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角的初步认识课件范文

角的初步认识课件精选(九篇)

角的初步认识课件

第1篇:角的初步认识课件范文

[关键词]原始问题 数学名词 教学价值

一、烦人的“端点”

“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发行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册中的内容。有关角的知识是分成两个阶段学习的,《角的初步认识》这单元主要教学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发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在生活中学生对角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但是角是什么样的?学生说不出来,学生对角的概念模糊不清。通过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顶点和边。这一知识点并不是这节课的难点,可就这一个小小的“顶点”,差点就难住笔者!学生第一阶段出现叫“顶点”为“端点”是课的起始部分,即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时,当时笔者问:“你们知道这个尖尖的部分叫什么名字吗?”“端点!”一小部分同学回答。他们这样回答,是因为开学初刚刚认识了线段,学生叫角的这个点“端点”,是在笔者的预料之中。因此,笔者没有理会,就告诉了他们正确的名称“顶点”。

学生第二阶段出现叫“顶点”为“端点”是在课进行15分钟左右,教学怎样画角的时候,一个学生画了一个三角形,学生经过判断,认为这个图形不是角,在说理由时,学生说:“因为一个角有一个端点和两条直直的边!”学生紧紧抓住角的组成来判断,看来真的是从大量的素材中抽象出了角的样子,形成了空间概念。只不过说错了名称,笔者请其他学生纠正了这个错误地名称,继续教学。可是,后边的几个学生在介绍画法时还是把“顶点”叫成“端点”,笔者只好一遍又一遍地纠正,心里开始着急了,盘算着怎么更好地应对!这个阶段学生出现了4次叫“顶点”为“端点”。

第三阶段,新授内容全部结束,进行基本练习,判断8个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理由是什么。这个练习的开始,前5个图形判断,不管这个图形是不是角,学生说出的理由都是“一个角有一个端点……”就像copy好的,一点不差,笔者进入了反复让学生纠正的阶段,脑子里也飞快地搜寻问题出在哪了。“你们是不是跟线段的名称端点混了?”笔者试探地问,“角的这个点叫做顶点,不叫端点,就像你们的名字,你叫李芳,同学和老师都叫你张芳,你高兴吗?”全班同学听完后,哈哈哈地笑了,李芳不好意思地着摇头说:“我不愿意!”“同样的道理,你们老叫它“端点”,角精灵会不高兴的!”孩子们不好意思地笑了。所幸,这之后地10分钟教学中,学生正确的叫出了角各部分名称,那个烦人的“端点”问题终于落幕了。

二、反思:为什么总是出现“端点”

这节课可以说是笔者精心设计的一节课,课前笔者进行大量的学生调查,可以说进行了充分的预设。并且在试讲的过程中,选择了最优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前三个班中根本没有出现此次“偶发事件”。那么,为什么在这个班会引发此次“偶发事件”呢?诱发的原因是什么?

在第一次学生出现叫“端点”时,没能及时捕捉到这个学生资源为自己的教学服务。“端点”是学生原有知识经验,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有关图形知识“点”的数学名称,因此学生对角的这个点叫“端点”是来自原有知识的合情迁移,是一种朴素的大胆的“猜想”。当时笔者对学生这种大胆地猜想,没有正面地回应,而是将整个角画好后,才对学生说:“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这种轻描淡写的告知之后,也没有对第一个正确叫出角的各部分名称的学生给予正面地评价,以至于使这个本应不是难点的知识点,反复地在课堂教学中没完没了的出现了10次,差一点成为整节课的绊脚石。可见,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的评价是多么的重要。

这个偶发事件的处理,起初笔者认为自己处理地相当有艺术性,符合儿童的童趣,从具体事例中让学生知道并记住了角的名称。但是课下,一个孩子这样问:“老师,角的这个点为什么叫顶点,而不叫端点呢?”听到这个问题,再反思自己的课堂处理,这样的处理显得勉强了。因为笔者在课堂上对这个“偶发事件”原有的认知,就是学生受到了“端点”这个知识点的负迁移的干扰。

三、数学名词的教学价值

如果课堂上学生提出这个看似简单的“傻”问题,笔者是否能捕捉到?并且能利用学生这个朴素问题为教学服务呢?这个问题是学生内心困惑地问题。表面看着“傻” 的问题,却体现了数学名称的价值,是一个数学本质的问题,是教师最不应该回避的数学教学中的原始问题。

那么,该如何去面对这样的问题呢?再用课堂中的方法不免太滑稽可笑了!如果真的遇到这个原始问题,在课堂上笔者能放慢自己的课堂速度,解决这个问题吗?如果解决,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应该怎样回答更好呢?只是告诉他们这是数学上规定好的名称,可以吗?还是告诉他们线段的两个点叫“端点”是因为这个直直线的开始,可以量出线段的长度;而角中的点叫“顶点”是因为这两个边像小山似的互相靠着,互相顶着才有了角。还有没有其他的答案?哪种方式的处理更能有效地处理“生成资源”,更能揭示这个原始问题呢?

再如,平行线与平行关系这对名称。(平行线是指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而平行关系是与平行线相近或相似的关系,如长方形中两条对边的关系就是平行关系。)还有分数中分母、分子这些分数的各部分名称,从表面看是数学中“约定俗成”的名称知识,但是这个“约定俗成”并不是胡乱规定的,它们背后蕴藏了数学文化,这些名称的由来是有其“合理性”的。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认识到其背后的本质问题,在教学中能通过教学方法让学生理解这些名称背后的合理性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科学性、严谨性、合理性,就会改变学生对数学、对数学学习的态度,促使学生学好数学。

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处理“生成”,关键在于教师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而教师能否更好地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关键在于教师自身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第2篇:角的初步认识课件范文

《认识角》是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而后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角的认识。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为后续学习进一步认识角以及角的度量和分类知识奠定基础,积累经验。这一课在以往常规课堂中的教学并不是很顺利,尤其是学生在找角环节中只能局限于教室,在做角、比角、折角环节中,如果单靠教师的演示,学生的参与就不够,如果让学生参与进来,教师先演示随后再让学生操作,课堂时间又会比较紧张,而且部分后进生可能会跟不上大多数学生的节奏。基于这些考量,笔者尝试利用翻转课堂来进行这一课的教学。

