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简述劳动教育的内涵范文

简述劳动教育的内涵精选(九篇)

简述劳动教育的内涵

第1篇:简述劳动教育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荣辱观 内涵 师德 建设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5-0206-0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的总和,是教师素质的核心部分,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师德,这是前提条件,也是必要条件。不同的时代对师德的要求也不一样,师德建设的内涵应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

一、教师的基本定义与师德的简要描述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是教师崇高的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职责。东汉时期的教育家杨雄曾经说过:“师者,人之模范也。”为人师者,必须要有高尚的师德。素质教育强调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必然对教师自身的师德修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师德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的人格完美,而且对学生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影响学生的今天,而且影响学生的明天,乃至终生。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

教师如果缺乏忠于教育事业的高尚情操和道德理想,就可能不安心教育工作岗位,做到长年累月,默默无闻,以自己的知识和修养去点燃学生的智慧之光,付出自己的精力和汗水,去为他人充当人梯,树立丰碑。

师德是不断变化,不断更新的一种道德体系。师德随着历史的推移,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不断更新。师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新的内涵。师德的丰富和升华需要教育工作者自身的领悟与提高,然后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贯彻落实。只有不断更新,不断实践的师德才具有真正的价值和意义。一成不变的师德是不存在的,只有思想而没有行动的师德是毫无意义的。师德贵在升华和实践。

二、荣辱观的内涵与师德建设的关系

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言简意赅,内涵丰富。“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是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爱憎分明的体现;“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是对公务人员为人民服务意识的要求,一切来自于人民,一切服务于人民,始终与人民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是对科学的高度重视和对封建思想的摒弃;“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是对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赞美,懒惰一事无成的警示;“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是对既分工又合作的团队精神的肯定,对自私自利行为的蔑视;“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是社会对诚信的呼唤,对见利忘义的鄙视;“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是国家以法治国逐渐向以德治国的提升;“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是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最好的诠释。

人要有一点精神,尤其是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通过对荣辱观的学习和思考,以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丰富自己的内涵,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师德建设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深刻领悟这些新的内涵,并按照新的要求,指导和加强师德建设,来丰富师德建设的内涵,让师德建设与时俱进,适应社会主义发展新形势的要求。只有做好了师德建设,教师的素质才能不断提高;只有做好了师德建设,学校才能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学生;只有做好了师德建设,教育才能不断进步;只有做好了师德建设,社会才能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

三、荣辱观在师德建设中的应用

在知荣辱,立师德的实践中,不乏先进人物。上海义务支教编外“乡村女教师”查文红“一切为了孩子”,使我们共同感悟了“崇高”一词。在“5.12”大地震中为救学生而不幸牺牲的谭千秋老师,他以师者的本色展示了人民教师的职业操守,以自己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他那张开的双臂,是一双恪尽职守、充满无私大爱的双臂。当大灾到来时,那双手臂不是急于寻求自身的安命,而是坚强不屈地担负起保护学生的职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祖国和人民的无私奉献,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就像一盏明灯,指引人们前进的方向。

严谨治学,为人师表是教师正确对待自己的道德规范。这是由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决定的。夸美纽斯曾说:“教师职业本身就责成一个教师不断地提高自己,随时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量。”在我国当代教育史上,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勤奋钻研看作是教师必备的职业道德素质。现代社会,科学突飞猛进,知识总量急剧增加,教师如果治学马虎,不学无术,定难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也必将误人子弟,有损学生和整个社会的利益。第斯多惠多曾说:“正如没有人能把自己所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总之,教师只有锲而不舍,刻苦钻研,才能不辱使命,才能完成教育事业所规定的教学任务。

社会主义荣辱观,充分体现了让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师德建设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应具体落实到平时的教育工作中去。教育无小事,要求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把荣辱观转化为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到教师的一言一行中去,从而切实推动教育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简述劳动教育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社会再生产、创新、经济发展方式

一、关于社会再生产理论的论述

(一)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综述

关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在知网上,截止到2013年5月,按照关键词搜索,共有48篇文章。这一理论的前期研究主要是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在农业产业化方面的推动和指导作用入手,继而延伸到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及资源环境协调统一等领域。

关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目前的主要观点包括:其一,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是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两种生产规模下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揭示了社会再生产的客观规律;其二,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社会总资本T=C+V。其中C表示不变资本,V表示可变资本。技术的投入溶入两者之中,其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方面促进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促进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其三,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社会再生产过程就是包括产品直接生产过程,到产品出卖结束的流通过程。马克思指出:“每一个社会生产过程,从经常的联系和它不断更新来看,同时也就是再生产过程。”还指出:“不管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怎样,它必须是连续不断的,或者说,必须周而复始地经过同样一些阶段。一个社会不能停止消费,同样,它也不能停止生产。”。

围绕这些观点,目前已解决了很多方面的问题,其中包括提出了治理有效需求不足的两个建议:保持结构均衡和总量均衡同样重要;要通过收入分配政策来调节居民收入差距以刺激消费。同时分析出影响投资率大小的因素,并从多方面解决了我国投资率过高的问题。在农业产业化方面,我国借鉴和总结国内外成功经验,对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基本原理更好地运用和体现在农业部门。

(二)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相关概念简述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马克思对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划分是以其规模作为标准的。简单地说,只用作消费资金,在周期内被消耗掉的称为简单再生产,而在周期内没被完全消耗,有剩余价值继续作为资本的,称为扩大再生产。

外延性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型扩大再生产。这两个概念是扩大再生产的两种不同的实现形式。马克思曾指出:“如果生产场所扩大了,就是在外延上扩大;如果生产资料效率提高了,就是内涵上扩大。”一个社会的生产活动,并不会单纯地只采取外延型或内涵型扩大再生产,而是要将二者其中一种为主,另一种为辅,进而谋求发展。

