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英文诗歌范文

英文诗歌精选(九篇)

英文诗歌

第1篇:英文诗歌范文

[关键词]诗歌 修辞 文体效果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080-01

英文诗歌与英文散文、小说、说明文等相比较,是有明显不同的。首先,诗歌的格式以短句为主,并不十分注意上句与下句之间的衔接,主要目的是为了表达思想感情。在英文诗歌中作者注重节律,押韵和格式的整齐。但是也有一些诗歌体现出的是作者奔腾的思绪,并不注重韵律和格式。可以说诗歌的灵魂的表达就是其中运用的各种修辞手法,作者通过这些恰当甚至是巧妙的修辞,达到了不平凡的艺术效果,令所作诗篇世代相传,百读不厌,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体验和收获。下面将介绍英文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并简要分析这些修辞手法所达到的文体效果。

明喻(simile)是将两种拥有共同特征的不同事物连接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常写作:A像B。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明喻句子就是: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译为:我可否将你比作夏日骄阳?这种明喻手法让读者清晰地感受到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同之处,若诗中将人比作夏日骄阳,那诗中所描述的这个人必将是热情温暖的,像夏日的太阳一般明亮。苏格兰著名诗人罗伯特·彭斯在其诗作《红红的玫瑰》中也运用明喻的手法为读者展示了其爱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多情画面,让读者仿佛看到了拥有花般容颜和乐曲一般的甜美声音的苏格兰少女。

隐喻(metaphor)又称暗喻,句子中没有明显的关联词和表示对比的词汇,在诗歌中,通常运用一些打破常规的搭配,把看似没有关联的本体和喻体联系在一起,例如莎士比亚曾写道:the world’s a stage.“世界”和“舞台”本是没有联系的两个事物,但是莎士比亚这样的结合手法,引起了读者的思考,如果世界是舞台,那么舞台上面的人就是演员,也就是说我们每天的生活都是一场表演,但是我们的舞台是整个世界。这样的隐喻手法增添了诗句的情趣,引发读者的深思,引起读者内心的共鸣。

用典(allusion)即引用典故或者史实,通常是众所周知的故事或寓意,此手法可以增加词句的含蓄与典雅。例如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写道:A Daniel come to judgment! yea, a Daniel! 在英文中指能用机智的手段解决棘手问题的人,莎士比亚在这一句中用典,让句子简洁含蓄,原语读者可以完全领会其表达的意思。用典还可以使文体充实紧凑,诗句美观整齐。

似非而是(paradox),这种修辞法表面看似荒谬,自相矛盾,但读者细细品味就能够体会到其中蕴含的真理。例如:华兹华斯的著名诗句“the child is father of the Man(儿童是成人之父)”就采用了典型的这种修辞。如果说孩子是人类的父亲,在平常逻辑上讲是让人觉得矛盾的,甚至是错误的,但是华兹华斯在这里想要表达的是大人们可以从孩子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大人也是从孩童长大而来,幼年时的经历在成人之后仍有印记。华兹华斯简单的一句话就可以阐释出如此之多的道理,可见正确运用似非而是修辞在诗歌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这种修辞方法的原则就是运用矛盾引出思考,让读者从矛盾的事物中感悟作者的思绪。

夸张(hyperbole)指的是一种言过其实的夸张,作者通过这种修辞手法激发读者的想象力,渲染气氛,或强调某种事物。用于描写时,可以使形象生动突出;用于说理时,能够化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用于抒情时,能把情和景融为一体,给语言增添幽默讽刺的趣味。例如,莎士比亚在他的十四行诗第十八首中曾经这样描述: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er’st in his shade,when in eternal lines to time thou growest;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or eyes can see,so long lives this,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或许死神的阴影会笼罩你,你却和这不朽的诗句千古长存。只要人类还在呼吸、眼睛还在欣赏,我的诗就会或者,令你生命绽放。)根据自然的规律,任何美丽的事物都会凋零,谁或者什么都不能做到永垂不朽,而莎士比亚却说诗中人会“永垂不朽”。这种夸张手法的运用是在强调作者的陈述内容,看似言过其实,甚至不符合自然规律,但是细品之下却别有一番情趣。

矛盾修饰法(Oxymoron)是将两个互相矛盾、互不调和的词放在同一个短语中,产生特殊的深刻含义的一种修辞手段。用它来状物写景,能突出事物的实质;用它来描绘人物能使其更加鲜明;用它来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或意味深长的哲理,能使其更强烈、更深刻。它是一种紧缩隽语。矛盾修饰法是将两个意思截然不同的词放在一起结合成一个词组,从哲学上讲是对立的统一;从艺术上讲,更能体现出描写主体的个性化,更具渲染力。例如:Love is cruel,love is sweet,cruel sweet!(爱是残忍的,爱是甜蜜的,残忍的甜蜜!)运用这样的修辞手法可以通过反面烘托让诗句独树一帜,匠心独具,让读者过目难忘,感到耳目一新。

综上,英文诗句中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在诗文的内涵和表达作者的情感中起着非常重要且关键的作用,恰当地运用各类修辞手法可以使诗句深入人心,别具一格。

【参考文献】

[1]黄宗英.英美诗歌名篇选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06).

第2篇:英文诗歌范文

【关键词】英汉诗歌;翻译;文化意境;传达

文学翻译可以说是一种文化意境的传达,诗歌翻译尤其如此。因为诗歌翻译乃文学翻译的极高境界,翻译文学中之极致,诗歌极具丰富的文体特征和艺术内涵,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着人类最丰富的情感和世间最复杂的意象,这种情感和意象便构成了诗歌所特有的文化意境。诗歌中的意境通常为一个民族所特有,代表着这个民族的独特的精神风貌。所以,诗歌翻译在讲求音美、形美的同时,最重要的是传递它的骨髓所在,即诗歌的“文化意境”。

一、英汉诗歌有着不同文化意境

一首好诗,往往是意中有境,境中有意,读后沁人心脾,耐人寻味,译者应对原作心领神会,译者与作者神思契合,力求浑然一体,否则,译者只拘泥于原文表层结构,译文必然貌合神离,韵味全无。因此,绝不可把译诗看作语言表层结构的机械移植过程,必须深入深层结构,发掘原诗的真实意境,并使之以原有的神韵再现于译文中。

1.诗歌的意境首先体现在不同民族的文化词的运用上。例如,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南浦”被赋予了某种离别的情境,而“风”,“月”,“燕”,“笛”,“秋水”,“婵娟”,“梅”,“菊”等字词,它们也都被赋予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其独特的联想和情趣是西方人难以理解的;同样,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英文中的一些词汇对于我们来说也比较陌生,“westwind”、“castle”、“shepherd”、“lamb”等词语,所给予我们的意象也与英美人的本意不同。英国诗人雪莱的名诗《西风颂》中的“westwind”代表温暖和煦,给世界带来新生,而在我们的文化中,只有东风才被赋予如此的意义和意境。

2.在诗的整体韵味上,一般来讲,英美人作诗是对思维内容及其过程的逻辑展现,推崇清晰、确定和单纯;而中国诗歌,如冯友兰先生曾提到过“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余”(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强调了我国诗歌的含蓄无垠。明朝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道:“凡作诗不宜逼真,如朝行远望,清山佳色,隐然可爱,其烟霞变幻,难于名状,及登临非复奇观,唯片石数树而已。”这说明了诗歌意境犹如欣赏山水,清淡、质朴、刚柔相济而又神韵悠长,诗意在可言与不可言之间,也有了可解与不可解之会。例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孤帆”,“远影”,“碧空”之间没有任何关连词,直接拼在一起,画面感极强。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读者可凭它们之间的联系去想象和补充。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个意象,而汉字的组合往往能取得一副动感画(motion pecture)的艺术效果。

与汉诗现比,英诗的意象表达更加率直清晰,意象间的语法关系逻辑性更强。虚词一般不能省略。请看拜伦的一首诗。

adieu adieu! my native shore

fades o’er the waters blue

the night-winds sigh,the breakers roar ,

and shrieks the wind sea-mew.

yon sun that sets upon the sea

we follow in his flight.

farewell awile to him and thee,

my native land-good night!

