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校本课程的设计范文

校本课程的设计精选(九篇)

校本课程的设计

第1篇:校本课程的设计范文

关键词:高中生物;?校本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目前多数中学开展的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宏观来看在内容设置上基本分三类:一是生物科技前沿介绍,如克隆技术、生物芯片、转基因等;二是生物知识和技能拓展,如动物行为、实验设计等;三是属于学科间综合,如酸雨的形成及防治、温室效应、仿生学等属于这范畴。校本课程内容选择上要尊重学生意愿,以整合的方式形成。但从微观层面即实施层面看,教学内容的设计如何满足学生需求仍有待于研究。笔者曾观摩过一节展示课,课题叫《花和花絮》,在短短40分钟时间里,教师借助演示文稿图片,将大学植物解剖学课本中花的结构和分类、花絮的结构和分类内容,完整的讲了一遍。从一朵完全花的构造到不完全花,从周位花、上位花到下位花,从雄蕊的类型、雌蕊的类型到胎座的类型名称;从花絮的结构到分类名称。大学课本上的分类名称都一一告诉,如二强雄蕊、合生心皮雌蕊、侧膜胎座等,一节课下来,中学课本没有的生物名词术语就有二三十个,令人目不暇接。从学生课堂听课情况看,越往后,跟着听的学生寥寥无几。这引起了笔者的思考。那么,在生物校本课程中,教学内容设计到底应注意什么呢?

一. 校本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遵循的原则

(一)切合学生实际知识需求,注重实用性的原则

生物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能促进学生加深对课本原理、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或实验能力的提高,即以学生的需求为考虑的出发点,这种需求既包括学生的知识需求也包括学生兴趣,是二者的整合。应避免知识选择的无目的性,避免大学知识的生搬,避免增加学生心理负担。要让学生感到能学懂,对平时的学习有帮助,有点拨作用。当今的学生,除了上课时随着课程的进展进行知识积累,更重要的是需要时间对知识再加工,形成知识网,并对原理、重点、难点知识深入思考并会应用或迁移。限于背景知识的缺乏,这对学生的能力形成了一定的挑战。如果围绕课本中原理、重点、难点知识以丰富的典型事例再加以佐证或加深拓展,会起到夯实知识基础并适当开阔学生眼界的作用。这样也会与学生的学习实际和高考接轨,因此会迎合学生的需求。而往往中学生物课程中的原理、重点、难点知识,也是牵扯国计民生和学生生活的重要问题,如果教师介绍和引导到位,也应是学生的兴趣点,也是校本课程的整合点。因此,生物校本课程不等同于奥林匹克生物培训班。

(二)与学生生活和成长密切相关的原则

学生是处于青春期发育中的人,是成长中的人,校本课程可选择相关内容来满足学生这方面的心理发展需求。如青春期发育与正常性心理和性卫生、平衡饮食与健康、生活中的环保与防病等。这些知识都是学生个体生长发育和生活过程中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渴望知道的,符合学生的成长需求,也有助于我们的育人。

(三)地域性原则

校本课程具有地域性特点,根据学校所处位置,寻找能激起学生探索欲望的周边环境或地域性的问题。例如某中学地处古城西安的城墙边,护城河水异样的颜色和气味,会触动学生的环保意识,引起探索的欲望,可就此设计探究性课程。又如园林艺术与校园内植物种类的选择,学生健康与校园绿化植物种类等。

二.具体阐述三种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计

(一)对于生物科学科技前沿介绍,内容的设计宜围绕课本原理的应用,选择生物科技典型事例,进行举例和拓展,加强学生对课本原理及应用的理解,拓宽学生眼界。如转录翻译的原理与基因重组技术和转基因等,既加深了学生对转录翻译过程的再理解和记忆,又知道了生物技术对这原理的应用,还向学生展示了更多的应用前景,使学生张开创意想象的翅膀,想象出更多的人需要的基因重组技术产品或转基因产品,起到知识的迁移作用。如从抗虫棉到是否粮食作物也可导入抗虫基因进行育种,从基因工程产品胰岛素到SARS病毒或艾滋病毒的免疫蛋白等。教师在引导时,要着重原理及应用,注意不要过于引导学生拘泥于技术过程的细节,超出学生的知识背景,造成理解的困难,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

(二)对于生物知识拓展类,教学设计的内容可选择围绕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提高上做文章。因为平时限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对于课本上的这些重点难点,学生或只有初步认识,或认识不到位,或感到难以理解。以前面提到的《花与花絮》为例,教学内容设计一定要和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适当拓展深化,尽量避免太多的新的术语出现。例如可选以下作为教学内容:花的构造与果实种子的形成过程的动态想象;花的构造与杂交;花药、花粉的构造与传粉受精及无子果实、单倍体育种;花的构造、花的色彩和传粉的关系及与适应性和进化;花的构造与植物分类等。

第2篇:校本课程的设计范文

关键词:麦积山;石窟艺术;文创设计;校本课程

麦积山石窟作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宗教艺术古迹代表。麦积山石窟开凿的时代相对较早、作品较多,保留了不同时代的艺术精品,在中国艺术历史上具有显著的价值。同时,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也成为艺术教育研究的重点。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将麦积山石窟艺术引入校本课程,已经成为当前一线教学工作者研究的重点。

一、麦积山石窟艺术与校本课程

1.校本课程内涵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结合当地特有的资源设计并开发校本课程,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育关注的重点。校本课程最早出现于欧美,已经有了20多年的历史。校本课程主要是将学校视为教育基地,根据目前实际教学要达到的教育目的,高效分析校内与校外的相关资源,将此作为基础,与学校实际状况有效结合开展具体课程教学。由此可知,通过开发相应的校本课程,可以满足师生的个性化发展,不仅可以提升教学效果,而且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2.麦积山石窟艺术引入校本课程中的价值和可行性分析麦积山石窟艺术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将其文创设计融入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可行性。第一,麦积山石窟开窟时间相对较长,且开凿的规模较为庞大。麦积山石窟的产生能追溯至1600年前,其兴起于北魏文成帝时期,经历了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开凿和扩建;在开凿的规模上,结合《玉堂闲话》的记载可知,其不仅有着较大的开凿规模,而且有着较高的开凿难度。通过长期的开凿,麦积山石窟留下了许多造像。第二,麦积山石窟造像的形式多样,泥塑闻名于世界。如果将敦煌莫高窟比作壁画馆,那么,麦积山石窟就是一个大型的雕塑馆。麦积山石窟中的雕塑主要是泥塑,系统化地呈现了我国泥塑艺术的整个发展与演变过程,现已成为我国当前十分著名的石窟群。第三,呈现出不同时期百姓的情感,并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不同时代的审美特色。第四,与秀丽的自然风光相结合。在《玉堂闲话麦积山》中,形象地说明了麦积山得名的缘由。因为麦积山的整体山体呈现为红色砂砾岩,且和山上的翠柏、苍松互相掩映,从而形成了独特且美丽的自然景观。基于麦积山石窟艺术的价值,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随着校本课程理念的深入,积极开发和挖掘当地特有的文化资源,已经得到了相关部门、学校的大力支持。同时,麦积山作为家乡特有的文化资源宝库,将其融入校本课程,不仅丰富了校本课程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家乡[1]。

二、麦积山石窟艺术文创设计的校本课程原则分析

为了进一步提升麦积山石窟艺术文创设计的校本课程价值,有关人员还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兴趣性原则。由于麦积山石窟艺术距离当前的时代比较久远,其文化背景相对丰富和复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觉得枯燥和晦涩。因此,在依据麦积山石窟艺术文创设计开发校本课程之初,相关教育部门和教师必须做好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调查工作。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兴趣等因素,积极开发相关的校本课程,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完成最终的课程目标,达到教学目的。二是主体性原则。麦积山石窟艺术文创设计校本课程开发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知识的传承者。因此,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不同的学情、课程内容、课堂组织方式等,调整和讲解课程内容,最终达到校本课程的教育目的。三是融合性原则。在开发麦积山石窟艺术文创设计校本课程时,必须将其作为课程资源,与课程教学视为完整的系统。同时,还应关注麦积山石窟艺术文创设计课程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联系,最终从整个目标、内容、形式、过程等方面,形成系统化的课程体系[2]。

