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股票投资笔记范文

股票投资笔记精选(九篇)

股票投资笔记

第1篇:股票投资笔记范文

一、支付对价的理论分析

支付对价是股权分置改革的新生事物,是一种新型的会计事项,现行会计制度对此没有做出规范。因此,必须把支付对价与股权分置的历史和现状结合起来进行剖析,找出其本质以作为会计处理的依据。

1.支付对价是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的违约赔偿。根据《证券法》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股票上市交易必须报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的股票经核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即获得股票上市流通权。但对于发起人股份(无论是国有股还是社会法人股、自然人股等非国有股),则应在招股说明书中载明“暂不流通”。非流通股股东在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和上市时明确其持有的股份“暂不流通”,是投资者做出投资该公司流通股决策的最为重要的条件之一,是“投资合同”中的重要条款。尽管非流通股股东没有向流通股股东做出单独的承诺且双方之间没有形式上的协议,但这种合同法律关系是存在的。实施股权分置改革,非流通股股东获得上市流通权就构成了违约行为,对流通股股东的利益造成了损害,从而其应当依法承担违约责任,而承担违约责任的形式就是支付违约金。

2.支付对价是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购买的流通权。只有向社会公众发行的那部分股票才具有上市流通权,才能在事实上造成社会公众股与发起人股同股不同权,同时相应地造成同股不同价。这首先体现在股票发行市场,投资者购买股票的决策包含了只有他们购买的这部分股票才具备流通权的判断,因此乐意为“买断”非流通股的流通权支付溢价。公司上市后,上市公司的股权转让实际上存在两种价格,即非流通股的协议转让价格和流通股的竞价交易价格。协议转让价通常在每股净资产的账面价值基础上存在一定的溢价;而流通股可以方便地在证券交易所竞价交易,与协议转让相比,其交易成本低、流动效率高,因而竞价交易价格不仅包含公允价值溢价,而且反映了投资者愿意为流通权支付的溢价。

3.支付对价是非流通股股东侵占流通股股东权益的补偿。由于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时存在制度缺陷,这就造成了非正常溢价,从而形成资本公积,它来源于流通股的溢价部分,即流通权溢价。在同股同利政策下,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共享这些准资本,从而对流通股股东权益造成损害。最典型的案例是用友软件以每股36.68元的高价发行2500万股每股1.18元的净资产,结果使自己7500万非流通股每股净资产飙升为9.7元/股。由于是在股权分置的条件下,因此这是由在股票发行时进行市场询价所造成的结果。市场询价有其道理,但是由于三分之二的股票不流通,这样的询价方式也就成为了制度缺陷。

二、支付对价的会计处理

1.支付对价涉及的会计主体。不同的会计主体在支付对价问题上的立足点不同,其会计处理也不同。股权分置改革经济事项涉及非流通股股东、流通股股东和上市公司三方利益主体,他们共同构成支付对价经济事项的三个会计主体,都必须做出相应的记录与报告。支付对价经济事项分别表现为:首先是非流通股股东将所持有的非流通股部分送出或按比例压缩、支付现金等;其次是流通股股东将获得送股、现金、权证等;再次是上市公司将发行认股权证、减少总股本、记录股本明细的变化等。明确会计主体可以为会计核算的讨论提供一个基本前提。

2.支付对价的会计处理原则。

(1)充分应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由于支付对价引起原非流通股股东和原流通股股东在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的变化,即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从而导致会计中的权益法与成本法的变化、合并会计报表范围的变化。按照我国《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企业会计准则——投资》等的规定,是否将被投资单位纳入投资企业合并会计报表范围主要看投资企业能否对被投资单位形成控制,而是否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主要看投资企业能否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

(2)认真贯彻明晰性原则、重要性原则。支付对价是股权分置改革的产物,它将对会计主体产生长期、较大的影响,因此要求会计记录准确、清晰以便于理解和使用。

3.支付对价的确认和计量。支付对价是股权分置改革的一项经济业务。非流通股股东支付的对价是送股、缩股、付现、权证等,获得的是一种流通权。在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实施日,确认支付对价,进行相关会计处理。其中,权证在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实施日,只确认已实际发生的金额,其余损失则在行权日确认。

用权责发生制原则和历史成本原则进行计量。支付对价具体表现:①送股(缩股)用送出(减少)股份的投资成本(股份数×每股成本)加上按该比例应转销的损益调整、股权投资差额、股权投资准备之和计量;②付现用实际发生金额计量;③权证用申请发行的实际支出加行权日的行权价格与当日的收盘价的损失计量。

4.会计科目的使用。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在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下分设“投资成本”、“损益调整”、“股权投资准备”、“股权投资差额”四个明细科目。支付对价不属于损益调整和股权投资准备的性质。在权益法下,投资成本被界定为投资企业取得投资的初始成本,也不适合核算对价。权衡之后可以看出,由于将支付对价作为投资成本的追加,因此将其计入股权投资差额比较合适。《企业会计制度》列举了股权投资差额的三种情形,虽然尚未考虑股权分置改革的情况,但已经表明股权投资差额的用途在于记录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昔份额的差额。支付对价可视为这种差额,在“股权投资差额”科目中核算。

笔者认为,将支付对价在“股权投资差额”明细科目中核算虽然有一定道理,但也存在不足。如将支付对价与原股权投资差额混淆,则不便于以后对其进行调整,影响了会计分析与评价,不符合明晰性、重要性原则。笔者认为,应设置“长期股权投资——支付对价”科目用于核算股权分置改革中经济事项的调整。当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实施时,借:长期股权投资——支付对价;贷:现金(或银行存款),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股权投资差额、——损益调整、——股权投资准备。会计期末调整时,“长期股权投资——支付对价”科目余额在借方,表示待转支付对价。

5.会计处理的不同方法及其评价。

(1)违约赔偿观将支付讨价费用化。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违约金具有弥补流通股股东损失的性质。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因违约而向对方支付的违约金以营业外支出列支。这显然形成了一项费用,并在损益表中反映。其分录为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支付对价”科目。

笔者认为,违约赔偿观实际操作比较困难。首先是赔偿对象的认定,存在着是赔偿申购新股的股东还是赔偿从二级市场购入股份的投资者的问题。其次是赔偿额度的认定,存在着是补偿股票下跌给投资者带来的全部损失还是扣除其中的系统性风险部分的问题。再次,支付对价费用化直接影响着大股东的业绩和考核指标,也关系到再融资和股票特别处理等问题。这就违背了支付对价的本意,容易形成股权分置改革的阻力。

(2)流通权观将支付对价资本化。支付对价获得流通权符合会计上的资本支出条件。首先,支付对价符合资产的定义,流通权有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未来现金净流入)的能力。股权分置改革以对价方式承认流通权是具有价值的。其次,支付对价可以用货币计量,无论何种形式的对价(股份、现金或权证)都具有明确的金额或具备可以量化的条件。再次,支付对价“资产”与支付违约“费用”相比,前者在经济后果方面更容易被接受。尤其是资本化处理解决了国有资产单位出于资产保值增值考虑而对股权分置改革积极性不高的现实问题,也可以防止对其他非流通股股东(包括上市公司)的业绩产生不良影响。最后,符合长期资产的时间要求,非流通股在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实施日虽然获得流通权,但股权分置改革的本质是解决制度缺陷问题,而不是减持股份,其投资目的仍是长期持有。不少公司配合对价方案做出了稳定股价的承诺,如增持计划、减持底价、回购计划、锁定流通期限等。所以,流通权具有资本化的条件。从会计要素的具体分类项目来看,流通权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和特征。

舍“资产摊销”而取“成本配比”。笔者认为,非流通股为实现同股同权支付的对价是附会在流通股上的一项权利,它并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发生损耗,只会因实现流通(或称减持股份)而兑现。因此,不应对支付对价形成的长期投资进行分期摊销处理。原非流通股股东期末结转分录为:借记“无形资产——流通权”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支付对价”科目。持有期间不摊销,待减持变现时,用流通性溢价与支付对价配比来计算损益。其企业分录为: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同时结转成本,借记“投资收益”科目,贷记“无形资产——流通权”科目。

笔者认为,流通权观更符合股权分置改革的精神,不影响企业当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影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以及有关负责人的考核,更容易被非流通股股东接受。另外,它也符合会计准则的相关原则,容易被财会人员理解、执行。

(3)权益补偿观将支付对价冲销权益。支付对价是针对过去的制度缺陷而产生的,非流通股股东将过去多得的权益补偿给流通股股东,以实现同股同权。其会计分录为:借记“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支付对价”科目。

笔者认为,权益的补偿观虽然不影响经营成果,但直接影响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以及有关负责人的考核,不易被非流通股股东所接受,有悖于股权分置改革的初衷。

第2篇:股票投资笔记范文

股权分置改革中非流通股东支付对价的方式不同,“股权分置流通权”的计算方法也有所不同。股权分置改革中各种主要方式下流通权的成本计算方法如下表:

股权分置改革中各种不同方式下流通权成本计算方法比较表

股权分置改革支付对价方式 流通权成本计算 投资收益的确认 备 注

以支付现金方式取得流通权 按照所支付的金额确认流通权成本 无

以送股或缩股方式取得流通权

按所送股份或所缩股份相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张面价值确认流通权成本

以发放认购权证方式取得流通权

将权证直接送给流通股东 按股票的市场价与行权价之差额确认为流通权成本 将股票市价与应冲减的长期股权投资帐面价值之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

将权证以一定的价格出售给流通股东 股票市场价减去行权价和收取权证费用 股票市价减去应冲减的长期投资帐面价值加上权证费用 当权证费用大于股票市价与行权价之差,则超出部分计入资本公积

以发放人沽权证方式取得流通权 将权证直接送给流通股东 将行权价减去股票市价的差额部分确认流通权成本

将权证以一定的价格出售给流通股东 (1):以股票结算:将行权价减去股票市价的差额部分确认流通权成本;(2):以现金结算:按行权价减去权证费用后的差额作为流通权的成本

无 期满未行权,则将所收取的权证费用冲减“流通权”至零后,余额计入资本公积

以资本公积转增或派发股票给流通股东取得流通权 按所送给流通股东的股票部分相应长期股权投资帐面价值计入流通成本

以向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豁免上市公司债务、替上市公司承担债务的方式取得流通权 按注入资产、豁免债务和承担债务的帐面价值作为流通权成本

以承诺方式取得流通权 待承诺实现时按承诺方式的具体实施计算流通权成本

从所列表可以看出,在通过发行权证进行股权分置改革情况下,其流通权成本的计算方法与其他方式进行股权分置改革中的流通权成本计算有所不同,即不是以所付出代价的资产帐面价值为基础,而是以股票的公允市价为基础。根据18号文的规定,当权证持有人行使认购权向非流通股东购买股份,以及以现金结算行权价低于股票市场价格之间的差价部分时,非流通股东应将行权价低于股票市场价格的差额,计入“股权分置流通权”科目,即:股权分置流通权成本=(行权时股票市价-认购权证行权价)×所行权的股数;在通过发行认沽权证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情况下,当认沽权证持有人行使出售权将股份出售给非流通股东,以及要求以现金结算行权价高于股票市场价格的差价部分时,非流通股东是将行权价高于股票市场价格的差额部分计入“股权分置流通权”科目,即:股权分置流通权成本=(认沽权证行权价-行权时股票市价)×所行权的股数。另外,在采用认购权证方式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情况下,还存在投资收益的确定问题。在18号文中规定当认购权证持有人行使认购权向非流通股东购买股份时,应将实际收到的行权价款与应确认的股权分置流通权成本之和,减去应冲减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后的差额部分作为投资收益处理,如果是有偿出售权证,结转的“应付权证”余额计入投资收益,而采用其他方式进行股权分置改革则不存在投资收益的确认问题。

例: x公司为一家上市公司,在x公司进行股权分置改革前,公司股本10000万元(股),其中:非流通股6000万股(为分析方便起见,假定非流通股份均为y公司所持有),流通股4000万股,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30000万元(即每股净资产3元),股票市价为5.6元。y公司对x公司的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股权分置改革前其“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为18000万元,其中,投资成本6000万元,损益调整9000万元,股权投资准备3000万元。x公司股权分置改革通过的方案为y公司无偿向流通股东每十股赠送2份欧式认购权证,到期时每份认购权证可向y公司购买1股正股,行权价4元,y公司以自己的股份备兑。假设实际行权时正股市场价格为6.5元,每股净资产为3.6元,y公司其股权投资帐面余额为

21600万元,其中,损益调整由股权分置改革前的9000万元上升为12600万元,其他科目余额没有发生变化。

根据x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可知流通股东共可获认购权证=4000×0.2=800万份。在到期全部行权的情况下y公司共收款=800×4=3200万元。按18号文的规定方法计算,y公司取得流通权的成本为=(6.5-4)×800=2000万元。在以4元的行权价备兑了800万股的x公司股票后,以每股3.6元净资产计算,y公其所拥有的x公司净资产份额减少了2880万元(36000÷10000×800=2880万元),其中投资成本减少800万元,损益调整减少1680万元,股权投资准备减少400万元,应确认的投资收益=6.5×800-2880=2320万元。y公司编制的会计分录是:借记“银行存款3200”、“股权分置流通权2000”,贷记“长期股权投资2880”(其中,“投资成本800”,“损益调整1680”,“股权投资准备400”),按上述三个科目余额之差,贷记“投资收益2320”。(如果是以现金结算行权价低于股票市场价格之间的差价部分,则y公司共应付给流通股东2000万元,编制的会计分录为:借记“股权分置流通权2000”,贷记“银行存款2000”。)

从行权时y公司的上述会计处理上来看,笔者认为存在三个问题:第一,将股票市价与行权价的差额计入了股权分置流通权的成本的同时又计入了投资收益,夸大了股权分置流通权的成本。在认购权证持有人行权的情况下,非流通股东实质上是以行权价出售相应的股份给流通股东,取得行权价款时确认所被行权部分股权的损益只能是行权价与每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部分,而不应该是行权时所行权部分的股票市价与行权时相应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差额部分,被备兑股票其市价与行权价的差额并未实现,将这部分差额也计入投资收益违背了谨慎性原则。第二,非流通股东其股权在股权分置改革前一般是不可能按流通股份在证权市场上的市场价出售的,即在股权分置改革前股票市价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只是对流通股东存在,非流通股东并不存这个差额,非流通股东以高于其股权账面价值的市价出售并不是股权分置流通权的成本,而是一项非流通股因为有了在证券交易所的流通权而取得的流通权溢价收益,是非流通股东因为进行股权分置改革而获得的一项利益。所以当行权价高于股票账面价值时,行权价与股票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不应该被确认为股权分置流通权成本,而应该是一项投资收益,即应作为股权分置流通权成本的减项来处理。第三,计算股权分置流通权成本时在时点的选择上存在问题,这样处理使得在采用权证方式进行股权分置改革时对取得流通权的成本既不能预计也不合理。因为在证券市场上包括上市公司自身业绩等各种因素都会导致股票价格的波动,从而影响到行权时的股票价格,流通权的成本将会随着股价的波动而发生变化,而我们将包括公司业绩产生的每股账面价值变化等因素导致的股价变化等均算在股权分置改革流通权的成本中是不合理的。基于这一点笔者认为,作为股权分置改革的成本不应由不确定的改革后的证券市场上股票价格的涨跌来决定,而应该是在改革并确定方案时就应该能够确定。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非流通股东在计算股权分置流通权的成本时应该在现行的计算方法下进行修正。计算股权分置流通权成本或收益的一种比较合理的办法是以股权分置改革时每股的账面价值作为基准来计算,即股权分置流通权成本应该是方案确定时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与认购权证行权价之差额部分。在发行认购权证的情况下,当认购权证行权价大于所行权权证对应的股权投资帐面价值部分时,则说明非流通股东因权证持有人行权而取得了该部分差额的投资收益,这可以把它看成是非流通股东以高于其每股账面价值的售价出售其股权;而当行权价小于行权权证所对应的股权投资帐面价值部分时,则流通权成本为正,说明非流通股东是以低于其每股账面价值出售了股权。相反,在发行认沽权证的情况下,认沽权证行权价大于相应股权账面价值的部分作为股权分置流通权成本,如果认沽权证的行权价小于相应股权账面价值的部分,则不存在股权分置流通权的成本。

例如在上例中根据修改的股权分置流通权成本计算的办法,y公司的股权分置流通权成本=(股改时每股净资产-确定的认购权证行权价)×所行权的股份数=(3-4)×800=-800万元。由于计算的流通权成本为负数,所以该例的股权分置流通权的成本实际上是通过股权分置改革而获得的一项收益,但800万元的收益在股权分置改革发放权证给流通股东时并未实现,到行权时这800万元的收益中,其中580万元为发放权证给流通股东至行权时上市公司实现的利润中属于非流通股东的那一部分,该部分已计入投资收益之中,另外320万元为行权行权价与股票行权日账面价值的差额。合理的做法是在非流通股东备兑了800万股的x公司股票后y公司应编制会计分录:借记“银行存款3200”,按结转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贷记“长期股权投资2880”,(其中“投资成本800”,“损益调整1680”,“股权投资准备400”),按上述两个科目余额之差,贷记“投资收益320”。这320万元的投资收益可以理解为非流通股东实际上是以4元的价格向流通股东出售了每股账面价值3.6元的800万股x公司的股票,实现投资收益320万元。