设计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对教材的分析,笔者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①让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②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角的大小,并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③让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为了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微课程教学法要求把教学目标转化为达成目标。达成目标不是对教师教学的要求,而是指向学生自主学习的,是学生自主学习后应该达到的认知程度、认知水平或认知标准。找准达成目标,根据达成目标设计学习任务,根据学习任务给出学习方法建议,就有可能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达成学习目标。因此,达成目标是整个自主学习的灵魂。笔者根据对教学目标的深入研究,从学生本位出发,设计了如下达成目标: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观看教学视频,知道并能说出角的组成部分,会指出物体面上或是平面图形中的角;能够正确识别角;会用两个塑料条做成一个活动角,并判断比较角的大小。

为了达成这一设计目标,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设计:①学生通过完整的语言表述,明确自身应该达到的目标,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②目标的设计环环相扣,循序渐进,从知道角的概念到能够辨别角,是对概念的简单应用。③教师引导学生做角、比角,在实践中体会影响角大小的相关因素,是对概念的升华应用。

制作

1.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

自主学习任务单是微课程教学法三大模块中的第一模块,能全面地体现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整个教学内容的设计,并能够指导和检测学生课前学习的情况。在设计这份自主学习任务单时,笔者遵循了以下逻辑:①提炼达成目标;②根据达成目标设计学习任务,依次可以概括为认角、找角、辨角、做角、比角、折角六部分;③根据学习任务给出学习方法建议,指导其更好地完成课前学习;④设计课堂学习形式预告,让学生明确课堂的形式,形成目标管理的意识。

整个学习任务的设计,笔者遵循了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为本位,并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引导学生进行自学。

2.设计并录制微视频

笔者设计并录制了教学微视频,它是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和学会知识的配套学习资源。本节课的微视频依照以下逻辑线索进行设计:①从情境图入手,初步感知角的特征;②通过比画身边的角,加深对角的认识;③搭建活动角,探究影响角的大小的因素;④动画演示,明确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⑤折纸游戏,再次感受身边的角。

视频的录制主要分为两个板块:一个板块是录制PPT上的内容,首先将微课中所需的知识呈现在PPT上,再利用Camtasia Studio录屏软件进行录制并配音,后期还可以对视频的时间轴编辑,剪去错误的部分,再进行渲染,生成视频;另一个板块是相机拍摄的部分,这一板块的加入主要是因为《认识角》这一课题本身的特殊性,在认识了角的各部分名称之后,要求学生自己去比画身边的角,那么在微视频中就需要有一个比画角的示范,拍摄一段教师比画角的录像作为示范就最合适不过了,只是相应的新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将两段视频合二为一?在其他教师和网络的帮助下,笔者发现了一款软件――“格式工厂”,它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这款软件中,使用者可以添加多个视频,对它进行合并,并生成需要的格式。最后,利用Camtasia Studio录屏软件、相机拍摄录制视频,再利用“格式工厂”编辑视频,合成并导出MP4格式的微视频。

应用过程

1.第一环节:课初检测

上课伊始,笔者快速检测了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的情况,并作评价。对学生来说,这样的检测不但毫无负担,而且对他们的自主学习具有激励作用,学生经过自身努力掌握学习内容,有很大的成就感,同时树立了学习自信心。

2.第二环节:提升练习

(1)比角练习

翻转中的课堂是内化知识的地方,有梯度的练习才能促进学生内化知识、运用知识。挑战有难度的问题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成就感,还能促使其思维得到更好的发展。

这里提升练习的设计需要学生综合运用课前所学的知识,在认识角的基础上能够找到钟面上的角,并能够比较角的大小,这也是在明确了影响角的大小的相关因素的基础上进行的。完成上述任务后,笔者要求学生先组内交流,后个别学生进行交流,以促进同伴互助协同发展。展示交流时,笔者要求学生准确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和其他同学互动,使之能在质疑与思辨中进一步内化知识。同时展示让学生感觉在扮演教师的角色,更充满自信。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更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力,进而学会倾听,学会思考。

第3篇:角的初步认识课件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导学;深度发展;学习进步;研析

教师在课堂之中为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数学知识的传授以及教学任务的完成,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手段以及各种方式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深刻的指导,从而达成预设的教学愿景。众所周知,学生学习探知水平和能力与对应阶段的教学目标要求之间具有差距,而这一差距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和实践来弥补。但笔者发现,有很多初中数学教师为消除这一差距,采用题海战术和强制灌输等单一方式来予以消除,其效能适得其反,事倍功半。教育实践学认为,教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占据着不同的地位,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应该切实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有效、科学的导与学的双边活动,推动教师教学进程和学生学习效果,达到导学相长的目标。在新课程改下,初中生要实现数学学习深度发展,就要求数学教师必须做好导学工作,指导和引导学生深入探知、深刻探究,从而实现学习效能和学习技能的进步和发展。鉴于以上认知,本人现从教师指导引导角度,对初中生数学学习深度发展做简要议论。

一、在新知认知疑惑时有序“导”

坚实的数学知识素养,是学生主体学好数学学科、探究数学问题的重要条件和有效保障。认知掌握新知是学生学习数学学科的首要任务和根本要求。但初中生由于认知探知能力与现阶段教材所提目标要求之间不对等,导致初中生在认知新知内容时、掌握数学新知内涵时经常“中断”,导致学习认知活动无法继续深入延续进行。此时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要切实发挥自身所具有的引导点拨作用,针对初中生学习认知新知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及时的予以指出,并通过设置启示性、启发性的问题,组织初中生一起进行数学知识点的学习和分析活动,从而促使初中生能够在预设轨迹上正确前行、深入探知。如“知识点学习探知中,教师要求初中生组成合作探知小组进行该知识点的学习实践活动,并出示学习探知的任务和要求。教师在深入初中生学习探知活动中,发现部分初中生探知该知识点时存在”疑惑,导致其探究新知活动无法开展下去。此时,教师发挥自身指导作用,采用师生交流的形式,设计如下引导过程:

通过上述的引导活动,能够促使学生主体自己更为独立深刻的掌握了重点,达到知识教学的预期目标,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助于教师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而前面导课中动手实验的设计,实际上为突破难点而设计。这一设计同时起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

在上述教师引导进程中,初中生面对教师的有序讲解和引导以及自身的探究思考,对所存在的疑惑得到有效消除,并进一步认知和掌握数学知识点的深刻内涵,有效提升了初中生对该知识点的认知和掌握,推进了他们学习探知的进程,为有效解决数学问题积淀了坚实的数学知识根基。

二、在探究研析卡壳时及时“导”

常言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育实践学认为,学生主体学习数学学科的过程,就是探究研析的前进进程。这一过程中,教师不能丢掉自身应该旅行的职责,面对学生主体的探究实践活动“视而不见”,甩手不管。而应该对

