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基坑坍塌应急方案范文

基坑坍塌应急方案精选(九篇)

基坑坍塌应急方案

第1篇:基坑坍塌应急方案范文

关键词: 深基坑实例事故分析处理措施

0.前言

开挖深度超过5m( 含5m) 或地下室三层以上( 含三层) , 或深度虽未超过5m( 含5m) , 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极其复杂的工程称为深基坑工程。在施工中, 深基坑工程是一个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工程, 它包括: 土方开挖、降水排水、基坑支护、止水帷幕、临边防护等工作内容, 且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受水文地质、周边环境、气候条件等制约因素影响较大, 很容易发生一些安全事故。

1 .工程事故实例分析

实例一: 某商务大楼工程地下二层, 该地基基础为静力沉桩, 边坡采用了三重摆喷止水帷幕, 喷锚墙与预应力锚索综合边坡支护。2003年9月, 基坑支护、止水帷幕已施工完成, 但东北角- 9. 3m标高处在前后相隔不到50分钟时间相继出现两处管涌, 管涌直径分别为15cm和30cm, 西东北坑内30m×25m范围内积水约达1. 5m高左右并趋于稳定。此次事故造成西南角周边的民房、厕所、道路和小学球场等相继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开裂, 严重的影响了周边建筑物的安全。

实例二: 某办公楼工程地下一层, 静压方桩桩基、基坑护壁支护为土钉锚杆支护结构。2004年6月,在锚杆施工过程中出现了距坑边5m左右的工地办公室地面沉降开裂, 但经观察记录没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7 月28日, 因连续下一个多小时的暴雨, 大量雨水渗透到边坡的土体内, 致使该工程①× 轴的基坑护壁有水流急速涌出, 约几分钟后, 水流突然加大并从该处倾盆而下, 造成①~⑥× 轴段边坡护壁失稳坍塌, 基坑积水达1m多深, 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实例三: 某高层住宅楼工程地下一层静压方桩桩基, 基坑护壁支护为锚杆支护结构, 基坑土方开挖与护壁锚杆支护施工分段分层同步进行。2006年3月, 在①轴第一层基坑护壁锚杆完成后( 约2m高) , 进

入第二层土方开挖, 在土方开挖往下施工时, ①× ~ 轴段15m长左右上层土体及锚杆失稳坍塌,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的经济损失。

2. 工程事故分析及解决措施

2. 1工程出现管涌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2. 1. 1产生的原因分析

基坑施工期间, 如果正遇8、9 月份进入丰水季节, 地下水位将上升,加上受台风影响,水位高达76.66m, 高出基坑底10m左右。无论是产生基坑突涌的水头压力高度, 还是产生流砂的临界水力梯度及产生饱和土液化的必要条件均已接近临界状态。因此, 坑底暴露的粉土层及浅埋的粉砂层具备产生管涌和突涌的客观条件, 场地内的饱和粉土、粉砂层产生液化,形成了管涌。

2. 1. 2 解决方案

为达到填充水土流失和封堵地下水的目的, 确保周边建筑物的安全, 对流砂孔眼分别进行埋管、加压双液灌浆, 同时用成包水泥和砂袋及彩条布对孔眼分层围堵, 随后对基坑东北角进行土方回填压实,管涌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时对边坡进行加固, 东北角外部进行化学灌浆。

2. 2边坡护壁坍塌产生原因分析及加固处理措施

2. 2. 1 原因分析

该工程基坑紧靠道路边上人行道, 在距坑边3m左右人行道下有一条直径500mm的混凝土市政供水

管, 人行道及管线下的土质为较松软的回填土。当连续下了一个多小时暴雨后, 大量的雨水渗透致使人

行道及管线下回填土层松动下沉,导致供水管接头松动脱节至断裂。强大的供水管水头形成巨大的动水压力, 对基坑护壁不断冲击, 远远超过护壁设计承受的压力值, 从而造成护壁坍塌、基坑积水。

2. 2. 2 加固处理措施

事故发生后, 业主、监理、设计、施工等单位立即到现场组织抢险并制定加固处理方案: ①当晚配合自来水公司将自来水管抢修好, 恢复正常供水。

②用钩机配合12# 槽钢支撑加固给水管道。

③采用化学灌浆加固塌方区域, 防止继续坍塌。

④塌方边坡外露土体部分喷素混凝土防护。

⑤加强对基坑护壁沉降和位移的观测记录。

⑥抽排基坑积水, 控制在每天降0. 5m深。

2. 3边坡护壁坍塌的原因及措施

2. 3. 1 原因分析

该工程土质条件相对较差, 但锚杆支护结构能满足要求, 出现坍塌主要是在施工方法上。第一层土方开挖及锚杆施工采用压水钻进成孔法施工, 致使边坡土体积水过多无法排出, 破坏了边坡土体结构, 当进入第二层土方开挖时, 正好遇到较软土层, 在这种情况下, 边坡土体失去了稳定导致坍塌。经过现场分析, 后续锚杆施工均采用螺旋钻孔干作业法, 没有再出现坍塌情况。

2. 3. 2 坍塌处理措施

坍塌部位清理后用砂包临时加固边坡, 选用钢管桩支护结构加强该处边坡稳定, 再往下层施工, 没有出现异常情况。

3深基坑施工技术与安全防护措施

通过对以上3 起安全事故的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深基坑工程施工主要受地质条件、地下水情况、周围环境、大暴雨天气、支护方案及施工方法的影响。为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深基坑工程施工中应采取以下相应措施。

3. 1 深基坑施工前的控制措施

3. 1. 1对地质分析勘察报告

施工前应对工程的地质勘察报告认真分析研究, 根据挖土深度范围内不同土质的物理性能和地下水位情况( 特别是丰水期的水位情况) , 选择相应的土方开挖、支护结构及降水方案。基坑支护结构应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及对基坑周边环境及支护结构变形进行验算。根据所制定的施工方案, 对全体施工人员作详细的安全与技术交底工作。

3. 1. 2 调查基坑周围的建( 构) 筑物

调查基坑周围建( 构) 筑物在基坑开挖前是否已经存在倾斜、裂缝、使用不正常等情况, 需通过拍片、绘图等手段收集有关资料, 必要时要请有资质的单位事先进行分析鉴定。对于距坑边较近的地下管线应预先采取加固和保护措施。

3. 1. 3 选择和确定施工方案

根据基坑的实际情况, 选择确定安全、可靠的施工方案, 并组织专家组对方案进行论证评审。对于地质条件较差, 即软土地基及松杂填土地基, 坑边距周围建( 构) 筑物较近时, 宜选择排桩或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 不宜选择土钉墙支护结构, 并制定安全措施方案。

3. 1. 4 硬化处理基坑周围场地

基坑周围场地范围内地面应做硬化处理, 布置完善的排水系统, 预防雨季大量雨水涌入基坑,或渗透到基坑周边的土体中, 破坏了边坡土体结构, 降低边坡土体的稳定性。

3. 1. 5 建立系统的监控方案

基坑施工前应作出系统的监控方案。监控方案包括监控目的、监控项目、监控报警值、监控方法及精度要求、监测点的布置、监测周期、工序管理和记录制度以及信息反馈系统等。

3. 2 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措施

3. 2. 1 测量定位与监测控制

测量定位应确保工程的边线、轴线、标高等准确, 同时对周边建( 构) 筑物做好监测记录, 特别是地下水位高、需采取降水方案的基坑施工, 对基坑周边进行沉降观测, 以防过量降水造成基坑周边出现沉降开裂, 还应对边坡及支护结构进行监测。

3. 2. 2 施工方案的控制

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方案进行组织施工, 不得随意变更。需修改变更方案时, 应按审批后的方案进行施工。基坑坑顶边缘不得任意堆放土方、材料及设备, 特别是有振动作用的设备, 避免增加坑顶边缘荷载作用。加大边坡及支护结构的承载压力, 同时在坑顶设挡水设施, 防止雨水流入基坑冲刷坡面。

3. 2. 3 施工过程的控制

对于采用锚杆支护结构的基坑施工, 基坑开挖和锚杆施工应按要求自上而下分段分层同步进行, 预防锚杆施工跟不上土方开挖的进度, 形成坑壁暴露进间过长, 遭受风雨、日晒等风化作用易被剥蚀。锚杆施工尽量考虑采用螺旋钻孔干作业法, 在上层锚杆注浆体及喷射混凝土面层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进行下层土方开挖。土方开挖至坑底标高后坑底应及时满封闭并进行基础工程施工。

3. 3 建立应急救援预案

深基坑工程施工因受内部水文地质和外部周围环境及气候的影响较大, 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和不可预见性, 需对工程的危险源进行评估、分析, 施工单位还应建立和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从公司到项目部及作业班组的应急救援体制, 在人、财、物上全面落实, 工作责任层层落实到位, 防止突发事故的发生,对紧急情况作出迅速反应。一旦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危及周围建( 构) 筑的安全、周边沉降开裂、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坍塌以及雨季影响等, 能快速及时起动紧急应急准备方案实施抢险救援, 防止事故进一步发展并得到有效控制。