第3篇:股票投资笔记范文

一、送股的会计处理

送股实际上就是西方会计中常讲的股票股利,也就是被投资企业以增发股票的方式分配。股票股利的分派既以发给股票的形式进行,就不会导致企业资产的流出或负债的增加。从被投资企业也即股票胜利的发放者的角度看,分派的股票胜利不会导致企业的实际资金流动,被投资企业的股东权益总额并没有改变,它只是将未分配利润转为股本。由于并不要流出其他资产,也不增加企业的负债,仅仅需要作一个将留存收益转为股本的分录。但是,对于转换的金额,却有不同的看法:一些人认为,应当以股票的面值结转,即作一个“借:留存收益,贷:股本”的分录;另一些人则认为,应以股票的公允价值(在宣布送股时的股票市场价格)结转留存收益,按股票的面值增加普通股股本,二者的差额作为资本公积。美国FASB要求,在股票胜利低于在外流通普通股的20-25%的时候,应按照公允价值结转留存收益。即在宣布发放胜利时:“借:留在收益,贷:应分配的普通股股和资本公积(超面值缴入资本)”。在送股日:“借:应分配的普通股股利,贷:股本”。在股票胜利超过在外流通普通股的20-25%的时候,则被称为大额股票股利或股票分割,其目的是为了降低股票的面值。在这种情况下,应在宣布发放股票股利的时候,按股票的面值:“借:留存收益,贷:应分配的普通股股利”;在发放的时候:“借:应分配的普通股股利,贷:股本”。我国企业的一般做法是,将未分配利润按照面值结转为股本。笔者认为,按股票面值结转的方法更为合理一些。

从投资企业的角度来看,既没有收到资产,所有者权益也没有增加,尽管其持有的股票数增加了,但对被投资企业的持股比例并没有改变。当然,一般情况下,派发股票胜利后股票价格未必会以同比例降低(即使同比例降低了,以后填权后,股价也会上升)。此时投资企业如果将股票出售,将能获取收益,因说投资企业由于取得股票胜利实际上仍获得了部分收益,但这部分收益不是来自于被投资企业.而是由于市场价格的再分配。从稳健原则考虑,对这一部分利得并不确认,除非投资企业将股票在市场上出售。

一般而言,投资企业收到股票胜利时,不必做专门的会计分录,但需要在备忘簿上做备忘记录,以表明企业收到了被投资企业的股票股利。等到出售这些股票时,再确认巴实现的收益。此时,出售股票每股成本=原始购买的股票投资成本/(原始购入股数十股票股利股数)。出售股票投资收益=(出售价格一出售股票每股成本)×出售股票数。例如,投资企业原以每股10元的价格购入被投资企业96万股,投资成本为960万元;其后取得股票股利4万股。假设以每股9.8元的价格出售10万股,则此时每股成本为960/(96+4)= 9.6元,其出售股票收益为(9. 8- 9 6)× 10万股=2万元。即,“借:现金980,000,贷:长期股权投资960,000。投资收益 20,000”。

二、配股的会计处理

所谓配股,就是被投资企业规定投资企业可以一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原始股份的百分之几)的被投资企业的股票。配股也是支付股利的一种方式,配股一直被上市公司用来作为一种筹集资金以增加股本的手段,同时也是上市公司支付股利的一种方式。在我国目前条件下,大多数企业都是采用配股方式。送股与配股的不同之处在于:送股是无偿发放股票股利,而配股则是低价有偿发放,即投资企业并不是无偿取得被投资企业的股票,而需付出一定的对价。

配股实际上是相当于公司给予老股东一项认股权,使老股东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在特定时期内按配股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股份,以保障能按原比例保持对公司的控制权。一般而言,配股价格高于股票面值但远低于其市价。老股东如果行使认股权接配股价格买进股票后再按较高市价卖出便可赚得一笔差价;有的公司还规定配股权可以转让,因而这种认股权本身也是有价值的,这种特殊的权利只有公司的股东方可获得。在配股价低于股票的市场价格时,认股权具有内涵价值。在配股时,有三个重要的日期:配股宣布日、配股证明(认股权)发行日(股权登记日,又叫除权日)、配股到期日。从配股宣布日到发行日(股权登记日).股份与其权利是不可分离的。在发行日(股权登记日)到到期日之间,股票与认股权就可以独立出售,因而应该确认配股权的价值。

对于被投资企业,在宣布配股的时候,并不需要作会计处理。在以规定的配股价认购股票时,应按股票的面值增加股本,收到的现金,其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我国已经允许配股上市流通,但目前尚没有针对投资企业取得配股时会计处理的规定。据笔者的了解,一些企业的做法是,在支付认购款时,按照实际支付款增加长期股权投资。这样做,实际上没有确认认股权的价值。笔者认为,美国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在取得配股权的时候,投资企业并没有取得被投资企业分发的资产。原始股票的帐面值实际上已成为这些股票和配股权的帐面值,因而必须在这两者之间进行分配,分配的基础是取得配股权回它们的市场价值的和。这里,股票分摊的成本=原始股份成本×股票的市场价格/(股票的市场价格+认股权的市场价格);原始股票的每股成本=股票分摊的成本/原始股股数。认股权分摊的成本=原始股票成本义认股权的市场价格/(股票的市场价格十认股权的市场价格)。这时应按认股权所分配的成本做以下分录:“借:长期股权投资一一认股权,贷:长期股权投资”。如果出售原始股票,则应按现在的每股股票的成本来减少长期股票投资的帐面值,并确认相应的股票转让收益。

如果投资企业以规定的配股价格认购股票,认股权分摊的原始股票成本成为新购股票的帐面值的一部分,即长期股权投资的增加额=支付的配股价格十认股权分摊的成本。如果投资者出售认股权,分摊的帐面值与出售价格相比较,确定出售的利得或损失。出售利得=认股权的市价一认股权分摊的成本。如果投资企业来在规定的期限内行使配股权,而使配股权过期失效,实际上发生了损失,应相应地降低长期股权投资帐面价值。认股权失效损失=认股权分摊的成本。

以下举例说明:A公司以每股20元的价格购进B公司普通股10万股,占B公司全部股权的5%,一年后B公司宣布每10股派3股,配股价为每股12元,又规定配股权可以转让,配股权的市场价格为10元,此时B公司股票价格为每股27元。炒股票应分摊的成本=(27 × 10)÷(27 ×10+ 3 × 10)× 200= 180万元,配股权分摊的成本= 3 ×10÷(27×l0+ 3 ×10)× 200= 20万元。此时应做分录:“借:长期股权投资——认股权200,000,贷:长期股权投资200,000”。此时,股权投资的成本为每股18元,而不是原先的20元。如果A公司决定出售1万股船票,则应做分录:“借:现金270,000,贷:长期股权投资180,000、投资收益90,000

如果A公司决定认购3万股股票,则A公司应按认股权分摊的成本和支付的现金之和确认投资成本,做以下分录:“借:长期股权投资560,000,贷:长期股权投资——认股权200,000、现金360,000”;认购后,长期股权投资的帐面价值为200+ 36=236万元,每股成本为236 + 13≈18.15元。如果出售股票,应按此成本结转。

第4篇:股票投资笔记范文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关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规定中有两条是这样阐述的(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例):(1)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同时,按“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的余额,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以下简称第一条规定)。(2)期末,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以下简称第二条规定)。

对于指南中的上述规定,初看,我们认为很合理。第一条中规定的按“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的余额,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可以将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的持有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化为实际收益(“投资收益”),而且此时,“投资收益”的金额,包含出售环节形成的收益和持有收益转化为实际收益而形成的收益,完整反映了投资活动所产生的收益。而第二条的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的规定,又完全符合“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这一科目作为损益类科目的处理原则(即期末时将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转后无余额)。但在实务中,我们会发现这两条规定并不象表面看起来那样合理。如果业务的发生不跨期(也就是交易性金融资产当年买进当年卖出),则遵循上述两条规定对会计业务进行处理还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业务的发生跨期(也就是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买进和卖出不在同一年)则遵循上述两条规定将无法正确反映经济业务。下面通过例子进行说明。

业务发生不跨期的情况。

[例1]明江公司于2008年1月10日以10元/股从二级市场购入东海公司股票100 000股,明江公司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2008年3月31日,该股票市价为15元/股,2008年9月30日,股票市价为13元/股,2008年12月31日,明江公司以18元/股的价格将其全部出售。假设不考虑其他因素,明江公司的账务处理为:

2008年1月10日,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00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0

2008年3月31日,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500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00000

2008年9月30日,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0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00000

2008年12月31日,

借:银行存款1800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000000

――公允价值变动 300000

投资收益 50000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00000

贷:投资收益 300000

借:投资收益 800000

贷:本年利润 800000

在这里,投资收益500000元是出售股票这一环节形成的收益,投资收益300000元是由股票的持有收益转化为实际收益而形成的收益,投资收益总额800000元完整反映了股票从买进到卖出这项投资形成的总收益。

业务发生跨期的情况。

[例2]承例1,假设2008年12月31日明江公司没有出售股票,股票市价为18元/股。2009年5月31日,珠江公司以20元/股的价格将股票全部出售。则其账务处理为:

2008年12月31日,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500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00000

