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政策对金融的影响范文

政策对金融的影响精选(九篇)

政策对金融的影响

第1篇:政策对金融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金融创新;货币政策;影响;策略;措施

金融创新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主要旨在金融领域实现各要素的优化配置或者通过创造性变革引进或创造新事物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初期,金融创新初具雏形,70年代得到较大发展,80年代兴盛,90年代以后,金融创新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得到传播和运用。纵观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创新的发展历程,金融创新在本质上来说即在金融领域内部变革市场资金交易机制、经营管理体制以及金融商品的组织结构等。金融创新实现了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服务、金融工具以及金融商品的重新组合,能切实改变金融体系结构和货币供求机制,潜移默化的影响国家的货币政策。

1.金融创新与货币供求

货币金融理论的核心内容和中心内涵即货币的供求问题,而且货币供求还是国家制定货币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金融创新会对货币需求产生较大的影响,能在较大范围内引起货币供求总量、结构以及机制的变化,而且对宏观调控和金融运作的影响极为重大。由此可见,积极探索金融创新对货币供求的影响,清晰洞察货币供求机制的变化及调整,有助于科学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推动金融创新业务的进步和发展。

1.1 减少货币需求,逐渐改变货币内涵及需求

货币需求绝对量的增加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包括通货膨胀影响下物价水平的提升、商品货币化程度的加深、交易规模的扩大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金融创新的发展还引起了金融工具多样化和金融电子化的发展,一方面削弱了民众的实际货币需求,相应降低了广义货币在金融资产中的实际比重;另一方面,拓宽了货币的内涵。货币与其它各类金融资产之间有着替代效应,除了对经济发生作用外,还可能影响财富、产出、利率以及货币供应总量。

1.2 进一步削弱货币需求的稳定性

首先,金融创新的发展逐渐改变了人们掌握货币的动机,在更深层次上影响着货币需求构成的变化。凯恩斯将这一现象总结为预防性动机和交易性动机的减弱。投机性动机的增强,降低了商务交易和媒介商品的商业性货币需求,但是金融性货币需求却呈现出上升趋势。商业性货币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规模变量的影响,但是规模变量在一定时期内会相对稳定,所以商业性货币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具备稳定性和可预测性。金融性货币需求的变化主要受个人预期和机会成本的影响,人们的预期心理具备无理性,而市场利率具备多变性,这都导致了金融性货币需求的上升和金融货币需求比重的下降,从而降低了货币需求的有序性、稳定性。

2.金融创新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2.1 货币供应主体不断增加

在金融创新体系中,除了存款货币银行和中央银行以外,非存款银行也成为了货币的供应者。金融创新实现了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的同质化和综合化,进一步消除了非银行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之间的界限,逐步消除了这两类金融机构在创造存贷款货币功能上的区别。

2.2 货币供应的内生性趋势逐步加强

货币供应的内生性作为一种评价标准,它是指受经济体系内部因素调控的程度,与中央银行存在着此消彼长的联系。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是间接形式的,它主要被应用于控制外生性货币,金融创新一方面能改变货币供应的相对量,加快货币的流通速度、减少货币需求;另一方面能拓宽货币供应渠道和主体,加大货币供应乘数,从而切实改变货币的供应,使货币供应从某种程度上摆脱中央银行的束缚,而逐渐受制于经济体系内部各要素。由此可见,货币供应量受金融机构、居民行为、企业以及经济变量等内生因素的影响逐渐增强[1]。

3.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它是国家货币当局采取的一种经济政策,主要是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有效调节和改善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稳定就业、平衡国际收支、促进经济发展以及稳定物价等。

3.1 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

3.1.1金融创新切实降低了中介指标的可测性。金融创新的运用逐渐降低了中央银行对其它商业银行的检测、观察和分析,渐渐模糊了金融变量等中介机构的定义,其中突出的例子就是货币总量缺乏严谨科学的定义。

3.1.2金融创新降低了中介指标的可控性。金融创新增强了金融变量等中介机构的内生性,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与货币政策工具之间的联系日益松散。以中介指标货币供应量为例,在创新过程中能拓宽货币供应渠道,增加货币供应主体数量,加大货币乘数,实现货币供应量内生性的增强,同时还能切实降低和缩小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逐步削弱再贴现率的主动型,但是相应的作用范围却呈减少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

3.2 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工具作用的影响

3.2.1逐步削弱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推动力。金融创新加快了金融证券化趋势,大量的流动资金从银行流入金融市场和非存款性金融机构,逐渐摆脱了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的束缚;同时,金融创新实现了金融机构负债比例的变化,存款在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负债中所占的比例逐渐缩小。以上种种均导致银行体系存款的削减,由此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范围也相应减小。

3.2.2削减了再贴现政策的效果。第一,金融创新导致再贴现条件朝着自由化和合理化方向发展。当前,大部分国家的央行不再严格限制和规定再贴现条件,金融创新逐渐削弱了“真实票据说”的影响力,工具创新使得新型票据逐渐合理化和必然化。同时,金融创新逐渐加大了金融机构对中央银行的依赖,它们以债券抵押的形式向中央银行借入了大量准备金,这逐渐突破了再贴现条件的限制,削弱了合格票据贴现的种种规定。除此之外,金融创新使得中央银行在再贴现率操作中的主动性日益降低[2]。

3.2.3增强了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金融创新的发展为政府融资证券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其发展指明了道路,逐步增强了政府债券市场的活力;同时,金融创新有效满足了政府的融资需求,为公开业务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而且提高了中央银行的运作效率,使得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金融创新还改变了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结构形式,政府债券因其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而成为广受关注的对象,逐渐成为各类金融机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金融创新包括市场创新和工具创新两种,它使证券成为合法的资产形式,正日益被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所接受,政府债券作为其中的领头羊,是最标准的债权形式,它的价格和收益率是整个金融市场中其它证券收益率的有效价格参数,而且保持着合理的动态距离。由此可见,中央银行在发展公开市场业务的过程中能适时变动价格和收益率,从而改变一般证券价格和收益率,导致金融机构和公众对经济预期的变化,从而切实加强了公开开市场业务的“告示效应”。

4.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革新

4.1 逐渐改变了单一的规则性货币政策

混合操作规则性货币以权衡性和规则性为主要特征,它发展的前提条件是通过市场调节实现货币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均衡,它要求中央银行始终将货币政策保持在合理的增长比率基础上,使货币供应量更加稳定。但是金融创新的发展逐渐削弱了货币政策的作用,单一的规则性货币政策难以适应错综复杂的市场经济形势。所以中央银行要坚持实事求是,及时掌握最新金融市场动态,从经济运行状况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动态性权衡政策,切实反映实时的经济运行周期,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这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的暂时性波动,缓解金融创新对宏观经济的影响[3]。

4.2 应逐步拓宽货币政策的调控范围,实现从活期存款、商业银行到整个金融机构和全部社会资产的调节

从金融创新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央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只注重对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约束,忽视了非金融机构的作用,最终导致信用和金融失控的现象屡次发生,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由此可见,中央银行要积极转变思想,逐步扩大货币政策的作用和调节范围,将商业银行体系以外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纳入其控制的范围和方向,同时还要保证政策的均衡性和有效性,尤其要注意的是,妥善解决好公债管理和财政政策之间的关系,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

5.总结

总而言之,在金融创新条件下,中央银行要适时调整金融政策,拓宽货币政策工具的适用范围,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灵活掌握和运用各种创新手段,例如窗口指导和直接信用控制等。中央银行要把握金融创新的契机,保证货币政策工具的科学化、合理化,推动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晓红,王静.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冲击与变革[J].上海金融,2002,(7):14-17.

