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可持续农业的定义范文

可持续农业的定义精选(九篇)

可持续农业的定义

第1篇:可持续农业的定义范文

[论文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一项重大而又艰巨的历史任务,如何建设新农村并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是一个既现实又具有前瞻性的研究课题。文章拟对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农村体制改革与创新、农民增加收入、培育新型农民等几个影响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来探索如何解决保持农村济社会发展的活力,不断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问题。

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学术机构到媒体,从政府到农民,社会各界对新农村建设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学术研究也达到高峰。从2005年底至今,期刊、报纸、网站相关文章超过万篇。从研究来看,主要集中在:一是对新农村建设背景、内涵、意义等政策性、概念性的解读;二是对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困难、原因的分析;三是对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中不同部门、不同地区的角色定位等问题的研究;四是关于国外新农村建设经验借鉴性研究。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探索,在理论上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实践上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但是,从研究的现状来看,对如何保持并不断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个既现实又带有长远性的问题研究甚少。因此,文章拟就可能影响新农村建设现实和长远发展的农业资源、农村体制改革与创新、农民增收、新型农民培养等因素,来研究如何保持和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保持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约束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农业资源好坏也是制约农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约束性因素。农村和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就是土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这些资源既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和基础,也是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以土地、水这两种资源为例,有关资料显示这两种最重要的农业资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不断的减少,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影响极大,进而将影响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比如耕地,这是农业的基础,是新农村建设的载体,是农民安身立命之本,是国家和社会稳定的保证。在我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由于工业用地、城市发展用地、公共用地,以及土地沙漠化等多种因素的作用,目前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目前,我国人均耕地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耕地保底红线18亿亩,目前是18.39亿亩,从1996年到2004年,全国耕地减少1亿多亩。我国也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5%,且分布不平均。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人增地减、人增水减”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剧,农业资源对农业生产的约束越来越突出。

以这样的资源条件,要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特别是保持新农村的永久永新,这是一个艰难的课题。同时,与农业发展相关的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由于传统的“石油农业”的发展,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而导致农业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和污染,这不仅影响了农业的发展,也将制约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保持和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就必须从严保护农业资源和农业生态环境。具体措施主要有:一要严格控制用地,节约用水,发展现代农业、集约农业,提高土地的产出率,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二要严格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发展无污染、绿色、安全、环保农业。三要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严格按照城市区、永久耕地和生态功能区相间隔,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城镇化空间格局要求来发展。只有农业资源实现节约高效利用,才能保证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一个美好的家园。

二、推进农村体制改革与创新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我国农业大国的实际看,它不是一个短期的行为,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长期的任务。从目前来看,要保持和增强新农村建设现实的和长远的活力,就必须对农村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从制度安排上保证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全面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和保证。只有农村经济搞好了,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支持和保证。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单一的经济结构和农业结构,导致了我国农村经济的片面发展,农村产业之间缺乏互动和支持力,农业风险防御能力不强,农民增收渠道单一,就业途径少等问题的产生。农村经济体制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极大地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必将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创新,就是要建立充满活力、充分调动农业生产积极性,有利于保持和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体制。这种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方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创新是以市场化为导向,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一是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调整和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改进种植结构,提高品质,增加有效供给。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发展优质、专用、无公害农产品,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加快实现我国农产品优质化和专用化。二是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要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拓宽农村经济经营的范围和农民增收的渠道,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努力扩大农产品出口。

另一方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创新是健全和完善其他制度。长期以来,农村各种体制、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在农村最重要的土地制度、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还存在着空白或缺陷。比如农村土地不能按照市场要求进行流转,农村金融、农业投资、农业保险、农业技术、农业市场等服务或空白或不健全。这种落后的农业体制,不仅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而且也限制了农业自身的发展,不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因此,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WTO的需要和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积极性的需要,从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角度讲,政府必须围绕农村土地政策、农业市场、农业基础建设、农业投入、农业社会公平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建立健全农业制度性保障体系。比如,关于税费制度、关于土地使用制度、关于农业投入和支持制度、关于农村社会化服务制度等。同时,要特别考虑WTO的规则和国际农业竞争的需要,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农业保护制度、农业外贸制度。

2.农村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新农村建设不仅有经济内容,而且也包括政治和文化的内容。新农村建设中所说的“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就是政治文化的内容。

农村政治体制改革和创新是建设新农村的政治保证。由于农村基层政权组织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领导者、组织实施者,因此农村政治体制是否科学、合理,制度是否完善,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发展能力,影响到农村能否做到管理民主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许多农村基层政权组织领导能力弱,组织涣散或软弱,官僚主义作风严重,干群关系紧张,腐败现象盛行。这些现象不仅不符合新农村建设的政治要求,而且也将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所以,大胆进行农村政治体制改革,精简机构,适当裁减人员,改变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建设高素质、高效率、科学、合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农村政治体制,是保持和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保证。

农村文化建设也是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大的方面来讲,农村文化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建设,从小的方面讲,农村文化建设就是农村的图书、影视、文艺活动等方面的内容。农村文化建设,不仅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而且对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都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采取多种形式繁荣农村文化生活,改革创新农村文化体制,是保持和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需的条件。

三、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始终是主力军并处于核心地位。新农村建设,一切应围绕农民,依靠农民,以农民为中心、为主体。农民的这一地位和作用,是由我国农业大国的客观事实决定的,来自于与生俱来的天然条件,也来自于政府政治和政策性因素的影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既是主要的投入者和建设者,又是建设成果的享有者。特别是农民兼具新农村建设长期的永远的投入者和建设者这种身份,因而保持新农村建设的活力,就必须增加农民的收入。换句话说,农民收入增加,就意味着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不断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一系列富农政策,特别是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我国逐步实现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农村社会继续保持稳定。但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近几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增长缓慢,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许多纯农户的收入持续徘徊甚至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不断扩大。比如,在1997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1080元,只比1996年实际增长4.6%,其增幅不仅比上年下降了4个百分点,也远低于1978~1997年7.9%的年均增长速度。1998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160元,比1997年只增长3.8%。更明确地讲,在1996年,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率达9%,1997年减到4.6%,1998年为4.3%,1999年为3.8%,2000年为2.1%,2001年为3.8%,2002年大体如此。

如上所述,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是与其收入相联系的,农民增收问题则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大问题。农民增收缓慢,必然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这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新农村建设;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因此,2004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来看待这一问题,明确要求全党必须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紧迫感和主动性。

农民收入越增加,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的能力就越强,新农村建设就越有保证。在这个简单的因果链上,农民增收是个关键的环节。所以。要保持和不断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就必须坚持中央提出的“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想尽办法增加农民的收入,增强农民自身的积累和自我创造、自我发展的能力。具体讲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要发展现代农业。坚持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值能力,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农业收入。二是要增加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充分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增加非农产业收入,完善增收减负政策。三是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发展二、三产业,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增加收入。

四、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特别是要保持和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就必须大力培养新型农民。所谓新型农民是相对传统农民而言的,按照2006年中央1号文件对新型农民的定义,就是有文化、有技术、会经营的农民。新型农民是“新”在能够适应市场竞争需要,具有现代观念和创新意识和经营能力的农民。从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多,农民平均受教育水平低,市场竞争激烈的要求综合考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新型农民。

1.培养新型农民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处于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下,农民的生产经营观念和行为都必须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应对来自不同的竞争压力。如何去适应并发挥好自己的作用,首要的是要增强农民的市场意识和市场适应能力,以及自身的应变力、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以便适应市场变化,掌握主动权,应对有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变,不断在竞争中创新进取。农民自身素质提高了,发展能力增强了,就有能力去改善他们自己的生产生活条件,就可以保持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断发展和常新状态。

2.培养新型农民是适应未来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由于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和享有者,因此,如何提高农民的素质和培养新型农民,就是保持和增强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新农村建设既是为农民,也得靠农民建设。但能否长期坚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发展,关键是要增强农民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农民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包括农民的观察能力、应变能力、风险承担能力、竞争能力、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总和。这是农民适应市场竞争,开拓创新的综合素质的体现,是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真正发挥好农民主体作用,保持新农村建设常新的保证。

3.培养新型农民是完成新农村建设艰巨任务的需要。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量的新型农民。在我国,农民是农村经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主体,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有8亿多,占全国人口的70%,农业人口达7亿多,占产业总人口的50.1%,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农业生产又是国民经济基础和社会稳定的保证。农民是农村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创造者。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者也是建设成果的享有者。但我国农民文化素质不高,这又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如何把农民的素质提高,培养他们成为新型农民,这是一个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困难的问题。

第2篇:可持续农业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农业工程,可持续发展,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3(b)-0193-0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正在逐步提升。《农业工程与可持续发展》作为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农业工程相关专业学生从宏观角度理解工业工程专业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熟悉了解农业工程生产中的农业机械化、农产品加工和农业环境等方面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但是《农业工程与可持续发展》至今尚无直接的教材,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对该课程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

该文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探讨《农业工程与可持续发展》课程绪论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以及农业工程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以“农业及其发展历程”引入课程内容

在教学中,为使课程更好地展开,首先将“农业及其发展历程”内容引入绪论课,以便使学生更清晰的了解农业的发展及其意义,更容易理解《农业工程与可持续发展》课程后续的主题内容。

“什么是农业?农业是怎么来的?”笔者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对农业的定义进行了解释。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1],它是指人们利用生物的生长机理,采取人工培养和养殖的办法,以取得产品的物质生产活动。从狭义上讲,农业泛指种植业[2],它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和绿肥等农作物的生产活动;从广义上讲,除种植业外,还包括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这五业合在一起通常称为“大农业”。目前农业早已是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产业部门,是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对象的部门,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属于第一产业[3]。

关于中国农业起源,可以借助古籍中许多美丽动听的传说故事进行讲解,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众所周知,我们经常把农业的起源归功于伟大的神农、后稷和黄帝或其他帝王、名臣等等[4]。在农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人们把农业生产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

(1)原始农业――基本特征是完全依靠人力和简陋的木、石工具,模仿动植物自然生产过程进行自给自足的生产。

(2)传统农业――当人类进入封建社会后,开始学会制造铁犁和使用耕畜,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开始打破原始社会那种封闭式的生产方式,逐渐进入较为开放的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3)现代农业――是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不仅提高土地生产率,并打破了农业生产季节性和地域性的限制,同时现代农业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

2介绍农业工程的内涵

通过“农业及其发展历程”的教学,对“农业”进一步延伸,向学生讲解农业工程的内涵。农业工程是改善农业生产手段、生态环境和农村生活设施的各种工程技术、工程管理、工程理论的总称[5],是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服务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及其原理。自1910年内燃拖拉机问世,标志了现代农业工程的开始。

另外从当前农业工程学科构成角度给学生一个全面的介绍。目前农业工程已经发展成为多学科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其科学技术研究的范围很广,总体归结为以下7个方面:农业机械化、农田水利和水土保持、土地利用工程、农村建筑和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农副产品加工工程、农村能源工程、农业电气化工程。农业工程在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业产出率等方面都有重大作用。

