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古尔邦节快乐范文

古尔邦节快乐精选(九篇)

第1篇:古尔邦节快乐范文

到巴扎去

古尔邦节的前两天,是大大小小的巴扎一年中最兴盛的时候。喀什的东门巴扎每天的客流量能达到十余万人。头巾、花帽、器皿和羯羊,都是人们采购的对象。尤其是维吾尔族的姑娘们,几乎个个都是“香妃”,身上不知涂撒了什么香料,走过你的面前总能带来一阵幽香,久久不散。她们嬉笑着,拿着卖帽人的镜子,试戴新款的紫羔皮帽或者银狐皮帽,或者选一条艳丽的纱巾,系在发间。

主妇们最关心的是家里节日要用的盘盘盏盏。去年买的瓷器已经过时了,你瞧,今年新上市的玻璃器皿多么晶莹剔透,像水晶一样高贵迷人,家里准备了几十样干鲜果品、糕点小吃,要是拿玻璃盏盛上,该多诱人!

和以往的古尔邦节不一样的是,从不进维吾尔民居的西式糕点也成了主妇们的首选。过去每逢古尔邦节,主妇们都得忙上好几天,和面炸馓子、烤油馕,里面要兑上牛奶、鸡蛋和蜂蜜。馓子上要撒上方块糖碾成的糖粉,这才能算上是招待客人的好食品。现在可不一样了,巴扎上有烤好的油馕,还有花色各异、招人喜爱的西饼、糖糕,一样称一点拿回家去,可以摆上十几个碟子,又体面又好吃,也省了主妇的许多麻烦。

孩子们则趁着节日的喜气,缠着阿娜(妈妈)给他们买一碗可口的酸辣凉粉或冒着热气的羊杂碎。维吾尔人总是爱美,卖的小吃也很有艺术色彩,鲜红的辣椒和翠绿的香菜,把整个古尔邦节映得热闹亮丽。

男人们忙着去巴扎,他们担负着节日里最重要的任务,那就是选回一只肥美的羯羊准备节日宰杀。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传说伊不拉音有一天梦见真主要他杀了自己12岁的小儿子以示忠诚。第二天,伊不拉音果然把儿子捆了磨刀要杀,就在刀落的那一刻,真主被他的真诚感动,降下一只黑色公羊代替了他的儿子。因此,以后每逢这一天,穆斯林们都要杀羊以表达对真主的虔诚。即使是最穷的穆斯林也要想方设法杀一只小羊,或者两家合杀一只羊。

选好了羯羊,男人们带着妻儿,心满意足地往家赶。今夜,他们要沐浴净身,穿上新衣,等待那神圣一刻的到来。

艾提尕的欢乐

天还没有亮,月亮刚斜到天边,艾提尕清真寺的顶楼就传来了阿訇悠长的呼唤,穆斯林们疾步走出了家门。一时间,喀什的大街小巷涌满了人流。他们像潮水一样涌向艾提尕清真寺,涌向这个在全世界伊斯兰国家有着深远影响的古老的宗教圣地。

艾提尕清真寺有“小麦加”之称。据说,凡是没有办法到麦加朝圣的,只要到了艾提尕,就如同到了麦加,可以了却一生的心愿。所以,每逢古尔邦节,来自各地的穆斯林可达10万人,不但寺里跪满了人,就连寺外的广场甚至是大路上都跪满了信徒。他们中有几岁的孩子,也有上百岁的老人。

艾提尕清真寺主持的脚下,还铺了一条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毯,这块地毯全部由真丝织成,是前伊朗总统、精神领袖哈姆内伊为他向往的艾提尕清真寺定制的,1989年他在北京访问时专程乘专机赶到喀什,亲手送上地毯并在此做礼拜。所以,艾提尕是骄傲的,主持在地毯上诵颂着经文,声音穿透了古尔邦节微明的天空。

祈祷完毕后,清真寺门楼的平台上骤然响起了鼓声和唢呐声,格拉纳鼓是清脆而响亮的,和着唢呐的长腔,把古尔邦节的舞曲演奏得明快而矫健。人群激动起来,即使是百岁老人,也动作苍劲地跳起了萨玛舞。这种舞蹈是畅快淋漓的,那是男性的、雄壮的舞蹈,往往能够持续两三天。这种数万人齐舞的壮观景象,总能让来喀什旅游的人叹为观止,并深切感受到那种源于心底的快乐。

小巷深深

作完礼拜,小巷的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杀羊了,男人们拿着锋利的“皮恰克”(匕首)准确而熟练地刺进羊喉,然后剥皮去内脏,一整套程序只需20多分钟。大块大块切好的羊肉就能放进锅里煮了。

客厅里的地毯上早已摆好了各色各样的食品,主人们和亲友一边喝着药茶,一边吃着馓子和蜜枣,耐心地等着羊肉煮好。维吾尔人的屋子里温暖如春,铁炉子的热气裹着煮羊肉的香味飘散在屋子的每一个角落。

在等待的闲暇里,主人拿出热瓦莆、手鼓和卡龙琴,即兴演奏一段木卡姆,唱几曲维吾尔族民歌。维吾尔人不仅生来就是舞蹈家,而且个个都是歌唱家,那浑厚的歌声带着浓郁的风情缭绕在小巷的上空,引得鸽子都敛起翅膀,在对面的屋顶踱步。

第2篇:古尔邦节快乐范文

:尊敬的老师,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

:晚上好!

:我是2008级汉语言文学的***。

:我是2008级商务英语系的****,我们两人在乐队演奏钢琴。

:今晚的音乐会,将由我们两人为大家主持并介绍。

:首先,我们代表学校学生艺术团的全体成员,欢迎大家出席**大学2008新年音乐会。

:曾听不少朋友说过,流行音乐因为通俗,所以易懂。而古典音乐太高雅,似乎可望而不可及。其实不然,要知道,不少古典音乐在它产生的年代就是被作为通俗音乐而流传的。

:是啊。由此,我们不难想象,如果我们具备一定的音乐知识并对作品的背景稍作了解,这一所谓的高雅艺术将不再艰涩难懂。

:今晚的音乐会,我们两人就将带领大家走入古典音乐的圣殿,一起倾听动人的旋律,一起体味琴弦上之奥妙,一起把玩神奇的音符,一起感悟曲中之人生。

:同时,我们将对表演曲目作简要的介绍,帮助大家了解更多音乐知识。相信今晚的音乐会定会成为大家喜爱古典音乐的新起点。

1.帕切波尔 重奏曲《卡农》6’10

但凡莅临过我们音乐会的同学都知道,约翰.帕切波尔D大调《卡农》,是我们新年音乐会的一个保留曲目,这位巴洛克时期作曲家的这首作品,是用三只小提琴演奏相同的乐谱,但每只小提琴间隔依次进入,本来前后交错,却是完美的和谐,这就是古典音乐严谨的和声对位与数学的精密结合。它的演奏者是:第一小提琴:李茵第二小提琴:沈一帆 第三小提琴:周骄丽 钢琴伴奏:陈斯韵。

2.施特劳斯 钢琴改编曲《蓝色多瑙河》6’

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一生写了四百多首圆舞曲,享有“圆舞曲之王”的美誉,写于1867年的《蓝色多瑙河》是四百多首圆舞曲中最著名的之一。这首管弦乐曲,当初是一首男声合唱曲,今天,我们演奏的是这首乐曲的改编曲。

