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范文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精选(九篇)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

第1篇: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范文

方法:收集我院临床门诊、住院部传染病疫情报告记录、医技科有关传染病检查记录,并依据SPSS13.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差异比对以P

结果:发现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医院传染病报告质量。在具体工作中笔者发现,因登记人员个人原因,致使漏报、错报和迟报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可靠性与时效性。

结论:经过我院全体传染病登报人员的共同努力,以每月培训、考核和审查的方式全面提升了报告质量,提高了报告可靠性与时效性。

关键词:疫情报告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048-02

疫情报告的准确性及及时性,是确保疫情报告质量的关键内容。基层医疗机构疫情报告是我国疫情管控的基础工作 ,它是区域性疫情管控的分项工程,其报告质量直接关系着区域疫情控制及预防成效[1]。

1我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存在问题

1.1数据填写不齐全:某些疫情报告记录人员在工作时存在漏填现象,其中漏填内容包括患者的详细地址、联系方式、发病机制、就诊时间、性别和年龄等,因患者

身份数据填写缺失,使得疫情报告记录很难全面反映出患者的真实情况,不利于今后诊疗工作的开展。

1.2填写报告时字迹不规范:某些疫情报告记录人员在填写报告时字迹潦草,很多字迹都难以辨认,给网报工作和核查工作带来较大困难。

1.3报告提交不及时:某些疫情报告管理人员缺乏法规意识,在提高报告时不认真,经常出现漏报或迟报现象。

1.4分类病例时的工作失误:在临床诊治和实验诊断时出现工作失误。

1.5交接问题:管理部门没有建立健全严格规范的疫情报卡机制,从而使个别报告卡遗失,又因某些报告卡的填写字迹不规范等原因限制,使得保卡工作未能及时进行。

2问题解决对策

2.1建立健全报告管理机构,建立完善的疫情报告管理系统。首先医院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报告管理机构,其次,应建立完善的疫情报告管理系统。笔者建议,应明确各级报告管理人员的责任,认真落实管理体制,并应派专人不定期审核全员的疫情报告,如果在审核时发现问题,要么就地找相关人员问询,要么找上机机构协商解决,这样有助于提升报告管控水平。

2.2强化法制宣传和教育的力度,全面强化报告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疫情报告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基础和依据[2],因此,医院应对报告管理人员进行多次法制教育,应对新就业的医生开展岗前培训,学习《传染病防治法》,使其全面了解疫情报告的相关知识,全面提高新就业医生对疫情报告工作的认识,从而使其准确的、及时的上报疫情报告,提高报卡的时效性与可靠性[3]。

2.3全面提高医疗人员的责任心。近年来我国国民经历了多次传染病威胁,因近年来传染病事故的频发,给疫情报告管理人员以较大启示。如传染病扩散于医院,而医院又没有传染病患者的个人信息,那么就无法及时有效的控制疾病,从而也就无法有效保障我国国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确保门诊病人登记信息的完善性十分重要,医务人员必须提高责任心与法制意识,认真做好病人登记工作,将病人的详细信息标注清晰,及时上报传染病报告卡,网罗人员录入才有时效,才能准确找到传染病感染者。

2.4保证疫情报告填写的质量。医院应建立完善的疫情报告监测机制,严格要求各报告管控人员及时检测报告质量,如检测人员发现有字迹不清或漏项报告,应及时提醒报告填写人完善报告内容,直到报告填写符合要求为止。

2.5健全健全工作绩效机制。工作的动力源于按劳分配,如医院没有建立健全工作绩效机制,没有将工作效果体现在奖金分配和人员升迁上,就很难使员工养成勤勉工作的习惯,因此,笔者建议,医院应建立健全《传染病报告奖惩制度》,将疫情报告填写工作和薪酬发放联系起来,发现问题应及时督促其整改落实,并应严格执行管理和考核机制,在抽查过程中如果发现漏填或缺项问题,应扣除相应分数,以此约束管理人员的个人行为,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管控报告质量。

2.6建立联网机制。要想更好的控制住疫情,医院就必须在疫情扩散前将感染者信息及时、快速的传递出去,因此,笔者建议各医院应建立健全联网数据库,并且每所医院的各个科室也应建立网络互联,从而将医院局域网与国家互联网有机结合到一起,这样做便于快速传递疫情讯息,有助于提高疫情管控能力[4]。与此同时,建立健全联网机制也有利于疫情管控信息,如一旦发生疫情,医院可以迅速做出反应。

3讨论

医院应切实加强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建设,并认真贯彻落实,建立健全软硬件设施,临床、医技、疫情报告人员应通力合作,强化责任、危机意识,确保疫情报告能够及时、准确的反应出患者病情。并应经过一系列的审核查对工作,将疫情报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找出来,通过扣分考核和完善培训机制等措施,提高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提高网报的时效性,为预防控制传染病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从而真正解决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存在的弊病,全面提高疫情报告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1-30

[2]云南省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技术指南(试行)[M].昆明: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3-18

第2篇: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范文

第一条为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提供及时、科学的防治决策信息,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下简称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传染病防治法、应急条例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中规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

第三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坚持依法管理,分级负责,快速准确,安全高效的原则。

第四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对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鼓励、支持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国际交流合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中做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规定及时如实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信息,不得瞒报、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缓报、谎报。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八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照专业分工,承担责任范围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与管理工作,具体职责为:

(一)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行政辖区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进行监测、信息报告与管理;负责收集、核实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信息和其他信息资料;设置专门的举报、咨询热线电话,接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的报告、咨询和监督;设置专门工作人员搜集各种来源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信息。

(二)建立流行病学调查队伍和实验室,负责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搜索密切接触者、追踪传染源,必要时进行隔离观察;进行疫点消毒及其技术指导;标本的实验室检测检验及报告。

