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证据法案例教学范文

证据法案例教学精选(九篇)

证据法案例教学

第1篇:证据法案例教学范文

关键词:论辩式案例教学法;法学教育;当代论证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5-0207-02

一、引言

案例教学法是19世纪70年代由哈佛大学法学院首任院长兰代尔(C.Langdell)开创的教学方法,它替代了传统的“学徒式教学法”,成为美国法学教学的主流方法。从内涵上看,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在法学教学课堂上对法律案例进行剖析,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估案例,帮助学生掌握法律知识和提高法律职业素质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在国内外高校的法学课堂上被广泛使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我国高校的法学课堂实践中,案例教学法已经成为部门法和理论法学教学必备的教学方法之一,该方法通过让学生接触真实的法律案例,教会学生分析和评估案件中的证据和论证,作出自己的判断。然而,传统案例教学法已经不适应当前法学教育改革的新形势,这是因为:传统方法具有明确的导向性,即引导学生朝着既定计划进行,不利于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传统方法的运用方式一般为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的方式,缺乏翻转式的辩论;部分案例分析只给出单方面的答案,不容许不同的答案或对立的答案存在;大部分案例都会给出判决案例的思路和法理依据,但是案例教学法训练的重点不在是否能给出标准答案,而在于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案例教学法的本质被忽略,它不仅仅是一种通过案例吸引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方法,更本质的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方法。在当前法学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法学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因而适用于法学教育的案例教学法应当训练学生像律师和法官一样思考,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提高他们处理实际案例的能力。这意味着传统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效果已经跟不上当前法学教育改革的新要求,因而需要革新传统方法。这种革新既包括理论的革新,也包括方法的革新。在理论层面,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案例教学法理论,这种教学法应当避免当前传统案例教学法的缺陷,还应当建立在成熟的理论支撑之上。在方法层面,需要提出一种切实可行,符合法学教学规律的方法,它应当包含一系列可操作的程序。

二、论辩式案例教学法的理论

论辩式案例教学法旨在培养和强化法学专业大学生的以下能力:识别问题的能力、分清问题中主次矛盾的能力、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的能力、准确理解和精确使用语言的能力、评价证据和论证的能力、识别命题间的逻辑关系的能力、得出和检验可靠结论的能力。相对于传统的案例教学法,这种新方法有三个优点:(1)论辩式案例教学法强调论辩式对话,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设置标准答案,让学生在论辩中总结答案。(2)批判性创新思维要求的多种能力可以在论辩式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得到训练、提高和强化。(3)论辩式案例教学法使得分析案例的情境更加贴近现实的庭审场景,这种新方法有助于法学专业大学生提前适应对抗性的真实审判情境。论辩式案例教学法的程序和方法需要依赖于成熟的理论,这种理论至少应当包含合理的、可操作的程序化方法。当代证理论是研究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论辩活动的理论,这种理论发展至今已经衍生出诸多关于论辩程序的理论,其中,荷兰逻辑学家爱默伦和克罗顿道斯特创立的语用论辩理论是当代论证理论的主流进路。[1]在语用论辩理论中,论证的语用论辩维度结合了论辩性理性的论辩层面以及论辩会话中行为的语用层面,其中,论辩概念主要表现在批判性讨论的语用论辩模型中,模型中的论辩性会话的目的在于解决分歧,而语用概念主要体现在作为言语行为的分歧解决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行为定义中。语用论辩术是建立在语用论辩模型的基础之上的,它包含了意见分歧解决过程的四个阶段:(1)在冲突阶段,论辩参与者确定他们之间的意见分歧。在非混合型意见分歧中,仅意味着一方的立场并非立即为另一方所接受,而是被质疑或批评。在混合型意见分歧中,另一方则是提出相反的立场。(2)在开始阶段,论辩参与者都试图解决意见分歧,论辩双方需要分配提出方与反对方的角色(在混合型意见分歧中,分别有多个提出方和反对方),同时需要就讨论规则以及出发点达成一致。(3)在论辩阶段,提出方通过提出支持论证来应对反对方的异议或转移反方的疑问,从而为他的立场作辩护。有时,该立场会遭到反对方连续的异议。(4)在结论阶段,论辩参与方需要评估意见分歧被解决的程度以及哪一方是占优的。如果提出方收回立场或反对方放弃质疑,那么意见分歧就以反对方占优或提出方占优的方式得以解决。[2]论辩式案例教学法借鉴当代论证理论的程序性方法,这包括如何识别一个会话文本中的论证的前提及结论;如何找出论证中需要被呈现的隐含前提或结论;如何通过适用的一般标准判定一个论证的强弱;等等。

三、论辩式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在论辩式案例教学法的课堂实践中,教师作为法官起着协调的作用,学生被分为两组,一组作为方(民事诉讼中的原告,刑事诉讼中的控方),另一组作为应诉方(民事诉讼中的被告,刑事诉讼中的被告人)。整个过程可以模拟为一个简易法庭,实施步骤按先后顺序包括:第一阶段,方和应诉方分析案件中的争议点,提出他们各自的主张,也就是确定他们之间的意见分歧。第二阶段,方和应诉方就讨论案件争议点的规则和出发点达成一致。第三阶段,方通过提出支持论证来应对应诉方的异议或转移反方的疑问,从而为方的立场作辩护。在讨论民事案例时,由应诉方提起反对主张并且给出论证支持;在讨论刑事案例时,由应诉方提出质疑并给出论证支持。第四阶段,方与应诉方展开自由辩论,双方都可以攻击对方的论证和证据,辩护己方的论证和证据。最后阶段,由教师作为法官来评估意见分歧被解决的程度,对两组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判定双方的论证优劣并给出理由。

在\用论辩式案例教学法时,学生还要面临如何分析和比较论证的问题,而教师也需要评估论证的好坏,因而还需要创新分析和比较论证的方法以及评价论证的方法。(1)分析和比较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展开:①分析证据,分析案例中的证据,尤其是冲突证据,了解证据的可采性。②重构论证,分析案例中的证据能够逻辑地支持哪些结论,厘清冲突结论都与哪些证据群相关。③分析论证结构,分析证据支持结论的结构,证据是否能够单独支持结论,还是与其他证据组合或聚合支持结论。(2)评估的方法包括评估论证与分析冲突证据之间的影响,评估反证能否完全否定或部分削弱原证据,或是对原证据无效;判定结果,冲突证据所支持的结论哪一方是被接受的,即哪一方符合经验事实、客观规律和法律规则等;知识点讲评,被接受的结论和论证被哪些法律法规所支持,不被接受的结论和论证被哪些法律法规所禁止。

四、结语

法学教育改革的目标提高了法科大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而这恰是创新论辩案例教学法的旨归所在。论辩式案例教学法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讨论案例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批判性地和创新性地思考,训练学生灵活运用法学知识和能动思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Eemeren,F.H.van.,Houtlosser,P.,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agma-dialectical Approach to Argumentation[J].Argumentation,2003,17(4):1.

[2]Eemeren,F.H.van.,Grootendorst R.,Henkemans S.,Argumentation,Analysis,Evaluation and Presentation[M].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2.

