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制造企业发展规划范文

制造企业发展规划精选(九篇)

制造企业发展规划

第1篇:制造企业发展规划范文

职业生涯管理是近几十年来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新学科,是当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崭新发展方向。根据美国组织行为专家道格拉斯了霍尔的观念,所谓职业生涯管理,是指组织开展和提供的用于帮助和促进组织内正在从事某类职业活动的员工职业发展目标的行为过程,包括职业生涯设计、规划、开发、评估、反馈和修正等一系列综合性的活动与过程。

一、国有企业建立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软硬件建设逐步发展和提高,国有企业的吸引力逐年增加。根据智联招聘的2013年2013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报告显示,应届生对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热衷程度明显高于民营企业。但是,国有企业仍然存在高素质人才辞职或“跳槽”现象。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五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级,低一级的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高级需要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研究发现,通过建立国有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提高员工满意度,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降低员工离职率。

对企业来说,为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满足职工发展需要,可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企业通过设计科学、规范、系统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鼓励员工将个人目标与企业发展紧密联系,并尽可能为员工发展提供机会,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对员工来说,通过建立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保持一致,实现企业与员工共赢。员工通过自身职业生涯规划,了解企业未来发展对员工素质的需求,不断提高个人职业技能水平,从而推动企业整体人力资源水平的提升。

二、国有企业建立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职业生涯管理进入中国时间较短,许多国有企业对职业生涯规划观念淡薄。目前,国有企业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发展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国有企业对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仍处在起步阶段。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对员工个人发展不重视,片面强调个人要无条件服从组织需要和安排;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但是,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对国有企业仍是新课题,与国际先进企业相比, 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仍有很多不足,

2.员工职业生涯发展通道单一。由于许多国有企业前身为国家机关,导致员工习惯于用行政级别来衡量职业是否成功,忽视了科研、技术等人才的培养。而在实际工作中,领导职数呈金字塔状,越往上职数越少,从而造成许多高素质人才无法合理安置,增加离职率。

3.企业需求与员工发展缺乏统一规划。目前,国有企业发展战略大都由高级管理者制定,普通员工受职权和渠道限制,难以及时、全面的了解企业发展目标及对员工未来发展需求。因此,员工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仅从个人角度出发,导致企业需求与员工发展不匹配。

三、国有企业建立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当前,国有企业在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新优势等重大任务中,发挥着骨干中坚作用。然而现代企业发展的关键就是人才,如何用人、育人、留人成为国有企业发展成败的关键,而职业生涯管理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国有企业建立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达成企业与员工共赢局面,成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1.建立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通过建立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营造“以人为本”的理念,并为员工成长创造条件和通道,增强员工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实现员工与企业“荣辱与共”。

2.建立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通过建立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让员工明确自身职业发展目标,有的放矢的制定职业发展计划,并提供合适的发展空间成长通道,使员工对企业产生信任,鼓励员工主动承担责任,增强员工的奉献精神和敬业意识。

3.建立职业生涯规划实现企业与员工“共赢”局面。通过建立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使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相互合作,帮助企业构建内部人才通道,提高个人业绩,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四、国有企业建立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途径

国有企业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认真做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建设工作。

1.充分了解员工职业现状。国有企业应当帮助员工进行准确的自我评价,运用职业锚、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MBTI等多种手段全方位和深层次的分析,掌握员工的特性,并根据员工自身的职业倾向设计相应的职业发展方向。

2.确定员工职业发展目标。一方面,企业要加强发展目标方面的宣贯,让员工更好的了解企业发展方向和需求,并拓宽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另一方面,企业与员工运用SWOT分析、五“what”法、CASVE循环等方法共同确定员工职业发展目标。

3.制定员工职业发展规划。根据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员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个人有着不同的职业需求,因此,国有企业应针对不同的年龄段的员工制定适宜的职业生涯规划。另外,应建立职业生涯规划“制定-沟通-反馈-修正-完善”的螺旋成长模式,企业和员工根据组织需要和环境变化,不断调整职业发展目标和计划,从而增大员工实现个人职业目标的可能性。

4.建立完善的配套体系。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一项,需要其他模块的密切配合:一是要加强培训,使职业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将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与员工个人展愿望相结合;二是要做好人才需求分析,根据组织发展对现有人员进行盘点和未来需求做出预测,明确职业规划方向;三是要发挥薪酬激励作用,根据员工能力提升水平及时调整薪酬水平和发展计划。

国有企业通过构建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一方面,明确了个人发展途径,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有助于保持员工的稳定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企业需要和员工个人发展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盘活了企业现有人力资源,为未来国有企业更好的发展发展培养和储备了各类人才,使具有不同能力、不同特点的员工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成长通道,最终促使国有企业稳定、健康和持续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加里·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第2篇:制造企业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 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期;人力资源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 05. 077

[中图分类号] F272.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05- 0160- 02

实践证明,善于培养使用或引进人才的企业往往是思维活跃、创新发展的成功企业。我公司是一个典型的传统煤机制造企业,在其发展壮大、转型升级时期,面对当前煤炭行业宏观经济下行、结构调整与转型发展目标的双重压力,如何吸引、培养和留住企业发展所需人才,建立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与产业格局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建设体系,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是传统制造企业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维继生存和寻求发展的重大课题。

1 传统制造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弊病

传统制造企业在人才管理、队伍建设上存在固步自封、制度僵化等弊病。主要表现如下:

(1)传统制造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定位不准。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主要在后台,以后勤服务为主。由于其对企业发展战略的认识不足,传统制造企业的人才需求渠道,基本是被动地根据企业各部门的人才需求 “由下而上”地选拔人才,而非主动地依据战略发展需要“由上而下”选拔人才,造成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与企业的发展方向、发展战略不“合拍”,无法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提供人才保障。

(2)管理体制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传统制造企业大多是老国企改制的,其管理体制还具有计划经济的特殊性,没有形成有效的淘汰机制,人才一旦评聘、任用存在“终身制”的问题,能上不能下,缺乏活力,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才队伍的建设。

(3)传统制造企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一方面,不能形成梯队人才培养机制,如出现缺口以求应急的“拔苗助长”低层次人才问题;另一方面,人才培养过于追求“短、平、快”,企业内各部门的人才培养大多以提高部门当前的工作效能为目标,期望在其任期内将本部门业务做到最好,“催生”出一批“急需”的“实用型”人才,限制了优秀人才成长。当企业的发展重心或产业需要进行重大变动时,缺乏能胜任这一改变的人才。

