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节气小雪古诗范文

节气小雪古诗精选(九篇)

节气小雪古诗

第1篇:节气小雪古诗范文

节候表征

大雪是农历十一月的节气。元人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雪,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十一月是葭草长出新芽的月份,古人因此称之为“葭月”,也称“辜月”“冬月”“畅月”“龙潜月”等。

据《逸周书・时训解》记载,大雪有“三候”:“大雪之日,}鸟不鸣;又五日,虎始交;又五日,荔挺生。”

}鸟也称i},《诗经》中称“N}”,《礼记》中名“盍旦”,民间俗呼“寒号虫”“寒号鸟”。}鸟“夏月毛采五色,冬至尽落,夜则忍寒而号以求旦”。据东汉高诱《吕氏春秋》注文中的解释:“i},山鸟,阳物也,是月阴胜,故不鸣也。”因此,有大雪之日}鸟不鸣的“候应”。事实上,寒号鸟虽然也被称为“鸟”,但它并不是鸟,而是一种啮齿类动物,学名鼯鼠。它的前后肢之间有宽宽的皮膜,可以在树枝间轻盈地滑行,主要栖息于高山丛林之间,有“千里觅食一处屙”的习性。也就是说,它不管到多远的地方觅食,总是会将大小便排泄在一个并不居住的固定洞穴内。

虎为“山兽之君”,属“阳中之阴”的动物。所谓阳中之阴,源于古人阴阳互根的说法,也即阴根于阳、阳根于阴,对立的阴阳双方相互依存、相互化生。虎属于阳兽,但又有阴性的成分,因此,古人认为它在“一阳将发”的冬至之前。

荔挺,也称“马莲”“马兰”“马蔺”,形似蒲而小,根可制刷,三月开紫花,五月结实。它与东北的乌拉草以及南美的巴拿马草并称为世界上的“三棵宝草”。荔挺从阳而生,因此三候为“荔挺长出了嫩芽”。

在古人看来,如果上述候应不能如期而至,就会有一些异象发生:}鸟对应口舌,如果寒号鸟仍在鸣叫,国内将会出现妖言惑众的现象;虎对应将帅,如果虎此时不,将帅会不和睦;荔挺对应朝臣的正气,如果荔挺不出,卿士们会专权欺主。 吹糖人

唐人元稹作《咏廿四气诗・大雪十一月节》:“积阴成大雪,看处乱霏霏。玉管鸣寒夜,披书晓绛帷。黄钟随气改,`鸟不鸣时。何限苍生类,依依惜暮晖。”“积阴”指阴气聚集,“披书”指开卷读书,“黄钟随气改”意指冬至节气就要到了。据沈括《梦溪笔谈・象数一》引晋司马彪《续汉书》记载:古人为了预测节气,在密室中置一木质案板,把十二律的律管按其方位分别放置在上面,管中放进苇膜烧成的灰,管口盖上轻薄的织物,某一节气一到,相应律管中的灰就会飞动起来。黄钟律对应冬至节气,时在农历十一月。这首诗的大意是:大雪节气到了,雪下得很大;雪夜里,有人吹乐消遣,有人伏案读书;临近冬至节,`鸟已不再鸣叫;冬末就如同一天中的暮色,令人珍惜不已。

节令习俗

对于过冬的作物而言,雪有着重要的意义。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腊前三雪“大宜菜麦,又杀虫蝗”。对此,民间谚语也多有反映。如浙江地方谚语讲“冬无雪,麦不结;若要麦,见三白(腊前三番雪,名三白,主岁麦熟)”,再如“冬雪如宝,春雪如草(冬天下雪则虫皆冻死,而泥亦润)”,等等。西汉农书《汜胜之书》更称雪水为“五谷之精”。

对于传统农业而言,雪水不只宜菜麦、杀虫蝗,古人还用它来浸种催芽,认为这样会增产、增收。据《汜胜之书》记载:“常以冬藏雪汁,器盛埋于地中。治种如此,则收常倍。”雪水浸种的记述也多见于后世农书中。如明人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此月(十一月)如有雪,则收贮雪水,埋地中。溲谷种,倍收,不怕旱蝗。”

又据先秦农书《夏小正》记述,冬令十一月也是天子狩猎的时节。古人打猎也称田猎,有四时之分,并且各有专名:春曰搜,夏曰苗,秋曰A,冬曰狩。先秦时期的田猎有军事训练的目的,也有保护庄稼免受禽兽糟蹋的功用。当然,田猎也有一定的规则,诸如不捕幼兽、不杀孕兽、不采鸟卵等,否则会被认为是暴殄天物。在后世民间,民众也有冬日农闲打猎的习惯,雪天里动物的行踪更容易暴露,人们也更容易捕捉到猎物。

下雪天,古人也有一些传统游戏。据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记载:“禁中赏雪多御明远楼,后苑进大小雪狮儿,并以金铃彩缕为饰,且作雪花、雪灯、雪山之类,及滴酥为花及诸事件,并以金盆盛进,以供赏玩。”这描述的是南宋杭州城内的王室贵戚在大雪天里堆雪人、雪山的情形,这些雪天的游戏后世仍有存续。

大雪时节,南京人喜欢吃油炸的萝卜圆子。萝卜圆子北方称萝卜丸子,其制作并不复杂:把萝卜洗净、刨丝,挤去水分后,用面粉调成糊状,佐以虾末、葱、姜、盐等调味,最后用汤勺一勺一勺地盛出置于油锅中煎炸,等到圆子呈金黄色时用笊篱捞出即可食用。在浙江温州,大雪节气里,也是小贩们走街串巷叫卖饴糖的时节。小贩们一边敲打着糖刀,一边吆喝着叫卖,当地人称他们为“糖儿客”。听到叫卖声,孩子们常常从家里搜罗一些铜质废品、铜钱铜板之类的物件,围着“糖儿客”兑换饴糖,成为当地街边的一景。

副食加工

我国南方有“小雪腌菜,大雪腌肉”的说法。腌肉,即以食盐腌制的肉制品,又称渍肉、盐肉、咸肉等。《醒园录》是清代文人李化楠宦游江浙时写成的一部饮食专著,其中记有腌制猪肉的方法:“每猪肉十斤,配盐一斤。肉先作条片,用手掌打四五次,然后将盐炒热擦上,用石块压紧。俟次日水出,下硝少许,一天翻一次,腌六七天捞起,夏天晾风,冬天晒日,均俟微干收用。” 油炸萝卜圆子

除了腌肉,又据明末清初文人张履祥《补农书》记载,农历十一月也是江浙一带的人们制作糟蟹、风鱼、火腿的时节。

糟蟹是传统糟货的一种。所谓糟货,是指用酒糟制作的诸如糟鱼、糟蟹、糟肉、糟鸡、糟鸭、糟豆腐等食品的统称。在我国南方,吃糟的记述早见于先秦时期,存续于后世,南宋以后吃糟之风大兴,用来制作糟货的原料也是多种多样,几乎是“入口之物,皆可糟之”。宋代诗人曾几有《糟蟹》诗,其中有“风味端宜配曲生,无肠公子籍糟成”,认为螃蟹适宜糟渍,糟渍之后才更有味道。元人《居家必用事类全集・糟蟹》录有一首糟蟹制作歌诀:“三十团脐不用尖,糟盐十二五斤鲜。好醋半升并半酒,可餐七日到明年。”

风鱼是经过风干制作的鱼干,又称风干鱼。清代女医曾懿《中馈录》记载了江南地区风鱼的制作方法:“法以大鲫鱼,切勿去鳞。腮下挖一洞,掏去杂碎;塞以生猪油块、大小茴香、花椒末、炒盐等;塞满腹内,悬于过风处阴干。食时去鳞,加酒少许蒸之。制时宜用冬日,至春初以之佐酒,肉嫩味鲜。若至二三月干透,则肉老无味矣。”

火腿是经过腌制或熏制而成的猪腿,又名“火肉”“兰熏”,是我国南方的传统名食,以浙江金华火腿最为有名。金华人做火腿,“每斤猪脚配炒盐三两,用手将盐擦完,石压之。三天取出,用手极力揉之,肉软为度。翻转再压再揉,至肉软如棉,取出挂之风处,约当于小雪后起,至立春后方可挂风不冻”。古人还举出了鉴别真假金华火腿的方法:“用银簪透入内,取出,簪头有香气者为真。”

第2篇:节气小雪古诗范文

二、 尝试教学“新古诗”

