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简单会计基础范文

简单会计基础精选(九篇)

简单会计基础

第1篇:简单会计基础范文

按照ISEC项目的课程教学要求,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由任课教师拟定,按照国外的教学大纲要求编写英文版的教学大纲,选用英文原版教材或中英文教材,采用英文或中英文授课,教学内容要充分体现明辨性思维。在会计国际化的趋势下,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已基本趋于一致,但是会计实务和会计专业教学体系与国外还有一定区别。国内高校的会计专业课程有比较完善的教学内容体系和教材体系,特别是《基础会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材与国外的教材有较大的差异。因此,需要充分比较国内外的《基础会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拟定符合ISEC项目要求的教学内容。

(一)中外基础会计实务的差异分析。我国的基础会计实务与国外的会计实务还有一定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具体的会计核算程序。我国企业应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设立会计账簿,按照财政部规定的总分类会计科目设立总账账户,根据实际业务情况在总账账户下设立明细账户,此外还必须设立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两个特种日记账。国外的会计实务比较灵活,没有规定会计科目和必须设立的会计账簿,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立会计账簿体系,称为Accountingsystem(会计系统),包括Journal(日记账)和Ledger(分类账),会计业务多的企业在设置Generaljournal(普通日记账)和GeneralLedger(总分类账)的基础上,可以根据需要设立Specialjournals(特种日记账)和Subsidiaryledgers(明细分类账)。例如,我国企业的存货应设置在途物资、原材料、库存商品等多个总账账户,国外企业的存货可能就用一个总账账户,即Inventory(存货),或者直接以商品名称作为账户名称。我国的会计实务中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应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而国外的会计凭证仅有原始凭证,没有记账凭证,直接根据原始凭证登记日记账,称为Journalentry,即将企业业务的会计分录序时地登入日记账中,再根据日记账登记各分类账簿,称为Post(过账)。因此,我国的会计账务核算程序为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日记账、明细账、总账———会计报表,国外的会计账务处理程序为原始凭证———日记账———分类账———会计报表。

(二)中外高校《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比较分析。基于上述中外基础会计实务的差异,国内传统的《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内容包括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两部分,会计理论部分的教学内容以会计的含义为起点,介绍了会计的基本理论,重点围绕借贷记账法介绍工业企业的会计业务处理。会计实务部分主要介绍企业会计的基本手工操作实务。因此,国内的《基础会计学》课程既要求学生掌握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应用,还重点强调企业会计手工实务的操作。国外的《基础会计学》课程通常称为AccountingPrinci-ples(会计学原理)或Accounting(会计学),该课程基本介绍了整个会计学专业的基础知识,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财务会计基础,还包括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国外《会计学原理》课程中的会计业务仅以商业企业为例简单介绍了企业基本的会计业务,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会计要素的重要项目,没有专门介绍会计手工实务,主要通过Excel表格和T字账介绍了日记账和总账的登记。国内的《基础会计学》课程更倾向于讲授财务会计基础,主要为后续的企业财务会计内容的学习奠定会计知识基础,国外《会计学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比国内的教学内容范围更广,但具体会计理论和会计业务的内容要比国内的浅显易懂。

(三)中外高校《基础会计学》教材内容的比较分析。国内的《基础会计学》教材编排基本与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致,理论部分专门介绍理论,实务部分专门介绍会计手工实务。为了体现专业性,国内的《基础会计学》教材比较强调理论性和系统性,教材内容表述专业性很强,学生反映比较枯燥难懂。例如,会计基础理论的介绍强调会计理论知识的讲解,教材中缺少企业案例,仅仅以例题形式作为理论知识的补充。而且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成为独立的两部分,二者相互脱节。此外,国内《基础会计学》教材基本没有涉及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仅有部分教材在部分章节提到我国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与此相反,国外《会计学原理》教材内容广泛,将案例融入会计理论的介绍中,充分体现案例教学,内容表述清楚简单、容易理解。国外教材将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联系在一起,按照AccountingCycle(会计循环),通过企业会计业务循环介绍了会计账户和借贷记账法,具体业务举例也是以商业企业为例,相对比较简单易懂,并且根据各章节内容配有会计报表分析相关知识。国外教材没有专门针对会计手工实务的介绍,所有会计账务处理都以会计系统中的表格或T字账的形式体现。国外教材非常强调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每个章节专门引入较多案例介绍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内部控制。例如专门介绍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和与会计职业道德相关的Sarbanes-Oxley(萨班斯法案)。国外的《会计学原理》教材关于财务会计基础部分除了介绍基本理论外还介绍了重要资产和负债项目,还包括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这些内容国内的《基础会计学》教材基本不作介绍。仅有部分教材在会计报表的章节介绍一些简单的会计报表分析内容。

二、中外《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

第2篇:简单会计基础范文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是为会计管理服务的基础性工作,它是会计工作的重要基石,它是与时俱进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要求,总的说来始终要把提高会计基础工作水平放在首位,努力适应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建议

一、强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服务的各项基础性工作的统称。如果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比作高楼,那么会计基础工作就是其地基。会计基础工作包括以下方面的基本要求:会计账簿的登记、格式、设置、核对、结账;会计报表的种类设置、编制和审核要求、格式设计、报送期限;会计原始数据;档案管理;会计电算;会计人员的配备及管理;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等等。

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日益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1996 年颁布实施、新《会计法》1999 年颁布实施、《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以下简称《规则》)2012 年颁布实施。通过学习贯彻相关的法规条例,迅速提升会计人员业务能力,逐步健全完善会计制度,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进而顺利地完成各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可以最优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效率。因此,必须强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要与时俱进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要求,总的说来始终要把提高会计基础工作水平放在首位,努力适应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1. 会计人员聘任未能严格遵守《规范》

《规范》要求,会计人员应持证上岗,会计机构主管人员必须熟悉财经相关知识,并具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某些行政事业单位因缺乏编制或主管领导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随意设置会计人员,或由其他人员兼任,或聘任无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这种现象在基层单位目前还存在,尤其是出纳岗位无证人员较多,这些都是不合规范的,对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开展很不利,有时会造成重大的损失。

