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校本课程特征范文

校本课程特征精选(九篇)

校本课程特征

第1篇:校本课程特征范文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课程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的相继实施,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创新步伐加快。袁贵仁部长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按照职业教育规律和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以校企合作为主线,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尤其是人才培养模式,以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为主要抓手,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过程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起着关键性作用。在深化校企合作的背景下,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实训基地条件、环境更加完备,“双师型”、“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增强,为建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课程作为实施载体,要按照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要求进行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改革。本文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几个主要特征出发,叙述对创新条件下课程改革的认识。

1 以目标性特征为基础,构建课程框架结构

1.1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目标性特征”的内涵。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目标性特征”,是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上,既体现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服务终身发展,又注重贴近岗位实际工作过程和对接职业标准,培养目标定位和内容突出了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特色。一是突出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培养目标,构建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同步共进课程体系。如会计专业“素能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了职业素质的培养;“德能识共育”人才培养模式把职业道德教育贯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知识学习与能力训练融为一体。二是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如“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按照能力形成规律,建立由基本技能到专业技能、从一般技能到高级技能的递进式培养架构。三是对接岗位工作过程和职业标准,如“学岗融通”、“课证衔接”等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过程和内容上与实际工作过程和职业标准对接,并衔接职业资格证书。

1.2 按目标性特征,改革课程总体框架结构。按照目标性特征,在课程总体框架结构上,遵循“基本素质宽厚化,专业(方向)选择个性化,职业能力专门化,岗位选择多元化”的原则,兼顾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与强化技能的关系、职业岗位需要与终身学习需要的关系,建立“文化基础模块+职业素养模块+核心课程模块+专业化方向模块”的课程框架结构。“文化基础模块”完成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为专业学习、职业能力形成、继续升学和终身教育学习打下基础;“职业素养模块”是培养学生热爱本职岗位,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所应具备的沟通与协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必备的职业素质;“核心课程模块”是要培养学生该专业岗位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质;“专业化方向模块”是秉承“大专业、小专门”的课程组织原则,将本专业职业能力结构中相通相近的部分构筑能力平台,灵活应用模块课程,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为学生提供能够适应岗位变换的能力,是伴随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终身教育的基础。

2 以空间性特征为基础,按不同性质进行课程设置

2.1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空间性特征”的内涵。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空间性特征”,是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造样式上,通过学校和企业两个空间的不断转换,形成完善的校企共培模式。如“校企双元”、“厂校一体”等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了“校企合作”,在整体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评价方式等方面具有企业特点,改变了职业教育只靠学校“一头热”的现状,充分发挥了行业企业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另外,随着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教学环境的进展,现代化技能教室、实训教室和工厂化教学环境的完善,通过教室、一体化教室和实训室多个空间实施教学,完成教学过程和岗位实际工作过程的对接。

2.2 按空间性特征,改革课程设置。按照空间性特征,宏观上将课程性质分为学校课程和企业化课程。企业化课程是指在企业或学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实施教学的课程,包含综合实践课程和部分实训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专项技能和职业能力,并在企业化管理的背景下,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和职业道德的养成。企业化课程的特点是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制定课程标准、确定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实施、进行考核评价,基本实现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学校考核与企业评价的深度对接。学校课程按照空间性特征又分为理论课程、一体化课程和部分实训课程。理论课程以文化基础模块和职业素养模块的课程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一体化课程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实训室实训课程完成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化方向课程的部分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专项技能。学校课程的特点是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制定课程标准、确定课程内容,课程的组织实施和考核评价基本由学校完成。

3 以阶段性特征为基础,建立新型课程体系

3.1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阶段性特征”的内涵。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阶段性特征”,是在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方式上,改变单一强调连续学习为连续学习和分阶段培养相结合,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特色明显。如旅游专业“旺入淡出”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旅游行业淡旺季的特点,在不同时段选择在校学习或企业实践,打破了传统学制的学期分段结构;数控专业“3+2”、“4+1”人才培养模式,采取一周内在教室和实训室(或生产车间)交替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方式,具有明显的职业教育工学交替特征。

3.2 按阶段性特征,改革课程体系。按照阶段性特征,在课程按阶段序化形成体系的过程中,既能体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特色,又能使课程编排科学合理,做到课程内容模块化、课程组织阶段化、课程衔接科学化。课程内容模块化是课程内容的内化和课程体系创新的共同要求,通过按课程目标要求划分内容模块,如文化课分为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或按基本技能要求形成的技能模块;或按教学模式改革要求形成的任务引领型课程,有利于分阶段教学的实施。课程组织阶段化,是根据某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根据其区别于学期分段结构的时段划分,以易于工学交替的教学实施、教学组织、教学评价为原则,进行整体的课程组织,制定教学计划。课程衔接科学化,由于在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时,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发生较大变化,最终制定课程计划时要注意课程目标与内容在德育、知识、技能等方面的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的科学有效衔接。

4 以综合性特征为基础,组织课程实施与评价

4.1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综合性特征”的内涵。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综合性特征”,是指将综合性、多样化贯穿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形成德育、素质、能力、知识等多种目标融合,构造样式的时间、空间多维度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课程模式、教学设计、教育方法等要素充分体现,达到过程多样化、方式多样化和评价多样化。综合性特征在课程实施阶段表现得最为明显。

4.2 按照综合性特征,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创新过程中,现代职业教育理论和教学思想应用广泛,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等各要素发生重大变化,因此教学模式改革要突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特色,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按从行动导向和工作过程导向出发,突出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一是实现职业教育理论和教学思想向教学实践的转化。二是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教学模式的结构中教学目标处于核心地位,并对构成教学模式的其他因素起着制约作用,它决定着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和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组合关系,由于工学结合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造样式的时间、空间多维度融合,改革教学模式,使其易于实现德育、素质、能力、知识等多种融合性教学目标。三是形成行动导向的操作程序。校企合作的深化,使更多的教学在实践工作环境系进行,按照职业活动体系来组织教学,强调知识的实践性、需求性、应用性,强调知识和技能的建构、整合和应用的过程,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四是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实施模拟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并结合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的提升,使教学模式发挥效力。

4.3 按照综合性特征,改革课程评价。传统的中等职业课程评价的内容过于狭窄,主要集中对言语——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发展情况的考查,以偏概全,不能反映出学生各方面发展的真实情况。按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综合性特征,课程评价应立足于智能结构的各个方面去全面评价学生,综合考查学生德育、素质、能力、知识等各方面的发展情况。这就要求不仅评价形式要从单一的考评模式中跳出来,而且评价主体也应趋向于“校、企、生”的多元综合评价。(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职业院校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编号:FFB090557)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http://

