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影美丽人生范文

电影美丽人生精选(九篇)

电影美丽人生

第1篇:电影美丽人生范文

—由电影《美丽人生》想到的

每天走在匆忙的人生的路上,追求着自己所谓的幸福。但是,什么是幸福呢,生活中数不清的鸡毛蒜皮,使我忙的回不过神来思考这个问题。非常有幸得到老师的推荐看这部影片,能够有机会反省一下自己的生活目标。

《美丽人生》是一部由意人利著名导演罗贝尔托·贝尼尼自编、自导、自演的作品,获过众多奖项。最初看到《美丽人生》这个片名,我以为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人快乐、幸福、充实的一生,毕竟这样的一生才算美丽。影片的前半部分的确如此。主人公基多是一个风趣幽默且幸福的人,他用自己的幽默给他的妻子与儿子带来了快乐。然而,影片的后半部却是讲述他们一家在纳粹集中营的生活。主人公为了不让儿子幼小的心灵受到打击与伤害,用各种谎言善意地欺骗儿子,并告诉他:“一切只是个游戏,游戏结束后,我们便可以回家。”最后,主人公为了寻找自己的妻子而送命,但他给儿子留下的并不是集中营灰暗的回忆,而是个美丽的“游戏”。

通过这部影片使我认识到,幸福是一种态度、一种由内心向外散发出来的感觉。社会生活的物质载体性,使得我们过多的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获得和享受一定物质的东西上面,而轻视了内心的感受。在这部影片中,朵拉多次表露出对上流聚会的厌恶,强调她自己只想过简单、平凡的生活,直至最后不过家人的阻挠,在基多的帮助下从与鲁道夫的订婚宴上,骑着白马逃离出来,然后和基多一起过着简单而又真实的幸福生活。而在现实生活中,激烈的竞争和所谓的争强好胜,使得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为生活的虚荣而累,硬生生的给简单的生活本身披上虚荣、华丽的外衣,用以展示自己的幸福。

爱是一切幸福的来源。 首先,智慧之舟中的感人亲情。影片中,战争的残酷侵袭着生话中的侮一个角落,也侵蚀着侮一个人的心灵。父亲尘多为了让贵年中的儿子乔舒亚快乐健康的成氏,稚嫩的心灵中小被打上香暗的烙印,用他黑色的幽默,机智与风趣给儿子的心灵输送阳光与雨露。当面对儿子的疑问:为什么商店门上挂着犹太人与狗不准进入的牌子?基多机智的回答说:我们开的书店就不挂这种牌子。儿子说:我们也挂一个。父亲说好,牌子写什么呢?儿子想了一下,孩子气地说:野蛮人和蜘蛛不许进书店。看似简单的对答,但却既化解了儿子的疑惑,又不使纳粹对犹太人身份的贬斥混入儿子的心灵同时,对纳粹的憎恨得以巧妙的表现。

从电影故事进展五年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纳粹来了,基多一家的幸福生活,这时候才发生了戏剧性变化,《美丽人生》由喜转悲,生活不在是喜剧。美丽的人生,充满了血腥。基多被迫带上小男孩约书亚,在刺刀威逼下登上了开往集中营的闷罐火车。妻子朵拉舍去求生之望,尾随家人一起,主动跟上基多和约书亚,来到残忍不堪的犹太人集中营。这时候我才发现,男主人公曾经一向开怀的那种大笑,不再显得由衷。这时候的基多,他挂在脸上的是苦苦的笑,隐痛的苦笑。基多开始心事重重,为了保护自已可爱的孩子,不让他的小约书亚心受创伤。基多总是貌似开怀的骗自已的孩子,说我们在这个集中营的生活,只是暂时的,这只是玩一个挣分的游戏。这是一个挣够了一千分之后,我们就可以赢得一辆坦克车,并且获得人身自由的游戏。小孩子约书亚喜欢玩具坦克车,那是每一个孩子纯真的天性,游戏是孩子的生活一角。

影片中,导演用了不少夸张的手法与一些巧合更加突出地表现这一家三口的感情深厚,也为剧情的发展作了很好的铺垫。片中主人公有一个美丽而幸福的家庭,他为他的家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一生是美丽的。片中的儿子有一个美好的童年,有一个风趣的父亲,父亲带给他快乐,使他的人生有了一个美好的开端,他的人生也将是美丽的。片中的母亲有了一个快乐的丈夫和一个可爱的儿子,她的人生也因此而美丽。人生的美丽也不单指快乐,更强调人生的意义,人生便因意义而美丽。聪明、勇敢和善良的人们都能缔造出美丽的人生。

《美丽人生》中,游戏对于父亲,一方面是为了迎合儿子。另一上方面可以说老爸童心未泯。这是一个真实而又美丽的谎言。一个让人笑看又心痛的动情故事。这是父与子的生死游戏。《美丽人生》这种艺术情境的手法,显示了意大利人民开朗乐观的一面,并且影片随时随地用逗乐搞笑的效果,神奇的将一个看似不可能发生的童话般故事搬上银幕,《美丽人生》是借用了喜剧的基本原素,进行悲剧演绎与铺排。喜剧只是《美丽人生》的一个善良外套,其真正核心应当是悲情的。

影片《美丽人生》中间,父亲基多一点都不愿意自已儿子幼小的心灵因战争苦难而阴暗。基多害怕小约书亚的心灵从此蒙上悲惨阴影。于是导演尽量渴望,把《美丽人生》拍得童真再显,拍得温暖。在影片《美丽人生》当中,有这样两处场景,镜头表达的寓意非常。第一处场景,书店前的父子对话:小约书亚问父亲:为什么商店门上挂着犹太人与狗不准进入的牌子?父亲回答说:我们开的书店就不挂这种牌子。小约书亚说:我们也挂一个。父亲说好,牌子写什么呢?小约书亚想了一下,孩子气地说:野蛮人和蜘蛛不许进书店。第二处场景在犹太人集中营里,播放的歌剧。在纳粹惨无人道的血腥集中营里,基多一方面求生心切,另一方面千方百计想和隔壁女监里的妻子取得联系,他渴望向多拉报一个信息,告诉多拉,这一边父子平安。终于有了一个机会,基多利用广播喇叭,播放了多拉从前喜欢听的歌剧。听见这动人乐声,多拉心里明白了那边的父子还活着。一家人一边游戏着暗淡的人生,一边艰难渡过每一天。

第2篇:电影美丽人生范文

关键词:电影;《美丽人生》;评析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4-0207-01

《美丽人生》由意大利著名导演罗伯托・贝尼尼自编,自导,自演,上映于1997年反映二战时期在德国纳粹集中营发生的与爱有关的故事。主人公基度以幽默,积极地形象出场,画面基调晴朗明快。语调高昂,伴有轻松的音乐。基度意外与他的公主―女教师黛莉结实,看似偶然的相遇,成就了这个幸福的家庭。一家三口以及基度舅舅被遣送到纳粹集中营,为不让年幼的儿子感到恐慌,基度为他的想象力,为儿子编造了一场最终胜者赢得真正坦克的游戏。儿子赢得了游戏,基度用自己的牺牲换来了妻子与儿子的相聚。正如影片结尾祖舒华独白:“是父亲的牺牲,给与我的恩典。”

影片获得了第七十一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最佳男演员,最佳原创电影音乐等二十八项国际性大奖。

初看这部电影,影片的开始到二分之一处,充斥着意大利人的喜剧味道,并没有对纳粹和悲剧的描绘。刘震云先生:“所有悲剧都经不起推敲,悲剧之中,一地喜剧。”这句话反射到这部影片当中。一个追求爱与自由的犹太人基度,在餐厅应征侍应,他鞠躬从90度到更低。“向日葵头很低是因为它枯萎,你是侍应,不是下人,你为他人服务,上帝也为人类服务。”出自片中,记忆颇深。人生而平等,乐观与坚强的人是上帝造物的恩宠。灵魂对于苦难的的承受并不都是眼泪和辛酸的浇灌,人不应生活在卑躬屈膝下。

法西斯带走基度一家,无辜的犹太民族是不幸的。基度作为父亲,尽管他清楚地知道,一家人将要面临的是死亡,但他没有相信眼泪。他成就儿子的胜利,也是整个犹太民族的胜利。影片的后半段承载了一个父亲,一个家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悲欢离合。纳粹的暴力残杀摧残着人的身体,一个全镜头下,集中营森严的围墙,德国兵麻木,狰狞的面孔。然而,基度是笑着的,祖舒华是笑着的,他们的公主黛莉是笑着的。上帝给予他们同情,是生命的延续让苦难望而却步。与小镇的阳光一样,他们的怀抱与这个世界温暖相拥。

导演贝尼尼在创作前领略到托洛茨基在等待行刑时写下这样一段文字:人生是美丽的,我忽然受到了很多启迪。人生也许残缺不全,生命也许阴霾昏沉,但我们可以选择宽容的心态去包容一切的遗憾。我们应该懂得,自己才是人生这个游戏的主宰者,我们应该做的是,永远微笑。在片中扮演罗伯托・贝尼尼妻子的尼可莱塔・布拉斯基,在生活中也是他的妻子。

贝尼尼在狱中穿的衣服的号码跟卓别林在《大独裁者》中的一样。睡觉前基度和朋友开了段关于叔本华的玩笑。叔本华是希特勒最喜欢的哲学家之一。基度的故事是托洛茨基笔下真实的写照。116分钟里,承载了爱情,亲情,人生观,民族观及淳朴生命。拥有温暖的质感,清新、达观,而又生机盎然。祖舒华躲在黑色的箱子里,那里是父亲为他铺满橄榄枝的世外桃源,没有硝烟,没有伤害,没有眼泪。祖舒华等待着胜利,等待着生日最大的礼物。基度的父爱,像涓涓细流,扣人心门。对生命的挚爱与包容,是整个犹太民族的写照。没有人不为人性的光辉感到。海阔天空,基度的生命在儿子与妻子相聚的那刻,春暖花开。

