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闽南文化的重要性范文

闽南文化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闽南文化的重要性

第1篇:闽南文化的重要性范文

大家早安!我是泉州师范学院闽南文化传播协会负责人陈宗钰,爱拼敢赢、重乡崇祖的闽南人。闽南文化传播协会,成立于2010年4月1日。六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传承闽南文化,服务校园师生”为己任,做有理想,有特色,有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影响力的社团。

一个组织,一个团体不能没有灵魂,不能没有理想,不能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什么!我们的奋斗目标是明确,那便是通过各种闽南文化的载体、文化传播的媒介,传播、弘扬闽南文化的精神内涵,即重乡崇祖、爱拼敢赢、重义求利、山海交融的闽南精神。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闽南地区的同学了解家乡、传承家乡;让非闽南地区的同学,了解泉州、爱上闽南、奉献海西,也就是让闽南的小伙伴乐意回报乡梓,让省外的小伙伴,愿意留下来建设我们福建。因此,我必须强调,社团的活动,从来都不只是闽南人的独角戏,从来都不为办活动而办活动。

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一个文明一旦灭绝了语言,便被宣布死亡,例如玛雅文明、印加文明。因此,在闽南文化传播中,闽南方言文化就显得举足轻重。为此,我们设置了闽南语歌曲大赛、闽南方言文化大讲堂、闽南方言文化大赛三个活动。其中,闽南语歌曲大赛已成功举办了五届,第六届将于5月8日母亲节当天以“爱要大声讲出来”为主题举行,每届的闽歌赛都得到非闽南地区的同学积极参与,2014年更是被入学前从未接触过闽南语的、社团闽南方言文化大讲堂学员、来自新疆的小伙伴张伟同学夺得冠军;闽南方言文化大赛于去年11月首次举办,共吸引了包括陕西、海南、贵州等在内的277人报名参与。足见,社团活动,绝不是闽南人的独角戏。

我们从来不为办活动而办活动,每个项目的设置,都经过我们的调研、思考,并且进行可行性评估。例如,我们闽南语歌曲大赛及闽南方言文化大讲堂的设置。有人说,读大学就是品读一座城市。但是,现实中,许多闽南籍同学,会唱国语、外语,甚至粤语,对于乡音却只停留于《爱拼才会赢》;许多非闽南籍同学,来了泉州四年,却只学会了公交车上提示注意安全的“开门请细腻,落车请行好”。这无疑将会是大学青春时期的遗憾。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结合社团在汉语言方面的优势,开设了闽南方言文化大讲堂,举办了一届又一届结合不同时事、节庆的闽歌赛。

对于一个团体来说,有理想是不够的,还需要理论的武装。市场营销的理论告诉我们,只有明确社团闽南文化传播的对象,设置有针对性的项目,才能真真切切地起到闽南文化传播的目的。从学生社团的性质来说,兴趣是社团成型的原因,因此对闽南文化抱有强烈兴趣的会员是我们的主要的文宣对象。但是,文化的传播也不能忽视潜在市场,立足社团,辐射全校,乃至全市,一直是我们的理想。

在此基础上,我们把社团文宣活动分为对内(即会员、理事)、对外(即全校师生)两个部分。对内文宣活动由闽南方言文化大讲堂、闽南民俗景点采风两部分组成。闽南方言文化大讲堂包含闽南语教学、闽南灯谜教学、闽南文化研讨会三个子项目。闽南文化研讨会是闽南方言文化大讲堂项目中的亮点,能够引导会员深入了解闽南文化,近一年来,先后在社刊《一页刺桐》发表了《论闽南文化重乡崇祖的精神内涵》等近5篇学术论文。对外活动由闽南民间艺人进校园演出、闽南方言文化大赛、闽南美食品鉴会、泉州高校闽南文化微影视大赛、闽南语歌曲大赛、闽南文化摄影大赛及摄影展、“中国灯谜之乡”灯谜展猜、戏曲小品表演等活动组成。我们坚持在实践中,创新、淘汰、升级我们的活动。

闽南美食品鉴会是社团的特色项目之一。在实践中,我们对其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升级。从一开始的单纯品尝,到讲解环节的加入,茶文化、闽南语歌曲表演的加入,到第六届的“自己动手做”。会员通过自制闽南美食,分组讲解美食蕴含的历史文化。既享受了美食和劳动的快乐,又学到了闽南文化知识,可谓一举两得。活动得到了《海峡都市报》半版的专题报道和东南网、闽南网等媒体的报道或转载。

不仅如此,社团的许多活动在校内、泉州市内都具有影响力。首届泉州高校闽南文化微影视大赛,吸引了包括华侨大学、闽南科技学院等近5所高校总计58部作品参赛。活动得到了泉州晚报社、泉州网等媒体的宣传和报道,4天网络点击超过4万人次。社团闽南方言文化大赛、闽南美食品鉴会等活动被列为中科院闽南文化研究基地社科普及计划项目。

打铁还需自身硬,传播习大大口中“大有可为的闽南文化”需要坚强的文宣队伍。社团现设决策团、顾问团,秘书处、财务处,组织部、实践部、文宣部等七大机构,及隶属文宣部的社刊工作组、闽南语教研组、灯谜教研组,拥有一间闽南文化学术研究室。值得一提的是,社团组织部由会长直接领导,负责社团理事凝聚力、向心力的建设工作,确保文宣队伍具有极强的战斗力。社团的顾问团,由社团离任理事自愿组成,负责监督社团,为社团发展献计献言、发挥余热。

泉谚:“站着要像东西塔,躺着要像洛阳桥。”闽南文化传播协会一步一个脚印,做切切实实地闽南文化传播志愿工作。

谢谢!

附件:

答辩材料

1.     社团活动理论联系实践

文化的研究、传播离不开切身的体验,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做到切实地文化传播。闽南民俗景点采风便是社团为此设立的活动项目。“闽台缘博物馆采风活动”是项目中的传统,其目的在于促使新一届会员了解闽台五缘,领略以泉州为代表的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对闽南文化形成初步认识。文化骑行是该项目的另一传统,也是社团活动中最受会员欢迎和好评的活动之一。2015年11月社团组织会员开展了新一届“蟳蜅-滨海”民俗调研骑行活动。在本次活动中,社团依托蟳蜅“王爷生”等重大民俗活动,结合蟳蜅村蚵壳厝及传统闽南“皇宫起,燕尾脊”建筑和宗法产物,结合“蟳蜅女”服饰、头饰,进行实地讲解,让会员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闽南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此外,社团的闽南民俗景点采风也会结合时事热点和月份民俗,灵活增加项目。如,2014年因永春达埔镇获评“中国香都”而开展的“香都古韵、文传千里”暑期采风活动、泉州广播电视台“香恋?中国香都”文艺演出现场采风活动,结合泉州“海丝国际艺术节开幕式”举行的“源和1916”采风,2015年结合第14届泉州亚洲艺术节开展的泉州戏曲采风(含泉州南音、提线木偶戏),2016年4月的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采风等。采风活动所征集的采风报告、诗歌、散文,都择优发表在社团《一页刺桐》宣传栏、微信公众号。

2.社团活动宣传:节俭实用原则、闽南文化同活动一并宣传原则。Eg.宣传书签、会员证钥匙扣。

第2篇:闽南文化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海西;闽台文化;闽南传统文化;两岸文化交流

[作者简介]杨行健,集美大学政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福建厦门361021

[中图分类号]G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5-0113-06

改革开放后,在两岸20多年的交流中,闽台之间的文化交流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些交流利用共同的文化源流,为两岸开启了宝贵的沟通之门。可以说,两岸关系能有今日之成就,闽台文化交流功不可没。就渊源看,闽台血脉相承、文化同根,闽台文化是中华文化范围内的地域文化,而这种地域文化是立基于海西地方传统的。闽南传统文化作为海西地方传统乃至中华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其内涵精深丰厚。

一、关于闽南传统文化

(一)闽南传统文化的含义及内容

闽南传统文化泛指民俗(单民俗方面就包含很多宗族节日现象)、方言、戏曲、建筑、、民间文艺、手艺等事象。

传统文化是一种很广泛的概念。通常所说的传统文化,是指从古沿袭至今的、具有世代相袭特点的文化事象。一般而言,闽南传统文化包括两层含义:其一,这种文化事象必须是从古沿袭至今的。有些产生于近代而不是从古沿袭下来的文化事象,或者对民间社会影响不大的文化事象,便不能算传统文化,一般不纳入闽南传统文化研究的范畴。其二,传统文化必须具有族群认同感及世代传承特点。那些虽然从古沿袭下来,但由于中原人南迁闽南、地域及气候等因素的改变导致迅速解体的文化事象,一般不作为闽南传统文化研究的内容。所以,我们所说的闽南传统文化,不是指单纯中原古汉文化的大量保存及继承,而是指在此基础上结合闽南本地气候、地形、土著文化等而发展起来的文化现象。

闽南传统文化方面:关帝圣君、玄天上帝、开漳圣王、保生大帝、三平祖师、天上圣母(妈祖)、广惠圣王、水仙尊王、广泽尊王、清水祖师三代祖师、惠泽尊王信仰。

戏曲方面:泉州代表戏曲南音、高甲戏、漳州竹马戏、厦门歌仔戏、潮汕与漳州云宵、东山、诏安一带戏种潮剧等闽南地区各类木偶戏。

民间手艺:木版年画、八宝印泥、剪纸手艺、木雕、石雕手艺、漆工、扎灯、染布等。

民俗方面:送王船、拾福分、普度、尾牙、端午、中秋、抢头香、割香、做功德、巡镜、镇五营、巡安等。

闽南民间文艺:舞狮、龙艺、踩高跷、大鼓凉伞、拍胸舞、漳州木偶、泉州高甲戏、同安宋江阵、小坪褒歌等。

(二)闽南传统文化与中华文化

闽南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这一母体文化中的重要分支之一,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种不可分割性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其一,全世界使用闽南方言的人口达4000万人以上。闽南方言的形成与中原汉人在历史上三次大举南迁紧密相联。现泉州、漳州等地使用的闽南语中的“十五音系统”即源于东晋中原汉语。中原汉人的第二次大举南迁是在唐末年间,带来了唐朝的中原汉语。中原汉人第三次大举南迁大约在宋高宗年间,带来的是唐宋时期的北方方言。这种北方方言就是现在流行于闽台等地的闽南方言前身。由于历史与地理方面的原因,闽南方言至今基本保留唐宋时期中原汉族北方方言的风貌。其二,闽南的经济文化和风土习俗源于中原文化。现在的泉州地区,包括惠安、南安、晋江、石狮等县市,其工商文化和风土习俗保留着与中原文化非常密切的乡土遗迹。泉州、惠安、晋江的梨园戏、高甲戏、南音南曲等戏曲艺术,至今仍保留着晋唐时期的艺术风韵。闽南文化在其历史变迁中,历经沧桑,但始终保留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无论土木建筑还是石雕木刻,无论是造船打铁还是渔猎农耕,也无论是婚丧礼仪还是节日庆典等,至今仍可以从中领略到中华民族文化的余韵。其三,闽南沿海地区有着悠久的造船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福建的先民就“以船为车,以楫为马”。隋唐时期,泉州地区是当时全国主要的造船基地之一。宋元时期是泉州海外交通鼎盛时期,也是泉州地区造船业最发达的时期,惠安的洛阳、白沙、西方、百崎、秀涂、崇武,石狮的坩江、祥芝,晋江的永宁、金井、深沪、东石、安海,泉州的乌屿、埔等地遍布船厂。其四,闽南地区自古以来海外交通贸易发达。在宋元时期,闽南作为福建南部的一个重要地区,也是进行海外交通贸易的重要港口。两宋时期,泉州、晋江、惠安等地的海外交通贸易非常发达。其五,闽南沿海地区的人民,自古以来以海为生,世世代代以海为家,奋斗不息。闽南沿海由于其土地贫瘠、海岸线长,老百姓大多以海为家以海为生。深海捕捞、远洋运输、近海养殖。战狂风、斗恶浪,以海为生,成为闽南渔区人民世世代代奋斗不息的历史画卷与现实写照。

