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声音的科学知识范文

关于声音的科学知识精选(九篇)

关于声音的科学知识

第1篇:关于声音的科学知识范文

这一现象表明,在声乐教学中,对诸如“科学性”之类的问题有深入研究的必要。近年一些谈论声乐教学的科学性的文章,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声乐教学要运用科学知识,并且要讲求科学的方法;第二,声乐教学应讲究教学术语的科学性与规范性;第三,声乐学科的发展要与时代同步,吸收和运用当代科学技术优秀成果,应用于声乐教学,使之为声乐教学服务①;第四,声乐学派自己的目标预设或对声乐教学的评价与期待②。对这一范畴进行思考的文章还包括:王翼亭的《声乐训练科学化的若干关键问题》(《齐鲁艺苑》2002.4);黄丽珠的《浅议声乐艺术的科学性训练方法》(《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2.4);文铁林的《声乐学习的科学性》(《零陵学院学报》2003.3);邓小英的《浅论科技对声乐艺术的影响》(《中国音乐》2002.1)等等。

一般说来,声乐教学的科学性问题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学科专业教学规律,如“何谓声乐科学?声乐科学是指符合人体艺术发声的生理功能和物理音响规律的理论与技法体系。它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人体艺术发声的最佳效果。”(石惟正《声乐学基础》)它说明声乐具有生理学规律,具有客观性。二是声乐教育教学的内容。它更多地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如个性特征、风俗习惯等。不论我们从哪方面立论,要对声乐教学的“科学性”进行探讨,有必要先对“科学”一词的词义内涵加以厘清。

一、说到科学,有所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之分。按照自然科学的定义,科学主要指的是精确科学(如化学、物理等),他们可以进行定量定性分析,从观察到的事物凭借逻辑推理得出可验证的结论的推理方式和方法。很明显,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相关科目是不能用这样的标准来称量的。但是,有些学科是以自然科学的标准来参照的,比如经济学及教育科学的相关研究。作为人文科学的声乐“科学”,可以肯定地说不是指的它的本义,而是引申义。

从广义的发展的社会大系统的角度看,科学具有三种形态:科学的知识形态、科学的技术形态和科学的文化形态。用科学的“三态”划分,我们可以把声乐科学(或歌唱学)也划分为知识形态、技术形态和文化形态。声乐科学的知识形态是声乐科学的基础,它包括声乐生理学、声乐心理学及声乐音响学等具有物理和生理特性的知识范畴。它是建立在传统科学基础之上的。声乐科学的技术形态则是声乐科学中历史最悠久的部分,可以说是声乐科学的本体或主体部分。它们因实践而产生,通过对知识形态的成果的不断吸收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声乐的文化形态是知识形态的形而上生成与转化,是“不同声乐流派在各自人文背景影响下形成的音乐审美传统、习惯、趣味、追求及价值取向。”③通过与社会文化思潮的互动与融合,它可以实现对知识形态的形而上超越,以声乐思想、声乐方法呈现出来,从更高的层面上去指导并升华技术形态,实现自己的价值。它是音乐社会学、音乐美学在声乐上的反映和体现,透过它,可以折射出时代的声乐追求、音乐风尚和审美品格与精神风貌。

二、要对声乐教学方法进行“科学性”建构,需要我们具有广博的人文科学眼光。就目前的学科体系建设情况来看,声乐学科建设可以说离“科学”二字有相当大的差距。声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在实践性的前提下,尊重声乐教学的客观规律,才能体现出“科学的方法”。任何想以科学性来取代人文性并悬置歌唱及其经验传统的做法都是不足取的。声乐史上曾有过的“手治法”帮助打开喉咙和稳定喉结的例子即是最好的例证。

一味追求声乐的生理依据和心理依据,而撇开活生生的声乐实践于不顾,就有可能造成“人文性”的丧失而堕入“科学性”的窠臼。还是以打开喉咙为例:喉咙的打开与喉头的稳定沉着相参照,但喉咙的打开度和喉头下放的程度则要依据演唱者的声部、声线的宽窄和声音的流畅度来确定。对喉咙的打开和喉头的下放,任何量化和规定都是不可取的。不仅喉咙的打开与下放如此,即便气息、共鸣、音色等声乐的基本要素也需要教育者在尊重学习者个性特征的前提下,充分体现个性与特色才能更好地遵循声乐艺术创造的规律。否则,所谓的科学性将变成对声乐正常发展的障碍和戕害。

客观地说,对于声乐教学的教学术语进行一定的规范和科学化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我们不能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即语词概念的阐释与接受的问题。断章取义、言不及义、望文生义的过度与虚假的阐释都会使人误入歧途。在这里,声乐教学术语作为语词概念的确定性与它所表述的声乐内涵的丰富性构成一对矛盾。如果再加上声乐教学所具有的阶段性和由此带来的声乐教学的相对性,就会使我们对声乐教学术语的规范性与科学性的追求更加困难。我们知道,光线在牛顿经典物理世界和爱因斯坦相对论的量子物理世界会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运动状态,前者为直线,后者则弯曲。同样的道理,我们取a母音从c′唱到c3也会在腔体感觉上体会到很大的变化。对于这种母音音变的事实,如果没有实践的真切体会是难以真正领悟的。在这里,语词概念总会使人感觉到隔了一层。郭淑珍关于呼吸有“勾住底气”的精辟论述,“勾”字的准确与生动如果没有实践的依据,没有与郭先生的一段较长时间的“耳鬓厮磨”,是难以真正领悟的。黎信昌讲起音,常用“屏住了”来描述一些人的气息的僵紧状态,周小燕用“穿针引线”说声区过渡都是实践出真知的典型例证。所以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才能更深刻地去体会它”。

对声乐教学的科学性把握,需要我们从如下几个方面加以考量:

一是要有科学的理念与方法。譬如沈湘先生谈对咽音认识时说:“咽音的概念,我个人理解,如果认为它是最基本的音响,是一个稳定的腔体唱出的非常自如松弛的声音,这就对了。如果理解错了,人为非要某个固定的音色,而这个固定的音色,在歌唱里边是不自然的音色的话,就肯定错了。”这里面就有一个科学的理念问题。同样是用手,北京国际声乐大赛期间,朱丽亚音乐学院的罗伯特·怀特先生用手来帮助学生放松面部和颈部的相关肌肉就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就涉及到方法的科学问题。

二是要有科学的学科课程设置。这需要我们首先解决办学理念问题,近年来不管不顾的扩招造成的教学矛盾与质量下滑即为一例。这也反映出我们对艺术人才培养缺乏应有的认识。其次是课程设置问题,意识形态与泛化的素质教育理念联手的结果是非艺术类课程的泛滥,而相应的学科课程被排除在外。再次是对教学的评价标准问题,由于对“中与西”“传统与现代”等问题缺乏合理的解读与探讨,学科评价标准难以建立,从而造成人们观念上的混乱。

三是要有相应的科学知识。譬如对发生肌理及相关生理解剖知识的了解,可以使我们认识到声音的轻机能与重机能以及声带振动的流体动力学原理。声乐研究的对象是有思想会思考的人,排除固步自封、自我封闭因素,他或她应该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这就存在这样一种可能:对于某一个人来说,某种歌唱状态在其发展的某一阶段是科学的,但过了这个阶段同样的方法和要求就会阻碍甚至束缚其发展。我们经常会看到怀揣真理的老师和诚惶诚恐的学生,老师所指是对的但不一定是切合实际的和有关键指导意义的,隔靴瘙痒和忘乎所以式的见解是经常可以看到的。对科学知识的了解可以使我们避免盲从,也可以增强我们的免疫力并提高我们的内省与自我感知的能力。

四是需要我们积极地利用已有的科学成果。收录机时代我们说“录音机是最好的老师”。现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声像同步,这就为演唱者反复观摩提供了可能,也使声乐教学有了更立体的参照。因此现在要说多媒体录放机是最好的老师。另一方面,现在声乐演唱的环境和条件也被科学进步大大地改造了,电声扩放设备的运用,使人们对声音的追求较之前人来说应该也有了相应的变化。考虑到社会与大众音乐文化及各种不同层次的声乐教学,其教与学的侧重点和追求目标理应做出相应的调整,比如对“共鸣”的追求。

五是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与社会科学的发展,文化发展呈现出相反而又互为补益的趋势:一是声乐基本方法趋同,有所谓“世界声乐”(管谨义语)的可能;二是多元化的取向,个性与特色也会成为人们的追求。科学性与声乐方法有可能既绝对又相对。比如,人们大可不必要求宋祖英把声音竖起来(石惟正对宋祖英演唱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片尾曲的评价无疑是正确的),唱得更加圆润些;但要求戴玉强少一点颤抖或莫华伦克服一下撑挤则是正当合理的。

沈湘先生有句名言,“没有不科学的方法,只有不科学的人。”我们应该警惕“科学幻想症”,仿佛只要是符合了“科学”,就获得了当然的绝对正确(而他的“科学性”如果来源于向西方“乞灵”则更可怕)。 还有,对于声乐科学来说,“科学依据”是否唯一的依据?在科学依据之外,我们是否还有别的“依据”?比如,我们是否可以强调“经验的依据”或者“历史的依据”?作为人文艺术的声乐来说,答案是显见的。

对中国声乐的发展而言,关键不是用不用西方声乐的问题,而是用得好坏与深浅的问题。我们当然不能以西方声乐为标准,但不可不以西方声乐为参照。我们对声乐教学的“科学性”考量,一定要在既遵循传统又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去拓展中国声乐艺术的审美价值,把握它特有的境界追求及对韵味的体悟和对特有的情感的认知方式。我们不能囿于传统的“甜、亮、水、脆、柔”或“声、情、字、味、表、养、相”,而要与“中华民族的崛起”这一个大的创造相吻合,丰富我们的民族声乐的审美创造。对“科学性”问题的认识有一点是要特别明确的:即我们不能陷于“科学主义”,从而使“人文精神”缺失甚或消遁。声乐教育的科学性不能离开人,因为人不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看不到教育对象的特质及其丰富性,就根本没有科学性可言。

注释:

①吴踊《高师声乐教学应运用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原载于《中国音乐教育》,2001年10月

第2篇:关于声音的科学知识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中小学;声乐教学新课程

提出:“要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聆听、综合性艺术表演和即兴编创等音乐活动,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歌唱。”在愈加重视素质教育的当下,艺术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性日臻突出,声乐教学业已成为中小学的必修课程之一。作为音乐课堂上的主要内容,声乐教学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起到洗涤身心,净化心灵,升华智慧的作用,对学生的感染和熏陶意义不言而喻。

