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日本文化习俗范文

日本文化习俗精选(九篇)

日本文化习俗

第1篇:日本文化习俗范文

[关键词]春节 传统文化 继承 发展

[中图分类号]K8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092-01

一、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人们对春节的认知不深刻

在调查中发现,大众普遍表示对春节及其习俗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具体深入的内涵都不怎么清楚。同时,随着外来文化的入侵,洋节的流行使得春节传统文化发展和传承遇到了瓶颈。因而,提高大家过春节的积极性,或者说使春节变得有意义、有意思是关键的一步。

(二)春节习俗的继承有待改善

在回收的387份有效问卷中,有300人以上至今仍然保留着大扫除、祭祀祖先等传统习俗,然而,诸如贴春联、守岁等传统习俗的保留程度较低,同时,对于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央视春晚的关注度也不容乐观。

伴随着我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以春节为代表的传统的节日文化也一直处于变迁之中。随着经济的发展、网络的冲击,电话拜年、短信拜年以及电子邮件拜年逐渐被人们接受。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地春节民俗中的宗教迷信成分不断减少,出于安全考虑,在越来越多的城市中,鸣放鞭炮也日益受到限制或者被取缔[1],春节传统习俗中传统文化韵味越来越淡了。

(三)春节传统习俗的重要性分析

解析本次调研数据得出,虽然现在春节传统习俗有所削弱,但是在潜意识中,多数人认为春节传统习俗的继承和发展是必要的。大家都表示,春节的传统习俗是我们的财富,是不可替代的。然而,春节传统习俗的变迁无疑在很大程度上也考量着人们对春节传统文化的一个坚持。此外,也有人担心,随着社会的发展,东西方交流的日益密切,西方文化的入侵会不断动摇着春节的地位。然而,在本次调研中发现,中国传统节日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以绝对的优势战胜了西方节日。

二、分析建议

(一)搭建文化桥梁,发扬春节文化

春节传统节日的存在是继承和发展春节传统习俗的载体,但要想使春节焕发勃勃生机,还需要文化学者、文化部门以及我们自己的不懈努力,研究和探讨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搭建一座有机延续的文化桥梁,在保留传统文化要素的同时,为传统节日注入新鲜血液,使之充分适应于时代,赢得时代的青睐。同时,也借助各种方式来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使得更多的人参与到传承传统文化的进程中来。

(二)调整相关政策,保护传统民俗

燃放烟花爆竹在春节习俗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应该重新认识烟花爆竹的文化功能。为了安全起见,城市中禁放烟花爆竹的政策已越来越紧。在这一现实状况下,有关部门应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在保证安全的同时,设置部分的烟花爆竹燃放点,让普通大众到指定的地点燃放烟花爆竹,体验春节氛围。这不仅保证了大众的安全,也使得春节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得到新的传承。

此外,也可组织学术界加强对于全国各族人民春节民俗的全面调查,总结春节民俗在民族认同、价值观培养和美学方面的意义。[2]

(三)开展文化教育,推动文化发展

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应该对在校学生广泛地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比如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的选修课程;举办有关春节等传统文化的讲座等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成每位大学生的基本素养,从而使他们真正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精英,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同时,在现代化通讯工具不断发展的今天,也可通过各种媒体,来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弘扬。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中国传统文化深入人们心中。

三、结束语

春节传统节日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标识,是大家共有的精神家园。总结本次调研,普通大众对春节传统习俗的继承情况较好,但是人们对于春节传统习俗的认识不够深刻。大众应自主加强对春节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适时地对大众进行春节传统习俗等方面知识的普及,促进春节传统习俗的推广和春节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需要每一个中国人的努力。因为这是集体的精神财富,只有每一个人都意识到春节传统习俗的重要性,开始承担起中华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重任,中华文化才能在新时代勃发生机。

【参考文献】

第2篇:日本文化习俗范文

论文摘要:节日习俗是人们在长期的传播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习尚和风俗。在节日期间,广告主往往巧妙利用消费者独特的文化心理和消费心理,有针对性地设计广告诉求的内容。本文针对节日期间广告传播习俗现象展开了具体的文化分析,并从中得出了一定的结论。

节日习俗,是长期相沿积久成俗的社会风尚,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人类物质和文化成果的总和,它既是人类自身活动在一定社会层面上的文化反映,也反映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重大的风俗习惯和传播活动。同时,从文化形态的构成方面来说,节日习俗的种种广告行为和传播方式也有着宗教和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思想基础和文化基础。正是由于民俗的基础性地位和巨大的包容性内涵,这也使得它在基础文化形态领域中的地位被大大地提升了。因此,从传播学角度研究民间习俗,得出其中潜在的社会心理和文脉关系无疑是相当重要而且具有现实意义的。

近年来,随着传播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以此为基础手段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也被拓展开来,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虽然传播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但传播活动却是由来已久的,并且始终伴随着漫长的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也正是在这个层面上,“人们在长期的传播活动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倾向和习惯—传播习俗形成了。”从传播学的意义上来说,传播习俗也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习惯性、风尚性特征的传播现象。也可以说,在整个社会传播活动中,传播习俗是具有着基因性意义的。

节日习俗及其传播活动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将采用学科式、定性的研究方法来对节日习俗进行传播学意义上的解读和阐释,从而也对蕴含其中的文化概念和民族心理进行重新评价与定位。事实上,节日习俗的产生和发展始终是伴随着节日广告的形式出现的,因为节日习俗乃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其具体形式的确立和内容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依靠具体的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来实现的,也就是说,其整个的操作过程和民俗内容都是在节日广告的运作范畴中实现的。

节日广告其实就是指在各种节日期间(包括传统节日和其他由官方确定的庆典日、纪念日等)针对某一节日特有的习俗而的有针对性的各类广告。在这个过程中,广告主利用消费者在节日特殊氛围中的消费心理大做广告,就会有众多的受众被打动,其所取得的传播效果当然也是惊人的。并且,众多的节日广告业主还根据这一商机的特点专门设计广告诉求的具体内容。

我们将通过诸多节日期间特殊的广告现象来对这一传播习俗进行分析,同时运用传播学理论从传者和受众两个方面进行类型化解析,以期获得更为明显的结论。

在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中,若干的民间民俗文化元素便被积淀在了节日的传统风俗中,同时也使得这些节日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不夸张地说,这些众多的传统节日也已经成为一种民俗文化,并不时召唤起人们的民族文化身份和地域文化心理。因为从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角度来说,文化心理是隐藏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最隐秘的情感,甚至连深处于其中的本人都是无法察觉的。精神分析学家荣格早就指出“这是人的心理结构中最深层的部·分,是任何个体都无法意识到的。并且它不是通过生物性的遗传而继承下来的,而是以社会遗传的方式一代又一代在一个巨大的文化模式中对被指定的文化符号不断接受、置换和变形而形成的。并且,一个民族和生活在相同地域中的人们是有着相同的审美心理结构的,这也正是节日习俗中的文化内涵。从远古先民时期的图腾崇拜到铁犁牛耕时代的祖先祭祀活动,以及“恶月”“恶日”的禁忌和众多的神鬼崇信等,这些富含中华文明的古老民间民俗文化活动都是形成传统节日的源头。

从远古时期起,先民的各个氏族就会把某种动物或植物作为具有超自然力量的神灵来崇拜,如对蛇、牛、鱼、树木等的崇拜。其中对中华民族影响最为深远的当是对龙的崇拜,这也最终演变成了全民族共同信仰的图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事实上,龙图腾不仅仅在许多社会文化领域中起着重要的精神引导作用,它还是一系列传统民俗民间节日形成的来源。例如民间农历五月初五的“龙舟竞渡”活动,以及二月初二的龙抬头节日也是与此有重要关系的。