二、深入研究闽南传统文化的现实作用

(一)有利于加强闽台交流、促进祖国统一

总书记2006年元月视察福建时指出,80%以上的台湾居民祖籍福建,闽南话也是台湾的重要方言,闽南文化深深地扎根在台湾民众精神生活中,福建要运用这些丰富资源,在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因此,我们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发挥闽南文化资源优势,加强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深化闽台文化交流,促进祖国统一。

闽南地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厦门、漳州、泉州与台湾一衣带水,是台湾民众的主要祖籍地。人们常说的闽台之间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的“五缘”优势也在这里充分展现。闽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不同历史时期南移的中原文化与古闽越文化、外来文化多次交融、层层积淀而发展起来的。宋元时期,海外交通贸易发达,泉州刺桐港成为东方第一大港,闽南文化随着“海上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传播到台湾地区和东南亚各地落地生根、发萌滋长。特别是作为共同文化区域的闽南和台湾,尽管历史风云变幻,但闽南的文化习俗和文化精神至今仍然深深地扎根在两岸和世界各地的闽南人的生活方式之中。“闽南”这两个字,在海峡两岸,在一代又一代同胞的心底,始终是一个难以割舍的理念和向往。

泉州、漳州、厦门三地,也是闽南文化的发祥地和保存地。闽南文化与台湾地方文化之间,可谓“一脉相承、相互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之基因处处可寻,构成了闽台文化之间多彩的景观。2005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的10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有40多项与台湾地区有着紧密关系,有许多至今仍在台岛广为流衍传播。福建地方戏曲中,在闽南一带盛行的梨园戏,素有“宋元古南戏遗响”的美称,弥足珍贵,

在台湾都拥有热心的观众;歌仔戏(也称“芗剧”)既是福建的五大地方剧种之一,也是台湾的主要地方剧种,它发萌于闽南,成形于台湾,返流入闽南,至今盛行两岸,成为闽台文化同根同源的鲜活见证;精美精细的木偶雕刻、雅致幽婉的南音、脍炙人口的闽南歌谣等无不传载着两岸的文化关怀和诉求。

近年来,持续不衰的“闽南文化热”吸引了两岸各界的关注。海西文化论坛、闽南文化节、闽南语歌曲大赛、两岸姓氏谱牒展暨学术研讨会等文化活动和学术活动,使闽台文化交流更加主题鲜明、深入广泛。“闽南文化热”,也推动了以“闽南文化”为主题的闽台文化交流进一步密切与丰富,成为维系两岸人民情感的重要纽带。我们可以期待,随着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和发掘、整理、交流的加强,必将使“五缘”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六求”(经贸、交通、旅游、农业、文化交流和载体建设)进一步拓展、合作,也必将为闽台关系的良性互动和发展提供重大的物质和精神支持。

(二)有利于传承文化遗产、促进文化繁荣

闽南地区文化积淀深厚,传统文化生态充满着生机和活力。泉州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6个综合性试点之一。泉州拥有20处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0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项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项省级非遗保护项目,数量列省内各设区市之首。漳州是1986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有国保单位15处、省保单位58处、6个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6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厦门市现有7处国保单位、19处省保单位、5项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8项省级非遗保护项目。闽南三地的文化遗产项目分别占福建省目前拥有的部级和省级保护名录项目总数的51%和43%。同时,全省26个部级民间艺术之乡中,有18个聚集于此;同时还聚集了众多成规模、成建制的民间职业剧团;民间南音、北管吹奏、吟诵等民间社团更是近2000个。流布于闽南民间的乡土文化,灿若星海,美不胜收。

海内外闽南乡亲、闽南籍闽商,是保护和弘扬闽南文化的重要力量。热心文教、回馈桑梓,是海内外闽南乡亲和闽南籍闽商的共同心愿和实际行动。在闽南,许多文化设施场馆、民间信仰场所的建设,民俗文化活动的举行,都是在闽南乡亲、闽南籍闽商捐资捐赠下而成;在闽南,无论是政府、社会、民众,还是台胞、侨胞,无不希望闽南文化代代相传、薪火不熄。闽南还是全省经济发展最快、最活跃、基础最扎实的地区,当地党委、政府亦高度重视社会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及其闽南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随着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和发掘、整理、交流的加强,有利于传承以闽南文化为主的优秀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以地域文化的繁荣推动海西以及全省文化的繁荣。

(三)有利于促进文化强省建设

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福建文化强省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十分强调文化是根、是主题,文化是软实力、是生产力。2006年3月,在厦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研讨会上,黄小晶省长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加快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具体要求和目标任务。2008年,福建省人大开展了“一法一例”(《文物保护法》《福建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的执法检查,主题是文化遗产保护。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还多次深入闽南地区调查研究,提出了闽南文化整体保护的措施和办法。同时,组织专家学者进行周密研究和多方论证,制定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从保护区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保护目标,到保护范围和对象、保护方法、步骤和计划、保障措施和政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划。强调对闽南地区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要坚持试点先行、总结巩固、规范交流并推广;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坚持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运用、重在实效。有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有文化部的精心指导,有国家一批专家学者的关心帮助,有省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有闽南三地的通力合作和共同努力,随着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和发掘、整理、交流的加强,一定会不断取得新成果,从而对全国和全省其他有代表性区域文化的整体保护起到示范和推动作用,从而有效地促进福建文化事业繁荣、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强省建设。

三、闽南文化传统传承研究现状及举措

(一)在全国首创文化遗产学校教学机制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泉州市政府就把南音纳入到了中小学校音乐教学课程。泉州师院开设南音专业,招收本科生。厦门在幼儿园开展“闽南民间艺术教育的课改实践”,在小学建立“闽南童谣基地”,在中学开设“闽南文化基础课程知识”,先后编辑出版了8本乡土教材。而漳州则在小学开展了木偶戏、锦歌、灯谜等教学课程,还成立了相关的少儿艺术表演团体。

如今,这一成功的实践已为国家政策所借鉴,《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指出:“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

(二)建立文化遗产社会普及机制。让专业传承与社会普及相结合

据不完全统计,泉州、厦门、漳州三市的南音、北管、咏诵等民间社团近2000个,民间职业剧团250多个。泉州专门成立了拍胸舞俱乐部,厦门举办各类打嘴鼓培训班等。2005年1月,《福建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正式颁布实施,福建成为全国最早以省级立法形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三个省份之一。这将更好地保持闽南传统艺术多样性、完整性和独特性风貌。

(三)开展基础性的调研工作

近年来,福建省文化部门已经作了两项基础性的调研工作:一是“非遗”项目保护现状调查。调研的福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计232人。调查结果显示,“非遗”项目中自我造血能力较强、有一定产业基础和市场规模的约占10%,这部分传承人既有艺术基础又善于经营,有适度的市场规模,已探索出一条适应市场规律的经营机制、实现新型的传承发展之路。“非遗”项目中自给自足式的局限型约占55%,这部分传承人有一定的市场意识,基本解决生存的问题,小有盈余。但经营模式传统、观念相对保守。“非遗”项目中自生自灭式的濒危型约占35%,这些非物质文化面临着老艺人相继去世、年轻人转业,得不到及时帮救与扶持,市场萎缩乃至濒临消亡的境地。在保护、扶持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每个“非遗”项目的个性特点和真实需求,采取相应的切实有效的方式和措施。另外,为了记录、保存、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厦门、泉州、漳州三市全面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并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在此基础上,福建出版了《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中国第一部双语版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也是福建省第一部完整、系统地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工具书。

(四)设立我国第一个文化生态保护区

2007年6月9日,文化部批准设立了我国第一个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厦门、漳州、泉州先行开展区域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工作。2008年5月,福建省文化厅组织专家学者经过周密研究和多方论证,制定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从保护区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保护目标,到保护范围和对象、保护方法、步骤和计划、保障措施和政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划。坚持“试点先行、整体保护、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实施原则和“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运用、重在实效”实践要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后,省文化厅正协调厦门、漳州、泉州三地按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的要求,分步实施,协同建设,整体保护,力争在规划的时间内。在全国率先建成区域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取得经验并推广。“文化遗产日”期间,省文化厅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组织了部分文化遗产项目晋京展演展示;部分文化遗产项目展演、展览和讲座;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公益性文化场馆和“世遗”项目免费开放;地方戏展演;闽台传统文化交流项目;文化遗产进校园、社区、农村展览等,呼应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设立。

(五)两岸文化交流活动方兴未艾

近年来,“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海峡两岸保生慈济文化节”、“海峡两岸民间文化艺术节”、“海峡两岸三平祖师文化旅游节”、“漳台族谱对接和民俗展览”等两岸文化交流活动持续开展。

2008年,在泉州举办的主题为“弘扬闽南文化,增进交流合作,推动海西先行,加快泉州发展”的首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节,就有闽南文化论坛、第九届国际南音大会唱、海峡两岸戏剧展演与交流、南少林武术系列活动等15项闽南特色文化活动亮相。

2006年以来,厦门海沧每年举办文化节,并先后多次成功组织了保生大帝神像赴金门、澎湖巡游,有力地促进了两岸文化交流,扩大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知名度和闽南祖地文化的影响力。

