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会收支管理范文

工会收支管理精选(九篇)

工会收支管理

第1篇:工会收支管理范文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政管理 收支两条线 管理模式

在我国,事业单位的财政问题一直是人民所关注的重点,事业单位的性质受制于工作内容,因此不能完全实现市场化经营。在财政管理中,明显的收入支出冲突、支出无计划性等问题都严重制约着事业单位的有效运转。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事业单位内部资金运转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但同时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何发扬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中的优势,祛除管理层存在的问题是当前应该十分重视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收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收入管理不规范

事业单位诞生于计划经济时期,因此重视收入忽略支出问题在其发展初期就出现一直延续到现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出现将事业单位对运行收益的重视度进一步提升,虽然促进了事业单位的运行力度,但对收入问题的过度关注使得事业单位的指出问题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从而在管理支出上有所疏忽。

事业单位过度轻视支出问题很容易引发腐败问题,为了不断扩大收入项目的规模,巧立名目的收费情况不断增加,这种情况违背了事业单位本着服务社会和服务大众运行的目标,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性。

(二)支出管理模糊

事业单位的支出管理模糊问题同样普遍存在,如上文所提到的,很多事业单位过于重视收入管理,因此也忽视了支出管理的问题,由此产生的依附于最大化拓收中的收支管理并不具备科学性,不具备有效地控制财务情况及加强管理力度的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下,有一些不真实的支出行为对单位的资金流动产生影响,使得公有资金私人化现象频繁。

在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之前,许多事业单位的支出情况并没有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一般情况下,单位领导可以直接签字报账,这也是经费占用与胡乱支出问题滋生的温床。兼职管理部门只知道某些部门申请了资金,但不具备知晓资金用处的权利,所以申请到资金的部门用公款进行个人消费,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的形象,同时也使得有些部门的正当支出无法得到支持,是整个单位的工作开展不能有序进行。

二、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运行方式

(一)收支两条线管理概述

事业单位的划分是非常细致的,在不同性质的事业单位内,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运行方式不同。一般事业单位内部的进出费用应当与财务部门直接挂钩,事业单位及时向财政管理部门上报办公支出费用,同时财务部门也为事业单位员工提供薪资保障。这样的安排将工作人员的收入与单位收入分割开来,有效避免了工作人员因个人利益问题损害公共利益。

而在行政事业单位中,收支两条线管理更为复杂,主要包含了五项内容:第一,事业单位的收费工作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收费工作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来执行;第二,事业单位收费项目需要使用升级及省级以上财政部门印制的专用收费票据,确保收费透明化;第三,事业单位只开出收费票据,具体的收费权利交由挂钩银行;第四,事业单位所收费用全部上缴到国家指定的专用账户中;第五,事业单位必须对于所得资金制定支出计划,在审批后才能使用。

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基本原则为:确保收入和支出二者平衡,整体把握事业单位支出预算,同时将资金综合统筹运用。

(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实际操作

1.收入与支出账目明晰。在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后,事业单位内部工作人员的所有待遇都应保持不变,同时事业单位中工作人员的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应有财政机构负责,而事业单位中的办公用品及办公设备等相关费用必须由财政部门按规定安排。事业单位的财政收入会被纳入预算之中。随着财政机构内部的审核制度不断完善,事业单位的收支账目会更加清晰明了。

2.落实岗位收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应根据自己的职责范围和服务区域完成其工作,根据职责范围和组织纪律性对工作岗位收编,使得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统一的编制,这样有利于收支两条线管理的有序进行。

3.优化分配制度。事业单位应该根据其岗位、任务、工作完成情况来定制薪资酬劳标准,为表现优秀的员工提供更好的待遇,这样的分配机制对于工作人员有很好的激励作用。同时,事业单位要定期进行业务考核,以考核的实际结果作为是否继续聘用工作人员的依据。此外,为工作人员制定一定的目标,促进工作完成也是十分重要的。

三、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的优势与弊端

(一)统筹兼顾,全面考虑

在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下,事业单位的发展得到了全面的考虑。收支两条线管理将单位收入和支出有效地分割开来,各部门不再有随便申请资金进行个人消费的机会,资金可以用于一些急需部门,这样使得整个事业单位的运转情况不受到资金问题的影响。另一方面,收支两条线的明朗化处理也使得事业单位中的人际关系变得明朗,减少了单位内部存在的关系僵化问题。

(二)资金安全性提高

在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管理模式下,事业单位的资金安全性逐渐提升。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原来的资金预算、支出规划完成单位运行,这样保证了事业单位功能的稳定性,能够帮助其及时、准确完成规划。同时,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使得资金尖酸情况得以好转,有利于随时监控单位的资金循环情况。

(三)实际操作困难

事业单位的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面临着实际操作中的种种困难,因事业单位的相互关系复杂,其资金的涉及区域广泛、设计范围多,所以要实行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并不容易。财政部门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随着事业单位的转型也有一定的简化,但收入或支出的某个环节产生不确定的失误也会使得事业单位财政问题加剧。

(四)操作灵活性差

事业单位的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通过财政部门的资金的支出规划和收入管理进行统一的规划,这样使得事业单位丧失其本身行使财务管理的权利。其收支决策权和自都遭到剥夺,如果遇到急需资金的情况时,整个单位会陷入混乱之中。而向财政部门申请资金所需时间长,在这期间所产生的对事业单位的影响难以预测。其操作灵活性差的问题还需要一些制度上的完善来解决。

(五)收支并未完全脱钩

根据收入情况来制定之处预算是财政管理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模式,而收支两条线管理中同样也延续了这种管理模式的运用。财政部门对完全的收支脱钩存在负面看法,他们坚信完全的收支脱钩会打击事业单位员工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整个单位车的财政收入。因此,财政部门往往采取对非税收收入提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并返还剩余征收款的模式进行管理,甚至在有些单位中实行全额返还,这样做使得收支难以脱钩。

(六)缺乏账户管理

在行事业单位政收支两条线管理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将银行账户的管理规范化并逐渐取消过度收费的账户是深入管理的必然趋势。有些事业单位因收费情况繁琐,被允许重新开设账户并实行汇缴制度,但财政部门对这一制度只能实行事后检查,这种做法使的应缴财政资金处于极度不安全的状态下,而财政部门对于资金信息的完整性无从得知,汇缴的时间问题也存在不确定性。财政部门对这类过度收费的账户存在管理上的空白,又因为这些账户是以事业单位的名义在商业银行中开设,所以财政部门无权管理,但账户上的资金应属于财政部门,这种管理上的矛盾性使得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四、改进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建议

事业单位的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有很好的监督及限制作用,如果能有效加强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完善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的模式,对事业单位更加流畅运转有着非凡的意义,同时,两条线管理对事业单位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笔者认为,改进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的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科学界定收费项目

在事业单位中,财政收入主要分为行政性收费和事业性收费两种,这两种收费性质存在根本上的差异。通过针对性强的管理方式区别管理两种收费对事业单位有着积极的影响。财政部门对事业单位的工作确定统一的补偿措施,合理管理两种收费,这样在加强事业单位财政管理有效性的同时也能帮助促进事业单位工作的开展。