(三)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再研究

通过研究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相关的文献,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将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和实践问题相联系方面,很多专家学者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随着中共十的胜利召开,有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被着重提出,这让我们看到了对于经济发展来说,创新才是更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因素。因此,本文将从深入探究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中的再生产类型入手,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提出了新的观点。

二、我国倡导创新驱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依据

(一)劳动力供给不足使创新驱动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

我国劳动力供给的第一个特点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特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巨大发展,也释放出了巨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由于有劳动力无限供给,有人口红利,以劳动力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发展是可行的,是廉价的,在这个背景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无必要也无法实现。

但是,目前我国的劳动力的供给状况正呈现着很大的转变,即劳动力供给不足现象日趋显。首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3.3%,较2000年上升了近3%,而0~14岁人口占比为16.6%,较1990年下降了11.19%。根据联合国的人口预测,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将在2015年以后进入零增长并开始下降。届时,我国的人口红利将变为人口负债,生产要素结构将发生变化,劳动力变得相对稀缺。其次,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证明了劳动力无限供给终结的趋势。2000年以来,城市劳动力市场每年都经历着两位数的工资上涨,这不仅发生在垄断行业,也发生在吸收普通劳动者就业的制造业等行业。虽然有滞后反应,但农民工的工资也有了相应提高,2003年农民工工资提高了0.7%,2004年提高了2.8%,2005年提高了6.5%,2006年提高了11.5%,2007年提高了20%。因此,近几年我国很多城市出现的农民工短缺不是暂时现象,反映了劳动力无限供给即将终结的客观形势。

(二)充足的资本使创新驱动有了强大的物质准备。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虽然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是资本对于我国来说,已不再是稀缺资源。目前,我国是全球储蓄率最高的国家,多年来我国的储蓄率始终保持在40%左右。而我国在出口大量商品的同时,还不断输出储蓄和资本,最近几年我国的资本净流出每年平均在4000亿美元左右,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截至2011年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是全球第一大债权国。

资本不再稀缺,说明了我国的资本积累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国家经济实力大幅增强,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将使得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大大增强。同时,资本不再稀缺暗示着需要依靠大量资本投入的第二产业的比重在下降,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总之,资本不再是稀缺资源使创新驱动有了强大的物质准备。

三、我国推进创新驱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重视的问题

(一)调整投资政策、投资机制和投资结构,更有效地为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服务

扩大再生产有赖投资,因此,从外延型为主转向内涵型为主的扩大再生产,必须在投资政策上有根本的调整,并建立有利于技术进步的投资机制。在保证重大项目投资比重的前提下,提高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资比重,进而把技术改造作为投资的重点,形成优化的投资结构,才能提高投资效益。同样,对经济项目的审定,不仅要重视其经济上的合理性,更要重视其科学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二)加强和改进技术引进工作,更好地促进企业本身的创新技术改造

本着自力更生原则,我们应对现有的针对技术原则进行加强和改进。目前,国内企业盲目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生搬硬套,忽略自身科技创新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首先,加强技术引进的规划和审查,减少重复引进,制止引进落后的、御扶的技术迫在眉睫;其次,在技术引进后,要搞好消化、吸收和仿制、移植、创新工作,积极与国内的科技新成果相结合,逐步建立有自己特色的技术体系,并贯穿到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中去。最后,我们也要注重自主创新的环节。目前国家设立了许多科学创新及科学贡献奖项,也是基于鼓励创新这一出发点,因此,国内技术的自主创新也是至关重要的。

(三)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赋予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和实力

在宏观调控的前提之下,国家应为企业创造一个竞争环境,优胜劣汰,使企业有通过技术改造来增强竟争能力的积极性,并把通过技术改造而提高的经济效益与企业和职工的物质利益联系起来。同时,使企业在掌握生产经营自时,对技术改造有较大的自,可能运用自有的人财物力,自主地进行技术改造,尽量减少这方面的外来千预,充分发挥企业自我改造的主动性。

(四)提高全民教育水平,提高劳动力质量

在创新驱动阶段,劳动力数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趋于减弱,因而劳动力质量的重要程度越来越高。受过多年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可以成倍地提高生产效率,其劳动力质量几倍于普通劳动力。不仅如此,教育程度越高的劳动力,其带来管理和技术创新的潜能就越大,因此,西方国家经常用人力资本投入来指代劳动力质量据估计,美国的人力资本大约为50万亿美元,成年人平均受教育时间约为14年;我国的平均受教育时间为8.5年,接近美国上世纪初的记录。美国每年用于教育的支出约为1.5万亿美元,教育行业提供的就业超过全部就业的10%;我国每年的教育支出约为1.5万亿人民币,教育行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占全社会的3%左右。日本从1947年开始教育立法,其对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均等化的重视程度值得借鉴。如日本法律规定,全国的学校硬件投入和师资力量要尽可能统一,东京、大阪等中心城市最好的小学人均经费不能超过最偏远地区小学人均经费的2倍;老师在同一个学校任职最多5年,使最好的师资得以在不同地区流动。对照美国和日本,为迎接创新驱动时代的到来,我国在教育领域的投入和制度安排都亟待改进。

四、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对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启示

(一)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对我国经济建设方针政策的启示

早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文件中,我国就已经提出了关于经济建设的战略布局,其中要认真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坚决把建设重点切实转到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改建扩建上来,走内涵型为主的扩大再生产的路子”;提出了经济建设的主要方针,第五条是“加强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改建扩建,运用先进技术武装国民经济各部门。”这是一条十分重要的战略布局和方针,是针对长期以来停留于外延型为主的扩大再生产的局面,转向内涵型为主的扩大再生产,准备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的重要理论指导。

(二)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对我国经济转型方向的启示

在“十二五”时期,我国进一步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将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指导思想。过去的30多年,在廉价的生产要素投入驱动下,我国经济主要依靠生产规模驱动来实现经济增长,通过加大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以低成本劳动力供应、高储蓄率支撑的资本来源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得了比较优势。人均GDP水平在2010年已经达到44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是,这种发展模式显然难以长期持续。随着劳动力无限供给状况即将终结,我国也开始进入了经济的转型时期。在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的压力下,依靠生产规模驱动经济发展的方式也必然发生变化,从而转向依靠创新驱动。

党的十报告在论述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时也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报告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过去企业所熟悉的投资驱动、规模扩张等发展模式都已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劳动力、资源、环境成本有都在提高,导致了旧的发展模式受到越来越大的限制。单纯依靠规模扩张推动的发展有可能产生产能过剩,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中国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的理论,虽以资本主义为研究对象,但其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一般经济规律,抽掉资本主义本质,其一般的再生产原理同样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再生产,尤其是对创新驱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有着重要启示,是我国实践创新驱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起点和前进方向。

参考文献:

[1]《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探析马克思社会在生产理论》一文.