所谓的“新古诗”,就是以韵文写新诗。其实,影响很大、流传很广的我国传统蒙学中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林》等古代的普及读物,都是用诗写成的,都是韵文,都是“新古诗”。再如,陶行知的《自立歌》:“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又如,徐特立的教育诗:“半节粉条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诸生不解余衷曲/反谓余为算细人。”都是现代的“新古诗”,真可谓是诗教的经典之作。

为了将“学写‘新古诗’”引进到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2011年的下半年,我到镇江市孔家巷小学上了一节复式调研课。经启发引导,每个小学生当堂就能写出以“我”和“笔”为题材的“新古诗”。如,以“自我介绍”为题材写的“新古诗”有:“我的名字叫×静/唱起歌来很开心/数学语文样样通/不怕苦累我都行。”“我姓×来名为晟/说起上课不发愣/要是有谁提起我/什么作业都不剩。” 又如,以“笔”为题材写的“新古诗”有:“喝进墨水吐出字/龙飞凤舞真神奇/我的一支宝贝笔/头发长来身子细。”“我是一支水彩笔/绘起画来美如意/身着美丽五彩衣/小小彩笔真神奇。” 通过对以上这些从未学过写诗的小学生真实的教学调查,足以证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不仅非常喜爱“新古诗”,而且也完全有能力仿写、创作“新古诗”。

那么,其他老师能否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进行学写“新古诗”的教学?2009年,我设计了《古诗两首》(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教案,让淮安市洪泽县实验小学的一位青年教师来上课。全班的每一个同学也都能仿创出他们各自的“新古诗”。如《学垂钓》:“春光明媚花草香/微风轻拂柳条荡/小娃坐于池边草/悄然抛线钓鱼忙。”又如《捕蝶》:“风和日丽花飘香/桃红柳绿蚕品桑/持网儿童丛中窜/翩翩彩蝶入笼网。”这一课例得到了原全国小语会会长、人教版小语教材主编崔峦先生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他在点评中指出:“教学有特色,有创新。”“安排了仿、创诗歌的教学环节,应当说,这并不是本学段必须达成的教学目标,但从教学效果看,这个班的学生完全有仿写乃至创编诗歌的能力。这也提醒我们,教学既要‘依标扣本’,又要‘因材施教’。”

事实证明,我们的小学生和我们的小学语文老师都是爱写和能写“新古诗”的,我们的小学语文老师是能把“学写‘新古诗’”引进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的,而且也会教出成效来。

三、 新闻特写“文包诗”

所谓的“文包诗”,就是文章中包裹着一首诗,文聚诗意,诗点文旨。此种文体自古有之,其代表作可推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记》。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编选了很多这类课文。此类“文包诗” 体裁的文章诗文互补、相得益彰,可读性强。

我在给老师们写说课稿的评析时,大多采用这类文体。对单篇说课稿评析的“文包诗”,如,《量体裁衣教阅读,读写融合力用足――评张伟〈恐龙〉说课》:“……总之,本说课艺术地体现了在说明文的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读和写的能力,做到了‘文’和‘意’的兼得及‘读’和‘写’的双赢。再归纳一下,那就是:量体裁衣教阅读/说明方法读中熟/举一反三读到位/深入浅出巧运幄/举例比较列数字/渗透写法力用足/读写融合珠璧联/文意兼得双赢促。”

以上所举之例,可以看作是我对“文包诗” 文体的学习和借鉴的写作小实验。以下所举之例,则是我对“文包诗” 文体写作的创新性的小实验了,即“诗包文”。

所谓的“诗包文”,也就是文章的主标题用诗句来表达,文章中每一自然段的开头也用诗句来概括。我主持的润州区语文名师工作室教研活动新闻报道,都用这样“诗包文”的文体来写,既别具一格,又有可读性。如,《润州语文出奇招,古诗教法构想妙》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每一个自然段开头所用的诗句分别是:“红叶遍地金秋爽,硕果满枝桂飘香”“古诗教法构想妙,诗教之花竞妖娆”“推陈出新出招奇,仿中学创新古诗”“研讨教学‘基本式’,开拓创新不拘格”“洒诗雨来吹诗风,风调雨顺播诗种。”这种“诗包文”,受到很多老师的欢迎。

“同学们,我们来玩个游戏好不好?”

“好!”

屏幕上跳出四个大字:“智力风暴”。同学们明显跃跃欲试起来。讲台上的青年男教师面露喜色。

“请注意,判断题来了!――第一题:‘天上下起鹅毛大雪,庄稼被压死了’。”

话音刚落,一只手迫不及待地高高举起。

“这道题答案是错的!‘鹅毛大雪’是指鹅的毛做成的雪,肯定很轻。”高高壮壮的小男孩一脸得意洋洋。

老师一愣,转脸问其他人:“你们知道什么是‘鹅毛大雪’吗?”

“‘鹅毛大雪’是讲雪下得很大。”另一个孩子回答,“我认为这道题答案是错的。下大雪会杀死害虫,不会把庄稼压死。”

“说得对。有句话叫作‘瑞雪兆丰年’。”老师长嘘一口气,鼠标一点,“瑞雪兆丰年”几个字在屏幕上出现。

……

坐在台下的我,不禁遗憾地轻声叹息,唉!老师啊老师,你错过了一次和学生心灵相逢的机会。第一个回答你的孩子,你与他擦肩而过了。六年级的小学生,会不懂什么是“鹅毛大雪”吗?那么,这个小男孩为什么会有对“鹅毛大雪”这个词的刻意“曲解”?这个问题你想过吗?可惜的是,此刻你的心里塞满了所谓的“标准答案”,压根没有留下一点空间给另类答案的可能性。

下课了,我悄悄走到男孩身边,问他:“你上课答题时是不是把‘智力风暴’当成‘脑筋急转弯’了?”孩子点点头,眼神有几分讶异,也有几分欢悦。

在我看来,教学之所以有无限的乐趣,就在于它本质上是一场生命与生命的相逢,既不可复制,也不可重来。在一个个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瞬间里,每个学生的学习究竟如何发生、发展、变化,这是个非常复杂的无法预测的动态生成的过程,也注定是个充满意外的过程。而这,恰恰是学习最真实的面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进程的敏锐观察、准确领会就显得十分重要。换句话说,教师有一双善解人意的耳朵是最重要的事。这双耳朵,不仅要“听得清”学生表达的语言,还要“听得进”学生语言背后的想法,更要努力“听得懂”看似毫无道理的想法背后的逻辑。

你知道吗?越是高明的教师越是有这样的“听力”!最著名的例子是斯霞老师,她从小朋友“法国阿姨是女的”的话语中,听出了完全正确、理直气壮的儿童逻辑。而这样的“听力”,背后是对儿童的真切同情和深切理解。

遗憾的是,很多教学现场,不要说“听得懂”“听得进”“听得清”,即使是“听得见”都成问题!事实上,不是我们的“听力”出了问题,而是我们的观出了问题。不是吗?让我们都静静地问问自己的内心,比起旁逸斜出、措手不及的突发状况,我们是不是更喜欢行云流水、势如破竹的感觉?公开课上,我们是不是常常会选择性地倾向于请那些容易“答在点子上”的学生发言?“一个答在点子上”,是否就代表“个个想到一起去”呢?

