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城镇化建设范文

新城镇化建设精选(九篇)

新城镇化建设

第1篇:新城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就业;社会保障;品牌建设

1引言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城镇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截至到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6.1%,根据城市化理论发展阶段分析,我国正处于城乡间联系越来越紧密,城市集聚效应明显的第二阶段。本文依据衡水市城镇化建设现状分析探讨衡水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策略。

2衡水市城镇化建设现状

截至到2016年,衡水市城镇化率约在50%,远低于全国57%的城镇化率。近两年,衡水市在推进城镇化建设方面目标明确,项目实施到位。主要完成以下工作: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镇,实施城乡统一户籍管理制度,建立稳定的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做大主城区,冀州、枣强、武邑撤县设区;推进沿铁路沿省级以上公路的乡、综合经济实力强和特色产业优势明显的乡、县城周边符合条件的乡、贫困地区能起辐射和带动作用的乡优先撤乡设镇;坚持先改制、后改居,按“一村一居”的方式划分和建立社区,健全社区居委会组织体系;推动冀州镇、深州镇及其他具备行政区划调整条件的县(市)政府驻地镇撤镇设街道办事处,支持将已纳入县城规划的周边乡镇的村调整到县(市)政府驻地镇管辖,实行城市管理体制;整合资源,联村并建,加快弱小村向小城镇、中心村、园区附近转移,推动农村新型社区、农业园区、工业园区“三区同建”。

3衡水市城镇化建设问题分析

3.1市区与县内各产业发展不均衡,城镇化建设动力不足

衡水地理位置处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建设的南大门,拥有丰富的产业资源。近几年衡水市第三产业比例逐渐升高,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呈现健康发展的经济态势。但是,作为市区与县区相比较,由于人口集中,市区具有相对较丰富的医疗、教育、公共设施等资源,县区相对较弱,县区下属城镇则要更弱。再者市区聚集着丰富的第二产业,居住着具有较为广泛的择业范围,具有多种收入来源。对于城镇而言,绿色农业虽然具有相对较好的产业基础,但整体绿色农业服务体系并未真正构建,还不足以提供绿色生态城镇建设的条件。

3.2城镇化建设经济基础薄弱,融资困难,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新型城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限于自身经济发展条件,新型城镇建设财政支持能力十分有限,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城镇化建设的进程。虽然通过以银行贷款和社会融资的方式促进城镇化建设,但银行贷款方面面临着较大的信贷违约风险,资金束缚仍然不可避免。新型城镇化必须具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才能促进人员聚集,从而促进城镇建设。相当数量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完善,民众不满意建设水平,城镇建设无从谈起。

3.3以数量为优势,缺乏高质量城镇化建设

现有城镇化建设“土地城镇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核心“人的城镇化”建设相矛盾。简单的造城运动只能延续过去传统粗放的城镇化模式,后续带来的产业升级、环境资源以及社会和谐等问题突出。所以,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质量提升为主,转变城镇化模式势在必行。

4衡水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策略分析

基于衡水市现有的新型化城镇化建设现状,着重对就业、社会保障以及城镇品牌建设方面进行探讨。

4.1创新就业制度,建立城乡统筹的劳动就业制度

新型城镇化居民如何在新的环境中确保生活质量,就业是面临的主要问题,以政府为导向的就业制度为城镇化居民提供劳动就业指向。就业可以从以下方面创新建设:创新培训就业模式,从企业职业技术培训以及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两方面入手,一方面直接培训合格企业员工直接进行企业工作,另一方面以职业院校为主体,搭建合作平台,提升职业素质技能;创新就业平台,相同的用工政策以及法律条款,同等的就业机遇,消除用工歧视;创新服务体系,对自主创业人员的提供相关法律、资金支持,对企业员工提供工劳动用工、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权益保障机制。

4.2创新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针对现有民众城镇化积极性不高的现状,为吸引更多人由被动转为主动加入城镇建设,创新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一体化势在必行。建设过程中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从养老保险以及失业保障等领域进行尝试性改革;建立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享受和城市人群同等的住房、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全职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农村居民缴费补贴标准和待遇水平,完善农村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制度。同时经济条件合适的地区积极探索新型农村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

4.3创新城镇化建设领域,打造特色城镇化品牌

城镇建设除了作为人聚居的主要场所外,同时还应具有其相应的产业特色,文化特色。现阶段在突出建设的城镇化建设中,榜样的力量正在逐渐显现。以衡水市为例,现在建设的特色城镇主要涉及大营皮革小镇、周窝音乐小镇、衡水湖汉文化旅游小镇、盐河故道休闲小镇等特色小镇,具有极强的文化和地域特色。在突出产业和文化特色同时,为其他城镇化建设做出了榜样,结合周边地域特色,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打造诸如农业小镇、手工小镇、旅游小镇、餐饮小镇等具有自身特色的城镇化品牌。

5结语

新型城镇化建设任重道远,需要地方政府根据自身特点建设自己的特色城镇化。在就业、社会保障、城镇品牌等领域开创适合自身的特色城镇化建设道路。

参考文献

第2篇:新城镇化建设范文

一、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引入PPP模式的重要意义

创新融资渠道,满足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资金需求,是一项紧迫的新课题。PPP模式作为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者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被视为缓解新型城镇化资金需求困局的新的有力手段,已经得到国家财政部发文推广运用。可见,通过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来拓宽融资平台,正是解决福建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融资难问题的创新举措。同时,推广运用PPP模式还有利于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化解公共设施供给风险。具体说,有以下重要意义:首先,引入PPP模式能够弥补新型城镇化资金需求缺口。资金缺口是我国各地加快发展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普遍难题,而相对的是,传统的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融资模式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一方面,地方政府长期依赖的“土地财政”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导致了土地收入的不可持续性,而且,当前楼市下行压力也使得地方税收出现困难状况;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比如城司等存在着融资主体不规范、融资状况不透明、负债率高等问题,债务危机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以致国务院首次发文《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全面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因此,有必要创新新型城镇化融资模式,通过PPP模式引入基数大且有活力的民间资本,从而缓解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资金缺口难题。