/gongbao/content/2011/content_1836364.htm

2 许丹雅.关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成都纺织高等专

科学校学报,2009(4)

第2篇:校本课程特征范文

关键词:课程改革;个性化特征;趋同化现象

教育是一种极富个性化特征的事业,素质教育更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学校体育课程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复杂多变的教学环境,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因地制宜的组织形式,个性迥异的教学对象也决定了体育课程是一个富有个性化特征的过程。但在我国基础教育的体育教学中,却充满了教学的趋同化现象。纵观我国建国以来50多年的体育教学面貌,不同时期的体育教学表现出不同特点的趋同化现象。体育课程的个性化特征和趋同化现象一直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对相悖的发展线路。认识和分析这种对立统一的矛盾现象,对于推进体育课程改革和促进体育教学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体育课程的个性化特征

体育课程在不同的地区、学校、教师和学生中表现出不同层次的个性化特征。

地域个性化特征。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在文化传统、气象条件、体育资源等方面各不相同,这决定了不同地区在体育教学内容、课时安排、教学条件等方面的不同特征。例如海南省可以学习游泳,而黑龙江省就只能练习滑冰。发达地区可以在体育馆上课,而欠发达地区就只能在室外作业。城市学生对现代街舞兴趣很浓,而农村学生对此类内容却相对陌生。

学校个性化特征。不同的学校在体育师资、场地器材、校风校貌、传统项目、学生来源等方面各有特色,因此,不同的学校应具有各自的体育教学特色。例如有的学校可以开设足球课,有的学校则只能开设篮球课。有的学校可以按运动兴趣分班上课,有的学校则只能按自然班上课。有的学校在课堂纪律上不必多下功夫,有的学校则必须在加强纪律性上大做文章。

教师个性化特征。体育教师的文化修养、智力结构、价值观念、专业特长千差万别,因此,在教学过程的形式选择、语言特色、格调类型、师生关系等方面也会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化风格。或新颖活泼、妙趣横生;或循规蹈矩、有板有眼;或节奏明快;或稳扎稳打;或亲切和蔼;或严肃认真;或注重传授;或讲究探究。教师在模仿定向、独立探索和形成定型的过程中形成以个人气质为基础的教学风格。

学生个性化特征。学生在年龄、体能、兴趣、性格等方面的千差万别,必然导致体育教学的个性化。在语言运用、教材选择、负荷安排、组织教法、练习形式等方面必然不能千人一面。而应区别对待,各具特色。例如情景教学深受小学低年级学生喜爱,但有的教师在对中学生上课时,也要带领学生“炸碉堡”,“打飞机”,其结果是学生对此无动于衷,甚至感到好笑。这就是忽视了学生个性特征的后果。

二、体育课程的趋同化现象

趋同本是一个生物学概念,是指亲缘关系较远的异种生物,因所处的生活环境相同而呈现相似的特征。体育课程的趋同化现象是指体育教师在一定的体育教学思想、模式、内容的约束下,或者在其他体育教师具有优势作用的教学行为的影响下所表现出的教学雷同化现象。

1.第一时期,政策性趋同

建国以后,我国的体育课程理论以前苏联的教学理论为基础,课程目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50年代至70年代末,我国一直采用苏联的课程结构模式,即由中央对全国的课程教材进行一级管理,全国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这一时期,我国曾先后制定和修订了3部体育教学大纲,出版了5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体育教材。这一时期的体育教学过分强调社会的需要,忽视学生的主体需要。这样一种集中统一的课程管理模式显然与复杂多样的国情不相适应,同时也无法发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这种国家政策和教育思想的导向下,体育教学以传授运动技术为主线,以三段式教学为课堂结构,以教学大纲规定教材为教学内容,以单向传授式的教法为主要教学方法,中小学体育教学在各方面表现出高度的政策性趋同。开课常规――队列练习――慢跑――徒手操――讲解示范――分组练习――整理放松,这几乎成了所有体育课一成不变的同一模式。虽然这一时期的体育教师现在已多不在岗,但在我国传统的师承关系和文化传承的影响下,这种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至今仍有根深蒂固的市场,尤其在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至今仍是占主流地位体育教学模式。

2.第二时期,潮流性趋同

1979―199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间,学校体育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对外交流而迅速发展。1979年 “扬州会议”提出了一整套改革学校体育的重大措施,学校体育理论呈现出多元化并存的良好态势。国家制定了新的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体育教学方法改革逐渐得到重视,引进了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的学校体育思想、但研究的层次较浅,对外来思想、方法的引进缺乏分析与批判,急于照搬照用,给教学实践带来了一定的盲目和混乱。以增强体质为主和以学习运动技术为主的争论,快乐体育思想的引入等都对体育教学产生过一定影响。这一时期的体育教学趋同现象表现出阶段性、潮流性的特点,每一种新思想的引入都能引起一阵子流行趋势,趋同的表现主要集中在一些形式、方法、器材和手段上。

3. 第三时期,效仿性趋同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风起云涌,如火如荼。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也进入一个全新时期。国家制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了与时俱进的课程基本理念,构建了详尽的课程目标体系,解除了对教学内容的统一限制,实行体育课程的三级管理,这些改革措施无疑是我国学校体育史上前所未有的重大突破,但同时也向基层体育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把课程基本理念转化为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成了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的重大课题。在这种形势下,各种规模不同的体育教学观摩活动为体育教师提供了学习借鉴的平台,也成了体育教学趋同化的促进剂。这一时期的趋同现象主要表现在对新内容、新方法、新形式的效仿。例如新课标提倡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有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分组研讨,自编动作,取得良好效果。于是,在下一次的公开课上,这种学生分组自编动作的方法便屡见不鲜。有教师创编了一种新的游戏,这种游戏便很快风靡一时。有教师开发了一种新的教学内容,这一内容便迅速流行开来。甚至有一节优质课得到大家认可,整节课也会有人全盘模仿,全部照搬。

三、趋同现象的得与失

如果说体育课程的政策性趋同是一种无奈,那末,潮流性趋同便是一种求索,而效仿性趋同则是一种彷徨中的模仿性学习。趋同现象的存在自有它合理的方面和积极的作用,同时又有其消极的影响。

