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百年孤独书评范文

百年孤独书评精选(九篇)

第1篇:百年孤独书评范文

这是一个孤独的年代,这是一个孤独的城镇,这是一个孤独的家族。兜兜转转过去了百年,从贫穷,然后发迹,最后衰落,一切便如此循环往复着。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百年孤独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百年孤独读书心得1在忙碌却又充实的学业后迎来了大学的第一个假期。在这个可以自主调节时间,不必为完成作业而忧心的假期里,我与《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开始了一场邂逅。十本优秀书籍之中,读后想为它写点什么的感觉最强烈。

《百年孤独》和众多外国名著给我的第一感觉一样,内容复杂,人物众多且名字十分雷同,写作顺序也多采用倒叙和插叙,初读甚至一度因为晕头转向,理不清作者的写作意图而放弃深读。但是第二次将人物对号入座后再读,便被书中所渗透和传达的孤独深深的震撼了。《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

在这样的历史长河中作者赋予了人孤独,同时又认为人并不是生来孤独的:“即使以为自己的感情已经干涸得无法给予,也总会有一个时刻一样东西能拨动心灵深处的弦;我们毕竟不是生来就享受孤独的。”然而在这本书中反复提及的孤独也与我们理解的狭义的孤独不同。带上时代背景与作者的身世细细品味,孤独似乎又为我们呈现出了另一番模样。在《百年孤独》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接受了采访,对孤独的解释似乎很意味深长:孤独就是不团结。那一刻,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我脑海中逐渐明晰起来:他渴望拉丁美洲的民众团结起来,共同走向文明,开放与繁荣。

此外,《百年孤独》的魅力也在于离奇的故事情节。贯穿整部作品,小说中的人物们不时会见到鬼魂。“这些鬼魂象征着是马孔多挥之不去的过去。事实上,这些重复出现的鬼魂根植在拉丁美洲历史的特定发展之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由于意识形态上的变化,布恩迪亚和整个马孔多都是鬼魂。他们被自己的文化所隔离和排斥,社会发展落后于其他地区,处处依赖他人。更可怕的是他们已经完全接受这样的现状,不思改变。”书中的宿命论暗喻了古往今来导致了历史不断重复的意识形态,也正是这种意识形态使得拉丁美洲的历史被解读成了一个循环,一个不可能出现变革的循环。书中的旁白也加强了这种宿命论给予读者的压迫感。这些光怪陆离,恰恰是作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所无法隐藏的魅力。

《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完成巨著后曾有一个夙愿:希望一百年孤独的历史永远消失并再也不会出现。但愿,作者的苦心和夙愿能够梦想成真。

百年孤独读书心得2“家族的第一个人被捆在树上,最后一个人正被蚂蚁吃掉。”

初次买回这本书大约是在两年前,为了使自己的格调看起来更高而硬着头皮尝试走进这本书。然而,在翻看了大约半小时后,我便被这冗长的剧情、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吓退了。于是,囫囵吞枣式地马虎将书“翻”到封底便落荒而逃。想来,当初这样的举动许是对此书、对马尔克斯的亵渎。

而今,再次翻开有些陈旧的书页,带着些许歉意和近乎赎罪的心态,竟是被它吸引了去,于是挑了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坐在朝南阳台的靠椅上,独自一人,一口气将书读到了底。

我似乎有些理解了家族重复取名的传统,叫“奥雷里亚诺”的人大多性格孤僻、且体态消瘦,叫“阿尔卡蒂奥”的又多是体格壮硕、行事鲁莽。于是,重复的取名导致了家族命运的不断轮回,推动家族的覆灭。其中一对在年幼时互换姓名的双胞胎也颇有意思。尽管他们互换了姓名,但在长大后越发与匹配“对方名字”的模样发展,最终在死后,因朋友们醉酒后的失误,又把他们的棺材错误的埋进写着“对方名字”的坟坑里。作者在此,或许是暗示了他们到死也没能摆脱受姓名束缚的命运吧。

布恩迪亚家族的不通人性、不懂爱情的通病将他们带入了更为深刻的孤独。上校和17个素昧平生的女人所生下的孩子无一例外遭暗杀,他深爱的妻子被毒死;阿玛兰塔害死了深情的意大利人;丽贝卡的婚后生活以丈夫被神秘枪杀告终;费尔南达为阻止女儿与族外人恋爱,派人杀死了男方,但她的孙女却因为和近亲通婚,生下的孩子长着条猪尾巴,被发现时正在被蚂蚁蚕食……

最后的最后,正如经过百年才被翻译出的羊皮卷上所预言的那样,小镇遭受着一场飓风将正在翻译这羊皮卷的最后一代奥雷里亚诺,连同整个家族曾经存在过的痕迹一并抹去……

故事至此结束,留给我的是久久不能平复的震惊和良久的深思。我自觉无能对这样的作品作出任何评价,有的,仅是完成阅读的成就感、快意,以及对一个注定百年孤独的家族深深的恻隐。

百年孤独读书心得3单从读《百年孤独》的直观感觉来说,是非常的微妙且有意思的。与以往容易入书入戏的我不同,百年孤独里的悲欢离合、跌宕起伏、生离死别似乎和我之间隔了一层下雨中的玻璃墙。每当我似乎身临其境的时候,总有一层新雨将玻璃重新淋得模糊。也许是因为作者总以戏谑的口吻描述类似神话的种种场景,也许是因为书中人物狂野的孤独离世俗的自己太过遥远。

整本书中,每个人都是一个孤独的个体。从家族第一个霍赛阿卡迪奥,到最后一个具有家族明显特征的奥雷良诺。从高傲果敢轰轰烈烈的奥雷良诺上将到精力充沛平凡而伟大的乌苏拉老妈妈,从纯洁如天使的俏姑娘雷梅苔丝到喜欢热闹以至于娶了两个老婆的双胞胎之一。

一部繁杂庞大的百年家族史,一部脉络清晰的地方兴衰史。在时间的洪流中,个人在大背景的起伏中显得那样无力。羸弱娇小的被夺去生命,孤独执着着的留下悲伤的痕迹。无端去世的雷梅苔丝的萝莉像被作为祖母的形象保存,到最后仍然在咬手指的雷贝卡执着的不肯死去。经历夺走3000人生命骚乱的阿卡迪奥得不到任何人的相信。他们都是人群的异子,孤独的极端。

对于我,则早已习惯了与孤独为伴,未必开心,但也未必悲哀。孤独是一个陪伴人一生的伙伴是一个既定事实,与其否认,与其抗争,与其无谓的逃避,不如接受它,拥挤的人群里让它保护你回家,周六的上午让它陪你吃早餐,整理阳光,周日的下午让它陪你晒晒太阳,晒晒俱疲的身体与心灵。

如果你和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周期性的抑郁,不妨看看这本书,让书中孤独人的鲁莽激起你无畏抗争的勇气。也许,我们可以活得更牛逼哄哄,至少在别人眼中。奥雷良诺上将死去的时候,我心中一阵痛楚,就是这么想的。

我相信,这本书能给我的,远远不止于此。

百年孤独读书心得4就在最近,我读完了马尔克斯写的《百年孤独》。最开始,我选择这本书时其实是受到了一些早期其他歌曲中出现百年孤独的字眼,所以我才去书店买了回来看。

在我刚开始读《百年孤独》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觉得太深奥了,有很多地方都读不懂,而且很多事情很荒谬。这本书中的人名反复出现,相同怪事的重复发生,这是只有在电视剧中才会发生的。

从生活实际出发,这些事情根本不可能会有。但是这些竟都写在了这本书中,这一切都发生在了这个家族的身边。更令人奇怪的是,书中这个成立了一百多年的世家中,男士,叫来叫去就是叫阿卡迪奥或叫做奥雷良诺,一点新意都没有。

且家族中各种奇怪的事情,在家族的第一代创始人阿卡迪奥直到家族的最后一个守护者奥雷良诺的身上反复的发生着。这些都太奇怪了,甚至使人感到有些害怕。虽然凭借我的阅读水平还不能很好地向大家详细解释什么,但我相信我只要我再细读几遍一定能够读出一些更深的东西,只是我现在实在是没有这个能力。

人物给我印象较深的是霍·布恩蒂亚第二和奥雷良诺第二这对孪生兄弟。首先,他们叫的不一样,不像别的那么复杂,记都记死了。然后就是他们继承了父辈的名字却表现出了完全相反的性格。

霍·布恩蒂亚第二像奥雷良诺上校那样深沉而奥雷良诺第二则像霍·布恩蒂亚那样不羁——以至于乌苏娜常常怀疑他们是否是在幼年时交换了名字。这样的怀疑并不离谱,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名字不一定要和性格一样嘛。这是一个深深的讽刺。然而最后两兄弟死去时又搞错了墓穴仿佛这样才是正确的归属,一切是命中注定的。

虽然每一代的成员都经历着波折,但这个家族仍然一代一代地承传着,并且一直传承了下去。只是最后,当家族中的男子死去时,让这个百年世家终于陷入了衰败。不过好在的是,家族的最后一个守护者奥雷良诺开窍了,因为他最终发现这一切的一切都只不过是这的家族不可避免的宿命,这是永远也走不出的循环。

