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触动心灵的句子范文

触动心灵的句子精选(九篇)

第1篇:触动心灵的句子范文

1、不是要做一个单纯优秀的人,而是要做一个不可替代的人。

2、能错过的往往不是内心最想要的,放不下的往往都是内心舍不得的。所以,后悔并非是你本意,而是你想要更多。没有人不渴望拥有,但很少人不怕失去。以为能够抓住一切,却发现什么都没有。于是,知足不代表不思进取,是对拥有的一切格外珍惜。

3、痛苦能使人清醒,人活着就痛苦,那本是谁也无法避免的事,你若能记住这句话,你一定会活的更坚强些,更愉快些。因为你渐渐地就会发现,只有一个能在清醒中忍受痛苦的人,他的生命才有意义,他的人格才值得尊敬。

4、如果你独自一人笑了,那是真心的笑。

5、勇敢是,当你还未开始就已知道自己会输,可你依然要去做,而且无论如何都要把它坚持到底。

6、其实,有本事的男人就是把自己的女人惯到其他男人都受不了。

7、她只想要过简单的生活,有一个温暖的家,一个共同的目标。你们有着共同的品味与思想。这个家不需要有多么的富丽堂皇,目标不需要有多么的伟大。只要家中有爱,只要未来有你,足矣。

8、一念起,天涯咫尺;一念灭,咫尺天涯。

9、没有不可治愈的伤痛,没有不能结束的沉沦,所有失去的,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10、爱和喜欢的区别很简单。如果你爱花。你会给它浇水,喜欢则会摘下它。

11、当你抱怨今天过得不好的时候,你在回头看看,有的人已经没有明天了。

12、如果开始下一段感情,我只想要三样东西:不再哭泣的眼,不再撒谎的嘴和永不枯竭的爱。

13、有人说,女人真正的幸福,不如男人的幸福多样,通常只有三个:爱情、购物、回娘家。

14、我们因彼此相识而快乐,而不是忧愁。对你,没有过高的要求,要的只是一份相知的感受,只希望若干年后,当你想起我这个人时,你的脸是笑着的,你的心是快乐的。()因相遇而欣喜、因相识而开心、因相知而快乐、因相爱而甜蜜。

15、冷眼看世界未必不是件好事,这样我们就可以少受点伤害,有时我们用看破红尘的心态来对待某件事也许我们会过得快乐点。

16、沉溺于以前与回忆的人,是个很懦弱的人,由于他不敢勇敢地重视现实,现实是什么?现实就是变化;没有不变的感情,没有不变的人。

17、当爱已成往事,轻轻拥抱一下回忆里的温暖,轻柔地凝视凋谢的温柔。无论结果怎样都会破坏了曾经的美感。干干净净地离开,也许若干年后的某个午后,阳光下的他(她)眯起双眼会记起某个美好的瞬间,会心一笑。

18、幸福,其实很简单。当我失落、当我伤心、当我落泪,你会走到我身边给我一个拥抱,毫不犹豫。

第2篇:触动心灵的句子范文

1、爱情、是一场梦、而我总是睡过头。

2、你对我的价值就在于我现在还爱你,等我不爱你了,你对我一点价值都没有!

3、人总是在接近幸福时倍感幸福,在幸福进行时却患得患失。

4、可能我只是你生命里的一个过客,但你不会遇见第二个我。

5、成长,失去的不仅仅是时光,还有我们那不怕失去的勇气。

6、如果有一天你把我弄丢了,那我就永远让你找不到我。

7、感情,是用来维持的,不是用来考验的。爱人,是用来疼爱的,不是用来伤害的。

8、爱情就是一场赌局,赢了,厮守一生,白头到老。输了,全盘皆输,那比朋友更近的人,就是熟悉的陌生人。

9、爱情是不能讨价还价的。你接受了爱情,就必须跟着他走,你不能说:这个我不要,这个我要更多。有焦虑才有松弛。有低谷才有高潮。所有这一切让你丰富,让你深刻,缺一不可。

10、累了,就放下吧,别伤了自己!

11、比要怪别人对你冷淡,是你在他心里什么都不算。

12、悲伤,是一杯苦茶,时间,就是水,把所有的悲伤越冲越淡!

13、没有什么会永远,也没有什么会很久,找个借口,谁都可以先走。

14、很多时候,你不说,我也不说,就这样,说着说着就变了,想着想着就算了。

15、过去的爱情,没有网聊,没有短信,我若想你,就翻过两座山,走上五里路,去牵你的手。多美好。

16、每个人都可以说爱你,但不是每个人都会等你。

17、不管你信不信,花心的人往往最痴情,专一的人往往最绝情。

18、你会不会每次都那么高兴的找你喜欢的人聊天,是以失望结尾。

19、感情的世界里,越是索取,便越是贫瘠。所有的迫不及待,都等不来期待。

20、你要爱的,不是童话中的白马王子,而是现实中能陪着你走过风风雨雨的那个男人。

21、那些曾经想念的人,想念的事。时间久了,再也不是想念,只是单纯的想起!

