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校本课程的研究方法范文

校本课程的研究方法精选(九篇)

校本课程的研究方法

第1篇:校本课程的研究方法范文

研究开发适合县域内的校本课程,并与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有效结合,对推进县域内校本课程的实施,使得全县中小学在校本课程开发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意义。1、理论意义。深化县域内中小学对校本课程开发相关概念及意义的理解,并进一步丰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理论。2、实践意义。在校本课程研发的阶段,对与内容相关的、符合学段学生特点的活动进行整合性分析,在课程实施阶段使不同学段的学生能在此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个人情感意识以及行为进行全方位的理解和体验。

一、明确目标,研究出行之有效的整合模式。

为使经济落后的县域,实现三级课程可以开足开全,又不会造成学校负担,以“教材统一―活动各异”的形式来实现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整合,为达到这样的研究效果,本阶段特制定以下目标:1、加强县域内各中小学教师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意识。2、以点调动所在学校教师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培养教师课程研究的能力。3、熟悉课程开发的各个环节,配合县域内各方面的特色进行材料收集工作。

二、明确研究内容与方法,确保研究的顺利进行。

通过对全县校本课程开发的调查与研究确定了以下内容:1、收集县域内的文化背景、经济基础、人文地理等资料。2、利用县域特点研究和开发校本课程。3、校本课程的开发阶段中研究“如何与不同形式的活动进行整合”。4、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不足与适当调整。

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经过多次会议与整改决定运用:1、查找文献法。查阅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指导性文件,课程专家对该种课程开发的解读和实施指导意见或建议。2、走访调查法。调查县域内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各方面信息,总结实施经验。3、个案研究法。确定以尚义县风土人情,家乡特点比较浓郁的内容为校本课程的内容涉及方向,以尚义县档案局撰写的《尚义志》蓝本编写符合各中小学通用的校本课程教材。4、行动研究法。边制定课题研究方向边走访各学校,通过座谈、调查的形式不断完善课题研究计划及实施方案。5、经验总结法。总结课题整个研究过程的实践经验,探索课程研究的原则、路径和基本模式。

三、研究工作顺利进行,取得硕果累累。

课题研究筹备工作开始以来,先期进行了一部分调研,作为县级教研部门,对通过对学校课程设置和课程开发两个方面的调研,解决过程中不断研究整改,取得了很大的收获。

1、前期调研,制定整合模式。

如何能解决全县中小学在校本课程开发和研究工作中的种种问题,经过总结以上问题决定制定一种以“教材统一―活动各异”为模式的课程形式,即:制定一套全县各中小学通用的校本课程教材,而学校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选择性的)制定适合自己学校实际的实践活动,这样既减轻了学校课程开发时多种不便,又不影响学校课程实施中体现办学特色,更可以做到教育均衡发展。

2、确定内容,制定课程标准。

作为课程,要想让每个学校进行实施必须具备实施的准则――《课程标准》,结合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两门课程的课程标准进行研究,制定出《坝上一隅,灵秀尚义》校本课程标准低年级版、高年级版,为下一阶段实验校进行课程实施有章可循。

3、针对课程,筛选课程内容。

通过多种研究方式:走访法、查阅资料法、观察法等多种形式,对尚义县的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收集。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将收集到的比较枯燥的文字进行润色,配合小故事、小神话等多种文体以求达到小学生的认知水平。

4、以点带面,提高教师研究水平。

县域内各小学的教师在课程研究与评价方面有很大欠缺,教师对这方面的工作积极性不高,态度不端正。经过研究与实验校的合作调研,部分实验校的教师已经对这项工作的态度有所改观。在组织教师收集材料时,所有教师都积极主动地与成员们合作讨论,并有效地删减内容,对研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四、研究中的问题与困惑

1、理论指导不到位,研究容易进入误区

因为课题组成员都是一线教师,对课程开发的流程不熟悉,导致在研究过程中走弯路。研究初期成员及实验校的的教师没有系统的接受关于校本课程培训,研究出现了停滞不前的现象。课题组出现这些问题后,及时组织成员进行培训,包括:课程研究方面、校本课程相关知识方面、研究方法方面等等。使成员更快的进入课程研究工作中。

第2篇:校本课程的研究方法范文

论文摘要:中小学教师职后教育课程设置中目前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目标不明确、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内容不全面、课程实施的方式方法欠妥当、对教师的评价也不尽合理等。为此在职后教育阶段要更新课程理念?设置研究型课程?充分调动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激励中小学教师不断反思教育教学行为?增强校本研究的意识?提高校本研究的能力?从而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的成长。

一、“校本研究”的含义与特点

月衬胃校本研究是以学校为本所开展的教育科研。它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根本出发点?以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为宗旨?依靠教师及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活动的反思得以展开。它的目标与素质教育的目标以及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相一致。川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以解决本学校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为研究出发点;第二?以本校的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和骨干?‘寓研于教?寓教于研’;第三?选择利用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研究课题、方法以及有效的教学改革措施?在本校的教学活动中进行系统的改革实践;第四?研究结果具有实用价值?能及时将研究的成果转化为提高本校教育教学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校本研究的价值已经被许多理论专家与中小学教师进行校本研究的成效事实所证实。斯滕豪斯认为:教师在作为课程开发最适宜的主体时必须进行“校本研究”?课程必须建立在对课堂教学研究的基础上;教师应该是研究者而不是顺从者。叶澜教授也认为:“如果一个教师在进行教学的同时也进行研究?那么他的教学效果一定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即使他的研究工作并不像他期望的那样成功?但只要继续有效地进行教学?一般来说?对所探讨的问题?总会得到答案的。”图教师从现实中获得的经验在没有得到研究之前仅仅属于个人体验?常以隐性的观念或沉默的经验方式存在?如果在职后教育阶段不能够将其显性化、明晰化、专业化?或许永远无法被教师本人清醒地意识到。C.J.Posner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因而他提出了著名的“经验+反思=成长”模式。因此?在职后教育阶段建构校本研究型课程?在专家型教师指导下?借助合理的课程设置?利用较为集中的学习时间?培养中小学教师校本研究意识和能力?帮助其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修正已有的经验?创造性地工作和发展?是职后教育课程设置的主旨。

二、职后教育课程设置现状及其影响

1.课程目标不明确?导向模糊

在课程改革如火如茶的当今?社会对每个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知识观。在这一前提下?通过校本研究造就研究型教师?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是大势所趋?也是教师个人发展的客观需求。但中小学教师职后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因此?职后教育的课程设置目标并不明确?对于课程要达到怎样的预期效果没有明确反映?尤其缺乏适宜在职教师的展开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的明确规定?致使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课程目标主要以补偿教育为中心?以获取学历为终端?忽视了教师在职后教育阶段的专业发展目标?呈现出“偏离素质教育目标而趋向学历目标;偏离实用目标而趋向装饰性目标;偏离主体性目标而趋向以学科教学为中心的目标”的现状。

2.课程结构不合理

由于职后教育的课程计划偏重于教师职业手段的改善?即偏重于教师教育理论知识的再学习及学历的改善?所以?在课程设置中?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理论课程所占比例较大?而专业选修及实践课程比例严重不足?缺乏校本研究型课程的设置?如缺少涉及教师教学策略、技能技巧、社会、情感、人文教育、历史等课程的设置。教师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兴趣爱好等个性无法施展?制约了教师有效利用实践经验的能力提升?直接影响到中小学教师进行“校本研究”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培养。

3.课程内容安排、课程实施方式方法欠妥当

职后教育的课程内容普遍陈旧?偏向繁琐的理论性知识?而且重复较多?缺乏指导中小学教师进行校本研究的课程内容?所以?教师在内化职业价值、认同职业规范、锻造职业能力及形成职业性格方面知之甚少。而课程内容组织门类较多?分科过细?使得教师观念落后?思维受到限制?知识视野狭窄。在倡导实施综合性课程的今天?职后教育课程内容不能建构教师的综合性知识?表明在实践中实施综合性课程改革的可能性不大。在课程进程中?职后教育课程仍然严格依据预设课程计划、课程大纲?采用短期集中授课方式?不适合在职中小学教师的实际。