[2]《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中的增长公式》一文.

[3]《马克思社会在生产理论与推行农业产业化的理论思考》一文.

[4]马克思.《资本论》第1~3卷.背景: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第3篇:简述劳动教育的内涵范文

概念的分析是研究的逻辑起点,也是研究的争论焦点。纵观20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教育研究,对社会教育概念的界定是仁者见仁,学者对这一概念进行了四个方面的积极探索。

第一,教育实施的主体、对象和目的等角度。该类观点认为社会教育是指学校与家庭之外的社会团体、文化机构或者个人等对全体社会公民进行的教育。如厉以贤将社会教育的概念界定为“学校与家庭以外的社会文化机构及其有关社会团体或组织对社会成员,特别是青少年所进行的教育”;[1]另有睢文龙等主编的《教育学》、王焕勋主编的《实用教育大词典》、李建兴的《中国社会教育发展史》等均是从这个角度界定社会教育的。

第二,教育实施的学制系统与规范角度。该类观点认为社会教育是国家正式学制系统之外的非正规教育。如吴学信对社会教育界定为“社会教育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之外,所实行的教育活动的泛称”;[2]另有马秋帆、熊明安的《晏阳初教育论著选》和梁忠义主编的《战后日本教育研究》也持此观点。

第三,教育范围的广义与狭义的角度。该类观点认为广义社会教育近似和等同于大教育,而狭义社会教育专指学校教育以外的社会团体、文化机构和私人机构对儿童和成人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如俞庆棠在江苏教育学院的一次演讲中对社会教育的概念所做的阐述,认为“广义的社会教育就是全民教育,狭义的社会教育就是失学青年的基本补充教育”;[3]另外,董纯才编著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教育大词典》和《中国社会教育发展史》三本书中都做了广狭之分。

第四,社会及社会化的角度。该类观点认为社会教育即社会化的教育,传授社会知识,促进社会成员适应生产和生活需要的教育。如张怀认为社会教育即社会化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其主要对象就是青少年,是给与青少年学校知识以外的社会知识的教育;[4]傅葆琛也认为,“社会教育就是社会的教育,社会化的教育,以社会全体为对象的教育,它必须努力于社会各分子的健全,和整个社会的改造与进步”。[5]上述是20世纪以来学者在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做出的积极探索,无疑对社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社会教育是一种人为事物,因而具有不同的文化和专业背景,以不同的立场和视角研究,自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诚然,我们应在审慎的同时,报以开放的、包容的态度来研究社会教育,这样社会教育才会在争论中不断取得新突破。但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应是关于真实的人的教育,是关于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的教育。它是社会中人的教育精神和教育信仰的回归,不是与当下时髦的各种教育“争香斗艳”的“别出心裁”;是对建设和谐社会的琴瑟互应,不是对“时尚”社会乱象的随声呼和;它要使更多的人参与到教育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来,真正实现“人人学习、人人参与”;它更要使教育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实现在民间学习的“有声有色”。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通过分析和反思以上的几种认识,本文对社会教育的理念做了新的阐释。

二、社会教育概念的重新确定

概念应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概念的表述也只需简洁、明确地阐明被定义概念的本质属性,一般属性的综合并不能反映概念的本质。我们不能仅仅着眼于“谁办的教育”和“在哪办的教育”等一般属性来界定社会教育,而应该更多地关注社会教育的内容和目的,这才是社会教育研究的重点。从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社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可知,影响社会教育内容的最根本因素是个体生存发展的需要,根本目的在个体社会适应与超越能力的获得。个体要生存,首先得适应社会,因而社会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培养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但更重要的是拒绝和批判社会不合理方面,引导社会的健康发展,培养个体的社会超越能力,成为理想社会的设计者和建构者。鲁洁教授曾言,教育赋予了人现时规定性,理想教育要做的不是以此来束缚人,而是要使人从现实性变到各种发展的可能性,并善于将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6]社会教育内涵的确立必须基于社会教育的独立性和根本性之上。社会教育的独立性就是要敢说“社会教育就是社会教育”的话,它不是“谁的补充”和“别名”,社会教育有教育的内涵但又区别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开始前的启蒙教育;学校教育重视的是系统的、成形的、物化的知识传授,以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发展为目的的活动;社会教育重视的是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个体在社会中的适应与超越能力的培养。社会教育的根本性就是社会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既然社会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自然,人的本质就影响社会教育的内涵。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猜想》中写道:“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7]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社会教育就是立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生存发展需要,以培养其在社会关系和社会劳动中的适应与超越能力为目标的活动。对于社会教育的这个概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社会教育的产生源于社会成员生存发展的需要。这是由教育的社会属性决定的,社会教育起源于个体在社会中生存和社会延续发展的需要,年轻一辈的人必须从有经验的长者那里接受人类长期积累、代代相传的生存、生活和生产经验,才能适应当时的社会状况,从事社会生产,以求生存,并在前人已有的水平上有所创新和突破,求得自身和社会的发展。