22、有些人,有些事,该忘就忘了吧,人家从没把你放心里过。你又何必自作多情。

23、爱情最是让人捉摸不定,两个人吵着吵着就好了,两个人好着好着就分了。

24、低下头摸摸自己的影子,也只有你对我不离不弃了。

25、放不下就不要放下,忘不了就先记着吧,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在念念不忘中,已经遗忘。

26、你说我是你的命,我一下就笑了,怎么我离开了,你还活得好好的。

27、别人讨厌你时,你应该高傲的告诉他,你以为我喜欢你吗?

28、你离开后,我很好,只是不习惯,只是会偶尔难受一下,只是会在听到某一句熟悉的话时很难过。

29、你是我患得患失的梦,我是你可有可无的人。

30、爱是一个笑话笑死了别人笑疼了自己。

31、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紧握在手里,只会弄痛自己。

32、从前的从前不懂得放下,后来的后来放下了,却受伤了!

33、你不是我,你不会知道我有多爱你,更不懂我有多害怕失去你。

34、如果对不起有用,那谁还会去珍惜。

35、有些东西,当你拥有时,()你认为理所应当。当你失去时,才知道自己没资格。

36、如果不爱我,请放开我的手,我可以拥有更好的。

37、人们声称的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

38、命运就是这样蹊跷,无法言说,不是来得太早,就是来得太迟。刚刚好的情感交流,需要得到上天多大的宠爱。

39、机会留给有心之人,守株待兔会饿死,感情也是一样。

40、有时候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小丑,在别人看来满脸欢笑模样,面具之下两眼却可能闪着泪光。

41、擦亮双眼,看清你面前的每一个身影,哪一个才是在你身旁永不消失的那个。

42、每个人的世界并不大,当有些人走进的时候,一些人正在默默地离开。

43、梦想也许今天无法实现,明天也不能。重要的是,它在你心里。重要的是,你一直在努力。

44、别让我看到不该看到的,听到不该听到的,那样我会想到不该想到的。

45、会不会想我,会不会在想我的时候突然微笑。

46、如果你爱我就请告诉我,趁我还在,趁我还爱。

47、爱是不需要理由的,可是为什么,不爱了却有那么多的理由?

48、不要那么相信回忆,里面的那个人,不一定同样想你。

49、请你记住我的好,或者记得我就好。

第3篇:触动心灵的句子范文

论文关键词:触摸,春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多音字“悄”的正确使用。正确理解“流连、小径、流畅、悄然”等新词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抓住重点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通过朗读感悟其深刻的含义。

4、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教学准备:

1、影片《千手观音》

2、音乐《春之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1、同学们,大家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大家对春天的印象是怎样的?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跟同学们一样喜爱春天的朋友,她,一早就在大家的身边了,请同学们拿出语文书,请看封面,这就是我们的新朋友----安静。下面,请大家随着她一起去《触摸春天》。(板书:触摸春天)

2、请同学们读题。注意读出“触摸”的感觉。

二、检查课前预习。

(课件出示新词:流畅弧线飞翔曲线权利缤纷悄然不动磕磕绊绊清香袅袅)

1、相信大家都预习得很认真,这些词一定难不倒你了,谁愿意读一读。指名读、同学评。

2、学习多音字:悄。

这个“悄”字大家读错了,不信?请查查字典。

课件出示:

小结:悄----只有在叠词的情况下,才读qiāo。

3、齐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

三、设置情境,合作研读。

1、播放舞蹈《千手观音》片断。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目吗?看了后有什么感受?”

一群聋哑人居然也能跳出如此优美的舞蹈,真是一个奇迹。(课件出示:奇迹)我们的新朋友安静也是个盲童,她也创造了很多的奇迹。

2、小组学习:安静创造了什么奇迹。

A、默读课文,划出相关的句子。

B、小组内交流,并说说理由。

3、学生汇报学习情况。

四、品析语言,探究体悟。

(一)你们觉得安静创造的最大的奇迹是什么?

课件出示:

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1、“竟然”可以换成什么词?读这个句子时应该读出怎样的感情?指名带读。

2、联系上文,用课文的语句解答:为什么安静能拢住蝴蝶?

(1)学生汇报,引出:A、悄然;(读出那种轻的感觉和爱花的感受,指名带读。)B、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安静为什么要“慢慢”地伸出双手?(读出那种爱花的感觉)“极其准确”说明什么?从课文的哪些句子还能知道?C、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请用课文的语句,解释“流畅”。(整天、流连、穿梭、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安静是个盲童,为什么会走得如此流畅?安静是个多么爱花、爱春天的女孩,让我们一起从2、3自然段中品味一下吧!!(齐读2、3自然段)

3、安静能拢住蝴蝶,正是因为她是一个爱花、爱春天的女孩。在这个句子中,作者把这种爱称为神奇的灵性。安静就是用这神奇的灵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板书:创造奇迹)

(二)安静拢住蝴蝶后的神情是怎样的?她当时在想什么呢?