同时,按照上述第二条规定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800000

贷:本年利润 800000

2009年5月31日

借:银行存款 2000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000000

――公允价值变动 800000

投资收益 200000

同时,按照上述第一条规定,还应做: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800000

贷:投资收益 800000

2009年12月31日

借:投资收益 1000000

贷:本年利润 1000000

股票出售环节的收益200000元和股票持有收益转化为实际收益而形成的收益800000元之和1000000元,完整反映了股票从买进到卖出这项投资形成的总收益,看似合理,但实际上这样做是错误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800000元在2008年12月31日已经转入“本年利润”了,转后其余额为0,“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余额为0的情况下是不能再于2009年5月31将800000元从转入“投资收益”。

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务处理改进建议

对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务处理存在的问题,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第一种方案是2008年12月31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800 000元不转入“本年利润”,待2009年5月31日直接转入“投资收益”,以保证“投资收益”的余额1000000元完整反映股票投资所形成的总收益。第二种方案是2008年12月31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800 000元转入“本年利润”,结转后无余额,以确保“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作为损益类科目其处理同其他损益类科目的处理保持一致,2009年5月31日股票卖出时,将“投资收益”的200000元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余额800000元加总计算反映股票投资所形成的总收益。但笔者认为,以上两种方案均存在不合理之处。对于第一种方案,“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余额在会计期末不转入“本年利润”是不符合其作为损益类科目的性质的,对于第二种方案,会计信息使用者一般认为“投资收益”科目的金额就应该是反映投资活动形成的收益的,很难理解该收益还需要根据“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金额进行加总计算。

笔者建议,在2008年12月31日先将800 000元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投资收益”,然后再由“投资收益”转入“本年利润”,2009年5月31日则不再作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投资收益”的分录。

2008年12月31日,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500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0000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800000

贷:投资收益 800000

借:投资收益 800000

贷:本年利润 800000

2009年5月31日

借:银行存款 2000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000000

――公允价值变动 800000

投资收益 200000

2009年12月31日

借:投资收益 200000

贷:本年利润 200000

这样的处理,既使“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作为损益类科目其处理与其他损益类科目保持一致,又使“投资收益”科目的金额1000000元完整反映投资活动所形成的收益。可能有的学者会认为,2008年12月31日,股票尚未出售,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800000元尚不能作为投资的已实现收益而转入“投资收益”,但笔者认为,既然前提是已确定交易性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那么公允价值的变动就应该视为投资损益的实现,如果不视为投资损益的实现,会计准则是不会允许其于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的,而且如果不视为投资损益的实现,其核算效果与历史成本计量也没有实质上的不同了。

三、“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利润表列示改进

一般企业年度利润表的格式见表1(仅列示局部项目)

利润表“本年金额”栏各数字应按相关科目发生额分析填列。以例1为例,“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发生额是300000元,“投资收益”的发生额是800000元,如果把这两个数分别填入表1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投资收益”项目中,会形成2008年该股票投资使“本年利润”增加1100000元的结果,但这显然与事实不符,因为“投资收益”的800000元中已经包含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300000元,也就是说,2008年该股票投资形成的“本年利润”的增加一共是800000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项目填列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投资收益”项目填列企业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实现的损益。按照此原则,在例1中,300000元属于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500000元属于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实现的收益,因此在表1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投资收益”项目,应分别填入300000元和500000元。这样进行处理,确实反映了经济业务的真实情况,但笔者认为,将原本就是投资收益的一个数值人为地划分为两部分,既不方便也完全没有必要。一个改进的方法是在利润表中去掉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只保留投资收益项目。在填制改进后的利润表时,不需要再分析交易性金融资产实现的损益中哪部分属于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哪部分属于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实现的,只根据投资收益科目的发生额填列即可,简单且不易错。此法的依据仍是上文提到的既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则公允价值的变动就应该视为投资损益的实现而计入投资收益的观点。

例2利润表的填制,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处理结果和现行的利润表格式填列,2008年利润表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需填800000元,2009年利润表中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需填-800000元,投收益项目填1000000元,很是麻烦。按照笔者提出的方法进行处理后,投资收益的2008年发生额是800000元,2009年发生额是200000元,所以,在2008年和2009年的利润表中的投资收益项目中分别填入800000元和200000元即可,正确而且简单。

参考文献:

[1]会计准则研究组:《最新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与操作指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第5篇:股票投资笔记范文

对于是否应该在授权日进行会计确认,有观点认为,不需在授权日确认,只需在备查簿中进行登记,真正行权时再进行确认。原因是这种股票期权是否实现不确定,取决于公司股票的市价变化情况及经理人的情况,在某些情况下,是不会实现的,如果很早就进行会计确认,无疑会加大会计核算的工作量和难度。笔者认为,应该在授权日进行确认,因为虽然这种权利可能不被执行,但是如果不予确认,股票期权对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潜在影响就不能得到充分、及时的披露,这不符合会计报表的要求。目前在会计确认时,具体会涉及到两种不同的情况。有些经理股票期权的行权日是确定的,而且数量也是确定的,即所谓的固定型股票期权,这时授予日即为计量日;但另一种情况是,规定的所购得的股票数量及期权价格取决于未来经理的业绩情况,即所谓的变动型股票期权,这时就不易计量,根据APB25规定,应该把会计年度末作为计量日,对价格和可购数进行估计。

目前,理论界对于股票期权的确认存在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股票期权应视作负债。原因在于,行权价与授予价之间存在的差距相当于公司对经理人过去服务的一种补偿,可以理解为公司应付经理人的,所以应该是公司的一项债务。但是由于股票期权不是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而是未来,不严格符合负债的定义,因此笔者认为,股票期权不应看作债务。再者,股票期权计划中义务不一定必须履行,也非企业所决定,因此将股票期权看作债务并不恰当。第二种观点认为,股票期权应视为所有者权益。但是这种观点也不太恰当。因为所有者是指对企业净资产享有经济利益的人,拥有投票权、股利分享权、剩余财产分配权等权利,可是拥有股票期权的经理,在行权前,是不享有这些权力的,所以在所有者权益中进行核算也不妥。第三种观点认为,股票期权应以或有权益进行确认。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比较恰当,因为它恰当反映该经济事项。

二、经理股票期权会计计量

经理股票期权的会计计量从理论上讲有两种方法,即内在价值法和公允价值法。(1)内在价值法。“内在价值:(预计的股票市价一认购价)×认购股数”。可知,内在价值实际就是股票的市价与认购价的差价,要计入补偿费用,列入损益表。内在价值随着市价的变化而变化,需在行权之前,各期末调整期权的账面价值。内在价值法是首次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简单易算,难以纵。但是也存在缺点,主要是股票期权在授予日常为零,这与实际不符,不科学;另外,每个会计期末要对补偿费用进行调整,会计程序繁琐。(2)公允价值法。指股票期权的价值一般采用B-S模型(布莱克一斯考莱斯期权定价模型)来确定,一经确定,就不再改变。公允价值法相对于内在价值法,优点在于其计量要求严格,指标更科学,更反映实际;而且省去了每个期末调整费用的工作;适用面更广。但是也存在缺点,即对客观要求高,在缺乏公开标价的情况下,作出正确的估价是比较难的。股票期权对于会计信息使用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所以应在表内披露,同时应结合附注,详细披露授权范围、持权人的基本情况以及行权量、期权条件等内容。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和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金融衍生工具和或有股利支付应按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计量。

三、经理股票期权会计处理

在具体对经理股票期权进行会计处理时,又有以下几种方法:

(1)或有事项法。在授予日时,按行权价格借记“长期应收款”,贷记“预计股本”;在行权时,借记“现金(或银行存款)”,贷记“长期应收款”,同时,借记“预计股本”,贷记“股本”;如果存在差价,支付给期权持有人,作为企业费用处理,借记“管理费用(或营业费用)”,贷记“现金”。这种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如股价与行权价之间差距比较大,会使费用在行权日骤增,从而使行权年度利润出现锐减,不符合配比原则。

(2)三时点法。即分三个阶段进行会计处理。在授予日,按行权价格借记“或有认股款”,贷记“或有股本”,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股票期权溢价准备”。在授予期内,随业绩变化,股价波动,当股价超过了行权价时,在会计期末要进行调整,将差额计入“管理费用”;如果股价低于行权价则不调整,但是如果以前年度已确认上涨而导致的费用,下跌时要转回已确认的费用。在行权日,借记“现金(或银行存款)”,贷记“或有认股款”,同时,借记“或有股本”,贷记“股本”。如没有行权,则应冲销“或有认股款”、“或有股本”、“股票期权溢价”,同时,将以前确认的费用转冲当年的费用项目。如果离职,则要分别情况处理:若没有行权就离职了,则注销“或有认股款”、“或有股本”、“股票期权溢价”科目余额,若有差额,冲减“管理费用”或“营业费用”;若离职前已行权,除了要注销原有的账户之外,企业应当以行权价回购公司股票。