(4)技术人才的等级评定存在熬年头及重视文凭而非水平的现象。即资历考核较多而对能力的考核较少,科学合理的人才能力评价标准体系不健全。

2 转型期传统制造企业面临的问题

当传统制造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就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个转型期,从一个普通的企业转化为集团企业,规模与业务的快速扩张,无论是技术还是管理人才,企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加大。从宏观上看,企业实行战略转型,就是要全方位地改变企业传统的经营思路和管理方式,不断提高员工市场竞争应变能力和敏锐性。而传统制造企业无法妥善解决企业对各类人才的职业化要求与其个人职业化发展的切身利益,二者的矛盾,势必影响一部分优秀而关键的技术管理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因此,传统制造企业怎样推进企业员工的职业化进程,提高其综合素质,为企业持续提供转型人才推进企业的转型,是传统制造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

3 加强企业转型期人才队伍建设的构想

3.1 围绕企业的发展战略,实现企业发展和个人成功的双重目标

从企业层面,要紧密围绕企业发展战略,有预见性地持续培养、选拔人才,增强并提高人才培养的目标性和效率。人尽其才,鼓励人才勇担重任、合理流动,取得最大的个人成功,制定持续的人才培养和选拔制度;从个人层面,确立清晰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体现。

3.2 明确发展目标

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制定合理完善、充满活力的人才梯队培养体系,准确规划企业的人才需求,持续提供人才队伍结构趋于合理、与企业发展战略更趋协调的人力资源。优化人才队伍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专业层次、人才分布,在人才引进、培养、选拔、评价方面,建立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制度,改善人才培养环境,发掘现有人才的潜力。

3.3 制定人才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原则

切合企业发展战略,制定前瞻性强的人力资源战略。制定人力资源建设评估和修订的“触发”机制,定期或在企业战略发生重大变化时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规划和目标,注重人才标准建设。

3.4 传统制造企业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对策

3.4.1 完善人才管理体制机制

(1)重新定位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从后台走到前台,由后勤保障为主转变为“依据企业发展战略进行人力资源预见性规划、培养、监督”并重,使人力资源建设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轴心之一。实施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和人才数据库建设,实现人才需求预测、目标分解、量化考核,完善竞争上岗与理性退出机制,适应企业结构调整、业务拓展和市场变化。

(2)“自上而下”制订人才培养目标,“自下而上”确立人才培养计划。以企业的人才需求计划和人力资源战略为指导,结合本部门工作性质和人才培养周期制订适用于本部门的人才培养、引进计划,使人才培养计划与企业发展战略“合拍”。

3.4.2 完善人才培养开发机制

(1)建立企业的人力资源模型,确定满足企业发展战略所需的人才类型、数量、分布等情况:①开展企业人才现状调查,包括高技能人才队伍在数量、结构、分布、质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高技能人才短缺原因;②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及调查情况,建立企业人才需求模型,明确企业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的人才培养目标。人力资源需求模型可分为研发团队模型、管理团队模型等,各团队既相互独立又互补;③制订人才需求目标和总体培养计划;④制定统一的管理办法和监督机制,量化人才培养考核指标,实施部门负责制;⑤各部门细化人才培养计划并实施。

(2)制定评估标准,重视新入职人员的培养、把关,减少因非能力原因而造成的人员流失及绩效损失。试用期间,建立其对企业(领导、同事、文化)的信任和信心,重点评价适应力、协作能力、敬业精神,转正时关键评价专业能力、学习能力、韧劲,迅速发挥其作用。

(3)结合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方向,有计划、按程序地选拔培养工作积极主动、创新意识强、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逐步形成人才梯队,逐步完善内部造血机制。

3.4.3 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及选拔任用机制

建立以岗位任职要求为基础,以德、能、勤、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选拔机制。使岗位配置、培训教育、薪酬待遇、绩效管理流程化、规范化。

3.4.4 完善人才管理监督及激励保障机制

第3篇:制造企业发展规划范文

    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战略同业务开展实践规划包含良好的协同一致性,也就是说制造业信息化建设是为实现战略目标而广泛服务的。为科学进行制造业信息化建设规划,我们应明确相关企业的实际发展战略与目标,各个部门基于总体目标需要完成的重点工作等。我们可以从资源共享、科学管理、提升工作效率、推进国际化市场竞争等层面展开深入分析。

    科学化管理主要应借助ERP核心系统,将开展的各项业务所应用的系统软件数据进行有效集成,并通过各项数据的分析挖掘,为制造企业决策管理层清晰提供运行经济状况、生产运营状态、各类财、人、物资源的历史信息与实时状态,进而对企业的整体运作实现监控。同时我们可通过再处理各项经营、管理、生产的重要基础信息,为制造业决策层、管理层领导创造有效的决策辅助信息,提升智能化系统综合水平,令其成为重要的制造业科学经营辅助手段,保障各项管理经营目标的良好实现。为实现资源共享,我们可借助条形码、监控系统技术、一卡通体系令企业各类资源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进而有效集成各类人员、物资、资金与信息重要资源,令其处于可控、共享的优质状态。为提升工作效率,我们可借助信息化互联网络系统、视频会议技术、自动化办公软件,令企业员工与部门、内部与外部、生产一线与管理层的信息资源与数据实现全面的共享与交换,针对制造业实际生产现场,我们则可借助设备互联等信息化手段技术令部分生产主体过程实现自动化统计分析,进而有效提升工作生产实践效率。为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赢取主动,制造业企业应广泛应用发展电子商务、互联网络技术,令国内外采购、营销目标科学实现,扩充企业经营生产活动至海外市场,进而良好的参与国际化市场的良性竞争。

    2、制造业信息工程模型规划

    2.1信息工程科学理论

    制造业信息化发展规划是一项系统庞大的工程,实践中应科学基于信息理论知识,因此,信息工程学科原理尤为重要。该理论为制造企业创建了科学数据模型、企业模型与过程模型,相比于传统工程系统软件,信息工程涉及范围更加广泛,综合了多学科技术。本文基于信息工程学科理论探讨了制造业实施信息化发展规划的科学数据与业务模型,明确了应用与数据系统的实际分布,对企业优质信息资源进行了统一的利用开发。

    2.2制造业信息化框架体系

    系统功能体系架构即各类系统功能的整体,其是信息化系统在制造业经营生产中各个层次领域发挥的功能。信息体系架构则主要由各个信息子系统构成。基于应用与数据的分离,该体系架构还可划分为资源架构、应用架构等。应用系统即利用各类信息资源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其对制造企业应用体系所有基本框架进行了描述,主体由应用系统及其相应关系构成。信息资源体系架构核心为数据建模,主要通过设计数据库与建模对各类信息资源实施有效维护与组织,并为各类应用体系供给良好的需求资源信息。基础信息设施架构影响着制造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及信息应用能力,其由软件、硬件与网络体系构成,硬件涵盖各类网络、计算机设备与通信设备、自动化办公设备与生产设备等。制造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划中硬件是物质基础,同时也是主要的企业有形信息化投入,软件则涵盖各类系统专业的应用工具以及各类面向企业应用的综合信息系统。