第2篇:政策对金融的影响范文

网络金融是以网络技术为支撑,是网络技术与金融业务全面相结合的一种产物,有狭义与广义之分,从狭义上理解,网络金融是通过网络为媒介,以相关软件平台进行,进行网上银行、网络证券、网络保险及相关的金融业务操作;从广义上来讲,网络金融还包括与其相关业务操作的金融结构、金融市场、监管机构及网络安全方面[1]。

与传统金融相比较,网络金融具有以下新的特征:首先是虚拟化,主要体现在金融业务的虚拟化,服务机构的虚拟化等,像电子货币的出现使我们的实物货币逐渐虚拟化;其次是业务边界的模糊性,网络金融运用网络技术使运行成本大大降低,严重冲击着传统金融体系的银行、证券、保险等业务的分工,导致金融业务边界逐渐模糊;再次表现在开放性,网络金融突破在空间、时间、地域上的限制。网络金融有3A金融之称,即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提供任何方式为客户提供服务。最后是运行的透明性,实现了透明度高的网络金融,为金融业务提供了信息方便。

二、网络金融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效果

货币政策工具包括一般性工具、选择性工具和补充性的工具,由于选择性工具、补充性工具受网络金融的影响不大,在这里我们仅对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作分析。网络金融不断创新改变了金融市场的结构和货币供给需求,使它们处于相对复杂的状态,这就为中央银行在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调节时带来了困难。不确定性的增加,则对传导机制、传导时间和传导效果就不容易做出判断。

1、网络金融使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调节效果降低

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调节金融市场中货币的供给量,但是近年来网络金融的蓬勃发展为投资者追求利益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投资空间,使资金借助网络金融的渠道从商业银行流向非金融机构与市场,因而避免了法定存款准备金对它的约束,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的地位逐渐降低。究其原因:首先网络金融作为一个新型的金融体系内容存在,中央银行不能对其征收法定存款准备金,否则会缩小其在金融机构的利润空间,网络金融的发展会受到阻碍。如果我国对网络金融机构收取较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而国外不收取,这样国外的金融产品很快就会进入中国市场,削弱了本国的竞争力。再者网络金融所进行的金融业务交易中多是以中间业务为主,涉及到法定存款准备金的业务比较少。并且商业银行为了生存和发展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会将一些传统的存贷业务转移到证券业务、中间业务等。这些都降低了中央银行想通过计提存款准备金来控制货币的供给,使商业银行作为传递导体的功能降低。

2、网络金融削弱了再贴现政策

在现实中,中央银行调整再贴现率来达到调节效果本身就不理想,原因是中央银行虽然在再贴现率上具有主动权,然而金融机构却具有选择是否贴现的主动权,如果贴现率比较高那么金融机构则会选择其他的方式融通资金。网络金融的出现使其交易成本降低、信息透明度高、不易受再贴现政策的约束,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得到资金需求。这样无疑削弱了金融机构在融资时对再贴现政策的依赖性,网络金融的出现降低了再贴现政策的传导效率,削弱了再贴现政策的作用效果。

3、网络金融对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影响

公开市场业务相对于其他两种货币政策工具是最灵活的。首先一方面伴随着网络金融产品的创新,流动性、盈利性又比较高且网络金融多进行的是中间业务,所以说金融机构可能会通过调控发行不需要交纳准备金的电子货币来抵消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来影响的货币供应量;另一方面电子货币出现之后可能会使网络金融的金融产品业务逐步创新,例如电子货币的出现,可能会导致用来吸收存款准备金的公开市场业务的出现,这些创新性的公开市场业务的出现,可能会导致中央银行通过吸收过多的流动性资产,基础货币减少影响货币乘数,反过来也会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使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削弱。

当然了网络金融虽然改变了金融资产的负债结构,但由于信息透明化、成本低等优点也加快了网络金融国际化和市场一体化,使信息传播速度更加快速,同时网络金融加强了货币当局公开市场业务的“告示效应”,使传统的信贷模式由原来单一从商业银行获得走向了多元化。比如在线P2P信贷模式的出现就为资金贷款提供了很好的来源。因此,在金融网络化的条件下,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变得尤为复杂其效果也是难以预料,是促进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还是削弱了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这就取决于金融机构与中央银行之间的动态博弈了,同时也会对我国的经济前景有一个预期。

三、结论

第3篇:政策对金融的影响范文

【摘要】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永恒的主题,与之相随的另一面则是地区差距这一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难题。控制区域差距扩大、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主要来自在市场机制作用基础上政府政策的选择。区域财税金融政策是针对市场机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失灵领域进行调节与引导,优先发展具有优势的地区,刺激和帮助落后地区快速发展。文章通过述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战略布局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效应,研究评价财税金融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 财税金融政策;区域经济;影响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永恒的主题,与之相随的另一面则是地区差距这一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难题。

区域经济学理论认为,区域利益获得机制与规划是区域经济关系形成与演变的基本原因,控制区域差距扩大、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主要来自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上。为此,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对这方面作了深入的研究与论证。

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基于统一的开放市场和边际报酬递减的假设,对市场经济持乐观态度,认为市场经济这双无形的手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他认为在市场机制的驱动下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会使区域间价格趋于一致,从而使区域差距自动消减。

新古典经济学则持相反观点,认为在市场经济和“二元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非均衡发展。1974年诺贝尔奖得主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不但会出现地区间的非均衡性,而且还会出现“倒流效应”,即: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因各地区的自然资源及外部环境影响要素不同而出现地区间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在“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的作用下不断加强并形成循环规律,他认为经济发展过程实际上是落后地区高质量的生产要素不断流失并向发达地区集聚的过程,反复的“倒流” “循环累积”使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拉越大。为此,他主张通过非均衡发展战略,一方面通过各种政策倾斜,优先发展具有优势的地区,但防止两极分化;另一方面,通过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与措施,刺激和帮助落后地区快速发展。

新经济地理理论认为,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与流向并非象新古典经济学增长理论所假设的仅受由稀缺性所决定的价格影响,还受制度、文化差异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资本并非总是从剩余地流向稀缺地,其流向会受产业集聚和外部性所形成的递增收益效应的影响,市场不能自动纠正区域间发展的差距,政府的政策与制度会影响要素流向。因此,政府必须制定适当的产业、财税金融等区域政策并使之法律化以保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新制度学派将制度要素引入区域经济分析中,认为政府干预是导致空间转移的主要力量,政府应当委托特定的支持部门进行合理分布,来影响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提高地区经济竞争力,主张国家应通过财税等政策进行转移支付,改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帮助落后地区发展,缩小地区差距。