Innovating the Use of Case Teaching Method in Legal Education

WEI Bin1,LE Zhi-hong2

(1.School of Administrative Law,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Chongqing 401120,China;2.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ies,Nanfang Translators College of SISU,Chongqing 401120,China)

第2篇:证据法案例教学范文

论文关键词:国际贸易;信用证;案例教学;应用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支付方式的一个章节,虽然所占内容不多,但是其实践意义却是非常重要。以兰菁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二版为例,该书信用证内容出现在第十五章国际贸易货款的收付第三节,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信用证的定义和主要内容,信用证的当事人,信用证支付的一般程序,信用证的种类。每一个方面作者都给予了适当的案例分析说明,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除上述四个方面以外,案例教学还应渗透到信用证软条款,信用证欺诈等相关内容。实践表明,案例教学法是最有效的信用证教学方法之一。

案例教学法最早产生于古希腊、罗马时期,而真正作为教学方法来运用是在1910年的哈佛大学的法学院和医学院,接着逐渐应用在商业和企业管理学,20世纪70年代开始应用于教育学学界¨。案例教学是通过一个具体情节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情节进行讨论和总结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使学生在“做”中学,在思考中进步,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树立、技能的学习、以及创造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我国很多高校也在课程教学改革中融入了案例教学法,而在信用证教学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包括:对案例教学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与“问、答”式的单向教学法雷同;案例使用不够恰当,随意性强,没有围绕教学内容认真筛选或撰写;案例资源匮乏,缺乏针对性与时效性;教师放任自流,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综合能力得不到培养与提高等。因此,在信用证案例教学中,必须注意提高案例教学效果,发挥案例教学法对信用证教学的有效促进作用。

1提高信用证案例教学效果的方法

1.1明确目标,找准定位,精选案例

所谓明确目标,即是围绕本课程的特点,确定信用证教学的目标。信用证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理解信用证的定义和特点,明确信用证的当事人、职责及其相互关系,掌握信用证的一般业务流程,识记不同信用证的种类及其使用,了解关于信用证的国际贸易惯例。找准定位,即是根据所授学生的特点,对案例教学进行准确定位。精选案例,即是案例的选择一定要做到高质量和较强的针对性。案例的选择应是有讨论和分析价值的、真实的、常见的而又复杂的问题。其次,案例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空间,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而要提供可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多个途径。另外,案例的选择要与教学的进度和课程的培养目标挂钩,同时注意时效性和目的性。教师既可以选取内容新颖、新近发生的案例,也可以自行编写案例,在案例教学中迅速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科学设计。精心组织,广泛发动

在选择好教学适用的案例后,教师要仔细研究案例,结合学生现状设计好案例教学工具,选择合适的组织形式,比如:是分组讨论还是辩论或者是角色模拟,是引述案例还是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选择声像资料等等。案例教学的精心组织是保证教学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组织得当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培养其协调配合能力和团队精神,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分析的组织形式可以从三个方面去思考:一是自选案例,自主分析。在教师给出的案例中,学生自行选择一个案例,在课堂上先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学生再从客观、局外的角度,来研究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应对。二是共选案例,小组分析。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每组4至5人,共同挑选一个案例,在课堂上由各小组发表对案例的看法及其解决问题的思路。接着,各自以有力的理论支持提出意见和观点。通过思维的碰撞达成共识。然后,由学生对案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加以总结和概括。三是典型案例,全班分析。由教师和学生挑选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展开全班讨论。为了让讨论、争辩能充分展开,教师不要轻易参与争论,要积极鼓励那些有自己独到见解的同学发言。对那些观点不成熟的同学发言也不要轻易否定,以免打击积极性。

1.3总结评估。教学反思。推陈出新

教师对案例的总结是案例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教师应该归纳出带有普遍规律性的理论,系统地梳理学生所应该掌握的信用证知识和语言知识,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重新审视和分析案例。由此,使理论回到实践,使理论指导实践,以便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教师还可对学生的表现加以评价,并将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为平时成绩的参考依据,以激励学生下一次更好地参与讨论。教师应归纳出有代表性的意见和创新观点,对学生提出的不同见解不能进行简单的判断对与错,而应从学生分析步骤的恰当性、决策依据的充分性、结论推断过程的逻辑性、思维的创新性等方面综合评定,这样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相互促进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的反思,推陈出新,发现新规律,找出新问题,以科学的发展观,敏锐的创新性,不断探索新方法,促进案例教学效果更好地形成。

2信用证案例教学的三个重点层面

2.1信用证的定义、主要内容及当事人

此部分教学为信用证人门篇,对学生掌握信用证知识起着奠基作用,因此,在讲解时,我们可以巧设案例,从学生感兴趣的知识背景出发,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可以起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设计案例如下:刘备得诸葛烧赤壁后,蜀国实力大增,自此与北魏东吴三分天下。蜀国国力增强后,三国问的贸易交流也Et益频繁。某天,东吴孙权见蜀国辣椒资源丰富,于是一纸订单,下了150万东吴币的酱品合同,付款方式:不可撤销信用证。刘备大悦。转眼春去秋来,辣椒酱如期制作,孙权的东吴贸易公司通过东吴花旗银行将信用证如期开到刘备酱品公司。正待发货前,赵云来报:东吴贸易公司因管理不善,濒于破产,资不抵债。刘备大惊,速召诸葛亮商议,共讨对策。若你是诸葛亮。该如何处理此事?

案例如此一改。学生一双双明亮的眼睛看向讲台,案例背景讲解完毕,再让学生分析时,也变得格外积极,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本案例主要涵盖的知识点有:信用证的含义、信用证的特点,其中可引申信用证与合同的关系。分析完案例后,可接着再分析信用证的当事人。通过案例指出,此案例中,谁是信用证的开证申请人?刘备方还是孙权方?谁是信用证的受益人?哪个银行是开证行等等。喜爱《三国》的学生对着相关定义迅速地指出了各当事人。

2.2信用证的操作流程

国际贸易跟单信用证操作流程分以下几个步骤:

(1)进口人与出口人订立买卖合同,规定以信用证方式支付货款。

(2)进口人向当地银行提出申请。填写开证申请书,交纳押金或提供其他担保,请开证行开证。

(3)开证行根据申请书内容,向出口人开出信用证,并寄发给通知行请其通知受益人。

(4)通知行核对印鉴无误后,将信用证通知受益人。

(5)出口人审核信用证与合同相符后,按信用证规定装运货物。并备齐各项货运单据,开立汇票,在信用证有效期之内送交当地银行请求议付。

(6)议付银行按信用证条款审单无误后,按照汇票金额扣除利息,把货款垫付给受益人。议付行将汇票和货运单据寄给开证行或其指定的付款行索偿。

(7)开证行或其指定的付款行核对单据无误后,付款给议付行。

(8)开证行或其指定的付款行通知开证申请人付款赎单。开证人验单无误后付清货款,开证行把全套货运单据交给开证人。

讲解此部分时,接第一部分三国案例,可将上述内容融人以下案例中:话说刘备依诸葛之意,大胆发货,不久便收回货款,在佩服诸葛之余,深感有必要普及信用证知识,便让诸葛亮给酱品公司的管理层进行业务培训。信用证流程如下所示:

(1)买卖双方(东吴贸易公司与刘备酱品公司) 在合同中约定,采用信用证方式支付货款。

(2)进口商(东吴贸易公司)向当地银行(东吴花旗银行)申请开证。

(3)开证银行(东吴花旗银行)接受进口商(东吴贸易公司)申请,并根据申请书内容开具信用证,寄交出口地通知银行(刘备所在地银行)。

(4)通知银行(刘备所在地银行)接到信用证审核无误后通知给受益人(刘备酱品公司)。

(5)受益人(刘备酱品公司)审核信用证无误后,按信用证规定条件装运货物,并备齐各种单据,在信用证有效期之内向议付银行(刘备所在地银行)交单请求议付。

(6)议付银行(刘备所在地银行)审单无误后,把货款垫付给出口商(刘备酱品公司)后,将货运单据寄交开证银行(东吴花旗银行)索偿。

(7)开证银行(东吴花旗银行)核对单据无误后,付款给议付银行(刘备所在地银行)。

(8)开证银行(东吴花旗银行)通知开证申请人(东吴贸易公司)付款赎取单据。

2.3信用证软条款

在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是被多数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主要结算方式。虽说信用证是一种较为“安全”和“公平”的支付手段,但不良之徒仍有可能巧设信用证软条款,制造陷阱,进行诈骗活动,而且屡屡成功地“暗度陈仓”。信用证使用过程中暗含着单据限制条款、信用证暂不生效条款、限制运输条款等风险,因此,此部分案例教学不可忽视。