    2.3制造业信息工程规划内容

    制造业实施信息工程规划的具体内容包括应用系统信息联系、功能关系等事项,具体涉及到信息化管理、生产、办公、集成化控制、基础硬件建设等。信息化生产过程涵盖计算机技术辅助工程、设计系统、制造系统以及柔性系统等。通过上述方式可令制造业生产过程由分析设计直至生产、工艺、仓储等环节实现自动化、流程化及现代化。信息化管理涵盖条形码系统、资源计划与一卡通系统等,由提升制造企业管理层面出发,实现准确、透明与及时的操作,并促进资金流、物流、人力资源与信息流的可视化、协作化实践管理,令企业发展上升到高效有序的综合管理高度。信息化办公涵盖视频会议、办公自动化、监控及IP通话,该类手段技术可促进内外企业的高效联系并全面提升生产工作效率。集成化管理体系由内部主页与数据中心系统组成,为中高层企业管理人员提供了汇集数据平台,并为决策层的准确、快速、理性调整制定经营政策方针提供了一手信息数据支持。基础硬件建设涵盖网络安全、网络基础、互联网体系、配置软硬件等内容,是实现综合管理目标必备的系统平台。

    3、制造业信息化规划中信息工程应用实践

    基于制造业现有信息化建设水平及技术状况,我们就信息工程应用实践做进一步探讨。首先由内外企业层面对实施信息化规划条件展开分析。企业整体则应具备管理的先进意识,逐步提升投入资金力度。同时外部企业条件层面,其硬件软件资源技术条件逐步成熟,应用互联网络信息工程广泛深入,相关国家政府单位应更加注重对各类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发展建设的政策与资金支持。笔者结合制造企业实践发展规划战略及信息化模型,创建了信息工程体系模型,涵盖硬件扩展层、基础层、应用核心软件层、辅助管理软件与他类应用层等。依据企业信息化发展建设规模我们应用分阶段逐步实施模型方式,可促进自动化办公,全面提升企业工作效率。基于第一阶段ERP体系的成功实施,科学结合管理企业流程重组与制度完善,令其竞争能力与应变能力良好提升,并科学实现上下游供应链部门与企业数据的良好共享,令业务人员对相关数据的获取准确性、效率性与及时性显着强化,促进生产现场各项事务的信息化,大大提升了作业生产效率及生产产品综合管理水平。

第4篇:制造企业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小企业;规划原则;指标控制;实施

1 研究背景

1.1规划重点处理好两大关系:

(1)与相关规划的关系,包括优化落实上位规划、协调同位规划两方面;

(2)与周边地区关系,包括与新城以及老城区的生产与生活关系,与生态廊道的关系两方面。

1.2重点解决的两大问题

规划重点解决两大问题:(1)综合交通和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包括综合交通和物流支撑体系、市政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公共服务设施支撑体系;(2)控规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提出具体的控制方法和措施。

(1)综合交通和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包括综合交通和物流支撑体系、市政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公共服务设施支撑体系等内容。

综合交通和物流支撑体系:研究对外交通、道路交通系统、货运交通系统、公共交通运输系统等,确保综合交通和物流支撑。

市政基础设施支撑体系:规划对水、电、气等能源供给体系的供给能力与规划区未来产业发展规模进行比较研究。

公共服务设施支撑体系: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对规划区公共服务设施支撑体系进行研究,硬件方面包含产业配套服务系统,软件方面指信息化平台建设。

(2)控规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根据集聚区的特点,提出结构控制、要素控制和开发控制的分层控制思路,引入虚线引导体系,使规划更具可操作性,细化集聚区工业用地控制指标,加强针对性。

分层控制:有效实施和管控规划区的建设。工业项目建设中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因素,为了保证规划的有效实施,提出兼顾弹性与刚性的分层控制方式,即:“结构控制”――控制园区结构性的路网骨架和空间系统;“要素控制”――落实重要项目和大型基础设施;“开发控制”――对典型开发地块提出详细的地块划分模式和控制指标要求。通过分层控制,有效指导规划区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建设与开发。

引入虚线引导体系:针对中小型企业项目不确定性,引入道路红线、用地红线等虚线引导系统,采用示意性路网、弹性布局等措施,“刚性控制+弹性引导”有机结合,使规划更具可操作性。

细化工业用地控制指标――容积率采用上下限控制、增加工业用地建筑系数下限控制指标,加强针对性。

2 规划原则、目标

1.1规划原则

遵循上位规划确定的发展定位、规划结构、用地布局和道路系统,进行深化、细化,提出符合中小企业规模的用地功能、构建支持保障体系、布局体现土地价值、按照规范要求编制和引入弹性控制体系等五大规划原则。

(1) 符合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产业用地功能――针对性。用地布局必须契合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的产业对用地位置和规模的要求。

(2)构建支撑保障体系――科学性。在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支撑保障系统,为规划区的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和安全保障,包括港口支撑体系、综合交通和物流支撑体系、市政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公共服务设施支撑体系、综合防灾保障体系和应急救援保障体系,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

(3)布局体现土地价值――实效性。分析论证开发条件,结合区域产业发展态势和基础设施空间布局,最大程度挖掘用地的潜力,使土地价值最大化,体现市场的实效性。

(4)按照规范要求编制――规范性。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和政府相关条例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编制本次规划。

(5)引入弹性控制体系――可操作性。针对园区远期中小企业项目的不确定性,引入弹性控制系统,采用弹性路网、弹性布局等措施,“刚性控制+弹性引导”有机结合,对下位规划提出了可操作性的指导。

1.2规划目标

依据本区域总体规划发展目标,在对产业选择与布局、支持保障体系等研究的基础上科学规划,通过规范化、可操作性强的规划,确定规划区规划目标为:建设安全、先进、配套完善的中小型企业集聚中心;成为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增长极。

3 地块划分、指标控制

针对集聚区产业特点,结合产业布局、功能分区、道路及用地权属对地块进行划分、编码,考虑远期引进中型项目的可能性和项目规模的不确定性,引入弹性控制体系,通过弹性划分地块、划定弹性道路、引入建筑系数控制和容积率上下限控制,使规划控制更具弹性和可操作性。