其次,引入PPP模式能够提高公共事业项目供给效率。公共事业项目的供给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如果只是依赖政府为单一的供给者,那么由于投资结构的不协调,资金调配的不合理、监督机制的不健全,也由于缺失全面性、长期性的统筹规划,政府在供给和管理模式中会存在局限性,这也势必导致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而引入PPP模式,能够减少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对微观事务的过度参与,能将政府的发展规划、市场监管、公共服务职能与社会资本的管理效率、技术创新动力有机结合,实现科学分工、优势互补,从而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公共服务的效率与质量。再者,引入PPP模式能够有效化解公共设施供给风险。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由于公共设施建设的规模大、资金投入巨大、建设期和回收期长等因素,政府在公共设施供给中承担着诸如经营风险、利润风险、汇率风险、价格规制风险、技术风险及政治风险等等,这些风险如果全部由政府来承担,这势必加大政府的负担和压力,也不符合政府职能转变的应有之义,更不是现代国家治理理念的体现。因此,引入PPP模式,由政府和社会资本来公共分担风险,通过科学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使风险分配给更有能力承担该风险的一方,从而减少了政府作为单一投资主体所承担的全部风险。

二、福建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型城镇化是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抓手。近年来,福建省高度重视城镇化建设,相继出台《海峡西岸城市群发展规划》《福建省城镇体系规划》《关于积极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十二条措施》等系列举措,通过“三化”并举、“三群”联动,积极推进大都市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有力实施“大城关”战略,有效引导产业、人口等要素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城镇化建设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其中,作为福建县域经济的“排头兵”,晋江在产业和城镇融合、市民和农民融合、历史和文化融合等方面积累了经验,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县域样本。[2]数据显示,福建省常住人口由2000年的3410万人增加到了2013年的3774万人,增加了364万人,增长了10.67%,城镇人口由2000年的1432万人增加到2013年的2293万人,增加了861万人,增幅为60.2%,由此可见,新型城镇化人口的增加速度远远超过总人口增加的速度;而且,新型城镇化水平由2000年的41.99%增加到2013年的60.77%,明显高于同期全国新型城镇化水平53.73%。[3]此外,根据福建省政协教科文卫调研组关于积极稳妥推进福建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当前福建省已经基本完成城镇道路、住宅、燃气、供排水、通信等基础设施及垃圾污水处理、公园绿地等生态环境设施,有力增强了城镇服务功能。

而且,城镇历史文化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流动人群待遇及其保障等方面的工作也在积极稳妥开展。但是,应当正视的是,尽管福建省城镇化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2013年的全国城镇化水平比较中仅列第八位置,与广东、浙江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仍然存在许多挑战。首先,省内各地区的发展并不均衡,存在着明显差距,东南部城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显著高于西北部城市的。根据福建省统计局数据显示,在2013年,厦门、福州、泉州的新型城镇化率分别以88.7%、65.9%、61.6%位居全省前三,革命老区龙岩则排在末位,仅为50.9%,与厦门相差了37.8个百分点[3]。由此可见,尽管福建省的新型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仍有待解决。其次,福建省的城市规模偏小,集聚力偏弱。当前,福建省城市人口在400万以上的城市只有福州、泉州两座,占全国超大城市总数的比例仅为5.12%,其他地市的人口在100万~400万之间[3]。可见,福建省规模大的城市数目偏少,而这必然会影响城市间集聚效应的发挥。再者,包括城镇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持续投入不足。数据显示,福建省2013年在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投资额为1356.12万元,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5526.87万元的比例仅仅为8.73%,这与联合国推荐的10%~12%的水平差距较大[3]。显然,福建省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诸如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城镇规模偏小、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投入不足等问题,是规划、产业、用地、配套等因素在制约的,而这些瓶颈恰是资金供给的不足、融资渠道的不畅使然。因此,资金缺口问题若得不到有效解决,势必影响到未来福建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持续进程。

三、福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PPP模式实施对策

2014年6月,《福建省新型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正式出台,吹响了加快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号角;2014年9月,福建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指出“注重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以服务于进一步加快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这一中心工作。与此同时,财政部发文在全国推广政府PPP模式,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融资渠道。显然,PPP模式的推广运用对于福建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可谓是“及时雨”。笔者认为,大力引入PPP模式来加快福建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科学划分政企关系PPP模式作为一种创新性的融资渠道,关于其在公共事业项目领域的推广运用,政府必须明确自身与私营企业的关系,在保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在这种合作伙伴关系中,政府应该通过PPP这种模式,将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推向市场,科学合理地制定风险共担机制,从而降低融资风险,提高项目运营效率。对于合作方(私营企业)来说,应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在项目开展的前期,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的科学研究,主动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项目存在的风险及项目预算进行科学评估,从而规避项目建设中的各类风险。同时,在项目的运营过程中,对项目进行科学管控,在财务方面做好成本控制,做到节约成本、提高利润,进而建立稳定的项目收益回收机制。

2.加快完善监管机制为了防范盲目引进PPP模式带来的风险,应当完善相关监管机制。一方面,应该完善PPP项目审批机制,在简化项目审批手续、提高市场准入监察流程效率的同时,科学制定项目审批标准,即参照借鉴国际社会中采用的物有所值的方法来定性、定量地判断项目是否适合引入PPP模式。另一方面,建立专职的PPP监管机构。目前福建省还没有专门的PPP监管机构,财政、交通、建设等相关部门之间缺乏统一的协调管理机构来统筹协调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公共服务供给的合作。因此,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设立专职的PPP监管机构,如英国实行以财政部为中心、分级管理的模式进行监管,在财政部内设立PPP专职小组,并且出台PPP相关的运营标准等相关其他相关政策指南,而下设的PPP专职机构则通过对全国PPP合作项目进行项目监管。福建省也要根据省情,设立相应的专职PPP管理协调机构,而这些机构要致力于PPP项目的监管,提高PPP项目的建设的透明度,并且积极向公众公开宣传,避免项目交易中的权钱交易行为。

3.建立健全评价体系当前,福建省并没有建立完善的PPP项目评价体系,而评价体系的缺失会直接导致项目建设效益受损,公共利益受到侵害。[5]因此,要着力构建PPP项目的绩效评价体系,由财政部门、专业中介机构和审计部门三个主体共同构成绩效评价体系。财政部门由于其资金拨付的职能,应该作为政府绩效评估的主体,在项目的事前评价中处于核心地位,同时也要参与事中、事后的全程审计监督。而评价中介机构,应该聘请第三方中介机构对项目的经营管理过程进行绩效评价,并且协同项目合作双方确定相应评价指标和标准。审计部门作为项目评估的事后监督主体,则应该在项目评价过程中坚持客观、公平和公正原则,保证项目监督的全面性、完整性。同时,还应进一步强化PPP项目绩效评价管理。绩效评价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项目管理、完成质量和完成时间三个指标中,而其考核的核心在于项目的建设质量及管理效率。此外,也可尝试将引入社会资本的数量当作地方政绩考察的主要考核指标,以进一步促进地方政府引进PPP模式。