影片是个谜题,越多越看不见的谜底,是黑暗。无边的黑暗侵蚀着德国纳粹卑微的人性,笼罩着密不透风的围墙。这是个简单的故事,却不易说。基度的人生走得短暂匆忙,就像犹太这个民族。他们无畏死亡的恐惧,毅然地为人类的进取引领和探索。祖舒华在爸爸开的书店里说过这样的话:“野蛮人和蜘蛛不许进入书店”。童言无忌,却是每个遭受法西斯迫害的犹太人心底的声音。二战,成就了生命。导演用淡淡的眼泪让我们记住了他,记住了美丽人生,记住用笑容行走人生。

音乐的运用也成就了《美丽人生》。意大利作曲家皮奥瓦尼赢得了最佳音乐原创奖。影片的开始,基度和朋友行驶在宁谧,清凉的乡间小路。此时影片的音乐响起,节奏轻快富有弹性,配合了电影画面基调,给观者身临其境之感。影片的第二次运用是在基度冒充罗马视学官,在教室里所发生的富有喜剧性的情节。这里的音乐运用更加符合主人公基度的人物性格,滑稽,幽默。第三段是一家三口在自行车上快乐的穿梭在街道小巷。一家人幸福的表情,无需言语,在音乐的映衬下格外夺目。除了运用较为完整的音乐段落,在影片的其他音乐中配有主旋律的变奏。

在黛莉与基度在剧院看演出时,音乐剧为德裔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的《霍夫曼船歌》。在影片的后半部分,身在纳粹集中营的基度为深爱的妻子再次发了这首《霍夫曼船歌》。温柔和谐的女声二重奏,用一种无声的,舒缓的方式,寄去了基度对妻子无限的牵挂与思念。

音乐的运用颇有意大利地域特色,变奏部分不失感伤浪漫复古的气息。同为反映二战题材的影片,《美丽人生》没有《辛德勒名单》那样残酷痛苦,它娓娓道来这个有关与人,有关于生命的温暖故事。贝尼尼导演没有嘶吼,他优雅的轻声歌唱,对生命与爱的赞美和对战争的批判。生命,是人类的恩典。我们不再看到二战弥漫的硝烟与残酷,我们看到的是人性的光辉和电影本身给我们的潸然与馈赠。感恩生命,这场轰轰烈烈的恩典。

第3篇:电影美丽人生范文

《孔雀》中的小城市中国遍地都是,千人一面。市中心有条主要街道,全部的繁华聚集于此。

平日逛街,主要逛这条街,随便哪天在这条街上都要碰到熟人。商店,中小学校分布在城市各处,近郊有座沉默的军营,还有一座都爱叫的人民公园。

在白天人群鼎盛的时候,有一种苟且的气息。夜晚或是雨雪天气,人迹稀少,城市荒芜起来,就有那种劫后余生的景象。

很多人和我一样在这样的小城市成长,然后离开。面对这样的城市,我总有一种无法诉说的感慨。这些小城市,就像是无数流落民间的技艺之人,在他们当中有着劳苦无常的命运的证据,一生不被诉说的沉寂衰败的时光。

――摘自《孔雀》剧本序言

Q:说说你对安阳的定义?

A:安阳是我生长的故乡,但故乡并不意味着是一生要驻留的地方,或许故乡只是暂时的寄居地。

Q:电影中人物对大城市的幻想和憧憬,也是你年轻时最真实的感受吗?

A:肯定有我真实的感受,但这种情感是每一代人都会共同面临的。无论是否会被理想所成全,情感和话题是代代相传的。

Q:你从北京转业回到老家安阳,这种选择在当年相当逆潮流啊?

A: 因为部队的创作环境不适合我,所以坚持转业。但当时无法留在北京,只能随档案回到老家。那是一种很想留在一个地方,却不得不告别的人生无奈。

这城市什么都有,只少点希望和爱情,可这两样东西不是每个人都想拥有或可以拥有的。

1996年,李樯再次来到北京,开始居无定所的北漂生活。从事媒体行业的同时,寻找做编剧的机会。

王彩玲,她刚出现时三十五六岁,看着似乎比她的实际年龄还要老。她属于那种“从来就没年轻过的类型”。她是孤独的,对整个社会有种对峙的心理,她的精神是清高的,但在别人看来她是自卑的。她整个人身上惟一美的地方是她说话的声音和唱歌的声音,那么明亮,圆润,光洁,像夜莺一样,只听她的声音该以为她多么美。她一出现就让人觉得宿命,这宿命感一直笼罩在她的脸上。

――摘自《立春》剧本人物小传

Q:对北京怎么定义的?

A:北京是很多人向往的神圣之地,象征着光荣和荣耀。就像当年革命青年想去延安,俄国青年想去莫斯科。

Q:转业回到安阳后,你第二次又来到北京,这与第一次来读书不一样,这一次是北漂?

A:当时我靠着一腔热血,和的心态又从安阳来到北京,接受居无定所,没有固定收入,一种很虚无的生活状态。当时经历了给别人当,结果不署名,写完了,却被骗不给钱等等很多的遭遇。

Q:来到所向往的北京,会有“永恒的异乡人”这种感觉吗?

A:每个人在每个地方都会有这种感觉,甚至故乡也是异乡,没有所谓真正的故乡。

如一切爱过的人一样,没有谁比谁的爱更是爱,爱从来就未有过得失,它只在你心中被拥有过……

1999年,三年的北漂生活在颗粒无收的结果中被迫宣告结束。2000年李樯再度回到老家安阳。

生活本来就不容易,一直都是这样,我妈从前是这样,我现在也这样,你以后也是一样。

上海出租车上 夜 外 冬

姨妈和女儿及女儿男友坐在车里。

每人腿上放一个大包。

姨妈t望车外,是上海的夜晚,灯火辉耀,晶莹剔透。

这城市的夜晚,仿佛宇宙的某个星际,光华璀璨,遥不可及。

画面隐黑。

东北鞍山集贸市场 日 内 冬

一个大塑料顶棚的市场,人声鼎沸,挤满了卖各种商品的商家。

姨妈和丈夫买鞋。

鞋都摆在一张行军床上。

姨妈坐在鞋摊后。丈夫在一旁倒腾纸箱。

旁边一个摊贩随手打开收音机调台,他停在一个京剧节目。

唱的是《锁麟囊》里的《春秋亭外风雨暴》,老潘也曾经唱过那段。姨妈下意识地扭头看了那收音机一眼。

姨妈回过头,人有些迷惘,她从床下拿出一个铝饭盒,打开,拿出一个馒头就着菜吃起来。

画面渐渐隐去。

――摘自《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剧本119,127,129场

Q:再次回到安阳心态有不同吗?

A:一种只想给自己一个交待的心态。我始终觉得我不是写不出,而是没有遇到好的机会。但如果再写不成功,就会决定把写剧本只当作一种爱好。

Q:你笔下的很多人物最终也没实现理想,或都输给了生活。你认为相对于那些来到大城市实现理想的人,他们是失败者吗?

A:我认为他们不是失败者。因为,心中有热爱,和把那份热爱变成职业是两回事。如果心里的这份热爱是心灵最愉悦,最幸福的驻留地,那就很难说热爱成不成功。换个角度,那些实现目的的人就算成功吗?比如他们实现了愿望,但他们能实现的多好?他们依然是陷入其中,依然是有困苦的。

我一直自以为是地把那些人定义为“挽歌”。时光过后,我才后知后觉地辨识出他们身上自始至终所散发的“颂歌”的性质。

2005年,李樯编剧电影《孔雀》获柏林电影节银熊奖评委会大奖。2006年,编剧《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入围了金马奖,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2007年,编剧电影《立春》入围第27届金鸡奖及第3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编剧奖。2011年,编剧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赢得第50届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2013年,荣登编剧作家富豪榜。2014年编剧电影《黄金时代》,入围第51届金马奖最佳原创剧本奖。

为什么活着?因为这世界有我死不瞑目的东西。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意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意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的世界里,我不愿意去。

我不能选择怎么生,怎么死,但我能决定怎么爱,怎么活,这是我要的自由,我的黄金时代!似水流年是一个人所有的一切,只有这个东西,才真正归你所有。其余的一切,都是片刻的欢娱和不幸,转眼间就已跑到那似水流年里去了。我所认识的人,都不诊视自己的似水流年。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还有这么一件东西,所以一个个像丢了魂一样。

我只愿蓬勃生活在此时此刻,无所谓去哪,无所谓见谁,那些我将要去的地方,都是我从未谋面的故乡;那些我将要见的人,都会成为我的朋友。

――摘自《黄金时代》剧本萧红语录

Q:现在回想走过的人生岁月,哪一段是你的“黄金时代”?

A:黄金时代是诗意的,浪漫的,有乌托邦色彩的一种想法,可能身处当中的人未必能感受得到。对于我本人,我是不对十全十美的岁月抱有奢望的,我不觉得有经历过黄金时代,也不知道未来会不会有。

我觉得人与人生都具有强烈的“观赏性”。其实人和人之间一生都在互相欣赏,某个人的喜讯和丑闻,落魄与荣华,四周人尽收眼底。

此时此刻,北京某咖啡馆中某个安静的角落。一袭黑衣的李樯正在接受记者访问。

Q:回想北漂的那段经历,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A:北漂的经历对于我,无论是对社会的认知,人生的感悟,还是形成自己的精神世界,都起了非常大的决定性作用。

Q:《黄金时代》尘埃落定后,和你的预期有不同吗?有什么感受和思考?