初中生数学探究实践活动进程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指导和引导。特别是针对初中生数学探究出现的卡壳现象进行实时有序的指导和讲解,帮助和引导初中生对所探究的任务和过程进行认真的梳理和汇总,从而找寻出解决问题的切入口和应该注意的事项,帮助和推动初中生更加深入、更为有效的研究和探析。

问题:如图,在ABC中,AB=AC,AD是角平分线,点E在AD上,请写出图中两对全等三角形,并选择其中的一对加以证明。

初中生感知解析数学问题,初步认识到解决该问题需要运用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数学知识点内容。

教师组建探究问题学习小组,组织初中生结合该问题的解答要求,进行小组内的学习讨论活动,教师进行课堂观察活动。在此进程中,教师发现不少初中生在解答“_定三角形全等”要求时,受到阻碍,不能深入进行下去,此时,教师及时开展引导和讲解活动,组织初中生对问题条件以及涉及要点予以“复习”,向初中生明确指出:“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相等的边角关系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出是两三角形全等是关键”,学生借助于教师的指导,认识到:“由AB=AC,AD是角平分线,即可利用(SAS)证出ABD≌ACD,同理可得出ABE≌ACE,EBD≌ECD”。从而得到有效解答的途径为:“主要是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在此讲解指导过程中,教师发挥了自身“解疑”、“点拨”的功效,针对初中生探究存在不足予以及时指点,从而让初中生进一步明晰了探究路径和方向,推动了初中生探究实践活动进程。

三、在学结评价时科学“导”

学生学习活动及效能是否高效,需要教师予以科学的指导和点评。在课堂教学进程中,评价总结学生学习得失和表现,是其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也是教师展现主导特性的一个有效渠道。教师在课堂教学进程中,要及时的引导初中生对课堂学习数学知识点、解决数学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和剖析,组织开展批评和相互批评活动,指出他人在学习解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评价手段,在阶段性总结评价时,对初中生的学习表现和解题情况进行评判,多用正面、积极的教学语言,少用否定、训斥的评判口吻,在指出学生缺陷的同时,还要引导初中生回顾和反思“为什么”出现不足的根源,从而帮助初中生养成和形成正确的思考研析习惯和方法。

总之,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进程中,培养和提升初中生的学习效能是根本必备任务之一,要充分发挥教师导学的作用,科学组织有序导学活动,推动初中生深入学习、深刻研析,长足进步。

【参考文献】

[1]于湛秋.“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2]黄绍轩.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索性思维的培养[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自然科学篇)[C].2004年

[3]张雪芬.浅谈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第4篇:角的初步认识课件范文

下面笔者结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活动,来谈谈对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的实践和思考。

【教前思考】

通过查阅《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小学各学段图形与几何领域中关于“角”的这部分教学内容的目标定位,笔者发现,虽然所列教学目标线条比较粗,但是层次已经很清晰。第一学段对角的认识是立足于体验感知型的知识了解,没有技能型的必达目标。

同时,通过对比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教材中“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内容后发现:这一节课不约而同地被编排在第一学段的二年级(人教版安排在了二年级上册)。证明“认识角”不是一块孤立的知识,是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学习的,也是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的需要。教材编写立足于学生的生活情境,通过从实例(张开的剪刀、钟面指针等)抽象出角,并通过找角、折角、画角、做角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学习有关角的知识,体现了数学新教材“生活联系数学”的编写意图。

【教学实践与思考】

一、让学生站在数学的理性角度去认识角

“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能查到很多公开课的课例,对于“角”这个概念的引入就有很多不同的方式。

教学片段一:从生活到数学的教学设计思路

师: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新朋友――“角”,你能从生活中找到它的影子吗?

1.学生开始找,教师组织大家动手摸一摸实物角。

2.出示实物图:剪刀、钟面、三角板。

提问:这里有角吗?(借助课件抽象出学生找到的角)

3.观察角,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这些角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这个点叫什么?(顶点)那这两条直直的线呢?(边)

4.小结: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就组成了角,请大家一起大声地读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谁能指出刚才我们找到的这个角的顶点和边分别在哪?(请学生上台)

让学生从视觉上感知生活中的角,通过技术处理抽象出数学中的角,再组织学生观察发现这些角共同的结构特征:一个顶点、两条直直的边,从而建立起角的概念。这样的设计遵循了教材编写的意图,体现了数学源自生活的思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被动地参与了知识的建构过程,虽看到了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但积累的效果差强人意。对此,笔者在课堂上做了新的尝试。

教学片段二:从数学到生活的教学设计思路

1.猜猜它是谁? (课件出示四个被遮挡得只剩4个角的平面图形)

师:你能认出这些分别是什么图形吗?你怎么想的?学生一一辨认,指名说判断理由

生:我是从露在外边的角来辨认的。(请学生上来指一指,明确找到的角)

师:角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图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它。(板书课题)

2.认识角。

师:把刚才图形上的角都取下来了。(课件出示从图形中提取的角)

(1)观察:这些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角,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小结:角都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课件演示,强调角的共性特点,揭示角的各部分名称。

(2)考考你:找一找,下列图形中有几个角?

学生自主完成(补充完善:角的两边特征应该是“直直的边”)。

(3)归纳:我们数学中的角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图形?

(4)小练习:主题图中找角。

要求:找一找,并指出你找到的那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思考】引导学生经历生活和数学的“对接”,丰富“感性认知过程”,积累“理性认知经验”。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数学的原始、初步的经验。对于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有时需要丰富的生活经验作背景,让生活经验和数学经验“相得益彰”;有时过多依赖日常生活经验却会干扰“数学化”概念的建构。因此,引导学生经历数学与生活的对接,让经验互补,从而生成新的数学经验。

在生活情境中通过特殊处理“虚化”出来的角,与学生原有经验往往有一定距离,学生容易受到“生活角”的认知干扰,影响对“数学角”本质特征的认知,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因此,笔者立足学生已经认识常见平面图形的学习基础,创设了“猜猜它是谁”的环节,让学生根据常见平面图形角的特征辨认图形,引出学习活动的第一手资料,经历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学习活动,发现“角”的共性特征就顺理成章了。结合练习中的“数角”,组织辨析完善了角的定义,规范数学概念的建构过程;通过主题图“找角”,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达到数学与生活的“有效对接”。

通过数学学习,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一定都是从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经验。让学生经历有效的数学活动,充分调动原有认知,实现感性经验到理性经验的提升,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二、“比较角的大小”注重让学生“体会”而非“学会”

对比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和四年级上册教材中 “角的大小比较”的内容后发现:二年级在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时,“角的大小”这部分内容是定位在进一步认识角的一个支点,作用等同于用活动角操作、用纸折角等其他学习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角的认识。同时借助操作活动渗透比较方法,体会到角的大小可以变化,感受到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张开程度有关。而四年级是在学习了射线和角的定义,学会了角的度量之后,学生对角的概念认知已经提升,明确知道角的两条边是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可以无限延伸。所以,对于角的大小,让二年级的学生看着“边长有限的角”去理解“角的两边可以无限延伸”,真的有点为难学生了。对此,笔者进行了如下的教学尝试。

教学片段:

1.用尺画一个角。

学生自己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介绍你是怎么画的?