信用证软条款常是专业性强的英文,有的条款冗长复杂,另外还需结合国贸知识分析其原由,英文基础不好的学生很容易放弃,但如果把一些条款放入下列背景中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设立案例背景如下:话说诸葛亮草船借了十万支箭后,魏国箭支库存不足,只好花重金从蜀国购买,关羽被派负责此事。哪知,曹操在信用证中暗设软条款INSPEC-T10N CERTIFICATE ISSUED BY MR.YANGXIUW HOSE SIGNITURE MUST BE IN CONFORMITYwITHTHERECORDOFOPENINGBANK,并对关羽说:“发货前我们会派杨修去验货,以免货物不符我方要求,增加贵方退货费用。”又说:“为了避免有人仿制杨修的签名,我们会在开证行这里留份签印备档,以作核查之用。”关羽想了想,觉得合情合理。便依照约定备货,正待发货,恰巧诸葛亮来访,无意间被诸葛识破,才免除酿成大祸。诸葛分析如下:若市场有变,曹操不派杨修来验货,你关羽能发货吗? 退一步讲,就算杨修如期来验货,且签检验单,但其签字和开证行印签是否一致,你关羽如何判别?因此业务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曹操手中,而我们只能受制于他。关羽哑口无言,气得怒骂曹操:“曹操天下枭雄,果然不假,枉我在华容道上放他一马”。此案例可替换其它不同类别软条款,逐一分析。只一个案例背景,借关羽与曹操的关系,便可将信用证常见软条款,以及软条款的风险规避等内容讲授完毕,英文基础不好的学生,也会因为熟知《三国》,而听得兴味盎然。

3对信用证案例教学的思考

(1)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设计案例时,要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统筹兼顾,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具有较强操作性和诱导性的案例。案例教学中的所有案例最好都能源于实际工作中最常见的问题和最实用的职业技能,能让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培养与提高学生处理业务的能力,为学生择业就业提供技能支持。

第3篇:证据法案例教学范文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 案例教学 实际应用

一、案例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些真实、典型案例的讲解、分析和讨论,将抽象的、一般性的书本知识融人到具体的案例分析中去,使学生从生动的、有代表性的个性中去理解书本知识,掌握必备的流程规则。《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专门讲授国际货物买卖理论和实际业务的课程。其交易过程、交易条件、贸易合约履行细项及规则,都远比国内贸易复杂。具有以下特点:

1、实践应用性强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专门研究和处理国际问商品交换具体过程的课程,其中涉及到贸易术语的使用,贸易合同的签订以及合同的履行,违约的处理等各环节,如交易磋商、租船、投保、报验等内容。因此,这门课程所介绍的每一个知识点在国际贸易中都有具体的操作环节,即直接指导对外贸易业务的实践应用工作。

2、与国际惯例和法律密切相关

这门课程涉及到许多与国际贸易相关的国际惯例、法律,如《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等等,这些国际惯例广泛地被世界各国接纳、使用。因此,学习国际贸易实务,必熟悉这些惯例和法律。

3、涉外性

《国际贸易实务》中所介绍的都是涉外贸易,它的做法与国内贸易不完全相同。在国际贸易交易中,洽谈对象均为国外的交易商,在交易的每一个环节中(如询盘、发盘、还盘和接受过程,贸易合同的签订过程,申请开立信用证的过程,填写各种单据的过程以及到银行结汇等环节)都要使用英语这个工具来完成交易。

《国际贸易实务》所具有的这些特点,必然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熟悉其交易流程和有关单据,而且还需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作为中职教育目标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由此对应的中职教育应以实用为先导。在传统的教学中,《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是以理论为中心的,注重强调各个知识点,忽略了《国际贸易实务》的实际操作性,这种常规教学法片面强调理论知识的讲授,忽于实践的结合,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应该在明确教学目的指导下,改变过去重点讲授各个理论知识点为设计出典型的案例,让学生通过案例去理解知识、运用知识,从而对所学知识产生感性认识。通过案例的分析、鉴别,学生可以了解理论知识是如何应用于实践的,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的实施

1、案例的准备

根据每章节和课程总的教学目标编制案例教学计划,明确案例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师应着手收集、编写、设计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案例。

案例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因而选择的案例既要与特定的教学内容以及特定的教学环节很好地结合,又要与当前进出口业务实际联系密切,更要具有一定程度的疑难性,给学生开辟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能够运用国际贸易实务知识深入分析并解决问题。

根据案例教学实践,在编写教案时,已经按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将案例收集在内,这些案例要涵盖国际贸易术语、货物质量、出口包装、货物的运输、保险、货物检验、索赔、不可抗力等国际贸易领域中的重要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分析此案例时所需涉及到的知识点,以及讨论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并应引导学生提前查找、仔细阅读相关资料。

2、案例辨析与讨论

由于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应用性、操作性极强的课程,讲授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应该通过案例辨析与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首先,教师推出案例。这一环节的关键在于巧,既要选准切人口,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要向学生指出案例中必须注意的地方,讨论的难度,要达到的目标;

其次,学生分析讨论。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在讨论中,教师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讨论。而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引导学生讨论,教师应少讲多“点”,应允许有不同观点的同学进行辩驳,这样才能深入挖掘,达到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同时锻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当然,在讨论脱离了主题时,或是在一些细节上纠缠不清时激师要把讨论引回到正题上。授课教师应力争班上每个学生都至少有一次发言的机会,当学生提出的方案大致相同

时,为了确保讨论的顺利进行,教师必须给予及时的帮助,设法启示学生提出另外一种方案,引发大家的探讨,从而引导他们由“学会”到“会学”到“活用”。

例如:在本课程的教学中,贸易术语部分是重点也是难点。贸易术语中cif是目前国际贸易实践中采用得最普遍的一种贸易术语,而它的特点之一“象征货”很多学生不能理解,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此,我们可以通过案例来讲授,并采用讨论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有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份cif合同,货物已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和装运港装船,但受载船只离港1个小时后,因触礁沉没。第二天,当卖方凭齐全、正确的提单、保险单、发票等单证要求买方付款时,买方以货物全部损失为理由,拒绝接受单证和付款。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把案例讲出来后,先让同学们展开讨论,引导同学们思考在上述情况下,卖方有无权利凭规定的单证要求买方付款。

经过学生们的积极思考和讨论,可以掌握在该案例中,卖方是否有权利凭规定的单证要求买方付款主要看两方面:一方面看卖方在轮船触礁沉没时是否已完成交货任务。据(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规定,按cif成交的合同,只要卖方按期在约定地点完成装运,并向买方提交合同规定的包括物权凭证在内的有关单据,就算完成交货任务。即使货物在运输途中已灭失,买方也不能拒收单据和拒付货款。本案例中,卖方已把货物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和装运港装船,完成交货任务。因此,从这点看,买方拒收单据和拒付货款是不合理的。