从传统上说,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和最基本特征就在于重视伦理观念和礼教作用。人们每年在年节、清明、中秋、腊八等节日举行的祭祖活动即是重伦理的具体体现,同时,这些祭拜活动传沿下来,就演变成了节日期间要对长者和亲友进行拜访和馈赠礼品的活动,这无疑对当今的节日风俗也有着巨大的现实影响。

从一种文化心理上来判断,中国人很早就对现实中的数字表现出了自己的禁忌和喜好,这表现为人们对于双数的喜爱对于单数的嫌弃。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是讲究双日双月、成双成对的,人们普遍认为双数吉利会带来好的运气并且厌恶惧怕单数的日月,将单月单日认为是“恶月”“恶日”。人们在一些“恶月”“恶日”就要有所禁忌,并且要举行一些仪式来达到冲淡和抵御的作用。如:元旦日要燃放爆竹驱鬼,五月五日要用具有特殊香味的篙草除虫驱邪,九月初九则要登高望远,以避灾病等。

按照现代心理学的结论,出于“心理补偿”的缘由,人浦门对于一些人力不能克服和难以解释的自然现象无法理解,因此要通过一些仪式或活动来达到驱除鬼怪的目的,从而也在主观上起到了抵御的心理补偿作用。远古时期的这些仪式和活动虽然有着迷信的成分,但其中一部分却在民间节日的流传中逐渐演变成为后来的节日习俗,如人们在辞旧迎新的年节挂桃符(今天已经演变成贴春联)、张贴门神以防恶鬼纠缠等。

新的时代,随着一部分传统节日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人们关注的重点也不再是其核心的内容,而是一些比附于这些形式之中的民俗文化,以及以此作载体所折射出来的民间文化价值。但值得注意的是,也有相当多的传统民俗节日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沿革后流传下来,但已经蜕去了其原有的不科学的成分,而具有了更多的新时代风貌。并且在新型的社会历史时期中,传统节日也成为了人们寄托美好愿望,孝敬长辈,走访亲友,沟通信息,协调关系的重要载体,是人们欢聚团圆的重要习俗。而过去的许多民俗节日内容也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转移和改变,特别是其中一些标志性的元素,如过去传统节日里用以驱鬼辟邪的活动和物品则转变成了今天人们经常使用的春联、门神、爆竹等物品,而且这些物品更多地已经演变成人们营造欢乐祥和气氛的工具,成为节日文化的特殊符号。

另外,一些具有重大意义的庆典日、纪念日也被规定为法定节日,如“五一劳动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这些节日虽然没有传统节日那样深厚的文化底蕴,但由于它们所具有的重要性质和特别意义也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节日,并逐渐具备了其特有的节日文化和习俗。

广告是一个被广泛应用于传播领域中的产物,而它在现实形态的描述上也充满着文化的意味。事实上,在每一则广告的背后均指出了这样的事实,就是其背后悄然隐藏着的社会文化心理和文化形态。自古至今节日习俗的运行轨迹也是这样的,就是在以广告传播为其具体征象的前提下,实际上是大量具有民间传统的文化元素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并也以现实的内容反映着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不同内容和重大事件,以及人们对这些事件进行认识的各种心态。随着时代的变迁,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这样一些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今天已经成为人们团圆欢庆,休闲放松并借以建立良好社会关系的契机。每逢这些节日,人们必然要互相致电送去祝福,拜访长辈和亲友,当然更少不了相互馈赠礼物。而节日期间互赠礼品的行为,往往使那些适合作为礼物的商品的销售量大增,这种情况不论在国内国外都是普遍存在的。美国学者迈克尔·舒德森( michael schudson)在调查中就了解到:圣诞节期间送礼拉动年零售量的百分之二以上。

正是在这样的契机和条件下,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和社会的转型,今天各种节日习俗的广告传播活动也发生了根本性地转变。它慢慢地在不知不觉中从原先纯粹的民间节日风俗转变成为今天大规模的广告策划和广告营销活动,其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直至今日,众多的广告业主也已发现了节日销售这一商机,在节日到来之前就制定详细的广告宣传战略,展开强大的广告攻势,以期利用欢愉的节日气氛取得优势的商品营销。同时广告主也发现“商品被作为礼品馈赠时,其质量并不很重要,倒是部分由广告塑造起来的有关该产品地位的文化意蕴更为重要”。因此广告业主在利用民俗节日商品广告时,大都充分利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形象、色彩、意象等符号元素,在营造出节日里欢乐祥和的气氛的同时也营造出产品中包含的文化韵味。这从而使得自己的营销策略在众多的广告市场中脱颖而出,能够搭上文化的“便车”实现商品的销售,获得更多的经济价值。

通过对近几年我国的节日习俗中出现的大量广告进行传播学意义上的分析与研究,我们初步得出了以下的结论。

一是众多的广告形式采取了对我国传统节日符号的重新加工和利用。如人们大都习惯于过年要贴春联、剪纸窗花、贴门神、燃放爆竹、扭秧歌;元宵节就得闹花灯、耍龙灯、吃元宵;端午节还要悬挂艾草、戴香囊、吃粽子;中秋如果不全家团圆赏月、吃月饼就不像节,如此等等。这种节日文化一经形成,它的约定俗成的作用就显示出来了。一方面它演变成为一种集体的氛围,对身处其中的人们有着现实的制约和引导作用;另一方面,节日习俗也与其他文化样式一样,对人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起着规范和约束的作用,使人们对节日的认识观念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形态,这也从客观上形成了人们对节日广告的特定接受心理。

在充分利用节日习俗进行广告传播的众多案例中,可口可乐公司的行为是其中的典型一例。可口可乐公司抓住了我国人民重视节日习俗的心理,积极融合中国本土文化,将可口可乐的春节广告与中国传统春节习俗结合起来,在2001年春节期间推出“春联篇”电视广告,2002年推出“剪纸篇”宣传广告,都起到了不错的广告效应。2004年是我国的农历鸡年,该公司就应时性地推出了“金鸡舞新春”的广告,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无独有偶,中国移动公司也在2004年春节期间推出了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的节日厂告,运用独创剪纸形式的门神形象,营造出了浓厚的节日气氛,也达到了很好的广告宣传效果。

在非传统节日的节日广告中,上述的节日民俗符号也被大量运用,以此来渲染出节日的热烈氛围。如在“五一黄金周”和“十一黄金周”期间,一些商场就会在店内的招贴画上大量使用中国结、对联、财神、福字等具有明确代表性的传统节日符号,契合喜庆而有文化韵味的节日气氛,从而迎合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特点,也达到了广告促销的宣传目的。

二是在利用传统节日符号的基础上,配合使用我国传统上喜好的色彩元素,如红色、黄色(金色)、绿色等等。这些色彩元素与形象符号的完美结合,使得节日的气氛更加浓厚,文化韵味也从中更好地体现出来。以红色为例,中华民族对红色的崇拜可以追溯到远古先民对日神的崇拜,先秦周代都有崇尚赤的习俗。按照大致的划分,后来凡是遵从周礼崇赤的人们也都被称为“华人”,这些“华人”也大体上发展成为今天中华民族的主体,“中国红”的文化情结也由此流传下来。直到今天,无论在电子媒体还是纸质媒体的节日广告中我们仍然可以见到这种色彩元素。从春节的红春联到剪纸窗花,从大红灯笼到爆竹,从红色的“中国结”到压岁钱的红包,从舞龙灯的红绣球到扭秧歌的红绸子,无不洋溢着富有中国民俗传统的节日气氛。而这些民俗广告中对于红色的使用则更是对中国传统色彩观念的巧妙延伸和利用,并且使得广告本身也具有了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

