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蒜栽培技术与管理范文

大蒜栽培技术与管理精选(九篇)

大蒜栽培技术与管理

第1篇:大蒜栽培技术与管理范文

关键词:紫皮大蒜;栽培技术;高效

中图分类号:S633 文献标识码:A

大蒜是人们欢迎的一种蔬菜,具有杀菌的作用,有助于预防感冒、肠胃疾病、糖尿病,保护肝脏等功能。紫皮大蒜价值功能高,还具有高产的优势。在一些地区,人们对紫皮大蒜的种植逐渐增多,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紫皮大蒜属于百合科葱属植物,适宜于清爽气候,其生长需要充沛的水源、肥沃的土壤。高效栽培需要适合的自然条件,合理的栽培技术。

1 播种前的工作

1.1 选择适宜的土地

紫皮大蒜的生长需要充沛的水源,土壤肥沃。在栽培紫皮大蒜时,需要合理选择种植土地,以确保条件的适宜。种植地应选择在远离工业污染的地方,以避免土壤营养的流失、破坏,同时应选择土壤疏松、肥力中上的土壤。此外,选择种植地周围水源充足的地方,以确保排灌方便。由于紫皮大蒜属于百合科葱属植物,所以前茬是非蒜、韭、葱类的蔬菜较好,以使土壤营养的供给良好,可选择前茬是茄果类、叶菜类的土地。

1.2 对蒜种进行合理处理

优良的蒜种是确保紫皮大蒜高效栽培的关键因素。一般紫皮大蒜蒜种的选择标准是:蒜瓣大小均匀,单瓣重量在5g左右。紫皮大蒜蒜瓣单瓣的大小不仅决定大蒜幼苗的质量,还对大蒜的植株大小、栽培密度、生长速度、出苗时间产生影响[1]。在种植时,应根据蒜瓣的大小选择合理的栽植密度、栽植范围等。对于小瓣蒜,适宜于密植,而对于大瓣蒜,适宜于稀植。此外,在播种前,还应对蒜种的蒜瓣进行检查,挑选无伤口、无病斑的蒜瓣。

1.3 适度整地施肥

选择种植地块、蒜种后,在播种前,为确保土壤营养的充足,应合理整地施肥。可根据土壤情况,合理施肥,肥料可选择农家肥、尿素、磷酸二铵,深翻土壤,撒适度的肥料,然后将土壤耙平。同时,在深翻时,用多菌灵、辛酸磷等,对土壤进行处理,确保土壤的肥沃[2]。

2 种植期间的工作

2.1 选择合适的种植时间与规格

紫皮大蒜适宜于清爽气候,因此,播种时间一般选择春季2月下旬~3月中旬期间,或秋季10月下旬~11月上旬期间。蒜种的用量可为3400kg/hm2左右,播种深度一般为2.5cm左右。播种时,应进行开沟点播,行距可保持15cm左右,株距大约为7cm,以保持营养的吸收适度,密度合理。

2.2 肥水合理管理

由于紫皮大蒜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在种植期间,应合理管理肥水。在种植时,适度提高地温,使大蒜的生根快速。在退母后,由于大蒜的生长加快,对水分的需求增加,因此应对大蒜进行适度、及时地灌溉。灌溉时,还应对追施适量的尿素、碳铵,以确保肥料的充足,以促进蒜苗的生长。在蒜苗叶片生长的旺期,蒜苗对水分、肥料的需求更多,应做到勤浇灌、多施肥。出现地皮发白时,应及时浇灌,确保每5d浇1次水,每隔1次浇水可追施1次肥料。在这期间,施加的肥料可选用速效氮肥,在整个蒜薹生长期间,可追肥2~3次,肥量在220~280kg/hm2[3]。蒜薹的采收期是在其总苞下部变白、顶部开始弯曲时。采收时,应尽量保证蒜叶的完整,蒜薹采收后应及时浇水,并施加催头肥,在此至紫皮蒜收获的前7d之间,可每4~5d浇1次水。

2.3 病虫害的防治

紫皮大蒜的栽培期间,确保大蒜的优质、高产,应对病虫害进行及时预防、治理。对于病害,紫皮大蒜常发生的是菌核病、灰霉病、叶枯病。对于菌核病而言,多在3月下旬发病,发病时,可用多菌灵粉或速克灵粉对其进行喷雾防治,注重对大蒜的茎基部进行喷雾施药,可每隔1周喷药1次,连续喷药3次左右便可防治。对于灰霉病,在发病初期,可用多菌灵硫磺胶悬剂或速克灵可湿性粉剂进行喷雾,也应每隔1周喷雾1次,连续防治3次左右。对于叶枯病,在发病初期,可喷雾杀毒矾可湿性粉剂或百菌清可湿性粉剂,也可喷雾扑海因可湿性粉剂等,连续防治3~4次,每隔1周喷药1次。

紫皮大蒜常遇到的虫害有蚜虫、蛴螬、潜叶蝇、种蝇。可用避蚜粉雾剂180g/hm2进行喷雾,也可用地杀敌或速灭杀敌乳油进行喷雾,药量应适度。而在紫皮大蒜烂母前后,大蒜容易遭受蛴螬的危害,在较为严重的地块可用50%西维因可湿性粉剂800倍对紫皮大蒜进行灌根,也可用适度的辛硫磷乳油或敌百虫晶体进行灌根,而在成虫严重的地方,可喷洒杀虫剂,杀虫剂一般选用除虫菊酯类的[4]。对于种蝇,可用晶体敌百虫喷雾,同时对枯死团的地方进行灌根,可浇灌3次左右,这样就使地蛆窒息而死,但要在灌溉后进行及时排水,以免使蒜根腐烂。对于潜叶蝇,可用氰戊菊酯或溴氰菊酯喷雾。

2.4 及时收获大蒜

收获紫皮大蒜的标准是,大蒜的上部叶片已开始褪色,基部叶片基本已全部干枯,但植株还处于柔软的状态。在大蒜收获后,应及时晾晒蒜头,确保内外蒜皮与须根干缩,然后等假茎变软时进行合理储存,进行运输、出售。

3 结束语

紫皮大蒜因其优异的品种广受欢迎,对于紫皮大蒜的栽培逐渐增多。确保栽培的高效,应在栽培前、栽培期进行及时、合理的管理,选择优良的地块、优质的蒜种、适度的播种时间等,对肥水、病虫害进行及时的管理,以确保大蒜的肥水充足,生长健康。

参考文献

[1] 刘凤平.紫皮大蒜栽培法[J].农民致富之友,2010(19):7.