从这里可以看到:在cif贸易术语下,按时提交合格的单据,是卖方完成交货任务的证明。因此,在cif贸易术语下,卖方凭单交货,买方凭单付款,这是象征货的特点之一。

另一方面要看发生触礁沉没风险是在装运港船舷风险划分之前还是之后。据(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规定,在cif下,卖方只负责风险划分之前的一切风险。而本案例中,轮船是在离港1小时后触礁沉没,所以这一风险应由买方自己承担。所以买方以货损为由拒付货款也是不合理的。

通过老师的对案例的解释、引导,同学的积极思考和讨论,学生对cif条件下“象征货”的理解豁然开朗。

3、案例的总结

案例分析、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及时总结本次讨论,指出本次案例讨论思路、讨论难点、重点,主要解决的问题,总结中要注意不要简单对案例做出结论,也不要单就某人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作出评价,而要对整个讨论情况做述评,指出讨论中的优点和不足,对案例涉及的理论问题、关键问题,给予澄清,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

三、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应注意问题

1、甄选合适的案例

案例选择是案例教学的关键。一般来说,选择案例要考虑案例的典型性、真实性和分析价值等原则要求。一个典型的案例往往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所学内容。另外,根据教学进展的需要,选择与教学内容有内在联系的案例,是使案例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而案例教学必须适应国际经贸易活动实践迅速发展变化的实际,如在贸易术语方面的案例选择上,传统的案例主要是fob、cfr、cif术语,但是,由于运输方式的变化,现实业务中fca、cpt、cip货交承运人的术语使用越来越普遍,在教学中必须反映这些术语的案例。又如,实务中涉及到班轮运输情形下利用提单进行诈骗的案件时有发生的内容,在这类案件中选取一些进行讨论和讲解是必要的。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明确案例所涵盖的知识点,要为学生设计、构造一系列典型的具有较强操作性和诱导性的案例,所有案例最好来源于实际工作中最常见的问题和最实用的职业技能。

2、处理好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之间的关系

在国际贸易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他们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既不能采取传统的讲授从头讲到尾,也不宜将整个课程全部都使用案例教学。基本理论知识与案例教学二者结合才能相辅相成。如在讲述“货款的支付”一章时,有这样一个案例:中方某公司收到国外开来的不可撤消的信用证,由设在我国境内的某外资银行通知并加保兑,中方在货物装运后,正拟将有关单据交银行议付时,忽接该外资银行通知,由于开证行已宣布破产,该行不承担对该信用证的议付或付款责任,但可接受我出口公司委托向买方直接收取货款的义务,对此,你认为中方应如何处理为好?对于这样一个案例分析题,如果学生连最基本的概念,如什么是信用证,什么是不可撤消的信用证,什么是保兑,什么是保兑信用证以及不可撤消的信用证,保兑的信用证各当事人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和义务等都不知晓的话,就很难对该案例做出一个正确的判断。就此教师必须先讲解这些基本的概念之后,为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加入案例。

3、

根据教学内容,合理确定案例教学方式

案例教学的实施方法因人、因课程性质而异,主要有讨论法、讲解分析法和练习法,教师在课堂上对这三种方法的运用应有所偏颇。换言之,就是针对不同的章节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在讲授“商品的品质”时,由于该节理论性不强,内容通俗易懂,所以采用指导练习法,即在学完该节的品质表示方法知识和理论内容后,列出思考题,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参考书上的案例材料,以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要求学生写出案例分析报告。又如在讲“价格术语”一章时,由于内容繁多,学生很难一下子通过课堂上掌握的理论知识来对实际问题做出回答,所以就采用讲解分析的方法来讲述该章的案例分析题。讲到一种价格术语时,先把该价格术语的定义、买卖双方的责任和义务、需注意的几个问题讲解清楚,然后即席引入一个案例,来说明以上所讲内容。对于一些综合性强、难度大的案例,如在讲授“出口合同的履行”时,由于内容综合,针对该章的案例分析也较复杂,这时,可以采用课堂讨论的方法来组织教学。

第4篇:证据法案例教学范文

 

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对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在突出师范院校在法学理论教育中的所具有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书写能力培养的专业优势基础上,教学计划中在坚持法学专业的14门(目前又确立为16门)核心主干课程为主的前提下,根据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实际制定了强调理论与实务,突出体现专业技能训练的实验与实训的系列专业选修课,提高选修课培养创造性、个性化及应用型人才的功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准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教学内容中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性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旁听审判;二是由资深法官、检察官和执业律师开设“法律实践(理论与实务)系列讲座”;三是通过模拟法庭和法律诊所训练学生专业技能;四是到法律实务部门实习,专业与公、检、法、社区、政府机构和企业挂钩;五是法律服务进社区。[1]在专业课程课时数的安排上,分为理论讲授和实验实训两部分,实验实训课时作为该门课程学分组成部分明确列出。同时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进行了实践性课程体系化设置的改革,以突出学生法律应用能力的培养。本文拟结合实践性课程体系化设置与教学的开展探讨法学专业教学创新改革情况。

 

一、实践性课程体系化设置

 

实践性课程体系化设置是实践性课程发展深化的结果。实践性课程是九十年代以来法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很多院校和教师进行了不同方式和程度的探索,很多法学部门学科出现了专门的课程案例。围绕实践性课程的开展,形成了法学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化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模式,如“法学实践性教学综合体系”的改革模式。[2]“五位一体”模式[3]。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根据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性教学的要求,在法学专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中,开设了9门实践性课程,形成了实践性课程体系化设置:刑事案例教学、民事案例教学、商法案例教学、行政法案例教学、国际法案例教学、模拟法庭、法律诊所、法医理论与实务、侦查理论与实务。每门实践性课程2学分,36课时,并制定了教学大纲。前5门案例实践性课程在内容结构上,包含实体法案例和程序法案例两部分,如刑事案例教学,内容分为刑法案例研究和刑事诉讼法案例研究两部分,民事案例教学分为民法案例研究和民事诉讼法案例研究两部分。每门实践性课程专题式地设计15至20类案例,每一类案例典型案例数量5至7个。教学内容中先概述这类案例的主要类型、分析方法和案例分析应注意的问题,然后将所选典型案例作为实践性具体内容。模拟法庭和法律诊所都是由教师选择真实案例,并且案例不多,教学内容主要是突出程序和证据的运用。实践性课程体系化的探索是对我国传统法学教学的挑战和突破,是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化的重要探索,是对法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重新认识的结果。当然,实践性课程体系化有其不足和缺陷,如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受时间制约而难以全面实施,教学内容要全面、充分案例化每门课事实上做不到,导致这样的问题产生,最基本的在于我国教学机制的制约。长期以来法学与其他许多学科一样,都是班级授课制,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尤其一九九九年以来高校扩招,课堂教学人数一般在80人左右,甚至100多人,由于每门课都有课时限制,要想在有限的课时里实现教学内容的充分案例化是不可能的。因此,课堂教学全部案例化虽然有利于该门课全面深入学习的,但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只能有选择地开展案例实践性,在案例实训中,渗透讲授、比较、讨论、演练等方法,培养学生探求新知识、敢于面对挑战、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性课程体系化教学的原则和要求

 

实践性课程体系化教学并不是指教学中举一二个事例说明观点,而是教学中以案例为中心,根据该门课教学大纲所确定的内容结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实践性课程体系化教学的进行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坚持科学性、合理性原则。实践性课程体系化教学进行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选择和组织案例,要考虑案例的长短、数量多少、难易程度,案例的表达和用语要规范、要准确,案例的内容要适度。案例不是讲故事,而是从事实中提出问题要学生思考解决。(二)坚持现实性原则。案例要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来源于社会生活,并要随着社会生活发展而不断更新。同时,案例也要随着法律的修改完善适时调整,使案例的选择具有新颖性、时代性和典型性。(三)坚持综合性原则。实践性课程体系化教学的进行并不是单纯的案例分析,而是建立在讲授讨论基础上的案例学习,是渗透比较、讨论、演练的案例分析,实践性课程体系化教学是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活动。