(三)负责公共卫生信息网络维护和管理,疫情资料的报告、分析、利用与反馈;建立监测信息数据库,开展技术指导。

(四)对重点涉外机构或单位发生的疫情,由省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报告管理和检查指导。

(五)负责人员培训与指导,对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对辖区内医院和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疫情报告和信息网络管理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第九条国家建立公共卫生信息监测体系,构建覆盖国家、省、市(地)、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的信息网络系统,并向乡(镇)、村和城市社区延伸。

国家建立公共卫生信息管理平台、基础卫生资源数据库和管理应用软件,适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法定传染病、公共卫生和专病监测的信息采集、汇总、分析、报告等工作的需要。

第十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承担责任范围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任务,具体职责为:

(一)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制度,包括报告卡和总登记簿、疫情收报、核对、自查、奖惩。

(二)执行首诊负责制,严格门诊工作日志制度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报告制度,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工作。

(三)建立或指定专门的部门和人员,配备必要的设备,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监测信息的网络直接报告。

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等应按照规定时限,以最快通讯方式向发病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报告,并同时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报告卡片邮寄信封应当印有明显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疫情”标志及写明XX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的字样。

(四)对医生和实习生进行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工作的培训。

(五)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标本采样。

第十一条流动人员中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报告、处理、疫情登记、统计,由诊治地负责。

第十二条铁路、交通、民航、厂(场)矿所属的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应按属地管理原则向所在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第十三条军队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军人中的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由中国人民卫生主管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直接报告。

军队所属医疗卫生机构发现地方就诊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按属地管理原则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第十四条医疗卫生人员未经当事人同意,不得将传染病病人及其家属的姓名、住址和个人病史以任何形式向社会公开。

第十五条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辖区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负责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情况,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第三章报告

第十六条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和检疫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责任疫情报告人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发现有法定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必须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进行疫情报告,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第十七条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依照有关法规对责任疫情报告人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乡(镇、地段)级以上的责任报告单位必须建立疫情管理组织,指定专职疫情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或所辖区域内的疫情报告工作。

县(市、区)级以上责任报告单位必须实现计算机网络直报,乡(镇、地段)级责任报告单位应创造条件实现计算机或采集器的网络直报。

第十八条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传染病报告卡由录卡单位保留三年。

第十九条责任报告单位对甲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城镇应于2小时内、农村应于6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对其它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乙型肝炎、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城镇应于6小时内、农村应于1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对丙类传染病和其它传染病,应当在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第二十条有关单位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向卫生部报告。

卫生部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立即向国务院报告。

第四章调查

第二十一条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立即组织力量对报告事项调查核实、判定性质,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及时报告调查情况。

不同类别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应当按照《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规定要求执行。

第二十二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现场调查应包括以下工作内容:

(一)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密切接触者追踪调查和传染病发病原因、发病情况、疾病流行的可能因素等调查;

(二)相关标本或样品的采样、技术分析、检验;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确证;

(四)卫生监测,包括生活资源受污染范围和严重程度,必要时应在突发事件发生地及相邻省市同时进行。

第二十三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等有关领域的专业人员,建立流行病学调查队伍,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第二十四条接到甲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及其密切接触者等疫情报告的地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立即派专业人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接到其它乙类、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疫情报告后,应在12小时内派专业人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

第二十五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管理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信息系统,各级责任报告单位使用统一的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第二十六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调查、采样与处理。

第五章信息管理与通报

第二十七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所设与诊治传染病有关的科室应当建立门诊日志、住院登记簿和传染病疫情登记簿。

第二十八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指定的部门和人员,负责本单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报告卡的收发和核对,设立传染病报告登记簿,统一填报有关报表。

第二十九条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本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报告卡、报表的收发、核对、疫情的报告和管理工作。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按照国家公共卫生监测体系网络系统平台的要求,充分利用报告的信息资料,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定期分析通报制度,常规监测时每月不少于三次疫情分析与通报,紧急情况下需每日进行疫情分析与通报。

第三十条国境口岸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港口、机场、铁路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国境卫生检疫机构,发现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时,应当互相通报疫情。

第三十一条发现人畜共患传染病时,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农、林部门应当互相通报疫情。

第三十二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通报和公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授权,及时通报和公布本行政区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内容包括: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性质、原因;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发生地及范围;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的发病、伤亡及涉及的人员范围;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处理措施和控制情况;

(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发生地的解除。

与港澳台地区及有关国家和世界卫生组织之间的交流与通报办法另行制订。

第六章监督管理

第三十三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对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第三十四条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第三十五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的技术指导。

第三十六条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积极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

第三十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责任报告单位或责任疫情报告人有瞒报、缓报、谎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情况时,应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第七章罚则

第三十八条医疗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会同有关部门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它严重危害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据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的;

(二)未指定相关部门和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的;

(三)瞒报、缓报、谎报发现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

第三十九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它严重危害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瞒报、缓报、谎报发现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

(二)未按规定建立专门的流行病学调查队伍,进行传染病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三)在接到传染病疫情报告后,未按规定派人进行现场调查的;

(四)未按规定上报疫情或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

第四十条执行职务的医疗卫生人员瞒报、缓报、谎报传染病疫情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或者吊销其执业证书。

责任报告单位和事件发生单位瞒报、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不报告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或传染病疫情的,对其主要领导、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由其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造成疫情播散或事态恶化等严重后果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3篇: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范文

【关键词】 传染病;管理信息系统;应用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675-02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疾病得到控制,但是传染病的发生率却呈攀升趋势,为了能使传染病得到抑制,各大医院已经开始采用传染病管理信息系统,此系统能对传染病进行全流程的监测、分析等,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1 传染病管理信息系统功能介绍

