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重点人群关爱帮扶方案范文

重点人群关爱帮扶方案精选(九篇)

重点人群关爱帮扶方案

第1篇:重点人群关爱帮扶方案范文

一、工作目标

围绕党和十八届四中全会、体会委十届五次全会、省委第七次藏区工作会、州委十届六次全会、县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把群众工作“六大活动”与维护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深入开展六大活动,围绕“固化成果、提升实效”工作主题。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县,广泛开展募集慈善资金,帮助困难群众,引导发动群众主动参与幸福家园的建设,推进爱心帮扶活动,实现爱心帮扶全覆盖、常态化。

二、具体任务

按照文件要求,继续做好结对户爱心结对工作,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深入亲戚家中了角民情不少于2次,单位责任人联系寺庙看望慰问不少于2次,看望“三无”人员、农村“五保户”、残疾人、重特大疾病患者等困难群众不少于2次,林业党支部深入结对村支部开展工作不少于2次。进行动态结对,动态管理。及时进行心理辅导疏导,并配合学校做好教育工作,帮助解决其遇困难和问题。

三、主体对象

局长为组长。结对帮扶的对象为:色威乡困难户、孤寡老人、孤儿、“三无”人员和“五保户”。

四、实施步骤

2015年1月—2015年月,深入推进爱心帮扶活动。加强与爱心结对孤儿监护人的沟通,关心了解结对认亲孤儿的生活、学习情况,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定期与其相处交流,帮助其疏导心理,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其积极向上,为其创造健康成长的环境和氛围。一是大力推进确保帮扶对象全覆盖,进一步核准孤儿、“三无”人员和“五保户”基本情况,及时兑现落实帮扶资金,切实解决爱心帮扶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扎实高效推进爱心帮扶活动。

五、工作措施

(一)全力确保孤儿帮扶全覆盖。做好孤儿建立档案工作。抓好孤残儿童康复治疗,为孤儿和困境儿童提供帮助,切实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并在全县范围内宣传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因地制宜地推进老年福利事业的发展。加强对符合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条件的寺庙残疾僧尼和困难僧尼普查登记工作。不断完善慈善政策法规。大力支持和培育基层慈善组织,促进全乡慈善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大力开展“爱心慈善月”和“爱心慈善日”活动。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创新筹资机制,做好帮抚单位的协调力度,发挥援建机制作用,搭建爱心慈善平台,与各方沟通顺畅、操作阳光高效的工作制度,规范管理使用爱心帮扶资金。积极发挥志愿者服务队作用,充分展示志愿者新风貌、新形象,建好长期服务困难群众的志愿者队伍,实现爱心帮扶活动由政府引导参与向全社会主动参与转变。进一步健全制度,畅通渠道,基本建立长效机制。

第2篇:重点人群关爱帮扶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及活动意义

指导思想: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精神为指导,以改善人口性别结构,实现人口、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的,从关爱女孩入手,进一步消除农村性别歧视,为女孩生存、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活动意义:由于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高中属于非义务教育,是现行教育政策扶助的空档。发动社会力量,重点对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女孩高中阶段帮扶助学,可以促使她们文化综合素质提高,有利于其健康成长、得到争取高等教育、就业成才等机会。不但可直接帮助计划生育家庭提高政治、经济、社会地位,更有利于转变农村群众的人生观、价值观、婚育观,消除性别歧视,促进性别比整治工作落实,有效推进基层计划生育国策落实,促使人口自身和谐发展,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帮扶对象及帮扶单位

帮扶对象:农村已经落实长效节育措施的计划生育纯女户家庭女孩,其中重点帮扶在校高中生,兼顾家庭生活困难的在校大学生及中专生。

帮扶单位:区、镇所有单位及驻区、镇、所有单位、部门,社团组织,各村(居)委会,国有企事业单位、民营等各类经济组织,欢迎广大干部职工及社会各界人士自愿参与。

三、方法及步骤

(一)方法

1、帮扶方式:采取个人勤务单位结对帮扶形式。

(1)定点帮扶,原则上有扶贫、村建、新农村建设挂点任务的单位完成所在驻村符合条件的帮扶对象;

(2)民营企业、社会各界人士、社会团体和无驻村任务点的单位,由计生部门提供被帮扶人名单及家庭基本情况,采取双向选择方式,确定帮扶对象。

2、助学资金:每学年资助每位女孩1000元,结对三年,直至高中毕业。

(二)步骤

1、确定受助对象(7月30日前)。

以村(居)为主,对本辖区的计划生育女儿户家庭生活、女孩成长、经济收入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收集名单。7月30日前完成摸底和资格确认工作,为帮扶单位提供第一手资料。

2、社会宣传发动(7至10月份)。

充分利用党校、人口学校、计生宣传阵地,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的宣传发动,向全社会发出倡议,动员广大国有、民营、私营企业和个人参与“阳光助学”工程,及时进行典型个案的宣传报道。把计划生育女儿户家庭情况和女孩就学情况进行张榜公示,并号召全社会都来关注女孩的成长,伸出友爱之手,共同帮助女孩成才。

3、办理帮扶程序(8月份)。

采取个人申请、双向选择、单位推荐、组织审核的助学方式。(1)定点帮扶,由被帮扶人提出申请,各村(居)提供推荐帮扶名单,各驻村单位自行决定由单位或单位干部职工个人与被帮扶人签订帮扶责任书,与被帮扶人共同协商制订帮扶计划。(2)民营企业、社会各界人士、社会团体和无驻村任务单位,由所在单位本级计生部门提供推荐帮扶名单,帮扶人及帮扶对象采取双向选择方式确定,然后双方签订责任书并共同协商制订帮扶计划。