一、中小学声乐教学概述

1.声乐的概念

所谓声乐,其又被称之为艺术歌唱,是指将艺术化的语言和科学化的歌喉相结合,塑造出鲜明生动,悦耳动听的听觉形象,以此来表现出语意高度凝练的歌词以及典型化、情感化的旋律音调,借以抒发思想情感并进行二度创作的一门音乐表演艺术。声乐作为一门语言化和情感化的艺术,能够有效激发人的内在情感,并激起内心共鸣。中小学声乐教学的开设不仅给予了学生基本的声乐知识,还起到了培育学生音乐素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2.中小学声乐教学的作用

(1)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歌唱水平完整的声乐教学不仅包括音乐的发声技巧,还涵盖了对歌唱的整体结构、艺术形象以及情感表达等方面的把握。通过这一完整的教学系列,能够强化学生对于气息和共鸣的控制,加强对音色的锤炼,并精准把握艺术表现力。同时,声乐教学还能训练和强化学生对于歌曲的艺术感知力、想象力以及理解力,促使学生以自身良好的艺术审美观为尺度来实现与音乐的情感交融,以最好状态展现音乐形象。(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对一首歌曲是否成功演唱的评判,不仅仅是音乐技巧的良好发挥,更需要演唱者内心情感的发挥,真正做到用心演唱。如果缺乏了对音乐的心理感受,将很难表达出作品的内在情感和蕴意,无法唤起听者的审美共鸣。因而,艺术修养是歌曲演唱的成功所在。声乐教学理论传输和技能教授,对学生浅移默化地影响和渗透,逐步树立起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3)有利于树立学生的审美观念声乐教育全面而具体地概括了声乐审美教育的系统结构,并充分解析了施教者与受教者学习、研究的具体内容,通过对声乐审美教育基本方向的规范,引导学生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正确辨别美丑,以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

二、新课程标标准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素质要求

1.中小学声乐教育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传统的中小学声乐教学模式以书本为中心,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强调填鸭式的理论传输和机械式的技能训练,忽略了学生对于声乐的领悟和感受。新课程标准的出台要求中小学声乐教育要坚持学生本位思想,立足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学习方式的养成。同时,新课程还要求中小学音乐教师强化对学生的引导,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实践中,以亲身行为体验音乐过程,以达到满足学生内在需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新课程旨在关注学生的实际收获和心理体验,其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要求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2.中小学音乐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体系

传统的声乐教育要求教师在具备扎实专业知识的同时,需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以能够胜任常规的教学工作。但随着音乐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和日臻深入,传统教学模式的滞后性不断凸显,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被置于了教学中心。与此同时,新课程强调声乐教育与实际生活的关联性,注重对学生审美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育。而这就要求音乐教师适时更新和拓展知识体系,在自身知识不断丰满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多领域、宽范围地汲取与声乐相关的学科知识,通过对诸如历史、文学、民俗等学科知识的涉猎,形成开放性的知识架构,实现思维和想象力的拓展,以更好地理解声乐的内涵。中小学音乐教师应抓住一切学习机会,不断充实自我知识体系,以适应新课程下的声乐教育,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3.中小学音乐教师要秉持创新理念

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身心健康被置于了重要位置,而积极营造有利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声乐教育氛围成为了新课程背景下的题中之意。作为求知欲强,价值观念正在树立的群体,声乐教学的内容和形式直接关乎中小学生的接受和吸收程度,进而影响到其身心发展。因而,新课程背景下的声乐教育要着力体现内容的丰富多彩性和形式的生动多样性,通过有效的互动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满足中小学生对于声乐内容的探索和求知欲望,进而以饱满的热情主动投入声乐学习中。在这种全新且活络的声乐教育活动下,音乐教师也必须与时俱进,秉持创新思维和理念,及时发现和探索教学中可调动学生兴趣的细微之处,在创新的驱动下实现与学生的共同发展进步。

三、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声乐教学的具体策略

在新课程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高度关注下,中小学声乐教育就应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丰富和拓展教师的知识体系,促使教师以开拓创新的思维来对传统的声乐教学实践予以改革,以使声乐教学的内容、形式、手段能契合新课程的要求。

1.重视声乐理论教学

新课程要求锻造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对这些教师而言,理论知识处于基础和核心位置,是实现一切素质拓展的前提。因而,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师除了要具备较强的声乐演唱能力,更需具有基础的声乐理论讲授能力以及相应的教育能力,从而使得声乐知识能够顺利传输给学生。但实践中,中小学声乐教学对于科学理论部分的重视程度不足,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还是以经验为主导。尤其是在个别的声乐课程中,只强调了技能的机械式训练,忽略了一些基础性理论知识的讲授,从而导致声乐教育缺失了理论依托,系统性严重不足。长此以往,不仅会削弱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理论教学能力,还将导致教师理论知识的弱化,只能够唱,而无法说出唱的理论。事实上,完整的声乐教育并非知识技能和技巧的叠加,它必须以理论知识为依托,在理论的指导下帮助学生形成感性与理性认知并存的学习体系,实现声乐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因而,声乐教师要摒弃对声乐理论教育不甚重视的现状,将声乐教学置于科学系统的理论基础之上,根据声乐学习的完整性和实用性特征来展开理论课程,从音响学、生理学等诸多角度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剖析、讲解,对发声的原理,歌唱的姿势以及声乐的发展历程等予以梳理认知,使得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声乐理论知识,进而提升演唱技能和音乐素养,为适应不断提高的声乐教育要求奠定基础,培养既熟知理论,又深谙技的新时代学生。

2.突出声乐实践教学

艺术实践作为声乐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对声乐教学而言是极为必要的补充和促进,缺失了艺术实践的声乐教学,将难以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声乐艺术以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专业技能为基础,而艺术实践则是声乐理论的最佳表现与检验。因而,中小学音乐教师要竭力拓展课堂教学,尽可能延伸至课外的声乐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广阔的艺术实践空间,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同时,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创编活动,充分挖掘学生对于声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学生的声乐艺术潜质,锻造其组织和自行编排声乐节目的能力。在学生编排声乐节目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发挥引导作用,协同和指导学生广泛开展音乐剧、歌伴舞等形式多样的声乐活动,借此艺术实践形式来丰富学生的声乐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声乐技能,实现中小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3.尝试集体与个别教学相结合的形式

在传统的声乐教学中,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是主导,它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旨在根据学生个人的嗓音条件和综合素养来进行培养,进而制定适宜个人发展的教学方案,并因材施教地展开具体课程。毋庸置疑,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体现了声乐教学的高度针对性,效果明显,且能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潜质,凸显学生的艺术个性,是促使学生掌握基本发声技巧,提升声乐能力的良好途径。但不容忽视的是,新课程背景下的声乐教学是面向所有学生的教学,而非针对个别学生,其讲求团队和整体性,致力于对每一个中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开发和培训。因而,为契合新课程教育理念,中小学声乐教学就需尝试集体性教学,通过声乐理论知识、发声的基本方法、呼吸的正确方式以及科学的共鸣训练等共性问题来发挥其对于教学的正面引导作用,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基础的声乐知识。与此同时,还可以借助对唱、二重唱、小组唱等形式进行集体声乐训练,将集体学习与一对一教学有机结合,通过组合灵活,形式活泼的教学方式实现个性化与集体化的互补,打造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并在集体声乐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开拓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结语

声乐作为一门兼备技术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对于培育广大中小学生学生的音乐素养,树立起正确的价值和审美观念有着重要作用。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过度依靠教师的经验,忽略了科学理论和技能培养的重要性,削弱了学生对于声乐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得声乐教育流于形式。在新课程背景下,声乐教育的作用和地位日臻突出,其对于中小学生素质发展的深远意义也愈加得到关注和重视。因而,中小学音乐教师要紧随《音乐课程标准》,摒除滞后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全新的教育方式,通过多样化、生动化、情趣化的教学手段来燃起学生对于声乐教学的兴趣,进而充分发挥声乐教学的积极效果。

作者:朱琳 单位:沈阳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克.声乐教学中模拟情境教学的研究[J].音乐生活,2014(5).

[2]尹维新.论声乐教学对素质教育的促进[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5(9).

第3篇:关于声音的科学知识范文

关键词:声学语音学 实验语音学 联系

语音与人的关系十分密切,我们生活在一个热闹喧腾的世界里,每时每刻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而且每天进行交际活动都得通过它,因而语音学很快发展成为语言科学中最活跃、最贴近应用的一个分支学科。现代语音学根据言语交际“发音——传递——感知”这三个阶段分出三个主要分支:生理语音学、声学语音学和感知语音学。声学语音学作为现代语音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凭借其自身学科的特殊性,成为语音学里备受关注的对象。而同样地,实验语音学因为其研究对象的跨领域性、研究方法和实验仪器的多渠道性以及应用领域的多面性而成为一个热门学科。无论是从历时还是共时层面,实验语音学与声学语音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实验语音学的发展离不开声学语音学的理论基础

实验语音学,简称“语音学”(Phonetics),是一门借助医学、声学、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的知识和最先进的设备来揭示和研究语音产生的过程、语音的声学特性和人对于语声感知特性的科学。实验语音学是近三四十年来迅速发展的国际上的热门学科。由于它与其他许多学科,例如生理学、物理学、心理学、数学、电子学以及声学等都有联系,并且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多种多样,因而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

语言学大师罗常培先生曾明确给出了界定:靠仪器的帮助精密分析发音生理和物理现象的叫做实验语音学。实验语音学萌芽于19世纪初[1]。它的诞生对语音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实验语音学显示了它严格的科学实验性,不断地为人们深入了解语音的本质提供可能。它总是用实验的结论来解释与修正传统语音学,使之不断丰富,日趋科学。

它的发展情况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以生理实验为主的阶段。实验语音学脱胎于近代语音学。近代语音学在建立之初,其研究内容以发音器官和方法的生理实验为主,多半借助于医学方面的一些浪纹、假颖、喉头镜、光机等来测量发音部位、发音气流、声带动作等。早期的语音生理实验方面的研究,对传统语音学最有实用价值的贡献可以说表现在一张至今仍在语音教学中普遍采用的元音舌位图上。

第二阶段是以声学实验为主的阶段。声学实验阶段的到来加速了实验语音学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也为语言学家们提供了许多现代的仪器和设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可以对语音的组成成分进行分层分析的语图仪。

1946年美国贝尔电话公司发明了语图仪——一种动态声谱仪,不到几年就被许多语言学家用来研究语音,并且有效地揭示了传统语音学所无法发现的特性,有力地冲击了传统语音学。它不仅能有效地记录下一发即逝的动态语音,使之成为静态的,而且它使本来只能耳听的声音变成了可以用肉眼观察的语图。人们可以根据图谱来观察和寻找语音的特性及其变化。