第3篇:节气小雪古诗范文

除夕的诗句(一):

《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适。其古诗全文如下:

献岁视元朔,万方咸在庭。

端旒揖群后,回辇阅师贞。

彩仗宿华殿,退朝归禁营。

分行左右出,转旆风云生。

历历趋复道,容容映层城。

勇馀矜捷技,令肃无喧声。

眷此戎旅节,载嘉良士诚。

顺时倾宴赏,亦以助文经。

《奉和元日应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许敬宗。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天正开初节,日观上重轮。

百灵滋景祚,万玉庆惟新。

待旦敷玄造,韬旒御紫宸。

武帐临光宅,文卫象钩陈。

广庭扬九奏,大帛丽三辰。

发生同化育,播物体陶钧。

霜空澄晓气,霞景莹芳春。

德辉覃率土,相贺奉还淳。

《元日》作者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其全文诗句如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翻译】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除夜太原寒甚》作者是明代文学家于谦。其全文诗句如下:

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

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

【译文】

给远离家乡的人们说几句话:天气虽然有些寒冷,但又何必为此而不堪苦闷呢?春天不久就要来到了,春风就在屋子的东头。

《除夜作》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高适。其全文诗句如下: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翻译】

我独自在旅馆里躺着,寒冷的灯光照着我,久久难以入眠。是什么事情,让我这个游客的心里变得凄凉悲伤?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我的鬓发已经变得斑白,到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

《除夜有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崔涂。古诗全文如下: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

【译文】

跋涉在道路崎岖又遥远的三巴路上,客居在万里之外的危险地方。四面群山下,残雪映寒夜,对烛夜坐,我这他乡之客。因离亲人越来越远,反而与书童和仆人渐渐亲近。真难以忍受在漂泊中度过除夕夜,到明天岁月更新就是新的一年。

《除夜宿石头驿》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戴叔伦。其全文诗句如下: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除夜有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崔涂。其全文诗句如下: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译文】

跋涉在道路崎岖又遥远的三巴路上,客居在万里之外的危险地方。四面群山下,残雪映寒夜,对烛夜坐,我这他乡之客。因离亲人越来越远,反而与书童和仆人渐渐亲近。真难以忍受在漂泊中度过除夕夜,到明天岁月更新就是新的一年。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全文诗句如下: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译文】

长期以来两家关系就很好,彼此相知亲密无间。天黑之后点起描画的红烛,排起守岁的宴席,友朋列坐其次。席间歌女唱起《梅花》旧曲,大家畅饮新蒸的柏酒,推杯换盏,间或会有行酒令的游戏。作者现在是四处漂泊随行处且行乐,一年一年的过去了也不见。

《除夜有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全文诗句如下:

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译文】

跋涉在道路崎岖又遥远的三巴路上,客居在万里之外的危险地方。四面群山下,残雪映寒夜,对烛夜坐,我这他乡之客。因离亲人越来越远,反而与书童和仆人渐渐亲近。真难以忍受在漂泊中度过除夕夜,到明天岁月更新就是新的一年。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作者为宋代文学家苏轼。其全文诗句如下:

南来三见岁云徂,直恐终身走道途。

老去怕着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

烟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寻病客须。

但把穷愁搏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

【翻译】

冰冷的除夕夜,作者行走在江南道上,思绪千万,为自己政治上的失意,且行且歌,为黎民百姓的生活担忧。远水,低星渐渐模糊,不眠不是为了守岁,而为不断的在思念,思念家乡,思念父老乡亲。重衾难暖这霜雪浸透了的心田,沐浴后头发倍感稀疏。应该谢谢这残尽的昏灯,在孤舟上与我一夜相依。

《除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来鹄。其全文诗句如下: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翻译】

回家团聚的渴望,牵动着我的喜乐和忧虑,转眼已成空。整夜里都怀着对万里外家乡的思念。最让人哀愁的是伴着阵阵报晓的鸡鸣,憔悴的人儿又迎来了春风。

《玉楼春·元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毛滂。其全文诗句如下: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祗与东君偏故旧。

【译文】

莲花滴水送走了旧的一年。在井悬冻酒,晓寒侵人之时,柳枝的苗条身姿,已透露出了新春气息。虽有佳人歌女劝酒佐兴,可词人却为早春的物候所惊,犹如见到了久别重逢的故旧。构思新颖,饶有情致。

《田家元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全文诗句如下: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译文】

昨天夜里北斗星的斗柄转向东方,今天早晨一年又开始了。我已经四十岁了,虽然没有官职但仍担心农事。靠近在种满桑树的田野里耕作的农夫,扛着锄头和牧童一起劳作。农家人推测今年的收成,都说这一年是丰收年。

《客中除夕》作者为明朝文学家袁凯。其古诗全文如下:

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

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

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

一杯柏叶酒,未敌泪千行。

【翻译】

今儿晚是怎样的一个夜晚?只能在异地他乡诉说故乡。眼看别人的儿女一天天长大,自己的客游生活却岁岁增长。战乱连年不断、无休无歇,关山阻隔,故乡归路渺茫。饮一杯除夕避邪的柏叶酒,压不住思亲眼泪万千行。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崔涂。古诗全文如下: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

【翻译】

三巴的道路多么迢远,我走在万里艰危的征程。乱山上残雪在黑夜里闪光,一支烛火陪伴着我这异乡的人。离开亲人们已越来越远,和僮仆的感情分外加深。哪堪漂泊在天涯,又适逢明朝岁华更新。

《除夜寄弟妹》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

感时思弟妹,不寐百忧生。

万里经年别,孤灯此夜情。

病容非旧日,归思逼新正。

早晚重欢会,羁离各长成。

《冬除夜书情》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卢延让。其古诗全文如下:

兀兀坐无味,思量谁与邻。

数星深夜火,一个远乡人。

雁翥天微雪,风号树欲春。

愁章自难过,不觉苦吟频。

除夕的诗句(二):

《玉楼春·己卯岁元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毛滂。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祗与东君偏故旧。

【译文】

莲花滴水送走了旧的一年。在井悬冻酒,晓寒侵人之时,柳枝的苗条身姿,已透露出了新春气息。虽有佳人歌女劝酒佐兴,可词人却为早春的物候所惊,犹如见到了久别重逢的故旧。构思新颖,饶有情致。

《田家元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译文】

昨天夜里北斗星的斗柄转向东方,今天早晨一年又开始了。我已经四十岁了,虽然没有官职但仍担心农事。靠近在种满桑树的田野里耕作的农夫,扛着锄头和牧童一起劳作。农家人推测今年的收成,都说这一年是丰收年。

《元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世民。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高轩暧春*,邃阁媚朝光。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珰。

恭己临四极,垂衣驭八荒。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

穆矣熏风茂,康哉帝道昌。继文遵后轨,循古鉴前王。

草秀故春*,梅艳昔年妆。巨川思欲济,终以寄舟航。

【译文】

高高的轩台辉映着春*,深邃的楼阁沐浴着朝阳。红色的宫墙内飞舞着彩色的饰旗,翠玉珠帘映曜着宫女们的玉佩。我效仿古代的明君们,恭谨而节制地治理着国家,终于使八方安定、四海升平了。(现在)丹陛下排列着森森戟戈,长廊里回荡着丝竹乐声。壮美的和煦之风浩荡在华夏大地上,康盛的帝王之道运途正昌。(我)将继承周文王的事业,遵循他的先例、并借鉴古代帝王们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来治理国家。春天来临了,小草又像以前一样沐浴在春风里,梅花也像往年一样绽蕊怒放。我想渡过巨大的河流到达彼岸,但最终还要靠舟船才能渡过去。

《元日述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卢照邻。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筮仕无中秩,归耕有外臣。

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

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

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元日早朝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鲍防。其古诗全文如下:

乾元发生春为宗,盛德在木斗建东。

东方岁星大明宫,南山喜气摇晴空。

望云五等舞万玉,献寿一声出千峰。

文昌随彩礼乐正,太平下直旌旗红。

师旷应律调黄钟,王良运策调时龙。

玄冥无事归朔土,青帝放身入朱宫。

九韶九变五声里,四方四友一身中。

天何言哉乐无穷,广成彭祖为三公。

野臣潜随击壤老,日下鼓腹歌可封。

《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辛弃疾。其全文如下:

谁向椒盘簪彩胜?整整韶华,争上春风鬓。往日不堪重记省,为花长把新春恨。

春未来时先借问。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今岁花期消息定,只愁风雨无凭准。

《上元日二首》作者为唐朝诗人李昂。其古诗全文如下:

上元高会集群仙,心斋何事欲祈年。

丹诚傥彻玉帝座,且共吾人庆大田。

蓂生三五叶初齐,上元羽客出桃蹊。

不爱仙家登真诀,愿蒙四海福黔黎。

《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作者为明朝文学家王守仁。其古诗全文如下:

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

也知造物曾何意,底事人心苦未平。

柏府楼台衔倒影,茅茨松竹泻寒声。

布衾莫谩愁僵卧,积素还多达曙明。

【翻译】

城里有夕阳而城外却下雪,相距十里天气竟不一样。可知道造物主是何心意?莫非人心中的苦难还没有磨平。御史府的楼台倒影在水中,茅屋松竹流泻出寒冷的信息。有布被不要担心睡觉冻僵,多一点耐心总会等到天明。

《除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世民。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

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剪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