出示课件: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

啊!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汇报,引出:啊!这是我一次全新的经历。

啊!这是我完全没有体验过的经历。

(三)多么美的春天,多么美的心灵,请同学们自己有滋有味地再次品味第4自然段,并尝试一下把它背下来。(邀请会背的同学站起来一起背)

五、总结收获,升华情感。

1、哪个自然段写作者看到安静神奇地拢住了蝴蝶后的感受?请读一读,并想一想,为什么说安静的内心世界是多姿多彩的?

因为在安静心中的春天不但是花繁叶茂(这是用手触摸的),清香袅袅(这是用鼻子触摸的),还有生气勃勃的蝴蝶(这是用心去触摸的)。

2、下面,请我们随着优美的《春之歌》,让我们一起随着安静去触摸春天吧!!(播放音乐,全班齐读全文)

3、小结:

人的生命就如同这多姿多彩的春天,只有细心感受,用心触摸,才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触摸春天,其实就是在触摸生命!

第4篇:触动心灵的句子范文

那么怎样才能让消费者的心灵为之一振,让消费者的感觉为之惊讶呢?这就需要我们用各种具体的信息直接撞击消费者的感情,直接了当地给他们的感情施加一种压力。这种压力也许是通过威胁和强求表现出来的,也许是通过暗示和责备表现出来的。但不管这种压力以何种方式表达出来,它们一方面必须能直接强烈地触及消费者的感觉神经,另一方面这种压力必须是真诚的和温柔的。

下面我们结合几则案例,来看一看这种施加于消费者心灵感觉之上的温柔的压力是如何产生和发挥作用的。 一、真诚的责备--"再不饮用,你就不配做一个母亲"

这是一则"天然水"的广告。广告画面由一个醒目突出、冲击力强烈的足月孕妇的裸体局部形象构成。这个健康的即将成为母亲的女性挺着一个大肚子凸立于整个画面正中央,给人一种强烈的难以言传的视觉冲击。

从这个画面上人们仿佛隐隐听到了一个即将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新生命对母亲呼唤,听到了这个新生命健康的哭泣。

通过这个画面,我们能强烈地感受到一个健康女性心灵的责任;我们能感受到一个伟大女性、一个即将成为母亲的女性温柔之爱的宽广。可是画面上一则显目标题"再不饮用,你就不配做母亲"却把我们的心灵从上述感觉中引向别处,在这句标语的下面是关于这种"天然水"对母亲、对还没出世的婴儿的健康的重要性,是关于水与胎儿正常发育和关系的重要性有力的审述。

"再不饮用,你就不配做一个母亲"这句话包括了一种"责备","责备"这个准母亲为什么至今还不快快买这种"天然水"喝,因为这种"天然水"是一种责任、义务、爱心之水。

"再不饮用,你就不配做一个母亲"这句话包括了一种苛求,"苛求"这个准母亲为什么还不快快喝这种"天然水",因为这种"天然水"是婴儿健康生命的需要,是一种"生命的保护之水"。

"再不饮用,你就不配做一个母亲"这句话所包含的"责备"与"苛求",不仅仅是"我们这些外人"对这位母亲提出来的,而且也是那个还没有出世的孩子提出来的。

这种责备是真诚的,真诚地希望"母子健康";这种责备中包含了一种要求,它把母亲的义务在此时此刻具体化为喝这种"天然水"这一行为;这种责备中包括了一种祝福,它把母亲的爱在此时此刻具体化为对一种"天然水"的选择。

"再不饮用,你就不配做一个母亲"把那个即将成为母亲的女性置身于"大众的目光"和"未来世界新生儿的目光"之中,把一种明确的选择摆在她的面前,让她在众人的目光和内心的目光下作出抉择。

真诚的责备伴随着深情的祝福,一方面给母亲一种压力,一种处于某种必然选择面前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这种压力是一种希望,是一次爱的、关怀的机会。

把母亲内心的秘密连同母亲的责任公开化为一个具体的消费行为,使得人们的感情受到了现实的冲击,让你面对一种不得不马上作出决定的选择,面对外在形象的重视,以及对天赋责任的感触,母亲的行为几乎是没有选择的。

"再不饮用,你就不配做一个母亲"选准了一关键的时刻,一个生命即将来世的关键时刻,由人们向其公开提出来,而本着爱和母亲的天性,谁能对这一"天然水"视而不喝?除非她对爱视而不见,对爱的机会视而不见。 二、公开的询问--"你喝了没有"

这是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乐百氏"奶的一句广告语,电视画面上一个天真、自信的小女孩,手里拿着一瓶"乐百氏"奶,她问电视机前的小朋友和他们的父母,对他们说:"今天你喝了没有?"接下来是一大群孩子欢天喜地地唱道"我们都喝乐百氏"。

"今天你喝了没有"这句坦言询问是对电视机前的小孩子提出来的,也是对他们的父母亲提出来的。"我们都喝乐百氏"是对电视机前的小朋友们说的,也是说给电视机前那些小朋友的父母听的。