第3篇:新城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小城镇;文化建设;人的城镇化

前言:当前我国的城镇建设对物质与技术层面过于推崇,而对人的发展不够重视,由此产生的问题是经济的城镇化领先于社会与文化的城镇化,而这不利于人的城镇化。如何进一步抓住城镇化的本质,以人的城镇化为中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发挥新兴小城镇文化建设在人的城镇化中的作用已成为摆在我国政府与学术界面前的一大课题。

一、从人的城镇化视角分析小城镇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不适宜的小农意识与较低的文化素质

当今农村很多地区仍然是一家一户的庭院经济,决定了农民大都缺乏协作精神,仍然具有浓厚的小农意识。要在这样的文化经济环境中进行小城镇文化建设,实现人的城镇化,必须冲破和摆脱小农意识的束缚。农民文化知识的贫乏使城镇化进程中文化建设缺乏足够的动力,限制了农民认识世界,制约了农民直面人生新机遇和迎接新生活挑战的勇气,产生了一些不利于新兴小城镇文化发展的不良现象。一方面,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的城镇化要求农民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适应城镇文化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的负效应,使农村薄弱的文化基础遭到破坏,一切围绕金钱转,农民的文化教育和文化素质滑坡。农民的文化素质与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的城镇化要求有较大差距,传统落后的农村文化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他们走向现代生活的步伐,阻碍了人的城镇化的实现。

(二)落后于城镇化进程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用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经费投入不足,使得有些地方文化事业经费短缺,严重制约了农村公共文化工作的正常开展。(2)广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比较落后,难以承担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重任,不能很好地满足群众文化生活的需求。(3)农村文化服务人才不足,尤其是专业人才严重匮乏,阻碍着各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这些问题在有些新兴小城镇建设中不仅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反而有加剧的趋向。地方政府对这种状况难脱其责,不少地方对小城镇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小城镇文化建设难以提到议事日程当中,一些具体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目前,地方政府将文化发展战略列入城镇发展规划中的比较少见,小城镇文化建设缺乏战略性、全局性和系统性规划,不利于实现人的城镇化。

(三)传统的城镇化模式存在缺陷

对比人的城镇化的新型发展模式,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存在的弊端主要体现为:空城现象,扩张式发展导致城镇有城无人;伪城问题,片面式发展导致市民有名无分:病城问题,超载式发展导致城镇外实内虚和黑城现象,粗放式发展导致城镇环境失调。这些现象的产生在某种程度上都与忽略小城镇文化建设有关,不利于人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要受文化的制衡,蕴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要合乎民族文化传统,另一方面指文化是改变传统的先导。城镇化建设要合乎民族文化传统并以优秀的文化为先导,也就是说城镇化建设要保持优秀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使城镇化具有长久的生命力,进而促进人的城镇化。

目前小城镇发展中的结构雷同、布局雷同和建筑雷同,使得城镇化失去了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人文因素相当缺乏,显然不利于人的城镇化。文化是某一地域人们特殊品性的体现,把人和本地区的历史连接起来,使文化得以传承。小城镇的结构、布局和建筑是新兴小城镇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新市民感受和传承传统文化的一种氛围,对人的城镇化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城镇化建设保持地域文化与传统,就能突出小城镇的特色,使小城镇建设避免雷同现象而健康发展,进而实现人的城镇化。

二、搞好小城镇文化建设,加快人的城镇化进程

(一)吸纳文化元素,实施新兴小城镇文化发展战略,为实现人的城镇化提供良好的文化条件

新兴小城镇建设要有承载自己历史的文化发展战略,也就是小城镇文化建设的纲领和文化建设规划,其中对文化发展的投资力度、文化项目建设以及检测标准等基本规划要素,都要有明确规定。在此基础上确保规划的正确贯彻,发挥文化建设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人的城镇化。从运行角度分析,小城镇文化建设要实现良性发展,即是在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健全的法律法规基础上的发展;从质量角度分析,要推动小城镇经济发展,即是以形成高新技术含量为主的先进生产力和结构合理的产业基础上的发展;从模式角度分析,要形成具有不同特色和不同功能的新兴小城镇的新型典范;从效益角度分析,小城镇文化建设的发展速度要同步甚至高于小城镇经济发展速度,并且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者的有机统一。

(二)完善小城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新兴文化产业,扩大新兴小城镇就业,为人的城镇化打下物质基础

一是地方政府要适度扩大公共财政中文化投入的比例,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新兴小城镇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其使用效益。二是加强文化队伍建设。以提高新兴小城镇文化事业单位从业人员素质和能力为重点,培养新兴小城镇文化骨干,提高其公共文化服务自我发展能力。三是鼓励多元化的投资机制。政府应拓宽和建立多元的文化投资渠道和机制,形成以政府、企业和个人多方参与的新兴小城镇文化建设投资机制。四是积极发展小城镇文化产业。加强和完善小城镇文化产品和市场开发,鼓励集体和个人投资兴办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利用文化产业扩大就业,为实现人的城镇化提供物质基础。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支持群众自发文化活动,使广大群众在参与小城镇文化建设中实现人的城镇化

新兴小城镇文化建设中要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深入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不断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提升小城镇文明程度。小城镇文化建设离不开广大新市民群众的参与,他们当中蕴藏着极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小城镇的文化建设中,各级政府要尊重和利用这种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创造出更具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文化作品。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更好地实现人的城镇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的城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新兴小城镇文化建设与人的城镇化要密切相联,对于其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有利于促进人的城镇化建设。

第4篇:新城镇化建设范文

目前,我国已启动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90个,其中地级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宁波、深圳、上海、南京、昆山等城市已经开始了“智慧城市”的建设。与此同时,新型城镇化建设也在这一时期提出。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智慧城市”与新型城镇化基本上是在一个时期提出,它们在概念上有所区别,在建设内容和建设方法上有不同的侧重点,但在本质上却是一致的,即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为核心,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让人们充分享受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