第2篇:基坑坍塌应急方案范文

关键词:隧道 塌方 处理方案

中图分类号: U4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工程概况

龙岭隧道全长3469m,位于九龙江冲积平原的呈北东走向的龙岭~白云山带状山脉的西南端,其南为九龙江南溪,北为九龙江西溪,属侵蚀剥蚀低丘地貌,地面高程30~300m,最大埋深约160m,地形西高东低,自然坡度一般10-40度,局部较陡。隧道地表覆盖第四季全新统冲洪积层、坡洪积层、坡残积层松软土、粉质黏土等,下伏基岩为燕山早期侵入黑云母花岗岩;隧道区内发育一近南北向沟谷,G324国道沿该沟谷行进,漳州市无害垃圾处理站沿国道修建,隧道下穿G324国道,下穿站内污水沉淀池,站内构筑物修建已达10年,沉淀池经污水长期侵泡,且原地面未经任何处理,易形成裂隙水通道。隧道右侧修建有虎坑水库,对隧道产生一定影响。因此,该隧道定为高风险隧道,施工难度较大。

二、隧道塌方的原因及经过

1、塌方情况

龙岭隧道出口出现塌方里程桩号为DK53+237~DK53+280段,施工方向为从大里程往小里程方向开挖前进。其中DK53+280~DK53+270堆积体厚度为30~100cm,DK53+270~DK53+239堆积体厚度为100~300cm;DK53+239~DK53+237为堆积体锥坡至拱顶;堆积体面层为淤泥物质,DK53+280处为块石状堆积物,掌子面无法到达。

地表坍坑纵向宽度10m,横向宽度15m,坑深15m。沿纵向靠大里程侧坍坑壁为直立,见岩面出露,上覆5~8m土层,下伏岩性为强~弱风化花岗岩,块状结构,质较硬,稳定性好;小里程一侧陷坑壁也近似直立,上覆3~5m土质,下伏岩性为强风化花岗岩,块状结构,节理发育,岩体破碎。

2、原因分析

根据坍塌体物质及陷坑性质判定,在掌子面前方5~8m范围内发育由差异性风化形成的软弱夹层,软弱夹层岩性为全~强风化花岗岩,全风化呈砂粒状,强风化为碎块状结构,节理发育,节理裂隙充填泥状物质,稳定性差;掌子面开挖至软弱夹层时,由于产生临空面,围岩应力失去平衡产生失稳坍塌,同时本段处于地表水沟交汇处,地表水较发育,且地表水和地下水联系密切,加之此段隧道埋深仅有20m,故掌子面在发生坍塌形成空腔后,空腔逐步扩大导致坍塌至地表形成陷坑。

三、施工方法探究

前期应以地表应急处理措施及洞内观测为主、逐步清理的处理方案。

1、地表应急处理措施:

(1)对坍塌坑周边设置截排水沟及引水管减少地表水在坍塌坑周围的汇集;

(2)铺设彩条布置覆盖坍塌坑及周边区域,减少降水对坍坑的影响;

(3)加强地表监控量测及警戒。

2、洞内应急处理措施:

洞内的处理前期为观测与清理相结合的方式,主要以观测为主,待观测堆积体较稳定后,方可逐步清理。

(1)鉴于坍塌时处于雨季,降雨较频繁,对当前的堆积体椎坡DK53+237~DK53+240段采用洞碴反压回填,纵向回填2~3m,并对回填体下方设置5~10根排水管,对堆填面采用20cm喷砼封闭。

(2)清理过程中设置专门的安全员,随时观察堆积体变化情况,并结合降雨、地表检测的资料综合分析稳定情况,若有异常,立即撤离工作人员。

(3)清理接近掌子面10m位置,具备管棚施工条件时停止,并对5m范围内进行临时钢架加固(若围岩变形不稳定,拱架不予拆除,可直接浇筑于衬砌内)并核实已开挖的变形及净空情况,并形成资料,以备下一步研究处理通过该段的方案。

(4)洞内监控量测加密为5m一环,监测频率为一天2次。

(5)施工过程中应进一步核实已开挖的上导坑的稳定性,检查钢架及喷混凝土的完整性,核实上导坑是否有受影响地段。

四、塌方处理方案

1、地表处理

(1)对塌坑周边50m范围内设置警戒标识,并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禁止所有与施工不相干的人员靠近,并迁离坍塌坑旁的居民;现场排水系统施工人员进入塌坑周边应佩戴安全绳索;建立准入制度,对进出人员严格登记。

(2)对坍塌坑周边设置截排水沟及引水管减少地表水在坍坑周围的汇集,并根据实际地形调整;采用倒梯形截水沟(b=60cm,h=80cm)施作。

(3)对塌坑及塌坑周边的平缓地段采用彩条布覆盖减少降雨影响。

(4)对坍塌坑周边加强地表监控:设置两环,每环设置4~8个点,第一环为塌坑周边10m,第二环为塌坑周边20m,监测频率为每天3次,并将监测资料及时汇总分析,若发现有变形加剧的情况时,立即撤离一切工作人员。

(5)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以保障施工的安全。

2、堆积体注浆

在临时拱架的保护下,清理至堆积锥脚DK53+239时,于该处拱部钻设5个Ф150mm钻孔,钻孔倾角约20~30°,利用钻孔首先压注水泥浆液固结松散块石堆积体,注浆压力0.5MPa,并与堆积体网喷混凝土表面上拱部设置2~3个浆液检查孔,注浆加固至浆液检查孔满孔流出浆液时则停止注浆,通过观测地表陷坑,分析注浆效果,可循环注浆以确保堆积体稳定。

3、管棚超前施工

设计要求:DK53+239位置灌注1m厚C25混凝土导向墙,拱部160°范围内施作Ф108超前大管棚加强支护,25m/根,环向间距30cm。

(1)逐步清理至导向墙,设计里程DK53+239时,按试验确定的管棚外插角计算套拱内需要架设的四榀工字钢拱架的高程,安装钢拱架并调整其高程,使之符合外插角度,用连接筋把这四榀钢拱架连接牢固。然后按设计间距30cm调整150孔口管的位置,并修正其外插角和试验确定外插角相符合,然后和钢拱架焊接牢固。安装模板,浇筑套拱混凝土。

(2)使用水平地质钻机施钻深孔,钻杆每节0.2m。钻孔时随着孔深的增加,需要对回转扭矩、冲击力及推力进行控制和协调,尤其是推力要严格控制,不能过大。

(3)采用大孔引导和管棚钻进相结合的顶管工艺(跟管工艺),即先钻大于棚管直径的引导孔,然后利用冲击器的冲力和推力将安有管靴的棚管沿引导孔钻进,接长棚管,直至孔底。

(4)管棚钢管内岩屑清扫干净之后,进行加强钢筋安装。

(5)采用注浆压力和注浆量双指标控制,以压力控制为主,注浆压力不小于2.0Mpa。考虑扩散半径为60cm,围岩空隙率为10%,则25m大管棚单根注浆量为2.83立方米,达到注浆压力后或者注浆量远远超过设计量之后,停止注浆,用水泥砂浆充填管棚,以加强管棚刚度。

4、强支护施工

施做完超前管棚后,对堆积体进行开挖,开挖应按照“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勤量测、早衬砌”的原则进行。

(1)、考虑到掌子面空隙持续涌水,松散体于环向厚度无法估量,针对环向松散体采用长8mφ25中空注浆锚杆,环向间距40cm,锚杆需钻入岩层,并注入双浆液,注浆前应根据现场水量进行配比调配试验,确定配比后方可进行注浆,注浆压力不小于0.1Mpa。

(2)、DK53+239~DK53+214段按照设计V级围岩抗震设防衬砌施做,并设置全换I20b钢架加强支护,钢架纵向间距0.6m一榀,开挖工法采用分节开挖,分节支护,并设置临时支撑的方式,严格控制进尺,加强洞内监控量测及地表观测。

(3)、施工过程中应逐段核实围岩级别及地下水情况,如与设计不符,应及时上报,如有围岩突然变差的情况时,应及时加强支护,增设临时钢架或增加锚杆及喷砼加护。

5、地表陷坑回填

为确保施工安全及结构安全,待地表塌坑段衬砌通过后,再行对塌坑进行回填处理。

五、结语

此次塌方地表影响范围达20m,洞内影响长度40余米,经过地表应急处理,掌子面堆积体回填注浆,管棚超前护顶等措施,减少了地下水对软弱夹层的持续影响,增加了洞内施工的安全系数,高效的完成了塌方段的安全通过。局限性:此方案只适用于隧道浅埋段处理,若埋深较深,还应考虑护拱的受力能力,根据分析确定是否采取地表加固处理措施。

参考文献:

[1]. 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建厦深铁路(福建段)XSFJ―II标段龙岭隧道设计图,2008

[2]. 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建厦深铁路(福建段)XSFJ―II标段双线隧道复合式衬砌v级抗震设防支护措施及衬砌施工设计图,2008

[3].TGP超前地质预报报告,2009

第3篇:基坑坍塌应急方案范文

摘要:建筑行业属于高危的行业,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很多不明确的因素造成不同程度的安全事故,据统计,建筑行业事故引发的死亡率仅次于采矿业,由此可见,建筑工程施工有必要进行全面的安全管理。本文将根据目前建筑行业工程施工安全方面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通过对几种常见安全事故的探讨,提出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建立符合建筑行业发展规律的安全管理模式,最大限度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安全, 工程管理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belongs to high-risk industry, in construction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many not clear factors of different level safety accidents,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by accident of mortality after mining, therefore, building construction is necessary to take comprehensive safety management. This paper will now accor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afety aspects analyzes the problems, discuss safety the cause of the accident, through several common safety accidents,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ecurity management measures, set up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safety management mode, to minimize the probability of safety accidents.