4.对教师的评价不合理

对教师教育的研究要求以实践为依据?全面客观地评价一线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然而在职后教育阶段采取的评价方式却是单一的?再加上学校、上级只用学生成绩和升学率来衡量教师的教育行为?教师自然只会应付当前的任务?无心也无暇顾及“校本研究”。因为单一的评价目的旨在寻找差距?不在乎教师发展的建设性建议?必然会出现与评价标准不相符的结果?直接引导教师去迎合功利性评价的标准。而忽视一些无法测量却又很有价值的东西?事实是降低了对教师的要求。

上述课程问题?为职后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思考的问题与契机。因此树立中小学教师职后教育课程设置的新理念?改变课程实施的方式方法?开辟新途径?为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成长构筑一个有效的平台势在必行。

三、基于校本研究理念?建构中小学教师职后教育课程体系

在课程改革浪潮的冲击下?职后教育课程的发展也正在解构与重建之中。随着知识的增长?社会已经演化为一个学习的社会?学习的社会需要中小学教师具备终身学习的理念?尤其要具备在研究中学习的理念。

1.明确职后教育的课程目标

诺尔斯认为?成人学习主要以间题为中心?与成人相关的实践活动决定课程以及教学目标的确定。成人课程的大部分(包括情感的、文化的、认知的、学术的领域)都不适合按学科来定位?最好的策略就是连续不断的回顾与反思?转变成人专业发展的观念。

在职后教育阶段?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成人的学习水平?以学校为本?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以改变学校与教师发展的现状?求得教师生存的保障。另外?还应确立发展性课程目标?坚持开放的课程观?遵循分层递进的原则?充分利用教师丰富的实践经验?逐步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校本研究意识?积累校本研究经验?从而提高教师校本研究的能力。职后教育课程设置的最终目的是为中小学培养研究型教师?而不是向他们传递知识后评价他们运用的程度。

2.建构合理的课程结构

本着健全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当务之急是完善各类课程比例。为此?要紧密结合中小学教师的生活实际?缩小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所占比例的差距?提高选修课程、实践课程、研究型课程和综合性课程的比例?增设新课程?如课堂管理学?环境卫生学?社会学?教师仪表仪态学?教师心理健康学等;另外?结合成人学习时间短暂而集中的特点?精选课程内容?加强学科间的融合?建构多种知识之间的意义网络。如以心理学知识为基础?综合各门教育理论学科、综合各门教育教学法学科?形成融合性学科;以生活为轴心?组织社会知识、生活经验、家庭教育经验形成新的融合性学科;以研究型课程为中心?建构教育教学研究方法与研究技能的新型课程?逐步将专业课程与学术课程整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整合?引导教师向专家型教师方向发展。

3.改善课程内容及课程实施的方式、方法

要改变职后教育课程的内容必须先排除旧的、难的、繁琐的、重复的内容?增加适合的新内容?给一线教师课程参与权?让中小学教师积极参与职后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及方式方法的设计。要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形成学习的共同体?共同体验与分享同仁的实践经验、工作的乐趣和困惑?为此必须改变功利的形式的做法?以科学的观念指导教师的教育行为?不断深人实际?实地查找问题?共同研究对策。经验是成人学习的重要资源?利用学习者的经验本质上是对成人的尊重。所以?职后教育者要充分利用成人学习的有利条件—丰富的经验?采用相互交流?平等对话的教学方法?通过以分析经验为核心的共同学习的校本研究方式?如专题讲座、现场指导、案例分析、调查研究等?使一线教师及时理清头脑中各种潜在的观念?不断优化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案和策略?形成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有效地把握复杂教学情境中的教育教学行为。坚持开放的课程观?改变以教室为唯一学习场所的传统做法?走出教室?走出学校?构建联系社会现实的综合性课程内容?寻求解决学校问题以及社会问题的实用方式方法。

4.发挥中小学教师的主体性

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肯定学习者自身蕴藏的学习潜力?关注他们的学习兴趣、愿望和能力?重视他们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叶澜教授认为:“教师专业发展自主?亦即教师应能够独立于外在压力?订立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计划?选择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而且有意愿和能力将所定目标和计划付诸实施。”校本研究型课程的价值在于:解构专家设计的课程?消弱成人教育者的课程权威;改变一线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变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让教师把自身看作认识的主体而非他人设计的对象?解决自己的问题?服务于自己?真正实现自主发展的愿望。中小学教师始终处于教育教学的前沿?他们具有强烈的自我引导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有着不同于研究者的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将知识深化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强烈愿望?他们所具备的条件正是建构校本研究型课程所需要的基本要素。为此?佐藤学倡导以“反思性实践家的教师教育模式”挖掘和体现教师的主体性?在职后教育阶段?要尊重中小学教师的自主性?鼓励他们不断探索?自主设计课程?真正成为校本研究的主体。

5.健全“校本研究”的保津措施

第3篇:校本课程的研究方法范文

东至三中是省级示范高中,多年来学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师结构,完善管理方法,重塑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质量,基本上达到学生满意、家长满意、教师满意、社会满意。但因城区另一所省示范高中办学历史悠久,占有生源优势,我校处于夹缝之中。我们审时度势,决心突破重围,在压力中挖掘动力,在困难中寻找希望。

经过分析,我们认为教育教学质量的增长点,应立足课堂45分钟上,而45分钟的效率,取决于课堂之外的效能,也就是教学研究。将教师引领到教育教学研究上来,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提升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有了教育教学质量可持续性发展的可能性。而能全面调动学校管理者、各科教师广泛参与到研究中来,校本课程开发、使用、管理与评价的课题自然成为我们的首选动因。当然一切考虑的终极点还是学生。

如果说动因不算复杂,那么《东至三中校本课程开发、使用、管理与评价研究》课题本身的具体意义就非常明晰。

1.落实新课改的需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按照新课程计划,学校和地方课程占总课时数的10%至12%。这就意味着学校课程将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部分组成。特别是校本教育课程的实施,不仅改变“校校同课程、师师同教案、生生同书本”的局面,也增强了课程的针对性和互补性。

2.减轻学生压力的需要

目前学生从进入中学的第一天就开始为升学而竞争,每天都沉浸于各学科的习题之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尤其是高中的分科更是限制了他们学习课程的范围,学习的课程都是围绕着国家考试科目而设,关注学生兴趣爱好的课程几乎没有。校本课程强调以人为本、趣味性和开放性,让学生能够参与进去,这样不但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能力,而且能给学生带来快乐、减轻压力,使学生在繁重的学习中得到放松。

3.满足学生不同兴趣的需求

国家课程强调统一性和普适性,很难考虑到个别学校、学生的差异,难以适合不同学生的需要。而校本课程就要求开发者注意学校实际,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让学生有选择的机会,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能得到发挥,个性化教育的目的就能得以实现。

4.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校本课程的开发意味着教育管理中一种权力的下放”,教师能够根据自己对学校和学生的了解,开发出符合本校特色和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自主意识,使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得到最大的发挥。

5.规范教育教学管理的需要

学校将校本课程的外延进行了适当拓展,我们的校本课程,不仅是学科方面,而且是能使三中所有人都受到针对性教育的“课程”。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也是受教育者,他们所需要的校本课程,除专业知识外,还有管理知识体系、校园文化教育等方面的。

所以,我们的校本课程就呈现了一种立体层级性特点。即课程开发的全面性,课程受众的多样性,课程形成的整体性。

二、校本课程研究的内容

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开发出比较规范完备的且具有三色的校本课程。

1.各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与评价

这是校本课程研究的主体。根据国家的三级课程管理,针对当下高考的统一性情况,研究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减轻学生压力、优化课堂艺术,也可根据学生的特长,因人而异。能否根据普适性,自主合理编制出校本教材,尤其编制出既能拓展补充,又能突破学科界限,具有“知识交融”的校本教材。