这几行诗语言浅显率直,诗人把故乡拟人化(personification),与之轻声慢语话别。诗的逻辑关系严密,意象间关系确定,意象深沉阔大,不露痕迹。

二、 英汉诗歌翻译时易出现的文化障碍

1.诗歌翻译中常见的文化障碍,往往并非出于原诗晦涩难解,而是望文生义。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和夫人戴乃迭在谈到英国翻译家亚瑟·威利翻译的《诗经》(the book of songs)时,称其译作有很高的学术水平,不愧为翻译杰作,但也指出,他把《诗经》翻译得像“英国诗歌”。比如,译作把周朝的农夫塑造成类似欧洲中世纪田园诗中描叙的农民的形象。另外,译文中使用了“castles”和“clergymen”等词,这和中国文化中的农夫形象相去甚远。

2.许多醇美的名篇佳作经过翻译,不仅破坏了原诗中浓浓的意境,而且容易导致南辕北辙的文化错位,在越来越多的文化交流活动中,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例如,马致远的著名小令《天净沙·秋思》的首句“枯藤老树昏鸦”,试比较一下它的几个译文:

译文1:crows hovering over rugged trees weathered rugged with rotten vine the day is about done .

译文2:with red vines hanging on old branches,

returning crows croaking at dusk,

译文3:dried vines,an old tree ,evening crows,

译文4:withered vines,olden trees,evening crows,

原诗句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除了将3个苍凉的意象并列外,无任何多余的

笔墨,精练隽永,各意象之间的方位和逻辑关系在原诗中没有明示,乌鸦是盘旋还是栖息在老树上?亦或是在枯藤上?枯藤是缠绕着树干还是树枝?乌鸦正归巢吗?它发出了叫声吗?这些结论留待读者依自己的认知语境推理得出正如司空表圣《诗品·含蓄》中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不着”者,不是指一个字也不“着”,而是不多“着”,好比用形象来表达情意,只讲形象,不用一字来点出情意,就像图画上的空白,音乐中的休止,别有一番韵味。前两段译文都将其显化,堵塞了读者的想象空间,其独特的语境效果也就无法实现;后两段译文在这方面则做得较好,传达了原诗含蓄的文化韵味。

三、英汉诗歌翻译中文化意境传达的原则

1.诗歌很美,往往就是因为它的用词,以及透过语义系统所表达出来的意境。

如刘方平有一首诗《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于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jenyns把它译为:

in the depth of night the moonlight floods one side of the house of men,

the greatbear has dropped crosswise and the southern dipper is aslant;

this evening one really feels that the spring air is warm,

for the first time the sounds of insects penetrate my window of green gauze.

原诗是说诗人十分敏感,一听到虫声就知道春气回暖,但译诗却把“今夜偏知春气暖”改为“今夜偏觉春气暖”,使观察敏锐,见微知著的诗人的面貌大大褪色。可见,在翻译之前,必须先理解原诗的意思,对原诗的语言进行分析,不仅要从语义,还要从语法、语音、修辞等方面进行分析。

2.翻译应最大程度地传达诗歌的意境,把某一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神髓原汁原味地展现出来,达到文化传达的目的。英国诗人、翻译家德南姆认为,译诗必须保留“火焰”,即原诗的活的灵魂,诗歌翻译应崇尚异化,异化策略是最大限度地展示原语文化风采的一种策略。采用这种策略的译作力图保持原文的语言和文化特点,让译语读者感受异域风情,感受到另一种文化的存在及其独特的魅力。虽然采用这种策略的译作有时会增加阅读难度,却力图最大限度地传达文化信息,进而促进文化交流。

采用归化策略翻译的译作,则会掩盖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及原作的历史感,将某些文化的价值形态强加给了原作。从长远和文化的意义上看,采用这种策略会渐渐消弭不同文化的历史差异,使异域文化的意味消失殆尽,其结果与“文化传达”的目的相违背。

比较好的例子有美国的庞德,成功地翻译了不少中国诗歌,并对美国意象派诗歌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李白有一首诗《长干行》,“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庞德把它译为:at fifteen,i stopped scowling,/i desired my dust to be mingled with yours,/forever and forever and forever,/why should i climb the lookout?译作基本上秉承了原诗的整体韵味,中国传统的、坚贞的夫妻之情跃然纸上。严格地说,庞德在译这首诗的时候,并没有句比字译,“常存抱柱信”就在译语中出现缺失,但这并没有损害原诗意的传达,这体现了“异化”,并没有死板地“字译”或“直译”,由此可见,完全可以采用多种翻译方法,译出原诗意境。只要整体把握得好,文章直译也是可以的,这样反而能减少文化信息的错误传达;有些译作还附有注释,这样,译文不拘一格,这些努力为真正文化交流作了很好的尝试。

总之,诗歌翻译应注意异域文化的传达,从各个角度,采用不同的策略与方法,将不同的文化意境营造体现出来,才有利于不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袁行沛.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3]吴钧陶.唐诗三百首[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7.

[4]谭哉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第3篇:英文诗歌范文

关键词:英语诗歌 文化适应性原则 跨文化交际

一、引言

在翻译界。如何提高翻译的文化适应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诗歌翻译领域中,这个问题也不容小视。在世界文化大交融,跨文化交际日益深入的时代,它关系到不同语言之间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活动。尤金・奈达(Eugene Nida)认为:“大多数关于翻译理论的讨论可归结为充分考虑通过各种尝试办法,使读者接近文本或使文本接近读者。”英语汉语,基于各自不同的语言体系和特点,在诗歌的创作中必然显现出差异。诗歌的翻译应注重从读者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到文化适应性问题,以求完美、准确地还原外文诗歌风味。

二、诗歌翻译中的文化适应性

文化适应性(Cuhural Compatibility)是翻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译者对某种文化意义或内涵的把握(good comprehension of cultural meaning),读者对译作的接受程度(good reader reception)及相应的审美判断效果(good aesthetic judgement)。从更深的层面上来说,文化适应性主要是指一种特定文化对生产力系统、社会关系系统和社会意识系统等文化组织因素的适应。在各个文化要素中,生产力系统是决定社会关系系统和社会意识系统的主体因素,生产力的发展是决定社会文化发展的终极动力。

语言是文化传播的媒介,不同的语言孕育了不同的特色文化内容,诗歌更是以其短小精湛的篇幅,浓缩了语言文化的精粹。在诗歌翻译过程中,因不同的语言习惯,必然要充分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接受性,以达到准确顺利传递信息之目的。由于受历史、文化、宗教、政治、地域和生活习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具体到文学作品的翻译,文化适应性问题的处理也是比较复杂的。在遵循文化适应性原则的基础上,采取灵活稳妥的办法处理翻译问题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1、文化意识差异

诗歌凝聚了本族语言的精华,常以简短的形式和内容包含深刻而丰富的意义。但是中西方语言在各自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特点。语言作为思维的工具,也帮助形成了各自民族独特的思维模式。

中西文化和语言存在着内在差异。有关研究表明,西方人的思维模式以逻辑、分析、线性为特点,东方人则以直觉的整体性与和谐性的辩证性见长。反映在思维方式上,东方人采取散点式思维方式,而西方人采用焦点式思维方式。因此,在诗歌翻译中追求形式上的完全对等既不可能,亦不现实。翻译的再创。或者说目的语的归化,是诗歌翻译追求形神兼备的重要手段。但诗歌的再创必须首先追求形似,因为如果译者能对译出语文本和作者的“风度神韵”细细琢磨,那么在译作中减少中西文化上的差异,再现原作文本的文体之美,使读者获得基本一致的阅读感受就是既可能亦现实的。

文化观念的差异常常给翻译带来种种障碍和困难。著名翻译理论家苏姗・巴思内特指出。翻译工作不能冒险地将翻译的言语内容和文化分开来处理。尤今・奈达、彼特・纽马克等均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翻译“以读者为主”的观点。诗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讲,首先是应用语言的一种形式手段,而翻译的目的是让目的语读者像读原作一样得到美的享受,为此目的语文本在形式上应与原作尽可能相一致,以使译文文本给予读者跟原作相类似的阅读刺激,从而使读者的阅读反应保持一致。可以说,能否遵循文化适应性原则,是关系译作成败的关键问题之一。