3引入“农业可持续发展”

该课程教学的核心内容就是“农业可持续发展”,而“农业可持续发展”又是从何时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的背景。

自工业革命以来,许多国家相继走上了以工业化为主的发展道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但是,却出现了全球范围内的环境破环、资源过度消耗和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乐赝�胁和阻碍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于是,人类不得不深刻反思沿袭已久的生存方式和思想观念,进而试图去寻找一条既能保证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又能维护生态良性循环的全新的发展道路。

在农业方面,以美国为代表的工业化农业的发展模式在世界各地得到推广。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开始大力发展机械化生产方式,利用化肥、农业提高作物产量,工业化模式的农业带来了严重的问题。以大化肥、大农药、大量消耗地下水为代价的,农业环境污染严重,长期下去存在严重的隐患[6]。“农业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提出。我们要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对农副产品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农副产品的需求构成威胁的农业发展模式,即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要解决未来可能将要面临的粮食安全问题,必须要回到循环性生态农业上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中国未来农业只能走“用地养地”、“精耕细作”配合一定现代化设备和生态技术的生态农业。

4从熵的角度分析“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从熵的角度对农业工程的发展进行了剖析,以便使学生更加清晰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1868年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在物理学中发现和揭示了熵世界观的概念[7-8]。它告诉人们,物质和能量虽然是守恒的,但在表现形态上只能“沿着一个方向转换,即从可利用到不可利用,从有效到无效,从有序到无序”。为了创造工业文明,人类无节制的开采和消耗各类自然资源,这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9]。

笔者探讨分析后得出结论,农业的实质就是通过绿色植物吸收与转化太阳能形成负熵。生物体的负熵机制如图1所示,以负熵为起点,并以这种负熵在流动过程中不断耗散的方式展开农业生产过程。

在教学中,笔者又尝试按照数学极限的思想,并提出一个极限公式(公式1),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讲解。该极限公式可将其表示为如下的形式:以时间t为自变量,自然界的熵表示为时间t的函数,则

(1)

式中,C为相对常数,即人类生存的星球在某一时期能够忍受的熵。熵是最后不能再被转化做功的无效能量的总和。这种情况在封闭系统中表现明显,当熵达到最大值时,则表示一切有效能量均消耗殆尽。当有效能量和无效能量相等时(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规定),则意味着系统进入了全面崩溃,或称“热寂”阶段[10]。只有当我们承认自己世界的有限性,有意识地尊重地球资源的极限,我们才能真正领会到地球的宝贵,从而做出对人类继续生存有重大意义的调整。

通过此部分内容的讲解可以有力的告诉学生,我们必须把熵定律作为价值判断的基础,只有发展低耗、节约,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符合减熵原理和生态规律的农业,才能保持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5探讨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该课程的最终目的就是正确引导学生理解和重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虽然农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环境问题,尤其是工业化的农业,在带来农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破坏了生态的可持续性。但是,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农业发展,探讨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基于资源环境约束下,寻求一条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11]。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启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农业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新方法,总结出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具备以下要素。

正确认识学习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核心内容。以牺牲环境换取的经济效益的农业生产,只会让环境背上沉重的包袱的问题,而不会带来长久的效益,因此发展可持续农业已成为必然趋势。

利用系统思维和系统的科学体系去解决问题。我们面临的任何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或要完成的任务其实都是系统。将农业工程看成大的系统,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农业系统的合理组建和最佳运行的过程技术。

第3篇:可持续农业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

[中图分类号] F3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8)09-0016-04

本文是河北省科技厅指导项目《河北省新农村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074572177)的成果之一。 我国自1996年就提出了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的基本发展战略,然而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可持续发展落实仍然面临巨大的困难。目前,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出现了一些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不可持续发展的行为,虽然新农村建设效果显著,但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建立却比较缓慢。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形成适合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体系,使可持续发展经常受到冲击,而削弱了其生命力。

一、构建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的背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人口约8亿,点总人口的60%以上。建国以来由于我国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一直实行农村支持城市工业发展的政策,致使农业发展基础日益削弱,城乡差距日渐加大。统计资料表明,1997年城乡农民收入差距为2.47∶1,1998年至2004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经达到了3.21∶1,2006年收入差距为3.28∶1,[1]已高于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值2.2∶1。而且2006年城镇在岗职工人均工资为19,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3,725元,[2]这充分说明社会政策的倾斜严重制约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农村实现小康有一定距离,难度相对较大。

这种情况下,许多学者提出了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999年林毅夫提出“新农村运动”主张,2000年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也提出了建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2003年开始以温铁军为代表在河北定州建立起了一所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以推动中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党中央也审视了既往政策,以国策的形式全面系统地制订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强调统筹城乡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同志“两个趋势”的重要论断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了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指导思想;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2006年党中央再次以“中央一号文件”形式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涉农文件;2007年召开的十七大再次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各乡镇及农村各部门也相继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潮。2003年~2006年,中央财政预算内直接用于“三农”的支出为11,142.9亿元。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缓解能源紧张,2000年农业部提出并开始实施了沼气建设。2005年末,全国5,000多万能源短缺的农村居民用上了清洁的沼气。农业部统计数据表明,2003至2007年,中央累计安排国债资金80亿元,在7.3万个村支持建设823万户沼气。村村通工程在全国各村逐步开展,各地投资显著增加,交通条件已大大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入大大增加,农业部部长孙政才2007年12月26日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上做《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的报告》指出,2007年中央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其中,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中央投资达620亿元,比上年增加90多亿元。村卫生条件得到改善,村容村貌明显改观。

然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却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如建设中出现了资源浪费与环境破坏等不可持续发展现象。实际上,在日本、韩国的新农村建设中也出现过资源消耗较大、环境和文化等方面遭受到不同程度损毁的不可持续发展状况。韩国学者认为“实绩主导”的政府行为缺乏远景规划,注重物化的硬件建设,以现代化的名义进行了破坏,造成了不可逆转的重大损失;同时在提高农产品质量,改善产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时,施入了大量农药、化肥,破坏和污染了农业环境,影响了国民的身心健康。[3]日本学者认为,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与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在新村建设中要注重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立法以及政策的扶持,重视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和技术研发,注重农村废弃物的充分利用,发展循环经济,重视厌氧(沼气)生物技术的研究,并将其应用在新村的建设中。[4]

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正处于快速全面推进的阶段,已出现了不可持续发展的迹象。然而,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不同于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新村运动,发达国家的新村运动基本上是在20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的。如韩国在20世纪70年代[5],日本是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20世纪40年代日本就制定了《农业协同组织法》,到20世纪60年代就实现了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农村人口降到10%。[4]当时,资源环境问题还没有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可持续发展还没有受到各国的重视,主要发达国家的新村建设都是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为特征的,所以其新农村建设中的资源投入较高,污染较大。然而目前我国农村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能源瓶颈制约新农村建设,尤其是耕地资源,生态环境脆弱,所以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已经丧失了用这种高投入、高污染模式发展的条件,更何况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日渐重视可持续发展,陆续落实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我国目前的基本国策之一,这些使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必然遵循可持续发展模式。为避免新农村建设中重大不良后果的出现,有必要建立合理的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落实可持续发展政策,从源头上和生产过程中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及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促进农村稳定协调快速发展。

二、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框架

从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来看,要求农村资源实现代际公平,即当代人应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对环境造成危害,不降低后代人利用资源的能力,其核心就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尽量减少环境影响的基础上寻求农村经济增长,找到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最佳关系的发展通道。从这些来看,新农村可持续发展限制了当代人追求物质财富的经济增长行为,当代人缺乏可持续发展制度体系建设的利益驱动机制,其建立将面临巨大的困难,即使建立了可持续发展制度,新农村建设主体也有违反制度的利益动机。所以,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一个良好环境的支撑,建立完善的新农村可持续发展内外结合的支撑体系是保证新农村可持续发展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所谓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是指为鼓励并保证新农村建设沿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进行,对新农村建设者行为进行约束的规则的总称。

鉴于此,完善的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应注重外在约束与内在激励相结合的体系构建。即一方面从外在的正式制度中去约束新农村建设者利己的不可持续发展行为,另一方面通过非正式制度使经济主体意识到自己不可持续发展行为的后果和危害,从而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制度经济学认为,正式制度固然重要,但非正式制度对人们行为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有时,由于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可能导致正式制度流于形式。所以要保证新农村可持续发展切实高效地得以贯彻落实,其支撑体系必然要内外结合(见下图)。

在该支撑体系中,法律政策支撑体系是对新农村建设者的行为予以外在约束,是一种以法律、条文等正式形式规定的正式制度。正式制度反映了国家发展的基本方向和策略,能够培育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为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法律政策保障。政府通过明确制定新农村建设者应遵守的正式规则,并以制度的形式对其建设效果进行评价,据此予以奖惩。这些将改变工业化中先污染和浪费,后治理的模式,代之以在源头控制的农村可持续发展模式。

公众参与和市场支撑体系则通过一系列手段激发新农村建设者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内在动力,主动自觉地落实可持续发展。公众参与体系当中主要应运用教育与社会宣传手段,实现资源节约与低排放或零排放的意识。市场支撑体系则是运用市场机制,如制定产品环保价格(考虑了生产产品的外部成本之后的价格),如可规定商品价格中包含3%~10%的循环利用费,通过合理的价格吸引消费者关注废旧商品的循环,达到资源节约的目的。也可以建立资源环境有偿使用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环境标志等制度,通过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调动社会和公众及企业等组织建设新农村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积极性。正如张天柱所言“要让市场讲出生态真理”,从根本上说,社会运行及经济现象都是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相互作用决定的。所以如果能通过一系列制度激发微观主体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将大大减少其实现障碍,并降低监督成本。利用市场手段激励经济主体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因为这是通过经济人追求利益最大这一目标实现的,所以其见效快,效果显著。

如果想要真正落实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有正式和非正式制度的保证,还必须有足以支撑其实现的技术体系。法律政策是对主体行为的一种约束。然而如果没有先进的技术作为保证就无法实现这些法规政策。如法律规定了较低的排放量,但企业技术达不到,将影响其落实效果。当然社会公众的参与及市场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技术也是重要的前提,如果技术水平达不到循环利用废弃物的要求,则公众节约意识将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技术不能合理界定排污量,则使排污权交易及环境补偿制度难以落实,市场机制难以起到任何调节作用。

三、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建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目前,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如我国已颁布了耕地管理、农业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一些法律法规。然而,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建立发展缓慢,我国新农村建设法律政策中还没有把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内容,尤其是建设绩效评价中,对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则是一片空白。从以上新农村可续发展支撑体系框架来看,在未来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构建中将面临一系列问题。