第二,社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成员在社会关系和劳动中的适应和超越能力,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人类要生存,就必须进行实践活动。社会关系和社会劳动是社会教育的“主阵地”,而适应和超越能力的培养则是社会教育的“靶心”。社会关系包括人与自然、与社会、与信仰三种,在人与社会关系中又包括个体与自我、与他人、与团体(小指各种组织大到国家)等具体关系;社会劳动的主题则是生产和创造,正如弗洛姆在《健全的社会》一书中写道,“劳动是使人摆脱自然的解放者,使人成为社会的、独立的、存在物的创造者。”[8]社会关系和社会劳动不只是社会学的议题,从这里剖析社会教育,对于深入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第4篇:简述劳动教育的内涵范文

【摘 要 题】体育研究

【关 键 词】体育/民族传统体育/内涵……

民族传统体育是从民族共同体文化中剥离与凸显出来的一种民族体育文化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体育文化作为一种人类社会文化的补充与完善,除了具备一般文化的特征之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民族文化特征。全面、系统、科学地认识民族传统体育,是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保证。

1 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及其特征

1.1 植根深厚的精神物质文化

在人类民族文化的原始积淀期,由于生存区域与生存环境、生产劳动与生活方式、文化积累与传播的不同,民族文化共同体中许多具有教育、娱乐、健身功能的社会活动凸显出来,共同构成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和方法体系[1]。它寓竞争、娱乐、广适、地域及艺术观赏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综合运动形式,涵盖了“性命双修、心身并育”的生命整体优化理论,把人与环境视为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统一体,并把人体功能的强化和优化看作是一个精神同物质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活动[2]。它既是自贯一身、稳定的精神物质文化,又在历史环境的变迁中不断改变其具体的结构式样,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差别。这种在相承相续中渐进发展的趋向,使得我们民族文化的形成在历史演进中开放出灿烂的花朵,孕育出丰硕的果实,突出地再现民族特色、民族心理和民族意识。

第一,劳动过程中的各种思想物化品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这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中最高层次的部分。生产劳动是人类区别于猿类的特征,又是文化创造的开始。当人类作为自然生态环境生命类开始文化创造活动的时候,即使是最粗糙的简单文化,也无不是从自然存在物直接加工开始的。而文化成果又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物质劳动过程中,其技术、社会和价值方式都作为相当复杂的文化体系而存在[3]。就是在这样一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民族在特定区域、特定的社会人群,伴随着一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生产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物质体育文化事象。它涵盖生产、狩猎、渔业、商业、交通、服饰、饮食等方面,贯穿于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第二,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人类社会一项特殊的文化活动方式,孤立的个体活动是不存在的。尽管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常常通过个人的行为方式来体现和进行,但永远脱离不开社会的联系而受制于社会,永远是物质文化的产物。同时,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又离不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制约和影响,并为一定社会关系所包围,这种社会关系不论是以物为对象,还是以人为对象,其参与活动的行为包含着社会以人为中心所形成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组织;所形成的血缘、地缘、行业的组织关系;所形成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表现出规定性、固定性、制约性的链接方式。从而使社会的人按照一定社会所提供的规定条件和可能,依据一定社会所特有的体育方式进行活动。

第三,反映在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当中的民族意识、文化心理、哲学思想、价值观念、宗教信仰、伦理道德规范、审美心理,是人类精神生活领域的文化,是民族体育文化的核心部分。它是围绕民族体育活动方式,通过抽象事物的艺术表现,来改造人的精神世界的物质内涵、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最终依托体育活动来改造人的主观世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作为验证人的物化世界能力的象征,最根本的是促进了民族心理素质的升华。民族心理素质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最为内在的心理特征,是一个民族成员强烈地感到自己属于“这个民族而不属于那个民族”的归属感。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和民族学家费孝通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同一民族的人感觉到大家是属于一个人们共同体的自己人的这种心理”,一个民族“总是要强调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特点,赋予强烈的感情,把它升华为代表这个民族的标志”[3]。因此,民族心理素质是社会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条件综合作用于民族传统体育精神文化面貌的表现与结果,是民族传统体育生存、发展之灵魂。

1.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固有的特性

1.2.1 娱乐性 民族传统体育的娱乐性是一种以闲暇消遣、健身娱乐为主要目的,而又有一定模式的民俗文化活动。它是人类在具备起码的物质生存条件的基础上,为满足精神的需要而进行的文化创造[4]。从简单易行、随意性较强的项目,到技艺精巧,有严格规则的竞技;从因时因地,自由灵便的嬉耍,到配合岁时节令的大型文体生活广场,把体育融汇于宗教礼仪、生产劳动、欢度佳节,喜庆丰收之中,载民族文化艺术形式,同民族舞蹈、音乐相联系,使民族传统体育的娱乐性体现得更加充分。

1.2.2 竞技性 竞技性是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竞争意识的体现。这项最能显示人们的强壮、机敏和征服的活动,早在原始社会就出现了体育竞技的萌芽[5]。竞赛活动是自黄帝以来为报答神灵赐福的宗教庆典的重要内容。先秦时期以技击为基本特征的武术已有一定的发展。以民族、以地域构成封建割据时代的国体政体,为生存,同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为争夺地盘,兵事纷争;为扩充势力,就得练兵黩武;全民尚武成为弱小民族理所当然的习俗。这种在战争中孕育与创作,在生活中扩大与丰富,在体育活动中继承与发扬,在交往中维系与承传的习俗有着独特的技击、练武和宗教信仰特点,是古代体育竞技精神的突出表现。它产生于该民族,又流传于该民族,使参加者在相互较量的竞赛中,获得心理的愉悦,起到磨练意志、开启心智的作用。

第5篇:简述劳动教育的内涵范文

一、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

1、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品德。体育课上教师可以运用以强带弱的方法让体质好的学生帮助体质差的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如:教育体质好、能力好的学生在课堂上经常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的意愿和行为,使学生从小养成一种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2、培养学生善良正直的品格。在体育教学中可培养学生尊敬师长,同情和爱护体弱者。如:经常教育学生做事要诚实,为人和善,不歧视体质弱者和有残疾的同学,说话有礼貌,对人以诚相待,培养学生做新时期合格的接班人。