 

实践性课程体系化教学的目的在于学习法学理论,理解法律规范,训练法律思维,增强综合素养,为参与实践奠定基础。这种教学的要求应该是:(一)全面准确理解法律规范的含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及时吸收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的案例,有针对性地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二)教师不仅要懂理论,会组织课堂教学,而且要关注社会现实,善于从社会现实中发现问题,并能够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和解决。这是要求法学教师要接触法律实务,既懂理论,又懂实务。(三)要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积极性和创造性。实践性课程体系化教学中既要靠教师本人的理解、经验、体会和心得,也需要运用学生的知识、阅历、情趣和能力。只有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实践性课程体系化教学才能成功。

 

三、实践性课程体系化教学的开展

 

实践性课程体系化教学从环节上可分为课前、课堂教学、课余活动三个环节。课前是进行实践性课程体系化教学的准备,包括教学内容的划分、案例的选择、学生自学与准备。为此,教师在课前根据教学内容,每类案例挑选5至7个案例,汇成一本案例发给学生,以便于备课和学生预习与自学。课堂教学是案例实践性的载体,包括理论的讲解与提炼,案例的分析讨论、演练和讲评;课余活动主要是学生作业与复习、教师批改作业。

 

实践性课程体系化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在完成的,为搞好实践性课程体系化教学,课前并且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准备好教学用法律规范,分析讨论案例时可随时寻找法律依据。教学方式上可以从简要讲授理论导向案例,也可以从案例导出理论。由于每门课所包含的理论知识非常丰富,在每一专题的案例实践性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程度先讲解理论知识,这种讲解应当是一种启发、式归纳式的讲解,甚至是比较式的讲解。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进入案例讨论。讨论案例并不是自由讨论,教师按4-6人组成若干个讨论小组,先安排每个小组讨论一个案例,到一定时间每个小组派一名同学作为代表对案例进行评析,教师再对学生的案例评析进行讲评。教师的讲评不是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而是要在学生分析程度基础上,启迪学生的思维,揭示案例的普遍价值,让学生举一反三,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身的思想认识。如在刑事证据案例实践性中,教师先简要介绍证据的属性、证据的分类和种类,然后安排5个小组分别讨论一个案例,这其中有证人条件、单位证明的证据属性、案件中证据的分类、间接证据的定案等,每个小组在讨论案例时,学生相互之间可能有争议,不能形成一致意见,是经常出现的,这正好反映了学生对法律问题理解和认识的深化。如关于证人条件的案例讨论,学生认识很不一致,关键在于对刑事诉讼法中证人资格上“年幼”的理解不统一。通过教师的进一步的讲评,学生对刑事诉讼中证人资格问题的理解就深刻了,法学应用能力无形中得到提高。除了讨论案例,每个单元还要安排5个左右作业案例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一方面可督促学生对所学知识复习与思考,另一方面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法学应用能力。对作业案例,教师可安排2-4次全批全改,并针对作业情况进行讲评,没有全批全改的,教师也应在讲评前抽查,以了解学生对学习任务完成情况。

 

实践性课程体系化教学的开展,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在课余时间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它对教学的积极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这几年通过实践性课程体系化教学,改进了教学方法,丰富了教学形式,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和配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实践性课程体系化教学的开展,是非常有助于学生素质提高和法学应用能力培养的。

 

基金项目:广西新世纪教改工程“十一五”立项(桂教高教(2008)151号)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发展与完善阶段性成果。

第5篇:证据法案例教学范文

[关键词] 机械专业课; 案例库; 开发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7. 067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7- 0118- 02

1 引 言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选用相关的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的一种教学方法。笔者将案例教学法引入机械专业课的教学,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化解了教学难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建立机械专业教学案例库是实施案例教学法的一个重要内容。

2 建立机械专业课程教学案例库的必要性

(1) 建立教学案例库是减少备课时间,提高教师工作效率的需要。案例是开展案例教学法的载体,在教学中占据中心地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等教学任务的完成,都必须依靠案例。教师备课时间大量用在教学案例的准备上。如果有现成的成熟的案例库使用,则大大缩短了教师案例选择的时间,教师备课的重心可转移到教学过程组织和其他资料的准备上。

(2) 建立教学案例库是凝聚集体智慧,提升教师业务水平的需要。教师进行案例库开发的过程,是提升教师能力的高效过程。首先,是对案例教学法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要和传统的举例说明完全区分开;其次,教师必须认真研讨,做到对相关专业课程每个课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正确把握,才能选择合适案例;再次,案例库的开发必须组成团队完成,这个团队协作的过程,是个智慧碰撞的过程,对老师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是快速而显著的。

(3) 建立教学案例库是形成开放性资源,不断完善案例资料的需要。通过教学案例库的开发,形成开放性资源,给老师共享,老师随时提出修改意见,不断增加案例数量,提高案例的质量,包括资料库的检索等功能也可以不断完善,使老师更方便地应用教学案例库。

3 教学案例的开发方法和过程

3.1 教学案例选择的原则

(1) 目的性。进行案例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做中学”。一个好的案例应该使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课程中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和把握,能利用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

(2) 真实性。机械专业课的案例要尽量取自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常见的而且相对复杂的问题,使学生置于真实化的情境,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另外,尽量选取本土企业的一些案例,让学生感觉更加真实,感觉所学知识的实用。

(3) 启发性。案例必须蕴涵一定的问题,能启发学生的思考,最好能提供解答问题的多种途径。问题越诱人深入,越能给学生留下较多的思维空间,越能激发学生讨论的热情,达到的教学效果就越好。

(4) 生动性。在选用案例时,一定要注意案例是生动有趣的,能引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可对原始的案例进行加工,加入一定的故事或其他叙事情节,使案例变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5) 完整性。教学案例库是作为学校的开放性资源使用,是给授课老师作为指导性材料的,一个完整的案例,除了案例本身的叙述材料,应该还有相关知识链接,组织讨论的角度、思路、方法等。

(6) 层次性。教学案例的层次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同一案例组织讨论的思路可分深浅几个层次编写指导内容;二是指同一课题、同一内容根据难易程度分层次编写几个案例。老师在选用案例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堂需要,选择难易适当的案例或组织讨论的思路。

3.2 案例库的开发组织

学校以教学管理处为教学案例库开发的组织领导部门,分学科成立由专业老师、企业行家组成的开发团队。首先讨论明确完整案例的编写要求(案例叙述、知识链接、分层次的组织讨论思路,包括文字、图片具体的格式要求等),然后组织论证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学的专业课内容,最后按教学课题进行分工,制订编写计划。前期的案例库可以由若干个Word文档组成,后期可组织学校计算机老师开发成具有检索功能、链接功能的软件,放置在校园网教学资源库内。

3.3 案例的开发过程

(1) 案例的搜集。老师按学科内容搜集案例,搜集的途径可以是教科书、辅导资料、专业杂志、网络等直接快捷的渠道,也可以通过企业行业人员到一线企业进行搜集,还可以有意识的在学生的平时作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布置,通过学生搜集或原创来获得。在搜集阶段,首要考虑的是案例与学科的关联性,其质量可以通过后期的处理来保证。