"今天你喝了没有"要求电视机前的小朋友们听后作出回答,如果他们的回答是否定的,即没有喝,那么接下来"我们都喝乐百氏"的众多孩子得意洋洋的欢呼,就是对你这种否定回答的考验。"我们都喝乐百氏",你为什么就不喝呢?这句潜台词所隐含的强烈的压力是一个小孩子无法抵抗的:如果我的同学们都喝"乐百氏",就我没喝,这实在叫人难以承受。而同时电视机前小朋友的父母也面临着一种压力:别人的孩子都喝乐百氏,我的孩子没喝能行吗?就是在这种潜对话中,这则广告的诉求效果就凸现了。

"今天你喝了没有"通过一种在大庭广众之下的公开质询,给小朋友们的父母施加一种心理上的压力,它利用普遍存在于我们社会中的攀比心理进行诉求,"同学们都喝,我也要喝",对父母来说"别的孩子喝,我的孩子也应喝"。

"今天你喝了没有"通过这种直截了当的质询,把目标消费者置身于某种社会群体角色之中,通过他们在群体中追求自我认同其社会群体角色的心理动机,把其置于一种选择之中。

面对"今天你喝了没有"这一询问,你必须作出回答,如果没有喝,你的心理由于受到了上述冲击,而会作出一种选择决策。

"今天你喝了没有"这一声询问是亲切的,却有一种强硬的语调;同时又包括了一种日常化的建议的语气,在这种公开化的强烈压力与合理建议环境下你必须作出选择。 三、温馨的强求--"妈妈我要喝……"

在中国近十年的广告中,最成功最有趣的广告,也许要数娃哈哈果奶的广告,没有哪一句广告语像"妈妈我要喝娃哈哈果奶"那样深入人心。

一个天真单纯、娇羞可爱的小姑娘,轻柔地说:"妈妈我要喝……"

这个小女孩天真单纯,羞羞答答的形像给人以非常深刻的印象,但我想留在众多母亲心中最深的印象也许并非这个形象,而是她那句轻柔似歌的呼唤"妈妈我要喝……"

"妈妈我要喝……"这声呼唤是千万个孩子向母亲的呼唤,这一声呼唤,那样具体,那样熟悉,令所有母亲心都碎了。

"妈妈我要喝……"是单纯的孩子对母亲的一种请求、面对这种温柔的、天真的、合理的请求,哪个母亲会拒绝呢?

与"乐百氏"奶"今天你喝了没有"那句公开的质询不同,乐百氏是把一个小孩子置身于一群社会化的角色之中,利用人们的社会角色认同和攀比心理,给人们的心灵和感觉施加压力。而娃哈哈果奶"妈妈我要喝"则把小孩的消费需要,呈于一种家庭人伦关系之中,利用家庭伦理责任来给人们的心理施以撞击。

如果说乐百氏奶是把小孩子看成一个社会人,把他们看成是一个社会角色,他们的消费行为是一种社会行为,那么娃哈哈则把小孩子看成是一个家庭型的,伦理的人,感情的人,把其消费行为限于家庭人伦关系之中,其消费行为是一种家庭伦理行为和感情行为。

"妈妈我要喝……"这一声呼唤,是一个小孩子对母亲的合理要求的声音,但对广告与母亲之间的关系来说,带有几份"强制性"要求的色彩,然而这种强求是通过爱、通过关心来表达来实现的;这种压力是在感情层面进行的,是通过感情的触动来实现的。因为通过唤醒了人们的爱和责任的方式,通过反复自然的强求来实现,都是非常合理的。

同样的强求我们从另一则儿童产品广告中也可以感受其明显的力量。

"妈妈,明天又要买了"这句话是"必是"饮品的一则广告语,画面中一个小男孩用匙子在已空空如也的"必是"奶粉盒里用力往外掏最后一点,他边掏边念念有词"妈妈,明天又要买了"。

"妈妈,明天又要买"这一小孩要求的表现,是通过小男孩对这一具体产品的具体的喜爱和要求来体现出来的。与"妈妈我要喝"不同。"妈妈我要喝"主要是通过打动母亲的感情而产生的消费压力,而"妈妈,明天又要买了",同样是对母亲所言,除了其中包含孩子对母亲的依恋之外,孩子具体的要求和现实的对产品的喜爱是母亲无法拒绝和无法回避的。"妈妈,明天又要买了"通过小男孩对"必是"奶粉要求的真实性、迫切性来给母亲施加现实的压力。

这种利用人际关系中的爱、责任心来进行感情沟通和诉求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广告的说服力。因为这种强制性的诉求是通过一种特殊关系中的非常合理、自然、真实、温留要求表现出来的。 四、明确的暗示--"谁说青喜不可以永恒"

这是太太口服液的一句广告语。电视画面中一位美丽、娇好的女性向电视机前千万女士满怀自信地说:"谁说青春不可以永恒","要永恒,看你怎么选哪"。这句话充满了非常明确的暗示。

