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校本课程课程方案范文

校本课程课程方案精选(九篇)

校本课程课程方案

第1篇:校本课程课程方案范文

一、 课程开设的理由及指导思想: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从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课标对课外阅读提出量的要求,充分显示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及地位。

当前学术界对语文课外阅读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在阐述课外阅读的意义、加大学生的阅读量、丰富学生的阅读实践等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总的来说,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和相关理论研究的滞后,也因为语文课时量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导致在实践与认识上存在着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在课外阅读要求的划一性、阅读内容的单一性、阅读及其指导时间的不确定性与学生课外阅读的被动性上。这样就很难将课标中关于课外阅读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也容易使学生失去课外阅读的兴趣,无法切实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以双滦区教育局“书香校园”创建精神为指导,在我校知行课程三大体系中,深化双滦四小“文雅系”校本读书课程的内涵,使读书课程化、常态化、活动化、成果化。倡导书香校园、书香家庭氛围的营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共同培养孩子“爱上阅读”的习惯。

二、课程开设的目标:

1、学校在教材、课时、师资、计划等方面科学设计,合理安排。以“读书工程”为载体,通过读书项目的落实,解决“读什么”“怎么读”“读得怎样”等具体问题,逐步养成“潜心阅读”“师生共读”“亲子共读”“同学聊书”的习惯 ,让书香浸润心灵,润泽校园;

2、落实并逐步超越语文课标中关于小学课外阅读量的指标。(课外阅读量第一年段达到5万字,第二年段达到40万字,第三年段达到100万字,整个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

3、通过“书香学生”“书香教师”“书香班级”等评选活动,逐步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4、通过 “书香日课”“书香周课”“书香月课”的累积,实现每学年4月和10月的“成果汇报月”展演活动,让读书常态化、活动化、课程化、成果化。

三、课程教材内容:

《书香童年》校本教材分设六个年级的读本,每册分三大版块——每年级上下册单元主题经典拓展文章;适合本年级积累的优秀古诗文;适合本年级广泛阅读的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

四、课程实施时间:

1、书香日课:书香日课包括晨读、午唱、晚积累、晚读书视频课;其中午唱的内容体现古诗经典新唱。

2、书香周课:低年级每周一节读书课,三至六年级每周两节读书课。此外,每周一的国旗下班级展示内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展示为主。

3、书香月课:每月一次班级读书会;

4、零散阅读时间:利用课内外零散时间进行自主阅读。

五、课程实施的硬件配备和组织保障:

1、进行学校图书室、班级开放书架的校本化建设:根据校本课程的读书内容,配齐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今年学校为一至三年级学生配置了近两万元的绘本)鼓励全体教师每学期自主购书,书费学校统一报销。实施图书馆班级整体借阅制度,保证好的图书资源有效流动到学生中间。

2、层层落实,人人有责。主要组织层级为校长室——教导处——年级组长、图书室老师——班主任、校本老师——科任老师、值班老师。层层负责,共同培养。

六、课程实施具体措施:

(一)读书课程化:

通过校本教材的设计使用、师资的合理分配、课时的有效安排、计划的扎实落实,让读书课程化。每周二、四各一节读书课,每周一、三晚自习有一节读书视频课,让孩子有书可读,有时能读。

(二)读书常态化:

摒弃一阵风、搞运动式的组织方式,通过书香日课,做到读书常态化。注重日积月累,厚积薄发的功效。

(三)读书活动化:

一份经典签字单:每学期初,老师将校本教材中的经典背诵内容,每个学生印发一张,通过晨读、课前二分钟会背能展;并鼓励学生自愿寻找过关老师,家长,师姐师兄们,凡能正确、流利过关者,就能获得检测人的亲笔签名,以此激励学生多积累乐展示。

一份好书推荐单:每学期初,老师推荐一定数量的好书,将“我的书单”公示在“启智厅”的读书墙上,再通过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等方式,逐步培养阅读有一定的速度,能读整本书,每天累计不少于1小时的阅读习惯。

一次主题读书活动:根据年级特点,指导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做读书摘记、绘本、整本书思维导图、主题读书小报等书面成果;每学期开展一次班级—年级—校级读书成果晋级赛,将读书成果进行多元展示交流,达到水涨船高、螺旋上升的提升目标。

同时,关注“读写融合 读写互促”,坚持印发校园文学集《笔尖上的童年》,让阅读和写作素养成为师生受益一生的根基。

七、课程实施的评价与考核:

第2篇:校本课程课程方案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校本”一词从国外引进,其英文说法是“schoolbased”。最早出现的是国外的“校本培训”,20世纪80年代后期,英、美等国开始大规模实施教师校本培训计划,并很快将其推广。这一行动很快成为教育领域的一次革命性运动,校本思想也随之传入我国,尤其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校本教研的实施已经成为很多学校推动新课程建设的关键。

湖南省怀化市铁路第二中学(以下简称“我校”)作为湖南省新课改样板校,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开设以文化、体育、艺术、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但从我校的实际来看,校本课程的开设存在诸多问题,如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没有形成长效机制,没有成系统的校本教材,校本课程教师不稳定,发展性学生评价不知怎样体现等。为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开拓教和学的渠道,更新教和学的方式,让学生个性张扬,热爱生活,快乐成长,我们需要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同时也是为了积累校本课程开发经验,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基于师生共同发展在于教学相长,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应用,学生尝试新的学习方式,教师也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师生得到共同提高。

校本课程开发和应用,它是指从可操作性的角度,改变了教师的传统角色,使我校教师从原来的课程的消费者和被动的实施者,转变为课程的生产者和主动的设计者,真正成了教育活动的主体。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1)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资源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是实施新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2)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应用是建立在师生兴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能尊重和满足学校师生差异性和独特性的需求。

(3)校本课程能为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提供一个宏大的空间,为适应时代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机会。

(4)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应用能为教师总结教学经验、形成学术成果提供必要的途径;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化成长,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深化。

四、理论依据

(1)维果斯基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生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的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说明了学生发展的可能,教师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2)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认为,课程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要素构成,这四个要素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实践性课程的基本内涵。学生是实践性课程的中心,与教材相比,学习情境的问题、需要与兴趣具有优先性。

五、课题研究的原则

(1)需要性原则:坚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认真考虑学生的兴趣需要;坚持从老师素质发展出发,根据老师的能力设置课程;坚持从学校发展的需要出发,明晰学校的培养目标,利用学校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2)发展性原则:研究的目的首先在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学相长,从而使老师探索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3)反馈性原则:每两周反馈一次,通过及时信息反馈,确保研究的科学性。