声学实验确实解决了一些以前模糊不清的问题。这一阶段所采用的仪器,当然不只限于语图仪,还有阴极射线示波器、音调计、各种各样的声谱仪以及X光照相和电影、肌电分析仪器等等。其中语图仪备受语言学家们重视,因为语图仪可以把动态语音的全貌——语音的四态反映在图上,进而绘制出一套国际公认的语音特性的标准模式。

声学实验为语言学开辟了新路。西方某些语言学家根据语音的生理、声学特性,归纳出一些对立关系,如发辅音时声带的有声、无声,元音声谱中共振峰位置的分散、集聚等,作为区别语音的尺度,称为“区别特征”。之后又有人应用这种理论创立了语言学中的一些新领域,例如生成语音学。由于仪器和技术的改进,语音的声学属性方面的研究蓬勃开展,形成了一门语声学,近几十年和传统语音学相结合,并用声学知识来解释各种语音现象,揭示了许多前所未有的语音特性,大大促进了语音学的研究工作,进一步发展了“声学语音学”这门新学科。

第4篇:关于声音的科学知识范文

关键词:概念;声乐声音;审美;规范

概念从哲学角度讲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是我们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升华的结果,它反映了事物内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人们对事物潜在的本质特点的认识。我们提到的声乐声音概念是对歌唱声音本质属性的认识和概括。它主要解决什么是科学的、规范的声乐声音的问题,重点探索声乐表演艺术的有效载体,为声乐艺术形象重构提供有效手段。简单的说,树立正确声乐声音概念是研究和学习声乐声音奥秘,不断追求一种完美的被广大听众喜爱并接受的声音;是不断修正不当演唱方法、技巧和习惯的过程,也是不断体验声乐美感的过程。自然而然的,我们就会问,什么是声乐声音概念?声乐演唱需要什么样的声音?怎样树立规范、科学的声乐声音概念?物理学对声音的解释是发音体振动而产生音波,音波通过空气传播到达人们的听觉器官,从而产生音的感觉。物理学上对声音的解释简单、明了,容易理解,具有广泛意义。而我们需要的声乐演唱中的声音,则富含有更多、更深、更复杂的社会信息和人类情感,镌刻有演唱者个性化的情绪、气质与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的综合表述。在声乐演唱实践中,由于演唱者个体文化修养、性格特征、气质特点、演唱经验、演唱水平、舞台演唱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对声乐声音有不同的诠释和理解,但是,大家追求的基本目标还是很一致,也有很多共识,即声乐艺术演唱中追求的声音是一种由演唱者情感充分酝酿,经过人的发声器官协调工作而美化了的声音。它的振动有一定的规则,且有准确音高,符合人们审美情趣和审美价值,有人类文化的印记,能引起我们的情感共鸣,简言之,我们要求的声乐声音是一种让人接受并欣赏的“美”的声音。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人们对这些符合审美意识的声乐声音有一种内心的、约定俗成的认可和赞赏,这就形成了一种对声乐声音概念的接纳和认可。树立正确的声乐声音概念需要声乐学习者具有对规范的歌唱声音形象审美认知,对科学歌唱方法和发声原理正确理解,以及对不规范甚至是错误发声的辨别、纠正的意识和能力。

一、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声乐声音概念

声乐演唱的最终目的是改变学习者最初的声音概念,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改变演唱者声音概念的过程,训练、培养歌者有一幅灵敏的耳朵。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歌唱当然也是听觉艺术,耳朵里有没有分辨歌声的标准,对声音的好、坏、对、错等细致的变化能不能辨别,是最终能不能成功的关键。

常言道:磨刀不误砍柴工。培养一种规范、正确的声乐声音概念,可以减少声乐初学者在学习中遇到的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提高学习效率,让他们少走弯路,避免他们误入“歧途”。尤其重要的是对于声乐初学者来说,从一开始就确立一个正确的声乐声音概念,可以降低他们养成一些错误习惯的风险,关系到他们是否能把声乐学习好的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声乐初学者往往忽视对声音质量(在作者看来,声音质量包括语音情感、声音色彩、声音线条、语调的轻重缓急、声音的高低起伏、抑扬顿挫及科学的发声状态等要素)的重视,也往往由于初学者个人声乐修养的局限而无力研究声音质量的构成要素,无法准确把握并最终完成这些细节上的要求。他们常常片面追求大而响亮的声音,追求他们并未足够理解的恢弘的声音效果,忽视了对发声细节的潜心研究。这些表现颠倒了先有正确练声方法是因,后有漂亮的音色是果的基本逻辑关系。他们往往对于静心揣摩科学的歌唱方法,认识美的声音缺乏足够重视和耐心,只是表面听到某某歌唱家的声音是如何洪亮,如何高亢,声音又如何的丰满有磁性等等这些令人羡慕的表象,对歌唱家是如何做到这些结果的,较少有认真分析、总结和探究。这实际上是舍本逐末,因果颠倒的错误做法。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他们无正确声音概念的意识,不知道什么样的声音是好的美的声音,什么样的声音是声乐学习中追求的声音。

美的感人的声音是如何雕琢而成的,需要注意些什么,怎样克服不良习惯,怎样发挥自己所长等等,这一系列的有关歌唱发声的问题都值得每一个声乐学习者思考。现以上海音乐学院周小燕教授在声乐教学与表演中对学生要求为例加以说明。在周老师声乐教学中,我们发现她对学生们的声音有一个共性要求,那就是,声音要顺畅没有疙瘩,要明亮不晦暗,要松弛不紧张,要有弹性不僵硬,声音要有血有肉不可“无情苍白”…这样的一些表述在周小燕老师上课的过程中随时会听到。我觉得这就是周小燕老师对学生提出了什么样的声音是声乐上追求的声音,什么样的声音是声乐上应尽量避免的声音。这些高频率使用的语言是对规范、科学的声乐声音内涵的具体表述和实际运用,是一种概括的、面的要求,恰恰这也是最科学的表述。当然,在实际声乐教学中,在坚持这种大的要求条件下,对一些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具体发声细节问题还需要区别对待,处理好点和面、个体与整体的辩证关系。我认为这样的教育方式最大可能的避免了在教学中老师过多示范,不知不觉成了学生们模仿的“模范”,从而将各种各样特质的声音打造成一个声音模式而丧失了最可宝贵的有差异化的声音色彩。

在声乐教学实践中,我们会经常遇到某个老师教的学生声音极为相似,甚至连学生身上的缺点都是一样的,可谓之为“标准化生产方式”。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我想最主要的可能缘于一方面老师没有教授学生一个什么是好的声音的概念,一个好的声音有什么标准;另一方面学生没有根据自身特点(比如生理构造、音色特点、气质特征等)来发展自己的声音,而完全以老师的声音为模板,片面的以为老师这一种声音就是唯一好的声音,犯了以点概面的错误。一位好的老师会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想方设法尽可能多的保留学生声音的个性化,尊重他们声音特质化发展,最大可能挖掘其自身潜能,发挥所长,避其所短。

二、怎样建立正确的声乐声音概念

歌唱要唱声,更要唱情,只有感情真挚,声情并茂才会打动人,才会有艺术感染力。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对怎样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说:音乐是听觉艺术,如何才能做到准确鉴别规范、正确的声音,最根本也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只有一个:多听,多积累。男、女、高、低的声部都要听,认真找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国内唱得好的要听,国外唱得好的也应该听,帮助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二者之间的异同,总之,积累丰富的听觉经验是建立正确规范声音概念的先决条件。

(一)、我们应该首先了解什么样的声音是声乐表演中所要求的规范、科学的声音。声乐声音概念作为运动发展的审美观,它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和人们审美情趣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它随着人们交流的深化和加强而趋向统一化和科学化。就目前声乐发展现状看,尽管各国声乐艺术发展因本国历史和文化背景差异而有所不同,但各国对声乐声音概念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取向是基本一致或相同的,他们在声音质感、歌唱方法、对声乐作品演绎及情感运用等方面都有着相似或相同的标准和要求。总体上讲,科学、规范的声音具有字正腔圆、行腔自如、呼吸顺畅、高音明亮而富有穿透力、综合运用头、胸、腹腔共鸣、合理运用真假声等特点。再概括一点的讲,悦耳、动听、感人的声音就是我们声乐演唱艺术追求的声音。在此,我们就很有必要对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两种目前最主要的学院派演唱方法所产生的音响效果作个介绍。较之于民族唱法,由于美声唱法具有更强调真假声比例随着音高变化而适当调整,强调全共鸣,注重混合共鸣,在演唱中充分使用后咽壁和鼻咽腔等特点,并且在作品风格、内容、形式及演唱技巧等方面也存在差异,因此,两种唱法都有其自身特有的“味道”和不一样的音响特色。总体看,美声唱法声音丰满、浑厚、全共鸣特色明显;民族唱法声音明亮靠前、共鸣较单薄、声音线条较纤细。美声唱法代表卡鲁索、帕瓦罗蒂、卡雷拉斯、廖昌永、莫华伦、迪里拜尔等和民族声乐演唱大家李谷一、李双江、阎维文、宋祖英等,这些在国际国内享有盛誉的歌唱艺术表演家,在本领域有着极高的艺术造诣。他们对声音有很高超的驾驭能力,能演唱出或强或弱,或高或低,或喜或悲…技巧、情绪变化多样的美妙旋律,能引发听众内心深处的触动和共鸣,对艺术形象再塑造有很精准的把握和独到见解。因此,他们有很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众多拥护者。对初学者来讲,系统地对这些名家的声音进行了解、学习显得很是必要。

在声乐演唱实践中,根据声部和音色特点,我们大致可以作如下划分:1、抒情男高音:声音有金属质感,且富有穿透力。2、戏剧男高音:声音浑厚洪亮有爆发力。3、男中音:声音浑厚圆润,洪亮饱满。4、男低音:此类音色很稀少,声音厚重,有洪钟发声之感。女生可分:1、花腔女高音:行腔轻巧、跳跃,富有弹性。2、抒情女高音:声音圆润流畅、细腻连贯。3、女中音:厚重有磁性、有金属质感。在声乐演唱实践中我们还可以根据歌唱家擅长演绎的曲目及作品属性分类,民歌演唱型,比如郭颂、李谷一、胡松华、吴雁泽等较为典型;创作歌曲演唱型,比如阎维文、谭晶、王宏伟等等。虽然“民歌演唱型”、“创作歌曲演唱型”这样的提法未必准确、恰当,但却可以帮助初学者对各类音色和声音特点有一些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拓展视野,帮助他们培养敏锐的耳朵。