当然,某些非传统节日的节日广告也并不一定采用上述传统形象符号,但对传统色彩元素的喜欢仍然可以从人们的具体运用中体现出来,如红色宣传版、红标语、红黄相间的图文表现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也可以肯定地说,传统色彩元素仍然是节日广告中最为重要的文化元素之一。

三是节日广告对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些特定意象的借鉴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意象蕴含着丰富的民间民俗文化元素,是族群集体智慧和地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它们在历代为人们传承使用的过程中,已经逐渐成为民族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其中许多还与传统节日结合起来,具有了另一重的文化内涵,如月亮、倒“福”字、龙的形象、中国结等。从古到今月亮负载着许多美丽的传说也具有着深刻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独特审美品味的具体表现,所以每当中秋节到来时的月饼广告中,就自然少不了一轮明月。有些广告业主更是独出心裁,将月亮团圆的意象运用在广告中:圆圆的月饼象征中国,而从月饼上切下的一角则代表台湾岛,一块月饼一轮圆月,将祖国统一的情思表现无遗。

第3篇:日本文化习俗范文

2005年,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等部门联合了《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2008年传统民俗节日中,又新增清明、端午、中秋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并要求“教育行政部门要研究制定把传统节日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具体措施和办法,把传统节日教育纳入学校教学活动之中,推动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进课堂、进教材。要把传统节日蕴含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纳入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体系,同学生的日常思想品德教育和管理紧密结合起来”。

雅瑶中学从2005年开始自主开发并实施了《隶书》《服饰彩绘》两套美术校本课程,《隶书》的教学内容是软硬笔隶书的临摹与创作;《服饰彩绘》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成品服饰上进行彩绘设计和实物操作。这两套美术校本课程对国家美术课程虽能起到补充作用,但由于形式、内容上较为单一,在发展学生能力和素质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笔者希望把在这两套美术校本课程中积累的经验,用于继续开发、拓展、重构学校的美术校本课程,使其能够作为学校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特别是成为学生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的重要途径,同时补充初中阶段各学科国家课程中没有涉及的中国传统文化层面,进而加强学生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的美术教学资源分类

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体现在三方面:第一是饮食娱乐文化资源,第二是风俗礼仪文化资源,第三是道德亲情文化资源。可见,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蕴含的价值资源,均包含在人们熟悉的节日习俗中,我们可以由此衍生出五类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美术教育资源:

依托上述资源构建美术校本课程,既能够让学生在了解节日习俗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理解、认同、发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又能在基于节日习俗的美术作品创作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水平、人文素养,培养创新意识,达到生活与艺术相结合的目的。

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初中美术校本课程的整合模式与课程设计

以《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7-9年级)》精神为指导,我们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学校原有的《隶书》《服饰彩绘》两套美术校本课程进行整合、拓展和重组。

(一)构建整合模式

(二)课程设计

课题: XX节文化与美术活动

第一单元 开题活动

1.情景导入

(1)XX节的来历介绍。

(2)展示XX节图片,介绍节日习俗。

(3)小组活动讨论家乡的XX节习俗。

2.确立课题:XX节习俗与美术活动

第二单元 实践活动

(一)确定活动方案和活动准备

1.教师活动

(1)调查学生工具准备。

(2)调查学生的美术能力、写作情况。

(3)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调查和创作。

2.学生活动:自主安排分组情况(按地域分组,以便于了解各地的节日习俗)

3.学生设计调查表格(见表1、2)

(二)开展活动

1.开展调查活动:各小组进行家乡的XX节习俗与美术活动调查。

2.整合调查结果。

3.整合和开展有关XX节的美术创作活动。

4.营造氛围,布置场景。

第三单元 交流评价活动

1.谈感想:通过调查活动、美术创作、布置场景等一系列XX节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你学习到什么知识?你对XX节的认识有什么改变?你对学校的XX节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有什么建议?你会用什么方式去迎接XX节?

2.展示活动图片:把我们开展调查活动、美术创作、布置场景等一系列的XX节传统节日文化教学活动拍成照片与同学们分享。

3.介绍作品:创作相关美术作品,填写作品创意说明,向全体同学介绍所创作作品的意图。

第四单元 成果展示活动

由学生、班级或学校组织“XX节习俗与美术活动”成果展示活动,推广活动成果。

三、课程整合的效益分析

在教学活动中,笔者引导学生以中国传统节日习俗为主线,在课内、课外进行自主探究,激发了学生极为高涨的学习欲望和热情。实践证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初中美术课程的整合,有利于学生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的各种资源,在课堂与生活中充分自主探究节日文化,回归节日文化,最终实现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知行合一。

1.以节日习俗为切入口,有利于学生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认同中国优秀传统节日文化。笔者选择了春节、端午、中秋这三个大节为切入口,以节日来历、节日习俗简介、家乡的节日习俗与美术活动为教学线索,引导同学们通过调查家乡的节日习俗、习俗表达人们怎样的愿望、习俗与哪些美术活动有关等内容,从身边的节日习俗入手,发现节日习俗中的美术活动,创作与节日有关的美术作品,从而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认同中国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

2.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课程实施范式,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传承节日文化的主动性。在研究中,笔者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课程实施范式,引导学生通过开题活动、实践活动、交流评价活动、成果展示活动等教学单元,参与研究与学习,通过“认识节日——确立课题——学生分组——设计调查表——开展调查——整合调查结果——开展节日美术创作活动——开展交流评价活动——举办成果展示活动”等学习内容,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从理性到感性体会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从知识到生活发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寓意;从抽象到具象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习俗。同学们通过多渠道、多角度地认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从中发现美术活动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为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创作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美术作品,主动参与、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3.以美术创作为主要形式,有利于学生通过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美术创作活动,回归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生活本源。中国传统节日中的文化美术教育资源来源于节日习俗,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因此,以美术创作为主要形式,对学生自主回归节日习俗,关注社会生活,参与节日文化的传承有重要的意义。如春节美术创作活动的内容就涵盖了春节环境氛围设计、春节商业活动策划;端午节美术创作活动内容就涵盖了龙舟竞赛运动员彩绘服饰设计、端午节宣传活动策划、端午节宣传活动策划、端午节美术活动;中秋节美术创作活动内容就涵盖了中秋赏月会美术策划活动、中秋节商业设计、中秋节美术比赛。

第4篇:日本文化习俗范文

2001年的第三天,多数日本人还在享受新年休假,日本多家报纸相继报道了一条海外消息:印尼政府保健省指责日本味素公司印尼分公司的产品违反伊斯兰教徒信条,命其三周内收回所有上市产品。随后,该公司日方社长及日方数名人员被逮捕,工厂暂时停工(注1)。

然而各种现象表明,此事引起的严重后果远未结束:味素产品在事件后迅速从各家超市、商店包括街头小卖铺里消失;有些市民在听到广播后,将已买的味素当作垃圾扔掉;在印尼首都雅加达,一些愤怒的人举行抗议游行并在寺院前当众焚烧味素包装袋(注2)。据报道,该公司四种产品年产约4万吨、其中90%在当地消费。这样,即使是短暂时期内的停止销售,也可推知其损失相当严重。此外,味素产品在其他伊斯兰国家的销售亦受到影响,在东京证券市场上,日本味素总公司的股票价格也在事件之后暴跌(注3)。

日本味素公司在全球拥有多家分公司,它1969年进入印尼市场、其产品在印尼调味料市场销售量占首位,在印尼生产的味素产品产量约占味素公司全球产量的十分之一。然而拥有长期在其他国度生产、销售、经营经验的公司,为什么还会产生此类问题?事件之后,各种推测假说纷纷出台,这里无意去一一辨别。作为非直接经营者的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去苦虑今后的具体经营方针或对策,而是应当从这件事的发生背景去重新认识开发异文化国度的经济市场和进行异文化交流时应注意的问题。