多瑙河是流经中欧的一条主要河流。这条河流对施特劳斯来讲,如同母亲一样的亲切和熟悉。据说是施特劳斯在读了诗人格涅尔创作的《美丽的蓝色多瑙河》诗篇后,乐思如同奔腾的多瑙河河水激荡在他心中,一幅多瑙河秀丽景色的生动画面浮现在他的眼前,可是那天他忘了带谱纸,于是在自己的衬衫袖子上匆匆记下了这些乐思。这天他直到清晨才回家,脱掉衬衫入睡后,他的夫人杰蒂·德雷弗丝发现仆人正准备洗的这件衬衣上有乐谱,立即从水中将衬衣捞出,保住了乐谱。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细心的从这首改编曲中,去寻找《蓝色多瑙河》熟悉的旋律。钢琴独奏:李萌。

3.中国作品 小提琴独奏曲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4’40

作曲家雷振邦先生的电影音乐常以民间音乐素材构成音乐主题,也有根据民歌改编发展的,所以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区特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本来是一首古老的塔吉克民歌,后来由雷振邦先生改编成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插曲。插曲表现的是电影故事中,一名驻守新疆唐古拉山的解放军边防战士,同当地一名美丽的姑娘的一段爱情故事。这首歌曲大家一定耳熟能详,但可能对小提琴与钢琴的版本就生疏一些。下面是我为周骄俪同学伴奏的小提琴独奏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请欣赏。

4.肖邦 《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三乐章》6’50

对于波兰作曲家肖邦,大家更熟悉的是他的钢琴独奏作品。的确,他为管弦乐队写的作品并不多,肖邦的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创作于1830年3月,同年10月在作者离开祖国之前的告别音乐会上首演。其第三乐章是由两个主题组成的回旋曲,描绘民间欢乐的舞蹈场面,第一主题采用波兰的克拉科维亚舞曲的节奏,重音突出,旋律豪放,充满着勃勃生气和澎湃激情;第二主题同样雄浑有力,节奏明快,但它温暖,抒情,乐队对活跃的伴奏还强调出它的俏皮的一面。这两个主题欢乐的素质,结合着钢琴的华丽技巧,使这最后乐章具有节日欢腾的色调。

今天的舞台上放着两台钢琴,这是专为演奏协奏曲准备的,一台钢琴演奏独奏钢琴部分,一台钢琴演奏协奏乐队部分,这种配置是我校室内音乐会的特点与骄傲。下面请欣赏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三乐章》。演奏:独奏钢琴,李萌;协奏钢琴,何代为。

5.格林卡 钢琴独奏曲《夜莺》6’42

俄罗斯作曲家格林卡曾师从巴吉里学作曲,后又从唐尼采蒂和贝里尼学写歌剧,创作了《伊凡·苏萨宁》和《鲁斯兰与留德米拉》等歌剧,他的作品数量众多,脍炙人口,因此被誉为俄罗斯音乐之父。《夜莺》是格林卡创作的一首变奏曲。主题旋律根据俄罗斯民间音调写成,朴素生动。四个变奏中,主题旋律以不同面目在不同声部出现,伴奏织体逐渐加密,整个乐曲情绪明朗欢快,是典型的俄罗斯抒情浪漫曲。就让我们跟随黄瞾同学一起,走进那幽深的森林,聆听夜莺的歌声。请欣赏钢琴独奏曲《夜莺》。

6.莫扎特 《第五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10’

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自幼就表现出超常的音乐天赋,3岁学琴,5岁作曲。莫扎特创作了5首小提琴协奏曲,这些协奏曲都是维瓦尔弟的三乐章结构,同时表现了鲜明的个性。从风格上说,包含了来自意大利、法国和吉卜赛小提琴音乐的各种因素,并吸收为莫扎特自己的音乐语言。大家听到的这首《第五小提琴协奏曲》作于1775年12月20日,当时莫扎特年仅19岁。这首乐曲作为在法国创作的一系列小提琴协奏曲的结尾,已渐渐嗅到了浓厚的德国色彩。其线条之流畅,贯通全曲。单纯而朝气蓬勃的作风,标志着莫扎特的创作进入成熟期。就让我们一起欣赏这首既温文而雅又富有活力的《第五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独奏,沈一帆;钢琴协奏,孙尉翔。

7.肖邦 《练习曲第三首“离别” 》5’

钢琴诗人肖邦,对节奏有突出感受力,他的钢琴作品充满从浪漫色彩和节奏变化中产生的诗意。他的作品有激情与忧郁两种气质的对比,与乔治·桑的情感生活又使他的作品多了些沉郁。E大调练习曲《离别》(作品10之3)是一首用于练习的乐曲。据说有一次,肖邦听一个学生弹完这首曲子,无限感慨地叹惜到:“啊! 我的祖国!”,可见乐曲旋律中的确融入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此曲流传很广,曾改编为管弦乐曲和现代轻音乐。乐曲为“ABA”三段体式:第一段的旋律极为优美,恰似波兰民间乐器风笛所演奏的田园牧歌,中段旋律更为活泼,情绪也更为高昂,由B大调经过各种转调,最后回到E大调,反复第一段。下面,就让我们随刘傲然同学一起沉醉肖邦的《离别》

吧!

8.韦伯 《第一单簧管协奏曲第一乐章》8’11

茨基进行曲》和《安娜波尔卡》等,其中《拉德斯基进行曲》是最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作品,也是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压轴曲。今天,就由我们乐队的同学为大家献上这首《拉德斯基进行曲》。

结束词:

:一次梦幻般的音乐之旅就要结束了,不知大家是否满足,是否有所收获呢?

:不知今晚之后,会不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喜爱古典音乐的行列,传承高雅艺术呢?

:希望我们的努力能为丰富和提高校园文化的品质有所贡献,

:希望大家继续支持我们!

:今晚的音乐到此结束,预祝大家新年快乐!

第3篇:古尔邦节快乐范文

 

关键词:音乐艺术 格里格 肖邦 舒伯特 舒曼 门德尔松 创作风格 

 

爱德华•格里格(Edward H.Grieg)生于挪威西部的一个民族浪漫主义思潮最活跃的海港商业城市卑尔根(Bergen),他对民间音乐素材有着极大兴趣,毕生致力于民族民间音乐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为挪威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格里格自1865年起的37年间陆续写了10集共66首极具挪威特色的钢琴抒情小品,奠定了其钢琴抒情小品的创作风格,被归入具有很强的民族主义特色的作曲家行列。 

 

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创作风格独特性在与肖邦、舒伯特、舒曼、门德尔松等19世纪几位作曲家创作风格的比较中可见一斑。 

一、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创作深受肖邦的影响,但更具有客观性和现实性 

格里格的多首作品深受肖邦的影响,例如作品12之5是一首民谣,普遍认为这首乐曲受到肖邦“玛祖卡”的影响,采用速度加快,并运用了3/4的拍子。还有作品38之7受到肖邦圆舞曲影响,是一首流畅自然的圆舞曲,乐曲的中间部为急板。作品47之2《纪念册的一页》具有肖邦的足迹,温雅活泼的快板,乐曲的进行起伏有致,非常华丽。作品54之4的夜曲也运用了三部曲式,开始先呈示用半音阶组成的下行主题旋律,悠长平稳的音调,形成了一种幽深的意境,使人联想到忧郁神秘的夜晚。乐曲的中间部旋律充满幻想,如同绵绵遐想在悠缓地流淌。最后重复开始部分的主题旋律,在幽暗的气氛中结束。作品38之6也受肖邦夜曲的影响,而带有伤感的氛围,旋律由左右手轮流呈现。格里格在作品形式和结构上非常接近于肖邦,但与之不同的是由于肖邦身处异乡,只能通过自己的创作来表达对祖国沦亡的沉痛心情,对民族前途的担忧和思乡的情怀。因此,肖邦的音乐是主观的,深刻的,沉思的。他永远在寻求用无瑕疵的技巧来表现变化万千的情绪。格里格能够亲身感受到祖国的空气和土壤,人民的喜怒哀乐,在他的作品中散发着挪威的泥土芳香和浓厚的生活气息,创作更具有客观性和现实性。从旋律特点来看,肖邦的旋律完全靠它自身的和声变化,转调,移调,节奏变换,加上美妙的装饰音来运动发展的。格里格的旋律经常分割为只有两小节长的短句,这一做法取自民间歌曲,他的旋律片段以变奏和序列方式重新陈述。 