(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声乐学习中,知己更需要先知彼。多听名家演唱,增加感性认识,提高艺术鉴赏力。有选择的欣赏一些声乐名家的演唱,可以丰富初学者的内心体验,内化我们对声乐声音概念的理解和感悟,加深并强化什么是美的声音的感知。让这种感知最终形成一种对声乐欣赏能力提高的有效支撑,让声乐概念这种感性甚至有些空洞的知识物化为一种声乐演唱机理的调整、升华。声乐学习实质上是歌唱者学会按广大听众的视听习惯、发声原理和审美方式来自省、自建并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歌唱表演风格。只有充分知彼,清醒知己,才可能扬长避短,做到事半功倍。所以,有选择、有步骤、有区别、有思考聆听国内外名家的演唱,对每一位声乐学习者来讲都是必不可少,至关重要的。当然,包括一些演唱名家、大家,他们也不都全是好的,也各有各的问题和不足,我们要区别对待,汲取他们好的、有益的成分,而要将他们演唱中的瑕疵或不足作为自己的借鉴、警示。

国内有位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高音很紧,经常唱高音时青筋暴露,声音有撕心裂肺之感,视觉效果甚为吓人。好在他年轻,嗓音条件好,声音里有戏、有内容,对音乐理解深刻、准确,可以掩盖自身的一些不足。究其原因,是他在演唱高音时压力增加到了嗓子上,让嗓子承担了过多负担而变得紧张不堪;如果将压力调节到呼吸上,加大气息的密度,同时运用好腹腔的支撑,那么嗓子的压力就会得到有效缓解,声音就会放松、自然。这位歌唱家在演唱高音这一技术难题上没有处理好紧张与放松的关系,该紧张该积极的地方一定要充分的运动起来,该放松地方就让它得到有效的放松,二者要协调好,配合好。另外,在演唱高音时,哪些地方应该放松,哪些地方应该紧张积极,都需要认真研究,区别对待。众多的教学实践同时也证明,声乐学习进步较快者,往往有相对丰富的声乐声音感知积累和经验,有较好的声音鉴别力,能对是否规范、正确的声音有准确的鉴赏。一个很少聆听别人歌唱的人能唱好歌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三)、改变并纠正声乐演唱中的一些不良习惯或错误倾向。要改变已经养成的不良演唱习惯,绝非易事。研究表明,我们发声的很多器官和肌肉都具有记忆的功能,在长期的训练中,这些肌肉会形成不自觉的条件反射,极难任意控制,要改变这些肌肉业已形成的运动方式,需要付诸数倍的努力才可能实现。

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声乐初学者片面追求声音大而亮,过多演唱力所不能及的高音,而往往忽视对行腔、咬字吐字、中低声区等声乐基本功的学习和训练,造成很多人有胸紧、撑脖子、喉气上浮、面部肌肉紧张等问题。不积洼步,岂能达千里。这些情况除了有对什么样的声音是好的声音,怎样获得好的声音缺乏基本了解的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好功冒进的心理因素在作祟。声乐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且漫长的过程,要重视学习中遇到的每一个不解的细节和疑问,对于基础性问题的探索更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我们知道,气息是歌唱的源泉,如果没有科学掌握呼吸的方法,而去唱高音、长句,必然造成憋胸、撑脖子、提气、喉紧等不良状态,并最终影响声音的质量。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要学会自然有控制的呼吸,掌握中低声区呼吸肌的运动原理,只有将基础打牢、做实,才可能完成有难度声区的演唱。对于已经养成的一些不良演唱习惯,要平心静气,秉承严谨、科学的求索态度,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下大决心加以解决。

(四)、解决好主观听觉与客观听觉的关系。在声乐演唱实践中,由于发音体与表演者和听众存在的客观距离差异,往往会造成演唱者对自己的声音认知与听众对自己声音的认识有巨大差异,这种客观存在的听觉差异,常常会误导演唱者自己。也就是说,歌唱者在演唱时听到的自己的声音往往由于距离发声器官很近,而获得了与听众不一样的音响效果。这种带有很强欺骗性的声音现象,让演唱者获得了“虚假”信息,而最终造成演唱者对自己声音的误判。

第5篇:关于声音的科学知识范文

关键词: 声乐教师 综合素质 教学能力 提高

声乐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指声乐教师在从事高师声乐教学过程中应具备的基础知识结构和能力,而声乐教师的教学能力则主要包括课堂教学专业展示能力和课堂教学驾驭能力两个方面的内容。两者均是构成声乐教师优秀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均对搞好声乐教学提高声乐教学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声乐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教学能力的基础,没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教学。因此,要辩证地看待和解决声乐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提高的问题。

1.提高声乐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提高其教学能力的基础

1.1提高声乐理论水平是提高教学能力的基础。

声乐理论是歌唱家们从歌唱实践中概括、总结出来的系统的声乐知识,是形成声音和进行演唱的理论基础,是声乐教学的重要依据。声乐虽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同样不能脱离科学理论的指导。一首声乐作品除了优美的旋律、精美的歌词外,还有调式、和声、转调、力度、速度、装饰以及节拍、节奏等许多乐理方面的内容。声乐教学中的指导性用语,对作品的处理,无不渗透着声乐理论。声乐教师如果基础理论贫乏,不懂声乐知识,就很难帮助学生完成对作品的处理。

因此,教师的理论水平对声乐教学的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声乐教师必须加强声乐理论的学习。要掌握全面的声乐理论,首先就要从这浩如烟海的古今中外声乐论著中汲取营养,大量地阅读并领会它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清楚声乐发展的脉络,更科学地、更全面地深入领会人体发声的有关知识,正确地对待声乐各流派的优劣,在声乐教学工作中做到视野开阔,思路清晰。其次,全面的声乐理论的掌握还要求我们必须以审视的眼光对待理论的学习,而不能良莠不分,一并咽下。只有在学习中批判性地继承,才能使我们的声乐教学工作目标明确,少走弯路,科学地培养人才。

1.2提高文化修养是把握声乐教学内涵的必然要求。

声乐是一门综合性的美育学科,涵盖了自然、社会、人文等多学科知识。因此,声乐教师要具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知识的储备,对中外古典的、现代的艺术和文化知识都要有所涉猎和认识,并能在教学中运用这些知识,全面、透彻地讲解声乐理论和声乐技能,分析和处理歌曲,形成自己对声乐作品独到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声乐能力和演唱风格。同时,加之声乐艺术与其他相关学科、姊妹艺术之间的连带性,都要求声乐教师具备相对全面而系统的文化素质。

声乐教师要充分汲取各种知识养分,不断地充实自己。声乐教师的文化素质大致可以包括以下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相关学科知识,如唯物辩证法、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学、语音学、美学、外国语等;二是其姊妹艺术,如舞蹈、雕塑、绘画、电影、戏剧等。提高相关学科知识的途径,应以学习教科书为主,辅之以通俗性的讲座、辅导材料以及相关学科的专业论文等。对于其他姊妹艺术,提高的途径和方法则多种多样,但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抓品位、抓根本。作为一名艺术教育工作者,其艺术品味的培养,如同文学趣味的培养,基点要高。

1.3提高教学理论水平是提高教学能力的重要条件。

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对课堂教学起着决定作用的因素。声乐教学也是教育科学,十分讲究规范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具有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教学的能力,善于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待和分析教育过程,认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发展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选择教材,安排教学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其演唱水平。教师还要根据教育学的规律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

2.提高声乐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搞好声乐教学的重要保障

2.1不断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专业展示能力。

一是加强歌唱技能训练,努力提高歌唱水平。声乐教师有精湛的歌唱技艺是教学立足之本,是教师的教学魅力之所在。学生对声乐的喜爱,也许恰恰是听了教师的某一次示范或者某一次演出。因此,声乐教师一定要热爱自己的专业,珍惜每一次给学生示范、表演的机会,不断提高自身的演唱水平,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有位声乐教育家曾说:要教好学生自己首先要唱得好,要想给学生讲得准确、示范得准确,教师就要唱得准确。这是由声乐教育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不能只靠热情和想象,必须有真知灼见。二是不断提高教师用歌唱诠释音乐作品的能力。唱歌不仅是肌肉、声带、骨骼的生理运动,更是歌唱者的心理活动表现,它受到人的情感、情绪、兴趣、意志、性格等心理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把握音乐作品心理变化的能力,随时把心理调控到音乐作品反映的心理,这样诠释的音乐作品才有感染力,才能感染学生,才能把学生教好。

2.2学习掌握传统声乐教学手法,并发展创新。

传统教法是我们的宝贵财富,要努力学习掌握它,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创新,总结出自己的一套教法,灵活用于教学,科学解决问题。同样一个问题在不同学生身上出现时,因为其性格、习惯等个体差异,就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法。如“喉音重”的问题:可能是张嘴太大的原因,也可能是使劲大、憋住的原因。又如“高音难”的问题:可能是声音重、力量大的原因,也可能是气息憋、流动差的原因,或者是咽壁力量差等原因。只有找出问题的本质所在,才能对症下药,才能教有成效,因此,声乐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问题的异同,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开展教学,才可能事半功倍。如有些学生唱歌时嘴巴张得大、位置低、高音难、使劲大,教师可以让他们咬着一只笔来朗诵、歌唱,这样就可以使声音轻些、位置高些,慢慢就会感受到歌唱语言的位置所在,这样坚持练习定会收到良好效果。“气息”是歌唱的动力,每个教师都很重视,但憋劲唱和在气上唱可是两码事。憋着劲唱是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要改善这种状况,可以采用走动、弯腰、跳舞等手段,让学生体会声音流动之感,叹气之感。这些方法都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出来的,但又要灵活施教,不得盲从。

2.3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是搞好声乐教学的基本要求。

在教学中,教师讲课的语言组织能力是关键,如果课堂中的语言运用适当、准确、生动而又精彩,那么整个课堂就会显得格外活跃、流畅而富有动感,学生的思维情绪随之高涨,“当堂效益”的教学效果就会出现。除了课堂语言、教态之外,我们还应注意专业上的“术语”应用,特别是“概念性”的语言,表达要适当、准确。目前,我们仍保留着一些传统的优秀教学方法,例如民族唱法中“字正腔圆、字清腔纯、字领腔行”既是声乐教学中“吐字行腔”的基本原则,也是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清晰的吐字可以营造出干净的声音,良好的语言可以充分表现音乐作品的情感。

参考文献:

[1]石月婷.简论声乐教师的基本能力结构[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5):115-117.

[2]汤红期.论声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业务能力[J].教育与职业,2007,(12):58-59.