(二)建立多方位合作下的管理机制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开放的经济模式也应该融入到事业单位之中。事业单位与经济机构的合作可以为事业单位的财政管理提供新的融资渠道,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管理模式。简单的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并不能深入完成多渠道管理,在审批标准上也存在很大的弊端,因此,加强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在这方面的改善,建立多方位合作下的管理体制,对于有效监督事业单位的财政情况非常有利。

(三)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实现事业单位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落实非常有必要。事业单位拥有财务管理的权利,同时也能够实现工作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在遇到一些腐败的行为趋势时,既定的法律法规能够很好地处理行为不端人员,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地惩处。建立并完善事业单位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及配套法律法规体系,能够监督地方政府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法制化,为事业单位的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五、结语

事业单位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财政管理制度,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解决了从前的传统管理中存在的弊端,为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及资金运转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在事业单位中运行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也会面临一些难以规避的困难,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规范的财务管理系统模式对控制事业单位内部问题也有一定的作用,不仅能防止一些腐败现象的滋生,还能使事业单位内部员工和谐相处。另一方面,当前的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事业单位的模式也会发生一些改变,因此,不断完善事业单位中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需要继续进行。

参考文献

[1]杨银祖.集团企业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的分类与操作[J].中国外资,2013(07).

[2]吴瑞良.公共卫生事业单位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2).

[3]刘玉荣.事业单位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3(18).

[4]丁丽曼,段文飞,马俊杰.基层医疗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方式补偿零差率现状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16).

[5]杨颖华,孙晓明,周向红等.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内涵和相关观点的探讨[J].中国卫生资源,2010(02).

[6]李晓燕.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的应用探讨[J].时代金融,2012(27).

第2篇:工会收支管理范文

(一)机构岗位方面

大部分基层工会都能做到配备专、兼职的会计人员,明确会计主管、出纳等财务人员的分工及职责,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都具备相应的专业资质。

(二)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会计核算不规范,使用科目不正确。如工会干部差旅费在“业务支出—外事活动费”列支,探望病人和职工活动费用在“其他支出”列支,帮困捐款计入“其他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工会经费入“会费收入”,会议费、购入固定资产在“职工活动费”列支,备用金和工会工作人员借款计入“借出款”等。

2.报销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要求。报销凭证附件不齐,如,职工活动支出只有发票作为原始凭证,没有详细活动内容和参加人员等,大额活动支出没有活动请示报告、预算及参加人员名单,慰问购食品、订报等无发放清单。

3.往来款项未及时清理。有的单位“其他应付款”记载款项近十年未发生收支;有的大额历史遗留款项长期挂在“代管经费”;有的在往来款里核算投资及投资收益等。

4.预算管理不规范。有的基层工会本级的年度预决算没有编制或未经报批,有的基层工会预算管理流于形式,没有按预算对支出进行有效控制,超预算支出,未按规定程序追加预算。有的基层工会未开展活动,年底经费结余数额较大。有的基层工会超预算、有的仅完成预算的百分之二十多,未按要求进行预算追加或调整。

5.内控和监督不规范。不相容职务未按规定要求分离,如,收据的购买、保管、使用均由同一人操作,缺少内控制约;出纳人员作为收款人或报销人;个别单位由工会主席或副主席兼任出纳岗位等。有的单位经费支出不是由工会主席“一支笔”审批,而是由行政领导审批。

二、加强基层工会会计基础规范化工作应采取的措施

(一)完善内部控制,加强规范化模板建设

上海市总工会在对基层工会财务管理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制定了《上海市基层工会财务管理制度模板》,并列示在“上海市总工会”网站上供各级工会下载。模板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基层工会财务管理制度,包括预、决算管理、财务收支管理、内部会计稽核、货币资金管理、工会票据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往来款管理、会计档案管理和会计电算化管理;第二部分:基层工会财务会计基础规范化建设标准,规定了机构岗位、财务人员岗位职责、开设银行账户、账务处理实务、会计基础规范化标准说明和会计监督。第三部分:附件,包括工会的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目录、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往来款项明细表、经费收支决算表和经费收支预算调整表等,要求基层工会从实际出发,抓落实,针对会计工作中存在问题,完善规章制度,加强规范化建设。

(二)强调全过程的预算管理

全总要求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这是加强基层工会预算管理很好的途径和方法。

1.要根据201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单位收支情况,确定预算目标,科学编制预算,合理预算经费支出结构,报本级工会委员会和经审委员会、上级工会审批后执行。

2.在预算执行中,要对预算项目执行进行实时监控,规范经费使用标准和手续。每年10月底,根据市总工会财务部相关规定,凡是总支出超出预算的,均应按预算报批程序办理预算追加手续。总支出在预算内、科目间调整的,分两种情况:如果职工活动支出、维权支出调增,其他科目调减,则由本级工会委员会和经审会讨论通过即可,不必报批;反之,如果职工活动支出、维权支出调减,其他科目调增,则需报上级工会审批。

3.预算年度后,要认真完成预算执行情况的评价和分析,做到查漏补缺,以更好的完成下一年度的预算管理工作。

(三)完善投资事项决策程序

投资作为基层工会“三重一大”项目之一,必须实行工会委员会集体讨论,同时基层工会投资必须在有经费结余的前提下,遵守国家有关投资规定,规模适度,量力而行,效益优先。并按以下流程办理:投资前可行性论证,工会委员会讨论通过,并报上级工会审批后,列入预算签订投资合同或协议,投入资金或实物,取得投资证明或其他有效凭据,投资后跟踪管理,取得投资收益。投资以后也不是万事大吉,应该及时关注投资损益情况,最大限度降低投资风险。

(四)加强基层工会财务人员业务学习

第3篇:工会收支管理范文

【关键字】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改革设想

该公司是一家具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和矿山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以及五个专业承包壹级资质,注册资本8000万元。公司下设7个职能部门,20个区域分公司(办事处)和土建、建筑装修装饰等六个专业分公司。

一、总结分析近几年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

(一)以“成本核算”为主,财务监控和管理的职能缺失。

目前,财务部门的工作主要涉及日常资金往来、内部银行、费用报账、成本核算、工程款结算、审计、统计、税务等,工作集中成本核算的账务处理上,财务监控以事后反映为主。对于财务预算、成本预测、事前(事中)资金流向控制、内部审计(稽核)、财务分析和决策等财务管理职能上重视程度不够,投入的力量也不足。

(二)项目资金的管理停留在“收取管理费”的核算上,配合财务能对项目资金起到监控作用的人员较少,存在较大的资金风险。

目前企业的主要赢利来源于承接项目收取的管理费,在财务核算上依据合同协议从项目收入中收取相应的管理费。在项目资金的支付上由项目承包单位自行负责。由于没有实现工程项目派驻人员的全覆盖,对承包单位资金支付的监督管理不够,项目资金支付的风险全在于承包单位的实力和道德水平,一旦出现工程款支付纠纷,最终的风险全部由企业来承担。