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

【翻译】

剪出了含情的红花,裁出了有意的绿叶,应着花期而来的春风吹得钗股上花叶葱茏。除夕的残日恋恋而坠,吹来了带着春意的东风。仿佛不愿放那岁末的年华了终。有些守岁的人西窗夜话,添烛点灯,彻夜不眠,直到天明,在连绵不断的笑声中,传来了元旦黄益莺的啼鸣。

回想旧日除夕的宴席,伊人的纤纤玉手曾剖开黄柑荐酒,那温柔的香气朦胧,至今萦系着我的心灵。我回到那湖边的梦境,那湖水如镜,留连忘返,我又朦胧胧迷失了路径。可怜吴地白霜染鬓发点点如星,仿佛春风也不能将寒霜消融.更何况斑斑鬓发对着落梅如雨雪飘零。

《高阳台·除夜》出自《宋词三百首》,其诗人为宋朝诗人韩疁。其古诗全文如下:

频听银签,重燃绛蜡,年华衮衮惊心。饯旧迎新,能消几刻光阴?老来可惯通宵饮?待不眠、还怕寒侵。掩青尊、多谢梅花,伴我微吟。

邻娃已试春妆了,更峰腰簇翠,燕股横金。勾引东风,也知芳思难禁。朱颜哪有年年好,逞艳游、赢取如今。恣登临、残雪楼台,迟日园林。

【翻译】

我难以入睡,频频倾听银签之声,又重新点起红烛,让屋室一片光明,突然想到年华飞逝,如东去流水,令我不觉心惊。告别旧岁,迎接新春,无需多久,新的一年又会来临。而今我年老体衰,怎能象往日那样通宵畅饮?想要等候新年不睡,又怕寒气难挡。我轻轻放下酒樽,致谢那梅花,陪伴着我私语低吟。

邻家的姑娘已试穿春衣,美丽的发上戴着好看的头饰。蜂腰形的翡翠透明灵气,燕股形的宝钗嵌金光闪闪。春风引起人们的春情,也令人芳情难以幽禁。人地青春哪能年年美好,不妨尽情地游乐吧,趁着现在大好的光阴。好好地去享受生活,游览那些斜阳辉映的美丽景象吧。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二》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

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译文】

有人边行走边唱歌,有人在野外啼哭,两种声音都令我心中伤悲,远处的灯火夜空的疏星,渐渐地趋向暗淡低微。病眼睡不着并非因着守岁,乡音无人为伴我苦苦地思归。盖着几条被子双脚依旧冰冷,知道冬霜重满是寒气,刚洗过头发觉得轻松,却感知鬓发又已变稀。多谢残灯并不将人嫌弃,孤舟中整夜里许我相伴相依。

《除夜雪》作者为宋朝诗人陆游。其古诗全文如下: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翻译】

四更天初至时,北风带来一场大雪;这上天赐给我们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来,兆示着来年的丰收。盛了半盏屠苏酒的杯子还没有来得及举起庆贺,我依旧在灯下用草字体赶写着迎春的桃符。

《浣溪沙·庚申除夜》作者为清朝文学家纳兰性德。其古诗全文如下:

收取闲心冷处浓,舞裙犹忆柘枝红。谁家刻烛待春风。

竹叶樽空翻采燕,九枝灯灺颤金虫。风流端合倚天公。

《江外除夜》作者为宋朝文学家曹松。其古诗全文如下:

千门庭燎照楼台,总为年光急急催。

半夜腊因风卷去,五更春被角吹来。

宁无好鸟思花发,应有游鱼待冻开。

不是多岐渐平稳,谁能呼酒祝昭回。

《元日观朝》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厉玄。其古诗全文如下:

玉座临新岁,朝盈万国人。

火连双阙晓,仗列五门春。

第4篇:节气小雪古诗范文

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向来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成为语文教师启发儿童诗情,点燃儿童诗意的重要凭借。老师们重视古诗词的教学,形成了诸如“明诗意、入诗境、品诗情”或“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背诗文”等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在学生学会自主阅读古诗词的策略上下了不少功夫。

比如唐朝文学家柳宗元的五绝《江雪》,老师们一般会按照“明诗意、入诗境、品诗情”的方法,安排这样三个环节:一是带领学生读读说说,通过理解“绝”“灭”“蓑笠”等词语来了解整首诗的大致意思;二是从“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来体会诗中所写的雪之大,再抓住这样一种环境下老翁还独自一人在钓鱼,领悟环境反衬下的老翁的孤独;最后是老师或者由学生介绍作者柳宗元的生平,写作这首诗的背景,从而帮助学生体悟诗中所传达出来的诗人的孤寂凄清的内心世界。

这样的教学比较扎实,学生对诗意把握诗情体会也都比较到位了。但是,这样的课堂总感觉在童心与诗心之间隔着什么,学生的诗意诗情把握显得过于“理性”,甚至不免带着贴标签与猜度教师迎合教师的嫌疑。

是诵读的问题吗?

是的。《文心雕龙・乐府》中说:“诗为乐心,声为乐体。”对于古诗词来说,声律就是它的性格,依据所用声韵的不同、节奏的起伏,古诗词就像人的性格一样,或慷慨、或奔放、或内敛、或沉郁,气韵独特。学习诗歌,就像通过性格来认识人,诗歌的声韵节奏是不可忽视的。所以,沈德潜说:“诗,以声为用者也。”

语文老师都注意到了诗词的诵读,一般都会在学习诗词中安排诵读环节的。比如《江雪》,一般的朗读总是这样的: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可这种诵读,除了拖长音调或者再模仿性的加点摇头晃脑以外,与白话文的朗读有什么不同呢?古诗词与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所谓“声依永,律和声”,说的就是古诗词必须依据一定的声、韵、调来创作。因此,古诗词的诵读与白话文的朗读就有很大的不同,要用被称为吟诵的这种独特的朗诵方法。

如果从吟诵的角度分析,我们会发现柳宗元在《江雪》中使用了一种比较少见的仄声入韵,而且“绝”“灭”“雪”还都是入声字。入声字读起来短促骤止,吟诵起来有一种凝滞峻切的韵味。往往是这样来吟诵的: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山”“踪”“舟”“江”是平声字,且位于“二、四”的位置,要读得缓慢悠长。“绝”“灭”“雪”就要读得短而急。

在学生基本把握了诗意,对诗中的孤独之情有所体会之后,让学生自由诵读。然后我说:“这首诗还有一种读法,请同学们听听看,说说自己又有了什么不同的感受?”我按照平长仄短的规律,并结合这首五绝的入声字入韵的特点把诗歌吟诵了一遍。学生感觉老师的停顿、节奏与延长音的处理与大家习惯的读法不同。谈到这种吟诵引发了什么感受时,有学生说,好像诗中不仅有孤独,还有一种坚决的感觉。也有学生说好像感觉孤独寂寞中还有一点果断,无所畏惧的味道。这是一个契机,儿童凭着声音的直觉已经接近了诗心,不仅感受到了诗人的孤独,也在声音中朦胧觉察到诗人的顽强与傲然。

此时,我适时补充了柳宗元被贬永州后所经受的种种迫害和磨难,以及他在《答周君巢饵药久寿书》信中所明确表示的:“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的资料,再让学生们听徐健顺先生的吟唱音频。此时,在古韵古调的抑扬顿挫中,孩子们闪亮的眸子里分明洋溢着一种别样的光芒。这一刻,诗心借助声音与童心实现了联结。

有时,吟唱同一诗人不同的作品,不仅能帮助学生颖悟诗情,还能在直觉中感受到作品的不同风格。苏教版第九册有辛弃疾的词《清平乐・村居》。这首词寥寥数语,却写得朴素而温暖,充溢着生活的烟火风趣,展现了辛弃疾这位以豪放词著称的词家的另一更具人情味的一面。

为了凸显这首词的婉约清丽之韵味,我结合《古诗文诵读》中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进行了对比性的诵读。《破阵子》慷慨豪迈,写梦境中的沙场驰骋,音调铿锵激昂。而结句“可怜白发生”,声调缠绵苍凉,充溢着诗人内心的悲愤与无奈。《清平乐》,音调轻松活泼,上片每句分别是四、五、七、六字,下片每句都是六个字,节奏起伏有致,契合诗人内心的愉悦与宁静。

我吟诵《破阵子》,学生诵读《清平乐》,然后师生交换词诵读。两首词音调对比鲜明,学生基本都能自然而然地采用适合两首词的情感与意境的声音进行诵读。尤其是“醉里吴音相媚好”和“醉里挑灯看剑”两句,都有“醉里”,却“醉”得那般不同。怎么诵读呢?学生说,“醉里吴音相媚好”写的是白发翁媪亲热地聊着家常,要读得亲切,声音柔和;而“醉里挑灯看剑”写的是酒后在灯下看宝剑,剑光闪闪,应该有壮士的英雄之气,要读得豪迈一点。