三、麦积山石窟艺术文创设计的校本课程开发途径分析

为了更加全面、深刻地研究麦积山石窟艺术文创设计校本课程开发的路径,笔者以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为立足点,详细研究其具体的开发路径。1.设置校本课程目标设置校本课程目标是开发校本课程的核心和关键。具体来说,在设定校本课程目标的过程中,一方面,不能仅仅依靠教师个人确定,教师应在课程开发的初级阶段,借助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的意见、期待水平,并以此为依据,设定与学生学习需求相适应的校本课程目标。另一方面,在设计校本课程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美术核心素养下的内容,不断形成表现性、生成性的目标。对于生成性目标而言,其通常指在具体教学当中逐渐生成的课程教学目标,而表现性目标通常指教师与学生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自然生成的课程目标,更关注对学生理性的解放。这与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目标是相适应的。具体来说,将麦积山石窟艺术文创设计融入校本课程,在制定课程目标时,可表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知识和能力:了解麦积山的历史,掌握麦积山的名人轶事,对麦积山具备的艺术成就做到举一反三。其次,过程和方法:通过分析和利用相关资源,培养学生勇于钻研、勤于思考的探索精神。最后,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家乡文化的情感;在分析相关历史事件过程中,使学生形成相应的价值观;通过欣赏雕塑,促使学生形成相应的审美素养。2.选择课程资源精心选择课程资源是开发校本课程的关键。具体来说,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形成课程的资源、完成课程的资源。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只有选出富有教育价值的资源并对其进行转化,才能使其为课程服务。就麦积山石窟艺术文创设计来说,其中涉及的资源较多,属于多种艺术的综合体。在这种情况下,精心选择课程资源,已经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性因素。基于泰勒总结的四种学习经验“发展学生思考技巧、获取信息、发展社会态度、发展兴趣”的特征,教师应选取具有知识性、能够发展学生思维的资源纳入校本课程,并将其进行组织和优化,使其系统化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进而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具体来说,笔者结合麦积山石窟艺术文创设计与美术校本课程开发,将其划分为总论(麦积山石窟的历史沿革),异域、融合、思辨之美(北魏时期洞窟欣赏),含蓄、慈悲之美(西魏时期重点洞窟欣赏),清刚、劲健之美(北周时期重点洞窟欣赏),静穆、庄严之美(隋唐时期重点洞窟欣赏),世俗、人间之美(宋代重点洞窟欣赏)几个部分。结合这一校本课程的开发,融合不同朝代的石窟造像、壁画作品等,显著提升了校本课程的价值。3.设计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在麦积山石窟艺术文创设计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教师应紧紧围绕“因材施教、合作探究、师生与课程同步发展”的原则,精心设计校本课程方案。具体来说,在设计校本课程教学方案的过程中,教师可灵活运用系统教学、专题讲座、实践活动等方式,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发散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在校本课程学习中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等。讲座主要是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促使学生对麦积山石窟文化形成整体的认识。如果条件允许,可将麦积山石窟文化艺术的相关研究人员邀请到学校,开展专题讲座。实地体验主要是利用周末或者节假日,带领学生到麦积山进行实地考察、体验,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学习情境下,获得更加深刻的感悟;还可以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向外地朋友介绍麦积山石窟,使其更好地了解麦积山石窟艺术。以麦积山石窟艺术为主题设计一系列文创作品,内容包括石窟佛像动漫化造型、剪纸、文化用品以及服饰等,从弘扬和传承麦积山石窟文化角度出发,可以使学生更加了解家乡文化。4.构建校本课程评价体系构建校本课程评价体系也是开发麦积山石窟文化文创设计校本课程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基于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教师在构建校本课程评价时,应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对学生进行评价。坚持“发展性、个性化、多元化、连续性”的原则,分别从学生修习课时的要求、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书面考察成效等三个方面进行评价,评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达到了既定的校本课程教育目标。其次,对教师进行评价。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过程中,教师与其他的美术教师开展经验流,并在课堂的具体教学中,记录学生的实际状况及其在课堂上的反应,并切实结合学生的具体状况,调整与优化校本课程的相关教学方案。最后,对课程实施评价。麦积山石窟文化文创设计校本课程的开发理念、教学目标、教育理念符合新课改下的美术教学要求,体现了美术核心素养的内容,对学生的审美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与提高都有促进作用。

结语

在新课程理念下,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使其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基于此,相关人员应结合麦积山石窟艺术的文化价值,遵循一定的校本课程开发原则,设置校本课程目标、选择课程资源、实施校本课程、构建校本课程评价体系等,不断提升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更好地落实和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人才培养要求。

参考文献:

[1]顾念庭.基于麦积山石窟造像手法的文创产品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19:8.

第3篇:校本课程的设计范文

一、课程设置的依据

整体观察、对比研究不同学段的学生在美术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情况,我发现:

在低学段,孩子们更喜欢自由的涂涂画画,画得非常生动,画面富有想象力,但是到了中高学段,他们的绘画作品,特别是创作画,常常无从下手。从而逐渐失去了创作的信心,对美术活动的兴趣逐渐减弱。 随着年龄的增长,视野的开阔,中高学段的孩子更希望能尝试不同的美术表现方式,尝试不同的绘画工具。对博大精深的美术世界充满好奇,探究的欲望非常强烈。

我要求我的美术教学活动设计要用我的智慧保护好孩子们的创作天性,保护好孩子们爱画画的天性,还要用我的智慧带领孩子们走进美术世界,用我的智慧使孩子们成为热爱生活,爱美、懂美、会美的人。

二、课程的设置

以上问题的出现和学生的年龄身心发展特点是有关系的。

有想法的涂涂画画是小孩子的天性,这种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但它是短暂的,如果我们没有加以保护、鼓励和引导,它就会慢慢减弱。

教学方法的单一,教学活动流于形式、教学设计一成不变已远远不能满足中高学段孩子们的兴趣,绘画工具的单一、材料的重复、使用方法的机械,在很大的程度上也抑制了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同时,我们做任何事情,有鼓励就会有兴趣,有自信就会有动力。孩子们也一样,他们也希望学以致用,希望自己的作品以艺术品的形式展现给大家。

所以,在了解了学生的情况后,我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认真研读教材以及相关的理论书籍,从中找到课程设置的理论依据和科学的指导,同时学习、观看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和优秀的教师交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特点,结合本校实际,优选出适合孩子的美术教学活动。

三、总结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收获了成功,学生们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高效地、合理地接受着美育教育,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有增无减,我很高兴。尤其是孩子们对美术活动的喜爱之情,对美术活动的期盼之情,让我感到无比的自豪与欣慰,感受到了做为一名美术教师的幸福。

在低学段的教学活动中,有时我以故事姐姐的身份,讲故事,唱歌,跳舞,还借助多媒体的播放,引导他们画出脑海中的梦幻世界。有时我与他们聊天,聊生活经历,聊生活感受,聊父母、朋友等等,引导他们边画边写,画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有时我又像伙伴,和他们一起观察大自然,一起玩彩纸,玩橡皮泥。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动手表现力。

在中学段的教学活动中,我利用多媒体,带领他们上天入地感受神奇的世界,带领他们走进博大精深的美术殿堂,课堂内外我和他们一起感受,一起交流,一起绘画。我们一起完成水粉画,一起完成衍纸画,技法的难题在我们的互助合作中被解决。我以一名学生的身份,由孩子们带领我去探索衍纸画的奥妙,他们给了我很多惊喜。

在高学段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是朋友,是那种在美术的世界里一起遨游的朋友,写生、陶泥、国画,玩得不亦乐乎,我们一起创作美术长卷,体验成功,找到自信。

教学中我始终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探索新型的美术教学形式,在主动了解学生、帮助学生的层面上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带领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关注全体学生,让学生自己做主,举办画展,给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找到自信,激发兴趣。

第4篇:校本课程的设计范文

一、小学科学探索课程体系的构建理念

1. 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小学科学课程应该通过观察身边的科学现象,不断了解科学概念,积累科学探究的技能和方法,在实践中学会沟通、语言表达以及同组合作的能力。科学课程要使学生获得善于思考、勇于开拓、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个人科学素质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全面提高每位学生的科学素质,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