(三)项目决算审计执行力度不够,大量应收款给企业经营、财务造成潜在的风险。

目前,企业部门施工项目虽已完工验收,但由于决算资料、业主拖延等原因未办理完结决算审计的项目仍然较多,造成未结在外应收款的达超亿元之多,应收款未能有效的回收,存在坏账、潜亏的风险。而为了支持企业生产经营业务拓展,每年企业平均银行贷款5000万元,支付银行利息360万元左右,支付利息费用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

(四)管理成本较大,规模与效益不配比。

(五)财务人员业务技能、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基层财务管理人员缺乏。

目前,该企业财务部共11人,其中:机关财务管理7人,外派会计4名。另外归口管理项目报账员4人。企业每年中标项目40个以上,规模的不断扩大与基层财务管理人员缺乏的矛盾不断突出。核算员每人需管理2-3个分支机构或项目部,对单个分支机构和项目部不能实行全过程的监控。项目报账员由于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不高,在项目上仅能做做银行流水账,不能很好的起到监控管理的作用。可以说,目前人员匹配和知识结构不能很好的适应企业财务管理的需要。

二、改革设想

以上几点只是笔者10年来在本职工作中对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些体会,带着这些问题,就对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如何有效开展,如何创新财务管理的新理念,提高财务管理的质量,防范财务风险,谈几点设想:

(一)转变财务工作模式,实现由“成本核算”逐步向“管理监控”转变。

总结近几年财务工作实际分析,财务工作基本围绕着事务性和成本核算方面,而在财务制度、人员结构、资金监控、成本控制、内控体系等方面投入力度不够。今后的工作应重点加强资金管理和成本控制。

1、强化资金集中管理,掌握资金流向。将财务关口前移至一线分支机构和项目部,所有资金收付纳入总企业财务统一集中核算,大力做好工程款支付稽核和内部审计,注重进度与资金总量、成本与资金流向性管理,动态掌握项目成本全貌,防范项目资金风险。

2、严格控制项目垫资款,做好应收款的回收和清理工作。在投标过程中需慎重选择投标项目,提高投标项目质量,尽量选择付款条件较好、盈利空间较大的施工项目,从而在源头上控制项目风险。如发生垫资款必须签订借款合同(经公证),完善担保、抵押等手续。垫资款的支付使用由财务部门直接监督支付,用于生产性支出,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同时,做好应收款清理回收,防范坏帐风险。按照“谁经办、谁负责、谁回收”的原则,建立应收款管理责任人制度,落实回收责任人,回收计划和回收责任,最大限度降低坏帐的发生。

3、严格管理成本控制,保障企业经济效益形成。

①制订部门预算和机关开支总预算,严格控制管理成本。通过历年财务数据的调查和分析,将费用开支进行具体的明细化,各部门制订部门开支预算方案,编制汇总审批后,制定机关年度开支成本预算方案,严格按照预算监督执行。

②掌控费用开支源头,明确部门经理负责制。严格执行总经理“一支笔”,重点抓好差旅费、招待费用等开支。明确部门经理负责制,部门经理作为部门费用开支的第一责任人,对费用开支的合理性、真实性负第一责任,需严格控制各项费用开支。

③积极回收资金,降低资金的借贷成本。通过存量资金的合理调度和应收款的积极清理和回收,适度减少银行贷款,降低利息支出。

(二)落实项目经理责任制,加强项目资金管理,降低项目资金风险。

项目管理应明确责任分工,要以资金管理为切入点,重点把握好资金流入、流出的管理。

1、落实项目经理责任制。项目经理作为项目资金管控的第一责任人,对项目资金的支付承担责任,项目经理只有资金支付的审批权,无支付权。项目管理的好坏直接与项目经理的绩效考核和奖金挂钩,出现资金支付风险,追究项目经理的管理责任。

2、项目资金的流入管理:所有项目资金的流入都必须纳入财务控制管理的银行帐户核算(包括拨付工程款、承包人垫资款等)。

3、项目资金的流出管理:a、资金支付程序:项目经理、报帐员上报审核资料和资金支付计划表稽核会计审核信息反馈项目经理、报帐员复核稽核会计再复核确认支付项目经理签批财务报帐员支付;b、资金总量控制和管理:关注完工实际工程量与工程款收入之间的关系,要特别注意对合同预付工程款、进度款中盈利较高施工部分的工程款的使用,预留施工准备金,防范超付的发生;c、通过网络银行实现远程监控支付。财务报账员办理好手续后通过网络、传真等形式报稽核会计审验后,也可通过网络银行进行远程监控支付。

(三)完善岗位职责制度,合理安排财务分工,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转变财务用人机制,重点关注对员工工作表现和业务技能的评价。在财务分工上将工作划分为“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两大块。会计核算以成本核算和账务处理为主,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和成本控制为主。同时,在人员配备上根据个人知识结构、业务技能、工作表现而定,从管理一线中选拔任用。

第4篇:工会收支管理范文

__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经费保障状况调研分析

根据县财政局关于开展行政政法单位经费保障状况调研的通知精神,我局按照通知要求对照调研内容,对____年—____年经费保障状况进行了梳理分析。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一、经费保障基本情况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是县政府综合管理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险工作的职能部门,下设四个职能股室:办公室、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股、培训股、法制股。目前的经费来源主要有:(1)财政拨款,主要解决人员经费及部分公务经费;(2)预算外资金收入,包括收取病退人员及离休干部护理鉴定费、劳动争议仲裁收费和劳动合同鉴证收费;(3)自行组织收入,包括存款利息、协调资金及所属单位上缴收入。经费支出主要包括人员经费、公务费、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从____年—____年人员和经费情况看,行政经费收支有以下几个特点:(1)财政拨款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经费收入的主要和稳定来源。从收入结构看,财政拨款占整个经费收入的55以上,充分体现了财政拨款保证政府机关正常运转的主渠道作用;(2)非财政拨款的资金来源越来越占重要地位,收入来源呈多元化格局。特别是____—____年其他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自行组织收入的能力进一步提高;(3)近年来人员经费(包括退休费)有一定的增长,主要是增人增资所致。从支出结构看,多年来人员经费占本级财政预算安排经费始终在70左右,说明财政拨款优先用于保证人员工资的发放,人员经费的支出得到了较好保证;(4)人均公务费支出在6000元以上,高于部门预算安排的人均年1000元的定额标准,基本保证了机关工作的正常运转。