第4篇:古尔邦节快乐范文

论文摘 要:挪威作曲家格里格被称为具有民族主义特征的杰出的微型作品大师,一直以创作风格的独特性为人们关注。他的66首极具挪威特色的钢琴抒情小品,多年来已成为音乐院校钢琴教学的必备教材,演奏家的常备曲目和作曲家研习的经典曲目。本文通过与肖邦、舒伯特、舒曼、门德尔松等19世纪几位作曲家创作风格的比较,进一步挖掘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的创作风格。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虽然深受肖邦的影响,但汇聚了古典、浪漫、印象派音乐的风格特点;将感受与想象、主观与客观融为一体;纯真朴实,清新隽永,毫不矫揉造作;更具有客观性和现实性。

爱德华格里格(Edward H.Grieg)生于挪威西部的一个民族浪漫主义思潮最活跃的海港商业城市卑尔根(Bergen),他对民间音乐素材有着极大兴趣,毕生致力于民族民间音乐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为挪威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格里格自1865年起的37年间陆续写了10集共66首极具挪威特色的钢琴抒情小品,奠定了其钢琴抒情小品的创作风格,被归入具有很强的民族主义特色的作曲家行列。

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创作风格独特性在与肖邦、舒伯特、舒曼、门德尔松等19世纪几位作曲家创作风格的比较中可见一斑。

一、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创作深受肖邦的影响,但更具有客观性和现实性

格里格的多首作品深受肖邦的影响,例如作品12之5是一首民谣,普遍认为这首乐曲受到肖邦“玛祖卡”的影响,采用速度加快,并运用了3/4的拍子。还有作品38之7受到肖邦圆舞曲影响,是一首流畅自然的圆舞曲,乐曲的中间部为急板。作品47之2《纪念册的一页》具有肖邦的足迹,温雅活泼的快板,乐曲的进行起伏有致,非常华丽。作品54之4的夜曲也运用了三部曲式,开始先呈示用半音阶组成的下行主题旋律,悠长平稳的音调,形成了一种幽深的意境,使人联想到忧郁神秘的夜晚。乐曲的中间部旋律充满幻想,如同绵绵遐想在悠缓地流淌。最后重复开始部分的主题旋律,在幽暗的气氛中结束。作品38之6也受肖邦夜曲的影响,而带有伤感的氛围,旋律由左右手轮流呈现。格里格在作品形式和结构上非常接近于肖邦,但与之不同的是由于肖邦身处异乡,只能通过自己的创作来表达对祖国沦亡的沉痛心情,对民族前途的担忧和思乡的情怀。因此,肖邦的音乐是主观的,深刻的,沉思的。他永远在寻求用无瑕疵的技巧来表现变化万千的情绪。格里格能够亲身感受到祖国的空气和土壤,人民的喜怒哀乐,在他的作品中散发着挪威的泥土芳香和浓厚的生活气息,创作更具有客观性和现实性。从旋律特点来看,肖邦的旋律完全靠它自身的和声变化,转调,移调,节奏变换,加上美妙的装饰音来运动发展的。格里格的旋律经常分割为只有两小节长的短句,这一做法取自民间歌曲,他的旋律片段以变奏和序列方式重新陈述。

二、与舒伯特不同的是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汇聚了古典、浪漫、印象派音乐的风格特点

舒伯特在《音乐瞬间》和《即兴曲》中,使钢琴唱出了新的抒情风格,它的随想性、自发性和意想不到的魅力都成了浪漫主义艺术的要素。可与之相比的是一些舞曲中通俗曲调的清新,如圆舞曲、伦德勒舞曲(一种奥地利的农民舞曲)和埃科赛斯舞曲①。应该说格里格众多的民间舞曲和极具歌唱性的抒情小品不正是与舒伯特的作品一脉相承吗?格里格的《抒情小品集》正是日记式的,随想性的。它记载了格里格37年来的所见、所闻、所感,是一本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素描集和诗集。例如作品12之5和作品38之2的《民歌》,作品38之3和作品47之3的《旋律》,作品47之5的《忧郁》等小品都非常具有浪漫色彩。还有作品57之1的《过去》充满着舒伯特作品中即兴曲的风格,有作者对过去岁月的甘美及感伤意味的回忆。除此之外,格里格不仅熟练运用挪威民间调式之外,而且大胆运用不协和和弦来增强作品的色彩性。例如作品43之6的《致春天》就运用了新颖的和声色彩来描绘春天冰雪消融后万物复苏的清新景象。还有作品68之4的《高山暮色》、作品71之2的《夏日黄昏》、作品62之4的《小溪》都是通过变换和声色彩给人以奇妙无穷的美好感受。格里格众多的抒情小品,不仅仅具有浪漫主义作曲家特有的细腻、生动、温柔、抒情的特性,同时具有了印象主义的风格。如利用空五度奇妙音响效果写成的作品54之6的《钟声》和作品57之3的《幻影》中玄虚而略带幻想性的旋律就像梦境一般,不时在装饰性乐句的伴奏下呈现。总的说来,格里格的抒情小品是浓缩的精华,也是钢琴小品的典范之作,汇聚了古典、浪漫、印象派音乐的风格特点,并独具特性,堪称精品。

三、与舒曼相比,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更加纯真朴实,清新隽永,毫不矫揉造作

与舒曼相比,格里格的钢琴抒情小品更加纯真朴实,清新隽永,毫无矫揉造作之感,在创作上不拘泥于某种形式。例如模仿山区民族音乐的作品12之6表现出一种不可抑制的快乐和不可驯服的粗犷。作品38之2的民间舞蹈非常具有乡土风格,带有表情的舞蹈性节奏特点极具北欧音乐特点。作品38至4、47之4、71之5都是《哈林舞》,②“哈林格”是沿用哈林格达尔峡谷的地名而来,指该地区跳的舞曲而言。此曲是一首具有装饰音特点,舞蹈感很强的轻快乐曲。作品65之6的《特罗豪根的婚礼日》就是以朴素的音乐语言、简洁的手法、富于动感的民间舞蹈性节奏,勾画出了朴实敦厚的精神面貌,将当地热闹的婚礼场面再现出来。而舒曼的作品或极为主观伤感,或非常亲切温暖,他异常敏感地表现自己的内心憧憬和幻想,极富激情。格里格作品12之1就照射出舒曼的影响,《小咏叹调》亲切自然,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另外舒曼注意从别人的音乐作品或文学作品中吸取灵感与素材的同时,也十分注重作品的内心刻画。舒曼的音乐往往富有幻想的特征,表现为音乐思维的复杂,谜一样的感觉和模糊的不甚鲜明的描绘性标题。而格里格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更多的是从山川小溪和大自然中汲取灵感,同时也有来自史诗传说、宗教仪式及文学作品的灵感,例如取材于北欧民间史诗《埃达》的《小精灵的舞蹈》(作品12之4)、《侏儒进行曲》(作品54之3)、《小精灵》(作品71之3)等都是格里格小品集里有趣而精巧的小曲。