2. 不严格审核凭证,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原始凭证没有经过会计人员认真细致地审核,原始凭证填制内容不完整是最常出现的问题:一是发票的内容和应使用的发票不符,有用文体用品发票来代替餐票的;二是发票的支出项目写的过于简单,未注明具体的商品名、数量、单价、时间等,货物清单也不附带,如购买办公用品发票,开具的内容仅有办公用品一批、车辆维修费发票内容也只有维修配件一批,这些都是不合规范的;三是支出票据批报手续不全,存在缺少经办人或证明人签字报销现象,应该有批报人、经手人或证明人的签字方能报销;四是缺漏开票人、开票单位印章,大小写金额被随意涂改、单位名称写错、一次性套写各发票联等等情况。

3. 国有资产管理不完善,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明细账作法没有普遍实施,所以有的行政事业单位现有国有资产的数量、价格不能全面、完整地反映,有的单位固定资产明细账与固定资产实物账管理不匹配,购置固定资产利用各种理由记作非固定资产,或者是不及时入固定资产实物账,导致国有资产容易流失,处置、报废国有资产未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形成国有资产帐实不符,特别是对报废车辆的处置,这是新时期遇到的一个敏感问题。

有的单位将已产生的国有资产处置收入不按时上缴国库,而私自纳入事业收入项目。还有的单位违反财务制度私设“小金库”,影响了国家的税收。

4. 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与激励机制。

从全局的眼光看目前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会计基础工作还缺乏强有力监督和奖励机制。一方面在评价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支出的绩效考核过程中,由于项目类别繁杂,有时需要依靠上级财政部门和一些权威机构的合作,但这操作起来很难。一方面财务人员不被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重视,只是机械地完成简单的工作任务,像笔者所在的事业单位,实行的是绩效工资,由于受有关体制影响,同样的股室负责,绩效奖励工资一样,而作为财务负责人所承担的责任及工作量不是其他股室负责人所能比拟的,这种奖励制度,致使财会人员的积极主动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另一方面会计人员属于单位的职工,身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可能无法做到真正的“财务独立”。

三、强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作法

1.武装大脑、思想先行

首先,加强相关法律的宣传力度和执行力度。我们都要认真学习贯彻《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行政单位财务规则》等等法律法规,切实提高大家的法制意识,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制定相应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配合财务管理制度的改革不断深入。其次,需要调动整个系统或部门整合各项资源,全民总动员。学习相关财经法律法规,理解支持财务部门的工作,齐心协力抓好这项工作。行政事业单位单位领导要以身作则,学习相关法律财经知识,理解支持会计基础工作,让会计人员工作起来放心。

2.提高业务水平、形成战斗力

会计工作具有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的特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质量深受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的影响。首先会计人员要持证上岗,然后每年都要经过继续教育和其他途径进行业务学习,学习各种财经类的法律法规,做到会计基础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游刃有余,使自身的业务能力迅速提升,形成战斗力。工作要遵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各项要求,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给领导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当好参谋,成为领导的左膀右臂。

3.加强对会计工作监督执法力度

有好的法律法规,不意味着我们能高枕无忧是,管理和监督会计工作要强化,使监督执法工作转向纵深层次,使检查监督型转变为管理型和风险预警型,使“检查、整改、规范”三位一体的监督运行机制有效推进。充分利用监督检查结果,督促相关人员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堵住资金管理漏洞,不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益。各部门各司其职,合作共管,让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为此我们必须强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会计人员始终要把提升会计基础工作能力放在首位,努力适应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坚持依法依规工作,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2]熊哲玲.樊行健基础会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第3篇:简单会计基础范文

一、构建原则

(一)管理效用。多年来,理论界一直认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是相互分离的。财务会计产生的数据主要用于向外界提供信息,信息使用者主要是银行、股东、税务机关等,而管理会计生成的数据则主要是为了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分离的原因之一在于财务会计通常被进行统一规范,而管理会计的方法和手段则是可以自由选择的;原因之二,在于大企业、上市公司有能力将对内报告与对外报告两个职能细分化,即可以设置专门的会计人员记录、保留会计基础数据,从事财务会计的工作,又可以设置专门人员进行基础数据加工、整理等管理会计工作。然而,对于传统型中小企业来说,由于其会计机构设置简单,会计人员力量薄弱,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开来只能增加企业的财务负担。加上传统型中小企业所有者(一般为企业管理者)对会计报表的理解能力本来就不高,会计报告的多样化也只能徒增信息理解的难度。

其实,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并非完全割裂。众所周知,管理会计所需的部分数据是由财务会计提供的。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结合起来共同编制一张财务报告,既包含对外报告的信息又包含简明扼要的内部管理信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是十分必要的。目前一些软件开发商正试图设计一种新型财务软件,在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架起理解的桥梁。一旦该种软件开发成功,中小企业将收益匪浅,不但能获得简明重要的管理信息,而且可以直接输出对外报告,又可以节约财务成本。因此,新概念框架有关传统中小企业财务报告的编制要考虑到管理效用问题,力求以最低成本编制财务报告,并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用,提供的管理信息还要保证充分、大量、易于进行分析,能使管理者清楚每种主要产品或生产线究竟能产生多大的边际贡献。进一步讲,就是要提供有关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包括折旧以及其他摊销等多种信息。

(二)一致性。一致性在这里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新概念框架应尽量标准化、统一化,二是新概念框架要具有一定的包容性。

从某个角度看,一致性似乎是应效率要求而产生的。尽管盎格鲁,撤克逊的会计们曾经对“一致性”进行过严厉的批评,认为一致性导致了大量无意义数据的产生(这些数据不能说明企业的特性),但任何一个系统、框架的存在都不能脱离一些基本原则。自由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如会计政策等的选择,但基本原则却是应该必须遵循的,自由的限度永远也不能超出资产就是资产,资产不能突然变成负债,收入就是收入,收入也不可能成为费用等具有统一性的范围。过分的强调自由选择也可能导致低效率。标准化的系统可以克服这种缺陷。标准化系统能产生巨大的节约,软件供应、课程培训、会计服务、纳税申报、审计等均可以受益于它。标准化的系统能刺激信贷机构干涉中小企业会计,培训自己的职员采用标准化方式进行数据分析。

