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机电职业发展规划范文

机电职业发展规划精选(九篇)

机电职业发展规划

第1篇:机电职业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电力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C93-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9-0082-03

一、职业生涯规划产生的背景及重要意义

(一)职业生涯规划产生的背景

进入21世纪,市场经济更加需要知识的武装,以焕发更具活力的气息。知识型市场经济带动了社会的巨大发展。在市场经济前进过程中,它需要建立在知识的形成、传播、运用的基础之上,因此,人才的优化配置问题成为企业热心关注的话题。真正掌握知识并能灵活运用知识的人,很自然的成为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关键经济元素。学习知识不仅仅是培养人才的必备条件,更是掌握信息和知识,实现有效交流沟通,充分发扬团队精神,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因此,对知识和人才的迫切需求,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支持,企业同样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为顺应并紧跟经济发展步伐,满足市场经济发展日益增多的需求,促进企业员工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实现,在企业开展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已成为社会发展自然而然的结果。

(二)电力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

当前,电力企业刚刚经过“三集五大”改革,公司业务管理体系经过整合优化,实现了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管理,以高端人才培养和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为重点,以深入推进“六统一”(人力资源规划与设计、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劳动用工制度、薪酬福利制度、绩效考核制度、人才培养和开发)为主线,人才队伍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推进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是公司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需要,是提高公司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的需要,是提高员工职业能力促进职业发展的需要。

首先,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能够使企业员工抛开个人情感因素,给自己一个客观真实的评价,同时对社会有一个深度的体会和感悟,以便在就业及工作中在心理上有所准备,提升自身的担当能力。这样,企业员工才能看清自身的优势和长处,找准自己的价值定位,将自身的性格、爱好和能力进行有效的兼顾和整合,最大程度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各种需求,为自己寻找一个充分施展才华的机会。

其次,员工找准自己定位后,自然会为自己确立一个客观切实的目标,端正自身的择业观,并增强自身的能力,学会用科学简捷的方法和措施,突破职业生涯中的困境,克服阻力,变压力为动力,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最终赢得事业上的进步和成功。

再次,职业生涯规划可以让员工深切感知自身的不足,增强自身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以便努力争取自己在未来工作中所需要的人生资源,并将各种人生资源进行高效的融合和应用,发挥它们强大的力量作用,利于实现自己确定的目标。

二、电力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电力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对员工的岗位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使得企业发展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但是在规划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问题,影响规划管理效果的完整体现。

(一)员工怠于思考未来,使得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较为淡薄

目前,电力企业员工在工作期间,许多人只是机械地完成任务,参加企业各种活动,而并未对社会发展形势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对自己的将来也不思不想,不闻不问,以至于在经济体制改革浪潮中以及企业“三集五大”改革中,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发展形势,缺少一种坚实的准备。同时,电力企业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宣传力度不够,员工单方面依靠企业寻求发展的心理也较为普遍。

(二)职业生涯规划流于形式,实用性难以保障

目前,很多电力企业虽然开展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却并未加以重视,使其对企业发展应有的作用无法得到正常的发挥。当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检查或与同行业的兄弟单位进行互相交流学习时,才意识问题的棘手,结果只能是大力掩饰,反而容易忙中出乱,使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效性无法落到实处。

(三)欠缺科学高效的规划指导体系,不利于应有作用的发挥

确保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发挥良好效应的重要条件是将员工的自我审视与电力企业的发展有机融合起来。目前,很多企业过分注重对政策的宣讲和理念性的灌输,偶尔只是邀请专家进行几场流于形式的生涯指导讲座,并未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可见,多数企业都普遍缺乏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严重影响了规划工作的效果。

(四)测评体系不能适应国情,影响职业生涯规划质量

测评能够使企业员工对自己的爱好、气质、性格、各方面能力等有一个全面客观的审视,使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拥有一个较为准确的参考依据。国内的测评系统脱胎于欧美职业生涯规划体系,中外在文化上、习俗上、价值观上均存在差异,致使我国电力企业在引进外国职业生涯规划测评体系时缺乏较大的程度上的创新,与我国国情、企情不太适应,严重影响规划质量。

(五)指导人员队伍素质较低,人员不专业不稳定

企业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指导工作应当由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人员来完成,以确保规划效果和质量。目前,我国大部分电力企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人员为本企业的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的规划指导知识和实践能力。并且,由于指导人员不够专业,这方面的理论知识接触非常少,致使实践效果也不明显,产生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同时,正因为专业化工作人员的欠缺,员工“转岗”现象频繁发生,也不利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的稳定。

(六)员工工作心态不理智,不利于规划效果的实现

当下,社会各个领域都不乏浮躁气息和不良习气,影响了企业员工的健康心理,使他们不能理智正确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前途等问题。工作过程中思想松散,行动懒散,在工作时眼光过高,不能切合实际地面对工作,致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常常直接照搬别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而忽视了自己的特色、优势和长处,阻碍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效果。

三、电力企业员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员工发展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原则

在知识经济社会里,我们应当清醒的认清经济发展形势,因此,不能孤立地对待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电力企业的命脉,为电力企业的稳步前进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职业生涯规划作为推动企业运营一项重要举措,其根本目标就是确保企业各项工作的整体质量。因此,应当认真对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工作,促使企业散发出应有的魅力,去熏陶员工,使员工心中形成一个客观合理的愿景目标,通过个人目标的实现,推动企业目标的实现。同时,企业的大力发展也将促进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完善,拓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使其更为全面深入地发挥应有的作用。总之,二者的内在关系就在于,通过员工职业规划管理,使企业各项工作目标实现受益,使其各个环节都如期实现,巩固企业工作效果。由此可见,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发展是互相作用、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原则

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的引入,必须运用新的思维方式,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全新的方法,用传统的思维方式考虑和组织工作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成效,要做好工作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启动初期,应通过各种宣传、学习、培训使员工对职业生涯规划有一定的认识,同时应在思想上充分的转变,把规划职业发展和提升能力变成自身发展的需要。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通过职业规划指导人的指导和与组织的有效沟通,使员工认识到:职业生生规划是结合组织需要与个人能力特点,明确职业发展方向,确立职业能力目标,制定能力提升的途径、方法和措施,促进能力提升,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创造条件和积蓄能量,通过组织培养与个人努力达到目标岗位的能力要求,让实现岗位目标工作成为可能。

(三)全员参与的原则

广泛动员,深入宣传,全面发动,使广大员工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涉及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是帮助员工实现职业发展、成就自身价值的有效手段,是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提升职业能力的重要方法,将伴随员工的整个职业生命过程。通过提高认识,促使全体员工积极参与,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找出自己能力不足,不断提升能力促进职业发展。

四、解决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问题的措施

对员工的职业发展进行科学规划,是提升员工能力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新方法,目前,可借鉴的经验不多,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应当认真总结规划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拿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使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得以顺利开展,提升员工素质,加快企业发展步伐。

(一)深入贯彻职业生涯规划理念,促其发挥应有作用

社会的发展、国家电网三集五大改革要求我们必须更新观念,革新原有的生活方法和工作理念,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职业追求和目标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体系的建立同样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得到了多数企业和大部分员工的认同。一方面,各个企业要确保职业生涯规划作用的正常发挥,使员工的理论知识和实战能力均能有所提高,从而实现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企业就业指导部门应当发挥好职能作用,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大力宣传,激发员工的积极心态,使他们抛开不必要的影响因素,以平和理性的态度对待现有的工作岗位,思量自己的未来,进而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使职业生涯规划在电力企业得到很好的普及。

(二)强化员工在生涯管理中的地位,有效开展规划工作

在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工作中,需要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二者之间实现良好的协作与互动,才能保证预期效果的实现。

首先,企业应当注重为员工提供融洽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这样,能够有效激发出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消除他们懒散的工作作风,端正他们的工作态度,使他们越来越认同企业的行为,担负起应有的责任,有利于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开展。

其次,牢固树立服务理念,为员工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企业应当形成以服务为目标的管理理念,树立“以员工为本”管理理念及“三公”意识,为员工的发展提供优质平等的竞争环境,促进企业的特色经营。(下转93页)

(上接83页)