A: 没有特别不同的感受。我写之前就预料到会有很大的争议,但电影应该有新方向和不一样的尝试。我始终认为《黄金时代》是我最纯粹的一次写作。我觉得很幸运,也很欣喜,能够在这样的一个电影时下这样一部作品。

Q:你认为在当今社会,会有一部电影能达到艺术和票房的统一吗?

第4篇:电影美丽人生范文

电影理论家卡赞斯基曾经指出,电影是一种造型艺术,这是电影与绘画、雕塑等艺术异曲同工的地方。因此电影有必要给观众带来一种视觉上的审美享受。另一方面,比起绘画和雕塑来说,电影的受众面更广,观众中既有大众也有精英,因此电影有必要兼顾不同的审美口味,但从整体来说,大众的审美水平是在逐渐提高的,电影美术在追求唯美的路上也有继续深入的必要。以王家卫的怀旧经典,上映于2000年的电影《花样年华》为例,故事本身并没有新意,情节也不扣人心弦,而人物的情感如果从电影的其他元素中剥离出来看也很难说具备什么美感,只是两对夫妻各自的婚外情而已,主人公周慕云和苏丽珍各自的爱人出轨,两人在商量对策的同时也产生了微妙的感情。但是这部电影一直被视作王家卫的代表作,也获得了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奖题名,那便是因为在电影中王家卫将电影的含蓄美和张扬美艺术法则用到了极致。如在场景设计上,周慕云与苏丽珍居住的楼十分狭窄而阴暗,两人不得不在逼仄的楼道中来来回回相遇,这表明了两人在道德的压力下对于情感的克制,就如同苏丽珍对周慕云同时也是对自己提醒的那句“我们不会和他们一样”。还有多次出现的路灯这一意象,苏丽珍在路灯昏黄的光晕中显出一种孤独而袅娜的美感。与含蓄相对的则是一种张扬,女主人公苏丽珍在影片中变换了数十套旗袍,甚至仅仅是为了出门去小面摊的一小会,她都要梳洗打扮一番,这不光是为了体现苏丽珍的优雅与教养。旗袍颜色或是白色加蓝色,或是白色混淡黄色等,在那个昏暗而压抑的环境中,显得十分艳丽夺目,这其实代表了苏丽珍内心无处释放的热情。旗袍的颜色与两人的感情走向是相呼应的,例如在苏丽珍去周慕云的宾馆找他时,换了一身红色的旗袍,而宾馆的窗帘、床和墙壁也都是不同深度的红色,这与人物当时热烈的感情是吻合的,这是两人仅有的美好时光,尽管苏丽珍约束着自己,但是旗袍的颜色暴露了她的内心。而在苏丽珍决定和周慕云一起离开香港去新加坡开始新的生活时,她换上了代表新生的绿色旗袍。这种浓墨重彩更衬托了前文中的含蓄。这两种释放美的方式合在一起,造就了一种怀旧而伤感的美。

二、对影片内涵的表达

在数字技术逐渐普及以后,为技术而技术的电影也随之出现,这样的影片由于追求绝对的艺术美,反而因为缺乏审美情趣和内涵而让观众很快遗忘。即使是在好莱坞的商业大片中,也总要强调对某些美国文化价值观中的精神内核进行阐述,避免使影片沦为一部空洞乏味的数字技术的教学片。因此,成功的电影美术是不能只注重创造视觉奇观的,一部有搬上银幕价值的原著或剧本本身就存在着深厚的内涵,对它们的挖掘需要多个部门的共同协作,美术也责无旁贷。这一点在张艺谋的电影中体现得尤为突出,一般来说,他具有挑选剧本的慧眼,而摄影出身的他对于美术亦不外行,从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影片一般都能有不错的反响,例如改编自《妻妾成群》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改编自同名小说的《金陵十三钗》等,而那些由张艺谋及其团队自行编撰剧本的电影,如《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就饱受诟病,人们批评这些电影并不是因为其在美术上的不到位,张艺谋的影片绝大多数情况下艺术手段都是到位的,人们反对的是其形式大于内容,让电影只剩下一张美丽的“画皮”。这方面的正面例子是同为商业片的《角斗士》,同样是刻画一个庞大的帝国,影片把握住了罗马的时代气质,为观众展示了气势恢弘的竞技场,人来人往的市集,金碧辉煌的皇室宫廷以及壮观的战争场面,将一个在历史上不可复制的帝国重现了出来。但是影片之所以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还是在于它的精神内涵。主人公马克西蒙斯的利剑是指向暴君的。前面关于古罗马宏伟气魄的美术设计是为了人物的情感和矛盾冲突铺垫的,马克西蒙斯一心想在宁静的乡下与妻儿厮守,想从奴隶的身份解放出来重获自由而不可得,老国王希望罗马恢复共和制度而不可得,暴君康莫德斯一心想获得姐姐的爱情和子民的尊重而不可得……最后正义还是战胜了邪恶。影片的美术并没有成为暴君的帮闲甚至帮凶,人们会看到奢靡的罗马皇宫与贫苦的民间形成对比,在人山人海的角斗场上看到的是人类对自由的永恒追寻。

三、结语

第5篇:电影美丽人生范文

一、美国电影中女性的爱情观

《乱世佳人》中的女主角斯嘉丽生活在一个复杂混乱的时代,经历了美国著名的南北战争,在战后秩序混乱的环境中艰难求生。她出生在南方种植园奴隶主的家中,家境优越、衣食无忧。她活泼可爱,率性而为,父亲十分偏爱于她,这使得她更加骄纵任性。斯嘉丽美貌非凡,很容易吸引男孩子的注意力。在她的脑海中,她本就应该受到异性的追捧,人们都应心甘情愿满足她的要求。她爱上了艾希礼,十分相信自己的魅力,笃定艾希礼一定也是爱自己的。在她得知艾希礼即将订婚的时候,失落多过了伤心,固执地觉得艾希礼是不得已才另娶她人。为了报复艾希礼,在随后举行的舞会上,她对每一位异性都殷勤热情。即便她并不喜欢这些人,但她仍想用他们的逢迎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并试图报复艾希礼。她勇敢地向艾希礼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并满怀希望地等待艾希礼的热情回应。而现实使斯嘉丽生平又一次失望了,艾希礼拒绝了斯嘉丽。骄傲无比的斯嘉丽羞愤不已,但她仍然坚定地爱着艾希礼,不想放弃。她性格中的骄傲自负与她对待爱情的执著坚毅在此时矛盾地交织在一起。斯嘉丽穷其一生都在飞蛾扑火般地追求这段感情,并始终勇敢地为爱人牺牲。她把爱情作为一件最神圣最纯洁的事,可她自己的感情却是有些盲目甚至有些愚蠢的。在许多年的时间里,这份感情一直是她面对生活带给她的种种磨难的倚仗。只有艾希礼能让她在一次次的绝望之中仍直面苦难,能给她对未来的希望。

美国内战爆发之后,艾希礼应征入伍,他临行之前恳求斯嘉丽代为照顾自己的妻子。斯嘉丽并不喜欢玫兰尼,但因为艾希礼还是勉强答应下来,她愿意为了爱人做出这样的牺牲。玫兰尼即将分娩的时候,她与斯嘉丽所在的亚特兰大即将沦陷于北军之手。战争的火焰切实地蔓延到了斯嘉丽的身边,周围的人都逃离了危在旦夕的家园。只有她孤立无援地留在危险的地区照看玫兰尼,忠实地履行她对艾希礼的承诺,最终使玫兰尼脱离了生命危险。在这段时间里,斯嘉丽身上的光芒愈加明亮,她对爱情的纯真与热忱深深地打动了观众。即便这份感情仅仅存在于斯嘉丽的幻想之中,但她依然坚定、义无反顾地付出。

现实中的斯嘉丽理智而实际,但在感情问题上却始终是一个追求浪漫与完美的理想主义者。在之后的许多年里,即便她迫于现实有过几段婚姻,但她的心从不曾动摇过,始终坚定地爱着艾希礼。影片的最后,她终于突破了自己心中的迷雾,看清了自己,明白自己真正爱的人是巴特勒,可惜为时已晚。她奉爱情为信仰,但是只有一腔孤勇。

这样的女性在美国电影中是爱神与美神的结合体,她们在确定与异性的爱情之前,往往要先确定个人尊严的保障。她们认为,真正纯洁、神圣的爱情是建立在灵魂的对等的条件之上的,并且愿意为了真挚的感情勇敢地牺牲付出。这样的爱情观,在美国女权主义时期代表了许多女性对心目中美好爱情的希冀。

二、美国电影中女性的“典型美”――完美、纯净 电影《乱世佳人》中斯嘉丽的母亲出身高贵,来自于法兰西帝国的古老世家,她如同圣母一般,温和有礼、仁慈善良、仪态万方。她始终以自己的方式教导着斯嘉丽,希望她的一言一行都完美地符合古老贵族对女子的要求。在女性权利与地位都得不到保障的旧时代,女子一定要天真无知、纯洁娇俏才能得到男子的认同。斯嘉丽的母亲曾对她说,即便女孩觉得男子的观点见解十分肤浅、幼稚甚至是愚蠢的,也要表现出十分钦佩的态度来,以此来满足男人的虚荣心。

像斯嘉丽母亲这样的女性无疑代表了一种“典型的美”,在绝对的男权社会中的正符合掌握着决策权的男性的要求。 她们兼具美貌与温驯,满足这两点的女性总会得到男权的奖励与恩赐,得到权利与美满的生活。相反,满足不了这种要求的女性则会被其所在的环境厌弃,不得不游离在男权社会的边缘地带。这种“典型的美”将女性束缚在一个屈服、无法主导自己命运的位置上。在这些女性的一生中,主导她们命运走向的最终仍是男性的决断。正如斯嘉丽的母亲年轻时因为父亲的反对而错失心爱之人、阴阳两隔,不得已嫁给不爱的人,是其毕生之憾。