(4)综合性原则:打破学科限制,注重多门学科知识的有机整合,不搞相关资料的堆砌和拼凑,在考虑知识连贯性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突出知识的普及性与阶段性,使学生学有所得,并为今后深入学习研究打下扎实基础。

六、研究的目标

(1)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激活学生的个性,使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可持续发展人才。摆脱目前普遍存在的过分看重学科成绩的倾向,使学生喜欢学习,热爱生活。

(2)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使教师加强反思,用行动研究的思想、新课程的理念来审视自己的工作,不断更新,积极应对新课程的挑战,成为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从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校本课程研发团队。

(3)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不断提高学校的课程开发与应用水平,使校本课程成为提升办学品位、提高育人质量的品牌,逐步成为具有丰富内涵的特色学校。

七、研究内容

将校内课程资源转化为校本课程,以学生为本,开发适合学生兴趣需要的校本课程,如播音主持、影视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名著赏析、趣味数学、看美国,学英语、英语歌曲欣赏、生物科技活动、“红早”带你看天下、地理与我们的关系、地理制作、“文明、健康、求实、创新”校训读本、形体舞蹈、合唱艺术、动漫绘画、葫芦丝、书法、篮球训练营、动感小记者、电脑俱乐部等课程。

开发、运用校本课程并形成一种长效的管理机制,形成新的教学方法、学习方式。

八、创新之处

我校把校本课程的学习研究放在正常的教学时间内,利用周一下午的时间进行授课,教师要有课程计划――备课、上课、边实践边完善教材编写等,最终形成校本教材。拓展延伸教师教学的活力、方式,大胆采用参观、采访、写生、室外教学等各种形式,百花齐放,使学生更加热爱研究,热爱生活,促进学生的发展。

九、研究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文献检索,收集学习国内外关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应用的研究成果,进行理论指导应用,找准定位,发现、解决问题。

(2)行动研究法:以学校为基础,以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为手段,以师生共同发展为目标。采用研究―总结―反思―实践的行动研究法。

(3)经验总结法:将实践中产生的成果上升为理论的高度,总结出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规律,为课题研究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创设良好的基础。

十、研究的措施及步骤

1.筹备阶段(2009~2010.10)

(1)初步构想和设计本课题的研究总体实施方案,形成校本课程开发和应用的预想。

(2)确定研究主课题,完成课题申报工作。

(3)设计与校本课程开发和应用相关的调查问卷,确定校本课程。

(4)建立课题组,请专家论证,明确分工职责。

(5)利用“十一五课题”进行小范围的课程研究,积累经验。

2.启动阶段(2010.11~2011.11)

(1)选取初一年级作为本课题研究的试点基地。

(2)切实制订各个课程研究实施方案。

(3)收集、整理和分析与本研究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就校本课程开发现状、趋势及具体实施情况进行专项研究。

(4)对初一年级学生进行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把有关调查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然后在此基础上,重新进行修正和改进。

(5)定期组织学习,不断提高理论、实践水平。

(6)听取意见,请专家指导完善。

3.实施阶段(2011.12~2014.9)

(1)主动寻求专家指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每月要求本课题组的每个人员进行一次专题研究情况汇报,阐述课题研究中遇到的困难与困惑,寻求帮助,共享研究经验和成果。

(2)把研究成果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推广运用,使校本课程开发与课堂教学模式和谐统一起来,潜移默化中改变师生教和学的方式,推动课程改革。

(3)撰写论文,完成本课题研究初稿,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

(4)把本课题的研究性成果在我校其他年级加以推广。

4.结题阶段(2014.10~2014.12)

(1)请专家进行指导,对前面两阶段的研究进行全面总结,形成文字资料。

(2)整理分析研究数据,撰写研究报告。

(3)请上级研究部门专家验收课题。

(4)归类整理和汇编研究成果,形成较成熟的校本选修课程工作管理机制,开发出适合本区域学生成长的校本课程,并能有效地向兄弟学校推广经验,扩大影响。

十一、校本课程评估

(1)对教师的评估:

教师授教必须要有计划、有教案、有考勤的评价记录。

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

(2)对学生的评估:

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尊重和体现学生个体发展。

学生上课出勤占学业总成绩的20%,课业完成情况占学业总成绩的50%,课程结业成绩占学业总成绩30%.

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90分)、“一般”(60~80分)、“较差”(60分以下)记录,作为“优秀学生”的评选条件。

学生成果自评、互评、师评,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小组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载入学生成长档案。

十二、预期成果

(1)形成成套的校本课程教材。

第3篇:校本课程课程方案范文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茶文化;评价

一、课程开发研究背景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重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发扬人文精神和科学为基点, 努力造就“ 四有” 新人。茶文化所包含的操作实践的趣味性、知识理论的科学性和多姿多彩的艺术性和茶德所包含的中庸之道、行俭之德、明伦之礼、谦和之行更是蕴涵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一生,有利于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全面发展的实现。

2.传统文化现状的需求

近年来,对于茶产业的长远发展、保留茶文化方面,长兴县政府不遗余力,“大唐茶都”这一品牌逐步被国内外游客所认可。但是长兴茶文化旅游仅限于观景看物等旅游活动形式和内容, 在旅游销售的实际过程中基本上都是依附于乡村旅游、农家乐等旅游产品, 这与长兴悠久的茶文化极不协调。并且紫笋茶发源地——水口的中小学生对紫笋茶文化了解不全面,兴趣不浓厚,一旦没有年轻一代的努力,我们的茶文化将岌岌可危,因此有必要从中学生抓起,振兴茶文化。

3.学生身心发展需要

初中二年级学生正处于“心理性断乳期”这一年龄阶段,是孩子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可塑性大、主动尝试、追求独立。倘若用合适的方法施加茶文化的熏陶,较容易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学会动手实践能力,形成自己对茶文化独特的见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长兴 “三茗”的起源、发展和现状,认识紫笋茶,了解紫笋茶采摘、烘焙过程,学会紫笋茶的冲泡方法及基本奉茶礼仪,初步了解茶艺并学会欣赏茶艺。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收集分析处理信息,学会合作探究,学会动手实践以及学以致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采茶,炒茶,感知紫笋茶文化,提高对茶文化的兴趣,关注茶文化,尊重劳动;经历泡茶、奉茶、品茶,体会茶所蕴含的的中庸之道、行俭之德、明伦之礼、谦和之行;了解金沙泉被污染现状,树立爱护环境意识;通过对茶文化旅游不完善现状的学习,生发热爱茶文化,把理想与家乡建设紧密联系的情感。