Keywords: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the safety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TU19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建筑工程施工常见的安全事故

1.1高空坠落事故

在距离基准面2米以上的高处施工作业人员,譬如高空临边作业、悬空作业、攀登作业、脚手架作业、外墙拆除作业、升降机作业等,发生高空坠落。高空坠落的主要原因有:(1)高空作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缺乏高空作业的安全知识和技术能力,一方面不重视安全防范工作,另一方面存在违章操作现象,给高空作业埋下坠落事故的隐患。(2)高空作业的施工安全防护工作不到位,譬如脚手架工程的受力构件没有经过缜密计算和批准;投入使用不达标外架用钢管和扣件;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绳和防滑鞋等劳动防护用品存在破损、断裂等缺陷,在高空作业时失去必要的防护作用。(3)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在编制施工方案的时候,没有将安全管理作为重点的方案内容,再加上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存在不健全之处,致使安全交底、安全检查等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很多高空作业的安全隐患问题得不到及时消除,成为高空坠落事故的诱因。

1.2坍塌事故

建筑工程的坍塌事故有整体坍塌、毗邻建筑物坍塌和楼板坍塌三种,发生坍塌的主要原因如下:(1)质量事故是导致建筑施工坍塌的最直接原因,通常是由于施工过程中没有对强制性标准进行认真执行,或者使用了不符合质量规范要求的材料,或者没有规范的施工程序,导致事故的发生。(2)施工安全意识方面的问题,没有将安全放在首位,而是被市场经济利益取代,譬如在土方施工过程中,没有做好毗邻建筑物的保护措施,致使毗邻建筑物塌方或者开裂。(3)质量管理方面,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不到位,譬如管理违规,也是造成建筑物坍塌的重要原因之一。

1.3机械伤人事故

根据工程安全原理分析,机械伤人事故有起重机、搅拌机、施工车辆和其他机械伤害等类型。伤害的模式分为三种类型,一是高空坠落物砸伤人员,譬如起重机钢丝绳断裂、物料提升机坍塌等事故,二是机械运动部件的伤害,譬如飞轮、皮带轮、齿轮、钢筋切断机刀片和搅拌机等机械的运动部件,三是搅拌机、起重机、打桩机和空气压缩机等的噪音、振动、灰尘伤害。机械伤人事故发生的原因,归纳总结如下:(1)施工环境条件的影响,譬如混凝土设备长期在露天环境下使用,其使用寿命受到风、雨、太阳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使用安全性将会不断降低。(2)施工设备使用过度,出现局部磨损断裂现象,譬如起重机的钢丝绳断裂,土方机械设备的磨损破坏等。(3)施工机械操作方法不当,而且疏于维护和维修等质量管理,影响机械使用的安全性。

2.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薄弱环节的管理措施

2.1高空坠落事故的防范措施

高空坠落事故的防范,具体措施如下:(1)为提高高空作业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设置安全施工的责任人和安全管理机构,对高空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使得高空作业人员在安全管理操作上具有较强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操作技能,保证各项安全施工措施落实到位。(2)编制工程的施工组织计划,列入高空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防护用品质量要求,以严格的方案审批制度,进行论证审批。(3)在施工之前,对高空作业人员的施工资质进行审查,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双方必须签字确认;攀登、悬空、交叉作业等安全防范设施,要根据《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由专人进行验收,一方面是保证安全技术措施和防护用品的到位,另一方面是做好验收记录,责令整改不符合规范要求之处,在施工过程中,还要进行定期抽查安全防护设施的运用情况。(4)对安全监管模式进行改进,譬如合并质量监督站和安全检查站,实现安全质量监督管理的一体化,使得监督力量得以壮大,提高监督的工作成效。将安全监理和质量监理放在同等的高度对待,配备相应的人员在监理工作中,并以完善的安全监理制度和系统的资料档案为基础,形成闭环管理,使得安全监理工作更加深入和细致。总之,高空坠落的安全事故要以防为主,通过安全标准化管理的深入开展和安全技术标准的规范执行,方可减少和杜绝事故的发生。

第4篇:基坑坍塌应急方案范文

关键词:深基坑工程;事故原因;处理措施;风险。

一、前言

深基坑工程施工技术一直是工程界研究的课题,《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经国家住建部审批后,于2010年10月14日正式实施。深基坑工程施工技术,被《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深基坑施工技术技术”列为推广的新技术之一。

深基坑一般指开挖深度超过5m的基坑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较复杂的基坑。深基坑工程包括基坑支护、基底加固、降水、土方开挖等内容。深基坑有以下特点:①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综合性和个性。深基坑工程涉及土力学中稳定、变形和渗流3个基本课题,土压力引起支护结构的失稳、渗流引起土体破坏、基坑周围地面变形过大都可能引起事故。②具有很强的时空效应和环境效应。深基坑的空间效应表现为其深度和平面形状对深基坑的稳定性和变形有较大影响。时间效应表现为土体蠕变使土体强度降低,使土坡稳定性降低。③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风险性。影响基坑变形的因素众多,地基土有非均质性,深基坑工程外力不确定性、变形不确定性和土性不确定性决定了基坑具有很大的风险性。④具有开挖深、工程量大、工期紧的特点。⑤深基坑事故具有突发性、危害大、损失多、影响范围广的特点。

二、深基坑工程的事故产生的原因

1.按照责任单位

事故按照责任单位共分6类,包括:①建设单位无计划盲目建设,无限度地压价,无限度地压缩工期;不适当地参与选择或强行拍板开挖方法或者支护方案。②勘察资料不详细,勘察资料提供的数据不全面;地质勘察数据处理失误,勘察报告提供的粘聚力、内摩擦角均比实际数值大,使支护结构设计不安全。③基坑设计人员经验不足、判断失误、考虑不周;采用的计算模型错误,支撑结构设计失误,设计计算错误,超载取值有误,止水帷幕设计有误,设计安全系数过小;过分相信软件计算结果,未能根据实际地质情况做出判断。④施工组织设计不当,施工方案不合理,没有经过专家论证;支护不及时、挖土与支护严重脱节、超挖、基坑长时间暴露;处理水患措施不力、基坑施工经验缺乏。⑤现场监理失职,不熟悉深基坑施工、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⑥监测数据不真实,监测点布置不合理等。这些单位造成事故所占比例如图1所示。

2.按照破坏模式

基坑工程事故按照破坏模式可分以下几种破坏模式,各破坏模式所占比例如图2所示。

(1)刚度破坏包括围护墙体的强度破坏和支撑结构的强度破坏。

①围护墙体的强度破坏:由于超挖、超载、支撑不及时等原因使得土压力引起的墙体弯矩超过墙体的抗弯能力,导致墙体裂缝或断裂破坏。

②支撑的强度破坏:当设置的支撑强度不足或刚度过小时,在侧压力的作用下支撑破损或压屈或折断引起的破坏。

(2)稳定破坏包括滑移整体失稳、踢脚隆起失稳、管涌失稳、底鼓失稳、槽壁坍塌失稳、坑内土体滑坡失稳。

①滑移整体失稳:在松软地层中,由于支撑位置不当或施工中支撑系统结合不牢固等使得墙移过大,或者地下连续墙插入比过小导致基坑外整个土体产生大滑坡或塌方使得支护系统整体失稳。

②踢脚隆起失稳:软弱的粘土层中,基坑开挖使墙体向内侧挤压,基坑下方的土体向上抬起,如果墙体的插入比过小,开挖到一定程度后坑底土体就会隆起,坑外地面下陷,严重时,会导致墙体坍塌,支护体系破坏。

③管涌失稳:在含水的砂层土中采取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时,坑内挖土抽水使坑内外产生水头差,如果止永帷幕深度不够或者止水帷幕在较深位置存在缺陷,在渗透水流的作用下,土中的细颗粒、粗颗粒先后被渗流带走,土体内形成通道,即管涌,严重时,会导致地面下降,围护结构破坏。