4、履行帮扶责任(8月20日至9月5日)。

在确定帮扶对象后,各帮扶单位和个人要切实履行好帮扶职责,确保女孩不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帮扶单位要同被帮扶对象签订合同书,被帮扶人接受资助后,必须完成当年的学业。帮扶单位资金在每年9月1日开学前支付给被帮扶人或其家庭监护人。

5、考核汇总(10至12月份)。

将“阳光助学”纳入到各村(居)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考核管理责任中。为确保“阳光助学”落实实处,每年10月15日前以村(居)为单位汇总“阳光助学”落实情况,12月25日由镇计生办汇总后报区人口计生委。

四、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各村计生领导小组和各帮扶单位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开展“阳光助学”的重大意义,把它作为服务“三农”、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放在突出位置,制定好落实方案,明确责任人。各地每年的9月5日前举行一次大型“阳光助学”公益宣传活动。

2、建立进入、退出机制,规范管理。

以女孩考入高中第一学年为进入时限,以三年为一个帮扶时段;如现其已读高中,则以今年9月1日为进入时限,到高中毕业为一个帮扶时段。高中毕业则退出;再转入帮扶另一个对象。对考出大学(含职大和大专)的原则上由帮扶单位和个人视情况决定是否继续帮扶助学。各村(居)要如实提供第一手资料,镇计生办要按照一人一档的原则建立“阳光助学”档案,内容包括计划生育女儿户家庭基本情况调查表、助学责任书、助学计划书等内容;档案统一保存在镇计生办。

第3篇:重点人群关爱帮扶方案范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中全会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市委“十项利民行动”落到实处,并以此为契机组织全市团员青年用志愿服务送温暖的方式帮助失业困难青年、特困家庭学生、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众过好节、越好冬,使他们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新年,团市委决定,在元旦、春节期间开展“真情助困进万家”全市团员青年送温暖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明确责任

妥善安排困难群众越冬和过好元旦、春节,是当前各级党政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此,各级团组织要高度重视,把“真情助困进万家”活动作为团组织发挥党的助手、生力军作用的重要体现,组织全市团员青年用志愿服务的方式帮助失业困难青年、特困家庭学生、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众迎佳节、过暖冬,用团员青年的实际行动把市委、市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怀和帮助送到千家万户。要把组织团员青年开展“真情助困进万家”活动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主动配合党和政府做好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工作,做好引导青年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的工作,以实际行动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二、主要内容

1、实施“共青团牵手扶贫帮困工程”,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解困。按照全省统一要求,深入开展“千名团干部牵手千贫困生,千个团组织牵手千个贫困户”活动。通过“一助一”、“多助一”的帮扶形式和结对帮扶、接力救助的方法,开展助困、助学、助老、助残“一送四助”活动,将“共青团牵手扶贫帮困工程”落到实处。“两节”期间,各级团组织要采取组织团员交纳特殊团费、号召青年捐款、发动单位及社会力量献一份爱心等办法,筹集救助资金,自选帮扶对象,购买帮扶物资送到贫困生和贫困户手中。每名贫困生助学金不低于200元的标准,每户贫困家庭按“五个一”标准开展帮扶,即为每个困难家庭送一件棉衣、一袋米、一包药、一箱水果、一个爱心包,切实解决困难群众冬季穿衣、吃饭、治病的实际困难。全市实现1000对的帮扶任务,团市委将为每户受助家庭建立帮扶记录档案,并动员社会力量直接救助300个贫困生和贫困户。

2、开展青年志愿者“爱心传递”活动,切实为困难群众筹集助困物资。各级团组织要针对城市低保户、孤老病残、贫困青少年等困难群众开展“爱心传递”活动,号召广大团员青年发扬奉献精神为困难群众献爱心。通过各级团的组织渠道,将千家万户剩余不用的物资收集,捐赠给急需帮助的困难群众。学校团队组织要号召高年级学生将用过的书本、学习用品捐赠给低年级困难学生,循环使用;企事业单位要组织动员广大团员青年,将家庭剩余、闲置并有使用价值的物资,捐献给困难群众。1月5日-20日,全市将开展一次集中募捐活动,号召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捐赠旧衣物、旧家电、生活日用品、学习用品及食品、水果、药品等助困物资。团市委将于1月28日举行全年青少年送温暖“爱心传递五个一”行动集中服务日活动。

3、完善“4321”扶贫帮困服务体系,积极为弱势群众提供多方面服务。2008年初以来,团市委把扶贫帮困工作作为7件大事之一,构建起“4321”服务体系。“两节”期间,要充分发挥“4321”服务体系作用,为弱势群众提供学习、生活、就业、创业、维权等多方面的服务,以用工信息、提供领办创业项目、发放青少年维权卡的形式解决人民群众的具体困难。各县(市)、区青年中心要用工信息,提供创业项目,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各社区青年志愿者“爱心超市”要发放扶贫解困物资,解决困难群众实际生活问题;各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青少年法律援助中心要为困难家庭送法入户,处理好困难青年的工作,积极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三、具体要求

1、提高认识。团员青年“真情助困进万家”送温暖活动是2008年团的开局工作,是团组织帮助弱势青年群体和困难群众的一个重要载体。各级团组织要把开展“真情助困进万家”活动作为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团的工作能力建设的具体措施,高度重视,制定周密细致的活动计划,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好活动的落实推进,实现2008团的工作开门红。

2、突出重点。要把筹措帮扶资金和物资工作作为重点,每个城区要募集1000件各类物资,市直各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普遍开展一次“爱心传递”活动,使全市受助困难下岗青工人数达到1000人以上。各单位要在1月21日前将青年志愿者“爱心传递”活动筹集到的过冬物资统一送到团市委(请各单位提前联系),集中为困难群众发放,在春节前后全市形成活动高潮。