即便合上手中的书,那些情节还会在我的脑海中一幕幕地涌现出来。这本书实在让我受益匪浅,难以忘怀。

百年孤独读书心得5有这样一句歌词唱到“孤单是一群人的狂欢,狂欢是一个人的孤单”。最初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总不能明白其含义。后来反复琢磨设身处地去考虑,倒是有些懂了的苗头。正是因为孤单,才使一群不甘寂寞的人儿齐聚在一起,彼此消磨着对方的时间,去宽慰自己的颤抖的心灵。而与此对立的,纵使这群孤单的人聚集在了一起,在纸醉金迷中沉沦,自己内心的墙依旧把自己圈存在哪只有自己的密闭的空间内,所以他们注定孤单。

正如同我刚开始对那句话的不了解,我在读《百年孤独》这本小说的时候,发现孤独二字在文中出现的频率并不高。但当我合上书本,再去细细品读,却又看到了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隐藏着的孤独,甚至乎那个时代的孤独。

孤独之处首先体现在故事中的人物身上。故事中的第二代贝丽卡,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阿玛兰妲以及从他们身上展开故事中联系到的相关人物的结局都不约而同地体现出孤独二字。

就好比布恩迪亚上校,在他身上当真发生着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谁会猜想到当初那个延续着父亲没做完的事业在实验室里炼金的`寡言的男人,有一日会成就那样一番大事业,征战沙场,杀敌无数;又有谁料到原本对梅蕾黛丝充满爱意,对家庭充满关怀的男子会在战争中渐渐迷失其本性,变得麻木不仁;更不会有人料到其结局竟是那般。

原本与梅蕾黛丝结为夫妇,孝顺的布雷迪亚本是感性的,如果一定要把孤独往那个时候的他身上套,大概只有他一人在实验室里炼金的时候了。但战争,因对那处“世外桃源”的冲击而爆发的战争却使他彻底改变。冷血,孤僻,对周边的人充满警惕。他禁止一切人在其划定的范围以内出现,包括其母亲。用武器围成了人墙,把自己包围其中。

至于其他人的孤独,我搞不懂为什么阿玛兰妲要让自己笼罩在孤独中,一直费尽心机想要博得意大利技师皮埃特罗的喜爱,到手了却死活不要,让皮埃特罗落得自杀的下场。后来又有了情人赫里索多上校,两人情至深处又断然拒绝其求婚,终使自己在悲伤与孤独中渡过。我想也许是因为她失手害死了梅蕾黛丝而产生的愧疚感,让她诅咒,也不允许自己得到幸福吧。

第2篇:百年孤独书评范文

我无法像他们一样,那么深切的去歌颂《百年孤独》。任何一本书,在我这里,就是一面镜子,照见自己的同时,也照见了我们习惯漠视不见的事实。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百年孤独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百年孤独读书心得1我读完《百年孤独》,掩卷冥思时,浑身涌起一股颤栗感,它并不是我所喜爱看的小说类型,故事中的情节让人仿佛置身在一个发生了不可能事件的现实生活中,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让人恐惧不已。

先说说情节,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会有持续了四年多的雨,一个老年神父不可能只喝了一口可可茶就能浮在空中,死者更不会正因耐不住寂寞就重返人间但这一切都发生在了这个家族的身上。书中有一个很有象征意味的情节,就是不眠症的情节,马孔多镇上的居民随着何塞何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夫妇的养女雷贝卡的失眠而相继患上不眠症。患了这种失眠症,最可怕的不是睡不着觉,而是失眠症必然演变成健忘症。

开头会忘掉童年时代的事儿,然后会忘记东西的名称和用途,最后再也认不得别人,甚至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失去了跟往日的一切联系。为了生活,马孔多的居民不得不在物品上贴上标签,如给牲畜、家禽和植物标上名字:“牛”、“山羊”、“猪”……看到那里我不禁想了想,如果哪一天我们连标签上的字的含义都忘记了,那又该怎样办?这些标签上的字的含义,都是我们历经几千年的学习与探索才发明出来的历史,如果我们忘记了历史的存在也许就会变得毫无好处。

故事中布恩迪亚家族的让我觉得压抑,并不是正因家族氛围有多么森严,而是这个家族人与人之间没有感情沟通,缺乏信任和了解。家族七代人百年的坎坷历程,这百年的蹉跎岁月中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终点回归起点,社会的发展,家族的变迁,都在不断重复圆周轨迹,到最后却什么也没有留下。

马尔克斯用短短几十页勾勒出一个家族的兴衰,这与中国的《红楼梦》迥然不一样,我们要用多少章节才能铺垫一幕黛玉葬花。这个家族中的人总是不断重复着名字:阿卡迪奥、奥雷良诺、阿玛兰塔……就像他们不断重复在他们身上的轮回宿命。让他们痛苦不堪地离开这个世界。

孤独,冷漠,已经是这个家族的人的共性,诚如小说中写道:“布恩地亚家族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一种一望可知的特有的孤独神情,长大后,他们都试图以各自的方式突破孤独的怪圈,但激烈的行动总是归于挫败地沮丧,他们又以不一样方式,一个个陷入更深沉的孤独之中,对他们来说,孤独仿佛一种神秘的命运难以抗拒。”正是这种孤独才让他们走上杯具之路。

百年孤独读书心得2在拉美文学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许多不同的流派:智利诗人聂鲁达对人性的思考,委内瑞拉文学家卡斯帕斯对自然和谐美德赞叹,都曾深深地感染过人们。而哥伦比亚著名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则以其对现实世界魔幻般的思索和诉说,开创了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文学流派,而作者也因之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在刚刚开始阅读《百年孤独》时,我们会发现作品中有两处奇怪的地方,其一是书中诉说的故事大都荒诞不经;其二是作品中人名的反复出现和相同怪事的重复发生。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会有持续了四年多的雨,一个老年神父不可能只喝了一口可可茶就能浮在空中,死者更不会因为耐不住寂寞就重返人间……但这一切都发生在了这个家族的身边。更令人奇怪的是,书中这个绵亘了百余年的世家中,男子不是叫做阿卡迪奥就是叫做奥雷良诺,而家族中各种奇怪的事情,在家族的第一代创始人阿卡迪奥直到家族的最后一个守护者奥雷良诺的身上反复的发生着。联系到作者的创作年代和生活环境,我们不难发现这象征了什么。

拉丁美洲,这片广袤的土地,蕴含着无穷的神秘,创造过辉煌的古代文明,但拉美的近代史却充满了耻辱与压迫,血腥和悲剧。自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一个多世纪,这片神秘的土地经历了百年的风云变幻。在作者进行创作的七十年代,几乎整个拉美都处在军人独裁政权的统治下。作者凭借其深刻的政治见解和敏锐的洞察力,发现拉丁美洲百余年的历史,并不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而只是一个不断重复的怪圈。这也就是为什么书中的那些人那些事情总是在不断重复的原因。

作者在《百年孤独》中用梦幻般的语言叙述了创业的艰辛,文明的出现,繁衍与生存,爱情与背叛,光荣与梦想,资本主义的产生,内战的爆发,垄断资本主义的进入,民主与共和之争等足以影响拉美的大事,却让他们集中发生在一个小小的名叫马贡多的乡村中。把布恩迪亚家的每个成员都深深的牵扯了进去。在故事的结尾时。家族的最后一个守护者奥雷良诺阅读了记载这个百年世家的命运的羊皮卷后说:“这里面所有的一切,我都曾经看到过,也早已知道!”作者正是借这个总结性的人物之口,表达了自己对拉丁美洲百年历史的看法,即近代拉美百余年的历史是重复的,拉美的发展和历史进程都停滞不前。

百年孤独读书心得3很久以前就听说过百年孤独这部名著,直到最近才把这本书看完。说实话,第一次看的时候我并没有看懂,因为这是一部内容庞杂,人物众多,情节曲折离奇的巨著,而《百年孤独》的另一大魅力就是书中有大量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宗教典故,而作者所用的叙述手法更是让人又爱又恨。对于我来说,这种独具特色的写作手法让我一方面既迷恋,但同时给我理解文章带来一定的难度。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写到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坎坷经历,特别的是,这个家族的每个人的经历都是那样的充满神话色彩,无论是从第一代的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还是第七代的奥雷利亚诺,抑或是文中出现的每一个人,他们的经历是那样的不可思议,以致于有一个作家曾这样评价过,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深刻到让你感到害怕。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乌尔苏拉,她是那样的充满活力与激情,在那样一个不正常的大家庭里,在经历?a href='//www.xuexila.com/aihao/zhongzhi/' target='_blank'>种植恍矣氡涓锵拢谒淅虾螅鼓馨衙考露及才诺猛淄椎钡保肴ズ蟮恼飧黾彝ィ谖铱蠢匆丫歉隹粘玻挥辛撕诵模上肟耸赖姆绞饺梦业男闹惺贾樟粝乱桓鼋幔侵址绞皆对冻鑫业南胂螅蛐碚庥质亲髡叩奶厣伞?/p>百年孤独读书心得4无怪乎马尔克斯花了那么长时间去写出这本书,它的确与我之前所看过的很多小说都不一样。情节的高度密集造成了表达空间的压缩,因为篇幅摆在那里。