1.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法律政策体系建立容易执行难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特点与要求及我国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农村制定一套可持续发展法律政策体系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的,我们可以针对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现象制定政策与法律,但落实中却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如农药化肥的污染问题是社会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如果制定化肥农药施用量的规定,其落实必将面临一定困难。主要原因:我国农产品生产及供给处于相对紧张的状态,化肥农药的减量使用将大大降低农产品产量,如果农药化肥转向有机物则成本会大大提高,产量却不能保证,农产品价格过高及供给不足将会影响人民生活及国民经济运行;而且地方政府为追求高GDP及其增长速度也没有动力去严格执行这一规定,所以易使制度流于形式。实际上很多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法律政策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如污染治理,一方面污染治理将会影响到企业在乡镇的投资,另一方面县级乡镇环保管理力量薄弱,加上未形成企业主动治理污染的意识,造成农村污染严重。统计资料表明,乡镇工业交纳的排污费约占全国排污费征收总额的1/10,低于它的污染份额。乡镇企业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率仅为22.7%,与城市大中型10%的执行率形成明显的对照。[6]如果这样下去,农村的环境污染将成为影响农村居民生活的主要问题。

实际上由于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与经济主体(指农民、地方政府及农村的企业)目标的差异,可持续发展制度极易被破坏,而且执法部门缺乏动力去实施监管,形成落实困难,使制度流于形式。这将是可持续发展正式制度体系中面临的最大问题。

2.公众参与体系建立需时较长

新农村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经济范畴,而且是一个社会范畴。社会公众是社会物质资源和产品的直接消费主体和废弃物的排放主体,每一个农村主体都在新农村可持续发展中扮演角色和承担责任。因此,提高社会公众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让农村中的各主体共同爱护环境、珍惜资源、落实可持续发展政策和措施,减轻环境对废弃物的承载压力,提高再资源化水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然而由于公众主体目标是自身当期利益最大,而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长期性,在未来较长的时间内才能显示效果,更何况我国农民人口众多,素质较低,2002年我国农村人口高中以上比例仅为6.12%,所以让公众充分意识到不可持续发展的危害,提高公德,并自觉约束其利己行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

3.利用市场机制面临操作困难

利用市场机制可以调动经济主体内在动力去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然而利用市场机制却要有一定的前提,如价格制定中要测量环境成本等,由于环境成本在当期的测量难以实现,所以这一价格的制定就面临一定困难,制定过低仍然会面临环境破坏的结果,过高,则会抑制当期经济发展。

4.农村可持续发展技术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相关的技术作支撑,节能节水、生态技术的研究开发及运用是降低能耗、水耗、实现废物转变成资源,可再生代替自然资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前提。还有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也需要特定的新监测技术,以保证市场的良好运行。然而,目前我国关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科技研究和开发机构较少,全国投资明显不足,甚至一些环保企业因受传统产业低成本的冲击而举步维艰。

四、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面临问题的对策

1.建立严格执法体系

执法不严是制度流于形式、可持续发展难以落实的关键之所在,所以在制度建立时就应考虑执行的难度与可能性,建立相应执法体系,使制度的效用得以充分发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重视对新农村建设主体制度落实程度的评价,评价不仅可以了解制度落实的状况,还可以为监管部门提供奖惩的依据,从而激发经济主体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性。

2.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

要运用各种手段和舆论传媒加强对可持续发展和节约型社会的宣传教育,以提高公众的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要把宣传重要意义和有关知识结合起来。如把资源节约再利用和环保的知识结合在宣传教育中。可持续发展尤其应加强在学校的宣传,培养学生环保和节约意识,在全社会建立绿色生产、适度消费、环境保护和资源永续利用的社会公共道德准则,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最重要的是提高农民素质,农民素质提高了,公德意识才能加强,可持续发展才可能实现。

3.重视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投入

在农村环保和资源节约科技中,国家应设立专门的机构和专门的基金,以保证科技创新的物质条件。尤其是关于生态农业方面的资金投资应加强,重视良种的研发推广,提高农业生产,在产现环保的基础上,保证农民收入增长。

[参考文献]

[1]张路雄.认真研读十七大报告:城乡和谐发展中的农民工问题[EB/OL].人民网:.

[2]中国食品商务网[EB/OL].http://省略/html/news/9/116015.htm.

[3]李水山.韩国新村运动对环境亲和型农业及新农村建设的借鉴之二:韩国新村运动的试行错误和教训[J].农村环境与发展,2006,(2):11-12.

[4]李锋传.日本建设新农村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国情国力,2006,(4):10-15.

[5]孙小薇,王晨曦.韩国新村运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示[J].安徽农学通报,2007,(14):10-11.

[6]国家环保总局.中国环境统计年鉴 (2000-2004年) [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upport System in China’s New Rural Construction

Ma Huijing1,2,Gao Ling1

(1.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Shijiazhuang 050031, China; 2.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ijing 100081, China)

第4篇:可持续农业的定义范文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粮食连续两年较大幅度增产,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重大成果,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好形势,对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必须看到,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战略部署,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速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农村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国情,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十一五”时期,必须抓住机遇,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十一五”时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的关键时期,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取得突破进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十一五”时期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当前,要完善强化支农政策,建设现代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

(3)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

(4)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变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2006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并逐步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要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提高耕地占用税税率,新增税收应主要用于“三农”。抓紧制定将土地出让金一部分收入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管理和监督办法,依法严格收缴土地出让金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部分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安排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都要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建设标准农田。进一步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金融机构要不断改善服务,加强对“三农”的支持。要加快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实行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种形式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进征地、户籍等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5)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在机构设置、人员聘任和投资建设等方面实行新的运行机制。鼓励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国家在财税、金融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扶持。改善农业技术创新的投资环境,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加强农业高技术研究,继续实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尽快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针对农业生产的迫切需要,加快农作物和畜禽良种繁育、动植物疫病防控、节约资源和防治污染技术的研发、推广。把农业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提高农业科技在国家科技投入中的比重。继续安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引进资金。加强种质资源和知识产权保护。要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探索对公益性职能与经营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扩大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专项补贴规模。鼓励各类农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加强气象为农业服务,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主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

(6)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促进入市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鼓励商贸企业、邮政系统和其他各类投资主体通过新建、兼并、联合、加盟等方式,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积极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锁经营,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改善农村市场环境。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连锁化“农家店”。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加快农业标准化工作,健全检验检测体系,强化农业生产资料和饲料质量管理,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供销合作社要创新服务方式,广泛开展联合、合作经营,加快现代经营网络建设,为农产品流通和农民生产生活资料供应提供服务。2006年要完善全国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网络,实现省际互通。

(7)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持续增加种粮收益,不断提高生产能力,适度利用国际市场,积极保持供求平衡。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继续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加快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粮食产业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不断提高粮食单产、品质和生产效益。坚持和完善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保持合理的粮价水平,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调控,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继续执行对粮食主产县的奖励政策,增加中央财政对粮食主产县的奖励资金。

(8)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保护农产品知名品牌,培育壮大主导产业。继续实施种子工程。大力发展畜牧业,扩大畜禽良种补贴规模,推广健康养殖方式,安排专项投入支持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建设试点。要加强动物疫病特别是禽流感等重大疫病防控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突发疫情应急机制,加快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稳定基层兽医队伍。积极发展水产业,扩大优质水产品养殖,发展远洋渔业,保护渔业资源,继续做好渔民转产转业工作。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扩大园艺、畜牧、水产等优势农产品出口,加强农产品对外贸易磋商,提高我国农业应对国际贸易争端的能力。

(9)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各级财政要增加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并可通过龙头企业资助农户参加农业保险。发展大宗农产品期货市场和“订单农业”。通过创新信贷担保手段和担保办法,切实解决龙头企业收购农产品资金不足的问题。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增值税改革试点。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立法进程,加大扶持力度,建立有利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信贷、财税和登记等制度。

(10)加快发展循环农业。要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重点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制定相应的财税鼓励政策,组织实施生物质工程,推广秸秆气化、固化成型、发电、养畜等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基材料,培育生物质产业。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的节约型农业,鼓励生产和使用节电、节油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努力提高农业投入品的利用效率。加大力度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三、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

(11)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推进“一村一品”,实现增值增效。要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加农民的务工收入。鼓励和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乡镇企业发展,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服务业。着力发展县城和在建制的重点镇,从财政、金融、税收和公共品投入等方面为小城镇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外来人口较多的城镇要从实际出发,完善社会管理职能。要着眼兴县富民,着力培育产业支撑,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引导企业和要素集聚,改善金融服务,增强县级管理能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12)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清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务工农民流动和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建立健全城乡就业公共服务网络,为外出务工农民免费提供法律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建立工资保障金等制度,切实解决务工农民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加强务工农民的职业安全卫生保护。逐步建立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依法将务工农民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探索适合务工农民特点的大病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办法。认真解决务工农民的子女上学问题。

(13)稳定、完善、强化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要加强国家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保护体系。对农民实行的“三减免、三补贴”和退耕还林补贴等政策,深受欢迎,效果明显,要继续稳定、完善和强化。2006年,粮食主产区要将种粮直接补贴的资金规模提高到粮食风险基金的50%以上,其他地区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增加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适应农业生产和市场变化的需要,建立和完善对种粮农民的支持保护制度。

(14)加强扶贫开发工作。要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加大力度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抓好贫困地区劳动力的转移培训,扶持龙头企业带动贫困地区调整结构,拓宽贫困农户增收渠道。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易地扶贫。继续增加扶贫投入,完善管理机制,提高使用效益。继续动员中央和国家机关、沿海发达地区和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事业。切实做好贫困缺粮地区的粮食供应工作。

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

(15)大力加强农田水利、耕地质量和生态建设。在搞好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发展节水灌溉,继续把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作为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加大大型排涝泵站技术改造力度,配套建设田间工程。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实行中央和地方共同负责,逐步扩大中央和省级小型农田水利补助专项资金规模。切实抓好以小型灌区节水改造、雨水集蓄利用为重点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继续搞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中小河流治理。要大力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实施新一轮沃土工程,科学施用化肥,引导增施有机肥,全面提升地力。增加测土配方施肥补贴,继续实施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和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试点。农业综合开发要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改造中低产田和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继续推进生态建设,切实搞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稳定完善政策,培育后续产业,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继续推进退牧还草、山区综合开发。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做好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加强荒漠化治理,积极实施石漠化地区和东北黑土区等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程。建立和完善水电、采矿等企业的环境恢复治理责任机制,从水电、矿产等资源的开发收益中,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企业所在地环境的恢复治理,防止水土流失。

(16)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要着力加强农民最急需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在巩固人畜饮水解困成果基础上,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优先解决高氟、高砷、苦咸、污染水及血吸虫病区的饮水安全问题。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展集中式供水,提倡饮用水和其他生活用水分质供水。要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小水电、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从2006年起,大幅度增加农村沼气建设投资规模,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快普及户用沼气,支持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以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尽快完成农村电网改造的续建配套工程。加强小水电开发规划和管理,扩大小水电代燃料试点规模。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到“十一五”期末基本实现全国所有乡镇通油(水泥)路,东、中部地区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油(水泥)路,西部地区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要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强化面向农村的广播电视电信等信息服务,重点抓好“金农”工程和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引导农民自愿出资出劳,开展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以奖代补、项目补助等办法给予支持。按照建管并重的原则,逐步把农村公路等公益性基础设施的管护纳入国家支持范围。