2. 构建“双主线”的授课内容和课堂

科学课程的设计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深度融合形成双主线的互补模式。我们将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等层面,不断地渗透在教材和课堂中,打造课堂内容与课堂教学“双主线”特色。“双主线”科学探索课程体系以项目教学为载体,教学内容以“学习―实践―思考”为主线,教学设计以“看―想―说―做”对科学课程课堂进行一体化设计,让学生逐步领会科学本质,学会用科学思维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3. 以生活中的科学知识为起点,搭建知识学习平台

科学课程应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在学生所熟知的生活情境中感受科学的重要性,学会分析和解决与科学相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教学内容设计中,大量联系生活中与科学原理相关的例子,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使他们在学习中体验科学的魅力和乐趣。

4. 构建探究学习模式

科学探究是科学研究过程的本质特征,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在科学探索课程体系构建中,科学探究主要体现在课程对课堂教学的设计。例如,课前导入时,采取和课程相关的科学小故事进行导入;课堂实践中,不急于给出科学现象的结论,而是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首先进行思考分析后猜想实验结论,最后联系实际中的应用,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多样化,不断产生浓厚的兴趣。

5. 以项目式为引导,构建分层的由浅入深的科学探索课程体系

以科学知识搭建科学项目为依托,在生命、地球、物理、化学等方面从起始年级开始,每个学期选取16个核心概念作为主要学习内容。鉴于学生的具体年龄特征,从简单到复杂进行分级设计,也就是把所有的核心概念细化成具体概念,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例子,逐步使学生从掌握渗透到应用。

二、具体的设计思路

学校在支持中小学特色发展的工作中,结合小学特色项目打造过程中的实际需要,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开发出“双主线”的科学探索校本课程。生活于科技快速发展的时期,我们随时都会明显地感到来自科学技术的影响。科学探索课程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动手和探究为核心,用学生必备的基础学科知识培养科学思维方式。

在教学内容上,以“学习―实践―思考”为主线,用科学故事导入,在讲解科学原理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形成认识,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验证科学原理,加深印象,通过课后思考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习惯,加深认识,扩大知识面,使课堂知识得到延伸。课程内容的设计符合小学生思维的构建方式。课程设置按照年级和学期划分,用“核心概念”螺旋递增的建构方式,每学期与教学同步,设计16个科学实验,随着年级的增高,不断强化并逐步加深对科学知识的拓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掌握独立的相关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以“看―想―说―做”为主线开展探究式的教与学活动,将科学知识融会贯通后传递给学生。通过“看一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现象,引起直觉认知;通过“想一想”启发学生将学到的科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相联系,识别科学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启发积极思维;重视师生与生生间的互动,通过“说一说”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方法的总结与反思;通过“做一做”指导学生动手实验,培养他们探索科学的精神。

三、“双主线”科学探索课程实例分析

科学探索课程内容将学生可以感知的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学中的较为直观、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当作载体,将重心设置于培育学生在科学探究方面的兴趣、正确思维形式与学习习惯的养成方面。本文以“飞舞的纸片”为例,介绍“双主线”科学探索课程模式的具体内容。

1. 注重课程内容设计,构建全面知识平台

在实验项目内容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以科学小故事“马德堡半球实验”引出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大气压。科学课程不但要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动手能力,还要不断地帮助学生拓宽科学知识面,让学生认识大气压,了解大气压的存在,知道大气压与沸点、与海拔及与流速的关系。因此,在内容设置上,注重每一项科学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通过日常生活中和大气压有关的例子,基于科学视角认识和解释日常生活中因大气压引起的科学现象。通过现实中的诸多例子,学生可以了解、熟悉大气压及相关知识点,通过亲手实验,培养探究科学原理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运用科学的方法有效探究科学问题。

2. 注重探究式教学方法,科学设计教学过程

课堂内容设计是学习科学知识和提升科学素养的基础,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课堂设计是学生领会和掌握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二者缺一不可。“飞舞的纸片”课程内容的讲授主要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在教师的指导、组织和支持下,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以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思想、学习科学方法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扮演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课堂教学中,始终围绕“看―想―说―做”这一主线,通过实验法、提问法、列举法及引导总结法,交替组织课堂教学,不断加深对科学现象和科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启发学生发现大气压这一科学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3. 注重分层培养,逐步推进教学

第5篇:校本课程的设计范文

关键词:社会体育;专业方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9―1262-03

目前社会体育培养目标和市场需求不吻合,课程设置还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求,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等,都严重地制约了当前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为此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收集汇总了68所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现行教学计划,全面剖析了社会体育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社会体育大专业下细化专业方向,更新培养目标和优化课程设置的设想,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级体育专业人才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国内68所普通高等体育院系本科社会体育专业现行教学计划,2003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和收回的25所高校的“优化本科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问卷。

1.2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及数理统计等方法。

2 我国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我国开设社会体育专业地区布点广、类型多,据统计,东北地区9所;华北地区11所;华东地区25所;西北地区4所;西南地区5所;中南地区14所。社会体育专业布点已基本遍布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布点高校已从最初单一的体育学院扩展到师范、医学、农业、通讯等综合类型高校。这些高校中既有地方院校、共建院校,也有部委院校。既有教学型高校、教学科研型高校,也有研究型大学。对68所高校的社会体育专业教学计划的表明,我国大多数高校的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围绕我国教育部1998年颁布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规定的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而设置,即培养具有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但由于我国的社会体育专业分布的地区广,且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我国城市社会体育明显优于农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明显优于中部和西部不发达地区,且各地区的传统体育项目也有着明显的区别。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要在健身指导、组织管理、经营开发等方面受到全面培训而同时具备这几方面的工作能力,必将使得所培养的专业人才知识浅而不专,而目前尚不成熟的社会体育市场无法满足这知识、能力“千人一样”的同一类型的毕业生的就业需求。这种单一模式培养的人才难以突出特色,不利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人才的竞争,也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反映出培养目标同社会需要有较大的差距。为此必须根据社会需求在社会体育大专业方向下细化专业的方向。

2.1社会体育专业方向的设计 社会专业方向的确定是当前社会体育专业能否适应市场需要所面临的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完全打破统招统分的就业制,全国68所高校开设社会体育专业分布区域图度,采取通过人才市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方法,以弹性就业制度取代硬性分配就业制度,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在知识、能力和技能上,必须完全适应社会对体育人才的要求。根据社会需求,开设以下几个专业课程。

2.1.1 体育健身指导与管理方向 1995年我国政府颁布了《全民健身纲要》,为全国人民确立了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体育发展的宏伟工程,标志着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群众不断扩大体育娱乐消费进行体质与健康投资已成为一种时尚,21世纪是社会体育大发展的时代,随着人们对健康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需要大批的从事体育健身、休闲娱乐指导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为群众体育健身指导与管理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也为社会体育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目前我国社会体育健身指导人才缺乏,全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与总人口的比例为1:6500,按统计,全国城乡近140 000个体育指导站中,每个指导员站实际从事指导工作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还不到1人,所以根据这一社会发展需求设置群众体育健康指导与管理方向,是非常必要的。

2.1.2 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方向 改革开放的20年,我国积累了相当雄厚的物质基础,中国人民也在整体上开始步入小康社会,体育事业也随之不断发展,体育产业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产业,体育消费能给人们带来健康、欢愉和享受的消费,花钱买健康成为人们消费的一种时尚。为此,体育产业在发展体育事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北京申奥成功,体育产业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朱基同志在199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把体育产业作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内容。据有关专家介绍,目前我国体育产业从业人员中既懂经营管理又懂体育的人才仅数百人,而到2008年我国至少需要1万名左右的体育专业管理人才。仅奥运组委就需要4 000人来从事奥运会赛事组织和产业开发工作。我国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奇缺。根据社会发展与体育产业市场对人才的需要,设置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方向专业是非常必要的。