2、地域与习俗差异

在古老的东方,作为炎黄子孙的中国人向来敬龙为祖先,历史上众多的诗人借龙之名赞扬人与物,如盛唐时期的大诗人王昌龄在《出塞》中写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歌中气势磅礴,以龙城飞将暗指李广大将军并追忆了他战时的英勇雄姿。然而,西方文化中,龙的形象却是与妖魔鬼怪相连,完全失去了正面色彩。

三、诗歌翻译技巧初探

在遵循文化适应性原则的基础上,诗歌翻译还是有些规律可循的。

一类可保持诗歌的原汁原味。这类诗歌中含有的较浓厚本族语言特色的诗歌,可采用直译的方法,尽量保持诗歌原来的风味。对诗歌中出现谚语、成语、俗语一类,既要保持原诗中的意味,还要在不变更原作的基础上添砖加瓦,保证意义传达的畅通。此外,为了让读者能得到更清晰的诗歌意象,还可以适当对诗歌进行填补、省略、还原、简化、借贷等翻译技巧和策略,以求达到诗歌翻译的信、达、雅。

当然,诗歌翻译是个实践性的工作,方法是在实践过程中慢慢摸索、积淀生成的。除了必要的一些技巧方法外,还需要翻泽工作者深厚的翻译功底、文化积累及对诗歌翻译的敏感度,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不断总结。作为一名翻译工作者,必须深入了解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差异,遵循翻译的文化适应性原则,以期使译文能更好地为读者所接受。

第4篇:英文诗歌范文

关键词:文艺复兴时期;古代诗词;主题;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3-0073-01

爱情作为人类社会文学艺术永恒的主题,给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作灵感,古今中外无数诗人吟唱着人性中这一美好的情感。中国上千年的封建历史形成了长期重男轻女的习俗,在这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最强调的就是“礼义”;然而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提倡以“人”为本来反对神的权威,肯定人有追求财富和个人幸福的权利,在这个时期爱情诗相当发达。这就形成了东西方在表达方式上的一定差异,虽然主题皆为爱情,但英诗描绘的热情奔放,而中国诗歌对爱情的歌颂反而显得含蓄而内敛了。

英国文艺复兴的春风吹醒了沉睡中的人们,带来了思想意识的彻底解放。人文主义者骄傲地宣称:人是最高贵的,不仅有理性,也是有感情的;人应该有人的需求、幸福、期盼与希望。在这样的氛围中歌颂、赞美爱情,不仅能够揭露封建观念、伦理道德的虚妄性与欺骗性,而且还可以鼓舞人们珍视现世生活,享受人生欢乐。以本・琼生(Ben Jonson)有名的爱情诗《致西丽娅》为例。“你就只用你的眼睛来给杯, 我就用我的眼睛来相酬;或者就留下一个亲吻在杯边上,我就不会向杯里找酒。从灵魂深处张开起来的渴嘴,着实想喝到美妙的一口;可是哪怕由我尝天帝的琼浆,要我换也不甘把你的放手。”读完这首诗。读者会禁不住沉醉在浓郁的美酒里和玫瑰般的花环下。诗中所歌颂的是一种令人向往的精神之爱,完全可以同一直令世人感叹着的柏拉图式的爱情相媲美。他对这一题材的发掘比别人要深广现实的多,因此他的爱情诗也就非同寻常的多,情感炙热,手法奇特,充满了怪诞的比喻(即所谓“奇想”)。如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别离辞:节哀》,这首诗可以说是他,也是17世纪玄学派的名作,“我们的灵魂即便是两个,那也和圆规的两只脚相同,你的灵魂是圆心脚,没有任何动的迹象,另只脚移了,它才动。这支脚虽然在中心坐定,如果另只脚渐渐远离,它便倾斜着身子侧耳倾听,待到另只脚归返,它就直立。对于我,你就是这样;我像另只脚,必须倾斜着身子转圈,你坚定,我的圆才能画得好,我才能终止在出发的地点。” 在这首诗中,一个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圆形意象交融重叠,在有限的空间内,表达出无限的内涵。多恩用圆规的两只脚来比喻一对忠实相爱的夫妻,虽然离别也能彼此相连。丈夫动,妻子也随之移动,因此不必因离别而悲伤。

在中国古代的诗歌作品中,这一主题也同样得到了很大的关注。在漫漫长夜般的中世纪,封建统治阶级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极力贬抑人的自然感情的需求,要求人们克制欲望,压抑感情。中国诗人由于礼义的束缚,不似英国诗人那般直接热情,大胆奔放;又由于封建礼教对人们纯真感情的压抑和束缚,爱情诗词多以悲剧为主,显得凄美动人,荡气回肠。爱国诗人陆游在自己的作品中绝少谈到爱情,为了悼念被迫分离却始终难以释怀的前妻唐婉,《钗头凤》就正是一首控诉封建制度破坏美好婚姻的不朽之作。“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桃花落,闲池阁,山盟随在,锦书难托。莫,莫,莫!”中国描写爱情的作品还有一点和英国的不同,就是悼亡诗词数量较多。如苏轼对亡妻念念不忘,在十年后写下了著名的悼亡词:“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江城子》表达了作者对亡妻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情意缠绵,字字血泪,感情真切,令人不忍卒读。另外,英国爱情诗中赞美女性的作品很多,但直接以女性口吻抒情的却不多。然而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中国女性,虽然封建礼教束缚着她们的一举一动,但却束缚不了她们追求美好爱情,向往自由生活的心。以李清照的《一剪梅》为例:“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爱情是人类生活中永不枯谢的鲜花,也是人类心灵竖琴上永不弹歇的小夜曲,它以其独特的魅力与光彩,成为诗歌作品中恒久咏唱的主题之一。从英国文艺复兴诗歌与中国古代诗歌共有爱情主题出发,不难发现,由于两国相处的文化背景与社会环境不同,英国的爱情诗热情奔放、淋漓尽致;而中国的爱情诗词则含蓄朦胧,婉约凄美,有其独到的动人之处,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精神文明的宝藏,给后人以深刻的引导和启迪。

参考文献:

第5篇:英文诗歌范文

论文摘要:跨文化是指跨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界线的文化。而诗歌是一个国家语言的浓缩,它以最凝炼的文字传递了时间与空间、物质与精神、理智与情感,其中的文化因素是理解和欣赏诗歌的关键。本文通过英文诗《西风颂》的比喻试图从中西方在地理位置、宗教信仰、传统文化渊源、历史文化特色与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来说明中英跨文化交流。

论文关键词: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交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讲,从一种语言中,可以了解到另一种文化。“跨文化是指具有两种及其以上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之间的交互作用。“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诗歌的语言是思想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是深厚文化的蕴含,通过诗歌我们可以看出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了解并把握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价值观等,有助于消除文化差异导致的交际障碍,保证交际顺利进行。

一、从《西风颂》中看到的地域不同带来的中英文化差异

许多对待人生持乐观态度的中国人,遇到挫折困难时都会引用一段著名诗句以自勉:“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但是,真正知道它出自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的人,估计就不多了;而通过雪莱了解到英国人眼中的西风像什么样子,从而明白他们为什么歌颂西风的人,也许就更少。

不同的民族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也给表示自然环境的词汇带来了不同的文化内涵。由于所处的地域不同,相应地就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的不同会引起文化上的个性和差异,形成一些独特的文化概念。这些文化差异都在诗歌语言中体现出来,对英汉翻译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中国东临大海,西部为高山,所以在中国,“东风”是“春天的风”,“西风”却是凛冽的。而英国的地理环境与中国相反,英国西临大西洋,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西风在英国人心中是温暖宜人的。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就是对温暖西风的讴歌:“It‘s a warm wind,the west wind,full of bird’s cries”(那是温暖的风,温暖的西风,伴随着百鸟欢唱)。在交流中中要充分理解这些差异,才能更好地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中国著名诗人南唐后主李煜的名句“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中提到的“东风”与《西风颂》中的西风都代表着冬天的信使,预示着冬天的即将来临,尽管两首诗在氛围、精神等方面上是决然相反的。