另一方面,设计新概念框架还应意识到尽管中小企业的会计需求是简单的,但随着企业的成长,它也会变得越来越复杂,企业将需要更加详细的内部管理信息,而外部使用者也要求将会计信息揭示得更加充分。新框架的设计需要考虑由简单帐户体系上升为复杂体系的可能性。

(三)税务兼容。财务报告与税务报告兼容是非常困难的。大企业、上市公司,一般都实行会计电算化,保存会计信息不成问题。通过保存会计信息,它们能够十分便捷地为管理者和股东提供经济报告,也能为税务部门编制纳税申报表。但对于小公司,保留两套数据则失去了效率。税务、管理两套报告数据不但会浪费会计的大量时间,而且可能造成所有者(或管理者)的迷惑不解。所以,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会计记录的保存最好能在统一的基础上,尽量与税务要求相协调达到简化、实用的目的。在财务报告与税务报告兼容的过程中,影响最大的两个报表项目是折旧与备抵。由于税法允许的折旧率往往与会计上所规定的折旧率存在差异,因而如何在统一报告上清晰地列出这些项目所含的两方面信息,也是新概念框架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传统型中小企业概念框架的新设想

(一)会计目标是概念框架构建的逻辑起点。传统型中小企业的会计目标不同于大型企业、上市公司,它应是以最简洁、实用的简化报告形式向所有者、管理者、税务部门、债权人等有限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所需的有用信息资料。

(二)确认基础与会计科目。新概念框架的设计考虑到企业发展的阶段性,可以以现金基础为起点,逐渐上升至简单的应计基础,直到复杂的应计基础。具体设想如下:

微型企业(≤5人):现金基础。

小型企业(6一50人):权责发生制;简化的标准会计科目表。提供简单的管理信息。

中型企业(51一250人):权责发生制;复杂的标准会计科目表。提供稍微复杂的管理信息。

大的非上市企业:权责发生制;旧框架所规定的大部分会计科目。提供复杂的管理信息。

第4篇:简单会计基础范文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有效教学”被赋予的含义除了传统教学中强调知识的培养外。还进一步强调了职业能力培养,在职业教育领域。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改革在于内容的选择、知识呈现的方式和序列发生变革,以会计基础课程为例。如何实施有效教学,笔者为此作了一些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会计基础课程;有效教学;课程改革

一、传统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困境

为什么传统的课程会计教学无法帮助学生有效形成职业能力?原因在于大多数职教学生具有形象思维认知倾向。当他们在学习中无法接触到企业实际工作情景。对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缺乏感性认识时,就往往不知道学习内容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感觉抽象难以理解。不能形成相应的职业能力进而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会计基础课程

2008年8月份。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地方教材建设委员会编著的《会计基础》新教材,尝试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会计专业新课程新教材的开发。会计基础是指会计基础工作,有别于传统的基础会计课程。该课程具有如下特点和作用:

1.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而不是孤立地获得会计职业知识。

2.有利于学生将学习与职业实践相联系。有效形成初级会计职业能力。基于对会计职业工作内容有感性认识,再开始学习专业知识,学生获取会计知识的过程始终与具体的职业实践相联系。因而技术与专业理论不再抽象。

三、会计基础新课程实施的探索

(一)重新确立课程目标

传统基础会计课程目标强调了解会计七大核算方法并应用借贷记账原理编制分录。

笔者认为会计基础新课程的目标应确立为:熟悉会计整体工作流程,辨识和填制常用会计单据并理解会计单据反映出的业务关系。掌握借贷记账法在简单业务巾的应用。理解会计数据来源并学会阅读简单会计报表。初步养成会计工作思维及细致严谨的职业习惯。

(二)建构与职业活动紧密相联的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的选择。传统的会计基础课程重点教授内容是通过各种题型强化训练。使学生熟悉会计分录的编制。教材中仅呈现少量的原始凭证样式。几乎不提供相应的习题供学生们练习填制原始单据。

重组课程教学内容。作为会计基础课程新课改的关键点。应从会计实务工作出发,重视向学生呈现会计职业实践工作内容。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以会计工作过程为主线,进行工作任务分析,依会计工作各环节形成项目教学模块,据岗位或经济业务类型划分子项目任务。

2.教学内容的呈现序列。在教学内容的呈现序列上。会计基础课程应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先易后难。在呈现方式上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予以呈现。

(三)重新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方法体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

在学科课程模式下。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开展通常是以教师理论讲解、学生练习的教学方法为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二元分离。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会计基础新课程教学,其核心是以会计工作项目为中心来开展和组织教学,“边干边学”,体现了以行动为导向的学习方案设计。目的是建立起学生的工作思维。

1.角色扮演法的应用。角色扮演法是让学生假想自己是实际工作中的某一角色,并以此角色的身份来完成任务。这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学生形成工作经验,培养工作思维很有帮助。因此也是新课改中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在本课程教学中,对于“采购业务处理”部分。可将学生分组成为5人小组团队。分饰某食品公司的会计员、出纳员、业务员、仓管员和供应商等角色,然后再自主完成仿真业务的各处理环节。

2.情景教学法的应用。情境教学是建构接近真实工作环境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学习。这种教学法有利于为学生提供一种仿真的会计职业实践,将职业学习与职业实践联系起来。

3.讲授法的应用。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语言。向学生叙述事实材料或描绘所讲对象,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它具有严密、系统、深刻的特点。

当前新课程改革提倡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引发了不少人对讲授法的否定观点与态度。笔者认为在学校教育中讲授法是有其独特的教学优势的。不应简单地将其划归为填灌式教学。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中也可恰当地嵌套采用讲授法教学。