借助角的各部分特征判断是否标准。

教师分解演示画角的步骤,强调注意点。

2.感受角的大小。

师:增加点难度了!你能再画两个角吗?

要求:一个角比刚才画的大一些,一个比刚才画的小一些。

学生再次动手操作,和同桌说说判断角的大小的办法。(采访式交流,展示学生作图)

图1

对于图1:以边的长短来区分角的大小(大部分学生支持)。

教师顺势拿出一大一小两把三角尺,让学生指出两个直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组织学生判断:你觉得这两个角哪个大?(大部分认为:大三角尺的角要大)。

教师通过演示:重叠一大一小两把三角尺的两个直角,组织学生观察,说说你的发现(学生认可:两个角一样大)。

小结:角的大小和画出的边的长短无关。

图2:借助三角尺上的角,比较区分角的大小(个性想法)。

图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从哪儿看出2号角大,3号角小?

借助活动角的操作,动态演示1号角到2号角,1号角到3号角的动态变化。

小结:角两边岔开的大小会改变角的大小。

拓展巩固:课件出示剪刀图。

猜想:当剪刀剪东西时,剪刀口的这个角大小会怎么变?

演示:你看到了怎样的现象?

【思考】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和思辨的“体验”,突出“知识建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在数学学习中,操作类的数学活动是帮助学生经历数学思考,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有效平台。教师在教学中应以“活动+思考”的主线展开教学,既注重创设情境,增强教学过程的活动性、知识性、逻辑性,又注重在情境中展示数学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从而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在思考中完成知识的建构。

同一个“画角”的操作活动,用不同的分层目标实施了两次。第一次画角是立足于学生的既有思维,用外显的操作活动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第二次画角是带着要求的一次提升,淡化比较角的大小这一目标,借学生的反馈材料充分展现学生对“角的大小”这一问题的“前经验”,用实例说话,用反例辨析,拉长学生的体验感知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交流、思辨、验证的知识建构过程中,体会到“角是有大小的,角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体验到“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岔开大小有关”。

第5篇:角的初步认识课件范文

关键词:空间观念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近年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是屡见不鲜,它新颖生动,感染力强,不但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化静为动,化虚为实,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语言形象化,深奥的道理具体化。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提出学生将认识简面图形,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我在教学这一学段中的平面图形时精心设计了CAI课件,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并且注重使学生观察、操作,使学生获得对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教学“直线和线段”时,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生活经验的限制对于无限延长难以理解,教师又无直观教具,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建立表象,我通过多媒体演示如下:

多媒体演示中直线会慢慢地延长,而线段就不能像直线一样。学生由此形象地感受到直线可以无限延长,没端点,不可度量和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度量的特征。

又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学生对于顶点、边等的知识掌握,在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一道理,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我在上课时先让学生用自己的三角尺和老师的三角尺比较两个角(直角)的大小,在比较中学生发现两个直完全复合并且相等,但是学生对这两个角的大小关系还有疑惑。这时多媒体显示屏出现两条边的颜色不同且有粗细之分的直角:

在学生直观比较的基础上,再用多媒体演示下列过程:移动――复合――延长其中一个角的两边,使两个角两边长短一样,引导学生得出无限延长某一个角的两边,这个角的大小还是不变的结论,从而使学生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的道理。

再如在教学“认识长方形”时,理解长方形对边相等这个特征可以用多媒体出现下图:

长宽其中长和宽颜色不一,再移动一条长和一条宽各自与对面边的重合并闪烁,这样学生能更好地理解“长方形对边相等”。

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一学段的平面图形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的一个重要部分,运用多媒体辅教学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能力。

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时,学生自由谈论对周长一词的理解后,初步得出周长就是一周的长度,但是低年级学生对这个概念还是比较模糊。我用多媒体模拟测量进程,屏幕上出现一个长方形,并从一个端点出发,用一条线绕图形一周,显示出这就是长方形的周长。接下去教学具体测量周长。让学生思考用绳子等去绕较大长方形周长的方法行不行?学生考虑这样终究不是办法,于是考虑长方形的对边相等,计算周长时可以不用绕一周去测量。于是我在多媒体上出现如下变化:

长宽长方形从一个顶点被展开成一条直线,学生经过观察、讨论,得出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有以下几种方法:(1)长+宽+长+宽(2)长X 2+宽X2,最后归纳出(长+宽)是长方形周长的一半,进而得出长方形的周长=(长+宽)X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概括能力,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又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我在课件上出示“红领巾、数学书”。在学生找到它们各自的角后,这时利用课件动画光点的闪烁,闪动实物图上角的形式,紧接着把实物的模像移走,只剩下图形的轮廓,抽象出几何角,帮助学生抽象概括出角都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的边组成,这样就完成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画图是平面图形教学中的又一重要任务。学生有了画图的实际操作能力,不仅有助于巩固平面图形的知识,而且有利于动手能力的发展,运用多媒体分解画图的过程,可以使用画图过程步骤清楚,动作明确,学生便于观察、模仿。

如在教学“直角的画法”时,采用多媒体模拟操作与学生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法,我先让学生自己试着画直角,发现学生握三角尺的位置及画直角边的方法有错。这时在电脑中出现手拿三角尺用斜边画直角边的图形,紧接着在图右上角出现X号,并发出声音“错”,然后电脑又发出“请同学们跟我画”的配音,并出现正确的握尺姿势,用直角边画直角,由此来指导学生正确使用三角尺来画直角。学生学会正确画直角,在以后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画法时,学生就很自然与画直角联系起来,能很快地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又如“如何画角”,运用CAI课件可以用演示如下:

由于用电脑画,手段新颖,学生注意力集中,给学生留下的表象非常深刻,然后让学生书空画角,进一步明确画角的步骤和起笔位置,渗透角的形成。这样的教学过程,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学生对画角的方法清楚明了,教学效果好。

四、利用信息技术揭示规律,拓展思维深度

第6篇:角的初步认识课件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 变式教学 探讨

初中时期的学生认知能力由形象思维转变成抽象思维,而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具体与抽象知识的结合,所以初中数学中的变式教育具有一题多解,多个题目重新组合的特征,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和开放的思维能力,以此可见,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变式教育的作用