2.校园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与评价

真正的校园文化应是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既有显性又有隐性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不断累积的。具有指向明了、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可以使学生无不浸染其色彩,长久置身其中,作风、气质与风貌都具三中人的特点。

3.班级管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与评价

无数事实证明,一个好的班主任就意味着一个好班级。班级管理是具体、烦琐、讲究艺术性的工作。虽然说学生的发展取决于学生这个主体,但班主任的“主导”不同,学生培养的层次和结果不同。开发一套可具操作性和启发性的班级管理校本课程,其意义是不可估量的。

4.校级管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与评价

学校的领导,说到底是思想的领导。将全校员工引领到正轨上,打造思想好、作风硬、业务精、富有学习力的团队,校长就必须有扎实的功底、前瞻性眼光和高超的艺术。同样学校中层管理相关业务各有特点,这就决定了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不同。工作做了、做好、做精,是三种截然不同的境界。倘若以“求精”为目标,以“拿来”为依托,以分工为平台,开发出一套促进自我发展、带有学校特色、交流共进的相关校本课程,就能起到“校长―中层―教师”的三级联动,其管理效果将呈几何级增长。

三、校本课程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本课题研究应由各小组“了解现状―提出问题―寻求对策―形成模式”,要求在组内了解先前校本课程的随机开发状况,评价课程实施的效果,探求适合本校实际的新的校本课程,初步确定能编制校本教材的校本课程。简而言之,就是要“广泛收集―论证筛选―确定目标―着手编制”。并且做到组内互动,上下联动,集众人智慧,重探究过程。

2.研究方法

(1)搜集资料法。在长期的教育管理和教学中,每个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编制”着校本课程,将我们原先积累的,没有成型的校本课程收集起来,进行反思筛选,看哪个能继续用,哪个有编制校本教材的可能。

(2)文献查阅法。教研的过程实际也是学习和完善的过程,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明了校本课程的内涵,掌握相关的研究方法。

(3)合作探究法。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系统的工作,仅凭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也是违背申报课题初衷的。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小组成员应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通过头脑风暴法,去集思广益。

(4)改编新编法。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拓展、筛选、整合、改编,也可以根据需要新编。

四、校本课程研究的突破预期

我校将校本课程的外延大大拓宽了。将面对学生的校本课程当作研究的重中之重,但并没有囿于其中,而是将视角放在三中人上来,“基于三中,立足三中,由三中人去做,由三中人受益”应是本课题研究的特点。终身学习理论告诉人们,一个人必须保持长久的学习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三日不读书,就觉得自己面目可憎”的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说,三中人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通过课题研究逐步形成“三中人人人爱学习,个个爱思考”的新局面。涌现一批观念新、有灵魂、有特长、有智慧、有行动力的骨干群体。

第4篇:校本课程的研究方法范文

——在七个问题与策略中思考  我国基础教育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尤其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每所学校、每位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可以说无论是我国整个教育体制还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都进入了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课改以来,教育理念的巨大变化,课程资源的开发挖掘,教学模式的重新构建,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师生关系的重建,教学评价的多元化,使每个学校和教师都面临新的问题。我们不能回避,必须面对挑战,更不可能等做好一切准备后再进行改革。怎么办呢?立足于校本、立足于生本,群众性的教科研活动是突破改革瓶颈的一条有效途径。   课改为学校教科研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内在需求,教科研成为课改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保证。中小学和各级教研部门的教科研,已成为我国教育研究的重要力量。群众性的教研活动,不仅推动了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也促进教育科学研究的繁荣。这是中国教育的一大特色,在其他国家是很少见的。   目前学校教科研发展的现状来看,无论是认识的程度、研究水平和对教育教学的实际作用,都是不平衡的。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在认识和策略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校教科研的根本在于观念和意识,不在于方法。方法不是不重要,但意识和观念具有先导性。教科研兴校,已成为许许多多中小学的治校纲领,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教科研不只是教育专家和科研工作者的事情,更是广大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素养,也是一个教师成熟度高低的重要标志。教科研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的提倡和要求,但是真正的动力来自于学校,来自于广大教师发展的内在需求。学校教科研对于学校改革发展不是可有可无,也不是装潢门面的花瓶和摆设,是学校文化建设、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凝炼学校特色、全面提高学校品质的重要途径。   2.学校教科研的课题应自下而上,而不是自上而下,应关注校本、关注教师和学生的生活世界。学校教科研的一大特色是具有校本、师本和生本特点。研究课题必须从本校教育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中选题,把日常教育、教学的问题转化为课题。从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中选题,从教师自身工作实践的矛盾和困惑中选题。所谓自下而上,就是关注身边、关注校本,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这也是学校教科研与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科学研究的重要区别。   3.学校教科研应注重内容和过程,而不是注重形式。研究内容也即研究的问题,是解决学校教师和学生教与学中的实际问题,而不是空泛的、不可操作的理论问题。注重过程是指把教科研过程看作教师、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是教学的改革过程,新的教学理念的形成过程。教科研与专家的研究活动不同,专家的研究追求发现普遍性的原理,追求结果的科学性和普遍性。学校教科研是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即使一个研究方案解决不了,也不意味着研究的失败。因为,教师的教科研始终是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研究的。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在研究中得到了提高。   4.学校教科研应做到科学性与人文性并重,要突出人文性。教育科研是科学性、艺术性、人文性的统一,我们的研究必须在一种人文环境中进行。研究的选题、研究过程、结果的推广都应关注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文关怀。要避免把教育科研的科学性等同于纯理论研究,这不是学校教科研的发展方向。也要避免把科学性等同于实验研究,片面强调研究者的价值中立、克服情感和态度的参与。人文性强调关心人的主体性、强调教师的体验、理想、情感、态度渗透在整个研究过程之中。教和学是需要用心、用情来体验的,教科研也是需要用心、用情参与的。人文性还表现在使教科研成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融入学校文化建设之中。   5.注重方法、不唯方法,倡导多元化的研究方法。我们总是对研究方法有误解,过分迷信严格控制的实验方法,强调变量、控制、随机、统计分析等量化方法。任何方法都不是万能的,不能只强调一种方法。   学校教科研更多使用的是质的研究方法和综合研究方法。包括行动研究、反思研究、个案研究、观察研究、深度访谈等等。教师平时的教学日记、教育随笔都是可以运用的方法。   6.学校要处理好龙头课题和局部课题的关系。在开展教科研活动的初期,学校都希望通过一个龙头课题,全面带动学校的教科研工作。什么是龙头课题?并不是大而全、高级别立项的课题。而是解决影响本校教学质量提高的核心问题所形成的课题。这要求校长要有敏锐的问题意识,能够找准影响学校全局的问题,并转化为课题。教师也要结合自己身边的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出课题,逐步形成学校的龙头课题,这样,学校就会有良好的教科研氛围。就目前来讲,与新课改有关的“教师校本培训”、“研究性学习”、“参与式教学”、“综合课程”、“学校发展计划”等都可以成为学校的龙头课题。   7.学校教科研要注重过程、注重参与和经验分享,而不是追求形式、追求立项、追求发表、追求验收和鉴定。有些中小学追求课题立项的级别,追求部级课题,要求教师的数量和级别。结果热热闹闹挂牌、热热闹闹鉴定验收,注重对研究课题的包装,忽视研究过程,使教科研成为装潢门面的花瓶。所谓课题的级别并不对学校的发展产生实质的影响,追求课题级别也助长了教育研究中的不正之风。发表成果、通过鉴定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一环,但也不是学校教科研追求的目标。学校教科研的目的在于应用于本校,在于促进本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学校教科研要重视研究过程的经验分享。教师有深度的积极参与,会产生各自不同的认识和体验,要给每一位教师提供充分表达经验、感受的机会。经验分享是一个互相学习过程,经验分享也是校本培训的最佳途径。   中小学教师广泛参与的学校教科研是我国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色。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为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提出了大量的研究课题,使学校教科研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        