四、会计基础教学实施的效果

(一)在应用借贷记账法编制会计分录的传统重点内容方面。新课程模式下的实验班与传统学科课程模式下的对照班相比。能力更优。在教学时数及教师相同的情况下。笔者选取了六个知识点进行检测。分别为:区分会计要素、筹资业务的会计分录编制、材料采购业务的会计分录编制、生产业务的会计分录编制、销售业务的会计分录编制、经营成果核算业务的会计分录编制。检测结果表明,实验班完成测试题的准确性优于对照班。

(二)实验班相比对照班,综合职业能力更优。实验班的综合职业能力得到提升,主要体现在原始单据和记账凭证的准确填写、书写的规范性、透过会计凭证判断业务类型等方面。笔者选取了两个知识点进行对比检测:根据简单业务填制记账凭证格式的准确性、根据采购业务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和运费发票判断业务类型并填制付款支票和收料单,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为实验班完成测试的成绩更优。学生们在会计模拟实训的总结中写道:“一学期的学习最大的收获是做实训时可以不看题目,根据原始凭证就会填记账凭证了。”尤其值得指出的是,透过会计凭证判断业务类型的能力是形成工作实操能力的重要环节。

(三)实验班被试者的学习体验更愉悦,态度更积极。当被问到:“一学期的学习中,你是否感受到学习的愉悦与成功”,实验班约4750%表示“是的,我愉快学习,有成就感”。这一数据相比对照班的1429%有了较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沈烈敏.学业不良心理学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10:260-266.

第5篇:简单会计基础范文

Abstract: Mountain Highway, because of the complex terrain, geological, has multiple structures, bridge tunnel large proportion characteristics. Therefore, the quality of mountain highway design largely depends on the bridge design.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noted in mountain highway bridge design from aspects of the principles of highway bridge design, bridge design, and design problems.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设计;结构

Key words: mountain area;freeway;design;structure

中图分类号:U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2-0086-01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地区之间的人员、物资往来越来越密切。这就要求我国建设更多更高等级的公路才能满足公路运输的要求。而修建高速公路无疑成了提高公路运输能力的最佳选择。由于我国高速公路规划的路线大部分都要经过山岭重丘地区,这一地区多河流和峡谷。因此,整条高速公路中,有相当一部分要通过桥梁来进行连接。

1高速公路桥梁设计原则分析

通常山区的地理、地貌环境比较复杂,在这些地区修建高速公路连接用的桥梁,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1 建设成本最低原则建设成本最低原则是指在山区高速公路桥梁修建时,在保证桥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使桥梁的造价达到最低。通常降低桥梁造价方法有:通过改变桥梁设计结构来降低造价、因地制宜选择桥梁建筑材料来降低造价、选择最佳施工方案来降低桥梁造价等。

1.2 环境保护原则环境保护原则是指在桥梁结构设计、桥梁修建位置的选择及施工方法的选择时,尽可能最大程度的降低对周围环境的破坏。

1.3 修建的桥梁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这一原则的提出,主要是确保桥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2桥梁结构设计

桥梁结构的设计主要包括外部结构的设计和桥梁的抗压抗震等设计。桥梁外部结构的设计主要是指桥梁外形的设计,如将桥台设计成U型。桥梁的抗压、抗震及承载力设计主要是桥梁设计时必须要通过一定的数学模型分析及软件仿真等,来对桥梁的这些指标进行测试,看是否达到了设计要求。从垂直方向来看整个桥梁的设计,桥梁结构的设计可以分为上部结构设计和下部结构设计。

2.1 上部结构设计根据本人多年从事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及施工的经验可知,目前山区高速公路的桥梁上部结构主要有简支梁板式桥、连续梁桥和先简支后连续式桥三种。

①简支梁板式桥。通常简支梁在公路桥的修建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这主要由于简支梁的结构简单,受力分析简单,施工方便。②连续梁桥在修建桥长较长、弹孔跨径较大的大桥时,一般采用连续梁桥。常用的连续梁桥有连续箱梁桥和连续钢构梁桥。③先简支后连续式桥。先简支后连续式桥一般适用于中小跨径桥梁。这种结构的形成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连续桥段按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一种是连续段按预应力结构设计,前一种方法因缺点较多,已趋于淘汰。当前先简支后连续式桥的形成方法主要是将简支梁预制安装到位,然后在墩顶位置现浇连续段形成整体,再通过预应力钢索张拉后,经支座转换形成连续体系。新型的先简支后连续桥克服了传统简支桥使用寿命低、维修费用高、耗材多、造价高以及传统连续桥造价高、工期长的缺点,具有施工方便、工期短、经济效益高等优点。

2.2 下部结构设计山区高速公路路线平曲线多、平面半径小、纵坡大,受这些地形、地势条件的限制,山区桥梁的设计难度较大。一般来说,桥梁下部结构设计主要一下几个问题。①墩高与跨径的关系20m跨径桥梁墩高一般为12m-20m,30m跨径桥梁墩高一般为18m-30m,40m跨径墩高一般为24m-40m是比较合理的[2]。在实际设计中,应根据桥梁长度、桥墩高度等,选取若干上部结构跨径,进行综合经济比较,从而得出适合的上下部结构比例。②桥墩 高度较短的桥墩多采用柱子式墩,柱式墩常分为圆墩和方墩,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选择桥墩。高墩设计时应考虑稳定性问题。矮墩的稳定性基本可以保证,其截面尺寸一般由强度设计控制。③桥梁基础的设计 基础是桥梁下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桥梁结构物的设计与施工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对结构物的安全使用和工程造价有很大的影响。常用的基础形式为扩大基础与桩基础。桩基础多为嵌岩桩和柱桩,地质较差的地段可采用摩擦桩;扩大基础或称明挖基础属直接基础,是将基础底板设在直接承载地基上,来自上部结构的荷载通过基础底板直接传递给承载地基。

3桥梁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除上述问题外,还应在设计中注意一下问题:

3.1 结构设计上的特殊考虑,如曲线、大纵坡长桥下的高墩变位控制;墩弯曲稳定性计算问题;陡边坡上的桥墩设计等。

3.2 野外勘察期间收集基础材料,如水文资料的收集、软基的勘察、净空四角空间的复核计算等。因为山区高速公路的路线一般较高,设计水位一般不控制路线纵断面和桥梁标高,易忽视水文资料的收集;软基勘察的忽视可造成基础设计或构造物移位的变更。

3.3 建设管理以及施工方面的问题。对采用等跨结构的较长桥梁,应根据地形、地物条件采用灵活桥跨布置,不宜强求采用全桥等跨、全桥斜交、全桥错孔等方式;对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的桥梁,桥墩应结合运营状态的应力和变形条件,尽量采用统一的型式,但不能绝对统一;现在设计单跨20m~40m跨径的特大桥往往采用预制安装连续刚构结构,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等。

3.4 其它方面的细节问题,如单跨20m~40m跨径的特大桥,设计多按150m~200m一般采用结构连续,设160型伸缩缝;曲线段桥梁的设计应引起充分注意,最好不要简单地以折线桥处理;桥梁单幅两侧由于预埋构件的需要,一般均设计为混凝土构造,若未重视桥面排水设施的设计造成桥面集水,不仅会影响桥面结构的使用,还会造成行车安全事故等。

4结束语

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与平原地区桥梁的设计有很大的不同,有许多地方值得探讨,本文仅涉及了其中较少的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山区高速公路的需求也会更多,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薛翔,周安平.浅析先简支后连续桥梁设计特点相关研究.MANAGEMENT & TECHNOLOGY OF SME, 2009(25).

第6篇:简单会计基础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知识;中专学生;重要性

一、概述

(1)电脑基础操作。它的主要内容包括:Windows的基本知识和操作、防止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以及杀毒软件的设定与使用。Windows XP控制面板的使用、Windows XP的磁盘管理、桌面设定、打印机的设置与使用等。通过对电脑基础操作的学习,以便于在日后使用过程中对计算机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有助于在电脑的使用后的清理维护,保障计算机的运行状态良好。

(2)一些常用的软件:它的内容涵盖了Word 文字处理软件、Excel 电子表格软件、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软件等模块。

(3)网络系统。它的学习主要包括:网络连接情况查看、网络连接操作、网络邮件系统使用、简单网络故障排查、IE状态的查看及设定、IP查看及设定。通过对网络系统的学习,以便于连接网络以及处理简单的网络故障。

二、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对中专学生的意义

在校期间加强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应用的学习对于在校中专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相关调查表明,企业招聘中除专业软件外,对于学生计算机应用要求主要集中在word、Excel、网络资源利用、计算机简单故障排除等几方面。还有日常工作中的打印文件,工作报告、基础培训文件演示等等都是工作中经常用到的。因此增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中专学生计算机的应用水平,对中专学生毕业后找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中专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培养实用型人才已成为教育者所关注的问题。中专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熟练的专业技术员,使其具有相应专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所以,针对中专学生的特点,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要端正学习态度。中专学生要想真正学好计算机基础知识,必须要扎实掌握基本功,不能好高骛远。中专生起点是初中基础,如果单纯追求高水平的微机知识只能是事倍功半。计算机软件的更新速度如此之快,学生在校期间无论学习什么软件,将来在工作岗位中或许都会被新的应用软件所取代。但我们中专生必须认识到,它们的使用都有相近之处,升级后只是功能更强、使用更简捷。所以在学校,教师要把一套系统的内容详细讲给学生,如果学生能认真学习并掌握,即使将来软件更新了、升级了,凭自己扎实的基础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

(2)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要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和自身特点。中专生在学校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必定还有一定的限度,为了能更深地掌握一些理论知识和加强实践技能,我们还要广泛地阅读一些专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但在选择学习内容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专业和专长,选择适合自己的知识去学。比如,文秘专业应主要以文字处理为主,学习一些办公自动化的软件,如Word、Excel 、PowerPoint;装潢专业和工艺品应学习一些和摄影、绘画有关的软件如Photoshop 、3Dmax;计算机专业的要为本专业服务,同时也要结合中专学生自身特点,按其特长去选择。这样所学的知识才能学有所用,使个人能力得以充分的发挥。

四、一些常用软件的学习

1.Word的学习

对于Word的学习首先要从界面的认识开始,详细了解工具栏的各个项目功能,然后再对Word的具体操作进行学习。Word软件的窗口分为标题栏、工具栏、菜单栏、文字编辑区等几个部分。在开始学习之前要详细了解这些区域的主要功能。在进行word软件的学习时,要注意总结Word的操作技巧,例如:图表和公式的自动编号、目录的制作、制表位的使用、页眉页脚的制作、参考文献的编号和引用、其他技巧、两栏文档的页码插入。大家是否注意到,在Word中将文档分成两栏,然后再插入页码时,每页两栏只有一个页码、另有妙用的Ctrl+Z 大家都知道,Ctrl+Z的作用是撤销上一个操作,能使我们在编写文档过程中可以及时取消所进行的误操作,或是恢复到以前的某一步等等。通过对Word操作技巧的学习,可以让中专学生能够熟练掌握Word软件的使用。

2.Excel的学习

可以对以下几个部分进行Excel学习:

(1)详细介绍Excel功能及简单使用。在Excel的学习中,这部分必须作为一个重要的部分来进行。这部分的学习是Excel的基础,学好此部分的功能和栏目的功能、各个功能键是以后的应用基础。在此部分中要详细了解Excel的各个组件及其功能,了解Excel的工作表以及工作簿的基础使用。通过这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Excel,同时可以对Excel工作表进行简单的基础操作。

(2)学习输入和编辑工作表数据。这部分的学习内容包括:工作表数据类型和数据输入,编辑及清除数据,单元格批注的添加,移动、复制、插入和删除单元格及行和列,公式、函数计等。在此部分的学习中,最重要的是公式及编辑数据部分的学习,这两项功能在日常工作中会经常用到。