读得亲切、柔和,读得豪迈,诵读的斟酌体察中其实就是对诗心的叩动。英雄的豪迈与渴望安宁的柔肠也就在声音长与短、高与低的对比中交融在童心之中了。

国学大师胡小石先生曾一袭飘逸的长袍,手持长剑,一边讲一边吟诵屈原的《楚辞》。台上,先生神游象外;台下,学生浸淫于诗境浑然忘我。据说胡小石一次讲授柳宗元的《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讲着讲着,便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苹花不自由。”唱了一遍,又唱一遍。如此五六遍之后,胡小石把书一掷,对大家说:“你们走吧,我什么都告诉你们了。”

第5篇:节气小雪古诗范文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学习古诗的要求是:“能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基于此,在进行低年级古诗教学时,应着重让学生诵读吟咏,感受诗情,积累语言,放飞思绪,“扬眉吐气”地来学古诗,使学生进入诗中的世界,踏上美好的诗途。

一、扬――思绪飞扬读古诗

“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古诗具有独特的音韵美,读起来也节奏分明,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全无佶屈聱牙的感觉。在低年级教学中,我们发现教给孩子们古诗,他们常常摇头晃脑,沉醉其中。在教学古诗时,就应该先让孩子充分地读,充分地感知韵律美。二年级上册的古体诗《青松》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就是很好的朗读材料。诵读过程中,采用各种各样的朗读方式,或快或慢,或吟或唱,或配乐读,或表演读,或范读领读,或齐读默读,或个别朗诵,或提问征答等。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从而也就更好地体会古诗的意义和感情。

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诵读,不是机械地一遍遍重复。阅读是学生的个体行为,读古诗更是如此,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教学古诗时一定要让学生在思中读,在读中思,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这样才能读有所得,读有所获,真真切切地把作者的感情通过有个性的朗读传达出来。以《青松》为例,在第一句中,“大雪压青松”展现的是雪压青松的情景,一个“压”字充分体现出雪之大,雪之厚。先让学生动作表演体会“压”的感觉,并谈谈自己为什么要如此用力地“压”下去,在有了切身体验的基础上,把体会到的“压”字再放入诗句中读读,读出什么感觉?孩子们思绪飞扬:“我觉得青松快要被雪压得喘不过气了”,“雪压在青松身上,青松被压得腰酸背疼”,“大雪拼命想把青松压倒在地上呢”……带着这些独特的感受再来读读这句诗,每个孩子都读得情感丰富,非常到位。

二、眉――开放感官明诗意

古诗字句凝练、音韵优美、意境深邃,为了使学生能全身心投入地学古诗,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用眼睛观察,用耳朵聆听,用肢体表演……让学生在感官的忙碌中走进诗文。

《青松》一诗中“青松”傲立风雪的形象如何让孩子们体会到呢?根据低年级学生直观思维占优势的特点,在教学时我让学生欣赏一张张青松图。在“雪中松”和“雪后松”的对比欣赏中,孩子们发出了一声声的惊叹。一张张青松图,让他们满眼满脑都是傲立风雪的青松的形象。诗中“挺”一词形象直接,我抓住这个动作,让孩子们都动起来,演一演大雪重压之下青松“挺”的样子,孩子们个个精神抖擞,昂首挺胸。从他们那架势,那眼神,我知道,青松的形象已经牢牢地刻在他们的心里了。感官开放了,学生才得以学得自由,不免会学得更主动,更有趣,更有收获。

低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古诗文教学“不求甚解”,所以,不必要求每篇都字字明悟,句句领会,只要学生大致了解主要意思,“模糊解读”即可,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诵读积累上。只求在日积月累中逐步为学生开启一扇知识殿堂的大门,让学生耳闻目染,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熏陶,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强烈兴趣,为将来的厚积薄发创造条件。

三、吐――畅所欲言感诗情

一般来说,古诗大部分不直接抒情,而是描写一个或几个形象。形象是意象中的物,而情才是作者要表达的,是作者心里的声音。情感相对于形象而言抽象得多,诗人的情感往往不直接抒发,而是借景抒情,寄思于物,不着痕迹。那这情该如何引导孩子把握呢?

古诗字句简洁凝练,短短几十字饱含了浓浓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抓住字或词来解读形象,激发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的话匣子,让情感在潺潺细语中遍地生花,与诗人产生情感的共鸣。

《青松》诗中青松坚韧不拔、宁折不弯的刚直豪迈的形象寄托了诗人的情感。如何让学生体会到青松那份不屈不挠的精神呢?诗中,一“压”一“挺”两个对立鲜明的词,生动鲜活,我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压一压,体会“压”的力量。有了“压”的切身体验作铺垫,接下来“挺”的表演就非常到位,学生个个把小胸脯挺得鼓鼓的,严肃而认真。此时此刻,时机到了,我紧接着提问:“小朋友,现在你就是这棵被大雪重重压着的青松,大雪拼命想压倒你,你要挺起胸膛大声地对大雪说什么?”“大雪,你尽管使劲地压吧,我不怕!”“大雪,你是打不倒我的!”“大雪,我要和你战斗到底!”“大雪,等着瞧吧,看谁是最后的胜利者!”“大雪,你压得这么厚,正好给我当棉袄呢!”……一句句掷地有声的回答,不需要老师再多什么言语,学生已经把自己与青松的形象融为一体了,谁还能说他们没体会到诗人的情感呢?

情感的美一直就蕴涵在诗中,诗人将自己的情感注入语言文字中,只要怀着一颗真心去吟咏,自己的情感就会呼之欲出。而借助形象的感知,学生才能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感诗人所感,悟诗人所悟,收获一份属于自己的情感。

四、气――神清气朗悟意境

古诗往往是诗人借物抒情、借境言志、借事托怀的工具和表现,诗人的心境决定了诗词的意境。诗中有些语句看似寻常之笔,却意味深长,诗句背后的情味与意蕴常常耐人寻味,那如何引导低年级学生去把握诗中的意境呢?

明代的谢榛说:“诗境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于其迹。”所以,欣赏古诗时,学生的心理可以空远一点,灵动一点,不须拘泥于诗面,低年级的学生更应如此。

《青松》全诗共二十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是诗人所见松之情景,“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富有深刻的哲理,赞颂了坚韧不拔、宁折不弯的刚直与豪迈,和那个特定时代的不畏艰难、雄气勃发、愈挫弥坚的精神。由此引申开来,“青松”代表了所有勇者的形象。诗中“高洁”一词是难点,体会青松坚强、纯洁的高尚品格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的确很难,由此体会到人的勇者气概更是不易。

根据低年级学生直观思维占优势的特点,由一幅幅大雪中的青松图把学生带入情境中,那阴暗的天,沉沉的雪,冷冷的风,让学生倍感寒意。而雪中的青松巍然屹立,让学生顿生敬佩之情。再由一幅幅雪后阳光下的青松图,在化雪这更冷的温度里,那更绿的叶,那更挺拔的身躯,让学生更强烈地感受到松树的“高洁”原来不仅仅是面对大雪时的那份不屈不挠,更有一份历尽艰难后却越发生机无限的精神。这样,“高洁”一词在学生层层深入的情感中逐渐明朗了。而后抓住时机补充诗的背景,的生平,交流所了解的英雄人物,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把这些人物形象与青松的形象紧密联系在一起。

第6篇:节气小雪古诗范文

最早的记载

春秋时代的《逸周书》中就有描述二十四节气(代表72候的物候现象)的内容。《逸周书》可能是我国最早一部物候历书。

前秦时代的《吕氏春秋・十二纪》中则记有一年之中各月可能出现的天气气候异常及其危害,其中“孟秋纪”记载:“行之是令,而凉风至,三旬。孟秋行冬令,则阴气大盛,介虫败谷,戎兵乃来。行春令,则其国乃旱,阳气复还,五谷不实。行夏令,则多水灾,寒热不节,民多疟疾。”