2.1.3保健康复专业方向(医疗体育和矫正体育) 据世界卫生组织一次全球性的调查,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诊断有病的人也只占20%,而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亚健康是一个动态的状态,它不会停留在原有状态中。它或者向疾病状态转化,或者向健康状态转化。这一庞大的人群不可能拥进医疗机构,也没有必要去接受医生和心理大夫的诊治。他们应该面向体育运动,而健康运动、消遣娱乐恰恰是治疗亚健康状态的一种最积极、最有效、最廉价的手段。在社会高度发达的今天,体育越发显示独特的作用。保健康复专业方向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就现在而言,从事该项工作的专业人员和专门机构为数不多,仅以全民健康指导需求为例,按照国家要求,在城市应达到1/100的比例,而1 000人必须设置一个健康指导站,每个指导站必须配备一名保健康复工作人员。这个需求量是相当大的,因此对保健康复专业方向毕业生来说就业前景是广阔的。

3 社会体育专业不同方向的培养目标设计

据调查统计,从1995年至2003年短短的9年时间,全国就有68所高校开设社会体育专业(图2),而在68所开设本科社会体育专业的高校中细化专业方向的有8所(设一个专业方向的有3所、设三个专业方向的有2所、设四个专业方向的有3所),其它专业设置社会体育方向的高校有21所(图3),共计设专业方向的有29所。随着我国社会体育的迅速发展,我国需要大批的社会体育人才将进一步规范细化;有的侧重于群众体育健身指导与管理方向;有的侧重于体育产业经

营与管理方向;有的侧重于体育保健与康复方向等。WTO的成功加入,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及北京奥运会即将举办等全新的社会形势,要求我国的社会体育专业应该在细化专业方向基础上,以通才+专才为指导思想,构建新的培养目标体系,培养出“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新型社会体育人才,以下是社会体育大专业下不同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

4 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

根据社会体育专业建设的总体构想,在专业方向和培养目标确定后,课程设置是实施培养计划的核心。我国各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是以教育部规定的“体育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三大主干课,以及“社会体育概论、社会体育管理学、健身概论、中华养生学、大众健身娱乐体育项目的理论与方法”五门主要课程为基础,分为公共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任意必修课四大类来设置,但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有些课程已不适应目前体育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文以68所院校的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及问卷调查结果和社会体育专业不同方向的培养目标为依据,将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按学习时间和课程性质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一二年级社会体育专业必修课程类。这类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表2)。学生在一、二年级不分专业方向,在社会体育大专业下,完成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的学习,充分体现在培养过程中的厚基础、宽口径。全面的通才教育,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全国高校各院系中,可根据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需求来设置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及学分的比例。

第二类为三、四年级选修课。这类课程又分为限定选修课和非限定选修课(表3)。学生进入三、四年级,可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和专业优势选择自己的专业方向和选修不同的课程。这种基础+专业+选修的不同模块组合,可以确保社会体育专业能有多样化的产出,即培养出不同类型的社会体育专门人才。由于社会体育的学生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在实践教学环节(社会调查、社会体育活动方案设计、实习、完成毕业论文等)中,至少要安排20周的时间。

5 结 论

1)会体育的专业方向、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是动态变化的,应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不断细化专业方向、更新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坚持以通才+专才教育为指导思想,培养出“厚基础”、“宽口径”、“广适应”的新型社会体育人才。

2)全国开设社会体育专业的院校中有58%的院校未设专业方向,为了培养“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重创新”的体育专门人才,社会体育专业方向亟待进一步规范和细化,并在人才培养方式上进一步改革,实行打通基础,一、二年级不分专业方向,三年级开始分流培养的方式。

3)优化我国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新形势下我国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应注重加强学生能力和技能的培养,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重视公共基础课程,增设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的课程。坚持以社会体育专业为基础,相近学科为依托和学术前沿为延伸的多类型、多层次的课程来拓宽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满足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多样化的需要。

第6篇:校本课程的设计范文

摘要:1999 年以后新升格的本科院校在升本之初,多模仿研究型大学进行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构建;近年来虽然明确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但在人才培养中学术型的烙印依然明显。从职业教育理念出发,分析其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调整的建议,将有助于其更好地体现自身特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 :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课程设置

前些日子,一位在某银行担任营业部主任的朋友跟我讲了这样一件事:他们单位去年接收了两名即将毕业的会计专业的本科生实习,他将一名学生安排做了理财经理助理,向客户介绍理财产品,帮助客户填写购买理财产品的单据;将另外一名安排跟资深柜员实习,待熟悉业务后承担柜员岗位工作。一周下来,担任理财经理助理的因文字书写不规范遭遇窗口多次退单。在柜员岗位实习的也迟迟未进入角色。朋友后来了解到他们在校期间没有接受过类似财经文字书写、点钞及货币真伪鉴定等财经基本技能训练;也没有学过商业银行柜员实务这样专门针对银行柜员岗位设置的课程。他有些感慨,对我说:现在就业压力这么大,很多单位要求招来的人立刻上岗,不会给培训的机会;为什么学校不能开设一些类似财经基本技能训练和商业银行柜员实务这样实用性较强的课程,既能节省用人单位的培训成本,也有助于学生顺利就业。由此我也想到有些用人单位反映毕业生不能熟练办理银行结算业务、不会办理纳税申报等。这些都是个案,但也能反映出当前部分本科院校会计专业在人才培养中确实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本文将从职业教育理念出发,以某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会计专业为例,分析其在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调整的意见。

一、某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以会计专业为例,其培养目标一般描述为: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职业素养的应用型中高级会计人才,但实际课程设置却常与此偏离。详细情况可见表1:

从表1中可见该专业设有28 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合计1560 课时;除设置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法、会计电算化和财务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外,还设置了高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管理等较为高深的专业理论课程,主要为学生考研提供知识储备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三门数学课程。另外学生还至少要再学习不少于6 门、合计216 课时的专业选修课,以扩展知识面或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但专业核心课程的课时并不充足;而且缺少出纳实务和商业银行柜员实务这样直接针对毕业生初始就业岗位的课程,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财经基本技能训练课程,培养学生综合办税能力的纳税实务课程等。

这样的课程设置有助于学生考研,有助于他们向职业领域的更高层次发展。但并不利于学生胜任出纳、银行柜员、会计核算等初始就业岗位,也没有突出职业技能的培养。虽然专业的培养目标被描述为应用型中高级会计人才,毕业生未来职业发展的目标可以定位为财务总监或其他财经高管;但初涉职场,他们第一个岗位往往是企事业单位的出纳或会计核算、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助理、银行的柜员等。在胜任这些岗位的基础上,随着知识的精进、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一段时间后,才会得到迁移和提升,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那么,如何从职业教育的理念出发,充分发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优势,改进其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使学生离校易就业,就业能称职;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呢?

二、如何改进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

1.调整高等数学课程设置

在上表中可以看到本科会计专业在学生最富学习激情的前三个学期分别开设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三门数学课程,合计198 课时。如此设置可能有三个原因:一是为学生考研提供知识储备,二是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专业办学之初模仿研究型大学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三是因为数学专业生源萎缩,数学教师教学工作量不足,无奈只好因人设课。客观地讲,学生如果未来不考研或不进行较为艰深的学术研究,学习这三门课程的意义不大。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专业培养的是从事会计及其他相关财经类工作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学生报考研究生比例不足20%,这种课程设置显然不太合理。

笔者建议:为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并有助于学习财务管理等相关专业课,在第一学期可设置高等数学,60课时较为合适;在第六、七学期,针对有考研意愿的学生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设置为选修课。这样既可以在前三个学期增加专业课时比重,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又有利于考研学生应试。

2.开设出纳实务课程或专题

如前文所述,出纳常常是会计专业学生就业的第一个岗位,该岗位要求任职者能完成库存现金收付和银行结算,进行会计核算,登记相关日记账,资金清查,保管收付业务的相关资料及印鉴,编制内部收付款报表等工作任务。

较少有学校在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设置出纳实务,出纳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碎片化存在于基础会计(凭证、账簿、财产清查)、财务会计(货币资金的核算)和经济法(银行结算法律知识)等课程中,缺少系统性。笔者建议在中级财务会计之前开设出纳实务,同时略去中级财务会计中货币资金核算章节;或不单独开设出纳实务课程,而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开始部分加入出纳实务专题,使学生系统掌握出纳岗位的知识和技能,走出校门第一步便可胜任出纳岗位工作。