综上所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际上就是在市场机制作用基础上政府政策的选择。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战略布局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效应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状态相对于世界上其他较大的经济体而言,情况更为严重,沿海与内地,东部、中部与西部等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而且差距大。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三大区域的经济总量、人均GDP、公共基本服务均等化等重要指标分析,其差距呈日益扩大的趋势,而且已出现较为严重的“马太效应”:东部由于具有充实的财力来提供公共产品,使经济发展有更好的外部环境,而中西部由于历史、地理等客观原因,长期以来经济欠发达,财力严重不足,从而限制了其在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也因此抑制和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日积月累的“倒流效应”和“马太效应”,使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三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而且差距日益扩大,使得较先进的东部、中部地区进一步发展,而落后的西部地区更加落后,最终影响到整个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目前我国初步形成了以促进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四大板块协调发展为核心内容的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战略。为把四大板块的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战略落到实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因素,按区域分工和协调发展的原则,划分具有某种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的空间单元,提出区分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战略,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并实施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采取积极稳妥的区域措施。

一方面,适时制定分类区域政策,并努力增强区域政策的有效性。根据各区域经济板块的特点和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主体功能区发展的具体指导,通过组织制定省级或跨行政区的经济区规划或政策文件,细化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要求,指导各地方明确发展定位。例如:《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域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层面,国家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定位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中国沿海发展新一极;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也随之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若干政策规定的通知》;国家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对北部湾经济区域发展相继制定了以产业政策为主,财税、金融、土地、外经贸等政策为辅的一揽子优惠政策;2009年12月7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西江经济带概念,确立了江海互动的发展思路,将打造西江经济带与发展北部湾经济区相提而论,规划将南宁建设成“国际区域通运输枢纽”,将柳州、梧州建设成“国内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为此,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酝酿编制《广西西江经济带发展总体规划》,准备研制西江经济带发展的财税金融等相关优惠政策。

另一方面,实施分类管理,努力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注重对不同类型区域的分类管理,对于发展条件比较好的地区,特别是一些城市群、都市圈,比如: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经济圈和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重庆市、成都市,深圳经济特区等核心经济带,以及环渤海经济圈,东海经济圈,南海经济圈等,形成了多方面、多层次、多形式的区域合作新局面,鼓励其继续加快开发开放步伐;对于少数民族聚居区、贫困地区和边疆地区,加大扶持力度,坚持实行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例如,国家继续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政策,促进这些地区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

在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规划、区域财税金融等政策的推动下,中国区域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明显变化。一是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2008年,东部地区以占全国9.6%的土地和37%的人口,实现了约占全国54.3%的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经济发展重要引擎地位。与此同时,中部和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高,发展活力竞相迸发,经济发展明显提速,2008年经济总量分别占全国的19.3%和17.8%,比2005年提高0.5和0.8个百分点,东北地区经济增速跃居四大板块首位,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趋于缩小。从西部地区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7月11日在北京了《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9)》。蓝皮书显示,从1999年―2008年十年来,西部地区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实现了大跨越。西部地区GDP由1998年的14 647.38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58 256.58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1.42%,高于全国9.64%的年均水平。据国家发改委网站和陕西经济信息中心最近的有关经济指标显示,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挑战,西部地区各省(市、区)经济社会发展仍持续向好趋势回升,GDP平均增速超过12%,超过全国平均水平8.7%的3.3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5.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48 204.13亿元,增长34.7%,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30.1%快4.6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均超过全国平均15.5%的水平,达到18.71%;地方一般财政预算收入增速全部为正增长,平均增幅达到19.7%。自2001年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以来,西部12省(区、市)共计减免企业所得税1 244.46亿元,极大地支持了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税收优惠政策发挥了积极的效应,实现税收由2000年的1 360.83亿元上升至2008年的5 242.87亿元。这些数据表明: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已初见成效,而且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从“点”向“面”的发展和提升,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板块,到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等,东、中、西、东北等各个经济区域的发展呈现全面隆起和互动协调之势。

三、财税金融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及其研究评价

《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国发[2007]21号)文件明确指出:实现主体功能区定位要调整完善财政金融政策。由此可见,国家把财税金融政策看作是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政策工具和杠杆。

区域财税金融政策是政府通过影响区域经济主体行为,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集中分配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最终引导资源、要素和产品在区域之间重新调整,以缩小因资源禀赋、历史原因以及市场机制自发作用而形成的地区差距。区域财税金融政策是针对市场机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失灵领域进行调节与引导,旨在发挥政府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保持发达地区持续增长,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和杠杆。在此背景下,国内学术界对区域财税金融政策各抒己见,有专家通过分析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马太效应”现状提出了从财政支出责任、合理划分税收以及设立科学的转移支付制度等措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胡洪曙,2009年);有专家通过分析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了消费税全额留存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财税政策(金华,2008年);有专家提出通过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实现财力在国土空间和功能区之间重新分配的主体功能区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贾康等,2008年);有专家通过深化财政支出和财政投融资及税收改革,规范收费与税收征管,建立财税政策执行评估及责任追究制度,来构建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建设的财税政策体系(刘家凯等,2008年);袁天荣等(2009年)专家则提出了以建立税收利益协调机制为主线的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财税政策。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广西西江经济带发展总体规划》明确了“西江经济带”的发展定位,对促进“西江经济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西江经济带”建设的财税金融政策研究已迫在眉睫。但目前对此课题的研究成果尚属空缺。因此,“西江经济带”建设的财税金融政策研究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英]哈维・阿姆斯特朗,吉姆・泰勒.区域与区域政策经济学(第三版)[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第4篇:政策对金融的影响范文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推动新旧动能接续的重要抓手,是补齐民生短板、改善百姓消费的突破口。供给侧结构改革对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强有力的财政金融政策则是实现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持,因此研究财政金融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一、财政金融政策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研究 

(1)财政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具体表现在:一是税收政策的影响机制。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的需要,而通过法律、行政等手段实现对社会财富的平均分配。税收政策可以通过集中收入作用,控制与调节国民收入,从而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动;二是财政支出政策的影响机制。财政支出是通过对财政支出的分配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导向,按照经济性质分类,财政支出涵盖购买性和转移性,购买性就是通过政府购买社会产品等实现对就业、生产的影响。转移性就是政府将财政资金无偿转移实现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2)金融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金融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促进产业整合。完善的金融体系对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资金支持,通过资金配置促进主导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另一方面通过金融与技术结构的现代化整合,推动我国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从而提高高附加值和高新技术产业。 

