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庄经营方案范文

农庄经营方案精选(九篇)

农庄经营方案

第1篇:农庄经营方案范文

现代的职业教育正进入良性发展,在我国形成了可喜的局面,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各职业院校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上,诸多的科研实践表明;教育工作者通过科研实践,不断的进行探索更有效的专业培养方案,但并没有真正的放开眼界,总是集中在本专业的范围内寻求突破,实践证明:要想进行职业教育改革,必须不断打破专业界线,设置各类现代综合性专业,培养出农业生产通用型人才,以满足我国未来庄园式、农场式经营管理的人才需要。培养具有综合农业生产能力的人才,甚至集农业、工商、金融等多技能的全面性人才。

1 国内外现状

1.1 发达国家的庄园式、农场式经营状况

在发达国家中,庄园式、农场式经营比比皆是,组成国家农业生产的一部分。各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都有其特点。从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进程看,他们都已经完成了农业商品化的过程,在农业生产环节全面实现了机械化、水利化、良种化和专业化,已经进入了全面信息化的时代。美国、日本、欧洲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在美洲、欧洲、澳洲,都存在着大量的个体庄园、农场,从事着综合管理经营,有计划有目的独立经营,同时也受到国家法律条例的约束,经营者通常有着较高的学历,有着多方面的生产经营技能,能够全面统筹规划,合理利用资源、注意环境保护,既是农艺师,又是畜牧师、兽医师、机械师,又是经济师。

相对我国而言,国外的职业教育较为先进,有着成功稳定的人才培养模式,着重训练学生的生产实用技能,同时,又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自我学习的能力,在强调了多项生产技能的掌握的基础上,边学边练,学习体制鲜明,现场实践操作性机率多,对农业生产各项技能并不陌生。对经营庄园、农场有着一定的基础。

1.2 个体庄园和农场将成为我国新的特色

我国的农业生产结构正在不断地改变,社会中许多有着大量资金,投资于山林土地经营的人士,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生产结构也不断的变化,现代农业生产结构也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趋势,资产的集中,部分人员长期租用承包土地或山林,未来也有可能出现购买土地山林,进行多种模式的经营,形成具有特色的经营生产结构,即形成独立的庄园、个体农场。构建养殖、种植生产兼绿化、休闲为一体经营管理模式。在国内业已成立了许多大型的个体庄园和农场。

1.3 亟待培养相对应的农业综合技能型人才

相比之下,我国的职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仍然以课堂教学为主,偶尔从事实践教学,专业界线分明,对专业外的行业有着“隔行如隔山”的感觉,因此打破专业界线,将一些相关专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建设,培养多技能的综合人才。所以我们要首先从农业职业院校进行这种设置种植养殖综合专业的研究探索和实际试点地设置开设,未来不断扩大,横向联系更多的专业进行研究和运用。

当代农场、庄园式经营者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经营者由于职业技能的限制,无法合理进行规划布局、养殖种植收入低、资源利用和资源再生调配不合理,通常无法达到理想的目标,通常与原始的设想差之甚远。在人员利用上,有的土地山林承包者依靠自身的知识或雇用园林、农学、牧医方面的人才进行经营,经常没有整体的规划,各自为政,多为临时性,由于没有全面性人才,使生产力无法提高。因此未来社会生产中,对农林牧渔综合性多技能人才的需求将会明显的增加,探索职业院校农业类综合多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成功的培养农业“多面手”式人才,是未来农业职业教育的又一突破点,将会有光明的前景。

2 构建农业职业新专业必要且可行

2.1 设置现代种植养殖综合专业必要性

通过对农业职业院校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培养的人才达到既能设计、开发利用山林土地资源,又能对种植、养殖经营进行管理,最终达到有绿化环保意识,符合生态要求的庄园式管理人才。即培养现代化的农场主,或服务于未来农场主、庄园主的多技能管理人才。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要学习先进的国外经营体制。未来庄园主、农场主会如雨后春笋一样,也需要相应的管理人才。因此,构建农业职业新专业这一做法,有着极大的社会价值。

农业综合性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职业教育的新突破,也是未来农业职业教育中新兴专业和培养方向。在实践中,这类人才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提高农业生产力,在农业综合性岗位上起到重要的作用。

2.2 设置现代种植养殖综合专业成功案例

广东省肇庆市高级技工学校是全国首批100家农民工培训基地之一。2006年,学校为促进农村科技发展而开设农村专业即种植养殖专业,该专业采用一体化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成效,并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

都匀市沙寨宜神种养殖综合专业合作社的成功开办,更是少数试点农业职业院校设置现代种植养殖综合专业后,培养出了农业“多面手”式人才的杰作。该种养殖综合专业合作社,通过专业种植销售:各种茶叶、都匀毛尖茶、水果、水果苗木、金果林、中草药等,猪、牛、羊等家禽养殖、销售,农业技术咨询服务;收到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3 农业综合职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

3.1 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对相关社会职业的调查分析,掌握现阶段庄园式、农场式生产管理所需的生产技能,以此为基础,制定动态的人才培养模式方案,包括课程设定范围、实习实训方式(课程设置一体化)、教学方法一体化。探索综合性多技能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在相应社会职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推广应用该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农业职业教育新专业的建立。

3.2 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内容

3.2.1 调查、分析现代山林土地投资者经营情况

通过对多家庄园、农场的走访调查,通过调研的方式,得出从事经营情况,包括经营的种类、生产力、管理情况、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等,进一步分析,确定生产中所需要的主要技能。进行综合汇总。

3.2.2 制定合理动态的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调查结果,实际生产所需技能要求,进一步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定、培养方式等。

3.2.3 选定研究对象

以牧医专业、园艺专业、农学专业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学生进行动员,介绍实验的内容和意义及实施细则,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将有此意愿的学生作为课题研究对象。

3.2.4 实施研究计划

(1)将各专业选定的学生进行相关课程授课,组织相关课程教师,采用单独成立班级统一授课或相互选修结合自学其他专业指定课程。

(2)为加强训练和检验学生的能力,对外联系多家实践场所,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结合果园、畜牧养殖场、林场、渔场、牧场、土木建筑等实习场所进行单项技能强化。进一步结合规模化庄园、农场进行综合性训练技能。

(3)推荐毕业生到相关的生产部门进行就业,或与企业签定订单式培养合同。

(4)对毕业生就业进行追踪调查,总结成功的经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3.2.5 采用教学方法一体化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并不是单纯将理论知识具体化,而是根据实际生活、实际生产中需要的技能,由师生双方共同在专业教室、实践场地,围绕工作(实践)任务,进行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项教学任务。即突出“做”中学、“用”中学的理念。这种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突出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性、综合性、实践性,它集理论传授、现场观摩、实践操作技能训练为一体,集教师与学生双向交流、小组讨论协作为一体,增强了学习理论的兴趣,促进了对理论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实训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今后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增强了适应能力。

4 结语

庄园式、农场式经营是我国未来的农业生产结构的一大特色,需要大量的多技能农业综合人才。职业教育是我国新兴的教育体制,其实质是培养社会生产中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工作者要走出学校,深入实际,根据社会生产结构的需求,探索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培养出相对应的人才。

第2篇:农庄经营方案范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5-051-03

一、引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互联网正在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各个行业都在酝酿着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即便是最为古老和传统的农业也不例外。目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模式已经渗透到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中。全国涉农网站已经超过3000个,遍布全国各地,仅河北、山东、江浙等地的淘宝村就已多达几百个。农产品电子商务带动了巨大的乡村创业群体。“互联网+农业”已成为革命性的产业模式创新,在互联网的全面推动下,最为传统的农业也焕发出强大的活力,在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放缓的环境下,农产品电子商务将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农产品电子商务,其内容是包括了农业生产管理、农副产品网络营销、农产品物流运输、客户管理等方面,总之包括围绕农业生产所发生的系列电子化交易活动。信息化技术和全球化网络系统为农产品电子商务提供了保障,实现了农产品从生产到最终销售到买家的全过程监控与管理。从狭义角度看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话,其主要是指网络平台农产品交易活动,通过构建电子商务的平台,实现农产品的线上交易、电子支付、物流配送监管等功能。

在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经历了以下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1995――2005年

1995年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网成立,迈出探索粮食在网上流通的脚步。2000年中华粮网成立,2005年开始中央储备粮网上交易的探索。

(二)第二阶段:2005――2012年

2005年易果网成立,2006年出现专注做有机食品的“沱沱工社”和“和乐康”,主攻小众市场。由于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消费者对于安全性高、品质好的食材需求上升,众多企业看到商机。2009――2012年大批生鲜电子商务出现,但同时行业泡沫产生,当时其实并没有那么大的市场需求,而且很多生鲜电子商务都是照搬其他电子商务模式,最终许多企业倒闭。

(三)第三阶段:2012――2013年

2012年是生鲜电子商务的转折年,生鲜电子商务“本来生活”凭借“褚橙进京”事件营销一炮而红,又在2013年挑起“京城荔枝大战”,生鲜电子商务再度引起关注。移动互联网以及社会媒体的发展也让生鲜电子商务有了更多的创新。但是同时,生鲜电子商务处境并不乐观,如2013年初北京“优菜网”宣布转让,上海“天鲜配”下线。

(四)第四阶段:2013年至今

以“菜管家”、“顺丰优选”、“本来生活”、“沱沱工社”等为代表的生鲜电商获得强大资金注入,天猫、京东生鲜频道的正式运营,代表着实力最强的综合电商平台也加入生鲜电商大战,开始了通过烧钱的运营增加新客量等一系列的活动,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如火如荼,销售收入快速增长。

三、案例分析

(一)河南万庄集团简介

河南万庄集团成立于2003年,从传统农资购销业务开始,到复合肥生产销售,再到传统的化肥交易市场和第三方物流业务,如今已然形成集农资大宗商品交易、生产经营管理、产品物流配送经营、集大数据和互联网优势和功能一体化的现代信息农资集团。该集团自主设计、规划、投资建设的万庄园农资电子商务平台是中国第一家第三方综合型农资电子商务平台,还是中国第一家在线农资供应链金融平台。

(二)成功原因分析

长久以来,农资流通模式为:由生产企业、经过市、县农资部门,再到村镇经营商,最后到农民手中。由于流通环节多渠道,产销两端不见面,厂家无法按照农民的需要生产,农民也不能够对厂家施加影响。更糟糕的是,生产厂家、经营企业、基层经销商,各自为战,自立网点,自建仓库。经过这般层层加价,成本提高,农民负担增加,优质的农资产品无法和价格低廉的假冒伪劣品种相互竞争,农民深受其害。整体而言,农资行业存在以下痛点:

一是终端成本高。从市场供求关系看,农资产业产能过剩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市场集中度较低,令行业的无序竞争十分严重,行业毛利率较低。从整条产业链看,当前农资渠道成本过高,利润分配不合理。