3.开设商业银行柜员实务课程

商业银行无疑是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大户,学生如果有幸入职银行,第一个岗位多是柜员。在胜任柜员工作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向业务主管和支行行长等高层次岗位发展。柜员每天直接面对客户,除了要掌握国家关于存贷款、资金结算等业务的政策,柜面业务处理的操作规程和会计核算方法,票据、单证以及专用印章的使用方法等知识外;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规范的柜员服务礼仪、娴熟的银行基本技能等。

本课程直接针对柜员岗位,培养学生从事该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养,可适当扩展商业银行会计和银行业务管理的相关知识,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开设会计基本技能实训课程

会计基本技能实训也可称为财经基本技能实训,本课程由财经文字书写、点钞和货币真伪鉴别、凭证整理装订、台式计算器使用和小键盘录入等实训项目组成。

本课程可独立设置,也可将各实训项目分散融入基础会计和出纳实务等课程中。如果缺少师资可聘请实际工作领域的业务骨干、技术能手进行指导,甚至学校提供相应的条件(如帮助购买点钞纸、组织收看教学视频等)让学生自修也可以,但必须引起学生重视。除了进行课程考试外,还可定期举行技能竞赛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本课程既为其他会计专业课的学习提供了技能储备,又有助于学生毕业后马上适应实际工作。

5.将税法课程和税务会计与税收筹划课程合并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的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办税能力为目标。所谓综合办税能力,即“确定某项经济业务是否交税、由谁交税、交什么税,交多少税和怎样交税,税中、税后如何进行会计核算”的能力。

建议将税法课程和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课程合并,合并后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办税能力为目标,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税收基本理论、基本规定,形成独立运用税收法规和会计理论对涉税业务进行正确的税款计算和会计核算、办理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的能力;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起重要的支撑作用。

6.开设手工和电算一体化的会计综合实训课程

会计综合实训课程在第七学期开设,其实训内容是对学生以往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的大融合。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消化和巩固会计理论知识,锻炼实际工作能力,毕业即能上岗,胜任会计工作。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开设手工与电算一体化实训,让学生在手工实训后再用电算化软件将实训内容做一遍,效果会更好。

实训中老师将耗材发放、任务布置完毕后不必堂堂跟随,可设置固定的时间进行集中指导。为避免与其他年级学生上机课时冲突,电算化实训可利用机房闲置时间进行或让学生在个人电脑上安装财务软件来完成实训。

课题名称:

第7篇:校本课程的设计范文

[关键词] 高校; 会计信息化; 课程体系; 调研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4; F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5- 0093- 03

1 调研概况

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当前会计信息化教育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历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的议题。借参加中国会计学会第八届至第十一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之机,本课题组针对我国高校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设置情况展开调研。本次调研活动,共计发出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49份,其中涉及会计学专业本科学生的调研问卷37份。以下本文将着重分析会计学本科专业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的课程开设情况、课程内容安排、各课程使用的语言和工具、课程之间的衔接,以及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设置和会计信息化教学的关键点。

2 课程开设情况

在37所本科院校中,28所高校开设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占75.68%;18所高校开设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占48.65%;23所高校开设了管理信息系统,占62.16%;34所高校开设了会计信息系统(或电算化会计,会计电算化),占91.89%;34所高校开设了电算化会计实务考核,占91.89%。前3门课属于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会计信息化的老师关心不多或无权过问,因此调研问卷的统计数字可能偏低;但大多数院校开设有会计信息系统(或电算化会计,会计电算化)和电算化会计实务考核,足见本科院校中的课程开设基本一致,差别在于课程内容的设置。

至于每门课程“开设的学期”,各高校不尽相同,如会计信息系统(或电算化会计,会计电算化),在第2至第7学期均有开设,因此研究每门课程开设的具体时间,意义不大,关键在于各门课程开设的顺序。多数院校的课程开设顺序为: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管理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或电算化会计,会计电算化)、电算化会计实务考核,但也有的学校为了学生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需要,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开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之前。有的高校同时开设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系统两门课程,讲授不同的内容,前者重在软件应用,后者重在会计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和开发原理。

3 课程内容安排

28所开设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一课的高校中,24所高校的讲课内容涉及“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占85.71%;23所高校涉及“数据库的使用”,占82.14%;18所高校涉及“数据库的设计”,占64.29%;12所高校涉及“数据库的开发”,占42.86%。可见,多数高校会计学本科专业注重数据库的原理和使用,对于数据库的设计和开发有所忽略,笔者认为此举不可取,因为数据库的优势在于其设计。一个成功的财务软件,是由“50%的业务+50%的软件”所组成,而50%的成功软件又由“25%的数据库+25%的程序”所组成,数据库设计的好坏是关键所在,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18所开设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一课的高校中,13所高校的讲课内容涉及“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占72.22%;12所高校涉及“程序设计的基本理论”,占66.67%;10所高校涉及“编程技能”,占55.56%。可见,程序设计的理论和概念以及编程技能受到一定程度重视,这与国家及省级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内容不无关系,等级考试的的重点也就成为各高校课程学习的重点。但不得不指出的是,这门课与后续的管理信息系统和会计信息系统关系不够紧密,所涉及实验用例与这两门课毫不相干,大多是数学中的程序举例,不利于学生在后续开发中程序资源的共享和重复利用。

23所开设管理信息系统一课的高校中,22所高校讲授“管理信息系统概念”,占95.65%;20所高校讲授“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占86.96%;17所高校讲授“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占73.91%;20所高校讲授“管理信息系统实施”,占86.96%;15所高校讲授“管理信息系统内控”,占65.22%。可见,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概念,几乎所有院校都有涉及,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以及内控,大部分院校涉及。该课程的教授内容差异不大,教科书也较为规范,如黄梯云主编的管理信息系统第三版,配有管理信息系统案例集和管理信息系统习题集。只是在课程设计部分的要求不尽相同,有的院校配有ERP软件的使用,而有的院校则开展简单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开发,还有的院校根本无课程设计。

34所开设会计信息系统(或电算化会计,会计电算化)的高校中,31所高校讲授“会计信息化的概念”,占91.18%;28所高校讲授“会计信息系统分析”,占82.35%;25所高校讲授“会计信息系统设计”,占73.53%;23所高校讲授“会计信息系统实施”,占67.65%;22所高校讲授“会计信息系统内控”,占64.71%;31所高校讲授“会计信息系统使用”,占91.18%;15所高校讲授“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占44.12%。会计信息系统和电算化会计课是同一门课,只是叫法不同,主讲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开发,配以财务软件的使用;而会计电算化着重讲解财务软件的操作使用,兼顾一些会计信息化的基本理论。从以上调研结果可见,大多数本科院校保留了会计信息系统或电算化会计一课,为的是让学生从一定高度上掌握会计信息系统整体的分析、设计和开发思路;少量院校只保留了会计电算化,重在让学生掌握流行财务软件的操作使用。无论哪种设课方式,91.18%的高校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学生要掌握流行财务软件的实际使用,以便他们毕业后尽快适应企业中会计信息化的工作环境。

34所开设电算化会计实务考核(或称会计综合实验、电算化模拟实训、会计电算化综合模拟等)一课的高校中,29所高校的会计实务考核内容涉及财务软件中的“系统管理”,占85.29%;32所高校涉及财务软件中的“凭证填制”,占94.12%;31所高校涉及财务软件中的“账务处理”,占91.18%;30所高校涉及财务软件中的“报表编制”,占88.24%。本项调研数字有些许差异,这与所调研教师对该课程的了解程度有关。因为想要进行“账务处理”,必须进行前期的准备工作“系统管理”和“填制凭证”,而“报表编制”则以前三者为基础,也可以单独进行。该课程的开设比例极高,足见各高校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重视程度日益加深。

4 语言和工具

28所开设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一课的高校中,14所高校选择“SQL Server”作为数据库软件,占50%;12所高校选择“Visual FoxPro”,占42.86%;8所高校选择“Microsoft Access”,占28.57%。“SQL Server”虽然功能强大,但其容量和操作的复杂性也相对较大,尽管如此,仍有50%的高校选其作为数据库学习软件,这与当前各流行财务软件纷纷采纳“SQL Server”作为后台数据库不无关系。数据库是基础课程,若熟悉“SQL Server”,在以后的学习和发展中,学生更容易深层次掌握财务软件,甚至做一些简单的维护工作,实属远见之举。但由于教师对“Visual FoxPro”的熟悉和各级计算机等级考试对“Visual FoxPro”的青睐,尽管在开发上该软件已过时,仍有42.86%的高校坚持使用,对学生而言,应付一次考试之后,便丢之弃之,实属可惜。当然还有28.57%的高校选择随“Microsoft Office”而流行的桌面数据库“Microsoft Access”,便于学生进行简单的数据库设计和开发,并有效支持“Visual Basic”语言,是明智之举。