电影中的另一位女性玫兰尼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与女主角的母亲有许多相似之处,电影将她的品格塑造得近乎完美。她的性格特点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她所属的那个时代、阶层的最好代表,也代表了许许多多同一类型的银幕女性形象。

玫兰尼成长的环境自然而然地赋予她标准南方女子的温婉贤淑。她同属于她那个时代的人一样,热情好客、慷慨大方。战后回到陶乐庄园后,生活变得前所未有地艰难,而联军的受伤士兵成群地涌入这里。大笔的开销让斯嘉丽十分恼火心疼,吩咐仆人不许供应太多食物。玫兰尼刚刚生产完,身体极度虚弱,但仍把自己的食物分给伤员。在人们争论是否要为北军的坟墓除草时,玫兰尼在北军的坟墓上放满了鲜花。这不是殷实富足时的锦上添花,故而绝不仅仅是流于表象的慷慨。这是来自内心的仁慈与宽宥,这份有力的“慷慨”超越了自身利益的局限,超越了国破家亡、痛失亲人的刻骨仇恨,在充满纷争的动荡岁月里,为战后的满目疮痍添上了一抹瑰丽闪光的暖色。

毋庸置疑,玫兰尼是勇敢的,它来源于玫兰尼对爱人、朋友、家庭的维护之情。艾希礼等人因为参加三K党的行动而被怀疑、追捕的时候,玫兰尼机敏灵活地配合巴特勒,使丈夫化险为夷。当斯嘉丽杀了一个企图侵犯她的北方佬时,她冷静地帮斯嘉丽处理尸体、掩盖痕迹。当她珍视的一切受到威胁时,玫兰尼娇小单薄的身子里迸发出的巨大力量使人惊叹、敬佩。她所表现出的沉稳、机敏远超寻常女子。而正是像玫兰尼这样看似平凡普通的无数的南方女子,用她们独特的动人之处在充满苦难的黑暗年代给了许多人信心和精神上的慰藉,引导着战后的南方贵族突破重重阻碍,在废墟上重建了自己的家园。

三、美国电影中女性的骄傲反叛

随着女权运动在美国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家门,争取属于自己的权益、平等和自由,要求从根本上改变眼下她们所受的不公平的待遇。这些勇敢地撼动旧世界制度的女子所有的骄傲、叛逆的精神启蒙着后世女子。电影人也开始逐渐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女性形象。影片女主角的身上就体现了叛逆、打破陈规的女权主义精神。《乱世佳人》中的主角斯嘉丽天性热爱自由,无拘无束,不愿受人约束。在那个传统的文化氛围中,斯嘉丽往往觉得自己格格不入。她不愿无条件地违背自己的意愿遵从于男人,更不愿意按照那些在自己看来十分愚蠢的方式行事。斯嘉丽霸道果决的天性更使得她在不自觉中去支配、干涉男子的行为。影片中女性角色作为女性的自我意识正逐渐清晰起来。美国电影中的这些女性在自己的生命中,始终不受流言与传统观念的束缚,坚持遵从自身的意愿。这也体现了美国现实社会中女性对把握自己命运的渴求。

战后的美国南方社会局势动荡,充满了不稳定因素和变数,形势对曾经的南方贵族阶层十分不利。新的掌权者随时会出台政策扰乱他们现有的生活。经历了战争残酷硝烟的南方满目疮痍,曾经美丽宁静的家园已被毁坏殆尽。在这样艰难的时刻,斯嘉丽不惜众叛亲离也要掌控自己的命运。斯嘉丽狡诈精明,发挥自己所长,用自己的方式与男人们竞争并成功地打败对手。生意在她的精心筹划下发展得愈加顺利,这份成就使斯嘉丽对自己更加自信。斯嘉丽所代表的这一类桀骜不驯而叛逆的女性坚信女人完全可以独立,在生活上并不需要依靠、仰仗男人。电影银幕上的这些女性骄傲反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性格帮助她们创造性地获得了经济上的独立,完成了自己的梦想。

四、美国电影中女性的坚韧与乐观

坚韧与乐观常常被赋予美国电影中的女性,这一可贵的品格在美国的文化氛围里一贯被欣赏,它与美国梦所宣扬的精神相契合。而坚韧与乐观在《乱世佳人》中女主角斯嘉丽的性格中也是十分突出的一部分。造物主赐予了这位女性姣好的容貌,也赐予她许多苦难波折。当战争的烈火在美国大地上熊熊燃烧时,斯嘉丽过去静谧安逸的生活也一去不复返了,她原有的生活轨迹被完全打破。佐治亚州沦陷的时候,她因为对艾希礼的承诺而没有随亲人朋友们一起逃到安全的地方避难。她孤零零地以一己之力面对着战争的残酷与极度的恐惧,帮助玫兰尼平安生产。随后巴特勒帮助她回到陶乐庄园,她满怀希望地以为到家后可以得到父母双亲的庇护,又可以做回无忧无虑的贵族千金。现实残酷地打碎了斯嘉丽的幻想,婀娜雅致的庭院被战火变成了一片焦土,荒凉破败。她最最敬爱依恋的母亲也已离世,曾经精明刚强的父亲承受不了丧妻的打击变得浑浑噩噩。面对着贫穷与饥饿,斯嘉丽求生的欲望无比强烈。她勇敢地承担起家族的责任,燃烧着斗志,决心一定要熬过这些艰难的岁月。

斯嘉丽从前倚仗的一切都已经丧失殆尽,这时的斯嘉丽只相信土地,她终于明白父亲在她年幼时教导她的话:“这世界上唯有土地是永恒的,是值得为之奋斗的。”她与旧日里忠心的黑人奴隶一起,试图恢复陶乐庄园从前的风采。娇嫩柔软的手与黑人奴隶的双手一起劳作,渐渐变得粗糙晦暗。她精明果断地抓住机会,建造了自己的工厂,经营手段高明,即使在身体极不方便的时候也凡事亲力亲为。

残酷的现实迫使斯嘉丽不得不成熟起来,她的人生里充满了苦难,然而她从未有一次向命运妥协,向命运低下她骄傲无匹的头颅。她始终充满希望地憧憬着未来并为之奋斗。经过岁月的洗礼,斯嘉丽早已不再是娇贵天真的贵族小姐,封建礼制教导她的她早已不再相信,它们在她充满苦难的人生里从未帮助过她。这些饱经风霜的女性凭借自身不息的奋斗得以保全自身,乃至承担家族的责任,她们坚韧乐观、追求独立、向往自由的形象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第6篇:电影美丽人生范文

陈凯歌和王小帅,又恰恰代表了中国两代电影人。陈凯歌是第五代的领军人物之一,眼看着张艺谋的《英雄》和《十面埋伏》所向披靡,于是三年磨一剑,推出重磅炸弹《无极》。虽然两人明争暗斗,张弛斗法,但走的却是同一路线。他们都脱去了艺术的战袍,换上商业的盔甲,用人民币堆积中国电影的超级航母。超豪华的明星阵容,美轮美奂的特技画面,国际化的营销手段,堪称与好莱坞对抗。而张艺谋在票房上的成功,似乎预示了《无极》也不会差到哪里去。第五代电影人成为中国电影的“先富”,由小康直接迈入“富豪”行列。

而一起突围的“第六代”导演们,历经十年坎坷之后,终于摆脱了“地下状态”,集体登堂入室。贾樟柯的《世界》、王小帅的《青红》,都获得了电影局的“出生证”。他们可以说是从“赤贫”奔到了“小康”。但是面对逐渐复苏的电影市场,他们却心里没底。艺术概念与先锋思想,是他们行走江湖的利器,却有口碑无票房。投资商们不得不缩减“扶持资金”,转而投向有票房号召力的大片。入围戛纳的王小帅,投资商只给几十万的“差旅费”,日常开销都紧张,何谈宣传推介?第六代脱了“困”,仍然“贫”。

投资商们这种“劫贫济富”的做法,很像中国房产大鳄提出的“富人买房论”,让人们不由得同情弱者。为何不把拍大片的一个零头让第六代拍部电影?但资本的眼光势利的很,他们的算法和穷人不同。穷人开面馆,投资两万,收益100%,一年才净赚两万。富人开宾馆,投资1亿,即使收益20%,一年还净赚2000万。钱往高处走,你越有钱,扯的摊子越大,就越有人要把钱给你。而钱就像跳水的台子,搭得越高,越有施展的空间,越能做出漂亮的动作。因此,中国电影不可避免地出现贫富分化现象。

当然这不能说是件坏事,张艺谋、陈凯歌的大片策略,证明我们中国电影人的实力。面对好莱坞劲敌,我们也可以笑傲江湖,驰骋票房。但从长远来看,中国电影人都能套用他们的模式吗?好莱坞式的商业片道路能屡试屡爽吗?在中国电影工业化不完善的今天,贫富两极分化只能导致电影生态的恶化。何况张、陈毕竟是老一辈了,中国电影的未来更多地应在中青年导演身上。因此国家和投资商们也要搭起一个电影的希望工程,培养和扶持新一代电影人。艺术和教育一样,他们的收益不光是用钱来衡量的。我们一定要谨记邓小平的那句话:让先富带动后富,最后达到共同富裕。这是中国电影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aishal998@126.com

告别邓丽君

杨 竞

从1995到2005,邓丽君离开人世已经十年。“十年”是一个用来讲故事的时间,无数爱恨情仇、生死离别的故事在十年的轮回中上演着。“十年”也是一个遥远的距离,“十年生死两茫茫”,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在这十年之隔下变得面目模糊、遥不可及。当我听到邓丽君逝世十周年的消息时,我有点惊讶,原来才不过十年时间,却犹如半个世纪那么久远,远得好像她从来就没有走近过我们似的。