这段话是说,当秋季来临的第一个月,主要气候特点是“凉风至”,此时可能出现三种反常气候,它们分别是:“行冬令”,则“阴气大盛”,冷得过早,以致农作物无法结实;“行春令”,则反常地出现“其国乃旱,阳气复还”,即出现反常的春旱现象或冷而复热,必然是谷物无法结实;“行夏令”,则出现像夏季那样的持续多雨气候,就会蚊虫孳生,民多疟疾。

在《吕氏春秋・十二纪》中,其他各月皆有类似的归纳描述。

古人对气候“失调”或“反常”的系统描述,对于今天的人们研究中国气候异常问题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古诗词中的雨叠风霜描述

在唐诗中,既有大量关于四时物候及天象的客观描写,又有对雨雪风霜现象绘声绘色地描述,以及对蕴藏在自然景色中的气候现象的揭示。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游庐山“花径”时曾写下一首《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这首诗不仅艺术性极高,而且点出了气候影响下的物候随海拔高度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虽只有短短四句,却充满了科学的哲理。

诗中前两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指出在四月(阴历)的平原地区往往已是春季即将结束的时期,可在海拔约1400米高的庐山大林寺,却是“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初春盛景。诗中后两旬“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则隐晦地表明了春天并未结束,因为在海拔很高的庐山上,春天才刚刚开始。这正是现代气候科学中早已揭示出的气候随海拔高度而变化的生动写照。

现代气候学研究表明,气候受海拔高度的影响十分明显。其中最敏感的气候要素就是温度。在大气的对流层内,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每上升100米气温就下降0.65℃,海拔1500米的山顶,气温比山麓要低近10℃。由于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因而相应的物候也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延迟,所以,山上的花要比山下的迟开。

在气候科学上,这一规律往往又与气候(指平地上)随纬度升高而趋向寒冷的分布规律相一致。通常,人们将气温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的速率称为“气温的垂直梯度”,它不仅因山脉海拔高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更因季节不同而有所差异。

唐代诗人祖咏在《终南望余雪》一诗中写道:“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这首诗揭示了典型的融冰化雪气候效应。

夕阳西下,诗人登临雪后的终南山,一眼望去,山坡阴面一派余雪未融的景象。阳光照到高山之巅的“浮云积雪”而使山林表面映衬出“林表霁色”,诗人想到了山脚下的小城中必然出现“城中增暮寒”的结果。

从全诗意境来看,读者不难体味到“霜前冷,雪后寒”的气候规律。这种自然现象正是现代气候科学中的融冰化雪气候效应所致。

一般说来,根据气候学的热量平衡原理,地表积雪融化时必然要从周围的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能(山表面也同样)。由于热量大都被积雪所吸收,雪地表面及周围空气必然更加寒冷。所以,诗人预言“城中增暮寒”。这一句委实道出了气候科学规律的真谛。尽管由于时代的局限,诗人并不明确知道自己诗中蕴含着如此深奥的气候科学之理。

宋代诗词大家苏轼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中,描述了夏季杭州西湖边的一次疾风暴雨天气过程:“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不用解读,这首诗句句都道出了凶猛的雨势,整首诗就如同现代人用摄像机所拍的影像一样,俨然一幅“凶猛暴雨,势如破竹”的写真画面。你看那天空的黑云如翻倒的墨水,虽未遮山,却也铺天盖地浸透天穹,接着就是滂沱大雨,雨点如大小珠串打入船中。与此同时,则是大风卷地而起,吹散了天空的乌云,再看那“望湖楼下”,此时已是一片。全诗描述的这一天气过程,完全与现代气象台站所观测到的实际过程相符。可见,古人对自然现象不但观察细腻,而且描述生动。

初唐诗人王勃在《咏风》一诗中写道:“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诗人苏味道的《咏霜》更有意思:“金祗暮律尽,玉女瞑氛归。孕冷随钟彻,飘华逐剑飞。带日浮寒影,乘风进晚威。自有贞筠质,宁将庶草腓。”这两首诗分别用拟人化的手法描摹出自然界中风、霜的来来去去。

尤其是前者,通俗易懂,语意接近现代白话。在诗的前半段,诗人告诉人们,风来时“肃肃有声”而使人“顿生凉意”,必然是“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根据现代气象科学知识,一般说来(以我国东南部季风气候区为例),刮西风或西北风,天气往往以多云和晴天为主,东风或东北风则往往与雨天或阴天相伴。诗人在这首诗的后半段所表达之意,正是说明,风的来去固然没有踪迹,似乎它的运动和停息是有情意的,即“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这最后一句正好表述了西风的日变化规律是中间大、两头小。谚语中“西风肚子大”和“东风两头尖”的说法,正是此意。

对自然气候的认识

宋代大文豪苏洵在散文《辨奸论》中写道:“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其中“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也是古人对自然界气象现象细微观察而得到的经验规律。用现代气象学知识来解释这一成语,意思是说,一旦出现月晕,就预示着未来将要刮风:一旦础石湿润(古代建筑物或房屋的顶梁柱底的基石潮湿),则预示将要下雨。

苏洵所引述的成语反映了古人对天气变化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直到今天,它仍然是天气预报的经验规律之一。

第7篇:节气小雪古诗范文

一、熟读成诵,随声入境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习惯用吟诵书籍的方式来学习。桐城派作家姚鼐就说过:“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吟诵时声音的高低起伏、语速的急缓变换、腔调的升降曲折,可以快速整合学生的视觉、听觉、联想,使他们自然而然地受到情绪的感染,陶醉于诗歌的意境之中。

以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首诗为例,“日照香炉生紫烟”可以读得轻柔缓慢,展现阳光照射下烟雾缭绕升腾的曼妙景致,把学生带入诗歌所创造的意境中,随诗人踏上庐山之行;“遥看瀑布”四字则轻快短促,似在提示即将出现的景色,引发学生想象遥看的美景,然后吟出“挂前川”三字,面对如此奇景,学生油然而生欣喜向往之情;第三句铿锵有力,直面瀑布,仿佛已能亲身感受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磅礴气势;第四句扬声赞叹,跟随作者一起大胆想象、啧啧称奇,这莫不是九天银河坠落凡间!通过吟诵,文字会随声波在大脑中绘制出一幅壮观的庐山瀑布图景,学生能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与此同时,诗歌独特的声韵、婉转的节奏,会形成美妙的声波保存在记忆中,易于学生理解背诵。

二、诗中有画,画中悟情

宋代文豪苏轼评论唐代王维的作品时说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画结合是中国画的传统特点,诗情画意更是古诗至美的境界。小学课本中不乏“诗中有画”的千古名作,如李白的《望天门山》、柳宗元的《江雪》、王维的《鹿柴》等等。教学此类古诗时,可以抓住其“诗中有画”的特点,通过画面的再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丰富联想,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诗作。

例如教学柳宗元的《江雪》一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诗中的景物画成一幅画。因为意象较为简单,学生们的作品大同小异:连绵的群山,无人的小路,白茫茫的雪景,毫无生气;只有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独坐于小舟上,在冰天雪地中垂钓。“画由诗中来”,学生既然能画出诗作,对诗意自然也已经理解。接下来我只消稍作点拨并辅以延伸,柳宗元孤寂清高的形象便一下子跃然纸上。“由画入诗,诗画结合”,有了图画的铺垫,加上一定的想象,不仅能让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诗歌,而且为学生感受意象提供了场景,提高了课堂效率,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表达、理解等语文能力。

三、不求甚解,但求适解

巴金在《读我的散文》中这样说过:“从小读过不少散文,当时背得很熟的几部书中间,有一部《古文观止》,读多了读熟了,就能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小学生的年龄还小,古诗又是一种高度凝练的文体,一味追求字词句的翻译,只会加大学生学习的负担。再者,很多古诗一经翻译,其特有的诗歌意境便荡然无存,不如不译。

如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学《枫桥夜泊》一诗时,以“这个夜晚,诗人张继睡着了没有?”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诗眼“愁眠”。接着提问:“在‘愁眠’中,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到了什么?”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感悟诗情。随后又将目光聚焦到“对”字上,让学生感受诗人的孤寂与落寞。纵观整堂课的教学,老师既没有刻意强调对诗意的理解,也没有一味放任学生的自读自悟,而是将学生的目光聚焦在“愁眠” 和“对”这两个重点词语上,让他们自发感受文字背后的诗人情感。这般教学,诗所特有的空灵的意境、隽永的情味才能被完好地呈现出来,自主探究的过程也能让学生深刻感悟古诗的音韵美和意境美。