1.1 所采用的系统概况 在医院的所有信息系统中,传染病管理信息系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系统,其采用了B/S构架,并在后台采用SQL2003企业版大型数据库,而前段则采用程序使用JAVA编程,前端应用程序使用范围较广,被整合到医院的各个部门,例如门诊医生工作站、住院医生工作站以及放射工作站,将其用来采集传染病管理的数据。在医院信息系统当中,容纳了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所有患者的信息资料,由于程序中一个菜单值对应一个功能,所以可容量大量的信息,而且操作简单方便。

1.2 可对疫情做统计并管理传染病患者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人员每月对疫情做系统分析后,将其告知上级分管领导,使其了解到传染病的发病起因、以及高发人群,对这些患者的入院情况和药物使用情况作基本的了解,为了完善患者的管理,医院需从系统中提取传染病患者的相关信息,并且防保科每周须通过依托网上数据生成,对生成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和考核,从而全方面促进传染病传播的预防工作,推进医院传染病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 传染病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效果

2.1 降低病菌的报告率(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及时率),并保证报告的质量 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到医院当中,当医护人员填写病人的诊断结果完毕后,此时系统会在第一时间里向医生进行提示,医生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将其上报。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的提示功能,有利于提高医生的报卡率,避免出现漏报、迟报的现象,及时报卡能有效降低病毒传播的速率。相反,还可保证传染病报告卡的质量,系统将医护人员提供的信息与信息系统进行共享数据,对于一些手报工卡出现的字迹模糊不清、项目填写不全的现象,一律拒绝,此方法保证了患者信息数据的准确性。

2.2 提高传染病信息管理效率与疫情的工作效率 由于我院已开始采用信息系统即医生站和检验科LIS,开展传染病疫情报告研究,在不久将采用传染病网路管理和电子报告形式,这样一来就可在规定的时间当中对病情进行归类分析。一般是降低疫情的种类、科室分布和例数通过计算机做系统的分析,计算机将其数据整理,以图表的方式展现出来,结果一目了然,大大节省了人力,与传统的人工统计分析相比,其效率不可比及,并且准确性高于人工计算,尤其是数据庞大时,人工计算难免会出现错误[2]。所以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对于医院疫情的控制具有重大意义,在计算方面胜于人工计算,在报告卡方面也占优势,传统的纸质报告卡由人工进行填写,常常出现字迹不清、潦草等现象,但是现如今的电子报告卡,根据报告卡信息内容,将其制作成“传染病登记本”,并以电子版的形式展现出来,克服了报告信息模糊不清的现象,并且还可节省预防保健科人工收卡这一环节的工作,大大减少了预防保健科的工作量。不仅如此,对于已报的报告卡还可进行删除、修订等,体现了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的高科技性能。除此之外,还能对传染病疫情做监测,便于医护人员在第一时间中了解到传染病传播的状况,全面控制病情的传播,其次还能对特种病情做跟踪监管,一发现病情发展呈现攀升趋势时,可马上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防止传染病的继续传播、蔓延,给人们生命安全造成威胁[3]。将医生站、检验科LIS、传染病网路管理以及电子报告这四者相结合,不但可使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更方便、更快捷的目,而且可达到全面杜绝传染病的漏报、迟报的效果,提高传染病信息管理效率与疫情报告的工作效率以及报卡质量。

3 讨 论

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分为几个功能模块,每个功能模块都具有不同的功能,传染病疫情监控系统主要负责科室传染病疫情的评分工作和项目检查工作,以及每个患者入院到出院情况都一一进行监测,并将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每个数据都可查询,同时也具有录入功能,并且反应出患者的预报和反馈情况。至于位于科室工作站的子系统,则是对患者做相应的管理,患者的化验情况、检查情况等,都会反馈给医护人员,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的检查化验结果,进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和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就我国目前的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情况来看,取得的效果还是比较理想,该系统可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管理,并能对管理质量做分析、评价,提高了疫情报告的质量,并能推动预防保健科的管理工作,但是若是能将此系统和国家疾病监测报告系统相联系起来,管理信息系统功能会更加健全,现如今负责疫情管理的工作人员不但要对本院的疫情信息做管理,还需将全院的疫情报告输入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这一环节常常出现漏报、迟报甚至是错报的现象。如将两系统连接起来,则省略了该环节,既节省人力,又可提高工作效率。

我国各大医院目前采用C/S构架,并且后台使用SQLSERVER2000企业版大型数据库,前端应用程序使用PowerBuilder7编程,随后把采集传染病疫情报告数据,所有运用到的软件都集成到各个需要报告法定传染病的计算机工作站上,从而形成一个遍及整个医院的传染病报告和控制网络,能够对传染病疫情进行监控,对患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群.医院信息系统在传染病疫情报告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0,23(3):33.

第4篇: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范文

关键词: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

【中图分类号】R1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432-01

目前, 传染病仍然是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 而控制传染病的主要手段是预防, 及时准确地掌握各类传染病的流行趋势, 有计划地预防、控制各种急慢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才能将传染病控制在一定水平, 把暴发疫情消灭在萌芽之中。

为提高疫情报告的及时性、敏感性和准确性,自2004 年1 月1 日起, 我国正式启动了以传染病个案报告为基础的网络直报系统, 各级疾控中心对传染病报告进行实时疫情监测, 使传染病报告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反映出旧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模式有待改变, 才能适应疫情直报系统的要求。

1目前运行直报系统发现的问题

1.1医疗机构

(1) 一些医疗机构的直报人员对传染病报告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无法制意识: 在2004年1-4月运行直报系统中发现, 个别医疗机构随意在正式的直报网上填写鼠疫、SARS、禽流感、艾滋病、等甲类或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报告卡, 给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造成许多麻烦。