整本书数十万字中的大部分是马不停蹄的快节奏情节发展,而作者的表达并没有刻意地塞进字里行间,而是靠着整个情节的情绪基调的不变来达成。小说中情节的发展一日千里,而整本书的情绪却如一只巨大的木桩钉进了大地一般纹丝不动。作者正是用这种手法来凸现出这种一成不变的情绪,那就是深深的孤独之感,也正是因此我感觉到布恩蒂亚家族百年间数代人的性格核心几乎并没有什么改变。这个家族就像河流中的一块石头,抵挡得了过去,却无法与未来同行。

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是第二代人中,何塞·阿尔卡蒂奥的死。他被不知从何而来的子弹击中,血液在大地上流淌,穿过了整个马孔多,避开了所有人的眼睛,绕过容易被弄脏的地毯,一直流到正在厨房忙碌的乌尔苏拉面前——乌尔苏拉才是这个家族数代人真正的精神支柱。

何塞·阿尔卡蒂奥是第一个死去的布恩蒂亚,流出来的是孤独之血。火药的硝烟气味久久不散,萦绕在他的房子里,萦绕在他的墓地中,直到很多年后才被香蕉公司用水泥封住。

那一刻,我感觉到了贯穿百年的孤独那彻骨的荒凉。

百年孤独读书心得5在读《百年孤独》之前,我一向觉得我是个容易入书入戏的人,但读罢《百年孤独》,书里面的悲欢离合、跌宕起伏、生离死别似乎和我之间隔了一层下雨中的玻璃墙。每当我似乎身临其境的时候,总有一层新雨将玻璃重新淋得模糊。也许是正因作者总以戏谑的口吻描述类似神话的种种场景,也许是正因书中人物狂野的孤独离世俗的自己太过遥远。

整本书中,每个人都是一个孤独的个体。从家族第一个霍赛阿卡迪奥,到最后一个具有家族明显特征的奥雷良诺。从高傲果敢轰轰烈烈的奥雷良诺上将到精力充沛平凡而伟大的乌苏拉老妈妈,从纯洁如天使的俏姑娘雷梅苔丝到喜爱热闹以至于娶了两个老婆的双胞胎之一。

一部繁杂庞大的百年家族史,一部脉络清晰的地方兴衰史。在时刻的洪流中,个人在大背景的起伏中显得那样无力。羸弱娇小的被夺去生命,孤独执着着的留下悲伤的痕迹。无端去世的雷梅苔丝的萝莉像被作为祖母的形象保存,到最后仍然在咬手指的雷贝卡执着的不肯死去。经历夺走3000人生命骚乱的阿卡迪奥得不到任何人的坚信。他们都是人群的异子,孤独的极端。

对于我,则早已习惯了与孤独为伴,未必开心,但也未必悲哀。孤独是一个陪伴人一生的伙伴是一个既定事实,与其否认,与其抗争,与其无谓的逃避,不如理解它,拥挤的人群里让它保护你回家,周六的上午让它陪你吃早餐,整理阳光,周日的下午让它陪你晒晒太阳,晒晒俱疲的身体与心灵。

如果你和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周期性的抑郁,不妨看看这本书,让书中孤独人的鲁莽激起你无畏抗争的勇气。也许,我们能够活得更牛逼哄哄,至少在别人眼中。奥雷良诺上将死去的时候,我心中一阵痛楚,就是这么想的。

第3篇:百年孤独书评范文

最近,我看了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一句顶一万句》的书名隐喻了主人公杨百顺和牛爱国一生的处境与命运:与所有的人都“说不着”。虽然身边的人很多,换了一茬又一茬,他们也在执著地生活,却总是碰壁;他们非常向往与他人沟通,但得到总是欺瞒和捉弄,他们处于一种孤独的状态。不过,他们终究还是走出了不同的人生轨迹,杨百顺最终完成了“出走”,而牛爱国则完成“寻根”或“归来”的命题。

小说写得是普通民众、中国千百年来普通民众的一种生活状态和人际交往状态,以“谈得来谈不来”作为交友、恋爱结婚的标准,或者,把“找一个说得着”的作为人活着的目标。小说用乡村底层人物的人生与命运轨迹,传达了这样一个主题:人人内心都存在一个最深刻的“孤独感”――这种孤独用河南延津一带的方言来说,就是“说不着”。

先锋作家中,最喜欢余华和刘震云。刘震云驾驭文字的能力很强,尤其对社会底层民众的生活描写,在中国目前的作家里无人企及。从早期的《新兵连》、《单位》、《官场》、《一地鸡毛》,一直到当下的《我叫刘跃进》等,都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一句顶一万句》宣传“噱头”是:中国人的千年孤独。初看这几个字,心里很不以为然。《百年孤独》可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山和代表作,他怎能与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相提并论呢?如果宣称受到《百年孤独》的巨大影响还差不多!当看完小说后,心里的“不以为然”去了一大半。小说分为“出延津记”和“回延津记”两部分,可以视为中国版的《失乐园》或《出埃及记》了。 但个人认为上部好些,也可能是因为本人做事虎头蛇尾导致的。

千百年来,中国人的确是孤独的,茫然四顾,找不到一个能说话的人。“不敢说,不好说,说了也不明白”,成为人与人顺畅交流的桎梏。被现实的利益羁绊着,成了不敢说的理由;被礼仪道德约束着,成了不好说的理由;认识水平有高下,成了不想说的理由。所以,中国古老的寓言故事就教育不要做咕呱乱叫的青蛙,孔老夫子也谆谆教导“敏于事而讷于言”,要“三思而后行”。

但古话又云:“朋友多了好办事。”这也是千年以来颠灭不破的真理。所以,为防止心底寂寞、孤独无以排解,为摆脱和忘掉精神的失落,得交各种各样的朋友。一个能懂你,能说的上、说的着的朋友,那就是你的高山流水,如果能碰到这样的人,那就是你的一生之幸,即使跨过千山万水,也是值得的。

人是很难认清自己的,所以有了古希腊神庙上的一句铭文:“认识你自己。”《圣经》上也云:“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那里去?”而法国存在主义大师萨特说:“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 每个人都要寻找活着的意义,在生活的万花筒中,我们随时都在寻找自己。我们寻找的不是人,不是物,不是生活,而是自己的生活。

第4篇:百年孤独书评范文

②山人即朱耷,明太祖第十六子宁王朱权的九世孙,身经明、清两个王朝,历四代帝王,山人是其晚年的号。在明朝灭亡也就是顺治二年清军占领南昌之前,朱耷在王府里度过了十九年较为安定的钟鸣鼎食的生活。他的一生经历了由儒士而僧人,又由僧人转为道士,晚年又还俗复为儒士这样一个循环之圈。他一生的遭遇和磨难,特别是亡国之痛给他带来的心灵上的创伤,酿就了他孤傲、狂狷的性格,同时也造就了一个为后世崇拜和敬仰的书法家和画家。

③作为明王朝的旧王孙,虽然家国倾覆之恨燃起了他的抗节情绪,但他并没有像文天祥那样抗节殉国,肝脑涂地,也没有像傅山一样鄙视功名,劳饿沟壑,而是采取不合作、不逢迎的孤傲态度。他的反抗不仅仅在于行迹,而在于心迹,这心迹的凭借则是他那特立独行的艺术世界。

④他画山水多是渺无人烟的残山剩水,意境荒凉,以寄托“亡国”之痛;花鸟画则多破荷败叶,孤松奇石,冷峻傲岸之气,直透心田;尤其所画鱼鸟之形,白眼向上,或漫游空际,或独立危石,孤傲淡泊之情感人肺腑。鸟是无名之鸟,鱼是无名之鱼,以至其画也是无名之画。这些无不是山人自身人品、品格、精神、情操的幻化。在他的一幅题画诗中还表达出对满清官员的蔑视与嘲讽,他讽刺那些头戴“三眼花翎”的官员们,二更天就去守候主子的奴才相。他既然不能在政治上赢得自尊,只好在艺术里去寻找慰藉了。

⑤山人的作品幽深玄远、疏淡空旷、恣肆。特别是他的花鸟画,孤傲冷峻、超凡脱俗,把中国花鸟画推向了又一个高峰。山人为清初画坛革新派“四僧”的主将。三百多年来,“扬州画派”、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张大千、李苦禅等一代又一代大家,无不在山人的艺术世界中汲取营养。山人之书,于篆、隶、草、真、行六体皆善,晚年形成的“体”书法更是以简表意、恬淡悠远,圆润流畅、简练浑朴;气象浑穆高古,具有高度的概括能力;结字怪伟,然而却没有丝毫的生硬别扭,反而有一种异样的氛围。张庚在《画徵录》中说:“山人有仙才,隐于书画,书法有晋唐风格。”曾熙说山人的书法“天机浑浩,无意求工而自到妙处,此所以过人也”,这也许就是“体”的根本所在。它冷傲、简古,面无表情,似乎要拒人千里之外,却又让人产生出无限的敬意,难怪黄宾虹评其为“书法第一,画在次”。后来“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评价山人的艺术时发出了“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的感慨,实在是中肯之极。山人的艺术确是以苦难为笔,蘸着眼泪书写而就的。

⑥三百多年来,今天当人们再次捧读山人的艺术作品时,又有谁能真正体验到山人那内心深处的痛呢?