3、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体育教学要靠师生的合作,靠学生之间的合作,只有团结合作的集体,才有凝聚力。

4、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体育课是一门体力和脑力相结合的课程,学起来很苦很累。因此,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必须具备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

二、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求知好学精神。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含了多种文化的内涵。为此,通过体育教学手段,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更主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理论知识,及锻炼身体的方法和原则,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学到更多体育文化知识。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往往要靠教师的启发与引导,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很重要。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让学生设计准备活动内容、编排徒手操、设计场地、制做体育器材等,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3、对学生进行“三基”教育。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这些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规律性,才能使学生的基本技术迅速提高、基本技能得到正常发挥。

4、培养学生智能的发展。学生智能水平的高低除了先天的因素外,还要靠后天的锻炼提高。如:田径教学中的起跑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篮球的投篮命中率能培养学生的准确能力;排球的扣球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体操动作能培养学生的时空感觉和运动感觉等等。所以说体育课是提高学生智能水平的最佳时机。

三、身体、心理素质及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通过体育教学能使学生从实质上了解体育运动给自己带来的好处,使学生更加热爱体育运动。为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至少掌握一至两项运动,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2、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以通过组织教学比赛、游戏活动、考试、达标测试、运动会等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及心理稳定性和适应性,使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四、审美艺术素质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爱好。体育教学不仅要讲授动作技术,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在动作技术学习中去体会美、创造美、鉴赏美,要求学生每学一个动作都要保持动作美、姿态美、体型美,把美蕴藏在动作之中,培养学生具有审美意识和爱好,让学生亲身体验动作美与表现美的深刻含义。

2、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和特长。通过选修体育课的方法,可以满足学生的要求,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从而使学生领悟和品出所喜爱项目的艺术内涵,从中发挥艺术才能和特长。

五、劳动素质的培养

1、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素养。体育教学的学习过程实现了学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有机结合,而且往往体力劳动大于脑力劳动。通过体育锻炼能使身体强壮有力,为以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并且能使学生养成热爱劳动好习惯,让学生明白“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这一道理。

第6篇:简述劳动教育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 工匠精神 职业素养 职业精神 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工匠精神”的概念与内涵

2016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鼓励企业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要求中国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自此,“工匠精神”作为2016媒体十大新词之一,红遍大江南北,并被各界广泛讨论。

工匠精神,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其核心是对品质的追求,目标是打造本行业的精品。“工匠精神”的内涵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严谨、一丝不苟。不投机取巧,确保每个部件的质量,对产品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不达要求绝不轻易交货。(2)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产品,追求最终产品的完美极致。(3)耐心、专注、坚持。不急不躁,持之以恒,从产品设计、材料选择以及生产流程等诸多方面,专心注意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坚决保持对品质的高标准、严要求,以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4)专业、敬业。从业人员必须在专业领域里不懈努力,不断进步,力争打造出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5)敬畏、入魂,即“匠人”在工作时,将自己的“心意”和“魂魄”注入作品之中。(6)谦恭、自省,指“匠人”对做的事情不吹嘘,实事求是。

“工匠精神”概念的提出,不仅在企业界得以应用,同时也在职业教育领域被广泛推广,许多职业教育院校也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列入日程,并着手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改善学生的职业精神面貌。

2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层次职业准备教育,旨在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的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专门技术人才。职业素质包含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两大层面。职业技能是指学生将来就业所需的技术和能力,是学生未来在职业环境中合理、有效地运用专业知识、职业价值观、道德与态度的各种能力,包括智力技能、技术和功能技能、个人技能、人际和沟通技能、组织和企业管理技能等。职业精神则是指人们在对职业理性认识基础上的职业价值取向及其行为表现,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操守等要素。职业技能是职业素质的表层部分,是外在的职业素质,职业精神是职业素质的深层次内涵,是内在的职业素质,职业技能反映了职业精神,职业精神决定了职业技能的熟练程度。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的关系,只有将二者密切结合起来,学生同r具备上述两种职业素养,才能在职场中游刃有余,并且在行业中获得较好的成就,推动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发展。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指引下,国内高职院校一般都较重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而往往忽视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尤其是酒店管理专业,由于行业本身的特殊性,许多学生即便掌握了相关岗位的职业技能,从性格、能力等诸多方面非常适合这一行业,或者即便接受过一些职业素质方面课程的培训,但受实践经验及真实环境体验方面的限制,学生对于“服务”的职业道德精髓、职业价值观等理解依然不够,导致学生无法承受或者解决在未来服务过程中必需面临的一些基本问题,最终只能遗憾地放弃在该专业领域内的求职与发展。

3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育途径与方法

“工匠精神”属于职业精神的范畴.是从业人员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与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连.是从业过程中对职业的态度和精神理念。作为职业精神的最高境界,“工匠精神”在各行各业的普及势在必行,虽然酒店行业属于服务行业,但在严谨、专注、敬业、追求卓越、精益求精、推陈出新、用户至上的职业价值理念上,酒店行业与制造业并无差别,因此酒店管理行业同样急需具备“工匠精神”的专业服务及管理人员,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不仅应当掌握实操技能,还应该透露出顶极的工匠精神,才能在职业中寻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且帮助酒店行业实现一个又一个的神话。

根据“工匠精神”的内涵,酒店管理专业从业人员的“工匠精神”主要体现在对客服务方面,具体表现为:(1)在服务中追求细节,精益求精,认真观察每位宾客的喜好,能够根据每位顾客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服务。(2)在个性化的基础上,绝不忽视标准化服务,对于酒店产品基本的卫生、安全要求绝不放宽标准,严格按照服务规程进行操作,绝不投机取巧。(3)持之以恒地专注于提高本部门及本岗位的服务质量,从材料选择、到加工工艺,对酒店的各类产品品质加以控制。(4)热爱本职工作,真正在工作中体现出“助人为乐”的服务精神,将自己一平方米的工作岗位作为为宾客服务的阵地,在服务中融入真情,为社会增添一份美好,并以此严格要求自身,在态度上谦恭、自省,努力钻研服务技术。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就是从课堂内外个方面入手,针对上述精神展开对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工作。

