻墨”,字面上是描写雷暴雨来临前的云层翻滚的状态,而字音上则是模拟雨落前的阵阵雷声,四字之中容纳进形、声、色、动诸多元素,笔力之健,气势之壮,非夏日怎能生出?

当然,起首四字已经将声情拗怒到了极致,所以首句的后三字就不能继续拗怒下去,不然是要断弦的。“未遮山”,就是一个舒缓的调子,将前面的雄壮疏流向无尽的远方。中国的诗歌,每当将目光投向远方的时候,总是会带上一抹淡淡的忧伤。因为远方不是那迷离的烟草就是隔断人视线的远山,而烟草、远山之外,总是那已经见不到的情人与君王。这三字的舒缓一下子就悄悄地把豪壮内蕴涵着的忧愁给揭露与指出了。所以我觉得在读这首诗的首句的时候“黑”与“墨”二字应该略微读重些,前四字略微读快些,在“墨”字后带上一定的停顿,再以平和的调子将后三字缓缓读出,首句的声情与韵味应该就能传出了。

黑云与雷声之后,暴雨也如期而至,诗人的思绪也由远处的群山转向了雨落船间的眼前。白,又是一个入声起字,在声情上承继了起句的拗怒与雄壮,使其不至于被远山消泯,而始终贯穿于诗间。但是这句并没有像首句那样用两个入声字将音步组收束,因为这里只是再现,只是提醒一下,提醒得太多难免有不胜其烦之感,所以一字足矣。这句展现夏日的生命活力处并不在于音色,而是其所描绘的动态画面。“白雨跳珠”,雨点如珍珠洒落一般地跳跃,可见雨点之盛大,其实在这跳跃场景的背后,我们更能听见雨点哗哗啦啦、噼噼啪啪落地的声音。唐宋诗人在描摹声音的时候用珍珠落地来表现的例子太多太多,最著名的莫过于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的那句“大珠小珠落玉盘”了,不知道东坡在这里有没有借鉴乐天笔法呢?但我觉得东坡在这里以珠喻雨,可谓声形兼备,更加自然切合。四字之后,东坡又著一“乱”字,雨点之繁密就在这一字中道出,这与白居易以大小对举来表现繁促之声异曲而同工。可是这乱密的雨点落在哪里呢?它们当然会落在湖中,会落在楼前,可是苏轼偏偏不说这些,反而只说它们落在了船里。被这样繁密急大的雨点乱打的船儿会怎样呢?自然是在湖中无助地飘摇,随时都有翻没的危险。这下子,前面的珠玉声色的动听与雨点繁密的雄壮又随着这风雨中的孤舟而惆怅、无助起来。

但是夏日终究是一个属于生命的绚烂的季节,它的活力与繁盛不会就这样让这叶扁舟沉没,诗人也不舍得让这叶扁舟就此沉没。因而平地里又卷起了一阵大风,这风也带着夏日特定的活力:秋风肃杀,罡风凛冽,它们吹在身上都让人疼;春风虽然吹面不寒,但它太轻柔无力了,又怎能突然卷地而起,怎能吹散去这繁密雄壮的雨点呢?“忽吹散”的“忽”字,又是一个短促的入声,在字义上表示时间的短促,说明这大风一下子就把乌云吹散开去,也吹散了繁密的雨点。在字音上,同样也有这样的效果。收尾短促,即是时间的短暂,而收尾有力,又是此风力道刚猛的体现,因此,在读的时候,这“忽”字应该相应地读得有力与短促些,前后都给予一定时间的停顿,此句声情的转折拗怒方能显现出来。

就声情而言,在“忽”字的引领下,第三句已经达到了全诗情感的顶峰,夏日的雄壮活力在这句也发扬到了极致,所以末句的声情也就舒缓下来。“水如天”,不仅仅是说水面因为刚才的暴雨而上涨,也是说明现在的水面已如天般平静而没有波澜。这是对上文大雨场景的一种舒缓,同时又是把目光投向了远方,投向了水天相接处的远方,而远方的迷离与惆怅又悄悄地升起在夏日雄壮的心头。纪昀在这首诗下这样评点:“阴阳变化,开阖于俄顷之间。气语雄壮,人不能及也。”云起,雷鸣,雨落,风生,静收,这些变化确实都发生在被那“忽”字所引领在俄顷之间,但这些变化所体现的“人不能及”,并非仅仅是气语之雄壮,更有“阴阳变化”之后隐藏着的、随之起落相生的那一抹惆怅。