二、历史背景差异下的跨文化交流

与地理环境一样,中西文化的历史背景也会反映在语言中。在英语中,与Dutch有关的词语往往带有贬义。如Dutch act(自杀),Dutch courage(酒后之勇),I got mad and I talk like a Dutch Llncle.(我勃然大怒,于是就严厉地训人),If it is the fact,I’m a Dutchman(如果这是事实,我就不是人)。因为在l7世纪初,英国和荷兰曾经激烈交战二十多年,使英国大伤元气,所以英国普通民众对荷兰人恨之入骨。这一历史背景,使英语带有了民族性,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这些英文的真正含义了。

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渊源,英国的传统文化渊源当然应追溯到历史久远、灿烂辉煌的古希腊、罗马文明、古希腊、罗马的文化是西方文化的基石,不了解这个文化背景而想直接走进现代的西方语言,就像一个外国人撇开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去学习汉语,只能是一知半解,生吞活剥了。历史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更是无所不在。了解英汉民族语言中一些文化差异,可以以促进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

三、宗教信仰、谚语、典故下的中英文化差异

中西文化的历史渊源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典故的来源不同,也会对英汉翻译造成一定的影响。中国人大多信仰佛教,佛教文化和儒家伦理文化是汉文化的主流。而英美人大多信仰基督教,《圣经》文化以及希腊、罗马神话对英美文化和社会的影响比较深刻久远。如中国人说“菩萨保佑”,西方人则说God bless you(上帝保佑你);中国人说“天知道”,西方人则说God knows(上帝才知道)。还有不少典故、谚语,如中国的成语典故中有“叶公好龙”、“空城计”、“东施效颦”等,多来自中国古代的文学名着。而西方人会讲He’S a Shylock.(他是个守财奴),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That’s all Greek to me.(我对此一窍不通)。这些西方谚语、典故,都源于莎士比亚作品和希腊罗马神话。在听到这类词语时,在了解中西宗教文化背景前提下,知道其出处,充分理解其深层文化内涵,在交流中就没有理解的障碍了。

四、思维方式、审美情趣方面的不同

影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审美情趣的是三大哲学:儒家、道家与佛教,特别是儒家,它们都重视悟性,如孔子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老子强调“‘无’中生‘有’”,庄子强调“得意忘形”以及“‘意’不可‘言传’”。人们讲究融会贯通、和谐自然,注重辩证思维,具有综合、宽泛、不确定的特点,有较大的联想空间和回旋余地。与汉语不同,西方语言的哲学背景是亚里士多德严密的形式逻辑,及后来16到18世纪风行欧洲的理性主义,注重形式逻辑,强调形态的外露及形式的完整,具有明晰、精确、具体的特点。这一差异也充分地反映在英语诗歌的表达方式上,例如:在一些爱情诗歌里,英语诗歌就会直白地表达爱,“love(爱)”这个字可能会反复的出现在一首诗中,这在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中国人看来不是美,甚至有俗的味道,是羞于启齿的,公然在诗歌中赤裸裸地谈这些就更是伤风败俗,难以接受了,更谈不上欣赏其中的美了。中西方在思维方式、审美等方面的差异影响了诗歌的理解与欣赏,没有做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有时甚至于扭曲了诗歌的原意和初衷,形成了文化冲突,阻碍了两国文化的正常交流。这样看来,在品读英语诗歌之前接触一些有关西方国家的思维、审美方式,并与中国的思维、审美方式相比较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了。

英国也像中国一样,有着悠久辉煌的历史背景,有着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其语言-英语正是其文化、历史的积淀,而英语诗歌更是其历史、文化的浓缩。如果真正地读懂了英语诗歌英语背后的文化:地理位置、气候、宗教信仰、文化渊源、语言本身的发展变化历程、思维方式等方面就更应该是非常熟悉,这对于语言的学习与交流非常有益。

第6篇:英文诗歌范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诗歌教学 教学效果

英语诗歌语言浅显,节奏感很强,且内容丰富,能为学生提供独特的魅力,创造优美的意境,因此英语诗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英语学习效果。对广大英语教师来说,要重视诗歌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学习诗歌教学理论,并将其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探索诗歌教学策略,改善英语教学效果。

一、诗歌教学的价值

英语诗歌鉴赏能力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形成,因此初中英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积极开展诗歌教学。在牛津版教材中,英语诗歌自6A便开始出现,在7B中,更是出现了具有一定长度的英语诗歌。牛津版教材通过逐步向学生渗透诗歌作品,不断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提高学生英语素养。

1.英文诗歌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教学资源。第一,英文诗歌有利于学生改进发音。英语诗歌的节奏感很强,读起来朗朗上口,这与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相符。由于英语诗歌的句子带有反复性,也有助于学生记忆单词。如:在“Spiders, Beetles and Puppies”中,Spiders, spiders, spiders in the sun. Spiders in the sun, having fun. Beetles, beetles, beetles in a bunch. Beetles in a bunch, having lunch. Puppies, puppies, puppies in a box. Puppies in a box, chewing socks. 很明显,这首英文诗歌具有明显的韵律感,非常活泼自然,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可以改进语音语调。

第二,英文诗歌有利于学生积累词汇。通过学习诗歌来积累英文词汇是一种在英语教学中极为常见的教学方法。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学生必须在遗忘周期内多次复习,才能将知识转变为长时记忆,从而真正掌握知识。如果教师能通过诗歌的形式呈现新单词,学生一定会提高单词记忆的乐趣。富于韵律感的诗歌不仅提高了学生记忆单词的乐趣,也能提高学生单词记忆的效率。

第三,英文诗歌有助于学生学习语法和句型。如果教师一味向学生灌输语法知识或句型,学生不仅会感到枯燥无味,而且记忆效果也一定不会明显。如果以诗歌的形式为学生呈现语法或句型,学生会在反复诵读中很快掌握语法或句型。

2.英语诗歌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认知资源和文化资源。英文诗歌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因而如果思维得到发展,语言也一定会发展。如:“In a dark, dark wood In a dark dark wood there was a dark dark house In a dark dark house there was a dark dark cupboard ”,在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优秀的英文诗歌蕴含着丰富的英美文化,学生在诵读英文诗歌的过程中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如学生通过吟诵有关圣诞节的诗歌,可以更好地了解有关西方国家圣诞节的信息,了解西方文化。

英文诗歌能够为学生带来愉悦感,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条件下积累词汇,掌握语法和句型,形成正确的语音语调,同时还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了解更多的西方文化。除此之外,学生在诗歌学习中更容易形成良好的语感和敏锐的听力等。

二、选择诗歌教学材料的原则

英语诗歌必须同恰当的教学方法结合在一起才能充分发挥出自身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在英语教学中加入英文诗歌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学生学习英语创设良好条件。初中阶段的诗歌教学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如果违背这些原则,可能会事倍功半,教学的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

1.适度性原则。英文诗歌的长度和难度都应该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能力,如果诗歌太长,且难度过大,会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教师在选择英文诗歌时,必须从学生兴趣出发,而且一定要保证学生能够理解诗歌中的句子,诗歌中单词的难度一定要稍高于学生的实际水平。

2.兴趣性原则。为了充分发挥英文诗歌对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教师选择英文诗歌时应该从学生兴趣出发,坚持兴趣性原则。如果学生对英文诗歌材料缺乏兴趣,或者与学生生活距离太远,学生肯定不会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果也一定会受到影响。

三、英语诗歌教学现状

尽管英语诗歌语言优美、简练,且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可是它却带有一定的跳跃性,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因此英语诗歌并没有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大部分学生认为英语诗歌抽象性太强,不好理解。正是因为英语诗歌在表达上极为精炼,而且常常一词多义,句子与句子之间互相联系,互相牵制,再加上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巨大差异性,学生理解诗歌的难度大大增加,导致很多学生只能远远地观望,不敢走近诗歌。

从教师角度来看,很多英语教师对英语诗歌没有正确的认识,也没有看到英语诗歌对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因此英语诗歌在英语教学实践中一直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英语教师思想上的不重视,导致他们很少进行相关理论的研究,更不会在英语教学中积极进行诗歌教学实践。在调查中发现,很多英语教师仅投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诗歌教学,诗歌教学的课时被压缩到最少。大部分被调查教师提到,尽管多阅读和多听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可是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教学时间很紧张,再加上诗歌学习所产生的效果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来,因此无法在诗歌教学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很多被调查教师表示,诗歌教学一般用于课堂导入环节或者知识的复习巩固环节,主要采取传统的听读学习法,很少有教师结合先进的教学理论来创新诗歌教学方法。