3.1融教于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育活动的主战场,在课堂中渗透职业精神,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接受并深深地烙下“工匠精神”的印记,是酒店管理专业教育中的主要工作内容。

3.1.1在入学专业教育中介绍基本职业要求

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需要将教学与专业相结合,在学生入学初期即需要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工作内容及所需具备的职业精神,以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目标,明确职业发展方向,这是酒店管理专业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基础。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入学教育中,教师一般会以简单明了的方式向学生介绍酒店管理专业所需人员的基本要求,比如服务意识、团队合作精神、沟通协调技能等,而要做好酒店行业的根本在于学生本人必需热爱服务,并具备乐于助人的精神。在简单的介绍中让学生对职业基本要求有初步的认识,形成入门级的“工匠精神”意识。

3.1.2设置职业素质专业课程

职业素质的专业课程是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主干课程。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职业素质与礼仪的主体内容分为职业素质与职业礼仪,其中职业素质侧于职业精神内涵的培养,职业礼仪侧重于职业精神外在表象的培育。在职业素质这一部分的内容讲授中,酒店管理专业侧重于敬业乐业精神、服务意识、整体与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奉献精神的培养,这些都是酒店管理从业人员必需具备的职业精神,也是做好酒店专业“工匠精神”的核心所在,任课教师需要通过大量案例以及各种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入学初期即对酒店管理专业的职业精神具备一个初步的认识,并在日后的专业课程中逐渐巩固。

3.1.3在专业理论课渗透职业意识,在专业实践课中体验职业态度

工匠精神的培育应当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专业课程的学习应当是酒店管理专业“工匠精神”培育主战场中的重要阵地,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各类专业理论课中,特别是在酒店服务理念精萃、酒店前厅与客房服务、酒店餐饮服务、酒店康乐服务与管理以及酒店质量管理等课程中,所有任课教师都会在自己的授课内容中有针对性地融入有关职业精神方面的内容,并通过各种事例论证职业精神以及工匠精神在本专业中的重要性以及这种精神对于酒店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工作状态和工作质量的影响,在点点滴滴中,给学生渗透工匠精神的养成。

“体知躬行”的实践教育有助于学生体验工匠精神。在中国古代和西方行会的学徒制中,学徒都是在实践中不断磨练技艺。体验并形成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严谨、专注的职业精神。高职学生只有在具体的实践教育中,才能真正感受、获得这种精神。并最终将其转化为一种内在的职业素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拥有自己的实训中心,并要求学生在实践课程中完全按照酒店的职业精神要求培养自己的职业态度,让学生在实践中体味工匠精神对自己工作状态的影响力,从而在日后的工作中提前步入超级敬业的工作态度。

3.1.4职前训练课程中强化职业理念

在学生即将入职前再次强化职业理念,是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补充。学生在学校中的任何学习都是为日后的工作奠定职业基础。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学生即将进行实习前会专门开设职业与就业训练课程,并在课程中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职业理念与职业态度,帮助学生进一步树立“宾客即上帝”的服务意识,并鼓励要求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不嗟刈非笞吭剑为宾客提供更加细致入微的服务。

3.2融教于课外活动

课堂进行的工匠精神培育,只是一幢楼房中结构体的基本搭建,要想这幢楼房结实,还必需在每块结构体中添加粘合剂。课程之外的各项活动就是工匠精神这幢精神大厦中的粘合剂。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会在课程之外举办各种第二课堂活动,强化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比如在课外以电影周的活动播放一些与酒店相关或者以酒店从业人员为主角的电影,通过电影中的部分片段,以不同于课堂正式讲授的相对轻松愉快的氛围,将酒店职业精神的精髓渗透至学生的脑海之中。学院会定期举办教学成果展,以酒会方式要求学生在服务实战中锻炼自己,培养职业意识。此外学院还会通过“请进来”的方式邀请酒店高管、专业人士以及已经在酒店行业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绩的往届毕业生来到学校讲堂举办讲座,发挥他们的榜样作用,以他们的亲身经历以及鲜活案例讲述职业精神对职业成就的影响,对在校学生起到示范和感染作用,激励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以工匠精神严格要求自身。在“请进来”的同时,学校还会以“走出去”的课外活动比如让学生参加中网赛事服务活动,或者参加瑞吉、香格里拉等酒店承担的各项宴会外卖活动等,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观察、体会、养成酒店从业人员应当具备的“工匠精神”。

总而言之,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应当在酒店管理专业教育的各个环节中体现,并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至学生的脑海之中,继而表现在其职业行为之中。经过科学的课程设计及一系列活动的辅助影响,相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工匠精神的培育体系不会是海市蜃楼,而是有着扎实稳固的基础和夯实强健的主体结构的摩天大楼,会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和酒店行业的不断完善提供助力。

作者简介:王文慧(1976-),女,汉族,河南鹤壁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高职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酒店管理。

参考文献

[1] 邓成.当代职业教育如何塑造“工匠精神”[J].当代职业教育,2014(10):91-93.

[2] 王新宇.中国制造视域下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6(2):14-17.

[3] 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6(22):66-69.