二是价格波动大,导致生产企业和经销商利润不稳定。

三是产品体系信用不健全。

四是交易链条资金短缺。

基于这些行业痛点,河南万庄集团开始思考如何通过互联网改变行业现状,并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目前我国也有农资领域的相关信息平台,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信息查询和比价服务,但线上交易业务还处于探索阶段,呈现出参与主体少、业务不精、交易规模小等劣势,没能从根本上解决行业的四大痛点。河南万庄集团基于整条产业链的考虑,认为农资电商平台必须满足产业链各方参与者的利益。因此在设计电子商务平台的时候,必须满足原料厂商、化肥生产厂家、县市级经销商、乡镇级经销商、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各环节主体的利益诉求,并针对不同的业务主体,设计多元化的服务内容。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融?Y是其核心需求;对于原材料生产企业来说,如何更短时间卖出更多商品是其核心诉求;对于经销商来说,如何吸引更多顾客购买是其核心诉求;对于消费者来说,如何更加方便快捷地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是其核心需求。万庄电商模式希望通过线上为产业链各方参与者提供信息资讯、在线交易、互联网金融、仓储物流配送等服务,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河南万庄集团还认为目前国内还未培养起网上购买农资产品的消费习惯,绝大多数农民还是习惯在乡镇村的经销社购买农资产品,因而河南万庄集团根据现实情况,重视线下市场布局,将传统的农资产品经销店面纳入了“万庄电商模式”当中,在?下市场布局中注重城镇市场格局,以河南为中心选取后边省市有代表的以农资产品营销为主的乡镇门店,作为河南万庄集团的广大交易平台中一员,其享有通过万庄线上实体店进行预订享受优惠折扣,同时到实体店验货提货,或者直接由实体店送货上门。对经销商而言,通过万庄平台,可以享受更低折扣的进货以及万庄提供的一站式物流配送、小额信贷等服务。“万庄电商模式”希望通过线上极致服务,线下支撑保障体系,打造成全国首家O2O农资电商平台。

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依托大数据的优势技术,对农村的市场、产品和技术等资源信息收集,形成农村大数据库,根据数据库资料比对分析,得出可行的重塑农业产业链的规划方案。河南万庄集团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农村围绕收集而来的农村种植、土壤、农场品和农资交易等相关数据大数据库,经过数据库数据量化积累后进行专业分析,以此观察判断农资行业的发展趋势,掌握行业动态。根据目前数据来看,万庄集团在河南省内已经建立收集了1亿亩农资作物的种植信息数据和1700万农户档案数据,形成了河南省内农资大数据规模。

河南万庄集团通过上述的大数据中心数据库信息分析,合理科学地为其C2F化肥的发展布局奠定基础。根据数据库中有关种植土壤信息数据的分析对比,为各地提供了针对性的定制化C2F化肥。C2F化肥布局一举成功,万庄集团于开始建立专门的农资C2F运营中心,一旦建立起后将实现C2F定制肥的线上交易、数据分析、原材料供应管和生产加工等等功能配置。同时对于C2F运营中心的经营理念是开放式管理,对于合格的企业,经过万庄集团筛选后都可以到C2F运营中心实现集中生产。C2F运营中心的通过专项机器进行C2F肥定制生产,这样的生产方式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化肥浪费率有显著作用。同时定制化生产能大大缩短销售时间占比,对比传统化肥生产显著降低了投入成本。

河南万庄集团希望为农资行业创造一个信息透明共享的免费在线交易平台,但不会通过交易赚取利益,而是希望围绕着交易背后的物流以及资金流来盈利。例如,经销商在线预订批发,凭借电子交易凭证,通过万庄平台进行小额贷款,缓解资金压力。河南万庄集团为此打造三大核心体系:农资供应链体系、仓储物流体系、互联网金融体系。

农资供应链体系。河南万庄集团构建了完整的农资供应链体系,以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薪资平台为支撑,保证了仓储物流的及时、准确、高效。每家企业的信息,每一笔交易流程都清楚地显示在平台上。通过视频系统、GPS定位系统,河南万庄集团分布于全省各处的门店、仓库可以随时看到货物从下车到出售的全过程。还可以帮助农资从生产厂家到自己手中的动态信息,可以有效地杜绝假化肥、假农药、假种子坑害农民,从根本上保障农民的利益。

仓储物流体系。仓储物流体系是万庄模式的核心,可以减少农资流通环节,降低物流成本。仅化肥一项,每吨的流通成本可省150元,每年至少可以为农民和企业节省20多亿元人民币。

以往公关耗费巨大,像是货物配送环节中的各种协调都需要企业一一面对解决并承担相应的经费。而有了综合电商平台体系,货物周转加速,库存量变小,在物流成本控制上有显著提升。目前河南万庄集团已经展开物流园的布局,通过自建和租赁的方式在河南多地建立起物流园,与国内知名物流公司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对于配送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河南万庄集团通过在乡镇建设服务中心,使其成为万庄电商的仓储网点和服务网点,还可以提供送货上门服务,实现物流配送在县乡村的全覆盖。目前为止,河南万庄集团已经建立了100个县级服务中心和2000个乡镇级6S店。

互联网金融体系。互联网金融体系是万庄电商模式的战略布局,用以解决农村金融服务匮乏、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万庄电商平台可以提供线上融资服务包括担保融资、仓单融资、信贷等。现在河南万庄集团已经和许多股份制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基金证券和保险等等机构达成一致,建立互利共赢的的统一发展战略目标,争取将来把河南万庄集团建设成为千亿级的农村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

另外,为了避免与线下的传统农资产品经销店发生利益冲突,河南万庄集团采取线上线下产品差异化策略。万庄通过和大型农资生产企业合作,继续其传统销售渠道维护的同时,针对线上交易开发设计合适的新产品,通过这种线上线下模式互补迅速占领市场。在营销方式方面,河南万庄集团借助微博、微信、论坛等线上新兴媒体,同时又在线下充分利用农村墙体公交广告,开展事件营销制造话题。在线上线下共同作用下迅速引爆万庄品牌知名度。

四、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信息化比较落后

在我国大多城市中,网络建设发展速度非常快,但是在农村地区,由于受交通和经济等因素的制约,网络建设相比于城市较落后。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农村地区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在我国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整体基础设施不能很好地满足网络建设需求;其次是政府对农村地区基础网络建设的扶持力度不够,加之地方政府部门缺乏长远的发展眼光,更不愿在网络建设方面耗费太多人力和物力;最后,我国农村互联网利用率较低,农业信息沟通缺乏完善的渠道,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仅仅有1%的农村家庭能够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取相关农业信息,其中大部分人员是农业主管部门的从业人员。

(二)涉农网站内容与农民信息需求脱节

根据对我国大多涉农网站进行调查分析可以知道,其存在四个主要的特征:第一是网站分布一般比较集中,发展严重失衡。当前大多涉农网站是政府直接主管,并服务于政府,基层农业服务站点建立的网站少之又少;第二是大多网站信息重复率非常高,不具有实用性,很多由政府建设和主管的农业网站只重视农业信息服务,导致这些网站不能实现商务功能;三是信息不及时,大部分网站的管理权属于政府,信息更新和推送的速度非常缓慢;四是缺乏专业的农业技术人才,导致不能提供有效的农业信息,不能满足农业发展对信息的需求。

(三)电子商务品牌的信誉度差

互联网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为人们提供了很多便利,但是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同时我国缺乏完善的互联网监管制度,导致网络暴力、网络诈骗等问题层出不穷,使得人们对互联网的使用更加小心翼翼,以互联网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电子商务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从互联网数据调查结果显示,网民们在网络上购物时,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第一是网站的市场信誉,第二则是网站的社会知名度,因此,对于电子商务来说,其品牌信誉对消费者选择倾向影响非常大。从当前我国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状况来看,除了几家巨头企业外,很多电子商务企业由于受资金、市场竞争、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制约,并没有进行相应的信用评级,买方、卖方以及电子商务网站在交易中缺少保障,很多电子商务网站将问题推卸给商家,这严重影响了其市场信誉,客户也会在短期内大量流失,最终导致这些电子商务网站经营困难。

五、我国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建议

(一)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借助“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方案,政府加强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力度,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着力解决宽带村村通问题,加快研发推广适合农民学习使用的低成本智能终端。

(二)加强农村互联网相关从业人员素质

将互联网技术与移动终端等结合起来,开展远程教育、线上教育等,提高农民互联网应用水平。政府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公平前提下,对农民群体给予相应的创业支持,比如培训支持、技术支持、资金支持、审批简化等。同时国家教育要给予重视,大力培育互联网信息人才,更好地推动农业电商化。

(三)实现物流配送系统的打造和完善

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因此要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就必须建立起强大的物流配送系统。统筹布局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加强农业、供销、交通设施等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衔接。推进农村物流枢纽战场的建立,按照县乡村三级网络架构,共同促进农村物流节点体系的建设。推广经济适用的农村物流车型,制定相关标准,鼓励电动车型和清洁燃料车型,淘汰老旧车型,提升农村物流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优化物流运输组织。

第3篇:农庄经营方案范文

1调查方法及案例村背景

1.1 调查方法

按照人均森林资源占有量、农户对森林资源的依赖程度和林改形式为原则,在全省平原和山区选择了有代表性的4个市(县)行政村作为案例。案例村均为各县(市、区)林改试点村,总体发展水平中等,人均林地面积处于平均水平或偏上,改革方式及措施在当地被广泛应用和推广,具有普遍性。调查采取问卷式调查法和半结构式访谈方式,在普通村民和林业大户层面展开实地调查。调查数据主要是本次改革前(2008年12月)和改革后(2010年12月)基本村情、改革方式及改革对村民影响等。在兖州市沈官屯村、嘉祥县任庄村、费县大青太村和莱城区南嵬石村访谈户数分别为36户、13户、34户和 51 户,调查比例分别占村总户数的 11.54%、17.81%、10.21%和11.02%;发放问卷调查表的户数分别为258户、60户、275户和380户,占总户数比例82.69%、82.19%、82.58%和82.07%。

1.2 案例村基本情况及改革背景

沈官屯村位于兖州市新兖镇,是平原乡村。该村1983年实行林业“三定”政策,1992年将村级林网及小面积林地实行股份制经营模式,由村集体统一管理经营,所得利润扣除管理和养护费用后,按3∶7分成(30%为农户,70%为村集体)。任庄村位于嘉祥县大张楼镇,是平原乡村,主种小麦等粮食作物和速生杨树。该村1984年实行林业“三定”政策,2007年将全村干道、干渠及荒滩地收归村集体,再由村统一竞标发包承包。大青太村位于费县上冶镇,平原占65%,山区丘陵占35%。该村以粮食生产为主,用材林为辅,1982年实行林业“三定”政策,90年代,随着当地木材加工业的兴起,林权纠纷愈演愈烈,1995年将林权收回归村集体再重新统一进行竞标发包,并签订合同30年不变。南嵬石村位于莱城区茶叶口镇,山区丘陵占84.3%,是典型的山区乡村。1983年实行“三定”政策;1998年推行以荒山、林木承包、拍卖、租赁为主要形式的大户承包经营;2004年起,以“明晰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放活经验权、放开发展权、保障收益权”为重点,大力推行林地二次流转,走上大户承包、规模经营的路子。可以看出,在新一轮改革前各案例村根据村情均已对集体林权进行过探索和改革。虽然各案例村改革的方式和程度有较大差异,但集体林权已有50%以上进行了确权认证。按照当地部门的统计资料和实地调查,新一轮改革前(截止2008年12月),案例村基本林地情况和产权结构情况如表1(表中其他产权形式包括:集体与村民股份经营,村集体内、外的经济主体租赁、承包等形式)。