④底鼓失稳:如果坑底有薄的不透水层,而且不透水层下方有较大水压的滞水层,当土重不足以抵挡下部水压力时,坑底会发生隆起,严重时,墙体失稳。

⑤槽壁坍塌失稳:在饱和含水地层,由于墙体存在裂缝等质量缺陷时使得围护墙墙的水效果不好或止水结构失效,导致大量的水夹带砂粒由接缝涌向坑内,严重时.引起支护结构失稳和地面塌陷。

⑥坑内土体滑坡失稳:长条形基坑内分段开挖时,由于放坡过陡、降雨或其他原因引起土体滑坡,有时土体会冲毁基坑内支撑和立柱进而导致基坑破坏。

(3)刚度破坏:由于围护结构刚度不足、墙体渗漏引起地层损失或者由于高压旋喷土体加固造成土体破坏使得围护结构变形过大造成周围建筑物、路面及地下管线破坏事故。

3.与水有关的事故

软土基坑中基坑工程常常遇到地下水,许多基坑事故都与地下水治理不当有关,特别是暴雨渗入、管道漏水等对基坑有很大的危害。水患是造成许多基坑工程事故的直接或间接的客观原因之一。根据对75个地铁基坑事故的统计,与水有关的基坑事故约占基坑总事故的70%。

三、深基坑工程事故的应急处理

深基坑工程不可预见因素多,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做好应急准备,以减少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对基坑及其周边环境的影响。

1.整体或局部土体滑塌失稳

(1)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采取坡顶卸载,降低水位,加强监测。

(2)当坑边土体严重变形且变形速率持续增加有滑动趋势时,应视为基坑整体滑移失稳的前兆。需对支护结构进行回填反压,等基坑变形相对稳定时,采取支护结构补强措施,可采用增设锚索(杆)或增设支撑结构等。

2.踢脚失稳

立即停止土方开挖,在坑底桩墙前堆砂包反压,在基坑外侧挖土卸载,根据失稳原因进行被动区土体加固,如在档土桩被动区打入短桩加固等。

3.管涌失稳

停止基坑开挖、停止降水、灌水反压,等管涌、流砂停止后,进行坑外桩后压浆堵漏、被动区土体加固措施。如果管涌水流很大,可在出水口上堆压砂包以分散渗透路径减小动水压力,然后再进行双液注浆。

4.槽壁失稳破坏

(1)若发现连续墙渗漏或者止水帷幕止水效果达不到要求,应立即对漏水量大、漏水点较深的情况,采用双液灌浆进行堵水,采用水泥浆和水玻璃的混合浆液进行堵漏,不仅速度快,而且效果好。

(2)若漏水点较多,必要时,需在止水帷幕外侧进行旋喷加固。

5.围护结构位移过大

(1)由于支护结构位移过大坡顶产生裂缝时,需采用黏土或水泥砂浆对裂缝进行封堵,以免雨水溶入,土体软化,坡面水压力增大,寻致支护结构位移进一步加大

(2)当支护结构变形过大,明显倾斜时,可在坑底与坑壁之间加设斜撑,如基坑周边场地允许,可设置拉锚。

(3)坡顶或桩墙后卸载,坑内停止挖土作业,适当增加内撑或锚杆,增大内支撑预应力。

6.周围地面沉降过大、建筑物破坏

(1)在需进行沉降控制的建筑物和降水井之间设置回灌水井或回灌水沟,通过水井或水沟向土层注水以维持坑外地下水位的原始高度,减小土体有效应力从而减少地基沉降量。

(2)通过劈裂注浆使得地层中形成脉状或厚板状胶结体,达到地基土体加固的目的。

(3)当基坑周围建筑物发生严重开裂、倾斜时,应立即组织人员紧急疏散,并立即用支撑加固或拆除。

7.水管破裂

先关掉给水阀门,探明裂口位置、形状及大小。如果裂口不大,可将木头削成与裂口相同形状并楔入裂口,然后浇筑水泥砂浆。如果裂口很大水势无法控制,需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处理。

四、工程实例

1、概况

2010年8月,广东省湛江市某深基坑发生一起管涌坍塌事故。因大量水、流砂涌入旁通道,引起周边地区地面沉降,造成三幢建筑物严重倾斜,防汛墙由裂缝、沉降演变至塌陷,由渗水、进水发展为结构损坏,附近地面也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沉降,并发生了防汛墙围堰管涌等险情。

2、事故原因分析

由于发生事故的联络通道所处的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处在第7层承压水地层中,开挖过程中承压水冲破土层发生流砂,流砂的产生带动土层扰动、移动,造成结构破坏,引起地面土体深陷,继而发生地面建筑物倾斜、部分倒塌,防汛墙沉陷、坍塌等险情。事故原因是施工单位在发生故障、险情征兆出现、工程已经停工的情况下,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排除险情,现场管理人员违章指挥施工,施工单位未按规定程序调整施工方案,且调整后的施工方案存在欠缺。总包单位现场管理失控,监理单位现场监理失职。

3、事故处置对策

(1)通过设立钢筋混凝土封堵墙、架设支撑和预埋加水管、设置混凝土塞以封闭 ,同时向坑内灌水,尽快形成和保持坑内外水土压力平衡。通过水压自动监控系统,实时检测水位、水压和流量。

(2)为防止海潮和地表水进入事故区段,抢筑防汛围堰、对风井实施加盖、封闭;采用旋喷桩,对渗水处紧急封堵、在主堤内侧增设钢板柱、对主堤和内侧地面进行注浆,采取吹泥管袋镇压棱体、土工布和模袋混凝土罩面,全面加固防汛主堤。

五、结语

(1)通过对基坑事故的研究,得出了基坑事故的原因,为今后基坑施工提供借鉴,减少工程风险。

(2)施工单位是事故发生的主要责任单位,约一半以上的事故都与施工单位有关,管涌破坏约占总事故的30%,与水有关的破坏约占总事故的70%。

(3)给出了基坑突发事故应急处理措施,准备必要的应急物质,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可以最大限度地较少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建筑基坑工程检测技术规范》GB50497-09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02

第5篇:基坑坍塌应急方案范文

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及施工现场

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的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及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

事故的部位环节的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结合建筑业是一个生产过程流动性大,劳动力密集、多工种交叉作业、手工操作多、劳动强度大、高处作业多、环境复杂多变的特殊行业的特点,安全隐患无处不在。公司要求各施工现场应根据不同工程的施工特点,将不同的危险因素,遵照有关规程的规定,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与教训,制定严格的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一、土方工程施工中事故的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土方坍塌事故与土方爆破中的事故是土方工程施工中危险性较大的事故,因此必须做好其事故的预防,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及教训,施工前必须编制专项的施工方案,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尤其是制定防止毗邻建筑物坍塌的安全技术措施,防止土方坍塌,预防事故发生。

1、按土质放坡或护坡

施工中,根据基坑,基槽、地下室等土方开挖深度和土质的类别,选择开挖方法,较浅的基坑要采取放坡的措施;较深的基坑(大开挖基础),要考虑采取护壁桩,锚杆等技术措施,必须有专业公司进行防护施工。

2、降水处理

对工程标高低于地下水以下,首先要降低地下水位,对毗邻建筑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进行认真观测。

3、基坑边堆土要有安全距离,严禁在坑边堆放建筑材料,防止荷载对土体的震动造成原土层内部颗粒结构发生变化。

4、土方挖掘过程中,要加强监控。

5、杜绝“三违”现象。

6、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当施工现场的监控人员发现土方或建筑物有裂纹或发出异常声音时,应立即报告给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并立即下令停止作业,并组织施工人员快速撤离到安全地点。

(2)当土方或建筑物发生坍塌后,造成人员被埋、被压的情况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全员上岗,除应立即逐级报告给主管部门之外,应保护好现场,在确认不会再次发生同类事故的前提下,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受伤人员。

(3)当少部分土方坍塌时,现场抢救组专业救护人员要用铁锹进行撮土挖掘,并注意不要伤及被埋人员;当建筑物整体倒塌,造成特大事故时,由市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指挥,各有关部门协调作战,保证抢险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要采用吊车,挖掘机进行抢救,现场要有指挥并监护,防止机械伤及被埋或被压人员。

(4)被抢救出来的伤员,要由现场医疗室医生或急救组急救中心救护人员进行抢救,用担架把伤员抬到救护车上,对伤势严重的人员要立即进行吸氧和输液,到医院后组织医务人员全力救治伤员。

(5)当核实所有人员获救后,将受伤人员的位置进行拍照或录像,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等待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

