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宇航员太空授课范文

宇航员太空授课精选(九篇)

宇航员太空授课

第1篇:宇航员太空授课范文

“大家好!我是王亚平,本次授课由我主讲。”当神舟十号女航天员王亚平从距离地球300多公里的太空中传来熟悉的问候时,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报告厅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作为太空授课的“地面课堂”,330多位师生在这里亲身经历与“神十”航天员的天地连线。

在天宫一号实验舱里,指令长聂海胜当起了“助教”,负责配合“主讲”管理教具,维护课堂秩序。航天员张晓光担任摄像师,他要先用束缚带把自己固定在舱壁上,再用手持摄像机保持长时间稳定拍摄,才能把精彩图像传回地面课堂。这别开生面的一堂课时时爆发出惊呼声和掌声,让师生们兴奋不已。

“在太空失重环境中,我们个个都像武林高手,在生活中你们都是怎样测量物体的重量呢?”在聂海胜演示失重环境下的“悬空打坐”“大力神功”后,主讲教师王亚平开始了第一个演示实验——太空中如何称重。启发式提问引来地球上的教室里学生高高举起手臂。

“在家时我用电子秤测量体重,测量大物体时可以用曹冲称象的办法测量物体质量。”“称重的方法有三种:中药房里用杆秤,买菜时用托盘秤,在实验室用弹簧测力计。”学生们的回答不仅让太空中的老师频频点头,也让现场迸发出热烈掌声。

在全国数千万名师生的注目下,王老师给大家演示了小球在太空中的单摆运动和圆周运动、高速旋转的陀螺旋转、神奇的水膜试验、液体表面张力能使水膜变“魔法水球”,这些都让学生们觉得分外神奇。

13岁的人大附中学生徐海博幸运地在课程中获得了提问机会,他关心的是太空中的上下方位问题。王亚平在指令长聂海胜的帮助下表演了一套“杂技”动作,分别进行了悬空横卧和倒立,并解释,“航天员在太空中无所谓上和下的方位区别。不过,为了便于工作生活,航天员们为天宫一号人为定义了上和下,把朝向地球的一侧定义为下,并专门在‘下方’铺设了地板。”

徐海博对这样的回答方式非常满意。他表示,为自己能亲身参加中国第一次、世界第二次太空公开授课并提问感到自豪。有志于从事科研工作的他更关注王老师讲述的失重环境为人类造福的例子。在失重环境下,人们能够获取结构更加均匀完整、尺寸更大的半导体晶体,有利于开展材料学基础性研究,优化和改进地面生产工艺。失重条件下冷原子钟的频率稳定度会大大提高,可以应用于高精度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这些都让他增添了探索未知世界的愿望。

王老师的讲解风趣也让课堂笑声不断。“如果诗仙李白在天宫里生活,大概就写不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名句了,因为,失重环境下水不可能飞流直下。”“同学们,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史家小学四年级的邱甜获得了最后一个提问机会,她一连串问出:“您在天上看到的窗外景色与地面有什么不同?星星会闪烁吗?能看到UFO吗?”

王亚平微笑着一一作答:“透过舷窗,我们可以看到美丽的地球,也可以看到日月星辰,但是我们没有看到过UFO。由于我们处在大气层外,没有大气的阻挡和干扰,看到的星星格外明亮,但是不会闪烁。同样,由于没有大气对光的散射作用,我们看到的太空不是蓝色的,而是深邃的黑色。另外,我要告诉你一件奇妙的事情,我们每天可以看到16次日出,因为我们每90分钟绕地球转一圈。”

邱甜说,她还没有开始学物理,但通过这堂课她对失重、牛顿第二定律、水的张力等有了难忘的记忆,她也特别喜欢“漂亮、聪明的王老师”,由此萌生了去当航天员的理想,如果不能实现她也愿意做个传播知识的老师。

同学们的问题还有很多,“航天员老师,你们在天上的生活用水是从地面上带到天宫一号去的吗?可以循环使用吗?”“您能看到太空垃圾吗?天宫一号是否有应对太空垃圾的防护措施?”“请问你们在太空中采取哪些措施对抗失重对人体的不利影响?”航天员们一一作答,不仅满足了大家的好奇心,更开启了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之门。

下一堂太空授课,我希望……

这次的太空授课,是不是激发了同学们对太空的莫大兴趣?如果还有下一次,你想问宇航员老师什么问题呢?听听别的“科学粉丝”的提问吧?你也可以想想,如果有机会的话,什么是你最想知道的!

太空是怎么培养出蔬菜的?

静电会产生引力,在失重情况下,还会产生引力吗?

从太空看,地球是什么样的?

水的蒸发,在失重的情况下和地球上的有什么不一样?

磁铁在太空中还会相互吸引吗?

航天员每天看16次日出,生物钟会乱吗?

低重力情况下,一些化学反应会变快,在无重力情况下,化学合成会出现什么状况?

众说纷纭:梦想真的照进了现实

中国人民大学附中物理教师宓奇:“同学们见到这些现象的时候非常兴奋,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充分展示,这次课堂的内容也可以进入到我们以后的课堂中,让同学们更加了解基础物理原理。”

北京十二中钱学森航天试验班高一学生宋欣珂:“平时我对物理就很感兴趣,希望以后能够投身科研。航天员展示的失重状态下的水球实验非常精彩,我打算去查阅一些水的表面张力的相关资料。同时,航天员们科学研究的执着精神也很令我敬佩,要向他们学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中初一学生张凝丹:“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水球实验,场面真好看啊,但好多原理我还没想明白。我觉得太空挺神奇的,地球上做不到的在那里都能实现。我的梦想就是去太空看看。”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北垣小学五年级学生郭龙舟:“太空里的事情都太奇妙了,宇航员们在失重的情况下,可以轻易做到很多生活中难以想象的动作,他们还能空翻呢,等我长大也要上去体验一下。”

贵州贵阳市实验二中校长余红:“这堂‘太空课’尽管只有短短几十分钟,不能完全满足孩子们对太空的好奇和遐想,却展现了天地间的神奇,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了‘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种子,这些种子必将生根发芽,引领他们不断追寻无限的‘科学梦’。”