2案例村林权改革基本分析

2.1林权改革的方式

调查发现,在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各案例村仍然是根据其基本村情及农民意愿,因地制宜,自主选择林权改革方式。沈官屯村:林地面积小,主要是农田林网和河两边沙滩地,如果均地到户,人均林地面积仅为0.0104 hm2。为解决“少”与“散”的问题,沈官屯村将集体与村民股份制经营的8.26 hm2林网收回,将全村12.26 hm2集体林地采取以林网道路、地块为单位,采取联户承包方式“均林到户”,保证了林权在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均分到户。任庄村:具有种植杨树速生丰产林传统,人均林地面积 0.0544 hm2,林地主要收入来自杨树用材林。村民希望寻求一种相对公平的林地分配方式。经村民大会多次讨论研究,决定在林改过程中,对已承包到户的保持不变,并进行确权发证,村集体所得承包费按人口采取“均利到户”形式;对原由集体管理经营的和承包已到期的7.654 hm2林地采取“均林到户”的形式。大青太村:1995年,村全部集体林地已通过竞拍的方式承包到125户,并签订了30年承包期,其中在2004~2008年间许多农户已开始流转林地。在新一轮改革中,采取重新审核承包合同、对承包户进行确权发证,集体所得承包费按人口采取“均利到户”形式。南嵬石村:1998年,村对立地条件较好、便于开发经营、有利农民增收的宜林荒山和疏林地等集体所有的128.75 hm2林地,采取按人口分配,均林到户,人均林地0.0923 hm2;对立地条件较差、开发难度较大的集体所有的65.34 hm2林地,采取竞拍承包和拍卖形式,承包给村集体内大户、村集体外大户和企业实行规模经营,并签订30年合同;对公益林和部分远山、瘦山由村集体统一管理经营,并与企业合资开发森林旅游,建立了龙山森林公园。2004~2008年,村民通过林地二次流转归承包大户和企业的林地面积达50.25 hm2。新一轮改革,对已“均分到户”的林地进行确权发证;对已承包、拍卖的林地,重新审核合同、确权发证,每年所得承包费实行“均利到户”;对集体统一经营管理的公益林、远山和瘦山,管理形式保持稳定不变,实行“均股到户”,给每户发放股权证,一人一股,一户一证,按股分红。

2.2 改革的影响

2.2.1 林地调整情况

在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沈官屯村、任庄村对林地进行了调整,调整比例分别为100%和44.28%,而大青太村和南嵬石村未对林地进行调整,仅对集体收益分配进行了利益调整。从人均林地面积标准偏差来看,沈官屯村、任庄村的人均林地面积标准偏差明显小于大青太村和南嵬石村,其中沈官屯村人均林地面积标准偏差最小为0.003,大青太村最大为2.352(表2)。这说明沈官屯村和任庄村各户人均林地面积差异较小,林地分配较平均。造成4个案例村人均林地面积差异化的重要原因在于改革方式。“均林到户”是林地直接分配,让农户具有支配林地的权利,实际拥有林地经营、使用权;而“均利到户”、“均股到户”是对林地效益的调整,不直接对林地进行分配,农户不拥有林地使用权,而是分享林地收益。从村民满意度上来看,南嵬石村村民满意度最高,其次是大青太村,任庄村最低(表2)。这表明,各户人均林地面积差异不直接影响村民对林地分配的满意程度。

2.2.2 农户打工人数的变化情况

通过调查表明(表3),4个案例村不论是从外出打工人数的绝对量,还是从打工人数占总人口比重的相对量来看,新一轮林改后虽然都比林改前有所增加,但除任庄村外其他3个村增幅不大。林改后,沈官屯村、大青太村和南嵬石村外出打工人数比林改前分别增加了1.22%、2.50%和1.28%,外出打工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提高了 0.25%、0.18%和0.28%,基本与新一轮林改前持平;而任庄村外出打工人数增加了45.83%,农户数增加了38.89%,分别占 总 人 口 和 总 农 户 数 的 比 重 提 高 了 3.46% 和9.59%。从上述分析可见,林改前后农户外出打工人数变化并不显著,事实上,个别村还增加了45个百分点。这与张蕾对江西、福建、辽宁和云南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基本一致(张蕾等,2008)。对4个案例村在本村打工的人数变化进行调查可知(表4),林改后,任庄村、大青太村和南嵬石村无论在本村打工人数上,还是打工人数占总人口比重上,都比林改前有显著增加,其中在打工人数上3个村分别增加了200%、67.26%和70.79%,占总人口比重分别提高了3.14%、6.57%和9.03%;而沈官屯村虽有增长但增幅不大,打工人数及占人口比重分别增加了8.33%和0.08%,与林改前基本持平。同时还可以发现,女性打工的比例比林改前明显增加,打工人员的年龄比林改前增大,这说明,林改后女性和中老年人除务农外有了较多的工作选择。究其原因,这可能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有关,但不可忽略的是林权改革方式所产生的经营模式的变化。3种改革方式:“均林”、“均利”和“均股”,“均林”有利于家庭经营,而“均利”和“均股”有利于林地集中,落实大户和企业等多种经营主体,实现规模经营,从而增加农村闲置人员的就业。如大青太村将林地租赁给企业,搞企业化种植基地,实现规模经营,木材加工和生产基地为本村创造了200多个就业岗位。南嵬石村把公益林和部分瘦山、远山与企业联合开发建立龙山森林公园,就为本村创造了180多个就业岗位。

2.2.3 农户人均收入的变化情况

从表5分析发现,新一轮林改后,4个案例村单从林地产出来看,沈官屯村和任庄村人均收入增幅显著,比林改前分别增加了 164.98%和 88.69%,这主要是新一轮改革对林地进行了调整,人均林地面积增大;而大青太村和南嵬石村人均收入虽有增加,但增幅不大,仅增加了5.25%和1.05%,基本与林改前持平,究其原因,这与林地是否认真调整有直接关系。在收入形式上,林改后沈官屯村林地产出占人均林地总收入的100%,没有其他形式的林地收入;任庄村林地产出占人均林地总收入的84.52%,人均分利占15.48;大青太村林地产出占人均林地总收入的68.84%,人均分利占31.16%;南嵬石村林地产出占人均林地总收入的 51.39%、人均分利占 8.35%、按股分红占 40.25%;说明改革方式的多样化使林地收入呈现出了多元化。如南嵬石村的林改实行“均林”“均利”和“均股”3种方式,本次林改稳定“均林”不变,通过“均利”和“均股”使林地收益均分化,形成了多种收入形式。就人均林地总收入来分析,沈官屯村、任庄村、大青太村和南嵬石村分别增加了 164.98%、123.25%、52.89%和96.63%,这说明无论哪种改革方式,新一轮林改都能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从人均林地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上可以看出,林改后沈官屯村、任庄村、大青太村和南嵬石村分别增长了 1.12%、6.17%、1.83%和9.87%,从总体上来看,无论林改前还是林改后,人均林地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仍然较小,比重最大的村也达不到30%,最小的村仅为1.98%。

3 多种改革方式的实质及原因

3.1 多种改革方式的实质

(1)“均林”就是通过森林资源在集体成员间的平均分配,实现初始产权的事实平等,为建立森林分户经营制度奠定基础。实践中的“均山”并不等同于绝对地、完全地均山到单户,而是包括了均山到组、均山到联户、均山到单户等不同形式(张敏新等,2008)。如沈官屯村的均林到联户,实质上就是“均林”的一种形式。任庄村将集体统一经营的林地均分到人,是完全的均山到单户,也是“均林”的一种形式。

(2)“均利”“均股”是对森林资源收益进行的一次利益调整,通过对集体收益权在集体成员间的平均分配,实现收益权的事实平等,为森林资源规模经营提供了途径。从本质上来讲,就是本应“赋权于民”,农户获得的林地林木产权,而由村集体代为转让给其他自然人或法人,获取流转收益,再均分到户。从4个案例村的新一轮改革来看,总的改革发展方向是广泛的初始产权平等分配,但各村会因条件差异使实现的方式和时间有所不同。采取“均利”、“均股”,用利益杠杆来平衡林地均分的不足,也不失为一种平等分配的方式。同时,林地的集中经营为村林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发展基础,原本弱势的林业有了发展的生机,带动了村经济的发展。如南嵬石村对公益林和远山、瘦山实行“均股到户”,保证了林地资源的规模开发和利用,村民按股分红,分享旅游产业带来的收益。

3.2 多种改革方式的原因

资源数量及控制水平的不同对改革方式的多样性起着重要作用。如大青太村在新一轮改革前已全部将集体林地承包,并签订了30年合同,所以在本次改革仅通过“均利到户”方式,对利益进行了调整。从这个角度来看,“均利”、“均股”改革方式可认为是村集体在可分资源有限条件下的权宜选择。但从民意调查来看,90%的农户认同这种改革方式。因此,“均利”“均股”也可认为是村集体成员的意愿选择。资源立地条件及村民需求的差异也是改革方式多样性的关键因素。对平原、丘陵、山地等不同立地条件林地,村民需求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据调查,4个案例村的村民对林地生产力高、投入低的平原、丘陵林地需求期望达96.45%,而对林地生产力低、投入高的山地,村民需求期望仅达3.55%。如山区的南嵬石村75.63%农户表示不愿承包贫瘠的山地,也无力无资金去开发。平原的任庄村则80%的农户表示愿意承包林地,希望林地“均分到户”。林业经济地位及村民对林业的依赖程度也是多种改革方式存在的必然因素。据调查发现,4个案例村集体林地有83.5%集中在荒滩、干旱贫瘠的山地和丘陵,林地生产力低,林业生产周期长、经营效益不高;农户的单纯林地经营收益约占总收入的1%~10%;林地资源和非林地资源收益差距达65%,村民对林地的依赖度较低。因此,集体林权的改革多样性有其存在的必然性,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收益也影响着村民对改革方式的选择。从理论上讲,流转收益低于自行经营的收益时,农户会选择保留林地自行经营;如果农户选择转让林地的经营收益权,则证明流转收益高于自行经营收益(谢屹等,2009)。但是,农户的选择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身收益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如大青太村经济发展比较好,拥有大型木材加工厂1个,家庭作坊式木材加工点16个,年产值800余万元,农户经济收益有80%来源于木材加工。本次改革虽然对林地没做任何调整,但村民对“均利到户”的改革方式满意度非常高,认为可以从林地经营中节省时间成本,获取更大收益

4 结论与建议

4个案例村中,沈官屯村采取了“均林到户”改革方式,任庄村采取了“均林到户”和“均利到户”,大青太村采取了“均利到户”,南嵬石村采取了“均利到户”和“均股到户”。“均林”是一种对林地进行产权分配的方法,而“均利”和“均股”是一种对集体收益进行平均分配的方法。由于改革方式的不同必然导致4个案例村农户人均林地面积标准偏差的差异性较大,但分析发现人均林地面积差异不直接影响村民对林地分配的满意程度。改革后,虽然采取的改革方式存在差异,但对村民打工、人均收入等有一定影响,打工的人数及占人口的比重有所上升,人均林地总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但林业收入的比重仍然较低。

目前,山东省的集体林地已全部落实产权,通过“均林到户”的占集体林地面积的45.4%,“均利到户”的占28%,“均股到户”的占26.6%(数据来自省林改办),其中,“均利”和“均股”方式达到了54.6%,这种多样性的改革方式让山东具备了林业发展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基础,适合山东省情和林情。山东地处华北地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生态公益林占有比重达38.47%,林业用地大多集中在干旱贫瘠的山区、丘陵和荒滩地,林地生产力远低于南方,林业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较低,农民无法以林业为主业,获取足够的经济收益,特别是山区林地,林地生产力低,生态区位显要。在改革的新形势下,山东林业面临保障林业生态建设和促进林业产业发展两个问题。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切实发挥好政府的调节与服务作用,避免不断反复地重新分配产权,是配套改革的方向。