(6)对在土方坍塌和建筑物坍塌死亡的人员,由企业及市善后处理组负责对死亡人员的家属进行安抚,对伤残人员予以安置和财产予以理赔等善后处理工作。

二、模板工程施工中事故的预防、监控和应急预案

模板坍塌事故是建筑施工中极易引发群体伤亡的危险源之一,尤其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大层高的建筑越来越多,一些高度大于4.5m,且采用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撑架的模板工程频频发生坍塌事故,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此,采用必要的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以确保模板支撑架的使用安全和施工人员的安全。

1、保证架体稳定性的构造措施

(1)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和梁下纵横向水平杆。因为根据有关试验,如不设置这二项杆件,立杆的极限承载能力将下降11.1%。为保证立杆的整体稳定,还必须在安装主杆的同时设置纵、横向水平杆。

(2)支撑架的步距以0.9m-1.5m为宜,且最大不能超过1.8m。根据测算,杆件的计算长度增大一倍则其极限承载力将降低50%-70%。

(3)模板支撑架立杆应优先使用对接接长的方式。立杆接长的方式有对接和搭接两种,根据有关测试,对接的最大承载力是搭接的3倍多。在搭接支撑架时还应注意,立杆和水平杆的接长位置应做到相邻杆错开,且不在同一步跨内。

(4)立杆的间距不得超过支撑设计规定,且最大不超过1m,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的规定。

立杆底部支承结构必须具有支承上层荷载的能力,为合理传递荷载,立杆底部应设置木垫板,并且使上下层立杆处在同一垂直线上。

(5)必须合理设置剪刀撑。根据相关试验表明,合理设置剪刀撑的支撑体系其极限承载能力可提高17%,因此,满堂的模板支承架应沿架体四周外立面满设竖向剪刀撑,竖向剪刀撑均由底至顶连续设置。支撑架较高时,或者高宽比≥6时,为提高架体的整体刚度,在架体顶部、底部设扫地杆处,以及中部每隔4-6m处必须设置满堂水平剪刀撑,剪刀撑必须与立杆相连接。

(6)严格控制支撑架的变形,确保架体的稳定性。当特殊结构施工或支撑荷载较大时,支撑架要尽可能通过已具备一定强度的相邻构件(墙、柱等)实施卸载,并尽量与建筑物实现可靠连接。

2、保证施工安全的管理措施

(1)模板支撑工程必须做到先设计后施工,设计要有严格的支撑系统强度计算;支承模板支撑系统的楼、地面等的强度计算;支撑材料的选用、规格尺寸、接头方法、水平杆步距和剪刀掌设置等构造措施;绘制支撑布置图,细部构造大样图;砼浇筑方法及程序,模板支撑的安装拆除顺序以及其他安全技术措施;支撑系统安装验收方法和标准。

(2)将模板支撑工程施工列入危险作业管理范围。在签发“砼浇筑令”前,除对模板体系验收外,还必须对支撑体系实施整体验收,且技术设计人员必须参与验收。

(3)精心设计砼浇筑方案,确保模板支撑均衡受载,并优先考虑从中部开始向四周扩展的浇筑方法。在砼浇筑过程中,应派专业技术人员观测、监控模板、支撑系统的应力、变形情况,发现异常应立即停工排除。

(4)对重点防范部位必须制定事故预案。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撑架坍塌重点防范部位一般包括:

a.支撑高度大于4.5米或者高度比≥6的支撑架;

b.社会影响较大工程。如市区中心,居民密集区,重大公共设施项目等;

c.特殊结构工程。如大跨度、大截面框架梁、大截面悬挑梁板、大跨度大面积浇筑的梁板结构等;

d.作业环境恶劣,施工人员集中,施救困难的人员。

3、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撑架坍塌事故预案。

(1)重点防范部位。要对重点防范部位所处区域位置,周围环境、施工通道、作业性质、作业人数、使用工具、作业方法、施工顺序以及施工过程中的隐患。

(2)监控措施及责任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安全分析、制定监控措施、确保安全生产、责任明确、责任到人、谁施工谁负责。

(3)当施工现场监控人员发现模板支撑架有异常及坍塌现象时,应立即报告给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并立即下令停止作业,并组织施工人员快速撤离到安全地点。

(4)当模板支撑架发生坍塌后,造成人员被压埋的情况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全员上岗。除应立即报告给主管部门外,应保护好现场,在确认不会再次发生同类事故的前提下,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受伤人员。

(5)当模板支撑架整体坍塌,造成重大事故时,由市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指挥,各有关部门协调作战,保证抢险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6)被抢救出来的伤员,要由现场医疗室医生或急救组急救人员进行抢救,用担架把伤员抬到救护车上,对伤势严重的人员要立即现场抢救,进行吸氧和输液,到医院后组织医务人员全力救治伤员。

(7)当核实所有人员获救后,将受伤人员位置进行拍照或录像,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等待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

(8)对在模板支撑架坍塌死亡的人员,由企业及市善后处理组负责对死亡人员的家属进行安抚,对伤残人员予以安置等善后处理工作。

三、人工挖孔桩施工安全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人工挖孔桩因其施工工艺落后,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建设部将其列为逐步淘汰的施工工艺。但这种施工方法尚处在过渡时期,目前在建筑工程中仍使用得较普遍。为此,希望各工地在采用人工挖孔桩时,务必将安全放在首位。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慎重施工,并逐步用新工艺取代。

目前人工挖孔桩施工因机具简陋,作业人员素质较低,作业活动空间少,属半封闭状态,地质复杂等不利因素,事故原因主要是易造成有毒气体窒息中毒、孔壁塌方、未使用安全电压、井下触电、坠物打击、坠落伤人等安全事故。人工挖孔桩施工应采取下列安全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1、孔内必须设置应急软爬梯,供人员上下井,使用的电葫芦、吊笼等应安全可靠并配有自动卡紧保险装置,不得使用麻绳和尼龙绳吊挂或脚踏井壁凸缘上下。电葫芦使用前必须检验其安全起吊能力。

2、每日开工前必须检测井下的有毒有害气体,并应有足够的安全防护措施,桩孔开挖深度超过10米时,应有专门向井下送风的设备及专职人员进行监控。

3、孔口四周必须设置护栏,一般加0.8m高围栏围护。

4、挖出的土石方应及时运离孔口,不得堆放在孔口四周1米范围内,机动车辆的通行不得对井壁的安全造成影响。

5、施工现场的一切电源、电路安装、拆除必须由持证电工操作,电器必须严格接地、接零和使用漏电保护器。各孔用电必须分闸,严禁一闸多用。孔上电缆必须架空2米以上,严禁拖地和埋压土中,孔内电源、电线必须有防磨损、防潮、防断等保护措施。照明应采用安全电压及安全矿灯或12V以下的安全灯。

6、钢筋笼吊装完毕,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应立即浇注砼。

7、事故应急救援

(1)最早发现者应立即大声呼救,向有关人员和应急救援小组组长报告报警,原因明确可立即采取正确方法施救,但决不可盲目下去救助。

(2)应急救援小组及指挥部门应迅速按照应急救援程序处置。

(3)迅速查明事故原因和判断事故发展状态,采取正确方法施救,如中毒,必须衔向井下通风或带好防毒面具才可下井救人;未使用安全电压触电,必须先切断电源。

(4)急救人员按照有关救护知识,立即救护伤员,在等待医生救治或送往医院抢救过程中,不要停止和放弃施救,如采用人工呼吸,清洗包扎或输氧急救等。

(5)现场不具备抢救条件时,立即向社会求救。工地应配备气体检测仪、通风设备、防毒面具、担架、医用氧气瓶等急救用具。

四、对施工现场可能发生事故的部位、环节也应采用严格的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1、脚手架工程等选用及设计搭设方案和安全防护措施。

2、高处作业及独立悬空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

3、安全网(平网、立网)的架设要求,范围(保护区域)、架设层次,段落的安全措施。

4、垂直运输机具、塔吊、井架(龙门架)等垂直运输设备、位置及搭设要求、稳定性、安全装置等的要求和措施。

5、施工洞口及临边防护方法和立体交叉施工作业区的隔离措施。

6、场内运输道路及人行道的布置。

7、施工临时用电的组织设计和绘制临时用电图纸,在建工程(包括脚手架具)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间距没有达到最小安全距离时采取的防护措施。

8、中小型机具的使用安全措施。

9、模板安装与拆除安全。

10、防火、防毒、防爆、防雷等安全措施。

第6篇:基坑坍塌应急方案范文

关键词: 铁路跨线桥;营业线施工;安全技术

1 工程概况

新建津秦铁路客运专线下坞蓟运河特大桥跨津山铁路,7孔16m连续梁均采用门式墩结构,总长115.92m,中心里程DK73+170.67(既有津山线里程K211+580.32)。设计与津山铁路相交在圆曲线上,交角仅12度,设计为钻孔桩基础,桩基承台基础为明挖扩大基础,圆端型实体桥墩及门式桥墩,均临近既有线,门式墩上跨既有津山铁路,既有津山铁路路基宽15.04m,双线,上、下行线间距4.6m,路肩宽2m,路基填高约1.5m。上部结构为7-16m现浇箱梁,施工时威胁既有线行车安全,必须采取防护措施以保证既有线行车安全。