三、课程内容

(1)澄心堂老知名品,寄与犹奇紫笋珍。参观长兴顾渚大唐贡茶院;介绍长兴水口紫笋茶起源、发展及现状。

(2)伯劳飞日芳草滋,山僧又是采茶时。有机茶基地采紫笋茶;交流采茶体会;总结采茶要点及茶树生长情况。

(3)新茶已上焙,旋旋续新烟。参观人工炒茶基地,引导学生尝试炒茶;观看机器炒茶制视频,总结炒青的要点。

(4)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紫砂壶和金沙泉的介绍;介绍泡茶技巧,动手泡茶;介绍泡茶、奉茶、斟茶礼仪,学生表演奉茶;师生共饮茶。

(5)故地重游,用心感受。重回大唐贡茶院。

四、课程实施

《长兴水口茶文化》课程的课堂学习共9周27课时,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一系列学习。

第一周:紫笋出顾渚,常湖二郡间。带领学生前往大唐贡茶院,参观过程略。

第二周:澄心堂老知名品,寄与犹奇紫笋珍 。通过让学生了解长兴紫笋茶文化,让学生们增加自己对于茶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第三周:伯劳飞日芳草滋,山僧又是采茶时。 实地考察种茶基地。

第四周:采茶总结。师生交流、总结采茶体会。

第五周:新茶已上焙,旋旋续新烟。带领学生参观人工炒茶基地,先观看炒茶,再尝试炒茶,在动手操作中激发学生对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六周:炒茶总结。通过观看,掌握机器炒茶与人工炒茶的要领。

第七周:金沙泉和紫砂壶介绍

(1)泉濑黄金涌——金沙泉。茶性发于水,对于泡茶其水。教师讲授金沙泉的悠久历史,师生品尝泉水。教师通过图片展示泉水被污染的现状,以此让学生树立保护水资源,爱护环境意识。

(2)觅得名人一壶,赛过无价之宝——紫砂壶。茶是水神,水是茶体,器益茶功,紫砂壶,是长兴茶文化的又一珍品。教师通过视频为学生介绍如何制壶,培养学生良好的欣赏美的能力。

第八周:饮茶知识知多少

(1)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教师讲解泡紫笋茶要点并演示,然后每小组一套器具,动手实践。

(2)以茶会友。教师通过视频向学生展示奉茶、斟茶礼仪,然后创设不同情境(比如对象是师长、同辈)让小组表演。

(3)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教师讲解饮茶小妙招。师生共同品茶,体会饮罢佳茗方知深的谦和之行以及体会苦尽甘来的之感。

第九周:故地重游

再次带领学生前往大唐贡茶院,学生决定自己的旅游路线,任其兴趣的发展。同一个地方,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理论基础,收获与否,学生应了然于心,每人上交一份心得体会,要让他们自己学会反思。

五、课程评价

满分100分,共分为三部分:

(1)平时小组讨论发言占30%,根据平时发言次数,发言内容给分,每小组各成员成绩相同。

(2)小组奉茶表演占20%,根据表演正确性和艺术性给分,每小组各成员成绩相同。

(3)最后上交的心得体会占50%,根据每人收获及感想给分;

最后综合三方面分数。

参考文献:

第4篇:校本课程课程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中生物 校本课程 开发 实践

一、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1. 1有利于课程结构的优化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受课时、资源、实验条件等因素的限制,教师只能依靠文字、语言、符号和公式等进行传授,学生通过理解和记忆对知识进行吸收和内化,忽视发现、探究这些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价值。学生获得的间接经验多,亲身经历少,不能充分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让学生所学生物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使课程结构更加优化。

1.2满足了学生的个性需要,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很多差异是我们无法避免的,例如:当地文化经济的差异,学校发展资源的差异,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以及教师能力的差异等。以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一把尺子去要求各级教育体系,势必会造成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校本课程的开发恰是注重社区、学校、教师、学生等各方面的差异,提供多样性、可供选择的课程,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既满足了学生的求学需求,又兼顾了教师的特长发展,达到学生与教师的的共同发展和提高。

同时,生物学科教师通过参与课程开发,可以贡献他们的教学实践经验,挖掘自身的优势,通过课堂反馈的信息调整课程内容,有效地采取应对策略,从而提高课程针对性和适用性,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了很好地促进作用。

二. 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梳理本校可利用的资源。

为了实现校本课程的教学目标,首先应针对本校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分析和整理。校本资源主要分为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两部分。

1校内资源

校内资源,主要包括本校教师、学生、学校图书馆、实验室、动植物标本、矿物标本、教学挂图、模型、录像片、投影片、幻灯片、电影片以及其他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等。

2校外资源

校外资源的确定应结合当地实际,选取代表性资源。如:我校所在地是当地最大的蔬菜基地,结合蔬菜基地这个代表性资源开展生物校本课程开发,使学生在教材中学习理论,以蔬菜基地进行实践,就能够较好地实现活动类校本课程的开发目标。

三.推动课堂教学改革,设计教学一体化方案,实现国家课程的二度开发。

实现国家课程二度开发的主要抓手是深化对课改的认识,变写教案为设计教学一体化方案。

教学一体化方案设计简介

(1)“教学一体化方案”设计的核心思想:把教师备课的隐性思维过程转化为显性思维过程。教师备课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思维的过程。怎么才能更好的把隐性思维转化为显性思维?教学一体化方案解决的办法是:教师要把对教材学习、分析的过程转化为一个问题系统(问题链)。在一个大问题下面分解出来一系列的子问题。这些子问题不是孤立的,而是围绕着一个主题,是一个问题的链条。为使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教学一体化方案还要求以相辅相成的训练系统。用一句话来概括方案设计的核心思想,那就是:把教师的思维过程首先转化为问题系统和训练系统,然后,以教学一体化方案的方式展现出来。

(2)、“教学一体化方案”与传统教案的区别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区别一:教学一体化方案设计与教案设计的出发点不一样。

教案侧重于从教师教的方面来考虑。从编写教案的情况来看,教师考虑更多的问题是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准备采用哪些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用直观教具还是用多媒体来演示学习结果呢?好的教案也能做到三备,其中教学进程部分也会安排学生活动,但更多的教案做的是“搬运工”的工作,把教材、教参上的东西搬到教案本上,以备检查。

教学一体化方案则侧重于从学生学的方面设计,教师考虑更多的问题是:学生能够把教材中的有效信息提取出来吗?会加工处理这些信息吗?会运用这些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吗?