3、重在基层。要结合实际情况,集中力量解决几项困难群众急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要立足基层,动员团员青年深入千家万户,从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活、工作、学习的具体事、小事入手,多做能够解决问题的实事,以本单位的小稳定促进全社会的大稳定。要在经常化上下功夫,团市委将统一印制“团员青年爱心帮扶卡”,作为考核帮扶工作的依据。

4、抓好宣传。要充分发挥各种新闻媒体的社会动员作用,通过引导新闻媒体对团员青年“真情助困进万家”送温暖活动宣传、报道,提高全社会对弱势青年和困难群众的关注和帮助,号召更多的团青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送温暖活动。请各单位于1月30日前,将活动信息和图片报团市委宣传部。

附:1、“团员青年爱心帮扶卡”     2、青年志愿者“爱心传递计划”募捐物资登记表 共青团***市委员会办公室

2008年1月4日

主题词:宣传工作

送温暖

通知 知 共青团***市委员会办公室

2008年1月4日印制

共 印:80份。 2008年送温暖集中活动安排

一、活动名称

全年青少年送温暖“爱心传递五个一”行动集中服务日

二、时间及地点

2008年1月28日,市纪检委大会议室。

三、参加人员

市委主管领导;团市委领导;青联委员代表;受助困难家庭代表300人。

四、主要内容

1、青联代表捐赠助学金;

2、企业代表捐赠药品;

3、宣读受助家庭名单;

4、发放“爱心包”150个(助学金、助困物资、药品、用工信息、维权卡);

5、受助代表讲话;

第4篇:重点人群关爱帮扶方案范文

一、加强领导,明确任务

我局党组非常重视为民办实事的惠民工作,年初将此项工作列入年度工作重点,纳入单位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一是落实领导责任。成立了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其他领导任副组长的民生工程工作领导小组。二是落实部门工作责任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党办和工会办公室人员为成员,工会主席为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负责具体承办扶贫和“挂包帮”及“富民惠民、改善民生”等相关工作。

二、制定规划,组织实施

我局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扶贫和“挂包帮”号召,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所需,听取群众呼声,帮助群众解决具体困难。为此,局党政领导专题召开了扶贫和“挂包帮”工作会议,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下达年省、市民生工程目标的通知》(广委办〔〕24号),《关于印发市“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考评内容的通知》,《中共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市领导和市级部门定点联系帮扶贫困村工作的通知》(广委办〔〕2号),市惠民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市年民生工程目标任务考核办法》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对如何开展扶贫和“挂包帮”等民生工程工作提出了具体意见和工作安排,研究确定了全系统扶贫和“挂包帮”工作方案。与市政府办公室联合制定了对定点联系村岳池县龙神庙村年帮扶方案;与市委统战部联合制定了帮扶区恒升镇果子村三年规划。同时,局领导多次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上半年,市局局长龚勇兵在侯晓春市长的带领下,与相关人员一起深入岳池县龙神庙村了解情况,研究解决脱贫办法。同时,深入区恒升镇果子村了解该村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情况,与当地党政、村社干部一道分析贫困原因,出主意想办法,寻找致富措施,并与统战部一同制定出本年度对口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困难,实实在在为民办实事。

(一)积极开展“三关爱一服务”送温暖活动。在年春节期间,市局局长带领包村干部一道分别深入到区恒升镇果子村和岳池县龙神庙村了解农民生产生活情况,实行本局科级以上干部与贫困农户结成帮扶对子,采取入户走访的方式与帮扶对象进行面对面交流和沟通,深入了解贫困农户的疾苦。在区恒升镇果子村,我局领导送去科级以上干部为帮扶对象资助的帮扶款6900元,为岳池县龙神庙村送去职工捐款11200元作为党员发展基金,并分小组走访了贫困农户,了解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高考前夕,为鼓励考生以良好的心态考出优异的成绩,我局为对口帮扶的4名品学兼优的高三学生表示了慰问,送去现金4000元,其中2000元属市局领导个人捐款。“七一”前夕,市局领导带领相关人员到帮扶村看望慰问了贫困党员。在年春节和“六一”期间,市局党组带领局工、青、妇及党办负责人到浓洄敬老院、市民政福利院及翰林小学看望慰问了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和孤残儿童,给他们送去了现金

和生活日用品。

第5篇:重点人群关爱帮扶方案范文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立足民政主责主业,落实落细疫情防控举措。

持续组织各级网格员依托村(社)、结合邻里互助、借助社会力量通过主动发现和电话、微信、入户等方式,掌握“一老一小”特殊困难群众的身体、精神、生活状况和防控物资等需求,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全区共摸排各类困难老年群体约2.47万人,各类儿童约1.28万人。