(选自《中国钢笔书法》,有改动)

【命题坊】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朱耷的身世具有传奇色彩,他生命的归宿仍是一个读书人。

B.文天祥、傅山抗节情绪是积极的,而朱耷的态度是消极的。

C.朱耷的书画,超凡脱俗,不愧被后人称为“洗心”的艺术。

D.清初画坛革新派朱耷,把中国花鸟画推向了又一个高峰。

E.黄宾虹评价朱耷“书法第一,画在次”,作者认为此评欠妥。

2.文章取“墨点无多泪点多”为题有哪些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第④自然段,简要分析朱耷“特立独行的艺术世界”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把中国书画艺术分为三类:洗眼、动魄和洗心。请就你品读过的中国艺术作品,选择其中一类,另举一例,谈谈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素材运用示例】

他,身为皇族,却偏偏生于那个皇朝的末世。他的画亦如其人,怪鸟残鱼,冷气森森。在那个“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的时代,踽踽独行,沦为道士,一卷《道德经》如何化解他胸中的块垒?他的画丑得出奇,躲在角落里,任凭后人评说。几百年后,当他那份对“本可以忘却的国恨家仇”的坚守为世人理解后,那份难言的凄楚,便伴着怪鸟丑鱼,化作一份美丽的坚守。他,就是号为“山人”的朱耷。

坚守,犹如高悬于惊涛骇浪之上的一根根独木,但正是这一根根历史长河中的独木,撑起了一个个柳暗花明的支点。孔子本可以放弃,他却以坚守成就了中国儒学的源远流长;伽利略可以放弃,他却用坚守开辟了天文科学的新时代;朱耷可以放弃,他却用坚守刻画了一个王朝不为人知的背影。

第5篇:百年孤独书评范文

关键词:村上春树 短篇小说 孤独

1979年,村上春树凭借处女作《且听风吟》获第23届“群像新人奖”,自此踏上文学创作之路,一路人气不断飙升,成为日本当代文学旗手之一。林少华老师曾对村上春树这部“出手不凡的处女作”做出如下评论:“距离感或疏离感,连同虚无感、孤独感、幽默感,构成了村上作品的基调。”[1]P9可见,从第一部作品,村上便开始书写孤独。熟悉村上的读者亦不难感触到村上在每部作品中,或多或少、或浓或淡地传达出的某种孤独感。通过孤独,读者在作品中觅到自身的影子,与作者一起品味孤独,从中获得一定程度的慰藉甚至救赎。由此,孤独成为连接作者与读者的千丝万缕中的一条。正如日本文艺评论家黑谷一夫所言:在村上春树的作品里,“通过某种事物的缺失而表达出来的‘失落感’‘孤独感’以及‘绝望感’,是世界上获得了‘富足’的物质生活之后的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共同感受。(中略)隐藏在‘富足’背后的‘失落感’与‘绝望感’,是同时代所有生存者都明显意识到,或者无意识地感受到的一种情绪,村上春树的小说将这种略带悲伤的复杂的心境与感受成功地表达出来,这正是他的作品之所以受到读者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2]P1诚然,“失落感”“绝望感”与“孤独感”相伴相生,不过,村上笔下的孤独并非那种近乎偏执的孤僻,亦与古人遗世独立的情怀有所不同。在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孤独潜藏或显现在每个人的身上,一直伴随着自我探寻的成长之旅。本论文通过村上的几部短篇,尝试探微其笔下的孤独。

一.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与孤独

“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是村上作品中不时出现的字眼。在后工业社会,一座座皮肤冰冷、表情木讷的现代化大楼拔地而起,无论是在工作场合还是生活领域,一层层墙壁将人们孤立起来。大众媒体将网铺张于每个人的上方,交通愈来愈便利,人们频繁出入咖啡厅、舞厅,消费与浪费成为一种“美德”,外表一副和平与繁荣的景象。然而,大众媒体在无声无息中加强着对人们的控制。

《电视人》[1]中的“我”属于村上主人公的典型形象,生活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不为生活劳苦奔波,日常听听音乐,看会儿书,喝点儿啤酒,活得不失潇洒、惬意。“我”和妻子同时从事着与大众媒体相关的工作,“我”就职于一家电视公司的广告宣传部,妻子则是一家小出版社的编辑。周遭充斥着媒体的“我”是别人眼中的“怪人”,“一无电视二无录像机”,没想到,在一个“我”不喜欢的“周日傍晚这一时分”,电视人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三个电视人无视“我”的存在,仔细将电视安置在恰好适合“我”观看的位置后,留下一脸疑惑的“我”,一言不发便扬长而去。更令“我”不解的是,对事物的摆放顺序与位置稍有变动便会不满的妻子下班回到家中,不仅未对被电视人弄得一塌糊涂的家中布置大发牢骚,甚至对突如其来的电视机未置一词,“甚至好像没有察觉”。联系之前“我”的反应――“从电视人进来到其出门离去,我身体一动未动,一声未吭,始终倒在沙发上观看他们作业”,可以看出对于以电视机为代表的大众媒体的入侵,人们是无意识的,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更加提不起力气来反抗。电视人搬来的电视机只会发出“滋滋”的声响,没有任何图像,令人不禁想起村上多次在采访或作品中流露出的观点:媒体中所报道的信息基本上没有非知道不可的。

此外,媒体对语言的控制使得人自身的语言仿佛被一点点从内部抽离。在我为电视人事件所恼、想找妻子商量时,突然觉得“没有什么事值得特意打电话”,随即作罢。当我若无其事地向关系颇佳的同事问及出现在公司的电视人时,那个人却默不作声,传达出让“我觉得还是不要问下去为好”的氛围,之后对“我”也是唯恐避之不及。一幕幕沉默的场景给人以压抑、沉闷之感,“我”的孤独感跃然纸上。下面是“我”与电视人的交流:

两个电视人在摆弄那台机器,他们或用扳手拧螺栓,或调整仪表,全神贯注。那机器很是不可思议:圆筒形,上端细细长长,到处有呈流线型鼓出的部位,与其说是飞机,莫如是更像一架巨大的榨汁机,既无机翼,又无坐席。

“怎么也看不出是飞机。”我说。听起来不像我的声音。声音极其古怪,似乎被厚厚的过滤器彻底滤去了养分。我觉得自己已老态龙钟。

“那怕是因为还没涂颜色的缘故。”电视人说,“明天就把颜色涂好。那一来,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是飞机了。”

“问题不在颜色,而在形状。形状不是飞机。”

“如果不是飞机,那是什么?”电视人问我。

我也弄不明白。那么说它到底算什么呢?

“所以题在于颜色。”电视人和和气气地说,“只消涂上颜色,就是地地道道的飞机。”[3]P24

不言而喻,电视人在巧言令色地玩弄“语言游戏”,努力使我相信“巨大的榨汁机”般的机器涂上颜色,就会成为一架飞机。可以说,这是媒体的一贯把戏,经仔细推敲,便可知不过花言巧语、哗众取宠而已。“我”却在凝视之间,“开始一点点觉得那东西像是飞机”。这场争论以电视人的胜利告终,结尾“我”要对电视人发出提问时,“竟失去了语言”。加上妻子的不辞而别,等待“我”的可能是无尽的虚无与孤独。村上在这里为我们敲醒了警钟,若我们继续不发出自己的声音,将会迎来一个“失语的时代”,深重的孤独将无处排遣。詹姆逊曾为对此如何反抗,给出过提示:“不论是以局部实践领域为策略基地的反文化形式(包括抗衡和游击战争等形式),或者是明目张胆地干预政治的创作形式[例如《撞击(The Clash)》中反应的],其反抗力量都难免被重新吸纳,而一切干预的形式都难免在不知不觉间被解除武装,取消了抗衡的实力。”[4]P505在将每个人包含其中的社会、体制的强大力量面前,作为主体,我们只能感到被其重重包围,却无奈力有不逮,我们无法掌握偌大网络的空间实体,只能迷失在失去中心的迷宫中。这里,村上暗示了生活在后现代的每个人所背负着的乖戾的命运,媒介的介入使我们丧失了自我与体制间的批判距离。如果要发出自己的声音或对其进行评判,首先要同其保持距离,否则会重新被吸入其中、被束缚地更紧。自不待言,这并非轻而易举能做到的。

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的土壤中,培育、滋养着孤独,将孤独的种子埋入每个人的心中,如此,每个人怀揣着一份孤独,在自我的人生轨迹中不断寻求着补偿、救赎,却并非人人能够得偿所愿。柏拉图在两千年前写下这样一则寓言:每个人都是被神劈开成两半的、不完整的个体,只能终其一生在寻找“另一半”,却不一定能找到,因为被劈开的人太多了。不知是仿写抑或巧合,村上在早期短篇――《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2]中创作了类似的故事,向我们揭示了人类的本质――孤独。