四、英文诗歌在教学实践中的积极作用

1.学生通过英文诗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学生会养成主动听磁带跟读、模仿的好习惯,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语音语调。由于英文诗歌中的句子浅显易懂,语法结构简单,因此比较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有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学生接触的英文诗歌通常由英美人士录制,他们的语音语调标准化程度较高,因此学生的语音语调也一定会有较大提高。另外,相比较利用录音机听枯燥的语言材料,学生更喜欢听英文诗歌,也更愿意跟随磁带模仿,因此会在模仿中逐渐掌握最地道的英语。

其次,学生通过英文诗歌培养自身想象力,并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学生普遍对英文写作感到头疼,语法错误很多,即使没有语法错误,也会出现句型简单、文字不优美等问题,而英文诗歌语言优美,因此如果学生在英文写作中融入英文诗歌,不仅能突出主题,而且还能够充分表达出英文的优美。如:教师为学生播放诗歌“The Sky and The Sea”:Oh, the sky and the sea are beautiful tonight. The sky and the sea are blue and very bright. There are stars in the sky. There is an island in the sea .There is a moon in the sky and it is shining over me.

再次,学生利用英文诗歌,逐渐养成主动纠正错误的好习惯。在英语学习中,培养学生语感很重要,而语感的形成离不开日积月累的反复练习,即必须反复说、反复练习,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感。英文诗歌欢快,充满了律动感,学生乐于诵读,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时间一长,学生会在头脑中积累很多正确的句型以及大量的词汇,大脑皮层中会形成“信息突”,一旦学生在英语写作或者口语表达中遇到使用不正确的句型或者词汇,信息突马上就会发挥作用,提醒学生立刻改正错误的句型或词汇,最终帮助学生养成主动纠错的能力。

2.学生通过英文诗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英文诗歌节奏感强,且轻松活泼,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首先,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学生无论在诵读英文诗歌,还是在表演英文诗歌,都不可能独自完成,脱离开与其他班级成员的合作是不可能完成这些任务的。因此,英语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扬班级成员的合作精神,共同提高。其次,培养学生的赞赏能力。大部分学生在家或学校享受着更多的关爱和呵护,因而普遍形成较强的自我意识,很少注意周围人的优点,也不善于表达对他人的赞美。因此,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要教育学生学会赞赏。

第7篇:英文诗歌范文

[关键词]英关诗歌赏析;调查;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3-0140-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03.064 [本刊网址]http:∥

一、引言

朱光潜先生说过:“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能欣赏诗的人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绝不会觉得人生是一件干枯的东西。”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人托马斯・纳什曾经说:“诗是百花之蜜,一切学问的精髓,智慧的本质,天使的词语。”这些名言锦句指出了诗歌学习的必要性和巨大价值。《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规定,诗歌选读属于英语专业知识课程中的专业选修课。从课程设置看英美诗歌的教学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笔者发现在文学方向专业知识课程的研究上,大多数人都侧重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更加关注英美文学课程的边缘化以及如何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对英美诗歌教学进行专门研究的非常少。基于这种情况,笔者决定从我院英语专业英美诗歌赏析课现状研究着手,希望以“窥一斑而知全豹”来透视目前这门课的现状,更为主要的是为我院英语专业英美诗歌课构建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

二、英美诗歌赏析课存在的问题

目前英语专业英美诗歌赏析课问题主要凸显在学与教两个方面。从学的角度看:首先,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不高。根据笔者对本院11级和12级选修这门课的学生调查,56%的学生对诗歌比较喜欢,但41%对诗歌没感觉,甚至还有3%根本没兴趣。54%的同学平时不会主动阅读英文诗歌。学生兴趣减弱的原因之一是学生学习的功利性。对于大多数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英美诗歌赏析只不过是一门选修课。如果不考研,并且将来择业也不一定能用上,那么学生的重视程度自然相对较弱。拿学分是学生选择这门课非常明确的目的,学习自然就没了兴趣。其次,学生语言基础和英美文化知识储备不足。诗歌是语言的精华,学生在赏析一首诗的时候不仅要知道每个词的字面意思而且要清楚它的引申含义。词汇量不够,诗歌作品中的生词成了阅读和欣赏英美诗歌作品的“拦路虎”,再加上诗歌课上突然接触到的一些文学术语,学生因此产生畏难情绪。

从教的角度看,问题主要是教学内容和方法两个方面。英美诗歌是门专业选修课,从目前看一般都是一个学期,每周2学时,一共30多学时(我院英美诗歌选修课32学时,兄弟院校有的规定32学时、36学时或38学时等不等),课时少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教学任务重,课程教学内容庞杂,包括英国诗歌和美国诗歌两部分。在短短的30几课时内,要根据英美诗歌发展史,选取各个时期重要诗人的代表作品,体会英美诗歌发展轨迹和各个时期特点,是很难做到的。教学方法方面,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压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逐渐丧失了对英美诗歌学习的兴趣。

三、对策研究

(一)优化教学内容

近年来,我国英美诗歌赏析方面的教材编写和出版硕果累累,内容多样,为讲授这门课的教师选用教材带来很大的便利,但是笔者发现我院这门课课时较少,选修的学生综合素质差,所以这些教材不能完全的照搬照抄,要精心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由于大多数学生初涉英诗(笔者调查,关于何时开始简单接触英文诗歌,62%的学生选择大三,即从上选修课时开始),水平有限,另外长诗赏析耗时,所以选短小精悍诗歌,对于一些优秀长诗忍痛割爱。比如托马斯・格雷的《墓园挽歌》虽然是英国历史中最上乘的诗歌作品,但这首诗一共32小节,224行,不适合课上赏析。同时避免选用节选诗节。即使是经典作品的最华彩部分也会破坏学生理解、认识的整体性,产生支离破碎的感觉。此外,缩减诗人作品的数量。英语诗歌史上,优秀诗人的代表名篇不胜枚举,教学时间有限,只能选择最具代表性的诗作关注和赏读。比如玄学派诗人代表人物多恩他因在诗歌中精妙地运用“奇喻”的比喻手法而蜚声文坛。相关作品无法一一赏析,只能选其最著名的《跳蚤》和赠给妻子的《别离辞・节哀》来欣赏他作为诗坛奇葩的永恒的艺术魅力。最后,减少史的讲授。根据笔者调查,我院英美文学课属于专业必修课,也就是说,选择英美诗歌课的同学都已经学过文学史,所以,在诗歌文本分析前,不要过多的强化相关的文学史。

英美诗歌赏析教学内容的选择编排直接关系到最终的教学效果。所以,不论按何种方法取材都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所选诗歌要具有代表性,既要体现英语诗歌从古至今的发展变化,还要体现英诗有的语言特质。而且选取不同的难度的诗歌以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要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学有所获。

(二)完善教学方法

笔者调查显示,我院80.2%的学生喜欢教师讲授法。虽然这种传统教学形式更受青睐,但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主体,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严重抑制,所以教师应重新定位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的助手和学习促进者。课堂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学生课堂参与,将现有的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单纯对文本进行解析改变为组织学生讨论,进行对比分析,既要互动,又以引领为主的教学模式。“理想的英语诗歌教学是要让学生自己进入到诗所创造的想象的世界中去,根据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层次从‘内部’去赏析和体验一首诗歌,享受诗歌带来的美感和乐趣”。

米尔顿是17世纪著名诗人,《梦亡妻》是他十四行诗的代表作,感动读者无数。笔者在教授这首诗的时候,引导学生把它和苏轼的《江城子》这首主题相同的词进行比较,通过学生的独立探讨和思考,发现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苏轼和弥尔顿的悼亡诗在妻子形象、感情基调、意象选择和艺术风格上不尽相同。这种不同无高下之分,优劣之别。不同风格的诗词给我们不同的审美享受。