(三)科学合理设置职业生涯规划培训课程,为职业生涯规划提供理论保障

电力企业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找准特色定位,针对企业的具体运营情况对员工组织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培训课程,并编写实用可行的规划指导教材,确保生涯规划的前瞻性。这样,企业员工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和领悟,缩小社会与企业之间的差距,增强他们对未来的信心。

(四)研发利于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测评工具,利于规划指导

企业应当选择合理科学的测评工具,并与相关机构和人员做好测评工具的研发工作。测评工具应当具备强烈的可行性和实效性,这样,企业员工才能对自己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评价和认知,利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

(五)全方位提升指导人员素质,进行有效的信息跟踪工作

首先,加强指导人员队伍建设已经成为电力企业职业生涯规划的当务之急。因此,企业应当通过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升指导人员的素质,形成一个较为专业的指导队伍。这样,指导人员才能运用广博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和实践经验指导大学生就业,将就业政策、相关法律法规等灌输给员工,使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得以顺利开展。

其次,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前行发展的过程。因此,企业应当对规划指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记录和整理,并仔细分析原因,以便积累良好的经验;同时,要关注员工的工作动态,对他们的档案信息及时进行整理;此外,企业应当加强与各类院校的友好联系,注意人才的广泛吸纳。

(六)培养员工理性心态,克服从众心理

电力企业员工应当在参与职业生涯规划前对自己有一个自我审视分析的过程,这种自我审视和分析,能够得出较为客观的自我评价,构成他们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元素。对员工强调自我审视和分析,可以使他们结合自身的特点、爱好等因素,有侧重点地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培养他们的理性心态,避免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出现盲目心理。

五、结语

电力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在员工谋求个人发展,促进企业管理、健康发展及社会责任承担方面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不是一个简单容易的过程,而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建设,光靠走形式讲排场是无法实现的。因此,需要循序渐进长期不懈地抓好电力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只有努力坚持,才能使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得以广泛有效地发挥,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共同进步和发展。当然,作为新时代的电力企业员工,更应当客观审视自己,树立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积极参与到职业生涯规划中,为自己的前途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欧邦才,彭立波.电力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J].东北水利水电,2009,(12).

第2篇:机电职业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电子政务 组织管理体系 管理职能 县级

电子政务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电子工程,更是一个复杂的管理工程,是技术、业务和管理的统一体。没有合理的电子政务组织管理体系,也就无法高效地完成电子政务建设所要实现的目标。在我国新的电子政务系统建设高潮中,县级电子政务工程也提到日程上来。基层电子政务建设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我国电子政务的整体发展水平,也直接决定了我国电子政务的公共服务能力。能否快速发展基层电子政务,特别是目前在我国2000多个县级政府中,能否结合县情,快速、有效、节约地发展基层电子政务,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国电子政务的总体成败。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和探索县市区电子政务的有效组织管理模式,为构建电子政务组织管理体系提供理论支持。

一、县市区电子政务组织管理体系的现状

各级地方政府电子政务的组织管理机构设置比较复杂,大部分省市都与中央对口成立了信息化领导小组和相应的办事机构,但负责电子政务建设的工作部门不尽相同,有的是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信息化委员会、信息中心等专业机构,有的是划归某一政府部门管理,例如政府办公室、发改委、信息产业部门等。在管理体制上大都还是协调、规划、建设、监督相分离,没有形成集中管理模式。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深入,对电子政务建设的认识也不断提高,“电子政务建设的关键在于政务而不在于电子”已成为共识,因此,近年来,电子政务管理职能逐步向具有政务综合协调能力的部门转移。

二、县级电子政务组织管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⒈管理主体不明确

在地方政府,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电子政务建设和推动机构,但也没有明确哪一个机构来统筹实施电子政务的管理职能,规划由信息化办公室制定,项目由计划部门审核,协调由办公厅牵头,形成了多头管理的局面。中央的电子政务管理机构与地方政府电子政务管理机构没有形成垂直的上下级关系,从而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约束力、协调力和指导力。

⒉职能设定不完善

我国电子政务管理职能的设定存在比较明显的缺陷,突出表现在以实施电子政务工程为主体的建设性职能很强,而以统筹规划、指导协调、计划审核、监督评价为主体的管理性职能很弱。职能是机构存在的前提,电子政务管理职能不明确直接影响机构、编制、人员的落实。

⒊管理授权不到位

我国各级政府都成立了相应的机构从事电子政务的规划、协调和组织实施工作,但开展电子政务管理工作还缺乏必要的行政授权和立法支持,致使这些部门缺少管理的权力和权威,对其制定的规划和标准,难以推行;各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还是各行其是,跨部门的系统整合和资源共享举步为艰,电子政务尚存在“管”而不“理”的问题。

⒋约束激励机制不健全

电子政务建设尚未建立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存在约束不力、激励不足的现象。其核心问题在于没有建立监督体系和绩效评估体系。因此,既没有对不顾成本的借电子政务之名树个人政绩之实的“政绩工程”进行监察,也没有对不按统一要求、忽视标准、垄断信息或在电子政务建设上无作为的部门进行督促;同时,缺乏对广大的电子政务工作者积极的考核评价,极易挫伤电子政务推进者和实践者的积极性。

三、构建县市区电子政务组织管理体系的设想

构建县级电子政务组织管理体系,必需从该级政府的实际出发,综合考虑行政体制现状和电子政务建设的实际,按照电子政务建设的规律,着重解决电子政务的决策、规划、资金管理、基础项目建设、跨部门协调等核心问题;在管理职能、组织机构、运行机制、岗位设置上进行科学的设计,将电子政务纳入规范化管理之中,以保障电子政务建设健康发展。

⒈管理职能的设计

电子政务管理职能的设计要满足政府对电子政务管理的要求,在管理的性质、内容和过程上给出明确的界定,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职能体系。

⑴规划职能

电子政务组织管理机构应担负如下规划职能:研究和制定电子政务发展战略,制定电子政务建设总体规划和阶段性目标,制定并推行电子政务建设标准。

⑵协调职能

电子政务管理机构应担负如下协调职能:组织协调总体规划、公共标准、公共平台与个性化业务系统的关系;协调跨行业、跨部门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协调各政府部门信息资源建设与信息公开、信息共享的关系;协调机构改革、职能转变与电子政务建设配套进行的关系。

⑶计划职能

电子政务管理机构应在总体规划的框架下制定阶段性的实施计划,统筹管理各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既要保证重点工程,又要兼顾平衡,充分利用有限行政资源,实现电子政务的预定目标。

⑷建设职能

电子政务管理机构应当承担全局性、基础性电子类和公共性政务类工程的建设、管理和维护工作,为各级政府机关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些基础工程包括电子政务专网平台、国家政务PKI/CA 系统、政府门户网站、政务综合资源库等。

⑸执法职能

电子政务的发展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电子政务的监管也应纳入依法行政的范畴。地方各级电子政务管理机构负责依法履行对电子的监管职能。

⑹监督与评价职能

电子政务管理机构应具有对电子政务建设监督的权利,建立监督体系和长效工作机制,实施对电子政务建设工作的监督与检查。电子政务组织管理机构负责研究和建立电子政务绩效评价体系,客观公正地评价电子政务建设的成效,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

⒉管理机构的设计

电子政务管理机构的设计是组织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必须以管理职能作为基础和依据,根据行政学有关原理,从决策系统――执行系统――监督反馈系统――咨询系统设置来考虑分工,明确机构的任务和职责范围,确保管理职能的正常履行。

⑴强有力的领导机构

领导机构是电子政务管理的决策部门,应具备足够的权力指挥、协调各政府部门开展电子政务工作,因此领导机构的首脑应为政府的最高领导人。

⑵高效的管理机构

电子政务管理机构是具体管理职能的承担部门,对电子政务领导机构直接负责。政府应通过合法的途径将电子政务建设的管理职能授予该机构,并保持其稳定性。在宏观上,电子政务管理机构通过综合性的领导机构来号令和协调不同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在微观上,通过建立有效的电子政务项目审核、资金管理、监督评价等工作机制来强化电子政务管理机构的监管权力,使电子政务管理机构能够坚决执行领导机构的决策,承担起管理和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重任。