1.体育课程趋同化的积极影响

政策性趋同是建国以后国家教育方针导向和教学基本理念的体现,是保持体育教学沿某种方向发展的需要。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这种趋同对于规范体育教学内容,统一体育教学行为,促进体育教学场地设施建设奠定了一定基础。

潮流性趋同是体育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一种主动探索。这一时期的趋同对于传播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推广有效的体育器材和练习形式等起到了积极作用。现在流行的许多小件器材、练习形式、音乐进课堂等都是这一时期趋同化的结果。它对于推广先进经验,开启体育教师的改革思路起到了良好的激励作用。

2.体育教学趋同化的消极影响

体育课程的个性化特征要求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排斥盲目效仿和不切合实际的生搬硬套。从这种意义上说,趋同是对体育教学个性化发展的一种阻碍。

趋同使地区、学校和教师失去特色和个性,盲目趋同更是一种无意义的模仿,它使动态的生成性的教学活动变成了一成不变的僵硬的模式,是对教师创新思维的一种桎梏。不加批判的效仿性趋同更容易使教学改革流于表面化和形式化。

趋同使本应该勤于动脑的教师变得懒惰起来,把模仿当成改革,把照搬当成创新。于是,生动的体育课堂变成了表演程序化节目的舞台。近年来常可以看到这种效仿性的趋同现象。体育教学观摩课上,体育教师的语言忽然变得极其相似起来“哇!你真棒!”“同学们有自信吗?”“为她鼓掌!”此类激励性语言本无可厚非,但是当此类语言充满所有体育课堂和不分场合,不分情景的随处乱用时,人们就不禁哑然失笑了。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索知识本是一种有益的学习方法,但是当大家蜂拥而上,纷纷效仿,当一节体育课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讨论探索,当无论什么课都要安排分组讨论、探究时,我们的体育课就不像是体育课了。

3.寻求趋同化与个性化的有机统一

大一统在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从这一角度看,体育课程趋同化现象是一种容易被体育教师理解和接受的现象。但从体育课程的个性化特征这一角度看,趋同化现象明显有悖于体育课程的个性化发展要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表现并丰富着共性。我国古代哲学中有过“和合”的概念,和是统一,合是同一,认为“和实生物,同则不济。”孔子也有过“和而不同”的言论。因此,追求一种在统一理念指导下的,在个性化体育教学支撑下的“和而不同”的体育教学应是一种理想的目标。可以说,“和而不同”体现了素质教育个性化的要求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同而不和”则暴露了“同一”面目之下的僵滞不变与停步不前。

从宏观上看,体育课程的目标是国家意志的反映,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时代进步的反映,体育课程的性质决定了体育课应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形式,在这些具有共性的领域,体育课程应该也必须是趋同的。

从具体教学要素来看,体育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形式和教师的教学风格应是富于个性化特征的。尤其是在一节具体的体育课上,体育教师应该创造性的表现出具有个性化的教学特色。

当然,我们不排斥有意义的借鉴、模仿,不排斥对先进方法、内容的趋同,但一定要符合实际的效仿,要改造性的趋同。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因地制宜,创新发展,这应该是体育教师在观摩、学习和效仿过程中遵循的准则。

作者单位: 高彩琴,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讲师

赵超君,开封市教育局体育教研室

参考文献:

[1]吴志超等. 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10―34.

[2]耿培新. 体育教学大纲与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的比较.(内部资料)2001.3.

第3篇:校本课程特征范文

1.保护传承与创新本土文化

从宏观上看,艺术设计教育肩负着传承民族传统的责任。从微观上看,艺术设计教育目标在于培养有用的、与时俱进的设计人才。我国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拥有悠久的历史。我国每个民族、每个地区都有着自身的地域文化风情和文化特征。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地方高校应引导学生继承和创新民族文化。如,教师带领学生深入挖掘与调研当地文化特征,结合当地文化特征开展艺术设计创作,并且致力于传承和保护地域优秀文化,开设与地域民间艺术、传统工艺等相关的艺术设计课程。各地高校可以通过对当地地域文化、人文精神、民间艺术等的实践与研究,结合现代设计与传统艺术,将艺术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在设计中,为了使学生给今后艺术设计生涯打下牢固基础,教师可促使学生学会运用横向文化借鉴和纵向历史继承手法。上升一个高度来看,各高校设置地域性艺术设计课程还具有在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发扬与传承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

2.确保专业特色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明确课程设置的方向,各高校应给予本土艺术审美取向或传统文化表现足够的重视,将地域文化特征突显出来,确定不同的专业方向和办学理念。何为定位?就是各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找到自身的劣势与优势,找到在全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地位。因所处环境与发展背景的不同,每所学校都有各自的教学特色与课程设置,且所产生的影响各异。学校综合因素必然会对每门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产生影响,与此同时,不同的地区特色也会在课程教学中体现出来。在地域文化根基下,普通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应做到术业有专攻,打造出独特的、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

二、设置艺术设计课程

地域文化独具特色,且源远流长,其传统的文化传承至今发挥重要作用。地域文化涵盖了文化遗存、民间信仰、生活习性、地方语言等内容,象征了一个民族的凝聚力,是每个人血液中的乡土情。对于河北唐山而言,当地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应结合当地的地域文化设置课程。第一,从师资方面来看,为了对外展示和传播本土特色文化,以及培养学生对本土区域文化资源的良好传承,教师应具备多元化文化发展教育理念。此外,还可吸收、利用、借鉴其他区域文化资源,如聘请陶瓷艺术大师、泥塑艺人等当地民间艺人走进高校课堂演讲、授课、亲身演示等。第二,增加调研实践课程,锻炼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观察力。教师应鼓励学生从生活中挖掘创作素材,促进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社会文化,鼓励学生面向社会、走出校园。如,将当地某人文环境作为重点分析的对象,结合风土人情、历史特点、地貌地形等开展景观艺术设计教学,有助于学生全面地了解当地人文环境与自然资源的特征,与此同时,还能使学生对绘画设计方法和景观理念有一定的掌握。第三,教师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完善现有课程体系,将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审美价值取向与艺术表现形式充分融入课程设置,从而提升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竞争力、塑造品牌专业、深度建设专业内涵。在选择授课内容方面,可以根据当地特色进行选用。如,河北唐山地方院校可以在设计中应用皮影元素。另外,因唐山市是经历了大地震后重新建造的,因此,还可以将凤凰的元素融入设计,取凤凰涅槃之意。第四,从课程的设置来看,为了丰富学生人文素养,还可开设选修课程,在课程教学中融入人文地域风情。还以河北省唐山市为例,在课程的设置上,因唐山玉田是我国民间泥塑艺术之乡,泥塑艺术源远流长、技艺精湛,学校可以设置泥塑等相关课程。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在教学中,整理、收集相应的教材、图书等教学资料,如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的本土民间艺术素材等,都将其纳入教材讲义。