四、与门德尔松相比,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将感受与想象、主观与客观融为一体

门德尔松的《无词歌》伴奏音型有三种,一种是使用舒伯特的方式,即合唱和和声型的伴奏。另外两种,一是他更多使用的是切分音型的分解和弦或大琶音构成伴奏部分,旋律部分则加上浓重的和声色彩。而格里格抒情小品中半音型在音乐中具有重要作用,虽有时是装饰性的,但往往是基本结构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例如叙事曲作品21,其中的半音进行是这个民间曲调极有效果的处理。格里格对于突然的节奏变化、古老调式的运用以及对于装饰音的精巧和熟练的创作概念,使他更具有民族主义作曲家的风格。另外,与门德尔松小品的区别在于,格里格不局限于主观想象及内心情感的表达,而是将感受与想象、主观与客观融为一体。例如作品43之3的《小鸟》、作品43之1的《蝴蝶》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丰富的和声语言,活灵活现的附点节奏加跳跃进行的织体结构,让你仿佛听到小鸟叽叽喳喳的吵闹声,看见翩翩起舞的蝴蝶在草丛中飞舞的样子。

综上,格里格这位19世纪具有个性的作曲家,始终充满了对挪威民族的热爱,孕育出如此丰富的音乐作品。与肖邦、舒伯特、舒曼、门德尔松等19世纪几位作曲家创作风格的比较,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虽然深受肖邦的影响,汇聚了古典、浪漫、印象派音乐的风格特点,将感受与想象、主观与客观融为一体,纯真朴实,清新隽永,毫不矫揉造作,更具有客观性和现实性,形成了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独特的创作风格。让我们永远追寻格里格的音乐足迹,感受他的作品内涵,领会他的作品风格,深入作曲家的内心世界,用心去感受作曲家的情感,踏着新时代的节拍奏响格里格的心声。 (责任编辑:帅慧芳)

① [美]约瑟夫马克利斯著《西方音乐欣赏》,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版,第19页。

② 高晓光、吴国翥《钢琴艺术百科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1年版,第184页。

③ 张式谷、潘一飞《西方钢琴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版。

④ 沈旋、谷文娴、陶辛《西方音乐史简编》,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

第5篇:古尔邦节快乐范文

关键词:肖邦;练习曲;和声;调式;艺术形象

一、平生与创作

肖邦(frederic chopin 1810―1849),是19世纪波兰音乐界的杰出代表,浪漫派爱国钢琴家、作曲家、教育家,他被誉为钢琴诗人,肖邦为西方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钢琴作品在数量和体裁上都很可观,钢琴练习曲是他的代表作中比较突出的一种作品,肖邦的创作与他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他创立了钢琴演奏的新学派。肖邦的乐曲具有独创性,表现钢琴音色,但不反对古典形式,是一条新的途径和起点。

二、钢琴练习曲浅析

(一)练习曲的发展简史

练习曲对于钢琴音乐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早在巴洛克时期,巴赫就为家人练习键盘而专门写了一些有针对性很强的曲子,如前奏曲与赋格。古典时期钢琴创作与演奏日趋完善,演奏技巧也随之要求越来越高。此时车尔尼的作品应运而生,这些练习曲一直使用至今,对培养钢琴演奏者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浪漫主义时期,革新是一种时尚。肖邦和李斯特创作了一系列练习曲,这些练习曲被划为“音乐会练习曲”,成为练习曲中的登峰造极之作。

肖邦的27首钢琴练习曲绝大部分写于1830年,这是他创作技术达到一定成熟阶段的作品,这些练习曲是他所创作的众多极品之一,其中最知名的包括作品10、作品25和1841年独立出版的《三首新练习曲》。

在作品10中E大调、e小调、c小调,作品25中的bA大调、d小调、a小调、e小调是最突出的作品。作品10和作品25,这两首作品都与李斯特有密切关系。作品10之所以献给他,除了是对他们彼此之间友情的表现之处,也是肖邦对这位与自己并驾齐驱的钢琴名家的尊敬,作品25则是呈献给李斯特当时的情人达古伯爵夫人。

(二)对练习曲的分析

“练习曲”这一概念在辞海中的解释为“为解决演奏课题的乐曲”,通常以一、两种具有特性的音型贯穿全曲,为磨练演奏技巧而写的乐曲。肖邦这些练习曲除了包含丰富的演奏技巧之外,还加入了表现旋律、节奏、和声与情感的高度创作性的技术,把艺术与技术完美融合在一起,从而避免了像其他练习曲一样只注重单纯化的机械性技术,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肖邦风格”。

1.旋律

从本质上看,肖邦的作品和复调音乐千差万别,它是一种“带伴奏的旋律”。旋律是音乐作品最重要的部分,肖邦在旋律的创作与把握上可谓是别具一格,所以肖邦同舒曼、门德尔松被称为真正的抒情大师。织体是肖邦钢琴创作风格的一个重要因素,他的音乐织体基本上是变化的旋律加伴奏,他的旋律注重钢琴化,同民间音乐有密切关系。这些旋律都源于肖邦本人对祖国――波兰民间歌舞的回忆。肖邦的练习曲很有自己的风格,其中旋律中的装饰者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属于一种完全新颖的类型,与古典装饰者不同,肖邦旋律中的装饰音快速、激动,往往冲到钢琴的尽头又重返到它的起点。而这一连串的旋律又是以极为丰富的经过音群的形式出现的。在这方面,他在钢琴音乐中引入大量手法,如不同音程经过音群、八度经过音群。在肖邦《练习曲集》中可以看到,作品25之3、之4、之5,作品10之10、之25都是这类作品,肖邦创作这种装饰音旋律的目的是在于培养弹奏者的把位感。肖邦对于旋律的创作只是用一些引人入胜的装饰音来表现主题,第一个乐思陈述后就会立刻过渡到第二个乐思,然后又回到第一个。他创作的每个乐思、每个旋律的动机都已具有一个如此宽广的引申和发展的空间,使他本人可以用这些简单的陈述来充实每个乐思的空间,所以作为弹奏者我们不难发现肖邦从不简单地把这些素材并列的联系起来,而是每个乐思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每个乐思都可以看作是一首小型乐曲,使弹奏者和欣赏者很快能够记住每句的旋律。肖邦的这种创作打破了前人始终未能逾越的界限,使装饰手法具有了人声达不到的即兴性和变化性。

2.和声、调式

肖邦创作作品时运用的和声已不再是那种纯属调性的和声了,他喜爱引用密集的和弦来表现,但这种和声的音程比较宽广,包括八度、十度,这种和弦的使用是他对作品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除了这种密集和弦,琶音技术是肖邦最常用的,他的琶音中使用了各种不同的音型,音型中又有调式、调性上的变化,这种手法比传统的“分解和弦”和古典时期单纯使用的那些伴奏效果极为单调的几种刻极音程要丰富得多。

肖邦对和声进行了大胆新颖的创新,如《a小调练习曲(作品10),肖邦曾多次把a小调的主和弦加到A大调主和弦上,这一结合是建立在高声部急速的演奏基础上。但是,这种强烈的和声在该音乐的上下文中,并不使人听起来感到生硬。因为,肖邦的音乐进行过程中从来不失古典主义独有的清晰地逻辑性。

肖邦的调式运用也别具一格,他对利第亚、弗里几亚等中古调式情有独钟,并常用自然音级与变化音级之间的多次变化,如升第四级或还原或降二级等。肖邦最喜欢的转调起点是在未解决的属七和弦第三转位,特强音上开始。后面紧接着一串串快速的音阶式经过句,如《#g小调练习曲》作品op.65 no.6,此作品是一系列变化音的经过句,根本没有任何真正的调式基础。肖邦还喜爱使用各种甚至尖锐放入变音、突然转调等手法。