布莱克的主要成就是其两部诗集《天真之歌》和《经验之歌》,这两部集子的诗作,语言上简单易懂,全是基本词汇且以短诗为主,形式上不是儿歌就是歌谣。音节也能短则短,多用叠句和重唱,朗朗上口,富于乐感。题材内容则以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为主。笔者在教授过程中,从两部诗集中选取了主题对立的诗歌,如“婴儿的欢乐”与“婴儿的悲伤”;相同题目的诗歌,如《扫烟囱的孩子》和《耶稣升天节》组织学生探讨、比较,体会诗歌的思想内涵,认识、体验和评判作家的创作意图,启发他们多角度、多层面地看待文本,培养问题意识,拓展思维的空间。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两个诗集所反映的人类灵魂的两种完全相反的对立状态。

(三)运用多媒体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诗歌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合理地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讲教材内容立体化、形象化,就能改善现有的教学模式,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和信息量,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音频文件非常适合用在英美诗歌课堂教学中。利用互联网,笔者搜集了所讲诗歌的朗诵音频,这些音频由英美等国的朗诵专家、朗诵爱好者以及诗人本人朗读,英国著名诗人叶芝、奥登和美国著名诗人弗罗斯特等都曾亲自朗诵过自己的诗歌。在教学中,笔者首先让学生静静地聆听,感受英美诗歌中抑扬顿挫的音韵效果,接着让学生跟读,最后找学生代表朗读。同时,同一作品有时选用不同的朗诵版本,这种立体、有声的欣赏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英美诗歌的节奏、韵律美,而且有助于学生对诗歌意境的把握和意象的领悟。

另外,网上还可以找到很多根据经典英文诗歌谱写的歌曲,比如著名的苏格兰诗人彭斯的“Auld Lang Syne”,一共可以搜到16个版本的演唱,笔者在教学中选用了《魂断蓝桥》中LeoSayer原版以及Sissel新年版演唱。欣赏英美诗歌改编的英文歌曲让学生快速地理解、长久地记住诗歌,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了播放音频资料,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图片资料,如诗人的头像、诗中的意象等。在讲华兹华斯的“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一诗时,笔者展示了几组英国湖区常见的黄色水仙花的图片,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奥登的“Musee des Beaux Arts”是为十六世纪尼德兰画家布鲁盖尔的名画《伊卡洛斯的坠落》创作的。笔者在讲授这首诗的时候给学生展示了这幅画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与画的完美结合让这首诗不再晦涩难懂。

第8篇:英文诗歌范文

关键词: 诗歌选材 课堂教学 考核方式

1.引言

“英语诗歌选读”是英语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知识选修课,我国大部分院校的英语专业也都开设有这门课程,但很多学生却对英语诗歌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和动力,诗歌教学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大概有两个方面,一是与人们对文学课的偏见有关。当前社会,功利主义思想盛行,这种思想也影响到了学生,他们选课、学习的唯一准则是是否实用,他们重语言、重文化,然而却轻视作为语言文化主要载体的文学,当然诗歌这种纯文学课程就更不例外了。其二,与教师处理这门课的方式有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逐首分析诗歌,将诗的意思告诉学生即可,很少考虑学生的兴趣点和需求,形成了讲座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严重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理想的英语诗歌教学是要让学生自己进入到诗所创造的想像的世界中去,根据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层次从‘内部’去赏析和体验一首诗歌,享受诗歌带来的美感和乐趣”(闫建华,2004,(3):64)。

针对以上情况,笔者认为教师可以拓展英语诗歌教学的思路,比如可以寻求诗歌与文化的契合点,使学生看到英语诗歌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另外,教师应重新定位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教师不仅仅是讲授者(lecturer),更应该是学生的助手(helper)、学习的促进者(facilitator)、学生的咨询者(consular)(Richards & Rodgers, 1986: 77-78)。本文作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诗歌选材、课堂教学、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对诗歌教学进行探讨,以期对英语专业诗歌教学有所帮助。

2.诗歌选材

目前出版的英语诗歌选读教材或读物多达数种,按选材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按照年代顺序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著名诗人的诗作,这是最普遍的一种;二是按诗歌主题分类取材,如刘守兰教授编著的《英美名诗解读》(2004);三是按英诗要素取材,如陆如钢教授编著的《英语诗歌欣赏》(2007),以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于2004年引进出版的Cleanth Brooks和Robert Penn Warren合著的Understanding Poetry(《理解诗歌》)。这些教材各有各的优点,为我们教授英诗选读课的教师带来了很大方便。然而,笔者认为英语诗歌选读课的取材还可以拓展思路:除了英语诗歌外,还可以加入汉语诗歌的内容,让学生们在比较中学习,体会中西方诗歌所体现出的文化差异。因为英语诗歌选读课作为一门专业知识选修课,除了让学生们了解英语诗歌的要素和基本的欣赏技巧外,还应当起到陶冶性情、了解文化的作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专业课程的教学原则,即:“专业课程教学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专业课程教学不但要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而且要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

鉴于此,笔者在讲授这门课的时候,在选材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按照诗歌主题选材,如爱情诗、友情诗、自然诗、政治诗、哲理及其他诗等。教师选编,同时也让学生们自己搜集同一主题的代表性诗作,既有英美诗歌,又有中国诗歌。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中西方诗歌的相似与不同,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与差异。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好处:第一,学生们都有阅读和欣赏汉语诗歌的基本经验和能力,如先调动他们欣赏汉语诗歌的体验,再使之自然过渡到英诗欣赏中去,会大大减少他们在阅读英诗时的畏难情绪。第二,学生在学习了如何欣赏英语诗歌的同时,还通过中英诗歌的比较了解了中西文化差异,一举两得。

当然,按这种方法取材也有一个应该注意的问题,那就是所选诗歌特别是英语诗歌要具有代表性,既要体现英语诗歌从古至今的发展变化,还要体现英诗有的语言特质:如格律、意象创造、辞格使用、语音特点等,要在按主题讲授诗歌的同时,能将英语诗歌的基本知识(如:什么是诗,英诗的特点,英诗形式的发展,英诗的分类等)和欣赏技巧(格律分析、意象创造、辞格使用、语音特点等)渗透进去。

3.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的组织原则是: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读懂和欣赏英文诗歌,进而探讨诗歌背后特定的人文情怀;其次,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分析和比较,发现中西方诗歌的异同,进而体验文化的异同。为此,教师要认真设计课堂活动和问题,处理好示范讲解与讨论引导的关系,并借助多媒体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气氛,真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3.1 示范讲解。

虽然汉语诗的引入调动了学生兴趣,但在过渡到英语诗歌欣赏时学生仍感到很困难。这是由于英语诗歌无论从语言还是从文化背景上都明显不同于汉语诗歌,学生们阅读经验有限,对英语诗歌的特点和欣赏技巧都不太了解。因此,在初始阶段,教师对英诗知识的介绍和具体诗歌的示范讲解是十分必要的。

在诗歌课上,教师最好先把英语诗歌语言上的特点介绍给学生,比如语法上的不规范现象,如:倒装、省略、跨行等,引导学生渐渐适应这些特点。然后教师可以通过对一些诗的示范讲解,从语法、意象、音韵、修辞、主题等不同层面入手,将自己欣赏诗歌的步骤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学生。

下面笔者将以丁尼生的“Break, Break, Break”为例对此加以说明:

′| ′| ′

Break, break,break

ˇˇ′|′ ′ |ˇ′

On thy cold grey stones, O Sea!

ˇ ˇˉ | ˇ ˇ ′| ˇ′ˇ

And I would that my tongue could utter

ˇ ′| ˇ ˇ ′ |ˇ′

The thoughts that arisein me.

′ ′|ˇˇ ′|ˇˇ′

O wellfor the fisherman’s boy,

ˇˇ′| ˇ ˇ ′|ˇ ′

That he shouts with his sisterat play!

′′| ˇˇ ′|ˇ ′

O wellfor the sailor lad,

ˇˇ′ | ˇˇ ′ |ˇ ˇ ′

That he sings in his boaton the bay!

ˇˇ′ |ˇ′|ˇˇ

And the stately shipsgo on

ˇˇ ′ | ˇ′ |ˇˇ ′

To theirhavenunder the hill;

ˇ′ |ˇˇ ′|ˇ ˇ′ |ˇ ′

But Ofor the touch of a vanished hand,

ˇˇ′| ˇˇ′ |ˇˇ ′

And the sound of a voice that is still!

′| ′| ′

Break, break, break

ˇˇ′|ˇˇ ′|ˇ ′

At the foot of thy crags, O Sea!