18所开设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一课的高校中,11所高校选择“Visual Basic”作为高级程序开发平台,占61.11%;10所高校选择“Visual FoxPro”,占55.56%;2所高校选择“PowerBuilder”,占11.11%;1所高校选择“Visual C++”,占5.56%。选择“Visual Basic”和“Visual FoxPro”的高校数量旗鼓相当,笔者认为“Visual Basic”具备更为广阔的前景,它已作为一种脚本语言,被嵌入到很多软件中,如Office中的VBA语言。当然还有包括重庆理工大学在内的3所高校选择“PowerBuilder”和“Visual C++”,对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不小的挑战。

23所开设管理信息系统一课的高校中,7所高校选择“Visual Basic”作为实验软件,占30.43%;6所高校选择“Microsoft Access”,占26.09%;4所高校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过程中借助“Power Designer”软件,占17.39%。“Visual Basic”与“Microsoft Access”在上文中已经给出评述,而“Power Designer”则是一款非常值得推荐的系统分析和设计软件,包括我国会计信息化专业的起源地——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的会计信息化研究生专业中,也在讲授此软件的原理与应用。

34所开设会计信息系统(或电算化会计,会计电算化)的高校中,为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财务软件操作和使用,26所高校选用“用友ERP-U8”,占76.47%;12所高校选用“金蝶KIS”,占35.29%;2所高校选用“金蝶K3”,占5.88%。为让学生掌握财务软件简单模块的开发,8所高校选用“Microsoft Access”,占23.53%;4所高校选用“Visual Basic”,占11.76%;1所高校选用“Visual FoxPro”,占2.94%。除此之外,3所高校选择“Power Designer”作为会计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工具,占8.82%。关于财务软件的使用,大部分院校采用国内的主流财务软件“用友ERP-U8”和“金蝶ERP”,这与两家软件供应商的市场份额密不可分。除此之外,用友和金蝶各自推出了教学版本的免费软件,不仅节省了高校的教学投入,而且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以及教学培训,实属雄霸天下的远大谋略。

34所开设电算化会计实务考核一课的高校中,29所高校选择“用友ERP-U8”作为会计实务考核的操作软件,占85.29%;10所高校选择“金蝶KIS”,占29.41%;2所高校选择“金蝶K3”,占5.88%。当然,这里不乏同时使用两种以上软件的高校,如山西财经大学,要求学生同时掌握“用友ERP-U8”和“金蝶KIS”。如果学时允许,让学生多掌握几个软件,不无裨益,但目前本科院校各专业都在压缩学时,鉴于此,把一个软件作为必修课,其他软件的操作使用作为选修课,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5 课程之间的衔接

上文中强调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中各门课程的开设顺序,源于对课程之间内容衔接的考虑。笔者对本部分内容不做过多评述,因为课程之间的衔接与各门课程的内容相关,内容不同,衔接的部分自然也不同。按照多数高校的开设顺序,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是一门先修课,28所开设此课的高校中,17所高校认为其中的“SQL语言”将被后续课程使用,占60.71%;9所高校认为其中的“概念模型ER图”将被后续课程使用,占32.14%;8所高校认为其中的“物理模型”将被后续课程使用,占28.57%;7所高校认为其中的“物理数据库”将被后续课程使用,占25.00%;

18所开设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一课的高校中,10所学校认为该课程将会用到前修课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中的“简单数据库设计”,占55.56%;9所学校认为该课程将会用到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中的“SQL语言”,占50%。此外,10所高校认为,该课程中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会在后续课程中使用,占55.56%。

23所开设管理信息系统一课的高校中,13所学校认为该课程将会用到前修课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中的“数据库设计原理”,对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库进行设计,占56.52%;10所学校认为该课程将会用到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中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对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开发与实现,占43.48%。此外,各有13所高校认为该课程中的“数据流程图DFD”和“数据字典DD”,将在后续课程中使用,占56.52%。

34所开设会计信息系统(或电算化会计,会计电算化)的高校中,14所高校认为该课程会用到前修课程管理信息系统中“管理信息系统分析”的基本原理,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系统分析,占41.18%,并有9所高校认为会用到前修课程管理信息系统中“数据流程图DFD”和“数据字典DD”的基本原理,占26.47%;分别有13所高校认为该课程会用到前修课程管理信息系统中“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和“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原理,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系统设计和开发,占38.24%。此外,还有20所高校认为该课程中的财务软件展示,让学生掌握财务软件的基本操作和使用,将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占58.82%。

34所开设电算化会计实务考核一课的高校中,24所高校认为会用到前修会计主干课程的财务知识,占70.59%;21所高校认为会用到前修会计信息化系列课程中的计算机知识,占61.76%;25所高校认为会用到前修课程会计信息系统(或电算化会计,会计电算化)中所学习的财务软件的基本操作,占73.53%。

6 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设置和会计信息化教学的关键点

在调研中,不少教师就“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设置和会计信息化教学的关键点”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笔者归纳如下:(1)重在“软件的实际使用”,如韩光强老师认为关键在于“培养实用型人才,侧重于实用,与企业实际工作相结合”;王盛老师认为“使学生能用有可学、学有可用,并实现学以致用”;张红卫老师认为关键在于“实际应用及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王舰老师认为关键在于“关注业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2)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陈立新老师认为关键在于“基本原理的了解和会计软件的使用”;文兴斌老师认为关键在于“AIS开发的基本理论与财务软件的应用结合,使学生既具有基本的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又能熟练应用软件以便企业软件实施”;魏玲老师认为关键在于“分析、设计和应用”;张继德老师认为“课程设置要因专业而异,理论和实务要紧密结合”;宋彪老师认为关键在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得到实践的验证,以及实践环境在教学中的引入”;崔树德老师认为关键在于“如何将教材和商业软件结合得更加紧密,此外要增加课时,让学生在实验中体验系统开发的理论和原理”。(3)与“学校的培养目标相关”,如陈旭教授认为关键在于“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框架设计以及实践环节”;欧阳电平教授认为关键在于“学校的背景和培养目标、领导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以及师资队伍”。(4)强调“对于信息技术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如王振武教授认为关键在于“教授财会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关于企业信息化、会计信息化的思想、理念,其次是关于信息化的技术和方法”;李光亚老师认为关键在于“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理解”。(5)其他观点,如刘亦陈老师认为“应设有投资管理的相应模块”;艾文国教授认为关键在于“系统设计,特别是数据存储设计;实现管理职能;以及强化内部控制”。

7 结束语

当然,还有很多高校开设了这5门课程之外的会计信息化课程,如计算机财务管理,或称为财务管理信息化,将财务管理利用Excel等软件实现其自动化;计算机审计课程,讲授计算机审计的原理及实务操作;会计软件应用或财务软件的比较与维护,仅涉及会计软件的使用和维护,让学生在几种软件的应用比较中学习思考;集团财务软件应用实训,或称为网络财务,让学生掌握集团级财务软件的操作和使用;ERP或沙盘课程,让学生掌握企业整体的运转与管理思路;SAP课程,让学生掌握国外财务软件的设计思路和基本使用;Excel课程,让学生掌握Excel在会计及财务方面的应用。此外,还有高校开设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和会计软件开发技术,如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本科专业,专门设有“会计信息化”专业方向,较为重视系统的分析、设计以及开发原理和技术。

本次调研得到中国会计学会第八届、第九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与会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但本次调研的结果也反映出一个问题,那就是我国高校会计信息化教师对前修和后续课程的内容了解不够,致使课程内容脱节,未能做好课程内容之间的衔接。此外,很多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前3门课程基本上不属于会计系教师的管辖范围,设置好了课程体系,如何得以顺利开展,值得深思。希望本次调研结果能够对国内高校会计学本科专业的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设置和会计信息化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主要参考文献