2智慧城市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

2.1智慧城市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方向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重任,与传统的城镇化相比,放弃了土地财政,以产业升级、优化和产业空间结构调整为经济增长手段,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城镇化建设,不断提升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内涵,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与协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利用物联网、传感器网和互联网,构建新型城镇的信息基础设施,在这一信息基础设施上,基于云计算平台,通过对感知数据的智能挖掘和分析,为城市发展提供科学和智能的决策依据,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这实际上也就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技术和内容。因此,以建设智慧城市的方式完成新型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方向。

2.2新型城镇化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内在需求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技术活动,从技术角度讲,智慧城市更强调的是在物联网这些信息基础设施上的“协同运作、全面整合、激励创新,并且具有一定的自我学习、自我成长和自我创新能力”。从结果和效果来看,智慧城市包括政治、管理、文化方面的东西,更强调以人为本、协调发展的理念。通过智慧城市建设一个和谐、美好的城市生活环境,让城市更加智能,能够为城市发展提供优化的对策和创新,形成可持续的发展内生源动力,构建人性化、生态化、协同化、公平正义的城市环境。新型城镇化的结果同样是创造一个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环境。从这一点来讲,新型城镇化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内在需求。

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思考

3.1加强顶层设计

为避免新型城镇化下的智慧城市建设出现像城市信息化中那样重复建设、无序建设、低水平建设导致的“信息孤岛”、部门壁垒,建设效益大打折扣的情况。应当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引入顶层设计的思想,统筹考虑智慧城市建设中各层次和各要素,追根溯源,统揽全局,在最高层次上探求智慧城市建设之道。应该兼顾新型城镇化中各地区发展过程中的基础设施现状、经济、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差异性,从而引导各地方智慧城市建设理性化、差异化发展。利用顶层设计,对智慧城市建设统一规划、按步实施,统一构建数据采集、交换、共享及应用标准体系,整合各类资源,探索适应新型城镇化要求的智慧城市建设道路。

3.2注重以人为本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应当抛弃唯技术论,尽管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正是有了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才有了建设智慧城市的根本支撑。但是,我们不能走向唯技术论的极端,在建设过程中一味追求高、新、特。将智慧城市建设简单等同于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无论是新型城镇化,还是智慧城市,其核心都是以人为本,为人们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种类、不同要求的智慧化服务,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智慧城市建设,应当以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为导向,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都应当如何围绕加大生态文明的建设力度、提高整个城镇化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提升为人们服务上开展工作,着力解决雾霾、食品安全、交通拥堵、城市型灾害、环境权益等社会突出矛盾。

3.3引导产业发展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建设所需资金不可能长期依赖土地出让金和财政补贴,关键在于培育城镇自身的造血功能,以产业带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条可行的道路。对智慧城市建设来说,物联网、云计算等相关技术,将带动大规模产业链的形成,包括上游的RFID和传感器的呢过数据采集设备制造产业、中游的物联网设备与终端制造业、物联网网络服务业、物联网软件开发与集成应用服务业等、下游的海量数据处理与信息管理服务业,这些产业的落地,可给当地城镇带来一次产业升级,也会带来新产业的产生,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持续动力。因此,智慧城市建设,要注意相关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引导相关产业向城镇地区落地,助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4结束语

第5篇:新城镇化建设范文

随着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召开,我们可以看出,城镇化已提升到了中国全面改革工作的重要进程上来,新型城镇化的方向和内容也比以前做了很大的调整,在核心目标,主要任务、主要任务、实现路径、城镇化特色、城镇体系布局、空间规划等多个方面,都有很多新的想法。

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完成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而不是建高楼、建广场。农村人口转移不出来,不仅农业的规模效益出不来,扩大内需也无法实现。

城镇化给商业地产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各路资本纷纷加快对三四线城市的商业地产布局,目前我们手头也有这样一个项目,所以也是从实际项目入手,看新型城镇化对我们规划行业的影响。

辽中珍珠水城位于沈阳市区西南部,距市区约30公里,距辽中县城25公里,处于沈阳1小时经济圈。基地周边有多条高速公路:京沈高速,本辽高速和辽新高速,省内外交通联系均十分便利;另有多条国道、省道均可通往沈阳和周边城市。同时基地内已有建成道路与上述对外交通连接,十分便利通畅。

现状用地主要以田园为基地,西部紧邻珍珠湖,加以散落在田间的村落构成。 包含了四个村:北长寿岗子村、蒲河村、高登堡村及丁家堡村。北长寿岗子村为满族村,尚保留部分满族生活传统及节事活劢。高登堡及丁家堡村的村落建设相对较好。其中丁家堡村有新石器遗址一处。有条件建设区现状主要为农田和鱼塘,允许建设区为村落和基地北部的湿地。 现状路况较好的为滨湖路和贯通的东西向接京沈高速的二级公路。以及沿湖步行道,其余道路主要为乡间路。珍珠湖依托蒲河水系,上至沈阳,下到辽中汇入浑河。沿岸有大面积湿地、鱼塘;农田内也密布灌溉水渠。区域快速交通路网已经形成,但“最后一公里”的快速交通连接并不畅通,珍珠水城缺少与区域交通设施的有效衔接通道。 现状规划基地内已建成环珍珠湖路、冷刘线等部分道路,道路情况较好,其余道路为村路。规划地块内池塘、沟渠较多,主要分布在允许建设区内及湖体周边,为开发建设带来困难。规划地块内多数为基本农田保护区,主要分布于村庄周围,为禁建区。

建设用地范围比较特殊,建设用地在大坝需要后退60米规划堤坝 (紫线)与宗地界限重合。

在规划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与挑战,主要是为一下几个方面:

1.交通方面,缺少“最后一公里”的快速交通连接,造成珍珠水城可达性、到达便捷性降低,影响珍珠水城的开发建设,未来需要建设快速路及LRT(轻轨)、BRT等快速交通。

2.用地布局,规划区内广泛分布的基本农田及其不规整的形态为建设用地的布局带来重大影响和调整。

3.竖向规划,基地地势低洼,低于设计洪水位,建设用土缺乏,不能实现土方的区内平衡,为城市建设带来挑战。

4.服务设施配套,规划地块内现状没有服务设施,未来建设投入较大。

5.防灾,基地内地势低洼且紧邻珍珠湖,雨季易受到水灾影响及形成内涝。

6.知名度低,未形成品牌,目前珍珠水城知名度较低,与位于沈阳东部的棋盘山比较还有很大差距。

但是同时我们也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比如说政策优势,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到2020年我国要解决约3个“1个亿”的农业人口城镇化,未来将进一步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区域方面,快速交通已形成,基地周边有多条高速公路:京沈高速,本辽高速,辽新高速,省内外五途联系均十分便利;另有多条国道、省道均可通往沈阳的周边市域。另外,基地处于辽中北部现代农业片区,辽宁西部水体保护区,依托蒲河生态走廊上的团结水库成为沈阳重要的生态保育与生态消费供应地。