2010年,刚刚落幕的为期12天的“庚寅年保生大帝神像赴台湾巡游暨海峡两岸保生慈济文化节”活动由台北保安宫(台湾保生大帝信仰总会)承办,此次活动是厦门海沧青礁慈济宫、漳州龙海白礁慈济宫和台湾保生大帝信仰总会三地合办并轮流承办保生慈济文化节的第一年。活动主题仍为“健康、慈济、和谐”、“弘扬闽南文化、促进两岸交流”,分巡游活动和文化节活动,主要活动有过境踩街、仪阵表演、家姓戏、养生药膳及药材展、古迹艺术展览等。全国政协常委黄志贤和台北市长郝龙斌为启动仪式开锣。来自厦门海沧青礁慈济祖宫的保生大帝神像自北向南,巡经岛内18个县市,巡游包括保安宫在内的9座保生大帝宫庙,这是保生大帝神像巡游时间最长、路程最远、巡游宫庙最多、参与人数最众的一次。大陆第一部公开赴台拍摄的电视剧《神医大道公――保生大帝》也在文化节期间在台北首映。大陆方面组织巡游交流团100多人、旅游团400多人前往参加开锣仪式等活动,随后赴台中、南投、嘉义、台南、高雄等地8座宫庙开展巡游,5月6日从高雄走“小三通”返回厦门。这些活动,既是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展示文化遗产和促进对台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对促进两岸同胞深层次的文化交流、文化认同,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维护祖国的和平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具有其他地域文化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作用。

四、今后闽南传统文化研究的着力点

(一)进一步理解认识闽南文化

闽南通常是指厦、漳、泉。不过,从语言上看,则有一个闽南文化圈,讲闽南话的基本上都是,如福建的龙岩、漳平,台湾地区(台湾同胞的祖籍地主要是泉州和漳州),广东的潮汕地区,海南,浙江的平阳,江西的上饶等等。

闽南保存了很多古老的节日,如普渡节、中原节等保留得很完整。从宗教、习俗、语言等看,闽南确实保存了许多古代的东西。最有趣的是《世说新语》里面的许多六朝口语词,至今还可以在泉州、莆田一带听到。

闽南的确实相当普遍,这也是闽南文化的一个特点。内地其他地方,各个地区有各个地区的,但是像闽南这里,每个地方,每个村,甚至泉州市区每条街道,每个铺境,都有其信奉的神。另外一个特征,就是和生活密切相关,如生病有医药神,生孩子有保生大帝。老百姓某方面生活比较困难,他就会在某方面造出相关的神,如“床母”、“灶神”等。

闽南的宗教文化也很有意思。宗教本来是封闭的,排他性也最强,可在闽南地区,各种宗教却能共存兼容、和谐相处,不同宗教间的冲突斗争基本没有,这种奇观在外地难得一见。

宗教和海洋文化关系很大。传统认为“坐船跑马三分命”,所以凡能保护自己的神都相信。闽南人地区差别很大,观念也有很大不同。像惠安人乡土观念就很重,同样是靠海,但远渡重洋经商。惠安人就特别少,而晋江人却大量往外跑。两个地方靠得这样近,就是没有互相影响。

闽南的历史文化积淀是非常深厚的。从历史渊源来说,是中原传进来的,但传进来以后。出现了这样一个情况,它在闽南地区生根、开花、结果以后,就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文化子系统――闽南文化。而中原文化本身发生变化以后,它却很少与中原文化再进行交流。

闽南文化的形成可能有这么几个因素:第一,源于农耕社会。当时的中原是农耕社会,所以,闽南文化是农耕社会的产物。第二,夷夏之辩,中原中心主义很突出。当时凡不是闽南人,都被称为“阿北仔”(闽南话,北方佬)。第三是海洋的影响。从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开始,闽南人就越海渡洋,形成了新的和中原人不一样的品格。第四,宋代以后,理学在福建的特殊影响。后来到了明代,西方文化传进来,闽南得风气之先,多种因素综合起来,就形成一个很奇特的闽南文化。可以说,闽南华侨经历这么长时间,却基本没有受西方的价值观影响,比中原人、东北人更古老。这说明了文化根深蒂固,不容易变化。而华侨来认祖,实际上认的就是文化。

(二)处理好存古与创新的关系

这实际上是闽南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处理问题。闽南人最引以为骄傲的是文化积淀丰厚。方言、南音、南戏都有“活化石”的美誉。但是另一方面,也面临一个问题:对慢节奏的南音、南戏,现代的许多年轻人适应不了、接受不了。怎么办?就拿闽南非常盛行的南音来说。厦门主张以革新来吸引观众。目前,在地处厦门文化艺术中心的厦门夏商好清香美食坊新设的荷音轩,可边品美食边欣赏从演唱到表演方式都令人耳目一新的南音表演,食客如织。可有些泉州人看了,却说这怎么行啊,这还叫南音吗?认为全变味啦。再如现在的女子十二乐坊,争议也很大,但是年轻人喜欢。这有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申报联合国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这样的东西,越古老越好;但是因为很

古老,除了那些忠实的老观众外。年轻一代都敬而远之,它又怎么生存?

存古是优势,也可能变劣势;是优点,也可能成缺点,特别是当它成为创新的包袱和绊脚石的时候。要存古最好不要动,一切都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但这又不符合时代潮流,社会总是在不断地前进发展,人的思想和欣赏习惯也在跟着发展。你要永远停留在那个地方是不现实的。因此,如何保护继承又与时俱进是关键,值得深入研究。

(三)研究视角要革新扩展

闽南文化面临着这么一种尴尬――说起来,闽南文化是正统的中原文化,闽南人经常以自己的文化来源于中原文化而自豪。但它又很封闭,所以造成人们把它当作一个古董,尤其是闽南人,没有自觉地把它放在中华文化背景上来看,经常无奈地面对曲高和寡、后继乏人这么一种尴尬的局面。这是非常严峻的现实。一种地方文化若不向前发展,终究是会消亡的。这可能是闽南文化怎么生存下去要首先解决的一个很大的问题。

怎样把闽南文化同中原文化有机地联系起来?保存的许多东西怎么让它显露出来?这一定要有一种前瞻的意识。首先,作为主体的闽南人,思想观念要开放、革新。其次,客家文化、潮汕文化,这些都要联系起来。再进一步,可能还要联系东南亚华文文化圈。这些都是一个大背景下的产物。

(四)政府要持续加大投入

对闽南文化的保护,政府重视很重要。政府关注了,有一定的资金投入,很多事情就有条件去做。其实,从事这方面整理、研究工作的还是大有人在。这个工作不做,再过一二十年,有些材料可能就会消亡。因此,抢救是很有必要的。这些年,泉州对这方面的工作比较重视,如南音、南戏方面的抢救和保护措施就很得力。最近,泉州又启动了编撰《泉州文库》的工程,准备每年拿出100万元来整理出版泉州的地方历史文献。这是功德无量的大工程。但还有很多实质性的抢救工作需要去做。抢救的力度若能加大,损失就会减少。尽管从理论上讲。有些文化现象的消失是不可避免的,但每一种文化现象的消亡,都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损失。联合国之所以要提倡保护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如果我们能尽早采取些有效的保护措施,起码可以起到减少损失或减缓消亡的作用。何况现在还可以用各种先进的现代科学手段把它相对完整地保存下来,这未尝不是对人类文化的一种贡献。

(五)弘扬闽南传统文化,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和两岸关系的稳定发展

第3篇:闽南文化的重要性范文

应中央电视台邀请,6月27日,市委书记黄少萍做客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文明之旅》栏目,与海内外观众一起,品读多姿多彩、博大精深的闽南文化。

“顷刻驱驰千里外,古今事业一宵中”。节目在泉州提线木偶表演《钟馗斩妖》中拉开帷幕。由精彩的提线木偶表演,到随“旅行者”号宇宙飞船翱翔太空的闽南方言;由美丽大方、勤劳坚韧的惠安女群体,到寓意吉祥、富丽堂皇的闽南古大厝“皇宫起”;由“御前清曲”南音到和平共处的“世界宗教博物馆”;由爱拼敢赢的泉州精神到蜚声中外的海丝文化……黄少萍从这些极具代表性的闽南文化符号切入,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事例,向海内外观众娓娓介绍了闽南文化的起源、形成、发展和传播历程,栩栩如生地展示了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深厚渊源以及世界性的辐射与影响,特别是闽南文化在凝聚两岸情感、推动和平发展上的重要作用。

“闽南人从远古走来,在搏击历史风云、驰骋浩瀚海洋的历练中,形成了勤劳坚韧、开拓进取、爱拼敢赢的族群性格,培育了敢于冒险、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海洋精神,创造了跨越海峡、影响世界、令全球瞩目的闽南文化。”黄少萍指出,开放包容的闽南文化,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的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留下了中华文化发展和传播的独特轨迹。闽南文化传承了中原文化的精髓,并融合了黄土文化和海洋文化。闽南人在传承和创新中华文化的过程中,充满了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南音和木偶艺术先后入选世遗;闽南红砖大厝体现了闽南人叶落归根的家乡情怀;民俗庆典“海上泼水节”则反映了海峡两岸一衣带水、同根同源的文化情缘;有海水处必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必有妈祖庙,有妈祖庙的地方必有闽南人。黄少萍总结说,闽南文化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爱拼敢赢的精神气质,包容并蓄的人生哲学,重乡崇祖的价值观念,重义求利的生活理念。

泉州是闽南文化的主要发祥地、闽南文化遗产的富集区,是2007年文化部确定的首个部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核心区。黄少萍表示,闽南文化的保护传承绵延不断、持续发展。泉州将生态概念融入闽南文化保护,通过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传承机构设置、文化空间整体性保护、传统文化发展创新等,有力推动闽南文化的传承、保护、弘扬和创新,提高闽南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初一:倪鸿彬

第4篇:闽南文化的重要性范文

一、创设闽南文化教育环境,为幼儿游戏开展打好基础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泉州具有闽南特色的生活环境已为生成相关的游戏提供了背景,为了让闽南文化特色有机融入游戏中,首先,我们尽力为幼儿创设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环境,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熏陶。如,我们创设了“泉州十八景”铜版画背景墙;布置木偶特色、惠女风情、闽南民间艺术廊道,从不同角度展现闽南传统文化。其次,是为幼儿创设游戏场地,角色游戏中的“泉州小吃城”向人们展现了闽南的饮食文化;结构游戏中我们提供了具有闽南建筑文化的材料,如蚵壳、茶叶罐、红砖、竹筒等;表演游戏中,我们布置了大型木偶表演台,提供了形态各异的木偶,让孩子们尝试木偶表演,感受泉州木偶文化。环境与物质的保证,让幼儿多感官、多方位地接触闽南文化特色,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

二、智用家长、社区教育资源,丰富幼儿生活经验

《指南》指出:“和幼儿外出一起游玩,一起收集有关家乡的风景名胜、著名建筑的图片、资料等,在观看和欣赏过程中激发幼儿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我们注重整合家园、社区各方教育资源,建构社区、家庭、幼儿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挖掘与利用闽南文化资源。如,请家长利用假期带孩子品尝闽南小吃,了解闽南小吃相关知识;利用开茶厂家长的资源,带领幼儿参观茶叶加工厂,目睹茶技师精湛的制茶工艺;到茶馆,感受品茶、鉴茶、茶艺表演的高雅别致。我们让家长带幼儿游览“蔡氏古民居”“五店市”“开元寺”等具有闽南建筑特色的家乡名胜,为结构游戏建构做好铺垫。此外,我们让家长带孩子到“泉州木偶剧团”了解木偶的相关知识,邀请泉州提线木偶表演艺术家到幼儿园为幼儿表演经典木偶戏,让幼儿感受木偶表演,了解木偶的基本操作方法,为表演游戏打下基础……品尝、参观、欣赏表演,为孩子们提供了直接感知的机会。