一是兜牢社会救助底线民生保障。及时下拨疫情期间乡镇(街)临时备用金100万元,对生活困难人员实行直接救助和先行救助。放宽临时救助申请限制,对因探亲、旅游、务工等原因在非户籍地出现基本生活严重困难的流动人口直接实施临时救助。1-5月份,临时救助943人次160.28万元。优化简化审批程序,对于新申请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对象暂缓开展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民主评议和公示等工作,符合条件对象直接纳入社会救助范围。1-6月份,新增城市低保对象52户96人、农村低保对象361户831人、特困供养人员88人。持续向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孤儿发放价格临时补贴,3月将孤儿纳入发放对象,同时发放标准提高一倍。1-4月,发放13.12万人次777.67万元。二是做好老年群体疫情防控工作。及时对全区养老机构实施临时封闭管理,果断切断疫情输入渠道。将养老机构、社区康养中心纳入社区(村组)防控网格化管理,实行社区防控和养老机构防控双重管理,按照属地管理责任全面落实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的委托照料服务,建立定期探访制度,切实做好老年群体保障和民政领域疫情防控工作。三是开展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城市困难群体帮扶关爱专项行动。出台《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城市困难群体帮扶关爱工作专项行动方案》,全面开展排查对象摸底,加大辖区内廉租房、公租房排查走访力度,建立困难人员清单、包保责任清单、保障措施清单,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救助范围,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保障到位。四是筑牢社区联防联控严密防线。加强社区防控网格化、地毯式管理,发动机关下沉人员、志愿者配合社区做好小区封闭管理工作,深入社区居民家庭,摸排重点人群,登记人员信息,守好疫情防控“第一道关口”。区民政局积极参与三里桥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期间,全区累计发放防护口罩约13万只、消毒液约1.6万斤、消毒酒精约0.4万斤,温度计约100支、测温枪约90把、大米约3.53万斤、食用油约0.8万斤,面约0.34万斤,还有肉、鸡蛋、蔬菜等。疫情期间婚期延期约1500余起,简办丧事约300余起。

(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兜牢社会救助保障底线

一是聚焦脱贫攻坚,强化兜底保障。出台《区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实施方案》,密切关注未脱贫和返贫致贫风险高人口、低收入困难人群、潜在救助对象基本生活状况,及时将符合条件的纳入社会救助范围;按月开展动态信息比对,落实落细民政兜底保障政策,切实做到兜准底、兜住底、兜牢底、兜好底。3月底将符合条件的85名未脱贫人口纳入兜底保障范围,4月底将5名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重疾重病对象纳入低保。二是聚焦困难群体,完善体制机制。出台《建立区特殊困难群体关爱帮扶长效机制实施方案》,落实帮扶责任人和帮扶联系人。开发应用特殊困难群体关爱帮扶管理服务系统,初步形成人员信息采集准确完整、更新及时、实时监测的共享平台。为三级特殊困难群体配备一键呼叫设备,掌握生活轨迹,开展及时、高效、精准帮扶。目前,全区共摸排特殊困难群体602人,其中一级361人,二级203人,三级38人。三是聚焦群众关切,强化专项治理。持续深入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工作,完善低保对象认定办法,加大低保对象核查力度,定期跟踪保障对象家庭变化,严把低保申请、调查走访、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民主评议、张榜公示等审核审批程序,形成保障对象有进有出、补助水平有升有降的动态管理机制。1-6月,农村低保动态调整取消482户908人、提标182户420人、降标48户103人。

1-6月,发放农村低保对象11492户21555人4876.1万元;发放城市低保对象2367户3852人1082.62万元;发放特困供养对象7204人3288.7万元;发放22442人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791.08万元;发放散居孤儿(无集中供养的孤儿)322人202.86万元,对我区40名满18周岁的在校大学生且享受社会散居孤儿待遇的每人发放1万元;救助流浪乞讨人员74人次29万元。

(三)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构建多元养老服务体系

一是社区康养中心建设有序推进。望城街道七里站社区康养中心和清水河街道清水河社区康养中心已开工建设,将于6月底完成室内装修工程;望城街道安丰社区康养中心建设用房已完成选址。二是切实提高特殊困难群体集中养护能力。新增床位180张的三十铺镇原枣树小学失能半失能人员集中养护点和椿树镇原朱庵小学失智人员集中养护点改造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完善相关配套设施,6月底可入住。三是养老产业项目加速发展。谋划政府性投资项目5所,总投资3.35亿元,目前已完成8所特困供养机构提升改造,2所社区康养中心项目已开工,2所社区康养中心已完成选址;谋划社会投资重大养老项目4所,总投资20.9亿元,其中如龙颐养产业园康养中心已完成投资额2.5亿元,万兴颐熙园已完成投资额0.6亿元,蓝溪康养中心已完成投资额1.5亿元。四是积极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发放低收入老人养老服务补贴和失能老人护理补贴4681人561.72万元。五是开展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建设暨安全管理工作督查。组织部分乡镇对全区特困人员供养机构(含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已经备案的社会办养老机构进行互查,通过实地检查、查阅资料、随机座谈等了解老人们吃、住、医等,督查结果作为补贴发放依据。

(四)创新推动社会治理,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一是扎实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积极申报清水河街道刘园社区作为全省第二批智慧社区试点单位,已完成60余万元硬件设施建设,正在加快录入居民信息和部门数据的连接。认真清查2007年以来社区用房配备情况,已交付社区用房面积达4.88万平方米。二是“三社联动”有序开展。引进社会服务机构进驻清水河街道刘园社区,承接市级“三社联动”项目,稳步有序开展社区服务类公益创投活动,通过搭建社区社会工作服务平台,提升居民满意度和幸福感。积极引导社区社会组织备案,今年新增备案9家。三是开展社会组织信用督查。以社会组织年检为契机,联合教育、应急、消防等部门开展全区社会组织信用督查,健全社会组织执法监督体系,推进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全面实行社会组织年检网上办公,进一步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简化办事流程。四是志愿服务活动稳步进行。1-6月,实名认证志愿者16.27万人,注册团体684个,项目6518条,记录时长177.84万小时,疫情期间补录项目341条,记录时长16.08万小时,在疫情防控期间发挥了有力作用。