3.艺术形象

肖邦的钢琴练习曲几乎全部都是具有突出的技术性,二十七首练习曲只有七、八首是中速或慢速的,其余的都是快速的,并且这些基本上都有明确的教学目的。这符合传统意义上的练习曲,但肖邦创作的这些练习曲每一首又都有鲜明的艺术形象。作品op.10 no.1,C大调,技巧性琶音练习曲。有圣咏合唱形态,所以被称为《逃亡圣咏曲》。作品op.10 no.3,E大调,后人命名为《离别》。乐曲开头的旋律极为优美,钢琴家古德曼说过,它演奏此曲时,肖邦曾抓起他的手喊道:“啊,这是我的祖国。”作品op.25 no.1,bA大调,后人命名为《牧羊人的笛子》。肖邦自己对此曲的解释为:牧童因暴风雨来临,避难于安全的洞穴。远处风雨大作,牧童却若无其事的取出笛子,吹出优雅的旋律。”作品op.25 no.11, A大调,后人命名为《冬风》。作品op.25 no.12,c小调。双手琶音练习曲,有《大海练习曲》之称。作品op.10 no.5,bG大调,常常被称作《黑键练习曲》。这首练习曲,艺术形象鲜明,充满了幽默、天真、活跃的感情,使听者为之神往。

参考文献:

[1]林育.怎样弹好肖邦练习曲.[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1994.9

第6篇:古尔邦节快乐范文

[关键词]肖邦 钢琴音乐 体裁 风格

肖邦的创作主要是器乐,且几乎全部集中在钢琴音乐这一领域,所涉及的体裁包括小型的前奏曲、练习曲,夜曲、圆舞曲和幻想曲;大型的谐谑曲和叙事曲;传统的奏鸣曲、协奏曲和具有波兰民族风格特性的玛祖卡舞曲、波罗奈兹舞曲等。在这些不同的体裁中,音乐表现的内容和形式各异,表现手段各具特色,形成了肖邦独有的风格。

一、肖邦钢琴音乐的体裁

肖邦创作了58首玛祖卡(mazurka)舞曲,这是起源于波兰马索维亚省的一种三拍子民间舞曲。乐曲的特征是强拍落在第二拍或第三拍上,活泼矫健、感情奔放、欢快热情、节奏强烈而多变。肖邦的玛祖卡是以三种波兰民间舞曲(玛祖尔舞曲、摩亚维亚克舞曲、奥别列克舞曲)为基础而创作的,其中以玛祖尔的形式最多。“肖邦的玛祖卡自然而微妙地再现了波兰民间舞曲的节奏、旋律甚至结构。”特别是波兰民间音乐特有的“利第亚”增四度的应用,但这种再现是带有发展和创造性的。肖邦的玛祖卡旋律清晰,常常为混合大小调,大多是抒情性的。肖邦通过自己的创作,使玛祖卡舞曲成为独立的音乐会演奏的作品。玛祖卡是肖邦创作中最富于民族性格的体裁,其民族色彩鲜明,乡土气息浓厚,是作者受民族音乐的熏陶而写成的浪漫主义音乐的最佳范例。

“波罗涅兹”舞曲(polonaise)是16世纪起源于波兰的一种民间舞曲体裁,音乐典雅、庄重,三拍子舞蹈节奏。舞曲常用于军队的仪式行列,后来流行于宫廷,进而在欧洲广泛流传。肖邦创作的20首波罗涅兹舞曲,增添了悲壮、宏伟和爱国主义的气质,赋予了波罗涅兹舞曲更高的思想性和艺术价值。肖邦创造性地运用民间音乐的素材,其音乐结构对称严谨,织体丰富多彩,节奏强劲有力,有较强的技巧性,采用装饰音和密集的和弦织体,具有丰满的乐队般的音响效果,常表现出悲哀、忧郁、慷慨、激昂、雄壮和豪迈的情绪。

“叙事曲”(法文ballade)是一种富于叙事性和戏剧性的声乐曲和器乐曲。肖邦创造性地将叙事曲应用到了钢琴作品中,先后完成了4首气势磅礴结构复杂的钢琴叙事曲作品,从而开创了钢琴叙事曲器乐体裁的新领域。肖邦的叙事曲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在内容上与密茨凯维支的叙事诗有密切的联系。肖邦的叙事曲吸收了波兰民间音乐的因素,将叙事性、戏剧性、史诗性、悲剧性、英雄性、交响性和抒情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倾诉了怀念故国,眷恋民族的感情。在曲式结构、和声调性方面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使叙事曲的音乐表现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练习曲”(etude)是指专门训练乐器演奏技术的乐曲,常常具有特定的技巧训练目的。肖邦创立了技术训练和艺术内容相结合的练习曲,其完美的结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肖邦的练习曲具有一定的音乐形象和感情内容,使练习曲发展为一种有艺术价值的音乐体裁,成为音乐会演奏的作品。

“前奏曲”( Prelude)是指在作品前面演奏的序引。肖邦的前奏曲不同于巴罗克时期一般组曲中的前奏曲,肖邦继承了巴赫的传统同时也有一定的发展,每首都写成了独立的作品,同样以24个大小调写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每一首只有一个鲜明的形象,音乐情调丰富,乐思简洁,形式完美。

“谐谑曲”(scherzo)最早产生于17世纪的意大利。18世纪中叶,“谐谑曲通常用作奏鸣曲、交响曲中的一个乐章,代替小步舞曲。”肖邦的谐谑曲继承了贝多芬的传统,同时又“远离了古典传统的风格”,把谐谑曲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肖邦的谐谑曲是独立的单乐章的艺术作品,其结构庞大,富于展开,音乐形象对比明鲜,能容纳复杂深刻的思想内容。他以突进快速、活跃的三拍子、生动的节奏、突发的重音、切分音、急剧的力度变化、比较复杂的曲式结构和大胆的转调等手法,使谐谑曲不仅具有热烈、刚劲、诙谐、嬉戏、幽默、歌唱和富于幻想的特点,而且表现出了戏剧性、哲理性的内涵和史诗般的气势。

“夜曲”(nocturne)是爱尔兰作曲家约翰费尔德创立的一种体裁。肖邦的夜曲是在费尔德的基础上发展的,早期的夜曲受费尔德的影响,风格恬静华美,多情细腻,音乐形象单一,带有伤感的情调。以后的作品则扩大了规模,大多具有不同形象的对比,常常表现出抒情性和戏剧性的特征,使夜曲体现出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丰富的音乐意境。肖邦的夜曲旋律悠长,速度缓慢,如诗如歌,同时充满了激情和内在的张力,在结构上大部分为三部曲式,有较大规模的展开。他将歌唱性、宣叙性和装饰性的华彩熔合在一起,伴奏织体变化频繁,节奏精巧特异,旋律错综交织,音区对比并置,和声色彩微妙。

二、肖邦钢琴音乐的风格

通过几种代表性体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肖邦在对音乐体裁进行创新和发展的基础上,尤其把波罗奈兹舞曲、玛祖卡舞曲、叙事曲、夜曲和练习曲等体裁形式提升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从肖邦的体裁及其作品来看,其总体风格可以总结出这样几个方面:

1.肖邦早期的作品大多情绪明朗、抒情,充满着幸福、希望和青春的欢乐,写作手法简单,风格华丽幽雅。中晚期的作品因受到波兰民族独立斗争的影响,其风格逐渐转到了为民族独立解放而呐喊的悲壮、忧愁和愤怒,开始出现了戏剧性和悲剧性的因素,也开始出现英雄主义的音乐形象和爱国主义的个人情感,写作手法逐渐变得丰富多彩、精致细腻、自由灵活而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2.肖邦的旋律吸收了声乐因素,使器乐作品声乐化,旋律形式具有声乐性与器乐性相互交融的特点,歌唱性是肖邦钢琴音乐的总的风格特征。尽管在他的玛祖卡、波罗奈兹舞曲和叙事曲等一些作品中,也表现出戏剧性、史诗性和英雄性的宏伟雄壮,但音乐在根本上却始终保持着歌唱性的特点。同时,在歌唱性的基础上又具有华彩性、装饰性和变奏性的风格。