我们本次规划目标也就是为了打造,全国水生态文明的新城镇,旅游休闲目的地。借鉴其他新城镇建设经验,打造城产融合发展示范区 。随着沈阳逐步进入后工业化时代,沈阳城市居民整体消费需求层级提升。沈阳城市居民消费已从生存型消费向发展消费转化,同时逐步增加享受型消费,医疗保健、休闲娱乐等消费将有进一步提高。中产阶级的发展和培育是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即是沈阳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未来沈阳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打造城乡公共服务协调区 ,新城镇的发展是沈阳城市空间拓展中的重要一环,是新型工业化的新型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载体。

在功能上助推沈阳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成为东北地区新型城镇化示范新城;引领蒲河生态经济廊道发展,打造沈阳西部独具第三代城市特征的生态活力水城;培育辽中经济发展增长极,建设城乡统筹的田园生态新城。

充分挖掘地区的景观资源与本底特色,以“富水而融之”为规划理念,引水入城,为城市景观、城市田园增添特色。经济高度发达、社会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态良性循环四者保持和谐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规划中把“建筑组团”与“田园组团”错列间隔布置,设置“都市农场”和“社区果园”使得市民在获取新鲜安全的食品的同时,保证农业用地与城市建成区的绿地相互渗透,形成特色的城市风光。以健康及自给自足的形态过生活,强调“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是具有一种低碳环保理念,文化内涵和时代的产物。它是贴近生活本源,自然、健康、精致的生活城市。打造心灵的归宿,享受慢节奏放松生活,彻底保护自然生态;传统文化的自豪感;慢食、慢行、慢谈;成为城市居民的中心,造就地方的国际化。

同时考虑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与老龄人口的增加,健康与养生养老的市场需求不断的增长,成为健康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与此同时,健康产业在医疗、卫生、保健、生命科学等领域取得的成就,健康产业将步入快速发展之路。

在产业方面,我们打造几大产业:

商务会展产业,沈阳会展市场发展迅速,主要体现在商务活动和产业活动两方面。商务会议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息息相关,目前,中国入境旅游市场中,商务会议旅游人员已占全部游客的四成,2013年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市)排行榜,沈阳排名14,在东北三省中排名第2,仅落后二大连。作为会议产业城市第二集团的沈阳,将依靠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影响力及旅游吸引力,成为东北及大东亚商务会议目的地。

旅游度假及娱乐产业,旅游市场进入休闲娱乐 消费时代,旅游收入增长率高于接待人数增长率,旅游消费增长速较快。理论上整个旅游发展过程将形成“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度假旅游”的发展路径,随着沈阳城市经济的发展, 休闲度假游、康体娱乐将成为沈阳旅游发展的新增长点。

文化创意产业,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挖掘地方风土民俗,形成艺术创作、文艺演出,引入国际家居、景观灯等设计产业形成“民族的即是世界的”珍珠湖文化。

都市农业产业,生态文明下的生态农业是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趋势,也是结束国内贫乏的食品安全危机的有效手段,利用基地内的农田发展高品质都市农业,建立都市农庄和社区果园,形成“1小时”食物供给链,保证食品的新鲜与安全。

在规划策略上,应利用现有空间走廊联系沈阳与辽中城区,拉近与二者的空间距离。 理水、营湖、筑岛

在基地内部塑造水主题景观核心,过滤湖水泥沙,增加滨水岸线长度,加强珍珠湖与基地及基地内部之间的生态联系,构筑具有珍珠水城特色的水景。

第6篇:新城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融资机制 新型城镇化建设 问题与措施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积极稳妥的推进城镇化建设,而融资机制是保障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调查表明,当前我国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镇化的融资主体和融资方式缺乏多样化、存在巨额的资金缺口、没有畅通的融资渠道且缺少完备的配套设施,这些问题必将会制约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进程。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意义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对中国现阶段发展特征的清醒认识和把握,正确理解“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意义,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型城镇化是指在“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下,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生态化、集群化及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城镇化建设,特征是统筹和规划城乡一体化,要求是不断提高城镇化建设的质量水平,充分体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新型城镇化格局——城乡统筹、生态宜居、社会和谐离不开融资机构的保障,因此必须创新城镇化建设的融资机制,提高相关资金保障能力,为更好的推荐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融资需求分析

相关研究表明,城镇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城镇人口的数量就会增加1000万左右,而人口数量的增加势必会对城市的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务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会对融资需求提出更高的标准。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融资结构上应当加快调整,提升城市功能,其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公用事业建设资金需求及公共服务建设资金需求三个方面。

(一)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

当前在我国城镇化建设中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城市道路、交通设施、桥梁、隧道及水电气暖等。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城市的承载压力变大,城市的基础设施供给不足,其主要体现在资金需求量大,使用周期长且经济收益较低。特别是在对城市的交通道路、水电网进行改造时需要的一次性投资较大,这不单纯是通过财政拨款或银行贷款所能解决的,另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都是属于公用性建设项目,其存在明显的使用周期长的问题,有些项目甚至没有任何经济收益。

(二)公用事业建设资金需求

城市公用事业建设主要包括燃气、自来水、生活用电、公共交通等。对公用事业建设投资是人们生活所必不可少的,而且一般情况下规模较大,且收益对象是一部分特定的社会成员。由于公用事业其本身的特殊属性,且价格在经营上也有一定的垄断性。在城市建设中公用事业必须依托于特定的城市环境,因此会有很大的地域性,影响公用事业的价格因素也不一样,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可以通过信贷或民间融资等方式来实现。

(三)公共服务建设资金需求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住房、就业、医疗、养老等各项社会保障设施。其具有的特征主要包括基础性和广泛性。同时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也是衡量城镇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公共服务的对象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其供给主体可以是政府机构、也可以是其他社会组织参者,其中所需要的大量资金是公共服务建设所必须的。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融资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二五”期间,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在使用上存在很大的缺口,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融资主体较为单一