二 事件告诉我们什么

今日世界每天都发生着人员的互动、文化的互相接触。尤其是经济方面的交往,几乎象一日三餐一样平常和频繁。人们会把他国持有的信仰或各种习俗作为“奇风异俗”来介绍,但是有多少自诩为文明国、先进国的国民们平等地把这些习俗和信仰看作是同一地球成员所拥有的一种文化而加以真正的尊重呢?不会平等地看待其他国度的文化而企图去接近或进入这个文化,就会在这些异文化氛围里开展经济活动时碰到异文化交流潜在的巨大暗礁。

由于没有机会去当地做调查,无从得知今日印尼的市场和印尼国民们日常餐饮以及家庭餐桌上的状况,也无从得知味素产品几时东山再起重建国民对其产品的信赖、重振当年雄威。但是凭借文化研究者的知觉,有一点可以指出,那就是欲卷土重来,实是“任重道远”之事。因为该公司不只是简单地违反了该国家的生活习惯,它所犯的过错是触犯了其国民的信仰、伤害了持有异文化的消费者们对其产品以及对产品背后的文化的信赖,因而是致命的。

这件事表明日本企业对其进入的国外社会理解度尚不足,其原因之一是过高估计了自己对该地区文化的认识能力。企业用自己的尺度衡量,认为已达到对异文化的理解。而该地区的文化亦用自己的文化尺度衡量,对日本企业认识异文化的评价是不合格,并且这种评价以文化冲突导致经济问题的最坏形式来表达。异文化理解度的差异将会导致经济交流的失败,这对欲在21世纪开发异文化经济市场或者准备进行异文化交流的企业或国家、民族集团来说,无疑是一个莫大的教训。

对企业来说,海外经济市场是极富魅力的。但是,进出于海外各国的企业如果只有经济眼光,则会掉入看不见的异文化陷阱。国际经济市场的开发,应警惕伴随经济活动的异文化交往的暗礁。这是味素事件告诉我们的教训。

三 异文化理解的尺度:中日文化之例

中国与日本,隔海相对。两国之间有着漫长的历史关联,无论文字、饮食还是居住、穿着诸习俗都可以找出千丝万缕的关系。出于这种文化背景,两国之间存在着一种模糊的、不成明文但已经渗入很深的意识:相互的文化理解度似乎已经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彼此间已不存在文化再认识问题。日本的文化皆从中国传入,两文化之间极为相似,持有这种错觉的人在日本和中国似乎都不是少数。对中日文化的叙述也多停留在描述眼前可见的相同相似的现象上。而实际上,中日之间因文化意识和习俗的不同而招致误解的各类“小事件”今日仍频频不绝。这类误解“事件”的频发和错误认识的积累,小则伤害个人间的交往,中则影响企业的经济运营,大则损害国民形象、甚至会造成民族间的隔阂。限于时间,本文不做理论分析,以下仅从生活习俗方面举若干事例。

颜色――日中两国对颜色的认识有着分歧。日本将红白双色用于喜庆场面、把黑色服装视为正式礼服,白色则代表神圣和洁净。因此,生日贺礼或病愈庆贺、贺升迁、升学以及婚礼贺喜时,都会有红白双色彩带装饰的礼物;婚礼时也会看到许多着黑西服戴白领带或黑色和服的人。

倘若着黑服出席中国人的婚礼,或以红白双色装饰贺礼,如果贺礼的受礼方或婚礼当事人对日本文化毫无了解,其心情可想而知。当然,若受礼方是重要的企业合作伙伴或重要的客户的话,其后的交易也许会令人担心。

数字――中国有“四平八稳”、“四六成双”之说,用具多以四个为一套。而日本忌其与“死”同音而极力避之。茶杯、水杯或饭碗都是五个为一套,块茎类青菜或水果遇到四至六的数时,也一般改为五个一盒或一袋。向日本友人赠送4件一套的礼品,也许他会稍感惊讶;如果面向日本市场销售产品,4个一套的国内程式也需要改变。

在日本,9也因其发音与“苦”相同而不大受欢迎。另外,婚礼时庆贺二人结为“一个”家庭,形成“一个”共同体,因此要极力避免2的出现,认为这意味着二人会分手。即使贺礼金额数字为二万日元时,也要备成面额一万和面额五千日元共三张纸钞。若按照中国习惯,送上“成双成对”的贺礼或意在贺新婚夫妇天长日久而特意将贺礼金额备为“99”、“499”、“999”时,就可能已经撞上异文化的暗礁了。当然,与4、9这些数字相连的庆贺类产品在日本文化氛围里的销售也需要动动脑筋。

其他――日本自明治五年起,将阴阳历合一,传统年节基本转为按阳历举行,(有一部份按阳历推迟一个月举行)。今日日本国内使用的挂历大部分只印有阳历。但是,中国至今仍然保持阴历和阳历双轴运转方式。不了解这一差异的日本大学生于阳历新年日本的“正月”期间专程前往中国欲看中国的正月情形却失望而归;阳历的7月7日特意向中国的留学生问候:“今天是七夕,……”不想得到的回答却是“今天是七七事变纪念日!”当然,预期的一场有关习俗的对话也就此打住了。当然,只印有阳历的日本产的挂历,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量也会有限吧。

此外,结婚、乔迁贺喜、新居落成以及祝寿时,中国人避免“送钟”,赠送龟或猫头鹰也不宜于中国文化氛围。

日本国民相互赠送日常生活消耗品为的是不会使受礼方感到接受了弃之可惜之物,但是挂面或小咸菜类在中国未被列入礼品名单;极小的物品会使人感到是“小恩小惠”或“小气”;接受毛巾或洗衣粉类“礼物”的中国民众,会发问“是不是觉得我们脏?”

在日本,按照中国习惯去过于关心他人有时会被认为是干涉隐私;在中国,按照日本习俗出于尊重他人隐私而保持距离,有时会被认为是冷淡。……

不了解中日两国文化的相异之处以及在日常生活细节方面的表现和两种文化交往时的注意事项,则会出现上类文化小冲突。以上事例仅仅是与生活意识、习俗相关的例子,属于文化冲突的浅表层次。倘若触及民族自尊、民族信仰、文化禁忌诸问题,导致的则不是一朝一夕的不满或不解,包括经济在内的各方面都难免受影响。这也对中·日民俗研究者提出了课题:如何将研究成果还原于社会、为两国民间文化交往提供正确的知识。

列举上述事例的目的在于说明:相距遥远的两种文化的深入理解的确不是件易事,相近的文化之间亦存在着流于肤浅理解、真正深入理解难的问题。异文化理解度的自我判断与频频发生的误解,说明真正认识一种文化之难、轻信自我判断基准的危险性。

同时说明要深入理解一种文化,需要极大的时间和人力的投入,其中民俗学科大有发挥空间。

味素事件并不仅仅是日本文化与伊斯兰信仰间的冲突,不能用两种文化相差太大作为解脱之辞。人类集团的活动,无疑都带有其文化背景。对待事物的态度与解释则表现出信仰的不同。过于相信现代化科学技术和自己的经济能力,轻易地将对方的行为视为迷信、非文明等,这种带偏见的文化认识尺度是导致异文化经济交往失败的所在。对从事多种文化研究的人们来说,这个事件提出了如何确定“文化相互理解和认识的尺度”这一问题。这种尺度应当具有广泛的通用性,无论国家相距远近,文化上是否有关联,都可以依照同一种尺度相互衡量以及自我检验,以保证能用较客观的态度看人看己。这种尺度应包括这样一些基本要素:不盲听妄信、不轻易对他文化下结论;抛弃文化优越感、克服文化偏见、尊重其他文化的意识;等等。