二、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1)金融政策仍以重型结构为主,忽视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金融政策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力,近些年我国加强了对第三产业的支持力度,但是就第三产业的发展需求现状而言,我国对第三产业的支持还存在较大的缺陷,尤其是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支持存在很大的缺口,据不完全调查,我国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缺口非常大,影响我国科技产业的健康发展。(2)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资金市场的健康发展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但是我国资金市场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资金市场机制不完善严重影响产业结构升级转型,以中小第三板为例,由于该平台存在很多缺陷,导致企业利用该平台的效率还不高。 

三、财政金融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对策 

(1)完善财政税赋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财政税赋对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具有引导作用,因此政府部门要积极贯彻落实“十三五”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目标:一是要进一步推动与落实增值税改革。增值税改革是我国构建经济新常态、推动供给侧改革的具体体现,通过增值税改革可以实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引导作用,营改增的政策取向,更强调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促进产业分工优化,拉长产业链,带动制造业升级。据税务部门统计,营改增试点以来,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12年的45.5%逐年提高到2015年的50.5%;二是完善税赋税种。我国政府要在产业结构升级转型中不断优化税负税种,通过完善的税种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2)优化金融政策工具,促进产业机构优化。一是增加信贷投入,优化金融机构结构。金融机构要加大对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产业的支持力度,实现金融政策的引导功能。为此金融机构要通过存款准备金率、差别化利率等实现对产业的结构调整。同时金融监管部门也要通过优化政策等提高金融市场机制的完善,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大力发展外资银行,形成多元化的金融体系。二是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提高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能力。我国要积极推进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充分利用主板市场、创业市场等平台推动第三新型产业的发展。例如针对高新技术产业我们可以引入风险投资,通过风投实现高新产业的发展。三是引导信贷流向,将央行的基础货币注入与商行的放贷行为更为密切的挂钩,以提升对经济发展中的重点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

第5篇:政策对金融的影响范文

一、引言

互联网金融泛指一切通过互联网技术或平台实现资金融通的行为,它是一种依靠互联网技术来实现资金融通、开展信息中介业务等等的新型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及发展一方面使得金融衍生产品种类增多、并由此促进了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又增加了整个金融体系的潜在危机,给货币政策的制定带来了一定困难。

政府调控国民经济的手段是多样的,其中货币政策是主要手段。货币政策非常依赖联系着实际经济变量和货币的金融市场,但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金融市场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变。互联网技术与金融行业的融合,提高了大众参与到金融交易中的积极性,有利于金融普惠性建设。但随着金融市场参与者日益增加,互联网金融大大改变了传统的融资模式、理财观念和支付结算模式,这对现行货比政策带来强烈的冲击,大大降低了货币政策制定的精确性及传导效率。

很明显,我国互联网金融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必会对我国货比政策带来强烈冲击与影响,面对新形势,央行需要调整货币政策目标、传导机制等,因此,对互联网金融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及其具体的传导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来对互联网金融究竟如何对货币政策进行影响进行探讨。

二、互联网金融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央行的货币政策实施效果依赖于对银行准备金、社会流通货币的控制,而互联网技术与传统金融的不断融合会改变货币的流通速度和流通方式,进而影响到货币的供给和需求,最终对传统的货币政策效果产生影响,大大冲击我国货币政策的稳定性,这种影响和冲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货币需求、货币供给、货币政策工具。

(一)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高流动性、高收益性引起货币需求的不稳定

互联网金融能大大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金融产品的盈利能力,同时还会影响到公众货币需求结构。从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来说,公众持有货币的动机有三种: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其中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所构成的L1与收入y呈正相关,即M1=L1(y);投机动机L2与利率r成正相关关系,即M2=L2(r);货币总需求可表示为M=L(y,r)=M1+M2=L1(y)+L2(r)。

在短期收入相对较稳定的时期,交易性和预防性货币需求均是可被预测且相对稳定的;而投机性货币需求则易受市场利率r、预期投资量、机会成本等各种因素影响,从而波动不断,相对不稳定。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高收益、低成本、转换时间快等优势缩小了支付资金和储蓄资金之间的转换成本,这使得持有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机会成本显著提高,降低了人们因预防而持有货币的动机,同时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高盈利性又放大了投机动机,刺激部分预防性货币向投机性货币转变,因此交易性、预防性货币需求减少,相应地投机性需求增加,货币需求结构改变,货币需求的稳定性下降。

(二)货币层次界限模糊,货币供给量难以控制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高了各层次货币的流动性,拓展了货币概念,导致难以明确界定狭义货币和广义货币的界限,传统货币不断向虚拟货币转化,界定各层次货币时更加复杂。互联网金融中第三方支付平台兴起后,人们的支付方式更为便捷,导致人们对银行活期存款需求的锐减,虚拟货币使界定M0,M1,M2等不同层次货币的内涵更加困难,M0、M1频繁波动,对现有狭义货币体系的计量造成不利,而作为宏观调控目标的M2的监测分析也出现困难。另外,因为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大大增加,在资产负债表中很难反映出货币供应量,这会降低货币供应量的可预测性。

货币供给量部分失控的另一个原因是货币乘数的不稳定。货币乘数计算公式是:k=(Rc+1)/(Rd+Re+Rc),Rd、Re、Rc分别指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率、现金存款比率,而互联网金融会影响这三个变量,故使得货币乘数计算更为复杂。第三方平台支付手段的发展,加大了人们对电子货币的使用,

加大现金持有成本,现金漏损率下降;互联网理财产品大多投资于货币市场基金,商业银行在头寸不足时可以快速且低成本的筹资,P2P分流中小微贷款业务降低了银行贷款业务的整体风险,这两者都降低了银行超额准备金水平;储户们的活期存款、现金存入具有高流动性的互联网收益产品中,由于追求收益率,人们会加大定期存款比重,定期存款准备金比重上升。这一系列变化使得货币乘除变得不可控,导致货币供给逐渐失去常态化。

(三)互联网金融削弱货币政策工具,使货币传导机制有效性降低

1.互联网金融削弱了再贴现政策的作用

再贴现率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商业机构的放款利率。再贴现政策主要包括规定再贴现条件和调整再贴现率两部分,再贴现政策的作用效果与金融机构对央行再贴现的依赖程度成正比。

传统金融机构对中央银行的依赖度大,再贴现率的高低影响其对中央银行的借款额;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金融市场的融资渠道大大增加,如果商业银行或者金融机构出现资金不足问题时,可以通过互联网金融产品来融资,互联网金融产品与商业银行融资相比,具有成本低且方便简单的特点;新型互联网金融机构交易成本低,信息透明度高,与中央银行再贴现率的高低基本不相关,一产生就迅速占领了金融市场,并且为其提供了多样的融资途径,更好地满足金融市场流动性需求;这一切都使得再贴现率的波动性增强、作用范围缩小,在货币政策中的重要性大大减弱,因此通过变动再贴现率来控制货币供给量的作用越来越小,互联网金融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金融机构对再贴现政策的依赖度,大大降低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这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制定来说带来了诸多不便。

2.互联网金融降低了存款准备金的作用

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都必须留有一定的存款准备金,以保障整个金融体系的有序运转。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机制主要就是央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影响货币乘数,再作用于货币供应量。