变式教学就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命题进行合理的变化。即教师可不断变换问题中的条件或结论,转换问题的内容和形式,保留命题中的关键因素,从而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中的本质原理。初中数学教学中变式教育的作用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能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变式教学让一个题目多种解法,又可把多道题重新组合成新题,给人一种新颖、形象的感觉,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对新知识的渴望。因此,产生了学习的动力,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让学生随时保持着学习数学教学的热情。

(二)有利于推进新课程标准的改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初中数学中变式教学的提出,能够让教师重新思考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让数学教师认识到更适应这个社会发展的教学方式,而变式教学提倡尊重学生的主导地位和注重学生的公平,其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因此,变式教育对于新课程的改革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变式教学能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让学生思考问题,从而进行讨论,争辩解题方法,能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变式教育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

(一)运用概念变式教学,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

概念性变式即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对概念进行分析和理解,从而抓住主要概念,概念变式就是变化概念中辅助问题中的条件或结论的形式或内容,从而使学生更深层次地领会知识,提高学生认知、应变和概括知识的能力,概念变式有利于初中生能力的发展和思维的拓展。

(二)运用例题变式教学,能够让学生从多方面追寻解题方法

例题是对初中数学知识、方法技能与思考问题的方式进行整理总结而出现的。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开展例题变式教学是很重要的。在初中例题教学中数学教师将课本上的例题进行题目的变式能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多种解题思路中理解和牢记知识。

例如,(1)如上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与O点,正方形A′B′C′D′的顶点A′与O重合,A′B′交BC于点E,A′D′交CD与点F。求证:OE=OF.本题是启迪学生智慧的好机会,引导学生去思考多种解题思路,多种正确结论,可不可以改变题目相关条件等,让学生有感而发地深入理解题目本质因素。(2)如上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与O点,正方形A′B′C′D的顶点A′与O重合,A′B′交BC于点E,A′D′交CD与点F。求证:OE=OF.本题学生通过读题、审题,很容易找到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是证三角形全等。此题关键就转化为找全等的条件,结合正方形的性质加以分析和思索,并不断设问:如将正方形ABCD绕点O旋转上述等量关系是否变化?(3)如上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B=AC∠BAC=90度,O点是BC边的中点,∠MON=90度,分别交AB、AC于点M、N。求证:OM=ON。通过比较让学生把问题的本质揭示出来。只要过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任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便可求证两条直线全等。

(三)运用习题多层次变式设计,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变式教学对于新课程的改革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所以,数学教师也应努力学习,不断更换自己的教学理念,深刻认识变式教学的优点,并通过实践活动让其运用到课堂中去,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其斌.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变式教学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4.

[2]伟力.变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4.

第7篇:角的初步认识课件范文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运用多媒体把抽象转化为直观

初中数学中有许多较为抽象的概念,如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概念教学过程中,可以用FLASH动画的形式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表示出来,以体现垂直平分线和角平分线的特点;又比如,学生在理解三角函数值与角的关系时,可以把三角函数值和角的关系放在直角三角形中,设计成因果互动的形式;学生在理解圆中角的相互关系时,我们可以用动画的形式变换角的顶点、角的边与圆的相对位置关系,让学生从运动的角度去理解圆心角、圆周角、弦切角与圆的位置关系以及这些角之间的相互联系。多媒体丰富的表现形式能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为学生容易接受的直观形式。

2.运用多媒体体现数学的严密性

数学推理的严密性可以通过多媒体很好地体现,我们可以用Powerpoint将每一步推理过程预设动作,通过教师与计算机的互动,一步一步地将推理过程在幻灯片中演示出来,这不仅能很好地体现推理的全过程,而且为每一步推理过程的讲解留出了时间和空间,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品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与在黑板上进行数学推理相比是一个进步。

3.运用多媒体可以表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

初中数学应用于实际的内容,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表现形式的限制,没有时间和条件把应用的细节很好地表现出来,这对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形成了一定的障碍。把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后,我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预先选择好的应用场景用图片或动画的形式详尽地表现出来,通过演示,使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收取大量的数学应用事例,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学生也能从中体会到数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4.运用多媒体更好的训练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一位教师要面对几十名学生,能及时发现和纠正每一位学生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是很困难的。将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后,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可交互性,让计算机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使学生能及时正确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里要注意的是,对课件交互性的设计,一定要全面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否则,将影响学生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正确理解和掌握。

5.运用多媒体教学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由于多媒体具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形式,正确地应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可以更有力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我们还可以通过把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用多媒体的各种形式(如图片、动画、声音、视频图像、表格)等表现出来,使学生以这些形式为媒介,去体会、理解和掌握数学的思维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6.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初中数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在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要培养创新意识。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的表现形式及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错综复杂的条件下发现新问题,引导学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思考,传统的教学方法要完成这样的设置是十分困难的,特别是模拟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情境。多媒体利用其具有的独到的优势,把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置身于现实。

7.运用多媒体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概念

初中数学中,可以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念的知识点很多,这里仅举一例,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制作成动画,突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这一量变是如何引起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变化,从而让学生领会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动画的演示过程中,还强化了学生对点与圆、点到直线的距离、圆和直线位置关系等数学概念的理解。

8.运用多媒体可以建立初中数学和其他学科的联系。

初中数学和其他学科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实际上,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过程的本身就已经把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内容紧密地融为一体了。通过多媒体的应用,学生可以自然地将信息技术中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数学的学习中。如通过课件的画面、声音,学生还可以受到美术、音乐方面的熏陶。因此,以多媒体为媒介可以很好地建立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使用制作多媒体

课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意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

在初中一年级有理数运算的训练课中,学生算对时给出一个笑脸动画,算错时给出一个哭脸动画,并要求学生重新计算。初二时,我们的课件设计就应该着重逐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习惯,在设计课件中加入演示几何分析证明过程。初三时,利用课件制作图表等手段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所学知识的能力,如在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小结时,可以以图表的形式将有关知识综合起来。

2.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学生的数学素养主要包括具备准确而迅速的运算能力、正确的空间观念、运用数学方法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利用多媒体本身的特点很好地完成这一任务。在运算能力的培养方面,利用计算机迅速而准确地运算,使学生的运算在计算机的引导下得到提高;通过多媒体图片或动画演示,可以引导学生去认识各种几何体是如何从实际生活中抽象而来的,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空间观念;强大的多媒体功能可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和运用数学方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注意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应用能力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离不开计算机的,如果我们在课件设计时,脱离了学生对于计算机应用的能力,就会导致学生因计算机知识的障碍而不能完成相应的数学知识的学习。