区别之二:教学一体化方案与教案展示的方式不同。

教学常规上规定有“规范教案”的展示办法:1、教学目标;2、教学重难点;3、教学用具;4、教学方法;5教学时数;6、教学进程;7、作业布置;8、教学后记或反思等。

而教学一体化方案没有这些东西。在教学一体化方案教学目标(包括智能目标,情感目标)、教学重难点,甚至教学进程,均不是以显性状态出现的,而是隐含在一系列的问题和训练中,呈一种隐性状态。

区别之三:教学一体化方案是师生共用的,人手一份。不像教案,只有教师有,学生能看到的不多。

四、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的体会。

通过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我们认为:,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是无止境的,学生只有通过多样的学习活动来认识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和社会发展从而取得的经验、体会才能保持长久,才能使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的、综合的科学知识信息及技能,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探索和创造热情。学生和教师是课程开发的真正受益者。学生提高了学习生物的兴趣,张扬了自己的个性。教师提高了课程开发的能力,提升了自身的素质。学校也是受益者。校本课程的开发,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品格,形成了学校的地域特色。

【参考文献】

[1] 汪忠,刘恩山.《生物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刘恩山主编.《中学生物学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 李向珍. 校本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北京教育,2006(3).

第5篇:校本课程课程方案范文

关键词:教育管理;课程建设;校本课程;开发;利用;策略

一、校本课程的含义

2000年春季,国家正式启动素质教育的核心工程――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其中关于课程建设方面,决定在全国实行三级课程管理模式,即由国家管理的课程称为国家课程,由地方管理的课程称为地方课程,由学校管理的课程称为学校课程,即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的课程,是为了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主要是为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以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导向,通过自行探讨、设计或与研究人员或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编制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和作用

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是国家或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性文件,比如,以原国家教委基础司颁布的《全日制普通中学课程计划(试行)》的规定而言,目前学校校本课程的法律范围主要集中于活动课或自主性选修领域。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自主进行的课程开发活动。使用校本课程最直接的作用就在于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最显性的效果立竿见影于课堂,最大的受益者是学生。

三、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的实践

课程创新模式的校本化程度最高,这种课程开发模式最能体现校本课程对于学校课程改革的意义与价值,更有助于实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下面结合笔者所在学校的实践,以英语学科开设预习案为例,谈谈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

以前我们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英语,学生难以做到,新课上起来较累,而且效果较差。后来我们全体英语老师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一致商定使用预习案。在新单元开始前,同一年级教师集体备课,各抒己见,统一思想,定下每课预习案的样式和时间。每个预习案基本包含词汇预习,词组预习和重点句子预习等。如果是预习Reading,还会加上几个问题。学生可以在10~15分钟时间内完成。这样,学生比较乐意有目的地去预习,听新课也会觉得轻松很多。坚持一个学期以后,学生能够养成一种自觉预习的好习惯。对于提高英语课堂效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两年前,我们提出英语预习案的校本模式时,很多老师因为是第一次接触,不知道如何与英语教学紧密相扣,所以大家的看法和理解都不太一样,提出过很多不同的建议,尤其是避免预习案习题化的建议。但是,还是有不少老师把预习案做成了习题集,学生面对习题化的预习案,很难提起兴趣,预习案的完成也增加了难度。通过实践和思考,我们认为预习案应该在问题情景设计上下工夫,以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完成预习的任务,并且问题要紧密切合教学内容,相辅相成。实践提高了我们的认识,通过不断的摸索和改进,预习案趋于简单,并力争使其完美。

在实施英语预习案的基础上,我们在上学期初开展“学校应该设置哪些校本课程?”“怎样开出学生喜欢的校本课程?”的调查,人人参与校本课程建设,人人提交校本课程方案。根据调查结果,学校制定了《校本选修课程纲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校已初步形成与国家课程相整合的、对学校育人目标起支撑作用的、适应学校办学条件的、满足学生需求的校本课程系列,包括“英语预习案”“研究性学习指导”“陶艺欣赏与制作”“劳动技术与操作”“网上学习”“阅读指导”“历史评述”“中外文化比较”“FUN WITH ENGLISH”等校本课程。

四、当前我国中小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的现状

校本课程开发的最终目的是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做到立足于学校特色,立足于教师的个性和学生的个性。但由于我国目前对校本课程的研究不够,所以实践操作过程中会出现不少问题。

苏州市许多学校都开设了校本课程,在交流中知道,大家都在做这方面的研究,近年来,也开设了很多校本课程。可是在如何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开设出既有学校特色又有一定成效的校本课程还需要深入探讨。校本课程肯定不是找点资料上课讲讲,一学期下来汇集成册那样简单。有的学校照抄照搬别校的经验而不顾及本校的实际情况,结果收效甚微,弄得老师和学生一起受累。还有的学科只是搞个形式,并未落到实处,结果浪费了人力,也浪费了财力。面对现状,笔者深感困惑,分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五、校本课程难以开发利用的原因分析

1.对经济要求较高。

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一定的财力和物力保障。比如,相关的图书、仪器、文体设备等。这对绝大多数普通学校来说有点高。但如果满足不了开发校本课程的基本物质要求,实施起来就困难重重,往往流于形式,草草收场。所以,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校长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在经费上。

2.对教师要求较高。

校本课程的开发对教师要求很高。首先,教师要有很高的专业素养;其次,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需求和学科特点确定教学内容;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驾驭教材的能力。当然,所有这些会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这对本来就工作紧张的教师来说,更是一个挑战。所以,参与开发校本课程的教师必须素养高,责任心强,有奉献精神,而符合这些条件的教师并不多。

3.对评价要求较高。

校本课程实行内部评价,这样就会出现评价标准不一、过程不严等问题。虽然大多数校本课程开发计划中都有评价部分,但操作起来往往流于形式。一方面是学校也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上,并不注重评价工作。所以评价基础薄弱,反馈性能就差,难以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这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是不利的。

六、解决校本课程难以开发利用问题的策略

1.专业引领。

即以实践性专业知识引领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包括切实指导教学实践的理论知识和与教学实践切近的相关知识。期间需要专家的合作和指导,要挖掘和利用本地的专家资源,在教育界目前还缺少有关校本课程方面的学科专家,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应关注校本课程开发理论的研究在服务于基础教育和引领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同时,也促进自身教育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还需要行政的支持:比如网络培训和网络教育资源的供给,专业刊物的订阅等。