新时期劳动保障工作任务繁杂而重要,“两个确保”、就业和再就业等问题是涉及社会稳定的大问题,这些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相关资金的落实,在我县财力紧张、收支矛盾突出、部门预算安排偏紧的情况下,我们不等不靠,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在管理上做文章,在节约上挖潜力,从而使各项工作经费得到较好的保证,财务支撑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多年来机关办公条件得到了改善,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办公室配备了电脑、更换了办公桌椅、安装了空调,办公楼进行了装修加固,为各项劳动保障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较好的经费保障。近年来,我们主要在抓收入和强化管理两方面来提高行政经费的保障水平,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依法组织收入,狠抓预算外资金管理。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规定,从票据管理入手,从资金源头抓起,积极组织收入,做到应收尽收,缓解了预算内经费紧张的局面;(二)在积极组织收入争取财政部门支持的同时,还必须加强财务管理、优化支出结构,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支出管理办法,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大力压缩车辆、会议、通讯、招待费等弹性支出。1、完善财务制度,以制度管理和约束人,进一步规范工作行为。结合劳动保障局的实际情况,我们先后制订和完善了《劳动保障局财务管理暂行规定》、《劳动局会计室日常工作运行程序》、《__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会议和办公十项制度》和《关于加强后勤财务管理以及增收节支活动的通知》等文件,并下发到局属各股室执行,使财务工作真正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财务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2)严格审批程序,在执行过程中规范各项支出。在开支审批方面,我们明确了审批权限和审批手续,并严格执行把关,确保支出控管到位。对__*元以下的开支由分管局长审批,__*元以上的由局长审批,大宗开支要经局长会议研究后再由局长审批,每项开支前须向分管领导请示经审批同意后方可开支;(3)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控制一般性支出,保证全局重点中心工作的开展。公用经费支出弹性较大,尤其是会议费、通讯费、交通费、差旅费、招待费等开支大,难以控制,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制订了行之有效的支出管理办法。(4)认真执行政府采购制度,全部实现了定点加油、定点印刷、定点车辆保险和大宗项目集中采购,凡是政府采购项目必须经县政府采购中心审批后,到定点部门购买,坚持先审批后购买的程序,从而控制了支出,节约了资金。

二、存在问题及建议财务的保障力度仍不够强,资金问题在很大 程度上仍制约着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具体表现为:(一)人员工资由财政统一发放,得到了有效保障,但预算内安排公务费严重不足,相当一部分是靠创收或协调资金解决的;编制部门预算时公用经费定额标准过低过“粗”,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部门预算的约束力,经费开支的计划性或可预见性差,随意性大,在开支标准上不好把握,存在预算内外“两张皮”现象,收支统管的政策未落实,财力分散,加剧了经费紧张程度;(二)支出结构不合理,有待于优化。特别是公务费开支结构不合理,表现在车辆、电话、招待的浪费不同程度地存在,招待费开支居高不下,仍有节约的余地,资金使用效益低。行政经费本来就紧,对现有资金缺乏科学的管理,不能分轻重缓急用好资金,从如何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仍是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三)经费保障的稳定性差。由于我县财力困难,对机关经费的保障,在年初预算安排时不可能一步到位(人均仅1000元),全靠各单位创收作补充,随着《行政许可法》的实施,一些行政收费项目取消或标准降低,从而影响行政经费的保障水平。我县在行政经费保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财力不足,虽然财政收入逐年增长,始终满足不了支出增长的需要,其主要原因是财政负担过重、供养人员多,除了吃饭资金外,没有多少办事钱。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对完全行使政府职能的国家机关,财政应保证其各项工作正常运转的基本需要,为此,我们认为首先应立足财政增收,狠抓财源建设,培植后续财源,依法强化收入征管,做到应收尽收,发展地方经济,培植财源应作为解决行政机关经费保障问题的根本出路;其次从减轻财政负担入手,结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重新界定财政供给范围,缩减机构人员编制,严格控制行政事业单位财供人员的不合理增长,在经费供应上要加强经费管理,对部门和单位严格按编制和定额核定经费,从预算安排上优化经费支出结构;再次是深化支出改革,加强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细化公务费预算编制,增强预算约束力,按照“收入两个渠道,支出一个漏斗”的模式,进一步完善部门综合预算管理制度,解决预算内外两本帐、两张皮的问题,在确保人员工资统一发放的前提下,建立合理的经费保障机制;(2)结合实施部门综合预算,积极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资金时效性和利用效率;(3)建立健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杜绝浪费,在资金的使用上严格把关,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严格执行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把压缩和节减公务费作为重点,特别是加强人、车、会、话、招待等重点支出的控制,真正绷紧支出管理这根弦;(4)统筹安排,合理使用资金,实行收支统管,通过以外补内,有效地缓解财政收支矛盾的压力,逐步提高经费的自我保障能力;(5)逐步扩大政府采购的范围和规模,严格执行政府集中采购制度,加快机关后勤改革步伐,减轻行政经费支出负担。

二0__年五月二十五日

第5篇:工会收支管理范文

关键词:团场 收支审计 问题 对策

一、团场财务收支审计的内涵

财务收支审计就是针对团场财务活动的审计项目。基于团场经济规模以及财务活动的增加,财务收支审计的内容也在不断的增加与调整,但是其最终目的是保证财务活动的真实性、规范性以及合法性,通过审计加强财务管理的监督,实现企业财务活动的健康发展。由于团场不同于其他一般社会企业,因此团场财务收支审计除了遵循一般企业审计方法之外,还需要做好以下审计内容:一是团场企业的审计资料。审计资料包括各种会计账簿、会计凭证以及报表等,审计的要点就是保证会计凭证内容的真实、准确;二是货币资金审计。货币资金是团场企业内部流动性最强的支持,是收支审计的重要内容;三是团场企业的支出审计。支出审计就是检查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未经批准的预算项目支出,其中重点是放在国家专项资金的使用上;四是团场企业的收入审计。团场企业的收入科目比较多,需要审计人员遵循“收支两条线”的审计模式,对各项财务收入等进行审计。

二、团场财务收支审计所存在的问题

虽然经过多次改革,团场财务收支审计体系越来越完善,但是基于团场经济活动的不断增加,团场财务收支审计工作暴漏出诸多问题,具体体现在:

团场财务收支审计体系不完善。基于工作实践经验,虽然团场近些年不断完善与丰富收支审计工作体系,但是其仍然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结构:一方面团场收支审计与国家法律法规的衔接性不够,存在国家相关制度落实难的问题。例如为了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国家制定了严格的岗位责任制,但是在具体的制度落实上却存在岗位责任不明确的问题;另一方面审计监督体系不完善。团场财务收支审计监管体系存在漏洞,导致审计工作的实效性不强。

团场财务收支管理混乱。基于对团场收支审计的结果统计分析,团场存在收支管理混乱的问题:一方面收入管理混乱。由于团场收入种类比较多,既有财政专项拨款,也有各种收费等项目,有些团场为了个人利益,他们往往支出票据直接在相关的部门支付报销。例如部分团场管理者将个人购物消费的票据在团场进行报销,以此“盗窃”国家财务;另一方面团场存在经费列支超预算。团场实行严格的预算管理制度,但是不少团场存在收支结转是存在超支现象,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团场的预算管理制度执行不严、预算约束力不够造成的。当然虚开列支以及暂存款列收列支现象也存在。

三、提高团场财务收支审计的对策

基于团场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针对当前团场财务收支审计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实践工作经验,提高团场收支审计的具体对策如下:

(一)建立完善的收支审计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的收支审计管理体系对团场财务收支审计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团场要建立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制度是规范财务收支行为的法则,团场只有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财务从根本上约束各种有背财务管理活动的行为,因此团场既要强化岗位责任制,也要规范考核评价机制;其次逐步建立管理审计模式。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侧重于对会计记录事项的审计,虽然此种审计能够做好差错纠弊,但是往往忽视财务事项的事前监督,导致风险扩大,因此团场要逐渐建立管理审计模式,通过调整审计手段、内容等将团场收支相关活动纳入到审计体系中,因此提前规避各种风险。