[2] 许春梅.大蒜高效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07,24(11):14.

第2篇:大蒜栽培技术与管理范文

关键词 吊瓜;套种;大蒜;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7.23+9;S63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4-0082-01

近年来,常山县大力发展吊瓜产业,种植面积稳定在666.67 hm2左右。吊瓜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采用立架栽培,一年种植多年采收。一般生长期为4月中下旬至10月底,吊瓜籽产量在1 200~1 800 kg/hm2,产值约4.5万元/hm2。为充分利用吊瓜园土地资源,增加种植效益,吊瓜采收后,农户通常都会套种一季油菜、马铃薯、蔬菜等冬季作物。大蒜作为葱蒜类主要蔬菜之一,在常山及周边地区以食用青蒜为主,青蒜苗风味鲜美,是较好的调味和调色蔬菜,深受消费者喜爱。大蒜生长期为9月中旬至翌年3月下旬。一般青蒜产量37.5~45.0 t/hm2,产值7.5万~9.0万元/hm2,吊瓜套种大蒜种植模式一年产值12万元/hm2以上,纯收入超过7.5万元/hm2,农户种植积极性高。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 吊瓜管理技术

1.1 整枝引蔓

出苗后,每株留1~2枝健壮芽作主茎,除去多余的芽及主茎基部的侧芽。当植株长到30~40 cm时,及时引蔓上架;主茎长至1.5~2.0 m时及时摘心,留3~4枝侧枝。现蕾期摘心以促花蕾发育,提高坐果率;果实膨大期,剪去坐果节位的侧枝和未坐果的徒长枝,经常理蔓,保持茎蔓向上向前生长,防止蔓头下挂,影响继续开花结果。注意将植株向同一方向引蔓,有利于充分利用架面结果[1]。

1.2 肥水管理

投产吊瓜采取前控中促后稳的管理措施,促进多结果、结大果。在苗高30~40 cm时,施饼肥600 kg/hm2加尿素150 kg/hm2加部分土杂肥作苗肥在株行间开沟施入,覆土浇水。出苗至开花坐果前土壤潮湿,气候适宜,枝蔓生长迅速,管理上要控肥控水,防止营养生长过旺。开花坐果时营养生长与果实发育同时进行,肥水需求量大。一般坐果后施复合肥75~150 kg/hm2,7月下旬视土壤肥力、植株的长势长相、结果状况再施1次肥,促使7月底8月上旬多发新枝多结果。9月下旬,前期果陆续成熟采收,中后期果还处于生长发育期,对长势弱、缺乏后劲的地块要适时适量补施化肥或根外追肥,提高粒重[2]。此时吊瓜处于生长中后期,气温高、易干旱季节,叶面蒸发量大,注意浇水保湿抗旱。

1.3 促进坐果

吊瓜花期较长,6月中旬至8月上旬均能开花坐果,相对集中期在7月中下旬,此时正值高温干旱天气,要改善防旱保水措施。花期实行人工授粉,于每天上午露水干时进行,同时喷施硼肥,增加坐果率,花期遇不良天气,效果更明显。对已坐果的,将所有茎蔓去顶,去除新长的侧芽及花蕾,保证已坐果养分供应。

1.4 适时采收

9月下旬开始,果实表面转成橙黄色时即可分批采摘。摘后剖开瓜皮,挖出瓜瓤和籽粒用清水漂洗,洗净吊瓜籽,晒干。捡去杂质、瘪籽,即可包装贮藏。

1.5 病虫防治

吊瓜病虫害主要有枯萎病、炭疽病、蔓枯病、蚜虫、黄守瓜、瓜绢螟等。炭疽病、蔓枯病用43%好力克5 000倍液喷雾防治;枯萎病用70%敌克松600~800倍液灌根防治;蚜虫用10%吡虫啉1 000倍液防治;黄守瓜用50%辛硫磷乳油1 500倍液防治;瓜绢螟1.8%阿维菌素800倍液喷雾防治。同时经常清理、清洁瓜园,将残枝、病虫枝条、园地杂草、落叶集中园外烧毁,消灭病虫源[3]。

2 大蒜栽培技术

2.1 土壤选择

大蒜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适应性较广,种植吊瓜田块均能种植大蒜。为提高产量,增加效益,选择土层深厚、结构疏松、排水良好、养分充足的砂壤土为宜。

2.2 整地施肥

土地翻耕,深度13~16 cm,整成厢面,包沟宽度1.3~1.5 m,沟深25 cm。基施腐熟人畜粪37.5~45.0 t/hm2、菜籽饼525~600 kg/hm2、过磷酸钙450 kg/hm2、草木灰1 500 kg/hm2;或施栏肥22.5 t/hm2、复合肥(17-17-17)750 kg/hm2、过磷酸钙750 kg/hm2。与厢土拌匀后,将厢面整平,等待播种。

2.3 品种选择

选择优质、高产、抗病的品种,如四川紫皮蒜、山东白皮蒜、常山煤山香大蒜等。选择蒜头肥大、颜色一致、蒜瓣数适中、无虫源、无病斑的种蒜为宜,并根据蒜瓣大小分级播种,便于田间管理。

2.4 播种

最佳播期为9月15日至10月15日,此时播种的大蒜,发芽和扎根基本上同时进行,出苗正常,冬前幼苗生长健壮,为青蒜优质高产打下基础。

播种时坚持顺畦拉沟摆种,沟深4~5 cm,播种后覆土压实,密度原则上根据蒜瓣大小、土壤肥力、播种早晚来确定,(下转第84页)

(上接第82页)

对于蒜瓣大、土壤肥、播种早的可适当稀点,反之密些。一般行距10~15 cm,株距7~10 cm,种植45万株/hm2左右。

2.5 化学除草

大蒜播后苗前用72%异丙甲草胺1 500~2 250 mL/hm2对水750 kg/hm2进行土壤表面喷施,一次用药,可基本控制全程草害。用药后顺行覆盖茅草或狼衣(蕨类植物)15 t/hm2,既可提高药效,又利于保墒出苗,御寒防冻,改良土壤[4]。

2.6 肥水管理

大蒜播种后,每隔1~2 d,早晨或傍晚浇水1次,浇透水,直至苗出齐,既可降低土壤温度,又能使蒜瓣吸水充分和减少烂种,促其早发芽,出苗快,确保苗齐、苗全、苗健。

大蒜出苗后叶片2~3叶时,及时追肥。追施稀粪水22.5~30.0 t/hm2,隔7 d浇1次,连浇2~3次,同时根据土壤肥力和苗情,适施速效氮肥,注意氮肥要量小、分次施用,以促蒜苗早发、快长、健壮[5]。

2.7 适期收获

青蒜上市没有严格的标准和时间,视市场需求定,以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一般出苗后60~70 d,单株重30 g以上上市。如市场价格比较稳定,以青蒜生物产量最大时收获为佳,如四川紫皮蒜在1月底至2月初,山东白皮蒜在3月上中旬[6]。

3 参考文献

[1] 王建荣,宋卫平,练林芳.吊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01(7):5.