第6篇:关于声音的科学知识范文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趣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愉快地进行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是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动力,学生的探究兴趣一旦被激发出来,其潜能便会得到开发,主体性便会得到弘扬,并以积极主动和坚强的意志参与探究性活动。例如:在教学教科学版六年级下册第二章物质的变化第五课“铁钉生锈了”时,我饶有兴趣地给学生例举了生活中的铁锈,再拿出样品让学生比较没有生锈和生锈的铁制品的不同,学生经过讨论交流得出:“铁锈是一种新的物质”,我接着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提出了另外一些新的问题:“为什么商店里完好包装的铁钉没生锈?”铁生锈与什么有关?在生活中怎样减缓铁生锈的速度?……此时,学生的探究热情很高,他们纷纷动手观察、试验。最后通过动手实验发现铁钉在水或空气中容易生锈,而在油中却不生锈。给铁加保护层(涂油漆或做成搪瓷)会减缓铁生锈的速度。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自然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出发,想尽办法使学生产生“我要学”的积极情感和态度唤起他们探究学习的意识,从而变“接受学习”为“探索性学习”,进而提高科学教学质量。

二、积极参与注重探究过程

知识的获得固然重要,掌握如何获得知识的过程更为重要。这就要使我们的学生能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科学课不仅是简单地揭穿谜底,而是将引导我们像科学家那样去研究、探索这些科学现象。初步体验科学家们的研究方法。所以,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探求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并内化为学习研究的能力。如教学科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章“声音”第二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时,让每个同学先倾听周围出现的各种声音,并描述自己听到的各种声音。进而思考:这些声音听起来为什么不同?再让学生想办法使一个橡皮筋、钢尺发出声音,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实践,想出了不少方法让这些物体发出声音,亦激发了学生想主动探求声音产生的原因在哪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科学并不神秘,也不遥远,科学现象经常就在我们身旁出现。

三、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践行合作探究模式

尝试教学理论认为:知识主要是靠学生亲自尝试、探究获取的。学生有了兴趣和热情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增强,才能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才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被动接收知识的“工具”。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知识的探究欲,要培养他们去主动参与,善于提出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了有关”水”的知识后,让同学们五人一小组,各自明确自己的任务,搜集有关水的知识。课堂上,同学们跃跃欲试,畅所欲言,交流了世界上水资源的分布,淡水和咸水的分布状况,以及水资源紧缺的现状,进而产生了节约用水的意识。通过这一做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题意识,践行了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科学实验培养探究能力

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加强科学实验教学,特别要加强探索性实验的训练,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在学生已有知识和初步具有实验技能的条件下,提出问题,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在实验中观察现象,主动探索,然后得出科学结论。如在教学科教版“三年级下册“磁铁”时,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做一个磁铁,但这个电磁铁只能吸引一些小物体,你想用什么方法能让电磁铁的磁力大一些呢?

五、创新拓展,探究科学规律

第7篇:关于声音的科学知识范文

关键词:声学语音学 实验语音学 联系

语音与人的关系十分密切,我们生活在一个热闹喧腾的世界里,每时每刻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而且每天进行交际活动都得通过它,因而语音学很快发展成为语言科学中最活跃、最贴近应用的一个分支学科。现代语音学根据言语交际“发音——传递——感知”这三个阶段分出三个主要分支:生理语音学、声学语音学和感知语音学。声学语音学作为现代语音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凭借其自身学科的特殊性,成为语音学里备受关注的对象。而同样地,实验语音学因为其研究对象的跨领域性、研究方法和实验仪器的多渠道性以及应用领域的多面性而成为一个热门学科。无论是从历时还是共时层面,实验语音学与声学语音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实验语音学的发展离不开声学语音学的理论基础

实验语音学,简称“语音学”(Phonetics),是一门借助医学、声学、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的知识和最先进的设备来揭示和研究语音产生的过程、语音的声学特性和人对于语声感知特性的科学。实验语音学是近三四十年来迅速发展的国际上的热门学科。由于它与其他许多学科,例如生理学、物理学、心理学、数学、电子学以及声学等都有联系,并且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多种多样,因而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

语言学大师罗常培先生曾明确给出了界定:靠仪器的帮助精密分析发音生理和物理现象的叫做实验语音学。实验语音学萌芽于19世纪初[1]。它的诞生对语音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实验语音学显示了它严格的科学实验性,不断地为人们深入了解语音的本质提供可能。它总是用实验的结论来解释与修正传统语音学,使之不断丰富,日趋科学。

它的发展情况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以生理实验为主的阶段。实验语音学脱胎于近代语音学。近代语音学在建立之初,其研究内容以发音器官和方法的生理实验为主,多半借助于医学方面的一些浪纹、假颖、喉头镜、光机等来测量发音部位、发音气流、声带动作等。早期的语音生理实验方面的研究,对传统语音学最有实用价值的贡献可以说表现在一张至今仍在语音教学中普遍采用的元音舌位图上。

第二阶段是以声学实验为主的阶段。声学实验阶段的到来加速了实验语音学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也为语言学家们提供了许多现代的仪器和设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可以对语音的组成成分进行分层分析的语图仪。

1946年美国贝尔电话公司发明了语图仪——一种动态声谱仪,不到几年就被许多语言学家用来研究语音,并且有效地揭示了传统语音学所无法发现的特性,有力地冲击了传统语音学。它不仅能有效地记录下一发即逝的动态语音,使之成为静态的,而且它使本来只能耳听的声音变成了可以用肉眼观察的语图。人们可以根据图谱来观察和寻找语音的特性及其变化。

声学实验确实解决了一些以前模糊不清的问题。这一阶段所采用的仪器,当然不只限于语图仪,还有阴极射线示波器、音调计、各种各样的声谱仪以及X光照相和电影、肌电分析仪器等等。其中语图仪备受语言学家们重视,因为语图仪可以把动态语音的全貌——语音的四态反映在图上,进而绘制出一套国际公认的语音特性的标准模式。

声学实验为语言学开辟了新路。西方某些语言学家根据语音的生理、声学特性,归纳出一些对立关系,如发辅音时声带的有声、无声,元音声谱中共振峰位置的分散、集聚等,作为区别语音的尺度,称为“区别特征”。之后又有人应用这种理论创立了语言学中的一些新领域,例如生成语音学。由于仪器和技术的改进,语音的声学属性方面的研究蓬勃开展,形成了一门语声学,近几十年和传统语音学相结合,并用声学知识来解释各种语音现象,揭示了许多前所未有的语音特性,大大促进了语音学的研究工作,进一步发展了“声学语音学”这门新学科。

第三阶段是实验语音学的全面发展阶段。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就有人把它用在语音分析和合成上了,并由此带来了实验语音学的全面发展。但仍旧离不开声学语音学的理论基础与知识,其设计方案和手段与之前相比,已经大大不同,这就使实验语音学进入了第三阶段。计算机技术使语音乃至整段语言的大量快速分析与合成成为可能。

从实验语音学的发展阶段可以看出,由于实验手段的丰富以及仪器的发明,使得声学语音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口耳”方法。除了采用主观性的方法,例如观察、摹仿、听觉印象等之外,更多地借用了客观性方法,使用仪器设备进行定量分析,从而促使声学语音学研究从主观性的内省转变为客观性的分析,从静态的、局部的描写转变为动态的、全面的把握。这既大大地推动了实验语音学的发展,也验证了这门学科的科学性和极大的活力。

二、声学语音学离不开实验语音学的支撑

声学语音学是利用声学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对语音信号进行分析,得到各类音素的声学特征和数据,借此对语音音质做出科学的研究,印证或修正前人的结论,提出新的研究思路和预见。声学语音学作为语音学的重要分支,有其自身独特的研究内容和特点。同时,实验语音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架构也促进了声学语音学的迅速发展。声学语音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嗓音声学分析

声带的质量及振动的状态和方式对形成不同嗓音音色具有决定性意义,这些不同的嗓音是可以被感知的,经声学分析就可得到不同的声学特征,由此,语言学中元音紧松的差别也可以得到解释。利用得到的特征和数据,可以构筑嗓音的声学模型。语音学在这一点上与嗓音医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这种微观的观察就要借助专门的仪器,也就脱离不开实验语音学的范畴了。

(二)元音声学分析

把语音当作物理现象来研究,主要研究它的音高、音长、音强、音色四个要素。人们首先用浪纹计或示波器将语言声波记录下来,通过波形分析,可以知道语音的高低取决于声波的频率,声调则是声门音的调频形式,音强取决于振幅的大小,重音是语音声波的调幅形式,音长则取决于声波延续的时间。这三者是语音的非音质要素。那么音色取决于什么呢?实验语音学同样给出了解决办法。通过声谱仪,不仅找到了元音与辅音的一般性区别特征,而且找出了“共振峰”,并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共振峰决定元音的音色”。

元音共振峰理论是由于出现了声谱仪才发现的,是声谱仪时期的重要理论,也是今天电子计算机时期的基础理论。元音共振峰理论的发现,揭开了语音本质的秘密,是实验语音学的基础理论,为实验语音学开拓了一个广阔的前景,用元音共振峰理论可以解释传统语音学的许多理论,同时也丰富了声学语音学的理论内容,并且也为机器识别人的自然语言或者合成人工语音提供了方向。人们越是精确地掌握语言的音高、共振峰频率等参数,这个课题的解决就越接近可能。这是实验语音学超出语音学范围的研究内容,但这些内容的深入研究,又必须在原有的声学语音理论基础上开展,这正说明了实验语音学与声学语言学的紧密联系。

(三)声调

语音学只有当它能够用物理学来解释的时候,才说明它不再停留在“口耳之学”的感性认识阶段,而是已经上升到理性阶段。史存直曾用实验语音学的理论得出,声调是由声门音的基音决定的,而元音的音色则是由声波传递过程中产生的共振峰决定的,两者的物质寄存处完全不同:一个是声带音;一个是口腔、咽喉等声道各部位的共鸣作用。这是实验语音学研究方法在声学方面的成功实践。可见,实验语音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对声学语音学而言,不仅是种辅助,而且是种拓展。另外,辅音声学分析、语调研究等,都需要借助实验仪器,以弥补“听官之缺”,这也就能更加清晰地体现出实验语音学在声学研究方面的重要价值。

三、联系与发展

英国语音学专家彼得·雷德福格德说过:“‘仪器最多是我的感官的补充’,这句话不再是正确的了。人们所发明的技术和由这些技术所启发出来的分析方法,总是要互相起作用的。所以仪器实验方法不仅是让我们证实已有的推测,而且能启发一些新的观念。”这句话很好地解释了实验语音学在语音学上的特殊地位。