等待22年,全球第一次太空授课

我国是第二个实现太空授课的国家,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开展太空授课的国家。说到世界上第一次太空授课,其背后是一个十分悲壮的故事和长达22年的坚持。

早在1985年,美国宇航局就提出了太空授课的构想,并且为此训练了两名女教师,一个是麦考利夫,一个是摩根。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第二年飞船升空时,麦考利夫与飞船一同殒梦地球上空——那次,飞船“挑战者”号升空73秒后突然爆炸而破碎。

然而,摩根并未放弃这个上天授课梦,为此她又准备了22年。终于,在2007年,她跟随“奋进号”飞入太空,肩负着航天员、教师和麦考利夫的继承者三重身份,弥补了这一遗憾,太空中55岁的摩根给孩子上了25分钟的太空课。

通过视频互动教学,摩根摆弄着乒乓球和水滴,并同其他机组成员向孩子们描述了关于太空的生活,充满了喜怒哀乐。成百上千的少年挤满美国爱达荷州的发现中心,这里距摩根成为宇航员之前教书的小学不到100英里。

一个孩子问太空训练的情况如何。在回答时,摩根及其身边的两位同事装作训练的样子。另一位少年想看看太空中喝饮料的情景,摩根他们用吸管插上饮料袋,挤压出一些泡泡,吞下红色饮料,但泡泡四处漂浮。

之后,12岁的佩根问:太空看星星是什么样子?回答是:星星一直稳定发光,不会闪烁,因为太空没有大气干扰光线。当被问及有关教师和宇航员双重角色的问题时,摩根表示,“宇航员与教师实际上是同一职业,我们都需要不断探索、发现和传授。作为一名教师,最得意的是能和孩子们一起相处,而作为一名宇航员,最美好的则是能在太空中与大家分享这一切。教师和宇航员都是令人十分愉快的工作。”

畅想太空:我的月球之旅

我坐着时光机来到了1000年后,哇!3013年真是不同凡响。街道上到处是悬浮汽车,每个人都忙碌着。我走着走着,忽然看见一张海报。上面写着月球之旅。这可是个难得的好机会,此时不去,更待何时!

我立刻报了名,开始我的月球之旅。我坐上超光速飞船向月球进发,一下子便来到了20.44万千米高空中,这时候电脑发出警告,离月球还有18万千米。一瞬间便来到了月球。

月球上什么时候盖起了宾馆?宾馆的招牌上刻着五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广寒宫宾馆”,我想,这八成是嫦娥仙子开的宾馆吧!我走进去一看,有一个人影向这边奔跑,她身穿彩衣,披着白纱,手里抱着一只玉兔,美极了!“Hello!欢迎光临!”我说了一句:“谢谢!”我走进宾馆找了个空座位坐下,叫了几盘这儿最出名的酒菜。不一会儿,一桌巧夺天工的酒菜便上桌了。每道菜都有它自己的特色,就是不知味道如何。我怀着试一试的心理尝了尝,哇!这儿的菜不光中看,吃起来更是让人叫绝。不知是哪位神仙做的莱,我让嫦娥仙子把这儿的名厨请来。这不是灶神吗?怎么当起厨师了?这时天外来了个旅行团,他们个个都怪模怪样,天哪!我居然看见了外星人!天庭什么时候也开始了外交关系?牛郎织女正骑着牛儿向这儿奔来,你一定很奇怪他们俩怎么能在一起呢?其实王母娘娘早已下令能让众仙有情人终成眷属。这可让猪八戒和吴刚大有可乘之机,他俩不分昼夜地为嫦娥做义务劳动,希望讨得嫦娥的欢心。齐天大圣驾着筋斗云来了,瞧!他拿着今年他代言广告的手提电脑正在会网友。宙斯和他的妻子赫拉、儿子赫耳墨斯开着劳斯莱斯在天街闲游。许仙、白素贞也在这儿吃饭。法海来了,不用担心,他们现在可是朋友了。

第2篇:宇航员太空授课范文

2013年6月26日,中国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预定区域顺利着陆,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三名航天员逐一自主出舱,各人身体状况良好。

作为神十唯一一位女航天员,镜头前的王亚平一脸灿烂的笑容。她告诉记者,这一次飞行任务让她圆了两个儿时的梦想,一个是飞天梦,一个是教师梦。

“10年前杨利伟乘首飞,当时我23岁,刚到飞行部队两年,正准备为祖国飞行事业大展身手。那时候跟大家一起看直播,火箭升空那一刻,我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我们有了自己的男航天员,那什么时候能有自己的女航天员呢?这念头只是一闪而过,没想到10年后我也能作为一名女航天员出征太空。”

神舟十号在太空中飞行了15天,三位航天员成功进驻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完成飞船与天宫一号的自动和手控交会对接,并展开中国航天器绕飞交会试验以及航天医学实验和技术试验等一系列太空活动。

不仅如此,在距离地面300多公里的天宫一号里,王亚平还站上了中国的“最高讲台”,演绎了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太空授课,成为中国首位“太空老师”。

太空第一课

“同学们,你们好!”6月20日上午,一个温婉的女声从遥远的太空传来,通过广播、电视和网络传入千万个中小学课堂。扎着利落的马尾,穿着蓝色航天服的航天员王亚平挥手面对镜头打招呼,亲切甜美。

在离地球表面300公里的天宫一号讲台上,她为6000万学子演示了一堂生动的物理实验课:如何测量物体质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实验……凭借扎实的理论知识、过硬的操作水平、丰富的飞行经验和耐心的心理素质,神舟十号女航天员王亚平,站上了中国的“最高讲台”,成为中国首位“太空老师”。

然而,要讲好太空课堂并不容易。空间站位置狭小,站内布满精密仪器,在太空失重环境下任何一个操作都要格外小心。为了讲好40分钟的太空课,王亚平透露自己整整准备了半年时间。

“我们做了大量前期工作,比如说教具的准备,授课内容的准备,甚至对于课堂教学的一些心理知识的了解等等。针对同学们在课堂掌握的一些相关常识,挑选了非常有趣的小实验,在天空里能达到最好的演示效果。”王亚平说。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表示,本次科普教育活动是中国利用载人航天活动普及航天知识的一次尝试,希望通过开展此类科普教育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少年对宇宙空间的向往、对学习科技知识的热情。