要达到不同文化之间的深入理解,不仅需要企业有意识地努力,还需要有相当量的对异文化的正确解释与分析,后者是需要文化研究者完成的重要使命。对开发国际经济市场的企业来说,何种程度的理解才是真正的理解即客观的衡量尺度问题,怎样才能达到这种真正的理解即社会科学向经济界提供参考的学术可能性问题,这些都是文化研究者面临的课题。

四 国际经济市场开发与民俗学的作用

现代经济、国际市场与民俗学,在一般人看来,似乎是相距甚远毫不相干的领域。但是,发生于21世纪初始的经济界的事件,为民俗学科指出了在21世纪的新的活动空间。

要使企业进入国际经济市场,首先需要掌握政治、经济、历史、社会等多方面的综合信息。文化氛围的异同也是不可忽略的要素。民族文化的禁忌、民间信仰、生活习俗的异同等等,处理不好有时会成为毁坏相互信赖关系的导火索。

中国有句古话,要“入乡随俗”。而在今日社会,需要事先问其俗、知其俗,然后才能在“入乡”后顺利地“随俗”。企业是盈利单位,它以经济运营为主要目标。一般中小企业无力安置专人或设置专门研究异文化的部门。以研究各“乡”之“俗”、即以文化为研究对象的民俗学科,在积极开发国际市场的经济界恰恰可以发挥作用。民俗学关于他国、他民族习俗、信仰、文化特征的研究成果,可以成为企业开发新经济市场时的参谋,促进经济界对异文化的客观理解,帮助企业先知其俗再进入其乡以便顺利展开经营工作。

民俗学在追踪研究传统的遗留以及描述农村地区习俗变迁之外,全面深入地把握各民族文化特性,以其作为经济界理解异文化、开发异文化地区经济市场的重要参考资料,这是否可以作为民俗学在21世纪的一个紧迫任务呢?民俗学研究的经济效果,只靠计算民俗用品商店或民俗旅游的营业额是无法化衡量出的。缺乏对异文化理解的国际经济市场开发,只能是构建在沙滩上的城堡。要开发国际经济市场并长久将其维持下去,则需要借助社会科学的力量打好理解当地文化这一经济发展的地基。民俗学研究的经济效益,民俗学在现代社会可以发挥的作用之一,可以体现在经济界文化顾问这一角色上。它并不意味着直接进入经济运营系统,然而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大得多。

积极开发国际市场的经济界,向民俗学者们提供了民俗学在现代社会存在的必要性以及可以大展身手的学术空间。新的学术空间也向民俗学科提出了新的要求。民俗学研究要以文化上的“知己知彼”为努力的目标,为了解、把握自·他文化的异同而将研究的视野扩展到同一国内的其他民族文化。在条件允许时积极研究其他国家的民族文化,运用比较研究这面镜子,认识他国文化特征,再反照于自己的民族文化、形成对自己文化的多角度全方位认识。

第5篇:日本文化习俗范文

关键词:黎族;枫木镇;社会习俗变迁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2-0047-02

黎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海南省中南部,历代居住在海南岛上,是海南的原著居民。黎族人民能歌善舞,饮食、建筑、服饰、信仰等方面都有独特的文化成果;以农业为主,妇女精于纺织,“黎锦”“黎单”闻名于世。

枫木镇地处屯昌县西南部,距县城22千米。东与南吕镇、乌坡镇相连,西、北与南坤镇相望,南与琼中县交界。枫木镇处在屯昌县西南部的交通枢纽,交通便捷,扼琼北各市县通往海南中部腹地之要冲。枫木镇境内居住有汉族、苗族、黎族,三族人民在这里共同发展和生活,和谐相处。

习俗是指人们在日常的物质活动和精神生活中世代相沿、不轻易变更的惯活动及行为代表的固定思维模式。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历史的前行之中,海南黎族人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时代巨变也造成黎族一些社会习俗的剧烈变迁。1928年秋,时任广东南区善后公署参谋长的黄强等人,从府城出发,开启了穿越黎区的调研。黄强在《五指山问黎记》一书中较为详细记载了黎族的风俗风情、日常生活、信仰等内容,为我们勾画出八十七年前黎族社会的基本情景。八十多年后,我们重访黄强的足迹,将调研选取在屯昌市枫木镇,不仅是因为枫木镇处在黎汉结合带,社会的多元属性更加强烈,而且也是因为这里的民俗变迁显得更为典型。黎族的社会习俗的变迁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类: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和宗教礼仪习俗的变迁。

一、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

(一)居住习俗的变迁

船形屋是黎族的传统住宅之一,是黎族人民在数千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根据建筑材料、气候因素以及地理状况等条件创造出来的具有黎族特色的一种茅草屋。传统船形屋外形像船篷,形状类似于拱斗,房屋的主要骨架采用竹木搭成,隶属于传统的竹木结构建筑。船形屋有高架(干栏式)船形屋与低架(落地式)船形屋之分。赵汝适在《诸蕃志》卷下《海南》中有这样的记载:“屋宇以竹为棚,下居牲畜,人处其上。”这是对黎族干栏式住宅的一个描写。落地式船形屋,是将干栏式船形屋的栏脚去掉,直接在平地建造而成。无论是高脚还是低脚的船形屋,地板下面都是架空的,这对高温多湿的海南气候无疑是比较适合的。黎族人民为了环境卫生和节省材料,以及其此后受汉族生产、生活的影响并吸取了汉族置床而眠来避潮祛湿的办法,就将船形屋直接建在地势较高的地面上,这样也改变了过去住架空地板时席地而睡的习惯[1]。

我们在调研时发现,随着海南在改革开放中的迅速发展,黎族人民的生活水平相较以往各个历史时期都有显著的提升,枫木镇大部分地区陆续兴建起现代住宅。较多地区已经建立起了平板房和砖瓦房等现代住宅,不少人家还建立了别墅类的小洋房。但是仍有一些人住在传统的船型屋里,这一部分人中尤以老人为主。黎族住宅建筑的汉化和现代化,是枫木镇黎族居住习俗的一个较为典型的特色。

(二)饮食习俗的变迁

黎族的饮食相对汉族发展较为不足,但这并不妨碍黎族形成本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系统。正如徐万邦、祁庆富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中谈道:“各民族的饮食是由本民族所从事的主要生产部门决定的,同时也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由于生产活动受自然环境的制约,而吃什么不吃什么又受信仰习俗的影响,所以自然环境和传统观念也是影响饮食的重要因素”[2]黎族传统饮食文化的形成是地理、社会人文环境、外来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下的结果。

黎族习惯一日三餐,主食大米,有时也吃一些杂粮。黎族习惯把肉菜混合煮食,或者几种菜混合。食盐是必不可少的,辣椒是大多数菜肴的佐料。黎族好清淡少油炸,菜肴加工方式并不复杂。黎族传统饮食中还有风味独特的糯米食品等,同时有许多稻米和其他果蔬制作而成的食物,例如红薯饭、南瓜饭、玉米饭等等。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枫木镇地区的黎族人民现在普遍采纳了汉族人民的饮食方式,煎炒油炸炖蒸煮,已经成了现今黎族人民饮食的主要加工方式。饮食方式的汉化,是枫木镇黎族饮食习俗的一个重要的变迁,这是民族融合的结果,也是时代进步的体现。

(三)服饰习俗的变迁

黎族独特的服饰――黎锦,既是黎族人民丰富的民俗文化的载体,也是黎族妇女高超的织绣技艺及深厚的艺术造诣的反映。黎锦基本色调为黑色和棕色,纺织时不同颜色相间。花纹图案繁复多样,取自人、动物、植物、山水等,共计一百二十多种。黎锦无季节之分,男子服饰多为上身无领对胸和无纽扣麻衣,腰间前后各挂一块长条麻布,额头缠绕黑布或红布;妇女一般穿对襟或偏襟,直领或圆领上衣也较为常见,以贝壳、铜钱、穿珠、骨簪等物品作装饰,装饰风格因人而异。黎族人民很早就懂得利用木棉作为纺织的原料,公元5世纪,黎族的纺织工艺就已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准。