(2) 部分医疗机构网络直报人员不懂业务, 缺乏责任心: 对于临床医生填写的卡片不审核, 只是机械录入。还有的将发病日期非当年的旧病例也录入到直报系统, 甚至将流脑当乙脑录入,痢疾当疟疾录入。

1.2疾控中心

(1)对直报系统管理松散

1)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于医疗机构网络直报的传染病报告卡, 存在审核不及时现象, 未审核的报告卡将不能参与当月(或旬) 的统计, 致使报告数与统计数不相符, 直接影响到疫情的分析。

2)对于传染病报告卡的重卡、错卡不能及时删除或订正, 未起到把关的作用。

(2) 业务能力差: 某些疫情直报管理人员非业务人员, 无对疾病诊断作进一步核实和订正的水平, 不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如当地出现罕见的疾病, 某病有暴发的倾向等。

(3)适应网络直报的疫情管理人员匮乏: 网络直报已告别了原按时逐级上报、统计、汇总的模式,形成了实时报告、实时统计、实时分析的信息网络化科学管理模式。这就需要有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计算机操作和信息网络三方面技术专长的复合型专业人员。但目前这方面人才缺少, 使利用网络直报系统进行疫情分析的难度较大。

2机构设置和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2.1医疗机构

(1)领导重视不够, 意识没有转变: 医疗机构的某些领导对传染病报告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只是收集卡片报告防疫站的基础上, 对网络直报没有真正认识到其重要性, 表现在科室设置和人员安排不合理。

(2)机构设置不合理: 医疗机构中传染病报告及管理有放在预防保健科、有在急诊科、办公室, 有的干脆没有固定科室。

(3)多数医疗机构只有1名直报人员, 有的是兼职: 在2次对医疗机构模拟网络直报检查中发现, 虽然各医疗机构的直报联系人名单是2人, 但多数医疗机构只有1名会操作的直报人员, 这1人有些也是兼职。当我们电话通知医院进行模拟直报时, 医院告诉我们直报人员正在进行手术、开会或外出, 不能进行直报。

2.2疾控中心

(1)领导管理意识没有转变, 重视不够: 同样领导意识仍然停留原传染病的“按时逐级统计上报”模式上, 而网络直报要求是疾控中心按传染病报告时限的要求对医疗机构报告的卡片及时审核、订正和上报。特别是发生甲类或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要24小时网络监测, 同样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在规定的几个小时内上报。在某种程度上来讲, 疫情网络直报的重要性相当于卫生系统的110, 而从疾控中心现行的管理上看, 其重视程度相关甚远。

(2)人员配备不足: 目前各级疾控中心多数只有1人负责疫情报告管理, 已不能适应当前网络直报的实时报告审核、疫情监测的要求, 而用某些领导所谓“达到8小时满负荷工作”的观念来衡量是否需要配备必要的人员, 势必影响工作的质量。

2.3监督与管理脱节

(1)对医疗机构的管理: 传染病法中规定, 卫生监督部门对于医疗机构有管理和行政执法的权利,而卫生监督部门在传染病管理上与疾控中心的业务上基本没有联系, 疾控中心对于医疗机构的违法操作只能是指出, 即使医疗机构不按疾控中心的要求去做, 疾控中心也没有办法, 在管理上有漏洞。

(2)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 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是卫生行政部门的业务, 而其网络直报工作却是疾控中心。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 由卫生监督部门处理并上报卫生行政部门,疾控中心对于有些事件发生并不了解, 或得不到行政部门要求疾控中心网络直报的指示, 这就造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迟报、漏报严重的现象。

3建议

(1)规范传染病报告管理程序, 减少行政部门的干预, 从法律上赋予疾控中心对医疗机构的管理权。

(2)加强监督、管理力度和频度, 从体制上使疫情管理与传染病监督有密切的业务关系, 及时解决在传染病报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才能不断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

(3)加强对直报医疗机构的管理, 整顿直报人员队伍, 对于违反传染病法的行为(谎报、瞒报、迟报、漏报、不报) 进行处罚。

(4)加强对直报医疗机构网络直报人员和疾控中心疫情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 提高疫情报告质量。

(5)正确设置岗位, 为保证疫情管理人才资源合理利用、报告系统的正常运行, 应安排2-3名责任心强, 业务素质高的人员从事疫情管理, 以适应新型的传染病疫情报告方式, 并建立奖励制度, 以稳定专业队伍。

(6)尽快制定出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规范, 使网络直报尽快走上科学化管理的轨道。

参考文献

第5篇: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范文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019-(2010)05-74-02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最基层单位,承担了所辖街道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疫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医学观察、预防及协助疾控部门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处理等工作。近年来一些新发传染病如SARS、甲型H1N1流感、高致病性人禽流感等均易在社区传播,因此加强社区传染病管理成为控制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传染病管理人员偏少,且大多兼职,要做好社区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就需要有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从2003年我国为有效应对SARS而实施了一系列加强疫情监测报告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措施以来,我们按要求不断强化管理,健全网络,完善制度,基本杜绝了传染病疫情的漏报、迟报等现象,大大提高了应急反应能力,在此简单谈谈我们的几点做法。

1 构建防控平台。提升应急反应能力

1.1完善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及《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文件要求制定了《疫情报告管理制度》、《疫情报告培训制度》、《疫情报告资料使用和保存》及《疫情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和流程》等相关规定,将疫情报告管理、登记、核对与自查、奖惩制度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等内容细化为具体的工作要求,发放到中心各临床诊室和辖区社会医疗机构,要求相关制度张贴上墙,医务人员必须熟记填报要求如报告病种、程序、方式、时限等内容。