众所周知,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很多市级以下的财政力量比较微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发展,影响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其主要表现为融资主体和融资方式没有存在多样的形式。城市基础设施的属性是公共产品,其投资的主体主要是政府机构,来自民间的资金比例相对较小,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成为制约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因素。

(二)融资方式缺乏多样性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政府机构是融资的主体,这就直接造成了政府需要承担几乎所有的风险,债务依存度过高给新的建设资金带来更大的压力。目前,在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融资的主要方式还是通过以土地换投资的形式,这就导致了融资方式的单一,使得项目资金不能及时到位,严重的制约了城镇化建设。

(三)缺乏融资渠道

在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缺乏融资渠道也是造成现在资金缺乏的主要问题,其主要体现在国家的金融机构对地方融资平台的贷款收紧,这就造成了地方政府的债务率过高,这也造成了地方政府融资渠道受阻,因而对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建设方面的资金不足。如果能够大量的引导民间资本的加入就可以很好的缓解资金短缺的矛盾,但实际上民间资本进人的门槛太高,不能够解决该问题。

(四)融资平台存在风险较大

近年来,融资平台已经成为主要的运作模式,但是当前对融资平台存在监管的缺失,融资规模的大幅度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政府债务风险的加大,同时在很多地方也存在融资平台运作不规范,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的情况,这都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城镇化建设资金的短缺。

四、创新城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在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下,城镇化建设进程在逐步加快,要想有更多的资金保障,就必须创新融资机制,本文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对城镇化建设项目进行科学的分类

目前对城镇化建设项目的分类主要包括两大类: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公共产品主要表现为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例如居民的基础教育、城市的减灾防灾系统等,私人产品主要是指诸如房地产项目等,这样的产品只能满足社会中一些特定人群的消费需求。因此,只有对城镇化建设项目进行科学的分类,才能合理的对政府和市场的作用范围进行科学界定,才能有利于提高融资机制的科学有效运作。

(二)对城镇化建设的融资平台进行科学规划

地方融资平台目前承担的风险正在逐步加大,从长远利益分析,这对城镇化建设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必须要对融资的制度进行改革创新,对城镇化建设的融资平台进行科学规划,首先是要对融资平台管理体制进行创新,其次要加强对融资平台的监管,最后要对地方融资平台的内控制度及治理结构进行逐步完善,从而更好的规范城镇化建设的融资平台。

(三)建立健全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所使用的资金绝大部分都来自金融信贷,因此要想建立健全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就必须建立与开发性金融的合作机制,完善城镇化建设的金融保障机制,除此之外要对吸引外资的方式进行创新,提高城镇化建设中利用外资的质量和规模。

(四)积极将民间资本引入城镇化建设

民间资本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可以通过减免税收、财政补贴、疏通民间资本进入建设渠道及探索公私经营模式等方式,将更多的民间资本引入到城镇化建设中。

参考文献:

[1]秦海敏. 如何构建完善的地方政府融资机制——以河南省为例[J]. 市场研究,2011(04)

[2]王静,张玉梅. 建立合理融资机制的有效途径探讨[J]. 商业经济,2010(21)

[3]于壮,玉山,吾斯曼. “银政合作”融资机制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初探[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3)

[4]唐好军. 建立和完善财政投融资机制的思考[J]. 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09)

[5]张艳纯,葛小南. 完善小城镇建设投融资机制的思考[J]. 社会科学家,2008(02)

第7篇:新城镇化建设范文

一、存在的问题

1.对城镇化的理解不够透彻

在城镇化建设中,许多人认识上存在偏差,认为城镇化就是要建设越来越多新的小城镇,或把原来的小城镇进行扩大或进行旧城改造,将更多的农民转化为城镇居民,试图通过小城镇建设消除农民的身份。大部分地方推出小城镇建设的量化指标,即通过把大量的农民户口转化为城镇居民户口,以此提高城镇化率。因此,不顾现状与条件,盲目大拆大建的现象到处可见。

2.对“国际化”的认识存在偏差

笔者在各地小城镇建设的调研中发现,有的人谈到“国际化”建设标准的时候,都会表现出一种不自信的言谈举止,认为“国际化”离本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太遥远,甚至还存在“本地哪有外国人来”的观念,这种不正确的认识直接影响到小城镇的建设质量。所谓“国际化”标准,并不是仅仅为了满足现在或将来外国人生活的需求,而是一种高标准、严要求,如规划设计标准、基础设施标准、绿化标准、节能减排标准等应该达到国际通行标准,以确保建设的质量。小城镇化建设不能仅做表面文章,现在不少地方为了遮盖已被破坏的山体,用非植物绿色薄膜进行覆盖,道路两侧用绿色塑料地皮取代植物绿化等,这些行为都显示出其没有真正认识到绿色发展的重要性。

3.小城镇建设思路不明

主要表现在规划滞后、建设思路不明确,这是当前小城镇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追求短期效应,盲目拆除房屋,建设农民集中区或强制农民购买商品房,这在很多地方的城镇化建设中屡见不鲜。部分地区往往是边拆边规划、拆后规划或是边规划边建设,违背建设基本规律,导致重复建设。

4.城镇化与产业发展不配套

城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往往是通过融资的方式进行,前期投入多,如果不充分考虑到产业布局及发展方向,仅仅依靠房地产收益很难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小城镇建设发展的过程是资源集聚、彰显特色的良好契机,也是充分挖掘地方资源优势、吸引外部投资的良好机会,但在当前的城镇化建设中,这种基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思路往往被忽视。

二、思考及建议

小城镇建设是当前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但需要有计划、有思路,稳步推进,不能盲目跟进,只讲速度,不讲效益。城镇化的过程也应是广大群众得到实惠的过程,更不能使广大农民失地、失业、失居。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深思熟虑,站位高远,打破制约瓶颈,打破固有思维,不能急功近利,要统筹考虑、稳扎稳打。在城镇化建设中,至少要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要因地制宜,科学定位

在城镇化建设中,规划往往被认为是首要任务,其实不然。对于小城镇建设,首先要解决的是定位问题。小城镇的定位即是一种建设思路、建设方向,定位决定小城镇的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甚至决定小城镇的生命期。定位应先于规划,定位也是小城镇建设进行决策的依据。例如,法兰克福是欧洲的中心和交通枢纽,但与中国的大城市相比,规模相当小。二战中法兰克福80%的建筑被摧毁,可以说法兰克福是从废墟中建立起来的城市。在建设中,始终围绕世界金融中心的定位进行,城市中心区林立的高楼折射出法兰克福市依托金融服务业打造独特经济竞争力的努力。法兰克福在很短的时间内重新成为欧洲乃至全球金融服务机构云集之地,有200多家德国和国际知名银行在法兰克福罗湖安家。