实验语音学和声学语音学都属于语音学里的重要分支,只是二者的所属范畴不同罢了。语音学根据研究方法的不同分出传统语音学和实验语音学;根据研究对象的性质分为生理语音学、声学语音学和感知语音学。但是这样的划分并不是绝对划清了各分支学科的界限。相反,我们更能看出它们之间的渊源。

声学语音学的研究内容同样可以是实验语音学的研究内容。相较于声学语音学,实验语音学的研究领域更加宽泛。实验语音学作为一门运用实验方法来研究语音的综合性学科,本身具有很强的活力和普适性。因此,声学语音学在实验语音学的带动下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过去研究一种语言或方言时,仅凭借“口耳之学”,即用耳朵听辨语音,用口舌摹仿发音,然后记录下来加以分析归纳,整理成一种语音系统的方法是有局限性的。任何训练有素的语音学家总会受到本人母语的语音模式的影响,因而对有些语音现象或难以判明或产生错觉;同时,听觉器官的生理功能本身也有一定的限制,有些语音现象更是无从发现。因此,实验仪器就逐渐被应用于语音研究中,“解决积疑,可资实验以补听官之缺,举凡声韵现象,皆可据生理物理讲明……庶几实事求是,信而有征”[2]。而这无疑地促进了声学语音学的迅速发展,丰富了它的理论内容。

当今,计算机的普及与相关科学的发展也为语音的客观性研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操作相对简单、价格相对低廉的声学分析软件的出现,为使用者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定量分析也越来越多,而这就使得声学语音学成为了热门学科。但在这股热浪中,恰当地避免盲目轻信或崇尚“机器研究”的定量分析以及避免“以音为本”“以人为尊”的现象仍是十分必要的。

总之,实验语音学不仅给语音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方法、新的生命,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声学语音学的科学性,丰富了声学语音学的理论内容;反过来,声学语音学的发展,又会进一步丰富实验语音学的实践内容。

注释:

[1]吴宗济.实验语音学与语言学[J].语文研究,1981,(1).

[2]罗常培.汉语音韵学导论[M].中华书局,1956,P23.

参考文献:

[1]吴宗济.实验语音学与语言学[J].语文研究,1981,(1).

[2]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3]图雅.关于声学语音学研究方法的几个问题[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6).

[4]鲍怀翘.语音学的研究现状和展望[J].汉字文化,2010,(2).

第8篇:关于声音的科学知识范文

一、由生活现象引出科学学习课题

学习始于问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观察到许许多多奇异有趣的现象,这些现象引起学生极大的好奇,也使学生陷入深深的困惑之中.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出科学学习的课题,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案例1】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教学

人眼能够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该物体能够反射照射在它上面的光,而物体对光的反射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图1,并向学生指出:一座大楼在阳光照耀下,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大楼有些部位看上去非常清晰,有些部位却因为反光很刺眼,什么都看不清.这究竟是为什么?这是一个学生十分熟悉而又难以解释的生活现象,由这个生活现象,我们可以自然地将学生引入新课题的学习.

熟悉的生活现象对学生来说具有亲切感,但作为引出学习课题的生活现象并非一定要求是学生熟悉的.有时,一些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生活现象,具有为科学教学制造悬念之功能,只要在叙述时能够把情境陈述清楚,同样可以用于引出科学课题,同样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案例2】 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气体的压强与流速密切相关,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先给学生讲述草原犬鼠的“空调”系统:在北美的草原上生活着一种犬鼠,它生活在地下的洞穴中.科学家在考察中发现,草原犬鼠生活的洞穴有两个出口,其中一个是平的,而另一个则做成隆起的圆形土堆(如图2).草原犬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是学生所陌生的现象,它反映了动物一个十分有趣的行为.它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引发学生极大的探究热情.

学生会想:这隆起的圆形土堆是不是犬鼠所建的视野开阔的瞭望台呢?但如果是瞭望台,为什么不在两个洞口都建筑土堆呢?有两个瞭望台不是更好吗?在学生对现象充满好奇、急于解开头脑里的谜团的状态下,将学生引入对新课题的学习中.

二、利用生活素材帮助建构科学概念

1. 概念的形成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知识不能简单地进行传授,而必须是学生以自身(包括个体和群体)已有的经验、方式和信念为基础,在与认识客体的知识之间的互动中,以主动、积极的建构方式而获得.科学概念是理性思维的产物,观察和实验可以为理性加工提供丰富的原材料,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并非所有知识都要通过当时的观察、实验而获取感性材料的.在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搜寻头脑里已有或教材文本提供的生活素材,通过对生活素材进行比较分析、抽象概括,而得出科学概念的.

【案例3】 声音的响度概念与距离的关系

声音的响度不但与声源的性质及振动情况有关,还跟距离有关.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建构起这一知识.

师:公交车上的车载电视正在转播一段音乐,你坐在靠近电视机的前排时听到的声音响些,还是坐在远离电视机的后排时听到的声音响些?

生:坐在前排时听到的声音响些.

师:这一事实说明声音的响度跟什么因素有关?关系如何?

生:这一事实说明声音的响度跟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近,响度越大.距离越远,响度越小.

师:是的.这是因为声音从声源发出后,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越到远处越分散,所以,离声源的距离越远,声音的响度越小.我们常看到有人对远方喊叫时,将双手掌围在自己的嘴边(如图3),你能对这样的做法作出解释吗?

生:将双手掌围在嘴边,可以减小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的分散,从而增大声音在远处的响度.

2. 概念的理解

知识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人们对一个科学概念的理解,不但需要认识它是什么,还要认识它的适应范围,以及它与其他概念之间的联系,所以,概念的理解是一个随着学习的进行而逐渐深化的过程.当建立了一个科学概念之后,我们同样可以用生活素材为学生理解概念提供支撑.

【案例4】 光的直线传播

在课堂上,我们通过实验显示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并得出光的直线传播规律之后,我们可以向学生展示如图4所示的生活中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为光的直线传播提供更多的例证,以增强学生对光的直线传播规律的信赖感.

以上所述是用生活现象为科学概念提供正面的例证.对科学概念的意义,学生由于自己原有的前概念,有时会产生种种错误的认识.对此,我们可以借助与学生观点相悖的生活素材来动摇并学生的错误认识.

【案例5】 声音的速度与频率、响度的关系

在教学声音传播的速度知识时,有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直觉,认为声音传播的速度与频率和响度有关,频率越大,响度越大,声音传播的速度越大.对此,我们可以反问:如果台上有男女声在大合唱,当男女歌手同时发出声音后,你会先听到女声后听到男声吗?在演唱会上,虽然歌手的声音的响度要比乐器伴奏声音的响度大,但当歌手和乐器同时发出声音后,你是先听到歌手的声音后听到伴奏乐器的声音吗?对这两个问题,学生根据经验显然会作出否定的回答.由此也就了声速与频率、响度有关的观点.

有些科学概念与生活经验之间并不存在着直接的关系,难以在学生的头脑里建立起清晰的图像.在教学时,我们常常会从生活经验中寻找一个与新概念相类似的事例,来与新概念作比喻或类比,以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概念.

【案例6】 物质的构成

物质构成的知识涉及物质的微观图景,由于与学生的生活距离较远,接受起来有点困难.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大千世界各种各样的物质都是由一些最最简单的基本单元——分子构成的,我们可以用数码相片的构成来进行类比:(利用电脑将数码相片逐渐放大)图5是用数码相机拍摄的一张照片,如果把照片放大,你可以看到,照片是由许许多多像马赛克一样的小方块构成.其实,宇宙中万物的构成与这幅照片的构成方式是非常相似的,它们都是由大量叫做分子的粒子构成的.

三、反观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科学教育不但要引导学生从生活走进科学,还要引导学生从科学走向社会.利用生活素材引出学习课题和建立科学概念,是引导学生从生活走进科学.而在知识应用环节联系生活,则是引导学生从科学走向社会,让科学回归于生活.科学知识的应用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它不但能够体现科学知识的价值,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应用环节联系生活的主要方式是:

1. 列举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案例7】 压水堆中的高压水

在教学液体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时,教材里通常是以压力锅说明这一知识的应用.但我们还可以列举更多的应用事例,使学生看到知识应用的广泛性.例如,在核电站的“心脏”核反应堆中,核燃料释放出来的能量是用水来吸收的.有一种称为“压水堆”的核反应堆中,为了提高水的传热效率,通过采用增压的方法,使水的压强高达155个大气压.这样,水的温度即使高达300多摄氏度也不沸腾.这样的应用实例能让学生看到,即使是在一些高技术的领域,一些最最基本的科学原理也能得到很好的应用.

2. 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案例8】 走路过程中的摩擦

在教学摩擦力知识时,学生们都知道,人走路需要摩擦力.没有摩擦力,人就无法在路面上行走.但是许多学生却不清楚人在行走时摩擦力究竟是怎样在起作用的.为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如下分析:在行走时(如图6),两只脚的前后位置会交替变化,后脚离开地面前要蹬地,这时,地面对脚会产生一个向前的摩擦力,正是这个力,人才得以向前运动;而前脚踩到地面时,地面对脚会产生一个向后的摩擦力,正是这个力,才使脚停止了向前的运动.这样的分析,既使学生更为具体地认识摩擦力对人行走的作用,而且还使学生应用了力和运动关系的知识.

3. 解决与生活相关的问题

在传统科学教学中,学生解答的习题绝大多数是抽象性问题,而不是具有生活气息的原始问题.如下题:

例题1 如图7所示,大烧杯内盛有一定量的水,水面上漂浮着一只小烧杯,小烧杯内放有一块小铁块.现将小铁块取出放入水中后,大烧杯内的水面位置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

这类习题只具有学术的意义,而没有生活的意义. 如果只是让学生解答这种抽象性问题,容易使学生将科学与生活割裂开来.他们会错误地认为:生活是生活,科学是科学,两者互不相干.基于科学教育生活化的理念,我们应当多开发一些具有生活意义和深厚生活气息的原始问题,应当寻找一些抽象性问题的生活原型.例如对上题,我们可以将它改编为:

例题2 小池塘的水面上有一条清淤船,当船上的人将池塘底的污泥挖起并装入船中后,池塘的水面位置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

这类问题不但具有学术的意义,也具有生活的意义.由于题目情境不那么单纯,学生在解答时,需要进行分析和建模,对培养学生的能力价值更高.