三、制作初中数学多媒体课件的步骤

课件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实施的要素,可以说没有课件就没有计算机辅助教学,所以课件制作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必要步骤。教师要根据初中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和多媒体模式,根据多媒体教学模式的要求把教材所包括的概念、定理和例题等内容分成许多步骤,这些步骤可以按照初中数学的逻辑顺序排列,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和理解能力来安排。要注意课件的教学性、科学性、交互性、集成性、诊断性等特点,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图文声像并茂的呈现方式,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提供友好的交互环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利用多媒体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利用多媒体创建多种学习途径,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其设计过程可遵循下述策略。

1.课件目标分析

课件目标分析要完成的任务是需求分析,即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课件的任务不外乎是完成一种数学的教学和训练,所以在确定所设计课件的目标时,应对教学目的、教学用途和教学环境提出明确的要求。主要包括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和学习目的分析。

2.教学设计

要使制作的课件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进行教学设计。因此,教学设计是课件设计的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教学设计的主要工作是,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确定课件设计的基本策略与课件的结构,选择课件的教学模式和课件使用的媒体。教学设计的主要步骤是;①教学单元的划分;②确定课件的设计策略(常用的设计策略有:面向问题设计策略、基于学习程序的设计策略、基于学习理论的课件设计策略、面向学习者特性的课件设计策略);③课件结构设计(常用的课件结构有帧型结构、生成型结构、数据库型结构和智能型结构);④教学模式的选择主要包括新概念的引入、知识和技能的讲授。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模式往往也可以同时应用于同一个课件中。

3.课件系统分析

如何将教学内容在计算机上灵活多样的加以表达,通过课件系统设计使教学内容与课件表现形式有机的统一,从而发挥计算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能力和素养的优势。这些就是课件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此外还包括总体风格设计、封面设计。屏幕界面设计、交互方式设计、导航策略设计和超文本结构设计等。

4.教学单元的设计

教学单元的设计是在将总体内容划分成大的“教学块”之后,再对每一块内容进行详细设计,包括知识单元的划分、知识点之间关系的确定等,设计的最终结果是可以以此为依据进行脚本的编写。它包括知识点的确定、知识点教学模式的选择、知识点表示的媒体选择及知识点之间关系的确定和表现顺序的安排。

5.脚本设计

脚本是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直接依据,规范的脚本对于保证课件质量水平,提高课件开发效率,具有积极的作用。一个好的脚本应该体现课件设计的教学思想,使得计算机课件在技巧的实现和功能的具备上符合教学的目的和需要,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脚本有文字说明和图片两种类型。脚本设计通常包括编号(或文件名)、屏幕内容设计、跳转关系设计、解说配音设计和呈现说明。

6.课件制作的实现

课件制作的实现分为素材准备制作和整体课件的制作两个阶段。根据脚本的要求,必须对课件所需的素材进行选择、加工、处理和制作,可以在现有的素材库中选取,也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自行制作。根据脚本的要求,使用相应的课件开放工具,完成整体课件的制作。开发课件使用的工具目前主要有三种类型:编程语言、课件著作工具和积件系统。编程语言可以开发出具有一定智能、运行速度快的课件,具有开发灵活、功能强大等优质,但由于编程语言没有广泛集成多媒体的特征,而且对开发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的要求较高,因此,不适合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课件著作工具是指用来集成、处理和统一管理文本、图形、动画、视频图象和声音等多媒体信息的编辑工具,具有制作方便、设计简便和可靠性强的特点,但在结构上受统一限制的影响,导致课件的教学模式和因材施教的灵活性受到局限。积件系统是创作人员利用现有的积件库,不需要编程,只要按照脚本的要求从积件库中选取所需的积件,或制作新的积件,其具有方便快捷、效率高的特点,但需要教师必须具备充实的积件库,目前已有积件系统面市了。

第8篇:角的初步认识课件范文

一、心中有体系――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四个学习领域,我们应从这几个学习领域出发,整体把握教材,把教材中的知识,放在知识整体中去认识,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研究,以便充分认识它在整个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因而上一节课,不能单纯地就课论课,而要对小学数学知识脉络有个整体认识,做到心中有体系。

1.从整体入手系统把握知识体系――通读教学目标

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必须清楚地认识教材的体系或知识结构,明确各部分知识的逻辑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整体上要读“通”教材。如《角的认识》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角的元素意义,分别是二年级上册《角和直角》、二年级下册《锐角、钝角》。本阶段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认识角,知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能正确指角、画角,初步感受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叉开程度有关;(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对比、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积极参与探索角的活动,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第二阶段:角的结构意义,分别是四年级上册《直线、射线和角》《量角、画角》《平角和周角》。本阶段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含义,能用角的符号表示角,感悟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叉开程度有关;(2)过程与方法:经历角定义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对比、抽象概括的能力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3)情感念度与价值观:在积极参与、探索角的形成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第三阶段:动态意义和系统意义的教学(初中)。本阶段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含义,会用角的符号正确表示角;(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发展空间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积极参与、探索角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三个阶段互为基础,互为发展,教学目标分中有合,合中有分。

2.从局部入手具体把握知识体系――细化教学目标

(1)从学生的角度来把握教材体系。奥苏贝尔曾言: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懂得弯下腰来看教材,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如一位老师执教了《三角形的认识》一课后谈到:三角形的概念不重要,不需要教,而高的概念很重要需要重点教。正是老师精心研究学生后发现:得出三角形的概念至少需要花半节课时间,而且对字面上的意思还不能理解,因此不需要重点教,完全可以由教师告诉学生,由此他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①在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比较中,认识三角形的特性,知道围成两个三角形的三条线段的长度相同,这两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也相同;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②掌握三角形高和底的概念,初步掌握画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的技能;③在图形认识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这位老师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正是这样,才使我们的孩子不需要一直绕在三角形概念上,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学习一些更有价值的知识,能有更多的时间动手操作,在联系、比较中去认识三角形的含义及特性。

(2)从生活的角度来把握教材体系。我们的生活实际往往与教材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应设法从生活的角度来把握教材,努力在生活实际和教材间铺设桥梁。如《平均分》一课,学生对平均分是有足够的生活经验的,因此在把握本课时应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资源展开教学。课一开始老师就直奔主题引出平均分:平均分在生活中经常用到,请你用画图的方法把6个苹果平均分一分。(学生开始动手画,接着反馈)有的学生说3个3个地分,有的学生说2个2个地分,有的学生说1个1个地分……很明显,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平均分。正是老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充分理解,从生活的角度把握教材体系,才使学生后来对平均分的含义挖掘得更深。