三、结语

第4篇:校本课程特征范文

处于不同年级的高校大学生因其接受不同层次的教育,具有不同程度的社会认知,所以他们的思想行为存在差异性,但仍能总结出一定的思想行为特征。对于大一年级的高校学生来说,他们个性鲜明、活力四射,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所以他们的思想行为特征主要表现在:活跃、独立、开放、不稳定。大二年级高校学生因深入了解与熟悉了社会环境、专业知识,所以他们的思想行为特征表现为:适应性、沉稳性、自豪感。大三年级高校学生的精力更多放在学业与校外实践上,因而他们的思想行为特征更多呈现出:积极参与、勇于表现、敢想敢为。大四年级高校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基本形成,其思想观念、心理发展也基本成熟,因而他们的思想行为特征主要体现在:视野开阔、新思想与新观点突出、反应灵敏。

二、不同年级大学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1.科学设置课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完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是首要条件。当然,课程体系的完善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科学设置课程;二是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时需要针对性地划分层次性,区分侧重点。对大一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必修课,教学内容主要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而大二、大三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选修课,以时事政治、职业指导为主要教学内容;大三、大四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为选修课,教学内容以就业指导、社会分析为主。

2.革新教学形式与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针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课时需要革新教学形式与方法,从而调动大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率。如教师可以根据社会热点问题来设计不同难易程度的教学活动,通过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形式来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交流与讨论中,以引导不同年级大学生积极思考、发散思维,培养不同年级大学生养成探究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此外,教师还可以针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来灵活选择多样性的授课方式,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3.改革考评方式,引导学生理性学习。以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考评方式主要以书面考试为主,这种考评方式无法客观全面地反映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情况,同时也不利于引导大学生养成积极思考与探究学习的好习惯。为此,高校需要革新考评方式,针对不同年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来设置不同的考评标准,如加入平时表现的考核、开卷考试、答辩等考评方式,将这些考评方式应用在不同年级当中,以引导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理性学习,应对挑战。同时,高校也可以根据考评中的反馈情况来调整教学方案,进而不断优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4.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升学生的素养与能力。所谓的第二课堂活动,是指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如辩论竞赛、文体活动、网络宣传等活动。高校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其主要教学目的是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从而锻炼与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以及社会实践能力。当然,第二课堂活动的设计也需要考虑不同年级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与认知能力,设计难度适中或具有挑战性的实践活动,让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思想政治教育,并提升自身能力。

三、结语

第5篇:校本课程特征范文

网络教学应该有别于课堂的教学形态。网络的教学应用在移植课堂教学形态的同时,应该存在自身的形态方式。这个形态方式就是网络的学习形态、知识形态和教学形态。其表现为微学习、微内容和微引导的形态表征,构成了网络学习的三个合成矢量要素,呈现出网络教育的学习景象。

【关键词】 网络学习;微学习;策内容;微引导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2)08—0025—05

一、序言

计算机网络在教育中的应用可归结为三个层面:一是工具层面,二是整合层面,三形态层面。在工具层面,网络是教育的手段,用以移植现有的课堂教学形态,即网络教学呈现出课堂教学情景,教学设计遵循课堂学习规律;在整合层面,网络是教育的方式,用以呈现教学资源,辅助课堂教学,影响和改变各学科课堂教学结构和模式;在形态层面,网络教育是有别于学校教育的教学体系,代表教育的网络学习体系。在传统教育形态基础上建立起网络的教育形态,使之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新空间。[1]

纵观网络教育的现状,更多的是体现在工具层面和整合层面。其主要特征是移植现有的学校教育形态和形式,改进课堂教学和辅助学习过程。表现为教材和课堂是网络展示,网络学习是网络上课和网络读书。网络课程、电子教室与电子教材实际上是呈现学校的课堂教学形式。

网络教育形态体现在网络学习形态上,有着自身的网络教学设计。不同于学校的课堂教学及教学设计,网络学习形态具有网络教育的思维特征:数据库思维、程序思维、链接思维和复制思维。[2]学习形态的变化势必导致在教学和设计上发生改变。网络教学的“课”与“教材”不能完全移植学校的课堂和教案。网络的学习形态是什么?找到网络学习的特征与形式,就能够在网络的学习形态下构思出全新的网络教学形式,在形态层面上真正开拓出网络教育的新出路。

近年来,新媒介学习在研究微型学习概念,它代表着新兴的学习方式。微型学习是于2004 年由奥地利学习研究专家林德纳(Lindner)提出,他将微型学习表述为一种指向存在于新媒介生态系统中,基于微型内容和微型媒体的新型学习。[3]由微型学习带来了微内容的教学资源分类研究。其研究大多聚焦于移动媒体与成人教育的优势。的确,作为新媒体学习,微型学习体现了不同于学校学习的特征。我们研究注意到,微型学习能够体现网络学习的一些特征,但它并不能真正解决网络教育的课堂形态问题。事实上我们一直在寻找不同于移植课堂教学的网络教育形式,以达到网络教育教学效果更为显著的目的。因此借助于微型学习的概念,引入网络的学习形态——微学习形态,并基于微学习形态下微内容知识形态,以及基于微内容下的微引导教学设计等三个概念构建出网络教育形态层面的应用。

本文从学习、知识和教学这三大基本形态构成出发,研究网络教育形态层面概念,重新审视学校的教学和学习方式,解析网络的学习、知识和教学形态,促进网络在教育中的应用。

二、网络教育的学习——微学习形态

学者对微型学习的定义是:微型学习是一种非正式的、随时随地的、非系统的学习行为,体现了一种泛学习的概念。之所以借助微型学习概念,是因为其与网络学习形态特征的相似性,但网络学习形态不等同于微型学习的概念。为之区分,这里以微学习形态的概念来表征网络学习形态的意义。

1. 网络学习形态

网络教育的学习方式可以分为工具方式、整合方式和形态方式。工具方式就是网络教学课堂,播出课堂实况,与课堂学习过程一致。整合方式是结合课堂教学,浏览网页提供的不同于课堂教学的学习资源,加深对课堂教学的理解与提升。形态学习方式不同于课堂学习方式。网络学习形态要保证学习的本质意义,其定义应该具有以下三点内涵:

(1)网络学习形态应该代表网络教育的正式的学习内容和独立的学习方式。

(2)网络学习形态应该不同于学校课堂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

(3)网络学习形态应该具有自身的教学体系和追求类同于学校教育的学习效果。

在上述内涵意义下,从网络学习特点出发,构建网络特征的教学与学习体系,微学习形态应该是这种特点和体系的基础。

2. 微学习形态的特征

微学习形态代表着网络学习形态的特点,它不同于学校课堂教学下的学习形态。微学习形态特征应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时间特征:短时与随时

网络学习应该是一种以个人为学习中心的学习,其有效的学习是由多个短时性学习组成,由个人决定学习时间和地点,学习时间可长可短,学习地点可固定或移动。这一特征是触发网络学习方式——微学习形态的本质起点。

(2)学习内容特征:短篇与简练

适应微学习形态的学习内容必然是微型的内容方式,定义为微内容概念[4]。微内容不是简单地将课堂教学内容分割,它应该呈现为一种讲究知识结构关联和学习需求递增的学习内容,篇幅简短,文字、语音、视频、动画等围绕微内容形式呈现。

(3)学习方式特征:浏览与交互

网络学习的发生与深入基于浏览和交互。浏览是网络学习的基本方式,看与听产生于浏览过程。浏览在微学习形态下成为学习发生的基本行为,网络学习设计要围绕这一特征展开。而交互是网络教学的重要环节,成为网络学习深入的关键和网络学习设计的交叉点。

(4)学习动机特征:主动与需求

微学习的教学设计应该深入分析学习者的动机特征。网络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学习。它包括两个方面:自主和自择。一个是意识,一个是行动。学习必须是这两者的配合。学习需求是学习的外在影响因素,是学习发生的外在动力。疑问和设疑是引发主动学习的基本方式。疑问是学习者的需求,设疑是设计者的环节。

第6篇:校本课程特征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整合研究

1.引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与高技术人员的短缺矛盾日益凸显。我国为适应对经济发展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发展职业教育的文件与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使得我国高职院校无论是规模还是在校学生数量都成倍增长。有学者统计,截止2012年底,我国具有学历颁发资格的高职院校已达1215所。虽然我国高职院校发展迅速,但学校管理、课程建设等方面还不够完善,特别是课程的理念较为落后。与欧美职业教育先进的国家相比,课程改革的广度与深度还不足,高职体育课程改革更是落后。高职体育课程表现出较为混乱的局面,特别是课程设置内容杂乱无章,本文作者通过对陕西境内比较有影响力的9所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设置内容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这九所职业院校体育课程的内容,通过内容分析各自的利弊,总结其中的共性与差异,结合教学实践,给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整合的建议。

2.体育课程设置内容的调查分析

通过对陕西境内九所职业院校的调查发现:机会所有职业院校,还是沿袭老的课程内容,把一些高难度的奥运竞技项目,如篮球、排球、体操、田径作为主要课程内容。表现出项目少、项目难度大、项目趣味性差的三个特征;其次,开设较多的还有武术套路等项目,而学生兴趣性极高的足球、乒乓球项目反而开设不多;有些院校根据专业不同开设了一些个性体育课程,主要有陕西青年职业技术学院和宝鸡职业技术学院。这两所职业技术学院均在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中,开设了与专业相关的形体操、健美操、体育游戏;有两所高职院校大胆进行了课程改革,陕西青年职业技术学院机会全部把奥运竞技项目剔除出课程内容;把学生喜欢的搏击操、健美操、形体、羽毛球等项目作为主要课程内容,体现出专业培养的特色,以及项目的性别特征。宝鸡职业技术学院是则是大胆在冬季开设了游泳课,体现了课程开发的力度与特色。

3.体育课程结构的分析

通过对九所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结构进行调查发现:有近一半4所院校体育课程设置实行普修教学,全院一本教材,一个授课计划,一个授课标准,一个考核体系。还有4所院校体育课普修与选修结合,入校第一年全部在校生开设同样的基础体育课程,课程内容主要有以田径、体操,以身体素质达标为主要教学目标;陕西青年职业技术学院实行“三自主”教学模式,学生根据自己爱好选择体育项目,以班级为单位的选修。9所院校均未实行打破班级建制的自由选修。

4.高职体育课程内容特征分析

4.1 课程学科化

有4所院校没有结合学生所学专业,也不考虑学生的爱好与诉求,全院统一使用一样的体育教材,统一的教学大纲,项目兴趣性差、难度大,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体育技能,把技能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还有有4所虽实行普修、选修结合的教学模式,一方面素质达标设置课程内容,另一方面还不能不能完全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所以,被调查的九所陕西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以学科为中心的特征十分明显。

4.2 项目趋同

大部分被调查的院校,还是把奥运竞技项目作为主要的课程内容。主干课程数量较少,难度很大。表现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相似度较高,项目大内容近似,趋同性很强。

4.3 特色课程资源少

被调查高职院校只有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冬季游泳特色课程;陕西青年职业技术学院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开设了搏击操、形体操、瑜伽等课程;一些时尚、兴趣性强、学生喜欢的体育活动项目,比如:街舞、轮滑等鲜有介绍与开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除武术套路外均未见开设。

4.4 锻炼价值不大

被调查的九所院校开设,体育课程内容多以奥运竞技项目为主,把这些项目作为主干课程,但这些课程技术极难掌握,运动负荷学生难以承受,一般的学生很难熟练掌握,并把这些作为主要的锻炼身体的手段,所以,这些项目在高职院校当中并不适用,更不实用。因此,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还表现出实用性不强的特征。

5.课程改革与整合的建议

5.1 围绕学生兴趣进行改革

只所以有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体育课,主要原因是很多教师教学观念陈旧,以学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浓厚,只有坚决抛弃以学科为中心的体育课程理念,围绕学生兴趣爱好,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课程内容,实行科学的三自主教学模式,选择自己喜欢的授课教师,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充分调动学生主动锻炼、学习体育技能的积极性。

5.2 开设特色体育课程资源

高职院校公共课程,包括体育课程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不断创新与挖掘特色课程资源,围绕学生兴趣,开发学生有兴趣的特色体育课程,这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

5.3 注重课程的实效性

不但要开设学生喜欢的体育课程,这些课程还要学生能够容易掌握,不能让学生望而却步,目的是为了增加锻炼的手段,养成自主运用所学技能进行身体锻炼。

5.4 制定个性化的教学内容

要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课程改革,体育课程也要适应这一要求,紧贴学生所学专业制定课程内容。各个院系根据学生专业,分专业制定不同的、个性化的课程内容。(作者单位:宝鸡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体育系)

基金项目:宝鸡职业技术学院课题,编号:2011029Y.