4 在实施管理中的应用

4.1优化发展环境,营造良好氛围。把中小企业发展放在发展的突出位置,加强宣传力度,及时总结典型,推广经验,表彰奖励贡献大的中小企业,营造重视、关心、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有关职能部门抓住市里支持企业搞活、产业发展、人才引进等政策机遇,把工作作风切实转到制定规划、政策引导、维护市场秩序、提供公共服务上来,为中小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端人才的居住证办理、子女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提供便利。并以“集中、精简、高效、优质”的服务标准,缩短业务流程,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

4.2搭建技术平台,鼓励企业创新。以项目为载体,运用科技投入、搭建平台、奖励优惠、资金匹配、加强服务等政策措施,鼓励中小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为中小企业的新产品研究开发和试制、设备检验、生产工艺改进等创造条件,切实增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结构调整,合理配置有限土地,推广节能降耗技术,引导中小企业推动生产技术水平进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4.3不断探索尝试,解决企业融资瓶颈。把推进区内中小企业上市作为解决企业融资瓶颈,培育规模经济的重要抓手,实行分类指导、分类服务、梯次推进,促进效益好、发展前景广阔的中小企业上市。积极筹划建立创业政府引导基金,拓宽本区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4.4围绕发展重点,支持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向园区集中,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块状经济和区域产业链,实现从分散型、小规模型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转变,形成产业规模优势和区域品牌优势。并选择一批有发展潜力,拥有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开拓能力、管理能力强以及规模经济效益好的中小企业,作为重点培育的对象,通过实施服务和政策聚焦,抓质量、促名牌,使之成为中小企业新腾飞的生力军。

第5篇:制造企业发展规划范文

1.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

企业文化以其愿景、使命、价值观等核心内容引导着企业的发展战略。

1)企业文化是凝聚企业职工之心、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无形资产,它随着企业而生存,随着时代而变化,是企业开拓创新、不断发展的根基与灵魂。然而,企业文化不是孤立的、短期的,它是历史的、发展的。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文化如何继承和创新,更好地与现代文明交融,与社会、市场融入,这是企业经营者必须探索思考的一个课题。

2)企业文化是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它是一种凝聚人心来实现员工自我价值、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无形力量,成功的企业文化对外具有一定的引力作用,对内具有一定的凝聚力。

2.现阶段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分析

总结近几年的企业文化创建工作,有种现象应当引起重视:企业投入很大精力、人力、物力建设企业文化,也的确出现了“轰动效应”,但是,企业文化对企业生产力发展与全面建设的实际效果究竟如何?答案是:不确定,看不清楚。出现这一现象也在情理之中,因为,企业文化对于多数企业而言仍是新生事物,而且理论新、知识深、内容多、操作难。

1)企业文化发展规划与企业发展战略仍然存在表里不一的现象。企业文化建设虽然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但文化发展规划与企业发展战略没有形成完整的统一,二者相互促进的作用不强。在组织管理方面仍然存在单打独斗的现象,没有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格局,许多职能部门没有将企业文化的理念渗透到企业管理中,文化理念缺乏生命力。

2)文化理念缺乏制度落实。提炼的企业精神、企业理念仍然停留在浅表层次上,停留在“写在纸上”、“挂在墙上”阶段,缺乏完善的制度加以督促和落实,制度监督考核乏力。

3)企业文化创建载体缺乏创新性。创建载体是企业文化理念落实和传播的重要渠道和途径,活动载体应该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创新,才能起到吸引人、感染人的作用,达到较好的效果。

4)以人为本的情感管理有待加强。企业虽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重视为员工办实事、办好事,但在以价值观引导员工,以激励机制和情感管理激发员工潜能,激发员工主动性和创造性方面仍需加强和改进。

3.关于企业文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当前企业如从实际出发,系统思考,全面规划,抓住关键,找准难点,采取有效的对策,企业文化建设就一定能卓有成效地开展起来。

3.1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为企业发展战略服务,才能发展和提升

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似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其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企业文化是调动全体员工实施企业战略的保证,是“软”管理的核心,企业要实现战略目标,就必须以先进文化打造企业品牌、传播企业信誉、树立企业形象、提升核心竞争力,而企业战略的实施又必然推动企业文化良性循环发展。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实施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观念和行为的关系,二者相互统一、互相促进。近年来,企业制定了“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企业文化管理部门也要制定“十二五”企业文化建设规划,配合企业发展提供文化和精神支柱。围绕企业战略制定一套系统的、可操作性强的实施计划与实施步骤,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文化建设服务于发展战略,并且在服务过程中得到发挥和提升。

3.2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解决“落地”问题,才能体现其作用和意义

所谓企业文化落地,是用企业文化理念指导企业实践、促进企业发展,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进一步深化,保证企业基业长青。企业文化只有对企业的发展真正产生作用,才能实现其根本价值。

一是要靠制度落实。制度建设是企业文化落地的保证。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和规则,并通过操作流程进行实施,固化为实实在在的物质形态。企业文化的阶段性目标是管理精细化、制度有效到位、员工自觉遵章守纪。从长期来看,企业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动态演变的过程,是企业员工共同创造的文化,是企业的“魂”。这就要求不仅要有专门机构,还要有专人负责,确定目标,有规划、有步骤、有目标、有经费保证,形成层层有人抓、有人管的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网络体系,并定期检查、考核完善,促其制度化、规范化,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是要靠创新载体落实。合适的载体是企业文化创新的良方。企业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是以先进的文化影响人的思想观念,进而影响人的行为。要以“文化强企、塑形育人”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为载体。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企业改革发展相整合的新观念,不断增强市场竞争意识、风险和效益意识,从而用企业主体文化铸造精神、创新制度、树立品牌、塑造形象、建设团队,使企业价值观真正成为干部职工评判是非、检验成败的标准和共同的行为准则。要广泛开展群众性和谐创建活动。把企业文化建设融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结合企业实际,积极开展文明企业、文明处室、文明小组、文明家庭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职工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能够受益的群众性创建活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文明道德风尚。通过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使企业理念深入人心,使企业精神得到弘扬。

3.3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人为本,才能注入生命力

无论企业战略怎样调整,企业内外环境怎样变化,以人为本都应该而且必须是企业文化建设永恒的主题。坚持以人为本,要把企业人力资源视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要把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当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活力的动力源泉。要充分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为每一位员工提供参与决策、参与管理、发挥才干的公平机会。在企业内部应当形成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把价值的认同、目标的共识、心灵的沟通和感情的交融,作为形成企业凝聚力,提高员工责任感、自豪感和使命感的重要手段。