⑶强大的技术支持机构

对于一级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涉及到许多基础性的建设项目,这些项目的建设和管理,从安全性角度考虑都不应完全由企业来承担,政府应有足够的技术力量支持这些项目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因此,有必要在电子政务管理机构下设立一个技术部门来承担此项工作。

⑷完善的执行机构

电子政务的执行机构应渗透到政府的每一个组成部门中,在业务上服从电子政务领导机构的领导,接受电子政务管理机构的管理。各政府组成部门可根据本单位的业务需求来决定电子政务工作机构的规模,但原则上要求各单位的一把手亲自主管本单位的电子政务建设,并将对电子政务建设的绩效列入对主要领导的考核目标中,激励各级领导重视电子政务建设,增强电子政务建设的执行力。

⒊运行机制的设计

良好的运行机制是电子政务管理规范化的保证,电子政务管理机构要实现其管理职能的核心运行机制。

⑴规划预算机制

电子政务管理机构根据经济、社会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提出电子政务建设的短期、中期和远景规划,并依据规划制定年度电子政务建设的资金预算,提交电子政务领导机构进行审定,重大的规划和预算提交同级人大审议,进一步确定规划的合法性地位,保证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延续性。

⑵项目管理机制

项目管理机制可以规范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的申报程序,保障有限的财力对电子政务项目的合理投放。

⑶业务协调机制

业务协调机制采取一种集中式协调,它与电子政务集中式管理相对应,将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协调工作转化为一种有目的的行政组织行为,必然极大地提高协调的效率。

⑷监督评价机制

电子政务管理机构作为监督的主体,根据工作需要,协同监察、审计、公安等部门依法对各政府组成部门开展监督检查工作。

⒋岗位设计

⑴主任岗位

电子政务管理机构主任具备指挥、协调各政府部门开展电子政务工作的综合能力:通过建立有效的电子政务项目审核、资金管理、监督评价等工作机制来强化电子政务管理机构的监管权力,使电子政务管理机构能够坚决执行领导机构的决策,承担起管理和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重任。

⑵信息化总工程师岗位

信息化总工程师要熟悉电子政务应用领域的业务,能分析用户的需求和约束条件,写出政府信息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制订项目开发计划,协调信息系统开发与运行所涉及的各类人员;能指导制订政府战略数据规划,组织开发信息系统;能评估和选用适宜的开发方法和工具;能按照标准规范编写系统分析、设计文档;能对开发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能具体指导项目开发。

⑶网络、设备、系统维护岗位

该岗位人员要熟悉所用品牌网络设备的性能指标,熟练使用所用品牌网络设备的管理工具,了解市场主流品牌网络设备的技术指标,熟悉整个网络的布局与结构,跟踪消除网络安全与效能的瓶颈。善于运行和维护主机、数据库软件、存储、系统软件在内的各类应用系统和应用服务的软硬件环境。

⑷信息采编、审核岗位

该岗位人员参加各种会议、活动,撰写原创的新闻和信息;审核各部门子网站内容的更新和主网站相关业务栏目的信息报送,加强对报送信息质量的管理,通过审核把关和责任追究制度,以确保信息准确无误。为了保证信息所反映的情况真实有效、杜绝上网信息虚假不实,所有信息一律由信息审核人员统一把关、集中上传;重大信息由政府分管领导审核把关。

⑸网站美工网位

该岗位人员对政府网站整体色彩有很好的理解与把握,熟悉常用图形处理软件,并且能熟练使用其中一种,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意能力。

作者简介:

第3篇:机电职业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三集五大 电网规划 体系建设

国家电网系统层级多、链条长、“小而全”、“小而散”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司发展质量和发展速度,优化整合规划、建设、运行、检修、营销等电网核心业务,建立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的管理运营模式,形成以“五大”为特征的新体系,是适应电网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迫切需要,规划作为各项工作开展的前提保障更显得至关重要。

1.“大规划”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及目标

1.1“大规划”建设的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两个转变”,以国家电网公司发展战略为指导,以加快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为目标,全面落实“四化”管理要求,建立集团公司统一规划、各专业相互协调、各类规划计划有机衔接的一体化规划计划管理体系。

1.2“大规划”的建设目标

构建包含各专业、贯穿各层级、覆盖全经营区域、涵盖各电压等级,内容完整、机构健全、职责明确、流程顺畅、标准统一、信息全面、集约高效的大规划体系,实现“三强化、三提升、四个一”。即强化规划统筹,强化计划管控,强化技术支撑;即提升发展质量,提升管理效率,提升综合效益;“四个一”,即规划一个本,计划一条线,管理一个口,信息一平台。

2.“大规划”内容体系

(见图1)。

3.“大规划”组织体系

3.1 “大规划”组织体系图如图2:

3.2 省公司规划职能

负责本省规划、计划归口管理。

负责110~500千伏电网规划,审批35千伏及以下电网规划。

负责组织220千伏及以下、具体开展500千伏电网项目可研及前期工作,负责220千伏及以下电网项目可研审批。

负责220千伏及以下电源接入方案审批,110~220千伏用户接入方案审批。

3.3 市公司规划职能

负责提出110千伏及以上电网发展需求,组织编制本地地区110千伏及以下电网规划,初审本地区35千伏及以下电网规划。

负责具体开展220千伏电网项目前期工作,具体组织110千伏及以下电网项目可研编制及前期工作,负责35千伏及以下用户接入方案审批。

负责配合落实规划计划和前期工作。

3.4 县公司规划职能

协助市公司提出电网发展要求。

负责配合落实规划计划和前期工作。

3.5 省经研院职能介绍

具备工程咨询甲级、工程设计甲级和工程监理甲级资质。

负责本省公司规划、电网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研究编制。

负责220~500千伏电网规划编制,指导经研所具体编制110千伏及以下电网规划并纳入本省电网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

负责初审市公司110千伏电网规划,负责评审市公司35千伏及以下电网规划。

负责35~220千伏电网项目可研评审。

负责35~220千伏电源接入系统设计和110~220千伏用户接入系统方案评审。

负责评审35~220千伏(规模以下)电网项目初步计划、结算监督,工程质量监及定额管理。

具备承担330千伏及以上电网工程可研、设计和电源(用户)接入系统设计能力。

具备承担全省220千伏电网工程可研、设计和电源(用户)接入系统设计能力。

具备本省电网工程监督能力。

3.6 市经研所职能介绍

具备工程咨询乙级和工程设计乙级及以上资质。

承担本地区110千伏及以下电网规划编制具体工作。

负责10千伏及以下电网项目可研和电源接入系统设计评审。

负责本地区10千伏及以下电网项目初步设计评审及结算监督。

具备承担本地区全部110千伏及以下电网工程可研、设计和电源(用户)接入系统设计能力。

4.构建“大规划”体系组织措施及保障

全面推进大规划体系建设,要加强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形成业务精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规划设计人才队伍;加强规划设计基础能力建设,提升规划设计理念,完善规划设计手段,统一分析模型和计算软件;加强大规划体系标准制度建设,制定和修编规划计划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统一规划设计技术标准;建立规划滚动调整机制和计划闭环管控机制,实现全过程闭环管理。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提高规划计划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加快大规划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各级规划信息有机衔接。