(3) Excel中图表的制作。在Excel中可以更加方便的使用图标来支持数据分析、突出数值的趋势、帮助提供文稿质量。在此部分的教学中要重点注意将图表添加到Excel中的两种方法。通过不同的方法表达不同的数值关系。

3.关于Powerpoint的学习

Powerpoint是用于设计制作教师授课、专家报告、广告宣传、产品演示的电子版幻灯片,制作的演示文稿可以通过投影机或计算机屏幕播放。在日常工作中常常使用到PPT进行工作汇报。因此对于PPT的学习也是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PPT文件的制作过程比较简单,对于已经学会word的学生来讲,PPT的学习更多的是学习PPT的演示过程中的一些操作。字的出现与讲演应同步,为使字与旁白一起出现,可以采用“自定义动作”中按字母形式的向右擦除。另外在演讲过程中快捷键的使用也是便于演讲的关键。通常情况下,可以利用屏幕左下角的视图按钮在几种不同的视图状态(普通视图、幻灯片浏览视图、幻灯片放映)之间进行快速切换。

参考文献:

[1]张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中专教学中的重要性[J].华章,2011,10.

第7篇:简单会计基础范文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联系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知识的类比迁移,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2.

使学生在理解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尝试化简比,并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3.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归纳总结的能力,掌握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联系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基本性质,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在理解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在上课前,谁来说一说我们学过的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别是什么?

生1:商不变的规律是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生2: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基本性质,唤醒学生已有认知,为本节课学习比的基本性质奠定基础。

二、探究新知

1.

推导比的基本性质。

师:联系比和除法的关系,会不会存在像商不变这样的规律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比中存在像商不变这样的规律。

师:谁来说一说你们组的思考过程。

生:

6∶8=(6×2)∶(8×2)=12∶16

6÷8=(6×2)÷(8×2)=12÷16

6÷8=(6÷2)÷(8÷2)=3÷4

6∶8=(6÷2)∶(8÷2)=

3∶4

师:联系比和分数的关系,想一想:会不会存在像分数基本性质这样的规律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比中存在像分数基本性质这样的规律。

师:谁来说一说你们组的思考过程。

生:

6∶8=(6×2)∶(8×2)=12∶16

6∶8=(6÷2)∶(8÷2)=

3∶4

师:想一想:在比中有什么样的规律?你能概括成一句话吗?

生: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师:没错,这就叫做比的基本性质。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设计意图:本环节学生利用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把除法和分数转化成比的形式,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自主探究,并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比的基本性质。

2.

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师:“神舟”五号搭载了两面联合国旗,一面长15

cm,宽10

cm,另一面长180

cm,宽120

cm。这两面联合国旗长和宽的最简单的整数比分别是多少?我们先来看第一面旗。

师:15∶10=(15÷5)∶(10÷5)=

3∶2。思考在这里5是15和10的什么数?

生:5是15和10的最大公因数。

师:为什么要除以5?

生:除以最大公因数后,前项和后项互质,就是最简单的整数比。

师:是的,那怎样化简第二面联合国旗长和宽的最简整数比?180和120同时除以几?

生:180和120同时除以60,

就是180∶120=(180÷60)∶(120÷60)=

3∶2。

师:为什么?

生:因为180和120的最大公因数是60。

师:我们接着往下看,当前、后项出现分数,例如∶的情况,可以怎样化简比呢?

生:可以把前、后项同时乘18,就是∶=(×18)∶(×18)。

师:为什么要乘18?

生:因为18是分母6和9的最小公倍数,这样就可以将分数转化为整数了。

师:最简单的整数比是多少?

生:∶=(×18)∶(×18)=3∶4。

师:当前、后项出现小数,例如0.75∶2的情况,可以怎样化简比呢?

生:可以把前、后项同时乘100,

就是0.75∶2=(0.75×100)∶(2×100)。

师:为什么要乘100?

生:因为乘100后可以把小数变为整数。

师:那接下来怎么做呢?

生:按照前、后项是整数的情况进行化简:

0.75∶2=(0.75×100)∶(2×100)=

75∶200

3∶8。

师:想一想,当一个比的前项或后项不是整数时,怎样把它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生:当前、后项出现分数或小数时,可以先把前、后项化为整数,再根据前、后项是整数的情况化简为最简单的整数比。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化简前、后项是整数的比和前、后项不是整数的比,掌握了化简为最简整数比的方法。在化简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化简的必要性,即使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简明。

三、巩固练习

1.

把下面各比化成后项是100的比。

设计意图:本题是比的基本性质的具体应用,使学生初步感受比例的思想。

2.

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设计意图:本题使学生练习各种类型的简化比,掌握灵活的化简比的方法,加深对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

3.

小亮的说法对吗?

设计意图:本题出示不同单位的两个数量,使学生明确,在表示同类量的比时,应统一单位名称。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说一说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师:怎样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第8篇:简单会计基础范文

【关键词】基础会计课程设计账簿

一、课程开发形式

为了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教思想,根据“教、学、做一体化,教、研、产一条龙”的教改目标,进行能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主线的课程设计,使今后的教学活动能真正从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出发,满足用人单位对本专业人才的需要,实现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通过调研,我们获得了有关中、小型制造业在会计岗位的设置、各岗位的工作任务、考核标准、岗位能力要求等诸多方面的第一手资料。继而,在充分听取企业专业人士意见的基础上,确定“基础会计岗位”为本专业核心岗位之一;最后,按照本岗位主要工作任务和岗位能力的要求,结合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对《基础会计》课程进行了相应的课程设计。

二、课程特点、教学目标及总体设计说明

《基础会计》具有极强的实践性,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不仅要掌握基础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更应在实践中学会针对不同企业的不同生产特点、组织形式、管理要求,进行简单的会计核算;并且能够按企业管理的需要编制简单报表,进行简单的分析,为相关决策服务。