如前所说,这首诗是苏轼通判杭州时写的。他此时的诗作总体上来看风格是闲适与平淡的,多是流连山水、与人燕酣的欢娱和惬意。林语堂在《坡传》中这样说到:

杭州像是坡的第二故乡,不只是杭州的山林湖海之美,也非只是由于杭州繁华的街道,闳壮的庙宇,也是由于他和杭州人的感情融洽,由于他一生最快活的日子是在杭州度过的。杭州人有南方的轻松愉快,有诗歌,有美女,他们喜爱坡这位年轻的名诗人,喜爱他的朝气冲力,他那潇洒的神韵,他那不拘小节的胸襟。杭州的美丽赋予他灵感,杭州温柔的魅力浸润他的心神。杭州赢取了坡的心,坡赢取了杭州人的心……他离开杭州之后,南方的秀美与温情,仍然使他梦寐难忘。

第4篇:惆怅的诗句范文

一、以时间为序,分段把握诗人情感

人的情感起变化,得有一个过程,也就是说诗人的情感它不是突然就产生的,可能之前有一个铺垫,之后有一个延伸。如果从时间的角度进行条分缕析,我们可以在纵向上把诗人的情感分为过去、现在、将来三个阶段。如果我们尝试着在这三个时间段上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进行体会把握,就可以把诗人在不同阶段的不同情感细分出来,就可以快捷而且准确地解读出诗人的多种情感(或者诗人情感的变化过程)。

例1:(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 庄■①

曾为流离惯别家,

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

惆怅起来山月斜。

【注】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迁徙于汴洛、吴越等地。

8.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

[解析]解答本题,要从诗歌的思想内容入手。本诗表达的是梦醒时分,诗人思念家乡与亲人的惆怅之情。但从时间上看,诗的第一、二句并未写其惆怅,而是写自己“等闲挥袂”、“别家”、“客天涯”的豪迈和潇洒,毫无悲切之感,而诗人恰是以此来衬托自己的惆怅之情,因此诗人的情感前后有一个转折的过程。

[答案]诗人是用衬托的方法来表现感情的,诗人虽然到处漂泊,但好像对此并不在意,认为这是“等闲”之事;而客中一觉梦醒,思家乡,念亲人的惆怅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例2:(2014年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

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

门对寒流雪满山。

(1)请简要分析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3分)

[解析]前三句诗恰好是按时间顺序排列,有利于考生切分诗人的情绪。认真把握、解读每句诗,就能够体悟作者的情感。“九日驱驰”说明诗人是欣然前往的;“寻君不遇又空还”说明诗人是怅惘的;说友人“诗思清人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欣赏。

[答案]乘兴而往―怅惘不遇―欣赏叹慕。

二、细分咏叹对象,不同对象不同情感

诗歌是通过描述或议论人、事、景、物来表情达意的,应当注意一首诗中生感的主体可能不止一个人。这里的情感主体可以是诗人自己,也有可能是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还有可能是诗歌中涉及到的有关人物。所以我们就必须从不同的对象,多角度进行考察分析,才有可能全面而准确地把握诗歌中蕴含的多种感情。

例3:(2014年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阮郎归 西湖春暮

[南宋]马子严

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①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

褪雨,絮沾泥。凌波②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

【注】 ①番腾:同“翻腾”。②凌波:这里指女子步履。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8.这首词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表现了西湖游人的不同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

[解析]本题题干中明确提到“西湖游人的不同情感”,可见抒情的主体不是单一的。从具体的诗句可以分析出三种情感:“番腾妆束闹苏堤”有爱春之情;“留春春怎知”、“凌波寸不移”含惜春之情;“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表达了叹春归去之情。

[答案]翻腾妆束,闹春苏堤,爱春之心;步履迟迟,驻足流连,惜春之情;三三两两,唤船离去,叹春之意。

例4:(2014年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周 晋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

絮影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9.此词写春,有人读出了愁,有人读出了喜,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6分)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题干部分已经给出了两个方面的内容――“愁”或“喜”,考生可以选取任意一个角度作答,也可以两者兼而有之。解答时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写出诗歌主要表达的情感(或悲,或喜,或“悲喜”兼有),第二步结合诗歌具体分析。