本段共计?准1.25m钻孔桩94根,桩长平均50m;承台13个,均分上、下两层;圆端实体墩2个,门式墩6个,墩高为13.5~15.5m,分别位于既有线路两侧;16m现浇梁7孔。津秦铁路客运专线与津山铁路平面位置关系见图1。

2 工程主要安全风险和安全施工特点

①铁路路堤外侧埋有管线或国防光缆,在施工钻孔桩和承台时存在潜在挖断风险。②邻近铁路线基坑开挖及施工过程中,防止基坑坍塌影响到铁路路基稳定。③大桥跨越京山铁路交通干线,施工场地毗邻营业铁路,一旦组织协调不力,会引发安全事故,影响既有线路安全行车。④搭设和拆除防护棚及预制梁顶推均属铁路营业线Ⅰ级施工,多次跨线吊装,安全责任重大。⑤施工结构在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上方,高压线多,距离极近,高压触电风险极大。⑥混凝土预制梁重量2981吨,顶推重量相对较大,需要较大顶推力,在顶推过程中,需要考虑高空作业人员安全,机械设备对铁路线的影响及桥墩结构安全。

3 跨线施工所采取的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3.1 钻孔桩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在施工钻孔桩前,必须先挖探沟,确认所施工墩位没有管线后方可进行作业。在吊装钢筋笼时一定要整体吊装,起吊时使用绳索将钢筋笼系住,防止钢筋笼倒向既有线一边。钢筋筋笼分节宜短不宜长,钻孔桩施工过程中,每台钻机均设专人指挥监护。

3.2 承台基坑开挖施工安全措施 ①基坑开挖坡度以保证边坡的稳定为原则,加固坑壁的措施有:挡板支撑、砼护壁、钢板桩、锚杆支护、地下连续墙。②在设置模板前应按前述做好承台底的处理,破除桩头,调整桩顶钢筋,做好喇叭口。③工地应配备足够的抢险用具,如砂袋、铁锹、支撑型钢及施工机械。

3.3 桥墩施工安全措施 桥墩施工时,拼装好的模板、钢筋骨架,四边设斜撑,斜撑与地面接触一定要坚固,并在四周拉设缆风,墩身施工平台实行全封闭安全防护措施。平台顶四周的栏杆高度不小于1.2m,栏杆间用多道钢筋连起。栏杆及整个平台吊架外侧满挂密目安全网。

3.4 框架门式墩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①由于门式框架墩横跨铁路线,必须在施工前搭设防护棚架。②因为防护棚架底部距离接触网距离很小,为了防止触电,必须在棚架底部喷涂绝缘材料。③框架门式墩的横梁施工,必须实行工作岗牌制,只有经过专门培训持有上岗证的人员方能在营业线上空进行作业。④框架门式墩不午在夜间作业,遇有大雾、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也不得作业。

3.5 钢筋工程安全防护措施 制造钻孔桩钢筋笼时,必须保证其刚度符合施工要求。先安装防护支架,再进行桥墩钢筋部分的施工。在现场施工中,指派专人指挥吊车作业,固定好桥墩主筋和支架,起到临时防护作用,防止被大风刮到,或者因钢筋自身刚度不够而倒塌,侵入铁路限界或者影响既有线路行车安全。

3.6 预制梁顶推过程安全防护措施 ①顶推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千斤顶油表读数,及时与设计推力上限相对照,防止推力过大,影响作为推力墩桥墩的结构安全。②当预制梁被顶推到铁路上方时,要严格控制工人所使用的各种材料工具,防止材料工具掉落铁路线。③顶推施工原则上不得夜间进行作业,在大风大雨及其它天气恶劣条件下严禁进行作业。

3.7 吊装安全技术措施 在进行防护棚架大梁起吊时,需要用到两台大吨位的吊机进行抬吊,这两台吊机必须为一个企业的设备,必须事先制定好吊装方案并进行预演,防止两台吊机配合不当发生吊机倾覆;夜间施工必须有充足的照明,遇有暴雨、大风、地面下沉等情况时,停止施工。

3.8 提前办理铁路营业线施工手续 提前办理铁路营业线施工手续,熟悉施工程序,与相关单位提前沟通,签订安全管理协议,每个月7日前要上报下个月的计划,按铁路计划管理部门要求准时参加计划会,如遇特殊情况未能按时上报,要及时与铁路计划部门沟通,可以办理增补计划。

4 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

4.1 坍塌应急预案:坍塌是指建筑物、构筑物、堆置物倒塌以及土石方塌方引起的事故。

应急措施如下:首先对调集机械车辆、人员对倒塌物进行清理,清理时注意保护受伤人,受伤人抢救出来后对受伤者进行现场紧急抢救,同时现场负责人对事故情况向项目应急预案实施领导小组报告。小组领导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方案,组织人、物、财、车等进行合理配置,积极抢救事故受害者。同时组织人力在滑塌处码放编织袋,并配合铁路相关部门组织道路抢修,尽快恢复正常通车。同时安排专人保护现场,为事故的调查做好准备。

4.2 高处坠落应急预案:高处坠落是指由于危险重力势能差引起的伤害事故。具体表现为:在脚手架、平台、陡壁等高于地面2米以上的坠落。由地面踏空失足坠入洞、坑、沟、升降口、漏斗等。对此突发性事故,采取的应急预案如下:首先对受伤者进行现场紧急抢救,同时现场负责人对事故情况向项目应急预案实施领导小组报告。小组领导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方案,组织人、物、财、车等进行合理配置,积极抢救事故受害者。同时安排专人保护现场,为事故的调查做好准备。

4.3 既有线事故应急预案:由于起重机械或其它设备工具坠落或侵限造成的营业线事故。具体表现为:损坏接触网、擦刮列车、列车因施工原因停车。

对此突发性事故,采取的应急预案如下:

首先立即与司机沟通,在不影响列车运行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快的让列车驶走,减少列车在此停驶时间,降低事故等级。如果设备损坏,要立即联系设备单位进行争分夺秒抢修并积极配合提供力所能及帮助。事故发生后要根据事故等级立即根据规定进行上报,并积极与相关上级部门进行沟通,尽可能多的获得帮助。小组领导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方案,组织人、物、财、车等进行合理配置,积极抢救事故受害者。同时安排专人保护现场,为事故的调查做好准备。中铁大桥局项目部从方案、组织、监控和要点等方面严格把控,安全顺利实现主墩承台基坑开挖、铁路防护棚安装及拆除、墩身及墩身施工、预制梁顶推施工、等,各工序均安全高效地完成了施工项目。

参考文献:

[1]铁道部令第29号,铁路技术管理规程[S].

[2]79铁机字654号,电气化铁路有关人员电气安全规则[S].

第7篇:基坑坍塌应急方案范文

1)忽视管沟开挖中的支护工作。在现场的实际工作当中,管沟开挖完毕,往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够进行线管的埋设工作,因此,需要在管沟开挖之前,就对管沟进行打入钢板桩或者钻孔桩等支护方法进行边坡的支护,防止基坑边坡的坍塌,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施工队伍往往出于对经济的节约,跳过了施工钢板桩或者是钻孔桩的过程,对基坑进行直接的开挖工作,这就造成了基坑土体的不稳定,更有甚者,把开挖出来的土体直接堆载至基坑的边缘,加重了基坑边坡的负担,使得边坡更加容易形成坍塌,不利于基坑的稳定与安全。2)基坑的开挖工序不科学,忽视排水工作。有一部分基坑的地下水位较高,这部分基坑在开挖之前应当做好基坑内部的排水工作,把水位降到基坑底部以下,但是有些施工单位在施工的时候,往往忽略对地下水位的控制,直接进行开挖,使得基坑内部的土体受到地下水的浸泡,内摩擦角变小,土粒之间的摩擦力也变小,承载力降低,这样就导致土体的抗剪能力削弱,在受到基坑边坡的压力的时候,土体剪切破坏,使得基坑坍塌,无法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更严重的是,由于土体开裂,会使得管道受力折断,影响用户的使用性能,还有一些施工单位在开挖之前不对地基进行处理,这也会造成土体的塌方,影响到工程的质量。