为实现上述目的,充分体现中职教育的职业性,我们的教学活动将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展开,突出实践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知识以够用、适度为度,同时兼顾持续发展性。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调研所获得的会计核算岗位的工作任务,我们打破原有的基础会计教学内容体系,依据中、小型制造业会计核算工作流程来设置课程内容(详见表1)。在教学中,以岗位能力需求为核心,推行模块化教学,按照从单项模拟实训到综合模拟实训全过程;从信息加工、整理到信息提供与利用的顺序,借助项目教学法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以“岗位工作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强化他们的学习目的性,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1.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2.审核记账凭证,登记有关的日记账、明细账;3.按照不同的账务处理程序登记总账;4.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并进行简单的报表分析。

三、授课计划

四、考核方案:

(一)考核指导思想

《基础会计》是一门实操性较强的课程,课程的这一特点要求我们的教学活动必须注重实用、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此一致,课程的考核重点也应放在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上,同时适当测试学生对《基础会计》课程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考核方案

1.考核内容:制造业会计核算的单项工作技能、综合核算技能以及基础知识。其中:操作能力考核占70%,基础知识考核占30%。

2.组织形式及评分标准:

(1)单项工作技能测试(30%):随教学进度进行,由每个学生独立完成。评分标准:按学生的出勤情况、完成指定项目任务的工作态度及质量(正确性、规范性等)打分。

(2)综合核算技能测试(40%):分为综合技能测试和综合能力测试两部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协作完成。前者由任课教师考核;后者由企业的专家考核。评分标准:按各小组完成指定工作的结果正确性、程序合理性、及工作规范性等综合打分。

(3)基础知识测试(30%):于期末以闭卷形式进行,按试卷评分标准打分。

(三)补充说明

1.为了督促学生加强平时学习,避免期末突击应付考试,考试成绩采用复合测评方式,将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纳入考核范围;同时由于课堂讨论、课外小组活动等多种教学形式的引入,相应的在考核方法上也增加了一些新的形式,如自评、互评、口试、小组集体成绩等。

2.考核对象分为小组和个人两种。分组实验形式,与企业真实的工作形式接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五、教学建议

1.就本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而言,项目教学法是一种非常适用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运用该方法时应努力引导学生融入“工作情境”,以“岗位工作人员”的身份参与其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通过“做中学”来提升职业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扮演引导者,示范者和合作伙伴的角色。

2.根据学校积极推行的“公司化”运营、“企业化”教学和“职员化”教育的教改要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按照岗位工作标准去要求他们,培养其严谨细致、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职业素质。