[答案]此词主要表达了春色恼人的孤独惆怅之感。上片抒发了卷帘放愁愁仍在的无奈、缺少诗朋酒侣而自对鸟语的寂寞之情,下片抒发了大好春光无人欣赏的惋惜、吟诗而未成的遗憾、梨花飘落如雨的怅惘之情。

三、不遗漏引感的任一外界因素

人的情感通常是受外界触发而产生。诗歌情感多元化常常是因为多重外在因素引起的,包括诗人造访某个地方所引发的联想、景的目睹变化、事的发生回忆、物的刺激触发等等外在因素,这些都会引发人的情感。所以考生在读诗的时候,就要细细分析诗人的情感有没有因为外因的变化从而导致情感的复杂多元。

例5:(2014年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商调・黄莺儿

赠 燕

[清]张?摇潮

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注]。珠帘半缄,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谢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

【注】花口: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

8.散曲中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作者这样写抒发了怎样的感情?(4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花落”表明是春末,前四句写燕子带给诗人的感慨,燕子怜惜花朵故衔花修补房梁上的花朵,实际上也是作者托物言情,表达自己的惜花伤春之情。后四句通过写乌衣巷的衰落和王导、谢安家族的没落给诗人带来痛衰之情。可见本诗中诗人的情感是受了外界不同事物的影响。

[答案]怜惜花朵零落,衔花去修补彩绘的房梁上斑剥的花朵。抒发了惜花伤春、痛惜衰败的感情。

例6:(2014年北京卷)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奉陪郑驸马韦曲①

杜 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

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②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

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①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②禁:消受。

9.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说说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体察,当然这是建立在对诗歌内容理解的基础之上的。要求考生回答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如果只看诗歌本身,或许略显朦胧,所以命题人在题干中给出“小乌巾”的注解――“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因此我们知道诗人因为韦曲春景之美而心生归隐之意。而诗歌后面的注释表明了作诗背景“求仕于长安而未果”,求仕不得,难免心灰意冷,于是说上几句归隐之语自然之极,这种情感很复杂,说是要归隐,未必真归隐,发发牢骚或自我安慰均有可能,不过对自然美景的不舍倒是真实可感。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综合利用文本试题中的各种信息,甚至是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诗人的情怀。

[答案]要点一:借向往隐居生活,表达对韦曲春景的喜爱。(或:因韦曲春色美景而生隐居山林之情)要点二:隐含求仕未果的复杂心情。

[巩固练习]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 归

[宋]周 密

夜深归客倚筇①行,

冷②依萤③聚土塍④。

村店月昏泥径滑,

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①筇:本是竹的一种,这里指竹杖。倚筇:扶杖。②:火,俗称鬼火。③萤:指萤火。④土塍:田野里的土埂子。

问:“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情感?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日暮倚杖水边■①

[金]王 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

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

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

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

便挂衣冠已慢迟。

【注】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问:结合全诗,分析诗人的“羁绪”之情由哪些原因所引发。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画 堂 春

秦 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捻(niǎn):持取,捻弄。

问:“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

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浪 淘 沙

[南宋]邓 剡

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

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亭。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

【注】邓剡被元兵俘虏,和文天祥一同被押解北上。途经台城(南京),作了此词。

(1)请说说“井桐一叶做秋声”一句中“一叶”的妙处。

(2)全词以“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作结,传达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5.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霜天晓角・仪真①江上夜泊

黄 机■②

寒江夜宿,长啸江之曲。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

诗情吟未足,酒兴断还续。草草兴亡休问,功名泪,欲盈掬。

【注】①仪真:今江苏仪征市,处长江北岸,是南宋御金的前线。②黄机:南宋爱国词人。

(1)上片描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这样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请说说下片的“泪”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1.这幅画面描绘的是诗人想象(见到)的情景:竹篱茅舍中,一缕昏黄的灯光从竹窗里斜漏出来。青灯之下,诗人日思夜盼的妻子(母亲)正在一针一线地缝补着衣服。诗人那怀乡思归的急切心情,家中亲人对游子的关切和思念之情,正从这幅画面中流溢出来。

2.内容:①漂泊的旅思;②谪官的愁思;③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④年华易逝的伤感;⑤宦海浮沉的厌倦。特点: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

3.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写动作描写也可)。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

4.(1)“一叶”点出这是初秋季节,突出了作者的孤独之感和对身世飘零的慨叹。(2)当年南京城名门望族的住宅都成了废墟一片,长满了青青野草。作者运用典故和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了命运无常、国家兴亡之感。