(五)加快落实惠民政策,提高社会事务规范管理水平

一是地名工作有序推进。配合公安部门做好中心城区门楼牌工作,按时完成前六个批次任务包的采集和审核工作。做好区境内市中心城区道路标准名称变更、路牌更新设置和南山新区路牌更新设置工作。推进地名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第一批次区新增、变更、消失地名录入全国地名管理平台。二是殡葬领域深化改革。1-5月,火化遗体2092具,占市下达火化任务参数46.93%。加快推进公益性公墓建设,统筹推进疫情期间清明祭扫工作。三是婚姻登记优化服务。有序完成疫情期间及“520”特殊日的应急处置,截止6月9日,共办理结婚登记2730对,补发结婚登记1081对,离婚登记732对,补发离婚登记58对,受理各类婚姻档案查询事项506件。四是收养工作规范开展。依法规范收养,严格把关审核。共办理收养登记1件。

党风廉政、党的建设以及区级重点工作等工作有条不紊开展。

二、下半年重点工作安排

一是稳步推进特殊困难群体关爱帮扶长效机制。总结、完善、推广特殊困难群体关爱帮扶经验、做法,扎实开展城市困难群体关爱帮扶专项行动,综合运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联系帮扶等措施,持续做好特殊困难群体、城市困难群众关爱帮扶工作,以社会救助为切口,用足用活救助政策,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基本民生保障双线发展。

二是全力完成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目标。聚焦脱贫攻坚兜底线,聚焦特殊群体谋福利,聚焦群众关切优服务,通过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保障性扶贫措施,确保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贫困家庭全部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助推全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三是全方位扎实提升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水平。完成今年3个社区康养中心建设任务并投入运营,研究制定《区养老机构管理办法》,积极开展智慧民政和智慧养老平台建设,继续实施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扎实推进特困供养机构基础设施提升改造。

四是加快推进公益性公墓建设。制定出台全区公益性公墓规范管理办法,规范公益性公墓建设管理,严禁公益性公墓违规销售行为。持续深入开展殡葬领域硬化大墓、活人墓和宗族墓地等专项整治,完善扩大惠民殡葬保障范围,提升殡葬服务水平。力争到2020年底,每个乡镇建有1座农村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1座区级城市公益性公墓。

第6篇:重点人群关爱帮扶方案范文

一是开展“乡村一体化”便民服务。由街道镇乡设置接待办公室,对群众申办事项实行首问负责制和五日承诺制。二是建立动态管理的民情档案。组织村(社区)干部、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定期入户走访,建立民情档案11.8万份。三是完善“五会”民主议事制度。每半个月召开一次民情调研会,每月召开一次意见汇总会,不定期召开项目论证会,不定期召开推进协调会,每半年召开一次监督评议会。四是村社区、街道镇乡每月逐级向上汇报一次群众反映的问题,区委每两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研讨解决问题,街道镇乡、村社区每月逐级向下通报一次问题办理情况。

(黔江区委组织部周涛)

北碚区:拓宽社区党组织服务渠道

一是推行“设岗定责”。通过建立“扶贫帮困、公益服务、治安维护”等十类岗位,组织社区无职党员自主认领至少一个岗位,目前已认岗1588个。二是开展“结对帮扶”。组织1500多名社区党员干部与下岗职工、困难户、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家庭结成对子,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一万余次。三是搭建“三爱平台”。建立爱心银行、爱心超市、爱心医疗平台,困难群众每月可免费领取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享受免费看病、拿药。(北碚区委组织部)

江北区:加大学习贯彻四项监督制度力度

一是创新载体广泛宣传。各街镇、村社采取过组织生活、办专题宣传板报等方式,宣传学习四项监督制度。将四项监督制度编印成书,机关干部在进门入户时向农村干部群众宣讲发放,目前已发放5000余册。二是整合资源重点报道。“江北新闻”连续一周在黄金时段播报四项监督制度内容,使两万人次受到教育;在江北网开辟四项监督制度专栏,点击量超过6000次;在《江北组工信息》刊载党组织和个人学习心得和相关文章14篇。三是组建小组巡回宣讲。区委组织部组织四个宣传培训小组,分赴12个街镇开展四项监督制度的宣传教育工作,参学受训人员超过1500人。(江北区委组织部)

潼南县:加强“志愿村干部”队伍建设

明确选配性质。“志愿村干部”选配对象是在镇街范围内的“两新”组织业主和经营管理骨干、种养殖大户或其他经济能人等。严格选配标准。对企业业主或其他经济能人是否加入“志愿村干部”队伍坚持个人自愿原则,引导经济能人发挥优势,积极参与村级事务。规范选配程序。“志愿村干部”主要担任村“两委”负责人副职、委员、助理等职务,一般采用聘任制的方式。目前,“志愿村干部”人数已达73人。

(潼南县委组织部)

忠县:促进“三项制度”落地生根

举办专题培训班,集中对村(社区)干部、大学生“村官”、驻村干部进行落实“三项制度”业务培训,定期召开“三项制度”经验交流会。利用“村村通”广播开办专题讲座,利用大小会议讲解,发动乐队编辑节目表演,创办板报,发放宣传单,发送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灌输式地宣传“三项制度”,让群众进一步加深对“三项制度”重大意义、具体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学会通过“三项制度”求解难题和反馈意见。

(忠县县委组织部)

渝北区:“三联三送”开展结对帮扶

第7篇:重点人群关爱帮扶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扶贫开发战略思路和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围绕省委把握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总体要求,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手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把扶贫攻坚作为全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破口,坚持引领发展、服务群众、转变作风、锻炼干部,努力实现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为促进我县追赶跨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

(一)到2019年,被帮扶贫困村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培育1—2个骨干致富增收产业,村级班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和民主管理能力得到加强。

(二)到2019年,被帮扶的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观念明显转变,收入明显增加,增收致富能力明显增强,稳定实现“三好、两富”目标。

(三)全县每年完成2000人以上的脱贫解困任务,2019年提前实现贫困村和片区贫困县“脱贫摘帽”,让全县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三、建立联系帮扶制度