第5篇:校本课程的研究方法范文

【关 键 词】教育科研;校本科研;校本教研;主旨

中图分类号:G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5-0016-02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是教育的宗旨;以科学的态度寻求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方式、方法是教育科研的主旨;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的核心。在新课改理念下教育科研如何服务于教育教学,促进学校全面健康发展就成为我们应该解决的首要问题。

多年来的课题研究使得我们认识到:能够解决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课题才具有真正的研究价值。只有走校本科研之路,才能实现教育科研的主旨。

一、新课程改革对教育科研提出新的研究需求

1. 新课程改革对学校及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为贯彻新课程理念,学校应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注重学校的发展内涵,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实现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的转变,同时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特别要提高引导能力,变传统的主导学生学习为引导学生学习,推动和辅助学生主动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生涯的引路人。

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为教育科研提出了新的研究视角。

2. 课程改革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新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新标准,就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传统的被动式学习为主动探索,独立创新,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研讨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等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实现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转变。

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提出新的研究空间。

3. 解决教与学之间的突出问题成为科研新视角。新课改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教师应怎样转变教育、教学理念,解决习惯了的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与实现新的培养目标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就成为日常教学中应解决的问题。如何把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并寻求解决方式,就为教育科研展现了一个新视角,那就是:如何把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作为校本科研课题进行实验研究。

师生关系中,教师的角色转变与学生学习行为转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新课改理念下校本科研要研究的重点问题。

教师由“课堂的主宰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向人格培育者;从单向传递者转向多向对话交往者;由执行者变为决策者、建构者;由实施者变为开发者;在课堂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学生在课堂中不再是单纯地听、记忆,而是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探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作用。

要完成上述的转变,就要研究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与学之间突出的矛盾问题,实现教育科研的校本科研化、校本教研化,最终实现教育科研的主旨。

二、教育科研与校本科研的融合是提升校本教研的关键

1. 教育科研与校本科研的融合。教育科研与校本科研的融合,即为校本科研与校本教研的融合。

多年来,校本教研一直主导着学校的教学工作,教育科研课题不能很好地与教学结合,使科研与教研成为了平行线,不能调和,课题研究不能成为教学常态,只是按计划实施的教学活动,不能实现科研的主旨。

校本科研,是一线教师从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就教育、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中提炼出的突出问题,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取得研究成果,并直接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从而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以及教师专业化水平的研究活动。校本教研,是以一线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以学校发展与特色建设等实际问题为选题范围,是“以校为本”通过一定研究程序进行的自主自决的行动研究,并将取得的研究成果直接用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的教研活动。由此可见,校本教研是校本科研的基础,校本科研是校本教研的提升。将校本科研落实到校本教研中将是实现教育科研的有效途径。

2. 校本科研与校本教研的融合。学校教育科研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着研究教师少、不能常态化的问题。如果要实现常态化研究,需要参与研究的教师普遍化,同时实验教师要不断地策划、组织、实践,而校本科研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校本科研研究的是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这些具体问题反映在课堂教学中,也反应在完成教育、教学的活动中,如果把校本科研与校本教研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得每一位一线教师都参与其中,就会实现校本科研乃至教育科研的实效性,有利于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将教育科研通过校本科研、校本教研落到实处,也有利于研究成果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3. 立足校本科研,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学科教学研究是校本科研、教育科研的主战场。基层学校教育科研的研究方向是面向课堂,研究如何来建构智慧课堂,建构丰富学生知识、发展学生能力、完善学生人格的课堂。通过这样的课堂来培养学生内在的综合能力素质,培育学生灵性,完善学生个性,开启和丰富学生智慧。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将教育科研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只有从课堂教学入手。使教育科研根植于实践、指导实践、服务于实践,开创教学与科研合一的良好局面。一线教师课题研究的基础是课堂教学,离开了课堂教学,课题研究便成了无本之木。广大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积极开展校本教育科研,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科研水平,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校本科研的方法和途径

1. 选择适合研究的问题,确定研究题目。教师在自己所讲授的课程范围内,针对那些自己感兴趣的适合自己研究特长的并对此有创新设想、研究欲望、可驾驭、有操作性的问题作为要研究的问题,将之提升确定为研究课题。例如,在语文课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所教学生的年龄特点,确定几种课型的作文课授课方法,将之确定为研究题目。

2. 围绕选择的问题,调查研究、确定调查对象。依据确定了的研究题目,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同类问题的研究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确定解决方法,做好相应的实验前测。如,《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的探讨》这一课题。在查阅同类课题研究情况的基础上,对实验的班级学生进行一次作文水平测试,作为实验前测的成绩,有待实验结束后与实验后测成绩相对比,确定实验结果。

3. 大胆创新,寻求策划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在研究解决问题方式、方法的过程中,根据研究的问题而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一定是适合自己教学专长和学生年龄特点、学识基础、前所未有的,具有创新意识和有效性的新方法,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

4. 在日常工作过程实施研究计划。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树立问题意识。对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以及对知识的偏颇理解之处加以记载,在对教学过程回顾梳理、进行教学反思的过程中,找到核心问题,收集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可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其他教师对同类问题的研究现状,寻求理论支撑。同时,依据研究结果制定解决对策,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典型案例为抓手,不断调整教学设计,总结反思,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完善教学。

第6篇:校本课程的研究方法范文

安徽省枞阳县项铺初中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现有学生1300余人,教职工70余人,随着教育投入的逐步加大,学校基本建设和硬件设施有了明显改善,但学校的“软件”水平却难以令人满意,在年复一年的单调枯燥的常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明显增强,教师专业发展处于“停滞”状态,教育教学质量陷入了发展的“高原期”。如何激发教师教学工作的热情,让教师体验教育工作幸福,整体提高师资队伍专业水平,已成为学校工作中首要破解的难题。2011年春,学校开始了破冰之旅,向全体教师发出了“立足岗位、促进学校发展,开展校本小课题研究”的倡议,走上了农村初中开展“校本小课题研究”的自主探索之路。

一、明确开展校本小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首先,开展校本小课题研究是学校实现内涵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符合育名师创名校的学校发展要求

“育名师创名校”已成为当今学校发展的共识,其要义在于学校要通过创建来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其核心是师资队伍建设,名师是教师队伍中的带头人、促进者。从教师的个人发展来看,追求事业的成功,成为行业的佼佼者,成为名师也是教师个人的希望。所以,“育名师创名校”,能达到学校集体与教师个人双赢的理想结果。校本小课题研究就是让教师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这就是我们当前校本小课题研究的主要宗旨。 2.符合新课程改革中的理念更新要求 新课程改革是新时期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但新课程改革多年来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根本原因在于教师教育理念陈旧,教学手段落后,没有落实“关心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纲要》语)的要求,正如俗话所说“穿新鞋走老路”,这种惯性与怪圈必须要打破,如何打破?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学习新的理念、尝试新的做法,走出一条符合当代教育要求、适合校情的新路子。这就是我们校本小课题研究的具体任务。

3.符合学校当前中心工作任务的要求

学校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师是每项教育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是这个根本任务的落实者,所以抓教师整体素质提高是我们学校的一贯主旨。当前我们学校的基本建设已有了一定的水平,学校对软件建设方面有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经费加以保证,也是我们学校发展自身的“软实力”的最佳时期,学校总体工作可以转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上来,学校所有教学人员应该心无旁骛、专心教研,促使自身教学业务水平的提高,学校开展校本小课题研究可以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这是我们开展小课题研究的初衷。 其次,开展校本小课题研究是教师个人有效开展当前工作和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小课题研究更易与日常工作实践结合。有句话说得好:“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校本小课题研究的本意就是立足学校、学生和我们教师的现实情况,选择起点较低、涵盖面较小的工作内容,开展自己的研究,所以这是面对教师自己工作中的问题、发生在学校、学生当中的事件进行的研究,既不增加教师的工作负担,又能增强对本职工作的兴趣。我校开展校本小课题研究的目标是“人人有课题、处处是课题”的全面研究状态,自201 1年春发动了全校教师参与校本小课题研究活动以来,共设立了18个课题,其中学校管理类1个、学生管理类4个、学科教学类13个,都是我校教师自行确立的,大部分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属一线教师的原生态研究;学校提出基本要求:只要是原创的,是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的思考,一般都能够通过,所以教师没有很大的压力,也不需要造假。