[2] 兰姿.吊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S1):258-259.

[3] 许春梅.大蒜高效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07(11):14,46.

[4] 帅正彬,郭江洪,杨斌.成都大蒜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J].四川农业科技,2005(6):17-18.

第3篇:大蒜栽培技术与管理范文

,适宜生长的温度是15~20℃,该时期大蒜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应及时浇抽薹水。

1.2 解决的技术对策 一是将4月15日前后的移栽推迟到4月末至5月初移栽,这时蒜薹收获完毕,已进入蒜头膨大期,所需适宜温度与棉苗生长发育所需温度相近。二是可以采用棉花无土育苗技术,与传统的土钵育苗相比较,可提早育苗时间,省工省时。

2 蒜套棉合理的种植密度问题

2.1 目前棉农习惯种植密度太小 棉花合理的密度,是棉花高产,稳产的前提,在金乡目前棉农习惯种植密度为24000~27000株/公顷,等行距120 cm,株距31~35 cm。株行距均太大。虽然蒜套棉地力肥厚,能够充分发挥抗虫杂交棉的个体优势,但群体增产优势不突出,容易给棉农造成高产错觉,而达不到理想产量。

2.2 解决的技术对策 根据近年来的有关试验研究,蒜套棉的最佳种植密度为30000~33000株/公顷,大蒜田一般畦宽220 cm,采用大小行种植,每畦大蒜套种两行棉花,起始畦中间行距120 cm,两边分别留40 cm、60 cm,第二畦中间行距为80 cm,以后依次类推,株距30~33 cm。

3 蒜套棉苗蕾期的田间管理误区

3.1 大蒜收获后去除蒜膜太早 大蒜一般于5月中下旬收获,此时棉花一般在2~3片真叶,棉农的习惯于去除蒜田地膜,中耕除草。5月下旬正值春旱时节,蒜田地膜的去除不仅不利于增温保墒,而且容易滋生杂草。蒜膜虽然因收获大蒜的田间作业已经损伤,但仍有利于增温保墒,促进根系发育、花芽分化,增大花芽体,从而使棉花生育进程提前,提高单株的生产力,减少杂草滋生。

3.2 解决的技术对策 推迟揭除蒜膜的时间至6月底或7月初,此时棉花已进入始花期,雨季来临,蒜膜增温保墒的作用已基本消失。在降透雨以后或浇透水后,揭除蒜膜,拾净残膜,结合中耕除草进行培土,同时每公顷追施棉花专用复合肥450~600 kg,并及时去除叶枝,防治病虫害。

4 棉花给大蒜种植腾茬的问题

第4篇:大蒜栽培技术与管理范文

关键词:油药两用牡丹;发展价值;间作套种;效益

中图分类号 S5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0-0035-02

皖北地区牡丹资源丰富,有着悠久的牡丹加工和种植的历史,近年来油药两用牡丹越来越受到重视。搞好牡丹的间作套种栽培技术,不但能够提升土地的生产效益和利用率,而且能够控制杂草,起到荫蔽作用,这对于油用牡丹的生长是非常有利的。

1 油药两用牡丹产业的发展现状和价值分析

1.1 发展现状 就目前而言,全国油药两用牡丹的栽植面积大约为2.13万hm2,其中皖北地区的亳州1万hm2,占全国栽种面积的46.9%,是全国最大的牡丹栽培中心,集中在十八里镇、赵桥乡、沙土镇、谯东镇、魏岗镇、牛集镇等乡镇,在其他乡镇也有零散的种植。皖北的牡丹和铜陵牡丹是属于同根源,都是“凤丹”品系,其具备药油两用特征,其根可用在加工丹皮并入药,籽实可以用来加工油料。据某项调查显示,3年期的“凤丹”,其籽年产量为1 875kg/hm2,在第4年就进入了盛果期,到第6年产量可达6 000kg/hm2。和其他品系相比,其籽实具有较高的饱满度,千粒重约360g,1kg约2 400~3 000粒。如依照平均年产量为3 000~4 500kg/hm2算,亳州1万hm2的牡丹,年产牡丹籽约4万t,丹皮量15万t。如牡丹籽的价格为20元/kg,丹皮价格为30元/kg,年产值可达530万元,目前已成为皖北地区药农收入的重要渠道之一。

1.2 开发利用价值

1.2.1 社会价值 牡丹籽油是从牡丹籽中提取得到的植物油,不仅能够药用、食用,还是化妆品的重要原料。其含有很多有益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如亚油酸28.63%,油酸21.69%,a-亚麻酸42.35%。据我国农业部的数据中显示,目前我国进口食用植物成品油7 188万t,总金额达到了485.5亿美元,对国外的依存度已经达到了60%,大大超出了国际安全的预警线。而在我国所有的进口农产品中,进口依存度占重最大的农产品是大豆,已达到了70%,目前国内大豆的市场价格也完全受到了国际市场的制约。而油药两用牡丹的产油量仅低于花生,是大豆产油量的3倍,可以说是一种战略支撑力较强的农作物。而油用牡丹产业具备带动性强、综合效益高的显著特征,目前也将延伸到日用化工、医药制品、食品加工、营养保健、工艺美术、餐饮服务、旅游观光、畜牧养殖、食用菌、畜牧养殖、等领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面缓解农村产业单一、劳动老化矛盾,是一项农民能够得到长期稳定收入的重要途径。