“水球实验太有意思了!”北京市工美附中的崔昂说起太空课堂赞叹不已。戴着小圆眼镜的他讲话头头是道:“亚平老师像魔术师一样操控太空中的水,水球实验体现了倒影成像的原理,水膜是一个凸透镜,在水球中加入气泡又成为了一个正成像……”

同班的孙思颖非常关注航天科技,经常看探秘宇宙的纪录片,这次的太空课堂她期待了很久。“其实,我们私下都称亚平老师为‘神女’,这堂太空物理课简单易懂,看见亚平老师我们都觉得很亲切。”

在大洋彼岸,王亚平作为太空教师的出现,也让曾经的美国宇航员、世界首位太空教师芭芭拉·摩根颇为兴奋。在她看来,“太空探索和教育一样重要,宇航员与教师做的实际上是同一件事——探索、发现、分享”。

2007年,芭芭拉·摩根搭乘“奋进”号航天飞机造访国际空间站,开展了世界首次天地视频连线的太空授课。根据美国人进行第一次“太空授课”以及中国学生的特点,王亚平这次的“太空授课”内容进行过很多次方案调整。授课时间也由美国的25分钟延长到40分钟。

在这次授课前,摩根写信给王亚平,提醒她记得遥望地球,并代表全球师生表达了祝愿。授课完成后,王亚平回信致谢,还说:“飞行期间,我经常会通过舷窗遥望我们美丽的家园。”

此次太空授课效果如何?其实,6月25日,已经对此作出了回答:“你们为全国中小学生举行的太空授课很有意义,据我了解有8万所学校6000万名学生参加了这次授课活动。”

圆梦太空

2013年6月11日,随着神州十号的发射,王亚平正式成为我国第二位上天女航天员。

然而,当一名飞行员却并不是王亚平小时候的梦想。那时,她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白衣天使,或是一名律师。她的老家在山东烟台福山区张格庄镇张格庄村,父母都是种地为生的农民,现在福山家中还有一些樱桃树,是家庭主要经济来源。懂事的王亚平从7、8岁的时候便开始帮家里干一些农活。

王亚平身体素质相当好,是“天生的体育能手”。她的小学体育老师王智兴对媒体表示,从三年级开始,她便开始参加校、区运动会,一直到高中从未间断,都是参加长跑项目。

与蓝天结缘来自于一次偶然的尝试。1996年底,济空招飞办招飞行员。在同学们的撺掇之下,王亚平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去参加了体检,没想到一路过关斩将,顺利地通过了学校、烟台市和济南的大体检,高考分数下来以后,就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幸运地成为了全国第七批37名女飞中的一员。就这样,1997年的8月份,带着美好的愿望,王亚平来到了空军长春飞行学院,开始了她的军旅生涯。

长春飞行学院的生活是艰苦的,入校的第一开,她就和大家一样,被迫剪去了心爱的长发留起了男孩式头发,之后的一年零八个月,她们除了学学课程 以外,每天都得进行体能训练和军事训练,还进行了拉练、游泳、跳伞等特殊的训练。

学习期间,她熟练掌握了4种机型的驾驶。招飞中心原主任程学哲回忆说,王亚平“聪明,非常聪明,而且活泼,要强,在各种模拟考试中体现出特别的聪慧和灵气”。1999年4月,在淘汰了七名同学以后,她们剩下的30名学员顺利地转入了哈尔滨第一飞行学院,开始了真正的飞行生涯。在初教机飞行团,18岁的王亚平得到试飞机会,当第一次在教员的带飞下飞上蓝天,俯瞰祖国大好河山的时候,她真正地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女飞行员的骄傲。

经过了两年零四个月,王亚平以总成绩第二名的好成绩,从一飞院毕业生分配到航空兵某师某团。该团素有“女飞行员摇篮”之称,全国大多数女飞行员都集中在这里,先后涌现出了岳喜翠、刘晓莲、程晓健等一大批英模人物。王亚平一直以她们为榜样,努力学习飞行技术。

多年的努力,可以从她熠熠发光的履历上得以呈现:王亚平现为中国人民航天员大队四级航天员,少校军衔;曾任空军某师某团某飞行大队副大队长,安全飞行1600小时,被评为空军二级飞行员。2010年5月,正式成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经过近三年的航天员训练,以优异成绩通过航天员专业技术综合考核,2013年4月,入选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飞行乘组。2013年6月11日,随着神州十号的发射,王亚平正式成为我国第二位上天女航天员,成为“80后”女飞行员的杰出代表。

其实,早在去年“神九”发射前,王亚平便曾与刘洋一起成为媒体猜测的最可能上天的女航天员。然而,那一次,王亚平与“太空之旅”失之交臂。

在被问及是否为没能成为中国首位飞天的女航天员而感到遗憾时,她只是笑着摇摇头。中国第一个飞入太空的女航天员是特别令人向往的称号,但一个人的名字跟祖国的利益相比,实在太渺小了。

“去年神九发射那天中午,我们航天员大队的大队长带着我们备份乘组给他们壮行,大队长让我们每个人给他们送句祝福的话。我对乘组的3个人说:希望你们能平安回来。我还跟刘洋单独说了句话:你是我们女同志的骄傲。我希望你能带着我俩的梦想,一起去飞。我会在地面一直支持你。”

如今,她如愿圆了自己的“太空梦”。

第3篇:宇航员太空授课范文

关键词:课堂教学激发愉快获知

愉快的学习就是人们在充满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以愉快心情参与学习时,所进行的主动的、有意义的学习。当学生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学习时,能够激发学习的兴趣,增强记忆,为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本人一直注重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本文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 充分利用信息,让学生学习轻松愉快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很多学生感觉到物理难学,枯燥无味。针对这种现象,我采用巧妙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方面的信息渗透到教学中来,创造一个信息环境让学生产生兴趣,调动求知欲望,强化概念的理解。例如,我在传授固体能够传递压力的知识时,我展示的信息现象是:取来一个充满气的气球,放置在讲台上,再把一个硬厚纸片压在气球上,让学生观察气球是否被压破,结果是没有被压破。这时,我提出问题:“当压在气球上的物体足够重时,气球会不会被压破呢?”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了,七嘴八舌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接着我在纸片上再加上足够重的铁块,结果气球被压破了,学生大笑起来,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心情愉快的同时也获得了两方面的知识:一是固体纸片能够把它受到的压力传递到气球上,压力太大以致气球破裂了;二是压强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大。下节课我再让学生回忆本节的情景,学生记忆犹新,从这些信息而得到的物理知识便深深地印在学生脑海里。