第4篇:机电职业发展规划范文

一、高级职业学校设有国立瑞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国立淡水高级商工职业学校、台北县私立崇义高级中学、台北县私立复兴高级商工职业学校、桃园县私立成功高级工商职业学校、北县私立南强高级工商职业学校、北县私立开明高级工商职业学校、北县私立豫章高级工商职业学校等74所,以国立瑞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2]为代表,是一所位于新北市的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简称为瑞芳高工、瑞工。学校地址在新北市瑞芳区瑞芳街60号。创校于1934年。以培养国家经济建设需要之机械电机电子及土木建筑之工业技术人才为目标,民国八十九年九月教育部公布学年学分制为主之工职课程标准起实施以课程标准调整设科,是一所培养基层工业技术人才的学校,以群科别进行分布:机械群设有机械科与制图科,电机电子群设有电机科、电子科与资讯科,营建群设有建筑科与土木科,实用技能班设有微电脑修理科、机工科、电脑绘图科、电机修理科,其中与《网络工程》专业相关的是资讯科其具体专业特点分析如下:(一)教育目标[2]1.传授资讯技术之基本知识2.训练资讯技术之基本技能3.培育资讯技术相关实务工作能力4.养成资讯的安全工作习惯(二)培养方案[2]1.兼顾社会学生和知识基础2.由技职教育及学校教育目标引领规划3.落实能力本位教育,并进行全人教育4.因学习者的经验、能力与兴趣,力求适性5.统整学术和专业课程,重视生涯发展基础6.加强兴趣选修,提供科际整合和适性发展机会7.兼顾现在和未来的需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变迁的能力。(三)课程规划特色[2]1.培养基本学科能力:据技职体系职校课程发展精神,开设课程着重基础学科的学习,一年级的课程大多是共同科目,培养学生基本学科能力以奠定以后学习之基础。2.发展人文与科技素养:高一阶段着重基本能力的奠定,制定计算机概论为必修科目,指引学生学习电脑科学的概念与原理,培养应用电脑解决问题的能力且奠定进一步学习电脑科学的基础。3.兼顾学生升学与就业需求:生进入学校可依据自己的学习成就能力兴趣选择升学或就业目标,透过课程选修,实现自己的理想。4.重视终身教育理念:为知识的日新月异,科技的突飞猛进,本校开设课程安排,着重开设具有基础性、实用性及发展性的课程,以利于学生就业的发展,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积极运用社会资源与个人潜能使其适性发展,建立生涯发展方向,并能因应社会与环境的发展,培养终身学习能力。5.注重课程的衔接:合台湾技职体系课程,课程注重纵向衔接及横向统整。二、专科学校目前台湾专科学校以五年制为主,二年制的学校不多,其中设有资讯管理科有国立台东专科学校,树人医护管理专科学校,耕莘健康管理专科学校,高美医护管理专科学校,圣母医护管理专科学校5所学校,以树人医护管理专科学校[3]为代表进行分析:是一间位于台湾高雄市路竹区的专科学校,它的前身是树人高级药剂职业学校,系教育事业家林朝家先生,于民国58年秋,为实践其经世济民志业所创,目前有11个学科分别是:护理科、物理治疗科、视光学科、应用英语科、应用日语科、资讯管理科、幼儿保育科、医学影像暨放射技术科、牙体技术科、职能治疗科、美容保健科,与《网络工程》专业相关的学科就是资讯管理科其具体专业特点分析如下:(一)教学目标[4]本科发展以结合本校医护管理之特色,强化与本校护理科、物治科、视光科、医影科及牙技科之科际合作,并发展资讯管理特色,以实务导向观点,参酌资讯演变趋势、国内产业结构人力需求及学生能力,经过分析及讨论,归纳修正「系统与程式设计(助理)人员、「多媒体网页设计人员与「资讯(助理)管理人员为本科毕业生就业之产业定位,并以训练学生未来能够在医护单位与企业中「担任基层或中阶之资讯管理专业人才为本科主要培育目标,并根据培育目标订定须修习之必、选修课程,期使学生完成学业之时,具备「能升学、可就业之学习成效。此外本科并配合学校改制升格技术学院之愿景,规划各专业教室之投资以尽速建立相关教研环境,以达成改制资讯管理系及增设二技、四技之中程发展目标。(二)培养方案[5]落实培育学生未来能够在医护单位及企业中担任基层或中阶资讯管理专业人才之教育目标,本科举凡科务发展计画之拟定、课程设计、师资聘任、证照辅导及设备规划等,都朝向此目标方向努力。现兹将科重点发展特色条列如下:1、务实本位课程发展符合产业需求。2、鼓励在职进修研习提升教师素质。3、改善整体教学环境强化教学品质。4、鼓励参与专题竞赛建立学习自信。5、重视科际合作展现医护管理特色。(三)课程规划特色[6]因应资讯与科技不断创新,并考量结合地区产业特色,符合学校发展目标,本科课程已就资讯科技与管理基础发展整合性课程,将其结合为「管理知识、「资讯技术与「医护资讯等三类特色专长。课程则根据以下二方向进行规划:1.专长课程核心化:培养学生具备专长所需之基本核心能力及知识,训练学生熟悉资讯管理、资讯系统设计、多媒体网页设计与医护资源管理等。2.资管技能证照化:辅导学生参加规划之专业技能检定,取得国、内外资管相关证照以增进竞争力与就业机会。为能藉由上述课程规划方向培育学生未来能够在医护单位与企业中担任基层或中阶之资讯管理专业人才,以协助产业提昇竞争力,本科参酌产业需求、地区产业特色及本位课程。(四)核心课程设计[7]

二、技术学院

目前台湾技术学院设有网络工程专业学校有永达技术学院,大汉技术学院,和春技术学院,慈济技术学院,亚东技术学院,桃园创新技术学院,德霖技术学院,兰阳技术学院华夏技术学院,黎明技术学院,亚太创意技术学院,经国管理暨健康学院共12所,本文以大汉技术学院[8]为代表,学校位于花莲县新城乡大汉村树人街1号,现有九大科系:机械工程系、土木工程与环境资源管理系、电脑与通讯工程系、企业管理系、物流管理系、观光事业管理系、休闲运动管理系、休闲事业经营系、珠宝技术系,与《网络工程》专业相关的系是电脑与通讯工程系其专业特点分析如下:(一)教育目标[9](1)培养电脑与通讯专业技术人员所需专业数学能力、科学原理与工程知识。(2)培养能应用所学原理及技术,进行实作和除错能力。(3)培养能团队合作,综合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4)培养沟通管理能力,并对社会具有责任感及使命感。(二)培养方案[10]本系培育学生成为电脑与通讯技术应用之专业人才,课程设计为能力本位课程,以产业界所须之就业技能设计,同学接受此课程之训练即可获得就业所须之技能。此外课程中亦涵盖专业技能检定之理论及技术,以利同学通过证照检定,更为就业技能加分。特色发展模式:一、引进业界师资至学校授课,让同学取得第一手就业资讯,并透过产学合作机制,为同学建立合作厂商之就业机会。二、推展符合产业界能力之专业证照检定,并将证照检定内容融入教学课程中,以协助同学取得专业证照,并透过合作厂商,将取得证照同学之资料,公佈于人力网站中,为同学创造就业机会。三、以电脑技术结合通讯技术之专题制作成果,参加各类竞赛,以提升同学之升学及就业竞争力。(三)课程规划特色[9]本系课程发展以下列步骤进行,首先进行S.W.O.T分析,根据本系之优势、劣势、威胁点及机会点,再配合系科本位课程设计,订定学生就业之职业类别,并知悉业界对于该职业类别之能力需求,再依能力需求进行课程之规划与设计,于课程实施后,收集教师及学生之回馈,再修正课程设计,本课程规划之目标希望培养学生之专业能力、人文素养、实作能力及就业之竞争力。系课程委员会负责课程规划及检讨,电脑与通讯工程系的课程规划为三个模组:(1)通讯技术模组。(2)晶片应用与设计模组。(3)基础网路与程式设计模组。(四)核心课程设计[11]四、科技大学目前台湾科技大学设有网络工程专业学校有国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学,国立勤益科技大学,国立勤益科技大学,朝阳科技大学,南台科技大学,昆山科技大学,树德科技大学,龙华科技大学,健行科技大学,弘光科技大学,建国科技大学,岭东科技大学,大仁科技大学,修平科技大学,醒吾科技大学等46所,以建国科技大学[12]为代表,它位于台湾彰化县彰化市,前身为私立建国商业专科学校,建国科技大创立于1965年。1999年改制为建国技术学院,2004年改名为建国科技大学,学院系所有工程学院:自动化工程系暨机电光系统研究所、电机工程系暨研究所、机械工程系、电子工程系、电脑与通讯工程系;管理学院:工业工程与管理系、资讯管理系;国际企业管理系设计学院:空间设计系、商业设计系、土木工程系;人文学院:应用外语系、运动健康与休闲系、美容系,与《网络工程》专业相关的是工程学院中的电脑与通讯工程系其专业特点分析如下:(一)教育目标[13]1.培育计算机与通讯专业知能,训练业界所乐用之人才。2.扩展跨领域知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3.具备实作技能,解决实务问题。4.健全人格发展,涵养职场伦理。(二)培养方案[13]1.本系设立宗旨在于配合国家资通讯科技、计算机网络、电信自由化后之发展与人才需求,以培养专业之计算机与通讯人才为目标,并致力于相关领域之应用研究,期望为台湾中部地区提高计算机与通讯产业之竞争力2.强调通讯与计算器系统整合,尤其着重在计算机操作能力、无线通讯技术、射频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3.专业课程与硬件规划上以建立实务技能教学环境为重,辅以基础理论和工程伦理教育,藉以提升学生素质,强化就业能力并兼顾升学需求。(三)课程规划[14]本系在电脑与通讯的专业课程设计方面,内容专精不失广度、理论与实务并重、课程结构层次分明,对于学生取得证照与实务训练极有帮助。其中,网路电话、网路安全、电脑程式设计、卫星定位与数据广播、射频辨识技术(RFID)、嵌入式系统、电信工程技术等课程,顾及了市场发展趋势及产业需求。本校和工程学院亦制订有跨领域学程,可提供学生多元选择,例如资通讯学程、防灾科技学程。此外,为因应社会多元发展以及培育学生在非专业领域之人文素养,在共同必修通识课程中规划有人生哲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语文类科及其他类科等五类供学生选择。(四)核心课程设计[15]