ˇ ˇ ′|ˇ ′ |ˇˇ′ |ˇˇ ′

But the tender grace of a daythat is dead

ˇ′ |ˇ′| ˇ ˇ′

Will never come back to me.

在讲这首诗时,我先将阅读诗歌的几个基本步骤告诉学生,然后一步步引导、一步步分析该诗的意蕴。

第一步,通读全诗,扫除生词障碍,体会全诗的基调。

第二步,找出一些关键的词或诗行,领会诗歌所传达的基本观点或感情。

第三步,逐一分析诗中的意象、韵律、修辞等,进而印证这种感觉。

第四步,查阅相关的参考资料,加深理解。参考资料包括诗人的生平、创作背景、他人评论等。

第五步,运用想象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体会、玩味诗歌的神韵,并熟读甚至背诵该诗。

对于前两个步骤的要求,学生们读几遍诗后能够比较顺利地完成,全诗的基调是比较哀伤的,学生们在教师的提示下也能找出使自己产生这种感觉的关键词和诗行,比如“a vanished hand”,“a voice that is still”,“the tender grace of a day that is dead”。接下来,教师就可以与学生一起分析诗中出现的意象或意象组合,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到里面出现的各种意象,然后请学生描绘一下在脑海中形成的画面:诗人站在波涛汹涌的大海边,听到巨浪“拍击灰暗阴冷的岩石”发出的巨响,心中涌起难以抑制的“思绪”;“渔家兄妹”在“嬉戏”,“年轻的水手在歌唱”,海上的“船只在平稳地驶向港湾”,可是诗人置身这样欢快的情景并不快乐,他在深切怀念那“业已沉寂了的嗓音”,想再次触摸到“那只消逝了的手”,重温过去的“美好时光”,可是这一切都“一去不复返了”。

再来看诗歌在用词和韵律上的特点(我们仅以第一、二诗节为例),整首诗除了第三、四诗节的第三行是四音步诗行外,其他均是三音步诗行,主要节奏形式为抑抑扬格和抑扬格。

诗的第一行以三个重读单音节词“break, break, break”开始,形容波浪撞击岩石碎裂并且发出巨响,同时也暗示诗人由于对亡友的思念,心都碎了。第二行以轻快的抑抑扬格起步,紧跟一个重重的扬扬格,似乎在形容迅疾翻滚的波浪突然撞到了灰暗冰冷的岩石上。而且这两行大部分音节都是双元音和长元音: /ei/,/ai/,/?藜u/,/i?蘼/,暗示出诗人的心情是多么的沉痛,恰似一声声发自心底的叹息。后面两个诗行是一个意群,中间没有停顿,使得节奏再次加快,仿佛诗人沉痛的思念之情像波浪一样在翻腾,难以自制。

第二诗节以抑抑扬格为主,节奏轻快,正好与渔家兄妹和年轻水手的快乐轻松相吻合,但本节的第一、三行的两个重读词“O well”又不得不使人感到诗人内心的沉痛,渔家兄妹和年轻水手的欢乐与诗人的沉痛形成强烈的对比。

实际上,这首诗发表于1842年,是悼念亡友亚瑟・哈勒姆(Arthur Hallam)的。哈勒姆是丁尼生在剑桥大学的同学,是他的挚友,也是他妹妹的未婚夫,对丁尼生的创作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可是很不幸,他于1831年在去维也纳的旅途中亡故。丁尼生万分悲痛,永远地怀念他,还于1850年发表了悼念他的长诗《悼念集》(In Memorial)。

学生们了解了诗的创作背景后,对该诗的理解就更深刻了。接下来就是玩味、欣赏阶段了,给学生们时间让他们静静地去展开联想,尽情体味诗歌带给他们的美好享受;另外,朗诵也是欣赏诗歌必不可少的一环,学生们可以借助于英诗音韵方面的知识,更好地朗诵诗歌,朗诵其实也是再创作的过程,学生们会在朗诵中体会成功的乐趣,从而大大地激发出学习诗歌的热情。

3.2 适当引导。

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了一定的英语诗歌阅读体验后,教师讲解所占的比重就应该减少了,这时教师可以把侧重点放在引导上,只讲解一些必要的背景和典故。实践证明,在教师适当的指引下,学生们是完全有能力理解和欣赏英语诗歌的,教师要动脑筋设计能够正确引导学生的课堂活动,并且提出难易适度、循循善诱的问题让大家思考和讨论,同时鼓励学生多提问题。

这样,学生会逐渐学会欣赏英文诗歌的基本技法。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考虑如何使学生通过中西诗歌对比的学习来了解诗歌背后的文化背景及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为此,可以将比较文学中平行研究的方法引入进来,“平行研究是对那些没有事实联系的不同民族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进行研究,比较其异同,并在此基础上引出有价值的结论。……平行研究不仅注意到文学现象之间的相似和相同,也注意到它们之间的相异,它的重点是发现和辨析这些相同和相异,通过异同比较来发掘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探讨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文学的共同规律及它们各自的民族特性”(陈, 1997: 67)。

在这方面,笔者也做了一点尝试。首先,笔者比较注重作品的时代背景,在讨论诗歌时,经常将作品置于大的时代背景中去,让学生了解作品与历史的关系,体会作品所传达的时代精神。其次,对同一主题的诗歌,笔者经常引导学生从中西诗歌的内容、思想和表现方式等方面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使之体会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比如在爱情诗部分,笔者选择了中英情诗中的一些名篇,分别表现了爱情生活的各个阶段,如相思,求爱,约会,赞美爱人,婚姻受阻,离别,负心,悼亡等。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分析、比较,总结出了中西方在表达爱情上的不同,比如:从内容上看,西方爱情诗多以追慕爱人、赞美爱情为主要内容,而中国古代爱情诗则着重表达与妻子(恋人)的相思离别,闺怨诗、送别诗、悼亡诗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从爱情表达方式上看,西方爱情诗大多直率、热烈、奔放,而中国爱情诗则比较含蓄、委婉,注重借景抒情;另外,西方诗大多体现出一定的基督教思想,特别是对来世的信念,所以即使是悼亡诗(学生们比较了苏轼的《江城子》,弥尔顿的“梦亡妻”-“On His Diseased Wife”,以及爱伦・坡的“安娜贝尔・李”-“To Annabel Lee”),也蕴含着向往天堂生活的乐观情绪,而中国的爱情诗则缺乏这样的宗教成分,表现出非常现实和现世的特点,所以悼亡诗多是彻痛彻悲的。虽然有些观点已在朱光潜先生的《诗论》里得到了比较明确的论述,算不得新颖,但这是学生们自己的总结,就显得十分可贵了。

此外,我还鼓励学生自己课下阅读,探讨其中的原因,然后安排一些学生给班上同学做讲座。比如有的学生做了关于中国儒、道、佛学的讲座,还有的学生做了关于希腊神话和基督教对西方人文思想影响的讲座,虽然很简短,且涉及的方面有限,但十分精彩,赢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

3.3 借助多媒体手段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气氛。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诗歌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但它兼有音乐和图画的特点,这两方面的美感特质单纯靠语言的讲解有时难以尽言,多媒体的音、视频手段则可以对此形成有益的补充。教师应充分挖掘多媒体在英语诗歌教学中的作用,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比如教师可以搜集一些诗歌的朗诵录音,比如英美等国的朗诵专家的录音,以及诗人本人的朗诵录音,英国著名诗人Wystan Hugh Auden和美国著名诗人Robert Frost等都曾亲自朗诵过自己的诗歌。

另外,网上还可以找到很多演唱出来的经典诗歌,比如William Butler Yeats的“Down By the Salley Gardens”和“When You Are Old”, Robert Burns的“Auld Lang Syne”和“A Red, Red Rose”等诗歌曲目旋律都很优美,且融入了歌唱家倾心的演绎。在学完一首英文诗歌后,再来听一下美妙的歌曲,那将是何等美妙的享受啊!