(二)加强对团场财务活动的管理

首先团场要规范公用经费管理,严格控制“三公”,认真遵守审计“八不准”工作纪律,对于经费支出要细化类项。同时加强对财务收支审计的日常监督等,保证团场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内部审计人员不能受到其他人员的干扰;其次做好团场的预算管理,预算单位应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预算管理原则,按照批准的部门预算,积极组织各项收入,合理安排各项支出。如超预算要追加预算。

总之团场企业要从自身的特点出发,认真总结,不断探索合理、高效的审计办法,从架构组织、人员配置到审计方法的创新方面,要形成一套符合自身企业特色的模式,这样才可以充分的发挥财务收支审计的作用和功能。

⒖嘉南祝

第6篇:工会收支管理范文

在新的形式下如何才能进一步规范乡镇财政行为,建立起适应形势变化的新型运行机制,是摆在财政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2002年国务院批转财政部《关于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国发〈2002〉26号)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对乡财政的管理,约束乡政府行为”,“对经济欠发达、财政收入规模较小的乡,其财政支出可由县财政统筹安排,以保障其合理的财政支出需要”。为缓解乡镇财政困难,遏制乡镇债务,应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对乡镇财政实行乡财县管改革。

一、“乡财县管”的指导思想。

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按照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改革乡镇财政管理方式,实行“乡财县管乡用”。通过县级财政部门直接管理和监督乡镇财政收支,规范乡镇的财政收支行为,促进乡镇依法组织收入,合理安排预算支出,控制财政供养人员的不合理增长,防范和化解乡镇债务风险,缓解乡镇财政困难,维护农村基层政权和社会政治稳定,促进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二、“乡财县管”的基本原则。

(一)因地制宜、全面实施原则。结合本县实际情况,在全面推行改革的基础上,区分乡镇不同情况,合理制定方案,统一组织实施。

(二)预算管理权不变原则。按照《预算法》规定,继续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乡镇政府在县财政部门的指导下,编制本级预算、决算草案和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组织本级预算的执行。

(三)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财务审批权不变原则。乡镇财政资金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归乡镇,资金结余归乡镇所有县级人民政府和财政部门不得挪用乡镇财政资金;乡镇原有各项债权、债务仍由乡镇享有和承担;属于乡镇财权和事权范围内的支出,仍由乡镇按规定程序审批。确保乡镇利益不受侵害。

(四)促进经济发展原则。方案设计要有利于调动乡镇积极性,建立激励机制,促进县乡经济同步协调发展。

(五)有利于提高效率原则。按照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简化审批环节和程序,提高政府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三、改革的主要内容。

以乡镇为独立核算主体,实行“预算共编、账户统设、集中收支、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的财政管理方式,由县财政部门直接管理并监督乡镇财政收支。

(一)预算共编。县财政部门按有关政策,结合财力实际,兼顾需要和可能,明确预算安排顺序和重点,提出乡镇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意见;乡镇政府根据县级财政部门的指导意见,编制本级综合财政预算草案并按程序报批。

(二)账户统设。即取消乡镇财政总预算会计,由县财政部门乡镇财政总会计账务,核算乡镇各项会计业务,相应取消乡镇财政在各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所有账户,由县财政局在各乡镇金融机构统一开设县财政专户分账户。分账户设“结算专户”、“工资专户”和“支出专户”三类。乡镇所有预算内收入、预算外收入、上级部门补助收入等先缴入结算专户,其中应上解财政收入再通过“结算专户”上缴县级国库。乡镇所有工资性支出通过县级国库或“结算专户”拨到“工资专户”,专门用于乡镇人员工资和民政定补人员补助的发放。工资以外的其他支出通过县级国库或“结算专户”拨到“支出专户”,由乡镇按规定开支。

(三)集中收付。乡镇财政预算内外资金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各项财政收入缴入县级国库,由县财政进行核算。按照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优先保障人员工资。公务费支出由乡镇行政事业单位编制季度财务收支计划,经乡镇领导签批后报县财政审批。村级财政补助资金,由县级财政部门拨入村级资金专户,确保村级资金专款专用。

(四)采购统办。乡镇各项采购支出,由乡镇提出申请和计划,经县财政部门按照预算审核后,按政府采购有关法规统一办理,采购资金由县财政部门直接拨付供应商。

(五)票据统管。乡镇使用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农业税税收凭证等,其管理权全部上收到县级财政部门,实行票款同行、以票核收,严禁坐收坐支,严禁转移、隐匿各项收入。

同时,调整乡镇财政所管理体制和职能。乡财政所上划县财政部门,实行县财政对乡镇财政所的垂直管理。县财政局负责乡镇财政所的岗位设置、人事安排、业务管理考核等。乡镇党委、政府负责乡镇财政所干部日常学习教育、工作协调和相关工作考核等。乡镇财政所干部年终考评由县财政局和乡镇党委、政府共同进行。各乡镇设置报账员管理乡镇预算和报账。

四、具体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乡财县管”改革工作应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财政部门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制订“乡财县管”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和相关管理制度。各级监察、人事、国税、地税、人民银行等部门和单位要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共同做好“乡财县管”改革的组织实施工作。

(二)完善县财政管理体制。按照积极稳妥、简明规范和让利于乡镇的原则,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加大对困难乡镇的扶持力度,尽可能增加乡镇可用财力。制定激励措施,强化目标管理,调动和保护乡镇发展经济和组织收入的积极性。

(三)规范乡镇财政支出管理。统一工资和津贴、补贴发放标准。根据乡镇收支规模和实际情况,分类制定公务费定额。明确乡镇支出范围,健全各项开支标准,完善财务审批程序。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的原则,优先保证人员工资正常发放,严格控制会议、招待、小车、电话等费用开支,严禁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四)清理乡镇财政供给人员。由人事、编办、财政等部门共同组织进行。严格乡镇人员编制管理,严禁超编进人,严禁在编制外使用人员。对于清理清退范围的各类超编人员、不在编人员和自聘人员,财政不得供给经费。

(五)核实乡镇各项债权债务。全面清理乡镇银行账户和票据,摸清乡镇收入家底。认真清理核实乡镇债权债务,并逐一登记造册报县政府备案,严禁新增负债,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努力消化现有债务。在确保人员工资和必要运转经费的前提下,应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偿还债务。

(六)积极推广应用网络技术。要适应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的需要,应用财务管理软件,实现县财政部门与乡镇财政所联网,逐步实现乡镇收入网上报解,收支计划网上申请和审核,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五、主要作用。

(一)规范了收入征管,挖掘了收入潜力。实行“乡财县管”,不仅规范了农村税费改革后的农业税收征管,而且有效遏制乡镇财政支出需求的膨胀,明显减少了乡镇不合理不合规的支出,从而从根本上治理了乱收费,减轻了农民负担,进一步巩固了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同时,通过加强账户、票据的管理,实施综合财政预算,将“票款同行”、“以票管税(费)”、“收支两条线”管理落到实处,既从源头上杜绝了乱收费、乱摊派现象的发生,又有效防止了乡镇截留挪用、坐收坐支和滥收滥支。在此基础上,通过实施综合预算,统筹安排乡镇预算内外财力,有效保证了乡镇的基本支出需要,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乡镇预算内财力的不足。