第7篇:简述劳动教育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精髓;飞跃;良好;正确;骄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4-057-01

高中学生也具备一定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的人生定位也渐趋成熟,作为强身健体的体育课,绝不只是示范几个动作,让学生跟着机械模仿那样简单!高中体育教学,应该教给学生什么?笔者长期从事高中体育教学,认为高中体育教学应该从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艺术素质、劳动素质、热爱祖国的思想上着手,如此,高中体育教学才能避免“单纯竞技”、“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尴尬,也只有如此,高中体育教学才会充满魅力和活力。

一、高中体育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人的精髓,高中学生,大学读完,他们就走入社会,良好的道德素质是他们能在今后的岗位上奉献的保证。高中阶段的思想道德素质包含助人为乐的好思想、善良正直的品格、坚强的意志品质、自我教育的能力等。就“助人为乐”来说,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教育学生树立见义勇为、敢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的思想,并要求学生要有一颗善良的心,以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为荣;就“善良正直”来说,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求学生体恤弱小,做事公正,为人和善,言行一致,不损人利己,不投机取巧;就“坚强意志”来说,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教育学生对应做的事要坚持不懈,具有应对困难的意志和毅力,胜不骄、败不馁;就“自我教育的能力”来说,学生通过老师的讲解示范,能找出锻炼身体的最佳方法,达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二、高中体育教学要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科学素质上下功夫

高中体育教学,不同于竞技体育,高中体育教学,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术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过程等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科学素质。高中体育的文化科学素质包括学生的求知好学、学生的创造力、智能发展等。

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含了多种文化的内涵。体育教学中,通过教师的体育教学手段,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更主要的是能教会学生一些体育理论知识,让他们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使他们学到一些体育文化知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设计准备活动内容,这些智能能力与高中各科横向联系,对促进学生各科发展有着无可比拟的思维飞跃。

三、高中体育教育对学生身体心理素质的影响

高中学生面临高考,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缓解他们对高考的压力。同时,健康心理素质,也是促进高中生正常生长发育,提高身体活动机能之必需。高中体育的教学,学生通过体育动作的学习,能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理自控能力。在体育教学中,通过组织教学比赛、游戏活动及考试、达标、运动会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及心理的稳定性和适应性,使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临大事而处变不惊。

四、高中体育教学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我们这个世界,一切都是美的,一花一草,都充满着爱的生命。美,让我们这个世界变得更可爱!体育教学,绝不只是汗流浃背那样简单,健康的体魄,优美的动作,都是满含艺术的美。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把美蕴藏在动作中,让学生在动作中去体会到姿态美、体形美,从而使学生领悟和品出体育各个项目的艺术内涵,爆发出他们艺术天赋,并把这种艺术天赋转化为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去发现各个学科中的美。

五、高中体育教学对学生今后“敬业爱岗”的影响

高中生大学读完,就将走向工作岗位。“敬业爱岗”,是一个人工作的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说大点,是一个企业或单位的发展之本,再说大点,是一个国家能发展的基石。高中体育教学的学习过程实现了学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有机结合,而且往往体力劳动大于脑力劳动。通过体育锻炼身体强壮有力,为以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劳动基础并且能使学生明白劳动付出得越多,取得的成绩就越大这一道理。一项劳动技能的掌握,需要多次实践的过程,体育锻炼也一样,一个体操动作的优美与否,需要上百次上千次的打磨,体育技术成百上千次的训练,能教育学生踏入社会后正确对待劳动,使他们热爱本职工作,敬业爱岗。

六、高中体育教育,教给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

第8篇:简述劳动教育的内涵范文

一、体育教学方式概述

在很多的教育工作者眼里,体育教学方式和体育教学方法是划等号的,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教学方法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完全等同于教学方法,后者指的是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采取的一系列的技巧、途径等等,而前者则是指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范式、形式。其实严格来说,教学方式是教学方法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概念上是包含了教学方式的。基于不同的分类标准,我们对教学方式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分类。例如可以分为教学思维和教学实践方式,或者分为启发式、引导式和研究式等等。

影响体育教学方式的因素主要有下面的一些要点:(1)体育教学的宏观指导思想。这是进行体育教学意识层面的基础,是是否能够让体育教学更具科学性的前提所在;(2)体育教学目标。这是体育教学能够实现成效的根本所在,没有确定的目标体育教学就会变得十分混乱,也就根本无法达到体育教学应该起到的作用;(3)体育教学的内容。这是体育教学的核心,也是与体育教学方式息息相关的要素,教学方式往往跟随着教学的内容而不断转变;(4)教师本身的认知和素质。因为体育教师毕竟是人,是具有主观性的,即便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完全一致的两个体育教师教学方式一定存在差别,正是因为教师本身的认知和素质不同。

二、体育教学方式的内涵

上文已经说到,体育教学方式是体育教学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还可以将这个概念纳入到教学策略的范畴之内。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能够等同,它相较起教学方法,反而与教学模式的概念更为贴近。但是关于体育教学方式的研究并不多,多数情况下都将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混为一谈。教学方式的实质其实就是基于不同的教学方法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根本内涵就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有机统一。其实它包含了两个层次的重要内容:思维层次和行为层次。这两个层次分别代表了意识层面和实践层面,兼顾了物质和意识的有机统一,从而使得这一概念更加科学、更加正确。

三、体育教学方式变革研究

既然从层次来看体育教学方式,其内涵包括了思维和实践两个层面的重要意义,我们就从这两大方面分别论是体育教学方式如何变革。

首先,从思维模式上来考虑,应当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思维上改变体育教学的地位。在应试教育阶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本上只沦为口号,学校只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审美情操和劳动能力基本上没有体现,而品德教育和体育活动尽管较“美”“劳”所占比重要多,但仍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所以要想从教学方式上进行变革,就要从思维上彻底改变体育并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一错误的观念;第二,应当充分地做到“以人为本”,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方式的创新。当前体育教学方式都是沿用了多年体育教育者的经验,这种方式已经延续了很多年,完全不能适应当前时代的学生,必须从思想上予以改变。

其次,从实践层面上来考虑,应当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改善各种外部环境来完成教学方式的转变。这里的外部环境并不是说教学思维上的转变,而是指相关体育器械的购置和使用、体育场地的建设和应用等等。第二,教师应当根据学生不同的体质特点和性别特点等等,构建出具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方式转变。例如,某些项目可以男女生分开进行教学,以针对男女性别的不同设置不同的项目和难度,而有些项目则可以男女混合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第9篇:简述劳动教育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区域经济;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9-0110-03