二.孤独――人的本质之一

标题为《四月一个晴朗的早晨,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3]的短篇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令人神清气爽的四月清晨,“我”与“难以称之为女孩”的年近三十的女子在温暖潮湿、弥漫着玫瑰花香的空气中不期而遇,五十米开外,“我”一眼便确认:对方之于“我”是“百分之百的女孩”。在“我”思索着如何搭话的期间,两人擦肩而过。之后,经一番思索,“我”清楚了该如何搭话,是一段“自‘很久很久以前’开始,而以‘你不觉得这是个令人感伤的故事吗’结束”的、作为搭话来说未免过长的道白,大体情节如下:有一对“随处可见的孤独而平常的少男少女”,他们相信在世界的某处存在着专属自己的百分之百。奇迹在相信奇迹的两人身上发生了。一日,两人在街头相遇,当即确认对方是自己在找寻的百分之百。于是,“两人已不再孤独。百分之百需求对方,百分之百被对方需求。”可是,这一对的的确确是对方百分之百的恋人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宇宙奇迹”产生疑虑,对轻易到手的幸福怀有不安。于是两人约定重新尝试一次:如果下次在另一地点相遇,仍坚信对方是百分之百,就马上结婚。命运之神却没有再次眷顾他们,跟他们开起了玩笑。两人染上了那年肆虐的恶性流感,经过同死神的一番苦斗,终于醒来,“过去的记忆消失殆尽”。这对坚强的青年男女经过不懈努力,得以重返现实生活,同别人谈着“百分之七十五和百分之八十五的恋爱”。微弱的记忆之光已无法再次照亮多年后再遇的两人的内心,两人一句话都没来得及说,彼此错过,被湮没在茫茫人海中。道白结尾处提问的答案是肯定的,这的确是个“令人感伤的故事”。每个人生来孤独,心中存着对“另一半”的模糊记忆,不停寻寻觅觅。然而,幸运只降临在少数人的头上,大多数人依靠着记忆中的些许温存,向着“死亡”推进自己的人生。

村上笔下的这种先验性的孤独同时与“井”的隐喻有关。我们要如何面对孤独呢?村上的提示是要不断挖井,不断深入其中。不少学者指出,“井”是解读村上长篇《奇鸟形状录》不容忽视的意象。其实,在《奇鸟形状录》之前,村上便借《挪威的森林》中直子之口,对“井”进行了描述:

它正好位于与草地与杂林的交界处,地面豁然闪出的直径约一米的黑洞洞的井穴,给青草不动声色地遮掩住了。四周既无栅栏,又不见略微高出的石沿,只有那张井张着嘴。石砌的井口,经过多年风吹雨淋,呈现出难以形容的浑浊的白色,而且裂缝纵横,一副摇摇欲坠的样子。绿色的小蜥蜴“吱吱溜溜”钻进那石缝里。弯腰朝井内望去,却是一无所见。我唯一知道的就是井非常之深,深得不知有多深;里面充塞着浓密的黑,黑得如同把世间所有种类的黑一古脑儿煮在了里边。[5]P7

在日语中,“井”发音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术语“id”(本我)相同。@里,村上用“井”隐喻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或者潜意识,而存在其中的“暗黑”部分无疑在人与人之间隔上一堵厚厚的墙壁,将人们孤立起来。摆脱孤独,意味着要一步步深入井底,穿过厚厚的墙壁,潜入自我的内部,笼罩在周围的“暗黑”预示着这一举动危险重重,想要大获全胜、毫发无损地返回绝非易事,甚至可以说可能性近乎于零。“井”的存在在向前推进一步,向我们诉说:孤独是人的本质。所幸我们还有或模糊或清晰的“记忆”,在孤独难耐时,温暖、抚慰着我们冰冷的身躯。《四月一个晴朗的早晨,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中,关于百分之百的女孩的特征,“我”几乎记不真切,对其勾勒描述更是无从谈起,只记得“她并非十分漂亮这一点”。其实,“忘记,是记忆的一种方式。当你自以为记得,往往可能记错了;但即使记错了,或者大家忘记了,事情每每在记忆的边缘以另一种方式保留下来。”[6]P99以“并非十分漂亮这一点”,百分之百的女孩留在“我”的记忆中,使“我”的孤独少了几分凄凉。那么,日常生活中,村上笔下的主人公们又是如何与孤独相处的呢?是放任孤独弥漫,不与他人发生联系呢?还是主动向他人寻求爱情、寻求温暖来排遣孤独呢?或者兼而有之?

三.孤独的“化解”

《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中另一短篇《意大利面条年》[4]刻画了“为煮意大利面条而持续活着”的孤独者形象。周日到周六,春而夏、夏而秋,“我”一个人日复一日地在“足可给德国牧羊犬冲澡那么大的铝锅”里煮意大利面,同别人一起享用的情况基本上没有,在“我”看来,意大利面“该是一个人吃的东西”。不难看出,“我”孤独的起因在于自身,不与周围的人或事发生任何关系是“我”的生活态度、生存状态,自然不会以之为苦。在独自一人吃意面时,“我”不时会感觉有人想敲门而入,而且,每次都是不同的人。“一次是陌生人,一次是有印象的人,一次是高中时代仅约会过一次的腿细得出奇的女孩,一次是几年前的我本人,一次是领着杰尼弗・琼斯来的威廉・霍尔登。”可以看出,“我”蜷缩在名为孤独的壳中,甚至对自己也关闭了沟通的窗口。在朋友前女友打来电话,焦急地询问朋友的下落时,“我”只冷淡地道声“干嘛问我”,一副于己无关的姿态,对方也只好沉默,“听筒如冰柱一般变冷。随后,我身边的一切都变成了冰柱。”让人不禁感慨:由内而外,孤独渗透“我”的每个细胞,使“我”浑身散发着拒人千里之外的寒气。于是,有人想要靠近“我”、触碰“我”那颗孤独的心时,便会抱着被冻伤的疑虑,“犹犹豫豫地在房间前面踱来踱去,最后门也没敲就离去了。”

不过,一时的不以孤独为苦并不意味着可与孤独永远相安无事。收录于《旋转木马鏖战记》一的《呕吐一九七九》[5]是“我”(村上)倾听并将其付诸文字的、互相交换唱片的朋友的故事,故事主人公的人称自然由“我”切换到“他”。他“对同朋友的恋人或太太睡觉这一行为本身情有独钟”,不过,他只是想从对方那里获得暂时的温暖,从未想过将事情暴露,实际上,也一次没有暴露过。可见,他无意与对方发展更深入的关系,视孤独如自身的部分一般。正如岑朗天所言,“村上小说出现的性与其说是关于的,不如说是关于某物的符号。而这某物,又来得特别抽象,有时可以诉诸感觉(不过也是虚无缥缈的感觉),但更多是锁在表面上不知就里的叙事中,仿佛充当暗示和压力之源。”[6]P67他执着于与朋友爱人发生关系与孤独不无关系,而这又给故事的推进带来预示。他大多数时间是孤身一人,工作无需与人见面,通过电话可以搞定,朋友虽有,因年纪关系,基本上忙得见不了面,锻炼身体也只是自己“吭哧吭哧”游来游去――一个典型的孤独者形象。他通过与朋友的太太或恋人发生关系来填补、排遣孤独,这一行为本身也从侧面暗示了他的孤独。他本人却觉得工作压力没到令人心力交瘁的地步,“女孩那方面也得心应手。三天去一次游泳池游得尽情尽兴……”之于他,孤独是一种亦无不可的状态。只是,孤独并不总以温和的形式呈现,它会以某事为契机,显现身形,凸显自己的存在。一九七九年的六月四日到同年七月十五日(日期因他写日记的习惯得以准确查出),他持续了四十天既“无不”亦“无呛人味儿”且畅通无阻的呕吐。这一形而上的呕吐自然不会从医生那里得到解决。伴随日复一日的呕吐,在任意某一时刻,随时会有一陌生男子打来电话,喊一声他的名字,即刻挂断,扰得他身心难宁。由于会有工作和女孩的电话,他无法对打来的电话视而不见。“静冈大学教授酒井英行则认为这部短篇集(《旋转木马鏖战记》)的多数短篇演示的是‘分身游戏’。”[6]正如《奇鸟形状录》中冈田亨的妻子从属于“彼侧”的暗黑世界给主人公打电话,在《呕吐一九七九》中,打电话的男人则是来自以“井”为界的“彼侧”的另一个他自身,想要给他某种启示抑或企图将其拽入黑暗的无边深渊中。呕吐和电话总是在他形影相吊时到访,使他不由感慨:“为什么我孤单一人的时间这么多呢?”孤独化为有形的呕吐和电话,向他示威。