第5篇:惆怅的诗句范文

――晏殊《浣溪沙》

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出现在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诵读欣赏中。一直以来教学参考书及各位中学教师在解读时,对于这一首词的主题的解读是:这是一首伤春怀旧之作。着重回忆往事,追忆昔日的欢聚,对比反衬别后的哀愁。同时描写落花归燕,抒发春归人去的惆怅。参考书及教师们的解读,我认为忽略了这首词的最后一句“小园香径独徘徊”。所以除了上面解读具有的情感外,我认为还有另一层意思――表现晏殊性格孤高,坚贞自守的傲骨。世俗中找不到自己的知音,知音难寻而又苦闷的孤独与无法排遣的情怀。

(1)追溯“香”在文人笔下的象征意义。自从屈原在《离骚》中描写了种类繁多的香草,这些香草便被作为装饰,支持并丰富了美人意象。同时,香草意象作为一种独立的象征物,它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虽然在《离骚》中没有直接用“香草”二字,但里面具体描绘了有关的香草意象,这样就给后人留下了“香草美人”这一组意象。所以“香”在《离骚》中就具有了品德与人格高洁的象征,甚至象征与邪恶作斗争、不同流合污的精神。

以后诗人词人们又延续了“香”的这一特征。《庾信诗》“结客少年场,春风满路香。”又含“香”。《王绩诗》“稍觉池亭好,偏宜酒瓮香。”《杜甫诗》“浩荡风尘外,谁知酒熟香。”书写了风尘之外的“花香”,也喻指逃离尘世的一种高洁。《庐山记》“一比丘昼寝盘石上,梦中闻花香酷烈,及觉,求得之,因名睡香。四方闻之,谓为花中祥瑞,遂名瑞香。”这也是作者在梦中偶求,得之,睡醒命名为“睡香”,也有在红尘中没见过,一种不与世俗争春的花香。纵观以上诗家词家的诗句中出现的“香”,无不与作者本身的修养与品德相连,“香”成了诗家词家们逃离现实、躲开尘世的象征,成了诗家词家世俗红尘外的知音。

(2)结合《浣溪沙》解读“香”的含义。晏殊无疑继承和发展着“香”的特性及象征意义,于是有了“小园香径独徘徊”的一种惆怅,一种知音难寻、无法得到的一种孤独。结合这首词的前面书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现在独自一人喝酒,去年一起的好友不再,什么时候能在和他们相聚。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词谐不邻俗,婉不嫌弱。明为怀人,而通体不着一怀人之语,但以景衬情。上片三句,因今思昔。现时景象,记得与昔时无殊。天气也,亭台也,夕阳也,皆依稀去年光景。但去年人在,今年人杳,故骤触此景,即引起离索之感。

再结合“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花的凋落很无奈,正如同友人的离去。看到一只燕子好像见过,又飞了回来。燕子毕竟飞在高空,有点幻想的意味,希望自己当初的好友之音能再相聚。但幻想终归是幻想,于是只能有“小园香径独徘徊”这条小径充满芳香,可就只有自己一个人嗅到的“花香”,只是在自己的小径中才存在,封闭的场所,内心的“芳香”。产生一种难再知音的一种孤独和惆怅。这是小的惆怅,言外之意“红尘中再无知音可寻,处于一种孤独的徘徊”就有了世俗中独自一个人“香”。

北宋苏轼的诗《苏轼・送碧香酒诗》“碧香近出帝子家,鹅儿破壳酥流盎。”在苏轼眼中的“碧香”就有其碧绿、澄碧、无瑕的特点,于是“碧香”就有不过问世俗的浑浊与污秽的含义了。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词《卜算子・咏梅》“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不与世俗同争春,任由他人嫉妒。“苦”者,抵死、拼命、尽力也。从侧面讽刺了群芳。梅花并非有意相争,即使“群芳”有“妒心”,那也是它们自己的事情,就“一任”它们去嫉妒吧。在词中,写物与写人,完全交织在一起了。“香”表现出陆游性格孤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傲骨。南宋词人刘子作品《刘子诗》“未饶赤壁风流在,且向何家醉碧香。”发展了苏轼的“碧香”的意象,为“碧香而沉醉”,与其这样说,不如说“香不醉人,人自醉”。