2.小课题研究能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既然是课题研究,不论大小,都有一个选题、观察、分析、论证、结论的过程,在过程中要去观察、阅读、思考、梳理、写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眼光会更敏锐、思维会更清晰、观念会变化、方式会创新,量的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质变,教师的专业水平因此会不断提高,也就达到了专业成长的目的。

3.为下一步申报更高一级的课题研究打好基础。校本小课题是在学校内部进行的,层次不高、起点也低,只要教师能以认真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去不断追求精致,以小成积大成,教师的研究层次就会越来越高,自我要求也会越来越严,这也就为下一步申报更高一级的课题研究奠定了人力基础,学校会因此成为教育科研的基地,就会获得上级教研部门的不断支持和帮助,彻底改变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高原平台”状态。

二、探索开展校本小课题研究的实践模式

为搞好校本小课题研究活动,我校在实践层面上作了一些探索,力求建立符合我校实际的操作模式。主要做法如下:

1.全面动员。我校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两个组织,加强领导和指导,以求在参与管理的同时增加教研意识和管理能力,确保活动正常进行;通过不同会议的宣传发动,纳入学校常规管理,要求全员参与。我校现有85人次参加了本次小课题研究活动,基本做到全员参与、涵盖所有学科。

2.拟订方案。制订了两个方案和一个意见,两个方案分别为《项铺初中小课题研究方案(试行)》和《项铺初中“校本小课题研究”活动促进方案》,一个意见是《立足岗位,促进学校发展的小课题研究指导意见》,通过这些方案向广大参与教师明确活动的程序和要求、研究的范围和学校的各种支持形式。

3.专家引领。主要是请进来与走出去,与专家面对面、与成功者面对面的交流,每学期外请教育理论、课题研究实践方面的专家来校作一次报告,每学期组织一次课题组长到开展此类活动较好的学校观摩学习。2011年,两次邀请县教研室教师来我校作指导,参加我校的开题会议,并组织课题组长到安庆十六中进行观摩学习。另外,我校全面开通互联网络,加强了学校网站、图书室和期刊阅览室的建设和开放工作,便于教师阅读文本,能与专家作精神对话,力求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提升教师的研究水平。

4.过程管理。一是做好开题会议,通过典型示范、专家点评指导和培训,营造氛围,了解课题研究的基本流程,全面培训参与教师;二是过程展示,在研究过程中,将一些做得比较好的课题组的阶段性成果加以展示,让各课题组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三是结题验收,根据学校研究方案规定时间要求,收集完善结题材料,送交县教研室审阅,并组织校内学科骨干教师和县教研室教研员一起对已结题的课题进行评审、确定奖项。通过这些环节活动开展,规范整体研究行为,提高参与教师的研究水平;为确保小课题研究落实到位,我校将课题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的范围,加以督促检查。

5.奖励促进。学校制订了《项铺初中“校本小课题研究”活动促进方案》,采用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办法予以促进。在精神鼓励方面,主要是对参加课题研究的人员提供考察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对研究有成果的课题组颁发奖证,纳入到职称晋升和评优的加分范围,并优先支持获奖组申报更高层次的课题;在物质奖励方面,对结题的课题进行分类评奖,并给予一定金额标准的物质奖励,对参与阶段性成果展示的课题组给予一定活动经费的奖励,对在正式教育教学类的刊物上发表的课题研究论文,给予稿酬翻倍的奖励;但所有经费补助都必须是在课题顺利结题之后才能享受。通过这些不同形式的奖励办法,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参与到小课题研究中来,这些奖励使参与研究人员感到了自己研究成果的价值、体验到研究成功的愉悦。

通过这些管理办法,我校目前已有一半以上的课题顺利结题,得到了县教研室认可,也鼓舞了我校课题研究组成员的士气。已结题的课题组,正在积极地申报下一轮的校本小课题和县、市级课题,校本小课题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三、进一步明确开展校本小课题研究的要求

通过对阶段性的校本小课题研究活动的反思,要提高校本小课题的研究质量,必须对参与人员进一步明确相关要求。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要有科学的态度。提高对课题研究的意义认识,端正研究态度,确保其科学性。一是真实,要按照研究的方案去做,用真实的案例和数据来分析论证、结题;二是规范,虽然是小课题研究,但也要规范的操作,如,研究的程序设计、过程中的调查与实验都要符合规范要求;三是精炼,对研究中所取得的材料,要有一个思考与梳理的过程,向外展示有价值的成果,所有的研究成果不应是简单的材料堆砌,而是有自己的思考、加工和提炼的过程。

2.坚持“立足校本”的原则。校本小课题研究是立足于学校现实状况、教与学实际情况,不贪大求洋,力求实效,要对学校发展、学生成长和教师专业成长有利。校本小课题研究的不仅仅是教师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还可以向学校管理方面延伸,如,学校管理、班级管理等方面,这些方面也可以课题的形式加以研究,更好地促进学校管理和班级管理的改革和提高。

3.力求做到小中见大。首先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要求在研究中,以系统的教育思考,确定研究的切入点,这个切入点是教学活动的关注点和关键点,是教育教学思想和方式改变的突破口,要求我们将小课题研究放到大的教育理论和时代背景中去;其次要在小的研究中反映的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教育教学管理的理论依据,在选题之始和在结题论文中能反映出来。要达到小中见大的要求,关键是每一个研究者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校本小课题研究,再次地系统和深入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以理论来指导实践,通过实践中的案例、行动来对理论的实践验证和经验的升华。学、思、行是达到这个要求的有效方法。

4.争取研有所成。有头有尾,有行动就要有收获,在研究之始要认真谋划,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在过程中坚持不懈,不因困难和挫折而半途而废,做课题研究肯定会遇到困难,太容易的事往往没有价值,在结题时要认真打磨研究的结果,对研究成果要不断完善,并积极地向外投稿、参与论文评选活动,力求得到更高层次的认可。

第7篇:校本课程的研究方法范文

一、寻找专业教师研究的抓手——为什么要进行项目课程课例校本教研

职业教育新课程强调教师做研究型的教师,那么,专业教师研究什么对自身的发展最有益,我们认为是专业课堂教学。过去很长时间,学校在专业课堂教学方面的做法是每学期举行一次校内专业课堂教学评比观摩交流活动,虽然也有效果,但对促进专业教师的发展尤其是促进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的发展作用并不明显。如何利用校本教研这种研究方式促进每一个专业教师的发展,从而带动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的发展,我校思考从专业课项目课程课例教学这一主渠道着手,使更多的专业教师能够研究教学、改进教学,以提高专业课教学的效能。

二、确定专业教师研究的思路——怎样进行项目课程课例校本教研

1.梳理做法。

2009年秋季,我校尝试有针对性地在农林专业部召开小范围的课例教学交流活动。先是在2010级听了3位“苗木生产技术”专业教师执教的同一课内容,通过横向比较我们发现,不同的专业教师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产生了不同的教学效果。接着,组织专业部的教师同听王柏根老师执教的《水准仪的使用》技能教学课,听课时,提醒教师注意上课教师的教学策略,听后及时组织相关教师评课,评课要求说出成功之处、不足之处、如何改进。教师们积极参与,畅所欲言,评课持续了很长时间还意犹未尽。接着又组织同年级的朱国良老师做《草坪剪草机的使用与养护》专业课例教学,大家带着研究的眼光关注课堂,关注问题,指出了不少改进方法,执教教师决定再上。这一过程中,执教教师深有感触,写了一些教学日志,农林专业部其他教师也写了不少评课记录、教研案例等,大家觉得收获很大。