可是,即便孤独如此强调它的存在感,他也没有找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伙”的打算,他决心不轻易向孤独认输!四十天后,呕吐同电话一起,戛然而止,孤独与他达成了妥协。之后,在同“我”探讨呕吐和电话“无端开始无端结束”的原因时,他猛然意识到,“它可能卷土重来”。孤独并不只意味着惬意、潇洒,它可能会出人意料向我们示威,能同其达成妥协莫如说是幸运的。因为随时可能卷土重来的孤独可能更让人绝望。

四.当孤独遇到爱

《托尼瀑谷》[7]便讲述了一个孤独在爱面前暂时隐遁其形,当爱不再时,孤独甚嚣尘上的故事。叙事者“什么都无所谓地讲着故事,他用孤独的笔调写孤独”。[7]P70孤独贯穿故事的始终。小说题目――主人公的名字的来源是其孤独的起点。主人公出生三天后,母亲去世了。父亲――瀑谷省三郎沉浸在悲伤中,甚至忘记他的存在。可以推测瀑谷省三郎对孩子的认识同村上笔下的大多数父亲如出一辙:孩子的出生并非自己的选择,故而他也不会对这具有偶然性的生命倾注真正的爱。若不是一位美国少校在安慰的话语中提及孩子,瀑谷省三郎差点儿忘记孩子没取名字。少校提议将自己的教名托尼作为孩子的名字,瀑谷托尼――孩子的姓名由此确定。时值二战刚结束,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痕尚未退却,这一半洋半日的名字为托尼瀑谷引来的只有同学们的不解、嘲笑甚至厌恶。他没有像样的朋友,与父亲虽不疏远却基本无交流,孤独对于他来说,“甚至是某种前提。”大学毕业后,他凭借毫厘不爽的机械画技巧,一夜成名,成为炙手可热的插图画家。工作后的他在日常往中受到大家的好评,不过,他仍坚守孤独,从未考虑过结婚或要孩子,“能够商量什么或推心置腹的朋友也一个都没有,甚至一起喝酒的对象都无从谈起。”然而,一位女孩的出现使他波澜不惊的生活起了变化。

女孩长相算不得出众,但她身上有连他也说不清的什么叩击着他的心,“几乎第一眼看到时他就觉得胸口闷得透不过气”。为了再次见到女孩,他利用工作之便,把她约了出来。第五次约会时,他向她求婚。在她考虑的时间里,他每日在家中独酌,无心工作,“孤独陡然变成重负把他压倒,让他苦闷。”,他意识到,“孤独如同牢狱”,只不过是以前的自己没有察觉到罢了。与《呕吐一九七九》中主人公一直与孤独打交道不同,托尼瀑谷对女孩的爱映照出之前人生的孤独,让他走到孤独的反面,享受与人沟通的幸福。刚结婚不久,他仍抱着可能失去的焦虑与不安,“他因不再孤独而陷入一旦重新孤独将如何是好的惶恐之中”,三个月^后,他才慢慢适应不与孤独为伴的日子。之后,两人的生活一帆风顺,幸福美满。他将她视为无可替代的生命个体来爱,他的人生孤独期画上了句号。然而,生命终归脆弱,爱也并非始终能依赖。妻因车祸离开了这个世界。看着妻生前沉迷其中、无法自拔的“满满一房间7号尺寸的时装山”,回想它们在妻身上熠熠生辉的情形,“孤独如温吞吞的墨汁再次将他浸入其中”。两年后,父亲患肝癌死了,留给他一大堆唱片。每天面对留有已逝者残影的物品,让托尼瀑谷忍无可忍,便把它们都处理掉了,他“这回真正成了孤身一人”,什么对他都已经不再重要了。托尼瀑谷因得到挚爱不再孤独,当无可复制的爱远去,迎面而来的孤独气势汹汹,欲将其吞入其中。再次铺天盖地而来的孤独,或许称之为孤绝更为贴切,它已无法驱走,已成为当事人存在的证据和注脚。故事至此结束了,村上在此没有为孤绝寻一出路。“对这样的孤独村上未能开出如何玩之于股掌之上或从中解脱的处方,而将主人公扔在孤独的牢狱、孤独的‘墨汁’中一走了之”。[1]P184

五.结语

村上春树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呈现了形形的孤独者形象,他们有的在孤独中迷失和寻找,有的把玩和坚守孤独,有的在孤独与孤绝间徘徊......生活在现代都市的读者们难免在作品中觅到自身的影子,与主人公们一起品味孤独,达成共感、通感,获得一定程度的慰藉与救赎。不言而喻,孤独已然成为连接作者与读者的千丝万缕中的一条。在村上其他作品中,提及了主人公们在面对无可排解的孤独时,如何寻找出口,找到了怎样的出口,将在今后的研究课题中论及。

参考文献

[1]林少华.为了灵魂的自由[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

[2]黑谷一夫.村上春树――转换中的迷失[M].王海蓝,秦刚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3]村上春树.电视人[M].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4]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

[5]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M].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5

[6]岑朗天.村上春树与后虚无年代[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4

[7]杰・鲁宾.倾听村上春树的艺术世界[M].冯涛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8]村上春树.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M].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8

[9]村上春树.旋转木马鏖战记[M].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8

[10]村上春树.列克星敦的幽灵[M].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8

注 释

[1]村上春树.电视人[M].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8,P1~P28

[2]村上春树.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M].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8

[3]同上P9~P15

[4]同上P107~114

[5]村上春树.旋转木马鏖战记[M].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8,P65~P81

[6]转引自:林少华.为了灵魂的自由[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P9149

第6篇:百年孤独书评范文

读书是件好事,也是件美事。书海茫茫,我却更喜欢重读旧书,读的新书并不多。许多买来的新书,只是粗略地翻看一遍,就再也没有想看的欲望了。甚至,一些书连粗略地翻看也看不下去,只能搁置在书架最不起眼的角落里,永远地沉睡。

每天我们都能看到“亚马逊销量第一”“纽约时报畅销书”……然而这些畅销全球各地的作品就真的那么好吗?未必。如今有太多的书经过了过度的包装,我们看到的都是被图书编辑抑或媒体过度美化的结果。

发现新的好书,是件让人有成就感的事,但是沉醉在“旧”书里,尤其随着岁月的沉淀,随着心情的变化重温经典,如同品味陈年美酒,能读出更多滋味。

值得反复阅读的书才是好书

一些被称之为世界经典的书,大概分为两种。其中一种书,第一次阅读就会被深深吸引,而另一种书,第一次读并无法感受到书中的奥妙,甚至有读不下去的感觉。《百年孤独》就是个例子。

五年前我去理发,因为和理发师已认识很久,并且相互有一定的了解。他知道我喜欢读书,就说,“姐,我家里有一本《百年孤独》,我实在看不下去,但都说是本好书,我送给你吧。”可当时我已读过这本书,并且家中也有一本,就没有接受理发师的美意。

之后我俩就聊起来,理发师问百年孤独到底有什么好看的。我就说了一下我的感受。

读第一遍的时候,我完全被相同的姓名、无数的倒叙、插叙搞晕了,也没发现这本书的魅力到底在哪儿,把注意力都放在搞清人物和故事逻辑上了。没办法,必须读第二遍,虽然当时再读这本书的动力不大,但我好奇啊,为什么那么多人说《百年孤独》好,我倒要看看它好在哪里。

读第二遍的时候,第一遍的懒办法行不通了,必须动笔,把人物关系都梳理好,与此同时,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马尔克斯的创作背景上,我被来自作者以及来自《百年孤独》中饱受折磨的孤独的轮回的宿命所触动。

十九世o中期到二十世纪晚期这一百多年来,拉美在军事独处政权的统治下进入了一个怪圈,社会在原地踏步,政客虚伪,民众愚昧。这些社会的种种,都被马尔克斯用七代人充满神秘色彩的坎坷经历活生生地表现出来。读罢不得不深感震撼。

在《百年孤独》中,布恩迪亚家族从封闭到开放,从开放到繁荣,再由繁荣、开放到自闭,直至毁灭。这发生在百年中的荒诞的、离奇的、内容庞杂的故事,似乎也是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美的社会现实。

用这样的故事揭露一个如此愚昧、落后的社会,像是一把血淋淋的刀刺破了拉美的心脏。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在遥远的中国,从晚清政府到新中国的成立,也经历了这样一段落后、愚昧、屈辱的历史。

如此看来,《百年孤独》无愧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

书要在适当的时候才能引起共鸣

第一遍读书的时候,大多是与这本书的偶遇,心中并没有太多杂念。但读第二遍的时候,心境或多或少会有差异。

或许,第一遍读的时候,是在某个安静的午后,或者是在冬日假期里的早晨暖暖的被窝里……重读的时候,或许因为自己遇到了某种挫折,刚好与书中的故事不谋而合,抑或自己或者身边的亲人朋友等的遭遇与书中出现了某种惊人的相似度。在这样的情况下再次阅读,体验就肯定不一样了,阅读时所感受的共鸣也有可能与第一次不大相同。

正因如此,在反复的阅读中,我们能发现许多隐藏在书中的细节。

比如读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

可以说,在我过去读过的小说中,《穆斯林的葬礼》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即便有人评论“同样是茅盾文学奖,和《平凡的世界》差得有点远吧?”“本来是怀着朝圣的心态去读的,结果,越读越觉得不过是一本文笔还不错但是却有点过时的言情小说。”