1.2健全传染病防控组织网络

组建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领导为组长的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下设监测报告、医疗救治、应急处置、疫点消毒及后勤保障等职能小组,其成员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社会医疗机构的各相关部门人员组成,分工明确,职责到人,共同负责辖区内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及处置。

1.3建立应急反应机制

制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灾害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成立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治小分队。门诊常年实行预检分诊,腹泻病门诊、发热门诊按规定配备相应的急救、消毒、防护药械及物品。

2开展宣传培训。增强传染病防控意识

2.1强化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

定期组织辖区内所有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开展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和重点传染病防治专题培训,增强大家特别是临床医生的业务知识水平和疫情上报意识。每年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传染病疫情处置模拟演练,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突发疫情快速反应能力。对新调入或聘用的医务人员,及时安排传染病防治相关知识专题培训。

2.2做好社区宣传指导

积极配合社区居委会利用黑板报、宣传单、健康咨询及讲座等形式在社区、学校、托幼机构、工厂、企业、建筑工地等处广泛开展传染病防控及干预的知识宣传和指导,提高社区居民对传染病危害及预防知识的认知水平,从而达到有效预防相关传染病的效果。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从而迅速控制疫情的蔓延和扩散。

3疫情规范处置.有效防控相关传染病

3.1监测信息规范上报

要求辖区所有社会医疗机构(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个体诊所、卫生室等)的医务人员认真执行疫情报告管理制度,门诊日志登记项目齐全,发现传染病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按规定做好登记,填全传染病卡片必填项目,文字要工整、清晰,临床诊断明确、合理,并及时上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保科。防保科有传染病总登记簿,配备疫情报告专用电脑,收卡后疫情上报人员要逐项审核报告卡,与填卡人一同补全漏项、更正逻辑错误等,完成登记、网络直报、卡片编号并归档保存。工作人员在登记、收卡、查对、签收和上报的各个环节要认真负责,保证传染病报告卡填报质量(如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和一致性等)达到标准。为防止个别患者取回检查报告单后因个人原因未能及时复诊而导致的传染病迟报现象,要求检验科和放射科医生在查出传染病阳性结果时按《随时反馈制度》的规定以最快方式通报接诊医生,做好反馈记录。临床医生报卡时在《收卡登记本》上登记,并由防保科报卡人员确认签名,防止在出现传染病漏报或缓报时双方互相推诿责任,达到提高工作人员责任心的目的。

3.2传染病疫情及时处置

疫情报告管理人员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上查询或临床医生上报等途径获得本辖区的新发传染病病人信息,如需疫情处置的要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完成流行病学调查、疫点消毒,追踪调查密切接触者,实施医学观察和预防,力争不出现传染病扩散或二代病人。遇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暴发疫情时,要及时上报分管领导和疾控部门,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治小分队赶赴现场共同参与落实相应的处置措施。

4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4.1加强日常工作监管

每月月初由分管领导牵头组织人员认真检查门诊日志及病房、检验科、放射科、防保科等处各类登记本,上网核对传染病报告卡,抽查流调、疫点消毒及预防记录,并通过上门调查或电话随访来检查工作完成质量,认真做好疫情报告自查记录。每季召开社区传染病管理工作会议,通报辖区近期的季度疫情分析及汇总材料,讨论分析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合理协调解决,对下阶段传染病防控工作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第6篇: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范文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xx年疾病预防控制项目工作总结

我市疾病控制项目工作在市卫生局党组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全国救灾防病预案》及《湖北省xx年省财政疾病预防控制项目实施方案》要求,为加强项目管理工作,切实落实省、孝感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明确思想,统一目标,全面落实各项防制措施,以重大急性传染病防制、疫情报告等项工作为重点,切实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化管理,逐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现将我市xx年疾病控制项目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

按照卫生部《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加强疾控中心的基础建设。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楼已经全面竣工投入使用,市人民医院传染病区已投入使用。通过硬件建设,大大改善了疾控机构的工作条件。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我们还结合本地区传染病发生流行特点,制定了《应对流感大流行应急预案》和《汉川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从人力、技术、设备、物资储备等方面加强了卫生应急工作,提高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处置能力。为提高疾控中心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养,加大了培训力度,对市疾病控制中心的业务骨干进行了重点培训。认真做好计量认证工作,进一步规范了实验室的管理,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急性传染病防治

1、紧急疫情处理:

2、网络直报:为了确保传染病疫情信息及时报告,程序规范,保证全市疫情报告网络的畅通。针对当前传染病信息报告不及时的问题,我们严格按照《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要求,全面对我市疫情网络直报情况进行整改,使我市传染病直报及时报告率较去年的有较大提高。进一步完善了市、乡两级疫情报告网络体系,对全市34名传染病信息管理员实行聘任制,责职到人,奖罚分明,实现了疫情报告定领导负责,疫情资料定责任人收集,疫情网络直报定人员操作。健全了以传染病病例个案报告为基础的医疗机构网络直报工作,解决了疫情及时报告与订正、常规监测与突发事件预警和流动人口疫情报告管理等诸多问题。我们现已能按月进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分析,并建立健全定期公布传染病疫情制度。32个疫情报告网络直报单位传染病疫情报告责任明确、程序规范、网络畅通。

二、寄生虫病防治

1、疟疾防治:按照上级有关业务部门有关精神,我们于xx年xx月xx日如开了全市12个疟疾镜检站的培训动员会,并于xx年xx月xx日-xx年xx月xx日开展了对疟疾的主动监测我防治工作,目前全市的疟疾镜检工作已按要求完成,共完成对11599人的疟疾镜检,均无阳性病例报告。