其实对于80年代出生的我们来说,邓丽君是既熟悉而又陌生的。陌生是因为我们没有经历过属于那个年代的风靡和狂热,熟悉是因为我们都知道她,“邓丽君”早已作为一种集体记忆流传下来。有人说,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邓丽君。邓丽君凭借其甜美的嗓音、动人的旋律、深情的演唱,打动了无数人。而她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大陆所受到的喜爱程度,以及对大陆流行乐坛乃至整整一代人的影响,都是超乎想象的。

邓丽君的歌中饱含着一种纯粹的美好情怀。从民歌小调到温柔情歌,每一首都浅斟低吟、朗朗上口,七分甜里带着三分泪。她的歌曲具有鲜明的性别指向,从她的歌声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个温柔多情的女性形象,这恰恰满足了人们对理想中完美女性的幻想。而这种“抒女性之情,解男性之闷”的歌声,对经历了极度压抑和人性扭曲之后的七八十年代的人们来说,正是一种适时的人性释放,它唤醒了人们心底最基本的性别意识和最原始的男欢女爱的情愫。而流行歌曲简单、通俗、直接的表达方式,更是加速了其自身的传播。它并不需要高深的知识来解读,只要用心聆听,总能激起人们心灵上强烈的共鸣。因此,邓丽君成为我们告别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最美好的回忆之一,而这个美好回忆又是在某种程度上被极端夸大了的。就像是一个明亮的光影,模糊不清却又无法忘怀。而她过早的香消玉殒,更是为这段回忆增添了一抹传奇的色彩和几分挥之不去的遗憾。

邓丽君就像是一个里程碑。她留给大家的不只是一个辉煌的时代和广为传唱的上千首歌曲,对于大陆乐坛来说,她带来的是整个流行音乐的启蒙和发展。邓丽君首先影响中国流行音乐的就是让很多人知道流行音乐的编曲是什么,很多电子声音也由此为人们所知道。而邓丽君影响的另一个方面,就是确立了当时女歌手的演唱风格,就是所谓的“气声唱法”,也就是后来的“通俗唱法”。邓丽君的歌不仅为众多的人所喜爱,而且吸引和帮助了很多人投入到这个行列。许多歌手当年都是通过翻唱邓丽君的歌曲而打人流行乐坛的。细数华语流行乐坛,恐怕再也找不到一个歌手能像邓丽君这样,有那么多歌曲被后人一次又一次地翻唱。

虽然邓丽君的影响力延续至今,但在这样一个飞速变化的年代,我们无法预知下一个十年或更久以后,我们是否依然记忆犹新。也许我们已经遗忘,或许早已淡然,所以趁着现在,不如告别。告别,因为不曾离去,怀念,因为不曾忘却。

ntyjl981@vip.

幸运的美,不幸的美

王 圣

范冰冰很幸运。范冰冰的幸运不是那种撞到头彩的幸运,那种幸运让人悲喜交集又患得患失。同样,范冰冰的幸运不是公主跟王子从此过上幸福生活的幸运。那种幸运,总是让人感到从此归于平寂和消落,一种淡淡飘散的忧伤。

范冰冰的幸运是关于美的幸运,一种获得阐释美的权力的幸运。这种幸运是浑然天成让人无从企盼的,那种绝对贵族式的傲然独立。你可以历数她种种的幸运,但是你无法概括她的幸运。她首先从精神上取得了某种独一无二的优越,这种幸运让人从一开始就超脱了很多世人为生活无谓的追逐和种种的磕磕碰碰。美丽的女人很多,但是不幸运的女人的美丽是一种不幸,多少悲剧在围绕美丽的毁灭和毁灭的美丽暗暗啜泣。美丽而幸运的女人也不少,可以诠释美丽的寥

寥无几,养在深闺人未知的美也是难堪其愁的不幸。诠释美的女人也有,可惜那种美大多是关于美的历练的完美成功,一种从无到有的奋斗。她们谈的是出道的坎坷、她们笑的是高高在上的幸运。这种美跟男人的扩大再生产的巨额资本一样,让人慨叹让人崇拜,但不会让人极度嫉妒,因为这种美是努力勤奋加上必要的机遇而成就的美,她们美的理所当然。然而范冰冰的美有些咄咄逼人,有些不容置疑。她是为美而生的女人。

然而,在这三界五行之中,万万使不得的恰恰是完美。这种美有些让凡胎肉身的范冰冰不易驾驭,也同样让洋洋众人各怀心思。16岁带着自己的美走到世人的面前,或许怀疑自己不是世人心中理想的美。那种妖娆百媚的美,梨花带泪的美,或者清纯可人的美等等,会让自己靠近这些美,抹去原有的天赋的美。当自己成为那个时候可以成功的美以后,既要继续这种成功的美,又从内心否认这种大家鼓掌的美,她会认为那根本不值一提,自己最美的不是那样。当自己演绎的美已经闻名到熟知的时候,恰恰是最焦虑的时候,我的美不是那种!会趋向打碎原有的框框,开始否认自己的美。众人也跟着为这种美而困惑,种种的怀疑油然而生:她原来是这种多样的女人!范冰冰现在是觉醒了自己美的女人吧,可是这种觉醒多少是有阵痛的。我不仅可以作摆设的可人儿,而且我还可以倾国倾城,让人意乱情迷,因为我的美无所不能,无所不在,我就是美。美丽的女人让人嫉妒,美丽袭人的女人就让人好奇了。会追究她的美的来龙去脉,会觉得她是个不安分的女人,是个不好的女人。

所幸,范冰冰毕竟是幸运中的幸运儿。从一开始的优越使她早早地摆脱了世人纠不清、甩不掉的很多欲望,名利富足对于她的感觉似乎都不是我们这些人可以感受到的吧。如果一个人可以不为这些障眼浮云蔽去视线和迷惑头脑,相信她可以看到很多本真的东西。美丽的女人需要华丽,但是不为这些而奔波,是多么的幸运。范冰冰美的幸运也许恰恰最终就在这里。

wangShengl979213@163.com

我是女生我怕谁?

钱 雯

抬头一片天,脚下一片地,中间混杂着尘世的纷纷扰扰。有人脚踏实地,有人梦想一夜成名,还有人碌碌无为。成功的人不一定是最棒的,沉默的人不一定是平庸的,可是青春活泼的女生永远是风景独特的。可爱的女生,俏皮的女生,睿智的女生,泼辣的女生,娴静的女生,酷酷的女生……。不管是怎样的女生,都有她们独具魅力的一面,而这种魅力更多的来源于她们真实的性情,那是一种没有经过包装和打造的个人真实的精彩。2005年,湖南卫视继续将《超级女声》进行到底,将一群普通女生的音乐选秀历程搬上电视屏幕,贩卖的是快乐,收获的是经历。挥舞着青春的翅膀,点燃心底的火炬,我是女生我怕谁,想秀就要秀真我!

一场没有奖金设置的比赛,一次不是为唱片公司提供人才的活动。所有的参赛者都是怀着展现自我的理念来到《超级女声》的比赛现场,追逐属于自己的那份梦想和喜悦。《超级女声》被主办方称为“大型零门槛音乐选秀活动”,将机会提供给了所有心怀梦想的年满16周岁的女孩。只要你有实力,只要你有胆量,你就有可能成为大众心中的超级女生。

从来都不喜欢用一些官方的数据来评判一个节目的成功,如果一个节目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大众的支持、参与与反馈,那我认为它就是成功的,《超级女生》就是这样一个称得上成功的节目。吸引普通受众踊跃参与,海选记录了千千万万普通参赛选手的参赛实况,完全不加修饰,让观众看到一个个个性十足的个体。参赛选手的精彩表演是看点,评委们的苛刻点评是看点,亲友团不遗余力的全程支持和创意独特的场外拉票更是让观众感动。摄影机将每个人的比赛历程都真实

的记录下来并传达给观众。观众与其说是在看一场电视音乐秀,还不如说是在体味一群女生追逐梦想的经历,这种真实是牵动人心的,也是悸人心弦的。和去年央视播出的《梦想中国》等同类选秀节目相比,我更喜欢《超级女声》,因为在整个过程中观众可以看到选手第一次面对镜头时的紧张,被评委苛责时的尴尬,对评委大胆挑衅时的剑拔弩张,还有莺歌燕舞式的忘我沉醉,太多让人紧张的局面,太多让人不敢相信的举动,太多可亲可爱的场面,都在超级女生的选秀舞台上一一展露着。喜欢《超级女声》,因为过程比结果更加耐人寻味,因为普通人的表现比明星偶像更加棱角分明。她们仿佛是未经雕琢的璞玉,会演绎出更多吸引人眼球的出乎意料的故事。

第7篇:电影美丽人生范文

关键词:《天使爱美丽》;电影配乐;手风琴;圆舞曲

让一皮埃尔・儒内导演的《天使爱美丽》(AmeliefromMontmartre)是一部兼具法国式经典风格与魅力的影视作品。影片在2001年上映以来,累计超过40个国家放映了该部影片。这部独具法国民族特色的影片,符合法国人的审美口味。影片将导演镜头下的画面与经典欧洲音乐元素相结合,使二者碰撞出激情的火花,这恰如法国人浪漫的个性表征。影片未注重太多的华丽语言,仅强调画面色彩丰富的视觉享受。鲜艳饱润的艺术色泽,配上奇幻狂想的缤纷色彩,片中呈现巴黎的每个画面,都是让人美得难以割舍。影片中的音乐融人流动的画面,在导演让一皮埃尔・儒内的镜头里成了一幅幅流动的巴黎景象。某种意义上,这归功于恩・泰亚逊创作的影片配乐,为影片着实增色不少,起到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影片暖色调的画面设计尤为突出,同时电影画面构图也充满着童趣,给大家带来轻松愉悦的观赏氛围。在享受如此美妙画面的同时,富有层次、欧洲式情调的音乐设计更值得回味。正如Total Film杂志在影片初映时有这样的影评描述:很难想象一部更动人、漂亮及惹人共鸣的电影――《天使爱美丽》不仅渗入你的肌肤,更爬进你的体内,包围心坎。