(17)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农民迫切要求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村庄规划工作,安排资金支持编制村庄规划和开展村庄治理试点;可从各地实际出发制定村庄建设和人居环境治理的指导性目录,重点解决农民在饮水、行路、用电和燃料等方面的困难,凡符合目录的项目,可给予资金、实物等方面的引导和扶持。加强宅基地规划和管理,大力节约村庄建设用地,向农民免费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图样。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注重村庄安全建设,防止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对村庄的危害,加强农村消防工作。村庄治理要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要本着节约原则,充分立足现有基础进行房屋和设施改造,防止大拆大建,防止加重农民负担,扎实稳步地推进村庄治理。

五、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

(18)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2006年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其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继续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保障水平。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力度,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力度监管和规范农村学校收费,进一步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

(19)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继续支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务农技能,促进科学种田。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提高补助标准,增强农民转产转岗就业的能力。加快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各级财政要将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纳入预算,不断增加投入。整合农村各种教育资源,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20)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从2006年起,中央和地方财政较大幅度提高补助标准,到2008年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各级政府要不断增加投入,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有条件的地方,可对乡村医生实行补助制度。建立与农民收入水平相适应的农村药品供应和监管体系,规范农村医疗服务。加大农村地方病、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力度。增加农村卫生人才培养的经费预算,组织城镇医疗机构和人员对口支持农村,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加强农村计划生育服务设施建设,继续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

(21)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各级财政要增加对农村文化发展的投入,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农村文化生活的载体和手段,引导文化工作者深入乡村,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扶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抵制腐朽落后文化。

(22)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落实军烈属优抚政策。积极扩大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和西部地区计划生育“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实施范围。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3)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发农民群众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传统美德,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农村形势和政策教育,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积极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创建活动。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农村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

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

(24)进一步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2006年,在全国范围取消农业税。通过试点、总结经验,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创新乡镇事业站所运行机制,精简机构和人员,5年内乡镇机构编制只减不增。妥善安置分流人员,确保社会稳定。要按照强化公共服务、严格依法办事和提高行政效率的要求,认真解决机构和人员臃肿的问题,切实加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加快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责任明确、财政分级投入、经费稳定增长、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中央和省级政府要更多地承担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深化农村学校人事和财务等制度改革。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快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和“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方式的改革。各地要对乡村债务进行清理核实,2006年选择部分县(市)开展化解乡村债务试点工作,妥善处理历年农业税尾欠,完善涉农税收优惠方式,确保农民直接受益。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将农业职工土地承包费中类似农村“乡镇五项统筹”的费用全部减除,农场由此减少的收入由中央和省级财政给予适当补助。国有农场要逐步剥离办社会的职能,转变经营机制,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发挥示范作用。

(25)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巩固和发展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成果,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县域内各金融机构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当地,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管理办法。扩大邮政储蓄资金的自主运用范围,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调整农业发展银行职能定位,拓宽业务范围和资金来源。国家开发银行要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资源开发。继续发挥农业银行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在保证资本金充足、严格金融监管和建立合理有效的退出机制的前提下,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允许私有资本、外资等参股。大力培育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社团法人发起的小额贷款组织,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管理办法。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规范民间借贷。稳步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加快发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农业保险。各地可通过建立担保基金或担保机构等办法,解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抵押担保难问题,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可给予适当扶持。

(26)统筹推进农村其他改革。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健全在依法、自愿、有偿基础上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林业健康发展。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建立产销区稳定的购销关系,加强国家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加快征地制度改革步伐,按照缩小征地范围、完善补偿办法、拓展安置途径、规范征地程序的要求,进一步探索改革经验。完善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加强对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培训,拓宽就业安置渠道,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

七、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

(27)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在全国农村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学习贯彻,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要结合农村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正面教育,解决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主要问题,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重点问题,务求取得实效。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阵地建设,继续搞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加大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和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引导农村基层干部发扬求真务实、踏实苦干的工作作风,广泛联系群众,增强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关心和爱护农村基层干部,继续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充分发挥农村共青团和妇联组织的作用。

(28)切实维护农民的民利。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完善村民“一事一议”制度,健全农民自主筹资筹劳的机制和办法,引导农民自主开展农村公益性设施建设。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活动,推动农村基层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提高农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妥善处理农村各种社会矛盾,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击“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建设平安乡村,创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29)培育农村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在继续增强农村集体组织经济实力和服务功能、发挥国家基层经济技术服务部门作用的同时,要鼓励、引导和支持农村发展各种新型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推动农产品行业协会发展,引导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加强行业自律,搞好信息服务,维护成员权益。鼓励发展农村法律、财务等中介组织,为农民发展生产经营和维护合法权益提供有效服务。

八、切实加强领导,动员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0)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关我国农业和农村的长远发展,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件大事,真正列入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明确工作重点,每年为农民办几件实事。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工作部门都要明确自身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责和任务,特别是宏观管理、基础产业和公共服务部门,在制定发展规划、安排建设投资和事业经费时,要充分考虑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更多地向农村倾斜。各地区各部门要建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协调机制,加强统一领导,明确职责分工,搞好配合协作。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农村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加强指导服务,帮助基层解决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31)科学制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新农村建设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切实加强规划工作。各地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把新农村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要明确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思路、目标和工作措施,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任务。做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为制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要充分考虑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发展要求,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加强饮水安全、农田水利、乡村道路、农村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发展。要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可行性,确保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推进。

(32)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各行各业都要关心支持新农村建设,为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充分发挥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作用,加大城市经济对农村的辐射,加大城市人才、智力资源对农村的支持,加大城市科技、教育、医疗等方面对农民的服务。要形成全社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激励机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导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知名人士、志愿者对乡村进行结对帮扶,加强舆论宣传,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浓厚氛围。

第5篇:可持续农业的定义范文

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粮食连续两年较大幅度增产,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重大成果,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好形势,对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必须看到,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按照党的*届五中全会的战略部署,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速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农村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国情,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时期,必须抓住机遇,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时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的关键时期,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取得突破进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时期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当前,要完善强化支农政策,建设现代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

(3)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

(4)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变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20*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并逐步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要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提高耕地占用税税率,新增税收应主要用于“三农”。抓紧制定将土地出让金一部分收入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管理和监督办法,依法严格收缴土地出让金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部分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安排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都要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建设标准农田。进一步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金融机构要不断改善服务,加强对“三农”的支持。要加快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实行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种形式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进征地、户籍等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5)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在机构设置、人员聘任和投资建设等方面实行新的运行机制。鼓励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国家在财税、金融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扶持。改善农业技术创新的投资环境,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加强农业高技术研究,继续实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尽快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针对农业生产的迫切需要,加快农作物和畜禽良种繁育、动植物疫病防控、节约资源和防治污染技术的研发、推广。把农业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提高农业科技在国家科技投入中的比重。继续安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引进资金。加强种质资源和知识产权保护。要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探索对公益性职能与经营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扩大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专项补贴规模。鼓励各类农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加强气象为农业服务,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主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

(6)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促进入市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鼓励商贸企业、邮政系统和其他各类投资主体通过新建、兼并、联合、加盟等方式,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积极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锁经营,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改善农村市场环境。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连锁化“农家店”。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加快农业标准化工作,健全检验检测体系,强化农业生产资料和饲料质量管理,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供销合作社要创新服务方式,广泛开展联合、合作经营,加快现代经营网络建设,为农产品流通和农民生产生活资料供应提供服务。20*年要完善全国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网络,实现省际互通。

(7)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持续增加种粮收益,不断提高生产能力,适度利用国际市场,积极保持供求平衡。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继续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加快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粮食产业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不断提高粮食单产、品质和生产效益。坚持和完善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保持合理的粮价水平,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调控,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继续执行对粮食主产县的奖励政策,增加中央财政对粮食主产县的奖励资金。

(8)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保护农产品知名品牌,培育壮大主导产业。继续实施种子工程。大力发展畜牧业,扩大畜禽良种补贴规模,推广健康养殖方式,安排专项投入支持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建设试点。要加强动物疫病特别是禽流感等重大疫病防控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突发疫情应急机制,加快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稳定基层兽医队伍。积极发展水产业,扩大优质水产品养殖,发展远洋渔业,保护渔业资源,继续做好渔民转产转业工作。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扩大园艺、畜牧、水产等优势农产品出口,加强农产品对外贸易磋商,提高我国农业应对国际贸易争端的能力。

(9)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各级财政要增加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并可通过龙头企业资助农户参加农业保险。发展大宗农产品期货市场和“订单农业”。通过创新信贷担保手段和担保办法,切实解决龙头企业收购农产品资金不足的问题。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增值税改革试点。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立法进程,加大扶持力度,建立有利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信贷、财税和登记等制度。

(10)加快发展循环农业。要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重点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制定相应的财税鼓励政策,组织实施生物质工程,推广秸秆气化、固化成型、发电、养畜等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基材料,培育生物质产业。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的节约型农业,鼓励生产和使用节电、节油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努力提高农业投入品的利用效率。加大力度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三、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

(l1)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推进“一村一品”,实现增值增效。要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加农民的务工收入。鼓励和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乡镇企业发展,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服务业。着力发展县城和在建制的重点镇,从财政、金融、税收和公共品投入等方面为小城镇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外来人口较多的城镇要从实际出发,完善社会管理职能。要着眼兴县富民,着力培育产业支撑,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引导企业和要素集聚,改善金融服务,增强县级管理能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12)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清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务工农民流动和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建立健全城乡就业公共服务网络,为外出务工农民免费提供法律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建立工资保障金等制度,切实解决务工农民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加强务工农民的职业安全卫生保护。逐步建立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依法将务工农民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探索适合务工农民特点的大病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办法。认真解决务工农民的子女上学问题。

(13)稳定、完善、强化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要加强国家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保护体系。对农民实行的“三减免、三补贴”和退耕还林补贴等政策,深受欢迎,效果明显,要继续稳定、完善和强化。20*年,粮食主产区要将种粮直接补贴的资金规模提高到粮食风险基金的50%以上,其他地区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增加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适应农业生产和市场变化的需要,建立和完善对种粮农民的支持保护制度。

(14)加强扶贫开发工作。要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加大力度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抓好贫困地区劳动力的转移培训,扶持龙头企业带动贫困地区调整结构,拓宽贫困农户增收渠道。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易地扶贫。继续增加扶贫投入,完善管理机制,提高使用效益。继续动员中央和国家机关、沿海发达地区和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事业。切实做好贫困缺粮地区的粮食供应工作。