第7篇: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范文

关键词传染病报告卡;质量分析

按照《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要求,报告传染病必须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笔者分析了本院2008年1月至6月668张传染报告卡的质量,认为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质量亟待提高,下面是将这668张卡片的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将本院2008年1月至6月所有传染病报告卡共668张进行分类,分为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三类,其中完全合格率只达到44.2%,基本合格率达47.8%,不合格率达8.0%,详见表1、表2。

合格即基本没有缺限,无缺项、错项,住址填写到具体的门牌号码,无涂改,字迹工整、清楚,易于辨认,无逻迹错误。基本合格包括字迹基本能辨认,缺一般项目1~2项,如没有填写到时或漏填填卡日期等,有住址但不详细,没有填写至具体的门牌号码。不合格即缺项在三项以上,有逻迹错误或涂改得比较多,或字迹很难辨认。

从上表看,住址填写不详细和缺项是疫情报告卡的主要缺陷,字迹辨不清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其它原因包括有逻迹错误和涂改。具体存在的问题如下:

1.1项目填写不全

缺填性别、年龄或出生日期、职业、病例类别、发病日期、报告单位、填卡日期、诊断日期未填到时分,填报人未签名等。

1.2项目填写错误

性别、年龄、住址、病例分类、诊断日期或填卡日期、电话号码等项填错;甚至钩错疾病把梅毒钩成艾滋病,乙肝钩成丙肝,结核性胸膜炎等同于活动性肺结核。

1.3字迹辨认不清

这个问题还比较普遍,有时姓名和住址无法辨认,通常要化费很多的时间去确认。

1.4迟报现象时有发生

医院规定报告卡要及时投入医院设置的疫情箱内,但有一部分医生不执行此规定,把填好的疫情报告卡放在诊室里而造成迟报,特别是节假日,这种现象比较多,还有极个别的医生将卡放在自己的工作服口袋里多日。

2原因分析

2.1法制意识淡簿

对《传染病防治法》和有关法律法规不重视,更没有掌握其内容,认为医生看病天经地义,报告传染病不是他们的主要责任,传染病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是例行公事,完成任务而已。

2.2专业知识欠缺

传染病诊断标准不明确,应诊断为感染性腹泻的诊断为细菌性痢疾,乙型肝炎的急性和慢性不确定,临床诊断病例与实验室确诊分不清,诊断日期和填卡日期不一至等。

2.3责任性不强

只强调客观原因,不找主观因素;只管报告数量,不管报卡质量,不理解传染病管理部门的工作,也不是很配合传染病管理部门的工作;疑似病例报告后,确诊不是传染病的很少填订正报告。

2.4本院有600多张病床,只有一个疫情管理人员,节假日的监督管理工作还不能完全落实到位。

3讨论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许多以前人类所不知的疾病现在已有很好的治疗方法。但随着工业和交通的发达,人群频繁流动,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的变化以及其它与人类共同生活的动植物谱的不断变化,疾病谱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特别是传染病谱,因此防治传染病已成为我国现阶段最重要的任务,而防治传染病最重要的措施是靠使用预苗,如我国在1992年的流行病调查显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为9.75%,由于推广使用乙肝疫苗,2006年已下降至7.18%[1];另有多例报道由于长期开展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使人群乙肝流行情况发生变化,0-19岁年龄段HbsAg携带率只有2.4%,明显低于其他年龄段的人群[2];乙肝疫苗的普遍接种使小年龄组的人群单纯抗-HBS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达51.92%[3];在人群中使用甲肝疫苗免疫,能使甲肝发病率从1990年的25.26/10万降到2006年的0.82/10万[4]。而长期系统的监测传染病的分布,观察各种影响因素,是研制预苗的基础,所以监测和报告传染病不仅是为了使已发生的传染病能有效的得到控制,防止其传播和扩散,还是消灭和减少传染病发生的根本措施。因此我国根据国情制定了《传染病防治法》和相应的一系列法律法规,要求每个医务人员不但要熟悉和掌握传染病报告的程序和时限,还要求每例传染病都要规范填写传染疫情报告卡,因为报告卡的内容越详细越具体,对控制传染病就越有价值。

加强法律法规的培训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每年对全院全体医生进行培训1-2次,对新进人员和实习生每批都要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是《传染防治法》、《突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培训后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积极鼓励和支持医生参加各种业务知识学习,以提高其法律意识和传染病诊疗水平,要使每个医生都充分认识到传染病疫情报告是传染病管理的基础,是国家的法定制度,传染病报告卡也是一种法律文书,具有法律效力,同时加强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提高报告质量,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是制订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措施的依据;如2003年的非典,因当时没有详细准确的信息报告而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而今年的手足口病的流行,由于有了准确快捷的信息报告,而使其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控制,防止了该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

提高疫情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指导能力,鼓励和支持相关人员外出学习,交流经验;适当增加疫情管理人员,加强节假日传染病的监督管理工作。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适用、经济又易于掌握使用的电脑软件,使医生都能用电脑报告传染病,医院的疫情管理人员在医院的局域网上即能收集到医生所填报的传染病报告卡,这样既避免传染病的迟报和漏报,也不存在字迹不能辨认的麻烦,可有效提高传染疫情报告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勤环、郭雁宾.传染病学.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1.

[2]沈立萍、杨进业、莫兆军等.乙型肝炎疫苗长期免疫对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流行状况的影响.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28(7):659-661.