第6篇:股票投资笔记范文

(一)股市总体走势

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新股恢复发行,股票市场信心逐步增强,股票市场总体成持续上扬走势,股票指数创历史新高。年初,上证指数震荡上行,3月份最高升至1313点,是2005年4月份股权分置改革以来的最高水平。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恢复市场融资功能成为市场发展的内在要求,5月25日,中工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公布招股书,成为第一家全流通首次公开发行的公司。2006年,A股市场IPO公司数为71家,筹资额接近1600亿元。新股持续发行,特别是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大盘银行股在国内A股市场上市等因素,使股票市场信心逐步增强,交易日趋活跃,股指不断走高,年末上证指数收于2675.47点,全年上涨1494.51点,涨幅为126.55%(2005年上证指数全年下跌81.71点,跌幅为6.57%)。

预计2007年,我国股票市场整体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随着上市公司结构的不断优化、整体上市、重组等带来的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经营管理效率的提高,我国上市公司业绩将大幅增长;居民通过股票基金间接投资股市意愿的进一步提高,将使股票基金发行规模继续增长,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比例将大幅提高,QFII额度将进一步上升,券商资金供给将大幅增长,我国股市资金流入将继续加速。随着我国股市融资能力的大幅提高,2007年A股市场将迎来融资高峰。

尽管预计2007年A股市场整体仍将有可观的涨幅,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股票价格都将上涨。恰恰相反,2007年股市将呈现剧烈的结构调整,主要蓝筹股将继续上涨,大部分绩差股、概念股将大幅下挫。

(二)股票发行情况

截至2006年12月末,境内上市公司(A、B股)为1434家,流通市值为25003.64亿元,1~12月累计完成筹资金额5594.3亿元,成交额达90468.89亿元。12月底,投资者开户数7854万户,1~12月累计印花税收入为296.44亿元。

2006年1~12月,内地企业在股市上累计筹资5594.3亿元,同比增加197.17%。其中首发A股70家,累计筹资1572.24亿元,首发H股23家,累计筹资375.96亿美元;A股增发融资847.1亿元,H股再融资18.94亿美元。

(三)交易情况分析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进行和投资者信心的逐渐恢复,沪深两市股票交易成交额和成交量与上年同期相比均有较大幅度上升。2006年,股票市场成交量放量增加。全年累计成交90468.9亿元,比2005年增加58804.1亿元,同比增加185.7%。交易量变化趋势与股指走势大致相同。

1~12月,上海证交所股票交易成交金额为57816.6亿元,同比增加200.52%。日均成交金额239.9亿元,同比增加201.76%;股票成交数量为10283.91亿股,同比上升157.98%;日均成交185.59万笔,同比增加123.9%。

1~12月,深圳证交所股票交易成交金额为32,652.31亿元,同比上升162.8%。日均成交金额135.49亿元,同比增加163.91%;股票成交数量为5861.31亿股,同比上升122.26%;日均成交113.86万笔,同比上升85.35%。

二、债券市场

(一)债券发行情况

2006年,共发行债券498次,发行量达到56766.11亿元,比上年增加159次,发行量增长34.57%。本年度,央票发行量最高,达36573.81亿元,占年度发行量的64.43%,其次为金融债券和国债,分别占16.24%和12.21%,再次为短期融资券(5.14%)和企业债(1.75%)。与2005年相比,除商业银行债券、国际机构债券发行量有所下降外,其他各券种均表现出较快的增长。其中,增幅最高的为地方企业债,高达586%,其次为资产支持证券和短期融资券,分别增长177.21%和105.02%。此外,记账式国债发行增长29.58%,政策性银行债增长42.94%。

本年度,新发行债券品种――储蓄国债。在总结凭证式国债管理实践经验、借鉴国际通行做法的基础上,财政部历经长达3年的研究准备工作后,将于2006 年7月1日选择部分商业银行为试点,面向境内中国公民发行第一期储蓄国债(电子式)。截至2006 年末,共发行二期,发行量共计400 亿元(面额)。

1~12月,发行债券中1年以下期限的债券占发行总量的77.2%,1~3年占6.4%,3~5年占4.6%,5~7年占3.7%,7~10年占4%,10年以上占4%。从期限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债券发行以中短期债券为主。

商业银行为承销主力机构,其承销量占承销总量的84.28%,其次是证券公司(11.92%)和保险机构(2%)。然而,从分销情况看,除证券公司外,其他类型机构均为净买入。其中,保险机构和商业银行净买入额最高,分别为1217亿元和1103亿元。证券公司净卖出量占其承销量的44.37%,为2953.5亿元。

(二)债券兑付情况

2006年共有245只债券进行了兑付,均为人民币债券,其中到期兑付34618.39亿元,比上年增长62.74%,利息支付2752.98亿元、增长122.13%。在到期兑付的债券中,央票占比最高,为73.02%,其次是记账式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分别占12.54%和9.94%。利息支付量中,记账式国债支付1176.74亿元,占当年利息支付的42.73%,其次为政策性银行债和央票,分别支付798.74亿元和471.55亿元,占29.01%和17.13%。

从各月的兑付情况看,本年度的兑付量高峰出现在6月和9月,而利息支付高峰在12月,兑付次数最高的是3月。

(三)债券存量和持有结构

截至2006年12月末,在中央结算公司托管的债券共有774只,比上年增加260只。人民币债券存量达9.2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近2万亿元,增幅达27%。美元债券存量42.3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银行间市场可流通量月末达到8.6万亿元,占债券存量的93.12%,其中跨市场托管量为1.5万亿元,占债券存量的16.72%;交易所可流通量0.35万亿元,占3.83%;商业银行柜台市场可流通量0.05万亿元,占0.51%;不可在上述市场流通量0.4万亿元,占4.81%。从托管的主要品种看,本年末,债券托管量的主体为国债、央票和政策性银行债,各占三分之一左右。其中,国债托管量2.9万亿元,占市场托管总量的31.42%;央票托管量3.23万亿元,占34.94%;政策性银行债托管量2.28万亿元,占24.7%,其他券种占8.94%。

2006年,各类债券均显示了较高的增长率。其中,增长率最高的是地方企业债,本年增长571.67%,带动企业债本年增长57.17%。短期融资券增长迅速,位居第二,为93.2%,其占整个市场托管量比重由上年的1.9%提高到本年的2.88%。央票年增42.74%,为实施货币政策提供了有力支持,其占整个市场托管量比重比上年增加3.7个百分点至34.94%。去年以来,在稳健的财政政策影响下,国债发行控制增量,本年比上年增长7.29%,同时占整个市场托管量比重比上年下降近6个百分点至31.42%。总体来看,如扣除储蓄国债(凭证式)兑付完毕和地方企业债的因素,单类债券平均增长率为35.7%。

从托管期限看,一年以下(不含1 年)品种、1~3 年、3~5年债券占市场的主要份额,其合计托管量达6.7 万亿,占市场托管总量的72.5%。5~7年和7~10年期品种债券托管量合计为1.38万亿元,占比14.96%。10年期以上债券托管量为1.16万亿元,占比12.54%。

2006年,商业银行仍为投资人主体,其持有量占市场总托管量的71.21%。本年度,受到股市向好因素影响,基金、交易所及其他类投资人呈减持状态。除此以外,其他类别投资人均为增持状态,共增持1.99万亿(含本年度新发行债券1.46万亿)。其中,外资银行和证券公司增持幅度较高,各增持189%。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显示了较强的增长势头,本年度分别增持各类债券111%和79%。非银行金融机构增持率较高(85.14%)也显示了该类机构对债券资产的需求增长较快。

(四)债券交易结算情况

2006年,全部债券市场交易结算40.2万亿元,204.8万笔。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作为债券市场主体,结算量占95%,交易所和柜台结算量各占4.55%和0.02%。从单笔结算量看,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银行间债券市场为2.39亿元,以个人投资者为主的交易所市场和柜台市场单笔结算量分别为10万元和7万元。

1.银行间债券市场

2006年,结算量接近40万亿,结算笔数超过16万笔,分别比上年增长51%和62.82%。其中,结算量增长最多的是质押式回购,比上年增加10.77万亿元。增长最快的是远期交割,比去年增加326笔、627.82亿元,笔数和结算量分别增长了5倍和6倍。

2006年,共248个交易日,日均结算量达到1546.61亿元,日均结算648笔,单笔结算量为2.39亿元。从债券类别看,本年度交易结算量的主体是央票、记账式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均超过11万亿,各占30%左右。其次是短融和商业银行债券,分别占5%和3%。美元债券的交易结算量与上年持平,共结算9笔,0.79亿美元。

2.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和买断式回购

(1)质押式回购。2006年,银行间债券市场质押式回购共交易结算70706笔、27.06万亿,笔数和结算量比上年分别增长41%和66%,分别占银行间市场交易结算总量的43.97%和70.55%。日均结算285笔、1091.08亿元,月均结算5892笔、31963.19亿元,日均和月均结算量均为各交易类别之首。