1.2.2 经济价值 油药两用牡丹栽种之后(种植15 000株/hm2),一般栽种3a后开始进入结籽期,结籽期可达5~30a,而产籽寿命在60a以上。就目前情况来看,在高产期,每1hm2能产籽4 500~6 000kg,如按20元/kg的价格收购,每1hm2的年收入为9万~12万元,是种植寻常农作物的5倍多。并且牡丹籽也是高端植物食用油的主要提取物,牡丹种皮中含有原花色素、牡丹黄酮,果荚中含有牡丹多糖。可以说,每1t的牡丹籽,可以产出0.2t的牡丹油,0.008t的牡丹黄酮,0.036t的原花色素,0.086t的牡丹多糖,0.15t多糖胶,0.36t营养粉等产品,可创造50万元的经济价值。在发展油药两用牡丹产业的过程中,还可以开发牡丹类化妆品、牡丹花茶、牡丹保健品、牡丹类食品等一系列相关产业。

1.2.3 观赏价值 牡丹具备抗高寒、干旱及瘠薄的特性,是良好的绿化树种。油药两用牡丹以加工丹皮和结籽为主,也可观赏,尤其是在牡丹里加入一些观赏品类,既具备经济价值又可观赏,特别是每年“五一”期间,牡丹花盛开,又能作为一个重要的旅游资源,为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增添一项重要元素。

2 油药用牡丹的间作套种技术和产出效益分析

皖北地区油药两用牡丹间作套种通常有以下3种类型:(1)与中药材进行套种:通常选择丹参、白术、丹参、生地、板蓝根、天南星、知母等;(2)与蔬菜进行套种:通常选择大蒜、土豆、圆葱、朝天椒、油菜、菠菜等;(3)与粮油作物进行套种:通常有大豆、红小豆、芝麻、绿豆等。以下就以白术、大蒜和大豆为例来分析间作套种技术和产出效益。

2.1 套种白术

2.1.1 技术要求 (1)栽种时间:通常在春季3月或10―11月。(2)栽种密度:牡丹的行株距为70cm×30cm,采取白术的行株距为25cm×10cm的模式,中间能套种白术3行。(3)栽种技术:通常采取种芽栽种模式。栽种深度5~6cm,采取穴播或条播栽种,每1hm2需要种芽约750~900kg。(4)田间管理方式:结合着牡丹的田间管理来及时做除草、杀虫工作。(5)采收加工:每年的采收期为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茎秆从绿色变成枯黄色,上部叶硬化,叶片能折断时再采收。晾晒期15~20d,并且在晾晒日晒时还需要经常翻动。

2.1.2 种植效益 通常采用种芽栽种的方式,需要种芽约750~900kg/hm2,种芽的价格约6元/kg,产量2 250~

3 000kg/hm2,市场价格约18元/kg。而每1hm2的生产成本在4 500元左右(其中施肥费1 500元、播种1 200元、采收费1 800元、锄地除草已算进牡丹的管理费用种),按这样算,每1hm2的毛收入约40 500~54 000元,净收入约31 500~46 500元,且当年投入就能够当年收获。

2.2 套种大蒜

2.2.1 技术要求 (1)优选精良品种。在播种之前分离蒜瓣,选择饱满、个大、无畸形的蒜瓣,可选择金乡的白皮蒜。(2)适期栽种。大蒜的最佳播种期,在是秋分至寒露间。(3)施播底肥。适当天剑复合肥料,地膜大蒜的吸肥能力较弱,需肥量较大大,因此,底肥要施足。通常每hm2需要使用农家肥45t,专用肥料1 200kg或复合肥750kg。(4)精细栽种。在行株距70cm的牡丹地种植大蒜,一般每两行油药两用牡丹间可栽种3行大蒜。按行距16cm开沟,沟深需3~4cm,行株距为10~20cm,在插上蒜瓣之后覆土,厚度大约1cm。(5)浇水覆膜。栽种完大蒜后不要立即浇水,要把大蒜在泥土中闷2~3d,再浇灌大水,待地面湿透之后,再用人工或简易的覆膜机来覆盖大蒜专用的除草地膜。(6)破薄膜放苗。在第一次浇灌之后5~7d,有芽鞘贴紧地膜时,使用扫帚在地膜上拍下,有利于大蒜苗破膜,以后每隔2~3d再拍1次,再拍过3遍之后,再使用人工扎口方式来放出未拱出膜的大蒜苗。(7)入冬前管理。在天气封冻之前,浇灌封冻水,以便保护大蒜苗能安全越冬。(8)年后管理。因为采取地膜播种方式,因此在对大蒜进行追肥时也和其它农作物不一样,不能采取机械或穴施播肥方式,通常采取浇灌冲药冲肥,在大蒜苗返青之后再浇返育水,并加入25~30kg的碳酸氢铵。(9)适期采收。当蒜薹抽出20~30cm左右就可进入采摘期,蒜薹采摘期过后20d,叶片变黄时就可挖大蒜头,但注意过迟或过早挖蒜头都会对商品价值有影响。

2.2.2 种植效益 如采取行距为70cm×30cm油药两用牡丹的种植模式,那两行油药两用牡丹间可栽种3行大蒜。大蒜一般9月下旬栽种,其行距为16cm×15cm,如按大蒜单产12 000kg/hm2,市价5元/kg算,那收入约60 000元/hm2,而每hm2大蒜的生产成本约25 500元(其中种子约12 000元、人工7 500元、肥料6 000元、锄地除草计入到牡丹的管理费用种),那1hm2纯收入约34 500元。

2.3 套种大豆

2.3.1 技术要求 (1)选种处理:选择颗粒适中,品质、色泽好,剔除病粒、青豆,杂色粒、虫口粒及破碎粒,做发芽试验,达到90%左右的发芽率即用作种子。(2)合理密植:每两行牡丹间,栽种一行大豆。采取穴播的方式,穴距15cm、深3~5cm,行距60cm,每穴放3~4粒大豆,播种后覆土。

2.3.2 种植效益 采取行距70cm×30cm牡丹的栽种模式,每两行间种植1行大豆。以大豆为例,播种期为5月上旬,每1hm2需育种约37.5kg,当年8月下旬就可收获,单产量约1 800kg/hm2,按市价9元/kg售出,每1hm2的毛收入约16 200元,其生产成本在3 900元(种子345元,施肥

1 500元,播种1 200元,采收1 200元,锄地除草计入到牡丹的管理费用种),那每1hm2的纯收入约11 955元。

3 结语

综上所述,发展油药两用牡丹具有良好的前景,是一项风险小、效益高的投资项目,但是由于其需要2~3年之后才能见到经济效益,为了提升土地的生产效率,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收入,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探究间作套种技术,进而提升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忠冉,谷欣,李先西,等.牡丹间作套种技术[J].山东林业科技,2013⑷:45-46,79.