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

(15)大力加强农田水利、耕地质量和生态建设。在搞好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发展节水灌溉,继续把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作为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加大大型排涝泵站技术改造力度,配套建设田间工程。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实行中央和地方共同负责,逐步扩大中央和省级小型农田水利补助专项资金规模。切实抓好以小型灌区节水改造、雨水集蓄利用为重点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继续搞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中小河流治理。要大力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实施新一轮沃土工程,科学施用化肥,引导增施有机肥,全面提升地力。增加测土配方施肥补贴,继续实施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和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试点。农业综合开发要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改造中低产田和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继续推进生态建设,切实搞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稳定完善政策,培育后续产业,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继续推进退牧还草、山区综合开发。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做好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加强荒漠化治理,积极实施石漠化地区和东北黑土区等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程。建立和完善水电、采矿等企业的环境恢复治理责任机制,从水电、矿产等资源的开发收益中,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企业所在地环境的恢复治理,防止水土流失。

(16)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要着力加强农民最急需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在巩固人畜饮水解困成果基础上,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优先解决高氟、高砷、苦咸、污染水及血吸虫病区的饮水安全问题。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展集中式供水,提倡饮用水和其他生活用水分质供水。要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小水电、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从20*年起,大幅度增加农村沼气建设投资规模,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快普及户用沼气,支持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以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尽快完成农村电网改造的续建配套工程。加强小水电开发规划和管理,扩大小水电代燃料试点规模。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到“*”期末基本实现全国所有乡镇通油(水泥)路,东、中部地区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油(水泥)路,西部地区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要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强化面向农村的广播电视电信等信息服务,重点抓好“金农”工程和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引导农民自愿出资出劳,开展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以奖代补、项目补助等办法给予支持。按照建管并重的原则,逐步把农村公路等公益性基础设施的管护纳入国家支持范围。

(17)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农民迫切要求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村庄规划工作,安排资金支持编制村庄规划和开展村庄治理试点;可从各地实际出发制定村庄建设和人居环境治理的指导性目录,重点解决农民在饮水、行路、用电和燃料等方面的困难,凡符合目录的项目,可给予资金、实物等方面的引导和扶持。加强宅基地规划和管理,大力节约村庄建设用地,向农民免费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图样。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注重村庄安全建设,防止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对村庄的危害,加强农村消防工作。村庄治理要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要本着节约原则,充分立足现有基础进行房屋和设施改造,防止大拆大建,防止加重农民负担,扎实稳步地推进村庄治理。

五、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

(18)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20*年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其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继续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保障水平。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力度,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力度监管和规范农村学校收费,进一步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

(19)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继续支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务农技能,促进科学种田。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提高补助标准,增强农民转产转岗就业的能力。加快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各级财政要将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纳入预算,不断增加投入。整合农村各种教育资源,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20)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从20*年起,中央和地方财政较大幅度提高补助标准,到2008年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各级政府要不断增加投入,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有条件的地方,可对乡村医生实行补助制度。建立与农民收入水平相适应的农村药品供应和监管体系,规范农村医疗服务。加大农村地方病、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力度。增加农村卫生人才培养的经费预算,组织城镇医疗机构和人员对口支持农村,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加强农村计划生育服务设施建设,继续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

(21)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各级财政要增加对农村文化发展的投入,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农村文化生活的载体和手段,引导文化工作者深入乡村,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扶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抵制腐朽落后文化。

(22)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落实军烈属优抚政策。积极扩大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和西部地区计划生育“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实施范围。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3)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发农民群众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传统美德,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农村形势和政策教育,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积极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创建活动。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农村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

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

(24)进一步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20*年,在全国范围取消农业税。通过试点、总结经验,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创新乡镇事业站所运行机制,精简机构和人员,5年内乡镇机构编制只减不增。妥善安置分流人员,确保社会稳定。要按照强化公共服务、严格依法办事和提高行政效率的要求,认真解决机构和人员臃肿的问题,切实加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加快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责任明确、财政分级投入、经费稳定增长、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中央和省级政府要更多地承担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深化农村学校人事和财务等制度改革。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快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和“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方式的改革。各地要对乡村债务进行清理核实,20*年选择部分县(市)开展化解乡村债务试点工作,妥善处理历年农业税尾欠,完善涉农税收优惠方式,确保农民直接受益。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将农业职工土地承包费中类似农村“乡镇五项统筹”的费用全部减除,农场由此减少的收入由中央和省级财政给予适当补助。国有农场要逐步剥离办社会的职能,转变经营机制,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发挥示范作用。

(25)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巩固和发展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成果,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县域内各金融机构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当地,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管理办法。扩大邮政储蓄资金的自主运用范围,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调整农业发展银行职能定位,拓宽业务范围和资金来源。国家开发银行要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资源开发。继续发挥农业银行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在保证资本金充足、严格金融监管和建立合理有效的退出机制的前提下,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允许私有资本、外资等参股。大力培育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社团法人发起的小额贷款组织,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管理办法。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规范民间借贷。稳步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加快发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农业保险。各地可通过建立担保基金或担保机构等办法,解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抵押担保难问题,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可给予适当扶持。

(26)统筹推进农村其他改革。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健全在依法、自愿、有偿基础上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林业健康发展。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建立产销区稳定的购销关系,加强国家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加快征地制度改革步伐,按照缩小征地范围、完善补偿办法、拓展安置途径、规范征地程序的要求,进一步探索改革经验。完善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加强对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培训,拓宽就业安置渠道,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

七、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

(27)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在全国农村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学习贯彻,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要结合农村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正面教育,解决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主要问题,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重点问题,务求取得实效。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阵地建设,继续搞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加大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和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引导农村基层干部发扬求真务实、踏实苦干的工作作风,广泛联系群众,增强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关心和爱护农村基层干部,继续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充分发挥农村共青团和妇联组织的作用。

(28)切实维护农民的民利。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完善村民“一事一议”制度,健全农民自主筹资筹劳的机制和办法,引导农民自主开展农村公益性设施建设。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活动,推动农村基层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提高农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妥善处理农村各种社会矛盾,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击“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建设平安乡村,创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29)培育农村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在继续增强农村集体组织经济实力和服务功能、发挥国家基层经济技术服务部门作用的同时,要鼓励、引导和支持农村发展各种新型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推动农产品行业协会发展,引导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加强行业自律,搞好信息服务,维护成员权益。鼓励发展农村法律、财务等中介组织,为农民发展生产经营和维护合法权益提供有效服务。

八、切实加强领导,动员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0)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关我国农业和农村的长远发展,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件大事,真正列入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明确工作重点,每年为农民办几件实事。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工作部门都要明确自身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责和任务,特别是宏观管理、基础产业和公共服务部门,在制定发展规划、安排建设投资和事业经费时,要充分考虑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更多地向农村倾斜。各地区各部门要建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协调机制,加强统一领导,明确职责分工,搞好配合协作。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农村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加强指导服务,帮助基层解决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31)科学制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新农村建设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切实加强规划工作。各地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把新农村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要明确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思路、目标和工作措施,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任务。做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为制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要充分考虑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发展要求,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加强饮水安全、农田水利、乡村道路、农村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发展。要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可行性,确保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推进。

第6篇:可持续农业的定义范文

作者简介:沈宏益(1970-),男,民族学院副教授,高级会计师,北京林业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财务与农业经济管理。

摘要: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前提,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则是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重要保障。当前,农民收入增长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面临着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业发展缺乏后劲、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农民增收机制不健全和新农村建设成效不显著等问题。通过探讨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提出要素扩张法、科技推动法、结构优化法、专业合作法、特色取胜法、产业提升法、功能调动法和机制完善法等若干对策与建议,以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农民增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文化素质;科技投入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3)04-0025-06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统一,它们是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核心。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前提和根本出发点,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则是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重要保障与最终归宿,他们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是党中央面向21世纪构建和谐社会所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与目标任务,是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必然现实问题。

一、农民收入增长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一)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前提

1.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来讲就是要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民主文明等融为一体,使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农民生活水平极其富裕,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全面进步,生态资源能够实现可持续利用与发展的一种良好社会形态[1]。这一目标的最终实现要依靠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它需要以农民收入的可持续增长作为基本前提和支撑点。如北京、天津、山东、浙江、江苏等地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较快,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些地方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因为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能够源源不断地为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对于农民自身而言,才有能力去改善和改进各项生产设施和设备,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进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健康发展,这是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实施的关键,也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基础。

2.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农民不仅以自己的劳动和产品贡献和保障了整个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而且也支撑了整个城市经济的繁荣与进步。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数据显示:1990年至2010年全国农业总产值由7 662.1亿元上升到69 319.8亿元,20年内增长了9.05倍。同时,农民人均纯收入由687元增长到5 919元,增长了8.62倍[2]。这些数据的变化不仅显示了农民自身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改善,而且也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良好运行与发展,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 而且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社会问题与政治问题,它继而会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由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点就在于农村,难点也在于农民。只有切实解决好农民收入的可持续增长问题,才能够保障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

3.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也是拉动整个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与源泉。当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或者长期不增收时,其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受到挫伤,对农业各项生产要素的投入就会减少,造成农业发展缓慢、劳动生产率低下和土地资源浪费等问题,一方面会影响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稳定;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和谐发展与进步。自2008 年以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我国政府为扩大农村消费,实施家电下乡政策,该政策实施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继而也拉动了农村消费市场的开拓,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得“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方针得以全面落实[3]。可见,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与农村消费市场的开拓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4.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旨在全面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保障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这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战略高度出发,着眼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国内外形势所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乡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50.32%,按目前农村贫困标准为1 274元测算,仍有2 688万的农村人口为贫困人口,它占乡村人口总数的4%左右[4]。 由此,要全面建设和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能否率先实现小康社会,其基本前提是农民生活水平要稳步提升。所以,确保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对于构建和谐新农村至关重要,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重要保证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助于转变农民发展观念,它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文明,让不同的群体都能参与到这个进程中来并不断共享其文明成果。如果我们忽视了占人口比重较多的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与发展愿望时,就会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不到实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因此会失去重心和目标。目前,我国大多农村地区还没有完全彻底摆脱贫困和落后,在一些偏远山区和贫穷乡村,仍有一部分农民被一种封闭、陈旧、落后的观念和习俗所长期束缚,使他们缺乏一种创新意识与发展理念,即宁愿受苦、受穷和守旧而不愿走出家门去谋求发展,久而久之就会脱离现代文明社会,甚至是对外面世界的发展变化表示恐惧和抵触。所以,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农民群众不断接触新事物和认识现代文明社会,进一步转变观念和创新发展思路,并自觉投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来,使农村各项经济社会事业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助于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它是缩小城乡差别的根本。众多实践经验已经表明,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标志。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积极稳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为了帮助农民增收,我国随即推出了农业直接补贴制度,对农民种粮、购买粮种、购买农机具、农业生产资料等4项进行补贴。除直接补贴农业生产外,我国还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尤其是农民最关注的路、电、水、气、教育、文化、医疗、社保等问题,近年来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5]。目前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正是缩小城乡差别和惠及十几亿农村人口的小康社会推进工程,它有助于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今天,我国农村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与农村现代化、信息化和文明化要求相比还相差很远。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助于拓宽农民增收空间,它是构筑农民持续致富的平台。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够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市场体系完善,发展农村服务业和壮大区域经济等,这是推进农业产业集群化和有效降低农业经营风险以及适应市场竞争与发展的一项举措。从2006年起,我国全面取消了农业税。据统计,农民因此直接和间接的减轻负担可达到1 600亿元[5]。近年来粮食连续丰产和农产品产量在持续增长,带动的是农民生活宽裕程度也在逐步提升,意味着农业科学化生产经营得到了落实,这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必然的联系。农村近年来的发展变化,主要得益于党的各项惠农富民政策和国家对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大力支持,使农民真正享受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带来的好处。所以,新农村建设是农民实现脱贫致富的平台,它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科学规划、项目引导、政策扶持和突出效益等作用和效应,并能有效促进现代高科技和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投入与推广应用,既拓宽了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空间,又凸显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与前景。