参考文献:

[1]董路.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现代企业,2011(21):36-37.

第7篇:校本课程特征范文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越来越突出围绕学生自身的综合发展而展开。这种发展特征,一方面是对于我国教育事业自身发展趋势不断总结和反省的必然认识和结果,另一个方面也是社会进步的客观需求,是将社会的发展与人类自身的发展紧密结合的必然结果。而这种教育发展的方向和态度,进一步体现在高校教学环境,以及学生在高校背景下的学习状态,就是以实践作为重点环节,面向学生就业和服务社会这一方向的教学行为调整。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必然要求不同学科依据自身的学科以及教学特征,建立起对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唯有如此才是切实推动高校教学体系发展,切实服务学生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

二、高校会计实践教学展开现状分析

从学科自身特征看,会计是一门集理论与技术于一体的应用型学科,其应用特征极强,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中诸多经济活动的诸多方面。这种应用特征从客观上要求高校会计教学建立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帮助学生将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有效结合,并且具备在该专业环境内的综合能力以及专业素质。同时从教育本身面对的环境看,快节奏的社会经济步伐,从客观上要求学校培养出能够有效与社会需求接轨的毕业生。这不仅仅是要求学生具有对应的专业理论能力,也是要求学生具备对于问题的分析与处理能力,以及相关的职业操守。这些能力的养成,本身是对于相关知识和理论的一种吸收和同化,是需要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一种思维方式和风格。虽然当前高校会计领域教学活动对于实践教学的需求如此突出,我国至今都并未构建起完善的会计专业实践体系。综合当前发展,可以发现存在于会计实践环节中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环境中会计实践学习体系状态不佳

从实践教学展开的形式看,从课堂一直延伸到社会,形成一系列相关的实践活动。通常包括课堂之上的会计专业的模拟实验、贯穿整个会计学科学习过程的实训课程,以及参与社会正常经济活动的定岗实习。从学生素质提升的角度考虑,无论何种实践活动,都应当是能否服务于学生能力提升的,是相辅相成并且能够构成一个完整体系的。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当前会计实践学习体系虽然从各个层面看都具有完整内容,但是不同层次之间相互独立,不具备构成完整体系的特征,因此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推动价值仍然有待推敲。

(二)会计模拟实验可操作性不强

会计模拟实验,就是在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根据会计工作的流程,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完成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编制记账凭证、编制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形成会计报表、对会计资料进行装订并完成归档工作。模拟实验本身是基于实际会计工作而确定的一种教学体制,但是其本身必须考虑到会计教学工作展开的进度和顺序等相关细节,因此在采用的时候通常都会在实际工作基础之上加以加工,而后才会呈现给学生。但是实际教学工作过程中,对于相关模拟实验材料的编选,本身工作量较大,因此常常会被忽略,而直接采用一些原始账务的片段作为实验材料。这种材料会因为缺乏代表性,或者无法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与教学顺序等其他相关环节实现有效融合,而破坏掉整个会计教学活动整体特征,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影响到学生对于会计科目学习的积极性。

(三)实训课内容与实际会计业务偏离

实训课程是相对于实验课程更为独立的体系,对于当前注重实践教学的高校环境而言,实训是学生能够在校内展开的相对完整的实践环节。通常是学生在掌握会计专业主干课程后,按照会计工作的要求自行完成从填制原始凭证到编制会计报表以及完成会计资料装订和归档等工作。实训课程相对于实验课程而言更注重学生面临问题和环境的真实性,相关的操作手段也从基于理论的纯手工操作延伸到手工操作和计算机操作相结合的模式。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由于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因此在实验体系的设计方面任然表现出显著的欠缺。这种不足突出体现在会计工作的背景方面,由于实验室无法像实际中的企业一样设置各种内部部门和外部的业务关系、政府职能部门、银行等,学生无法了解会计业务和企业内部环境及外部环境的关系,更想象不出企业内各部门的相互牵制和政府职能部门的相互制约。因此对于当前教学环境中的实训课程而言,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与实际环境的脱节,直接造成学生实践环节的僵化。

(四)校外实习流于形式

当前教学环境强调实践并且直接面向就业需求展开,因此通常学校都会在毕业前夕安排到相关岗位上展开顶岗实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仅能够通过实际工作进一步培养会计专业素质和面对问题分析处理的能力,同时也能够对整个会计知识体系展开进一步的梳理,是实现会计知识有效同化的必由之路。但是综合当前高校会计专业的实习展开状况,可以发现高校在这一方面的工作仍然有所不足。首先,虽然在教改的推动作用之下,众多企业与学校都签订了实习基地的承担协议,但是很多时候都只是流于形式,企业并不是真的愿意接收学生来单位实习。这种尴尬状况的产生源于两个方面,其一,企业需要维护和保持自身竞争力,不愿意承担培养新人的工作。同时另一个方面,学生在校内环境中的实践活动常常不到位,因此学生的能力往往无法满足企业需要,造成在实习过程中工作质量的下降,加剧校企合作之间的摩擦。

三、打造完整高校会计实践教学体系

考虑到会计学科本身的实践特征,以及学生在毕业之后面临的就业压力,综合教育本身的发展趋势,可以发现唯有重视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才是切实帮助学生实现素质提升的重要目标。综合当前高校环境中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状况和实施特征,可以发现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亟待展开:

(一)构建完整会计实践教学体系

前文中已经提及,对于会计学科的实践教学而言,具体分为三个主要的层次,即基于课程展开的模拟实验、基于校内环境的实训课程以及企业环境中的实战实习。目前存在的主要任务,应当是将这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活动相互统一,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共同为学生的素质提升服务。对于这一方面的问题,首先应当加强实践体系的层次建设,对于模拟实验而言,重点应当能够保持与课程展开的同步,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兼顾到实际应用特点。而实训课程,则需要进一步向实习工作看齐,一方面要保持与实训课程,即会计相关课程体系的有效以及合理衔接,另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在于,实训应当是一种对于现实环境工作的模拟,而不应当是模拟实验的单纯体系化和规模化延伸。而对于实习层面,就当前的状况看,必须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才能逐步打开企业市场,这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有一个更为理想的实习环境,也是开创校企合作良好环境的必由之路。