一、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概述

1.职业教育。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是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地位平行的四大教育类型之一,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的教育,因此,职业教育也被称职业技术教育。周念云[1]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是在具有高中水平的基础上,为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级实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专门教育。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内容可分为校内教育和职业培训两部分;根据具体的类型可分为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具有人才培养的职业性与技术性相结合的特点,承担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各类技术人才的任务。

2.区域经济。区域经济(Regional Economy),指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是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发展的地理概念,具有整体性、关联性、相对独立性和空间差异性等特点。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1]受投入的资金、技术和劳动等因素的制约,劳动者的素质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因此,研究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十分必要。

3.区域职业教育。陈芳[2]提出区域职业教育是指一定经济区域内职业教育,它是建立在区域经济基础上的,随着职业教育发展而形成的各具特色的并以密切联系为基础的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适用人才或劳动者为目标的区域职业教育的综合体。张胜军、马建富[3]将区域职业教育定义为在一定的连续而不分离的、共性特征突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空间单位内的职业教育。区域职业教育是根据区域经济提出的,对职业教育的空间性划分。区域职业教育可为区域的经济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优化劳动者结构,优化资源的分配与利用。

二、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分析

互动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指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作用和关系结合人们使用的本意[4]。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加强职业教育的和培训。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互动主要表现在:区域经济结构中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以及经济效益等决定和制约着高职教育的层次与类型结构、质量以及发展速度[4]。职业教育发展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模式,教育发展的程度也不相同,这受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1.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职业教育的进程。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最终要面向市场进行就业,每个地区的职业教育都要面向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培养人才的方向也是围绕当地经济展开的。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影响职业教育的进程,尤其是区域经济的结构,具体到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技术结构等直接决定和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层次、质量和规模。大量实践证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好的地区职业教育也会比较发达。

2.职业教育的发展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早期的经济学家认为经济资源为三类:土地、劳动和资本,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西方经济学家逐渐意识到人类资源的重要性,把人力资源看作是一种除上述三种资源以外独立的资源。可见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不断兴起,现代农业逐渐代替了传统农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强。而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的普通教育相比,培养人才的方向更倾向于技术和技能,所以,职业教育的发展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3.职业教育应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经济发展是职业教育的外部环境,是职业教育的服务对象;教育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人才培养基地技术和信息资源基地,二者相互依赖,相互支持[5]。区域经济的发展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区域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区域经济决定着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和其发展规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提供的就业机会就会越多,无形中也就扩大了职业教育的规模和水平。因此职业教育应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

我国的职业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职业教育体制不完善、缺乏市场机制等,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和协调力度。

1.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结构结合度低。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对于学校本身和当地的经济结构发展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目前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存在与区域经济结构结合度低的问题。首先,某些专业设置存在一定的盲从性、随意性,没有进行科学的调查分析,不了解区域经济结构,造成培养的人才不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其次,学校考虑较多的是专业的师资条件和资金的投入问题,往往与市场的需求脱节。市场的变化是很快的,如专业的设置一成不变,就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也就不能与区域的经济结构相融合。

2.职业学校自身地位模糊,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目前,一些职业学校存在自身定位不明确的问题,如办学理念缺乏个性,办学方向没有考虑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在办学定位上普遍存在着追求“小而全”,忽视“特色”的倾向,模式趋同,为地方服务观念不明确[6]。同时,由于职业学校还包括职业培训,而职业培训的内容需要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职业技术培训需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要求,如失业人员、农民工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等。而现在一些职业培训项目简单、培训对象单一,这就使得职业学校的发展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复杂多变的要求。

四、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应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

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区域经济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两者呈现正相关性,所以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也应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

1.职业教育发展策略决定着学校的发展前景。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的好坏首先影响的是学校的发展前景,职业教育的自身定位对于学校的专业设置、培训程度都起到关键作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职业学校的职业设置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在社会、家长心中的地位。职业教育得到认可,就无形中增加了职业学校的办学规模。只有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才能培养出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人才,学生的就业才有了保障,就业得到保证,生源就更加广泛了,学校的发展就有了动力和活力。

2.职业教育发展策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发展策略在影响学校的同时也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不仅可以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还为区域下岗再就业的人员提供培训基地。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产业结构的优化,劳动密集型劳动力逐渐向技术密集型劳动力转变,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职业教育正是这种人才的主要来源。同时,职业学院一般都拥有自己的技术人才和实验设备,如果它可以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先进的技术和工艺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则会大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五、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策略

1.以政府为主导整合资源。职业教育应向着以政府为主导下的就业导向模式转变,政府可将社会力量、企业行业、教育资源等多方面力量有机组合,形成合力。政府部门应引导职业学校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合理的定位,坚持学历教育与培训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结合。同时,政府应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让广大的学生家长对职业教育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评价。

2.加强职业学校的质量内涵。职业学校的质量内涵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职业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一张名片、一种信誉。对于职业教育来说,质量内涵的打造是最关键的。由于目前职业教育参差不齐,专业设置差距很大,教学质量也就很难保证,这就很难取得社会的认可,因此只有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内涵,才能提升职业教育在社会中的声誉。同时,职业教育可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进行培训,关注社会发展动向,加强重点专业的培训,加强与用人单位有效的联系和沟通和与用人单位和合作,增加学生的就业率。

3.企业应加强与职业学校的互动,构建多元化学习模式。企业应重视职业学校的力量,加强与学校的互动和沟通,企业要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这样企业不仅是职业培训的主体,又是职业教育的受益者。积极推广“定单式”、“零距离”培养模式,定岗实践,增加职业学校的办学活力。企业不仅要鼓励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学校,还要支持企业骨干到职业学校进行登台授课,培养出高职业素质、高实践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念云.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6.

[2]陈芳.区域经济特色与职业教育发展策略选择――以上海市长宁区为例[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3]张胜军,马建富.区域职业教育研究的意义、特征与方法[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13):5-8.

[4]李海宗.对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8):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