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助于推进农村民主政治法制建设,它是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保证。农村民主政治法制建设就是要不断深化农村各项体制改革和完善制度设施建设,这是加快农民奔小康和实现农村经济社会长久发展的重要保证。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村委会60.1万个,村委会成员241万人,绝大多数村委会设立了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下属委员会,并通过各地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培育和发展一些农村服务性、公益性、互等社会组织,这些组织在发展生产、提供服务、参与监督和建言献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调动广大村民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和构建和谐新农村奠定了基础[6]。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来看,农村民主政治法制建设也是其中的一种重要内容。由此,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够加快农村民主政治法制建设步伐,对于保障和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化解和消除农村各项矛盾与纠纷,降低和减少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一些不稳定、不安定的因素,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当前农民收入增长和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问题

1.农业产业化水平低,新农村建设工作滞后。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全面调动与充分发挥,曾经使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和步入当今快车道发展阶段。但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如土地资源总体利用效率不佳,农业机械化、水利化、电气化和现代化推行缓慢,科技创新能力弱等一系列问题,将是直接制约农村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仍以传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农业产业化水平低、规模化程度不高和综合效益差等问题是困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和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障碍。

2.农业投入不足,农村经济发展缺乏后劲。随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越来越被认识和重视,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也在逐年提升,但提升的幅度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国民经济其他行业相比来看,仍存在着要素投入不足,生产发展缺乏后劲等问题。一是资金要素投入不足。目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与城市经济相比,属于农民自身的金融服务机构较少,导致的是农业生产经营发展所需资金融资渠道不畅或是难融资,这会直接影响到农业投入、设备更新、效益提升和风险防御等。二是科技要素投入不足。表现为农村高科技领军人才和实用技能型人才缺乏,科技成果普及和推广应用难,农业高科技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和贡献率低,不能有效满足和适应当今知识、信息经济发展的需求。三是设施要素投入不足。农村相对于城市而言,其交通、通讯、物流等基础设施和条件都一般相对落后,这使得农民缺乏对有效市场信息的正确把握与及时预见,容易引起交易成本高和经营风险大等问题,这也是导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一个因素。

3.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低,长期增收机制不健全。随着现代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各行各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农业生产经营领域亦是如此。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有8 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有14 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有38 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有26 779人,农村人口占比为50.32%,且接受过中高等教育的人员大多是居住在城镇[4]。由此可以看出,农民素质普遍不高,而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其认识和改造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与水平,也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正是由于其生产技能和文化素质的限制,至今仍有大部分农民始终摆脱不了粗放式的生产经营模式和落后的生活方式,其增收渠道和发展空间非常有限,即缺乏一种长期有效的增收机制,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积累资金。

4.农民主体地位不突出,新农村建设成效不显著。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政府是主导,农民应是主体,而在大多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践过程中,重政府的主导功能而轻农民的主体地位现象较为普遍,甚至将政府的主导功能凌驾于农民的主体意识之上,即政府决定新农村建设的一切,农民没有自主决策权,无论是从宏观上政策的制定、资金的分配和宣传发动工作,还是到微观上财物的投入、物资的购买等等,都由政府一手掌握,这种强势做法严重挫伤了农民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地方政府往往出于政绩的考虑,而没有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农民自身的意愿,大搞特搞形象工程或是面子工程,使得新农村建设工作受挫。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来看,就是要强调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并让他们真正能够从中获益。然而,现实却告诉我们,农民这种权益并未得到完全体现和真正实现。

5.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内涵丰富、意欲深长。既包含了对物质文明的向往和追求,又体现了对精神文明的同步共建与协调统一。这些目标和内容是相辅相成、相互统一、缺一不可的,其核心思想是为了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和谐发展。然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往往多倾向于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生活环境改善,而忽视了对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齐抓共建。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文体生活比较单调,有的农民把喝酒、打麻将、玩扑克当作休闲娱乐的主要活动,甚至是参与,这给社会风气带来了不良的影响。现实中一些形形的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依然存在,严重影响了乡风文明的建设程度,也有部分村民仍在房前屋后随处乱扔垃圾和污染环境,缺乏一种环保意识等。这些现象和问题说明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亟待加强,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薄弱环节。

三、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措施

1.要素扩张法。就是结合各地实际,以资源优势为依托,在一些重点区域和生产领域,增加物质资本和人力投入,以增加和创造社会财富,实现农民全面增收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以其勤劳、智慧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开拓和创造了华夏农耕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淳朴民风和勤劳致富的优秀民族传统。所以,在当前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尚不发达的现状下,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仍是其发家致富的主要途径。对此,我们可以在劳动力资源充足、资源优势较为明显的地区和领域集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项目,并给予政策优惠和资金、技术扶持,并打破地域界限和行政领域进行更大范围地聚集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信息等生产要素和资源,以求得生产规模扩大和要素质量提升,实现生产专业化和社会化分工协作,不断提升综合经济社会发展实力,促进劳动生产力提高和财富全面增加,这是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和构建和谐新农村的根本。

2.科技推动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科技对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已被广泛所认识和普遍重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强调全面加大对农业的高科技投入。要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学推进,技术进步法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它是通过投入和应用先进的技术和设施,不断开发新产品、发展新产业和创造新价值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在目前农村资源受约束的条件下,农民要想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与经济价值,必须通过科技投入与技术创新,技能培训与素质提升,才能增强和发挥其优势与创造性[7],这是实现其财富与日俱增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3.结构优化法。要素是创造财富的“工具”,结构优化不仅要求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而且还应体现各要素之间的比例合理与科学配方,这样才能发挥资源与要素的最佳效用[8]。针对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着要素投入不足和投入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一方面除应继续加大对各种要素资源的投入外;另一方面还应注重加强各要素资源之间的合理配置与科学配方。对此,我们要不断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并改变以往单纯的现金补助,逐渐向技术、人才、信息、公共服务等形式和内容转化,尤以在交通、水利、通讯、教育、科技、文化、卫生、金融等领域需要加强,使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功能环境条件能够得到极大改善,实现由“输血型”经济向“造血型”功能转化,以增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与后劲,这是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和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基础。

4.专业合作法。目前我国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尚不健全和完善,要实现农民全面增收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村经济与外界市场之间的有机联系与分工协作,专业合作法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它是通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让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与合作,并将产前的农资产品采购、产后的销售与加工,通过“委托-”制的形式交由合作社,合作社受“社员”委托统一进行“购、产、销”活动。这种方式有助于把分散的家庭经营与规模化的专业化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节约交易费用和成本,进一步化解和降低市场经营风险,又能实现专业化分工和规模化生产,有效地解决了“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一定程度上消除因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生产盲目性和资源浪费性等社会性问题[9],这是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和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平台。

5.特色取胜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走“特色化、效益化、可持续化”之路。因此,应结合我国各地具体实际,将培育和壮大龙头支柱产业与发展和提升特色战略品牌作为有效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按照“生产规模大、辐射带动强、科技含量高、品种质量优、发展前景广、产业效益佳”的目标与要求,大力推出“名、优、特、新”产品系列,不断提升农畜产品的高附加值率和产业链价值,并注重农业发展的社会化责任和综合经济实力的提升,紧紧围绕生态农业、现代农业和绿色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方向,不断挖掘和发挥农业增收潜力,积极探究和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是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保证。

6.产业提升法。产业提升就是鼓励和支持农民到二、三产业及领域去就业和发展。目前,我国农业人口仍占比重较大,这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的一个侧面反映。中国经济要实现全面快速发展,就得设法降低和减少“农民”[10]。 所以,从农民增收的另一个角度来看,就是要设法想法提升一产、壮大二产和发展三产,即在一产上水平的基础上,积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优化和升级,农业劳动生产率在持续提高,单位土地所需劳动力就会越来越少,需要有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农民积累资金并提升其生产技能与科技文化素质;另一方面可以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使其向“城镇化”、“信息化”、“现代化”方向迈进,这是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和构建和谐新农村的桥梁。

7.功能调动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切身利益和发展愿望的宏伟工程,其最终目标是为了广大农民群众真正获益受惠。所以,我们应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和最根本的问题出发,真正落实和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与功能作用。一是要加强基层民主政治法制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推行村务公开活动,使农民群众享有对新农村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二是以农民群众的切实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群众自觉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与责任感;三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农村文明村、文明户及和谐美好家庭的创建活动,以全面提升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善经营和擅管理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使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人。

8.机制完善法。要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和构建和谐新农村,还得不断完善政策与保障机制,继续深化农村各项体制改革,全面强化和落实惠农富民措施。一要加大和创新农业投入机制,以机制创新带动农民增收;二要健全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机制,以资金保障促进农民增收;三要推进和形成农村教育培训机制,以素质提升促进农民增收;四要建立和完善城乡联动发展机制,以“城乡一体化”带动农民增收;五要促进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以权益保障促进农民增收;六要健全和形成农村综合服务与创新机制,以和谐新农村构建推动农民增收;七要建立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住房等综合保障机制,确保农民收入不降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 童书元,刘海兵.农民增收视角下的中国“三农”发展系统建设[J].经济师,2010(11):53-54.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3]耿晔强,马志敏.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问题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101-105.

[4]任中玉.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分析[J].改革与开发,2011(9):148-149.

[5]吴志娟.浅析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J].江西农业学报,2009(12):209-213.

[6]马志敏.新农村建设中增强农民主体意识的理性探讨[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51-153.

[7]张雯,张广胜.农民增收背景下的现代农业发展途径探讨[J].农业经济,2012(1):11-12.

[8]王静.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5):77-79.