第4篇:农庄经营方案范文

当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的模式主要有合作制、公司制和社区股份合作制,这三种改革模式各有其优势和不足,改革的关键问题是要把握好这三种改革模式各自的特点并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而选择恰当的集体经济组织改革模式。我们知道,合作制是以劳动结合也就是人与人的结合为特征的非营利性组织,因此即使合作社有盈利,也不是按股金的份额分配,而是用于公共事业或积累,或社员按交易额和贡献比例返还。合作制实行的是民主管理,对合作社重大事务的决策,采用一人一票制的平等表决权,股份的多少与投票权无关;合作制采取自愿参加的原则,社员有入社和退社的自由,社员退出时,可以领回自己的股金。而公司制是以资本结合为特征的营利性组织,公司制实行的是股份民主,股份额的多少决定投票权的大小,从而决定对公司的控制权。公司制一般不允许退股,但可以转让和流通。社区股份合作制介于合作制和公司制之间,是一种按股分红和按劳分配相结合的财产管理制度。它将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到人,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重新确定农民对集体财产的个人占有权、利益分配权、民主决策权和民主管理权,将原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造成为股份合作社,实行企业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明确分开的企业法人财产制度和以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职能机构分离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一般而言,在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一体化程度较高、市场潜力大、政府引导扶持力度大的地区,可以考虑合作制,加大“农民+合作社+公司”这一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发展力度,鼓励农民进行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有利于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而在那些比较富裕,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因为股东比较多且资产的数额比较大,所以比较适合推行公司制,而且能够完全打破区域的封闭状态,促使人们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在城市化进程中,已列入城市建设规范范围之内的农村可以考虑社区股份合作制,将集体经济的运营和公共管理逐步分离,社区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由股份合作社转向社区委员会承担。上述案例中的李家庄村选择了社区股份合作制这一改革模式的原因有两点:首先,由于李家庄村临近潍坊市市中心,而村中的土地在城市化的扩张中不断升值,村集体资产也迅速增加,这实际上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可以采用公司制改革中资本结合的方式来明晰产权,这样一来也就可以合理而又充分地利用农村闲散资本,发挥了公司制的优点。其次,由于李家庄的经济基础并不牢固,农村居民缺乏市场意识,而且很多经济建设的方案要获得当地政府的支持,这些因素对完全采取公司制改革模式造成一定的障碍。而此时可以采取合作制中劳动结合的方式来利用农村地区闲散而没有组织的劳动力,充分发挥合作制的优点。正是出于对当地经济发展速度以及三种集体经济组织改革模式各自特点的把握,李家庄村才最终选择了社区股份合作制这一改革模式。这样一来,李家庄村的选择既考虑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村民的市场意识,又利用了闲散资金,最终提高了村民在市场中参与竞争的能力,实现了农村与大中城市的对接。

二、案例调查设计与绩效评价

为了评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本文专门对李家庄村的改革进行了实地调研。调查采用现场访谈、填写问卷的形式,得到有效问卷80份。1.受访者的具体情况就业”是极为宽泛的概念,其中包括非正规就业。具体的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2.受访者对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的关注度被调查的80人中,多数村民对本村的集体资产改制持支持态度并较为关注,占82%;73%的村民认为发展村集体经济非常有必要;76%的村民对村集体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给予肯定;85%的人对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后集体经济发展前景抱有比较乐观的态度。3.受访者对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的满意度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后,在集体经济的监督和管理、资产经营和资金使用、改制后对社会保障和福利水平满意度、目前的家庭生活水平状况等方面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大多数村民较为满意。4.改革成效李家庄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优先选择了股份合作制,保证了组织建设的稳定,克服了产权不明晰等弊端,在保障公平、效率的同时实现了资产增值。(1)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农民利益。李家庄村实现了村民共享集体资产以及收益的增值,改革后该村居民持续增收,形成农民真正所有、人人按份享有的良好局面,保证了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集体资产的占有权、管理权、监督权和收益权,实现了集体资产由共同共有到按股共有的转变,既维护了农民的民利和经济利益,又有利于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2)强化了集体资产的管理。改革后该村成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从而建立了更为科学、更为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避免了集体资产被侵占、挪用、浪费,从体制源头上预防和杜绝了农村干部违法违纪行为。此外,通过清产核资,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及债权、债务情况一目了然,百姓心底有了数,有利于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可持续发展。(3)保障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改革明确界定了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了稳定的生活来源,减少了农村闲散人员,初步解决了农民生活保障问题。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李家庄村由“两委”班子直接支配人、财、物的领导方式,理顺了农村各种关系,权衡了各方面的利益,有效地缓解了长期以来因土地征占、资产处置、收益分配等引发的干群矛盾。(4)转变了当地农民的观念。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不仅是一场制度改革,更是一个不断解放农民思想的过程,该村村民在改革中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转变了观念,逐步提高了产业化经营的意识和能力,提高了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逐渐成为懂市场、会管理、能经营的新型农民。

总之,李家庄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是较为成功的,达到了大多数村民的期盼和要求。李家庄村的改革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壮大了集体经济实力,实现了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在保障农民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然,李家庄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同样也存在着部分股份经济合作社发展后劲不足、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任务艰巨、缺乏懂经济、会经营、善理财的专门人才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深化改革,提高管理水平。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5篇:农庄经营方案范文

[关键词]庄稼医院;农业社会化服务;庄稼医生

2020 年,科技部、农业农村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中对供销合作社下一步在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领域的工作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提升供销合作社科技服务能力。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强化其科技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其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生力军和综合平台的独特作用。创新农资服务方式,鼓励发展‘农资+’技术服务推广模式,推动农资销售与技术服务有机结合。探索建立供销合作社联农带农评价机制,将农业科技服务作为衡量其为农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

1 庄稼医院概述

庄稼医院是为庄稼看病治病的“医院”,是供销合作社开展科技兴农工作的一种组织形式。建设自上而下的全国庄稼医院体系,依托现有庄稼医院服务基础,打造“总院―省级院―市级院―县级院―专科院”多级联动体系,建立组织架构清晰、职责任务明确、区域统筹协调、运营模式新颖的新型庄稼医院运行机制,推动庄稼医院“形象统一、硬件统一、软件统一、管理统一、农资采购统一、品牌统一”的规范化建设,可有效提升跨区域资源配置能力,避免农资行业内卷化恶性竞争,提高庄稼医院品牌辨识度,增进服务对象信任度,从而促进供销合作系统农资体系加快向规范化、服务型方向转型发展。抓住农业社会化服务向科技化、信息化方向转型升级的机遇,参照“互联网+”战略实施路线,依托农业大数据、农资物联网等新型农业技术工具,对供销系统现有的农资经营体系进行服务与技术升级,建立全国庄稼医院总院及总院信息平台,建设推广新型庄稼医院体系与“农资+”技术服务模式,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网络,能为供销合作社创新农资服务方式提供模式与技术支持,可促进供销合作社主动提升科技服务“三农”能力,牢固树立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第一方阵”地位。

2 国内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概况

国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由公共农业服务系统、合作社农业服务系统与私人农业服务系统3 部分构成。公共农业服务系统主要由政府部门牵头,负责组织农业教育、科研与推广,为农业提供最基本的服务。德国国土总面积为35.6 万km2 ,1/2 以上土地用于农业生产。德国联邦统计局的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04 年年底,德国的农场数量已达44.7 万家,平均面积为38.2hm2 。得益于德国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及德国政府在政策引导、财政支持、农业用地规划、农民职业培训和产业链升级上的长期努力,德国农业的技术水平、机械化程度与生产效率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 ]。目前,我国制定和通过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以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庄稼医院在这一时期扮演了以植保技术服务为主、兼具提供农资农机销售租赁的“农技服务部”角色,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起到了推动农技推广改革、推进基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大作用。2019 年3 月,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研究制定并印发的《供销合作社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工作实施方案》中提出:“依托系统农资经营服务网络,加强新型庄稼医院、在线科技服务平台、农资物联网建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小农户提供农业科技服务。”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政策的回顾,可以发现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经历了一个服务内涵不断拓展、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服务机制不断创新、战略地位不断提升的发展历程。

3 庄稼医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基层网点建设仍处于概念层面

近年来,供销合作社系统在庄稼医院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绩。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2019 年基本情况统计公报中显示,截至2019 年年末,全系统累计建立庄稼医院70767 家,相较2018 年增加725 家。但目前仍有大量庄稼医院基层网点建设仅停留于概念层面,在实际工作中庄稼医院往往与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生产性为农服务中心等供销系统综合服务平台共用办公场所与工作人员,“没有专人负责,只有一块牌子”的情况广泛存在。

3.2 统一标准规范缺乏

截至目前,已批准出版的庄稼医院领域各类标准仅包括由总社科教社团部与总社农业生产资料局归口上报的《庄稼医院科技服务规范》(GH/T1121 ―2015 )及《庄稼医院建设与管理规范》(GH/T1122 ―2015 )行业标准2 项。国家/行业标准的空白与缺失,造成了目前庄稼医院建设过程中,门店标识缺乏统一规范、品牌形象辨识度不高、小农户对庄稼医院服务内容认知不清晰等问题普遍存在。

3.3 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短缺

庄稼医生作为供销合作社特有工种之一,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和农资经营、农气服务的专业技能人员。2019 年春耕期间,庄稼医生通过巡诊、坐诊、咨询等多种方式为广大农户提供了配方施肥、统防统治、农机作业等综合服务,较2018 年同期增长30%以上。但截至目前,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仅拥有庄稼医生70000 余名,平均每所庄稼医院配置庄稼医生不足1 人,资深技术专家稀缺难请,实际坐诊的庄稼医生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庄稼医院的服务覆盖与响应能力已不足以满足当前农民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2 ]。

3.4 服务模式陈旧,技术支撑不足

目前有关庄稼医院建设的研究多以理论研究为主,缺乏专项财政资金与技术性科研资源的投入[3 ]。基于社会资源稳定性不强、盲目追求短期效益等原因,庄稼医院基层试点建设往往只能依靠当地供销合作社系统、依托现有农资企业整合农资行业资源开展建设。因此,从全国层面来看,目前的基层庄稼医院体系存在较为明显的单打独斗、“重复造轮子”的问题,缺乏高效统一的管理运行机制,造成人力与技术资源浪费严重。

4 庄稼医院服务模式搭建建议

4.1 庄稼医院全产业链综合服务体系搭建

庄稼医院试点建设以网站平台和庄稼医院智能移动端为基础,融入全产业链条综合服务,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快服务转型升级。开展庄稼医院综合服务平台提升工程,并捆绑手机客户端,可为农户提供标准化种植、精细化生产管理、测土配方、病虫害防治、智能预测报警、生产决策分析、在线诊断、农技培训、市场信息、农技示范推广、商品展销交易、物流配送以及农资质量追溯等服务;可提供贸易信贷、融资担保或保险服务,同时建立成员信用评价机制,严格控制信用额度,及时了解农产品价格和气象等信息,规避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从而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各类疑难问题。相关部门应将线下实体农资庄稼医院服务与线上服务平台进行有机融合,逐步实现生产、加工、物流管理智能化和种植、农资、农技服务精准化;要积极整合系统资源,打造上下一体、技物结合、统一协作的供销合作社农资综合服务体,为基层农资零售商和农户提供全产业链信息化服务,确保为农服务的专业性、实效性和先进性,提高农业生产过程的安全性,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最初一公里”。

4.2 庄稼医院创新管理运行模式探索

从科技服务和成果转化入手,引导科技资源向农村流动,扩大农业技术服务的覆盖面,探索一套借助科技创新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新模式。地方部门应建立健全经营管理机制,包括进货查验制度、商品质量管理制度、销售管理制度、商品准入和可追溯制度、顾客投诉处理制度等;要按照统一标准,采取市场化方式推动庄稼医院持续规范运行,实行连锁配送经营模式,由县级庄稼医院对全县庄稼医院进行统一配送,保证农资商品质量,积极探索“六个统一”长效机制,即形象统一、硬件统一、软件统一、管理统一、农资采购统一及品牌统一,对农户生产环节进行指导,对相关的农业投入品进行监管。

5 结语

庄稼医院各级服务网点覆盖地区较广,具备提供有地域特征、行业特征的精准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快新型庄稼医院体系建设,建设庄稼医院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建设组织架构清晰、管理机制明确的庄稼医院体系,可大力推动供销合作社由单纯流通服务向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向全方位城乡社区服务拓展,促使其成为与农民联结更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市场化运行更高效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

参考文献

[1 ]高翔.西北农林科大:农田里的“专家大院”[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5 (5 ):47 .