第8篇: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范文

1我院医院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

我院是一所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年门诊量350余万人次,年住院12余万人次。近3年来,年平均报告传染病病例7200例左右。此项工作由预防保健科一名专职人员负责传染病报告的管理工作,专职人员每天到各楼层传染病报告箱中收集信息并手工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然后再手工录入到“国家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不仅耗时费力,工作效率低,填写的卡片容易丢失,还不利于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传染病报告管理质量不高。鉴于此,我院依托原有的信息系统,信息科和预防保健科相互配合,共同研发了“传染病报告管理系统”,并作为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中的一项子系统。我院全院进行统一部署,预防保健科依据需求对信息系统提出要求,信息科软件开发组则按照其要求进行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我们在军字一号HIS系统上建立了“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系统采用B/S构架,后台采用ORACLE大型数据库存储与处理数据,前端应用“.NET”框架、“C#语言”编程,并与门诊医生工作站、住院医生工作站、医院检验系统(LIS系统)、放射检查系统(PACS系统)信息整合,从而能够高效、准确地采集传染病报告的相关信息,且操作方便、快捷。

1.1传染病宣传模块

我院动态地将传染病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疫情动态、流行特征、各科室传染病报告情况通报、传染病报告奖惩情况等信息及时分享到我院的互联网上[3],以供全院各科室医护人员学习掌握。

1.2传染病信息初报模块

该模块为临床医生发现传染病例后,通过军字一号系统登录用户名、密码,将新发传染病的信息上报。该模块住院病人基本信息与门诊信息同步,通过输入病人ID号,其基本信息就无需手工录入,只需要点击“传染病报告”进行上报,报告时间自动生成,报告内容自动上传,大大节省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1.3传染病信息审核查询模块

该模块为“预防保健科”传染病疫情管理专职人员对各科室初报的传染病信息进行审核,检查有无缺项、漏项,有无重复提交传染病信息报表等,对审核通过的传染病信息报表,由疫情专职人员将其上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4门诊、住院病人传染病自查模块

通过该模块,疫情专职管理人员输入“传染病名称”,系统每日则自动查询全院门急诊和住院病人有无新发传染病例,再与临床医生上报的传染病信息进行对比。已经上报过的传染病病例,系统显示为绿色,还未上报的病例,系统则显示为红色,如此,以便于疫情专职管理人员及时发现科室迟报、漏报的传染病病例,从而可有效地杜绝传染病信息迟报和漏报的发生。

1.5传染病数据统计模块

我院医院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给全院各科室和管理部门依据其职责、功能设置了不同的权限,可方便、快捷、全面地统计并报告传染病情况,且可分科室、传染病病种、时间段、年龄、地区等项目进行统计。

2效果

2.1简化工作流程

在我院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使用以后,医生在办公室使用任意一字一号电脑都可以填报传染病信息报告卡,然后将信息上传。以前手工填写传染病信息报告卡平均得花3~4min时间,再步行到保健科还得花10min左右时间,现在填写和报送传染病信息报告卡总共只需要10~15S的时间,极大地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2.2规范了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

以前传染病信息报告存在的普遍问题是信息填写不全、容易漏项,如地址不详细,电话号码没填写,身份证号码没填写,以及医生字迹潦草、无法辨认等问题。我院自使用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后,医生在传染病信息报告界面只需要输入患者ID号,系统就会自动显示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住址、联系电话等。医生只需在系统中点击传染病信息报告,其报告时间系统会自动生成,报告人默认为系统登录人。电子传染病信息报告卡生成后,经预防保健科疫情专职人员审核后打印存档,同时也保存电子档案一份,用以保证传染病报告卡的规范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2.3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生

传染病的控制与预防是有效降低临床感染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对院内感染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4]。传统的传染病纸质信息报告卡由医护人员提交到预防保健科,在医生填写报告卡和传递报告卡的过程中,报告卡则有可能经过污染区、半污染区又传到了清洁区,增加了院内交叉感染的机会。使用信息系统上报传染病报告卡后,预防保健科疫情管理人员直接从网上信息系统打印报告卡并存档,减少了报告卡片的流通环节,可有效地阻断潜在的传染源,可大大地降低因医源性感染而患病的几率[5]。

2.4提高了传染病整体管理水平

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后,预防保健科疫情管理专职人员则可以每日查询门诊和住院病人是否有新发传染病例的发生,通过强大的系统检索功能,能够有效地杜绝传染病信息的漏报和迟报;还能够通过信息系统及时地向各科室宣传、反馈传染病诊疗方面最新政策和规章制度,并可及时通报疫情信息。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是医院实现信息化管理、精细化管理的有利措施,可极大地提高医院传染病管理的整体水平[6]。

3讨论

第9篇: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范文

【关键词】 传染病;患病率;流行病学方法;学生

【中图分类号】R 179G 478.2R 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 00-9817(2007)06-0533-02

Study on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of School Infectious Diseases in Huaiy uan County/ CHEN Qing. Huaiyua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 Huaiyuan(233400), Anhui Province,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understand school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of infectious d iseases and to prevent outbreak of infectious diseases. Methods Data were frominvestigation summary and annual report of Huaiyuan county in 2005.Resu lts Totally 11 outbreaks reported in 2005. The epidemiology was sporadi c primarily and the outbreaks were usual. Entomophilous and nature infectious di seases were higher for type. Most of the outbreaks in the period of May to Se ptember. Most ofthe patients were pupils, andmost of the cases occured in rural area.ConclusionSchool outbreak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s significantly h igher than other public places.