2.同行互助。

同教研组的人应该在学科带头人的带动下,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坦诚相助,取长补短。集体备课一定要有成效,集体商议后,确定一个主备,既要备出详案,还要备出过程。这还得依靠学校绩效考核的导向,因为只有公正合理的考核才能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3.领导支持。

首先,校领导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对教师进行培训,让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培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其次,政府应更加关心教师的生活,确保教师的生活水平逐年有所提高,以使教师安于从教,乐于从教,在集中精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

4.实践反思。

笔者认为最成功和最失败的校本课程的实践都需要反思。典型的实践才可能有深度和深刻的反思,这样的反思才有意义和有价值。反思是对校本课程开发过程和实践利用效果的反思。形式可以是访谈、问卷,笔记,博客,论文和课题等。教师应把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通过分析和思考,提高运用教育理论研究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自身的教育研究水平。

七、总结语

总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是教育迎接新世纪挑战的一种回应,是实施素质教育对学校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学校充分发展办学优势和特色,积极参与国家创新工程,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促使学生和谐发展,培养和造就“创造新世纪的人”的一项基本建设。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在我国还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还很不成熟,因此,更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实践和完善。我们应该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契机,努力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确立优化国家课程,推进地方课程,开发校本课程的新的学校课程观,努力实现课程的优化和整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目标指向明确、内容多样、课程设置灵活的校本课程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合作的学习机会和空间,使其将知识学习、实践体验、态度养成、能力培养等统一起来,最终促使其综合能力的形成。这些,也正是校本课程开发和利用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 郑金洲,陶保平,孔企平.学校教育研究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5-16.

[2] 余进利.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新思考[J].上海:教育发展研究,2004(01):19-20.

第6篇:校本课程课程方案范文

我校从1996年就开设以科技、体育、艺术、心理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2007年新课改实施以来,对校本课程建设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不断创新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机制,形成了“自主”“创新”的校本课程管理体制。

校本课程的申报与遴选

1.创新校本课程管理制度

我校为了形成“自主”“创新”的课程管理体制,设立了北京五中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和北京五中课程开发委员会,从纵向与横向的角度,将学校各职能部门、教研组、备课组、全体教师和学生有机地整合起来。围绕校本课程规划、组织、实施、监管和评价,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北京市第五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实施方案》《北京五中校本课程管理制度》《北京五中校本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工程》《北京五中校本课程评价方案》《高中新课程学生选课指导手册》。

2.创新校本课程开发与申报

近年来,我们遵循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基本理念,加强了校本课程建设。教师可以通过改编、新编和重组的方式对国家和地方课程再开发,或对校本课程进行自主开发,积极倡导、鼓励教师合作开发校本课程,这有利于实现多学科的融合,体现课程发展的综合化趋势,突破教师个人经验的狭隘。学期末由教师根据本人特长申报开设课程类别和内容,并撰写课程方案。在课程方案中,要明确写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此外还要注明“课程优势和创新点”和“适合的学生类别”。目前,我校校本课程遵循学生自主发展特点和发展需求,共设置六大类,包括语言与文学、科学与技术、人文与社会、艺术与修养、体育与健康、数学与应用,包含近百门课程。

本着节约资源、高效管理、尊重学生自主选课的原则,我校引入校本课程管理系统,经过几轮磨合与完善,在申报环节,教师在规定期限内登陆系统,根据系统提供的选项,将课程的相关信息填入系统。然后,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就可以在网上进行审核了。现代技术的运用,使校本课程的管理越来越高效、实用。

3.校本课程遴选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依据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多样性原则、探究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对校本课程进行选择、审查,通过学校初步审查课程方案,然后再在学生自主选课基础上,确定其中20-30门课程作为一个学期的校本课程菜单。

这个校本课程改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比如:在教室上课的课程,如果人数少于15人,该课程就被砍掉;如果学生对课程的评价比较低,该门课程也被砍掉。同时,我校还根据学生的需要不断补充一些新的课程,如最近两年新开设的国际课程。

校本课程组织与实施

1.对学生选课进行全面指导

我校开发了学生网上选课系统,在强调网络化管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选课的指导:一方面,教务处在学期末(新生在入学教育时)向学生发放《北京五中新课程学生选课指导手册》,公布本学期开设的校本选修课程简介(包括课程名称、内容简介、教材及其参考教材、考核办法、学习对象、授课教师)。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和今后专业取向自主选择报名修习科目;另一方面,新学期开始,我校召开校本课程推介会。大会由三部分组成:观看北京五中校本课程记录宣传片、教师课程推介、教务处选课指导。15分钟的宣传片浓缩了我校校本课程的成长历程,见证了我校创新人才校本课程带来的可喜变化。教师用生动幽默的语言积极“推销”自己的课程,真诚地邀请学生加入自己选修课的行列,颇有“文化市场”的味道。同时,学校在选课系统中说明各门校本课程的主要目标、主要内容、主要特点、适用年级、教学时数及选课方法。推介会受到了广大学生的热烈欢迎。通过校园里的课程推介会,学生对校本课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生选课后,以年级为单位汇总,由教务处审核、调整、编班,公布选修班名单、选修课教室地点。正式开课后的第一周为试听,试听之后,最后确定自己选修的校本课程。这种菜单式选课方式与课程推介会、试听课相结合的方式,能够让学生真正选择到更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课程。

2.校本课程有序实施的保障

集体备课。我校不断加强校本课程备课管理,每学期第一周由担任校本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并上交教导处。任课教师必须认真完成编写活动设计、课堂教学设计等。要求担任校本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每月进行一次集体备课。

实施模式。校本选修课面向全校全体高一、高二学生开设,选修课时间固定在每周一下午第三节课,时间为60分钟。有一小部分课程因为师资及场地的原因,上课时间会根据情况有所调整。目前,我校校本课程主要采取打破年级界线的走班制教学形式,即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高一、高二学生可以在一个班级上课,目的是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动力,突出学生在学习上的个性发展和自我选择。

课程管理。在课堂教学管理上,我校出台了校本课程课堂教学管理制度,由校教导处负责校本课堂教学管理工作。教学常规上,由教务处严格遵守巡课制度并做记录,教研方面由教研组长组织教师定期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交流讨论校本课程经验等。在整个学期中,通过选课系统,教师在课后会及时将考勤情况及上课情况进行上传反馈,教导处会根据老师的反馈信息实现对学生的管理。