现如今,我们在枫木镇的调研中也发现,黎族的新一代青少年,也普遍接纳了现代服饰。黎人的日常穿着也已经现代化、多样化、个性化。他们不拘泥于特定的服饰,欧美、日韩的样式也深受喜爱,但在黎族重大传统节日到来之际,他们都会穿上本民族的特色的服饰,以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尊重。

二、宗教礼仪习俗的变迁

除了生活习俗的变迁外,礼仪宗教习俗也是我们这次调研的一个重要考察对象。

黎族人民看重宗教仪式和礼仪,人们乐此不疲的原因或许“在于这些仪式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连带感情’可以说,这些仪式是使他们意识到彼此之间共同性的一种手段”[3]。黎族在数千年的发展之中没有形成统一的,多以祖先崇拜为主,也有一些地区表现为自然崇拜,个别地区仍然残留着氏族图腾崇拜的痕迹。宋朝人曾记载:“荒祠鼓坎坎,老巫舞翩跹,异域俗尚鬼,殊形而垂肩。”黎族信仰习俗之中,祭祀“祖先鬼”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宗教活动。黎族人民为追念黎母繁衍黎人的功绩,告诫后人:女人若不绣面、文身,死后先祖不相认,这和中国较多的少数民族的文身习俗有相同之处。宋人周去非在其《岭外代答》一书这样记载道:“海南黎女以绣面为饰。盖黎女多美,惜尝为外人所窃,黎女有节者,涅面以砺俗,至今慕而效之。”[4]文身的习俗是黎族的一个代表,但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后被逐步禁止,现在只有在年纪较大的人们身上才能发现这种黎族的文化符号。

黎族的丧葬礼仪也带着浓厚的民族特色。当亲人离世后,黎族人鸣枪报丧,内亲外戚聚在死者家中商量丧葬仪式,同时寨中邻居友人也会自发前来相助。死者洗身后换上新衣,新衣必须反面给死者穿上。死者若为女性,还要在其两边脸颊上涂抹锅底黑灰,以示其生前勤劳,到了阴间受到地府的款待。黎族风俗生前不做棺木,人死后,由死者子女上山伐木制棺,不筑坟不立碑,并用独木棺土葬于氏族的公共墓地。丧葬礼仪仪各地均有一些差异。

我们在枫木镇的调研中发现,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以及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引导,黎族的已经弱化。这一点在黎族新一代中体现得更为明显。但是黎族人民仍然重视祭祀祖先的礼仪,因为这不仅代表他们对自己文化的认同,而且也代表他们对祖先的敬畏。枫木镇黎族在丧葬仪式上已经简化,但仍然实施土葬的制度。

三、社会习俗变迁的原因分析

枫木镇黎族的社会习俗的变迁折射出海南黎族在新时代下的发展状态。经济特区、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机遇给海南带来良好的发展环境,海南的经济水平与社会环境不断发展。经济的发展是海南黎族社会习俗变迁的主要原因,经济的发展又促进了黎族社会的变动。黎族有一些社会习俗是较为原始和落后的,与现代化所提出的诸多要求相违背,被历史逐步淘汰。其次是政治原因。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黎族的一些习俗进行了规范和引导,例如,黎族的文身被当作落后习俗而被逐步禁止,黎族的其他许多习俗也被当成封建残留而被遗弃。当然,民族的融合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枫木镇聚居着汉族、苗族和黎族,随着时代的发展,三族人民之间的合作,沟通甚至联姻日渐频繁,这也是造成黎族社会习俗的变迁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四、建议措施

“任何一个民族现有的文化都是历史文化的积累和延续。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文化发展最重要的途径”[5]。在经济全球化这一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冲击下,黎族的社会处在不断变动之中,受到汉族文化、现代文化的影响,黎族的一些传统习俗也处在不断变迁之中。黎族文化离不开这些核心的传统习俗,如果失去其优秀的传统习俗,将被迅速同化而无法在现代社会立足。因此,要保护黎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其优秀文化习俗是首要的。

在现代文明的日益冲刷下,黎族的社会习俗的变迁反映出黎族文化的变迁,许多具有黎族特色的社会习俗渐渐被淡化、遗忘和抛弃,这必然导致黎族文化的亏空和受损。虽然各个自治区都建立起许多博物馆式的保护措施,但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不能只停留在“博物馆”式的模式。最佳的保护方式之一,应该是将黎族文化植根于与其共同诞生、共同发展的优秀文化习俗之中,通过文化内涵与习俗所代表的外在形式之间的支持与反哺,才能守住黎族文化的根基。另外,原地建立民族文化生态村等方式也是可行性和建设性较强的措施。但是,保护黎族文化仅仅靠这些是不够的,关键还在于黎族本族人民的努力。一个民族,若是自己的族人都抛弃了它,那这样的民族是可悲的,也是没有未来的。在黎族人民中加大宣传力度,培养人人有责的保护意识,才是最为长久、最为有效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在时代大变迁的背景下做到与时俱进,黎族传统文化才会在新时代下迸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和耀眼的光芒!

参考文献:

[1]苏儒光.黎族传统民居建筑类型与演变[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4(3).

[2]徐万邦,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87.

[3][日]冈田谦.尾高邦雄.黎族三峒调查[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117-125.

第6篇:日本文化习俗范文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方针,通过在全乡范围内开展广泛、深入、细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我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地域、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在科学认定的基础上,采取有力措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社会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制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抢救一批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和谐社会发展。

(二)工作目标。全面普查、摸清家底,健全机制,规范管理,整体保护、传承发展。

二、普查范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技能,传统礼仪、节庆、民俗活动,民间传统知识等)和文化空间。凡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属普查范围,具体可分为18大类:

(一)民族语言(包括方言)。

(二)民间文学(口头文学),如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史诗、长诗、谚语、谜语等。

(三)民间音乐,如民间歌曲、器乐曲、舞蹈音乐、戏曲音乐、典艺音乐、部分民间祭祀仪式音乐等。

(四)民间舞蹈,如生活习俗舞蹈、岁时节令习俗舞蹈、人生礼仪舞蹈、舞蹈、生产习俗舞蹈等。

(五)戏曲,如曲牌体制的戏曲剧种、板腔体制的戏曲剧种、典牌板腔综合体制的戏曲剧种、少数民族的戏曲剧种、民间小戏剧种、傩及祭祀仪式性的戏曲剧种、傀儡戏曲剧种等。

(六)曲艺,如说书(徒口讲说、说唱相间、韵诵表演)、唱曲(板腔体、曲牌体、板牌混合体)、谐谑(相声类、快板类、谐戏类)等。

(七)民间杂技,如杂技、魔术、马戏、乔装戏、滑稽等。

(八)民间美术,如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

(九)民间手工技艺,如工具和机械制作、农畜产品加工、烧造、织染缝纫、金属工艺、编织扎制、髹漆、造纸、印刷和装帧等。

(十)生产商贸习俗,包括农业生产、林业生产、渔业生产、畜牧业生产、商贸等习俗。

(十一)消费习俗,包括服饰习俗、饮食习俗与禁忌、居住习俗与信仰、交通习俗。

(十二)人生礼仪,包括妊娠习俗、分娩习俗、诞生和命名习俗、满月礼、百日礼和周岁礼、成年礼、婚礼、离婚习俗、寿庭礼、葬礼习俗禁忌等。

(十三)岁时节令,包括节气与习俗、传统节日习俗等。

(十四)民间信仰,包括原始信仰、俗神信仰、庙会、祖先信仰、生殖信仰、商业信仰、精灵信仰等。

(十五)民间知识,包括医药卫生、物候天象、灾害、数理、测量、记事、建筑等知识。

(十六)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包括民间游戏、杂耍(艺)、竞技等。

(十七)传统医药,包括养生、诊法、疗法、针灸、方剂、药物等。

(十八)其他,如传统行会、香会等民间组织、村规乡约等。

三、普查原则

(一)全面性。普查要涵盖乡所有村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部类别,不应有任何遗漏。调查对象要兼顾不同的人群,对本地所蕴藏和传承的各种传统民间文载体,均需注意调查。