三、结论

第5篇:机电职业发展规划范文

研究背景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针对个人职业选择的主观和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和测定,确定个人的奋斗目标并努力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在我国,供电企业属国有企业性质,供电企业新进员工受传统思维影响,工作、薪资比较稳定,激烈的市场竞争对其影响较小,职业思维局限于自身工作岗位上,没有用职业科学发展眼光审视自身未来发展,这样就找不到自身正确的职业规划和长期性的职业定位。同时,供电企业新进员工的学历学位水平越来越高,表1是某市供电公司新进员工的学历学位水平。由表1可知,研究生以上学历已高达64.7%,本科及以上已达到100%,这说明,目前供电企业新进员工的教育素质很高。

表1 某市供电公司新进员工学历学位情况

对于供电公司来说,如何使这些高学历员工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也就是一个“预”的过程。造成员工对自身的职业定位不明确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员工缺乏进取心,满足于现状。因此对于新进员工的职业规划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供电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新进员工缺乏科学的自我规划设计

表2数据是某市供电公司新进员工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情况。从表中可知,100%的新进员工都认为职业生涯规划非常重要,但是58.8%的人员对职业生涯规划不了解,41.2%的人员只是有简单的认识,没有员工能够对职业规划有清晰的认识;同时有52.9%的新进人员没有职业规划,仅有8.8%的人员有明确的职业规划。这说明,大多数新进员工缺乏职业规划设计。

表2 某市供电公司新进员工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情况

企业对新进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处在初期阶段

目前,大多供电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还停留在一般性指导层面,制度不完善、措施不健全,有的甚至没有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服务。从新入职员工的内在需求来看,新入职员工正处在职业生涯的初期阶段,需要对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做出计划和决定,对于自我定位、职业生涯路径选择、人生设计和规划,需要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专业部门的帮助和指导。

新进员工与公司组织文化的融合不足

要发挥员工潜能,首先要做的不是提升员工能力,而是把员工放在正确的位置。对于员工来说,首先,谋生不再是个人参加工作的唯一动机,员工希望在工作中获得更多的满足;其次,教育水平的提高使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增强,对职业成功和职业成就寄予厚望,但社会竞争的加剧使成功的机会越来越少;最后,求职者不再是单纯的被选择对象,求职过程是个人与组织相互选择的理性过程。然而,对于供电公司来说,供电企业提供的职业发展通道有限,同时,供电企业的特点决定了对新进员工的电力相关专业知识要求比较高;再者,由于供电企业体制制度的改革,人员更集约、组织更扁平,优秀人才的垂直晋升职位更少,有限的人才发展渠道很大程度影响了优秀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目前,员工与企业的融合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供电企业实施新进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对策

对新进员工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

大多数新进员工对所从事的工作认识不够清楚,同时由于新员工对职业生涯规划了解不够,认识不到位,容易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因此,新进员工完成角色的过渡十分重要。

供电公司应该帮助员工完成从学校人到企业人的转变:按照工作的角色处理事情,实现个体导向向团队导向的转变,性情导向向职业导向的转变,思想导向向行动导向的转变,成长导向向责任导向的转变。供电企业一方面通过对新入职员工的入职培训,包括企业文化培训、心理疏导和文化素质培训,在工作之初对员工的态度、行为、思维方式、团队合作能力等进行教育引导,提升新进员工的职业素养,提高实际工作技能、提高理性应对公司工作的能力。另一方面,营造老员工对新进员工多关心的气氛,适当性地及时提供一些参考性的意见及对策,帮助新进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

完善相关制度

一般来说,供电企业对新进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引导不足,缺乏科学的新进员工素质测评手段,管理层认识不深刻,仍把注意力放在新进员工的招聘、聘用、解聘等日常工作上,而对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没有一个明确的政策。针对当前供电企业存在的不足,提出以下应对的措施。

(1)帮助新进员工制定明确的目标。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是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决定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一步。通过图1所示的目标确定方法,帮助新进员工确立工作目标,使员工更好地融入工作的角色。

第一步战略沟通,是让员工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才能支撑公司的战略实现。第二步组织协同,让员工知道自己的行为如何支持下一个工作环节。通过前两步骤的聚焦,员工才能进行第三步骤目标的制定。当员工制定明确的目标以后,接下来就是考虑如何实现,便是第四步的计划实施。最后,在计划实施以后,我们要对员工的目标实现程度进行评估,同时对员工的绩效进行改进,帮助员工实现更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如此,每循环一次,我们都希望员工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实现高绩效。同时,下一个循环,员工要不断实现超越自己,实现更高的目标。

(2)完善新进员工激励制度。

第一,激发员工动力。当员工制定了目标之后,接下来要面对的就是员工的“动力问题”。一般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激发员工的动力。

1)工作设计。一份工作,首先不论薪酬如何,工作本身带给员工的收获至关重要,所以设计一个能够引发内在动力的工作就成为关键。一份工作引发动力的四个特征:多样性、自主性、完整性和反馈性。多样性指的是工作的内容,是指工作横向的扩展,内容丰富会给从事工作的员工带来更多的成长空间,同时能够胜任工作,也会带来更多的成就感。完整性是指对工作的纵向扩展,员工从事工作的完整性越大,意味着员工对结果的影响越大,员工能更多地感受到自己对最终结果的贡献。自主性反映了员工对于如何完成工作的决策权,自主性可以给员工带来一种责任感,由于供电企业的工作性质特殊,可以结合工作性质,最大限度给予员工自主决策的权利。反馈性至关重要,通过反馈,员工可以知道自己每阶段所取得的成绩。

2)制定合理的激励奖励政策。例如,通过实施绩效薪酬、阶梯职位积分制等,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充分挖掘员工的工作潜能。在薪酬方面,公平考核,重视按劳分配,重视物质利益和精神激励的对等,当企业对高绩效的员工给予高回报的时候,就提升了员工创造高绩效的动力。反过来,如果员工的绩效成果与回报不成正比,那么员工创造卓越绩效的动力也会随之降低。

3)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提供适当的职业晋升渠道。建立一个完善、科学和公平的绩效考核制度,使员工的职业提升与个人绩效考核机制有机结合,在绩效考核的基础上进行选拔、晋升,让得到晋升的人更有动力向上发展,同时让没有晋升的人看到差距来努力提高自己,维持员工的思想稳定。

第二,释放员工潜能。要发挥员工的潜能,首先要做的不是提升员工的能力,而是把员工放在正确的位置上。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才与员工的匹配,我们采取能力匹配决策图。如图2所示,能力匹配决策图的核心作用是做决策,而这个决策依据是能力值与匹配度的组合关系,分别是低能力―低匹配、低能力―高匹配、高能力―低匹配、高能力―高匹配。对于员工而言,每一种组合都是一种工作状态,而这四种工作状态所产生的绩效是不同的。通常在高能力―高匹配的状态下,员工的绩效表现最好。因此,无论哪种状态,最终都是希望调整到高能力―高匹配的状态。例如,当员工处于低能力―低匹配的状态时,企业首先要做的不是提升员工的能力,因为如果员工与岗位不匹配,单纯提升能力的效率是不高的,因此这个时候,较好的办法是调整员工的岗位,帮助员工首先实现高匹配,然后再提升员工的能力,最终达到“高能力―高匹配的状态”。