[2]吴从宪,葛广纪.油用牡丹间作套种技术与效益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5⑿:78,91.

第5篇:大蒜栽培技术与管理范文

关键词:河西冷凉灌区;紫皮大蒜;覆膜栽培

大蒜是近年来在河西冷凉灌区发展起来的优势产业,特别是民乐、古浪、肃州的蒜薹一直以色泽上乘、耐贮性好、可食性高享誉本地及周边市场,并且远销青海、新疆等地,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平均667 m2产蒜薹450 kg、蒜头1 000 kg,收入可达5 000元以上。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1 生育特性

大蒜为百合科葱属植物,其叶、蒜薹、蒜头均可食用,大蒜除含有人体所需糖类、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外,还含有大蒜素,具有杀菌和防腐功效,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天然保健食品。经常食用少量大蒜,有益于人体健康。

大蒜是耐寒性作物,喜欢冷凉的环境条件,大蒜植株在低温和长日照条件下分化花芽,如民乐紫皮大蒜。通过分析河西优质大蒜主产地民乐县紫皮大蒜生育期间的光、热、水条件,得出适宜播种期为春季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 ℃,需要0 ℃积温1 760.0 ℃左右;蒜薹和鳞芽发育期适宜气温为10.2~15.4 ℃;现薹至抽薹期适宜气温为15.4~15.9 ℃;鳞茎膨大期适宜气温为14.0~16.0 ℃。河西地区具备生产优质大蒜的生态气候条件。

2 栽培形式

主要以地膜覆盖和各类间套种为主。

2.1 地膜覆盖

大蒜于2月中下旬点播,用幅宽1.4 m地膜种8垄蒜,株距6~8 cm,地膜之间空20 cm操作道。一般667 m2栽植大瓣蒜2.5万株,株距10~12 cm、行距20~23 cm;中瓣蒜3万株,株距8~10 cm;小瓣蒜3.5万株。

2.2 玉米套种大蒜

大蒜于3月初点播,覆70 cm地膜,膜间距30 cm,膜上点种3行大蒜,行距16 cm,株距8 cm,每667 m2保苗3万株,蒜薹于6月上中旬采收,蒜头于7月上旬收获。玉米于4月中旬双行点播于膜间,行距28 cm,每667 m2保苗5 900株。

3 栽培技术

3.1 土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保水性、水肥条件好,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肥沃的田块种植。前茬以小麦、玉米、豆类最佳,忌连作。

3.2 整地施肥

由于大蒜生长期长,需肥量大,一般667 m2施腐熟农家肥8~10 m3,磷酸氢二铵50 kg,硝酸铵或硫酸钾10~15 kg作底肥。每667 m2撒3%的辛硫磷颗粒剂3 kg,将肥料及农药均匀翻入土中,耙平整细。

3.3 品种选择

选用从定西调入的红皮大蒜和农户自留种为主栽品种。

3.4 选种

在前一年收获时选择生长健壮、蒜头硬实、圆整,个头肥大,蒜瓣整齐,无病虫为害,无病斑、无伤痕,蒜瓣大小一致的蒜头留种。播前将蒜瓣分大、中、小3级,单瓣质量大于5.0 g为大瓣,3.3~5.0 g为中瓣,2.5~3.3 g为小瓣,小于2.5 g为特小瓣。选色泽正、芽肥壮的大瓣和中瓣蒜作为蒜种,667 m2需蒜种150~200 kg。

3.5 定植方法

用小尖犁或锄开深10 cm沟,将蒜瓣芽朝上,注意蒜瓣背面应朝一个方向按入沟内湿土中,覆土4~5 cm,播后耱平覆膜,选择1.45 m宽超薄膜覆盖,每幅膜上栽种8行,膜间距20 cm,地膜应拉紧压实。

3.6 田间管理

3.6.1 放苗

当80%的蒜苗出来后,进行放苗,一般在4月上旬开始放苗。

3.6.2 适时灌水

大蒜根系分布浅,不耐旱,也不耐涝,应根据土壤墒情和植株生长状况,适时灌水。蒜薹生长期间共需灌水5~6次,讲究勤浇薄灌,一般每隔15~20 d应浇1次水,4月中下旬浇头水。

3.6.3 追肥

生长期共追肥3~4次,平均每次每667 m2追施尿素30 kg。在退母期(4~6片叶)和膨大期(9~10片叶)追肥量适当增加,每次每667 m2追施40 kg。生长盛期还可配合喷施叶面肥。在出薹前后最好喷施植物激素“9·20”,以助抽薹。

4 病虫害防治

大蒜的主要病害有叶枯病、紫斑病等。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化学防治关键在发病初期(5叶期以后),重点在发病高峰期。化学防治药剂选用10%世高粉剂1 500倍,或25%施保克乳油1 000倍,或25%菌威乳油1 000倍液,7~10 d防治1次,连续防治3~4次,防效达90%以上。

主要虫害有斑潜蝇、葱蓟马、蚜虫等。可在大蒜3~4叶期667 m2喷施1.8%害极灭乳油10~15 mL,或1.8%爱福丁乳油或菊酯类农药防治,可有效控制害虫对大蒜的为害。

5 适时采收

5.1 蒜薹的采收

6月中下旬,在蒜薹抽出“薹尖”弯曲近一圈时,为最佳采收期,选阴天或晴天太阳西斜后,用缝衣针或缝麻袋口的大针自下而上垂直抽取蒜薹,采摘后及时追肥1次,一般667 m2施100~150 g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追肥。

5.2 蒜头的采收

大蒜一般要求“九黄十收”,过于早收,蒜头嫩,水分重,晾晒后蒜皮起皱;过于迟收,蒜皮变色容易开裂,商品性差,产品质量降低。独蒜与分蒜应分批采收。掌握在蒜薹采收后20 d左右,叶片发黄时即可采收,采收时去泥、削根须、剪把,避免机械损伤。

第6篇:大蒜栽培技术与管理范文

论文摘要 介绍了西宁地区无公害蒜苗高产栽培技术,包括产地选择、品种选择、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蒜苗种植户提供参考。