(3)结合晏殊作品“香”的含义及背景重构主题。“小园香径独徘徊”这条小径充满芳香,可就只有自己一个人嗅到的“花香”,只是在自己的小径中才存在,封闭的场所,内心的“芳香”性格孤高,坚贞自守的傲骨,产生一种难再知音的一种孤独的惆怅。这是小的惆怅,言外之意“红尘中再无知音可寻,处于一种孤独的徘徊”就有了世俗中独自一个人“香”。

在晏殊《寓意》“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中有“香车”不在逢,就是再也没遇到,生活中再也看不到的感叹。而《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晚来妆面胜荷花。”就连面容所拭的粉都用“香雪”,除其洁白外,更含有高洁、无瑕的性格。在《玉楼春》“玉钩阑下香阶畔,醉后不知斜日晚。”连栏杆处铺的木板是“香阶”,就怕脚上沾污,要保持自己的干净、洁白,充满香味,不让尘土染身。《踏莎行》“祖席离歌,长亭别宴,香尘已隔犹回面”,宴饮送别,好像世俗红尘中的那片“香尘”又回来了,知音又回来了,可是却马上又要离开了,等等。可以说在晏殊笔下“香”成了其表达心声不可或缺的心灵寄托,在其诗词中无处不闪耀着“香”,这无疑跟词家的个性关联起来,是其孤高、洁白心灵的再现。

第6篇:惆怅的诗句范文

《台》是一首描写思念之情的歌曲。歌词婉转动人,含蓄哀伤,配合Jy独门中国古典曲风,可谓经典之作。

你的泪光,柔弱中带伤,惨白的月弯弯,勾住过往。

“月弯弯”出自宋朝无名氏《月儿弯弯照九州》中“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夜太漫长,凝结成了霜,是谁在阁楼上冰冷地绝望。

“阁楼”出自南唐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雨轻轻弹,朱红色的窗,我一生在纸上,被风吹乱。

“朱红色的窗”出自宋朝毛滂的《浣溪沙》:“碧户朱窗小洞房,玉醅新压嫩鹅黄,半青橙子可怜香。风露满帘清似水, 笙箫一片醉为乡,芙蓉绣冷夜初长。”

花已向晚,飘落了灿烂,凋谢的世道上,命运不堪。

“向晚”出自唐朝李商隐的《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愁莫渡江,秋心拆两半,怕你上不了岸一辈子摇晃。

“秋心拆两半”出自宋朝《唐多令》中的“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以拆字的手法,将“愁”字分开来看,“秋”和“心”恰恰是情景的写照。在古代诗文中,“秋”往往被借以抒发孤单离愁之感,而“心”恰好是思念的写照,于是情景交融,又不露痕迹。

天微微亮,你轻声地叹 ,一夜惆怅如此委婉。

“一夜惆怅”出自南唐张泌的《惆怅吟》:“昼梦却因惆怅得,晚愁多为别离生。”

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花落人断肠,我心事静静躺。

“断肠”出自元朝马致远的《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在古代不但表示离别之意,更有思念哀伤之感。此句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虽将“的黄”与“笑容的黄”混淆在一起,却又自然深刻,使人感到那温暖的笑容正逐渐远去,哀伤而又动人的情感自然流露。

北风乱,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断,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

“夜未央”出自《诗经》:“夜如何其?夜未央。”

小编的话:

第7篇:惆怅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意境 情感 境界

意境是指作品中呈现的艺术形象经过作者心的交融,联想才产生出来的诗意空间,而境界往往是个体感觉经验为特质,它的存在依赖于人的主观感受的真实。作者能把自己所感受的境界,在文学作品中真实的反映出来同时让读者也能真实地感受到,这样的作品才能使作者和读者的心灵互相沟通,产生共鸣。