(二)打造真实的会计模拟实验

会计模拟实验,是存在于会计学科课堂之上的实践教学环节,其特征和价值在于通过相应的实践操作,帮助学生加深对于课堂上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这种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模拟实验本身会从内容和步伐上与课堂教学保持高度一致,但是这种与教学内容的一致性,常常会导致其与实践严重脱节。虽然模拟实验本身是应当以教学活动的展开需求为主进行服务的,但是不代表其可以并且应当脱离社会实践环节,过度虚构任务背景等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实际工作中,首先应当从课程体系的角度加强模拟实验内部各个角度的建设,综合课程展开进度与状况设置模拟实验的背景,并且尽量保持其真实性和连贯特征。其次,考虑到这一层次的实践教学更多注重学生对于相关理论的理解,注重手工操作,因此应当提前整理好对应的教案,无论是将模拟实验教学教案嵌入到常规教案之中,还是将其作为独立的教案体系存在,都应当注重标明其教学价值和注意事项。除此以外,还应当注重对学生的表现状况相关信息展开收集和整理,形成对于进一步推动会计教学工作,以及会计实践教学工作进一步发展的有力支持。

(三)打造真实合理的实训体系

校内实训对于学生而言,本身可以视为其走上社会岗位之前的最后一个环节。其存在价值不仅仅在于对于学生相关会计知识的查漏补缺,同时作为对于社会经济环境的一种模拟,对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打造同样有着积极价值。学生展开对于会计学科的学习,不仅仅在于获取对应的知识和理论,更为重要的在于获取处理问题的能力和素质,因此只有足够贴近社会经济生活的实训体系,才是实践教学所需要的。实际工作中,教师应当切实深入到企业环境中加以考察,滤清企业所要面对的经济行为特征,并且在此基础上搭建起具有一定代表价值的实训体系。注重对于实际环境的模拟,但同时也应当承担起对应经济行为体现在账面上的工作特征,以及相应的工作特征与会计知识理论点的对应。通过此种方法形成对于相应实训效果的考核依据,并且进一步形成关于学生学习状况的综合评价,推动学生自身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帮助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发展。

(四)加强多渠道校企合作

良好的校企合作背景是确保学生实习顺利展开的有力保证,对于这一方面,目前的问题是企业对于学生的表现有所不满,而学生则会因为诸多不适应存在逃避现象,如果单纯依靠学校在企业和学生之间做思想工作,必然难以维持校企合作体系。实际工作中可以考虑首先由学校对企业环境中的主要经济行为特征进行考察和了解,并且将相应的状况反馈给学生,让学生对于这一阶段的实践学习有一个基本认知,同时也便于有的放矢地打造更具针对性的校内实训体系。学校方面,在面对校企合作之间的任何摩擦的时候,都应当深入考察整个实习体系中可能存在的根源性问题,避免单纯面向表面问题提出千层面解决方案的做法。

四、结束语

第8篇:校本课程特征范文

提高课程价值的领导力

近年来,笔者所在学校立足于“研究型学校文化的特色建设”和“基于整合理念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两项省级课题研究,立足校本、转变观念、合理规划、行动研修,实现了课程建设的异彩纷呈、课堂教学的精彩优效、校本课程的百花齐放和学生个性的卓越发展。教育是一场激荡心智、启迪智慧、建立人格、张扬个性的旅程。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新高中课程改革也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等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扎实的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学校坚持“办人民满意教育、创吴江名特学校”的办学目标,秉承“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名师强校、文化润校”的发展理念,以“研究型校园”“学术型教师”建设为依托,以“丰富特色建设内涵,提高教师师德师风,提升课堂教学场力,办人民满意教育”为重点,切实推进课程文化建设,稳步提升师德师风境界,不断朝着“以人为本,把学校建设成展示师生生命价值的绿洲”的教育愿景前行。

提升课堂教学的指导力

法国教育家埃米尔·涂尔干说:“教育的成功取决于教师,教育的不成功也取决于教师。”没有教师不能成为学校,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水平的办学质量。因此,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师素养,一所学校课程建设的水平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水平。校长要加强对课程实施过程的领导,就必须深入教学第一线——课堂,全面了解教师,全貌听诊课堂,全线跟踪研讨,提高对课堂教学的指导力。

学校以行动研修为切入点,在听评课中了解,在集体备课中明确,在选编作业中深入,在试卷命制中评析,让“行动、合作、反思”成为教师教学常规的当然模式。听课、评课是学校全体行政“开门的第一件事”,只有深入课堂,才能了解课堂;只有研究课堂,才能改进课堂。在备课上,要求教师认真完成三次有效备课:一次备课(即独立备课)——二次备课(即备课组活动、开课研讨)——三次备课(个人完善)。在教研组活动中,积极推进“主题式”教研沙龙,“课堂观察”“课例研究”“以学论教”等一系列鲜活、前沿的时髦名词,逐步成为学校推进有效课堂的利器。

学校以“骨干教师规划发展”“师徒结对科学发展”“名特教师高位发展”“锤炼师德内涵发展”为重要手段,以个性展示、学术研究、模式塑造、风格凝练为基本切口,建立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机制,形成了改进教师开放性学习、交流的学校文化,创设了良好的学科校本研修氛围。立足课堂教学,提升个人学养。目前,研究已成为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学术已成为学校教师个人发展的基石。2005年以来,在江苏省陆续评选的四批特级教师中,每一批学校教师都榜上有名。“走自我培养名特教师之路”的实践,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学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同时,也为学校深化课程改革储备了教师资源。

提速课程文化的塑造力

课程实施的最终走向是形成学校特色的课程文化,从而让师生获得生活体验、成功喜悦和教育幸福,改善生命行走的质量,提升生命幸福的指数。“指向人的发展”的校本化课程实践,应该是一种“化知识为德性、化知识为理性、化知识为个性”的教育实践,应该是引向师生个性发展、生成师生现实素养、培育师生精神园囿的人本化设计。

校本化课程应该显现3个关键词:其一为“躬行”,即学习生活状态的改变,由机械学习、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发现式学习,强调在“做中学”“从生活中学”“在体验中学”;其二是“善思”,即学习生活方式的变革,由呆板的、接受式的学习转向灵活的、探究性的学习,去发现新的思维方法;其三是“合作”,即学习生活空间的延伸,由封闭的、单一的学习转向开放的、合作的学习。这是“研究型校园文化”的题中之意,更是学校建设“高品位、有内涵、重实践”课程文化的当然追求。立足于科技特色,学校开设了“科技小发明”“节能与环保”“机器人社团”等以理科探究为特色的校本课程;依托人文校园、文化校园、书香校园的打造,学校形成了“征鸿讲坛”“征鸿教育论坛”“征鸿散文社”等以人文涵养为特色的校本课程;基于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德育发展模式,学校构建了以“学生会”“学生社团”“阳光地带”“公民教育”为主阵地、以德行培育为特色的校本课程。追寻人本的校本化课程实践,在高级中学的征鸿园里,灼灼其华,硕果累累。