从期限品种看,隔夜回购仍是交易最多的品种,共结算19982笔,结算量达11.2万亿,占质押式回购结算总量的41.55%。其次为7天回购,共结算32125笔、9万亿,占33.26%。

从回购的方向看,正回购方主要是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基金、信用社和证券公司。逆回购规模超过正回购规模的有商业银行、特殊结算成员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2)买断式回购。2006年,银行间债券市场质押式回购共交易结算1744笔、2924.84亿元,笔数和结算量比上年分别增长11%和33%,分别占银行间市场交易结算总量的1.08%和0.76%。日均结算7 笔、11.79亿元,月均结算145笔、243.74亿元。单笔结算量为1.68亿元。从期限品种看,7天回购是交易最多的品种,共结算875笔、1515.17亿元,占买断式回购结算总量的51.8%。其次为14天回购,共结算296 笔459.31亿元,占15.7%。从回购的方向看,正回购方主要是商业银行、信用社和证券公司。逆回购方主要为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保险机构。

3.远期交易

2006年,银行间市场远期交易结算量大幅提高,远期结算390笔,结算面额达到719.01亿元,笔数和结算面额分别比上年增长509%和688%,分别占银行间市场结算总量的0.24%和0.19%。单笔结算量达到1.84亿元,日均结算2笔、2.9亿元,月均结算33笔、59.92亿元。从成交情况看,本年度共成交远期交易385笔,成交面额达到658.46亿元。

其中成交量最大的品种仍为7天品种。其次是14天和21天品种。从成交后的资金流向看,主要的净买入机构为商业银行,共净买入144.22亿元。主要的净卖出机构为证券公司,共净卖出130.52亿元。

4.银行间现券交易

2006年,现券交易量和笔数分别比上年增长72.5%和60.73%,达到10.9万亿元、8.8万笔。从各债券类别的现券交易比重看,央票比重最高,占41.79%,现券结算量达4.6万亿。其次是记账式国债和短期融资券,分别占11.5%和11.16%,结算量分别为1.3万亿和1.2万亿。

现券交易日均结算355笔,日均结算量440.83亿元。月均结算7330笔,月均结算量9110.55亿元。现券交易日均和月均结算笔数为各业务类别之首,日均和月均结算量仅次于质押式回购。从交易债券的剩余期限看,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者对中短期债券较为偏好,短期品种为主要交易对象。从交易债券的比重看,1年以下期限债券交易量占一半以上,其次是1~5年(不含5 年)期限的债券,占26%。与上年相比,1~10年债券增长率最高,达122%,其次为10~15年(93%)、1年以下(77.48%)。剩余期限为1~5年和5~7年的债券现券交易平均增长57%。15~30年期限的债券交易比上年略有增长,为7.61%。

从债券流动性看,债券平均换手率为152%。其中,短期融资券以高达457.28%的换手率居流动性排名榜首,其次分别为商业银行债券、国际机构债券、企业债、央票、政策性银行债、记账式国债、非银行金融机构债券和证券公司债。流动性最低的仍为资产支持证券,换手率仅为2.98%。

从机构买卖方向看,净买入最高的机构类型为非银行金融机构,净买入2448.52亿元,其次分别为信用社、特殊结算成员、基金、非金融机构和其他投资者。净卖出最高的机构类型为证券公司,净卖出2613.54亿元,其次为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

5.交易所债市成交量继续萎缩

2006年,交易所市场经历了一路飙升的行情,但债券交易量大幅萎缩。中债交易所国债指数年末开盘112.06,年末12月29日收于114.5843,年末比年初涨2.5243点,涨幅2.25%。

本年度,债券市场交易量延续并扩大了2005年的萎缩趋势,与上证综指和深证综指年内分别上涨130%和131%相比,债市涨幅只有2.25%,股市与债市的跷跷板效应较为明显。上交所全年国债回购15487.34亿元,比2005年下降52.5%,现券交易1537.39亿元,比2005年下降40.4%。深交所全年交易国债现货3.31亿元,比上年下降57.7%,可转债105.47亿元,下降45%,企业债40.25亿,下降35%。

三、基金市场

2006年,中国证券市场高度景气,广大投资者理财需求异常高涨,对证券投资基金认同度大幅提升,基金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证券投资基金总规模达6208亿份基金单位,基金资产净值超过8550亿元,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一)基金规模大幅增长

得益于股票市场的强劲表现,2006年基金销售一路狂飙,募集规模迭创新高。百亿基金不断涌现,嘉实策略增长更是在一天募集规模达到419亿,创造了全球基金史上最高单日募集纪录。与2005年相比,基金总规模同比增长31.68%,基金资产净值同比增长82.26%。

2006年偏股型基金增长势头最为迅猛。目前股票型基金总规模约为2180 亿份基金单位,同比增长93.39%;平衡型基金规模约为2129亿份基金单位,同比增长约275%,两类基金占基金总规模的比重近70%。

虽然如此,普通债券型基金规模在2006年也得到长足发展。截至年底,该类基金总规模约99.69亿份基金单位,同比增长196%。但2006年是短债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赎回的重灾区,赎回比例分别高达66%和56%,显示了市场资金加速向股市流动的趋势。

(二)基金投资回报显著提升

2006年,基金业整体表现极为出色,基金净值连续爆发性增长带给广大投资者惊人的投资回报率。全年有125只基金实现净值翻倍。其中,股票型基金收益率最高,平均份额净值增长率达114.73%,混合型基金平均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10.18%,53只封闭式基金平均净值增长率为106.35%,其中小盘封闭式基金表现优于大盘封闭式基金。

(三)基金公司规模急剧扩张,两极分化加剧

2006年,多数基金公司规模迅速膨胀,强势基金公司迅速崛起,边缘基金公司逐渐没落,行业分化格局逐渐清晰。2005年底,我国仅有10家基金管理份额过百亿,而2006年底,超百亿的基金公司达到21家。2006年,不少基金公司凭借优秀的业绩赢得市场认可。

嘉实基金公司以681亿份基金份额位居2006年基金行业规模第一;南方基金公司以586亿份规模排名第2;排名第三华夏基金公司在2006年底的规模为553亿,比2005年增长近140亿。

2006年,银行系基金突飞猛进,规模迅速增长,其中工银瑞信基金公司表现尤为突出,2005年该公司旗下基金仅为38亿份,2006年底规模增长至255亿份,规模增长近6倍;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从24亿份飙升到162亿份;建信基金公司的管理规模也超过90亿份。

相比之下,一些过去排名靠前的基金公司显得有些停滞不前,一些老牌公司在2006年规模甚至出现萎缩,有的全年没发出一只基金产品,有的发生大规模赎回;一些小基金公司则已经处于极为不利的竞争地位。

(四)基民突破700万户

2006年,“基民”成为热门词汇,基金投资者队伍不断壮大。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2006年国内基金新增开户总数为673.18万户,预计全年新增基金持有人突破700万户。高过A股同期新增开430万户数的1.65倍,创历年之最。

四、期货市场

2006年是中国期货市场发展历史上不平常的一年:金融期货上市进程正式启动,期货市场法律法规建设取得新进展,市场监管体制更加完善,国内三家商品期货交易所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全国期货市场全年累计成交量和成交额分别为449474102手和210046.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22%和56.23%,其中,铝、玉米、白糖和天然橡胶交易活跃,成交规模增长较快。12月份全国期货市场共成交期货合约46556530手,成交金额为18967.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25.46%和37.53%,环比分别下降了17.32%和13.51%。

(一)分交易所情况

上海期货交易所2006年全年累计成交量116212002手,占全国期货市场成交总量的25.86%,累计成交额126100.57亿元,占全国期货市场成交总额的60.03%,同比分别增长了71.96%和92.81%。上海期交所12月份成交量为10777344手,成交额10853.27亿元,分别占全国市场的23.15%和57.22%,同比分别增长了53.25%和72.77%,环比分别增长了1.62%和-0.28%。月末持仓总量392438手,较上月末增长了7.78%。

大连商品交易所2006年全年累计成交量240699996手,占全国期货市场成交总量的53.55%,累计成交额52153.16亿元,占全国期货市场成交总额的24.83%,同比分别增长了21.35%和9.99%。大商所12月份成交量26188412手,成交额5432.55亿元,分别占全国市场的56.25%和28.64%,同比分别增长了0.48%和-3.92%,环比分别下降了17.8%和18.81%。月末市场持仓总量为2309964手,较上月末增长了2.08%。

郑州商品交易所2006年全年累计成交量92562104手,占全国期货市场成交总量的20.59%,累计成交额31792.59亿元,占全国期货市场成交总额的15.14%,同比分别增长了62.62%和46.99%。郑商所12月份成交量9590774手,成交额为2681.52亿元,分别占全国市场的20.6%和14.14%,同比分别增长了138.97%和44.55%,环比分别下降了30.73%和38.44%。月末市场持仓总量为427694手,较上月末增长了1.18%。