(3)从教学的角度来把握教材体系。钱金铎老师曾经讲过:我们要关注教材的前后联系,将教材的智力因素充分挖掘,在学习过程中关注思考方法的引导、思想方法的渗透。由此可以看出,把握教材与教学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百以内数的认识》,老师认识到学生已经能熟练数100以内的数,为了避免枯燥地数数,教师让学生通过找数活动,说说你怎么找的?让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数。你听:请你快速找到62,说说你是怎么找的?学生马上想到62在60的后面,在70的前面。并让全班学生齐数:10、20、30、40、50、60,不知不觉中学生便学会了十个十个地数。教师接着质疑:找到了60,就能找到62,那么从70到60该怎么数?学生便有了一个一个数的机会了:70、69、68、67、66、65、64、63、62。正是老师从教学的角度去把握教材,从而能灵活地重组教材,把资源的价值挖掘到最大的限度。不仅让学生学会知识,培养了数感,更是让学生学会了一种思考方法。

二、眼中有教材――灵活处理教材内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内涵,“实现数学价值”成为了一项重要目标。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有必要根据当地条件和学情,把教学内容重新组合、整改、补充,以便灵活处理教材,寻求平衡。

1.把握学生,找准学生学习的起点

朱乐平老师曾说过:“我们想引领学生到我们想让他去的地方,那必须首先知道学生现在到底在哪里。”而每位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不同班级、不同地区的学生,学习起点也不尽相同,因此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以下几方面的认真分析: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怎么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什么?掌握的程度怎么样?学生的学习困难在哪里?找准了学生的学习起点,教师方能灵活处理教材,才能真正为学生的课堂服务。

2.吃透教材,使教材知识更适合学生学习

教材是由有着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家编写出来的,如果我们能将教材所蕴含的深意吃透,将教材本身没有写出来的能力价值挖掘出来,就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如在教学《直线、射线和角》时,老师是这样安排的:由练习引出角,通过观察、说、教师指引,理解数学上“画两条射线”也叫“引出两条射线。”(师用手完整地指了一下角)接着质疑:什么是角?此时角的定义便水到渠成了。原本生硬、难懂的知识学生口中脱口而出,这不能不佩服老师的精心安排,让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向抽象过渡。但老师对角的概念的教学并不是到此为止,在学生了解了角的概念后,进一步让学生从图形中找其他类型的角,通过画一画、说一说,又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进一步加深了对角的概念的理解。另外,从课中我还发现老师在让学生说说什么是角前,用手势完整地指了角,这一细致的动作正是老师精心安排的,课后她介绍到:二年级时学生指的角并不是非常完整的,四年级时应加以完善,让学生学会完整地指角。正是因为老师眼中有教材,才使这部分内容体现得活灵活现。

3.调整教材,使教材知识更适合学生发展

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输过程,而且是能力的培养过程。平国强老师曾指出:数学课强调数学本质,教学时可以将教材重新组织,删繁就简,去掉不必要的纠缠,使课堂精练有效。因此,作为教师就要灵活利用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处理教材。这样,学生学到的绝不只是书中要求掌握的知识,而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发展。

三、手中有策略――有效引领学生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实施多种策略,创设各种情景,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教师应合理地利用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在真正的活动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去真体验、真经历、真操作、真交流,从而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真知灼见。具体体现在:

1.借助生活原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他们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因而,在数学教学中借助生活原型构建数学模型,可以大大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如《直线、射线和角的认识》,在教学射线时,老师是这样安排的:教师出示手电筒并射向黑板,指出手电筒到黑板这一段光束是线段。接着手电筒光射到幻灯屏幕,让学生模仿说:手电筒到屏幕这一段光束是线段。教师继续问:再射远点呢?(射向对面的墙壁)学生当然会说:手电筒到墙壁这一段光束是线段。此时教师提出:如果没有墙阻挡呢?学生的回答就丰富多彩了,有的说会射向天空,有的说会射向宇宙等等,此时教师指出:这在数学中称为“射线”,同时课件边演示边指出:这一点是手电筒,这一条是光。如果这个屏幕够大的话,会怎么样?学生自然想到会一直穿过去。此时教师指出:这在数学上叫做“无限延伸”。可以看到老师为了让学生深刻体验“射线可以无限延伸”,由生活中手电筒入手,让学生先后三次感悟生活中的线段。起先,我正纳闷:手电筒到某处的光都是生活中的同一种线段。为什么要感悟3次?细细品味,不由地为老师的缜密心思暗暗喝彩。虽说三次都是生活中的同一种线段,但线段的长度由短到长,引起了量的变化,为突破质的变化作好了充足的准备。

2.突出探究型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课堂上,我们应紧紧围绕这一点采取一系列的教学策略,有效引领学生展开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观察、操作、讨论、发现等等。具体有以下几点:

(1)观察方法的循序引导。数学观察力是新课标中学生应必备的一种重要数学能力。要使这一阶段的培养达到较好的效果,不但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的训练,更重要的是要把握好时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一课,在练习中老师安排了这样一道连一连:

反馈时教师组织了三次活动:活动一,找找③号画的是剪刀的哪里?并质疑:怎么证明这两个角是一样的?由此解决了重合的思考方法。活动二,找找②号角与数学书的哪个角一样?学生指后用课件指出这个角。教师质疑:怎么证明这两个角一样?学生指出:移动②号角。(课件演示,发现未重合)学生再一次思考,想到将②号角反一下方向后与刚才学生指的数学书上的直角重合。有了上面的启发,学生便毫不费力地指出了数学书上另外三个直角。活动三,找找①号角是扇子的哪个角?说说扇子会怎样?同时拿出活动角让学生感知。三次活动,看似同样的教学流程,蕴含的深意却是迥然不同的。听,老师都是问:几号角画的是谁的哪里呢?乍一听,没觉得有什么,可是细细品味却不难发现三次活动分别是老师对这三种类型的角的巧妙安排,凸显了三个不同的知识层面。通过三次质疑,让学生在指一指、想一想中认识到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可以通过平移,看是否重合。而活动一是最基础的,通过活动一的学习,学生初步学会了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而在活动二中,学生应用这一方法,使其及时得到巩固,同时认识到只要是同样大小的角,虽然摆放的方向不一致,但角的大小都一样(即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为后面学习直角埋下伏笔)。在活动三中进一步应用了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并利用扇子的特性,让学生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角的大小在外界作用下是可以发生改变的,同时使学生初步感悟到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叉开程度有关。简简单单的练习蕴含着教师无穷的智慧。