当时,恰逢江苏省职教教科研农业教研中心组对农业类骨干教师进行课例研发专题培训,我校课例教学研究的做法和专家的报告竟有很多吻合的地方。这使我们认识到:教师之间需要加强沟通与合作,项目课程课例校本教研就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

2.初步认识。

审视农林专业部教师所进行的项目课程课例校本教研活动,我们发现:专业项目课程课例反映的是教学活动从“设计”到“实施”的过程,主要涉及学习项目中各工作任务的完成。它通常是以完成某一具体工作任务为研究对象,提出对工作任务的解决方案和个人反思,以便对工作任务本身进行改进、优化和提高。这一研发过程将教师们置身于共同的、真实的、具体的专业教学情境之中,面对共同的话题大家有话可说、有问题可谈、也有内容可写,各种有形成果随之产生。这一研究形式把农业专业技能教学和课例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使技能教学和课例研究真正成为教师工作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也促进了农林专业部的专业建设,使之成为专业教师学习交流的阵地、合作互助的集体。当然,这一过程也使专业教师逐步进入专业课例教学研究的状态,且具备项目课程课例研发的意识和方法,使专业学习、实践思考与课例研究成为教师的职业习惯,从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3.积极探索。

2010、2011年,我校农林专业部继续开展项目课程课例教学研究工作。与2009年比较,呈现出以下特点:

(1)更加关注问题

我校农林专业部倡导以问题贯穿项目课程课例教学研究的全过程。此时的农业专业教学课例研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针对技能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各种问题展开的研究,不断地改进完善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问题产生于实践、解决于实践;另一类是针对专业技能教学中具有普遍性的某一个问题,以这个问题贯彻该教学课例研究的始终,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2)更加关注细节

专业教师更多关注的是技能教学中的细节,农林专业部将课堂实录一遍遍播放,让专业教师边看录像边找操作细节,共同分析研讨,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形成大家认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再实践。

(3)关注有形成果的及时整理

以前在有形成果的整理方面,基本上是课例教学研究结束之后,再写出各种形式的有形成果。从2010年开始,农林专业部教师在进行专业课例教学研究的同时,各种有形成果如教学反思、教研案例、教学案例、好课实录、优秀教学课例设计等随即产生。专业部教师每上完一次课,大家就围绕这次课做全面反思、深入研究,各自完成与本次授课有关的各种有形成果,再讲再写。这样的反思更及时、更深刻。

三、提升专业教师研究的质量——完善项目课程课例校本教研的探索

1.发现问题。

历经三年的实践,以项目课程课例为载体的校本教研,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同时,大家也发现在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目前项目课程课例校本教研以专业部为单位进行,具有局限性,并且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势。

第8篇:校本课程的研究方法范文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一)现实基础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全方位的改革,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改革纲要及各学科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许多全新的理念。如何将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真正转化为教师日常的教学行为,是取得本次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同时,这又是一个难点。教师们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碰到了许多的问题和困难,他们最缺乏的就是将理念转化为行为的方法和策略。因此,探索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校本教研活动模式,建立多元开放的教学研究机制,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和紧迫任务。

而目前农村中学,尤其是初级中学在常规教研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

1. 校内常规教研流于形式。

①开课质量仍有待提高。就石湫中学而言,每学期都有自己的教研活动安排,

要求是每人至少一到两节校级公开课。从开展情况看,一些教师把教研活动当作是应付检查,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

从2001~2004年,通过“说、听、评”市级课题2~3年的落实和研究,校内开课的质量有了较大改善,教师素质有了明显加强。但还未达到我校原先设定的目标和要求,比如课题研究层次性、学科特色还不够明显,具有各学科特色的有效教研模式和策略还没有形成。因此,在原有基础上对“说、听、评”课题做进一步研究十分必要,同时提升为省级课题进行研究,更能规范教师的教研行为,更能提高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

②评析不到位。各教研组虽按学校要求让每一位教师开课,但评析时,有的教师三言两语,有的围绕某个知识点大谈特谈,评析不到位或评不到点子上,无形中给上课教师和听课教师造成了时间和精力上的浪费。另外,教研组对教师们的评析意见未能及时归纳总结形成书面材料,反馈给开课教师,不能让开课教师扬长避短。

2.校际教研活动的实效性也有待提高。

自95年南京市倡导“课堂教学年”,狠抓教研活动起至今近10年,10年来,“课堂教学年”活动的开展,尤其是近几年我县狠抓“理论学习与备课年”活动,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研活动的开展起了很大促进作用。但从我校对参加教研活动反馈信息所作的分析看,校际教研的针对性、实效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 当前的教研活动尚未形成经验或模式,其理论缺乏指导性,其实验性

尚欠缺。

目前的常规教研局限于“听”,很少注重于“评”,常常忽略了“说”。同时各校开展常规教研模式不同,要求不一,这样就很难保证各校教研活动同时进步,同步提高。

(二)理论依据

1. 有效教学的需要。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课堂教学的效益。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下列这些内容。

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

有效教学关注课堂教学效益。(模式的目的)

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对每节课自己进行反思或者通过别人帮助反思。(课后评课)

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所谓“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注重说课)

为了构建科学合理的教研活动模式,为了增强全体教师的理论素养,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走科研兴校之路,特提出本研究课题。

2. 校本研究理论的指导。

校本教研即“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着眼于在真实的学校情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推动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是“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的教学研究。

校本教研强调教师即研究者,将教师的日常教学、教学研究、在职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学研究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生活方式;校本教研强调团队精神和同伴互助,为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经验分享、专业会谈和专题研究提供了有效平台,从而为学校培植一种学术探讨与学术批评的文化;校本教研强调校长是学校教研、科研活动的第一责任人,确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致力于教学研究的制度化建设和激励机制的形成,成为校本教研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

为此,我校提出“说、听、评”校本教研实践研究,就是要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一个平台;把对话、交流、互动的机制引入教研。

二、课题的界定

“说、听、评”是学校常规教研内容之一,即“说课、听课、评课”,而我校新课改理念下农村中学“说、听、评”校本教研实践研究,旨在通过“说、听、评”校本教研实践,探索出农村中学校本培训、教研、科研三位一体的研究机制,切实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进一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和学生的发展,构建学习型农村学校。其重点是如何把对话、交流、互动的机制引入教研。

①“说、听、评”教研模式中的“说”指说课。即开课教师将自己的上课意图、教学设计写成说课稿,面对所有听课教师解释和说明。“说课”的过程,是以教师对新课标、对教材的刻苦钻研为基础,以一定的教学理论为依据,并对如何制定教学目标,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如何设计、优化教学过程等进行全面阐述的过程,是一项把教师个人在备课过程中的隐性思维显现化并趋于理性化的教学研究活动。

②“听”指参与者听课、开课者上课。即开课教师要按照自己的说课思路进行有序的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以学习能力为重点的学习素质和以情感为重点的社会素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面对课堂教学情境,有效变化上课思路,调整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目标。听课教师则从学生课堂中的四种状态来评价课堂教学的效果,即学生的情绪状态、思维状态、交往状态、目标达成状态。

③“评”指评课。即参与教研活动的教师根据开课教师的说课内容以及课堂教学情况对该课给予评价,评价时评课教师必须按评课反馈表进行书面评定。其重点是诊断教师课堂教学的问题,制定教师个人的发展目标,满足教师个人的发展需求。

④“说、听、评”模式中三者之间的关系。“说、听、评”教研模式中的“说课”是基础,是为“上课”“听课”服务和准备的,“说课”是为了交代上课的理论依据,交代上课者为什么这样上而不那样上的理由,给听者即评者指明听课的方向。“上课”则是为了体现说课思路,共同发现教学中的个性或共性的问题。“评”是对前两个环节的总结,是教师之间的反思、互动与交流。

由此可见,“说、听、评” 这个循环过程,不只是直线式的低层次的循环过程,而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三、课题研究目标、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促使教师教研行为自主化。通过课题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鼓励个性化教学。教师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被动研究”变为“主动研究”,学校教研氛围日渐浓厚。