3.肖邦的音乐是从波兰民族的土壤中生长的,他吸收应用了民族民间音乐的素材,经过创造性的改造而形成了他独有的音乐语汇。在他的玛祖卡舞曲、波罗奈兹舞曲以及夜曲等作品中,不仅具有典型而丰富的波兰民族风格,同时,也再现和反映了波兰民族的精神。他把民族的音乐与欧洲音乐相融合,创造出了一种可称之为波兰民族的并具有世界性的音乐。

4.肖邦的音乐以主调和声为主,同时贯穿复调的技法。他的和声具有古典音乐的严整性和根据性。他常常使用中古调式、交替调式和大胆的突然转调来变换和声,他喜欢用三度并置的调性对比,并将半音阶和声及其伴随的不协和性扩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领域。他在传统和声的范围内也探索运用了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他的和声的逻辑性是以声部的流畅进行为依据的,其声部进行灵活自由、幅度宽广、低音浓厚、纤细单纯。他的音乐织体大多为旋律加和声音型的伴奏,其伴奏音型丰富多样。

5.肖邦在曲式结构方面不拘一格,大胆创新,创造性地使用能表达音乐情感的适合于自己性格的结构形式,在叙事曲、谐谑曲、幻想曲、波罗奈兹舞曲等作品中大多采用灵活自由的混合曲式结构。

6.肖邦在他的圆舞曲、玛祖卡和波罗奈兹舞曲中,突出特定的节奏;在幻想曲、谐谑曲和叙事曲中,又使节奏灵活多变。但从总体来看,肖邦的音乐个人随意性较大,有一定的即兴因素,其节奏比较自由,具有高度的伸缩性,这也正是肖邦对于“自由速度”(tempo rubato)的大胆探索。

7.肖邦的音乐是诗意性的,尤其是那些小型作品,如:前奏曲、练习曲、即兴曲和夜曲等,音乐总是表现得优雅如歌,诗意连绵。一些大型作品也同样具有浓郁的诗意。肖邦通过诗意性的音乐来倾诉自己的内心情感,所以,他的音乐具有极大地抒情性。

8.肖邦是一位以钢琴音乐来抒发爱国情怀的音乐家,“肖邦的音乐是与表现爱国主义精神这一神圣主题密切相连的,他对祖国深刻而强烈的热爱,贯穿了他音乐创作的总过程,决定了他音乐创作的总方向。”

总之,肖邦的钢琴音乐是独创性的,他的钢琴音乐体裁特征突出,风格鲜明,他为钢琴音乐体裁及风格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唯民.钢琴诗人肖邦的波兰情结[J].北京:音乐研究,1999,(4).

[2]汪启璋,顾连理,吴佩华编译,钱仁康校订.外国音乐辞典 [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8.

[3]冯智全.肖邦大型作品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4] [美]Patricia Fallows-Hammond.钢琴艺术三百年 [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5] A.索洛甫磋夫.肖邦的创作[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54.

[6] [美]保罗亨利朗格.十九世纪西方音乐文化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7]李应华.西方音乐史略[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

第7篇:古尔邦节快乐范文

关键字:肖邦;《bE大调夜曲》;创作技法

弗雷德里克•肖邦(1810-1849)是19世纪欧洲伟大的钢琴家、作曲家,被誉为“钢琴诗人”。肖邦的一生很短暂,但他的音乐创作却延续了近30年,他将全部精力投入于钢琴创作,为人们留下了大量的艺术珍品。他的钢琴作品所涉及的体裁十分广泛,奏鸣曲、叙事曲、谐谑曲、即兴曲以及前奏曲、夜曲、练习曲、波兰舞曲、圆舞曲,玛祖卡等,而在其所有的钢琴作品中,最能体现肖邦“诗人气质”的就是它的夜曲。

夜曲最早起源于18世纪英国天主教堂的晚祷歌调,19世纪初,由英国作曲家、钢琴家约翰•菲尔德首创“夜曲”这一体裁,一般是由右手演奏富于歌唱性的旋律,左手以分解和弦的形式进行伴奏,大多局限于描写夜晚情调,以爱情为主题来表达内心的忧郁、喜悦等各种情感,音乐形式较为单一。肖邦则把这一体裁发展到一个鼎盛时期,使之成为浪漫主义钢琴体裁的典型代表。

《bE大调夜曲》创作于1830年,是肖邦早期代表作之一。作曲家在创作这首作品时,还对社会、生活充满了幻想,乐曲的创作风格受菲尔德夜曲无言歌式的创作手法的影响较大,右手是富于歌唱性的旋律,左手则是以分解和弦的形式进行伴奏,作品表现出安静祥和、多情善感、浪漫恬静的气氛,充分展现了肖邦细腻、富于诗意的情感内涵。下面,我们就从四个方面来分析这首作品:

一、曲式结构

在夜曲的曲式结构上,肖邦大大扩展了菲尔德的简单结构与织体。肖邦的夜曲虽然基本上运用了ABA三段体结构,但他常常发展成为更自由的形式,如主体的重复有时是在一个激动不安的中部以后的休息,有时又是另一个高潮。他在再现部尾声中常加入没有对比,仅仅利用旋律的重复继续陈述他的乐思,有时更以一个短小的动机为主线连接各个不同的段落。

这首《bE大调夜曲》的结构为变化三段体,呈示段本身变化重复一次,中段根据呈示段的主题材料加以变化,展开,因此又被称为“引申型中段”。再现段变化重复呈示段主题。此外,乐曲的最高潮是在尾声部分,这种高潮出现在乐曲结束之前的写法,使得该曲在结构安排上颇具特色,也使音乐在听觉上出现意外而又合理的新鲜感,给人听觉上留下深刻的印象。另外,该乐曲有三个主题素材,A主题旋律优美,具有歌唱性,犹如表情丰富的花腔女高音般的歌调。这一主题在曲中出现了四次,用行板呈示出来,情绪也较为连贯,后三次的反复则是对这一主题的变奏,具有较强的即兴色彩。在B主题中,速度上的变化促使音调显得活泼激动,感情上出现了微妙的变化。这一主题在曲中共出现三次,随之又变化再现A主题,此处的A主题较之于第一段,其即兴色彩得到增强。A主题和B主题再重复一次后进入C主题,这一主题虽为补充段落,但却是全曲的高潮。最后,乐曲在宁静的气氛中结束。“引申型中段”中出现了富于热情的华彩段落,这种创作手法使得夜曲在结构安排上颇具特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旋律特征

有人把肖邦称为音乐史上最伟大的旋律作曲家之一,肖邦音乐那浪漫动人的艺术魅力,首先是通过旋律来表现的。作曲家对于旋律的把握同时也是《bE大调夜曲》的一大亮点,在这首作品中,作曲家主要是通过增加经过音加密旋律、使用装饰音、变化节奏、改变节奏力度或织体等方式来实现的。他总是用各种不同的“装饰”性的变奏手法来丰富旋律织体,但无论怎样变化,旋律线条依然突出,他的“装饰”毫无“造作”之感,而是让人感觉十分自然。

乐曲的1―4 小节是发展全曲的主题(图示-1)。

图示-1

这四小节的和声进行如下:

从和声上看,是传统和声功能进行,这个主题在乐曲中变化出现了三次,和声进行完全一致,旋律却作了加花处理,运用经过音、装饰音及节奏的变化来变换旋律,推动乐曲的发展。而乐曲第9―10小节(图示-2)则是通过力度的变化来表现的。乐曲先是以微弱的力度、旋律下行的方式进入,到第11小节出现强烈坚定的力度,给人以听觉上的巨大反差,使音乐充满了戏剧性。

图示-2

从节奏方面看,乐曲第16、24 小节出现三连音节奏,B主题出现的第2处,作者用了一个四连音,第29小节出现八连音节奏。这些通过改变节奏的律动来表现旋律,使音乐听起来更激动一些。

三、和声

和声是肖邦夜曲中体现音乐个性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这首乐曲使用了大量的副属、重属等色彩和弦及低音声部伴音进行的方法。在调式上,转调、离调的运用,使乐曲在色彩上富于变化。

肖邦《bE大调夜曲》在和弦进行方式上有很大的突破,如图示-3中的和弦进行,是重属和弦到下属和弦的进行,这种进行方式打破了传统的功能进行的习惯,出现了功能倒置的进行,在听觉上给人以意外的感觉。

图示-3

在调式调性上,本曲是由bE大调转入bB大调,后又回到bE大调。转入属调后,音乐情绪激动、色彩明朗。在本作品中离调的运用是通过使用副属和弦来实现的,例如:在乐曲尾声部分31小节中(图示-4),由bE大调Ⅴ级离调到bB大调,形成了副下属的属七第一转位和弦,后又离调到bB调,形成重属七和弦,最后回到属和弦上,实际上是把ⅠⅣⅤ的功能进行体现的恰到好处。

图示-4

四、自由速度

浪漫主义时期,逐渐打破了古典主义时期绝对精准的节奏约束,在基本节奏稳定的同时,在局部的节奏处理上,可以由演奏者做细微的处理,以造成一种更舒畅的抒绪的效果。在肖邦的创作中,更是体现了这一特征。即我们在演奏中常常提到的自由速度(Tempo rubato),“rubato”意指在旋律线中速度的某种程度的自由。这一形式在他的夜曲中也被广泛运用,它常出现在由快速跑动的音符所组成的乐句中,半音阶处也最为常见。假如没有这种自由速度,它的音乐当会失去原有的感彩,然而如果对这一手法滥用的话,可能就会扭曲音乐的原有意义和内涵。他要求演奏者对左手伴奏严格把关,最讨厌夸张的渐慢、停顿或用错地方的rubato。有关rubato,他经常对他的学生讲:“左手是指挥,它是坚韧不屈的,它是一座钟,右手可以做自己想做和可以做的。”因而我们在演奏这首作品时,在右手旋律rubato的同时,左手触键一定要深且缓,节奏平稳而连贯,要与旋律很好的统一起来。

第8篇:古尔邦节快乐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演出活动;文化内涵

高校辅导员每年都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文艺演出活动,如迎新晚会、欢送毕业生晚会等。经过笔者仔细观察与分析,很多晚会中单个节目质量较高,但整体节目没有形成合力,对学生智慧的启迪和教育意义力度不够。在现代网络信息化和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以文化育人,全方位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迫在眉睫。笔者经过多次深入指导学生开展各种文艺演出活动,特别是2011年中原工学院新疆班师生国庆联谊会和2011年11月7日欢度古尔邦节等活动,对辅导员如何提高大学生演出活动的文化品位进行了深刻反思与总结,并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

一、领悟人才培养的真谛

根据中央新疆座谈会精神,为了使新疆长治久安,2011年3月,中央决定将新疆毕业多年未就业的少数民族本科毕业生,通过援疆渠道送到内地省市进行培养,为新疆基层培养少数民族骨干人才。目的是使他们开阔眼界、转变观念,增长知识与技能,切实感受祖国的伟大和大家庭的温暖,进一步增强民族感情,增强对祖国、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责任感和自觉抵御“”渗透的能力,增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加快建设美丽富饶和谐稳定新疆的责任感。培养的关键是让他们转变观念,更加热爱党、热爱祖国,维护民族大团结。

二、思考文艺演出活动的定位

我们在策划文艺演出活动时,首先要搞清楚演出活动的规模和规格。规模和规格决定了我们可利用的资源。要对隆重、热烈两个词有深刻理解和把握。“隆重”是指场面宏大,出席活动的领导级别高;“热烈”是指观众多,营造的氛围让人一入场就感到温馨、激动或兴奋。如新疆班学员欢度古尔邦节,用新疆特有的文化作为嘉宾入场的迎宾礼仪,穿着民族节日盛装的学员手持鲜花和手鼓列队欢迎、播放着节日喜庆音乐、一对男女学员载歌载舞引领领导入场,给最尊敬的领导献维吾尔族花帽、给嘉宾献奶茶,让在场的人员无不感到兴奋和鼓舞。虽然一个新疆班只有25位学员,但它不是高校里的普通班级,而是校级规格,演出活动受到师生高度关注,参与的人员级别也很高,但在倡导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场地的部署和设备的利用就不可过于追求豪华气派,所以,演出活动的定位是“节俭、大气、融洽、高品位”。

三、萃取文艺演出活动的教育思想

古尔邦节是伊斯兰教两大节日之一。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是全世界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的共同节日。为了引导新疆班学员爱党、爱国、跟党走,我们在策划活动时,就要考虑三方面的因素,首先要让身在异乡的新疆班学员感受到节日的快乐和温暖;其次要让学员借机更好地融入中原工学院;再次能够让学校师生深入了解新疆文化,而不是宣扬宗教色彩。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要将散落在新疆各地的“珍珠”,通过文艺演出活动这个载体串起来,打磨成精品来呵护师生的心灵,需要两地教师充分交流、用心思考、精心提炼,萃取出适合在高校演出的新疆先进文化元素,用学校的吸引力、影响力来达到思想上同化的目的。

四、策划彰显教育思想的文艺节目

一欢会的教育思想确定之后,辅导员就要围绕中心思想策划节目。在策划过程中要把握住几个重点。第一,演出活动的时间与节目的数量。根据人体生物钟规律,整台文艺演出活动的时间控制在一个半小时左右为宜,由于每个节目演出类型不同、时间长短不一,节目总数控制在8个到12个为宜。第二,节目类型要丰富多彩、前后呼应、一气呵成,让观众观后能够感悟人生哲理。比如,新疆班学员欢度古尔邦节,首先以迎宾仪式欢迎领导嘉宾入场,然后欣赏新疆风土人情视频短片,让观众身临其境;接下来歌伴舞“欢迎您到新疆来”,为嘉宾敬献哈密瓜;然后进行新疆民族服饰秀、语言秀、歌舞秀、饮食秀等文化展示。第三,有加深民族文化融合与创新的节目。如新疆班师生与学校新闻和传播学院师生一起创作和吟诵的《民族团结之花在盛开》,50人的队伍,多次一起排练,不仅提高了新疆学员的普通话水平,而且还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友谊,使豫新文化进一步交融。《感恩之心献亲人》用三句半的形式将新疆学员从报名选拔到来豫学习的心路历程汇报给各位领导和观众,其中培训的艰辛和强烈的感恩意识使观众为之动容。第四,节目由单向输出变为双向互动。传统的演出常为单项输出,台上演台下看,气氛不浓,影响力不够。新疆班学员欢度古尔邦节,通过迎宾礼仪与领导嘉宾互动、民族语言舞蹈模仿、麦西来甫群舞和有奖互动等环节来激发观众的参与意识,愉悦师生心灵。穿插有奖互动时节目内容不可过分宽泛,应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形式多样且要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笑过后能给观众以启迪为好。如新疆班欢度古尔邦节中的猜谜语“羊”、吹气球奖励“馓子”、维吾尔族模仿秀和知识问答哈萨克族乐器四个活动,不仅演绎了古尔邦节的文化,而且达到了愉悦大家心情的目的。第五,充分利用精品资源,邀请专家指导,让特色节目增辉。比如,学校图书馆馆长是全国知名的诗人,诗歌《民族团结之花在盛开》和三句半《感恩之心献亲人》内容请他润色;学校工业训练中心主任所带领的“红星”合唱团,屡次在省级赛事中获奖,他与合唱团带来的《最美的歌唱给妈妈》等歌曲,将整欢会推向了高潮。第六,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技术,传统与现代结合,提高活动品位。新疆班欢度古尔邦节所用的新疆风土人情视频介绍、每个节目特色展示、观众微博参与互动等,不仅使观众身心愉悦,而且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五、追求演出节目指导的科学化与精致化