第6篇:农庄经营方案范文

新闻报道策划方案

(一)采访意图:解读xx大报告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

(二)采访阶段及任务:第一,深入农户家中和田间地头进行现场采访,了解他们今年的收成、生产中的成就和问题(生产经营模式、西瓜品种介绍等)、来年的计划和打算,对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多种经营的看法和理解、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感受。

第二,采访村委会主要成员,了解他们在瓜农生产与销售过程中农资采购、市场信息等组织与指导性服务方面的作用。

第三,采访县、乡政府有关部门领导,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职责制、农业补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劳务输出等相关政策在当地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中的作用。

第四,搜集资料:xx大报告材料和有关三农问题的政策材料。

(三)题目:南王庄瓜农对来年增收干劲大、信心足

(四)组织策划:新闻报道策划方案

(一)采访意图:解读xx大报告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

(二)采访阶段及任务:第一,深入农户家中和田间地头进行现场采访,了解他们今年的收成、生产中的成就和问题(生产经营模式、西瓜品种介绍等)、来年的计划和打算,对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多种经营的看法和理解、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感受。

第二,采访村委会主要成员,了解他们在瓜农生产与销售过程中农资采购、市场信息等组织与指导性服务方面的作用。

第三,采访县、乡政府有关部门领导,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职责制、农业补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劳务输出等相关政策在当地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中的作用。

第四,搜集资料:xx大报告材料和有关三农问题的政策材料。

(三)题目:南王庄瓜农对来年增收干劲大、信心足

(四)组织策划:xx(总策划)、xx、xx、xx

(五)栏目设置:消息或分析性报道

(六)初次采访所得关键字:

立冬刚过,华北平原上的麦苗显出一派喜人景象,忙完了秋种的农民陆续离开了家乡到城市打工。而南王庄的村民似乎还没有忙完。他们有的忙着收获地里的麻山药、萝卜、红薯、白菜等农作物:有地头交易的,有装车运往市区的;有的忙着拆大棚、施肥、集粪、松土、挖沟,让辛苦了一年的土地准备休息过冬。进入阳历年以后,瓜农们就会把自家温室里培育的秧苗移入大棚,这也许才是瓜农生产生活的新开始吧。

在村民李某的家里,作者了解到,今年村里的农户收入都不一样程度地增加了,今年李某经营了四个大棚(约四亩),每个大棚净收入大约4000元,比去年净增收20xx元左右。在农资成本增加的状况下,今年他又承包了三个大棚准备来年种西瓜,附近几个村庄的很多村农民也在扩大西瓜种植面积,农民种西瓜的热情高涨。

南王庄大棚种植西瓜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了,西瓜和其它地区农户种植的小麦一样,是当地农民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几乎庄上的每个农民都有种西瓜的经验,西瓜种植业在当地已经构成了必须的规模。南王庄西瓜远近闻名,有的西瓜远销京津和东北等地区的城市。

对于市场和信息,李某深有体会:卖低不卖高,(销售)信息灵通和关系网(客源)广的农民的西瓜每年能卖个好价钱。

村民反映:种西瓜能够让农民得到稳定的收入,挣多挣少但不会赔钱,今年西瓜的平均市场价在1。5元每千克(供应旺季价格略低),同往年相比瓜农得到更多的实惠,今年农民种白菜既增产又增收,但是种麻山药增产却不增收:今年麻山药的下脚料每市斤五毛钱左右,而刚收获的麻山药的批发价也但是如此。另外,大棚种西瓜与种菜相比,管理上更省心(这契合了农村劳动力超多入城务工的现实),技术难题较少,销售季节较集中,更易于安排农事等因素致使农民不愿搞多种经营而趋于保守地单户经营而不是联合经营,是自发农业而非自觉农业。是简单的商品交易而不是大规模的市场行为。

南王庄具有发展特色种植业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方面,农民自身的良好素质和谋求发展的强烈意识,这也是最重要的条件;另一方面,后天培育的农业环境条件:包括农业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品牌效应等等。

如何将南王庄及其周边地区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全国性的特色种植业园区?首先,在当地建立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以市场为导向,在加强原先优势农产品的基础上培育新的增长点;其次,做好特色农产品的宣传工作,尤其是在某一农产品上市季节到来之时,利用当地媒体进行以该产品为主的一系列农产品的宣传,或者联络当地在外务工或经商的知名人士在各地建造固定的销售网络;再次,做好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按照中央明确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礼貌、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战略举措和发展目标推进农村工作的开展,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物质后盾,把培养新农民作为主要依靠力量,把树立民主礼貌乡风作为吸引投资和促进发展的目标;最后,切实落实科教兴农战略,不仅仅要有财力支持,更要有智力支持,不仅仅要做好引进人才的工作,更要做好培养人才的工作,不仅仅要以政策促发展,,更要以政策保护发展,保护农民的用心性、创造性和切身利益,只有如此,农业才会有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才不会流于表面,农民在增收难度加大的状况下也不会弃地而去。(总策划)、周宁宁、马媛、王志华

(五)栏目设置:消息或分析性报道

(六)初次采访所得关键字:

立冬刚过,华北平原上的麦苗显出一派喜人景象,忙完了秋种的农民陆续离开了家乡到城市打工。而南王庄的村民似乎还没有忙完。他们有的忙着收获地里的麻山药、萝卜、红薯、白菜等农作物:有地头交易的,有装车运往市区的;有的忙着拆大棚、施肥、集粪、松土、挖沟,让辛苦了一年的土地准备休息过冬。进入阳历年以后,瓜农们就会把自家温室里培育的秧苗移入大棚,这也许才是瓜农生产生活的新开始吧。

在村民李某的家里,作者了解到,今年村里的农户收入都不一样程度地增加了,今年李某经营了四个大棚(约四亩),每个大棚净收入大约4000元,比去年净增收20xx元左右。在农资成本增加的状况下,今年他又承包了三个大棚准备来年种西瓜,附近几个村庄的很多村农民也在扩大西瓜种植面积,农民种西瓜的热情高涨。

南王庄大棚种植西瓜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了,西瓜和其它地区农户种植的小麦一样,是当地农民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几乎庄上的每个农民都有种西瓜的经验,西瓜种植业在当地已经构成了必须的规模。南王庄西瓜远近闻名,有的西瓜远销京津和东北等地区的城市。

对于市场和信息,李某深有体会:卖低不卖高,(销售)信息灵通和关系网(客源)广的农民的西瓜每年能卖个好价钱。

村民反映:种西瓜能够让农民得到稳定的收入,挣多挣少但不会赔钱,今年西瓜的平均市场价在1。5元每千克(供应旺季价格略低),同往年相比瓜农得到更多的实惠,今年农民种白菜既增产又增收,但是种麻山药增产却不增收:今年麻山药的下脚料每市斤五毛钱左右,而刚收获的麻山药的批发价也但是如此。另外,大棚种西瓜与种菜相比,管理上更省心(这契合了农村劳动力超多入城务工的现实),技术难题较少,销售季节较集中,更易于安排农事等因素致使农民不愿搞多种经营而趋于保守地单户经营而不是联合经营,是自发农业而非自觉农业。是简单的商品交易而不是大规模的市场行为。

南王庄具有发展特色种植业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方面,农民自身的良好素质和谋求发展的强烈意识,这也是最重要的条件;另一方面,后天培育的农业环境条件:包括农业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品牌效应等等。

如何将南王庄及其周边地区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全国性的特色种植业园区?首先,在当地建立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以市场为导向,在加强原先优势农产品的基础上培育新的增长点;其次,做好特色农产品的宣传工作,尤其是在某一农产品上市季节到来之时,利用当地媒体进行以该产品为主的一系列农产品的宣传,或者联络当地在外务工或经商的知名人士在各地建造固定的销售网络;再次,做好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按照中央明确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礼貌、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战略举措和发展目标推进农村工作的开展,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物质后盾,把培养新农民作为主要依靠力量,把树立民主礼貌乡风作为吸引投资和促进发展的目标;最后,切实落实科教兴农战略,不仅仅要有财力支持,更要有智力支持,不仅仅要做好引进人才的工作,更要做好培养人才的工作,不仅仅要以政策促发展,,更要以政策保护发展,保护农民的用心性、创造性和切身利益,只有如此,农业才会有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才不会流于表面,农民在增收难度加大的状况下也不会弃地而去。

餐饮业新闻报道策划方案

根据xx餐饮业目前状况,xx在消费者心目中是一家经营xx闽越特色菜的私房菜馆,不管从装修风格和菜品口味来讲在同行业中都属于独树一帜的。xx闽越菜的博大精深和xx私房菜馆名字的亲和力更为彰显出本次营销活动的主题性强烈的饮食文化氛围带动浓厚的餐饮促销氛围。以系列性主题活动贯穿整个促销活动当中去,最大限度的和目标消费者互动起来,到达理想的促销效果。

xx私房菜馆营销实施细则:

第一冲击波:媒体整合

任何一项活动策划的成功,广告投放策略都很重要,按照xx广告投放有效到达率来看,排序是:报纸、传单、户外、广播、电视、网络。因此本次活动广告投放密度比例为:报纸30%传单20%户外15%广播15%电视10%网络10%。轮翻进行广告轰炸。

推荐媒体:《海峡都市报》;户外、公交站牌;交通广播文艺频道;xx电视台;福建热线以xx开业以来,整个菜馆的经营宗旨为宣传主线,贯穿菜馆对客人的服务承诺,员工服务素质的培养、菜品质量的要求以及客户对菜馆的意见反馈等为辅助宣传,在媒体上出现。并为宣告本次促销活动拉开序幕。

策略重点:1、尽量以非广告的形式出此刻媒体上,以本报讯或者通讯稿的形式为佳。2、尽量用第三者口气叙述本次宣传资料,做到让读者有可信度,对于消费者反馈的宣传资料最好能以真实顾客的经历为佳。不妨列出顾客的姓名,工作单位等。

第二冲击波:开展一系列营销活动

营销活动总体原则:

关心社会,热心公益事业;产品质量可靠,服务规范、企业形象丰富;增强顾客信任度,以更加了解xx私房菜馆。

主题一:实施消费者满意工程

透过电视台、报纸、电台等媒体,个性是以新闻的形式进行全方位的报道,以提升xx私房菜馆品牌的知名度和公众信誉。

1、与供应商家签订质量保证书;

2、给餐饮投保;

3、开展主题为把你的烦恼告诉我的系列活动,让消费者写下餐饮过程遇到的种种麻烦,想办法解决,这样既起到了促进消费的作用,又提升了品牌形象,而且积累了宝贵的消费者资料;

4、实施会员卡积分制度。

亲和待客方面:

1、赠品方面:菜馆应有特色的小工艺赠品,让顾客觉得到xx吃饭,除了能享受高层次的气氛,还能得到令人心奇的小玩意儿。它不仅仅能起到宣传作用,还能提高我们的档次。在发放上能够根据消费的高低,赠品与之相配,但需要专人负责。

2、建立和收集《客源人事档案》,如市委领导年月日生日,公司年月日年庆,领导结婚纪念日,到时提前发放贺信以此用来加强与食客的联系,使我们有一批稳定的客源。能够这样计算,若建立有5000客源档案,一年有一次就餐机会,每一天就有5000360=13。8次,上座概率就五分之一,那么每一天也有2-3桌客源。

3、餐后服务:就餐后,客人除得赠品、优惠券外,安排一两个人为客人免费洗车(凭餐券或其它手续)事虽小,却能给客人减少许多麻烦,以此来增加客人对的印象,从而更好的为酒店创造效益。