(二)加强了支出管理,确保了工资发放。通过实行“乡财县管”,使公共财政支出改革进一步延伸到乡镇,在乡镇初步建立了符合公共财政体制要求的财政管理框架。通过制定统一的支出范围、统一的定额标准、统一的财务核算制度,加强了支出管理,规范了支出行为,乡镇支出有据可依,财务核算规范透明,审批制度约束有力。支出应严格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的顺序合理安排支出,保障乡镇工资正常发放,杜绝出现拖欠工资的现象。实行乡财县管后,在加强支出管理的同时,严格控制乡镇财政供给人员,乡镇不仅不能随意进人,还对原有的不在编人员进行了清理清退,清退人员财政一律不再供给。

(三)有效遏制了乡镇债务,缓解了乡镇财政困难。乡镇财政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债务负担太重、窟窿太大。实行“乡财县管”后,乡镇不能随意举债,有效扎住了乡镇“举债”的口子,为从根本上解决乡镇财政困难创造了条件。改革后,通过彻底清查乡镇债务,对乡镇债务“先刹车、后消肿”,可以遏制债务膨胀。

(四)堵富了管理漏洞,提高了管理水平。实行乡财县管改革,在坚持乡镇“三权”不变的前提下,能够实现“四个管住”,即管住了乡镇乱收费、管住了乡镇乱花钱、管住了乡镇乱进入、管住了乡镇乱举债,从根本上堵塞了收入截留、流失和支出挪用、浪费的漏洞,扎住了乡镇进入和举债的口子,极大地提高了县乡财政管理水平。将改革前乡镇财政管理水平比较低,收入无预算,支出无标准,票据不合规,账户不规范,财务不透明,特别是乡村财务管理尤为混乱的状况扭转,不仅加强了乡镇财政管理,还规范了村级的财务管理,节约了财政资金,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六、实施改革应解决的问题。

(一)必须纠正乡镇错误的“权力”观。实施“乡财县管乡用”改革,不少乡镇可能会认为剥夺了乡镇的资金管理“权”,对于这个实际存在的问题,要认真作好宣传解释工作,讲清“乡财县管乡用”改革主要目的是规范乡镇财政管理,提高乡镇财政运行水平,同时通过改革,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实现县级财政“反哺”财政困难乡镇,增强乡镇财政的保障能力,使乡镇认识到推行改革“有利可图”。其次,在“乡财县管乡用”改革的实施方案中,明确了“三权”不变的原则,即乡镇的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不变,乡镇财政资金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归乡镇,资金结余归乡镇,县财政坚决不集中、不挤占、不平调。属于乡镇财权和事权范围内的支出,仍由乡镇按规定程序审批,让乡镇的党政领导吃了一颗“定心丸”。有力纠正了那些认为改革会揽“权”夺“力”的错误思想。

(二)必须解决“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问题。实施“乡财县管乡用”改革,县财政把乡镇的收入和支出都管起来了,有些人会产生错觉,认为“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体制无法实现。解决这一问题。一是明确应乡镇财政预算仍然由乡镇财政编制,县财政只是对乡镇预算编制起到指导、审核、监督的作用。二是在乡镇财政仍然保留了政府单位会计,乡镇的公用经费支出仍由乡镇财政管理、核算。三是明确财税收入仍由乡镇组织,乡镇的债权债务仍由乡镇享有和承担,原列在总预算会计账户和农税会计账户的往来,除“与上级往来”转入县级“结算专户”外,其余转入乡镇“支出专户”。

(三)必须解决收入及时入账的问题。实施“乡财县管乡用”改革,首先必须管住乡镇的收入,那么如何保证乡镇收入及时进入县乡“结算专户”,确保收入及时入账呢?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国地税部门征收的各项税款由税务部门直接上解县级国库;二是明确规定乡镇取得的除税收以外的收入(包括乡镇在本地的借入款)必须在两日内缴入乡镇“结算专户”,并由乡镇财政结算员及时缴入国库,以便县局及时了解乡镇收入情况。三是管住票据,乡镇使用的所有收费票据全部上收到县财政局管理,实行“限量领用、定期缴销、票单同行”的管理办法。四是对截留、隐匿、转移收入的,制定严厉的处罚和制约措施。

(四)必须解决严控支出的问题。实施“乡财县管乡用”改革以后,要充分发挥县财政的管理监督作用,明确财政支出顺序,规范财政支出行为,确保乡镇重点支出到位。一是对人员工资、社保缴费和发给个人的津贴、补助,一律从县国库或“结算专户”直接拨付到相关机构计入个人账户。二是对支付给农民的种粮补贴、良种补贴、退耕还林补助、农村低保补助、对计生家庭的奖励、农机具补助、救灾补助、优抚补助等国家对农民个人的补助,实施财政直补资金“一卡通”工程,由县级“结算专户”直接通过信用社发放到农民个人。三是对上级安排给乡镇的农田水利、公共设施、设备购置等专项支出实行报账制。四是对金额较大的支出采取单独申报、单独审批的办法。五是合理界定乡镇负责人的资金审批权限,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六是实行拨款按计划、用钱按申报的制度。

(五)必须解决改革运行成本问题。由于我县乡镇一般的距县城都有几十公里,最远的有100多公里。实行“乡财县管乡用”改革,如果频繁往返县城批钱、报账,运行成本势必增加,改革将难以体现实效。为解决这一问题,应进一步加强县乡财政信息网络建设,配强计算机软硬件,并实现了“网上申报、网上审批、网上查询”的目标。同时,简化工作流程,收入凭证每月分两次带交县局审核,支出凭证每月统一到县局审核一次,减少了原始凭证传递和财政结算员往返县城的次数。另外,把乡镇的乡级“结算专户”和“支出专户”都设在当地信用社,方便了乡镇的收支管理。

第7篇:工会收支管理范文

我受公司工会***主席的委托,向大会做第*届工会委员会财务工作报告,请予以审议。

自200*年*月*日工会换届以来,公司工会财务工作在上级工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公司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公司工会财务、经费审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工会工作大局,开拓进取,按照省公司“三抓一创”的总体要求,全面落实“依靠”方针,突出维护职工权益,在财务管理上求规范,在经费、资产管理上求实效,保证了经费足额及时拨缴,圆满完成了省电力工会、市总工会上解经费的目标任务,为工会开展好各项职工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工会财务工作连续六年分获河南省电力工会财务竞赛一等奖、**市总工会财务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借此机会,向一贯支持和关心工会建设的各级领导、各有关部门和全体会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工会经费收支使用情况

(一)经费收入情况。200*年初经费余额*万元。七年来,公司工会总收入为**万元。其中:

1.拨缴经费收入**万元,包括行政和三产。

2.会员会费收缴**万元。

3.上级工会补助**万元,主要是:补助购车、办公费等。

4.行政补助收入**万元,主要是:补助购置文体活动场地器材及大型文体活动等。

5.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万元。

(二)经费支出情况。经费合计总支出为**万元。其中:

1.上解经费。按照拨缴经费收入30%的比例上解省电力工会、10%的比例上解**市总工会,共计上解经费**万元。

2.会员活动费支出**万元,其主要用于基层分会开展活动。

3.职工活动费支出**万元。其中:

(1)职工教育费。主要用于购职工学习书刊等,支出金额**万元。

(2)文体活动费。主要用于组织职工参加省公司文体活动和市总工会举办的职工运动会、“文化体育活动月”、“双节”文艺晚会、重大节日文体活动等,支出金额**万元。

(3)宣传活动费。主要用于制作宣传板面和宣传条幅,举办摄影展等费用,支出金额**万元。

(4)其它活动费。慰问一线职工和“三八”节等活动,支出金额**万元。

4.工会业务费支出**万元,其中:

(1)会议费。用于职代会及工运理论研讨会等,费用**万元。

(2)培训费。主要用于职工代表培训、摄影培训及女职工健康培训等,费用**万元,

(3)专项业务费。主要用于劳动竞赛活动支出等,费用**万元。

(4)其它业务费。主要用于工会自身建设方面。包括给基层分会购照相机、购置必要的办公用具及办公用品、接待兄弟单位等,费用**万元。

(三)经费结余。截至XX年底经费滚动结余**万元。

二、七年来工会财务工作回顾

(一) 密切联系群众,保持经费拨交渠道的畅通。

工会经费是工会工作的物质基础,确保经费收支主渠道的畅通是工会财务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圆满实现工会经费的收缴目标,工会先后制订了《关于加强工会财务管理的规定》、《工会经费上解季度考核管理办法》、《**公司工会经费管理办法》等,积极指导协调基层分会会费收缴和工会经费收缴工作,将会员会费按80%返还基层,有效提高了基层分会收缴会费的积极性;工会还加强对多经企业经费拨缴的规范化管理。在多经经费收缴方面,七年来,我们加大宣传力度,使多经各单位从领导到职工真了解工会经费收缴的依据,通过基层分会的作用,向职工宣传《工会法》和有关工会经费管理规定,使每个职工明白工会经费的真正意义和上缴会费是每个会员应尽的义务,打消了模糊概念,收缴率达到了100%,从而使职工支持工会工作变为现实,为工会工作开创了新的局面。

(二)服务中心工作,努力管好、用好工会经费。

本着“统筹兼顾,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工会始终坚持四个服务的导向。一是为企业中心工作服务;二是为职工身心健康服务,使职工健康生活,快乐工作;三是为基层分会组织建设服务,有计划的对基层工会开展活动进行补助;四是为企业凝心聚力服务。把资金的重点用在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开展好职工各项活动、为基层服务、为职工办实事等方面,坚持做到支出合理,职工满意。

(三)科学管理,努力提高经费管理水平。

一是强化工会经费的预决算工作。年初周密预算,年中对照检查,年末认真决算,保证有计划、有步骤的合理使用经费;二是坚持民主理财,增强经费使用的透明度,面向基层,服务职工。坚持“一支笔”审批制度,重点开支由工会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经审委对工会经费的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督促,在每年的职工代表大会上公布工会经费的收缴、使用、管理和经审情况,自觉接受各级组织和广大会员、职工的监督;三是加强财务人员的专业培训,积极应用省电力工会开发的财务管理软件,实现工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和工会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明显提升,连续多年在全省电力系统工会财务审查评比中名列前茅。

三、今后五年财务工作的重点

随着工会工作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会财务工作任务将更加艰巨。工会财务在工会工作中的经济保障作用将更加显现。我们将在上级工会的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依法聚财、科学理财、有效用财,全面加强工会财务工作建设,为工会各项工作开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一)工会要进一步加强对财务工作的领导。

重视工会经费收缴工作,坚持工会经费独立管理和工会主席“一支笔”审批制度,抓好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把握好经费使用的原则、方向和重点,将工会经费用于为职工群众服务上,用于工运事业发展上。关心、帮助、支持财务人员履行职责,大胆探索做好工会财务工作的新方法。

(二)坚持依法收缴工会经费,加大对工会财务工作的考核力度。

继续加强对多经企业工会经费的收缴管理力度,搞好工会财务工作的季度考核,确保工会经费收入的稳定增长。按照省公司工会财务工作考核细则,即时、足额上解经费。

(三)进一步加强工会预算制度管理,更好地管好、用好工会经费。

科学编制预算直接影响着工会经费的使用和管理。今后要努力探讨如何根据形势收好、管好、用好工会经费,自觉接受同级和上级经费审查委员会的监督。强化预算约束,不断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让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能,为工会自身建设和工运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认真学习,不断提高工会财务人员业务水平。

第8篇:工会收支管理范文

1、根据新的制度与准则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业务核算,做好财务工作。

2、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处理好同其他部门的协调关系。

3、做好正常出纳核算工作。按照财务制度,办理现金的收付和银行结算业务,努力开源结流,使有限的经费发挥真正的作用,为公司提供财力上的保证。加强各种费用开支的核算。及时进行记帐,编制出纳日报明细表,汇总表,月初前报交总经理留存,严格支票领用手续,按规定签发现金以票和转帐支票。

4、财务人员必须按岗位责任制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做出表率。

5、完成领导临时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个人见意措施要求财务管理科学化,核算规范化,费用控制全理化,强化监督度,细化工作,切实体现财务管理的作用。

使得财务运作趋于更合理化、健康化,更能符合公司发展的步伐。

总之在新的一年里,我会借改革契机,继续加大现金管理力度,提高自身业务操作能力,充分发挥财务的职能作用,积极完成全年的各项工作计划,以最大限度地报务于公司。为我公司的稳健发展而做出更大的贡献。

财务部作为公司的核心部门之一,肩负着对成本的计划控制、各部门的费用支出、以及对销售工作计划的配合与工作总结等工作任务,在领导的监督下财务部各工作人员应合理的调节各项费用的支出,保证财务物资的安全;服务于公司、服务于员工、服务于客户,以促进公司开拓市场、增收节支,从而谋取利润最大化,以最优的人力配置谋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三、继续开展会计规范化管理工作,防范和化解操作风险

在去年会计工作规范管理的基础上,继续开展会计规范化管理工作,提高会计核算管理水平,防范和化解操作风险。具体从8个方面抓起:会计基本规定;会计核算质量;会计报表质量;计算机管理;联行结算管理;会计档案管理;信用社网点管理及其它;会计经营管理。特别是会计档案管理历年来有所欠缺,每年的会计凭证虽然都归了档,但未按档案管理办法归类整理,需要进一步规范。

四、继续抓好增收、节支,进一步提升增盈创利水平

紧紧抓住增收、节支两个环节,外抓收入,内抓管理,力争全年实现在足额提取应付利息,提高拨备水平的前提下,实现利润xxx万元,确保社社盈余和专项票据兑付全县信用社资产利润率逐年上升的目标。针对目标,制定出台《xx县农村信用社XXXX年增盈创利实施方案》,围绕增收、节支两个环节进行了安排。外抓信贷质量管理,积极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拓宽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应收尽收。内抓财务管理,降低经营成本,特别要加强营业费用的管理,在确保个人费用的前提下,压缩公费用,确保专项票据兑付全县信用社资产费用率逐年下降目标。

具体抓好五项操作:

一是财务开支操作:对营业费用实行费用额和费用率控制,严格实行了“ 以收定支、先提后支、多收多支、少收少支、以率定额,超支自负”的费用计提开支原则,将费用控制在核定比例之内。

二是比例操作:即在费用开支方面针对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对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养老保险,待业保险金等按比例准确计提。对招待费、宣传费等要在规定比例之内节约使用。

三是预算操作:对培训费、会议费、修理费、电子设备费购置及运转费实行了预算制,做到了在具体操作中严格按照预算控制支出。

第9篇:工会收支管理范文

(松原市宾馆,吉林 松原 138000)

摘 要:随着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在市场经济推动下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逐渐登上国民经济的舞台,其内部管理体系的不断改革,对财务管理方面造成很大影响。只有采取不断推出新的措施和方案对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进行规范,才能提高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有助于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和财务风险的降低,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关键词 :财务管理;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策略

中图分类号:F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0-0121-02

收稿日期:2015-03-20

作者简介:于晶(1976-),女,吉林松原人,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本市场不断推进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分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也不断地进行着管理改革,尤其是在财务管理方面。财务管理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核心工作,也是保证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能顺利完成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而财务管理中的预算管理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进行经营时实现经营成果可控性的有效保障。随着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在国民经济地位中不断被提升,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财务管理的挑战也就更大。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的特殊性,导致了财务管理的疏忽,增加了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

一、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

由于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财务不受地方财政的直接影响,在财务管理方面就没有被引起重视,因此,在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就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重视力度不够。财务管理是实现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有助于单位处理单位经济活动中的一切有关的财务关系,实现财务科学的预测、计划、协调、分析、核算等。目前,很多的事业单位都没有加强对财务管理的重视,尤其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中更加疏于管理。事业单位领导比较注重直接的经济效益的取得,却忽视了财务管理部分的加强,忽略了财务管理是作为经济效益获得的重要保障。而且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并没有制定或执行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缺乏财务预算的有效控制,也就无法形成规范性财务管理模式和制度。另外,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导致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无法实现对资金使用的有效监督。

(二)财务管理中职能定位不清晰。在很多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其内部财务管理系统比较混乱,对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进行等职看待,无法意识到财务管理的全面性,因此在进行财务管理时,会显得很片面、不细致,忽视财务管理中其他应有职能的有机配合。而且职能定位的不清晰,单位领导在进行财务操作时就无法按照规范的流程来,也就导致领导的意志在操控整个财务管理系统,且不会受到财务管理制度或者预算的影响,也就导致财务管理的过于形式化。

(三)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水平参差不齐。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中,很多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意识薄弱,工作素质不高,在会计电算化使用上也没有很高的水平。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性不高,对职能的定位也模糊不清,还可能出现身兼多职的现象,在进行财务管理时,管理环节不能实现互相监督,无法帮助事业单位形成有秩序的财务管理系统,导致在财务管理的效率偏低,无法及时给与市场反应,因此也会阻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开展。

(四)财务管理中资金利用率低。由于不专业、不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方法,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在资金的管理和利用上就会出现问题。没有合理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预算管理,就会导致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出现预算经费的超支或者不足,而造成不合理的资金预算调整,最关键的是,预算管理通常是发生在市场经济活动之前,但是事业单位的经费整理通常表现为资金的核算,在经济活动结束之后才进行,这种财务经费管理会严重影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资金利用率,导致资金利用率低下。

(五)财务管理中风险管理意识低。财务管理中往往要对单位各方面财务能力进行风险评估,但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很多都没有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报表的体系中,财务处理并不能反映出单位资金的本质状态,不利于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分析、判定是否与现实形势相适应,通常财务风险表现在资本结构、偿付能力以及对外投资这三个方面。资金短款问题的存在,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就要以资金的形式来完成,通常这些资金来自借贷,负债的出现就会增加资本结构风险。如果单位长期借贷资金,又对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偿付能力增加风险,同样,单位对外投资工作难以维持,投资工作也遭遇风险。

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策略

(一)注重财务管理意识培养。经济的高速发展使计划经济转变为了市场经济,为了适应这种经济体制,事业单位要不断转变思想观念,并改变经营理念和模式,才能适应市场而生存。在新制度的发展之下,首先要求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加强对财务管理的重视,转变原来的思想观念,不再只是注重直接的效益的取得,要认识到实际的经济效益是经过合理的财务管理获得,不仅包括利润的管理,还包括预算管理、投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多个方面内容,意识到财务管理包含的多方面管理内容对于实际经济效益的重要作用,从而形成新的思想理念,树立合适的市场经营理念。然后要让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及其他与财务有过交集的员工都能注意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并努力帮助单位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二)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机制。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要注意把握新的市场经济体系,从而完善单位的管理机制。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主要是实现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事业单位要树立科学的理财观念,就需要有良好的制度作为保障。财务管理的制度建立,可以有效协调单位财务各部门的工作内容和责任,将权责进行划分,可以提高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将工作流程进行合理化。只有修订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消除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瑕疵,实现财务管理的合理化、规范化,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内部控制的有效管理,有助于协助管理层进行目标控制,对于单位资金风险进行合理评估,并及时对风险作出相应的决策。

(三)加强财务人才的招揽,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的提升,有助于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以及内部监控的机制体系制定。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人才的利用上,要严格避免关系户的存在,严格通过招募的形式公开公正的选择适合的人才,保证事业单位的财务人才能完全符合财务管理需求,积极引进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另外,要加强内部财务管理职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使员工得到不断的自我提升,促使他们更加胜任自己的岗位。要加强单位人才的管理工作,人才的内部培养为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做好的人才的储备,就要通过明确合理的考核指标、奖惩制度来规范管理人才,实现人才的监督管理,让员工更加积极、主动地完成自我能力的提升。

(四)加强财务预算管理、核算监督。要提高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资金利用效率,就要加强对财务预算的管理。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编制时,为了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要设计并分析单位财务活动预算经费,只有建立了健全的计划与管理控制体系,加强内部控制的管理建设,才能对财务预算管理进行完善,将资金的利用效率增大。同时,在对单位用款进行规划中,要改变传统的管理习惯,避免资金收支的笼统,严格按照会计与预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核算。另外,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系统要起到监督的作用,将资金的收入和支出分开进行管理,避免资金收支的不统一,导致文不对账,因此要定期对资金进行审核,保证财务管理内部之间的互相监督能有效控制财务收支的不平衡。

(五)完善绩效考核制度。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还要建立对财务人员进行绩效考核的考评体系,通过绩效考核,鼓励财务管理人员更尽责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另外,财务分析和考评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采用特定的方法来分析和判断单位财务活动和成果,只有定期做好预算与实际活动的资金流动状况分析,才能对单位预算进行合理预估安排,才能提供有效财务报表供参考。

结束语

财务管理意识的淡薄,在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进行经济活动时,不能执行有效的预算管理,导致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也就无法实现对单位资金收支情况的有效监督,导致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财务问题混乱,不利于单位的稳步进步与发展。因此,只有加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才能保证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长久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纪文洁.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概述[J].新财经(理论版),2012,(11).

[2] 苏静.刍议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工程建设财务管理工作[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8).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