四、补充有用的生活科学知识

学生具有很强的求知欲望和求知能力,在教学某个课题时,如果能够适当补充一些与教学课题相关的、非常有用的生活知识,能够极大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案例9】 听诊器和检漏仪

在教学声音传播的知识时,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我们可以利用几分钟时间,向学生介绍他们所熟悉的听诊器和不熟悉的检漏仪,如图8和图9所示.这不但可以使学生知道听诊器和检漏仪的作用是传导和放大声音,同时可以使学生知道,当夜深人静时,有一些叫wt检漏工的工人还在为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忙碌着,他们在检测地面之下的水管是否存在着漏水,以及确定水管漏水的位置.学生甚至还可以看到,检漏仪与听诊器的结构和原理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从而了解技术在两种仪器之间迁移.

五、让学生在“玩”中学

科学教育走向生活并非只是将科学知识与生活事例作简单的连接,还要将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生活活动打通,从而使学生感觉到学习是一种生活,生活是另一种学习.

杜威说过,教育原本就是生活的另一种呈现方式.“玩”是儿童的生活常态,也是儿童重要的学习方式.科学教育应当根据学习的课题,给学生创造更多“玩”的机会,让学生在“玩”中学科学.尤其是采用一些生活中常用的器具玩.这种接近日常生活的学习方式是学生所喜爱的,它不但能使学生更为自主地实现科学概念的建构,而且能使科学知识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大脑之中,还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第9篇:关于声音的科学知识范文

关键词:声乐教育;心理学;教育创新

Abstract:Facingtheimportanceandproblemsfoundinvocalmusicteaching,innovationisnecessarytoexplore.Withtheadvanceable,rationalorfunctionalorientationtakenastheguidelinestobechosenfortheinnovation,whatshallbesuretodoatpresentistointroduceandapplythecontemporarypsychologicalknowledgebasedonup-to-datebiology.Discussesthehistoricaldevelopmentofvocalmusiceducation,theeffectandadvantages/disadvantagesoftheprevailingdemonstration/memoriterteaching.Althoughourvocalmusicteachingisemphasizingthevocalskilltraining,itisnecessarytopayattentiontothepsychologicaltraininginsinging.Illustratestheoreticallysignificanceoftheinnovationwithwhichthemodernpsychologywillplayaleadingroleinvocalmusicteachinginsteadofphysiology.Furthermore,thestimulatingeffectofintroducingnormalpsychologicalfactorsontheinnovationofvocalmusicteachingispresented.

Keywords:vocalmusiceducation;psychology;educationalinnovation

声乐与器乐是音乐作品的两大部类,二者共同构成了音乐表演艺术。由于在史前与史后初期,乐音多以感情语言形式出现,以致长时期内,声乐一直是主要音乐,人声就是最早的乐器[1]。虽然声乐与语言具有共同特性,即音高、音强、音长、音色、音量与节奏,均由声带发出,用于表达意义与感情,但是在声乐中,更加重视感情表现与声音的充实、悦耳,从而更具美感。即使到了中世纪,乐器与器乐在许多地方因含世俗因素太多而受教会排斥,正式的、主流的音乐艺术仍然是声乐[2]。文艺复兴以后,纯器乐和由器乐伴奏的歌唱、戏剧得到了很大发展。然而声乐因其简便而富于感染力,始终受到人们关注与喜爱,著名歌手往往比著名乐手受到更广泛的欢迎。即使在现代,在各国,包括我国的民间、社区,以及中小学音乐活动中,声乐教育也始终是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有许多人用唱歌来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情感,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甚至参与歌手选秀活动。

声乐教育是有关声乐的知识、技巧、修养与审美趣味的传承过程,涉及到相关的科学知识、发声技术、表演艺术与艺术欣赏。目前声乐教育中所传递的科学知识主要是物理(声)学与生理学知识。虽然有的声乐教师曾在音乐师范系学习过教育心理学,并能在教学中加以运用,但由于声乐专业出身的教师通常不懂心理学,而师范出身的教师单方面的心理知识运用又不同于必要的心理学知识的传授,而且教育心理学毕竟不是声乐心理学,所以,声乐教育迄今缺乏专业心理学的支持。不比美术教育、体育教育,已分别建立了支持专业教育的艺术心理学、运动心理学。

对声乐心理的重视不足与研究不够,使得当前无论在专业院校还是在义务教育、社区活动中,声乐教育都存在着重技巧轻理论、重生理因素而忽视心理因素的倾向。这种倾向虽是声乐历史上形成的,在过去具有合理性,今天却已成为阻碍声乐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门槛。由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有必要倡导研究声乐教育中的心理因素。本文拟通过讨论声乐教育创新以心理学为导向,以及心理因素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来论证引入心理学对声乐教育创新的重要性与可能性。

一、声乐教育创新方向的选择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它通过描述心理事实,揭示心理规律,来指导实践应用。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古已有之,但心理学作为独立的科学,是在19世纪中叶,由德国感官神经生理学发展所促进的,并以冯特1879年出版的《生理心理学纲要》为标志。心理学的诞生史告诉我们:在生理科学充分发展基础上,才有可能与必要发展心理科学。事实上,体育教育由以运动生理学为基础,进而引入运动心理学,以解决竞技决胜中起着关键作用的运动员心理素质问题,便是明证。其原因在于人的行为虽然靠肌肉与器官完成,肌肉与器官功能的发挥却受到高级神经活动控制,而心理因素则会对高级神经活动生理产生重要影响。正如一台复杂的机床,其工作部件的运动要受到传动系统与控制系统的制约,在机床工作部件精度趋近极限的条件下,进一步提高加工精度与效率的途径就是引入数控装置或实施电脑控制。

心理学发展历史虽短,却被视为21世纪的领航学科。在美国,心理学会是仅次于物理学会的全国第二大学会,下设40多个分支学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已涉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其中应用心理学的迅速发展与高度分化,即心理学向专门领域的渗透,已是现代心理学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另一方面,当代许多专门领域的发展、创新活动,多以心理学为导向,以引入与应用心理学知识作为其共同特征。

但目前,在音乐心理学中,声乐心理未与器乐心理明确区分。其实声乐以人声为“乐器”,作品中又通常有语词意义需予表现,本质上不同于纯音乐的器乐。而在艺术心理学中,又常将歌唱家与戏剧演员、话剧演员的艺术表演心理混为一谈,忽视了二者再创造活动的基本促进因素存在着本质差异:前者首先以音乐,后者则首先以艺术语言为创造的基础。可以认为,声乐教育长期沿袭旧的教学思想与方法,与它没有紧跟时代进步、及时建立自己的专业心理学基础有一定关系。

19世纪中期以来心理科学的大发展,不但导致现代生理学诞生并将神经与肌肉活动关联的高级神经活动(即生理心理)确定为重要研究方向,同时也暴露了声乐教育将歌唱归结为生理学与音响学的偏颇,使声乐教育面临着创新的压力。

创新是在某个领域首次引入与应用新事物的活动。对于声乐教育领域,选择所要引入的新事物,是确定创新方向的重要举措。其选择原则首先是先进性。在声乐教育中引入最新的心理学成果和与现代生理学相关的心理知识,会有力地带动声乐教育全面创新。其次的选择原则是合理性。声乐教育原以音响物理与发声生理科学知识为基础,按学科递进发展规律,引入与应用现代生理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知识,是循序渐进的,具有合理性。第三项选择原则是功效性,即能否提高声乐教育的功效。由于目前声乐教育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教学困境,常常不是物理、生理知识问题,而主要与心理因素有关,引入心理学,不但有对症下药的作用,而且有利于培养艺术个性突出的未来歌唱家。

二、声乐教育重生理轻心理

的历史传统

中世纪,欧洲的歌咏活动被宗教所统治,不准群众集会时唱歌,也不准妇女演唱“圣咏”。这种封建礼教极大地限制了声乐艺术的发展。为了唱好“圣咏”,教会举办了许多"唱诗班",这是早期的声乐学校,它在演唱技巧的探索、钻研和歌唱艺术人才的培养方面都有过重大贡献。但是,这种以童声合唱、假女高音和阉人歌手为主的“唱诗班”,虽然演唱的声音谐和甜美,却缺少雄浑的力度和自然的人声音色,无法展现人的丰富多彩的感情世界。

16世纪末、17世纪初,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城诞生了一种新的音乐表现形式-早期的歌剧(抒情音乐剧),将音乐和戏剧结合在一起。歌剧艺术形式的诞生对演唱技巧的重大变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在“文艺复兴”思想指导下,需要突出歌剧人物形象化、性格化的特点,凸现了旧的演唱方法与新的表演风格间的矛盾,再用童声、虚弱的假声和阉人歌手的声音来表演歌剧角色已不再合适。于是,演唱方法的改革、探索,研究新唱法等工作,便历史地落在了佛罗伦萨艺术家、歌唱家的肩上。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意大利“美声”唱法与它的艺术学派在意大利的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美声”唱法在歌唱技巧上有许多独到之处:能够表现歌唱多层次多变化的丰富色彩;能充分发挥共鸣效果,不仅加强了音量,而且也美化了音色;可以精确地控制和调整发音器官的协调动作,灵活自如地操纵人声乐器来表现高难度的复杂技巧,从而大大丰富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形成了一整套较系统的声乐教学法,能够解决歌唱者发声上存在的疑难问题,使歌唱逐渐达到完美的程度;因为符合嗓音发声的自然规律,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声带负荷,即使长时间演唱也不致因疲劳而受损伤,从而能够有效地延长声带的艺术寿命[3]。

在这个古意大利学派时代(音乐文献称之为纯粹经验主义时代),声乐教育主要靠模仿(“像我那样唱”)与教材。教材指教师针对学生所写的专用的练习和练声曲。由于当时教师多为阉人,学员是儿童与阉人,二者歌喉状况相似,模仿非常容易。如此,直到18世纪,声乐教育仍广泛利用模仿和反复定型的教学法。

然而,模仿常会扼杀学生音乐创造的个性,并使学习过程沦为教练活动而消减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到了现代,因师生的歌喉明显不同,模仿难度增大。而刻意模仿教师训练有素的歌喉,常会使学生邯郸学步,丧失了其歌喉的美好特色,却又因官能不同,学不成老练的歌喉。尤其当教师对自己歌唱过于自信而又无视师生歌喉条件差异时,其艺术示范与模仿要求,甚至会毁掉学生的歌喉与未来造化。

随着生理科学的发展,加西亚二世于1855年发明了喉头镜,使声乐教育由抽象神秘,转变为具体而科学,从而成为声乐机理教学法创始人。机理教学法是一个大的系统,其发展初期,属于声乐教育的“人声乐器打造”阶段。此期的机理教学法,要求教学者能洞悉气息、发声、共鸣、吐咬字的有关生理学、物理(声)学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训练,以求高效地解决相关发声技巧、技能及肌体协调性的问题。后来机理教学法伴随着生理学、声学等领域的进步,越来越完善,更进一步显示出它的科学、高效的特点。如今这种以实证科学为基础的教学法,已在声乐教学领域获得了广泛的运用。事实上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它确实“代表了国际声乐教育的前沿”[4]。其表征就是声乐教师在发音器官结构、功能方面的知识超过了语言教师,音乐学院的嗓病研究治疗水平不亚于医院耳鼻喉科。