主题二:实施餐饮学堂项目

设立餐饮学堂的优势:

①、最大限度的减少了顾客对商家及产品(餐饮)的误解,有效的压缩了有损产品营销效应及企业形象的传言。

②、让顾客有更多的机会成为参与者,使她们觉得受到了xx私房菜馆的重视和爱慕,从而能够很好的栓住顾客的心。

③、让我们的顾客比其它餐饮商家的顾客更有面子,很好的满足了顾客十分需要了解餐饮产品的愿望。

④、为消费群制造了更多对餐饮产品认识的话题,以及社会热点问题或企业话题的探讨,对于产品及商家文化的广告有着很大的宣染力,因为这种方式所表现出来的资料都是很好的口碑,构成了一种有利的环境。

资料:

1、开展xx私房菜馆杯餐饮论坛及征文活动;

2、消费者成为xx私房菜馆餐饮俱乐部的会员,享受一些优惠活动;

3、开通xx私房菜馆餐饮热线,解决消费者的疑难问题。

邀请媒体、消费者及供应商,就餐饮存在的一些问题,做深入的探讨,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以提高xx私房菜馆在业界的口碑和影响力,增加消费者对xx私房菜馆品牌的认知度和忠诚度,还可吸引潜在消费者。

主题互动方面:

1、活动方案:xx私房菜馆广告语征文(6月7月)拟请作家协会或广告协会与长沙晚报社市场消费部联合主办,在长沙晚报xx私房菜馆广告语这一核心概念广告语征文,利于快速传播xx私房菜馆广告语,而且透过消费者、潜在消费者的广泛参与,使消费者更加关注xx私房菜馆。此征文活动还可提高xx私房菜馆的文化品位,对xx私房菜馆占领市场和消费有用心促进作用。

2、活动方案:评选xx人最喜欢的餐厅活动目地:暗喻xx的特色性,并提升餐厅的知名度互动形式:和xx餐饮协会合作,列出xx比较出名的10家有特色的饭店餐厅,让消费者透过手机信息、网站的参入方式进行投票,并从中抽取幸运者赠送奖品。

3、活动方案:征集xx特色菜肴的名称活动目的:创造新闻效应,突出餐厅菜肴的特色性。互动形式:在媒体上列出xx主要特色菜的主要配料,主料及做法。根据色香口味让消费者给出菜肴的适合名字。并且餐厅一旦采用以后这个菜肴就一向沿用被采用的菜肴名字。并设立奖项奖励参加者或者以后针对本次中奖的消费者对来xx消费本菜肴一律实现免费。

4、活动方案:征集xx食客最喜欢的菜肴活动目的:创造新闻效应,突出xx对消费者的重视互动方式:透过各种媒体对外公开征集xx食客自我的特色菜肴或者是最喜欢的菜肴,要求有原创性,讲究必须的营养平衡因素和烹饪制作的可行性。入围者可获取奖品并由xx作成实际菜肴推出。而且入围者对本菜肴有冠名权或者免费权。

主题三:315消费者直通车(3月)

资料:设计消费者调查表刊发在报纸上,凡消费者剪下此表格填写正确,可当作优惠券来xx私房菜馆消费,并凭表格和身份证寄回报纸参加抽奖,抽出百名幸运消费者,召开消费者联谊会。力图在315前后营造用心的社会影响,带动消费。

1、邀请媒体到xx私房菜馆采访;

2、315报纸报道;

3、继续进行软性文章宣传。

对xx私房菜馆的新闻报道,使越来越多的人听到xx私房菜馆的名称和产品,但对xx私房菜馆的深入了解还不够。这时就应透过主要媒体(《海峡都市报》)推出关于xx私房菜馆创业、成长、发展的深入报道,把一个真实、生动、具体的xx私房菜馆形象展现给消费者。

主题四:315诚信消费日(3月)

透过软文的形式征寻诚信见证大使的新闻,聘请315位消费者为诚信见证大使、颁发诚信见证大使证书,实施诚信工程。

主题五:重奖高考状元慰劳英雄母亲(7、8、9月)

每年高考都是热点话题,高考状元更是热点中的热点。应借此机会宣传品牌,深入百姓生活,体现xx私房菜馆服务社会的企业精神。从重奖高考状元到慰劳英雄母亲,一向到挖掘刻苦求学的典型,一个层次比一个层次深,如能做好细致的策划方案,定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前期宣传,召开新闻会,吸引媒体注意;

2、与教育部门或基金协会联合主办,或取得其支持;

3、在重点市选取文、理科状元各一名,每名奖励1000元,在xx召开颁奖典礼暨新闻会,并达成若干人才培养或录用意向;

4、公司带礼品慰劳英雄母亲,伴以追踪采访;

5、挖掘感人题材xx冠名独家深入在《海峡都市报》专版专题报道;

6、宣传xx私房菜馆尊重知识,重用人才的企业文化,并进行深入报道;

主题六:消费者心目中的理想品牌美食节消费者评选活动

评选结果出来之后,有可能在行业内引起震荡,适时把握机会,制造有利于自我的新闻事件。

主题七:时事营销诚聘健康大嫂

第7篇:农庄经营方案范文

   一、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县委、县政府动员大会和《意见》及《实施方案》精神上来。

   驻村工作组认真贯彻落实3月12日全县创建小康村工作动员大会和县委李文勇书记讲话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县委[XX]14号文《中共平原县委、平原县人民政府关于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小康村的意见》和15号文《关于开展创建小康村工作的实施方案》为目标,在思想认识上首先解决“干部为什么要下去,下去以后干什么,下去以后怎么干”这样三个问题。驻村工作组全体成员统一了思想认识,并确立了在小康村创建工作中“服务一定要到位,帮扶务必要尽力,指导但不能误导”的思路和原则。

   二、制定规章制度,驻村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打铁先要自身硬”。针对工作组成员长年在机关工作,对“三农”问题不十分熟悉的情况,进村伊始,我们就按照县委组织部的要求,制定了一系列驻村工作规章制度,以此约束、规范每个成员的驻村行为,这些规章制度包括-------《学习制度》:每周拿出至少一天的时间,围绕“三农”问题进行学习,逐步提高为农民服务的水平;《考勤制度》:坚持真蹲实驻,每天签到,做到“到岗、到位、学习、干事”;《廉洁自律六不准》:突出“一心为民,不准扰民”;《工作守则》:在组长带领下,各负其责,落实责任制,年底除接受县委组织部考核外,工作组内部进行工作考评;《党员干部群众联席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创建工作,工作组成员每人至少联席5—8户农民进行帮扶指导。另外,由一名同志负责详细记录《工作日志》。严格的规章制度保证了驻村工作的规范化,促进了小康村创建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近一年来的工作实践表明,工作组的同志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得到了村“两委”干部和全体村民的肯定和赞誉,展现出优良的整体素质,在小康村创建工作中树立了机关干部良好的形象。

   三、召开村“两委”班子和村民会议,调查了解“三农”情况,做到有的放矢。

   进村安顿下来之后,我们就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召开了东咸村“两委”班子和村民代表两个层次的会议,就小康村创建工作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向村干部和村民传达县委、县政府动员大会精神和具体实施方案,同时就村庄的基层组织建设、村庄规划建设、宅基地规划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状况、村容村貌及绿化美化、村庄卫生环境和卫生室建设、计划生育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教育工作、民主法制建设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了解和实地查看,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东咸村小康村创建工作内容细目表》,共十大项43条,确立了“以发展经济为总抓手,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整治村容村貌,发挥教育部门职能作用,提高村庄幼教、义务教育和成人教育工作质量”的工作重点。创建工作做到了思路明确、开局有序、有的放矢。

   四、制定《东咸村小康村创建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排出日程表。

   为确保小康村创建工作各项任务指标的完成,驻村工作组在腰站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与村“两委”班子充分酝酿、磋商,并征求广大村民的意见,在村庄原来发展的基础上,制定了《东咸村小康村创建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内容涉及发展民营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整治、精神文明建设等十个方面,明确了工作组、村“两委”干部和村民的工作目标、任务职责以及完成这些任务应采取的措施,排定了工作日程和完成时限。

   五、积极开展创建工作,按照计划和实施方案,件件抓好落实。

   工作组本着“服务、帮扶、指导,一切为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宗旨,千方百计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做到“农民得实惠,干部受教育”。在近十个月的时间里,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了村级组织建设,形成了一支能够带领全体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村干部队伍。在工作组的指导协调下,配齐配强了以党支部书记咸德军为核心的七人组成的党支部、村委会两套班子,建立健全了村“两委”《工作职责》、《学习制度》等,对村级班子进行了4次“更新思想观念、转变工作作风”教育整顿,举办了两期党员干部培训班,主要进行了十六大精神、市场经济知识、农业科技、法律法规和民主政治建设以及县委中心工作的集中培训。村级班子素质高、能力强、人心齐,具有较强的战斗力,群众满意率达到95%以上,同时健全完善了青年、妇女、民兵、计生、治保等组织,各组织在小康村创建工作中有计划、有措施,工作扎实主动,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二)通过实施环村林网建设工程,基本建成高标准的绿化风景带。3月20日至4月初,驻村工作组协助村“两委”班子,带领全体村民,抓住春季植树造林的大好时节,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围村林”建设,在东至中心干渠、南到老水沟、西至西咸村界、北到后槐村地界的环村区域,新植树木24000余株,平均每人植树50余株,总植树面积240多亩,林带宽近百米。同时为提高树木成活率,我们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清挖沟渠,引水浇灌,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于4月8日,在全体村民中开办了一期以“树木管护技术”为主题的培训班,聘请县职业中专的专业教师授课,把农民朋友最需要的农业技术送到他们身边。新植树木成活率达95%以上。冬季植树5000余株,超额完成上级的任务,村庄道路及庭院实现了绿化、美化,耕地全部实现林网化,达到了田成方、路成网、树成行。共3页,当前第1页1

   (三)大搞基础设施建设,村庄进出道路和主要街道全部实现硬化。驻村工作组根据与村“两委”班子共同制定的《XX年小康村创建工作计划》,积极与镇党委、政府配合,在原来村庄道路硬化的基础上,投资近5万元,实施了村庄北大街油面硬化东西联通工程,共硬化路面1400平方米,总长度280米,拆除(搬迁)房屋11间,墙头50米,刨树30多株,于10月26日全部竣工。至此,在工作组的帮助指导下,东咸村的进出道路、村内两纵两横主要街道全部实现了硬化,道路两旁修建了盖板沟或管式砖砌沟,达到排水畅通。同时,我们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协助“两委”班子,搞好有线电视入户建设、电话虚拟网建设和农户自来水工程。目前,全村有线电视入户率已达90%以上,电话入户率达95%以上,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0%。

   (四)以建立“畜牧养殖”和“运输流通”两个协会为契机,帮助指导农民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驻村工作组始终把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作为小康村创