一是提倡人性化管理,激励员工超越个人情感。要注意人性化的管理理念,随时关注员工的情感需要,将员工积极的、正面的情感激发出来,从而发挥他们对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并在工作中享受乐趣。根据企业当前实际和对国家负责的使命,利用提炼的企业精神,对员工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世界观进行引导,强化员工对企业文化理念的共识和深入理解,激发员工超越个人情感,缓解工作压力,提高工作积极性,从而为企业创造价值。

二是不断创新激励机制,培养员工归属感和成就感。企业应注重建立薪酬、奖惩、福利、休假等激励制度,合理选配人力资源,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企业应结合不同岗位和不同人员的实际,充分引导和促进员工向着预期的方向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设立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目标,将员工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发展方向相统一,使员工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近期的工作目标和远期的发展方向,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其归属感和成就感。

三是坚持发展为了员工,发展依靠员工,为员工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和充分的职业发展空间。要引入劳动力市场价位机制,持续推进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分配关系,适当提高特殊人才的待遇,体现企业对人才的厚爱。靠政策吸引人才,靠待遇激励人才,靠实力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创造潜能,为企业注入不竭动力。

4.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企业文化建设实例

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以下简称“经规院”)是一个融合了技术力量、科研实力、管理智慧的组织,承负国家、社会和组织赋予的重大社会责任和使命,体现中国铁路在技术设计、经营规划、标准控制、战略管理等方面的最高水平。组织发展到一定阶段,要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创新力,单靠制度难以使管理效率发挥得最佳,需采用文化管理手段。

首先,要树立一个主题:建立具有“经规院”特色的组织文化体系。通过全面开展“经规院”组织文化建设,基本形成符合组织发展战略要求,具有时代气息、组织自身特色,健康向上并为广大员工认同的组织文化体系。实现组织文化与组织战略的和谐统一,组织发展与员工发展的和谐统同时,通过组织文化核心理念在组织内部的深入传播,促使绝大多数成员单位和大多数员工能按照行为准则的要求自觉行事,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明显增强,客户满意度和组织品牌形象有明显提升。

经规院的企业文化建设以统一价值理念,形成行为规范,塑造社会识别标识,促进管理提升为目标,并以统一价值理念,形成行为规范,塑造社会识别标识,促进管理提升为途径,以“起点为高、道本为纲、专业为基、人文为本、创新为力、务实为先”,作为项目规划的指导思想。

在此基础上,经规院专门成立了院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制定院企业文化建设整体规划,整合各种资源,协调各项工作。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成立了三个小组,分别负责院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的建设,院企业文化的宣传与推广,及各项活动的组织开展。组织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和企业文化知识培训,成立了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合唱、摄影等8个文化活动小组,都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职工参加铁道部直属机关第九套广播体操比赛,荣获一等奖。通过这些活动,营造了经规院良好的文化氛围,丰富了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经规院的文化活动小组,结合了院的工作性质和职工的兴趣爱好,广大职工积极踊跃地参加,使得平曰沉闷的工作环境得到了改善。各处室之间从前很少有机会互相往来沟通,现在通过这些活动,大家走到一起。活动增加了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营造了和谐的工作氛围,对经规院的发展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5.结束语

第6篇:制造企业发展规划范文

今天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国土资源和统计工作座谈会,对如何依法用地、集约用地,解决经济发展和用地要素供给控制日益突出的矛盾,促进我县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进行研究和讨论,十分必要和及时。这既是县委县政府积极应对国家宏观政策调控的有效举措,更是我县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题中之义。作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职能部门,我们将从自身职责出发,严格贯彻执行县政府《关于严格保护耕地鼓励集约用地的意见》精神,积极加强规划宏观调控,鼓励和引导企业集约利用土地。在具体工作上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强化规划控制,提高土地利用率

对于新建工业项目,我们从三方面控制来提高土地利用率:

一是从严控制分散用地和零星用地规划审批。在工业项目选址时,原则上停止零星工业布局建设用地审批,通过规划控制加快工业企业向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工业集聚点集聚。同时允许企业充分利用规划工业用地内的闲散用地如荒地、废弃河溇、池塘、不成片又无法耕种的零碎用地、破产企业闲置用地等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办理规划用地手续。

二是从紧控制各项规划控制指标。对新建工业项目,改变原来各项规划控制指标只设上限的管理方法,在选址阶段提出规划设计条件时,对规划控制指标如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等,既设上限又设下限,避免企业占地圈地,浪费土地。

三是从实控制企业搞“小而全”。对工业企业厂区内的广场面积、办公、生活配套设施按相关要求进行控制,同时禁止企业在具体工业项目用地范围内建造成套职工住宅等设施,引导企业合理、科学、集约利用土地。

二、鼓励加层改造,提高土地容积率

针对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一些企业工业用地内容积率不高、土地利用率较低的情况,我局积极鼓励企业通过加层改造和拆旧变新等多种途径,提高土地容积率。

一是鼓励厂房单层加层,对在原有一层厂房基础上进行加层改造的,先由勘察、设计单位对原有建筑技术资料进行分析论证、荷载验算,再提出具体安全可行的改造方案。同时由我局做好建筑质量上的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工作。对拆除原一层车间、厂房,原地改造新建多层车间、厂房的,允许企业可以按照正常程序进行审批。

二是鼓励厂房改造升级。对因企业发展或新上项目需要土地的,鼓励企业通过拆除破旧房、改造老厂,利用内部整理和企业间土地余缺调剂,新建标准厂房、车间。

三是加强单层车间、厂房建设规划控制。除项目有特殊的工艺要求外,不再对建造单层厂房的用地进行审批。同时也鼓励技改项目尽量利用现有厂房、土地,对以技改名义搞扩建和新建的用地一律不再进行审批。

三、挖掘土地潜力,适当降低绿地率

针对土地供需矛盾,我局通过调整工业项目的绿地率控制指标,充分挖掘企业用地潜力,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引导企业健康发展。

一是适当降低新上工业项目绿地率。工业项目规划审批时原绿地率控制指标为:城区,一般工业项目绿地率30%以上,污染项目绿地率35%以上;村镇,一般工业项目绿地率20%以上,污染项目绿地率30%以上。经过调整,现工业项目绿地率指标统一调整为20%—30%,一般工业项目绿地率统一调整为20%以上,污染项目绿地率统一调整为25%以上,必要时绿地率最低可控制在15%,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网。个别项目带征绿地面积较大的,含带征绿地的绿地率可不超过25%,同时对平原镇和山区镇采用不同的绿地率指标,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网。山区镇的工业项目绿地率在平原镇的基础上再下调5%。