2市政道路管沟开挖支护工作应当注意的内容

1)施工时应当采用合理的基坑支护方法。在基坑的开挖施工当中,应当采用合理的基坑支护方法,首先应当在基坑开挖的位置放出边线,便于施工人员对于基坑开挖位置的把握,然后在基坑两侧打入钢板桩,打入的标高应当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开挖的时候,应当在开挖深度达到一定数值的时候,在两排钢板桩之间打入顶撑,形成开挖支护。对型钢进行施工的时候强调采用三点法,采用机械施工的方式,这样施工稳定性以及钢板桩的固定效果是很好的,符合现场的施工需求,而且在施工的过程当中也方便施工方对钢板桩水平以及垂直位置的调节,便于钢板桩的校正工作。施工过程中钢板桩打入的位置间隔应当保持在50cm左右,在钢板桩之间插入挡土板,挡土板的厚度大约也是50cm,具体宽度根据开挖基坑的距离进行调整,施工过程当中以两根钢板桩作为一组进行施工,钢板桩打入的高度应符合图纸设计要求,并封闭好桩尖的底口,变形的钢板桩在使用之前应当进行校正,以满足现场施工的具体要求。2)管沟下部槽体开挖工作需要注意的内容。在市政道路管沟的下部开挖工作当中,首先应当对支护的材料进行选择,第一个可以选择自制的钢板桩,第二个也可以选择吊钩,通过挖掘机把支护的材料施工至设计的标高,然后再安装好围檩和横撑,在安装之前还应当把沟槽内部的土体挖出,开挖深度大约1m,这样能够保证围檩和横撑的安装质量满足基坑开挖的要求,用焊条把围檩与横撑焊接好,形成一个开挖的空间,开挖空间形成以后把多余的土体挖除,采用机械开挖的时候要注意在开挖至标高距离基槽底部标高30cm左右停止开挖,改用人工开挖的方式挖至设计标高,如果碰到地下的土体松软或者遇到淤泥质土的时候,钢板桩的间距应当适当减小,采用密集型的钢板桩进行处理,必要时还要进行补桩。如果开挖时遇到有明沟或者含有其他杂质的土体的时候,还应当对这部分的土体进行换填工作,开挖的时候应当注意避免对周边的土体造成影响,还应当保证开挖的速度,因为基坑在空气中放置的时间越长,越容易形成坍塌,所以要保证进度,及时回填。3)对开挖以后的管沟进行合理处理。对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段应当采用真空井点降水等方法对地下水位进行控制,或者采用明渠排水等方法进行处理,在开挖前期开挖方案应当征得监理工程师的许可再进行,先放样出具体的开挖位置,然后在与管沟垂直的位置开挖出一条侧沟,并把周围的土体清理干净,容易积水的管沟还应当在管沟的两侧开挖排水通道,保证多余的水渍能够通过通道排出管沟,保证管沟内部的干燥,管沟开挖还应当根据不同的季节进行安排,考虑到洪水对于管沟的影响,防止出现水土流失或者泥石流等灾害。4)对地下管沟的顶板支护与防护工作。为了避免管沟形成坍塌,在管沟开挖好以后,应当做好相应的防护处理,钢护空间的搭建必须满足相应的施工要求,便于施工人员来回走动,也要能够减小施工对于土体和支护的扰动,在埋设地下管沟的时候,要注意对管沟周围的杂质进行清理,并预埋钢管对管沟形成支撑,避免管沟局部由于承受承载力过大而造成管道的断裂,在管沟的开挖过程当中还应当监控钢板桩的变形与位移,如果发现异常应当立即向上级单位进行报告,如果需要进行处理还应当准备相应的加固措施与应急预案,防止出现突况,并做好预防处理。

3市政道路管沟开挖支护工作施工程序

1)在基坑开挖的时候,首先应当对钢板桩的位置进行放样,并仔细进行校核,放样完之后,应当进行钢板桩的施工,施工时应当对钢板桩的插入深度以及标高进行仔细校核,在钢板桩施工完毕之后做好沉降与位移观测点,以便随时进行观测,钢板桩施工完以后,先进行基坑的开挖,当开挖达到设计要求的深度的时候,做好横向支撑,确保基坑的安全,横向支撑与钢板桩体应当焊接牢固,共同对基坑起防护作用,在支护好以后,再开挖到设计标高以上20cm,防止对基底的土体进行扰动,人工开挖至设计标高。在开挖过程中,如果遇到地质较差或者地下水较高的情况,应当做好排水措施,或者对地基土进行换填处理,并把管沟两侧的垃圾杂物清理干净。2)杂物清理干净以后,基底就可以埋设钢管的支撑,这对于钢管受力的保证是很重要的,防止钢管由于受到剪力而断裂,钢管埋设完成,连接好之后,再进行基坑的回填处理,在回填中要注意分层的厚度,不得大于30cm,回填的压实度要满足设计的要求与规定。

4结语

第8篇:基坑坍塌应急方案范文

关键词:原因;对策;安全施工; 管理

中图分类号:P62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伴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在城市中大量涌现。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逐步增多,深基坑支护工程已成为建筑工程的又一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的重点。在深基坑支护工程中,由于设计不合理、施工不当、自然灾害等原因,经常发生基坑垮坍、周围建筑物及路面塌陷或开裂等工程事故,直接影响施工进度和工程造价,甚至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建筑安全监督人员,应深入分析事故原因,有针对性对重点环节加强监管,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

1.影响深基坑支护安全事故的因素

1.1设计方面原因分析

依据案例,就某地区地质基础大多属软土地基,本区域内对于开挖深度超过4M的基坑极少采用大放坡开挖、土钉墙(复合土钉墙)的支护结构型式,但有些设计单位迫于建设方、施工方的压力选用了上述支护结构型式而发生支护结构破坏,或选用了正确的支护结构型式但设计强度不够或基坑围护设计参数选用不合理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如一高大筒体厂房工程消防水池及泵房地下室开挖深度达12M,设计采用桩墙式支护型式并设置两道内撑式钢筋桁架支撑,但排桩只有15-18M,插入比严重不足,设计未考虑基坑隔渗-止水帷幕及深层土体加固,开挖至10M时产生严重涌水、涌土情况,并引起周边地面塌陷,后经各方及时提出加固措施才得以解决,但大大提高工程成本、影响工期,并对施工人员安全产生了严重威胁。

1.2建设单位方面原因

建设单位出于工期和造价方面考虑或现场综合条件考虑不充分,往往在委托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时建议设计采用相对大胆的深基坑支护方案,而施工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比如某大型小区工程分了三个标段,地下室为长方形,有三家施工单位,中间一个标段采用复合土钉墙式支护结构形式,两侧二个标段采用桩墙式转角增加砼梁内撑式支护结构形式,由于施工工艺及进度不同步,东侧的一个标段进度较快率先挖土至坑底,和中间的一个标段交界处产生桩墙严重破坏并致使工程桩挤断的问题,从而使工期滞后,其它两标段的造价也大幅增加。

1.3施工单位方面的原因

1.3.1施工技术方面

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能力、工艺方法、施工经验等是衡量施工单位施工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施工单位对技术人才、技术装备、技术规程等技术要素,技术学习、技术运用、技术开发等技术活动的管理,对于稳定施工现场生产技术工作秩序,保证建筑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施工前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编制有针对性的详实合理的专项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施工过程中施工方要有良好的保证机制,以杜绝施工中因技术人才、技术装备配备不足或与施工不匹配,技术运用、技术开发能力不强,致使工程质量不合格或工程因技术问题未得到很好解决而发生事故。如某写字楼地下室工程深基坑施工完毕,基坑位移、周边土体开裂未得到有效控制,使基坑支护桩墙局部坍塌,并使临近塔吊基础位移塔吊倾斜,后经总公司技术人员和参建各方共同提出补救措施才使问题得到解决。

1.3.2施工质量方面

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因支护结构施工质量差未能达到规范或设计要求,而出现事故的情况很多如:桩墙、冠梁、围楞、内撑砼梁等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钢支撑的施工质量特别是接头质量不合格;锚杆长度、锚杆抗拔力不足; 支护桩桩径不够或插入深度不够或支护桩、搅拌桩强度达不到要求;基坑排水系统施工质量不过关;主要原材料不合格等问题影响支护结构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而发生事故。某商务楼工地2层基坑支护方案采用排桩加钢构支撑型式,挖至基底时发生西面围护桩坍塌,部分钢支撑破坏、断裂,其钢管支撑接头过多、壁厚不足,施工安装误差较大,且焊缝不饱满,致使在土方侧压力的作用下,接头薄弱部位应力集中导致钢支撑破坏是此次事故的重要原因。

1.3.3施工管理方面

施工现场管理也是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深基坑支护工程中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集中反映在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质量、成本、安全等经济技术指标上,是深基坑支护结构是否安全的重要保障。施工前对图纸的熟悉程度及图纸会审制度、技术交底制度、安全教育制度、技术复核及检查验收制度、材料检验试验等制度的执行贯彻,都与深基坑支护结构安全密切相关。如某工程因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基坑第三道支撑未作直接超挖至坑底,后经测算连续墙的弯矩、剪力增加30-50%,第二道支撑轴力增加近50%而产生严重事故。又如基坑暴露时间过长,基坑外附加荷载、堆载过多,坑外土体出现裂缝未及时封堵,雨季排水不畅,现场安全措施针对性较差,施工作业人员自我安全防护意识不强,特种作业人员的上岗资格未经严格审查,擅自违章作业、指挥等现场施工管理方面的因素均不利基坑安全稳定。