二、 利用最新、最令人自豪的信息渗进教学活动中

愉快学习,作为一种复杂的心理反应,与兴趣紧密联系,只有让学生充满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以愉快的心情参与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愉快体验。物理愉快学习需要多方面的兴趣刺激,这些兴趣有感于最令人骄傲、令人自豪的信息事例中。例如,我在复习课过程中,为了巩固对惯性定义的理解和大气压的作用的综合考查,我在黑板上展示了一个漫画信息,神州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在太空飞行过程中宇航员出舱情境。因为信息事例最新、最令人自豪、最令人振奋,促进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不知道我展示这个信息要提示哪些物理知识,学习情绪高涨。于是,我在黑板上及时板书要从信息事例解决的问题:1、宇航员为什么能随飞船运动?2、宇航员为什么要穿上太空服?3、宇航员回舱时可能出现什么难题?于是学生踊跃发言,积极参与,第一和第二个问题很快就有了答案:1、是惯性使宇航员随飞船一起运动。2、为了身体内外气压的平衡必须穿上太空服。而对于第三个问题,学生的猜测五花八门,答案得不到统一,这时,我适当引导:“太空环境和地面环境有什么区别?太空中有空气吗?气球升到高空为什么会破裂?”通过启发,学生拓展了思维,很快达成了共识:“可能太空服会因为外界没有气压作用而膨胀变大,有可能膨胀的体积大于进舱口的直径而进不了舱。”这时我也激动了,心情愉快满足,我的教学活动达到了预定效果。接着,我再用两三分钟的时间向学生讲述一个真实的信息事例,前苏联的确有一位出舱行走的宇航员,由于太空服膨胀而进不了舱的事件。当时,飞船进舱口的直径只有九十厘米,而太空服竟然膨胀到了一百二十厘米,最后宇航员在绝望之中灵光一闪,把太空服内气压降低到极限以下,在同伴的协助下拉进舱内。这时他已经大汗淋漓,昏过去了。学生在高科技的事件中获得了物理知识。对于一名合格、优秀的物理教师,就应该积极运用各种手段来优化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不会感到学习枯燥乏味,就不会死学、苦学,而是对学习充满信心和期待,因而他们的学习劲头十足,学习效率也不断提高,学习成绩就会明显进步,对学习充满成就感,进而始终以一种愉快的心情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来。

三、创设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

教与学是一种复杂而联系密切的群体关系,教是外因,学是内因,而外因往往是需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作为一个中学物理教师,就很有必要优化课堂教学,构建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在教学活动中,我善于制造师生平等,融洽的课堂气氛。例如,在讲授双耳效应辩别声源方向时。我让几位同学站在不同位置把双耳塞住。我则走到不同位置发出声音。让学生辩别,让学生参与,给学生一个交流平台。看似师生同游戏,实则传知又快乐。这让学生在学习中多一份轻松,多一份幽默,多一些欢声笑语,多一些神采飞扬,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做学习主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四、风趣幽默, 帮助记忆

第4篇:宇航员太空授课范文

小时候,从懂事起,我对所有飞行的东西非常感兴趣,火箭剪纸我更是样样精通,剪飞机,宇宙飞船和类似的东西,我立刻就精神焕发,认认真真,专心致志的剪起来,外面任何动静都无发引起我的注意,一眨眼,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过去了,在我手中的宇宙飞船仿佛是一件精致的工艺品,他像我的宝贝似的,我发誓要当一名宇航员,它载着我小小的梦。我天天看着他,如珍宝一般,别人更是不许碰。有一次,妈妈不小心把它弄到地上踩了一脚,顿时成了稀巴烂,我伤心了许多天也没从悲伤中走出来。

等我大一点的时候,就知道2006年是个值得中国人民纪念的一年——因为杨利伟叔叔通过层层筛选终于成为了中国第一名能登上太空的宇航员。是他让中国载人航天技术更进了一步。

体力和耐力是宇航员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为了能在将来符合宇航员的体能,现在的我一定要每天坚持锻炼,随时加强我的运动量,这样才能使我拥有充实的体力和耐力。同时,渊博的知识更是必备的条件,所以,我一定要好好学习!

第5篇:宇航员太空授课范文

关键词:高中物理;自主探究;实验;开放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摒弃以往灌输式教学模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促使学生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

一、借助物理实验,提高探究意识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绝大部分物理概念和自然规律都由实验归纳得出。然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面临着高考的压力,面对着来自各个方面的高要求,我们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导致实验基本上也就成了理论传授,很少有人愿意将实验引入课堂,总认为这样的教学就是浪费时间,而且效果也不是很大。然而,在素质教育下,这种思想严重阻碍了高效物理课堂的实现。因此,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要让学生在直观展示中观察实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有关的知识点,同时,也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起着桥梁纽带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时,该实验在高中物理实验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实验,也是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所以,在授课的时候,我将学生引入实验室,让学生按照教材中的实验步骤,利用打点计时器、电源、导线、纸带、刻度尺、小车细线及钩码、坐标纸等实验器材,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实验,之后,引导学生对打出来的纸带根据v=x/t,求出在任意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从而,帮助学生学会对纸带的数据处理,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而且通过实验,学生的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等都得到了培养和提高,从而为学生的健康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凭借开放试题,锻炼自主能力

开放性试题是相对于以往的封闭式教学模式而言的,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展示。而且近几年,开放性试题在高考物理试卷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这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练习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最终,促使学生获得综合性的发展。