"暗示"实际上是一种诱惑,但这种诱惑并非直截了当表达出来,而是通过一种暗示,把目标消费者的心理调动起来,调动他们的注意力,想像力和感觉,使其置身于一种要么接受这种暗示的结果、要么拒绝的选择之中,"看你怎么选了"准确表达了对消费者的压力处理,由你自己决定,过后莫后悔。

"谁说青春不可以永恒;要永恒,就看你怎么选了"这一暗示把美的诱惑,美的机会摆在了目标消费者面前,同时把美的权力也分给了目标消费者,那么此时,有谁能没有一种侥幸心理呢?谁不想试一试?这种触动消费者心理的暗示,就比公开的诱惑更具诉求力。 五、善意的威胁--"女人有三难,老得快"

田田珍珠口服液是一种具有经期保健、改善睡眠、美丽容颜三效同步功效的女性保健美容品。为最深、最直接地触动消费者的心灵,该产品推出一组系列广告,其中包括:

女人有"三难"--老得快:

经期难受、皮肤难看、多梦难眠--女人老得快。

女人有"三不"--客易老:

月经不调、皮肤不好、睡眠不佳--女人客易老。

女人有"三烦"--显得老:

经期难受烦恼、皮肤粗糙烦躁、失眠多梦烦躁--女人显得老。

这期广告紧抓住一个"老"宇,利用女性对"衰老"的恐惧心理,进行心理撞击。通过"老得快、容易老、显得老"这种合理的善意的威胁来触动消费者的情绪。

对目标消费者的这种威胁首先是认真的、科学的、严肃的,是对一种实际现象和可能的表述;这种威胁是善意的,真诚的,是希望"带给目标消费者一种警觉和改变"。

我想,当女人们面对上述"三老"时谁不会检讨一下自身生理表征,谁不会认真研究该产品可能给自己带来的改变呢?

有一则关于"中风偏瘫"的广告,其标题是"中风再次复发=死亡",这则标题包含"死亡"两宇给人冲击力极强。文章告诉人们,如果患中风偏瘫病,中风再次复发,死亡率极高,即使不死,致残率也极高。想防止这种可怕的结果发生,只能去吃这种广告所推销的能强降脂、降血液黏度、溶血栓、软化血管的纯中药。

有哪一个中风偏瘫患者及亲人能够忽视"中风再次复发=死亡"的告诫和提醒呢?

这种通过诉之于人们的恐惧、忧郁心理的广告能从生命深处触动一个消费者心灵。除非他准备接受这种恐惧的后果,否则他就会采取多种多样的行动来改变目前的现状。果真如此,广告的效果也就达到了。

无论是善意的威胁,自然的强求,真诚的责备,明确的暗示,这些都是利用某种心理特征对消费者的心灵、感觉施加某种压力,这种压力能够促使其作出明确的选择。

这种压力是温柔的,也是非常强大的。

我们说它是温柔的,是因为我们的威胁是善意的;我们的强求是自然温馨的,我们的责备也是非常真诚的。

我们说它是温柔的,是因为我们诉之于人们心灵的情感,诉之于人们天赋的爱心和责任,诉之于人们对生命、对美的热爱。

我们说它是温柔的,是因为这种力量是一种压力,但它却不是无理的强迫;是尊重消费者自我判断和选择权前提下的一种促使力量。

同时这种压力也是非常强大的。

因为我们把触角伸向了目标消费者的情感的最深处,触动的是他们的爱、关怀、希望、恐惧、追求和责任。但这种触动又通过一种非常直接的手段和人际关系来表达出来,使消费者面临一种明确的决策处境,要么你选择,要么你放弃,你必须作出明确的回答。因为有人站在爱、希望和生命的角度向你提问。而如果你作出负面的回答,你的心灵又可能要经受某种来源于社会的、心灵的无形的压力、责备和忧郁。

我们说这种压力是非常强大的,是因为情感的力量是无穷的。这种温柔的压力调动了你对生命的热爱,唤醒了你对爱的责任,激发了你对美的追求,而这些感情的力量都是不可抵挡或抗拒的。

我们说这种力量是非常强大的,是因为它们倡导的感情,所提出的责任,所暗示的处境都仿佛是对每一个具体的人提出的,是一种近距离的,仿佛是面对面地对每一个具体的人的提问。面对这样的提问,你必须作出回答,作出决策。

我们说这种力量非常强大,还因为这种压力不仅施加于人们的情感和心理上,而且也施加于人们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心上,让人们所面对的选择,不仅是一种感情的选择而且也是一种社会道德、责任的选择。因为人们的购买行为不仅是一种感情行为,同时也可能是一种道德行为。

温柔的压力--作为一种以情动人为主要策略提高广告诉求力的特殊手段,在施加压力的过程中,给消费者心理所带来的冲击有时甚至强烈到了几乎"伤害"了目标消费者的地步。但正如一首流行歌曲所唱的:

"从来没有人如此

打动我的心

偶尔无心的伤害

第5篇:触动心灵的句子范文

【关键词】阅读 理解 品味 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通过教师点拨、启发、激励,让学生阅读、理解、品味、感悟,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如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充满灵动的阅读课堂,是我们小学语文老师肩负的重要职责。我们可以从以下做起:

一、巧引妙导,燃情激趣启童心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课始应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导语,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从而形成阅读期待。有位老师执教《蕃茄太阳》时,为了激发学生读文兴趣,导入新课时先播放儿歌《种太阳》,板书“番茄太阳”,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课题要用‘番茄太阳’?为什么‘番茄太阳’要加引号?”。让学生带着疑问走进文本。学生初读感知课文就明白了,原来番茄太阳就是美丽、善良、乐观、充满爱心的盲童明明。《孔子游春》,我在导入新课时就触及重点,为学生理解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和谐动人的情意打下伏笔。导入新课时我用多媒体出示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用孔子的“仁和”思想制作的大型舞蹈,展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建立和谐世界的理念,自然板书“和谐”,引领学生阅读孔子“和谐”理念充分体现的《孔子游春》一文。新课伊始就让学生直奔主题,走进文本。

二、放飞心灵,读中感悟润童心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课堂上我们应充分重视读的训炼,在不同时机、不同内容上,建构阅读话题。教师通过自己对文本深入的解读,独特的感悟,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文章字里行间,走进作者的心灵。教师站在文本之中教语文,使阅读课堂充满神气、文气、灵气。我在教《我和祖父的园子》时,首先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读文本,让学生融入作者的童年。然后引导学生找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句子:“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抓住文眼“自由”两字引领学生深入文本,与文本对话。在读的过程中欣赏园中景物的自由生长,品味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自由,在读中寻找自由的根源——祖父的爱,又在读中感悟作者对祖父深深的思念,对自由的渴望。《赶海》,我设计了多次范读和学生自读的环节,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整体感知“我”童年赶海的乐趣,想象赶海的意境美。自读文本,圈画找“趣”;精读语句,发挥想像“悟”趣;师生交流品读“追赶浪花”、“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虾”的乐趣。在反复的品读中,学生逐步加深了对课文语言的感悟和内化,促进了语感的积淀,并将感悟品味过的文字通过激情朗读表达了出来。品读感悟,让文本的内涵滋润孩子的心灵。阅读课堂充满着诗意、生命与灵动。

三、赏识激励,以评促读暖童心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上学生的脑力劳动效率”。教师评价语言情真意切,学生听后必然如临春风,如沐春雨。课堂上,教师及时的评价像一面镜子,指引学生客观地认识问题;又像一双温暖的手,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有位老师执教《蕃茄太阳》时,通过丰富的评价语言,让学生经历着“情感的课堂”、“灵动的课堂”。当老师引领学生用笔划出文中描写盲童明明的句子,感受明明这个5岁盲童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时,她发现有的同学读书浮躁,急着举手发言,于是说道:“不要忙着举手,你们要到课文的文字当中去认识这位叫明明的小女孩。描写明明的句子,明明说的话,你们要用心去读,用心去体会!”。当她发现有的学生不但划出了描写明明的句子,还在书上写出了明明是个怎样的孩子时,她又说:“有的同学不仅划下有关写明明的句子,还用一句话概括,这样才是会读书的孩子!”。通过教师适时的点拨:明明、学生、作者、教师的情感交融在了一起,学生把文本与自己的生活、自己独特的情感也融在了一起。教师精彩的评价语言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生动的故事、美妙的景色,精彩的画面、曲折的情节……

多姿多彩、恰如其分的课堂评价语言是触摸、荡涤学生心灵的一溪活水:或是真情的传递、或是真心的欣赏、或是真实的表达。评价语言对学生产生的激励、唤醒、鼓舞,让我们看到的是学生一张张阳光灿烂的笑脸,体悟到的是课堂上学生个性的飞扬。课堂上流动着“孩子气”,飘散着“语文味”,生长着“创造力”。如果我们耐心倾听学生睿智的语言,热心引领学生感悟文本,诚心赞美学生创造性的生成,“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必然能拾到一根根“最大的麦穗”。

第6篇:触动心灵的句子范文

老师突然说明天要检查作业,这对我来说无疑具有爆炸性。坐在课桌上,借着夕阳的余辉,默默地在课桌上与作业抗争着。最后的结果是我被彻底打败了。我感觉着教室里的气息是如此的令人窒息。下课铃终于响了,我飞快地奔出教室……

我独自静坐在教室前面的台阶上,眼前的铜像渐渐地隐藏在黑暗之中,呆呆地望向前方,此时的我是如此的迷茫。想着自己以前的梦想,不由得笑出声来。“拿高分!考重本!”这一句话说得简单,做起来真的好难好难。望着周围乌黑的一片,不觉眼泪已溢出眼眶……

忽然,眼前闪过一抹绿光,这微弱的光芒顿时吸引了我的目光。啊!是一只萤火虫,它闪着它那淡淡的绿,如黑暗中的精灵,围绕着铜像翩跹起舞,闪出点点亮光,向着远方,径直飞去……