二是对已建成投产的工业企业,允许参照现时绿地率指标执行。同意企业在符合消防通道、防火间距等方面消防规范的前提下,利用超面积的绿化用地建造厂房,解决企业发展建设使用用地需要。同时由我局协助消防部门做好规划总平面消防安全初审把关工作。

四、做好服务工作,加快推进集约用地

一是在规费上进行优惠。对超过工业项目用地容积率1.0标准50%以上部分建筑面积涉及建设的行政性规费、技术服务费实行减半收取。对企业拆旧建新的,原一层车间、厂房建筑面积已交的有关费用,在新建多层车间、厂房中允许折抵。:

第7篇:制造企业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制造业 物流规划 物流战略 物流模式

随着对现代物流管理重要性认识的提高,同时又迫于竞争环境的压力,国内各大企业集团纷纷改革传统的物流管理模式,积极推行现代物流管理。本文正是基于我国制造业的物流现状和内外发展环境,给其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进行了定位和规划,为制造业成功实施物流改革指明了道路。

我国制造业物流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企业物流发展规划就是根据企业现有的实际情况和物流发展的要求,确定与自身特点和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物流运作模式。其主要任务就是通过物流发展方向的定位、物流战略的调整、物流运作环境的改善以及物流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改善物流管理及服务水平,从而营造高效率、低成本的物流服务体系。

制定企业的物流发展规划,首先要做的就是客观、准确地评价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环境。我国制造业的物流发展现状和外部环境不容乐观。宏观和外部环境上,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宏观产业政策尚未规范,物流的法律、法规建设薄弱,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低,第三方物流市场薄弱等,这些都是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现代物流的制约条件。在企业内部,虽然有一些企业已走在了物流设计、改造与应用的前列,在向现代化物流管理迈进。但就总体水平而言,我国企业的物流管理仍处于分散的、初步的功能性管理阶段,粗放型经营依然突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受损;物流活动被分散在各个部门,物流系统处于隐性状态;企业总体布局一般都未对物流进行规划设计,物流格局不清晰,在运行中经常造成物料停滞、混乱或无效搬运的状态,物流运作效率低下等。与国内外先进企业相比,无论是思想观念,还是管理模式和水平,都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随着市场环境和竞争形势的发展变化,企业的物流管理思想和手段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传统的分散管理向集中化管理转化;由操作型管理向决策型管理转化;由封闭型管理向开放型管理转化;运用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物流管理。新的管理思想和手段要求企业重新认识物流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战略高度规划和管理物流活动,跨越企业范围整合企业物流系统,以提高物流系统的整体效率为目标,最终实现企业物流的系统化、合理化、信息化、现代化、网络化、绿色化、柔性化、全球化。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制造业的物流管理离现代物流管理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如何规划好制造业的物流发展之路,对制造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否取得长久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制造型企业物流战略的调整

物流战略作为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成功与否关系到现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兴衰存亡。因此,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除了加大自身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之外,还要制定合理的物流战略,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物流发展的正确方向。

国外企业物流战略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我国制造业要实现这个过程,至少要经历三个阶段:即企业内部局部物流整合,企业内物流一体化和外部一体化。

从现状看,我国制造型企业拥有一定规模的用地、仓储设施、运输装卸等手段和加工配送能力等物流资源,物流系统比较完备,具有相应的开展现代物流服务的物质条件。但是企业物流的整体运作效率却普遍低下,而且企业物流发展的外环境不容乐观,有待进一步的优化。在这种现实情况下,我国制造业急需考虑的不是盲目建立大而全的物流系统,也不是盲目地追求社会化物流服务,而是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物流资源,按照现代物流管理方式,进行有效的物流系统的整合、优化。通过对企业物流的整合、优化,以实现企业内部的物流一体化,并逐步将物流活动扩大到与客户和供应商相结合方面,最终通过外部物流一体化的延伸实现供应链管理,是今后长期一段时间内我国制造业的物流发展的主要战略。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正处在第一阶段,内部局部物流整合阶段。企业虽然对物流各环节改进,但效果并不理想。其原因在于物流系统存在着“效益背反”规律,各个环节是有效的,但总体并不一定有效。这同时也告诉我们:物流整合、优化不单单是从物流各环节入手,更要把物流的各子系统,各环节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从整体上统一规划、合理组织,这样才能使物流资源达到合理利用,从而降低成本。

制造型企业物流系统的规划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运作和经营的效率、效益,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企业应根据物流战略的发展方向,全方位、综合地对物流系统进行规划和设计。

当前我国制造型企业的物流战略就是对现有物流系统进行整合与优化,通过把企业所有的物流活动纳入一个统一的部门进行集中管理,从而实现整个集团的物流整合;通过对企业物流系统的设计和再设计,改进和完善企业物流的运作方式、流程等,达到物流系统的优化。因此,企业物流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必须以物流系统的整合与优化为方向。具体地说就是:首先,要保证物流系统的整合,就必须有充分整合的物流组织做基础。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物流管理阶段的不同目标,设计合理的物流组织结构。最初可以尝试现有结构下的功能合并和集合,然后逐步将物流功能独立出来,组建物流一体化的组织,实行企业物流活动的统一性、集中性的管理,有效控制整个企业的物流实施状态和运作情况。

其次,高效畅通的物流系统还需要先进的流程做保证。通过对企业间和企业内的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规划和设计改变流程的逻辑顺序和结构,整合内外流程和资源,减少不增值的活动,缩短流程时间。从最终顾客的价值需求出发,建立起真正对顾客负责的最佳服务流程,从而显著改善企业物流的绩效。

最后,积极利用现代物流技术和现代物流科学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对运输系统、库存系统、配送系统、物流网络和局部设施布局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规划与设计,有效解决目前企业物流系统中低水平运作、重复建设、选址不当、管理混乱等问题,为物流系统的优化奠定基础。

制造型企业物流模式的选择

企业的物流战略对物流模式的选择具有决定作用。企业在制定物流战略时就已经考虑了自身的资源、人力、技术、信息等因素,物流模式的抉择要看能否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物流需要,同时又极大地降低成本。依据还是企业的资源、人力、技术、信息等的优化组合。为此,企业要在物流战略的指导下,制定合适的物流模式。