建工作中的重点。通过调查了解和一段时间的工作,我们了解到东咸村农民历来就有从事畜牧养殖和运输流通的传统,全村90%的家庭从事养猪、养牛、养鸡等,80%的家庭从事以收运棉花为主的运输流通业。以畜牧养殖和多种经营为重点的经济发展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但是这种经济发展格局还处于分散状态,规模小,数量少,一家一户单打独斗。针对这种情况,驻村工作组与村“两委”班子,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充分酝酿,同时征求村民代表的意见,由村“两委”牵头,面向全体村民于4月上旬建立了“东咸村畜牧养殖协会”和“东咸村运输流通协会”。协会属村民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互助组织,在村“两委”统一领导协调下开展工作,由村支部书记任会长,村委会主任任副会长,推选一名养殖大户和一名运输大户任秘书长,吸收所有从事畜牧养殖和运输流通的农民为协会成员。其主要任务是: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发展畜牧养殖和运输流通经验交流会,互相切磋,取长补短,广开门路,交流技术,沟通信息;以发展畜牧养殖和运输流通为重点和依托,进一步发展民营经济,引导吸引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扩大民营经济户数,增加数量,膨胀规模,培植大户和龙头,变一家一户为规模经营,变分散为集中,以此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随着“两个协会”的建立,村民自觉参与民营经济的积极性达到高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也大大加快,更多的农民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了经济田经营和搞外出打工经商上。到目前,村庄1078亩土地,经济田面积达720多亩,粮食作物面积358亩,粮经比例达到1:1.5。从今年3月份到11月份,全村新增工商注册户达46户,达到30.1%,加上原注册工商业户89户,全村已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的个体工商业户达135户,占全村总户数的88.2%,基本上达到了家家有项目,户户有产业,其中养殖大户11家,运输大户15家,建筑队3个,新购大型农业机械5台,基本实现了耕、播、收全程机械化。全村固定资产投入累计达到53万元,税收增长21%。90%的土地实现了管灌。十月份引进的棉花加工厂一期投入60万元,计划投入120万元,明年七月完工。

   (五)加大投入,建好文体大院,丰富群众生活。驻村工作组积极帮助指导村“两委”,按照小康村创建工作计划,对村“文体大院”建设进行规划布局,并予以资金支持。9月中旬,以村幼儿园为主体,集文体大院、成人教育学校、党建工作室为一体的综合设施改扩建工程正式破土动工。目前130米的围墙建设已全部完成,同时配备了篮球、乒乓球、锣鼓等文体活动器材。整个工程预计在明年春天全部完成。改扩建后的村文体大院占地面积3700平方米,房屋13间,全部按标准教室建设,能够解决两个幼教班、一个小学一年级共近百名学生读书及满足开展各种活动的需要。县教育局通过驻村工作组先期投入资金近万元,购置了11间房屋所需檩条120多根,对村文体大院建设给予有力支持。

   (六)以清理“三大堆”为核心,加大村容村貌治理力度。在村容村貌治理方面,驻村工作组与村“两委”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清理“柴草堆、粪堆、砖土堆”,拆除土坯危房和户厕改造这三个大的方面。目前,“三大堆”已彻底清理完毕,户厕改造已基本完成,粪便全部堆封发酵,进行无害化处理,拆除土坯危房11间,墙头150多米,村庄的容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必须说明的是农村有农村的特点,旧的“三大堆”清理完了,新的“三大堆”又会出现,所以整治村容村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坚持不懈,这样整治效果才会保持下去。为此,村庄划分了卫生区,实行责任制,包干到户,同时制定了评比细则,定期进行检查评比,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七)完善村卫生室建设,发展卫生事业。东咸村建有一处卫生室,挂牌腰站镇第二卫生院。卫生室建筑面积78平方米,建设有独立的诊断室、治疗室、药房、观察室,工作人员3人。在“非典”期间,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与卫生室联合,在有关部门的配合支持下,开办了防治“非典”培训班,向村民发放明白纸近三百份,有效地防治了“非典”疫情,受到群众欢迎。我们还随时随地开展婚育新风进村入户教育宣传活动,计划生育各项指标全部达到上级要求,连续多年没有发生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现象。同时建立了计生服务和人口学校,积极筹措农民医疗基金,互助合作医疗制度正在形成。共3页,当前第2页2

   (八)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在驻村工作组的帮助指导下,建立健全了“村民大会”制度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设立了村务公开栏、财务公开栏、法制宣传栏,配备了4名兼职普法宣传员,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村民守法意识增强,依法办事、依法维护个人权益的自觉性增强,村庄社会秩序稳定,连续十多年没有发生打架斗殴、违法乱纪以及触犯刑律的案件。稳定的社会秩序有效地促进了村庄经济的发展,群众安居乐业,齐心协力致富奔小康。

   (九)以评选“星级文明户”等为契机,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文明程度和素质。在县文明办和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支持下,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于10月1日至6日,在全体村民中间轰轰烈烈地开展了评选“星级文明户”、“青年志愿者”、“巾帼建功模范”、“科技带头人”、“好婆婆、好媳妇、好邻居”等活动。首先召开了动员大会,动员全体村民积极参与,踊跃申请,成立了由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参加的考评小组,制定了严格的考评标准,最后共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10户,“青年志愿者”10人、“巾帼建功模范”5人、“科技带头人”10人、“好婆婆”5人、“好媳妇”5人、“好邻居”5对。10月20日正式挂牌授奖,有效期限3年。同时,对村民进行经常性的“破除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教育,大力整治村风民风,工作组与村两委共同制定的《村民公约》,除制成图版上墙外,人手一份。通过这些措施和活动,村庄的精神文明建设大大加强,农民的文明程度大大提高,全村无一人习练“#”。

   六、充分发挥部门职能,抓好教育工作。

   驻村工作组充分发挥教育职能部门的优势和作用,进村开始,我们联合腰站镇教管会对村庄的幼教、普教、成教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了解,确定了完善幼儿园建设、建立教室解决小学生出村上学问题,建立成人学校、搞好成人培训,提高义务教育水平、杜绝中小学生辍学等三大工作重点。目前,该村有幼儿园一处,设施齐全,配

备专职幼儿教师2名,学前一年、学前三年儿童共20人,入园率都达到100%,小学适龄儿童33人,入学率达100%,初中适龄少年36人,入学率100%。

   文体大院全部建成以后,成为集幼儿园(小学低年级)、成人教育培训基地为一体的综合设施,将有效地解决低年级学生出村上学问题和成人教育培训问题。

   七、村庄的三大变化。

   通过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干部及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扎实工作,近十个月的时间,东咸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百业兴旺,社会稳定。目前,全村以畜牧养殖和运输流通为主的特色产业专业户达91户,产值200余万元,人均增收达500元,村庄百业兴旺,社会稳定,农民聚精会神谋发展,一心一意奔小康。(二)农民思想观念更新,封建陋习杜绝。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是认识到农民不能光姓农,还要姓工、姓商;二是大老粗不能光耍粗,要学文化、学科技、讲文明、讲礼貌、守法律,做现代新型农民。目前在东咸村打架骂人的没了,讲文明礼貌的多了,打牌的没了,学文化学科技的多了。三是农民不能光拼力气,要头脑活、观念新。农民通过学科技,闯市场,懂得了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如何生存与取胜。(三)村庄更干净、更美丽。原来是“泥巴道、三大堆,苍蝇蚊子到处飞”,现在是街道全部实现了硬化,下雨下雪也不怕,三大堆不见了,代之以碧绿的冬青树,村庄变得更干净、更美了。

   八、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打算。

   在小康村创建工作中,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工作成效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与小康村创建进程也还有一定距离。在今后的小康村创建工作中,我们将加大工作力度,弥补工作不足,力争按期完成创建目标,为早日实现“小康县”的目标,把我县建成“富强、文明、秀美”的新平原做出积极的贡献。

   平原县教育局驻腰站镇东咸村工作组

                                                                            二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小康村创建工作情况总结》

第8篇:农庄经营方案范文

一、充分认识村庄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提出的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村庄整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惠及农村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是立足于现实条件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强村庄整治工作,有利于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村社会文明,有利于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提高广大农民生活质量、激发农村社会活力,有利于改变农村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

村庄整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重要历史任务。各镇(街)要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增强做好村庄整治工作的自觉性、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要求真务实,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勇挑重担,发挥传统工作优势,积极探索新思路和新方法。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把村庄整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和实施计划,协调各有关部门有计划、有步骤、创造性地推动村庄整治工作,及时发现新情况,研究解决新问题,总结推广新经验。

二、村庄整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

村庄整治工作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组织动员和支持引导广大农民自主投工投劳,改善农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村庄整治要充分利用已有条件,整合各方资源,坚持政府引导与农民自力更生相结合,完善村庄最基本的公共设施,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村庄整治工作要因地制宜,可采取新村建设、空心村整合、城中村改造、历史文化名村保护性整治等有效形式;以村容村貌整治,废旧坑(水)塘和露天粪坑整理,村内闲置宅基地和私搭乱建清理,打通乡村连通道路和硬化村内主要道路,配套建设供水设施、排水沟渠及垃圾集中堆放点、集中场院、农村基层组织与村民活动场所、公共消防通道及设施等为主要内容进行整治;使整治后的村庄村容村貌整洁优美,硬化路面符合规划、饮用水质达到标准,厕所卫生符合要求,排水沟渠和新旧水塘明暗有序,垃圾收集和转运场所无害化处理,农村住宅安全经济美观、富有地方特色,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医疗文化教育等基本得到保障,农民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农村风尚得到有效改善。

三、因地制宜,试点先行,稳步推进村庄整治工作

(一)村庄整治工作要认真做好两个规划。一是适应农村人口和村庄数量逐步减少的趋势,编制镇域村庄整治布点规划,科学预测和确定需要撤并及保留的村庄,明确将拟保留的村庄作为整治候选对象。二是编制村庄整治规划和行动计划,合理确定整治项目和规模,提出具体实施方案和要求,规范运作程序,明确监督检查的内容与形式。

(二)村庄整治工作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尊重农村建设的客观规律,以满足农民实际需要为前提,坚决防止盲目照抄照搬城镇建设模式。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设施,凡是能用的和经改造后能用的都不要盲目拆除,不搞不切实际的大拆大建,坚决防止以基本建设和行政命令的方式强行推进。坚持以改善农村最迫切需要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中心,以中心村整治为重点,完善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突出地方特色,体现农村风貌。

(三)村庄整治工作要坚持政府管理与引导相结合。要加强建设管理,防止农民不按规划分散建房;要搞好中心村规划,完善公共设施,引导独立农户和散居农户集中建房,解决农民建房占地过多问题,实现集约节约使用土地,降低人均公共设施配套成本。

(四)村庄整治工作要坚持试点先行、量力而行、稳步推进、全面整治的原则。村庄整治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各镇(街)要积极探索,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科学制定村庄整治计划,确定分批分期整治方案,先行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开。对*市确定的30个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要加大整治力度,尚未进行村庄规划的示范村要立即进行规划,力争2008年上半年完成整治任务并达标。在抓好示范村整治的基础上,对高速公路、铁路、国道、省道两侧500米可视范围内的所有村庄进行重点整治,2008年底前完成整治任务并基本达标。同时,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其他村庄分类、分批进行整治,2010年底前完成整治任务并达标。

四、明确责任,加强领导,建立村庄整治工作的推进机制

(一)建立分级责任制。各镇(街)要充分发挥村庄整治的主导作用,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负责指导与组织实施。村(居)负责组织具体项目的建设,村民自主投工投劳参与项目建设及管理。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统一部署,从农村工作大局出发,履行工作职责,加强部门协调,密切配合,整合资源,加大村庄整治工作的技术服务和项目实施的技术指导。

(二)建立农民参与机制。村庄整治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广大农民非常欢迎,参与积极性高。要确立农民在村庄整治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和对项目的选择,充分调动农民自力更生建设家园的积极性,让农民得到实际利益,激发农民自主、自强、勤勉、互助、奉献精神。

(三)建立村庄公共设施管理的长效机制。探索村民自主管理的途径,组织引导农村干部群众参与公共设施运营维护与管理,通过村民缴费或村集体经济解决管理资金来源问题。逐步完善和推广村民理事会制度,在党支部领导下参与决策,直接听取村民的建议与诉求,畅通上情下达与下情上达渠道,密切基层组织与广大村民的联系,凝聚全体村民的力量搞好人居环境。凡能市场化运作的公共设施,均要积极利用市场机制。