第8篇:校本课程的设计范文

以构建生态教育类高中化学校本课程体系为目标,从课程设计理念、课程目标确立、课程内容组织结构和课程环境设计等方面探讨了生态教育理念下的校本课程设计思路,提出了生态教育类校本课程内容选择的策略,以期为生态教育类化学校本课程的设计和编制提供理论和方法参考。

关键词

生态教育;化学校本课程;课程设计;内容设计;教学策略

十余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在校本课程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成功的探索,但基于生态教育观点设计特色校本课程的研究还不多。面对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在校本课程设计中有效融合生态教育理念,构建生态教育类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将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探索。基于生态教育理念的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课程设计研究是把生态教育的相关理论和先进理念融入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设计过程中,努力使校本课程内容涵盖生活、环境、能源等生态领域,构建生态教育类系列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将有益于提升校本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1生态教育类校本课程理念设计

生态教育(Eco-Education)是在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下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其内涵尤为广博。生态教育是一种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创建生态文明社会”为宗旨的教育理念,重点强调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促进师生和谐、全面可持续发展。生态教育的课程观强调“多元开放”的课程理念、“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和谐”的价值追求等。把生态意识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生态观的重要途径[1]。基于此,生态教育类校本课程设计理念将以“提高学生生态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适应时展的要求,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努力构建具有地区特色,体现生态教育理念的、充满活力的高中化学校本课程体系,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需的环境、能源、生态类知识和技能,为培养具有良好生态素养的公民奠定基础。

2生态教育类校本课程目标设计

生态教育类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宗旨是让学生通过了解和掌握化学环境能源与生态类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力,激发学生欣赏化学,热爱化学的情感;选择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采用多种形式的课程模式,使学生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1)知识与技能: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理解化学知识的基本原理;通过化学趣味实验项目,了解实验设计的过程和方法,掌握一定的实验设计技能;了解化学相关学科的科普知识,了解化学前沿科技动态。(2)过程与方法:经历生态教育实践调查过程,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团队合作精神;形成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解释、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化学现象和化学问题的意识,学会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养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探究化学对环境变化造成的影响,感受化学以及化学工业对环境的利弊,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养成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操,正确看待化学与环境、化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追求化学为人类服务的目标。

3生态教育类校本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内容是构成课程的要素之一,“选择怎样的课程内容”和“如何选择”是设计与实施生态教育类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核心问题。

3.1课程内容选择范围

为实现高中化学生态类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上需遵循一定逻辑联系的线索进行:———学生与自然发展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学生与自我发展的关系。在生态教育理念指导下,“环境、生命、生活”3大主题领域的课程资源构成了生态教育类化学校本课程的内容范畴。校本课程的具体内容选择可以因地方、学校的差异以及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各具特色。

3.2课程内容结构设计

依据生态教育理念,将生态教育类化学校本课程内容划分为生命教育、生活教育和环境教育3个学习领域,每个主题领域再分为3个科目,9个科目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出生态教育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3]。在内容选择上,重视化学与生命成长、生活以及环境的联系。每个科目围绕某一学习领域,整合学生经验和课程资源,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生态教育类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9个科目。

3.3课程内容选择策略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需要结合本校实际充分发挥创造性而确定适合的内容。为便于内容选择和组织的操作性,整合校本课程内容选择的已有经验,提出以下3个内容选择策略:

3.3.1以学科知识为线索,保障内容科学性

校本课程的内容组织既要遵循广域性和适切性的特点,同时又必须有其内在的学科知识逻辑线索,贴近课程标准,正确把握学习要求,有利于学生顺利达到学习目标。校本课程根据内容素材的特点构建相对应的学科知识系统,充分发挥课程内容的科学导向性,为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态度等方面的学习提供科学的保障。经过调查了解,现行的很多学校校本课程内容广域性有余,而科学性尚有不足,这样的校本课程学习必然不利于学生的科学思维发展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在知识信息大爆炸的今天,学校化学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还是要坚持以学科知识为主线,以保障课程内容的科学性。

3.3.2以个性发展为核心,提升内容发展性

全面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促进生态意识的形成,引导学生健康和谐发展是高中化学生态教育类校本课程的任务和目标之一。在化学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首先要考虑大多数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进而因校、因地制宜地进行课程内容设计,从而在源头上有效避免了校本课程教育功能的滞后性;其次,课程内容在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之外,还需充分整合课程资源,优化内容章节设计,进而突出课程内容循序渐进的逻辑性和发展性特点,由浅入深、由博而专,层层递进。由此可见,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是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内容设计的核心指向,同时也是有效提升课程内容可持续发展性的重要方面。

3.3.3以社会需要为导向,促进内容社会性

学校是培养社会人才的地方,学校课程的设计与设置理所当然的要同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选择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生活和生产技术、化学学科造福社会发展等资源融入校本课程的内容设计,引发学生在课程学习中通过讨论、调查、实验等学习方式进一步理解化学知识,充分认识化学(科学)在社会生产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化学(科学)、技术和社会3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校本课程内容选择上,不仅要注重内容的知识性、发展性,更应力争体现社会发展的特征和趋势,营造一种“课程源于社会生活,课程用于社会生活”的校本课程学习氛围。

4生态教育类校本课程环境设计

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优美、和谐、温馨的校园环境,尤其是生态教育类化学校本课程的实施对校园环境的要求更加严格,可以从学习环境、教室格局和师生关系3个方面对课程环境设计进行探讨。

4.1营造安静优美的学习环境

(1)要保证教室的环境卫生。(2)确保教室环境安静,教室内外禁止喧闹,老师要培养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3)教室的环境应该具有个性化,教室的布置应该由老师和学生一起亲自布置。(4)教室中的色调要协调。教室的色彩应该符合教学内容,教室最好用冷色调,化学实验室则应该用暖色调。(5)教室的布置应该简洁大方,不能摆设过多的物品,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4.2设计和谐开放的教室格局

教室里的课桌和教具布置,尤其是学生的座位编排,影响着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也影响课堂的教学气氛,进而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态度造成相应的影响。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特点灵活地调整学生的座位编排,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对学生座位进行编排时,应该根据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量进行安排,不管是传统的座位编排还是开放的座位编排,都应该注意加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动,课堂上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活动教学中来。

4.3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基石。在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关系中,教师应该充分扮演好学生生活中的引导者、激励者和合作者角色。从教师角度看,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的问题,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加与学生的交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学生角度看,要尊重教师的正确指导,接受教师的教育行为,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积极配合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研究。建立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关系,将会使课堂的活力得以最大程度地显现;师生之间在没有专制、压力以及怀疑阻抗的情绪中交流和沟通,一起探讨,共同探究,畅所欲言,使校本课程的课堂呈现一种生态和谐之美。

5结语

校本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极富生命力的研究领域,其研究与实践始终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与深化,并在学校层面上充分发挥着重要的育人功能[4-8]。以生态教育理念为指导,对高中化学校本课程设计进行创新性的思考和研究,提出设计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新视角。校本课程的设计与探索之路永无止境,如何进一步提升校本课程内涵,强化校本课程特色,优化校本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和健全人格,助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全面发展,将是教育工作者不懈探索和追求的目标。

作者:蒋建伟 闫蒙钢 单位: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闫蒙钢.生态教育的探索之旅.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张宁云,王伟群.化学教育,2009,30(6):19-21

[4]叶波,范蔚.课程与教学,2012(4):49

[5]胡君.化学教育,2015,36(1):6-9

[6]温利广.化学教育,2014,35(21):13-19

第9篇:校本课程的设计范文

【关键词】 会计 能力递进 项目课程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属财经商贸类传统专业,长期以来,课程设置普遍沿用高等教育学科体系模式,存在课程开设比例失调、教材建设滞后、实践教学资源匮乏、学校教育和社会需求脱节、毕业生专业对口率偏低等问题,深化课程改革成为当务之急。

近年来,我们通过走访企业、毕业生回访等形式,对会计行业背景、中小企业会计人才供需等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校企联手围绕社会需求和岗位定位,反复论证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出基于工作过程的“校企一体、能财会商”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以此为基础,创优递进式课程体系,在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内容综合化、课程资源现代化等方面做了有益探索,取得较为显著的成绩。