对广大投资者来说,金融互联网的发展为其提供了广阔的资本利用空间,通过金融市场上的各种融资渠道,从商业银行分流到非存款类金融机构,这类金融机构主要经营不需要上缴存款准备金的中间业务,从而不受存款准备金约束,商业银行作为货币政策导体的作用被严重削弱,这使央行期望通过调整准备金数量来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希望落空。随着银行准备金作用越来越小,中央银行对于货币政策的把握就更加困难。

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产品发生较快,央行难以明确对其进行界定。目前,对互联网金融的界定比较模糊,同时互联网金融机构发展还不成熟。从当前世界各国的货币实践来看,很多国家都没有提出针对互联网金融机构计提存款准备金。

3.互联网金融强化公开市场操作效果

相对于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再贴现政策来说,公开市场政策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主动性、可逆性以及可控性,一直以来,公开市场业务都是央行控制货币发行量的最重要工具,是比较灵活的金融调控工具。它的作用机制是央行通过买卖债券影响货币市场利率进而影响资本市场利率。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结构必会发生较大变化,同时在公开市场上有着大量种类繁多、可供买卖的金融工具。市场是具有竞争力的,对债券的需求越大,其收益和价格也会大幅上升,而有价证券的产品价格变化会影响到市场中其他金融产品的价格,因此金融市场主体为了调整资产组合、补充流动性资产,会增加主动的参与公开市场活动,政府通过调整公开市场业务,便可使金融主体对公开市场业务的依赖度逐渐增强。公开市场业务能更好的配合货比当局操作,同时还能提高政策效果。

三、互联网金融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机理

传导机制理论是货币政策理论的核心内容,只有明晰了传导机理才能更好的提高货币政策的效率。货币政策传导机理是指中央银行从操作货币政策工具到对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产生影响的过程。我们选择两种最具代表性的学派来分析一下。

首先是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利率传导途径,其理论思想为:货币供给量Ms的增减会影响到利率r,利率r的变化又会影响投资I以乘数方式增减,而投资I的增减最终影响到总支出E和总收入Y。传导过程可以表示为:MsrIEY。而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使货币流通速度加快,流通中的通货减少,货币需求变得非常不稳定,导致难以再通过货币供给量Ms的变动来调节利率r,进而最终影响总支出E和总收入Y的调整,故整个利率传导过程将难以实现。

而另一种货币学派的投资行为传导理论则和凯恩斯学派背道而驰,他们并不认同利率r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因为货币需求函数具有其内在稳定性,投资行为传导机制更强调货币供应量Ms在整个传导机制上的作用,传导过程可表示为:MsIE。当货币供应量Ms减小时,人们就会减少购买各种资产。但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使得公众不必缩小投资资产支出,而是通过阶段适应性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供应来满足其投资性货币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投资行为传导途径。

综合两个学派来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自上而下层层传递的,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层层传导至金融机构、企业、居民最终影响国民收入,货币政策通过影响金融市场中的关键经济变量实现调控目标。互联网金融通过渗入到金融市场各个方面,改变市场结构,致使货币政策传导途径发生变化,从而使货币政策最终实施效果无法达到目标。

四、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对货币政策的冲击

(一)划分货币供应量确定不同货币层次,寻找新的货币政策中介

随着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产生的一系列新型金融工具纷纷涌入金融市场,我们应当将对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不同的货币层次,以便于中央银行的统计工作。为了满足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领域的拓宽,除了统一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还应当结合整个金融产业的发展特点,积极寻找新的中介作为货币政策的指导力量。

(二)增广信息传递渠道,提高金融市场服务质量

我国的货币政策从制定到执行期间经历的周期太长,以至于传导的有效性大打折扣。一方面,我们要拓宽信息的传递渠道,丰富和发展各种金融产品,使其呈现全新的形式和功能。另一方面,应当注重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服务质量的优化,尽可能地降低相关成本,不断提高传统金融机构在整个金融市场中的影响力。

(三)关注经济发展动态,抓住金融热点制定合适政策

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紧密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动态,改变传统的政策调整方式,多角度运用不同政策工具来变动货币供给量,寻找积极主动的政策方案。如今互联网金融使得金融市场和金融机制的发展更加完善,因而对货币政策的要求就更高,因此中央银行应抓住金融热点,规范操作,制定出与整个金融大背景相协调的货币政策。

五、结论

第6篇:政策对金融的影响范文

[摘要]近几年来,房地产持续升温,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对其进行调控,对构建和谐的房地产行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从理论出发,结合当前政策,详细分析了国家经济政策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

[关键词]经济政策房地产宏观调控影响

近几年,随着房地产投资的急剧增温和房价的持续攀升,房地产成了炙手可热的话题。无庸置疑,房地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据研究表明,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绝大部分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这种对银行完全依赖的房地产业发展模式,一方面让房地产市场风险日益集中到商业银行,另一方面很容易通过银行信贷加以膨胀。当房地产泡沫越吹越大时,一国经济面临的系统性风险也就越来越大。在此形势之下,有必要用宏观经济调控来控制房地产业的泡沫成分。

一、金融政策对房地产业影响分析

1)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

加息会增加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成本,但对于不同的房地产企业来说,影响也不尽相同。负债结构不同,融资渠道不同以及资金实力不同的房地产企业受加息的影响也不同。对于那些负债率较高,融资渠道单一,经营业绩较差的房地产企业,加息后企业的经营要面临强大的压力。

2)对消费者的影响

加息无疑会增加其还贷压力,促使某些消费者提前还贷或部分提前还贷。据新浪财经的一项调查显示,有七成左右的被调查者认为央行未来还将继续加息,而央行的连续加息,利率所提高的累积幅度让消费者的还贷成本增加了许多。

3)对房价的影响

房价在短期内受加息影响较小,但未来房价增长将趋于本文来源:文秘站 平缓。宏观金融政策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其真正凸现于经济发展的成效上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加息对于购房者来说意味着购房支出的增加,这实际上是央行在削减对贷款购房者的支持力度,降低其购买力。而购买力的降低必然会减少对房地产需求,这种对需求的抑制作用将最终决定供给,从而控制过高的房价,产生积极的降温作用,使房价回归理性。

1、存款准备金率政策

根据经济学原理,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会对货币供应总量产生乘数效应:当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时,货币乘数减小,商业银行可运用的资金减少,贷款能力下降,货币流通量相应以一定比率减少。但是据商业银行的数据显示,个人住房贷款并未因房价上涨、加息等因素影响而大幅减少。另一方面,随着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渠道目益多样化,对银行贷款需求的占比逐步减少,因此通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从而使银行减少贷款来间接调控房地产市场可能收效甚微。

1) 积极影响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直接作用于商业银行的政策措施,对减少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具有立竿见影的政策效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0.5%能够诱发商业银行加大前期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执行力度,控制房地产开发和消费贷款的增长速度,进而加速和锁定近两个月来各种调控政策的政策效率。