影片介绍

影片从一个童年在孤单与寂寞中度过的法国小姑娘艾美丽的成长历程说起,长大后的她在巴黎一家咖啡馆里做女服务生。1997年夏天,新闻报道戴安娜王妃遭遇车祸身亡的事件改变了爱美丽的人生。爱美丽听到此新闻报道后,迟疑中将手中的瓶盖掉到地上,瓶盖撞上浴室里一块墙砖,从而偶然地发现墙砖里的秘密。爱美丽从里面掏出一个装满了小男孩所钟爱的小和许多照片的铁盒。爱美丽决定寻找盒子的主人――半个世纪前这个公寓的租客。如果能寻找到盒子的主人,她就开始帮助所有的人。爱美丽开始寻找曾经的小男孩,她拜访并结识周围的邻居,几乎走访了巴黎城中所有的“白拓图”――盒子的主人,最终在玻璃人老头的帮助下将盒子归还真正的主人――白拓图。从此她开始了帮助人的天使生涯。首先是路遇的盲人,接着是玻璃老人,其次是遭到丈夫背叛的女房东,吝啬凶恶的果蔬摊主,善良木讷的伙计,对前女友念念不忘的咖啡店客人和总是无病的卖烟女,还有自己的父亲等。爱美丽在一系列助人为乐的行动中得到了小小的快乐与满足。终于,上天眷顾了这个善良的女孩:在爱美丽偶遇一位丢失收集快照相簿集的心仪青年尼诺后,怦然心动,爱美丽也迈出了勇敢的第一步,最终收获美丽的爱情。整个故事叙述得非常直白而且简单,通过音乐对影片的烘托也造就独特的法国电影魅力。

偶遇而濡染――电影配乐的魅力

这部影片可以说是反映女性生活的一部影片,可让人深刻感受到的是,配乐师对音乐主题的创作设计多以回旋曲式、变奏曲式为主。对此,笔者试图就该影片中出现的主要几首电影配乐进行分析,找出配乐师的创作意图。该电影的配乐师恩-泰亚逊在《天使爱美丽》影片中,不仅为电影注入新的音乐元素,此外,他还将自己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植入影片中,通过电影配乐恰如其分地诠释该片导演的创作意图。导演与配乐师向大家展示一个善良而且富有幻想、在法国巴黎生活的女孩故事。法国导演的特点在于他们将自己喜欢的内容用纪实的手法呈现给世界的影众,即他们喜欢什么就展示什么,同时故事情节非常符合法国人的审美口味。巴黎是多姿多彩而又恬静雅致的。对巴黎的画面描述,色调主要运用红绿两种,这种具有强烈对比的色彩可以烘托影片故事。可以认为,画面色彩在银幕四处流淌,再经音乐的荡涤交融,一个美丽女孩童话般的心事和整座城市隐晦的谜语,连同答案在巴黎上空飞扬。

影片的配乐师恩・泰亚逊喜欢运用简单质朴而又具有别样风情的配器手法,以手风琴为该音乐的主要灵魂,配以钢琴、吉他、钟琴及小提琴等乐器,组成具有相当层次感的配器风格。恩・泰亚逊还为影片特别创作了一首属于爱美丽的主题音乐,中文译为《爱美丽的华尔兹》(LaValse d’Amelie),选取具有典型欧洲色彩的乐器――手风琴来演绎故事。手风琴是从欧洲传人我国的一种西洋乐器,它能表现丰富的和声旋律,同时能够表达出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色彩,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于音乐审美的载体,有时也可以对影视人物形象或者情节起反衬的作用,用来烘托特定历史时期所要表现的剧本内容。在该片中爱美丽的主题曲有多种版本的主题变奏,充分体现欧洲人独特的审美情趣。恩・泰亚逊选择了三拍子经典风格的华尔兹来诠释女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华尔兹又名圆舞曲,原指一种两人相拥旋转的交际舞,电影中爱美丽就像跳着欢快的舞步,为周遭的人带来欢愉,满足他人的愿望。虽然女主人公从小一个人玩,长大后也不太善于与人沟通,但她有着天使般善良而且丰富的内心情感,三拍子的圆舞曲式音乐风格能够恰到好处表达爱美丽的内心感受。

首先,手风琴版本的爱美丽圆舞曲在影片中出现多达六次。第一次是在影片的开始部分,随着手风琴欢快而跳跃音符响起,把人们带入爱美丽制造的奇幻童话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爱美丽有很多奇特的想法,例如:爱美丽把可立饼想象成唱片,隔壁邻居是因为想用光一辈子的睡眠时间所以才昏迷不醒。因为爱美丽从小就希望得到父母的关爱,但父母没有给予小爱美丽足够的爱护。作曲家通过主题曲想向影众传达的信息是,巴黎这座城市充满着奇特而美妙的幻想,同时城市中生存的平常人又是如何展示自己的生活。接下来,在每次女主角扮演“天使”角色和描述女主角心情的时候都会出现这首圆舞曲。该版本的主题曲也从侧面恰如其分地描述了一个法国女孩爱幻想的浪漫性格特征。

其次,钢琴版本的爱美丽主题曲显得比较忧伤,音乐经过多次的主题变奏,又回到原主题的形式出现。主题是富有特点并且略带忧伤的,以下行音型为主。用这种结构创作的音乐作品能够加深听众对该版本音乐主题的记忆,但又不会觉得单调枯燥,同时使得音乐的发展有延续性。该版本出现在影片中多在爱美丽遇见尼诺以后,在床上翻看影集时就会响起此版本的主题曲。最后一次出现钢琴版本的主旋律是影片中爱美丽在家中想象自己和尼诺美好生活场景的时候,此刻音乐的作用是强调爱美丽复杂而又矛盾的内心感受,她喜欢尼诺,但又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这份情感。这里,音乐与画面形成同步的关系,较好地刻画了影片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再者,交响乐版本的主题变奏出现在影片中爱美丽无意中发现小盒子的时候和影片结尾。首先爱美丽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小铁盒,当她打开这个铁盒的时候音乐响起,是八音盒弹奏的音乐主题。接着她躺在床上,突然一个改变 她命运的想法涌人她的脑海,她决定找到盒子的主人。如果盒子的主人对铁盒有所感悟,她就决定从此开始天使之旅;如果盒子的主人无动于衷,那就放弃念头。此刻弦乐器的加人,使得整首乐曲音乐织体显得尤为丰满,刻画出爱美丽心潮澎湃的内心感受。乐曲出现的第二次是在爱美丽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爱人,此刻交响乐版本的主题音乐显得宏大又圆满。弦乐器从最初的小提琴拨弦到中提琴、大提琴的加入,后又有打击乐器的加入。通过演奏乐器种类的增加及音乐织体的变化,让观众感受到爱美丽和尼诺之间的爱产生的巨大力量。

影片中值得一提的还有另外一首乐曲――《另一首爱美丽的圆舞曲》,这首音乐的主人公是尼诺。当爱美丽在车站与尼诺的眼睛四目交汇的时候就注定了爱美丽对尼诺的一见钟情。这首圆舞曲描写的主要是爱美丽与尼诺相见,爱美丽翻看尼诺的快拍照影集时的场景。这首乐曲也和爱美丽主题曲一样,是一首典型三拍子华尔兹风格的舞曲,采用回旋曲式的写作风格,通过音乐主题的不断重复及四次增加各种乐器的主题变奏,让笔者感受到一个和爱美丽一样,有着善良内心的法国男孩。

《我从未认识的地方》则是以手风琴旋律为主的电影配乐,出现在电影的开头部分。通过音乐对影像衬托的作用加上旁白的叙述,影片向观众描述了一个看似没有联系的场景,即从蓝丽蝇每分钟震动翅膀的次数到爱美丽从母亲肚子里待上九个月出生以及后来描写爱美丽的父亲与母亲的性格特点、喜好。爱美丽的父亲不喜欢湿漉漉的泳裤,有一点自闭症,而爱美丽的母亲则非常敏感,而且还略微有点神经质。两个性格迥异的人走到了一起,通过音乐对旁白的描述,也为此后爱美丽幼年孤寂的童年埋下伏笔。这里,音乐与画面形成同位关系,影片利用音效的配合为电影后面的故事情节发展做好铺垫。

《磨坊》描写的是爱美丽帮助的第一人――白拓图看到儿时铁皮盒的情景。乐曲为典型的回旋曲式,乐曲以手风琴单长音旋律弹出主题部分,这几个单音形象地描绘着白拓图看到铁皮盒时流着眼泪,令人动情的场景。白拓图翻看着铁皮盒里的物件,顿时,儿时的回忆瞬间涌人他的脑海里。白拓图的童年并不是非常快乐的,在小的时候也曾被老师抓着耳朵教训过,所以手风琴旋律部分向人们传达了一丝丝幽怨的感觉。接着钢琴的部分则是描写白拓图来到酒吧向人们诉说他经历的场景。钢琴的旋律是在该首乐曲的主题音乐上进行变奏和加工,通过钢琴旋律的娓娓诉说,也让我们认识了白拓图。他将去看望几年都未曾说话的女儿和外孙,这也让他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整首乐曲像磨坊一样,细细研磨、慢慢品位,点滴之间诉说着一个巴黎城市中的普通百姓。

第8篇:电影美丽人生范文

《美丽人生》由此拉开了序幕,这是圭多抱着儿子约舒亚走出灰暗潮湿的集中营,走向光明的出口之际的一段独白,这也是对这部影片创作初衷最为精确的阐释吧。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三美丽人生观后感作文,供大家参考。