3.校本课程资源管理

校本课程资源管理包括开发前的资源分析挖掘与实施中形成的各项课程研究成果的管理。学校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工作总结会,表彰先进并收集开发出的校本课程,加以论证、推广,达到一定数量后形成校本课程集。学校“校本课程管理委员会”每学年组织有关人员对已有的校本课程进行绩效评估,分别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并根据学校当年经济状况给予一定现金奖励,以表彰开课教师所做出的贡献,同时对校本课程文本进行修订、完善,使之最终成为正式校本教材。

校本课程评价与学分认定

为了对校本课程进行质量分析和监控,学校制定了《北京五中校本课程评价方案》,方案明确了校本课程的目的、原则以及内容和方法。评价原则包括发展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科学性原则、适用性原则、拓展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学校每年都进行校本课程菜单的重新修订,新的、成熟的、受学生欢迎的校本课程不断加入并形成特色稳定下来,其余的校本课程将淡出。

1.对教师的评价

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教师课程方案评价、教师课堂评价。对教师课程方案评价的内容包括:校本课程规划纲要、教学计划、教材、教案;对教师课堂评价主要是学生反馈表,评价维度主要包括:课程内容吸引力、授课方式与课堂氛围、课堂组织管理、教学水平、教学特色,同时,每门课结束后,要求教师写出课程教学反思,以便于本门课程的完善。

教导处综合整理上述信息,报学校课程管理委员会进行综合评估。教师成绩记入教师成长档案。在评优、职称评聘中,开设优秀校本课程作为评选的重要考核依据。相关成果、市区奖项可以申报北京五中校长奖励基金。

2.对学生的评价

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主要包括学生上课出勤率评价,出勤率低于60%无学分,超过90%计满分。该项目占学业总成绩的20%。课业完成情况评价,占学业总成绩的40%。包括平时上课听讲、学习的态度、作业的完成情况。课程结业成绩评价,占学业总成绩的40%。

第7篇:校本课程课程方案范文

关键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改革

高等学校本科培养方案是培养本科人才的总体设计蓝图,是学校组织教学活动和从事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高水平的培养方案应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体现先进教学理念和教育思想,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培养方案修订是总结反思原方案的经验和不足、系统推进教学改革的重要契机和手段。

河海大学是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部属全国重点大学。学校以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为指引,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确立全面发展理念、多样化人才理念和研究性教学理念,以生为本,面向需求,科学构建2012版具有河海特色的“刚柔相济”的本科培养方案,积极探索多样化、多层次、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深入学习,开展全面调研

学校自2011年6月起历时1年,经过学习研讨、调研分析、修订论证、审议答辩、修改完善、定稿印制6个阶段,至2012年7月完成了2012版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从2012级本科生开始实施。

为更好地推进2012版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学校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调研活动,主要分为教务处牵头的整体调研和学院牵头的专业调研,两类调研同步进行。

一方面,教务处从方案整体设计出发,先后至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等多所“985工程”高校及与我校相似的行业性高校实地调研,同时展开国外知名大学先进教学经验的网络调研,基本情况见表1;并且召开学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座谈会,了解学生需求和教师建议等。

另一方面,各学院积极开展专业调研活动,明确要求各专业调查分析国内外排名前十的相同专业,分析其人才培养现状,并对照自身进行本专业的优劣势分析;同时开展对行业企业的调研,了解经济社会对专业人才的新需求。

通过前期充分学习与调研,我校了解了当前“985工程”高校以及国外知名大学在人才培养改革方面的新举措,探索了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多样性、国际化人才的新趋势,明确了未来本科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指明了2012版培养方案修订改革的方向。

为切实加强对各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指导,学校还要求各专业重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明确要求成员由相关政府部门、高校、科研单位、企业等机构的有关专家及本校教师组成,其中校外成员至少占1/3,且必须有1名外国专家。这样从组织上确保人才培养契合社会、行业的新需求,并与国际高等教育接轨,培养高水平本科人才。

二、更新观念,明确修订思路

学校坚持“致高、致用、致远”的教育理念,努力实现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协调发展。

一要更新培养观念,明晰改革方向。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提供多样化培养途径;树立系统培养观念,加强校企合作、与科研院所合作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

二要以需求为导向,明确专业定位。新方案要求各专业充分分析所面临的学生发展需求、行业发展需求、国家发展需求以及国际发展趋势,明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继承发扬本专业的好传统、好做法,形成本专业的办学特色;同时,梳理以往方案不适应新需求之处,理清培养方案修订的思路和重点。

三要优化课程结构,努力柔性多样。新方案运用弹性教育理念、个性教育理念、社会价值理念构建课程体系;根据学生个性化需求,减少必修学分,增设选修学分;扩大选修权限、实施全校性选修;注重学科交叉,推行跨学科/跨专业选修;注重文理交融,强化通识课程选修

四要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创新能力。新方案着重培养学生发现新知、运用真知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实践创新能力;独立设置各类实践环节和项目训练型课程,增强学生科研训练,将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等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列入培养方案;大力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完善企业培养方案,鼓励学生走进企业,提高培养实效。

五要以学生为本,激发学习主动性。新方案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实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学生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让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要增加国际元素,培养国际视野。新方案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致力于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的国际化人才:加强国际规则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开设全英文课程、增设专业国际规范课程、国际文化课程;支持与国外大学间的学分互认等。

三、科学构思,确立方案框架

培养方案修订的核心和落脚点是课程框架体系。本次修订工作中,我校以生为本,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行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三元结合”的培养模式,实施“精炼理论讲授,强化实践教学,倡导自主研学”的培养方式,科学构建2012版培养方案课程框架体系。

1. 方案总框架

总学分数由原来的180左右改为165左右。课程由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个性课程、实践课程、素质拓展课程组成,具体如表2。

2. 通识课程框架

通识课程由公共必修课和通识选修课构成,旨在加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贯通和融合,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不同学科领域,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思考能力、批判能力和创新精神,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心智培育、健全人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具体如表3。

(1)大学英语类课程。学分数由16改为9。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将英语课程分为基础英语课程和拓展英语课程,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级教学、小班化教学。前3个学期每学期开设基础英语课程3学分,此后广泛开设外语类选修课和专业方面的双语课程、全英文课程等。对于大一期间已通过英语四级考试的学生,可不再修读大学基础英语,但必须选修拓展英语课程,以保证修满分的英语课程。

(2)计算机信息类课程。学分数由5改为3。以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为目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网络教学平台,开设程序设计课程,各专业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程序语言。此后,鼓励各专业开设结合本专业的软件类课程。