2)消极影响

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在理论上可以遏制投资过快,但同时也将带来一定的风险。张家鹏指出,就目前国际市场形势来分析,中国和印度的房地产市场属于快速的上升趋势,投资回报率较高,如果央行单方面的减少对房地产企业的贷款,就可能给国际上的一些投资家带来机会,这样欧美大量游资将会大量涌入中国,对楼市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2、汇率调整

我国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将会影响国内金融市场上的资金流动.投资者的投资动机也会随着汇率的变动发生改变。而我国房地产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的产业,因此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将会我国地产业的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1)对房地产业发展资金的影响

汇率预期的变动将对一国的资本化率产生重要影响。资本在国际问流动的原因是追逐利益和规避风险,因而汇率的变动会影响资本的流动,特别是短期资本的流动。

2)对房价的影响

供需和投机是影响房价的两个主要因素,而汇率的变动直接影响的是供需及投机行为这两个方面。目前由于人民币存在较强的升值预期.这使得大量的海外热钱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国内并将其快速转化为人民币资产.等待人民币的升值预期的实现,达到获利得目的。

3)对房地产自身价值的影响

在当前.我国房地产业尤其是大规模开发的高端房产,其销售市场不仅仅是局限于国内还面向国际。因而当人民币汇率发生变化时,对那些高端房产的自身价值就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它们的自身价值会因为受到人民币汇率的浮动而发生变化,从对拥有者会而产生额外的盈利。

3、税收政策

清算土地增值税给开发商带来的最大变数是因为拿地时间不同,成本不同,导致的税款额度不同。拿地时间较早的项目因差额巨大将支付巨额增值税成本,且拿地越早和捂地时间越长税费越高。一旦清算土地增值税开始执行,一些以长期囤积土地为获利方式的地产企业因为持有土地时间较长,差价较大,可能遭遇较大的税负压力。

4、调整住房贷款政策

这属于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中的不动产信用控制工具。常见的控制方法有:规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的最高限额、最长期以及首期付款和分期还款的最低金额。

二、房地产企业应对对策

1、转换市场机制,开拓资金资源渠道

资金是房地产开发的首要因素,迫切需要通过多渠道的融资活动来满足房地产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利用加入世贸组织和金融市场多元化的机会寻求银行以外的融资渠道。上市是理想的融资渠道,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或再融资,可缓解房地产项目资金需要压力。

2、走联合开发,合作经营,集中和规模化道路

房地产业作为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特别需要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规模化、集团化经营,以提高其抗风险的能力。

3、改善经营管理,消除短视观念,提高核心竞争力

房地产企业需要完善内部机制,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从长远放眼,做好项 目的长期规划,提高企业开发效率,提高创新能力,把观念由做“项目”、做“产品”转到做“企业”上来。

参考文献:

[1]朱崇实. 金融法教程[m]. 北京:法律出版社,

第7篇:政策对金融的影响范文

金融脱媒货币政策

一、我国金融脱媒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一)我国金融脱媒的表现

1.金融机构资金配置和资金来源多元化

在我国金融脱媒首先表现为资金的筹集和运用脱离商业银行这一媒介,转而流向资本市场,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上主要表现在银行的传统存贷款业务在所有业务中的比重降低。

金融机构的资金运用方式包括各项贷款、有价证券及投资、金银占款、外汇占款、财政借款以及在国际金融机构资产。随着金融脱媒的发展,金融机构资产的运用方式开始多元化,传统的贷款占资金运用的比例逐渐下降。

2.我国金融机构的金融资产份额及比重变化

虽然我国金融机构的金融资产份额中银行资产额在不断地增加,但比重却呈下降趋势。2003年,我国银行资产额在总金融资产中所占的比例为96.39%,到了2010年,所占比例为92.91%,下降了将近3.5个百分点。由于资本市场的发展还不成熟,基金和保险的资产额在总的金融资产中所占的比例较小,2003年两者之和所占的比重仅为3.61%,但两者的比例都呈上升趋势。以上说明目前我国的金融机构正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资金逐渐流向资本市场,商业银行发挥的中介作用越来越小,这种趋势将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不断完善而逐渐明显,从而产生一定程度的银行脱媒。

(二)我国金融脱媒现象的成因

1.政府对金融行业的管制

我国一直对利率实施不同程度的管制,不允许利率随资金的供给和需求变化而自由浮动。在此情况下,当货币市场和货资本市场的资产收益率高于同期的银行存款利率时,资金的供给者会把资金从银行体系中取出,转而投向金融市场,从而商业银行存款减少,造成商业银行负债脱媒。

2.资本市场发展,企业投融资渠道多样化

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使市场参与主体的投融资成本增加,交易效率下降。但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各项经济制度、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市场运行机制不断健全,信息不对称的程度逐渐降低,投资者可以充分地利用企业的具体信息进行投资,企业凭借自己的实力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融资,这样就削弱了企业对商业银行资金的依赖程度。

3.居民储蓄增长,理财观念开始改变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利率管制,居民存款收益率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加上我国通货膨胀率持续走高,居民的存款甚至出现负收益,为了寻求更高的投资回报率以规避购买力风险,居民将大量资金投向金融市场,在金融市场上购买股票、债券、基金、保险等有价证券,资产的多样化使银行存款比重降低,居民开始脱离银行等金融机构而直接投融资,从而导致了金融机构的负债方脱媒。

二、金融脱媒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

(一)金融脱媒削弱了货币供给量的可测性

金融脱媒使大量资金流向金融市场,为适应市场参与者的投融资需要,金融市场上产生了各种非货币的金融工具。许多金融工具都具有高流动性和再造能力,具有货币的某些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成为新的货币,在此基础上货币的性能和特征都发生了变化。金融市场上的银行票据、股票债券、基金凭证、衍生产品、电子货币、投资连结保险等,都在不同程度上与现有货币的性能相类似,但现行的货币统计口径并没有把这些金融工具计入货币的范畴,结果导致货币结构、货币供应量发生改变,货币的范围被大大缩小了。因此,货币数量的测量变得更加困难。

(二)金融脱媒加大了货币供给量可控性的难度

货币供应量等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乘积,中央银行往往运用公开市场操作来稳定基础货币。货币性金融工具与银行存款之间具有很强的替代性,导致居民和企业的货币需求发生结构性的变化,实际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当市场均衡时,货币供应量与其他宏观经济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越来越弱。

三、提高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有效性的建议

(一)调整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深化,M0、M1、M2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原有的货币统计口径也应随着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而进行及时的调整和修订,更加合理的界定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层次。目前我国采用的是简单加总的方法计算货币供应量,随着金融创新的深化以及电子货币使用的逐步增多,简单加总的方法已不能真实的反映货币供应量与物价、产出的变动关系,因此为适应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的需要,加强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相关性,应该研究并使用货币供应量的加权计算方法,并构建货币加权指数体系。

(二)扩大货币供应量目标的浮动范围

我国中央银行一般在年初确定一年的货币供应量,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体中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致使中央银行在年初确定货币供应量越来越困难。面对这些情况,央行首先应该预测通货膨胀目标、产出增长率、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和外汇储备的增长率,根据这些预测值决定货币供应量的目标区间,并根据预测的准确程度确定目标区间上下浮动的范围。

(三)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由于金融创新及金融电子化的发展,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逐渐降低,致使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不断降低。因此一方面要增强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还应在合适的时候实现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由数量型向价格型的过渡。

参考文献:

[1]朱刚.金融脱媒现象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基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角度.经济研究导刊,2008(9):71.