(一)建立县级领导联系乡镇扶贫攻坚制度。实行1名县级领导联系1个乡镇扶贫攻坚工作。分乡镇建立扶贫攻坚督导工作组,督导工作组组长由联系乡镇的县级领导兼任,成员由联系该乡镇的州级部门(单位)分管领导、县级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和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组成。

(二)建立县以上部门帮扶贫困村制度。整合省、州、县级帮扶部门力量,统筹安排驻村帮扶全县35个贫困村(具体见附件1)。帮扶部门向贫困村派驻驻村帮扶工作队,驻村帮扶工作队的队长由帮扶该村的州级部门分管领导或县级部门领导担任,副队长由乡镇党委班子成员担任,队员由帮扶部门的驻村干部、联系该村的乡镇干部等人组成,做到贫困村全覆盖。

(三)建立贫困户帮扶制度。按照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到村到户的工作要求,采取一帮一、一帮x等方式开展结对帮扶。以贫困户为基本单元落实帮扶责任人,实现全县各村所有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由省、州、县帮扶部门的干部和乡镇、村、组干部及当地有帮扶能力的党员负责帮扶。县级领导干部每人帮扶不超过3户,科级干部每人帮扶2-3户,机关一般干部帮扶1—2户,村(组)干部党员、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人员每人联系至少1户。

(四)建立社会爱心人士参与贫困户帮扶制度。结合社会扶贫工作,积极搭建县籍在外成功人士、爱心企业家等社会帮扶力量“点对点”结对帮扶贫困户平台,探索开展帮扶贫困家庭、资助贫困学生等活动。

四、督导工作组、帮扶部门和驻村帮扶工作队职责

(一)督导工作组职责。督导工作组负责乡镇贫困村帮扶计划制订和任务落实。

1.组建驻村帮扶工作队。衔接、协调帮扶部门和乡镇,组建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落实好驻村帮扶干部驻村工作。工作队组建工作于9月5日前完成并进驻帮扶村开展工作。

2.指导编制帮扶规划。立足村组实际,分析致贫原因,找准脱贫思路,制定贫困村帮扶规划、贫困户帮扶方案和具体工作措施。贫困村帮扶规划、贫困户帮扶方案编制于9月25日前完成并经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和联系乡县级领导审定确认签字后,上报县委组织部和县民政和扶贫移民局。

3.定期调研指导。督导组每月到乡镇调研指导工作1次以上,跟踪了解联系乡镇工作情况,帮助协调解决突出问题,统筹协调部门(单位)做好驻村帮扶工作。

(二)帮扶部门(单位)职责。帮扶部门要将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与“双联”“挂包帮”、对口定点扶贫等工作结合起来,加强本单位本部门精准扶贫工作组织领导。

1.选派驻村干部。各帮扶单位指定1名分管领导负责与被帮扶村、户和有关单位沟通联络,至少选派1名优秀干部到贫困村驻村工作,每批次驻村工作时间不得少于2年。

2.定期研究驻村帮扶工作。县级部门负责确定1名驻村干部,掌握驻村干部的工作情况,落实驻村工作经费,协助争取帮扶项目和资金,发动本单位和下属单位干部职工支持驻村干部开展工作。单位一把手要定期听取驻村干部工作汇报,每半年至少1次到驻点村调研指导。单位分管领导负责组织协调,每季度开展1次调查研究、解决1—2个突出问题。

3.关心关怀驻村干部。驻村干部在派驻期间派出部门(单位)原则上不抽调或安排其他工作。积极帮助驻村干部及其家庭解决实际困难,确保驻村干部后顾无忧、扎根基层。

(三)驻村帮扶工作队职责。

1.宣传方针政策,组织发动群众。积极宣传党和国家各项扶贫政策、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积极了解掌握群众思想动态,积极帮助群众转变观念、增强发展意识,积极组织动员群众创业增收、脱贫致富。

2.进一步摸清底数,找准致贫原因。在建档立卡信息管理平台系统数据的基础上,再次进村入户,切实摸清贫困户底数,找准致贫原因,为帮扶措施落到实处打下坚实的基础。驻村帮扶工作队将收集的准确信息汇总后,于9月15日前报所在乡镇(场),各乡镇(场)将全乡基本情况汇总后,经主要负责人签字确认后于9月20前将数据上报至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

3.建立帮扶台帐,开展结对帮扶。通过调查研究,及时找准和发现问题,收集民意并掌握干部群众对发展的意见,建立帮扶工作台帐。协助村委对贫困人口进行精准识别,做好贫困农户建档立卡工作。驻村工作组成员要做好派出部门党员干部职工包户帮扶工作的沟通、联系、协调工作。

4.指导编制实施扶贫规划。指导驻点村立足实际,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帮扶责任,落实帮扶措施。按照“规划到村、帮扶到户”原则,帮助村“两委”科学制定并组织实施扶贫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贫困村帮扶规划和贫困户帮扶方案于9月20日前完成并报督导工作组,经督导组审核签字确认后统一上报。

5.帮助协调衔接落实项目。在积极动员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同时,根据贫困村的实际和需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发展资金,争取帮扶项目,并动员和引导群众参与规划制订、项目实施和工程监管,积极增加农户收入,壮大集体经济,如期实现脱贫目标。

6.加强技能培训,提高致富能力。积极组织动员贫困群众参与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开展劳务输出。因地制宜助推驻点村特色产业发展,提高贫困户经济效益,帮助培育致富带头人。