(四)建立公推民选的村庄整治驻村指导员制度。各镇(街)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基层公推民选的村庄整治驻村指导员工作制度,鼓励镇(街)公务员参与村庄整治。驻村指导员要切实负责对村庄整治的组织与技术指导,接受村镇建设管理人员的业务指导和监督。

(五)建立村庄整治的培训制度。要分期、分批培训新农村建设的村镇领导干部和驻村指导员。加强对农民建设新农村基本技能的培训,提高农民的参与能力。有计划地组织各种形式的观摩学习,总结交流各地的经验,充分发挥示范村、示范镇的引导、带动和辐射作用,取长补短、相互借鉴。

(六)建立村庄整治的监督考核制度。各镇(街)要加强对村庄整治实施过程中资金与实物使用的监管,防止挪用、滥用。建立上级对下级的督察机制,鼓励社会各界、新闻媒体和广大农民对村庄整治进行监督。要接受各级人大、政协和有关部门的定期或不定期督察。市政府与各镇签订目标责任书,把村庄整治工作成效作为考核镇级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严格奖惩。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村庄整治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坚持每月一调度、每月一通报,年终对各镇目标责任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对村庄整治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镇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进展迟缓的镇予以通报批评。

五、资金扶持,奖励先进,实施有利于推进村庄整治的政策措施

(一)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在积极争取省财政资金的基础上,市财政每年拿出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村庄整治。各金融机构要积极支持村庄整治和建设。各镇(街)也要建立相应的资金扶持制度。

(二)建立奖励机制。根据每年年终考核情况,各镇(街)要建立奖励机制,对村庄整治完成速度快、质量高的村予以奖励。支持开展村内村居环境综合整治及道路硬化、亮化、绿化、美化等。

六、组织动员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村庄整治工作

要把村庄整治工作与当地农村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与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结合起来,与基层党建工作结合起来,与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改革措施结合起来,使村庄整治切实成为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为农民群众办好事做实事的工作平台。要积极建立城乡一体互动的体制和机制,通过村庄整治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城乡二元结构的逐步改变。要尽快出台税收、补助、贴息等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特别是工商资本参与村庄整治,建立和增加为村庄整治服务的金融产品。要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鼓励社会团体、志愿者积极参与村庄整治活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各镇(街)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村庄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

附:*市村庄整治实施方案

二八年二月二十六日

*市村庄整治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和*市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会议精神及*市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加快推进村庄整治工作,全面提高我市村庄环境整体水平,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结合*市创建文明生态村、帮扶经济薄弱村等活动,组织动员农民及社会力量改善农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营造整洁、卫生、方便、舒适的人居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二、整治范围、重点

整治范围:全市所有行政村。

整治重点:全市30个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

三、整治内容和标准

整治内容主要是“三清”(清理粪堆、垃圾堆和柴草堆)、“四改”(改水、改厕、改灶、改圈栏)、“四通”(通路、通电、通自来水、通宽带或有线电视)、“五化”(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整治后的村庄要达到村容整洁、路面硬化、饮水达标、厕所卫生、塘渠清洁、垃圾收集、设施配套、乡风文明、环境优美。

(一)搞好村庄整治建设规划,规范指导村庄整治。充分发挥规划的指导调控作用,推动村庄整治和建设。对30个整治示范村提出规划意见并落实规划编制单位。引导农民合理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中,逐步推进旧村改造、迁村并点和“空心村”治理,2008年6月前编制完成30个整治示范村的整治建设规划,2009年底前编制完成所有村庄的整治建设规划。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庄居住环境。1、做好公路的升级改造工作。突出抓好国道、省道以及与其他省市相连接的重要道路建设,配套完善各项道路设施,对进村道路实施硬化铺设。各示范村2008年年底前进村道路硬化率达100%,村内主干道基本硬化,村落“户户通”硬化率60%以上,道路的排水、排污系统基本齐全。2、实施“四通”工程。加快村内道路、自来水、通讯、电力工程建设进度,实现村内道路硬化平整、有线电视到村到户、自来水入户且水质达标、用电安全有保障。结合村庄道路建设和改造,同步修建排水和亮化设施,做到道路排水、排污系统基本齐全,村内主要道路和公共场所安装路灯。3、实施“一池三改”工程。围绕沼气池建设和改厕、改圈、改灶同步实施,使整治村逐步实现居住社区化、环境友好化、厕所水冲化、厨房燃气化。

(三)加强村庄绿化建设,提高绿化覆盖率。抓好各级道路两侧绿色通道建设,建设绿色生态走廊,提高道路绿化水平和档次,做到统一规划、统一栽植,实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开展村庄植树和庭院栽花种草,在村庄内外、庭院内外空闲地植树、种花、栽果、种菜,村庄林木覆盖率山区达到35%以上,平原达到30%以上,改善村庄生态质量和自然面貌。

(四)搞好村庄环境卫生专项治理,改善农村环境面貌。2008年6月前对各示范村村域范围内残墙断壁和有碍观瞻的破旧建筑进行拆除,对主要道路两侧建筑物立面进行粉刷。整顿村镇集贸市场,杜绝占道经营现象;清理粪堆、垃圾堆和柴草堆,实现村庄环境的整洁卫生;村庄按每千人2—3处的标准建设半封闭式生活垃圾收集点,镇驻地设置垃圾收集设施并配置运输设备,对垃圾进行卫生填埋,逐步实现垃圾统一收集和处理。对村庄家禽家畜实行圈养,有效管理人畜粪便。各村建立环境卫生、环境保护、村容村貌治理的规章制度,成立环卫清洁队伍,明确专职管理人员。

(五)加强环境整治,提高环境质量。加强高速公路和国道、省道两侧厂矿企业的“三废”治理,严格控制工业粉尘污染,实现废气、废水、废渣达标排放。进一步加强已毁山体的修复和绿化,关停非法采石场点,力争2008年底前使已毁山体基本得到恢复。推广可降解塑料袋和农用地膜,禁止焚烧秸秆,防止白色污染。

(六)规范户外广告设置,提升城市对外形象。按照规范、美观、突出特色的要求,对村庄沿街橱窗广告、门店招牌及其他不规范的户外广告进行整治。在京沪铁路、京福高速公路和104国道两侧重点部位设置大型公益广告。

四、整治步骤

按照“远近结合、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示范引导”的原则,使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取得实效,让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整治成果。

(一)试点先行。对30个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试点村,从现在起组织实施,2008年年底完成各项整治任务并全面达标。

(二)重点推进。在抓好重点整治示范村的同时,对高速公路、铁路、国道、省道两侧500米可视范围内的所有村庄进行重点整治,2009年上半年完成整治任务并基本达标。

(三)全面整治。按照“改造城中村、建设中心村、整合弱小村、治理空心村、培植特色村”的工作思路,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其他村庄分类、分批进行整治,2010年底全面完成整治任务并达标。

五、工作措施

(一)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大力推进整治工作。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整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深刻领会省市村庄整治会议精神,积极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市里将成立村庄整治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各镇也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并根据责任分工分别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按市里统一部署和要求,对整治任务进行量化和分解,明确整治任务目标,层层分解、级级落实,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快推进整治工作。

(二)分类整治,典型引路。对经济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庄进行高标准的整治和建设,大力推广应用沼气等新型能源及新型建材。对经济条件较弱的村进行重点帮扶,显著改善村居环境和农民生活水平。对于其他的普通村庄,重点加强对生活垃圾的集中收集和处理、村内“三堆两垛”及各类建筑垃圾的清理、村内违章违法建筑的查处和整顿以及沿路村庄占道经营行为的治理等方面的工作,使整治工作卓有成效,要采取一定的激励机制,鼓励其参与文明生态村创建,采取梯次推进的方式逐年进行整治,力争用2—3年的时间,达到文明生态村的标准。

(三)抓好责任落实。市政府加强对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总体指导、督促、协调、检查、考核和验收。各镇政府作为整治工作的责任实施单位,要切实抓好各项整治工作的落实,明确牵头单位和责任人,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专人负责,认真组织实施。各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四)多渠道筹集资金。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要走政府投入、多方参与、各界捐助的路子,多渠道筹集资金,保障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各镇要列支专项资金对确定的整治示范村给予扶持。

(五)加强舆论宣传,强化监督考核。要把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与文明生态村创建、经济薄弱村帮扶等活动结合起来,结合创建活动的总体安排,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媒体,深入现场、深入基层,大力宣传综合整治的目的、意义、内容和要求,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全市齐抓共管、人人关心、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市政府加强对村庄环境整治情况的调度和督察,及时通报各镇整治工作进度,年底还将组织有关部门制定考核细则,对整治工作进行考核评比。市里将对年度考核成绩优异的予以奖励,对工作不得力、效果不明显的进行通报批评。

第9篇:农庄经营方案范文

休闲农业典型案例推选

江头贡茶休闲农庄位于耒阳市龙塘镇江头村,是依托耒阳市江头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产业基地打造的以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为主体,结合基地自然优势,建成的一个集油茶、生猪、鸡禽、水产渔业及贡茶文化展示体验、水上游乐、观光度假、垂钓、健身、农家餐饮等于一体的产业基地型休闲农庄。该公司自2008年创办以来,致力于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发展休闲农业,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现已发展为省五星级休闲农庄,四星级乡村旅游服务区,其主要做法是:

一、因地制宜,合理规划。为了充分利用农庄地形地貌,保护农庄自然山水风光,农庄建设之初,该公司就联合湖南工学院旅游规划与设计研究所、耒阳市旅游局、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共同编制了“耒阳市江头贡茶生态休闲农庄——茶业与旅游业协同发展规划”,将农庄规划定位为以规划区大地机理和山水骨架为基地,依托茶、水、山等特色资源,营造静谧、舒心、养生的旅游环境,将规划区建设成以儒家文化为根基,茶文化为主题,集休闲度假、茶园观光、茶文化体验、茶艺科普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度假区,并定位将其建成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省级茶叶科技示范农庄、省级旅游度假区。该规划按生产及休闲等不同板块进行了功能分区,总体布局科学,具有较强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实现了综合开发利用与自然保护、文化传承相结合。

二、产业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江头茶内质独特,历史悠久,属于“耒阳四宝”之一,具有较强的品牌资源优势。该公司主打产业是茶叶,并围绕发展有机茶在农庄合理配置油茶、果蔬种植和鸡禽、生猪养殖,发展立体农业。现已建成茶园、油茶、蔬菜、果木林共5000余亩,建成年产800吨的标准化制茶厂房、水库渔业养殖场600亩及万头生猪养殖场、多处万羽鸡禽养殖场。同时,在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上聘请湖南省茶叶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为合作单位,将农庄基地建成了省级产、学、研基地,整个茶叶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无公害有机茶相关规范进行栽培和加工,生产的江头贡茶通过HACCP(食品安全体系)认证和有机茶认证,在国内大型茶博会荣获多项殊荣,现为“湖南名牌”产品。

三、多产并举,融合互促。茶园的建设为农庄打造了特有的茶园风光,家禽、水产、生猪养殖在为生态茶园建设营造了动植物生态链的同时,也为休闲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质的食材。在公司主打产业茶叶的加工上,兴建了标准化茶叶加工厂,引进了多条现代化生产线,产品有红茶、绿茶两大系列十二个品种,实现了100%加工和品牌销售;在休闲产业发展过程中,突出生态茶园、贡茶文化主题,以江头贡茶文化传播为主线,极力打造茶旅景点,开发有贡茶文化展示体验、水上游乐、观光度假、野果野菜采摘、垂钓、健身休闲、农家餐饮等多项特色服务,项目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科普性、趣味性、体验性强,农味厚重;在农庄休闲推广上,广泛应用互联网,设有宣传网站、网络销售店铺、公共微信号等,农庄不同时节的特色得到了及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