第一次读《穆斯林的葬礼》,除了故事情节之外,我被书中关于玉器的介绍深深吸引。霍达在小说中展现给读者的似乎是一个活生生的京华老字号玉器行“奇珍斋”。故事以回族手艺人梁亦清的玉器行“奇珍斋”的升沉起伏为主线,展示了一个梁家三代人的故事。

如果不是回民,或许不会感受到小说中的某些共鸣。虽然我也不是回民,但我身边有回民朋友,我第二次读《穆斯林的葬礼》,就是因为目睹了朋友的情感经历,突然想到了这本书,便再次翻开书读。

或许大家都知道,穆斯林在婚姻上是有一定束缚的,即便在当今这个开放的社会,他们也很难冲破宗教的束缚,自由地与其他民族人通婚。我的朋友就因为的不同,尽管与恋人相处若干年,最终依然无法抗拒宗教的束缚,嫁给了同宗教的人。

在朋友亲身经历的衬托之下,新月和楚雁潮的爱情变得如此之美,仿佛是人世间最奢侈的美好。或许正因为太过美好,才只能以生离死别而告终。读来如此让人心碎。

经典好书经得起岁月的洗涤

在不同年龄阅读同一本书,总会感受到不同的深意。虽然我还没“上岁数”,但依然有这种感受。

最典型的是钱钟书的《围城》。

初次读《围城》是在读大学的时候,而重读这本书,是在相隔十年的现在。

钱钟书先生通过对主人公方鸿渐的经历,传达出了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围城》第三章中有一句话家喻户晓:褚慎明说应该有句古话:“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苏文纨说:“法国也有这么一句话。不过不是鸟笼,说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在第五章,方鸿渐又说:“我还记得那一次褚慎明还是苏小姐讲的什么‘围城’。我近来对人生万事,有这个感想。譬如我当初很希望到三闾大学去,所以接了聘书,近来愈来愈乏味,这时候自恨没有勇气原船退回上海。我经过这一次,不知道何年何月会结婚,不过我想你真娶了苏小姐,滋味也不过尔尔。狗为着追求水里肉骨头的影子,丧失了到嘴的肉骨头!跟爱人如愿以偿结了婚,恐怕那时候肉骨头下肚,倒要对水怅惜这不可再见的影子了。”

第一次读《围城》是在大学的时候,那时候只理解到婚姻是“围城”,十年过后再重读,才恍然大悟――人生也是“围城”。

第7篇:百年孤独书评范文

作为暑期销售高峰来临前的预热阶段,各大出版社在6月都蓄势待发。新书榜单上,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百年孤独》。这部号称中国内地唯一取得作者授权的名著,在上市之前就已经吸引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使其在上市后的第二个月就迅速荣登虚构类月度榜单的榜首。虚构类图书榜单中,还有两部文学畅销书榜“常客”――《达・芬奇密码》和《围城》,又回到榜单的前30名以内。青春类图书中,首次上榜的《全世爱Ⅲ-家有虎崽》、《龙族Ⅱ:悼亡者之瞳》和《天鹅・光源(Ⅰ)》,也进入月度榜单前10名。这三部作品分属青春小说、漫画小说、吸血鬼题材,是当下青春文学的主流。少儿类图书中,杨红樱的新作“笑猫日记”系列《小白的选择》和小朋友见面一个月就登上了少儿榜的冠军,延续了杨氏童书的一贯魅力。另外,著名财经评论家时寒冰的新作《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排在非虚构类月榜的第4位,这和广大民众对经济形势的关注有很大关系。

百年不孤独

5月30日,由新经典文化公司出版的《百年孤独》中文简体字版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举行了隆重的首发仪式。对于中国的广大读者来说,《百年孤独》这部作品并不算陌生。1982年当马尔克斯凭借这部作品一举摘得诺贝尔文学奖桂冠时,中国就迫不及待地把它翻译过来,这让当时每个文学爱好者心潮澎湃、血脉贲张。但中国当时并没有加入国际著作权保护的伯尔尼公约,所以这部作品一直以来带着“盗版”的帽子。马尔克斯曾在访问中国时,发现他的书遍地都是盗版后,撂下一句话,“死后150年都不授权中国出版我的作品”,成为中国出版业的一块心病。时隔多年后,经过中国新一代出版人的不懈努力,终于用真诚感动了马尔克斯,让《百年孤独》走出盗版的阴影,也成为中国版权事业的标杆。

出版方在宣传时,除了声明此书在版权方面的合法地位,还强调它是迄今为止最忠实马尔克斯的语言风格,忠实于西语原文的全本。此前,大陆广为流传的《百年孤独》主要是三个译本,其中两个译本是从西班牙文直接翻译,一个从英文和俄文转译,并有多人合译的版本。学者止庵认为,当年的多人合译本影响了很多读者,是当时很优秀的译本,有很多精彩片断,唯一遗憾的是,它不是一个人翻译的,所以不能一口气贯穿始终。本书的译者是北京大学西语系年轻教师范晔博士,虽然是个新面孔,但译者认为,翻译像《百年孤独》这样的作品,找到调子是生死攸关的关键性问题,但“至于是否找到,需要读者来评判”。

无论如何,这本书终于和读者见面了。时过境迁,文学的地位也随着时生了变化,读书在当下已变成了奢侈的事情。《百年孤独》作为一个特定时代的符号,它以新的面容再现,给纸质阅读打了一剂强心针,但命运如何,还需时间检验。对读者而言,一书在手,这个夏天肯定不会孤独。

青春与经典

一提起青春文学,可能每个人都会列举出一批80后作家的作品,领军人郭敬明和韩寒也是畅销榜的常客。但是当韩寒为人父的消息得以确认的时候,我们才猛然意识到,80后的一代已经是而立之年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批八零后的作家,他们的写作内容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以苏小懒为例。时隔三年,畅销书作者苏小懒回来了。这个暑假,她带来了自己的新书《全世爱Ⅲ・家有虎崽》。该书以对话方式讲述了一对80后夫妻面临三十而立、育子等问题时的生活故事。《全世爱》系列前两部讲述的是甜蜜的二人世界,第三部描写的是三口之家的故事,爆笑又温馨,平淡中带着小欢喜。王海_称,苏小懒的新作很写实,书中的很多内容是值得80后年轻人借鉴的生活经验,“8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都是中心,两个中心在一起,谁是中心?这是一个大问题。生活是妥协的,不是谁打倒谁,小懒的书里这一点体现得特别明显。《全世爱Ⅲ》可以作为年轻人的婚姻工具书,它不是理论类型的,而是非常细致具体的指南。”

如果说苏小懒是一直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青春作家,那她的作品显而易见地呈现出一个从青涩到成熟的过程。这是一个自然的蜕变。另外一批作家,他们的写作方式和创作观念就有些超前。他们试图脱离实际的生活,用幻想、惊悚和虚拟的形式打破年龄的界限,无限地接近九零后的读者,比如郭敬明的《临界》系列、江南的《龙族Ⅱ:悼亡者之瞳》、恒殊的《天鹅・光源(Ⅰ)》、王卯卯的《卯个人》、阿桂的《超级冷漫画》和徐瀚的《阿狸》系列等。

但无论如何,毕竟他们年轻过,他们的作品是80后自己的语言和思维,所以无论他们的新作何时出炉,或者他们又在漫画、MOOK等其他出版形态上尝试,这都无法阻挡年轻一代人对他们的热爱。郭敬明的《临界》《夏至未至》《幻城》《小时代》《悲伤逆流成河》,韩寒的《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独唱团》《三重门》等,这些作品曾经红过,现在还在红着。谁敢说青春文学是快餐文化?谁又敢断定这些一直雄踞文学畅销榜的作品会渐渐淡出读者的视野?这或许是另一种经典,一种只属于青春的经典。

童书预热迎暑期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6月意味着一个学期的结束,接着是一段属于自己的快乐时光。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这个时间多读书,读好书。多家出版都会选择在暑假前,将一些优秀的图书推向市场,供孩子和家长选择。

“笑猫日记”系列作品,是国内最炙手可热的童书作家杨红樱推出的全新童话系列作品。跟以往的作品相比,《笑猫日记》最大的不同就是用一只会笑的猫的眼睛来看世界,塑造了笑猫、地包天、老老鼠等形象,它们性格鲜明,言谈举止间再现了儿童的世界。这套系列作品,被称为“滋养童年、温暖童年的心灵鸡汤”,自2006年暑期推出以来,一直是全国各大书城的热销作品。6月,系列新作《小白的选择》一上市,就登上了月度少儿类畅销书榜单的榜首。目前,“笑猫日记”系列图书共出版了14个品种,在少儿类图书畅销排行榜前三十位中占据了12席。

能与“笑猫日记”相抗衡的,是“冒险小虎队”系列。2001年9月,“冒险小虎队”携带着千奇百怪的“破案小工具”,从德国来到中国,开创了带工具阅读的新潮流。今年暑假,“升级版冒险小虎队”的8种图书出版,再次把“小虎队”带回少儿类畅销书排行榜上。升级版延续了该系列作品的精彩可读性和互动参与性,除了精选曲折离奇、扣人心弦的长篇小说供小读者细细品味之外,还增加了整整一倍新内容,分别为紧张刺激的中篇小说和出人意料的“我来露一手”。