文化的力量源于它的先进性、源于文化创新的活力,节目策划方案确定后,辅导员在指导大学生准备每个演出节目时,要细分群体、重视细节、优化过程,以创优品质优化每个节目,让学生树立追求优质的价值取向,使创造特色、追求优质成为共识。要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精诚团结,精致化管理,追求卓越。排练节目前和演出前都对演员进行鼓舞、动员,讲清活动的目的及要求,鼓舞学生的积极性。在排练节目过程中,学员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思想问题,我们要寻找能够切中学生心理要害的关键问题,一击即破。切忌为了人情而保留不理想的节目,导致整欢会质量下降。每个节目必须有专人负责,让他们领会节目的创意,使团队演出展示到位,节目负责人之间要经常沟通协调,以便有突发事件时及时沟通,少出纰漏。主持人是整台节目的指挥者,必须非常清楚每一个节目的细小环节设计的用意,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应对,临场发挥。要与新闻报道及摄影者沟通节目策划用意,抓拍有新闻价值的照片。辅导员在与学生交流互动中,要提高自己勇于回应问题的能力,在果断决策中树立威信,增进友谊,要注意培养学生中的优秀灵魂人物,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要及时表扬,要让被表扬者在最需要的时候,获得最大的心理满足,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激情,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六、凝练团队的工作文化

第9篇:古尔邦节快乐范文

一、节庆旅游概念

这里关于节庆的相关概念的阐述,不同的学者之间都会有各自不同并的定义或者解释。单纯的从书面定义上面来说,有关节庆定义或者概念的解释, 每个不同的学者都会有各自不同的解释,“节日庆典”可以简称为节庆,通俗点来说, 这里所谓的旅游节庆一般是指某些在特定地方举办进行的旅游节事的文化娱乐相关的活动。

节庆作为整个民族都要参与的活动,它能够集中去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民俗文化风情,甚至可以说节庆就是一个民族的民俗文化精髓的浓缩。学者邹统钎则将节庆归纳并且统称为某种有特定主题的公众庆典。另一方面,从狭义的角度去了解旅游节庆,认为其是指具有周期性的进行举办旅游节日等活动, 但是这里的娱乐活动并不涵盖交易博览会、展览会以及文化、体育等等仅一次性结束的特殊活动事件。

二、新疆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

(一)新疆少数民族歌舞的开发

新疆少数民族歌舞在新疆民族文化展示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新疆少数民族能歌善舞,每逢居民余闲、喜日或者节日庆典的时候,都会载歌载舞,新疆少数民族的歌舞也是已经驰名国内外。其中较为有名的古典乐曲《十二木卡姆》,是新疆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向套曲形式发展的重大成果,也是新疆少数民族音乐舞蹈完美结合的艺术瑰宝。

(二)新疆少数民族节庆的开发

新疆少数民族的居民很多信奉伊斯兰教,在伊斯兰教中传统节日包括:古尔邦节、初雪节、肉孜节等等。其中新疆少数民族中维吾尔族的肉孜节、初雪节、古尔邦节和喀什的龟兹文化节、吐鲁番的葡萄沟节等等这些节日已经成为新疆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内容,这些具有特点节日也对中外旅游者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三)新疆少数民族特色旅游商品的开发

新疆少数民族的旅游商品开发包括了富有浓郁民族气息以及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工艺品、民间乐器以及旅游活动用品等等内容。例如喀什的艾得莱丝绸、英吉沙小刀以及维吾尔族的小花帽等等,并且目前也逐渐建立了一些专门的旅游商品购物城,这些集中型购物场所的旅游产品都富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厚重的乡土风情人情,文化意蕴丰富多彩,成为旅游者争相选购的目标对象。

(四)新疆少数民族与外来者存在文化冲突

新疆少数民族区域旅游开发一定会带来游客、开发者等等外来者与当地长居居民之间的各种交往和交流,这样的交流和相处往往是以双方所秉承的文化为基础。我们可以从新疆少得褡逯两竦拿褡逦幕风情看出,新疆少数民族的文化凝聚力比城市地区的文化凝聚力更高。在进行旅游开发的同时,需要非常重视当地的文化的发扬和传承,但是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开发者和游客很多都过多地注重经济效益以及活动的娱乐效果,往往忽略了文化的传承,以至于会破坏了当地文化,这种文化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少数民族居民参与旅游节庆活动的积极性。

三、新疆发展少数民族节庆旅游的优势

(一)多元化民族文化资源丰富

我国领土资源非常丰富,拥有56个少数民族,其中新疆就有47个少数民族,由于这些不同民族的生活习俗、娱乐休闲方式以及文化、集市贸易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特色风情。其中有哈萨克族的豪放旷达、拥有雄浑沉郁气质的蒙古族、敏捷且擅长射箭的锡伯族以及维吾尔族的热情好客还有神秘的东乡族和为数相对较少的俄罗族等等少数民族。作为多元化的民族风情中重要组成内容的民族节庆活动也是极其丰富多彩的。这些活动主要有:新疆北部哈萨克族地区那吾鲁孜节、喀什维吾尔族的达瓦孜节、新疆俄罗斯族的俄罗斯圣诞节以及吐鲁番葡萄节、古尔邦节、柯尔克孜民族的诺劳孜节、初雪节、新疆乌孜别克族地区的努肉孜节等等众多节日。由此可见,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节日庆典旅游资源较比去其他地区是非常丰富多彩的。

(二)新疆少数民族旅游吸引力强

新疆少数民族中各民族的住房也各具特色,具体有哈萨克毡房、以土石为主庭院式的维吾尔族住房以及蒙古包、还有俄罗斯木屋等等,这些房屋都富有截然不同的独特的风格。新疆少数民族的民族舞蹈也是一大亮点,有哈萨克族的“卡拉久赫拉”民间舞体现了改民族的豪爽性格、维吾尔族的 “赛乃姆”是一种较为欢快的舞姿、还有蒙古族的“酿酒舞”、以及俄罗斯的“踢踏舞”、锡伯族的“二人转”等等,这些丰富多彩、风格各异的民族舞蹈也深受中外游客们的喜爱与欣赏。

说道这里我们也不能不提到各少数民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这些活动之间也有明显的差异。例如维吾尔族的高空走绳、哈萨克族的赛马比赛、蒙古族的摔跤比赛以及锡伯族的射箭等等,除了这些以外各个少数民族的特色食物也满足了很多中外游客吃货的心,其中有烤羊网、手抓羊肉、抓饭、以及奶茶、马奶酒、烤包子等等,这些琳琅满目的美食让游客们赞不绝口。新疆各少数民族也都有自己民族的传统服饰, 每逢喜庆节日, 这些各异的传统打扮更为突出,具有当地独有的风情。对于来到新疆旅游的人们来说,各少数民族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终身难忘, 对国内外游客更是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