三、开展创造性游戏,拓展幼儿能力空间

针对《指南》强调的“要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开展教育活动”的精神,我园着力于在创造性游戏中有效利用闽南文化教育资源的探索,引导幼儿将生活中接触到的、感受到的、体验到的闽南文化在创造性游戏中呈现。如角色游戏里,孩子们生成了“泉州一条街”主题,将“泉州旅行社”“闽南茶坊”“泉州小吃城”等具有闽南特色的元素带入游戏中,孩子们扮演“泉州旅行社”旅游团成员,选择“泉州十八景”旅游路线,“闽南茶坊”里幼儿根据闽南人的“待客茶当酒”“入门就泡茶”的闽南民俗,用教师提供的小茶具,有模有样地泡茶。“泉州小吃城”的“西街面线糊”“东街肉粽店”等在“老板们”的精心经营下,让食客们在品尝到美味的同时,也了解了闽南小吃的相关知识。结构游戏中,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适合的主题进行建构,我们引导小班幼儿以垒高、铺平等技能完成“洛阳桥”“五里桥”的建构;中班幼儿以围合、盖顶等技能尝试初步的合作,建构“开元寺”“涂门街清净寺”“东湖公园”等;大班幼儿自行设计,分工合作建构结构复杂、规模较大的主题,如“蔡氏古民居”“五店市”等大型主题建构,古厝弯曲的屋面、高翘的燕尾,孩子们用灵巧的小手表现闽南建筑特有的风格。在表演游戏中融入木偶表演,是我园挖掘、利用闽南文化教育资源的一个亮点。我们和孩子一同收集了各种废旧材料,并自制了提线木偶、布袋偶、信封偶。孩子们运用低结构材料,制作成各种不同的指偶,补充他们表演中所需的角色。孩子们戴上自己制作的木偶进行表演时,表演投入、自信,语言能力、动作能力迅速提升。

第5篇:闽南文化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闽南传统建筑;闽北传统建筑;对比

一、建筑样式与外观

1.1建筑样式

闽南地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其民居建筑样式博大江南北建筑艺术之精华,不拘一格,呈现出明显的灵活性、多元性和开放性。而闽北传统民居地处较为封闭的小平原、小谷地,自成天地,与外界联系较少,其更多受中原汉人带来的建筑文化影响,因此建筑样式较为统一,结构主要以砖木结构为主,灰砖,青瓦,夯土墙等,形成古朴、具有醇厚乡土气息的闽北民居风格。

1.2建筑外观

在建筑外观方面,闽南传统民居主要表现为华丽活泼、夸张矫饰;而闽北传统民居则表现为严整封闭、敦厚质朴、庄重严肃。

1.2.1外墙

传统民居外墙的厚度、高度、所用建材和砌筑方式因地理区位、地域气候而异。外墙厚度与墙体的保温隔热性密切相关。闽南地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日照时间长、热量丰富,建筑的通风散热尤为重要。因此,闽南大厝的墙体更为轻薄通透。闽南传统民居以松枝烧制拼贴而成的红砖墙面不仅坚固耐磨、防水性能好,而且色彩艳丽,烧制留下的斜纹颇具自然美,手巧的工匠们用红瓦和红砖堆砌组成多种的图案装饰外墙和建筑构件,极具艺术感染力。而闽北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建筑需要有厚重的墙体来保持室内温度以达到防风御寒的目的。能工巧匠们将砖、夯土、卵石结合起来砌筑特色的闽北民居外墙起来,这种墙体可以起到很好保暖的保暖功能。远眺望去,黄褐色的墙体映入眼帘,散发着一股古色古香的乡土气息。

1.2.2屋顶

暖洋洋的砖红色是闽南传统民居的地域特征。受海洋文化的影响,闽南地区居民更偏爱于柔曲的线条。因此,闽南地区的民居建筑屋脊线弯曲翘曲度异常夸张,整个屋顶的外观形象轻盈舒展;而闽北传统民居的建筑屋顶则较为平直。因闽南地区夏季闷热,民居建筑出檐较宽从而避免阳光直射室内,以取得阴凉的室内效果;而闽北民居的建筑屋顶出檐较窄,则是因闽北地区冬季寒冷,充足的日光照射有利于提高室内温度。因此,闽北民居建筑需要尽可能地减少屋檐对室内阳光的遮挡。

二、建筑形制

两地传统民居建筑形制的要素大概都可分为厅堂、住房、天井三大空间构成。建筑平面布局多规整、呈中轴线对称布局。闽南传统民居的标准建筑布局面宽一般为三、五开间,进深三进、五进不等。闽北民居房屋面宽则较窄,进深一般为三进或四进呈南北延伸的狭长空间。笔者猜测应该是武夷山群山环绕的地理环境导致的。天井空间是两地民居共有的建筑空间构成要素,它是一座住宅的核心内聚空间,具有采光、集雨、通风等功能,居民的日常生活与其息息相关。不同的是,闽南民居的天井较大且方正,长宽比例近似于1:1。形成这种结构的原因在于:第一,闽南地区多平原,土地较为辽阔、平整,因此天井面宽通常较大;第二,闽南地区全年降水多,空气潮湿,夏季天气闷热,宽敞的天井可以增加空气对流,从而通风散热;第三,天井两边是厢房,为达到厢房面宽要求,天井的进深就要足够长。而闽北民居的天井较为狭长呈矩形样式,长宽比例近似2:1,形成狭长状天井也是有其原因:其一,闽北地区气温低,天气较为寒冷,天井在达到采光功能的同时也需要保证室内的温暖;其二,闽北民居天井两侧为廊,不建厢房,因此天井自然就能朝两边拓宽。不论是闽南或者闽北,他们都普遍的设置天井,“一重天井一重天”,符合了古代人民“天人合一”的生活哲学。

三、差异的成因分析

3.1气候条件

闽南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而闽北地区地处福建北部寒冷地区,两种不同的气候对建筑的采光、通风、日照、保温隔热等因素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气候的巨大反差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筑形式和外观。

3.2地理环境

闽南地区属沿海发达地区,建筑的形式自由奔放、华丽张扬;而闽北地区位于武夷山群山包围内陆地区,封闭成数小天地各自发展。不同的地理环境造成了两地在建筑平面布局上的差异,同时地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当地居民的性格,从而造就了风格迥异的两种民居类型。

3.3人文背景

自古以来,闽南地区优越的生存条件和富庶的经济实力使得闽南地区居民的个性婉约浪漫、细腻宽柔。而闽北地区居民为了生存,需要不断与寒冷恶劣的自然环境进行抗争,从而塑造了闽北居民坚韧、豪迈、不屈不挠的性格。两地截然不同的民风使得闽南地区与闽北地区在民居建筑风格上表现为纤细繁复和敦厚朴拙的鲜明对比。

四、结语

传统民居记载并传承的深厚的地域文化和时代印记。通过对闽南和闽北这两种传统民居的比较研究,不仅可以更加明确其外在的形式特征,还可以透过这些历史遗存的表征现象去深入挖掘其背后隐藏的时空背景。在对比研究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居民的生活习俗,可以挖掘到更多的当地文化内涵,这将对当代地域性建筑的保护和研究有很大的启发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柯培雄 闽北传统民居[M] 福建美术出版社 2013年

[2] 曹春平.闽南建筑[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6.03

[3] 林志杰.闽南建筑[M]. 厦门:鹭江出版社.2009.09

[4] 李秋香.闽台传统居住建筑及习俗文化遗产资源调查[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4.05

第6篇:闽南文化的重要性范文

2010年5月,《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正式,《意见》提出:“整合文化资源,打造一批地域特色明显,展现海峡西岸风貌,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重点保护发展闽南文化等特色文化。”这是国家对海西建设的支持和期望,是对闽南文化重要作用的充分肯定。近年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日新月异,成就斐然,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工作全面展开,不断推进。特别是目前海峡两岸关系发生了积极变化,双方交流日趋热络,处于六十年来最好的时期。在海西建设新的历史起点上。闽南文化要进一步发挥在海西建设和两岸关系的作用,以自己独有的优势和特色,打响海西闽南文化品牌,为增进海峡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打造海西文化品牌,闽南文化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影响

自福建省提出并实施海西发展的战略构想以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加快发展,不仅增强了福建的综合实力,也为两岸交流搭建了更大的前沿平台。几年来,“海峡西岸”这个概念相继写进中共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的重要文件,“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也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和政府报告中得到肯定。党的十七大开幕式上,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到“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经济发展”进一步表达了党中央对海西建设的重视和关怀。海峡西岸经济区东与台湾一水之隔,与台湾地区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具有对台交流的独特优势,是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是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等全面和谐、持续平衡的总体推进发展,在各个领域中都需要强化品牌带动。从海西文化建设来讲,最有特色和优势的就要数闽南文化了。

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根据史料介绍,闽南文化形成于五代末至北宋时期。到了明代中叶大批闽南人下南洋,过台湾,闽南文化向台湾、海外播迁。闽南文化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域和东岸的台湾岛方言和文化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目前闽南人分布居住的区域主要在闽南、台湾和东南亚闽南华侨华人聚居地,从人数上讲,闽南地区有一千五百万人,台湾地区有一千八百万人祖籍闽南,东南亚一带则有二千万人祖籍闽南。海峡西岸经济区南边的广东潮汕、西边江西上饶、北边浙江南部也居住不少闽南人。闽南文化的主要特征是方言、习俗、信仰、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形态等,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闽南人一直沿袭着老祖宗留下的传统,并吸收和融和当地的文化,使闽南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有了新的发展。当时刚开放台湾同胞到大陆旅游探亲,台湾同胞到了厦门、泉州一带,他们感叹怎么这里的楼房、饮食、习俗等都和台湾一样,他们诧异地说怎么这里的人会讲“台语”。岂不知这是因为长时期的封闭和反宣传,让台湾同胞误将闽南方言当成台湾话了。忘记了所谓“台语”的祖宗就是闽南话,忘记了台湾的习俗大部分是从大陆流传过去的,这也恰恰证明了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历史事实。近年来,有许多祖籍福建、闽南的台湾同胞相继回到大陆寻根谒祖、修谱续谱,追远报本。闽南人历来注重对祖先的孝敬,培养感恩、宽容的品德,这种闽南文化精神是海峡两岸中华民族子孙的共同特质。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的区域,文化的感知和认同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情感的交融与沟通是一条重要的纽带,在这方面闽南文化有其特殊的作用。