(二)分品种情况

2006年,铜期货合约累计成交量107868384手,累计成交金额为33367.29亿元,同比分别下降56.34%%和17.54%;铝期货合约累计成交量为27862952手,累计成交金额为28467.25 亿元,同比分别上升555.59%和666.39%;天然橡胶期货合约累计成交量52094122手,累计成交金额为55726.90亿元,同比分别增加174.09%和257.18%;燃料油期货合约累计成交量25,468,090手,累计成交金额8539.13亿元。

2006年,强筋小麦期货合约累计成交量29340332手,累计成交金额5065.26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1.72%和10.41%;普通小麦期货合约累计成交量为56104 手,成交金额为8.41亿元,同比分别下降97.14%和97.24%;一号棉花期货合约累计成交量为4148034手,成交金额为3064.81亿元,同比下降80.90%和80.44%。

第7篇:股票投资笔记范文

一、投资理财的秘诀启示

在经济危机的复苏时期成为好的投资者并非难事。如果按如下10条原则行事,那你就会比大多数投资者获得更好的回报。

Secret-1:有钱才能攒钱。如果你每年攒3500元,连续攒20年,每年的投资回报率为10%,到时总额将超过20万元。很惊人!在经济危机的复苏时期,对于良好的投资回报当然起作用,但攒钱也同样重要。其实,这其中有7万元是你自己积攒起采的。

启示:要赚钱,你得有钱。这意味着每月要存一笔钱。

Secret-2:尽早起步。假设你的目标是攒20万元,如果你早1个月开始攒钱。你不是每月存3500元,连续20个月。而是每月存1200元,连续30个月。结果如何?你实际存入的钱只有3.6万元。

启示:你开始得越早,你获得的回报就越多,也就越容易达到你的投资目标。

Secret-3:购买股票。从长远看,股票的回报优于债券,而债券又好于现金投资,如货币市场基金、国库券和储蓄。

启示:如果你想获得足以抵消通货膨胀的良好的长期回报,把钱投资子股票。

Secret-4:其他选择。股票的表现反复无常,比债券和现金投资更不稳定。

启示:如果担心市场波动,或可能急需用钱,你就选择短期债券和现金投资。

Secret-5:始终如一。一些投资者想要占尽好处,既要从牛市中获利,又要避开市场风暴。但事实是预测市场变动是异常困难和代价昂贵的。

启示:在投资组合中,明确你的股票投资比例,然后坚持不变。

Secret-6:四面撒网。如果你只持有几种股票,你可能获得巨大收益,或遭受巨大损失。当你在投资组合中增添更多的股票,你就缩小了获利范围,因此潜在的收益没那么耀眼。同时,你的潜在损失也没那么严重了。这样说来,投资多样化像是好坏参半。可它实际上是―份必要的保险。

启示:谨慎使你的投资多样化。

Secret-7:减少投资。成本当你进行一项投资时,你永远不敢保证自己是赢家。但如果承担较大的投资成本,那肯定会降低你的投资收益。

启示:为确保你能获得更多的收益,考虑选择降低成本的共同基金,使账户管理费降到最低,并减少经纪人佣金和其他交易费用。

Secret-8:寻找理财好帮手。大多数人认为,理财顾问是为那些有钱人准备的。不过,即使是普通人在理财方面也需要帮助。生活中的许多变化,例如结婚、生孩子,甚至是找一个新工作都是你重新审视你的财务状况的好时候。一名理财顾问可以在投资、保险等一系列领域为你提供帮助,并找出适合你的最佳方案。

启示:虽然理财顾问可以向你提供建议,但你必须对自己的资金承担最终的责任。

Secret-9:指数基金。总体上说,投资者无法战胜股市,因为我们合在一起就成了市场。事实上,一旦考虑到投资成本,投资者作为一个整体,就注定落后于市场平均水平。

启示:考虑指数基金。有了这些基金,你也许无法击败市场,但肯定会比大多数其他投资者做得更好。

Secret-10:自我控制。在经济危机的复苏时期,一个完美的投资策略可能被几个仓促的决定毁于一旦。

启示:保持冷静,写下你的投资策略。随后,在与家人或朋友讨论之前,不要改变决定。

二、投资理财的戒律启示

也许现在你开始明白,投资并不像在渔场里钓鱼那么简单。你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投资的时候,如果一笔生意听起来好得让人难以置信,那这笔生意是不值得相信的。如果你曾经是―名失败的投资者,那么现在值得欣慰的是,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同你―样。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不面对现实,重新调整你的投资计划,你将会再次陷入失败当中。所以,Benjamin给出了在经济危机的复苏时期投资的10条戒律,它们将有助于你保持清醒的头脑,更多的作出正确的投资判断:

Regulations-1:投资不是多人游戏。投资理财是一个人的游戏,你必须自己作出判断。

启示:想投资,那就自己好好的研究你将要进行的交易。

Regulations-2:不要期望过高。当然,期望你的投资每五分钟能翻―倍,作为梦想是无可厚非的。但你要清醒地认识到,这是非常不现实的。

启示:如果年平均回报率能达到10%,就非常幸运了。

Regulations-3:不要被虚张的股票所迷惑。公司的股票同公司是有区别的,有时候股票只是一家公司不真实的影子而已。

启示:记住,应该多向经纪人询问股票的安全性。

Regulations-4:不要低估风险。在经济危机的复苏时期,“风险”不仅仅是两个字而已,它值得每一个投资者足够的重视。所以,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在购买股票之前,不要先问“我能赚多少”,而要先问“我最多能亏多少”。

启示:这条小心翼翼的戒律最容易被人们忽视,但坚信这条戒律的投资者们至少还是保住了自己的钱。

Regulations-5:在经济危机的复苏时期,不知道该买哪―支股票或者为什么要买这支股票的时候,坚决不要买。这一点尤其重要,先把事情搞懂再说。

启示:这印证了投资大师彼德?林奇的一句名言:一个公司如果你不能用一句话把它描述出来的话,它的股票就不要去买。

Regulations-6:资金才是硬道理。当你把目光投向一些现在正在衰败的公司的时候,这点尤其重要。

启示:重视根据资与产调配与整体市况作中肯的回报预算。

Regulations-7:不要轻信债务大于公司资金的公司。一些公司通过发行股票或借贷来支付股东红利,但是他们总有一天会陷入困境。

启示:对投资目标的公司作详尽研究,能助您作出英明抉择。

Regulations-8: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除非你有亏不完的钱,否则就应该就听我一句话:不要把所有的投资都放在―家或两家公司上。

启示:虽然把宝押在一个地方可能会带来巨大的收入,但也会带来同样巨大的亏损。

Regulations-9:不变的规则。不要忘记,除了盈利以外,没有任何一个其他标准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公司的好坏。无论分析家和公司怎样吹嘘,记住这条规则。

启示:盈利就是盈利,这是唯一的标准。

第8篇:股票投资笔记范文

为什么那些对内幕交易深恶痛绝的人在听到内部消息后也会立即跟风?

如果说外国金融市场风险大,为什么这些国家的居民还会将大把的钱用于国内投资?

当我们觉得持有股票头寸过高时,消除风险的最快捷办法就是将股票立即全部卖出,但我们为什么总是要一点一点的卖呢?

为什么只有寿险经纪人才认为分红保险是不错的投资?

当股市大幅下挫的时候,总有专家说投资者在恐慌抛售,可他们怎么从不对买股的人分析一下呢?

如果一个初创的公司前途无量,那它的创始人为什么还急于通过首次公开募股出售股权呢?

那些理财一塌糊涂的人为什么总拿自己某一次的成功投资到处吹嘘?

为什么那些在9岁时就有远见开始储蓄的人到了90岁还在储蓄?

如果说股票是一种长期投资,那怎么每天总有那么多买盘和卖盘?

为什么那些最好的公司往往对投资者来说却是最坏的投资?

如果说投资是为了今后20或30年的生活,那为什么股市一天不好我们的心情都会很糟?

当我们在买股的时候,为什么总那么自信,觉得自己对这只股票的看法要比那些正卖出这只股票的人高明?

为什么人们在商场促销时会疯狂购物,而股价下跌时却忙著卖股?

为什么股市预言家在其预言准确的时候会得到好评,但预言不准时就指责别人愚蠢?

为什么共同基金在做广告时总说能在短期内获得最佳回报,但同时却总提醒股东这是长期投资?

邻居一会儿换新车,一会儿豪华度假,既然你知道攒钱是积累财富的关键,为什么还会觉得邻居是个有钱人呢?

我们以前进行了某笔投资,如果今天再给一次选择机会我们绝对不会再次买进,但我们为什么还坚守着这笔投资不放?

为什么那些声称投资回报很难跑赢大盘的人总不满足于只购买追踪大盘的的指数基金?

为什么明知道卖出亏本的股票、留着赚钱的股票有利于避税,我们还总是卖出盈利的股票,死守着亏钱的股票?

21.从长期看,基金管理公司和券商可以通过让投资者发达来使自己更兴旺,可既然如此,它们为什么还要去欺骗投资者呢?