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并不乐观,存在诸多问题,还远远不能满足制造业物流外协的需要。另外,我国企业仍然遵循产供销一体化、一条龙的经营模式,物流基础设施设备在企业的固定资产中仍占有很大的比重,若将其业务资产完全剥离,交给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去管理,在体制和市场经营方面都存在着很多的困难,难以实行。因此,我国工商企业大多采用自营物流,这既是现有体制下的现实选择,也是企业不得已的选择。国内有实力的大型制造业企业选择自己发展物流,到一定程度再社会化,拓展经营领域,这成为企业物流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对于我国大多数制造型企业来说,根据目前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战略联盟、投资共建、部分自营部分外包等方式,与有实力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建立灵活的合作伙伴关系,以达到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增加利润,提高竞争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8篇:制造企业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沈阳;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集聚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8)02-0036-02

作为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沈阳装备制造业为我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在历经发展滞缓阶段后,国家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和政策支持,以及沈阳市微观、宏观环境的改善,使得沈阳装备制造业发展与振兴面临着难得的时机。沈阳装备制造业要抓住机遇,通过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聚集区,推动沈阳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一、以制定《沈阳先进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发展规划》为基础

在《辽宁省“十一五”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制定《沈阳先进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发展规划》,规划的内容应当将重点集中于工业布局、技术创新、基础设施配套以及区域协调上面。

(一)工业布局

在规划中,铁西的装备制造业是沈阳装备制造业中的重点,关系到沈阳市装备制造业能否实现全国甚至是全世界领先的关键区域所在,而沈西工业走廊战略的提出,为沈阳市装备制造业工业布局提供了发展方向和发展框架,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沈西工业走廊战略规划。

在沈阳机床、沈鼓、沈重和北方重工等大型装备制造业企业搬迁到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后,应继续鼓励与引导其他各类配套企业人驻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减少企业间配套的交易成本,如运输成本、通讯成本、开发成本等。在沈阳新的装备制造业的工业布局中,一定要注重核心企业“以点带面”的“扩散效应”,重点扶持核心企业,鼓励引导配套企业,使得沈西工业走廊成为新的、配套齐全的产业聚集区。

作为“走廊”的核心地带,细河经济区形成了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等一批产业集群,产业链和产品链完全可以在区内实现上中下游的延伸和一体化,因此它一诞生便具有了先发优势。完善细河经济区的空间纽带和桥梁作用,使沈阳与鞍山、辽阳、营口等城市在装备制造业产业协调和区域协调方面发挥紧密相连的作用。

(二)创新体系的设计与优化

制定科学、可行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规划,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如何鼓励、引导装备制造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升装备制造业整体的技术水平。规划要体现出这样的政策含义:依托骨干企业,开展联合设计、联合制造,形成开放式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争取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项目列入国家重大创新专项和国债项目,省技术创新专项资金要对装备制造业的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优先给予支持;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支持科研机构利用技术优势创办产业实体,推动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和研究院所整合,组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以沈阳市的装备制造业为核心,建立公共技术研发平台。

在创新主体上,建立以装备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官相结合的产业自主创新体系。确立装备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中的主体地位,是提高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要集成各方面力量和分散的科技资源,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两翼,产、学、研、官紧密结合的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体系。要促进装备企业从竞争走向合作,以大型装备企业(集团)为龙头,以整机为牵引,结成动态联盟和战略技术联盟,集成各方优势和资源,共同解决企业和行业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专利技术,实现合作创新和共赢。

在创新途径上,要切实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技术上的依赖性会带来产业“空心化”的严重后果,因此要汲取经验教训,正确处理好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通过建立有效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机制,使技术引进成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以逐步缩小沈阳装备技术水平与国内外的差距,实现后来居上和跨越式发展。

在创新方式上,要高度重视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创新以及集成创新。产业共性技术、基础技术特别是原创性技术是提高产业整体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基础。制造业的共性技术、基础技术涉及产品设计数据、设计方法、技术标准、材料应用、制造工艺、自动化技术、测试技术、制造模式和管理技术等方面,它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应属于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并形成一批国际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和品牌产品。装备研制大都是集成创新的产物,如大型成套设备就是将众多的单机、配套产品和零部件,通过系统设计,集成为实现某一整体功能的大系统。因此,必须将面向市场的系统集成创新作为装备制造业实现技术跨越的突破口,以重大装备研制和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为核心,组织研发机构、设计部门、装备制造部门、核心零部件配套部门以及装备应用单位等各方面的力量,实现单元技术、关键技术的集成和整机生产制造的突破。

(三)重点发展与支持的产业

沈阳的发展规划要以辽宁“十一五”发展规划为基础,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既要全面推进,又要重点突破。要突出抓好体现我省优势的三大重点领域,即在成套设备、以机床为代表的基础设备、以汽车为重点的交通运输设备3个领域实现重点突破。对规划确定的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政府将在企业改革、产业布局、产业升级、结构调整、自主研发、产业集群、工业园区、信息化建设、人才支撑、名牌战略等方面重点倾斜。特别是要用好用足省技改财政资金,发挥对装备制造业投资的拉动作用。

二、以重大项目、重大工程为牵引

建设先进的装备制造业聚集区,没有大的企业、大的项目、大的工程是不能实现“先进”这一目标的。要想把沈阳建设成先进的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就要鼓励企业从事重大项目的研发、重大工程的建设,政府积极协助企业申请国家的扶持资金。重大项目、工程的研发、建设不但能够提高企业的集成创新能力,还能够提高聚集区内部从事相同产品的企业间的协作水平、合作层次,发挥产业集群特有的集群优势。重大项目、工程的研发、建设还能基于价值链开发纵向的企业间的合作与创新。重大项目、工程的牵引,无论是在过程方面还是在结果方面,都对聚集区的高效发展、高技术水平产品的出现产生良好的示范和带动效应。

“十五”期间,沈阳开发了高精尖数

控机床、重型燃气轮机、磁悬浮轨道梁加工生产线等一批重大装备产品,工业机器人、数字化医疗设备等技术装备已经成为沈阳自主创新的代表。“十一五”期间,沈阳应力争在装备制造业的优势领域率先取得技术突破,集中力量发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备制造业重大技术装备专项。结合2007年8月份国务院批复的《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力争实现8家甚至是更多家销售额超过百亿元的大型企业。重点目标企业是:沈阳机床、北方重工、沈鼓集团、特变电工等。