第7篇:可持续农业的定义范文

复合农林业,又可称为农林复合系统、农用林业或混农林业,是一种传统的土地利用和经营方式,其实践历史与古代农业基本平行。但长期以来,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人口剧增、粮食短缺、资源危机及环境恶化”这一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其实践经验和理论价值才受到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普遍关注和广泛重视。经过世界各国的共同研究与探索,认为:复合农林业在协调农林“争地”矛盾,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促进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的良性循环等方面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复合农林业倍受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的日益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为促进各国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的交流,推动复合农林业的发展,198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林业委员会提出:林业的发展.应与农业、牧业结合起来,与解决贫困化结合起来。

二、复合农林业的基本内涵

复合农林业的定义,是由国际复合农林业研究中心(ICRAF)经过几十年的日臻完善才最后确定,且目前仍在不断地提炼和升华。ICRAF经过多年的研究与讨论,于1982年推荐了第二任主席Lundgren和Raintree(1982)的共同定义:Agroforestry是一种土地1982的共同定义:LundgrenRaintreeAgroforestry利用系统和工程应用技术的复合名称,是有目的地将多年生木本植物与农业或牧业用于同一土地经营单位,并采取时空排列法或短期相间的经营方式,使农业、林业在不同的组合之间存在着生态学与经济学一体化的相互作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各学科、领域内的渗透,Lundgren于1990年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复合农林业做了更深刻的解释:Agroforestry是一种新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在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生态因素的前提下,将乔木和灌木有机地结合于农牧生产系统中,具有为社会提供粮食、饲料和其它林副产品的功能优势,同时借助于提高土地肥力,控制土壤侵蚀,改善农田和牧场小气候的潜在势能,来保障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生产力,并逐步形成农业和林业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思维和新理论。

尽管世界各地及其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复合农林业的定义不完全一致,但其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是相同的。其内涵可以概述为:复合农林业是以生态学、经济学和系统工程为基本理论,并根据生物学特性进行物种合理搭配,形成多物种、多层次、多时序和多产业的人工复合经营系统。物种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和食物链结构是复合农林业的重要标志。对比其它土地利用系统,复合农林业系统具有多样性、系统性、集约经营性、高效性和持续性等特征。

三、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特点

1.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理论

可持续农业是一种不断生产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农产品,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使生产——资源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具有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农业,它是生产的持续性、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与生态持续性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1)粮食安全目标:积极发展谷物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总产,以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解决温饱问题,消灭饥荒现象。(2)脱贫致富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综合全面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状况。(3)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永续良性循环目标: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资源,积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解决当代人以及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良性循环。2.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中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既有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面临的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等问题,又具有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紧缺、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等主要特点。21世纪,正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期,在这一时期内,我国农业将面临资源消耗不断增加、环境负荷不断加重和人口数量增长趋势还将继续的三重压力。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即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道路必须结合本国国情,寻求切实可行的对策。具体地说:(1)我国人口基数巨大,人均农业资源紧缺,已严重地制约农业的发展,所以必须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重视资源的永续利用。长期以来,我国以相对紧缺的资源承担着巨大数量人口生存所需食物的生产。(2)自然灾害频繁,土地质量下降的现状,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为此必须努力提高林木覆盖率。(3)相对落后的农村经济,农业投入的不足,要求在重视生态效益的同时,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重要位置,以促进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农村经济,建国以来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也存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已逐步形成了对农业持续发展起重要促进作用的财力和物力的来源。而在不少经济欠发达和不发达的地区,由于农民收入较低,农业投入的不足,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缓慢,农业生产后劲不足,加重了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

四、复合农林业是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依据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以及复合农林业的发展背景和基本内涵,可以认为,复合农林业是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具体表现如下:(1)复合农林业作为一种多产业的有机组合,在同一地块上,将“一维”的农业生态系统转为“多维”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增加了系统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多样性,充分地挖掘生物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和气候等资源的利用率。(2)鉴于我国人口不断增长、资源和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以牺牲林业用地来满足粮食需求,或依靠减少耕地面积,大幅度地提高林木覆盖率、改善环境,都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而复合农林业作为一种土地利用制度,在粮食不减产的同时,实现了林木覆盖率的提高,解决了长期以来未能很好解决的“农林争地”的矛盾,为协调粮食增产、经济发展环境建设之间的矛盾提供了重要的思路。(3)复合农林业是一项以生物措施为手段的资源管理系统,它充分利用树木的生理、生态功能,调节系统内小气候环境,为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创造有利的外在条件。(4)复合农林业利用种群的生物学特性,实现了种群在不同生态位上的“共生互补”、“相互依存”,增加了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5)复合农林业,将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系统转变为依靠系统自给、生物自肥的人工复合系统,加快了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摘要]本文介绍复合农林业的崛起的历史背景,阐述了复合农林业的内涵,并在广泛了解各方资料的情况下提出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在上述基础上阐述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复合农林业的关系。

[关键词]复合农林业可持续农业农业生产率

参考文献:

[1]李文华等.中国农林复合经营.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2]卢良恕.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培训班教材,1995.

[3]王青.黄土高原可持续农业开发模式研究—以陕西黄土高原区为例.干旱区研究,1997.

第8篇:可持续农业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

一、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体内涵

1.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定义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基本战略中重要的一环,作为我国第一生产力,农业自古便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因此,落实农业经济中可持续发展手段,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而言,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广义上来说,可持续发展的整体目标在于满足人们基本生活的同时,确保能源、土地和森林等众多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再生,并保证其利于子孙后代繁衍生息。然而,将其定义在农业可耻系发展战略之中,其实际定义却又有了全新的不用解释。当前我国提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主要是通过对农业生产技术及方法的变革,确保有效利用当前现有资源,并在不破坏农业基本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保证整体农业发展可持续、有效、有益于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其不但注重农业生产本身,也将农村经济建设、农民意识培养、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保护等众多内容涵盖其中,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并利于中国社会长治久安稳定和谐发展的全新经济发展政策。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中,可持续发展推动农业经济与社会形态与生态环境完美契合,从而促进农业生产向“生态农业”与“有机农业”转型,最终形成良好的“绿色农业”经济产业形势,促进并推动整个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完成,并最终促进全国、乃至世界的可持续化发展。

2.农业经济可持续化发展目标

可持续化发展战略对人类文明建设与社会发展而言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推动人类生活由原有铺张浪费、任意破坏逐渐转向节约环保,促进持续发展,不仅为改善人类现存环境,甚至对人类未来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因此,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推行与操作过程中,时刻注重可持续发展战略基本目标,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出符合自身需求的现实目标。该目标是以生态环境建设与科学技术水平相契合为前提,确保农业经济发展时刻以可持续发展为理论基础,推动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稳步结合,最终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地位。由此可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刻坚守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先进科技的巧妙融合,并结合人们环保意识提升,最终建设处可持续的、可再生的农业经济体系,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基本目标。

3.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体价值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人类社会与环境建设而言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在推行与落实期间,将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化建设。当前,细致探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现存的具体价值可以发现,其重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可确保农产品的稳定供应,从而满足人类在社会活动中的基本物质需求。众所周知,人类在社会活动中,支撑人类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便是物质需求的满足。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也是为确保人类发展中物质需求的满足。然而,当前社会发展中,物质需求的质量与数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绿色生态、重产重质对人类生活需求供给而言,意义重大。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保证了物质供给满足人们需求,并同时确保持久供给的可能性得以实现,对人类发展进步而言,拥有实际价值。其二,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个人收入稳步提升,确保农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将带动产品质量稳步提升,并确保农产品收益日渐提高,从而保障农民利益获取,进而有效保障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三,捋顺人与自然间不可逆转关系。人类作为生存与自然之中的社会群体,其依托于自然的基本关系不可逆转,在长远的历史思考与社会实践中,人类创造了诸多奇迹,却终究跳脱不了生活于自然中的规律之内,因此,和谐共存、理性融合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是符合于自然规律,又配合当前人类发展而言,十分重要且必要的手段,因此,确保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实于农业经济发展之中,拥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发展的必然性

纵观当前农业经济发展局势不难发现,以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为例,欠发达地区在农业生产模式上主要仍然沿用传统的农业经济生产方式,这类方式在技术水平上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而起粗放式发展现状不但使生产效率呈现地下状态,同时在人口、劳动力分配等问题上也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科学解决。由此可见,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早已不适用于当前社会需求,其不但无法满足人类对物质的需求,甚至大大制约了当地农业经济发展脚步,增加农民本身负担,并迫使大量农业生产劳动力外流,无法支持当地农业发展进步。与此同时,传统农业又具有典型的人海需求,其要求参与农业生产群体的数量要达到一定规模才能满足一定的生产需求,因此促使当地人口数量产生膨胀式发展。然而,有限的劳动生产状态,又迫使部分新增劳动力时刻被窘迫现状压制,不利于其发挥本身能动性,促进整体经济增长。最后,碍于发展手法不客观,资源环境破坏浪费严重,造成土地荒漠化、草场退化、森林砍伐和水源污染等多种情况,从而恶化了生态环境,降低了产品质量,严重损害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化农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传统农业的诸多缺陷。首先,其确保了劳动生产规模与劳动生产效率,从而大大满足了当前社会人们对农产品的社会需求。其次,其解放了剩余劳动力,并确保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产品数量,以化肥、农药和地膜等众多科学手法,大大提升农作物产量,实现反季节蔬菜、水果上市,有效推动了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最后,其高密度、专业化生产模式,为产业集群化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在产品营销、运输、销售等环节大大节省了农产品生产方负担,可有效促进农业经济稳步增长。然而,在短期收益成果显著之后,现代化农业面临着长期发展中必然需要面对的问题,农药、化肥使用过度而导致的土地结块、碱化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农业经济发展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问题、相对的,农药残留、环境污染、地膜废弃后导致的土地污染等问题已经影响到种植土地、地下水等多个方面。因此,在现代化农业生产带来无限收益的同时,人们也开始思考,这种杀鸡取卵,舍本逐末的方法是否真的科学,是否有益于人们发展。由此,探寻全新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是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需求。该发展模式应以农业发展为主要目标,并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确保经济发展的延续性与可再生性。由此,可持续发展策略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针对可持续发展理论,应用可持续发展原则,确保可持续发展落实成为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发展法相。生态农业建设,有机农业开发,将自然与农业有机结合,从而打造符合生态需求的农业经济形态。由此可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提出拥有一定的必然性,其是应时代需求而生,为时代需求服务的重要策略。随着人类生活质量的提升,生活水平的改善令其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健康与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落实与推广成为当前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表现。