文章作品中,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将自己的情感表现于这些景物当中,融情于景,由于景物的特定含义,作者的情感借此也凸现了出来,但这不是简单的景物与情感的结合,其实情感的表现人人都有,但不能说每个人的情感都能达到这种境界,它不同于你难过的时候大哭一场,高兴的时候大笑一次,这种情感要求突破和超过具体的景物,事情,从具体升华到空灵,从有限到无限,作者的这种情感能够感染读者,启发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进入到诗人所创造的那个无限丰富和广阔的艺术空间,去思索去领悟诗人在诗中寄寓的对社会历史乃至宇宙人生的思考和领悟,这就要求诗人的这种情感必须达到一定的境界。这种境界必须体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要达到“真”的境界,“真”是艺术的生命。在古代,“真”主要指一种与天相合的境界,如《庄子》说:“真者,精诚之至也”。庄子所说的“真人”与“至人”都是与道合一之人,是老子所说“返朴归真”,具有“赤子之心”的人。因此,这种意义上的“真”与一般的真实认识论意义上的“真理”都不同,它主要是指合乎天性的性情之真。王昌龄“意境”说中的“真”强调了进一步表现自然山水的本体生命。严羽强调意境创造要出自诗人的兴发感动,惟有诗人发自内心情趣的感受,才能写出“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有生命的诗篇。明末李贽则从表现童心的真性情为自然美出发,要求“绝假纯真”。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也同样强调一个“真”字。唯有“真”,才能达到有境界,要求创作者的情感必须要有真诚的性情。《人间词话》十六则云;“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李贽在《童心说》中说:“夫童心者,真心也,……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王国维认为词人应有赤子之心,是强调人应该真诚地对待自然人生,强调写作应出自至性真情,如此创作态度,我们把它概括为“真诚的性情”。“真诚的性情”在王国维也用“血书”来表示。举列来说李后主词,其性情之真诚有如“血书”者,王国维认为李煜的词是有境界的,他后期的词是血书者也,以自己的生命来书写的,是生命节律的颤动。他在亡国后,过了三年的“此中日夕只以泪洗面”的俘虏生活,尝尽人间苦难,生活的转变,激发了他的生命力,写出了一些颤动着生命的诗,如《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这首诗之所以有意境,最终要的是李煜的自己的前后完全不同的生活有着刻骨铭心的体验,这是他用生命的代价换取来的。此外,《人间词话》中写到: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为什么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呢?不仅因为这个“闹”字使红杏枝头与春意联为一个整体,而且传达出诗人心灵的情绪,意趣,在春天生机勃勃之有的惬意与舒展,就像那春光中的红杏那样活泼热烈和无拘无束,这是生命力活跃的结果。王认为,无论是写景还是写情,只要是“真”的,都是有境界的,就是淫鄙之词,只要不“游”,仍觉其深挚动人,精力弥满,因为淫与鄙,也是生命力的表现。如果我们理解不错的话,王国维是把生命力的“弥满”看作境界说的核心,他强调的是只有鲜活的,充满着生命活力的情景世界,才可能具有境界。

第二,这种境界必须具有哲理性,所谓哲理,是一种反映生活的本质,并给人以深刻启迪的富有哲学光彩的思想,是带有普遍意义的关于宇宙,人生和社会的根本原理的思考,它由人们在纷繁复杂的客观事物中发现领悟。文学境界中传达出来的哲理性,是指文学作品中所传达出来的信息能够表现出一种永恒性的价值。是借助于一定的景物基础之上的,寓理于景物当中。情感要达到哲学境界,则需要文化历史的因素,在一种文化意识下的哲思,这样才会形成一种“味”,一种悠远的情感体验。这也是意境构型的最高层面,使意境从现实世界的景与情的体验之中,上升到宇宙空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某些景物往往具有丰富的多维的审美属性,如杨柳示离别,红豆寄相思,示高洁,阳关示别离,松兰梅竹象征坚贞高洁,“伤春悲秋”,“见流水年华易逝”诸如此类,符合我国传统的审美特点,表明这些景物是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作者通过景物来表达自己内心感情的。一切创作都可以说是从情绪出发的,创作的任务是直接创造一种象征情感的符号系统。[1](P217)情感符号就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体验,引发了作者对某种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而不是作者的自我吟情,更不是无缘由的呐喊,这种境界的哲理性能够唤醒读者的情感,引起读者产生共鸣。

举个例子来说,唐代两位诗人都写过《登鹳雀楼》诗,王之涣和畅当。但为什么王之涣的一首很出名,而畅当的诗就不出名了?原因就在于文章的境界中是否传达出哲理信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如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登临之作,登高望远视野非常开阔,写到壮丽的景象,如白日、黄河的色彩美,依山尽,入海流的动态美,接下去把景物推开突然一转写:“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两句一气贯穿,作者并不满足于眼前的景物,他还希望站得更高,望得更远,其实眼前的景物已经够广阔了,还要求更上一层楼,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力,推到更高、更远的境界,仿佛整个天地都在你的视野内,四面云山来眼底,使人产生一种昂扬奋发,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告诉人们这样一个生活哲理:登高望远是没有止境的,只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人,才有可能进入更广阔,更壮丽的境界。而畅当的《登鹳雀楼》:“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第一句有新意,不说高,而说“鸟飞上”,第二句仍然说高,第三、第四句仍然写景,给读者的感觉只是一些片段的画面,对于诗人自己的精神面貌却一点也不了解,情感信息太少,审美情趣减弱,根本不能使读者产生共鸣。