第9篇:简单会计基础范文

数与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因此它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和计算器的逐步普及,数与计算中的哪些知识是大多数人最常用的和最基础的知识也在发生着变化。了解和研究这种变化,重新审视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是小学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研究的任务之一。本文将结合数与计算教学的意义、变革以及所取得的成绩,谈一谈对数与计算教学改革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数与计算教学的意义和重要性 1.数与计算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 现实世界从数学的角度来看,主要是数、量、形三个方面,而计量又离不开数与计算,形体大小要量化也离不开数与计算。因此数与计算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最基本的工具,是每个公民应当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数与计算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 (1)掌握数与计算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过程。 数与计算的每一个概念、性质、法则、公式都是从实际中抽象出来的。这些概念、性质、法则和公式的教学一般都是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的,因此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都必须经过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而把这些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应用到实际中去又必须经过从抽象到具体,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这样学生在学习掌握数与计算知识的过程中也发展了抽象概括能力。 (2)数与计算的教学有利于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数概念是随着人类生活和实践的需要逐渐形成和不断发展的。在小学数学中数概念的认识,从自然数、零到分数、小数基本上体现了数的发展过程,学生在建立这些数概念的过程中受到了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熏陶。而数与计算中又有很多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如整数与分数、约数与倍数,加与减、乘与除、通分与约分等等。教学中阐明这些相互依存的概念与概念、计算方法与计算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掌握一定的数与计算的知识将使人终身受益。 人的一生一般要经过幼儿时期、学生时期和成人时期,数与计算在其中每一个时期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幼儿时期,从呀呀学语开始,就接触到数,家长扳着指头教孩子数家里有几口人,桌子上有几个苹果等等,上幼儿园以后,又学习一些简单的数与计算知识。幼儿如果没有一点数的知识,就会连自己有几只手,有几件玩具、家里有几口人,这些简单的问题也弄不清楚。因此只有使幼儿掌握一些粗浅的数与计算的知识,才能使他们比较正确地认识周围的客观事物,才能比较清楚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学生时期,数与计算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科学知识的基础。成人时期,计算能力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所必须的一项基本能力,也是衡量一个人素质的一个基本标准。82年英国出版了国家学校数学教育研究委员会著名的《cockcroft报告》,该报告认为:“读数和计数、知道时间、购物付款和找零、计重和测量、看懂浅易的时间表及简单的图表及图示,以及完成与此有关的必要计算”以及“估算和近似计算的能力”是成年人生活、工作以及进一步学习对数学的需要。 由此可见,数与计算将伴随人的一生。一个人在成人以后所需的数学知识,基本上在小学阶段就学全了。因此,在小学阶段学好数与计算的基础知识,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是终身受益的。 4.数与计算是科学技术的基础 “国家的繁荣富强,关键在于高新科技和高效率的经济管理”这是当代有识之士的共同见解,也已为各发达国家的历史所证实。而当代科技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定量化。在许多现代化的设计和控制中,从一个大工程的战略计划、新产品的制作、成本的结算、施工、验收,到贮存、运输、销售和维修等等都必须十分精确在规定大小、方位、时间、速度、成本等数字指标。而这些数字指标的获得离不开计算。如果说高新技术的基础是数学,那么计算则是高新技术的基础的基础。 综上所述,数与计算是人们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掌握一定的数与计算的知识已成为现代社会公民应当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 5.数与计算教学的变革 我国小学数学历来都非常重视数与计算教学。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小学数学的数与计算教学有过多次变革。 50年代,我们主要参照苏联的小学算术大纲,以苏联教材为蓝本编写教材。这时整数的循环比较多,教学的数比较大,一般学到12位,小数、分数的学习没有循环。名数的化法聚法教得比较多并且计算比较复杂。当时我国的实际是大多数小学毕业生不能升入初中,而要参加生产劳动,虽然为了适应这种需要,在小学算术中增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简单簿记并加强了珠算。但由于机械地照搬外国经验,把苏联小学四年的教学内容拉成了五年,致使分数、小数、百分数等内容没有学全,降低了小学算术的程度。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需要,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我们把初中算术的部分内容下放到小学,强调以“以四则计算为中心”提高了小学毕业生的数学水平。1978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十年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将“算术”课本更名为“数学”,采取“精选、增加、渗透”的六字方针,把“培养四则计算能力”作为主要的教学目的之一,不再提“以四则计算能力为中心”,这样就使计算教学处于一个更恰当的位置。 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根据计算机和计算器等现代计算工具的逐步普及的现状,对计算的内容和要求做了比较大的调整,在保证小学生具有一定计算能力的前提下,对那些实用价值不大,对进一步学习也无直接帮助的内容进行了删减,并降低要求。新大纲规定:笔算加减以三、四位数的为主,一般不超过五位数;笔算乘除以乘数、除数是两位数的为主,一般不超过三位数乘三位数和相应的除法;四则混合运算以二、三步的为主,最多不超过四步;珠算只学加减法,而在使用珠算较多的地区,也可以多学些珠算;分数四则以分子、分母比较简单的和大部分可以口算的为主;删去繁分数。根据需要,把“教学要求”也作了调整,分为会、比较熟练、熟练这三个层次。20以内加减法及表内乘除要求熟练掌握,100以内、万以内的加减法;乘数,除数是一位数、两位数的乘除法;小数四则笔算和简单的口算、分数四则笔算要求比较熟练,乘数、除数是三位的乘除法,以及有关的四则混合运算,简单的分数四则口算和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只要求会计算。 从上述不同年代数与计算教学的情况,我们不难看到,数与计算教学的内容和要求是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变化的。 二、计算教学改革的主要成绩 四十多年来,经过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数与计算教学的改革已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重视数概念的教学 首先调整了整数教学的分段。义务教材把整数教学从原来的四段改为五段,即“20以内”、“100以内”、“万以内”、“亿以内”、“亿以上”五段。同时调整了后三段的教学重点。“万以内”这个阶段,除了重点教学三、四位数的加减法、乘数、除数是一位数的乘、除法外,还增加了乘数、除数是两位数的乘、除法。由于乘、除的数目限制在比较小的范围内,学生比较容易掌握,也能节省教学时间。“亿以内”这个阶段把认数范围扩大到万级,重点教学乘数、除数是三位数的乘、除法,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以及一些简便运算。“亿以上”这个阶段,再把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亿级,重点教学自然数和整数的概念,十进制计数法,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定律等。实验表明,把亿以上的数和一部分概括性的知识移到四年级教学,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并能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其次,教材除保留原通用教材中的计数单位、数位、数的分级、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外,从一年级起就加强数序、数的组成、数的大小比较的教学。如,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中,增加了数的组成教学,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万以内数的含义、数位以及更顺利地读、写数。 2.笔算教学强调理解算理和合理地运用计算方法 重视笔算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传统,我国学生计算能力之强是举世瞩目的。但是随着现代计算工具的逐步普及,笔算教学的意义也在发生变化。反对过份的训练,繁杂的题目,过高的熟练要求已是国际性的共识。但反对过份的笔算,并不是不要笔算。笔算,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还是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只是要适当,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解算理上。义务教材在这方面的改革是显著的,除了较好地落实大纲精简繁难计算的要求外,还把教学的重点放到了让学生较好地理解算理上。具体采取了下面一些措施: (1)在低年级通过直观、操作,让学生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如,通过把两堆物体(可数的)合并起来,说明加法的含义;通过摆实物教具,使学生明确乘法就是几个几相加的简便算法。 (2)通过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如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十位上除后有余数的除法。学生对十位除后余下的数要与个位上的数合并再继续除,比较难以理解。教材把竖式的写法和小棒的分法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如右图的52÷2。 (3)把作为笔算基础的口算放在笔算之前教学。根据口算、笔算的特点,以及小学生学习每种计算方式的认识规律,义务教材在口算、笔算的编排顺序方面做了一些调整,把作为笔算基础的口算放在笔算之前教学。如,教学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乘法之前,先教学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和一位数乘两位数等口算,学生有了这些口算基础,就便于理解和掌握笔算的方法和步骤。 (4)在中、高年级注意运用知识的迁移、类推规律,引导学生获取新知识。如,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就是在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想出乘数百位上的数该怎样乘,乘得的末位数该写在哪一位,由此来理解和掌握其计算的算理和方法的。 (5)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都强调灵活地运用合理、简便的计算方法,要求怎样计算合理、简便就怎样计算。 3.加强口算。 口算是不借助任何工具,只凭思维和语言进行计算并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它具有快速、灵活的特点。 口算是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口算是笔算、估算的基础,笔算和估算能力是在准确、熟练的口算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一定的口算基础,笔算、估算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无源之水。其次,口算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良好的口算能力不仅是学习任何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而且,计算的合理、简捷、迅速、正确也反映了一个人的数学素养。在发扬我国重视基本口算的优良传统下,《九义大纲》明确提出“适当加强中、高年级的口算”,要求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简单的小数四则和分数四则口算。为了体现这一要求,义务教材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 (1)口算教学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低年级有20以内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等基本口算;中年级安排了一些作为笔算基础和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经常使用的口算;高年级在习题中安排一些利用运算定律进行口算的题目,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口算能力。 (2)注意经常性的口算练习。注意在每一个练习中都带着练习前面学过的口算,每一册教科书的后面都附有口算卡片,并且每一册教学参考书都对本学期的口算提出分阶段要求,使口算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3)注意口算算理的教学。口算例题都注意通过直观、操作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