促进员工目标与公司组织文化的融合

第6篇:机电职业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电力企业 生产规划 管理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电网规模日益扩大,电力市场蓬勃发展,保障电力供应的任务日益繁重,在此背景下,对电力企业生产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计划和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二、电力发展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电力主管部门根据党中央“计划工作要突出宏观性、战略性、政策性,把重点放到中长期计划上”的要求,对电力发展规划工作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改革,积累了许多经验。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虽已基本建立,但仍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由于我国能源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滞后、改革的阶段性以及电力主管部门力不从心等原因,使得电力发展规划管理工作仍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电力发展规划的功能定位不清;电力发展规划编制程序不规范;衔接协调不够且缺乏法律支撑;电力发展规划实施不力;电力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缺乏相应的责任追究机制。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使规划的科学性难以保证,有损于规划的权威性,而且使规划这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无法切实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影响了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电力工业厂网分开以后,电力工业运行模式改变了,市场主体的地位发生了变化,而电力体制改革并没有考虑建立相应的规划管理机制,使电力发展规划的功能缺失,电力发展规划对电力工业投资建设的指导作用严重削弱,这是造成“十二五”中期以来电源无序建设,电网发展相对滞后,煤电运综合平衡相当脆弱、电力增长方式粗放、能源资源浪费、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新阶段,新形势下的电力发展规划,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电力工业的发展,反映市场需求,引导投资方向,做好综合平衡,优化电力资源配置,使电力工业在满足经济社会环境要求的同时,实现社会总成本最低。按此要求,当前电力发展规划的管理存在较大差距。在新形势下,国家能源局既要花大力气加强电力发展规划管理,又要坚持电力市场化改革方向,其管理方式应有别于过去传统的规划管理。

三、加强电力发展规划管理的思路

(一)推进电力发展规划管理中的政府职能转变。政府处于电力发展规划管理的主体地位,要在深化规划体制改革的同时,不断加快政府转变职能的步伐,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一是从偏重于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转到搞好宏观调控上来;二是改变原来主要以行政指令配置电力资源的做法,尽可能多地引入市场机制,运用经济手段、政策法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控电力工业的发展和运行,较好地发挥电力发展规划的总体指导和综合协调功能。凡是市场机制能够发挥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领域、环节和方面,都不应通过编制、实施规划的方式来干预市场、干预企业。

(二)确立电力工业规划体系。坚持统一规划、分级管理的原则,确立统一有效、层次分明、功能清晰、相互衔接的规划体系。制定电力发展中长期规划及其发展目标需要由电力短期规划、年度计划来逐步实施,所以电力短期规划或年度计划是电力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具体安排。电力短期规划或年度计划实施的过程中,电力工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或发现了中长期规划中没有预料到的重大问题,也应实事求是地反过来调整中长期电力发展规划。

地区电力发展规划应根据全国能源发展战略和电力发展规划确定的主要方针、政策和目标,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对本地区的电力工业发展作出具体规划。地区电力发展规划应从全局出发,在全国电力发展规划的指导下,利用地方掌握的社会资源,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因地制宜确定本地区的电力工业发展目标、重点和步骤,规划地区内电力工业的建设和技术改造。全国电力发展规划应是战略性、方向性、框架性的规划,而地区电力发展规划则应当更具体、更具有可操作性。全国和地区电力发展规划相互衔接,共同构成一个科学有序、合理分工、有机衔接的规划体系。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做好国家电力发展规划与地区电力发展规划的协调,是规划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四、加强电力发展规划管理的思路

(一)依法行政也要体现在规划管理上。希望国家加强在规划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包括尽快制定《规划法》,明确规划的法律地位。

(二)电力工业发展规划编制过程中应广泛吸纳各市场参与者的意见, 充分发挥电力企业、行业协会、学术研究机构、民间组织和新闻媒体的作用。国家能源局要组织大型电力企业积极参与电力发展规划的研究、编制工作,尤其要充分发挥掌握电力市场供需和运行情况的电网企业的作用。国家能源局对电力企业涉及全国电力发展战略、规划及重大布局、重大项目的规划研究成果,应及时进行信息资源整合,并组织或委托有资质的机构进行评估审查,通过评审的规划研究成果要及时纳入国家的电力发展规划。

(三)尽快建立评估及调整制度。电力发展规划评估是国家能源局和各级电力主管部门通过检查、分析和总结等活动,对电力工业发展的状况、结果以及电力发展规划工作本身做出客观的评价。原则上,各级各类电力发展规划都要在规划实施中的某一阶段对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规划实施期间经评估需要作出调整修订的规划,要按规定程序审批。为了履行好这些职责,评估应当贯彻于规划全过程,即建立电力发展规划的评估体系,适时地对规划进行修改或调整,保证规划目标和任务的实现,这是科学的规划制定后头等重要的任务。因此要建立电力发展规划定期修订制度。

五、总结

作为政府职能的一个组成部分,电力发展规划的制定体现了国家在能源、电力方面的意图;电力发展规划的实施过程也就是国家能源、电力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过程。电力发展规划进展情况如何,执行的结果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我国的经济转轨过程中,规划的体制亦应随之改革,所以需要对电力发展规划进行重新认识,彻底改革政府对电力发展规划的管理。

参考文献:

[1]张靓熠.浅议提高电网公司企业生产计划管理水平[J].电源技术应用,2013,2.

第7篇:机电职业发展规划范文

人力资源发展规划是针对人力资源的计划过程。它能够分析企业在环境变化中的人力资源需求形态,制定出必要、协调的政策和措施;它必须在企业和员工的目标达到最大一致的情况下,保证企业在需要的时间和需要的岗位上的人才需求,使得人力资源的供给和需求达到最佳平衡,它为了达到企业的战略目标和战术目标,预测企业未来的任务和环境,决定人力资源可作的预测和相关事宜,以使企业和个人利益得以长期发展。人力资源规划的原则:目标性原则、系统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协调性原则、科学预测原则、动态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和共同发展原则。它的依据是编制人力资源规划目的是为了满足企业整体经济效益提高;它作为一个整体把企业内各种人力资源规划系统统一规划;并要适应国家经济、政治的需要;尤其要密切企业各种关联因素相平衡、协调;以科学的人力资源预测为基础;要考虑到组织未来的发展环境和组织内部本身的变化;保持开放性的理念,有效推进企业的产业发展战略;符合企业和员工得到长期利益。人力资源规划的目标:配合业务与组织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和措施,培养企业未来发展所需各类人力资源;规划人力发展,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谋求合理化,改善各部门人力资源分配的不平衡;降低组织用工成本。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及组织效能,并指导其管理活动的开展;满足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认清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内外环境的变化趋势,使人力资源规划得以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规划设计实施流程:根据企业战略规划和工作方案,制定职务编制计划。核查现有人力资源,预计未来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根据企业发展规划,制定人员配置计划。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人员需求预测和人员供给预测。调整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编制人力资源费用预算,执行规划和实施监控,在这个过程中要强调监控的重要性,进行规划评估,最后再提交企业决策层审议通过。