第8篇:节气小雪古诗范文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20—0077—01

一、 激情诵读,品味诗词的意境美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昭示了“读”的重要性。学习古诗词,更应通过读来领略其意境美。但在读古诗词时,不能只是机械地重复朗读,而应通过读达到品的目的。因此应掌握一定的方法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重视对初读的引导。在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时,我先叫学生自由朗读然后齐读。学生在读的时候声音很洪亮,语调高昂,给人的感觉就是他们很高兴。于是我叫他们听我朗读。在我朗读的过程中,他们一个个面色变沉重了,我读完时,他们一致发出了“唉!”的感叹声。我问他们为什么叹气,他们回答说是因为杜甫的遭遇太悲惨了,而他的胸襟却是那样博大。由此可见,有感情地朗读能帮助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以在学生初读诗词时要加强引导。

初读要读准节奏、语气和语速,在指导学生读准语速和语气时,教师可以先示范,或播放录音,让学生学习。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揣摩,然后学生读与学生读进行比较或是学生读与教师读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判断中学会更正确地朗读。

2.在朗读中将诗画结合。学生理解了诗词的主旨后,还应通过朗读把自己所领会到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这时,教师可为学生配乐,指导学生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想象诗词所描绘的画面,再用散文的语言将其描绘出来,充分感受诗词的意境美。诗歌的语言凝练,其意境的美主要包括音乐美、人物形象美、画面美等方面。古诗词都比较注重押韵、对仗,读来琅琅上口,具有音乐美。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应注意朗读指导,使学生能够在朗读中感受到美。如我在教学《江南好》这首诗时,首先教读——体味诗的音乐美,即读出诗的节奏来。教师示范后,全班同学轻读课文,感受节奏停顿。其次,诗是抒情味最浓的一种文学体裁,必须读得抑扬顿挫。为了表达思想感情,有些词语的“音”要读得重些,就是要把重音读出来。教师先范读后,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最后还要把诗的韵脚读好。诗是讲究押韵的,通过这一步,学生既感受到诗歌的音乐美,又初步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把自己想象成诗人,品味诗词的意境美

要引导学生根据诗中所提供的信息进入诗的意境中去。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诗,就是一副孤寂单调的悲凉秋景,而它表现的则是诗人远在天崖,愁肠欲断的思乡情怀。因此,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诗人——一名浪迹天涯的游子,正骑着一匹瘦马,徐徐行在西风吹拂的古道上,眼前是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一副宁静、祥和的日暮归家图,而“我”却流浪在天涯,这样学生就能深入诗的意境中,会得到一种如见其景,如见其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真切体会,身临其境地品味诗的意境美。

三、联想写作背景,品味诗词的意境美

诗词创作本身就是有感而发,了解诗词的写作背景更能帮助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时,我们要联想到苏轼因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的政见不同,自求外放。政治上的失意,理想不能实现,才能不能施展,因而对现实产生强烈的不满,滋长了消极避世的思想感情,这样学生就能更加领略到诗人那种视月为有生命,有感情之伴侣。感受到客观存在的自然之美,人情之爱,达到物我交感,人月融一的境界,因其意境优美,富有哲理,情感动人。

第9篇:节气小雪古诗范文

文学史上,那些集中华文化之大成的鸿篇巨著,无不是点缀着梅兰竹菊的意象。比如,一部《红楼梦》,梅兰竹菊四君子在大观园中频频亮相,甚至是一部书中许多儿女的精神寄托。白雪寒冬,盛开着红梅的栊翠庵,住着梅花雪水沏茶、傲视俗物的妙玉;千竿翠竹掩映的潇湘馆,黛玉风骨逸致,泪洒斑竹,以咏絮才夺魁诗。曹雪芹先生将梅兰竹菊美好的意象,赋予了大观园中一群身处世外桃源而远离俗尘的女儿们以美好的品格,寄托着文人理想的人格境界。非但文学作品,国画中梅兰竹菊四君子更是寄寓了画家许多情怀。王冕的《墨梅图》、赵孟坚的兰,郑板桥的竹、“山人”朱耷的菊……写意传神,尽显君子之风。

悠久的中华文化史,历代的文人墨客的反复吟咏勾画,共同赋予了梅兰竹菊丰富的文化意蕴,古诗、古文、古画中,四君子意象层出不穷,华夏士人的精神血液便浸染在这水墨之中,流淌在字里行间。

一、迎霜傲骨之梅

梅花不仅是花中四君子之一,还与松、竹并称“岁寒三友”,所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梅花也是如此。“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咏梅》),梅花隆冬盛开,剪雪裁冰,“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敢与雪花争一片冰清玉洁,是不畏严寒的傲骨的象征。

提起梅花,我们多会想起那个以“梅妻鹤子”而称的林逋。他远离尘俗,独具傲骨,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他的这首《山园小梅》是咏梅诗中的绝唱。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在众芳凋零的冬日,梅花凌寒独开,占尽一园风情。“疏影横斜水清浅”,梅花疏疏落落,倒影横斜在清浅的水中,传神之笔写出梅花爽朗清澈的风骨,多么像一幅水墨画。“暗香浮动月黄昏”,让我们仿佛闻到了梅花的醉人芬芳,暖了一个冬日的冷寂。世传他爱梅爱鹤成痴,终生不娶,以梅为妻,以鹤为子。苏轼曾在《书林逋诗后》说:“先生可是绝伦人,神清骨冷无尘俗。”林逋在这首诗中,正是借着咏梅表达了自己远离尘俗的清高和淡雅。

还有一位词人,也是借着梅花表现自己的人格。如果说林欣赏的是梅花疏影横斜的摇曳和脱俗的气质,那么这位词人钦佩的就是梅花的傲骨。他便是南宋的爱国词人陆游。林逋的诗是咏梅诗中的绝唱,陆游的词在咏梅词中亦然。词曰:

卜算子 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整首词的基调有些清冷和愁苦,正与他此时的心情相映。爱国如他,却壮志难酬,如何能不愁?陆游一生铮铮铁骨,立志报国,却命途多舛,饱受挫折。这在断桥边寂寞开着,“零落成泥碾作尘”的梅花,凌寒先开,无意争春,却受着群芳的妒忌,多么像一直承受着各种猜忌迫害的词人。然而,梅花仍旧是留着自己的高风亮节,无论风雨如何摧残,仍有香如故。陆游自己不也是这样,尽管人生坎坷,却还是不肯摧眉折腰,仍要留得一片冰清玉洁吗?

写梅爱梅的自然不只林逋和陆游二位文人,我们能够想到的还有很多。柳宗元、苏轼、王安石,曹雪芹……生命中不乏起伏波澜的诗人都曾经用咏梅的佳句,来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只有诗人,画家王冕的《墨梅图》独具一格,题诗“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更显清气,被誉为“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

经过历史的沉淀,梅花已经作为清高和傲骨的象征化入华夏士人的精神血液,成为君子傲骨的象征。

二、幽清高洁之兰

兰生幽谷,是中国文化中幽清高洁的君子品格的象征。西方文化中,有一个叫纳西瑟斯的少年,迷恋自己水中倒影的美貌,为拥抱自己的影子而溺亡,化身水仙花,孤芳自赏,与我们传统文化中生于幽谷的兰花有些相似。然而,在中国文化里,兰花的生于幽谷、孤芳自赏却是另一种韵致,毫无贬义。它的隐于深谷,是对繁华的不屑一顾,它的孤芳自赏,是远离利禄功名的淡泊。《孔子家语》云:“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兰,最具魅力的地方,就在于它的洁身自好。

在中国文化史上,与兰关系最密切,也是文人爱兰源头的,应该是先秦时期影响了后世无数士人的两个人――孔子和屈原。

几年前一部电影《孔子》的主题曲叫做《幽兰操》,空灵悠远的音调正合了兰花生于幽谷的空灵。而这首歌的歌词,便是韩愈的《猗兰操》,韩愈序曰孔子伤不逢时作: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荠麦之茂,荠麦有之。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猗兰操》相传最早为孔子所作,韩愈可能只是补轶。兰是孔子自喻,“不采而佩,于兰何伤”,表现了虽不得用,也应该坚持自己操守的人格。正是出于对君子如兰的推崇,对孔子的敬仰,历代文人多有仿《猗兰操》的诗作。