第8篇:政策对金融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农业政策性金融 农村经济发展 金融经济发展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是比较落后的,城乡的经济差距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为此,国家针我国农村经济的现状,提出了农业政策性金融,农村政策性金融与普通的商业性质的金融不同,商业金融注重的是盈利,而农村政策性金融则偏重于优惠和返利,为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农村经济与金融性发展的分析,浅谈农村政策性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大部分的人口比率被农村占据,但是农村的土地资源是有限的,随着社会的工业化和信息化,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已经成为重要的问题。

目前,第一个问题是农村实行“城镇建设”,开发新农村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体现,部分土地已被征用,导致部分农村人口无地可耕,只有每年享受国家的补贴,面对消费之高的当今社会,是远远不够的。

第二个问题是农村人口流失。大部分的农村劳动力趋于外出打工或从事非农业,在农业上的收成已经不能满足一个家庭的开支,于是,很多青壮年的劳动力就外出打工、自主创业,从而,又会使得一部分的农业资源处于低质量或者是荒废的状态。

第三是典型的入不敷出,在中国的某些地区,农村对于农业投入是相当大的,但是农产品的产量却非常少。

总之,农村经济现状各个问题都是存在一定联系的,解决此类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出台实行性比较高的政策。

二、农业政策性金融及其作用分析

(一)农业政策性金融

农村金融经济是以促进农村农业的发展为目的的一种特殊的金融活动是国家对农业发展重视的表现形式,并且农业政策性金融是在国家信用的基础上,协助农村经济发展与进步,虽然所有的金融都有一个共性,融资性和有偿性,但是农业政策金融更偏重于优惠性。其服务对象不仅仅是单纯的针对农业、林业、畜牧业、养殖业和渔业,也包括与农业有关的第三产业,即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农村、农业和农民。

农业政策性金融一般分为三种表现形式,一是政府直接针对农业。由政府指定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给农业所需要的发展资金和贷款,这也是普遍的表现形式;二是政府确立一个目标,金融机构提供农业政策性的贷款,帮助政府实现在农业建设上的目标;三是以金融机构为主题,政府只起干预作用,根据农业的需求提供贷款。

(二)农业政策性金融作用分析

首先,农业政策性金融有着特殊的市场地位。过多的商业金融使得整个金融市场陷入不平衡状态,其过多的追求利润和收益,是国家不得不采取措施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所以,政府选择农业政策性金融,让其服务于农业生产,扶持农村经济发展。

然后,利用农业政策性金融引发商业金融支持。农村金融机构可以有目的的选择一项因缺少资金而发展落后的农村产业,帮助此产业发展,当有明显的成效后,处于盈利目的的商业金融便会出资,农村金融机构再去寻找其他的目标,这样便形成了农村金融机构带动农业发展,引导商业金融投资的良性循环。

最后,提高农民信用便于贷款,商业金融针对的贷款对象是有规定的,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通过商业金融机构贷款,而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则提高了农民的信誉度,同时得到商业金融机构的认可。

综述,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辅助农村经济发展,不仅注入自身的力量,还吸引了商业金融机构的关注。目前,中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政策对比发达国家并不是处于完善阶段,发达国家除了在农业政策性金融方面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外,还在农产品的研发方面做出了业绩,大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提高。

三、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比较及其启示分析

随着世界金融的发展,金融是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角色,而国外的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起步是比较早的,通过举例分析,吸取国外的优点,借鉴经验,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法国农业政策性金融

法国的农村金融体系的建立是比较早期的,在法国的经济发展中,农业生产占据比重是非常大的,由于法国遭受了自然灾害,所以需要把大量的资金引入农业发展,当时在农村金融机构建立初期,法国煎受来自国内外的竞争压力,迫切需要资金,于是,便出台了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以地方的金融机构为单位,面向所有从事农业的自然人,均可提供贷款,其工作模式是,地方的机构以合作的形式吸收外来的货款,集中提供给需要贷款的农民,以国家的信誉作保,规定贷款年限。对以后法国的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二)美国农业政策性金融

美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相对来说是比较复杂的,他的资金来源于联邦政府财政部,由美国农业部介入,充当财政管理者,将资金汇入农民家计局、商业信贷公司、农村电气化管理局,提供给创业农区、贫困农区和农村社区,贷款的期限可长达35年,并且是以极为优惠的利率。

(三)对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启示分析

国外的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成功体现,为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简历与发展提供了基础性的帮助,我给早期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是出现在新中国建立后期,随着我国的五年计划的实施,一直到1978年,农村金融成为整体金融行业的一部分,严格按照国家的指示有计划的运行。管理上高度集中,农村金融业务政策化,本着这样的原则,不断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我国的农业的政策性金融起步相对来说是比较晚的,要吸取发达国家的精华之处,通过分析国外的案例可以发现,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农村的发展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我国要继续加大在农村实行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推广力度,稳定农村与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合作关系,使农村经济得到更大的发展。

四、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未来发展方向

各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都大同小异,都是政府为了平衡农业经济发展而出台的新政策,目的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提升农民的收入,提升国家经济的整体效益,树立一个正确的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方向的发展,也是为农业开辟一条通向发达的道路。

首先给予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一个明确的定位,农业政策性金融即是财政的代表,也是金融的象征,对于内部的经营机制要完善,而其中政府的干预是必不可少的,金融机构从事的业务活动,不能以盈利为目的,本着提升农村经济的原则,为农民提供财政支持。

其次努力增加资金的来源渠道,伴随着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政策性金融被越来越多的人认知,因为在资金上会产生压力,所以我国需要寻求多渠道的资金来源,例如,开发其他金融机构、引进私营企业投资,增加国外优惠力度,一定要合理规划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渠道发展。

最后是统一并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由单一的总行金融机构设立分行,使金融机构深入全国各地的农业地区,在提高了农村金融机构的工作效率的同时,方便农村对于贷款资金的咨询和申请。

五、结论

农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所有产业发展的根基,目前,农业的发展处于一个弱势的地位,农业的政策性金融与农村的经济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就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实现我国经济平衡发展这个问题而言,其在整个农村农业的发展中是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的。

参考文献:

[1]王相品.中外农业政策性金融[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

第9篇:政策对金融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英国;就业;政策

中图分类号:F8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0-0118-02

1 国际金融危机对英国就业的影响

1.1 国际金融危机对英国就业影响的现状

据英国招聘和就业联合会与毕马威的一项就业报告显示:2008年12月英国固定职位数量连续第九个月下降,该分项指数由11月的28.9降至28.6。为该指数最低水准,临时职位数量也连续第五个月下滑,该指数由11月的31.7滑至29.8,也是1997年10月开始此项调查以来的最低水准(指数低于50表明就业市场萎缩)。另据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报告显示:截止到2008年10月,英国2008年共有逾15万个职位被裁减;此外,从2008年1月至11月,英国申领失业救济的人数增加了257500人,使得总人数达到了107万,其中,从10月到11月这一个月中,申领失业救济的人数就增加了7.57万。在具体的裁员情况方面,截止到2008年12月17日,在此之前的3个月中,英国主要的公司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成本提高、需求下降等经济现实导致的裁员达38588人。在就业指标方面,截止到2008年10月份,英国经济活动人口占劳动适龄总人口的比例下降到74.2%,比三个月前和上年同期均下降了0.1%;就业总人数为8938万,从8月到10月,就业人数减少了11.5万,就业形势急剧恶化。在失业指标方面,截至2008年11月底;英国失业人数已经连续10个月上升,失业总人数攀升到186万,失业率达6%,为1999年年中以来的最高水平。在劳动人口的周工作时间指标方面,2008年8月至10月,英国劳动人口的周工作总时数是9.379亿小时,比5月至7月间的周工作总时数减少了760万小时;同时,从2008年8月至10月,英国劳动人口每周平均工时是32.0小时/人/周,比5月至7月间的每周平均工时下降了0.1小时/人/周。在劳动人口的GB平均收入增长率指标方面,从2008年8月至10月,整个经济的劳动人口平均收入增长率(除奖金)为3.6%;若包含奖金,2008年度平均收入增长率则为3.3%,这一比例与上年持平。但具体到不同的经济部门,增长率的变化情况有所不同。

1.2 国际金融危机对英国就业影响的发展趋势

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经济的深远影响目前还未完全显现,对各国就业的冲击也将持续并进一步深化。就英国而言,据英国特许人事和发展协会的年度报告显示:英国2008年已有逾15万个职位被裁减,2009年将有60万个,而在2010年将再有25万个。该报告还预测,加上合同到期等其他原因,到2009年底英国的经济衰退将导致100万人失业,英国的总失业人口将因此达到280万,2009年将是自1991年以来就业形势最差的一年。而据英国国家经济社会研究院预测,2010年美国失业率将升至7%。2011年则可能进一步攀升至7.5%。

2 英国政府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的政策分析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英国就业的冲击日益明显,英国政府已经采取或拟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失业扩大的进一步发展,但不少政策措施在实践中的执行效果还不明显,政策的可行性与可达性还有待进一步分析与考察。

2.1 对宏观层面促进就业政策的分析

在宏观层面,以刺激经济为核心来带动就业的政策主要包括;巨资救助银行拯救金融市场、大型减税计划、大幅降息政策、提供小型企业贷款担保等。总体来说,这些刺激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为:通过注资、减税、降息、贷款担保等手段,来拯救金融市场、减轻企业负担、减少企业成本、刺激需求、提振居民消费信心,实现英国虚拟经济的恢复和实体经济的发展,带动经济回暖,促进就业岗位的增加。减少失业,增加劳动者收入,以期就业形势得到好转。

但是,其中的一些刺激经济的计划也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使得政策的可行性或可达性大打折扣。具体来说,首先,通过减税以刺激经济的计划使得本已恶化的英国财政更加雪上加霜;因为英国政府财政支出主要来自借款。而政府财政盈余已从2007年的60亿英镑下降至2008年10月的49亿英镑,若完全实施这些刺激经济的政策,2009年英国政府财政赤字可能超过1000亿英镑,相当于每户英国家庭负债4000英镑,因此,通过减税以刺激经济的计划的风险性极高,政策的可行性值得质疑。其次,英国政府巨额的刺激经济的支出可能会通过日后大幅增加税收等办法来达到财政收支平衡,从而将增加普通民众的负担,这种以牺牲民众长期利益换取短期经济效果的行为也是不值得推崇的。再次。以降息方式刺激经济的政策的可达性也值得质疑:政策性降息一般可以从四个方面刺激经济增长:鼓励民众少存钱多消费、增加贷款者手中的现金、促使货币在一定程度上贬值、刺激出口。有专业人士估算,正常情况下。利率每降低1%,长期来看能使经济提升0.3%。但以英国目前情况看,政策性降息能否刺激经济以达到带动就业的作用也值得质疑。

2.2 对针对性的促进就业政策的分析

为了达到直接促进就业、补贴失业者以帮助其渡过难关的目的,英国政府采取了或拟采取一些具体的政策措施。这些针对性的促进就业的政策可分为以下两大类,笔者在下文中根据这一分类进行了具体的政策分析。

2.2.1 直接促进就业类

政策之一;通过基建计划创造至少10万个新就业岗位。英国政府准备在2009年施行一项总额为100亿英镑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包括在未来两年内用于教育、交通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以期创造出至少10万个新的就业岗位。这一措施的好处是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供英国劳动者就职,减少失业率,同时促进基础设施的改善。从长远来看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完善。但是,该政策的最大问题也是财政支出压力过大,可能导致未来英国公民税收负担急剧加大,引起公民不满和社会动荡。政策之二:家庭妇女再就业可获培训津贴。这一政策将使希望重返工作岗位的英国全职主妇每人获得最高500英镑的津贴用于就职前培训,极大地提高了全职主妇的就业热情,将会减轻由于其丈夫失业而带来的收入减少的经济压力,也会促进整个就业市场劳动者性别比例的平衡。但是,这一政策无疑会使得就业市场上的竞争激烈程度加剧,就业形势或将进一步恶化,最终的政策效果可能会背离政策初衷。政策之三:“国家实习计划”促进大学生就业。鉴于巨大的就业压力,英国政府计划在2009年推行一项“国家实习计

划”,以帮助未能找到工作的大学生到企业或其他机构实习,培养职业技能,帮助其最终实现就业。这一政策可以使得众多在“婴儿潮”时期出生的大学生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增加其就业数量和质量。同时,由于金融危机所导致的英国失业人数中25岁以下的青年人所占的比例将不断增加,英国政府还打算出台一系列针对18至24岁青年人就业的措施,帮助他们找到工作或学习到能帮他们就业的技能・这也必然可以减缓失业的增加趋势。避免由于这一年轻的社会群体失业可能带来的社会动荡。这一政策的积极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政策之四:限制移民政策。由于国际金融危机也可能影响到英国的就业岗位,因此英国政府在2008年10月开始加大移民的难度,并限制向在英移民开放的就业岗位数量。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会减轻英国本国居民的就业压力,但会引起英国人和外国移民之间的仇视情绪,可能引发种族歧视问题;同时,这一政策使得已经在英国生活的移民生活更加艰难,导致政府为支付他们的住房和日常开销的财政支出增加,也使得外国移民无法从事某些英国居民不愿意从事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阻碍英国经济的发展。

2.2.2 补贴失业者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