7.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协助上级党委、政府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指导村“两委”全面推进“四议两公开一监督”,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升服务效能,提高村级民主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协助村“两委”抓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时化解矛盾,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增强村“两委”凝聚力和战斗力。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驻村帮扶工作的管理和考核。全县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县直机关工委、县民政和扶贫移民局共同对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进行指导协调、组织实施和督促检查。建立完善驻村干部教育培训、管理考核、保障激励等规章制度,建立驻村干部档案,及时向驻村帮扶部门反馈驻村干部工作情况。将驻村帮扶工作纳入派出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工作目标考核,每年进行一次考评和基层群众满意度测评,对未完成年度扶贫开发工作任务的部门实行目标考核“一票否决”制。全县每2年进行一次评比,对帮扶工作成效突出的部门和驻村干部进行表扬,对完成驻村帮扶任务特别优秀的干部加强培养使用。

(二)严格驻村工作队员选派条件和待遇落实。驻村工作队员选派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专业素养强、有改革创新精神、农村经验较丰富,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热心扶贫工作、吃苦耐劳、办事公道、身体健康,现任科级及以下职务的干部。干部驻村期间,其行政关系、工资和相关待遇在原单位不变。派驻部门要按照省委组织部《关于明确干部挂职工作期间有关待遇的通知》规定,给予派驻人员一定误餐、交通和通讯等补贴。

(三)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根据村组贫困程度和贫困人口规模以及年度脱贫解困任务,县委政府创新金融扶持和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机制,县财政局、县民政和扶贫移民局等单位统筹安排中央、省、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加大对贫困村的项目和资金安排倾斜力度,各帮扶单位除用好财政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及其他财政资金外,要积极筹措帮扶资金。

第8篇:重点人群关爱帮扶方案范文

近年来,*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党员群众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生活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制约,仍有一部分党员群众生活处于贫困状态。建立结对帮扶困难党员群众制度,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客观需要,是进一步推进和谐*建设的必然要求,对促进全区三个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区机关各部门、各社区居都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好此项工作,努力在全区形成为基层服务、为党员群众服务的生动局面。

一、参与帮扶人员及对象

参与帮扶人员:*区办事处机关各部门全体工作人员、社区全体工作人员。

帮扶对象:低收入家庭的困难党员和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困难群众(低保户)。

二、结对帮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通过政治上关怀、思想上关心、精神上激励、物质上帮扶,建立健全责任明确、措施有效、制度完善、保障有力的工作机制,帮助生活困难党员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摆脱贫困状态,不断增强社区党组织和居民委员会对社区居民的亲和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弘扬关爱之风,促进社会和谐。

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帮扶对象的主体地位。帮扶过程中要尊重被帮扶人的意愿,为他们创造条件,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

2、坚持精神激励与物质帮扶并重,切实解决困难党员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努力激发他们的生活热情,帮助解决困难,增强他们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

3、坚持统筹兼顾,做到党内关怀帮扶与关心帮助困难群众有机统一。始终把帮助生活困难群众放在第一位,通过结对帮扶,强化党员宗旨意识,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4、坚持分类指导,确保工作取得实效。从不同类型帮扶对象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努力实现帮扶工作对困难党员和生活最低保障线以下群众的广泛覆盖。

5、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探索新方法新途径。注意研究新情况,总结和推广新鲜经验,使结对帮扶工作始终符合时代要求和广大党员群众的新期待。

三、结对帮扶制度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1、摸清困难党员群众底子。各社区要对困难党员进行一次认真摸底调查,确定帮扶对象。对已经脱困的党员,不再安排联系帮扶,过去没纳入困难党员范围,生活确有困难,要安排帮扶。对社区的低保户要实现帮扶全覆盖。

2、结成帮扶对子。社区全体工作人员都要参加结对帮扶工作,根据社区具体情况,每人联系帮扶1户或几户。办事处机关各部门原则上按照《关于调整区党政领导干部和区机关部门联系社区工作安排的通知》(中岐委[*]9号)中,各部门对口帮扶联系点社区的困难党员群众。负责联系两个社区的部门,可有所侧重,重点帮扶困难户较多的社区,要将机关每个工作人员安排到社区各个联系组之中。

3、制定有针对性的个体帮扶计划。根据每个帮扶对象的具体特点,开展联系帮扶工作。对存在“等、靠、要、怨”等思想的帮扶对象,重在思想引导。从转变思想观念入手,帮助其摒弃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等陈旧思想,启发他们增强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对因老、因残、因病、因灾等原因导致的困难党员,重在生活救助。通过采取雪中送炭式的生活性扶助措施,帮助他们解燃眉之急,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增强脱贫的信心和勇气。进一步发挥好最低生活保障和“爱心超市”等我区已有的救助机制作用,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救助困难党员和群众。对缺技术、缺资金、缺信息、缺岗位等原因导致的困难党员,重在生产扶持。指导帮扶对象积极参加再就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提高创业和再就业的本领。社区要建立信息制度,将培训、就业岗位等信息,定期给帮扶对象,引导促进他们就业,加快脱贫步伐。

4、结对帮扶要切实做到“四个一”的工作目标。即:每一名办事处机关和社区在职工作人员至少有一个特困家庭作为结对联系帮扶对象;社区人员上门看望帮扶家庭每季度至少一次;每年给帮扶家庭送温暖至少一次;为每个帮扶家庭在“艰苦创业、安居乐业、完成学业”等方面至少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5、整合各方资源,拓宽帮扶渠道。各社区要深入开展共驻共建活动,引导驻社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界热心人士关心社区困难群众,为他们开展帮扶献爱心活动牵线搭桥。通过与各单位党、团、少先队等组织开展共建,上门慰问、服务等活动,多渠道,多途径帮扶困难群众。机关部门联系人,可以通过联系资助单位或热心人士,争取上级对口业务部门扶持等多种途径关爱帮扶对象,不断拓宽帮扶渠道。

第9篇:重点人群关爱帮扶方案范文

《中国扶贫》:在烟台这样一个东部沿海较发达城市,扶贫开发不是主要任务,当前烟台的贫困状况如何?