(2) 案例的基本筛选。前期搜集到的案例大多比较粗糙,需要精心整理。首先,按照编写计划中制订的课题顺序,根据目的性要求,进行初步筛选,这个过程要保证数量要求,凡是和课题需掌握的知识点要求有关的案例,都先保留。然后根据真实性和启发性要求,判断保留的这些案例是否有用于实际教学的价值,如果案例太简单、比较过时、不能引起讨论的,就不需保留,每个课题保留5~6个经典的案例为宜。通过两层筛选,完成案例的基本整理。

(3) 案例的加工整理。筛选剩下的案例与直接用于教学的案例在生动性、完整性、层次性要求上还有差距,必须对案例逐一深加工。根据生动性要求,对案例的文字表述进行修改,或者加入具体情境,或者加入配套的录像、动画、音乐等素材;根据完整性要求,案例中加入知识链接、讨论思路等案例分析的所有内容;根据层次性要求,对案例进一步说明,讨论思路等内容分几个层次编写。

(4) 案例的论证确定。老师按分工编写好案例后,学校组织团队全体成员对完成的案例进行论证,提出修改意见,其中企业行家对案例描述的真实性、科学性进行把关。综合专家的意见,完成案例的定稿,最后按照格式要求形成案例库。

4 结 语

案例教学法的优点已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证实,案例库的建立是教师成功开展案例教学法的基础,案例库应该是开放性的,定期进行修订,不断更新,满足机械专业教师开展案例教学的需要。

主要参考文献

第6篇:证据法案例教学范文

在介绍各种化学物证知识或者分析方法的时候,纯粹的理论讲解很难吸引法学专业学生的视线。化学理论结合具体案例的授课方式往往深受同学们的喜爱。例如,在介绍中子活化分析技术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引出放射性这一概念。近年来颇有影响力的放射α射线投毒案件便可以成为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相关化学概念的理想案例。根据化学知识的分类情况,我们可以将法庭化学授课过程中涉及的案例大致分为无机相关案例、有机相关案例以及分析相关案例等三类。每类的代表性案例及对应化学知识素材如表2所示。

2授课技巧

在法庭科学专业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我们除了要注重案例教学的教学方式之外,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加强:

第一,文字结合图示。标准的化学术语并不是法学专业研究生理解化学物证及法庭化学知识的最佳途径。与此同时,对于化学专业知识不规范的解读又显得非合时宜。因此,文字结合图示的讲解方式可以在实验室之外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对于化学物证及法庭化学知识的感性认识。

第二,认识实验课的必要性。一方面,法庭化学实验课可以帮助学生们感受化学物证的工作流程;另一方面,它也可以加强学生们对于化学物证的感性认识。在日后司法实践过程中,他们能够在看到与化学物证相关的文字材料或图片材料的瞬间,立刻在脑海中构建出关于化学物证的生动形象的立体思维,从而更好地发挥化学物证对于司法审判的协助作用。

第三,注重化学物证提取环节。虽然外观检验的手段和实验方法较为简单,但是它所提供的价值却是不容小觑的。通过化学物证提取环节的学习,学生们可以通过肉眼观察以及显微镜观察两种途径,对送检样品的颜色、气味、性质、数量、酸碱性、灼烧反应等一系列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

第四,规范而又通俗的语言技巧。法庭化学专业课程的授课重点在于如何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各种化学物证和分析方法。以显微分光光度法这一知识点的讲授为例,我们可以将其安排在显微镜法和紫外-可见光谱法这两部分内容之后,从而帮助学生们感受到显微分光光度法是结合了二者的优势并且弥补了二者的不足的新方法。

第五,适应犯罪问题发展的动态需求。犯罪问题天生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每段时期介入犯罪问题的各种化学证据也是不断动态变化的,因此学生们需要掌握化学证据外在变化背后的内在规律,例如相对于传统的纤维证据、油漆证据、橡胶证据以及塑料证据等讲授方式,以聚合物类化学物证的概念出发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运用此类证据的宗旨。

3结束语

第7篇:证据法案例教学范文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案例教学;实际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29(C)-0147-02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哈佛大学,近百年来迅速在全球高校中被推广和应用。教师使用案例教学法时可以为学生创设具有实践代表性的案例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以及讨论,帮助学生理论结合实践。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高职国际经贸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和商贸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由于该课程具有涉外性和实践操作要求非常高,且与国际惯例和法律密切相关等特点,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最佳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此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就显得尤为必要,而在这其中的案例教学法,因为教学效果显著,成为教学法体系中一种无可替代的重要方法。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一些特色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对一些真实、典型案例的讲解、分析和讨论,将抽象的、一般性的书本知识融入到具体的案例分析中去,使学生从生动的、有代表性的个性中去理解书本知识,掌握必备的流程规则。《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专门讲授国际货物买卖理论和实际业务的课程。其交易过程、交易条件、贸易合约履行细项及规则,都远比国内贸易复杂。

1、实践应用性强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专门研究和处理国际间商品交换具体过程的课程,其中涉及贸易术语的使用,贸易合同的签订以及合同的履行,违约的处理等各环节,如交易磋商、租船、投保、报验等内容。因此,这门课程所介绍的每一个知识点在国际贸易中都有具体的操作环节,即直接指导对外贸易业务的实践应用工作。

2、与国际惯例和法律密切相关

这门课程涉及到许多与国际贸易相关的国际惯例、法律,如《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等,这些国际惯例广泛地被世界各国接纳、使用。因此,学习国际贸易实务,必熟悉这些惯例和法律。

3、涉外性

《国际贸易实务》中所介绍的都是涉外贸易,它的做法与国内贸易不完全相同。在国际贸易交易中,洽谈对象均为国外的交易商,在交易的每一个环节中(如询盘、发盘、还盘和接受过程,贸易合同的签订过程,申请开立信用证的过程,填写各种单据的过程以及到银行结汇等环节)都要使用英语这个工具来完成交易。《国际贸易实务》所具有的这些特点,必然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熟悉其交易流程和有关单据,而且还需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作为高职教育目标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由此对应的高职教育应以实用为先导。在传统的教学中,《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是以理论为中心的,注重强调各个知识点,忽略了《国际贸易实务》的实际操作性,这种常规教学法片面强调理论知识的讲授,忽于实践的结合,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明确教学目的指导下,教师应改变过去重点讲授各个理论知识点为设计出典型的案例,让学生通过案例去理解知识、运用知识,从而对所学知识产生感性认识。通过案例的分析、鉴别,学生可以了解理论知识是如何应用于实践的,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实施步骤

1、案例的准备

根据每章节和课程总的教学目标编制案例教学计划,明确案例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师应着手收集、编写、设计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案例。案例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因而选择的案例既要与特定的教学内容以及特定的教学环节很好地结合,又要与当前进出口业务实际联系密切,更要具有一定程度的疑难性,给学生开辟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能够运用国际贸易实务知识深入分析并解决问题。根据案例教学实践,在编写教案时,已经按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将案例收集在内,这些案例要涵盖国际贸易术语、货物质量、出口包装、货物的运输、保险、货物检验、索赔、不可抗力等国际贸易领域中的重要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分析此案例时所需涉及的知识点,以及讨论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并应引导学生提前查找、仔细阅读相关资料。