1.4监测单位方面的原因

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的受力与变形状态要通过监测手段来了解。可以说,监测工作是支护结构安危状态的眼睛。但有些监测单位监测方案存在严重缺陷,测点数量不满足规范或设计要求,不按时观测,不能提供真实有效监测数据,沉降、位移量等超过设计报警值时未能及时提出预警以致在支护结构处于危险状态还未能提供预报,造成事故。

2.监督重点

2.1审查专项施工方案的针对性、可行性及审批是否符合要求,且根据要求某地区属软土地基,开挖超过4M的基坑支护方案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现场施工予专项方案的执行落实情况。

2.2信息化施工及检测,监测方案有无缺陷,测点设置是否满足规范或设计及方案要求,包括监测深层、浅层土移,周边构筑物和管线的沉降倾斜、支撑轴力、锚杆拉力等,监测数据是否及时、真实、有效提供,且超过设计报警值是否及时预警。

2.3土方开挖方案的执行落实情况;挖土的顺序、进度及分层开挖及超挖情况;基坑开挖后暴露在外的时间影响;附加荷载的影响;基坑开挖面的大小,形状边长等几何元素的作用,特别是坑内出现阳角、深坑中坑或边长超长等不规则基坑,所采取针对性措施。

2.4基坑排水情况,要注意地下水位、地表渗水的影响;坑内积水,坑外排水、止水设施情况;雨季特别是台风暴雨影响。

2.5基坑临边等安全防护措施,应急逃生措施等。

2.6施工单位管理人员特别是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到岗履职情况,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及落实情况,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技术复核制度、工程质量安全检查和验收等制度的执行落实情况。

3.事故处理措施及预防与对策

3.1发生基坑坍塌事故或者可能出现坍塌事故的处理措施;

3.1.1有条件的话首先对基坑外附加荷载、堆载进行卸载,以减少坑外主动土压力;对坑外建筑虎屋、构筑物、道路、管道等采取保护或封闭措施。

3.1.2对土体出现位移和坑底隆起现象应立即用堆沙袋的方法在被动区进行反压,待土体变形稳定后进行相应处理再进行土方开挖。

3.1.3对于支撑结构出现局部失稳后采取上述措施外,还可采取在坑内增加临时支撑,在坑外增加锚拉的方法进行补救,锚拉是一定要将锚桩设在土体失稳的范围外。

3.1.4对于坑内的大型机械设备,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出现机械设备倒塌。

3.1.5对坑外土体出现的小裂缝,及时用水泥浆封堵,在雨季进行覆盖,并对坑外排水系统进行检查和疏通。

3.2事故预防和对策

3.2.1设计单位应根据工程当地的土质特点采用合理的基坑支护结构型式,合理选用基坑围护设计参数。

3.2.2建设单位应当向施工单位提供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内地下管线资料,气象和水文观测资料,相邻建筑物和构筑物、地下工程资料。建设单位不得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提出不符合建设工程相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定的要求,不得压缩合同约定的工期。

3.2.3施工单位应完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求进行专家论证的方案组织专家论证,并严格按设计、规范要求及专项施工方案施工,选用合格的原材料保证基坑支护结构施工质量,特别要注意对土方的分层开挖、基坑排水、坑外附加荷载、堆载的控制及土方暴露时间的控制。

3.2.4监测单位按相关规范要求严格进行监测,保证监测数据及时、真实有效。

4.结束语

第9篇:基坑坍塌应急方案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管理

目前的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还存在着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现针对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现状,进而提出了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设计上对基坑支护设计单位、设计方案的提交、坡项堆载、结构施工临建的布置等的要求进行了明确说明;在施工上对施工方案编制与下发、施工过程控制、地下水控制等进行了详细阐述。

1 深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现状

目前的建筑施工,其中的深基坑支护因其专业性较强,一般都分包给了岩土专业施工公司,比较大的公司一般是当地的勘察设计施工单位,另外,还有一些规模和实力较强的专业公司,当前市场上,个人岩土公司也有一些。从设计和施工资质上看:比较大的岩土专业施工公司既有施工资质又有设计资质;而一些小的岩土专业施工公司只有施工资质,而没有设计资质,这种情况在当前的岩土工程施工中为数较多。

最近两年,一些业主为了提前开工等多种因素,在招标时改变常规,对地下岩土工程部分在结构主体招标前先进行招标,随之而来出现了一些新现象:许多大的建筑总承包单位为了抢占市场,纷纷参与了投标,一些大的建筑总承包单位进入了岩土工程施工。然而,不论是业主还是监理单位,他们都忽视了建筑总承包单位一般都没有岩土工程设计资质的问题,这给将来的施工造成了很多隐患。从承包模式看:基坑支护施工一般都实行分包,有些是业主直接将基坑工程分包给了专业公司,然后纳入总承包单位管理;而另一种模式是业主将基坑任务交给了总承包单位,而由总承包单位进行分包。前一种模式因业主将任务直接分包,故在总包单位管理时易出现管理难的问题,而后一种模式容易出现工程质量问题。

从深基坑工程特点看:深基坑开挖深度大,很多深基坑紧邻其它建筑物(或构筑物),施工难度较大,除了合理设计外,必须加强施工管理,确保严格按设计和相关规范施工,必须对基坑边坡和周围建筑物(或构筑物)加强监测,实现信息化施工。

2 施工中遇到的问题

2.1 基坑边坡坍塌。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基坑施工阶段和基坑支护施工刚结束不久。在北京朝阳区洼里某一工地,基坑支护刚完工不到两天,边坡从上至下整体坍塌,长度达五十余米。究其原因,支护施工单位没有经过合理的设计,也没有严格按设计施工,从坍塌的坡面看,尽管是土钉支护,但是没有按土钉支护规范进行。大多数土钉没有注浆,只是打了一些孔把钢筋插进去;有些土钉虽然注了浆,但是孔内浆体没有注满;有些土钉孔位置根本没有打孔,只是将土钉杆体直接击入土体。

2.2 边坡水平位移较大。

一些基坑边坡水平位移较大,达到 4cm以上,并且经监测,水平位移还在继续加大。面对此种情况,结构主体施工单位停止了地下主体施工,业主不得不立即召集基坑支护设计、施工单位和专家对基坑重新进行稳定性分析,并就出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措施。

2.3 附近建筑物变形。

在城市建设中,很多基坑紧邻建筑物,处理稍有不当,附近建筑物就极易变形。一般来说,建筑物变形都是其地基沉降引起的。建筑物出现较大变形后,不仅危及楼上的居民或工作人员的安全,而且也对在施的工程造成威胁,使得工程难以继续进行下去。

3 深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的几点建议

针对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出现的一些情况,为了后续的结构主体施工能够顺利、安全、有序地进行,特对深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3.1 明确基坑支护设计单位。

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多,而深基坑坍塌的事故也频频发生,为防止深基坑工程事故,地方主管部门出台了许多有关深基坑的强制性文件。所有这些都说明了深基坑工程事故的严重性和做好深基坑工程的重要性。在包括深基坑支护在内的岩土工程专业施工单位,同时一般也是设计单位。只有明确了深基坑支护设计单位,提交了深基坑支护设计单位资质,这在将来的施工中如出现问题时才能容易找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可追溯性强。

3.2 投标和施工时提交基坑支护设计。

深基坑支护施工的依据是深基坑支护设计,故加强深基坑工程设计的审核和监督非常必要。无论在基坑支护投标时还是在基坑支护施工之前,都应单独提交基坑支护设计,设计封面和设计图上均应有设计人、审核人和审批人签字。这样,在基坑支护施工中如出现问题需做设计变更时,才能够很快找到设计人,也便于快速解决问题,同时也便于追究责任。

4.3 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与下发。

在基坑支护施工时,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考虑到上报、审阅与返回周期,专项施工方案应在施工前几天编制,并及时上报监理。监理应抓紧批复,在批复后及时返回施工单位,以便施工单位能够及时准确下发到各相关部门和人员。施工单位在接到正式批复的施工方案前不得进行施工。在当前的基坑支护施工中,施工方案未批复前就开始施工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作为深基坑支护规范化施工是应当避免的。

4.4 施工过程控制。

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应加强过程控制。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基坑支护设计、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和相关规范等进行施工。施工中如出现异常情况,应由现场技术负责人根据情况的性质和大小,向基坑支护设计人汇报,设计人应及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变更,将问题消灭在萌芽中。

4 结论

对于深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必须加强管理,要做好深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

4.1 设计应全面考虑深基坑支护的设计依据和条件,这是做好深基坑支护工程的前提条件。

4.2 深基坑支护应重视设计,加强对设计的全面管理;投标时应单独提供基坑支护设计。

4.3 基坑支护施工是工程得以安全、顺利进行的保证,应加强施工过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