兰之为文人喜爱,还因为另一个洁身自好的诗人――屈原。“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一曲《离骚》,将兰花与屈原联系在了一起。不管屈原那时候写进诗里的兰是不是后来的兰花,兰花作为清高的文人品格象征的意蕴都是屈原赋予的。为奸邪小人所害,见疑于楚王的屈原,空有一腔忠君爱国的抱负却无人赏识,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用兰花来寄托自己举世皆浊我独清的高洁。兰花与屈原,其实是相互成就的。

渐渐地,兰花的高洁在士人中成为共同的理想追求,颂兰之诗层出不穷。唐代张九龄自伤怀才不遇,作《感遇》诗十二首,其中一首为:

兰叶春葳蕤,桂华自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这首诗的意境,既得《猗兰操》“不采而佩,于兰何伤”的情致,又有屈原美人香草的意境,表达了君子修德不为功名利禄,只为自身无愧的洁身自好。这正是兰无人而芳的品质。

非但诗歌,历代画兰者也是不绝,而且画法各异,极具神韵。有名的有宋末郑思肖,他爱画墨兰,但所画兰花从不画根土,寓宋土已被掠夺。如此,兰于幽清之外,又有了更丰富的时代寓意。

“孤兰生幽谷,众草共芜没” (李白《古风》),但它却能洁身自好,“兰为王者香,芬馥清风里。从来岩穴姿,不竞繁华美”(程樊《咏怀》)。兰,是幽清自持的君子。

三、谦逊坚韧之竹

竹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丰富的意蕴。它的“劲节”代表着文人坚强的骨气,它的虚空代表着君子的虚怀若谷,它的萧疏代表着文人的潇洒脱俗。所以,文人的住宅中,大都种植着竹子。

潇洒的魏晋之风,自然少不了竹。嵇康、阮籍等七人,以其洒脱的魏晋风骨留下了竹林七贤的绝响。名士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爱竹最痴,《世说新语》中有一个关于他爱竹的故事。王徽之有一次临时寄居在一个地方,让身边的人种上了一些竹子。有人问,你不过暂住几天,何必要种竹子呢?王徽之指着那几竿绿竹说:“何可一日无此君?”

宋代大文豪苏轼也曾经说过类似的话:“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竹,已经成为文人追求雅致生活的象征。

唐代女诗人薛涛曾作《酬人雨后玩竹》:

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

薛涛此诗,尽显了竹在古典文化中丰富的意蕴。竹与松、梅并称“岁寒三友”,在冬天观赏更能品味它那刚劲之风。若在春天欣赏,也能够看出它虚心的谦谦君子之风。竹林七贤的潇洒,舜妃泪洒斑竹的忠贞悲苦,都在这首赏竹的诗中了。

除了诗人,自古画竹者也不在少数,而最有名的,当数郑板桥。

郑板桥善画竹,用一支画笔,以竹的气节表白自己。郑板桥为人父母官,多次为百姓获罪,仕途不顺,却仍坚持着自己的高风亮节。他最有名的题画《竹石》诗便是如此: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落拓不羁的郑板桥,在这一诗一画中,使青竹在破岩之中挺拔生长,不畏磨砺的坚韧之态跃然纸上。又有《初返扬州画竹第一幅》:

二十年前载酒饼,春风倚醉竹西亭。

而今再种扬州竹,依旧淮南一片青。

爱竹已经成为郑板桥的一种生活习惯,正像王徽之那样,“何可一日无此君”了。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刘禹锡《庭竹》)竹,是那清高自立的君子。

四、隐逸坚贞之菊

菊,花中之隐逸者也。而菊之所以具有了隐逸的意蕴,是归园田居的陶渊明赋予的。

东晋诗人陶渊明,误入尘网,违背心意为官,终于还是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归园田居,享受自然的躬耕生活。他在《饮酒》诗中云: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远离官场的纷扰,他在秋菊的一片佳色中陶醉着。

陶渊明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所以,他创造的许多意象也随着他的隐逸之名成为了隐逸的化身,菊就是其中之一。后代诗人笔下的菊,似乎有一大部分都是长在东篱下的那丛陶令的。李清照的“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是东篱之菊,刘克庄的“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也是陶渊明的菊。甚至,在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里,有一个用酒浇灌才更显茂盛的精,名叫“醉陶”,亦是以陶渊明为原型的。在后世文人的诗文中,菊与陶渊明是一体的,是文人隐逸情怀的象征。

除了隐逸,也有与梅花一样傲霜的骨气。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寒意渐侵的秋冬时分,百花纷纷枯萎,而却能够不屈于严寒,最后凋零。王安石亦有诗:“千花万卉凋零后,始见闲人把一枝。”都是赞美傲霜的精神。

不仅凌寒独艳,而且有着不屈不挠的气节。即使枯萎了,也不会离开枝头。宋末元初画兰的郑思肖也擅长画菊,并曾题画菊诗云: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离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枝头抱香,即使枯萎了也绝不被北风吹落的宁死不屈的气魄与宁死不降元军的诗人画家分明是一样的。“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

,不仅是隐逸的君子,也有着傲霜的不屈风骨。

梅,迎霜傲骨;兰,幽清高洁;竹,谦逊坚韧;菊,隐逸坚贞。梅兰竹菊四君子,以其独有的脱俗风骨,与华夏士人融为一体,成为了中华士人抒发感情、追求理想人格的精神载体。而这梅兰竹菊四君子也在文人墨客的反复吟咏、临摹中,被赋予了迷人的意蕴,不断丰富着其文化内涵。

五、中考链接

1.(2013四川达州卷)阅读下面短文,完成题目。

①玉,积山川之精,人文之美。玉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它对中华民族的精神、道德、审美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②战国时期有名的“和氏璧”价值连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用“和氏璧”雕琢成传国玉玺,并由宰相李斯书大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刻于其上。明清时期,中华民族国粹之一的玉文化也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此时的作品,集数千年玉文化之大成,玉质之美,品种之多,雕琢之精,应用之广,都是空前绝后的。

③《管子》说:“先王以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古代封禅用的书文,刻在玉上,称之为玉牒;外交使节用的信物,称之为玉节。由此可见,玉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④玉,致密坚硬,滑润光莹,古人把玉加以人格化,认为玉有“仁、义、智、勇、洁”五德,故有“君子比德于玉”之说。

⑤玉和金一样,是宝贵的象征。“玉楼”“玉堂”均指华丽的宫殿或住宅。道教中的玉皇大帝、玉虚仙境、玉宇,也都离不开一个“玉”字。皎洁的月亮中有一团黑影,古人不知其奥秘,臆想出“月中何有,玉兔捣药”的故事,此后,文人便常用“玉兔”一词指代月亮,既文雅又神秘。

⑥玉,是权力的象征。除了玉玺外,“金科玉律”用来指不可变更的法律。玉,又是和平的象征,如“化干戈为玉帛”。助人成功用“玉成”一词。至于玉色纯净,质地坚密,常用来比喻节操,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此外,玉还被广泛用来描写大自然的景色。“风花雪月”中,除了只闻其声,不见其形的“风”之外,后三者都常用“玉”来吟咏赞颂:槐树花朴素洁白,便有了“玉树”之称。一些纯白素雅的花,常在其名前冠以“玉”字,如玉兰花、玉茗(白山茶花)等。以“玉龙”来比喻漫天大雪,多么壮观!

⑦玉,是吉庆、祥和、幸福等精神美的象征,因而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往往运用象征寓意或谐音取意的手法把玉制成丰富多样的器物、饰品等,借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鱼形玉器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的“良渚(zhǔ)文化”,到了唐代、宋代开始盛行。特别是明、清两代,鱼形玉器造型繁多,工艺精湛,最常见的是把莲花和鲤鱼雕刻在一起,代表着美好和富足;还有的玉器把佛手、寿桃和石榴雕刻在一起,称为“三多”,意指多福、多寿、多子。

⑧玉,凝聚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它只是中华文明长河中的一朵微小的浪花。中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催生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之花,只要是根植于民族的土壤,能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道德、审美等特质的都可以名之曰文化,且大有发掘光大之必要。

(选文有删改)

【迁移拓展】被称为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别名秋菊、九华、帝女花、笑靥。因其花开于晚秋且浓香扑鼻,故有“晚艳”“冷香”之雅称。有其独特的文化意蕴,倍受历代诗人的青睐。

唐・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宋・梅尧臣《残菊》: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深丛隐孤秀,犹得奉清觞。

现代・《秋菊》: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①请你结合诗歌摘录中的有关描述,说说象征了哪些精神品质?

②结合选文相关内容,推断“菊文化”形成的原因。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