高三美丽人生观后感作文1《美丽人生》讲得是二战期间德国对犹太人的迫害,以一个喜剧的方式来讲述一个悲剧的故事。

这部电影之后觉得原来悲剧还可以这么描述,包括影片最后,孩子回到母亲的怀抱高呼"WeWon!"全篇结束,背景音乐响起,影片结束在快乐的音乐和母子的笑容中结束,丝毫没有提及父亲去世的感伤,以一个貌似大团圆的画面收尾。而实际上我们的男主人公确实离开了我们。

我看了几个豆瓣上的影评,让我更加了解了这部电影。感觉这部电影真的是一部浪漫的电影。有的说爱情,有的说父爱,但是我觉得在他身上还体现了一种顽强的乐观精神以及真挚的善良。“顽强的乐观”这个词一般都出现在教科书中,用来形容革命者,很高大上的一个词,不过用在这不影片里完全不为过。真挚的善良则是衍生除了浪漫的爱情和伟大的父爱。

看电影时一直觉得圭多像个没长大的孩子,他顽皮他好奇,他带着善意去看待整个世界,世界所有的一切在他眼中都呈现出五彩斑斓的景象。正因为如此他也希望小王子和他一样的积极乐观,他不忍心去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所以在他和孩子被送到纳粹集中营的时候,他才编了一个那么美丽的游戏,让他的小王子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依然保持一颗童心不蒙尘,依然像他爸爸一样乐观善良的看待这个世界,最后让小王子有了“美丽人生”。

乐观和善良一直是生活中的正能量,虽然有种说服叫让我们进步的都是“负能量”,但是让我从逆境里走出、从失败的深渊里爬出来的都是这些乐观和善良的正能量。

而乐观正是伴随我们一步步成长的能量,乐观让我们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即使这个收获和我们预期的不一样,我们也一样会努力。乐观在我们受伤的时候保护我们,让我们相信伤口会愈合,让我们积极去配合伤口愈合,即使伤口已经痛彻心扉,但是我们终究会痊愈。

有本书叫《理性乐观派》,理性+乐观,这正是我们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需要随身携带的定心丸和指南针。这个组合告诉我们在现在这个信息海洋航行的时候要理性分析,然后选择那个乐观的未来,向着那个方向前进。这样因为我们知道我们所前进的方向是“美丽人生”,所以航行中遇到的所有阻碍都是我们的“得分机器”,最终我们会到达那个美丽的奖品,即使这个奖品和我们预期的不大一样。

高三美丽人生观后感作文2该片讲述了发生在二战时期的感人故事,犹太青年圭多和好友驾车来到阿雷佐小镇准备开一家书店,途中邂逅了美丽的女教师多拉并终成眷属。然而好景不长,二战爆发后,圭多和儿子被强行送往集中营,多拉为了能和儿子、丈夫在一起,毅然同行。圭多不愿让孩子幼小的心灵蒙上悲惨的阴影,在惨无人道的集中营里,他骗儿子说这只是一场游戏。他以游戏的方式让儿子的童心没有受到任何伤害,自己却最终惨死在纳粹的枪口下。

看完影片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故事的前段是轻松的,每当男主人公圭多出现,必定会引起一阵混乱,但他总能以自己的幽默机智将危机化解,并最终赢得女主人公的芳心。影片的后段,当男主人公与自己的儿子被带到集中营之后,他仍然没有丢失自己乐观豁达的本性,他用美丽的谎言呵护着儿子幼小的心灵,即使是在与死亡如此接近的地方,他依然轻松面对,不断告诉儿子:这只是一个游戏,只要获得1000分就能拥有真正的坦克,离开这个地方。即使是儿子想要放弃“游戏”时,他或鼓励或用激将法,使得儿子能够继续坚持。

影片最后,伟大的父亲带着他那招牌式的步伐走在手握机枪的德国士兵前面,他与儿子四目相对,嘴角微微上扬,露出“狡黠”的笑容,而儿子仍继续着他们之间的游戏。随着一声枪响,父亲用死亡换来了儿子的生命,而儿子也定会循着父亲乐观与豁达的精神勇敢而坚强地走完自己的漫漫人生路。

这部电影让我们懂得了即使是在充满阴霾的日子里,我们也不应该丢失自己精神的乐观。生活或许是苦难甚至残忍的,但只要心中充满爱和希望那么我们的人生将是美丽而丰腴的。

高三美丽人生观后感作文3《美丽人生》———最初看到片名,我以为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人快乐、幸福、充实的一生,毕竟,这样的一生才算美丽。影片的前半部分的确如此。影片主人公是一个风趣幽默且幸福的人,他用自己的幽默给他的妻子与儿子带来了快乐。然而,影片的后半部却是讲述他们一家在纳粹集中营的生活。主人公为了不让儿子幼小的心灵受到打击与伤害,用各种谎言善意地欺骗儿子,并告诉他:“一切只是个游戏,游戏结束后,我们便可以回家。”最后,主人公为了寻找自己的妻子而送命,但他给儿子留下的并不是集中营灰暗的回忆,而是个美丽的“游戏”。

二战结束后,有许多在集中营存活下来的人回忆往事都痛苦不堪,还有更多的人出来后患上了忧郁症,原因就是集中营的非人生活实在太过痛苦。而主人公却用一个游戏的名义掩盖了这种痛苦,让其儿子的心灵免受伤害,尽管他自己为此付出了生命。

影片中,导演用了不少夸张的手法与一些巧合更加突出地表现这一家三口的感情深厚,也为剧情的发展作了很好的铺垫。

美丽人生,片中主人公有一个美丽而幸福的家庭,他为他的家庭做出巨大的贡献,他的一生是美丽的。片中的儿子有一个美好的童年,有一个风趣的父亲,父亲带给他快乐,使他的人生有了一个美好的开端,他的人生也将是美丽的。片中的母亲有了一个快乐的丈夫和一个可爱的儿子,她的人生也因此而美丽。人生的美丽也不单指快乐,更强调人生的意义,人生便因意义而美丽。聪明、勇敢和善良的人们都能缔造出美丽的人生。

点评:美丽的游戏后面是残酷的人生!更是一位伟大的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这篇观后感层次清楚,感情真切自然!在概括了影片的主要内容时作者就埋下了一条线———主人公用善意的谎言欺骗儿子,从而让儿子幼小的心灵避免了阴暗与血腥的伤害。后文就循此线索抒发着自己的感受,“感”在“观”中,“感”“观”结合,凸显中心,把自己的感动与震动释放在抒情与议论的文字中,这既是影片的魅力,更是这篇观后感的魅力所在!

高三美丽人生观后感作文4周四的语文课,语文老师给我们看了一部电影——《美丽人生》。

这是一部讲述一个名叫基度的犹太人和一个意大利女教师相识,相爱到结婚并有一个可爱的儿子——祖舒华。这本是幸福的一个家庭,却因一件事,幸福逝去,换来的是生死离别。

基度和祖舒华是犹太人而被德国纳粹抓到集中营,基度为保护儿子并让他有一个美好的童年,而逝去生命的故事。

在这部影片中,体现了基度深深地父爱,她是一个充满浓浓父爱的男人,也最懂得浪漫。他用他的浪漫赢得了他的公主的心。他和祖舒华被抓后,他用他那一贯的幽默告诉祖舒华说这是场游戏,只要谁先赢得1000分,谁就是赢家并能得到真的坦克。

基度深知这是条有去无回的路,但他还是面带微笑的与孩子逗乐交谈,仿佛这就是场游戏。被抓去的第一天,他自告奋勇的为德国纳粹军官翻译集中营中的规矩。即使他不懂德语,也要冒此危险,只为让儿子相信这就是游戏。在影片中,最让我感动的一幕是:美军要攻打到集中营,营中又有2个军官逃跑,此时的集中营已方寸大乱。力度带着儿子来到一个铁柜前,告诉他:现在游戏就要结束了,他们正在找最后的胜利者——你。我们现在已经领先了,被抓到的话,我们就输了。现在你要答应我,你要乖乖待在这个铁柜里,知道一个人,一个声音也没有。“祖舒华答应了并听从他的话。基度被军官发现并被带走。在经过铁柜时,他用他儿子最熟悉的奇怪搞笑的动作来让柜中注视自己儿子认为这就是一场游戏。即使最后他付出了生命。

父爱是伟大的,虽不言于口,却表于行,体于心。

高三美丽人生观后感作文5看过美丽人生这部电影,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看多了太没营养的电影,这部电影真的是部好电影。

刚开始看就被逗乐了,这就是所谓的人物刻画吧,通过主人公追求妻子是一系列滑稽的表演也证明了他真的是一位非常聪明乐观向上的青年,虽然他是一位并不能被世界所接受的犹太人。

犹太人的高智商是众所周知的,这样的一位青年自然能够得到他的“公主”的青睐,他是幸运的,因为遇到了这么一位美丽且善良的女性,德国纳碎营这样如人间地狱的地方,她也并没有抛弃她的丈夫和儿子,而是选择一同前往。这部电影主要是讲父爱的,那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位伟大的.父亲。

善意的谎言,是的,我想可以用这个词来形容的,可背后是要付出多少的代价,他一面要面对着繁重的体力劳动,要时刻担心随时到来的死亡的恐惧,还要绞尽脑汁的呵护着孩子幼小的心灵不受到风吹雨打。

第9篇:电影美丽人生范文

[关键词]英美文学;英美电影;互动发展

文学与电影是艺术的不同表现形式,但其内部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审视文学与电影的共通点,不难得出,文学与电影都通过一定的载体(语言与文字或演员与布景)表征编剧或作家的情感或思想;文学与电影都内含着人物、情节、语言、结构等要素;文学与电影都穿插着对故事或喜或悲、或欢或忧的叙事;文学与电影都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的形态以展现;文学与电影还都以时间为坐标,讲述人与人、人与自然或人与社会的情缘与奇幻。正因为文学与电影内在紧密的联系性,随着电影业的不断发展,将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成为不少导演的选择,电影对文学作品的进一步深化也由此延伸。梳理英美文学与英美电影的互动发展,探究两者如何互动、如何发展是当前推进英美文学与英美电影继续前行的重要考察。