(3)军事类课程。学分数4不变。以增强国防意识和军事素质的实效为目标,改革教学方式,将学分分为1(课堂)+1(实践)+2(军训)。

(4)思政类课程。学分数16不变。以增强思想道德品质和素质的实效为目标,改革教学方式,将学分分为10(课堂)+6(实践),将学分分布到4年,其中6个实践学分要统筹安排、注重效果。

3. 实践课程框架

实践课程主要包括教学实验(或教学实践)、技能训练、工程训练、科研训练、社会实践与创新训练等模块,是培养学生的工程与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的重要环节,具体见表4。

四、整体优化,彰显方案特色

1. 研制个性化课程模块,提供个性化学习课程体系

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新方案专门设置个性课程模块。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在全校范围内自由选择修读一定学分的课程,理工类学生至少修读18学分、经管人文类学生至少修读23学分。个性课程模块包括专业内选修课、专业外选修课。

专业内选修课是本专业推荐选修的课程,理工类专业分学术研究型与工程技术型两类,经管人文类专业分学术研究型与应用技术型两类,且与相关专业方向结合设计,供本专业不同方向的不同发展类型学生修读。

专业外选修课是为培养交叉型、复合型、国际化人才而设,含跨学科/专业课程、国际交流学习、辅修专业。其中,跨学科/专业课程指学生在全校范围内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修读的课程;国际交流学习指学校认可学生在国外交流学习期间修读的相关课程,并按等额学分认同。学校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读跨学科/专业课程或参与国际交流学习3~6学分。

2. 构建首席教授负责制的核心课程体系,推进精品化专业教育

为切实提高我校专业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学校全力打造核心课程体系。核心课程体系是奠定学生专业素养的最为重要的课程。每门核心课程采取首席教授负责制,并 成立课程组或教学团队开展建设,团队成员由老、中、青三代教师组成。

核心课程体系包括公共核心课程、通识选修课核心课程、学科基础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公共核心课程指培养学生基本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关键课程;通识选修课核心课程指丰富学生通识知识结构的关键课程;学科基础核心课程指奠定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关键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指使学生掌握专业核心知识与技术能力所需的关键课程。

学校共建立核心课程237门,其中公共核心课程9门、通识选修课核心课程30门、学科基础核心课程54门、专业核心课程144门,构成了具有“河海”特色的核心课程体系。

3. 加大实践教学比重,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新方案将理工科专业的实践教学课时比重增加到25%以上,文科专业的实践教学课时比重增加到20%以上。实践教学主要包括教学实验、技能训练、工程训练、科研训练、社会实践与创新训练等模块。

学校给学生提供诸多机会,让其进入科研与工程实训项目中,真实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科研素养与实践能力;积极加强卓越工程师实效性培养,为试点专业单独设置培养方案;开设创新教育课程、搭建专利孵化平台,鼓励学生展开创新科研训练,并计入一定学分。

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激发实践创新潜能,鼓励参与创业实践活动,新方案制订《素质拓展学分的实施及认定办法》,素质拓展学分含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只要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学术科技、道德修养、文艺体育等活动均能获取相应学分。

4. 开设新生研讨课,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

新方案中推行了新生研讨课,现已开设37门课程,如“水问题论坛”、“走进水的世界”、“化学与生活”、“走进数学”等。新生研讨课旨在让新生入学后即与专业教授见面,尽快融入大学学术氛围,了解学科发展动向,发掘自身研究潜能。新生研讨课不仅使新生学到专业知识、了解学科的前沿问题和本质问题,更重要的是让新生通过高水平教授的引导,在主动参与和充分交流中启发研究和探索的兴趣,学习科学的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5. 加强大学英语改革,开设全英语课程、专业,增强学生国际交流能力

为培养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国际交流能力,学校制订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实行分级教学、分类培养,改革教学模式,完善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体系及教学评估体系。具体要求如下:大学英语课程学分调整为9个学分,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学习时间;学生按成绩分为三级,小班化教学;大学英语课程内容模块化,含“综合英语课程(读、写、听、说、译)”模块和“语言应用及语言文化类拓展课程”模块。

为加快学校国际化进程,推进与国外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的实施,2012版培养方案还要求每个专业至少开设了2门全英语课程,在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等学校传统优势专业中还将开设全英语专业,同时,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短期国际访学、交流、会议和比赛等活动。

6. 推进研究性教学,引导教学方式改革

第8篇:校本课程课程方案范文

1必修课

美国档案学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几乎都有必修课和选修课之分,其中,必修课又包括两个方面:档案学必修课和学位必修课。例如,档案学教育设置在历史学系,必修课就可能包括历史学方面的知识。笔者对美国25所高校进行调研,结果有20所高校明确提出了必修课的要求。1)必修课的数量特征。美国各高校档案学教育必修课数量最多的高达11门,有4所高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所开设的必修课包括了各主办单位的核心课程。密歇根大学、西华盛顿大学和圣约翰大学的必修课都明确规定了要进行专业实习,专业实习算学分。必修课门数最少的只有3门,有3所高校,它们都是将档案学的核心知识作为必修课。除去没有细分必修课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西华盛顿大学,共有12所高校设置了学位必修课,有16所高校都设置了档案学必修课,有6所高校只要求了档案学必修课而没有学位必修课,只有两所高校没有把档案学知识作为必修课。这一事实说明,尽管美国没有完整意义上的档案学专业,但是档案学的教育仍非常注重档案专业素质的训练和培养,同时也很注重培养其它相关专业的基础和核心技能。2)必修课内容特征。《大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分为核心课程(包含了专业知识、职业知识和相关知识)和辅助课程,该课程设置对开设档案学高等教育的美国各高校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了更好地了解美国各高校档案学高等教育的课程内容结构,笔者尝试将以上20所高校的必修课程按照《大纲》的分类进行汇总统计,所得结果见表2和图1。从《大纲》分类的角度来看,美国各高校更重视档案学专业知识的讲授和档案专业素养的培养,共有71门该类的课程。在专业知识方面,较之基础理论,各高校更加注重对档案管理各重要环节的深入讲解,确保所培养的学生在实际的档案工作中能较好的应对;有些高校开设了一些课程,以帮助学生了解档案专业和职业的发展历史,让学生对该专业有更强的归宿感;背景类的相关知识在各高校的必修课中设置的较少,只有三门。《大纲》推荐的辅助课程,在各高校开设得很多,共83门。其中,开设得最多的是相关学科知识和信息技术方面的课程,除了保护学、人文与社会学方面的课程分别只有1门外,其它各类的课程都不少,说明各高校档案学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受学科背景的影响挺大,也很重视与时俱进,开设了很多关于信息技术的课程,另外,也非常重视方法论的讲解,培养学生的独立科研和实践能力。