二、增进海峡两岸交流合作,闽南文化有成功的经验

随着海峡两岸逐步开放探亲、旅游,实行小三通到去年的全面通航,海西的大陆与东岸的台湾双方往来和交流越来越多。据有关部门统计,1987年到2008年来福建探亲旅游的台胞突破千万人次,其中有不少是以参加民俗宗教活动、闽南文化艺术交流、地方文化观光旅游名义来的。通过闽南文化这个精神纽带和桥梁吸引了许多台湾同胞来到福建,回到闽南。为着力打造闽南文化特色品牌,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中心城市的厦门,早在二十年前就利用自己特殊的区位优势,举办一系列以闽南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海峡两岸文化艺术活动。让更多的台湾同胞在乡音、乡情中感受到祖地文化、闽南乡土的浓浓气息。1990年举办被誉为海峡两岸零的突破的“首届台湾艺术研讨会”,此后,海峡两岸同胞的交往随着闽南文化交流活动的展开越来越密切,越来越频繁,规模也越来越大,各种学术研讨会、闽南民间文化艺术交流、闽台戏曲交流演出等年年不断。其中在文化交流方面较有特色的如“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海峡两岸闽南文化论坛”等已逐步产生品牌效应,届届既有连续性又有新亮点,这些活动的举办,使厦门市这个现代化城市依然保存着闽南传统艺术特有的文化氛围。2007年3月,文化部在厦门召开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工作研讨会,许多与会领导专家对保护和传承闽南文化提出了真知灼见,掀起了闽南文化保护工作崭新的一页。2008年8月,厦门市以市政府名义出台《厦门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规划》,对厦门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设规划等做出阶段性的安排,提出具体的目标要求。根据厦门市市属六个区的特点。分别推出市级、区级文化艺术品牌项目。市级是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原创闽南语歌曲歌手赛:区级是海沧区保生慈济文化节、思明区郑成功文化节、湖里区福德文化节、集美区端午龙舟节、翔安区池王爷文化节、同安区北辰山文化节。在2007年海峡两岸歌仔戏艺术节、南音展演基础上再次举办的“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里,来自台湾、金门等地的文艺团队与厦门专业、业余艺术团体共同台共演出,艺术节还邀集了兼理论与实务的台湾学者专家代表,就“记录保存与传习推广”与“文化创意与保护规划”的论坛主 题,组织闽南民间工艺展示与展览。海峡两岸共同的文化艺术,呈现出闽台两地相同的生活样式,体现共同的生活价值,审美情趣和民族精神。2008年海峡两岸闽南语歌曲歌手赛里,两岸闽南语歌曲词曲作者、歌手一起切磋闽南歌的创作和演唱,主办者还把赛区办到金门,那热闹感人的场面不亚于大陆赛区。来自台北、台南、嘉义等县市的台湾同胞通过来厦门参赛,深切体会两岸人民同根同源的血脉亲情。六个区一区一节的品牌项目也是各具特色。海沧区的保生慈济文化节从2006年起已经连续举办四届。每届都有成千上万的两岸学者、信众参加。两岸民众共同信奉的神医保生大帝的公庙在台湾有400多座,保生大帝神像通过海上直航到金门、澎湖巡游,受到台湾信众的热烈欢迎。台湾知名人士吴伯雄、王金平、江炳坤、胡志强等还为保生慈济文化节题词。由于影响和成效良好,此活动已被国台办列为对台文化交流的重要项目:思明区的郑成功文化节则是以纪念当年郑成功从厦门出发收复台湾为主题,有媒体、游人“重走成功路”之旅。思明区和台南市双方还交流两岸举办郑成功文化节的经验,探讨如何更好地举办郑成功文化节:湖里区的福德文化节是以闽台两地最为广泛普遍的民间信仰、崇拜俗称“土地公”的福德正神开展的一项活动,把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感恩土地、珍惜自然等联系起来。2008福德文化节有台湾53家庙宇、500多位信众和学者前来参加。会议约定今后每年一届,在海峡两岸轮流举办。2009第二届福德文化节已于今年7月25日如期在台湾屏东县车城福安宫举办:翔安池王爷信俗遍布宝岛台湾,在台湾有三百多座池王爷分庙,每年有几千池王信众回祖庙进香谒祖朝拜。两岸信众共同祭祀池王爷,增强了对祖地文化的认同感:同安“北辰山开闽王信俗”被列为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许多台湾王氏宗亲每年定期到北辰山进香,两岸宗亲交流交往日益密切。这些闽南文化活动的举办。为海峡两岸人民的交流合作构筑了一个广阔的前沿平台,为维护中华文化传承,增进对中华文化认同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从上述闽南文化品牌活动的成功举办,可以看出它对增进两岸交流合作有着其他活动不可替代的意义和影响。

三、增进两岸交流合作。闽南文化要继续先行先试

在2010年7月湖南长沙举办的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指出。当前两岸同胞大交流方兴未艾,两岸关系大发展前途光明。全面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是两岸同咆的一致愿望,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迫切要求。贾主席还具体地谈到要维护两岸共同的中华文化传承,加强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笔者2009年7月随保生大帝神像巡游到台湾澎湖岛,亲身感受澎湖人民对保生大帝信仰的崇拜之情,那万人空巷、锣鼓焰火迎接保生大帝的壮观场面令人难忘。2010年7月又到台湾屏东车城福安宫参加第二届福德文化节,台湾同胞对闽南文化、祖地文化表现出来的认同和信仰再次感同身受。魅力无比的中华民族文化让来自两岸的同胞们水乳交融,不分你我。同样的闽南话,同样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同为中华民族子孙的情谊。在台期间,还参访了鹿耳门圣母庙等地。所到之处都感受到闽南文化在台湾人民心目中的重要地位。感到台湾人民对祖地文化、闽南文化的一种神圣的认同。这就是来自民间民众的一种精神文化需求,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亲缘,也是两岸人民心灵深处文化认同的牢固基础。两岸举办的这些闽南文化活动,已经有了良好的经验和影响,必须继续坚持办下去。并且做大做强,不断提升其内涵,吸引更多的台湾民众前来参加,让它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和作用,让闽南文化艺术活动品牌响誉海峡两岸。

第7篇:闽南文化的重要性范文

商帮形成

《山海经》中记载;闽在海中,福建人与生俱来同海洋为伴,闽商的发展也与大海息息相关。相对于民风较为保守的北方和内地,闽南人更具开放和向外开拓的意识,传统文化注重的安土重迁,“父母在不远游”,在闽南几乎没什么影响力。

闽人经商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是从南朝末期开始,除进行国内的商业活动外,还与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有定期的商贸和海船往来。闽人的崇商意识发端于五代十国闽王王审知治闽期间,他利用福州、泉州多良港,使之成为南北乃至海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元代曾在泉州设“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使“泉州为世界最大港之一”。因闽地“负山环海,田不足耕”,加上封建剥削的苛重,闽人为了谋生而“轻生死”,从家乡带着丝绸、药物、糖、纸、瓷器、手工艺品等特产,搭上商船,从福州或泉州出发,顺着“海上丝绸之路”漂洋过海,运销世界各地。有些商人因经商需求,开始定居异国他邦。长而久之、代代相传,福建商人成为侨居国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有人曾经这样形容闽籍商人:“世界上凡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华人;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闽人”。据统计,福建现有海外华侨1100多万人,分布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闽籍的港澳同胞约120多万人,闽籍台胞几百万人。这些闽籍华人资产存量估计超过3000亿美元。他们经商有方,顺势有为,不断积累财富,拓展商贸活动,商业资本十分活跃。

到了明清时期,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闽商成为与晋商、徽商、粤商、’浙商、滇商齐名的中国十大商帮之一。这时期,福建海商最常见的经商方式,就是广泛联络沿海居民,建立了许多据点,利用据点收购出海货物,囤积国外走私商品,以利销售。从地域而言,闽商又派生为福州、泉州、兴化、延平、漳州、宁德等商帮。在这些商帮中,以福州和泉州最为重要,是闽商的杰出代表。从19世纪末至今,闽商中涌现出一大批可圈可点的领军风云人物。如被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被称为“万金油大王”的胡文虎;有印尼华商、东南亚首富,集“面粉大王”、“丁香大王”和“金融大王”于一身的林绍良;被誉为“世界糖王”,后因香格里拉酒店而闻名世界的“酒店大王”――马来西亚郭氏集团总裁郭鹤年等。

帮派林立

福建文化是多元性文化,所以福建人经商各有其特点、各有其门道、各有其不同的组织。如果以地缘来划分,福建商人中最有影响的是闽南商帮、福州商帮、兴化商帮。

闽南商帮在向海外贸易时形成了具有垄断性质的海商集团,闽南商帮往往凭借家族的势力行商,并积极争取得到官方和乡族势力的支持,如明末泉州的郑芝龙海商集团依靠官府的支持,最终夺得东南海上的贸易大权。在向海外进行贸易时,闽南商帮也不放弃国内市场,闽南商帮利用与台湾隔海相望的优势,基本上垄断了对台贸易,如从宋代起,闽台贸易是在泉州港和台北港进行,明代拓展到漳州的月港、晋江的安平、惠安的獭窟、厦门附近’的嵩屿、浯屿、曾厝和台湾的鸡笼、淡水等地对渡,甲午战争后,厦台航线虽由日本专营,但常有内河小轮船在泉、漳一带转运对台物资。抗战胜利后,在外地经商的闽南商帮凭着自身优势参加对台贸易,如在上海经商的泉州人租用货船,往返于泉州、厦门、上海、台湾之间。在对台贸易的闽南商帮中,经营的项目也有所侧重,如泉州商人大多经营茶叶,龙海商人大多经营纸箱,惠安商人大多经营中药材等。

福州商帮因其经营项目不同,帮派名目繁多,近现代时最多达200多个,如纸帮、木帮、油帮、茶帮、果子帮、锡青帮等,各帮都设有自己的办事机构,其中资金最为雄厚的如茶帮,在福州有固定牌号的约40余家,每家资金从数万元至数十万元不等,福州商帮善于根据对方需要组织货源,如台湾渔民喜用茶子饼喂鱼,福州商帮常从古田、闽清、永泰等地组织茶子饼等货源到台湾,20世纪早期每年高达四、五千吨。

兴化(莆仙)商帮仅次于闽南、福州商帮,在福建商帮中别有特色。兴化商帮在莆仙地区形成了几个繁荣的商业区,如涵江区曾被称为“小香港”,经商者被称为“中国的犹太人”。兴化商帮更善于向国内其他地方拓展,并形成其鲜明特点,据莆田市文史资料第二辑《兴化商帮在福州》介绍,兴化商帮在福州经营的特点有五,一是经营的业务广泛,如南北货、食糖、烟叶、棉布、鞭炮、桔饼等;二是开设钱庄,如仙游林云阶、林阿贵开设天吉钱庄;三是组织运输;四是行帮组织繁多,如经营南北货的有“锦远堂”,经营食糖的有“聚星堂”,制造桔饼的有“浚星堂”,烟帮有“加兰堂”,经纪人有“怀远堂”等;五是帮内活动频繁,以此增加凝聚力,如庆赞、办学、帮助同乡处理疾病丧葬等,莆田商人在国内的延伸力极强,无论天山南北,长城内外,都可找到他们的踪影。