小城镇建设发展定位的基本思路是结合城镇的现有资源环境、历史条件和区位优势,理清其发展脉络,拟定具体的发展路径,针对地区特点,寻找发展的着眼点,规划、设计、建设、招商等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既定的定位开展。如南京江宁上坊小城镇建设,江宁2000年拆县设区后周边地区快速发展,唯有上坊基本没有变化。上坊南靠江宁开发区、高新园,北靠麒麟科创园、仙林大学城,紧临古运粮河、青龙山,是东山主城区的东大门,18余平方公里范围内有长三角最大的物流市场,有南京最大的汽车4S园,有刚刚兴起的东山国际企业研发园,内有梁武帝陈霸先陵墓故址,有古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的“祈泽池深”,可以说是产学研氛围浓厚,是小城镇建设的绝佳宝地,经过论证,最后将其定位为“智慧品质新城,国际生活社区”,定位明确后才进行全面的规划设计。

2.要注重规划,细化设计

在明确小城镇定位的基础上,要在规划和设计上下功夫。在全面的规划完成后,才能分期推进拆迁改造工作,规划必须全盘考虑,规划一旦定下后,就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不能因个人意志而改变,必须有延续性和长久性。后期的设计、建设应在规划的框架内进行,设计要精雕细刻,要在充分考虑到经济收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体现“以人为本”,注重人与自然、生态发展之间的有机联系,统筹好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的布局,如共同管廊、雨污水管网建设等都要考虑在内。小城镇建设的规划至少应做到“50年不落后,100年不后悔”,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规划设计注重生活的便利性,处处体现以人为本,满足工作生活的多元化需求。

无论是规划,还是设计,都要注重整体效应,不能孤立进行。南京江宁上坊在旧城改造中,原本将临近的青龙山纳入规划设计范围,将打造成生态型山水小镇。但由于种种原因将青龙山划归基本成型的麒麟科创园进行开发利用,这可以说是小城镇建设在规划上的一大败笔,得山得水的宝地因缺少山体而使得原本为“智慧品质新城,国际生活社区”的定位大打折扣,因此定位一旦确立,规划就得紧紧围绕定位进行。

3.要挖掘文化,彰显特色

第8篇:新城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经济增长“新常态”;新型城镇化建设

一、经济增长“新常态”下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1)保证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举措。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成为经济增长“新常态”。一方面,要避免跌入“中等收入陷阱”,顶住经济下行的压力;另一方面,要避免在刺激经济时引起物价的大幅上涨,必须需要充分利用城镇化自身具有的巨大市场需求、供给能力,保证经济维持一个合理、稳定、较快的发展速度。

(2)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推力。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对投资、出口的依赖程度依然较高,三产比重偏低,贫富差距依然较大。搞好城镇化有利于减轻经济增长对出口、投资的依赖,也有利于新兴产业的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应用;城镇化通过人口市民化、社会保障体系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措施,可以为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地区差距等突出问题的解决提供契机;城镇化能实现资源能源的集约利用和生产生活废弃物的集中处理,能够切实减轻经济社会发展对环境资源造成的破坏。

(3)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平台。新型城镇化推动过程中的产城融合、农村土地的有序流转,有利于保障城乡就业这一“民生之本”;农民工的市民化和棚户区改造等重点工作,有利于改变农民工和棚户区居民居住条件差、家庭收入少、保障水平低的现状,改善底层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城市交通、地下管网、废弃物处理等基础设施配套的加强,加大了对城市水源、空气质量的检测和保护力度,有利于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克服城镇化粗放式发展带来的各种弊端。

二、经济增长“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处理好几个关系

(1)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随着城镇人口增多和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的落实,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投资将继续增加,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有助于减轻政府负担。解决农村人口进城就业和定居等问题,应主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政府在确保城镇运行基础上,要做好规划,完善产品和服务价格形成机制,提高市场资金投入比重。在公共服务方面,政府要确保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教育、医疗、居住等方面应放宽准入门槛,充分发挥有条件市场主体的作用。需要强调的是,无论市场,还是政府,在推动城镇化进程中都必须尊重国情,遵循城镇化的内在发展规律,既要纠政府主导城镇化的偏,也要避免单纯市场主导城镇化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累积,只有优势互补、及时补位,才能相得益彰。

(2)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过去,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是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导致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愈加严重,资源短缺与环境破坏给城镇化发展带来巨大压力。目前,我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供水不足,其中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城市能耗不断加大,机动车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交通拥堵、尾气排放、城市热岛效应等诸多问题,大中城市及区域性大气污染日益严重。同时,近年来具有高污染风险的重化工业成为我国沿海新兴工业基地的产业主体,能源密集型、高碳排放型的产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相当突出。加上一些企业偷排漏排,对脆弱的沿岸生态造成威胁,使环境的承受能力趋近极限。因此,未来如何在有限的资源环境条件下把握城镇化的速度与规模,科学统筹城镇人口分布、产业发展、资源消耗与环境保护是我国城镇建设中必须处理好的问题。

(3)城镇与农村的关系。城镇在创造就业、增加收入等方面要显著优于农村,城镇对人口的吸引力也要强于农村。一些国家发展的经验表明,如果在城镇化进程中,不同步发展农村,城市贫困人口增多将会带来“贫民窟”等城市病,同时也会出现农村的凋敝。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和农民大国,有13亿多人口,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要靠“两条腿”走路。未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还将不断提高,但居住在农村的人口规模仍然会相当庞大,必须要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三、经济增长“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路径

(1)推进“四化同步”。一要两化融合。即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因为信息化离不开工业化,可以说没有工业化就没有信息化,信息产品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工业产品,或者说要通过工业品来传递信息。通过工业化促进信息化,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工业化进程。二要产城结合。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通过特色产业的发展,发挥资源、交通、区位优势,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撑。发展个私经济,引导农民向城镇有序流转和聚集。充分利用公共投资的导向作用和基础设施的带动作用,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发展一批产业集聚、集约经营、规模经济明显的工业园区和特色产业区。高度重视服务业的发展,提高城市对劳动力的吸纳消化能力。三要以工促农。从国际上看,一些国家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注重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较快地迈进了现代化国家行列。也有一些国家由于忽视农业和农村发展,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结果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甚至造成社会动荡。因此,必须以城镇为依托,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农业现代化。