为什么那些极其谨慎、只会把钱投资于存单的人也会去购买中奖几率几乎为零的?

为什么人们在一笔投资取得不错回报后还会继续追逐这项投资,尽管现在的高回报可能意味着今后的回报率会降低?

为什么我们总是认为新橱柜是一项投资,但卧室的衣柜只是消费品呢?

为什么人们会因为忘记去商店时带优惠券而沮丧,但在竞价买房时将报价抬高10000美元连眼皮都不眨一下?

第9篇:股票投资笔记范文

关键词:公允价值 变动损益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等诸多方面,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规定,“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损益类科目,核算交易性金融资产等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所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其金额对企业当期利润形成直接影响。

一、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核算及存在的问题

在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出现较多,这里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例分析其具体核算。

首先,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按其公允价值,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科目,按发生的交易费用,借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借记“应收股利”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科目;然后,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或在资产负债表日按股利和利息金额,借记“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其次,在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作相反的会计分录。同时,年末要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期末余额转入本年利润,列入利润表中,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或借记“本年利润”科目。

最后,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成本,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科目,按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贷记或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按两者差额借记或贷记 “投资收益”科目。同时,将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转出,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例:甲公司在2011年12月14日买入A公司股票100万股,每股价格1元,将其划定为交易性金融资产。12月31日,股价涨到2元/股。 2012年2月28日,甲公司以1.4元/股抛售A公司全部股票。若其他因素均不考虑,甲公司会计处理如下所示。每年的利润总额(未考虑交易性金融资产前)均为1 000万元。

(1)2011年12月14日,购入A公司股票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A公司股票(成本)

1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1 000 000

(2)2011年12月31日,确认股票价格变动: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A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

1 000 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 000 00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 000 000

贷:本年利润 1 000 000

当年企业利润总额=1 000+100=1 100(万元)

(3)2012年2月28日,将A公司股票全部售出时:

借:银行存款 1 400 000

投资收益 600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A公司股票(成本)

1 000 000

――A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

1 000 00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 000 000

贷:投资收益 10 000 000

(4)2012年12月31日,将“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借:投资收益 400 000

贷:本年利润 400 000

借:本年利润 1 000 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 000 000

当年企业利润总额=1 000+40-100=940(万元)

2011、2012两年的总利润=1 100+940=2 040(万元)

从上述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例子中,看出跨年的会计核算存在一些不好理解之处,从准则的规定、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核算、对企业利润的影响等方面都存在着问题,具体归纳有以下四点:

(1)准则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核算不够明确、具体。准则既没有明确规定核算的时间范围,也没有具体规定跨期时的会计处理,虽然引入公允价值增强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及时性,但是没有考虑到可靠性和操作性的降低。

(2)“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性质模糊、核算混乱。第一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利润,利润增加了100万元,将尚未实现的利润并入了利润总额,核算看上去没有问题,但是如果结合第二年来看,则需要改进本年的处理。第二年的核算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投资收益”,计入了利润,但按照上年度的核算,“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已经结平,没有余额,然而当本年度出售时,却又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余额转至“投资收益”,这个余额从何而来?同时“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本身也计入了本年利润,这样就两次影响了本年利润,既无法解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科目性质,也无法解释本年利润重复记录的原因。如果不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本年利润,那“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会出现借方余额列示在报表上,会被理解为公允价值变动的损失,造成报表使用者对报表的错误理解。而且按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损益类科目的性质,如果期末还有余额,没有结平该账户,也是不合理的。

(3)不能很好地显示出利润的构成。一般损益确认的原则是权责发生制,指凡是在本期内已经收到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一切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收到或付出,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例如预提的利息、折旧、税金等。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来看,“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根据某个时点的资产的公允价值由企业自身确认的内部损益,类似于还没有现金收支但是应当由本期承担或享受的损益。故“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可以计入本年利润的,只是这类型的损益都属于未实现的损益,应该在财务报表或附注中反映出来,而不是只列入利润表,却不加以注解,以免误导报表使用者。

(4)所得税的税负不公。由于将未实现的损益结转到本年利润,全年利润是需要计算所得税的,故未实现的损益也需要计算所得税,企业对未实现的损益也要承担相应的税负。如果是损失则影响了国家的税收,如果是收益则增加了企业的税负。我国的税制和企业会计准则之间是有差异的,需要进行所得税调整,这样需要在纳税调整中补充对此项业务的调整。

为解决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应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进行定性,明确以下问题:设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目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性质、账户结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该如何应用等。

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核算的改进措施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核算的改进,可以参考某些已经定型的会计科目的核算,应该先定性其所属要素的类型,然后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法。笔者提出四种解决方案。

(一)方法一

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定性为过渡性的科目,而非损益类的科目,类似于“资本公积”科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可以改称为“公允价值变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准备”或者“待处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或者直接用“资本公积”代替。可以参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期末将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本科目余额在期末结账时不用处理,待将来出售时再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投资收益”,从而成为处置当年的损益。在报表上列报为,持有期间无损益,处置时产生损益,影响利润表。

(二)方法二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性质不变,仍为损益类科目,其核算方法类似于其他损益类的科目。发生时先列入损益类科目,待年末结账时转入“本年利润”,结平余额,以后年度不再出现。改进后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核算方式为:对于资产在期末时公允价值高于或低于历史成本的差额先计入本科目,年终结账时转入“本年利润”,结清本账户。将来出售该资产时,本科目不再出现,不再转入“投资收益”。这样将公允价值变动的损益计入变动的年度,即按照权责发生制将还未发生的虚的损益记录下来,但是不再影响处置年度的损益。在报表上列报为,持有期间有损益,影响利润表,处置时无价值变动的损益。

承上例:

2011年12月31日,确认股票价格变动: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A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

1 000 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 000 00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 000 000

贷:本年利润 1 000 000

2011年的利润总额=1 000+100=1 100(万元)

2012年2月28日,将A公司股票全部售出时:

借:银行存款 1 400 000

投资收益 600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A公司股票(成本)

1 000 000

――A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

1 000 000

借:本年利润 600 000

贷:投资收益 600 000

2012年的利润总额=1 000-60=940(万元)

2011、2012两年的总利润=1 100+940=2 040(万元)

与原来的核算方法相比,每年的利润和两年的总利润数值一样,可是核算要简单很多,而且没有重复计算利润,也不会出现不明晰的科目。但是无法看出2011年的利润是不是全都实现,所以在2011年的报表附注中应该补充说明,增加的100万的利润是资产的持有收益,并未真正实现。

(三)方法三

不设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在“投资收益”科目下设置实损益和虚损益、已实现损益和未实现损益、确定损益和估计损益、资产处置损益和资产持有损益等明细科目。

准则规定在“资产负债表日”来计提“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时“资产负债表日”也是企业结账、核算利润之日,所以如果在资产负债表日处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必然也要将其转入本年利润。以后年度出售的时候,就不再有“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这个科目,所以按照准则对处置时点的规定,根本不用设置该科目,只需要将利润中已实现和未实现的损益区分开即可。具体处理为:

在资产负债表日,将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损益直接记入“投资收益”下设的明细科目中,如“投资收益――未实现损益”或者“投资收益――资产持有损益”等,然后“投资收益”转入“本年利润”,以后年度不用核算。在报表上列报为,持有期间持有的损益,影响利润表,处置时不再出现持损益。

承上例:

2011年12月31日,确认股票价格变动。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A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

1 000 000

贷:投资收益――资产持有损益 1 000 000

借:投资收益――资产持有损益 1 000 000

贷:本年利润 10 000 000

2011年的利润总额=1 000+100=1 100(万元)

2012年2月28日,将A公司股票全部售出。

借:银行存款 1 400 000

投资收益――资产处置损益 600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A公司股票(成本)

1 000 000

――A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 1 000 000

2012年12月31日,结账时:

借:本年利润 600 000

贷:投资收益――资产处置损益 600 000

2012年的利润总额=1 000-60=940(万元)

2011、2012两年的总利润=1 100+940=2 040(万元)

与原来的核算方法相比,每年的利润和两年的总利润数值一样,核算简便,未重复计算利润,在分录中可以直接看出2011年是资产持有损益,2012年是资产处置损益,一目了然、清晰明了。

(四)方法四

明确准则中的提法,或者单独出一号准则规定“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现行准则应用指南规定: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该做两笔分录:

第一,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成本,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科目,按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贷记或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按两者差额借记或贷记 “投资收益”科目。

第二,将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转出,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下面根据准则举例说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核算过程。

改进后,可以将这里的“公允价值变动转出”这句话直接删除,不再作第二个分录。或者明确说明此处的公允价值变动是指“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的余额,在第一笔分录中转出,而非“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的余额。这样会计人员就明确出售时只需要作第一笔分录即可,不再有其他分录。在财务报表的附注中,应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出现当年注明此为资产的持有损益,属于未实现的损益。

另外,在投资性房地产等其他会出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科目中,也可以类推出核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