经商理念

福建文化具有极强区域性。福建不同区域人的不同性格,对他们从商的理念产生了直接影响,如福州人生性谨慎,讲究实效实惠,做每一件事要先估量一下有没有收益,有多少收益,对那种“猪宰白讲价”(指猪宰好削毛后才讲价,失去主动权)的没把握之事,一般都慎之又慎。同属福州文化区的邻近几个县的商人,由于文化性格的差异,其成就也不一样。如福清人善行贾,但福清人爱面子,场面上要讲得过去,做生意赚了钱后,热衷于搞排场、演戏、请客、办酒席、盖房子,而不是投入再创业。再如长乐人历来有出海行商传统,《长乐市志》称“近海之民,走海如鹭。”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是从长乐出发的,长乐人极富冒险精神,出海外成为一种时尚,即使家中生活很富裕,也要出外讨生活。

闽南文化区的商人因文化性格不同,在经商上也有很大差异,如泉南人信奉“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特别晋江、石狮一带商人,推崇“少年不打拼,老来无名声”,“输入不输阵,输阵番薯面”,“争气不争财”,“三分本事七分胆”,不仅敢冒险,还善于经商,有敏锐的商业头脑,有着强烈的竞争意识,泉南人赚了钱后,不是存起来,而是马上扩大经营规模,泉南人注重商业信誉,守条约,不失信,所以泉南商人中成大富翁的远远比其他几个区域商人多。兴化(莆仙)人虽素有经商传统,但由于太节俭,放不开,故有“神仙难赚莆仙钱”之说,兴化商人认为苦是天经地义的,做生意不仅靠头脑,还靠韧劲,有时为了推销商品,硬是不顾别人白眼,能赚一分是一分,能赚一厘是一厘。即使腰缠万贯。也是一个钱当两个钱用,与隔壁晋江、石狮一带商人一掷千金的豪举,有着天壤之别。兴化商人对外界保持一定警觉,往往喜欢生活在老乡的圈子里,在外时很“抱团”,只要一个兴化人有事,大家都会挺身而出。

第8篇:闽南文化的重要性范文

福建北部概况

1区域界定

闽北,一般意义上指的是福建省南平地区的所辖范围,但地理意义上的福建北部地区包括西从武夷山脉开始至东岸的太姥山脉及沿海地带.作为闽文化与北方文化的交流区,本文研究包括南平市、宁德市两个地级市的所辖范围,土地面积3.97万平方公里,下辖公共19个县(市、区),人口627.65万.下文暂且将福州以北的南平地区和宁德地区统称为“闽北”.

2区域地理概况

闽北地区山岭耸峙,丘陵起伏,河谷和山间小盆地错综期间,形成以丘陵山地为主的低山地貌特征.主要的山脉大致呈现东北———西南走向,东端是曲折的海岸线,西端是高耸的武夷山脉,中部鹫峰山脉山脉、闽东丘陵等地形.武夷山脉西北坡陡峻,东南坡较为平缓的态势,使得闽西大山带间形成了许多面积不大的山间小盆地,仅在底部河谷两岸分布着小片的平地.高耸绵亘的武夷山起到了屏障作用,阻隔了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使得该地区气候较同纬度的江西等省份相比更为温暖宜人,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短夏长,雨量充沛,气候地理条件优越.福建北部与福建省三明地区、福州地区以及江西省和浙江省毗邻,自古以来就是全闽通往中原及全国各地的天然“锁钥”地带[7].

早在四千多年前,福建土著就在武夷山脉、杉岭山脉定居,繁衍生息,发展种植和渔猎生产,创造着自己的文化,并且达到了一定的高度.闽北历史悠久,地形复杂,保存着数量众多的古村落.这些古村落绝大多数是历代的外来移民所创造,但是由于闽北地区山高林密、峡深地少等地理条件的限制,除了闽江上游主要支流之外,对外交通极为不便,生产生活条件比较恶劣.所以,北方来的移民在福建北部往往只是短暂的停留就又向闽江下游及沿海地区等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的地区迁徙,使得闽北地区的汉民呈现出流动性较大、迁入迁出较频繁的特点.古村落历经嬗变,屡兴屡废,古村落的风貌,从汉朝到明朝,经历了1500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征.

福建北部古村落的特征

1空间分布状况

据《福建北部古村落调查报告》中所调查的福建北部地区的古村落,收集了38个古村落的资料,建立闽北古村落数据库,通过AREGIS技术制作“福建北部古村落分布示意图”(见图1),分析福建北部古村落空间分布特征.据图1,从空间分布的角度分析,南平市境内古村落主要集中在闽江上游的主要支流沿岸附近.在富屯溪、崇阳溪、南浦溪、松溪、建溪沿岸集聚了12个古村落,占统计中南平市境内古村落总数的70%以上;宁德市境内的古村落则在山区县内集中分布;古村落的地理布局大致是西疏东密,在南平地区境内只在闽江支流的上游地区附近分布的密度较大,宁德地区境内的古村落呈现三三两两小范围集聚的特点,总体上则较南平地区更为密集.

2古村落形成和人口迁移的空间过程分析

福建北部地区的主要住民都是世居中原地区,后从浙江或江西进入福建,经过一次或多次的迁移,才定居在现住地.北方汉民入闽的迁移路线一般是从华北平原进入淮南、江南,或经过皖南、浙江西部金衢盆地,翻越武夷山进入福建;或经江西南部,翻越武夷山进入汀州(今长汀);又或顺着浙江沿海南下,进入福建.而在福建境内,北方汉民最先到达的是闽北地区.由于闽北地处闽江上游,北方汉民入闽的主要路线便是顺闽江而下.由表1体现了闽北古村落主要姓氏迁移入闽沿江而下的过程.此外,重要关隘和闽江沿岸作为交通要道也成为人口迁移的主要路径,并且在这些通道的沿线,形成了众多的古村落

古村落是一种有别于古代城市的乡村聚落形式,居民是村落的主体,村落的形成以人口的增加为前提.福建北部地区古村落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先民肇基、人口聚居、迁移扩张的过程.根据所调查的古村落记载开基的最早时间,通过AREGIS技术制作唐、宋、元、明清四个不同历史时期福建北部古村落分布示意图.据图2,从总体上来看,闽江上游古村落形成的时间早于闽江下游.隋唐时期的古村落大都集中在闽江的上游沿岸或宁德境内其他河流的沿岸地区.古村落的布局变化较大的历史阶段是宋代,这是由于这个时期古村落数量伴随着人口的大量迁移入闽而相对迅速地增加,宋朝以后福建北部古村落的大致格局已经形成.闽北汉民的流动性虽然比较大,但无论是唐宋时期,还是明清时期,南迁的汉民对于闽北山区的开发,其重心都是围绕闽江上游的支流展开(在宁德境内的古村落布局也是围绕霍童溪、亭溪、东溪和西溪周围展开).这些溪流的两岸有一些较为平坦的河谷小平原,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而且在山多地少的背景下,这些溪流都是古代福建的交通要道.由于溪流沿岸交通方便,而且具备了一定的农业生产条件,移民们入迁福建会首先选择在此定居.又由于闽北古村落绝大多数都是由于北方人口南下迁移开基而形成的,根据姓氏迁居古村落肇基的时间(即表1),也可得出相同的规律.据表1分析,从迁移到闽北的时间来看,最早的是在东晋时期,例如,武夷山城村的赵姓;从迁移入闽北的时间的集中程度来看,最密集的在唐宋两朝期间,在唐宋迁入这些古村落的姓氏有林、祖、叶、杨、许、黄、张、范、卢、缪、郑、陈、吴等.基于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年代入闽定居的北方汉民在闽北肇基形成的不同的古村落,又由于人群的社会属性差别,使闽北古村落的发展随着移民的迁入而进入不同的历史阶段:两晋时代,中原战乱,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入闽,主要经由浦城到达闽北其他地区.浦城莲塘乡发掘的西晋墓群证明西晋以前王姓家族已经进入浦城居住.松溪渭田乡出土了西晋的墓葬文物,说明中原文化最迟在西晋时已经随着迁徙人群传入闽北.调查已知的武夷山五夫镇就于晋代始建.至隋唐时,入迁福建的北方汉民日益增多,尤其是到了唐朝中后期,北方汉民迁入福建的人口就更多,闽北地区也有相同的趋势.唐末五代时河南王审知率师入闽,许多家庭更是直接追随王审知入闽.这一时期进入闽北的北方汉民的身份结构和文化结构也比以往的移民在层次上有明显的提高,极大地提升了闽北地区居民的整体素质水平[8-9].闽北古村落的开基始祖直接追随王审知入闽的就有延平峡阳镇范姓.宋代是北方人口南迁福建最多的时期.到了宋代,南迁入闽的北方汉民中,常规性移民比重有所增加.北方汉人大量向南方迁徙已经成为当时人口发展的一种趋向.由于居民们要寻找生产条件更优越的地方居住,常常会选择往闽江而下,到福建沿海平原地区定居,所以这时期的闽北居民迁入、迁出都比较频繁.闽北这一时期形成的古村落有:顺昌谢屯村、政和西门村、延平宝珠村、寿宁西浦村、屏南北墘村等.明清两代由于平原与沿海地区的农业开发呈现出饱和的状态,闽、浙、赣各省的无业流民再次返回闽北山区,大量流民进入山区从事各种行业,有一部分是短期行为,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长久的定居.然而定居下来的外地移民,又回到了农村从事农业生产[10].闽北地区这时期形成的古村落有:古田长洋村、霞浦上村、柘荣长岐村等.