煤炭行业电力公司人力资源规划设计

煤炭行业电力公司人力资源发展目标: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以企业发展战略为框架,确保电网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不断更新,是企业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支持系统。为保证煤炭行业电力公司发展战略的顺利实现,保障员工队伍稳定,队伍结构与煤炭企业发展基本适应,构建公平的发展环境和有效的人才机制,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煤炭行业电力公司人力资源队伍发展目标是根据公司定员标准测算出总量控制目标,根据公司的岗位确定队伍结构目标,根据技术技能人员严重不足的现状,确定队伍素质的提升目标。煤炭行业电力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目标:为保证公司发展战略的推进,要明确人力资源管理职责,形成分工协作的良好人力资源组织体系;形成有利于人力资源调整的有效配置机制;形成有利于员工队伍素质提升的开发培养机制;形成有利于业绩提升的考核评价机制;形成有利于员工潜能发挥的各种激励机制;形成科学规范、支持有力的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做到建立好完善各种岗位任职资格制度,以员工素质提升为核心,更新企业培训理念,推进员工能力不断得以提升,形成贡献与回报相匹配的相关薪酬体系,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队伍自身建设,全面建立科学、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煤炭行业电力公司人力资源规划:(1)在用工需求预测方面进行人员总量预测、用工形式预测、管理幅度预测、岗位结构预测、队伍素质预测;(2)在人员供给预测中进行人员外部供给(毕业生供给、劳务人员供给)、人员内部供给(中层后备人员供给、流动、轮岗、多经人员回流、人员退休);(3)是供需平衡;(4)配置落实计划。这包括定向培养计划、建立临时回流机制、引进专业管理人才、加强管理人员培训、提高中高级技术技能人员比例、推行绩效考核不合格待岗制度、本科生3年培养计划以及生产辅助岗劳务。煤炭行业电力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规划:要使各项业务功能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在管理理念上建立具有创意性的合作气氛;在组织模式上充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在绩效管理中推行个人的绩效管理体系与制度,建立考核回报制度;在薪酬管理中建立岗位任职等级制度,确定薪酬水平并与岗位任职等级挂钩;在教育培训方面提高培训需求预测的准确性,建立培训评估体系来增强培训的有效性,加强培训网络的建设;在职业规划中建立《员工职业发展手册》,建立导师制度,建立岗位任职等级制度,让业绩突出和潜力大的员工脱颖而出;在人力资源基础工作中客观解决大量人力资源管理的矛盾,确定标杆岗位。煤炭行业电力公司人力资源规划实施:(1)在整体进度安排上要建章立制和重点突破阶段、系统推进和整体提升阶段、全面深化和彰显特色阶段;(2)在分步实施安排上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和管理平台建设安排,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建设安排;(3)在保障手段上要体现出领导重视、宣传动员、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各种交流活动,建立健全相应的评估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对发展规划进行合理调整。

第8篇:机电职业发展规划范文

【摘要】根据当今电力经济发展过程中发电企业计划管理而言,阐述了计划管理的基本情况和相关问题,如计划管理龙头导向作用有待提升;专业化管理和计划管理精细化协作有待提升;计划管理信息数据有待整合。进而简单分析了发电企业计划管理实践,如计划管理目标;对于管理机构以及职责分配;计划管理内容以及指标体系的组成。最后提出了计划管理策略,如构建预算管理以及计划统领经营工作制度;构建计划管理监控制度。

【关键词】电力经济;发展;计划管理

电力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不但能够支撑我国工商企业发展和进步,并且还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与此同时,国家经济发展也会促进国电力的快速发展,两者之间相辅相成,都有自身发展的规律。电力经济作为我国的重点经济来源之一,所以对于电力公司发展研究显得极为重要。在计划经济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力公司发展各有不同之处。所以下面就发展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计划管理做了简单的探讨。

一、电力经济发展过程中计划管理的情况以及问题分析

(一)计划管理龙头导向作用有待提升

确保计划制定出的合理且科学性是确保计划可以综合开展的前提条件,计划制定应当和企业发展的战略以及外部市场环境、企业情况自己风险预防控制相融合。计划管理是对年度计划的编制与审核、下达命令与执行命令、调节与分析、考核等过程的管理,是按照有关程序进行高效组织生产经营活动,进而做到专业计划相互确保以及支撑的。让其作为实施发电企业实现年度业绩考核目标的载体与途径,所以计划的龙头导向作用有待提升。

(二)专业化管理和计划管理精细化协作有待提升

在计划管理之中,比较独立的区域分割性能的管理层面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也没有开展专业管理以及计划管理分开。计划安排集体以及自我加压意识还非常弱,导致发电企业对于目标的开展综合计划没有重要的举措。

(三)计划管理信息数据有待整合

计划管理关系到发电企业生产经营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其中包含了资产经营、安全生产、项目管理等方面,每个专业计划拥有自己的业务特征,并且依据业务特征实施以及制定详细的方案。可是由于每个专业在计划制定以及实施监控的过程等层面并没有形成综合的工作制度以及沟通机制,隐含着不益于计划管理动态监管和分析的数据信息不相符的孤立情况。因此,对于计划管理数据信息开展整合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二、发电企业计划管理实践

(一)计划管理目标分析

计划是将企业发展战略以及规划作为基本导向的,也是综合协调以及优化以后的企业年度计划的重要目标以及实行计划。电气企业计划的目标在于有效分配不同种类的资源以及要素,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以及推动企业迅速发展。

(二)管理机构以及职责分配

首先对于管理机构的分析,计划管理开展一定不能离开非常高效的管理制度,计划管理工作,应当具备有效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机构、管理部门,切实落实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电气公司需要成立根据公式负责人为组长的计划管理工作领导组,进而合理分配专职管理部门与别的部门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其次,管理机构最重要的是根据计划管理的全面性工作着手,从而协调对应的工作。各个企业需要根据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着手,对企业进行有效的调节。例如对于管理部门、专职部门等可创建计划管理岗位,负责计划管理日常工作。怎样分工也会影响到计划管理以及计划的实施。

(三)计划管理内容以及指标体系的组成

计划管理内容就是从发电企业计划管理实践着手,通常存在着计划报告以及计划附表这几个方面的内容。计划报告是根据上一个年度计划指标实现的情况进行整理归纳、今年市场预估、引导思想、基本原则、最终目标等组合而成的。计划附表是量化综合规划的综合规划目标,也是全面性计划的基本条件,包含全部指标的计划。而指标体系的组成包含了这样几个方面:安全管理、生产技术管理、项目管理、投资管理、教育培训管理、劳务工资管理、燃料购进管理等管理指标。而企业的安全管理通常是指各种安全事故指标。燃料购进管理是指燃料的预定以及需要、采购的相关计划。生产技术管理是指产量、能耗、可行性指标。教育培训管理是指人才培训率、人才培训时间、培训的计划。劳务工资管理是指员工的数量、生产率、薪资等。

三、计划管理策略

(一)构建预算管理以及计划统领经营工作制度

针对目前的发电企业计划管理结果开展分析以及评估等,因此非常有必要拓展计划管理的资本运行以及管理过程。所以,需要过预算管理以及工作计划,构建以及健全管理机制,明确项目计划以及预算的联系,从而保证项目实施以及项目实施进度。做好资金账户以及投资的统计数据,预防实际变化建设规划与变化过大等问题。

(二)构建计划管理监控制度

要想确保计划管理实施有所效果,就需要提升各项规划实施力度,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此一定要创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完成预期的目标计划规定。要想创建计划管理监控支付就需要做好下面这几点内容:第一,对于年度计划开展衡量指标以及目标工作任务再分解到各个职能相关部门以及专业部门,编制年度目标规划,对于关键项目以及关键的工作任务,包含了发电企业的核心工程建设、关键点计划工作、实现目标以及考核标志,细分到月的跟踪以及评估、开展综合性检、考核。第二,对于电力公司项目管理进行检查,通过季度以及年度绩效评估部门的年度经济效益,项目集成管理是评价以及管控的核心部分,要保证完成季度以及年度绩效考核目标。最后,经过计划管理,综合预算管理,加强资金使用项目的费用管理,项目管理跟踪资金流动,资本运行以及周转,从而提升计划管理的综合水平。

四、结束语

在电力经济发展过程中,针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发电企业管理规划,以及发电企业的管理模式,监控水平等提出了高要求。因此就需要发电企业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将管理理念创新,提升工作效率,给电力企业计划管理提出更好的策略,推动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守鹏.电力经济发展中计划管理的优缺点分析[J].商,2016,16:290

[2]王旭嶷.论电力经济发展中计划管理的优缺点[J].时代金融,2016,32:229

[3]曹晶洁.电力企业的经济活动分析及综合计划管理[J].时代金融,2016,35:324+330

第9篇:机电职业发展规划范文

(一)划入的职能

1、将原地区行署经济贸易处负责的产业政策、技术改造和投资管理、重要工业品及原材料进出口计划等职能划入;