(2)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一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核心,分层次放宽进城农民落户条件,引导农民向城镇有序转移,形成科学有序的人口城镇化机制。在户籍改革政策制定上,以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为重点,以居住年限、就业年限、参加社保年限为基准,适度放宽大型城市,进一步开放中小城市,全面开放乡镇,促进人口在大、中、小城市和乡镇体系中合理分布。二是突破土地资源制约。对存量土地挖潜,加大对闲置土地的处理力度,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推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进入市场流转,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流转机制,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定居规模相挂钩、新增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与当地土地开发和整理数量相挂钩的机制。三是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要放宽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权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解决好城市基础设施的服务定价问题,让投资者有长期稳定的合理预期和合理收益;丰富直接融资手段,探索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发行市政债券等城市建设融资手段,提升金融对城镇化的支持能力;鼓励有实力企业参与小城镇建设和村庄整治。

(3)改进和加强社会管理。一些国家的经验表明,城市化率在50%左右是社会矛盾集中爆发期。因此,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城镇社区管理,尤其是加强针对 市民的服务和管理,逐步适应以城镇人口为主体和核心的社会管理。要针对流动人口和留守人口做出妥善安排。这部分人口,解决得好,将是发展的根基和源头活力;否则,将是发展的陷阱,城市化、现代化的陷阱。城镇化涉及城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涉及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各个层次,必须加强对城镇化进程的综合管理。要建立强有力的推进机构,加强制度建设,构建制度化的区域合作机制。要打破行政壁垒整合行政区划,适度合并村、镇。要积极探索符合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的行政管理体制,建立与城镇密集区特点相适应的城镇区划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J].行政管理改革,2014(4).

[2]张占斌.经济中高速增长阶段的新型城镇化建设[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1).

第9篇:新城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新型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01

一、我国目前城镇化与信息化融合管理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步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在不断地加快,随着城市化水平的加快,我国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在不断加大,中国的城市迅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速度达到世界同期进程的两倍。1980年世界城镇化率平均为40%,而当时中国不到20%。到1999年,世界城镇化率平均为45%,中国为31%。2007年末,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44.9%,2010年49.68%,2012年达到52.57%。但是城镇信息化的管理方式远远不能与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相匹配。

二、城市化信息管理的必要性

(1)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要方向,信息化管理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关键,大力推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新型国家的必要选择,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状况要求我们推动城市信息化的管理水平,形成新一轮的经济增长点

(2)我国当前城镇经济发展的模式要求我们对城镇进行信息化管理。农业的发展与城镇的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信息技术是现代农业的支撑点,尤其是在当前这样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信息化技术在发展集约、高效、生态农业方面有着确定性的作用,目前,农业信息量大、种植种类繁多要求建立农业标准化信息管理体制;同时,在城镇工业发展与产业升级过程中,也需要信息化来提升竞争水平,提升管理效率,信息化对城镇的长期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信息化时代需要顺势而为。在发达国家,原始的工业结构正在被信息化的社会结构所取代。目前,中国处于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时期,在这种趋势下,城镇化将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城镇由于人群的爆发式聚集和产业升级遇到的瓶颈,以及由此带来的城市管理、资源匹配、环境发展、民生需求等诸多难题,都要求有更有效的手段去整合协调,信息化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三、城镇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城镇化的信息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技术方面来说城市化信息管理分为空间信息技术和管理信息技术这两个方面;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说分为管理层应用和服务层应用这两个方面。然而,不论是从哪一个角度来看,城市化的信息管理内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的整体规划和设计。在对城市建设进行信息化管理时主要是对城市的整体规划和设计进行分析与管理。

(2)重要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在城市信息化管理时,城市管理者要具备一定的技术信息能力,只有管理者掌握了信息技术,才能更好的对城镇进行信息化管理。

(3)城市数据的集中采集和分散管理。对城市化进行信息管理必须对城市的各种数据进行集中采集与分析,然后对信息进行分散的管理方式。

(4)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利用。要想发挥信息化管理的作用,就必须开发城市信息管理系统,只有具备具体的系统,才能对城市信息进行管理。

四、加快我国城市信息化管理的方法

加快实施和推进城市信息化管理的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城镇中大力普及信息化知识和技术。由于欠发达的地区,城镇化发展比较闭塞,居民对信息这个概念的理解不够全面,更不知道如何进行信息化管理,因此,可以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在城镇内普及信息化方面的知识,并且引进相关的技术。

(2)走集约型的产业化信息管理道路。由于小城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规模都比较小,因此,对小城镇的信息化管理必须采用集中管理的模式,通过建立共同的信息数据库,加快城镇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对城镇中的小型企业进行整合,进行集约化管理,缩小管理规模。

(3)充分发挥城镇区内的现有优势。对城镇的信息化管理要根据每个城镇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利用当地的经济结构、特色产业和资源优势等进行管理,减少城镇信息化管理中的资金。

五、信息化管理为城镇发展带来的效益

信息化管理将为城镇发展带来明显的效益。首先,信息化管理有利于优化城镇工业的结构,加快我国工业化的发展速度,为城镇工业化的发展提供动力。其次,信息化的管理方式,有利于人们快速的发展信息服务,使信息化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再次,信息化的管理有利于加快城镇化的发展速度,避免城镇发展过程中的误区,提高城镇发展的效率。最后,信息化管理不仅给城镇带来了发展,也为产业的发展创造了便利,信息化管理有利于促进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创造新动力。

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在促进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同时,还为城镇化的管理带来了便利,促进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城镇工业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工业的发展模式,促进了城镇工业化的发展,加快了城市工业化的速度;信息化的发展为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创造了动力,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信息和科技方面的知识,逐渐加快了农业信息化的脚步。信息化的管理促进了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这四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关系,互相影响,互相发展。

六、结束语

加快城镇信息化管理,不仅可以实现信息化、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同时还可以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虽然在城镇化的建设下,城市管理的信息化也在加快,但是由于基础设备不够完善,城市信息化管理的任务依然是一个关键难题,加快城市信息化管理需要在网络的基础上加大对信息化管理的宣传,让人们认同城市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并从政府管理的角度高屋建瓴、统筹发展。

参考文献:

[1]毕如田,李茜.小城镇信息化建设的思路与方法[J].小城镇建设,2008(10).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