例如,2003年10月15号,我国自行研制的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神舟”五号将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预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向前迈进了重要的一步。这次飞行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保障了宇航员的生命安全,宇航员在太空中面临着很多威胁,其中之一是宇宙射线。从太阳或其他的星体上,时刻都有大量的高能粒子流放出,这种高能粒子流称为宇宙射线。这些高能粒子流射到人体上,将对人体带来伤害。在太空当中,射线辐射是对宇航员安全的最大威胁,而在地球上就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请说出原因。这是一道以科学技术成果为背景的开放性试题,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结合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去解决试题中的有关问题。这不仅考查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灵活度,同时,也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提高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实施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自身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第6篇:宇航员太空授课范文

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在开展“两弹一星”研制的同时,主席就曾说,我们也要搞载人飞航。我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之前,国家就着手建立发展我国自己的宇航工程。1968年,我国就组建了507所(现航空医学研究所),专门研究宇航员的“生命保障系统”;508所负责研制宇航员的救生保障;国防部第五研究院负责载人飞船的总体设计;七机部负责飞航运载火箭系统。

据薛伦所知,我国在1970年初,就由国防科委507所黄志平、空军司令部军训部副处长彭功阁、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所长郭儒茂等6人,组成一个“秘密小组”,郭儒茂任组长,还给他们配备一架专机。小组成员主要到歼击航空兵部队,从有经验的飞行员中挑选宇航员。经过半年多时间的选拔,从1919名飞行员中筛选出200余名预备对象。这些人于1970年下半年,分批到北京空军总医院和507所进行宇航员身体检查和在离心机上载荷能力的检测。经过反复检查,有19名飞行员符合宇航员选拔标准。

当时,挑选宇航员的要求条件非常高,除严格政治条件外,飞行技术要好,战斗机上飞行时间要长,身体条件要求更为苛刻,要求飞行员在离心机上必须具有长时间12个载荷的耐力,才算合格。因此,飞行员在离心机上检查时,要承受极大的痛苦,这一点比国外挑选宇航员的条件苛刻得多。其中有两名飞行员,在离心机长时间大载荷检测时,肺被压穿。

为什么我们的宇航员要求这么大的载荷呢?这是由于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以及地面技术保障等条件决定的。考虑到载人飞船返回地面时,降落地点的安全问题,只有四川盆地的一些小范围可供选择作为降落的条件。其次,我国当时在境外没有测控台站,“远望1号”海上测控船当时尚在建造之中,载人飞船在返回过程中,只有到达我国地面测控台站时,才能下达下降返回地面的指令。因而从开始下降至着陆的这段距离相对较短,载人飞船返回地面时,飞船减速进入大气层时的下降曲线比较陡,这样下降时的载荷必然增大,而且持续时间长。这完全是根据我国当时的实际情况,采取的一项不得已而为之的措施。

宇航员人数虽然不多,但组织训练机构比较复杂,涉及的面比较广。宇航员不论驾驶飞船的模拟训练,体验失重飞行,还是保持飞行技术等,涉及到多方面高科技知识和许多科研机构,以及各项保障的诸多问题。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几个人、一两个单位能办到的事,它必须有一套完整、科学的组织机构,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实现。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何况是宇航员要遨游太空!

507所虽然对宇航员训练做了许多工作,但其设想似乎简单了些,他们认为只要有十几个人保证飞行,让宇航员体验一下失重状态的感觉即可,而载人飞船的操纵,全靠自动控制系统来完成。他们不太了解空中飞行经验,对宇航员完成宇航飞行的意义和作用。苏联、美国挑选宇航员,特别注意飞行员在战斗机上的飞行时间、飞行技术和心理素质;美国开始选拔宇航员是从试飞员中选拔,这都是有科学道理的。苏联挑选宇航员一般要求飞行时间1000―1500小时,美国要求飞行时间更多些。我们要求飞行时间800小时以上。人们还记得,美国阿波罗―13号宇宙飞船在太空发生机械故障,当时地面指挥机构非常紧张,认为凶多吉少。然而这样重大的故障,由于宇航员具有丰富的飞行经验,准确判断出了故障的所在,并沉着果断地处置,化险为夷,利用“登月舱”成功返回地面。在此关键时刻,可以看出宇航员飞行经验的重要意义所在。

开始,国防科委曾准备自己搞宇航员训练,1970年计划用歼教―5飞机改装成失重飞机,进行失重飞行训练。1971年4月,中央军委在一次会议上研究宇航员训练问题,认为空军有丰富的飞行训练经验,决定宇航员训练还是由空军负责。中央批准了这一方案。

鉴于上述一系列准备情况和我国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国防科委向中央呈报了《关于发展中国宇航事业的请示》,1970年7月14日,主席在报告上批示:同意。

1971年5月12日,空军以绝密电报,紧急命令:空24师师长薛伦、空34师副师长李振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所长郭儒茂、空军第13航校副校长刘树志、空42师团参谋长徐培根、北空军训处飞行技术检查员李瑞祥、空3军训练处参谋邹永利等7名干部,务必于5月14日到空军报到。5月15日,空军司令部、空军政治部领导召集大家开会,宣布成立“宇航员训练筹备组”,指定薛伦为组长,李振军负责政治思想工作,要求他们立即着手筹备宇航局或宇航员训练基地,尽快开展宇航员训练。这一重大决策,不仅标志着我国科技发展的水平,也表现了中国人民勇于攀登技术高峰的志气和决心。当他们接到这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时,大家内心感到无比的激动和高兴!