【Key words】 Communicable diseases;Prevalence;Epidemiologic me thods;Students

学校是一个人群集中且人群年龄结构特殊的场所。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学校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频频发生,尤其是传染病爆发与流行在学校时有发生[1]。针对学校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与应对,卫生部与教育部已就食物中毒事件的处理及对策制定了相关规 定,尤其是责任追究制的实施,必将使学校食物中毒事件明显减少。为此,笔者对怀远县20 05年度学校传染病流行特点进行了分析,以期了解学校传染病流行特点,为制定切实可行的 制度或措施提供依据。

1基本情况

怀远县是安徽省沿淮以北的一个农业大县,全县总人口近130万,有各级各类学校535所,20 05年底在校学生236 458名。其中中学74所,在校学生108 233名,占在校学生的45.77%;小 学461所,在校学生128 225名,占在校学生总数的54.23%。

2资料来源

怀远县学校及在校学生资料由县教育局提供,疫情资料来源于怀远县2005年爆发疫情处理小 结和2005年疫情年报表。

3结果

3.1 学校传染病发生情况 怀远县2005年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5 180例,其 中学生发病926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17.88%;学校学生发病率达391.61/10万,略低于全县 平均发病水平。报告爆发疫情11起。

3.2 学校传染病流行特点

3.2.1 流行形式上以散发为主,爆发流行时有发生 2005年怀远县报告法定 甲乙类传染病中,共报告学生发病926例,学生发病构成比相对较高。在报告的爆发疫情中 ,学校局部爆发并报告的有11起,其他集体或单位2005年无爆发疫情报告。

3.2.2 发病病种以虫媒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为主 2005年怀远县各级各类学 校发生的926例病例中,报告虫媒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387例,占学生发生甲乙类传染病总数 的41.79%,主要为疟疾病例;报告血液传染病299例,为乙肝病种,占学生发生甲乙类传染 病总数的32.29%;呼吸道传染病149例,占学生发生甲乙类传染病总数的18.25%,主要为麻 疹、肺结核等,也有流脑病例发生;报告肠道传染病83例,占2005年报告学生发生甲乙类传 染病总数的8.96%;其他如淋病等8例。

从学生发生甲乙类传染病情况看,与同期所报告的全县各种传染病总数比较,麻疹和疟疾所 占构成比较高,分别占同期全县报告该病种的43.67%和31.67%。从发病率指标看,学生发生 麻疹和疟疾的频率也高于其他人群;而肺结核则不同,学生发病率明显低于其他人群。

2005年在学校发生的11起传染病爆发疫情中,全部为呼吸道传染病,分别为麻疹、风疹、流 行性腮腺炎、水痘及流感等,其中麻疹、风疹共7起,发病175例,占爆发病例总数的59.1 2%。

3.2.3 发病时间以6-9月为多 主要是因为该时间段为疟疾和肠道传染病流 行季节,而怀远县近几年为疟疾流行高峰期。

爆发疫情主要集中在春夏之交的4-5月。2005年报告处理的11起爆发疫情中,9起发生在4-5 月,共发病247例,占爆发疫情发病总数的83.45%;另外2起疫情分别发生在1月和11月。

3.2.4 发病学生以小学生为主 11起爆发疫情中,10起发生在小学,仅1起 有部分中学被涉及,其中小学生发病290例,占爆发病例的97.97%;中学生6例,仅占2.03% 。

3.2.5 地区分布上以农村为主 2005年报告的11起爆发疫情中,农村发生10 起,另外1起发生在城郊结合部。

4讨论

从11起爆发疫情发生的情况看,多数疫情从首例病例发病到报告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均不 及时,最短为3 d,最长达36 d,从而导致疫情在学校流行。因此,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 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2],并依此制定切实可行的规 章制度,如疫情报告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健康晨检制度及请假登记制度等,并认真履行, 是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治的基本前提。

从各爆发疫情的情况看,许多学校对传染病防治工作未予重视[3],认为这是卫生 部门的事,不管不问,听之任之。2005年4月中旬,笔者在对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专项 检查时也证实了这一点,检查的60所学校中,26所学校无专职或兼职疫情报告人员,51所学 校无传染病报告制度,传染病报告工作在学校内基本无法落实。因此,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 ,成立学校校长为第一责任人[4]的相应组织,并分工负责,是落实学校传染病防 治的根本保证。

分析11起学校传染病疫情爆发的原因,人群免疫力低下是普遍存在的主要原因,而发生爆发 的11起疫情中,引起爆发的各病种均有相应的疫苗可以预防,且安全可靠;但调查结果显示 ,相应疫苗免疫接种率较低,甚至出现免疫空白。因此,切实落实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 查验制度,是落实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举措[5]。

从学校教师和学生对传染病防治知识了解情况看,大部分学校不甚了解,各级各类学校均未 开设健康教育课,许多学校把时间用在应试教育上,而健康教育课根本无法落实,从而导致 学生传染病防治知识的缺乏。对于疟疾、肺结核等疾病的预防,只要师生员工能掌握其防治 基本常识,并积极预防,疫情一定会有明显下降。因此,认真开设健康教育课程,提高学校 师生员工传染病防治知识水平[6],是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从目前的疫苗免疫预防看,我国有很多安全可靠且保护率很高的疫苗,有些疫苗如麻腮风三 联疫苗为多价疫苗,接种1次可同时预防多种传染病,对于预防学校容易发生的麻疹、风疹 、流行性腮腺炎爆发或混合流行是最经济有效的。因此,加大免疫预防工作的宣传力度,积 极在学生中推行相应疫苗免疫接种,是控制学校传染病爆发或流行最经济、安全、有效的方 法。

5参考文献

[1]许国章,周爱明,朱利利,等.学校传染病防制工作面临的形势与控制对策.中国公 共卫生管理,2004,20(6):539.

[2]侯继斌.广饶县中小学计划免疫工作存在的问题与思考.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 4,24(7):35.

[3]叶丽萍,张晓阳,郑高.福州市学校传染病防治情况调查分析.医学动物防制,2005 ,21(12):891-893.

[4]郑高,叶丽萍,林馨,等.构建学校传染病防治体系的探讨.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 4,10(6):62-63.

[5]郑连英.重视和加强学校传染病的预防.社区医学杂志,2004,2(5):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