3古村落先民人群属性特征

在对古村落肇基居民的研究中,根据迁移原因的不同,把中原迁移到闽北的人群分为四类:一是中原官吏、军队的驻防,这种人口迁移的规模并不大,例如在西汉、东汉的400年间,陆续地有中原的官吏和军队来闽驻防,但是数量很有限.二是由于中原战乱兴起,四处逃亡的难民,由于闽地是人烟稀少的边陲之地,所以中原汉民批量地进入闽中,每一次中原战乱的兴起,都可能成为北方汉民入闽的高峰,例如东汉末年、唐朝末期都是中原人口大规模迁入闽北的时期.三是地方政权的建立,随着闽地的开发进入闽北定居的中原汉民,例如,唐末五代时期河南王审知率领军队进入福建,成为福建的统治者,并由此带来了许多追随者,如建瓯的郑氏、浦城的张氏等.四是由于北方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的恶化,以及中国经济中心的南移,为了寻求更好的生活和生产的环境的北方汉人,主动地迁移进入福建,并且不在少数在闽北定居[8].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迁移人群的文化背景也不相同.在汉代从中原南来的人,以避世隐居的居多,这时期的移民见诸文献记载的很少,但多带有一些神秘色彩,例如,武夷君以及衍生的十三仙的传说.但是这些传说现在已经无从考证.至两晋南朝时期,有数量规模相对较大的中原人口移居闽北,这些迁移的人口拥有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教育背景,给福建北部的开发带来契机.两晋时代,在中原地区战乱的促使下,汉人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迁移福建,汉文化首先在福建北部地区与当地的闽族文化相互交融.至唐宋年间,中原传统的内陆性农业文化已经成为了闽北当地文化的主流,牛耕和改良的耕犁代替了原始的耕作手段[11].宋朝迁移入闽的人群,特别是大批的文人墨客,将中原地区重教习儒的风气带到闽北.宋代的闽北地区,可以说是进入了移民与经济文化开发繁荣的繁盛时期.以政府的行政建置而言,宋代福建共增设十县,其中七县都位于闽北和闽西山区.由此可见宋代汉民迁居闽西北的大体趋势.至于闽北地区理学的兴盛和文化事业的发达,更是充分体现了这一时期闽北地区文化发展已经进入了全国先进行列[7]中原迁移人群本身具有的封建宗法社会的宗族制度,也在整个区域开发的历史过程中深刻影响闽北.迁移人群的民族风俗,如婚俗中的“六礼”活动、丧葬习俗、祭祖程式、岁时节庆也都在当地广泛传播,并延习至今[12].从汉人进入闽北开始,伴随着古村落的建设,中原文化在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下,不断发生变化,融入地方文化特征.

福建北部文化生态与文化特性

1文化生态分析

福建是我国一个相对独立而较完整的地理单元,西部有武夷山系列带,成为闽、赣两省的分水岭,东北邻浙江,西南连广东,闽浙之间、闽粤之间也有山岭阻隔,成为封闭性的陆地,又由于福建北部地形复杂,山区交通闭塞,当地的文化在漫长而复杂的发展过程中,融合了当地原住居民的生活生产习俗和中原迁移人口带来的北方文化,逐步地形成了自己的体系.中原移民从根本上改变了闽北的居民结构,各种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和谐发展.根据所调查的古村落中留下的线索,下文拟从几个文化的不同方面,举例分析在中原文化的传播和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文化现象,即文化生态关系.

作为闽北文化的一部分,闽北方言的形成与汉人大规模迁徙入闽的历史紧密联系.东汉以前,闽北是越族的领地,土著居民有着跟汉族不同的文化和语言,虽有汉人到闽北开发、定居,但对土著语言冲击不大,但是到了三国时期,东吴人大批进入闽北聚居,随这迁移人口而来的汉语及其方言,与当地的土著语言相互作用,对闽北地区的方言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唐代陈元光、王审知家族先后入闽,带来了大批的中州子弟,中州的语言进而影响了闽北的语言.宋末元初由于战乱,大批浙赣人涌入闽北,闽北语言有渗入了吴楚语言和客赣方言的成分,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闽北方言[13].但是,闽北地区复杂的地形和不便的交通又使得定居下来的居民缺少彼此交流,从而使得闽北方言内部出现许多“方言群”和“亚方言群”,大山成为方言和文化不同体系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地理界线.

闽北是国内的罕见的儒、释、道“三教并立”的地区.三教的传入伴随着闽北与外界的交流而产生.闽北古村落中现保留的主要庙宇见表2.从闽北古村落中现存庙宇,可以看出佛教和道教以及闽北的民间信仰共同存在.并且存在着同一个庙宇中供奉着三教的教首像的现象.另外,因为环境制约而被独立或完整地保留下来的俗神信仰,也成为闽北地域风俗的突出表现.

闽北地区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使得古村落中的建筑吸收中原传统建筑文化的某些观念长期保留至今.如如汉代盛行的斜撑拱在北方建筑中早已绝迹,我省其他地方也很少见,可这一构件却在闽北各县市民居中大量存在[卓晔.闽北古建民居[M].南平:南平市文化局出版发行(内部书刊)1999.].又如山区人民建房,大多兴三组或多组的三进院落,形成几代亲族聚居一处的景观,体现了北方士人聚族而居的传统习惯的保留,而一些古村落民居中堂上悬挂着的“天地国亲师”牌位和“敬天法祖”之类的牌匾,更表明了其与中原文化同属一脉[14].由于迁入福建的汉民常常是经过多次的辗转,在福建周边的浙江、安徽等地先驻留,所以在闽北古村落的许多古民居中,建筑材料的生产和制作方面受徽派建筑的影响.而闽北先民们因地制宜、因材施艺,又在此基础至上在有限的空间内巧妙构思,施展各种雕刻技法,创造了许多雕梁画栋、藻井雀替[15].因地制宜、因山就势是乡土建筑的根本,正是与环境的充分结合才使之自然地溶入环境,“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价值才得以真正体现[16].

2福建北部文化特性

从中原迁来的移民形成的聚居地,一方面与福建北部独特的地理环境相协调,另一方面又受到人群本身价值观念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具有多重文化地理要素特征的古村落.总体来说,福建北部文化主要具有独创性和多元性两大特性.福建北部地区有其独特的区位和环境特征.地理空间作为土著文化和移民文化的载体,在文化传播和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将其地域空间的特性反应在了文化现象上.闽北先民发挥智慧,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山区文化.闽北不仅具有全国最大的窑群,还有中国最早的棉布和悬棺,有北苑龙团茶、武夷大红袍等,独具特色的物质文化,同时还有诗词、史学、法医学等,卓越的精神文化.总之,闽北地区文化体系的内涵丰厚,在许多方面都有其独创性的特征.闽北地域文化的多元性源于移民文化的开放与兼容,主要有两层涵义:(1)闽北文化中体现了多元的文化要素.秦汉以前,福建是闽越之地,百越文化在福建占有统治地位.而在随后的历史中,由于各种因素而进入福建定居闽北的移民们带来了,中原众多地区的文化.这些土著文化和中原文化在闽北的地域空间上共同存在.(2)由于闽北地形复杂,交通不便,例如,建国前,相邻的政和县和松溪县彼此间没有一条公路,仅有一小段水路通航小船和竹筏[《政和县志》268],致使闽北文化在地理空间中体现了相互隔离的状态,移民文化与本土文化在相对分离的地理空间下各自发展,形成了支系复杂的福建北部文化系统.

第9篇:闽南文化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清源山风景区;闽南文化;闽南古镇;开发设想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泉州是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文化遗产、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拥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810处,其中部级32处,此外还有非物质的闽南文化生态资源,其中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27项。虽然拥有诸多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但泉州旅游产业发展却一直停滞不前,因为没有一个很好的载体把这些分散的闽南文化整合在一起,让游客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感受并体验到。因此,本文提出依托泉州旅游龙头5A景区——清源山,打造具有地标性的“闽南古镇”旅游产业园,让闽南文化在这里得到很好的包装和整合,使古镇成为泉州旅游龙头品牌,从而推进城市综合竞争力,以实现泉州旅游的跨越发展。

一、清源山风景区旅游现状

1.资源分析

(1)资源优势

清源山风景区是福建省第6家、泉州唯一一家5A级旅游景区、1988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首批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景区面积62平方公里,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大片区组成,清源山是闽中戴云山余脉,自然景色秀丽,人文景观荟萃,名胜古迹遍布,有 “秀出东南”、“闽海蓬莱第一山”之美誉。山上现存完好的有宋、元时期石雕造像7处9尊,历代摩崖石刻600多方,元、明两代花岗岩仿木结构的石室多处。最负盛名的宋代老君造像,系全国最大的、艺术价值最高的道教石雕;九日山祈风石刻,是研究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和书法艺术的珍贵历史遗存;灵山伊斯兰圣墓,被誉为“世界第三圣地麦加”;碧霄岩三世佛,是位于最东南,保留最完整的藏传佛教雕像。当代著名学者易中天曾在《走进清源山》一文中赞道:“如果哪天有一块石头从清源山滚下来,没准就会发现上面赫然刻着唐宋元明清某个朝代的年号。”可见其文化底蕴十分的丰富。

(2)政策扶持优势

清源山风景名胜区依托泉州历史文化名城,是“海西”、泉州地区最重要的旅游景点,泉州市委、市政府在《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泉委发〔2012〕8)号)中明确指出:为增强泉州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重点打造以清源山为龙头,融海丝文化、闽南文化等为一体的都市文化休闲旅游产业。清源山做为泉州市的旅游品牌龙头,必须进一步发挥作用,积极推进环清源山大文化旅游经济圈的构建,打造与泉州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旅游产业。因此近年来,政府陆续投入2亿多元对清源山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宣传营销等。在政策的优先扶持下,2012年10月,清源山顺利通过了国家旅游质量评定委员会的审核,荣升5A级旅游景区,成为福建省第六家,泉州第一家5A景区。为泉州市旅游产业带来品牌和经济双效益。2013年春节黄金周,清源山游客量达7.59万人次,比增137.3%,门票收入173.53万元,比增104.5%。

2.存在问题

(1)旅游产品单一

清源山虽然拥有众多的文物资源,历史积淀深厚,但仍属于传统文化旅游项目,以文物古迹和静态展示为主,旅游产品单一,缺乏体验性和深度游览性,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需求的多元化,已不能满足现代人对文化旅游的新要求。清源山做为泉州人民的母亲山,闽南文化在这里的遗存只能通过单一的名胜古迹展现出来,游客无法深度旅游。如老君岩造像,最具代表闽南道教文化发展的历史文物,游客在这只能欣赏这尊石雕,不能在宫观里看到泉州道教的宗教仪式,参与道教的祈福和祭祀活动,同时也没有现代化科技影视手段让游客了解到泉州石雕作品的制作工艺。

(2)缺乏配套的旅游服务产业

作为现代旅游观念,不能不注重旅游服务设施方面的跟进,让游客在吃、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都能得到充分享受,才能留住客人,增加旅游消费。由于清源山景区离泉州市区比较近的原因,一直以来,景区管理一直以保护为主,未曾开发配套的旅游服务产业,游客的休闲娱乐、美食购物、体验参与活动一直依赖泉州大市区,不仅如此,清源山虽有62平方公里,但大景区格局未形成,区间旅游交通不便,如九日山、灵山与主景区清源山没有旅游公交线路,游客参观景区非常不便,这样导致了不能留客过夜,景点成了快餐式的消费,无法为景区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3)缺乏科学规划和系统营销