张绍冰:由于受自然禀赋、区位条件、疾病灾害等因素制约,全市仍有少数贫困村庄、贫困群众缺少产业项目,缺少致富门路,就医难、上学难,渴望得到关爱和援助。按照省定扶贫标准,目前全市还有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277个,贫困户27998户、贫困人口45201人。

《中国扶贫》:面对这样的贫困状况,烟台市对打好脱贫攻坚战进行了怎样的安排部署?

张绍冰:烟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调整充实了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负总责,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靠前指挥,43个部门一把手任成员积极参与;采取新增编制、抽调人员集中办公等措施,健全加强工作机构,市级和12个有扶贫开发任务的县(市、区)也迅速成立专门工作机构。47个脱贫任务重的镇(街)全部健全工作机构,128个镇(街)配备扶贫专职工作人员。277个省定贫困村全部配齐“第一书记”,派驻了工作组,全市形成了上下贯通的指挥作战体系,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同时,市、县、乡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状,密集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起脱贫攻坚责任体系。今年以来,市级层面先后出台80余份政策文件,编制了27个专项实施方案,形成了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出台《县级党委政府扶贫开发成效考核办法》,并纳入全市“三考核两上榜”考评,建立了严格的考核评价体系。以任务倒逼落实,以时间倒逼进度,精准绘制脱贫攻坚作战图,实行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强力推进、按图销号,构建了脱贫攻坚总体设计和制度保障体系。

结合全市“十三五”时期总目标,我们瞄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主攻方向,实施脱贫攻坚“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到2017年底,所有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全部脱贫“摘帽”,贫困户、贫困人口全部“销号”;第二步,到2018年,巩固扩大脱贫成果,脱贫人口生活进一步改善;第三步,到2020年,按照全面小康标准,提升脱贫人口生活质量,和全市人民一道共享幸福美好生活。

《中国扶贫》:在帮助贫困人口脱贫增收上,烟台采取了哪些措施?

张绍冰:我们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采取超常力度和超常举措,因村因户施策,逐一制定精准化、个性化帮扶方案。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多方面入手,积极推动各项扶贫措施彻底覆盖、万全周密、精准落地,积极探索东部沿海地区脱贫攻坚新模式。

一是强化产业支撑。实施特色农业扶贫,支持贫困村、贫困户依法流转土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实施乡村旅游扶贫,让贫困群众“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增加收益。实施农村电商扶贫,搞好农村电商、网店、微店的布局,抓好电商培训和示范推广,帮助贫困人口借助电商平台摆脱困境。实施光伏发电扶贫,帮助有条件的贫困村、贫困户建设光伏项目,特别是向无劳动能力、无资源的贫困户重点倾斜,让他们得到长期稳定收益。截至第三季度,全市扶贫工作重点村规划实施项目370个,总投资1.28亿元,带动扶持贫困人口8500余人。

二是完善民生保障。老弱病残贫困人口占全市贫困人口的80%,这些“无业可就、无力脱贫”的人群是脱贫攻坚的最大难点。我们通过实行土地托管、畜禽托养、土地经营权入股等形式,吸纳贫困户加入专业合作社,获得租赁收入。发挥道德教育、村规民约、司法干预等作用,充分利用“四德榜”,树立道德榜样,引导子女自觉承担赡养义务。建设农村幸福院、日间照料中心等,对子女无能力赡养或无儿无女的贫困人口实行集中供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推行“邻里互助养老”,请邻居关心照顾贫困人口。实施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慈善捐助等救助措施,帮扶因病致贫人口尽快康复。确实无法帮扶解决的,实施扶贫、低保两线合一,纳入农村社保兜底保障。

三是加大资金支持。出台关于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支持脱贫攻坚的配套政策文件,规定涉农资金统筹范围,明确“部门行业资金20%以上用于扶贫”,建立了将资金统筹整合工作纳入扶贫开发成效考核的监督机制。银监分局、人民银行、市扶贫办密切联系实际,分别牵头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扶贫的文件,坚持各有侧重,互为补充,为我市金融扶贫特别是小额扶贫信贷工作提供了科学的政策依据和规范的操作方法。目前,各金融机构正在加紧开展贫困户、扶贫生产经营主体融资需求摸底调查,明确由镇级银行承担负责授信评级、融资对接和信贷管理等“包干服务”,加快小额扶贫信贷的授信或发放工作。

四是开展社会扶贫。我们向全市《脱贫攻坚战倡议书》、《慈善捐款倡议书》,号召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广大群众积极踊跃投身扶贫开发事业,形成全社会齐心协力抓扶贫的工作格局。广大工商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涌现出一批工商企业主体积极参与强力助推脱贫攻坚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开创了工商资本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生动实践,为全市扶贫开发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我们还发挥工青妇、派、无党派代表人士和爱国华人华侨作用,定点联系帮扶农村贫困人口,积极开展上门送温暖送爱心活动,用实际行动支持贫困村发展经济,帮助贫困群众改善生活条件。慈善总会组织“爱心捐助”,设立扶贫专户接收捐赠,明确全市筹集“爱心捐助”资金50%用于扶贫救助。截至目前,全市爱心捐助资金9654万元,已有1.1万人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获得救助。全市上下形成了全员参与、奉献爱心的浓厚氛围,关注扶贫、支持扶贫、参与扶贫的爱心情暖港城大地。

《中国扶贫》:烟台在脱贫攻坚上采取了针对性很强的措施,烟台是如何保障这些措施真正得到落实,见到实效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