2、将原地区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职能整体并入。

(二)增加的职能

食盐、烤烟、成品油等国家重要物资的宏观管理以及成品油的网络规划、布局建设等职能。

(三)转变的职能

1、加快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将基本建设投资管理和技术改造投资管理整合为固定资产投资管理。

2、加强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改革的重大问题的研究,综合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全面性工作。加强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和重大问题协调,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并提出全市实施产业政策的意见。

3、取消商有关部门确定政策性银行的贷款总量和确定商业银行贷款、直接融资用于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职能。

二、主要职责

(一)研究提出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组织编制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衔接、平衡各主要行业的行业规划;研究提出总量平衡、发展速度和结构调整的调控目标及调控政策;作好社会总需求总供给等重要经济总量的综合平衡和重大经济指标比例的协调。

(二)贯彻落实国家、省上关于西部地区开发的方针、政策,研究提出全市开发战略、发展规划、重大问题和有关政策、法规的建议。提出城镇化发展战略和重大政策措施;研究提出我市吸引人才的政策建议。

(三)依据国家和省上产业政策,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和制定全市相应的产业政策,引导和促进全市经济结构的合理化。

(四)研究全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重大问题,组织拟订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协调有关专项经济体制改革方案。提出全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改革开放促进发展的建议,指导和推进总体经济体制改革。

(五)提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规划重点项目和生产力布局;建议安排财政性建设资金;会同有关部门确定和监督管理重点建设项目;编报、下达利用外资项目、境外资源开发类和用汇投资项目;负责全市投资体制改革工作。

(六)负责限额内政府投资项目即全部或部分使用了国家补助资金、国债资金、省级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资金以及政府承担偿还或担保责任的国外贷款项目初步设计、概算审查上报、竣工验收工作。

(七)负责搞好纳入省计划的基本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概算(含概算调整)、竣工验收的审查上报审批工作;审批限额以内基本建设项目,审查申报限额以上项目。

(八)组织和管理重点项目稽察工作,督办省稽查办交办的案件。

(九)依据国家《招标投标法》和省上制定的实施办法,指导和协调全市招投标工作,会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拟定有关《招标投标法》配套规定;对全市重点建设项目工程招投标进行监督检查。指定招标公告的媒体;组建全市跨部门、跨县(区)的综合性评标专家库。

(十)拟订和协调全市国土开发、整治、利用和保护的政策意见,编制区域经济发展、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土地利用规划、计划,扶持国扶贫困县(区)发展经济,搞好资源开发、生产力布局,推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中长期规划及年度计划,搞好项目方案的审查、上报及项目建设的监督、检查验收,促进扶贫开发工作。

(十一)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出全市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发展战略和规划;研究并协调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重大问题,衔接农村专项规划和政策;贯彻落实“工业强市”战略,研究并制定工业发展战略和规划;制定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发展规划。

(十二)研究分析市场事关群众生产、生活切身利益的供求状况和重要商品供求总量平衡,组织制订重要农产品和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和期货市场的发展规划、调控政策;搞好粮食宏观调控,制定粮食储备和物资储备计划;指导、监督重要物资的流通:提出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

(十三)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衔接平衡,协调社会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全市科技发展的方向、重点及相应的政策措施;组织制订科技项目攻关计划和科研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推动科技成果商品化并转化为生产力。

(十四)搞好宏观经济预测、预警和分析研究,参与研究运用税率和价格等主要经济手段的政策建议;组织或参与地方经济法规的起草和协调实施;指导协调全市国民经济动员工作。

(十五)根据国家和省上提出的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和利用国外资金的战略和方针、政策,提出我市利用外资的总规模和投向。

(十六)搞好各类项目的前期储备,推介招商项目,职责范围内的项目评估、咨询服务工作。

(十七)研究提出促进就业、调整收入分配、完善社会保障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意见,协调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的重大问题。

(十八)负责库区移民工作和库区经济建设项目工作。

(十九)承办省发展改革委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十)承办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工作。

三、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主要职责,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设9个职能科室。

(一)人事秘书科

负责组织协调机关日常政务工作;负责会议的组织与服务;负责草拟委机关有关重要文件;负责文电处理、政务信息、档案管理、办公自动化以及督查、保密工作;负责办理全委机关工资福利、干部考核、人事调配、编制管理以及机关财务、总务保障、财产管理、车辆调度和接待等后勤服务工作;负责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承办委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国民经济综合科

研究编制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组织制和协调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编制、分解、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年度计划,提出全市经济总量平衡、发展速度、结构调整的目标和措施;进行宏观经济预测、预警,组织宏观经济调查,提出分析报告和对策建议;负责全市粮食宏观调控,协调粮食购销政策和储备库建设;负责全市高新技术、利用外资计划和外贸、经贸流通等计划和建设项目。

(三)固定资产投资科

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有关投资宏观调控政策,规定,积极引导投资方向;编制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度计划及重点建设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建设投资计划;负责城市基础设施、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项目;汇总下达国债资金,省下达的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和省资本金基金计划,向省发展改革委汇报、争取、落实建设资金;负责全市基本建设计划和重点建设项目等管理工作。负责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投资许可证管理工作。

(四)社会发展科

研究提出全市社会发展战略规划,协调拟订社会事业发展政策,负责安排和管理政府投资的社会事业项目;衔接国家和省上安排我市的教育、卫生、体育、旅游等社会事业项目专项资金。

(五)工业科

研究全市工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和方针政策,收集分析工业信息,预测发展趋势,提出发展对策。提出相关产业总量指标和结构调整建议,研究制定行业规划和行业政策。研究编制全市工业生产中、长期规划,上报下达年度工业生产计划;编报工业建设项目计划,上报、审批工业建设项目。协调有关工业发展工作。组织贯彻国家和省上产业政策,研究分析全市工业产业发展情况,组织拟订工业综合性产业政策,组织和协调我市工业专项产业政策的制定,监督产业政策的落实。负责工业技术改造投资管理、重要工业品和原材料进出口计划编制,研究并协调重点工业基本建设及技术改造项目的布局,提出指导行业技术法规和行业标准的拟定意见。

(六)交通能源科

提出全市交通的发展和改革思路,编制交通中长期规划,衔接平衡相关行业规划,研究产业政策及改革措施,监测和分析交通发展建设状况,规划重大交通项目的布局。研究编制全市交通运输、邮电、农村能源中、长期规划,上报下达年度交通运输计划;编报交通、邮电、能源建设项目计划,农村能源建设计划;上报、审批交通能源建设项目。协调有关能源、邮电等业务工作。收集分析交通、能源、邮电信息,提出全市能源的发展和改革思路,编制能源中长期规划,衔接平衡相关行业规划,研究产业政策及改革措施,监测和分析能源发展建设状况,规划重大能源项目的布局。研究节能措施,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七)农村经济科

农经科职能:组织编制和实施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农村小康建设和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战略。衔接统筹全市农村经济发展项目及资金支撑。负责权限内项目审批、指导、协调、建设项目实施。负责农村经济信息网络建设和管理工作。

库区移民办公室职能:组织编制全市在建、新建水库电站移民搬迁、补偿、安置规划的制定和组织实施。负责已建水库电站的移民遗留问题,并扶持移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移民脱贫的组织协调服务工作。组织审查移民专项工程概算及年度计划的编制实施。参与拟建水库电站的库区淹没损失和所在地经济。环境分析、移民搬迁安置与迁建规划等前期工作。

(八)经济体制综合改革科

依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研究提出全市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重大问题;研究提出投资宏观调控政策建议;组织、协调汇总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改革情况。

(九)小城镇建设发展科

负责研究提出全市小城镇建设发展规划和政策建议等。

纪检、监察机构按有关规定设置。

四、机关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机关人员编制24名(含原体改办并入的5名编制),其中行政编制20名、事业编制4名。领导职数:主任1名、副主任4名,纪检组长1名,科级干部职数14名。

非领导职务职数按有关规定另行核定。

根据“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的规定,原体改办6名工作人员随编制划转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五、其他事项

(一)保留市以工代赈办公室(挂市以工代赈易地搬迁办公室牌子),正县级建制,主任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领导兼任。核定事业编制5名,其中副县级专职副主任1名、科级干部职数2名。

(二)保留市项目办公室,副县级建制,核定事业编制5名,其中副县级专职副主任1名、科级干部职数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