(二)代表性。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要力求抓住在一个地方范围内的民间文化现象中具有主流的或主要的形式、作品、类型、民俗现象,避免在普查工作中平均使用力量。注重去粗取精,选出在当地群体社会中有较大影响的代表项目,重点深入调查。

(三)真实性。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和原貌,真实地、不加修饰地、不加歪曲地记录。要按照传统民间文化本来的生存状况去调查和采录,不能在调查之前就先设定框框,主观、先验地舍弃某些方面,确保普查内容和成果真实可靠,杜绝提供虚假材料。

四、工作步骤

(一)普查准备联合体(20*年9月25日至20*年10月25日)

1、根据《文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文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方案的通知》(文政办〔20*〕17号)文件要求,结合我乡实际情况,建立*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方案》,落实普查经费,组织宣传活动。

2、召开普查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普查工作,举办普查业务培训班。

(二)实施普查阶段(20*年10月26日至20*年1月15日)

1、按照普查工作计划,分别召开座谈会,广泛发动当地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对本辖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理清本地现存项目的名称、分布区域、主要传承人等情况,填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线索表》(以下简称《线索表》),并在筛选的基础上填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一览表》(以下简称《一览表》)。每行政村上报线索100条以上。

2、根据项目价值的大小、濒危状况、活动规律等,区分轻重缓急,按照先重点后一般的顺序,分门别类进行深入调查、记录以及录音、录像工作,并填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查表》(以下简称《调查表》)。

3、乡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一览表》和《调查表》进行汇总,编篡成册,并依此编篡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布图。

(三)总结上报(20*年1月16日至20*年2月31日)

认真撰写并提交本地普查工作总结报告,其内容包括工作的时间、地点、人员安排及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种类、分布状况、价值、传承人名录、对保护的设想等,做到条理清晰、图文结合、内容翔实,对本地普查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汇编普查成果,按照要求上报普查相关资料。

五、工作要求

(一)各村居和有关部门要积极参与、密切配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工作。要充分运用各种手段,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工作。要充分运用各种动群众提供普查线索。文化站要切实承担起普查工作的牵头、组织作用,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任务。

(二)要以实地调查为主,调查记录要如实反映原貌,注意视觉和听觉形象的配置(文字、照片、视图、实物),尽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保存档案资料,做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可视、动态、立体、原生态地保存。对有一些虽不宜公开,但仍然具有研究价值的,也应进行收集和整理。

第7篇:日本文化习俗范文

 关键词: 民族风俗习惯;民族习惯法; 国家制定法

    在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中,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基本原则出发,尊重各个民族的平等权利,不因为某些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而歧视或侮辱他们;民族风俗习惯的改革或保持,必须让该民族的群众去选择,其他民族或个人不应强制或干涉;不能以自己的民族风俗习惯为标准,去要求和衡量别的民族,更加不能以个人主观的好恶去看待民族风俗习惯,去处理有关民族风俗习惯的事情。

    一

、民族风俗习惯概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含义,是指各民族在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风尚和习俗,是在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的一种客观反映。在民族生存环境中,由于各个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社会政治、历史发展等条件的不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民族风俗习惯。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个民族长期传承和广泛采用的生活方式。真正成为民族的风俗习惯的行为方式必然相沿成习、代代相传,必然为众人所用而广泛普及。

    只要民族风俗习惯形成,即为全民族所公认和遵守,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各民族的生活方式、历史文化传统、道德标准和宗教观念等。某个民族反映其民族特性,必然存在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特征,代表着民族的标志。在民族的相互往来中,尊重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关系中一个很敏感的问题,需要慎重看待。

    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化,风俗习惯也在变化,然而,风俗习惯的变化常常滞后于生活条件的变化,呈现相对的稳定性。民族风俗习惯反过来影响经济基础,它带有较大的稳定性,它的改变经常会滞后于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变,它集中地反映着某个民族的得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二、法律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意义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因此,不同民族无论是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是其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本质上是坚持不同民族平等原则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反映,侵犯民族风俗习惯,就意味着践踏民族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刑法第147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正当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把“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归人“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是从法律上保护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在刑法上的反映。

    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助于更好地维护民族团结。任何民族对自己的风俗习惯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常常把其他民族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理解为对本民族的尊重,把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蔑视,理解为对本民族的歧视。所以,各种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言行,都会伤害民族感情,不利于民族团结。

    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能够促进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不同民族的某些风俗习惯本身就是以歌曲、舞蹈、体育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很多民族通过自己的风俗习惯来保存和发展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例如,我国少数民族有很多是以讲故事和唱山歌的口头文学形式在人民群众中代代相传,而且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还有一些表现在他们具有特色的日用器具、服饰、建筑和手工艺品等方面。正是由于千差万别的民族风俗习惯,才构成了多彩多姿的民族文化,使文化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第8篇:日本文化习俗范文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性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人文内涵丰富的文章成为语文教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单元的课文意在让学生关注各地的民俗,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并通过这些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去感受自身日常生活中蕴涵的无穷乐趣。而本文又属于民俗文化中的食文化,小小的鸭蛋,让我们感受到它背后的文化意味和浓郁民俗风情。

二、学情分析:

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独特体验和看法,并且有表达个人观点的欲望。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学生来说,应该是比较疏远的话题,他们深受西洋和港台文化影响,缺乏认识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更加不知道如何欣赏传统文化。因此,面对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强烈碰撞的现实,他们需要恰当适时的引导。

根据本单元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我对本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了解端午习俗,感受鸭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

【能力目标】: 1、学会搜集资料,简要讲述见闻,有条理地发表见解。

2、学习诵读富有生活情趣的语言。

【情感目标】:提倡珍惜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感受传统习俗蕴涵的情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调动自身体验,感受日常生活中的无穷趣味。

三、教法与学法:

如何让学生学会品味传统习俗文化呢?还是那句老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文的一些童年趣事、过节习俗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以“情趣”二字为切入点,通过朗读赏析品味语言,引导学生逐步从表面感知、分析感悟、反思归纳、最后上升到初步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高度。

与教学过程相照应,我设计了如下的教法与学法:教法:导入——阅读——拓展

学法: 归纳复述——搜索整合——诵读品味——合作感悟——探究反思

四、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首先向学生出示食物图片,让他们猜猜这些食品与哪些传统节日有关。再让学生谈谈自己家乡的一些传统节日的风味小吃。此环节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归纳复述知识的能力。

2、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浏览课文,思考: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意图:在于培养学生自主搜索文章关键信息的能力。

(2)谈谈你还知道哪些端午习俗?这些习俗的缘由是什么?