62平方公里的清源山风景区环构成了闽南泉州人的生态走廊,多元宗教文化遗存遍布山中;贤才俊杰、文臣武将在清源山上留下了众多宝墨;海丝祈风展现了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刺桐港”的辉煌……,这一切承载闽南文化的遗迹由于太过分散,清源山在总体规划中未能系统科学建立一个合理的旅游线路,同时缺乏整体系统营销、网络营销、品牌营销和体验营销,宣传工作主要依靠在新闻报道和电视传等传统营销渠道,难以适应个人自驾游、文化深度游和体验式游览的发展趋势。

3.解决办法

清源山景区虽荣升为5A级旅游景区,但崭露头角的优势并不能取代未雨绸缪的心态,面对新的发展瓶颈,具有一定的忧患意识地能推动对景区更深、更远层次的思考。清源山要实现科学、有效、跨越的发展,必须构建与泉州经济社会相匹配的文化旅游产业,让5A景区确实发挥在泉州旅游产业中的品牌、支撑与带动作用。去年泉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要构建环清源山文化旅游圈。作为闽南泉州人民的母亲山,清源山的发展离不开闽南文化的支撑。为此,清源山应考虑把闽南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2012年底,清源山管委会在市领导的指示下,组织专业人员前往云南楚雄彝人古镇考察,发现融入地方特色及各类旅游文化元素的古镇建设项目对泉州极具借鉴意义。市政府专题会议对考察结果的报告予以了肯定,认为建设闽南文化聚集地——“闽南古镇”(暂命名),既有利于弘扬泉州闽南文化,丰富环清源山文化旅游圈内涵,也有利于推动泉州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在泉州打造一座融合闽南传统文化的“闽南古镇”极具可行性,落成之后必将成为我市乃至全省旅游业的“标兵”。

二、泉州闽南传统文化

1.泉州闽南传统文化丰富

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泉州是闽南文化主要发祥地之一,是闽南文化遗产富集区,也是国家确定的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核心区,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全球第一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定址泉州。泉州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810处,其中部级32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41个,其中世界级4个、部级31个。南音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优秀实践名册,“海丝”、“闽南红砖建筑”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南音、南戏、南建筑、南拳、南派工艺,构成了泉州独具特色的“五南”文化。泉州闽南文化包含了民俗、方言、戏曲、建筑、、民间文艺、手艺等。如方面有通淮关帝圣君、清水祖师、保生大帝、广泽尊王、玄天上帝等;戏曲方面有南音、高甲戏、梨园戏; 民间手艺有木偶头、刻纸、木雕、石雕手艺等; 民俗方面有普度、尾牙、抢头香、做功德、巡镜、镇五营、巡安等;闽南民间文艺有舞狮、踩高跷、拍胸舞、火鼎公火鼎婆等。

2.闽南传统文化分散,传承保护有待加强

虽然泉州拥有众多的闽南文化,但一直散落于民间街巷中,没有作为一种整合的旅游资源较集中地展示给游客,更不用说体验了。泉州传统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的经营模式传统、观念相对保守,有的项目自生自灭式的濒危型约占35%,这些非物质文化面临着老艺人相继去世、年轻人转业,得不到及时帮救与扶持,市场萎缩乃至濒临消亡的境地,有些民俗由于新时代逐渐被人们放弃。近年来,泉州市政府有加大对传统文化的普查、传承及保护,截止到2013年元月,共有38人被评为部级“非遗”传承人。闽南文化要得到一个很好的保护和传承,还需一个规模化、有影响力的闽南文化载体,通过其市场运作,整合包装,使之既成为一个旅游项目,产生经济效益,又能起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三、以闽南文化为载体,打造“闽南古镇”,丰富景区内涵

1.何为“古镇”

所谓的闽南古镇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商业旅游项目。在仿古建筑群内注入古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色彩,贯穿当地的民俗表演、民风展示及体验,便称之为“古镇”。闽南古镇将整合闽南风俗、闽南建筑、闽南宗教、闽南戏曲、闽南工艺等,是一处人文旅游景点,一个展示闽南文化的大观园,有利于延伸清源山旅游文化内涵。

中国目前有许多商业旅游项目开发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例如云南楚雄彝人古镇。楚雄是中国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拥有彝族50多个支系,彝族文化风采绚烂,遗憾的是广大彝族民众居住分散,当地又没有高知名度的文化景点,长期以来,楚雄彝州都缺乏一个规模化、有影响力的彝族文化载体。2005年,当地政府在大理国德江城旧址,把民族文化、建筑文化、旅游文化相结合,开发建设集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为一体的地方文化精品项目——彝人古镇。古镇按功能布局有七大分区,建有场馆,集萃了楚雄彝族的人文、文化、民俗、歌舞古乐、动人传说,展现了彝人的历史变迁、世事沧桑。很多游客被这里的古老与深厚的韵味所吸引,大多数人会留下来住上几天,甚至几个月。在彝人古镇天天都上演百人竞歌,千人起舞的场面。每到夜晚,彝人古镇各景点人流涌动,川流不息,欢歌达旦,把自然风光与古彝文化、旅游度假、休闲体验相交融,重点展示黔西北民族文化特色。

这种将旅游文化与商业运做相结合的仿古镇开发模式, 具有明显的后现代旅游特征, 它以模拟的手段, 创造性地为旅游者提供真实性的人文风情体验场所, 成为云南旅游的一种典范。

2.“闽南古镇”规划建设

“闽南古镇”的建设要以规划为前提,体现闽南特色的“生态、人性与文化”, 建筑宗旨于“人与自然和谐,建筑与周围环境和谐”。选址应考虑环清源山旅游圈内,最好的位置在清源山花博花附近,因为这样离清源山最近,可以作为景区配套的旅游服务产业,而且它区域内有清源山、泉州南少林寺、锦绣庄民间艺术园、西湖公园、泉州博物馆、闽台缘博物馆和泉州木偶剧院,自然与人文旅游景点集中。

此外,古镇的建设以闽南红砖民居为主,结合模拟建些历史名人宅第、近现代洋楼、古大厝,古色古香的木楼群等,尽显出砖入石、燕尾脊、雕花等闽南古建筑的古老韵味。环镇可以种植刺桐树,或布局象鲤鱼,以体现泉州历史上的别称“刺桐城”或“鲤城”。

3.“闽南古镇”设想

“闽南古镇”是一处以闽南古大厝为平台、泉州古街巷为支脉,闽南文化为“灵魂”的文化旅游产业项目。

泉州古街巷是闽南泉州的文化底蕴,是泉州城历史的活化石,有的记录着泉州历史上的名人,有的反映着泉州的,有的折射着泉州人崇尚的道德观念,有的反映着泉州的生活、生产风貌。如旧馆驿、承天巷、奉圣巷、三朝巷、甲第巷、花巷、裴巷等等,每一个巷名都留下了历史的印痕。因此,在闽南古镇的开发中,这些承载历史的巷名可以通过布局后的古民居巷子展现出来,使许多游客游览古镇后,就知道泉州的许多地方典故和历史文化。

闽南文化元素众多,可惜分布在各处,而且很多文化细腻、高雅、多样,需要旅游者花时间耐心品味。在古镇里,游客可在广场欣赏到泉州提线木偶、高甲戏、布袋戏、拍胸舞、火鼎公婆、南少林武术、永春白鹤拳等泉州独有的戏曲文艺;也可在古厝内通过电子声控等现代高科技技术手段,采用情境体验、动漫形象、影视场景、游戏玩法等感受普度、尾牙、抢头香、做功德等宗教民俗文化;也可亲自参与诸如闽南“妆糕人”、“金苍绣”、陶瓷制作、包棕子、制茶、影雕、刻纸、花灯制作……传统手工艺体验活动;也可以在小巷中吃到老字号的闽南小吃,如面线糊、海蜊煎、牛肉羹、土笋冻、肉粽、润饼菜、汤圆等等。

4.运作模式

闽南古镇如何把其地域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旅游的6个元素 “吃、住、行、游、购、娱”融合到一起,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需要一个好的市场运作。

(1)引入多项产业,形成产业的互动。旅行社是景区与游客的枢纽,一个好的景区如没有旅行商的推介营销,酒香也怕巷子深。所以,古镇的开发应邀请旅行商的加入,成为利益共同体。如:彝人古镇与云南最具实力的康辉旅游集团联手打造景区,景区建成后,他们将以转让部份股份的形式,与康辉强强合作,康辉保证每天100辆旅游大巴进入古镇,提升古镇品牌知名度。(2)配套旅游产业的进入。泉州旅游没有一个可以“留客过夜”的景点,常被称做厦门的“后花园”。这是因为泉州景点特别是清源山景区除名胜古迹外,缺乏特色,如住宿环境、饮食环境、服务环境、娱乐环境及其他文艺演出等。另一方面,缺乏一些配套旅游的观赏产业及产品,这大大影响了旅游综合收入水平。因此重视软环境的打造,下足功夫留住游客;升级旅游配套特色产业,促进消费,是未来闽南古镇应努力解决的问题。(3)打造旅游业的六大要素。闽南古镇需成立专门的招商部,招商特色化,在古镇上形成了陶瓷、酒吧、特色餐饮、茶叶、旅游商品、酒店等特色一条街,让众多商家入驻与古镇共发展,为古镇旅游提供了完善而特色鲜明的旅游软硬件配套。(4)大型文化活动带来高人气。文化活动是一种观赏性强,能活跃气氛,提高游兴的一种典型动态文化。如果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属于“形”的话,那节庆文化支就属于“神”,只有“形神结合”的精品旅游才能更好地吸引旅游者。年轻的彝人古镇就是一个可借鉴的样本。它通过成功举办了火把节、彝族年、春节、圣诞节、楚雄州民歌大赛等商贸文化活动,仅2006年火把节一天,彝人古镇就迎来游客近十万余人。2013年泉州成功举办的世界闽南文化节,让众多海内外嘉宾流连忘往、赞不绝口,一致认为泉州文化最闽南。所以,“闽南古镇”可以大力打造闽南文化节,使之成为传统旅游品牌节日,营造一个令游客可以停下脚步驻足甚至流连数日的氛围。(5)加强策划,引入现代营销观念。闽南古镇的建设开发及营销应以政府为主导,制定中、长期营销规划,加大整合营销和网络营销,提高品牌的知名度,注重对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服务培训,树良好形象,建立口碑效应和旅游产品售后服务体系。

四、结语

泉州要改变现在闽南文化旅游元素太分散、不聚集的现状,选择一个最有闽南特色的地方作为旅游文化聚集地,是最直接、最有效、最可行的方式。建议政府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尽快让闽南古镇这样的规模化产业在泉州落地,加快项目引进的步伐,让清源山名副其实地成为泉州旅游产业中的“标兵”,成为弘扬打造闽南文化的里程碑,实现泉州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强市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杨行健.试论闽南传统文化与两岸文化交流[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5).

[2]许添源.清源山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4.

[3]清源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Z].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2006.

[4]清源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规划[Z].华侨大学旅游科学研究所,2011.

[5]聚零为整,拧丝为绳——清源山管委会主任黄环生一行云南考察报告[R].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