康德曾经说过,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接触到它的时候,往往感到一种惆怅,意境有时就是如此。我们前面说过,意境的美感实际上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正因为如此,它往往使人感到惆怅,就像长久居留在外地的旅客思念自己的家乡那样一种心境,这也正是意境中情感所达到的境界。[2](P20)我们前面说过,中国古代的诗人喜欢登高望远,这样来引发自己对于人生的哲理性感悟,这种感悟带给诗人的就是惆怅,很多诗人都谈到他们的这种感受。例如清代诗人沈德潜说:“余于登高时,每有今古茫茫之感。”南朝诗人何逊有两句诗:“青山不可上,一上一惆怅。”李白说:“试登高而望远,咸痛骨而伤心。”这些诗都说明意境给人的美感往往表现为一种惆怅感。唐诗宋词中很多作品很有意境,其中一些大家熟悉的名句,比如像“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时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我们读这些词,感到的也是一种惆怅,好像旅客思念家乡一样,茫然若失。这种惆怅也是一种诗意和美感,也带给人一种精神的愉悦和满足。在这种美感中,包含了一种对于整个人生的体验和感受,所以我们可以说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也是意境之中情感所达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叙事文学感染力研究.[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

第8篇:惆怅的诗句范文

一、建构一套话语

任何语言表述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话语系统,无论是离开了特定的话语系统还是僭入了其他话语系统的表达,皆可能显得词不达意、不伦不类,对古诗词鉴赏评价也不例外。而古诗词鉴赏的这套话语恰恰是多数考生陌生、感到困难的。因此,建构一套适合考生运用的古诗词鉴赏的话语显得尤为重要。教学中,我们可以遵循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具体到抽象的基本法则,话语的大致表达模式为“分析+迁移”,即前一句主要分析命题的指定内容(古诗词的词、句、句式、押韵等),后几句则需在分析的基础上或延伸、或拓展、或发掘、或归结、或提升至相关的景、情、理、意等要素和层面上,这样就显得不空泛、不拘泥、不肤浅、不游离。例如,鉴赏张旭《山中留客》中“山光物态弄春晖”中“弄”字的表达技巧,可以这样回答:“用拟人的手法,化静为动,变沉寂为喧闹,点萧瑟为缤纷,传神地描绘出山林春意盎然、万象更新,自然万物光彩焕发、争奇斗妍的情态。”这样答,可以看出前面部分紧扣题意,后面部分则延伸到“景”。又如,赏析张元千《卜算子》“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中“湿”“迷”二字(2015山东卷),答案是:“‘湿’字,描写地面浓重的风露水汽,使行云也充满湿气而显得厚重,突出了外在环境的潮湿、阴冷,表现了词人凄凉和沉重的心情;‘迷’字,描写水面迷蒙的雾气,使归舟迷失了航向,烘托出朦胧、迷茫的氛围,表现词人内心的迷茫”。再如,分析黄庭坚《雨过至城西苏家》一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015年天津卷),答案是:“从诗题‘雨过至城西苏家’,可知诗人是雨后天晴出访,由诗中葱茏鲜艳之景以及‘痛饮’一词可知诗人的忙中偷闲的欢乐。全诗表现雨后天晴访友的喜悦之情;仕途上的踌躇满志或忙中偷闲的喜悦。”再如,评价杜甫《江汉》一诗的思想内容:“全诗以‘乾坤一腐儒’‘落日心犹壮’等的直抒胸臆和自比‘老马’等手法,抒发了内心的不平之气和报国思用的情怀,也表现了诗人老而不衰、顽强不息的可贵精神。”同样是先分析诗(词)句,再作“情”与“意”的提升。