三、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手段

1.不同发展情况下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全世界范围内均得到了高度重视,在此其中,发达国家应对当前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与食品安全问题,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中开拓出属于自己发展形势的战略策略。随着对社会形态与自然形态的深入了解与研究,发达国家总结出资源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维护是确保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因此其在本国农业经济发展中采用了全新形式的低投入农业战略,从而确保农业投入更加趋向于信息投入、管控技巧的科学性投入、借由生物本身的调节协作机制,最终达到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与自行调节。在该投入战略中,人为因素被尽可能降低或消除,全力依靠自然本身来达到生态再构造,环境再建设目的。相较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无论在发展技术与手段上,抑或是扶持资金来源都无法与发达国家同日而语,因此在战略选择上无法借鉴或复制发达国家成型模式。针对以农业生产与农产品销售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发展中国家而言,确保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需要符合当前自己本身国情。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计划制定过程中,着重于强调在本国国内农业经济发展基础上,致力于食品安全保障、农村综合开发、生态资源保护为主要发展目标,从而推出扶持落后地区经济建设、落实生态环保建设与农业科技发展融合、敦促农业管理机构创新环保农业技术、培养农村从业人员环保意识培养等多种角度出发,正确打造符合发展中国家基本国情的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2.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基于发展中国家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迎合当前国家国情,通过“因地制宜”原则,切实打造了符合我国当前基本国情,适用于我国当前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实质战略。第一,生态农业。剖析生态农业,其主要侧重点在于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着眼点,探索并实践出与生态环境相平衡的实际体系,借由不同区域的不同优势,通过协调发展、再生理念植入,最终达到科学与生态的融合,确保环境科学良性发展,促进人类活动与自然活动的和谐共生。第二,三色农业。所谓三色农业,其将农业按颜色划分,以绿、白、蓝三色代表。分别指以绿色资源为主,借由土、水、光、氧为生存条件的畜牧业生产。该类生产以自然为依托,确保与自然和谐共生,彼此互惠;以微生物科学为基础,借由生物工程研发“酵母”“酶”的白色农业。该类农业深入探索发酵与酶菌利用,从而实现有机降解与资源分类;以陆路资源顺延至海洋资源开发,从而探索出全新形式的农业生产形态,借由科学合理开发,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第三,精准农业。精准农业其重点针对我国大部分以传统农业为主的经济不发达地区,借由先进科技对相关土地进行远程信息分析,遥控及变率处理,并针对相关问题做出相应解决方案,从而确保对所监控地区的精准化指导与调整,从而实现该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与科学性,保证环境、人力资源调配得体。最后,集约型可持续发展农业。集约型可持续发展主要针对我国人多地乏,资源不足情况,以提升土地使用率,确保农业生产整体性提升,保证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有效重组,实现投入最小且收益最大。与此同时,集约型可持续发展战略可统一调配与指导相关组织者,确保整体发展的科学与环保,从而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农业经济发展中作用。

作者:申俊玲 单位:南阳师范学院经管学院

参开文献:

[1]董传岭.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

[2]袁久和.我国中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态评价与发展对策[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3(1).

[3]贾苗.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J].中国农业信息,2013(19).

第9篇:可持续农业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结构功能主义;新生代农民工;可持续就业;系统建构

一、可持续就业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就业是20世纪90年代后英国出现的一种新的就业理念与政策,意指就业寻求者不仅能在激烈就业竞争中获得一定的工作,而且对就业岗位能够有效地加以维持,不因主观或客观原因又中断工作而成为新的失业者。其有四重涵义:一是使劳动者不仅具有一定的就业竞争能力,而且能够维持现有的工作岗位,不至于因知识缺失和老化成为新的失业者;二是使企业不会强令劳动者离开工作岗位,且尽可能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三是政策目的、效果具有延续性,如劳动者参与目前的就业政策项目能够为未来就业打下一定的基础;四是使贫困者能连续不断地从事收入不高的工作,不至于因报酬低而中途放弃工作去申领贫困救助金。

可持续性就业是我国就业优先战略的最终体现。“十三五”规划,国家确立“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就业优先的实现首先要能使劳动者有工作,能就业;其次要确保劳动者在保持住目前的就业状态同时,为以后的职业发展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这就一方面需要劳动者人的努力,同时要政府和社会整合各方面资源,实现就业的可持续性。

二、新生代农民工实现可持续就业的困境

新生代农民工是作为一个社会学而非人口学的概念或群体出现的,意指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出生的农民工,他们被称之为新生代农民工或第二代农民工。相比第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具有“三高一低”的群体特征,表现为: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与父辈相比,几乎没有务农经历,甚至从小在城市中长大,具有强烈的融入城市生活和市民化的梦想。而工作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社会的最重要途径,新生代农民工的可持续就业能力是决定其未来能否实现完全市民化的重要内容。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高流动性和短期化加强,造成了就业的可持续困难。根据清华大学社会学系2012年的农民工就业趋势报告显示,2000年起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农民工,平均每份工作持续3.8年,而2008年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农民工平均每份工作只持续了1.4年,每份工作平均持续时间不到两年;而且年龄越小,学历越高的农民工,变换工作的频率就越高。这种频繁的换工作,使得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比较差,缺乏就业的可持续性。

职业培训与新生代农民工多元化培训需求存在差异,导致知识技能提升的可持续性不强。新生代农民工从事的工作覆盖面十分广,工作种类繁多,所需要的技能也不同,这就要求他们需要根据工作的性质和职业状况,参加不同类型的培训,不断的提高自己劳动技能和文化水平,从而实现自己工作能力和技能水平的不断提高。但一方面宏观层次上国家对新生代农民工可持续技能培训l的欠缺,另一方面由于劳动者本身在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不足,使得新生代农民工的知识技能水平不能得到可持续的增长,从而造成他们在未来就业可持续的困难。

三、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诠释

结构功能主义(structural functionalism)是现代西方社会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其思想源泉可以追溯到孔德、斯宾塞等实证主义者,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的帕森斯时期达到了顶峰,虽然其后的众多学者对其过分强调了社会结构的秩序性和均衡性提出了批评,但其在研究社会整合与社会和谐方面还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该学派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当系统中的要素完整、系统之间能相互支持和有效配合时,整个系统就处于稳定与平衡状态,社会就能实现良J性运行。当系统的要素缺失或结构出现缺陷时,系统之间就不能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系统的均衡将打破,系统中的部分功能就不能很好地发挥,社会就会出现冲突,出现病态,个体的生存。新生代农民工的在可持续就业方面的困境主要是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宏观层面上,职业选择与产业结构不协调。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大小也不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般表现为产业结构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次转移的过程。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以“低廉劳动力”为比较竞争优势的中低端制造业就业大军,现代服务业偏弱的产业结构各层次之间的失衡局面。2011年主要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到GDP70%以上的比重,比如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等。而“金砖五国”中除中国外,其他几个国家基本上都在60%左右,而我国的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3.3%。第三产业在我国的三次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比较低,2011年第二产业占到GDP的46.6%,众多的劳动者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的层次上。

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特征决定了其职业选择与第一代农民工有着显著地不同。第一代农民工在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上比第二代农民工更长,在吃苦耐劳程度上比第二代农民工也要高。每周工作7天的新生代农民工比例72.5%,明显低于第一代农民工的85.5%。年轻力壮的新生代农民工吃苦耐劳程度低于平均年龄超过41岁的第一代农民工。口’这就决定了新生代农民工在职业选择上更倾向于劳动强度比较低,工作环境比较好,即使工资待遇水平不是很高的工作。相比劳动密集型的第二产业,能提供类似岗位的大多是第三产业,但我国的第三产业所占GDP比重较低,吸收劳动就业的潜力无法充分发挥,其与我国的整体社会发展水平不相协调,与新生代农民工的择业倾向造成了一定的矛盾。

第二,微观层次上个人知识结构与岗位需求不对称。知识结构是指一个人经过专门学习培训后所拥有的知识体系的构成情况与结合方式。合理的知识结构,就是既有精深的专门知识,又有广博的知识面,具有事业发展实际需要的最合理、最优化的知识体系,以适应将来在社会上从事职业岗位的要求。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明显高于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中接受过中专、大专及以上教育的比例接近20%,比老一代农民工有了显著提升。新生代农民工本身的知识结构水平虽然比上一代有了显著地提高,但还不能很好的适应就业岗位的需求。

新时代的很多岗位需要具有一定的创造性以及非标准性。工业到服务业的转变,教育培训所起到的作用与从农业到工业的专业有显著地不同,这主要是由于第三产业的特殊性决定的。服务业具有个性和非标准化的特点,很多情况下需要劳动者针对新经济提供差异性的服务产品。这种个性化的服务本身就会蕴涵一定的创造性价值,这与在第二产业从事电脑、自动机床等机器设备的操作不同。这些岗位需要对劳动者的总体个人素质和知识技能等的要求显著提高,而这正是很多的新生代农民工所不具有的。

这种宏、微观层次上存在的矛盾,使得社会的就业体系不能良好的发挥其功能,新生代农民工的可持续就业、用人单位、政府等社会系统各部分之间不能有序的进行关联,从而使得整个就业系统不能发挥其正常的功能,造成了各部分不能M行有效的整合,造成了整个就业系统在结构功能上的失调,所以必须协调社会就业系统各部分的结构与功能,从而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可持续就业系统的再平衡。

四、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的新生代农民工可持续就业系统建构

如何才能实现新生代就业系统的各部分平衡,从而达到就业的可持续性呢?结构功能主义大师帕森斯认为,任何生命系统如果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具有某些基本功能,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处理系统内部状态和对付系统外部环境;另一方面是追求目标和选择手段,由此,帕森斯推论出行动系统满足这两方面的四个基本必要功能:适应,即确保系统从环境中获得所需资源,并在系统内加以分配;达鹄,即制定系统的目标和确定各目标的主次关系,并能调动资源和引导社会成员去实现目标;整合,即使系统各部分协调为一个起作用的整体;维模,即维持社会共同价值观的基本模式,并使其在系统内保持制度化并据此分为相应的四个系统即帕森斯的AGIL功能分析范式。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可持续性就业是一个行动体系,这一行动体系的维持必须满足四个基本的功能要求,既适应、目标达成、整合和模式维持,具体见下图。

A(适应),是指系统必然同环境产生一定的关系,为能够存在下去,系统必须拥有从外部获取所需资源的手段,同时不断适应环境提出的要求。也就是说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系统与社会环境和产业结构会产生一定的联系,并能够适应产业结构的改变,促成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互协调。同时要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可持续就业,就业系统必须能够获取一定的经济经济资源投入,比如,国家在就业方面的投入,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地区发展,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同时获取可持续就业的所需的财政来源,形成资金来源的多元化。

G(达标),系统的目标指某种期望状态。系统必须有能力确定自己的目标次序和调动系统内部的能量以实现系统目标。主要表现为以政府为主导的各就业促进部门明确新生代农民工实现可持续就业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进行细致的工作。

I(整合),任何社会系统不是由单一要素形成的,是由不同内部构成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协调一致所组成的。为了达成所设立的系统目标,使系统高效运行,必须协调系统组成要素以及各种资源的关系,使之更好地完成系统目标。这就要求新生代农民工可持续就业系统能够调动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就业组织以及政府等相关部门,整合相关的资源,实现可持续就业的目标,这主要是通过制定劳动就业与职成教育等各方面相关法律法规来实现。

L(维模),一个系统必须提供,维持,更新个体的动力以及产生并维持个体动力的文化模式。教育是维持本系统运行的重要动力,以职业培训l和和成人教育为中心,通过新生代农民工的不断学习和提高,结合产业结构和工作岗位的需求,以及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断的提高自己,以适应未来社会对自己的要求,从而达到维持可持续就业的状态。要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可持续性就业,需以上四个子系统功能的有效运作、相互协调和动态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