一、“源头活水”:英美文学是英美电影的创作源泉

英美文学是英美电影的经典素材,是其创作根基与创作源泉,从电影业的发展史来看,不难看到,《战争与和平》《简・爱》《哈姆莱特》《傲慢与偏见》《乱世佳人》《哈利・波特》《指环王》等都是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在英美电影上的成就。在此选取《罗密欧与朱丽叶》《傲慢与偏见》《德伯家的苔丝》这三部作品阐释英美文学对英美电影成功塑造的源泉之效。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之一,该文学作品以16世纪在文艺复兴后“人的启蒙与主体叙事”不断宣扬的这一时期为时间坐标,以意大利为空间坐标,讲述两个相互敌视家族中两个儿女的情意绵长,由于家族的敌视与反对而最终走向双双殉情的爱情悲剧。该作品以人世间永恒的话题――爱情为主题,以家族的矛盾与纷争为主线,以两个敌对家族儿女视爱情重于生命的情怀为主基调,将爱情的神圣与世俗的愤恨深入的刻画与展现。该作品在改编为电影后,也使同名的电影获得了很高的赞许与认同。该电影作品的素材,包括在电影中的画外音与独白等片段均来源于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成为该同名电影的直接来源。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之一,它是于1813年以《第一印象》为名出版发行的以日常生活为素材的小说。该作品与19世纪普遍流行的刻意的感伤写法不同,选取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乡镇生活为素材,以真实的笔触写下当时保守、封闭下人情冷暖与生活动态。在封闭的英国乡镇中演绎权势阶层的傲慢与穷苦阶层的卑微,生动地将保守、世俗、狭隘的人性视角细致地刻画。该作品被拍成电影后同样风靡全球,并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版本面世,在各时期都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著名小说之一,该作品以苔丝这一朴实善良美丽的农村姑娘为主线,以现实主义的批判视域在讲述苔丝姑娘的亲身遭遇中拷问时代的道德与人性的良知。以“苔丝姑娘从被恶少侮辱――被歧视――找到幸福的前序――再一次打入深渊”的叙事过程鲜明地批判当时社会的世态并拷问时代的良知与道德。著名导演罗曼・波兰斯基在20世纪80年代将其以电影的形式在银幕上与观众见面,该电影同时在《洛杉矶时报》上获得了“本年度最佳影片”的美誉,可以说以上英美电影的成功无不来自于优秀英美文学作品的“源头活水”。

二、“引渠开源”:英美电影是英美文学的深化扩展

电影的改编不是对文学作品的简单复述,而是对文学作品的深化扩展,可以说每一次改编都对文学作品进行“再编码”,在新的社会场景、社会文化上进行“再叙事”。

《罗密欧与朱丽叶》自16世纪至今,不断被改编为电影、音乐剧等其他艺术形式,其中美国导演罗伯特・怀斯执导的《西区故事》(1962)则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情节移植至美国西区这一空间场景、20世纪60年代这一时间轴系,并将家族之间的敌视结合20世纪60年代美国西区的社会现实转换为宗族、种族等引发的矛盾及爱情悲剧。该影片在故事的情节叙事纬语上与《罗密欧与朱丽叶》如出一辙,结合当时的现实改编成美国本土的喷射帮与波多黎各鲨鱼帮的敌视与斗争,并叙述两帮派中东尼与玛利亚的相爱最后因帮派与宗族间的斗争最后以双方的死亡为结局的故事,这一影响以《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为借鉴,以美国当时突出的社会现实为探趣,增强了其现实性与批判性。因此,可以说该电影是对《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一文学作品的深化扩展。

《傲慢与偏见》这一作品更是在不同的时期被不同的导演屡次改编并以影视作品的形式呈现给观众。如1940年《傲慢与偏见》的电影版本为契合当时二战时期人们期待祥如的期盼,将文学作品中的冷漠、冲突“去锐化”,而注重以喜剧的色彩、人情关怀的视角开展一场优雅的共同游戏。该电影版本虽然与原作品有一定的出入,但它反映了当时社会民众普遍的期待并以矛盾淡化的色彩为二战的冲突抹上一层温馨的涂料,具有鲜明的时代性。1980年《傲慢与偏见》的电影版本则更忠于文学本身的解读,从文学意义深度的挖掘上走近文学本身,走近文学作品反映的意义本身,因此该电影版本在对白、演员的形象、影片的细节、场景等方面都力求贴近原著,该影片也进一步推广该文学作品,并从更为形象的层面对文学作品作了深化。2005年《傲慢与偏见》的电影版本则结合现时代女权主义的兴起,注重文学作品女性权益张扬的层面,以伊丽莎白这一女主角贯穿整个电影的主线,鲜明的活灵活现的展示简・奥斯汀笔下伊丽莎白这一女主角的聪敏机智、率真真实的女性个性。《傲慢与偏见》不同时期的电影版本既是对社会现实的回应,也是对文学作品其主题的深化。

《德伯家的苔丝》的电影版本则将单向度的生硬的文字与唯美、凄冷的真实场景紧密的结合,使苔丝的遭遇及其对时代的批判鲜明地通过银幕展现。该影片风格细腻,将哈下描述的人物心态、动作细节、场景画面生动真实的展现,如该影片以一副布蕾谷宜人的春色、一群身穿白裙的少女在草地上翩翩起舞的唯美画面开始,苔丝以性感的红唇、窈窕的身姿在影片中展现,影片中恶少对苔丝的强硬、安玑・克莱对苔丝的含情、塔布篱牛奶厂的田园牧歌与棱窟槐农田的荒凉凄清等都形成强烈的对比,在细腻的绘制与强烈的对比中将文学作品淋漓尽致地体现。简单地说,《罗密欧与朱丽叶》《傲慢与偏见》《德伯家的苔丝》等英美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都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推广了文学作品并带动文学产业的整体发展,英美电影是英美文学的深化扩展。

三、“各抒己长”:英美文学与英美电影的当代互动

文学与电影属于艺术的不同体现形式,在当代越来越多的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的形势下,如何推进英美文学与英美电影的当代互动是英美文学与英美电影长远发展的必要思考。英美文学与英美电影属于艺术的不同体现形式,决定其不能相混淆,其发展的路径与侧重点都不宜相混乱。文学作品注重情节、结构、注重思想的深度,电影注重视觉的感受、注重场景演技等各因素,只有有深度的文学作品被改编为电影才有其深度与意味,只有有视听盛宴的电影才能推广文学作品,因此两者的当代互动应认识到其差别性与独特性,“各抒己长”,相辅相成。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英美文学作品侧重语言的细腻与深度、电影作品侧重文字的真实展现与直观流露。英美文学作品在改编成英美电影时要注意到其差别,而不是简单的复制与替代。电影语言与文学语言有其本质的区别。英美文学作品中在表达田园牧歌的惬意需要大段的文字以叙事,而在电影作品中则只需相应场景的展现即可感受到其惬意与风景。文学作品是由文字的叙事所组成,而电影语言则可通过借助蒙太奇镜头来调动时间空间,具有直观性。同时文学作品的语言相对抽象,而电影语言则更为形象与具体化,若采用同样的语言展现,则导致电影作品的索然无味或不知所云。如《罗密欧与朱丽叶》文学作品中两个主人公双双殉情的场景电影中通过唯美而凄凉的场景以体现,而在文学作品中却用了两者心理描写与场景描述等文字的叙述。两者的区别与转换是实现当代互动的必要前提,若忽视了其中的区别,而生硬的改编或转换既难以互相推进,还可能适得其反。

另一方面是电影语言可借助造型、声音、动作、光线等传达意境,而文学语言仅以文字表达意境。电影语言与文学语在传达意境上的不同也表明文学作品在改编为电影时其意境处理的殊异。如《德伯家的苔丝》中写到“雨痕斑驳的木瓦低垂在阳台的木澎上,橡树遮住了阳光。残破的篱笆东倒西歪地守护着前院”,电影难以如文字描述同一展现,而它却可以以真实形象的镜头将此意境真实地展现。电影语言寓深情、内意于动作、场景等无形的隐喻中,而文学语言则寓思想、人物于鲜活的文学表述中,两者在表达方式、传达意境上均有不同,若简单地移植与搬迁,既是对文学作品的曲解,也是对电影艺术的异化。简言之,文学与电影有其差别,为实现英美文学与英美电影的当代互动要秉承“各抒己长”的理念。

四、结语

经典的英美文学作品改编为英美电影的潮流,是当代艺术发展的重要体现。电影不再是一个纯粹娱乐的载体,而是能传达思想、生成感悟、回应现实的媒介。当英美电影将经典的英美文学改编,既使英美电影脱离其纯娱乐化的浮华外衣,也使英美文学赋予形象的展现。英美文学是英美电影的经典素材、源头活水,英美电影也透过独特的集视觉、听觉、时空与一体的表达方式、演员的演技与表达的技巧将文学作品的思想独特地演绎。英美文学作品为英美电影提供了丰富的底蕴、英美电影则使英美文学作品更为饱满,两者相辅相成,英美文学是英美电影的创作源泉即“源头活水”、 英美电影是英美文学的深化扩展即“引渠开源”,两者在“各抒己长”的理念下实现当代互动,推动文化艺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英]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M].孙致礼,译.南京: 译林出版社,2000.

[2] [英]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M].朱生豪,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

[3] [英]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M].盛世教育西方名著翻译委员会,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

[4] 王玉括.西方文化影视欣赏[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