2选修课

选修课一般也有两种,档案方面的选修课和其他专业的选修课,大多数高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者和跟导师商讨共同选择自己的选修课。美国各高校对档案学教育的选修课要求较之必修课的要求就没有那么明确,很多高校都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有些高校只规定选修课的学分要求是多少,例如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校区等,前者要求选修课学分要达到24个学分,后者要求至少修满9个学分;有些高校会给学生推荐具体的选修课课程,但不强制,例如,肯特州立大学、德雷塞尔大学等会列出推荐的具体课程;有些高校只提示推荐学生选修的课程范围或领域,例如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校区、西华盛顿大学等,前者要求学生在信息学系或者历史学系里选修课程,后者的选择范围包括历史学、档案学、文件管理方面的课程,想要选修其他学科的课程必须与自己的导师沟通选择;还有一些高校就指定了学生选修课的具体课程内容,要求学生从中选择几门修读,如加州大学河滨校区、匹兹堡大学等。总之,美国开展档案学教育的高校对选修课的要求没有必修课那么严,学生自由选择的余地比较大,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与导师沟通的结果进行修读,但是他们选修的课程范围主要是档案学方面的知识和档案教育属于学科、专业方面的知识,跟设置必修课的目的差不多都是重在培育学生的档案学素质和一些基本和核心技能。

3实践要求

美国高校在开展档案教育时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都会不同程度地要求档案学方向的学生进行实习。在25所开设全日制档案学高等教育的美国高校中,有19所高校都提出了实习要求,但对实习要求的程度都不一样:有些高校直接将实习设置到课程要求里,分别有81所和52所高校把实习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除了把实习作为必修课设置以后,还在选修课里设置实习,希望学生进行2次的实习;还有5所学校明确规定实习的学分是多少,其中西华盛顿大学的实习学分最高,每次实习算10个学分,需要两次实习,共计20个学分,而且这两次实习都属于必修课的范围;有78.95%的高校只要求实习一次,但也有4所高校要求实习两次,要求实习两次的高校有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德雷塞尔大学、西华盛顿大学、西蒙斯学院。总之,美国档案学教育在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的同时也非常注意培养学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的能力。

学科背景与课程分布的关系

1学科背景对档案学教育的课程设置影响巨大,尤其是图书馆学情报学对档案学课程设置的影响更加突出。

如图2和表3所示,对这四种类别的档案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进行统计发现,在美国,不管是在必修课的设置上,还是选修课的设置上,图书馆学情报学类的课程数量都是远远超过档案学类的课程,历史学类课程也占很大的比重,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也与档案学学科发展历程有关。在美国,档案学并非一个独立的学科专业,它仅是挂靠在历史学或图书情报学等学科下的一个研究方向,这种学科背景对其硕士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影响巨大。

2院系隶属对档案学专业课程设置影响显著,美国档案学依旧不是一门独立学科,课程设置摆脱不了相关学科的束缚,不具独立性。

第9篇:校本课程课程方案范文

1.课题界定

学校课程是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构成。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规划与开发、实施与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深入地探索与研究、改革与实践,从而取得经验,形成特色。

"国家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决定了通过"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途径构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性。"统一的国家标准"与不同群体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又决定了"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必要性。新一轮课程改革所颁布的"课程标准"本身所具有的"刚性与弹性的结合",又给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留下了可能性。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能性三"性"合一,使"国家课程校本化"不仅必要,而且可行。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活动,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的重要途径。对这些活动提出"课程化"要求,就在于"用程序和规范来提高活动实施的有效性"。随着一个个"活动课"的积累,随着时间的推移,"活动课"自然会逐步"课程化"。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思想,教育理想,育人目标,校训精神,教师职业标准,这些都可以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因为学生生活在这个校园中,受这样的文化熏陶。

2.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2.1研究思路。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是:(1)通过理论研讨深入学校课程体系的内涵;(2)寻找学校课程体系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3)找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最佳结合点;(4)探寻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优化策略,卓有成效地开展研究;(5)在探索与实践的同时,形成经验、理论,并使之物化为论文、报告等研究成果;(6)将研究成果初步转化成操作方案,用于实践,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

2.2研究方法。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紧密结合,借助考察、专题报告会、座谈会以及理论研讨班、讲座、经验交流会等各种研究平台,借助教师QQ群、信息平台等最新的教育技术,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课题研究注重"问题-方案-行动-反思"四个环节。针对问题制定方案,通过反思,发现新问题,制定新方案,开展新行动,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2)个案研究法:对学校课程体系建设进行案例研究,仔细分析其优势与不足、特色与成效,追踪其适应和发展情况,分析总结相关经验。(3)实验法:通过对新课程开设实验,发现优势,寻找瓶颈,不断总结,不断创新。(4)文献法:对国内外有关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有关政策、法规文件及相关的研究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研究,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可借鉴的经验。(5)要素分析法:对本课题所涉及的教材、教师、学生、教学组织和学生家长等要素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构建科学高效的研究机制。

2.3技术路线。(1)组建研究团队: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研究小组,抽调各部门精干人员为组成成员,发挥各自的特长,形成强劲的研究力。(2)收集相关资料:成员分工合作,收集各项相关资料。(3)组织学习交流:进行校内校外、县内县外、省内省外交流,获取经验。(4)分类实施研究:利用专业特长分学科分模块进行研究梳理,找出关键,掌握规律。(5)编制管理文本:学术秘书定期收集汇总相关材料,予以分类编排,形成物化材料。(6)完成结题报告:在充分实验、反复实践、不断总结的基础上,撰写结题报告、论文等研究成果。

3.组织实施

3.1实施步骤。本项研究周期为三年(2015年9月-2018年8月),其具体安排为:

3.1.1准备阶段(2015年9月-2016年8月);

(1)主持人提出问题,通过讨论,形成课题;

(2)撰写实施方案,向上级有关部门申报课题;

(3)成立课题组,开题论证。

3.1.2实施阶段(2016年9月-2017年8月)

(1)按计划进行课题实施;

(2)全面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和数据;

(3)做好阶段总结。

3.1.3总结阶段(2017年9月-2018年8月)

(1)对照实施方案,统计分析和思辨,提出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结论,并予以科学解释;

(2)撰写课题总结报告;

(3)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结题鉴定。

3.2实施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