蒜苗又叫蒜薹,是大蒜的花茎,为人们喜爱的蔬菜品种之一,特别是冬季蔬菜品种匮乏时,冬储蒜苗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近年来,蒜苗作为“一村一品”特色蔬菜,在西宁地区已有一定的种植面积,生产上形成了一整套无公害蒜苗生产技术,现总结如下。

1产地选择

选择农业生态环境优良、周围无污染源、水质洁净、空气新鲜的区域作为蒜苗生产基地。种植地要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理化性良好、排灌方便、肥力中等、前茬作物非蒜苗的壤土或沙壤土田块。

2品种选择

为达到蒜苗早熟丰产、供产期长的目的,应选择早熟、抗病、高产、商品性好的良种,如格尔木白皮蒜、张掖白皮蒜等。

3整地施肥

播种前7d深耕晒垡,精细整地,施足基肥。均匀施腐熟有机肥75t/hm2、磷酸二铵375kg/hm2、尿素300kg/hm2。肥料施入后深耕25cm,使肥料均匀与土壤混合,避免肥料烧种,然后作畦播种。

4种子准备

将有病、干腐、带伤的蒜种剔除,掰分种蒜并分成大、中、小3级播种,以使出苗整齐,便于管理,提高产量,有利于分批上市。为防根蛆,播前选用高效、低毒的50%辛硫磷乳油800g,拌蒜种120~150kg,随拌随播。

5适时播种

春季当地温室稳定在5℃时即可播种,西宁地区播种期一般在4月下旬至6月中旬。间隔10d播种1次,以达到分期播种、分批上市、调节市场供应的目的,最迟播种期不能晚于6月中旬。

6播种方法

在施足基肥的地块上作畦,播种时采用开沟条播方式,行距20cm,株距2~3cm,用种蒜1 800~2 250kg/hm2。栽种时可将拌种后的蒜瓣撒到沟中,边摆边覆土。蒜种摆放时应保持直立,做到上齐下不齐,覆土厚度一致,一般以埋没蒜瓣顶尖为宜。保苗165万株/hm2。

7田间管理

7.1水肥管理

播种后浇1次水透水,以促进蒜瓣发芽。出苗后再浇1次提苗水,地面干后,为防止土壤板结,应浅耕培土保墒。以后视天气、土壤墒情适时浇水。浇水时忌大水漫灌,避免造成土壤板结。根据蒜苗的需肥规律、土壤养分状况,确定相应的施肥量和施肥方法,按照有机与无机相结合,基肥和追肥相结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实行平衡施肥,禁止使用工业和生活垃圾。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根据苗情长势,应少施多次。前期以氮肥为主,促进幼苗生长,结合浇水追施尿素150kg/hm2;中期植株生长量加大,应配合追施磷钾肥,可结合浇水追施二铵300kg/hm2,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1次。采收前20d不施用任何肥料。

7.2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方法,科学合理使用化学防治技术,达到生产安全、优质、无公害蒜苗的目的。农药使用严格执行相关标准,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蒜苗病虫害主要有叶锈病、根蛆、潜叶蝇等。叶锈病主要危害蒜苗的叶片和茎杆,受害叶片和茎上有黄色斑点;根蛆是种蝇的幼虫,在蒜苗根部为害,受害轻者生长不良,重者造成植株死亡;潜叶蝇首先为害老叶,在蒜苗叶背组织里产卵,幼虫孵化后在叶片里潜食叶肉,形成弯曲潜道。

防治时主要采用以下方法:①农业防治:选用抗病,无病斑的蒜种;合理布局,实行轮作倒茬;加强中耕除草,清洁田园,降低病虫源数量;平衡施肥,加施田间管理。②药剂防治:在锈病初期(发现中心病株)全田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2次,间隔时间为7~10d。潜叶蝇用40%绿菜宝2 000倍液或2.5%爱诺虫清1 500倍液喷雾。根蛆用辛硫磷拌种或用90%敌百虫1 000倍液灌根;在成虫大量发生时,用糖醋液诱杀成虫。糖醋液配方:糖2份、醋2份、水5份和少量敌百虫。采收前20d禁止使用任何农药。

8适时采收

当蒜苗长到20~30cm时,及时采收。西宁地区开始采收时间为7月下旬。采收时将顶枯叶摘除,用齿耙翻挖,除净根部泥土,扎捆销售。早播蒜苗产量67.5t/hm2,迟播蒜苗产量52.5t/hm2。

第7篇:大蒜栽培技术与管理范文

南瓜新品种太空一号 ―大南瓜

植株长势强,蔓生,主侧蔓结瓜,平均每株结瓜3―5个,瓜呈圆形或椭圆形。表皮光亮富有光泽。瓜肉厚、绵、甜、香。所含营养丰富,南瓜籽是高级食品、南瓜加工粉后是上好的治疗糖尿病食品。平均单瓜重120公斤,最大重200公斤。本品种全生育期110天,抗旱耐涝抗盐碱耐瘠薄。适应性广,对土壤环境无选择。庭园、河沟、地头均可种植栽培。特抗病、耐贮耐运。自然条件下可贮存3个月不变质。丰产,平均亩产鲜瓜15万斤(75吨,一火车皮还装不下)亩用种300克。每袋25克售价15元。(本品种2007年7月4日晚央视七套“每日农经”做了专题报道。)

中华神奇多味蔬菜新品种 ― 韭葱蒜

叶子是韭菜叶、又象是蒜叶、茎是葱白。它长相奇特,生食色鲜味美,炒炖清脆芳香浓郁、可做调味品、可做调料。吃叶有韭菜和蒜味,吃茎是葱味。可连续收割,可当韭菜卖、也可当葱出售;可产蒜苗5千公斤,可产蒜苔1万公斤。总之全身是宝具有很高的观赏食用药用价值。本品种播种一年可连收8年,种一亩获利在2万元以上。对土壤无选择,耐热耐寒,适应性广,凡能种韭菜、葱、蒜的地区均可引种栽培。育苗亩用0.8斤,每袋25克售价15元。

芝麻新品种 ― 航芝一号

利用航空技术育成的最新品种,株高2.8-3.2米,荚绕杆环生密密麻麻重重叠叠密不见杆。分植性强,单株结角350多个,蒴果不炸烈,种皮发白富有光泽,含油量75%,蛋白质占20%。商品性较好,耐瘠耐盐碱适应性广管理粗放,生育期110天,夏播90天。平均亩产800斤,最高亩产可达1000斤。亩用种1市斤。每斤售价60元。