看着那抹绿光渐渐地消失在我的视线内,我似乎明白了什么。我想着这是不是上帝派来的给我指引方向的绿色精灵呢?它好像在跟我说:“不论你多么的渺小,你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吧,相信没有人会瞧不起你,因为你已经做了最好的自己。”

我的思绪飘向了远方,眼前浮现出少年在1910年秋改写的《呈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诗句。1925年,青年重游橘子洲,挥毫写下《沁园春・长沙》:“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伟人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激荡着我的心灵。我不禁轻轻吟诵着“恰同学青春,活力奔放;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入楼即静,落座皆学,一路铿锵一路歌。拼三年,数明日栋梁,一中学子!”顿时,我的眼睛闪烁着亮光,浑身流淌着一股劲流,微笑着迈进教室。

我发现教室里并不再令人窒息,我身旁有着我最要好的搭档,我的人生路上并不是我一个人。问题终究会有解决的时候,绝不因为一时的迷茫,而舍弃自己最初的梦想……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而黑暗中的精灵,用它那微弱的光芒触动了我的心灵――只要胸怀壮志,爱拼就会赢!

第7篇:触动心灵的句子范文

一、初读,触摸语言的生命之美

周一贯老师说阅读的底线是“让每一个孩子读通课文”。阅读教学的成功首先表现为个体初读的有效。于永正老师说的“书不读通不开讲”,也是指要创设情境,唤起阅读期待,让学生将课文读正确、读顺畅。

初读找准了文眼,则寻到了教学的立足点和突破口,事半功倍。孙景华老师指出初读流程可分为“自读感知扫除障碍反复练读试读反馈”。每一次朗读,我都会明确任务,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学字词,浏览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写了什么事呢;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船长呢;从文中找出最能概括船长品质的词”,并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把感动自己的段落多读几遍,读出个性的感悟,再画出重点语句,梳理文本思路。通过多次诵读文本,学生字字入目、句句入心,体会到了哈尔威船长的品质,触摸到了语言的生命之美,从而受到心灵上的震撼、情感上的共鸣、思想上的同构、精神上的交融。

二、再读,引领学生往心灵深处走

学生品词读句,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就能领悟文章的神韵。情由心生,感由心发。文末段就是文眼,是对船长的热烈赞颂,言简意赅。我引导学生关注文眼,自主质疑:“哈尔威怎样忠于职守?他的做人之道是什么?”放手让学生去学习、交流。我适时追问:“为什么灾难发生时,人群乱得不可开交?而后来,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以此有效引导学生探究。

哈尔威的语言掷地有声,四次命令是重中之重,我帮助学生抓住重点词、关键句,反复读、慢慢嚼、细细品、深深悟。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去自主阅读,把个性化的感悟记录下来。学习第一次命令时,一读理解“吼”,为什么吼?怎样吼?让学生感受船长临危不乱;二读品句,体会船长沉着果断;三读传情,读出敬仰之情,回味船长的“指挥、控制、领导”,体会“忘我”,钦佩之情油然而生。学生一步步走进文本,和英雄同呼吸、共命运,体悟到潜流在文本中的真善美,与文本和谐共振,唤醒情愫、开启心智。再读,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心灵深处。

三、默读,多给学生一份美丽的静思

静思默想,让学生潜心品读文本,进而在思考中回味,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让课堂呈现出别样风景,既还原了学生的思考空间,也彰显了思维的个性。

在文末两个自然段,我让学生细细地品读和想象画面,静静地感悟人们的心情,默默地品味船长随船下沉时的情境,给学生一个宁静的时空,展开心灵的对话,拉近和船长的心灵距离,让学生走进人物内心世界,从而体会船长人性之美。

我让学生默读、静思、体会文中的特写镜头,体会写法,学习用生动的笔触,将读写结合进行体验:“假如你是船上的一员,在这生死存亡的瞬间,你会怎样想,怎样做?”抓住文本空白,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写出心里想说的话,表达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感受,让英雄形象在学生心中高大、丰满起来。

阅读教学中,应给学生一份美丽的静思,让学生在静静阅读时酝酿个性化的思维与感悟。

四、研读,在正确的价值轨道上实施个性化阅读

疑者,觉悟之机也。引导学生质疑、探究,是催生情智发展的推进器。我引领学生研读文本,在疑中探,在辩中明,力求走以读促悟、以悟激读、读悟结合之路。

灾难到来之际,船长唯独忘了自己。学生抓住文本冲突质疑:“奥克勒大副还需要开枪吗?船长为什么随船沉入深渊?”在开放的探究中,深入解读人物精神境界,让学生明白:奥克勒绝不会开枪,因为所有的人都被伟大的灵魂所感召,谁还会违抗船长的意志?哈尔威选择了与船同归于尽!是在用自己的生命捍卫船长的尊严。研读使学生与文本深度触摸,触发了智慧的灵感,而学生的自主探究也可谓激情荡漾、火花闪耀、情智交融。

第8篇:触动心灵的句子范文

关键词:如何;提高;作文水平

农村资源困乏,信息闭塞,小学生能接触的有用信息太少。相反,一些不利于小学生健康成长的信息大量传递给了学生,有暴力的,有感情的等。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切实负起责任,指导学生从这些信息中提取出作文素材,有效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呢?