三、以环境建设为保障

在技术环境方面,要不断完善现有的技术交易市场,确定交易主体之间的技术交易,可以减少交易过程中的交易费用和不确定性,并激励企业进行技术研发。通过正规的技术转让体系来保证技术或专利的持有人获得收益,有助于沈阳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聚集区,有助于集群内部的创新合作与交流。对交易主体的知识产权法律知识的普及与教育也是技术环境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市场环境方面,重点实现聚集区内部的有序竞争。过度竞争对装备制造业这一特殊行业来说不是一个好的市场运行模式,因此聚集区内部的核心企业应该得到重点扶持,维持垄断或者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而配套企业可以实现竞争。一般来说,配套企业的投资额度较核心企业来说是比较小的,这一行业是可以实现竞争的。在市场环境的建设方面,在国有装备制造业企业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还应引人其他资本进入装备制造业的聚集区内,形成装备制造业聚集区的多元产权结构。大量的非国有资本进入到聚集区内,有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有利于市场的有效率的竞争。

四、以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

实现先进装备制造业的集聚,要求必须以产业链的延伸、扩展构建出特色明显的产业集群,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统一、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体系。而任何一个这样的区域经济增长体系都必须有聚集着主导、支柱产业所形成的“龙头”城市带动全局。改革开放以来,生产要素的流动,大大增强了各城市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与联系。逐步形成了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沈阳作为区域内的核心毋庸置疑。

将沈阳打造成先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只通过沈阳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也不可能实现。必须通过与其他地区的协同,才能实现要素的流动,实现合理的分工与协作。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是以沈阳为中心,包括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和铁岭市,科技发达。装备制造业优势明显,城市间协作配套能力强。产业关联度较高,是国家的能源、原材料、重大装备制造业和重要国防战略产业基地。

第9篇:制造企业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制造业物流规划物流战略物流模式

随着对现代物流管理重要性认识的提高,同时又迫于竞争环境的压力,国内各大企业集团纷纷改革传统的物流管理模式,积极推行现代物流管理。本文正是基于我国制造业的物流现状和内外发展环境,给其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进行了定位和规划,为制造业成功实施物流改革指明了道路。

我国制造业物流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企业物流发展规划就是根据企业现有的实际情况和物流发展的要求,确定与自身特点和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物流运作模式。其主要任务就是通过物流发展方向的定位、物流战略的调整、物流运作环境的改善以及物流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改善物流管理及服务水平,从而营造高效率、低成本的物流服务体系。

制定企业的物流发展规划,首先要做的就是客观、准确地评价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环境。我国制造业的物流发展现状和外部环境不容乐观。宏观和外部环境上,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宏观产业政策尚未规范,物流的法律、法规建设薄弱,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低,第三方物流市场薄弱等,这些都是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现代物流的制约条件。在企业内部,虽然有一些企业已走在了物流设计、改造与应用的前列,在向现代化物流管理迈进。但就总体水平而言,我国企业的物流管理仍处于分散的、初步的功能性管理阶段,粗放型经营依然突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受损;物流活动被分散在各个部门,物流系统处于隐性状态;企业总体布局一般都未对物流进行规划设计,物流格局不清晰,在运行中经常造成物料停滞、混乱或无效搬运的状态,物流运作效率低下等。与国内外先进企业相比,无论是思想观念,还是管理模式和水平,都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随着市场环境和竞争形势的发展变化,企业的物流管理思想和手段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传统的分散管理向集中化管理转化;由操作型管理向决策型管理转化;由封闭型管理向开放型管理转化;运用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物流管理。新的管理思想和手段要求企业重新认识物流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战略高度规划和管理物流活动,跨越企业范围整合企业物流系统,以提高物流系统的整体效率为目标,最终实现企业物流的系统化、合理化、信息化、现代化、网络化、绿色化、柔性化、全球化。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制造业的物流管理离现代物流管理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如何规划好制造业的物流发展之路,对制造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否取得长久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制造型企业物流战略的调整

物流战略作为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成功与否关系到现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兴衰存亡。因此,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除了加大自身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之外,还要制定合理的物流战略,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物流发展的正确方向。

国外企业物流战略的一个显着特点是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我国制造业要实现这个过程,至少要经历三个阶段:即企业内部局部物流整合,企业内物流一体化和外部一体化。

从现状看,我国制造型企业拥有一定规模的用地、仓储设施、运输装卸等手段和加工配送能力等物流资源,物流系统比较完备,具有相应的开展现代物流服务的物质条件。但是企业物流的整体运作效率却普遍低下,而且企业物流发展的外环境不容乐观,有待进一步的优化。在这种现实情况下,我国制造业急需考虑的不是盲目建立大而全的物流系统,也不是盲目地追求社会化物流服务,而是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物流资源,按照现代物流管理方式,进行有效的物流系统的整合、优化。通过对企业物流的整合、优化,以实现企业内部的物流一体化,并逐步将物流活动扩大到与客户和供应商相结合方面,最终通过外部物流一体化的延伸实现供应链管理,是今后长期一段时间内我国制造业的物流发展的主要战略。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正处在第一阶段,内部局部物流整合阶段。企业虽然对物流各环节改进,但效果并不理想。其原因在于物流系统存在着“效益背反”规律,各个环节是有效的,但总体并不一定有效。这同时也告诉我们:物流整合、优化不单单是从物流各环节入手,更要把物流的各子系统,各环节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从整体上统一规划、合理组织,这样才能使物流资源达到合理利用,从而降低成本。

制造型企业物流系统的规划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运作和经营的效率、效益,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企业应根据物流战略的发展方向,全方位、综合地对物流系统进行规划和设计。

当前我国制造型企业的物流战略就是对现有物流系统进行整合与优化,通过把企业所有的物流活动纳入一个统一的部门进行集中管理,从而实现整个集团的物流整合;通过对企业物流系统的设计和再设计,改进和完善企业物流的运作方式、流程等,达到物流系统的优化。因此,企业物流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必须以物流系统的整合与优化为方向。具体地说就是:首先,要保证物流系统的整合,就必须有充分整合的物流组织做基础。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物流管理阶段的不同目标,设计合理的物流组织结构。最初可以尝试现有结构下的功能合并和集合,然后逐步将物流功能独立出来,组建物流一体化的组织,实行企业物流活动的统一性、集中性的管理,有效控制整个企业的物流实施状态和运作情况。

其次,高效畅通的物流系统还需要先进的流程做保证。通过对企业间和企业内的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规划和设计改变流程的逻辑顺序和结构,整合内外流程和资源,减少不增值的活动,缩短流程时间。从最终顾客的价值需求出发,建立起真正对顾客负责的最佳服务流程,从而显着改善企业物流的绩效。

最后,积极利用现代物流技术和现代物流科学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对运输系统、库存系统、配送系统、物流网络和局部设施布局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规划与设计,有效解决目前企业物流系统中低水平运作、重复建设、选址不当、管理混乱等问题,为物流系统的优化奠定基础。

制造型企业物流模式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