2.提高农村中学常规教研实效。以新课程为导向,围绕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开展研究,探索出农村中学校本教研模式,提高常规教研实效,全面提升农村中学教育教学质量。

3.促使教研、科研一体化。我们认为,教研、科研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而服务,为了实现学校、教师、学生三者的最大发展而服务。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出学校教研、科研有效整合的途径。

(二)课题研究内容

1. 校本教研制度的规范化建设。

通过各种有效可行的校本教研方式,帮助教师实现从职初教师、经验教师、专家教师的跨越式发展,学校给予必要的支持以及制度上的激励和保障。我们认为,在校本教研中,制度建设是关键,教师反思是起点,行动研究是途径,教师发展是根本,共同发展是目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要完善“说、听、评”的评价体系等系列制度文档,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规范化建设。

2.继续研究和完善“说、听、评”常规教研操作模式。

通过继续研究和完善“说、听、评”常规教研操作模式,使常规教研规范

化、标准化、科学化。

“说课”的具体标准或内容如下:

(一)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1)本课内容在教材、新课标中的地位(2)本课知识点与前后知识点的联系(3)对教材的处理

(二)目标的设定。(1)目标的科学性(2)目标的分类、分层(3)重点、难点确立及依据

(三)教法选择。(1)教学结构及教学基本思路(2)重、难点突破方法(3)导入和过渡的设计(4)教学辅助手段的使用(5)学科教育学心理学基础

(四)学法指导。(1)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2)学生学习新知的障碍(3)学生掌握本课知识应采用的学习方法

(五)作业设计。(1)作业设计目标(2)难易梯度和针对性

“上课”具体标准或内容如下:

(一)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明确、全面(2)教学目标具有可达成性

(二)教学内容。(1)贯彻说课思路(2)按新课标、考纲要求处理教材(3)学科导向科学、准确(4)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三)教学方法。(1)方法选择符合学生实际,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2)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对学生反馈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方法得当(3)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4)容量得当、难易适度、重点突出

(四)教学功底。(1)教学结构安排合理、严谨(2)语言准确、规范

(3)能够驾御课堂

(五)教学效果。(1)双基训练有效、得到巩固(2)学生思维活跃、认知到位

“评课”的具体标准或内容如下:

(一)学科导向

(二)教学结构的设计

(三)教学目标达成过程

(四)知识点传授方法和技巧

(五)学法指导及学生参与

(六)教辅手段的运用

(七)作业设计

(八)教学效果

3.形成常规教研和课题研究于一体的教师发展模式。

通过本课题研究,建立校本教研平台,促进和改革常规教研工作,改革传统的教师培训和学习方式,提供更多层面上的教学支援、同伴互助、师生研讨和专业引领,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需求,帮助教师更新观念、自我反省和自主学习,主动追求进步。利用结对帮扶、案例剖析和问题会诊等,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积极作用,促进同伴互助。为教师搭建课案设计展示平台、教研交流平台和教学反思交流平台,培植一支教学能力强、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通过课题研究的深入持久开展,带动校本教研规范有序的发展。建立教师发展学校,利用各种主题活动和教师培训,建设高素养的教师队伍。把常规教研与课题研究结合起来,形成多元化、立体的、相济并蓄的校本教研体系,把学校的各种教学研究机构建设为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习型组织,从而促进教师能力发展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4.探讨有效的新型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

以“课题促进研究,评价促进教学”为指导,通过开展有效的教学研究实验,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从而形成学校的特色、教师的特色,发展学生特长。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理念下,改变“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走出课

堂、走向生活,让学生在欢快中学习;改变单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问题情境,获得充分的过程体验;改变“以教材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扩展学习资源,拓宽学生能力发展的空间。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帮助教师改变教学观念,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变被动学习为探究学习,变个体学习为合作学习。

5. 探讨新课改理念下各学科教研实践模式。

以“说、听、评”课题研究为载体,以解决教与学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常规教研和课题研究相结合,促使教师、学生、研究人员及其他人员多方合作参与,有效构建具有各学科特色的教研实践模式。建立教案、学案、教学实录、教学故事、教学叙事、教学反思和教学设计等,形成以案例为载体的教师研讨和教师学习活动。探讨学科整体发展的课堂应用模式。确立专题研究项目和备课组子课题;

五、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组在实施过程中,主要以调查法为主,辅之以观察法、经验总结法,

对“说、听、评”教研活动进行研究。

(一)、调查法:调查法将作为本课题组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在实施过程中将通过教师访谈、学生座谈、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师生对“说、听、评”常规教研活动的意见与感受,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

(二)、观察法:即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各课题组成员仔细观察参与活动的教师对“说、听、评”活动的投入程度,(如表情、热情等)并深入课堂听课,进一步观察学生活动状态、教师教学实践,以此来分析每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和把握“说、听、评”教研活动的实效,以便及时找出利弊、优劣,进而加以改进、完善。

(三)、经验总结法:本课题组要求每位教师对自己参与“说、听、评”活动写出自己的体会、提出意见,各教研组要在学期末进行总结,在下学期写出符合本教研组实际的“说、听、评”标准,在总结、归纳、分析教师个人、教研组及其它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提出更加贴近我校实际的“说、听、评”标准。

六、课题研究过程

(一)、课题的立项、申报阶段:

1、2004、7~9月,为课题立项、准备阶段。

2、2004、9~11月,为课题申报阶段。

在立项材料准备就绪之后,由教导处写出课题立项申请,报县教科室审批,教导处再根据县教科室审批意见修改立项报告,完善之后上报市教科所申请为省级课题。

(二)、课题的研究计划为2年,(2004、12~2006、12)具体步骤如下:

1、2004、12~2005、2为课题校内试验、求证阶段。步骤为:

①、2004、12,学习和认识阶段。

教导处组织教师对市级课题“说、听、评”的有关成果和理论进行学习,同时学习省级课题立项申请,领会其中的要义和操作要求。

②、2005、1~2,选科试验阶段。

在部分学科如数学、语文学科中按照新的评价标准进行试验,在可行的前提下,再组织其他教研组按新的“说、听、评”研讨标准和评价表进行实践。

③、2005、1~2,分析、求证、总结阶段。

在经过各组试验和实践之后,教导处根据各教研组提供的材料和反馈意见,对“说、听、评”课题的立项申请中的有关内容,特别是对三个环节的研讨标准和评价表做进一步的分析、求证,在修改后再制定出比较科学的“说、听、评”三个环节的研讨标准和评价表。

2、2005、3~2006、3,为课题完善、校内推广阶段。具体步骤为:

①、2005、3~4,专家指导阶段。

一是学校按照“说、听、评”三个环节的程序开公开课演示,让县教研室领导观摩、评点;二是邀请教科室领导对“说、听、评”三个环节的研讨标准和评价表进行审核。

②、2005、3~6,对外开放演示阶段。

部分教研组按“说、听、评”模式承担县级教研活动,向兄弟学校展

示“说、听、评”三环一体的教研模式,征求兄弟学校的看法和意见,以进一步完善“说、听、评”三个环节的研讨标准和评价表。

③、2005、3~6,校内赛课阶段。

为了进一步演练“说、听、评”三环一体教研模式,主要学科按“说、听、评”模式在校内开课,同时赛课一节,以便达到熟练掌握“说、听、评”三个环节的研讨标准和评价表。

④、2005、3~6,深化阶段。

各教研组在开展“说、听、评”教研模式的基础上,酝酿本组“说、听、评”的标准,特别是对课堂教学评价表进行细化。

3、2005、9~2006、3为课题总结、提高阶段。具体步骤为;