然而,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传统的理论是不注意歌唱心理的,歌唱心理学是声乐教育理论中最少有人研究的部分”[5]42。在国内,声乐研究的重心与主流,依然是植基于生理学与物理学的机理教学法。有人以《’97全国声乐论文综述》、《98年全国声乐论文综述》、《’99全国声乐论文综述》、《2000全国声乐论文综述》、《二一全国声乐论文综述》、《2002全国声乐论文综述》、《2003全国声乐论文综述》、《二四年全国声乐论文综述》、《2005年全国声乐论文综述》等九篇论文中提供的数据为依据,指出近九年(1997—2005)来收集到的声乐论文中,对声乐技术的论述仍是以机理教学法研究为主要代表的。讨论声乐教育心理的文章难得一见,其内容也偏于一般教育心理而非声乐教育心理。

三、心理学在声乐教育创新中的主导作用

心理因素在声乐教育中的作用贯串于教学、学习、练习、欣赏、修养与演唱等全部过程,可以说,歌唱家的成长过程就是其歌唱心理的形成过程。还可以更广泛地说,从婴儿反射本能的哭喊到与歌唱家的艺术创作相联系的一切高级发声现象,都是永远受心理因素制约与决定的。这是因为在艺术歌唱中,歌唱者的发声技术与他们对自己声音特色的利用,都是实现创造意图的手段,都由其所演唱乐曲的艺术内容所决定。而声音艺术创造则是具有不同历史、民族文化背景的,具有性别、年龄与个性特点的歌唱者的不同心理状态的表现。典籍《乐记》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正是音乐发自内心又直接诉诸内心的特点,决定了音乐以表现人的思想感情与精神境界为使命。其中声乐,由于以人声为“乐器”,“人的喜怒哀乐,一切骚扰不宁、起伏不定的情绪,连最微妙的波动,最隐蔽的心情,都能直接表达,而表达的有力、细致、正确,都无与伦比”[6],所以受心理因素的影响比器乐更为强烈与深刻。对听众来说,声乐的歌词、音乐,以及表现手段(声音)及发声方法,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地引起听众的心理共鸣,即使他缺乏必要的音乐素养,也能受到感染,不像器乐有时会“对牛弹琴”。

换句话说,声音固然由身体发出,却是心理使然。正如斯宾诺莎说的,“人的身体除了为心灵所决定、所指导外,并不能建造任何寺院”[7]。艺术歌唱虽然通过发声器官进行,心理因素却起着统制的作用。

心理因素的作用,在声乐教学中,可以不必顾虑细部的协调配合,使需要复杂协作的难以掌握的多块肌肉的复合运动,仅只从整体上养成习惯,便可掌握与自如运用。而原来的机理教学法,却强调声乐技术的掌握,须取决于学会有区别地用意志控制发声器官各部分肌肉活动的技能。事实上发声器官的机能多半是自动的和整体的,歌唱者并不能过细地控制每一块肌肉,有时甚至不能控制机能(例如打哈欠、喷嚏),而只能控制器官运动的节奏、强度、方向等。显然,烦琐地要求控制每块肌肉,很困难,即使做得到也会使神经高度紧张而影响歌唱效果,是一种事倍功半的教学方法。反之,若从整体上揣摩唱出理想声音时的发声器官的状态,使这种随意运动得到定型,成为习惯,就可以掌握与自如运用技巧。这种基于心理调控的教学方法,事半功倍,省去了徒劳的努力,又免除了不必要的紧张,具有显著的合理性与优越性。例如学习“有支点”发声(托气的发声)很难。学生如按机理教学法学,不是没保持住气,唱得无力出了喉音,就是咽肌紧张发声不自然。顾此失彼,总在两个极端间摆动,掌握不住要领。但如果让学生在钢琴伴奏下,保持吸气状态,在心里悄声地唱,就不难找到有支点唱的器官位置并养成运气习惯,从而掌握了技巧。在这里“内心歌唱”就是一种充分利用心理因素来摆脱细部牵扯而从整体上养成正确技能习惯的有效办法。歌唱大师大多重视内心歌唱,不但把内心歌唱能力与掌握歌唱技能相关联,而且用于能动地想象和监督自己的歌唱表演。目前许多乐器如钢琴教学中,也已要求边演奏边“唱出来”,其实已运用了心理的整体统制作用,是有道理的。

声乐教育当然要教声乐技术,但脱离音乐内容的训练,无助于歌唱,又使嗓子易累,技术练习单调死板易厌。若在声乐技术教学中充分发挥心理因素的作用,例如借助音乐的艺术内容,养成运用整体技能的习惯,就可以寓教于乐,使学生的技术与声乐艺术同步提高。其做法是将学员对目标技术的注意,转移到对技术在音乐表现中的运用的注意,等到运用技术的习惯养成后,再转回目标技术上使之熟练。声乐教学中有一种普遍现象,即学生唱他喜欢的作品时,爱屋及乌,使他对技术有了亲近感,其技术进步很快。这是其感情投入与热情等因素,帮他挖掘、开发了技术上的潜能。因而在教学中,可通过选择学生喜爱的曲目来助其掌握技术,再让他将已掌握的技术转用于他不甚喜爱但应学习作品的成功演唱。这是明智的教学思路。反之,强令学生唱不喜爱的曲目,会使他因厌恶、逆反心理而对技术学习产生冷漠、疏远、畏惧感,导致情绪低落、教学失败甚至歌喉累伤。

四、声乐教学应关注心理因素

作用的研究

声乐教学法创新与声乐心理学的建立需要较长时间和巨大努力,将有关心理因素的作用作为声学教学研究课题,应是很好的起步与切入点,可以积累知识与经验。国内声乐界在新世纪之初,已有若干文章,对普通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一般心理因素在声乐教育中的作用展开了探讨。只要在研究中再进一步结合声乐专业教学,就有可能促进教学创新。例如有人提出歌唱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应随时调整各个器官、各个部位的动作,而核心问题是心理控制的能力,即歌唱家对自己的心理调节与控制[8]。又有人指出浮躁、虚荣、自卑、紧张等不良心理会影响演唱效果。

笔者根据多年演唱与教学的体会,对气质等心理因素在声乐教育中的作用,提出以下自己直觉的认识,以供参考。

气质在歌唱专业中作用巨大,歌唱者的嗓音与发声特点同其心理感情密切相连,对其艺术创造倾向与风格和职业成就,影响巨大。猫王能风靡全球,留给人们深切的记忆与怀念,与其独特气质不无关系,气质影响着其声乐技术的方向、水平,更影响其表演成就。巴甫洛夫曾断言气质可在生活教养下改变,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种改变将很困难。所以声乐教师一方面要努力陶冶学生的创造气质,另一方面或许应更多地致力于发掘气质好的苗子。

法国音乐家孔巴里约称“音乐是用声音进行的、没有概念的思维的艺术”,说明思维对于感受声音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理解音乐是必不可少的。音乐思维中的想象,在声乐教育中就是内心歌唱,是学习歌唱技术的捷径。俄国声乐教育家杰柳仁斯基曾强调说,(学声乐)需要用脑子而不是用嗓子,因为当嗓子疲劳时,学习仍应继续。学生如果善于拟定演唱计划,想象自己的演唱,就能在嗓子疲劳时继续做到内心里的学习[5]62。

主动性是克服技术难关和做好艺术演唱的重要心理品质。主动性所导致的顽强、深入的思考和不断的尝试,包括将“感情移入”到音乐作品、形象中去,是演唱成功的前提。

记忆在声乐技术学习与掌握、运用中有很大作用。声乐教育中有两类重要记忆。一类是与嗓音的发声官能技术相联系的基本感觉记忆,另一类是把艺术创造的因素与技术因素相统一的艺术表演的记忆。记忆可以积累而形成教养,还可以通过提炼成为直觉与灵感的资料。而教养对于音乐理解与欣赏,直觉与灵感对于艺术创造,均关系重大。记忆可以分为学习、保持与记忆三个阶段,其中记忆阶段又可分为回忆与再认。因此对资料的学习和对作品的音乐分析,会通过保持而影响到技术的掌握和节目的表演。记忆中的回忆,有助于迅速重新学会被遗忘的技术与音乐。再认因不像回忆那样必须发现其客体,而具有便于转移的特征。在声乐教育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在新乐曲中再认曾经学到过的技术与音乐成分,来帮助他迅速掌握新乐曲与新的技术。

注意力涉及歌唱者音乐观念与音乐感等声乐基本因素的养成。教师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与分配和学生发展阶段有关。就学声乐技术而言,学生应首先集中注意于,教师提示他的发声器官活动方面,其次集中于发声官能的控制方面。而在表演时,则应妥善分配自己的注意力。但是,对声乐艺术的专注,应是声乐工作者的职业态度,也是希望在声乐表演与教学上取得成就所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

情感是一个过程,情绪则是情感与感觉的复合。由于音乐的经验基本上是情绪的,声乐更是直接表现情绪,显然,对情绪的类型与强度的准确把握和有分寸地充分表达,就成为决定理解作品和艺术演唱成败的重要因素。

总之,声乐教育曾通过引进生理科学知识,实现重大创新而形成了机理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必然地带有其产生时代所赋予的机械论的烙印。心理科学的新进展使声乐教育又面临着另一次重大创新的机遇,在这次创新中,纯粹的肌肉练习并不会失去它的作用与意义,但将会由主导地位下降到从属于歌唱心理活动的基础地位。这种建立在肌肉运动与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基础上,由歌唱心理加以整合与统制的新的教学法,必定会带有当代系统论的烙印。在对心理因素于声乐教学中的作用与运用的研究取得进展后,为构筑新的教学法所必须进行的声乐心理对声乐技术、教学、练习与艺术表演的深刻影响等课题,也会逐渐受到声乐界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卡尔西萧.音乐美学[M].郭长扬,译.台北:大陆书店,1974:238.[ZK)]

[2]梅耶尔E.交响音乐的产生[J].韩耀成,译.音乐译丛,1981(4):2.

[3]邹本初.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23.

[4]王紫剑.对声乐机理教学法及其现实应用的初步探讨[D].天津:天津音乐学院,2006:2.

[5]德•阿斯培伦德.歌唱者及其声音的训练[M]∥音乐译丛:第三辑.张洪模,译.北京:音乐出版社,1963.

[6]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0.[ZK)]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