一、模块设计,构建“三以一化”的“能力递进式”项目课程体系

1、课程体系的设计

我们以岗位需求为依托,按照“基础能力专业能力拓展能力”递进、模块化设计课程体系。其中,德育课程、文化课程、专业课程分别按能力递进的顺序设置相应课程,构建“三以一化”(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模块化)的“能力递进式”项目课程体系。(见图1。)

2、模块课程的构成

(1)德育课程。对德育课程内容和实施策略进行整合,以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法制纪律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纬,以各项要素的不同层次为经,以德育综合课与德育活动课为主渠道,注重德育内容在专业课程中的渗透,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提升自觉行动”的三段式分层递进、螺旋上升的德育课程体系。激励学生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强,做身心健康、品学兼优的人。

(2)文化课程。适当增加文化课课程比例及课时比例,按专业课的递进式结构,优化课程结构,形成“基本素质核心素质综合素质”的结构模式,体现文化课的“二为”(文化素质、专业水平)服务目标。以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为标准,兼顾学生兴趣爱好,适当开设选修课,促进学生文化综合素质的提高。

(3)专业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在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工作能力的内容,围绕“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综合能力”递进的专业能力,重构专业项目课程体系。专业主干课程以专业共同职业能力为基础来设计,旨在培养专业关键能力;专业拓展课程(选修课程)根据学生个性发展需要,针对专门化方向而设计。

3、模块课程的组织

我们制定相应课程标准,科学编排课程顺序,与后续高职教育课程相衔接,依托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体系,通过教、学、做、培训、考证、竞赛等途径,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会计技术应用能力。实现人文素养与专业能力并重、专业特长与个性发展兼顾。

二、立足校本,开发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

第一,校企联合开发理实一体化校(院)本教材。我校深入各类企业广泛调研,引入行业职业标准,与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共同开发《企业会计实务》等10余册符合专业特色和岗位实际的、与项目课程配套的校本系列教材。其中《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财务管理》教材已成为江苏省国示范重点建设专业教材。积极参与联院8门核心课程及配套实训院本教材的编撰。在开发中坚持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基于工作过程、突出实践技能。

第二,编写实践教学案例等实训指导用书。为配合实践教学,结合岗位业务流程,编写《会计岗位模拟教学案例》、《出纳工作手册》、《收银岗实训手册》、《纳税指导手册》等系列侧重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讲义资料和实训指导用书。

第三,创建校本课程开发新模式。通过开发校本课程,创建了集教材开发、编写、出版、使用、反馈、服务、教研和培训于一体的新模式,形成国家和省级规划课程有机统一的、体现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促进了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我校承担的联院科研课题《职业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被评为教学成果一等奖,教材建设初见成效。

三、优化调整,对接大赛项目和职业标准整合课程内容

1、赛教结合,嵌入与技能大赛对应的课程内容

我校建立完善会计专业技能竞赛内容与专业课程内容的对接机制,通过广泛市场调研,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将点钞、翻打传票、会计业务手工处理及信息化处理等技能竞赛内容嵌入专业课程教学。把来自企业的最新技术设计为竞赛项目,选用来自实际工作中的真实票据、单证样式,就某一个真实会计岗位任务设计为竞赛内容。切实做到把竞赛活动作为一种教学活动,把技能竞赛训练过程作为一个教学过程,实现技能竞赛内容和课程内容融合,技能竞赛训练与常规教学活动同步。实现以赛促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使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更加完善,更加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我校在全国大学生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省市会计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奖。

2、课证融通,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有效对接

我校实施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体系(见表1)。按照职业资格标准进行岗位能力分析,瞄准市场变化,贴近企业需求,调整专业课程结构。在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将涵盖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的所有知识模块、技能模块嵌入专业课程,使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专业课程内容与岗位技能需求相融合。结合会计专业特点,密切关注与本专业有关的财经政策法规,不断追踪行业发展和职业岗位需求,对接职业标准及时调整更新课程内容。

四、示范引领,推进精品课程和资源库建设

1、加大学校、联院两级精品课程建设

确立《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实务》、《纳税实务》等专业主干课程为精品课程加以重点建设,《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作为国示范校精品课程进行数字资源开发。2012年,《财务会计实务》被评为联院精品课程,在联院24门精品课程中排名第二。该课程以会计岗位核算流程为主线,以实际工作任务为驱动,采用“教学项目化、学习开放化、实践职场化”的教学模式,按9个会计岗位组织项目教学。

2、充实完善数字化课程资源库

我校本着开放、自主、创新的原则,建立丰富的数字化核心课程资源库和考级考证资源库。不断充实完善电子教材、授课教案、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训练测试、习题库、视频库,并将资源库全部上网,加强师生间双向交流,实现数字化信息资源共享,取得较好的效果。

五、突出实践,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魔方体系

1、构建三级实践教学魔方体系,递进培养综合职业技能

通过模拟单元实践,提升专业基础能力;通过仿真岗位实习,提升专业核心能力;通过全面综合实训,提升专业实践能力。按照专业能力培养要求和课程标准,从初级动作技能训练逐步过渡到高级智力技能训练,形成分岗实训和综合实训相结合、手工实训和电算化实训相结合、校内模拟实训和公司真账实训相结合的“教学做”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

2、加大投入、科学规划校内实训基地

我校携手用友、厦门网中网等公司构建了一个涵盖企业、银行、证券、税务、工商等多技术领域、开放共享的实践教学环境。与实践教学相配套,购置了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10多款主干课程的实训软件平台、用友畅捷通T3、U8系列常用会计软件,为学生模拟实习提供了基础保障。

六、多元评价,构建多维课程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逐步形成以学校考评为核心,社会各方参与的“双主体”考核(学生、教师)、“多主体”评价(行业、企业、学校等)、“多形式”(课程、项目、任务考试、职业资格考证、技能竞赛)推进的多维课程评价体系(见图2)。

其一,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考评形式多元。在日常教学考评中,对学生采取过程与结果、专业能力与全面素质相结合的多元考核评价方式,通过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综合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机制,促进学生思考、借鉴、反思、改进、提高。

其二,参照行业标准,引入企业评价。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改进课程评价方法,将职业技能竞赛标准、职业资格标准纳入课程考核指标,以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为核心指标,将企业评价作为考核的一部分,根据评价结果和社会要求及时调整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专业建设与发展。

七、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建设的保障措施

1、加强团队建设,构建双师双能(智能、技能)师资队伍

长期以来,我校坚持“培养为主、引进为辅、专兼结合”的原则,加强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龙头,突出培养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教科研能力及技术服务社会能力,实现师资建设由双师“素质”向能力的转化。鼓励教师参加会计职业资格考试;引导教师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和技能大赛;建立校外专家和校内教师交流机制,实现优势互补;支持教师业务进修等等,从而打造出一支德艺双馨、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双能优秀教学团队。

2、深化校企合作,搭建互惠共赢的校企交流平台

我校拓宽校企合作的思路,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原则,进一步密切学校与社会、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让学生参与会计实际工作,培养学生的职业应用能力。聘请企业行业专家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承担我校的教研课改、教学质量评定、课程建设等工作。实行工学结合的“订单式”培养,设立“用友班”、“金鹰班”等冠名班,定向培养企业发展所需人才,与25家单位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见图3)。

八、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建设的成果

近年来,我校通过课程建设的优化创新和教学方法手段的深化改革,会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有了大幅提高,考证通过率超过本地区同类学校平均水平,技能大赛取得较好成绩,毕业生就业率达99%,专业对口率较前有了很大提升,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我校会计专业被评为江苏省示范专业、江苏省职教课程改革专业实验点、江苏省五年制高职教育品牌专业、江苏联院重点专业、国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会计电算化实训基地申报成为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校实训基地立项建设。近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省供销合作总社、省教育厅等上级部门领导来校视察指导工作;我校课改经验被省教育厅选为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案例;宜兴市职教系统等省内多家兄弟学校来校参观学习交流,发挥了较好的社会服务功能和示范推广效应。

改革和创新永无止境。课程体系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改革实践中,我们积极学习课程建设的先进理念,借鉴兄弟学校的先进做法,不断创新思路,立足地方产业经济,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质量意识,高标准、高起点打造会计精品专业,以课程体系建设为抓手,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黄士嘉: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