这项工作十分保密,当时是以批示时间为代号,故称空军“714”办公室。他们暂时住空军学院,行政上归空军司令部直接领导,几个人一部电话,就开始办公了。“714”办公室虽然住在空军学院,但是连学院领导也不知道他们究竟是干什么的,许多事情,至今鲜为人知。

“714”办公室的任务是负责宇航员训练,当时空军决定宇航员务必在1971年11月集中,并开展训练。同时他们得知,预计1973年底,计划用东风―5号火箭,发射“曙光1号”载人飞船,飞船可载两名宇航员。宇航员训练,其时间之紧迫,任务之复杂,可想而知。

当时薛伦等人想:如果载人宇航飞船制造出来了,而我们的宇航员还没有训练出来,岂不是耽误了大事!宇航员训练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半年时间要组建这样一个训练机构,谈何容易!时间实在是太短了!但是大家二话没说,决心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努力完成上级给予的光荣任务。

虽然他们有组织飞行训练的经验,但搞宇航员训练却是门外汉,需要努力学习;而这项任务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威望的大事,时间如此紧迫,必须奋发图强地工作。否则,难以完成这项使命。

因此,他们抓紧一切时间,搜集有关资料和学习宇航知识,熟悉与宇航有关的情况。他们首先着重抓紧解决宇航员训练机构的设置和组成,初步设想,包括机关、宇航员、飞机地面维护人员、外场各类保障人员等,需要500―600人;宇航员保持飞行技术训练场地的选择,初步定为正在建设中的四川西昌机场,并到现场进行了考察调研;宇航员“失重”训练用的飞机,建议用“三叉戟”飞机或图―124飞机改装……

当薛伦等人到国防科委五院下属的507所和508所以及其他研制宇宙飞船和保障宇宙航行的有关单位了解熟悉情况时,经过多年呕心沥血研究出的“宇航员飞行服”、“宇航员食品”、宇航员“生命保障系统”以及其他有关的宇航产品,都展示在他们眼前,让他们深受鼓舞,这是在中国宇航战线上许多默默无闻的英雄辛勤劳动的结果。研究人员说:“有些产品已经研制了第二代,甚至开始更新产品的研究,但是,我们研究的这些产品,究竟是否适用,效果如何,未经过实践检验,你们来对我们的产品的研制是个促进,争取中国宇航员早日飞向太空。”

他们还到北京航空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有关院校聘请专家,准备给宇航员讲授有关地球物理等方面的知识。他们还计划于1971年9月14日到紫金山天文台参观学习,聘请老师给宇航员上课,讲授天文知识。

第7篇:宇航员太空授课范文

太空授课观后感250字

今天,朱老师带领我们在电脑上看了《太空授课》,分别讲了五个实验,是:测体重、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演示和水球演示。

我最喜欢的实验就是水球演示了,先做出一个水膜,再在水膜上加足够的水,就变成水球了,近期的是用注射器在水里吹气泡都可以,而且气泡也不会离开水,这在地球上是不可能做到的。最惊奇的是,拿一瓶红色颜料的水,注入水球里,红色并没有迅速蔓延,而是缓缓的蔓延着,最后顶上还变成了紫色。

在太空上的科学实验如此神奇,这是因为在太空上没有重量,水膜实验里的水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起到了主要作用。

我以后想要当个宇航员,观察宇宙奥秘,造福人类。

第8篇:宇航员太空授课范文

2013年6月,神舟十号飞船成功飞天,代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跃。神舟十号飞船载人飞行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彰显我国航天技术的日趋成熟。此次,神舟十号飞船首次进行应用性飞行。新一批航天员搭乘神舟十号进行载人航天交会对接和组合体飞行。航天员共有3人,在轨飞行15天,其中在天宫一号和神舟十号组合体工作、生活12天。王亚平就是参加飞天任务的唯一女航天员。她成为继刘洋之后的“神女二号”。

踏上蓝天的舞台

1980年,王亚平出生在山东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小时候的王亚平学习很刻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一直担任班长,初中时担任过语文课代表,而且对人很有礼貌,可谓知书达理。

王亚平小时候梦想当医生、当律师,从没想过当飞行员。1997年8月,王亚平17岁那年,正当她还在为高考做复习准备时,突然听说学校来招女飞行员。由于王亚平是校队的,体育成绩好,大家都鼓动她参加。王亚平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参加了第一次体检,谁料一路过关斩将,顺利通过层层体检。高考分数出来以后,她顺利收到了长春飞行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从此与蓝天结下不解之缘。那一刻,乡亲们也觉得不可思议:“咱们乡里出了个飞行员!”

长春飞行学院的生活是艰苦的,入校的第一天,她就和大家一样,被迫剪去了心爱的长发留起了男孩式头发。在一年零八个月中,她们除了学学课程以外,每天都得进行体能训练和军事训练,还进行了拉练、游泳、跳伞等特殊训练。由于王亚平从小到大体育都比较好,初中、高中一直都是校队的,所以这些苦对她来说都没有觉得很苦。

1999年4月,在淘汰了七名同学以后,她们剩下的30名学员顺利地转入了哈尔滨第一飞行学院,开始了真正的飞行生涯。当第一次在教员的带飞下飞上蓝天,俯瞰祖国大好河山的时候,王亚平心里感到了无比的自豪和骄傲,那一刻她才真正地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女飞行员的骄傲。尽管失去了同龄人拥有的一些东西,可是作为飞行员得到的东西,是她们永远、永远也体会不到的,热爱飞行、热爱蓝天,从那一刻开始结下了深厚的蓝天之情。

经过了两年零四个月的学习,王亚平以总成绩第二名的好成绩,从一飞院毕业分配到航空兵某师某团。在飞行学院,她熟练掌握了4种机型的驾驶。招飞中心原主任程学哲回忆说,王亚平“聪明,非常聪明,而且活泼,要强。王亚平在各种模拟考试中体现出特别的聪慧和灵气”。作为新一代的知识型飞行员,王亚平是空军女飞行员中第二批获得军事学学士学位的。

从1998年王亚平获得试飞机会开始,这9年间王亚平驾驶着各类机型一共在蓝天上安全飞行了1600小时。这1600个小时中,包括完成无数次的战备演习、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消云减雨、汶川抗震救灾、山东抗旱、重庆人工降雨等重要任务,实战飞行经验可谓十分丰富,是一位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优秀女飞行员。

太空授课的中国第一人

和许多人一样,王亚平的太空梦源自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天的那一刻。2003年,当时只有23岁的王亚平还是一名加入空军飞行部队才两年的运输机飞行员,当她在看神五飞天直播时,一个念头瞬间击中了她——中国有男飞行员,也有女飞行员,现在中国有了男航天员,什么时候会有女航天员呢?没想到在10年后,王亚平会成为自己问题的答案之一。