第8篇:百年孤独书评范文

何谓书人?不同的人也许有不同的界定,在我这里,我认为是那些生命中离不开书的人。我的朋友中,有很多这样的书人。比如,在全世界寻访特色书店的钟芳玲;漫游在旧书中不亦乐乎的傅月庵;带领大家“开卷八分钟”的梁文道;对书有独特洁癖的止庵;收藏期刊创刊号的谢其章等等。

梁文道这本书人访问录,是为上书局创办的《读书好》免费阅读杂志做的系列访问。我看过这本薄薄的杂志,非常喜欢,这样一份免费阅读刊物,其策划的选题和完整的内容,较内地很多卖钱的杂志都更用心、更有分量。

书中收录的十五位书人,以港台书人为主,还好其中董桥、赵广超、陈智德、舒国治等几位书人的书都拜读过,算是有种亲近感。另外两位大陆书人,其中十年砍柴是很好的朋友,另一位长平是媒体同仁,他的时评文章也长期拜读。

董桥先生是香港著名书人,他对书的喜爱和收藏让很多书人羡慕嫉妒恨,但他的书话作品却也让我们羡慕嫉妒爱。今年初,他的《青玉案》和《记得》两本书出版,再次将我们带回到那典雅的旧书珍本世界中,体会到一位书人的情致和对书的关怀与爱。也许很多人已经烦了董桥体,但不可否认,他的这种文体和讲述的爱书故事,已成为书界一道独特风景。

香港艺术学者赵广超,他的每一本书都让人惊艳。从《笔记》,到《一章木椅》再到最新的《十二美人》,每本书都让我们见识了中国古典艺术中的美妙与精彩,用他独特的方式展现和诠释。这样的传统艺术被赋予全新的呈现方式,让我们体会到艺术之美和传统之魅。

香港书人陈智德没有作品在大陆出版,但在香港爱书人心中,他是那种专家级的人,虽作品不多,但对书的爱和热情却无人能及。他编了很多香港文学资料和诗歌方面的文献,仅有一本小书《斋读书录》专门谈书。我是托香港朋友帮我买来这本书,他在文章著述中突显的功力和对各类图书的评说,简直让人惊叹真正书人的力量。

台湾作家舒国治谈书的文章少,谈旅行、漫游和吃的文章多,这些也是我最喜欢的内容之一。他的《流浪集》《理想的下午》等相继在大陆出版,他本人如今也开始在大陆漫游。我们在一些场合谈及关于流浪和旅行的话题,发现真的有那么多共同的话题和喜好。

再说朋友十年砍柴,我们最初是网友,都在天涯闲闲书话论坛玩,时不时网聚,喝很多酒、说很多话。他话多且密,我很难插上嘴,听他讲那些历史八卦与非八卦都很有趣。后来读他的《闲看水浒》,更是被他的独特视角所折服。再后来,他给我写专栏,每天看他的专栏是享受,历史和现实,总在他笔端被那么贴切的联系起来。作为一名记者和时评人,他对现实的关怀通过历史的方式表达出来,让人找到很多共鸣。如今他投身出版,依然从事着这样的表达方式,只不过运用了不同的载体。

关于书人,真的值得用大大的一本书来书写。梁文道访问了十五位,还有更多的书人值得我们去认识和了解。

《我的爱如此麻辣》

作者:张小娴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这是张小娴暌违三年的自我超越之作,小说中她采用了书信体,以联接世界两端的书信形式,讲述一段跨越千山万水的深情不悔之爱,故事细腻曲折。金庸说,关于爱情你应该要问张小娴。张小娴相信承诺,喜欢一切美好的东西,她追寻爱情,理解爱情,深知爱情的残酷与美好。她轻描淡写的只字片语打动千千万万的读者,她的金句被无数人奉为恋爱圣经。

《审判美国》

作者:李敖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李敖又再次开骂了,在书里他“审判”了44任中的43位美国总统。他眼里的美国雄霸四海、狂吃八方,而它的人民则虚掷浪费。李敖的“歪才”在娱乐时代派上了大用场,可能他不是批判得最深刻的,但很少有人能像他这样批判得有趣(并非所有人都喜欢这种趣味)。政治娱乐化、娱乐性感、性感学术化,这便是他的一贯写作风格。他常常矛头所向,当然也成为很多人批判的对象。

《大家都有病》

作者:庸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庸对人性观察入微,他用一颗最单纯的心,以及最尖锐的漫画和幽默,既让人发笑,也让人再一次思考自己的人生。《大家都有病》里有各种不同职业的人粉墨登场,天天上演各种荒谬戏码。庸首次在作品中引入“灰色”成分,画面冲击力极强,在一贯的“朱氏幽默”中,加入对现代社会及现代人生存现状的思考,在刻画种种病态的画笔下,流露出一种大悲悯情怀。

《百年孤独 》

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

第9篇:百年孤独书评范文

我想说的也正是这些译本。相传您对此深深忌恨,因为它们不曾得到过您的授权。相传1990年您访华时,曾当面指责一众中国学者、作者和翻译家都是“盗版贩子”。相传您自此坚决拒绝授权中国出版商出版您的作品。所有这些令人尴尬的回忆,最近一段时间在中国媒体上被有目的地刻意广泛提及,仿佛要以此证明新译本是多么根红苗正,血统优越,师出有名。我不免深深为此难过。

我知道您是个任性的人――这世界上大概人人都知道,但我必须要说,您也是个不通情理的人。

您知道,1992年10月之前,中国尚处前伯尔尼时代,并未加入相关的国际版权公约。所以,不经授权而翻译和出版外国图书,难称违法。我本来无意为此类行为辩护,但越到后来,我越感到有为那个时代辩解的必要。20世纪80年代,中国仍处在之后的复苏期,经济上是这样,文化上尤其如此。您没有经历过一个几十年无书可读、只有政治宣传品和批判材料的时代。

“最大的挑战是缺乏为了使生活变得令人可信而必需的常规财富,”您说过,“这就是我们孤独的症结所在。”您也很难了解对年轻人而言,那是一种怎样的痛苦、饥渴和煎熬。所以我和我这一辈的青年,至今怀恋并感激那个被您称为“海盗”横行的时期。成千上万种新书,来自欧洲、美国、拉美的新思想和新文学,突然出现在了身边的书店。我一生当中再也难以拥有、恐怕也不会再见到那样一个新思想欣欣向荣、新文学日新月异、新青年狼吞虎咽的时代。

亲爱的加博――请允许我这样称呼您,您也应该庆幸而不是恼恨于在此期间来到了中国。因为在那个时候,您的作品遇到了中国最好的翻译家、最敬业的出版人和最热情的读者。真不该啊――您把他们统统骂作盗版贩子、海盗的帮凶与食客!他们就像您在《咱们镇上没有小偷》里描写的那个外乡来的黑人一样可怜而有口难辩。

在您自绝于中国人民的这二十年里,您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许多技艺非凡的大翻译家死了,许多只知道做书的出版人退了,而您失去了整整一代的中国读者。您可能不在乎,因为您是性情中人,您是神;您也不关心――除了您的这几本小说之外。我知道,您是个既讲道德又讲政治的人,可我从来没有听闻您对中国的现实有过任何评论。您宁愿与菲德尔聊天,也不肯像您曾经的朋友马里奥那样,回到这里,给我们一点道义上的支持。

当年,您大大地非礼了您在中国的译者、出版人和读者。今天您的合法出版商又在以您的名义,对他们进行第二次羞辱。我私下以为,您错了。您欠他们的情。没有这些今日难寻的“海盗们”勤奋而敬业的工作,您在中国断然不会有今天这样高的声望,也不会有中国出版人现在为了一本书向您支付几十万美元。有许多像您一样声名显赫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在这里完全得不到出版的机会。对您的第一批中文译者,我多么希望您能说一句gracias。

我们一样都会死掉,所有人都会死,所有的书都会化作尘埃,经书也不例外。但我仍然喜欢您的小说。如今捧着新译的《百年孤独》,我却没有像预料中那样,产生合法的。我是个恋旧的人。多年以后的今天,面对着新译本,我仍然清晰记得二十五年前的那个夜晚,我第一次见识《百年孤独》时,它带给我的新奇与激动。这样的感受只能出现于青年时代,也只能见于第一次的阅读体验。

然而现在我的美好回忆,多少被强加了一种不洁的恶感,仿佛有个天使――就像您的小说《长翅膀的老头》写的那个怪物一样,不停地进入我的房子,把书架一个个掀翻在地。他一边用沾满泥巴的双脚,践踏我珍藏至今的平装本旧书――里面有好多本您的著作,一边愤怒地盯着我的眉心,仿佛在说:孩子,你读的是可恶的盗版。可我不能像您那样,拿起扫把,把这可怜的疯老头关进鸡笼子。我只能躲进家里最小的房间,给您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