中华巨葱―航天金尊

采用航天技术育成的最新高产大葱新品种,株高1.8-2米,葱白粗长80-100厘米;超自行车架子粗。平均单株重2.5-3斤,叶大肥厚、叶色深绿、葱白紧实;辣味浓,抗病性极强、生长较快,上市早,生熟食均可,栽植一亩平均亩产在2万斤左右,产量是普通大葱的2倍。本品一年可种两季,四季可移栽。管理简单粗放对土壤无选择,可间作套作栽培。育苗亩用种1斤。每斤售价100元。

神奇、保健、营养食用作物

新品种太黑一号 ― 黑绿豆

采用航天技术育成的最新黑绿豆新品种,表皮乌黑光亮。株高80厘米,长势壮、分枝强;不择土壤,种植栽培管理简单。成熟期一至,不炸角,平均亩产400公斤。亩收入可达5000元左右。黑绿豆含有人体必须的蛋白质、矿物质、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滋阳补肾;祛风解毒,降低胆固醇,防止肥胖和动脉硬化等多种保健功效。本品种可广泛用于培植活体芽菜、豆芽、及制做其它黑色食品,经济效益是普通绿豆的10倍。本品抗病性强,全生育期80天,单株结角150个,可单作、混作、也可瓜菜间作。亩用种2市斤。每市斤售价20元。

第8篇:大蒜栽培技术与管理范文

关键词:大蒜;引种;品种比较

大蒜是百合科葱属二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重要的葱蒜类蔬菜,其食用器官为鳞茎(蒜头)、花茎(蒜薹)、嫩叶(蒜苗或青蒜)[1]。大蒜在汉中蔬菜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早薹蒜,因其经济收入可观,已成为农民春季蔬菜生产增收的主要栽培作物。但是,目前汉中大蒜生产中遇到品种单一,本地传统品种春季抽薹较晚、缺乏市场竞争力等问题,导致多年来本地春季市场的蒜薹由外地调运补给,但价格较高,且蒜薹经贮藏和长途运输后品质下降。针对这一问题,从四川省引进6个早薹蒜品种[2~4],与当前汉中主栽品种紫皮蒜进行比较,以筛选适应本地栽培的优质、高产、经济效益高的早薹蒜品种,以利于大面积推广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为四川成都市第一农科所提供的成蒜早2号、成蒜早3号、云顶早、雨水早、二水早及彭县早蒜共6个品种,以本地紫皮蒜作对照(CK)。

1.2 试验方法

试验在勉县吴宅进行,距市区15 km,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方便,前茬作物为玉米套种马铃薯。2009年8月31日播种,行株距25 cm×

6 cm,小区面积12.5 m2。播种前每667 m2基施有机肥2 000 kg,田间管理均按常规生产进行。

出苗后每个月田间调查一次生长情况,各品种取样10株,3次重复,测定生长量。3月24日、30日,4月2日、9日及15日采收蒜薹,5月13日采收蒜头。其中:鳞茎指数=鳞茎纵径/鳞茎横径,测定数据采用DP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大蒜蒜苗生长特性比较

1月7日前后是各地蒜苗收获上市的主要时期,此时的生长状况可以代表一个品种作为蒜苗生产的潜力。由表1可知,供试的7个品种,株高为56.23~66.97 cm,假茎粗为15.15~18.69 mm,说明这些品种在秋播后生长速度快,生长量大。二水早和云顶早的株高显著高于对照,二水早假茎粗显著高于对照,云水早和雨水早显著低于对照,其他品种假茎粗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此外,二水早和云顶早叶尖发黄,云顶早还有严重的二次生长现象[6]。综合考虑,除云顶早和雨水早因二次生长严重影响蒜苗商品品质外,其他品种均可作为蒜苗栽培生产。

2.2 不同品种大蒜蒜薹生长特性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引进的6个品种的抽薹期较本地品种早7~30 d,尤其是云顶早和雨水早,其抽薹期远远早于其他品种。从产量来看,二水早、彭县早蒜、成蒜早2号和成蒜早3号均高于本地品种,成蒜早3号差异较显著,高于本地品种16.36%。综合来看,彭县早蒜、成蒜早2号和成蒜早3号的蒜薹薹茎长而粗,产量高,商品性好,抽薹时间也较早,适合作为生产蒜薹的品种栽培。

2.3 不同品种大蒜鳞茎形成和构成特性分析

蒜头一般在蒜薹收获结束半个月以后即可收获,因此这些品种的蒜头收获期不一致。鳞茎指数代表着蒜头的大小。从表3可以看出,各品种的鳞茎指数和蒜瓣数差别不大。从单头质量来看,除二水早单头质量显著小于对照外,其他品种单头质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折合667 m2产量,成蒜早3号高于本地品种2.73%,雨水早、彭县早蒜略低于对照,其他品种产量较低。可以将成蒜早3号、雨水早、彭县早作为蒜头栽培。

3 小结与讨论

大蒜生长发育对生态条件要求严格,一个品种在一个地区的表现,一方面取决于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另一方面取决于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条件。当品种能适应一个地区的生态条件,或一个地区能提供一个品种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条件,该品种可以在该地区完成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时,说明该品种可以向该地区引种种植[7]。

本次引进的6个品种在汉中地区的生长表现有较大差异。

苗期 播种后,二水早出苗最早(9月7日),且出苗整齐,苗期长势好。雨水早和云顶早出苗较二水早稍晚,长势稍差。本地品种和成蒜早2号于10月2日前后开始出苗,彭县早蒜和成蒜早3号出苗最晚。

蒜苗适收期 引进品种生长量均较本地品种(CK)大,二水早和云顶早株高显著高于紫皮蒜,且二水早假茎粗也显著高于对照,但这2个品种叶尖偏黄。云顶早和雨水早还产生了严重的二次生长现象,这对商品性影响较大,因此不适合作蒜苗栽培。

蒜薹采收期 引进品种的抽薹期均早于CK(本地品种),上市越早效益越好,品质越好市场价值越高。但是云顶早和雨水早产量不高,不适合大面积种植。彭县早蒜、成蒜早2号和成蒜早3号抽薹期早于对照15 d左右,且单薹质量高,商品品质好(薹茎长且细嫩,化渣),适合作为生产蒜薹的品种栽培。

蒜头采收期 蒜头的采收期因蒜薹采收期不同而异。所有品种的鳞茎指数相差不大,蒜瓣数、单瓣质量和单头质量差异显著,雨水早、彭县早蒜和成蒜早3号的蒜瓣大,蒜头也大,较适合作蒜头生产。

综合蒜薹和蒜头的产量和品质来看,彭县早蒜和成蒜早3号是最适合汉中地区栽培的早薹蒜品种。

参考文献

[1] 陆帼一,程智慧.大蒜高产栽培[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9.