由行技术“百里挑一”,王亚平曾受到总书记的亲切接见。2009年5月,中国第二批航天员选拔启动,首次向女性开启大门。经层层严格选拔,王亚平成为首批女航天员之一,另一位就是中国首飞女航天员刘洋。去年神九任务的选拔中,王亚平是备份乘组的一员。

今年6月,神舟十号发射上天,航天员班组仍由三人组成。王亚平成为了参与神十任务的航天员的唯一女性。三名航天员中,王亚平年龄最小、资历最浅,但另外两名航天员提到她,都是赞不绝口。入选航天员队伍3年时间,两年不到她的各项技术水平已经和老航天员相当了,“这说明背后她付出了极大的努力。”聂海胜说。张晓光说她,“真诚善良,心思也细密,是一个特别让人放心的伙伴。”

作为我国第二位女航天员,此次王亚平还承担着另一项特殊的任务——在“天宫一号”里向全国的中小学生们上一堂实实在在的“太空物理课”。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女教师芭芭拉·摩根在2007年做过太空授课。这意味着王亚平成为在太空进行授课的中国第一人和世界第二人。

6月20日上午,在神十上作为主讲人的王亚平进行了我国首次太空授课,330余名中小学生参加了地面课堂活动,全国6000余万名师生通过电视直播同步收看。在40分钟的授课时间里,航天员们在失重状态下进行了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5个基础物理实验,令许多听课的孩子大呼过瘾。

此次太空授课刷新了科普教育及物理教学的固有模式,具有直观性、生动性和启发性。这种基于太空探索实践之上的远程教学,是一种珍贵的教育资源。通过卫星直播、教育部网站回放,或是以课件形式供反复教学,优质的教育资源让举国学生共享,亦是民生改善的一种形式。事实上,探索太空给予人类的回报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用的GPS定位系统、太阳能屋顶,吃的方便面、蔬菜包,穿的运动鞋等,都是在人类探索太空的实践中发明或研制出来的。因为孜孜不倦的太空探索,人类研发出救灾和气象监测卫星技术,获得了更加优质的作物品种,发明燃料电池获得了清洁高效的能源,通过卫星传输进行移动通话告别了“通讯基本靠吼”的闭塞……太空探索不断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

每一次太空探索的实现,都会拓宽、深化人类对宇宙的认知,拓展人类的思维与活动半径,为改善人们的衣食住行用提供更多可能。

在天愿作比翼鸟

王亚平和爱人赵鹏都是飞行员,却分隔在相距数百公里的不同单位。2006年,王亚平和赵鹏商定在10月1日回老家举办婚礼,但王亚平的部队有飞行任务,回家的行程一拖再拖。9月30日,王亚平执行任务归来,急赴民航机场,不料却赶上了堵车。到机场时离起飞时间只有10分钟。凑巧的是,飞机因天气原因延误了半个小时。赵鹏还经常调侃说,“还得感谢天气不好,否则,那天你还当不成新娘了。”

婚后,赵鹏与妻子王亚平有一个约定:那就是每次飞行降落后,都要在第一时间发条短信互报平安,这个约定一直坚持至今,只有一次赵鹏没有做到,为此,妻子整整担心了一个晚上。2008年5月16日9时05分,赵鹏接到任务通知,紧急空运救灾物资至双流机场。飞机降落后,由于机场没有卸货人员,又接到紧急飞赴长沙送药品的任务,容不得赵鹏多想,他挽起袖子第一个冲进飞机动手干了起来,在他的带动下,机组成员仅仅用了一个多小时就将10余吨货物全部卸完。满头大汗的他,没顾上喝一口水,便驾机向长沙飞去。22时07分,赵鹏机组及时将10吨疫苗及5名医务人员运送到灾区。23时47分,他驾机起飞赴武汉某机场待命,飞机着陆退场时已是次日3时30分。此时,妻子王亚平也在该机场待命,但夫妻俩没有一个主动提出见面。让王亚平想不到的是,执行此次空运任务,丈夫驾驶的飞机自动驾驶仪出现故障,在手操纵的情况下连续飞行12个多小时,运送物资20余吨。

5月17日6时,夫妻俩经过短信联系,赵鹏准备利用进场间隙去看望妻子。谁知,王亚平却接到紧急空运救灾物资的通知。王亚平登机前收到赵鹏发来的一条短信:“老婆,专心飞行,我为你加油!”

16时10分赵鹏驾驶的飞机在成都双流机场降落,他再一次投入到卸货工作当中。16时50分,王亚平驾驶安-26型飞机降落双流机场。17时,是赵鹏与王亚平最为激动的时刻。王亚平终于见到了丈夫,激动拉住丈夫左看右看,过了好一会儿才说:“老公,辛苦了,抗灾任务还很艰巨,任务多、强度大,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记着发信息给我,不要再让我担心!”30分钟是那样短暂,赵鹏与妻子因任务偶遇到一起,又因新的任务匆匆辞别。30分钟,夫妻俩说得最多的话是:“好好飞行,注意安全!”在依依不舍和相互鼓励中,两人驾机再次消失在云海中。

“心中有爱不言苦,绿色年华自己谱,战火青春最风流。”这是赵鹏自己编写的自励格言,流露出赵鹏对妻子的爱,更体现了他对飞行事业的忠诚和热爱。

第9篇:宇航员太空授课范文

1991年盛大的“首届中国饮食文化国际研究会”在北京举行,主持分组讨论的美籍华人汤富翔先生跟北京仿膳饭庄田经理之间发生了激烈争论,分歧在于:如今中餐重在传统,还是重在改革创新?汤先生是美国中餐业界领袖,推广中餐不遗余力,他认为必须适应时代才能生存。他对眼界未开的国内同行讲了不少海外情况。使我最感惊奇的是,几次国际奥林匹克烹饪大赛,号称“烹饪王国”的中国都名落孙山。原来评判标准根本不同,比方说,对菜品的“热量”有精确的要求,而中国大师们从来没听说过什么“卡路里”。