意图:问题一可以让学生广泛涉猎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分享课前查找的资料信息。

问题二让学生对端午的认识从粗浅了解转向探究根源,可以说是对文史地哲等知识的一个汇总学习,从而使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此环节培养学生搜索整合信息的能力,要求完整准确,语言生动地讲述见闻,完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3、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让学生在文中找出体现汪曾祺是语言风格的语句,反复朗读品味。

例如:1、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就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2、一般是敲破空头吃,白嘴吃也可以。

如何让学生学会品味文章的情趣呢?先让他们反复朗读,并抓住关键语句赏析。如“所食鸭蛋多矣”“曾经沧海难为水”这几处,或在平实的白话中穿插颇具特色古汉语,或大词小用,给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色彩。此处可以让学生模仿古人的口气朗读。

又如“一般是敲破空头吃,白嘴吃也可以。”,“确实是好”,“我实在瞧不上。”等几处都较为明显地运用了江浙方言,显得非常生动亲切。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再投影一段《胡同文化》里的文字,“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这是一段京味十足的语言,特别是一个“嘿”字,把北京人恬淡知足,悠然自得的神情描写得活灵活现。从而让学生真正领会汪曾祺的文章里运用方言的妙处。

可见,感悟文章情感的最好方法就是诵读。我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既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活动的积极性,又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4、回归生活,分享体验

我们之前让学生回归课本,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平凡生活中的情趣,理解传统习俗渗透的一些民族文化和乡土情结。现在再跳出课本,进行拓展延伸,说说传统节日中类似这样颇具情趣的小事。本环节教师先抛砖引玉,投影一段文字,再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各抒己见,在合作互动的过程中分享体验,感悟生活,感受到民俗文化就在我们身边。

5、创设情境,深刻反思

思考:我国的许多传统节日、传统习俗在现代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已经逐日淡化,倒是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在国人心目中的分量越来越重要。

“江陵端午祭”是韩国农耕社会时期祈求丰年,民众共同参与的传统祝祭活动。在进行端午祭时,会举行假面舞剧、投壶、摔跤、荡秋千、长跪比赛、跆拳道比赛、高校足球赛等活动,而这些都是具有韩国地方特色的。韩国方面对江陵端午祭非常重视,1967年将其列入国家重点无形文化财产第13号,并拟于2005年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世界无形遗产”,学习本文后,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此环节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热点,并文秘站:能联系文化背景和所学知识,对生活现象作出自己的评价。使他们对中国传统习俗、传统文化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认识到重视传统文化,珍惜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避免一些盲目崇洋思潮 的侵蚀,从而达到道德教育与审美熏陶的双重教育目的。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从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对文本进行赏析品味,最后跳出课本,关注社会,反思生活。

在文本阅读中,学生的搜索整合信息能力、归纳复述知识能力、诵读能力、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能力、分析鉴别能力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整个教学设计围绕几个基本理念:

1、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规律。

第9篇:日本文化习俗范文

关键词:电视苗族聚居区节日习俗

一、 研究的缘起

湖北苗族主要分布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苗族,集中分布在宣恩、来风、咸丰、利川等县市,根据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2012年公布的数据,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苗族人口205817人,占全州总人口的5.45%,恩施州的苗族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典型特点。苗民一般居住在山腰或山弯里,苗族聚居的村寨由于离县城、集镇较远,因此偏僻、交通不便,相对封闭。但本民族的信仰、民族风俗、民族习惯和民族心理得到了比较完整的保留,特别是在宣恩县高罗乡的小茅坡营,仍保留着完整的苗族语言。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大众传媒的普及,苗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通过调查得知,湖北境内的苗族聚居区,主要的大众传媒是电视,本文将把湖北苗族的节日习俗与电视这种大众传播媒介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从而探讨出电视在苗族节日习俗发展变化中所起的作用,找到其中的一些规律。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为了全面了解苗族节日在当下的特点,以及电视对苗族节日习俗的影响,作者对湖北苗族聚居区进行了走访调查,采取了抽样调查研究的方式,发放问卷1000多份,收回有效问卷876份,用统计软件PASW Statistics 18进行了数据的编码及统计分析,分析方法为描述统计法、比较均值法、差异显著性分析和相关分析。

三、研究结果

1、电视的普及程度和使用情况

根据调查得知,在苗族少数民族聚居区,电视的普及率达到了100%。最近几年拥有电视的家庭占到了41.18%,十年前拥有电视的家庭占到了35.29%,剩下的25.23%的家庭在二十年前就拥有了电视。从每家拥有电视的台数来看,62.5%的家庭拥有一台电视,31.25%的家庭拥有两台电视,6.25%的家庭拥有三台电视。这些苗族聚居区全部是通过电视接收“天锅”来获取信号的。收看到的电视频道达到了32个。从收看电视的目的来看,58.82%的居民是为了消遣娱乐,23.53%的居民是为了学习知识,17.65%的居民是为了获取信息。

2、节日习俗的熟悉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得知,在12种传统的苗族节日习俗中,已经消失的节日习俗是“女儿会歌舞节”,通过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居民的调查发现,已经没有了这个节日。“四月八”牛王节这一有着优美传说的节日和“尝新节”除了一些老年人知道外,现已基本消失。而极为盛行的节日便是“大年”、“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小年”,这些节日又具有了非常浓厚的汉族特色,可见汉族节日对苗族聚居区的影响很大。

3、电视对节日习俗的影响

为了全面了解苗族聚居区居民的真实想法,特在问卷上设置了三道选择题供受访居民选择,这三道题分别是:

(一)您觉得电视会对这些节日习俗有所影响吗?

A、有 B、没有

(二)在电视节目和节日盛会上,您更愿意选择哪种形式?

A、电视节目B、节日盛会

(三)您觉得是电视更吸引人,还是节日更吸引人。

A、电视 B、节日

为了检测到聚居区居民在选择以上三个问题上的区别,特对受访人群进行了年龄、性别、受教育的程度、职业四个方面的区分。在年龄上将受访者分为儿童、青年、中年、老年四段,性别分为男、女,受教育程度分为文盲、小学、初中、高中或中专、大专及以上,职业分为农业劳动者、党政及企业职工、个体、学生、外出务工者、其它。通过描述统计的交叉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从图1中图示的比例分布可以很直观的得到,在不同年龄段,电视对节日习俗的影响上,儿童的影响最大,他们更喜欢电视,对节日习俗的兴趣不是很浓烈。老年人更喜欢节日习俗,对电视的兴趣不是很浓烈。

(2)从受教育的程度来看,电视对节日习俗的影响上,小学阶段影响最大,其中电视节目的吸引力最强,而高中或中专阶段的影响就很小了。

(3)从图2中图示的比例分布可以得到,从不同的职业分布来看,电视对节日习俗的影响上,学生和农业劳动者的影响较大,而个体和外出务工者影响相对较小,而学生在电视和节日盛会上,学生更多的倾向于选择电视,而农业劳动者更多的倾向于选择节日和节日盛会。

(4)从图3中图示的比例分布可以得到,从性别的不同来看,电视对节日习俗的影响上,女性的影响较大,在电视和节日习俗上,女性会更多地的选择电视和电视节目。

四、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结果,本文将归纳出如下几点结论:

1、湖北苗族聚居区通过国家推行村村通后,家家都已经安装了电视,电视已经成为了苗族聚居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电视已经成为了人们学习知识、获取信息、娱乐消遣重要来源。

2、通过对苗族传统节日习俗的调查发现,传统的苗族节日习俗面临着巨大的冲击,有一些节日习俗已濒临消失,现存的一些节日习俗已经具有了非常浓厚的汉族特色。

3、通过调查发现,电视对苗族传统习俗有着较大的影响,通过交叉分析得出的结论可以总结出,电视对儿童的影响最大,与传统的节日习俗比较起来,儿童更喜欢电视。从受教育的阶段来看,小学阶段影响最大。从职业分布来看,学生的影响最大。从性别来看,女性影响最大。因此,要继承和发扬苗族传统节日习俗,电视(特别是地方电视台)要多播放一些民族传统节日习俗,通过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栏目来吸引和传承民族文化。

4、电视在推广苗族节日习俗时,要多做一些适合于儿童、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女性的节日习俗节目,这将对苗族传统节日习俗的推广和继承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柯惠新,王锡苓,王宁.传播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版。

[2]丁国盛,李涛.SPSS统计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