第9篇:校本课程特征范文

关键词 本科院校 旅游文化学 课程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f Undergraduate College Tourism and Culture Course Teaching

QIN Meiyu[1], LI Zhao[2]

([1] Management Faculty, 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engdu, Sichuan 610025;

[2] School of Humanities, Xihua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39)

Abstract Tourism and Cultural is the basis of professional tourism management course. There are still critical issues to be resolved in Tourism and Culture course teaching, the paper from the status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school starting, the undergraduate colleges, Tourism and Culture Studies disciplinary position,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methods, in-depth discussion,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for application-oriented high-quality personnel training.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tourism and culture; course; teaching

1 旅游文化学课程现状

旅游文化学是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及与旅游相关的各本科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掌握旅游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的入门课程。由于不同的教育层次决定了旅游文化学课程地位与作用、教材选择、教学方法等教学环节上的差异,笔者通过浏览各大院校精品课程网站及CNKI相关论文查询发现,对应不同教育层次的旅游文化学课程建设系列内容针对性不强,不能较好地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需要进一步理清与完善。例如,通过中国知网以“旅游文化 课程”为关键词进行精确查询,收集到19篇相关学术论文,其中高职类14篇,高等本科院校仅为5篇,加之对其研究内容梳理不难看出,本科院校旅游文化学课程相关教学内容较为凌乱,未能达到本科教育层次对应用型人才专业能力培养要求,课程设置与建设没有真正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

本科院校开设旅游文化学时遇到最大问题是:旅游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学术研究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学科理论研究薄弱,旅游学的学科基本体系框架和理论体系尚未真正建立,同样,关于旅游文化学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仍存在较大分歧;旅游文化学课程教材版本较为单一,内容选材普遍存在陈旧问题,现有教材与民俗学、旅游地理内容有大量的重复。应该说,本科院校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中有不少问题尚待深入探讨,尤其有必要在教材、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特色化建设。

2 旅游文化学教材

国内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层次较多,具体包括本科院校、高职高专本专科、成人教育本专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以及外国留学生等。①不同教学层次和教学对象需要不同体系与结构的教材相匹配,也将影响课程教学的实践效果与培养目标的吻合度。目前旅游文化学教材大体有两类:一类是沈祖祥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旅游文化概论》、由谢元鲁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旅游文化学》为代表具有较强理论性的旅游专业系列教材,该教材较好地实现理论性、实务性、前沿性相结合;一类则是以旅游文化命名的教材,例如张文祥《旅游文化》,该教材具有知识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较为适合高职高专教育层次,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体系较为完整,但应用于旅游管理本科层次教学中教材理论性强。经过对教材具体内容梳理得出,第一类教材是对旅游文化概述、特征和传统等进行剖析,理论有余,但实用性不足;第二类教材是对与文化相关的旅游进行梳理,实用性很强,但理论不足,深度和难度不足。可以说现有旅游文化学教材不能很好地满足本科院校教育层次需求,缺乏适合本科学生的旅游文化学教材。

3 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

由于我国旅游文化课程建设起步较晚,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学科基础建设理论论证期,到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文化学学科应用性发展期,至今旅游文化学初步形成了学科基础理论体系,并伴随着旅游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旅游实践的纵深发展,旅游文化学内涵与外延不断丰富扩大,需要新的理论和方法给予指导与参照,②特别是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建设应首先做出改革。由于各院校及专业特色不同导致目前本科院校的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结构认知与理解存在差异,呈现出旅游文化类型概述和三要素理论两大课程体系结构特征,尽管大多学者都认为围绕旅游主体、客体、媒体三要素展开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结构安排较为合理,但由于教材、专业特点、学科基础理论存在争议等原因,旅游文化学实际课程体系安排仍沿用旅游文化类型的概述,再加之本科院校旅游地理、旅游民俗、导游理论与实务等课程间具有极强的交叉性,未能满足本科院校“强理论”与“重实践”的双重课程体系建设要求。

笔者依据多年教学经验,认为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框架应包括中国历史文化基础、旅游文化基础、旅游文化区域发展完整理论教学体系内容,即以文化旅游化与旅游文化化两大主线展开课程内容安排,充分体现本科院校对课程体系设置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应用特征。首先,结合中国传统旅游民俗文化相关内容纵向探讨旅游文化植根的土壤以及生成原因、特征,揭示旅游文化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其次,结合不同院校和专业课程间统筹内容,弱化旅游文化形态的比重,创新旅游文化学基础理论教学内容,例如结合旅游学研究对象的“旅游系统说”加强课程教学中旅游目的地、客源地以及旅游通道的基础理论内容,以此完善目前旅游三要素课程教学体系;最后,针对区域旅游实践中旅游文化相关理论与方法具体运用,形象理论讲授内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究中国旅游文化产生、发展及变化趋势。

4 旅游文化学教学方法与手段

心理学家赤瑞特拉的心理实验结果表明,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为“视听”,占到94%,并且二者搭配比例也直接影响接受效果,③而目前传统填鸭式课堂讲授方法严重影响学生综合素养和解决实践能力的提高。教学方法上,首先,应该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水平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倡导“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理念,明确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角色分工,在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同时给学生以专业意见与建议。因此,可以尝试案例教学、现场实践教学、专家进课堂、辩论赛等适合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多样化教学形式,有效调动学习积极性,加深对旅游专业的感性及理性认识。

对本科教育层次而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资料收集与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学手段上应该通过课程安排与课程组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团队建设、主题模块、学生互评、案例讨论、多样化多媒体技术运用等教学手段建立开放的课堂学习氛围,将抽象化理论及业界疑难杂症等具有广度与深度的教学内容进行具体化、形象化处理,促成学生理论与知识互相转化能力的提高,进而内化为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

和我国旅游学研究的年轻化特征一致,旅游文化学课程的建设与完善将成为较长一段时间内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中的重要理论课题和教学工作,其课程教学改革系列问题将不断调整与完善,有效促成本科院校对旅游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从而为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注释

① 陈红玲等.旅游文化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高教论坛,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