二、区分不同特点

对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主题)的鉴赏要求是不同的,因而除了建构一套鉴赏用的话语系统外,语言表达上还必须注意区分鉴赏对象的不同特点。如鉴赏诗歌的形象(大多数咏物诗),就应尽可能地突出形象的整体性和独特性: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就要描述出语言的生动、形象、传神、韵味、风格等,并赏析语言运用的有关技巧性,如词语的妙用、语序的排列、特殊的组合等;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则需概括主题意义,揭示内在本质。在同一首诗歌中,这些不同要素(对象)之间呈现了很大的差异,鉴赏评价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命题的要求首先把握住对象的特点,然后根据有关的特点运用话语系统作答。这样的鉴赏就不至于文不对题、词不达意了。2012年天津卷《野菊》:“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诗中的野菊,较之生长在庭院里供人观赏的,不为媚俗而“香”,有更广阔更自由的天地,从形象到气质来刻画其“野性”。答案是:“①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②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阅读唐代罗隐《蜂》,鉴赏蜜蜂的形象:“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对蜜蜂的形象鉴赏,不能从我们熟悉的概念出发去硬套,而要从诗中的“不论”“无限”“尽”等词语去解读其采花的“辛苦”。至于诗人态度、观点,还要琢磨诗中的反诘句以领悟其对蜜蜂的同情、怜惜之意。不管怎样,鉴赏时务必将蜜蜂的形象定位在“辛苦”劳作、积累多而享受少这一点上。由此而归结出的“寓意”似乎有多种,讽刺坐享其成的剥削者,赞颂辛勤耕耘的劳动者都可以。鉴赏诗词的表达技巧时,必须联系诗词的主要内容和诗人溶铸在诗词中的思想感情。例如,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II:阅读唐代韦庄《含山店梦觉作》:“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韦诗表达的是梦醒时分思念家乡与亲人的惆怅之情,但诗的前两句并未写出惆怅,而是写自己“惯别家”“等闲挥袂”,显得豪迈潇洒;三四句,诗人一觉梦醒,看见一弯斜月,思念家乡亲人的情感油然而生。因此,答案写成:“诗人用衬托的手法来表现感情。诗人虽到处漂泊,但好像并不在意,认为是等闲之事;而客中一觉梦醒,思念家乡亲人的惆怅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三、行文简洁优美

第9篇:惆怅的诗句范文

一、描述结句内容及好处

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西归绝句[唐]元稹

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

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

设题:景语皆情语,第四句以景语收住全篇。请用自己的话,对此句加以描述。

【答案】(诗人临水读罢友人书信)猛一抬头,忽见岸上嫣红一片。放眼远眺,只见商山开满桃花,春色妍丽,喜悦之情更为浓郁。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晴野望(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设题: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解析]解答此题,可以研读标题“新晴野望”,并且联系作者王维。“野望”与“农田郊外”有关,而王维又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之一,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写作风格,结合尾联“农月”、“事南亩”等相关信息可以作答。

【答案】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表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幅画面活了起来。

二、赏析结句的表达效果

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李商隐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设题: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

【答案】第一首诗的结句,傍晚回来,山雨打湿了所有的衣衫,想象(或虚写)友人整天与山为伍、与自然相融的隐逸情趣,(或者从作者角度作答亦可)表达作者对友人隐逸生活的羡慕之情。第二首诗的结句,友人的家门前寒风阵阵,正对家门的山满覆白雪,从触觉、视觉的角度写出了友人住处清冷的环境,一是揭示前句友人诗风的成因,二是象征友人清廉高洁的品性。

2.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骤 雨(宋)/华 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设题:请结合全诗,赏析“雨势骤晴山又绿”一句。

【答案】骤晴写雨来得急、去得快,暗扣诗题;山又绿写出了下雨前后景色变化,隐含牧童因雨停而轻松的心情。

三、赏析结句的表现手法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韶美归舟过夔,留半月语离,作恶诗以送之,用韶美原章韵

王十朋

弱羽年来正倦飞,夔门邂逅故人归。

人生一笑难开口,世事多端合掩扉。

况是桑榆俱暮景,何曾富贵已危机。

明朝怅望仙舟远,百尺高楼上静晖。

设题:请赏析尾联的表现手法。

【答案】尾联运用了想象(虚写)的手法。明朝独自登楼怅望,故人的舟船早已远去,深刻地表达了此刻依依惜别之情,也寄寓了自己思归的情绪。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梦江南(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设题: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结句表达技巧。

【解析】此句的表达技巧是借景抒情,或答成情景交融。两种景物分别表现不同的情怀。“摇曳”象征起伏不定的阵阵思念;“碧云斜”表现了低沉、伤感的心情。

【答案】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

四、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1.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野 菊(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设题:尾联化用了陶渊明哪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答案】尾联化用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一句诗,表达了作者率性自然、超凡脱俗的志趣。

2.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杜 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日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设题:尾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