2、案例辨析与讨论

由于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应用性、操作性极强的课程,讲授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应该通过案例辨析与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首先,教师推出案例。这一环节的关键在于巧,既要选准切入口,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要向学生指出案例中必须注意的地方,讨论的难度,要达到的目标;其次,学生分析讨论。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在讨论中,教师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讨论。而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引导学生讨论,教师应少讲多“点”,应允许有不同观点的同学进行辩驳,这样才能深入挖掘,达到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同时锻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当然,在讨论脱离了主题时,或是在一些细节上纠缠不清时,教师要把讨论引回到正题上。授课教师应力争班上每个学生都至少有一次发言的机会,当学生提出的方案大致相同时,为了确保讨论的顺利进行,教师必须给予及时的帮助,设法启示学生提出另外一种方案,引发大家的探讨,从而引导他们由“学会”到“会学”到“活用”。例如:在本课程的教学中,贸易术语部分是重点也是难点。贸易术语中CIF是目前国际贸易实践中采用得最普遍的一种贸易术语,而它的特点之一“象征货”很多学生不能理解,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在此,我们可以通过案例来讲授,并采用讨论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有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份CIF合同,货物已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和装运港装船,但受载船只离港1个小时后,因触礁沉没。第二天,当卖方凭齐全、正确的提单、保险单、发票等单证要求买方付款时,买方以货物全部损失为理由,拒绝接受单证和付款。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把案例讲出来后,先让同学们展开讨论,引导同学们思考在上述情况下,卖方有无权利凭规定的单证要求买方付款。

经过学生们的积极思考和讨论,可以掌握在该案例中,卖方是否有权利凭规定的单证要求买方付款主要看两方面:一方面看卖方在轮船触礁沉没时是否已完成交货任务。据《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规定,按CIF成交的合同,只要卖方按期在约定地点完成装运,并向买方提交合同规定的包括物权凭证在内的有关单据,就算完成交货任务。即使货物在运输途中已灭失,买方也不能拒收单据和拒付货款。本案例中,卖方已把货物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和装运港装船,完成交货任务。因此,从这点看,买方拒收单据和拒付货款是不合理的。从这里可以看到:在CIF贸易术语下,按时提交合格的单据,是卖方完成交货任务的证明。因此,在CIF贸易术语下,卖方凭单交货,买方凭单付款,这是象征货的特点之一。

另一方面要看发生触礁沉没风险是在装运港船舷风险划分之前还是之后。据《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规定,在CIF下,卖方只负责风险划分之前的一切风险。而本案例中,轮船是在离港1小时后触礁沉没,所以这一风险应由买方自己承担。所以买方以货损为由拒付货款也是不合理的。通过老师的对案例的解释、引导,同学的积极思考和讨论,学生对CIF条件下“象征货”的理解豁然开朗。

3、案例的总结

案例分析、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及时总结本次讨论,指出本次案例讨论思路、讨论难点、重点,主要解决的问题,总结中要注意不要简单对案例做出结论,也不要单就某人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作出评价,而要对整个讨论情况做述评,指出讨论中的优点和不足,对案例涉及的理论问题、关键问题,给予澄清,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

三、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建立案例库,并实时更新

案例选择是案例教学的关键。一般来说,选择案例要考虑案例的典型性、真实性和分析价值等原则要求。一个典型的案例往往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所学内容。另外,根据教学进展的需要,选择与教学内容有内在联系的案例,是使案例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而案例教学必须适应国际经贸易活动实践迅速发展变化的实际,如在贸易术语方面的案例选择上,传统的案例主要是FOB、CFR、CIF术语,但是,由于运输方式的变化,现实业务中FCA、CPT、CIP货交承运人的术语使用越来越普遍,在教学中必须反映这些术语的案例。由此可见,案例库的建立是案例教学的当务之急,并且案例库的建设与维护必不可少,其中的案例要实时更新。

2、处理好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之间的关系

在国际贸易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他们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既不能采取传统的讲授从头讲到尾,也不宜将整个课程全部都使用案例教学。基本理论知识与案例教学二者结合才能相辅相成。

3、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

案例教学耗时比较多,并受客观环境的一定限制,因此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可以建立一个公共邮箱或一个QQ群,学生和教师能够延时或实时在网上展开讨论,发表交流各自的看法,而且讨论的内容自动记录,便于查询。另外,有条件的学校可开展模拟商战和沙盘对抗等其他活动,来丰富案例教学。

4、撰写案例分析报告

案例分析报告是学生对案例思考与课堂讨论后形成的书面材料,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总结与提炼。这项工作一般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教师要对每位学生的报告进行认真批阅,并可从中选出较好的分析报告作为示范,供学生传阅学习,不断提高,或反馈到实际工作单位供其参考。

教学方法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能够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好的理解。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运用案例教学最大的优越性还是在于能够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在在课堂上融学习、思考与表达为一体,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且加强团队协作的精神,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

参考文献:

[1]陆林奎.案例教学与案例研究[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1994.

[2]黎孝先.国际贸易实务.北京对外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第8篇:证据法案例教学范文

 

所谓案例教学,从广义上讲,其就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式、方法,与传统教学方式、方法不同,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案例问题设计者、学生学习激励者的角色,而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讨论交流,进行建构式自主学习。狭义上的案例教学,则是指以特定教学目的为指导,通过引用真实的、且与教学目的、学生所学知点紧密相联的“案例”,利用案例设计若干“问题”,吸引与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讨论,旨在找到问题解决措施的一种教学方法。自案例教学法被广大一线教师接受并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应用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笔者也积极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行政法》课程教学中进行了应用尝试,案例教学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行政法》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有效加强了师生互动,大大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对培养与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行政法》课程案例教学前的准备

 

1.教学准备

 

(1)案例选择与设计。首先,案例要有典型性,其与学生所学理论知识有直接或间接的密切关系;其次,案例必须是真实的,且要生动、翔实、丰富,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最后,案例中应该有“冲突”,只有这样教学才有可能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主动与其中。

 

(2)课前熟悉案例。教学过程同样是一个教师熟悉、分析案例事件的过程,为保证案例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课前充分、全面收集案例可能涉及的诸多背景素材、资料,对案例相关资料、内容进行充分梳理、把握,必要时要对相关背景、资料依据教学需求、要求进行修改和丰富。

 

(3)分析学生学情,预测学生反应。课前教师要充分析学生学情,预测案例及相关资料的难易程度,并预测学生可能的反应,特别是学生可能针对案例提出的问题、观点、建议等,便于及时做出指导、应对。

 

(4)制订科学的讨论方案。讨论是案例教学最重要的环节,为保证讨论的正常进行与有效,需要教师在课前认真、科学的制订讨论计划、方案,包括讨论前期的铺垫、案例的引入、讨论过程与进程的控制及如何结束讨论等。

 

2.学生准备

 

学生是案例教学的主体,学生准备充分与否直接影响到讨论的最终效果;为保证学生讨论的正常、有序进行,以及学生的全体参与,应该在开展案例讨论之前告知学生讨论主题和部分案情,要求学生按着主题、案情等收集相关资料,提前了解、思考案例,甚至要求学生制订一份关于案例内容的相对翔实、逻辑性相对较强、有个人见解的提纲或者个人看法的文字资料,在讨论时由学生发言使用,这无疑会增强课堂中案例讨论的热情,加深学生对案例的理解,锻炼学生独立深入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行政法》课程案例教学的应用实施

 

1.案例教学讨论与交流

 

讨论与交流是行政法课程案例教学的核心,课程案例教学的实施其很大程度上就是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1)学生小组讨论。开展案例教学过程中,可以依据学生所持观点的“对立”、“相关”等的不同,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开展小组式讨论,这样保证小组内的人人都有参与讨论的机会,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见解、理由或者展示自己的依据,在不同学生、不同观点之间的“碰撞”中相互启发,达到共识。

 

(2)学生小组间交流。在各小组充分进行组内讨论的基础上,每个小组选派至少一名“代表”陈述、表达本小组组内讨论的结论、依据,适时进行解释说明,学生在不同小组得出的结论、所使用依据的“碰撞”下,再次进行思考、交流,将对案例的理解再深入一个层次,使学生真正将所学知识融入案例问题解决之中。