2002年,我有幸结识了当年参赛的中国烹饪代表团团长、上海的李耀云大师。他说,那次第十七届世界奥林匹克烹饪大赛,是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的,比赛只提供电磁炉,不提供明火,理由是“明火落后”。李大师说博大精深的中餐跟西餐根本不同,后来经市长批准破例提供明火,同时也搬去大型灭火器。尽管获得的辉煌成绩令世界餐界对他刮目相看,李大师现今已是世界厨师联合会的国际评委,但回想当年还是觉得极为窝火。他说,中餐跟西餐比赛,就像让中国的太极拳参加洋人的“捣皮拳”比赛,标准就很成问题。

比国际烹饪大赛上的争执还要激烈的,是国内业界、研究圈里关于“营养和味道”的争论。每次研讨会,两派都辩论得不可开交。简单说,一派强调营养和科学,一派强调味道和艺术。这实质上是中、西两种饮食文化根本差异的反映。分析起来,对立者的观点跟出身很有关系:有餐饮业经历的研究者强调味道、强调艺术;理科出身的研究者强调营养、强调科学。我是半路闯入的,觉得两派的争论大有益处,他们各有道理。我曾建议大家都试着站在对方立场上来个换位思考。

我的兴趣很杂,艺术科学都喜欢。我的观点是必须大力强调营养和科学,中餐带着几千年积淀的很多糟粕。例如讲究吃珍禽异兽。某县拿地龙(穿山甲)招待外国投资者,洋人大怒。这是足以引起国际制裁的问题。再如由于过去国人缺乏“油水”导致中餐用油过量,连日韩等东方食客吃了都要吐。这些都是“饥饿文化”的表现,因循不改,只能丢人现眼。然而,从两派争论的展望来看,我觉得“营养派”趁上了文化全球化的强大潮流,迅速占了压倒优势,他们的烹饪借助设备比较省力,而“艺术派”依靠手工非常费心。从长远来看,文化瑰宝容易自然流失。

美食家梁实秋有个营养学家女儿

任何对立的学派都有代表人物,饮食文化中的“科学派”和“艺术派”也不例外。谁有资格当“艺术派”的代表?非大美食家梁实秋先生莫属。林语堂先生也热衷于谈吃,但他总爱在吃的现象里找出点道理来。梁先生则一味沉溺在对美食的津津乐道中。

饮食文化的“科学派”,则举不出个代表人物来,因为很晚才听到重视科学的呼声。扬州商学院烹饪系的季鸿昆先生最早开设了营养学专业,但没想到培养出来的首批“营养师”竟分配不出去――星级宾馆都说用不着,只有两名毕业生在医院里找到位置。

代表人物必须是大众熟悉的。有一位美国华裔营养学家倒是可以做科学派的代表,就是梁实秋先生的女儿梁文蔷女士。她是美国“食物与营养学”教授,有几部专著,其中包括风靡华人女性世界的《曲线救美》一书。书中显示了与其父讲吃家风的密切渊源。饮食文化两大派分别由梁实秋先生和他女儿来代表,激烈的争论就会像亲情一样和谐。假设你是个顽固的“营养VS科学派”,当你否定“味道VS艺术派”时,必然会强调说“他们都是不懂营养学的老中国人”。梁文蔷教授是精通营养学的新美国人吧?她对自己的营养学立场当然无比坚定,但同时又对老爸迷恋美味的那一套非常尊重。可见,用洋人的“营养”来否定华人的“味道”,实属浅薄之见。营养、味道压根儿不属同一个范畴,就像父亲跟女儿不是同辈儿一样。

梁、林两先生都喜欢谈论“生活艺术”。林不如梁懂得吃,但更喜欢哲学的思辩。我忽然有了一个念头:假设营养学家梁女士是林语堂的女儿,也许她会像林先生一样总想“在吃的现象中找出道理”,那她就不会满足于捉摸女人“曲线救美”的小事儿,而会深入一步,担当起“中西饮食文化比较研究”这个重大的课题。

宇航员食品的周折

自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引进科学、民主后,“科学主义”在中国日渐风行。西方人早已认识到片面强调这种“主义”的负面作用。吃的方面,科学带来的进步无法估量,但也不能完全无视人文。关于宇航员食品的认识,就提供了典型的教训。

最早研制太空食品时人们认为,太空食品要高度浓缩。这些食品应能吸食,进入肠胃后要很快被吸收,产生的残渣要尽量少,因为空间站盛放排泄物的空间十分有限。研究人员曾设想把食品制成片剂,以便宇航员随时取用,又不会影响工作。后来制出了用软管装的三道菜:蔬菜汤,肝泥,浆果汁。1961年苏联太空人季托夫首先食用了这种新食品,结果他感到头晕,营养学家断定是因为吃不饱。如今俄国的太空食品中已包括了牛舌、鲱鱼馅饼、乌克兰红菜汤、煎肉饼、鸡排、水果泥和蔬菜沙司。

美国航天局营养生物化学部的负责人斯科特・史密斯说:“在实施阿波罗空间计划时代,宇航员食用的是装在类似牙膏盒中的鸡肉色拉。今天,我们试图提供尽可能像平常食用的那种食品。” 他们报告说,宇航员在飞行中有“拒绝进食”的情况,只能摄取正常需要热量的一半。结论是,“食品做得越香,他们就会越想吃,就能从食品中摄取足够的热量。”

现在美俄合作的太空飞行,宇航员吃的几乎同地面上一样:黑面包、蜜饼、火腿、酸甜汁的猪肉、鹌鹑、波兰式梭鱼、奶酪、蔬菜汤和红菜汤、草莓、饼干、巧克力、茶和咖啡。宇航员再也不用从软管中吸食了。美国人爱吃洋橙、橘子或柠檬,俄国人喜欢苹果、西红柿和葱蒜。刀叉等全套餐具也代替了软管。

中国的“神五”航天时,宇航员杨利伟携带的食品,不需要加热,也不需要加水。最近升空的“神六”又有了很大的改进,不但可以吃到热食热饮,品种也从神舟五号的二三十种增加到四五十种,其中包括 “鱼香肉丝”、“宫保鸡丁”、“墨鱼丸”等美味佳肴。更有意义的是再现了作为中餐灵魂的“饭”与“菜”的配合。在漫长的飞行中,可口的饭菜增加了人性化的生活乐趣。

经过这样一番周折,关于太空饮食这一命题,才达到了营养和味道的完美结合。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