[2] 帅正彬,郭江洪,杨斌.成都大蒜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03(8):32-33.

[3] 朱克贤,张秀月.大蒜品种区域试验总结[J].长江蔬菜,2008(12b):58-59.

[4] 林碧英,陈仁,高山.大蒜薹用品种引种及密度试验[J].福建农业科技,2007(5):21-22.

[6] 陆帼一,杜胜利,程智慧.品种及栽培条件与大蒜二次生长类型的关系[J].中国蔬菜,1990(5):7-10.

[7] 陆帼一,樊治成,杜慧芳.大蒜品种生态型与引种的关系[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1(8):55-56.

Comparison of Early Bolting Garlic Cultivars in Hanzhong

XUE Yan, XI Yanjun, JIANG Jianhua, HUANG Chong

( Hanzhong Agricultural Science Institute, Hanzhong, Shanxi 723000 )

第9篇:大蒜栽培技术与管理范文

关键词:芳香蔬菜;间作;防虫害;上海青

中图分类号:S63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047

阳台蔬菜种植符合现代人体验田园生活乐趣,享受绿色劳动成果,缓解工作压力的一种休闲生活方式。开展阳台蔬菜生态种植,可更好地顺应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升居民‘居者优其屋’的置业观念,满足全民追求健康生活的环境需求。小白菜作为叶类蔬菜的代表,它生长周期短,营养丰富,栽培简单,在阳台上种植很受欢迎,是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味佳肴。芳香蔬菜具有的特殊气味可以驱除害虫,减少虫害,让人们“吃放心菜”,享受劳作后的生活便利已然成为一种时尚。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本试验以小葱、芫荽、大蒜、小白菜为供试材料,其中小白菜选取上海青。

1.2 试验方法

本试验选用大蒜、小葱、芫荽间种上海青,以不间种芳香蔬菜的上海青为对照,3次重复,采用随机区组排列。12月6日,选用条盆播种,以营养土红土V1:腐叶土V2:珍珠岩V1混合作为栽培基质,每盆种3颗蔬菜,间距是18cm。芳香蔬菜间作上海青的间距是12cm。大蒜之间的间距是10cm ,小葱之间间距是8cm,芫荽的间距2~3cm。采用改良Hoagland’s(霍格兰氏)营养液追肥,定植7d后开始使用,每隔1周追肥1次,具体配方见表1。

观察统计上海青蔬菜虫害出现的时间、害虫指数及上海青的产量。每处理取3株做标记,定期调查株高、株幅、叶片数等指标,7~15d调查1次,共调查5次。产量指各处理最后采收的实际产量(鲜重)。按GB/T17980. 15―2000《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规定的方法计算虫害指数,探索阳台蔬菜的生态种植技术。

2 结果与分析

在以下图中,T1代表的是间作大蒜,T2代表的是间作小葱,T3代表的是间作芫荽,CK为对照组。图1可知,间作芳香蔬菜对小白菜的株幅影响不大,差异不显著。从图2可以看出,间作芳香蔬菜对小白菜的株幅在前期有一点影响,芫荽和大蒜的株幅大一点,但是不显著,后期的话基本没差异。图3中看出,间作芳香蔬菜对小白菜的叶片数没有影响。由图 4看出,间作芳香蔬菜影响了小白菜的产量。不间作芳香蔬菜的小白菜产量最高,大蒜的第2高;芫荽的第3高;小葱的最低。从图5可知,3种芳香蔬菜间作小白菜,驱虫效果最好的是大蒜;小葱的驱虫效果一般;芫荽的驱虫效果最差,在以后间作中不推荐种植。

3 结果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芳香蔬菜间作上海青,对上海青的株高、株幅、叶片数影响不大,但也有差异,原因可能是:在测量过程中存在误差;配营养土时没有拌匀;选择幼苗上存在质的差异。从上海青的鲜重结果来看,间作芳香蔬菜可以减少虫害,但间接影响了上海青的产量,由于芫荽、小葱、大蒜的根系发达,从根部就开始争取上海青的养分。大蒜叶面积少,且株高高于上海青,符合间作的高矮搭配,景观效果好。芫荽,叶片羽状分裂,叶面积相对于大蒜和小葱要大,所以会影响上海青的光合作用,株高低于上海青,同样也会争夺上海青的养分、光照、水分等。间作小葱的上海青产量低与小葱争夺它的养分外,因种植时间距有点小,影响上海青的生长,所以产量最低。

芳香植物的挥发性成分具有杀菌、抑菌、杀虫的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芳香蔬菜驱避虫害效果显著,与芳香植物间种的上海青虫害明显减少。其中,大蒜防虫效果最佳且稳定,小葱次之,芫荽的效果较不稳定。在下一步的研究中,应该更多地考虑到芳香植物所含有效成分,合理控制间作间距,选择更丰富的适宜叶菜品种,应更能有效地探索阳台蔬菜的生态种植技术模式。

间作是一项古老的栽培技术,阳台蔬菜种植通过间作套种芳香蔬菜(植物)来实现病虫害防控、低农药或零农药的家庭投入,可为一种家庭易行的生态的栽培管理的家居农业新模式。

参考文献

[1]王英慧,李为争,刘珂,等.间作套种防治害虫的生态学机理.湖北省昆虫学会、湖南省昆x学会、河南省昆虫学会.华中昆虫研究(第5卷)[C].湖北省昆虫学会、湖南省昆虫学会、河南省昆虫学会,2008:11.

[2]王铁臣,李红岭,司力珊.芳香蔬菜间作套种防虫试验研究[J].蔬菜,2005(8):42-43.

[3]缪勇,高希武,江俊起,等.甘蓝与大蒜间作对甘蓝田主要害虫及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3):352-355.

[4]李凤英,郑士梅.蔬菜混植是促进互利作用和防虫防病的基本措施[J].吉林蔬菜,1995(5):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