(2)抽象意识的逐步渗透。数学的抽象决定了数学可以培养学习者的抽象能力,也决定了学习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抽象能力。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类比、猜想、归纳、概括等思维活动,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如《角的初步认识》,在引入时教师安排了这样的活动:老师由学生喜爱的猜一猜活动入手,通过质疑:你是怎么猜的?自然地引出了本课所要学习的知识――角。在让学生数角、指角后,从几何图形中抽象出角,你听“老师把他指的角画下来,想一想会是怎样的?”让学生先在头脑里对角有大致的印象,再通过老师画角来验证,这样,在学生的头脑里逐步建立起了角的表象。

3.丰富教学素材

第9篇:角的初步认识课件范文

初二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数学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下面是小编带来关于2017年初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的内容,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2017年初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一)一、指导思想

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本班是刚刚接手,对班上学生不了解,从原科任老师处得知:优生不多,但后进生却较多,有少数学生不上进,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三、教材分析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主要介绍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条件。更多的注重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学生在直观认识和简单说明理由的基础上,从几个基本事实出发,比较严格地证明全等三角形的一些性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十二章轴对称立足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开始,从整体的角度直观认识并概括出轴对称的特征;通过逐步分析角、线段、等腰三角形等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引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概念。

第十三章实数。从平方根于立方根说起,学习有关实数的有关知识,并以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十四章一次函数通过对变量的考察,体会函数的概念,并进一步研究其中最为简单的一种函数————一次函数。了解函数的有关性质和研究方法,并初步形成利用函数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在教材中,通过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概念、规律、应用与拓展”的模式,让学生从实际问题情境中抽象出函数以及一次函数的概念,并进行探索一次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最后利用一次函数及其图象解决有关现实问题;同时在教学顺序上,将正比例函数纳入一次函数的研究中去。教材注意新旧知识的比较与联系,如在教材中,加强了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组)、一次不等式的联系等。

第十五章整式在形式上力求突出:整式及整式运算产生的实际背景,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有关运算法则的探索过程,为探索有关运算法则设置了归纳、类比等活动;对算理的理解和基本运算技能的掌握

四、教学措施

1、课堂内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扫除学习中的障碍点。

2、认真备课、精心授课,抓紧课堂四十五分钟,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3、抓住关键、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

4、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业务素养。

5、教学中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2017年初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二)一、学情分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两班比较,83班优生多一些,但后进面却较大,学生非常活跃,有少数学生不上进,思维不紧跟老师。84班学生单纯,有大多数同学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二、教材分析

第一章 平 行线是在七年级上第七章提出平行线的概念、画法后的延续,这章将继续学平行线的有关判定和性质;教学时把握证明难度,避免概念超前,加强形的建模。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说理的过程仍以填空为主,注意避免综合性较强的说理出现。

2、要避免证明、命题、定理、公理等词的口头出现,课本是以判定方法、性质、结论来描述。

3、要注重现实生活中的实物情景抽象为相交线、平行线等数学图形的建模过程。

4、还应注意画图、探究性题的教学。

另外对教材中

(1)P8 例2出现了添辅助线的说明方法,教师需根据实际情况,不要作深入展开,

(2)P20 第5题:不是很明确其意图。

第二章 特殊三角形是在七年级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基础知识和全等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进一步熟练几何符号语言的表达、书写;教学时要控制证明的综合难度,侧重计算与形状的判定。本节与以往教材相比较,有以下特点:

1、加强了对等边三角形的学习要求;

2、强化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

3、淡化了30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

4、P28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说明、P36 例3,教师可简单提出辅助线的作法、作用、要求,但不要藉此来提高难度。

5、可以在勾股定理的知识上,让学生去研究探讨,增强数学人文性教育。

另外教材中的

(1)P24—4、5两题的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教师要作提示、作小结;

(2)教师最好还是根据实际情况补充30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

(3)勾股定理这节中出现了不少“定理”一词,是否在教学时可改。

第三章 直 棱柱是从七年级上册提出立体图形概念后第一次对立体图形的研究,与原浙江版义务教材相比,是较新的一章(原教材有立体图形直观图的画法),主要是培养学生空间想像能力,也是为高中阶段立体几何中棱柱的学习做准备;教学时要借助实物、课件的展示,逐步构建空间想象基础能力,教材重点落在两处:

1、直棱柱特征及表面展开图2、画三视图,关键要理解“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法则。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1)充分利用实物、课件、实际动手操作等途径,使学生能慢慢的在实物与空间想象之间找到一些转换的经验,

2、在教学时对解答过程、说理过程不作过高的要求,避免过高的严密的要求挫伤学生学习本章的积极性。

第四章 样本与数据分析是在学习了七年级上册第六章数据收集与图表的基础上,对科学取样、数据分析、合理化决策的研究学习,是实用性较强的一章;教材以生活现象为导入背景,以解决问题为达成目标,教学应注意

(1)避免对样本、总体、个体的定性的描述;

(2)增加了对某一事件研究抽样与普查的方法选择;

(3)加强了对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标准差这些数据处理方法的决策判断,

第五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是在掌握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及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上,学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以及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应用题;教学时应注重与方程、等式的迁移类比,发挥数轴工具性,建立数形结合分析问题的习惯

第六章 图形与坐标是函数知识学习的开始,与老教材比较也是较新的一章,重在突出直角坐标系的建立与运用,其中也有一部分知识与七年级下册第二章图形和变换相关;教学时应重视场境模拟,降低坐标表达的抽象,侧重变换图形的坐标描述。 当然更应注意多利用实际场景图示,降低点的位置表达的抽象性,增加点与有序数对的对应性。

第七章 一次函数是在第六章建立直角坐标系后通过对实际生活中变量间变化关系的刻画,侧重了函数是刻画现实生活的又一数学模型。注重函数建模,降低函数抽象图形分析,融合方程、不等式、函数的统一,教学中应做到1、突出了函数是生活中变量之间数量关系的刻画。很多问题是以实际生活背景为载体。

2、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教学顺序做了调整。

3、要加强函数基础知识的练习,要注重解题时从应用中来到应用中去的理念。

要充分利用合作小组讨论,有足够形成建模的时间,切忌分析模式化,练习呈式化。

另外,本书的设计题(P95, P181)切合学生实际,容易操作,要好好利用,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课题学习P181-182《怎样选择较优方案》时,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建议作为一堂较重要的方程、不等式、函数综合应用课来讲。

三、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

把教学六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

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

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指导成立“课外兴趣小组”的民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8、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提问照顾好好、中、差三类学生,使他们都等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