除了播放诗歌朗诵和诗歌歌唱曲目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诗中的意象图片,比如在讲华兹华斯的“Daffodils”一诗时,就可以展示一下水仙花的几组图片,学生们会马上对诗歌中的中心意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并很快能够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去。

当然,在诗歌教学中,还是应以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为主导,多媒体只是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辅助手段,万不可喧宾夺主。

4.考核方式

考核是教学中的必要环节,既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又是督促学生学习的推动力。因此,对这一环节的把握也应该加以重视。长期以来,大家都在沿用比较传统的两种方式:试卷形式和论文形式。

这两种考核方式在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方面确实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不可否认,学生针对这两种考核方式渐渐形成了两种消极的应对措施,即:考前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上网搜索东拼西凑以应付论文,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使考核失去应有的意义。

鉴于此,笔者认为,考核方式可以不拘泥于以上两种,完全可以多样化;比如:诗歌背诵,写读后感,写诗歌评论,进行诗歌翻译(中西诗歌互译),诗歌创作,等等。

另外,还可以加大平时考核的比重和力度,甚至平时的考核成绩可以作为这门课的结业成绩,但要保证平时考核的数量和质量。这样,考核就可以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随时检验,时刻督促学生学习,而且学生也能很快得到反馈,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热情。同时这也有利于形成教研结合型的教学模式。比如,通过让学生经常翻译一些诗歌,既可以加深他们对诗的理解,又能增强他们的成就感,提升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而且,有些学生的译作确实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长年教授“英语诗歌选读”课的教师可以将历年优秀的学生译作汇编成册,予以出版,这将是非常有意义和有价值的。同样,诗歌评论和诗歌创作均可以采用类似的做法。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多做些汉诗英译的练习,增强学生对我国优秀文学作品的了解,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激励他们成为向世界介绍中国的文化使者。

5.结语

以上是笔者在教授“英语诗歌选读”这门课的过程中所做的几点尝试和探索,总的目标是希望学生既能从中学到一些关于英语诗歌的基本知识和欣赏技巧,又能体会到其中的文化内涵,以及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为此,无论是在诗歌选材、教学,还是在考核形式的选择上,教师都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时刻注意鼓舞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鼓励研究型的学习,使他们看到学习诗歌的意义和价值,真正培养起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Richards, Jack C & Rodgers, Theodore S.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A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M].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2]陈,孙景尧,谢天振等主编.比较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第9篇:英文诗歌范文

【关键词】诗歌教学 教学手段 教学活动设计

一、把英语诗歌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诗歌的功能有利于语言学习

把诗歌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与诗歌在教育中的代表性(representational)和娱乐性(recreational)的功能是分不开的。首先,诗歌本身的潜在性和诗意性(potentiality and poeticity)、语言的歧义性(ambiguity)和意义的非琐碎性(non—triviality)赋予诗歌极大的解释空间,允许不同读者对之做出完全不同的诠释,有利于激活交互活动中学生的独创性思维,使之不囿于权威的评说和结论。其次,外语学习中的诗歌教学对于开发学生的语言领悟能力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起着非常有用的作用,因为每一次阅读英语诗歌都蕴含着一种对诗歌结构、意象、声调、词藻以及简洁效果等的再认识。第三,英语诗歌在语言教学中的代表性功能还体现在诗歌语言具有可持续记忆和可背诵的特点上,这有利于学生反复吟咏,由读诗进而产生语感。

(二)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际教学法

教学活动不但要有利于语言能力的训练,还要有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由于诗歌写作弹性大,诠释诗歌充分体现了个体的主观意志,故诗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而这一点正好是文学教学中除文化模式、语言模式之外的第三大目的所在:个性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在内容上使语言教学和文学教学有机融合,在形式上则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诗歌活动中履行的是组织者、鼓励者、合作者、解难者的角色功能。通过朗读、分析、改写、评点诗歌,学生间相互讨论、共同磋商,综合运用英语的各项技能。通过诗歌教学,让学生有机会表现和检验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这有利于学生产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三)符合轻松地进行合作学习的情感需求

传统的大学英语学习中,学生往往处在一种被灌输的被动位置。长此以往,学生对大学英语课感到枯燥、乏味,同时还经常担心被老师提问。因心理的紧张产生的语言焦虑(anxiety)阻碍了学习者对语言知识的内化,挫伤了学习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在诗歌教学活动中,学习者通过合作学习,心情愉快,注意力集中,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

二、诗歌教学的具体运用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

英语中有无数优秀的诗歌作品,在选材上最重要的是能引起学生兴趣,除了完成书本上要求的英语诗歌的要素等基本知识及诗歌外,笔者所提供给学生的选材或是学生自己找的诗歌避免一味追求经典和永恒,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课堂操作。同时,诗歌在课堂的利用性也要考虑,要是有音频资料效果会更好。由于每个学生的水平、爱好和兴趣不同,对诗歌也会有所偏好,在选材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去找喜欢的诗歌,教师可在此基础上有选择的挑选或轮流使用。

(二)教学手段的应用

要理解作品需要大量阅读,包括原文、评论及背景的知识。课前准备活动中,笔者让学生去寻找尽可能多的相关资料,并根据诗歌内容设计任务和问题,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基本了解。课堂组织过程中可多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合作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自由发表见解,这样可以思维互补,使分析的结果更加透彻。对一些重点和难点,笔者进行集体讲解。学生对一首诗歌所表达的内容,每个人提出不同观点和理由,其他同学同意或反驳,课堂气氛非常热烈,经过多次讨论和交流,最后达成共识,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的语言及交际能力都有所提高。

(三)教学活动的设计

1.选词填空。诗歌和其他文章一样在写作过程或文章结构上有一定的发展顺序,并具有独特的韵脚、节奏等。笔者在课前准备一些资料,把其中的顺序捣乱,让学生在阅读分析后将其恢复到正确的顺序。或将一首诗中主要词挖空,要求学生选择填空,水平较高的学生可选用cloze的形式,每空提供多个词语供其进行分析选择。

2.诗歌和散文互相改写。改写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问题,笔者适当的给与指导和帮助,更多的要求学生通过上网,查图书,或互相帮助来完成。发挥积极主动性的同时也学到了课本和诗歌里所没有的知识。由于此项任务有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有难度,所以不要求全部学生完成。

3.诗歌与音乐相结合。诗歌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现形式。埃·爱伦堡在说明诗歌的特征时说,诗是“音乐和有趣思想的结台”,配合以适当的背景音乐,通过听歌填空的形式,可以让学生更仔细的了解诗歌的格式和韵律。

4.诗歌与图画相结合。刘易期在《诗的意象》中是这样定义意象的:“就是一幅以词语表现的画;一首诗可能本身就是由多种组织诗歌欣赏的时候,把诗歌和画相结合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可以引起学生兴趣。不过此项工作要注意诗歌内容的选择,描绘自然景色的比较适合。

5.朗读或背诵。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诗歌非常注重字音、重音、音节重读及节奏等的选择和安排,如果在朗读或背诵的过程中,能注意到这些小细节,那么诗歌学习也会变得有意思。笔者借助多媒体,指导学生组成小组配乐朗读,并开展诗歌朗诵比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6.诗歌写作。课堂开始的时候,笔者简单介绍诗歌大意,或给学生展示相关图片资料,让学生想象可能会出现的词及表达方式,也可把诗歌内容中的一些主要词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这些词来想象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并尝试用这些词造句。通过不断的修改润色,循序渐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7.诗歌翻译。诗歌以最精炼的语言表达了最丰富和微妙的情感,往往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言有尽而意无穷。开始阶段可选择一些简单的或者学生已熟悉的诗歌,让学生品味其中的意境,逐步联想到自己学过的中文诗。对水平较好的学生,可以要求将中文诗翻译成英文。

8.利用网络资源。充分的语言环境和大量的学习资料也是学好诗歌的必要保证。互联网上有很多好的英语学习网站,提供各种学习资源。在线或可下载收听的诗歌录音;flash形式的诗歌,以及一些专门的诗歌写作或学习网页,可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要求。这对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是很好的资源。

笔者认为虽然一个单元的是个学习过于短暂,但通过诗歌的学习,学生的欣赏能力既可以得到提高,同时也可以学习简练,生动的表达方法,同时在词义延伸及书面和口头语等方面得到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源和引导,并注意教学手段和方法,使诗歌发挥真正的魅力,使学生的英语学习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综合英语教程6(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潘章仙.试论语言教学与文学教学的融合[I].国外外语教学,2001,(4):35.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