一、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是求知的动力。语文的作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心灵触动,从而提高写作兴趣,达到热爱作文、喜欢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就是乐于“玩”,教师要借助学生这一心理特点,让学生玩出点花样来,玩出与众不同,玩出精彩,玩出快乐,再让学生记录快乐瞬间,进行简单习作,不要求语言华丽、丰富,但求朴实、通顺,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二)开展细致的观察活动

校园是学生的家,家的内容丰富而多彩。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活动,可以配合科学实验进行观察记录。观察的对象可以是校园的花草成长变化,可以是学生活动,包括学校的方方面面。有条件的学校,甚至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观察交流,描述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感,要求学生进行简短习作,养成记录周围的一切的习惯。

(三)开展作文评比活动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育要做到适当鼓励和表扬。开展作文评比活动对提高小学生写作热情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俗话说:每一份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教师要积极组织开展作品评比活动,对语言表现独特、句子精美、文章朴实而富有感召力的文章进行表扬。定期举行此类活动,通过黑板报、手抄报、校报等进行大力宣传,推行学优仿优,能有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激发写作兴趣。

二、以生活为载体,培养学生创作灵感

灵感在心理学来说它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飞跃,是人们在艰苦的构思和创作实践中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对于写作而言,灵感应该是作者脑海里长期积累的素材由量变到质变,在一瞬间迸发的奇思妙想。灵感具有启迪作用,它能开拓作者的思维领域,使其由窄变宽、由浅变深。

(一)设法点燃学生创作的火花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而流之不尽。”作为语文教师,培养创作灵感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生活情感,积累生活经验,观察生活中的细节、点滴,留心周围的事物发展变化,善于记录和思考,勤于总结和发现,只有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历,才能在灵感之后得心应手,正如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么轻松。

(二)创设学生创作思维的情景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探究知识的起点,也是激发创作思维的支点。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去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去积极地思考,设疑情景中的问题而进行作文。正如柏拉图所说: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在习作中,认真组织情景过程,展现出情景中的与众不同的一幕,呈现思维发散的不同,构筑精彩的作文。

三、以文章为导向,培养学生仿写能力

仿写能减缓学生写作的难度,使学生由读到写,由不会写到会写,把自己身边活生生的生活画面转化成个性鲜明的语言文字,帮助学生在阅读与写作之间成功地搭起一座桥,顺利完成了从书本到生活的过渡。仿写,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条有效之法。

(一)指导学生进行片段仿写

片段仿写是有效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方法之一,学生从不知道什么是优美片段,到能写出精彩片段句子,仿写要求基本格式和原文相符,修辞手法和原文对应。比如,片段一,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蓝天无语,却显露出高远;大地无语,却展示出广博。片段二,幸福是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幸福是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幸福是朋友一个温馨的字条;幸福是母亲一声温柔的叮咛,幸福是老师一次亲切的问候。通过两个片段仿写的展示,仿写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描述式的。二是排比式的。三是回答式。仿写的类型很多,要提高学生仿写能力,教师必须在收集资料上下工夫,并指导学生进行轻松训练。

(二)指导学生进行结构仿写

在语文教学中,修辞手法的运用练习实际上就是结构仿写。从造句开始,小学教师就在指导学生进行结构仿写,只练习造句,效果应该不会好,原因在于,学生未能感受到句子的美,所以,教师在进行结构仿写指导时,应该给出优美句子及文章,首先让学生感受到内容的精彩和丰富,触发学生的模仿热情,鼓励学生离开原始句子,创设自己精美的句子或片段,从而达到句子仿写的效果。

总之,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重在培养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重在培养学生写作灵感,激发学生瞬间情趣;重在培训学生仿写能力,激发学生自豪感和成就高,只要老师认真去思考学生所想,理解学生所做,表扬学生所感,指导学生所写,与学生心灵沟通,与学生真诚做朋友,没有提不高的成绩,没有培养不了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宋丹.模仿课文语言,提升语言实践能力.语文教学通讯,20124C

第9篇:触动心灵的句子范文

一、小说的阅读。要以学生为主体,因此要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我在平时的小说阅读教学中一般要求学生采取的阅读方法是圈画批注阅读法。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对于自己认为精彩的地方或者说困惑的地方圈画出来,对于自己有感触的地方就把自己的感悟在有关段落或语句旁边的空白处,用简洁的语言批注出来。这样在读完之后,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进行交流讨论。一个是解决困惑的地方,一个是交流精彩的地方和自己的感触。同时也为下一步的品奠定基础。

二、小说的品。主要来品人物和语言。

人物的品析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等等的有关语句的描写来进行。因此,在品析时,就让学生找出有关这个人物的所有的语句,尤其是关于描写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让学生对这些句子进行分析,从而达到品析人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