 

2.案例教学总结与升华

 

案例的讨论与交流是案例教学的核心环节,但要想保证案例教学效果的扎实、有效,教师对案例进行总结、升华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通过对案例适时、及时的归纳、总结,将案例涉及的知识真正固化在学生脑中,让学生课后依然意犹未尽的思考、思索案例。案例教学总结、升华的过程,需要教师掌握以下技巧、方法。

 

(1)总结案例讨论过程中关键问题的分析思路、理论依据和解决方法,使案例教学“有始有终”;特别是对于那些学生没有达到一致意见或者共识的问题,教师应该综合各方意见及其长处,给学生一个“肯定”,鼓励学生继续思考。

 

(2)对案例讨论时学生没有发现的问题、方法进行补充,丰富学生对案例、问题的看法;学生的已有知识体系相对来说还很不完善,不能完全的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思考与详尽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使讨论、交流流于表面,而教师的补充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案例。

 

(3)单独阐释意料之外的学生讨论成果;对于案例讨论中学生提出的、独到的个人见解,特别是有明显创新性、创造性的、积极的问题解决思路、方法要给予充分肯定、表扬;对于讨论中意料出现的、消极的想法、建议,要加以澄清。

 

(4)大胆尝试,鼓励学生进行总结、回顾;教师大胆的让学生来阐述、表达自己从案例讨论中所得的收获、心得、经验,无疑会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认识案例及涉及的知识。

 

三、结束语

 

公共事业管理业专业《行政法》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相对较强的课程,这就为案例教学法的成功应用奠定了基础,也更加体现了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价值;虽然笔者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受到教师经验不足、学生参与度不高、学校支持不够等因素的制约,效果仍不尽理想;为保证案例教学优点、优势的充分发挥,切实借助于案例教学法提升《行政法》课程教学效果,还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提供与创造更多的便利条件。

第9篇:证据法案例教学范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安全培训;培训师;基本原理

Abstract: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case method, puts forward the basic principle of case method with case method appli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studie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case method with safety training.

Key words: case method; safety training; trainer; the basic principle

一、引言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经济科技的高度发展,国家、社会和个人对安全的需求程度不断提高,安全生产行业作为朝阳产业在中国发展起来。安全生产行业的迅速发展,对安全生产行业人才的需求日盛,对安全培训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教学方法实用性和多样性的研究也越来越有意义。

二、案例教学法与安全培训

1.案例教学法简介

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是以教师提供的案例材料为基础,使学员处于决策者般的情境,审视、分析案例材料,提出相应的观点或拟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探讨交流。

1870年,案例教学法由哈佛法学院时任院长兰德尔引入法学课堂。19世纪90年代,哈佛医学院也引入了案例教学法。1908年哈佛商学院成立,在法学院和医学院成功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激励下,案例教学法又被引入了商业教育领域。在时任院长华莱士·B·唐哈姆的推动之下,1921年科波兰德博士出版了第一本案例集,为管理学中的案例教学法奠定了基础。到了1980年,案例教学法又受到美国卡内基小组的重视,用于师资培育工程。国内教育界是1990年以后开始探究案例教学法的[1]。

从上文可以了解到,案例教学法是非常重实践经验的学习,对学员和教师的素质要求都比较高。在案例教学的课堂上,教师的主要作用是调动学员参与案例讨论学习的积极性、正确引导掌控课堂的研讨方向,学生已经变成了课堂主角;这种动态教学的模式与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的静态教学有很大区别。虽然安全生产的相关工作是非常注重实践经验的,但是案例教学法在安全培训培训领域仍未得到良好的应用[2],确实是很遗憾的事情。

2.案例教学法在安全培训中的适用性

按照安全培训的性质,可分为取证培训与非取证培训;从培训对象取证的角度来分,将培训分为三个类别:

(1)上岗证培训,如特种作业操作证,特种作业从业人员必须取得合法证件以后才能够从事相应工种的作业[3]。

(2)从业资格证培训,如安全评价师等,这些人员都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学历。

(3)继续教育培训,如注册安全工程师的继续教育等;这些人员都已经具备了工作经验,但是知识层次结构差异比较大,如电工作业人员也需要参加复审培训。

对于非取证培训,一般都是在职的人员需要解决实际工作问题而进行的深度学习。以上的分类方法基本涵盖了安全培训领域的学员情况,其中“(2)、(3)类”学员和非取证培训学员的人数居多,而且不乏工作经验丰富、学识广泛的人。安全培训多属于成人培训,成人学习目的性强,往往带有问题进行学习,具有丰富经验而且能够分享经验。安全培训的诸多特点说明案例教学法在安全培训中具有高度的适用性。

三、案例教学法基本原理

1. 案例教学法的流程与PDCA原理的相似性

任何的安全培训课程都会存在两个必须的环节: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如果对教学活动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就应该加入对教学活动进行持续改进的环节;而在进行改进之前需要对教学实践的成效进行调查反馈。根据教学活动的内容,笔者对这四个环节的含义做了简明的定义和阐释:

(1)课程设计(Curriculum design):拟订某项科目或课程教学的具体组织形式、组织结构和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程序。

现代教育引入了幻灯片、PPT等技术手段和动态教学模式,培训的内容复杂多样,使得教学活动变成综合技术知识、活动能力、场面控制等多方面的复杂工程,因此课程设计已经不同于传统静态教学的“备课”。

(2)教学实践(Teaching Practice):培训师参照课程设计的程序,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形,对培训学员实施灵活教学的活动。

案例教学法必须打破传统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学习规则,因此优秀的安全培训师懂得如何尊重鼓励学员,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灵活处理学员讨论的话题偏离课堂既定的目标方向、提出观点有失偏颇等特殊状况。

(3)调查反馈(Survey feedback):通过问卷、观察、测验等调查方法收集整理关于教学实践的信息,并将收集的信息整理分类反馈给相应的培训机构组织管理者、安全培训师和学员。

教学活动质量评估是对整个教学活动的而言,甚至包含教学完成后对培训学员有针对性的跟踪调查。

(4)持续改进(Continual improvement):所有参与教学实践活动的机构和个人根据调查反馈的信息,进行改进自身工作方式方法的活动。

所有教学活动的参与者都有可能执行这一环节,只要他们接受到了反馈信息。持续改进的方式可以是各自独立的思考,也可以是小组合作讨论等等,最重要的是持续改进的活动会让他们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受益。

PDCA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规律,对于管理学的活动具有普适性。将两个都具有普遍实用性方法的四个环节进行对比分析(如图1),发现这些环节之间具有相似性,可以将案例教学法的四环节看做PDCA原理在教学领域的转化。

2.案例教学法的基本原理

对于案例教学活动,上文的四环节缺少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需求分析(Demand analysis),对培训对象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明确培训的性质和要求,总体确定进行培训所需要采用的材料和形式。

需求分析是案例教学法独有特点产生的要求。PDCA原理是普适性的管理学原理;特别是在执行具体任务的时候,目标已经很明确,就用不上需求分析的环节。 而案例教学的培训对象多数是具有丰富经验的成年人,知识结构层次各不相同,学员的培训学习需求和目的会有差异,因此必须做有效的需求分析[4]。

以上五个环节可以形成了应用案例教学法的闭合循环,揭示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规律(如图2),笔者称之为“案例教学法基本原理”。该原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概括了案例教学法的内容信息和执行教。学活动的程序;

(2)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每个环节的工作量度,但五个环节缺一不可;

(3)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任何一个学术领域使用案例教学法都遵循了这个应用规律;

(4)这个循环和PDCA循环一样,符合循序渐进的规律,是一个螺旋式上升发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