①、2005、7~8,总结、提高阶段。

各教研组拟出本组“说、听、评”活动的新标准试行稿,按试行稿组织教研活动。

②、2005、10~2006、1,新标准实施阶段。

各组按新标准组织实施。

③、2006、1~3,阶段性成果总结阶段。

学校对“说、听、评”模式进一步总结、完善,形成相关的课题研究成果材料。

4、2006、4~2006、12,为课题结题、推广阶段。

①、2006、4~6,教师自行总结阶段。

全体教师结合自身体会,写成有关理论文章。

②、2006、7~10,准备结题阶段。

教导处准备结题材料,提供课题成果。

③、2006、11~12,结题阶段。

学校写成结题报告、材料自查,搞好结题工作,迎接市、县教科室结题。

七、课题研究对象

承担课题研究任务的是石湫中学所有任课教师。

八、课题研究成果显示

(一)形成更规范的、具有各学科特点的“说、听、评”校本教研实践模式。

(二)建立可行的、具有各学科特点的农村中学“说、听、评”三环一体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三)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强化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①、提高教师理论素养。②、产出校内名师。③、提高市县校级公开课质量。

2、教师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3、力求学生在各类竞赛屡获佳绩。

(四)、提供典型课例。

(五)、形成可推广的课题结题报告或研究性报告。

九、课题研究条件

1、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与肯定

本课题在先期的两、三实践中得到了市教科所、县教科室、县教研室领导的肯定,通过市级课题结题给予该课题以极高的评价,认为该课题踏踏实实,是一个关注校本、关注过程的切实可行的课题。同时表示给予该课题大力宣传和智力支持。

2、学校领导高度重视

本课题在通过市级课题结题后,学校领导对该课题今后的转型、发展、深化十分关注,要求教导处总结经验,拟定立项申请,申报省级课题,进一步深化课题,巩固课题已取得的研究成果,扩大课题的影响力,使课题真正被推广。

3、基础厚实、经验丰富

本课题经过2~3年的研究全校上下对“说、听、评”的操作程序和标准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理解和研究,课题组成员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对课题今后的发展方向,对课题目前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在这个基础对课题做进一步研究是非常切合实际的。

4、课题组成员素质强。

本课题研究成员13人,就年龄而言,平均35岁左右,精力旺盛,吃苦耐劳,爱岗敬业,是学校的青年骨干教师;就业务而言,都是师范院校毕业,专业理论比较强,本科率达50%以上,其余的正在函授本科或自学本科,是学校的教研组长或分管领导,具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其中1人是县学科带头人,多人被评为县先进教育工作者。

十、课题研究的经费投入

学校拟投入1万元用于课题研究,大致用途如下:

1、形成理性材料及资料汇编约1000元。

2、课题组研究经费约5000元。

3、对教研组及教师个人研究成果奖2000元。

4、有关资料的编写、印刷、装订费用约1500元。

5、其他费用约500元。

附:课题研究成员

组 长:洪福

副组长:赵 文 陈欣耘 张志君

成 员:虞海青 王小国 俞同良 周跃宝 端义进

刘春香 张东华 江克文 孙招凯

石湫中学《新课改理念下农村中学“说、听、评”校本教研实践研究》课题组

第9篇:校本课程的研究方法范文

英国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曾说:“没有语文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开发。”相反,没有课程开发也就没有语文教师的发展。三级课程政策对大多数教师来说,“挑战”的成分多于“机遇”的成分,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才能迎接挑战。所谓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教育计划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以改进课程功能的总称。课程开发能力是指一种将学习者的经验内容的总体从整体的角度去改善的专门特性。课程开发能力不仅包括具体的课程开发,也包括注重平衡性的教育课程的全体和各学校自身的语文教师团体的专业力量。“语文教师开发课程思维方式是指语文教师自身所拥有并运用于课程活动中 ,直接影响课程活动的实施、决定课程活动成效的能动力量。”

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开发校本课程思维方式是指语文教师自身所拥有且在校本课程开发活动中具体表现出来的理解、选择、规划、编制、整合、实施和评价校本课程的所有思维方式的统称。

二、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语文教师课程思维方式的现状

1.语文教师的校本课程思维意识与课程观念较弱。

“对大多数语文教师而言,在语文教师职前教育中所学习的是无课程的教育学,语文教师缺乏课程开发的知识技能。”校本课程开发中,语文教师专业的发展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具有课程开发的主体意识,摈弃陈旧的课程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开发出高水平、高质量的校本课程。因此,“课程的变革,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仅是变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而且也是变革人” 。但是目前,许多学校仍将学生的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作为工作的中心。校本课程在这些学校流于形式,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改变。

2.语文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思维意识缺乏。

长期以来,中小学基本上沿用一个教学计划、一套教学大纲和一套教材的方法,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长期的计划体制也使校长和语文教师完全执行指令性的课程计划。多数语文教师开发课程资源只是为“开发”而“开发”,是对现行学科和教材的翻版和补充,于是出现了不是按学生兴趣特长而开设、而是按语文教师“特长”开设的校本课程。教材编写往往是“师自为本”,学生没兴趣也只能被迫学习。

3.传统教学文化导致语文教师对校本课程的适应转型较慢。

我们将学校改革简单视为教材、教法、评价等方面改革的机械拼凑,没有上升到学校文化的高度予以必要的整合,结果使改革事倍功半。美国学者富兰(M.Funna)说过:“如果欠缺一个支援性的学校文化,课程改革无望。而学校文化转变是一件长久而棘手的事情。”课程改革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的变革,是学校新文化与旧文化之间的冲突与磨合的过程。只有学校新文化的建构,才能使校本课程开发不流于形式,才能使校本课程融入国家、地方课程的体系,成为一个和谐不可分割的整体。校本课程的成功实施,需要新的学校文化与之相适应,这种新文化的特征应该是注重创新、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亲近自然、尊重差异、多元民主、合作参与。

三、提升语文教师开发校本课程思维方式的对策

1.提高课程意识。

语文教师观念的转变,是提高语文教师开发校本课程思维方式的前提。而我国语文教师多数只有教学意识,缺乏课程意识。“课程意识是语文教师的一种基本专业意识,是语文教师对课程系统的基本认识,对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反映。”包含有:主体意识、生成意识、资源意识。明确的课程意识支配着语文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方式、教育角色以及语文教师在教育中的存在方式与生活方式。

2.开展教育行动研究。

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理念是:语文教师即研究者,语文教师只有边实践边研究,才能提高自身科研能力,有效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语文教师进行的研究与学者和科学家的研究不同,语文教师的研究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语文教师既是研究的主体又是研究的客体。所以,行动研究是语文教师的主要研究类型。行动研究是二战后兴起的一种研究方法,它的基本特点是:行动研究者是语文教师本人;行动研究的目的是改进语文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语文教师在自己的语文教师实践中进行研究。教育行动研究是提高语文教师开发校本课程思维方式的重要途径,能有效解决教育中理论脱离实践的问题,将二者结合起来。

3.丰富校园文化底蕴。

学校文化指学校中的主体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面貌、制度规范和精神气氛等,其核心是学校在长期办学中所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仅靠语文教师转变观念、加强相应知识结构的改变,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只有建立民主、开放的学校文化,才能极大地促进语文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热情,语文教师的创造性也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4.完善评价机制。

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语文教师的评价是一个对其自身开发的评价与质量监控的过程,它不应该仅仅是总结性的,更应是一种形成性、发展性的评价。正如斯塔弗尔比姆(D.L.Stufflebeam)所说,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为了改进”。“评价是一种划定、获取和提供叙述性和判断性信息的过程。这些信息涉及研究对象的目标、设计、实施和影响的价值及优缺点,以便指导如何决策,满足教学效能核定的需要,并增加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参考资料:

1.朱超华《新课程视角下教师课程能力的缺失与重建》,《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6期。

2.崔允部、沈兰《校本课程:辩护与批判》,《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第11期。

3.张永谊《校本课程开发的困惑与思考》,《教学与管理》2000年第6期。

4.张立昌《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学校文化适应性及其改造的目标》,《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第4期。

5.靳玉乐《校本课程的实施:经验、问题与对策》,《教育研究》2001年第9期。

6.郭元祥《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生成》,《教育研究》200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