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云计算课程体系范文

云计算课程体系精选(九篇)

云计算课程体系

第1篇:云计算课程体系范文

关键词:云计算;大数据;人才培养;课程设置;项目化教学

作为沿海发达地区广东省在“十三五”规划中,对广东地区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发展专题规划,提出了适合本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规划设计,提出在十三五区间将广东建设成为全国的云计算大数据创业创新高低,成为世界领先全国一流的云基础设备和云终端核心制造基地。为此,广东制定了珠三角“联云计划”人才支撑计划,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人才和智力支持[1]。根据不完全的统计,2016年广东的云服务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云终端制造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预计到2020年整个广东云计算的产业规模将达到6000亿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基本实现产业规模化。图1珠三角地区云计算产业概况与此同时,在人才培养方面,与产业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目前的培养供给无法很好满足产业需求。特别是对人才结构出现严重的倒挂现象,一方面产业所需要的大部分是属于产业下游的技能型的人才,人才的需求结构类似于“金字塔”结构,处于金字塔下方的技能人才占据六七成;另外一方面目前在培养人才上面主要是本科院校,其所培养主要是研究性信息技术人才,云计算人才的供给多集中于产业链的中上游,而下游产业链人才的供给相对偏弱。下游人才主要集中在操作类岗位,主要是技能型岗位,从事重复操作的维护、服务类工作,以虚拟化工程师为主[2]。珠三角地区产业概况如图1所示。根据招聘网站2016年12月的统计,云计算领域人才需求量56%为大专以上,与金字塔结构对应。

1云计算应用型人才需求现状

云计算技术应用是研究描述大数据分析和处理、分布式应用、并行化应用、虚拟化应用的理论与技术,它把当前各行各业所产生的呈爆炸式增长的海量数据进行分布式并行分析和处理,发掘出海量信息中的数据价值。同时,云计算也具有虚拟化的特征,它把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等领域里面的一些基础设施、硬件资源、软件资源等作为一项服务提供给用户,就像用户使用电力设施或水资源一样,实行按需付费使用。根据云计算技术的特色及高职高专学生培养目标要求。从所需人才类型上划分,云计算产业所需人才结构主要呈现“金字塔”型。据监测结果显示,应用产业作为云计算发展的重点领域,面对未来云计算产业的飞速发展,企业人才急缺的问题日益显现。以云计算产业应用领域相关的IT人才需求为例,截至2016年下半年,IT人才的需求量已突破30万人,其中一线城市IT人才需求最为明显,上海IT人才缺口将近7万人,其次分别为北京、深圳和广州,分别突破6万人、3万人和2.5万人。目前云计算类岗位的薪酬已居行业前列。应届生工资在4500-5900之间,整体工资水平在10000-15000元,远胜行业类似岗位。国家“十三五”规划将云计算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云计算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云计算专业根据市场人才需求,为广东地区培养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人才[3]。

2人才培养定位

云计算的产业链是由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软硬件与网络基础设施服务商、云计算业务集成服务商、终端设备厂商等构成,是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链,专业定位非常明确面向国民经济各行业和领域云计算建设的需要,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特色注重培养学生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和基本云计算核心理论基础知识,具备使用先进云计算技术和工具进行云计算应用等能力。目前广东部分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开设了云计算专业,培养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维护、运营的人才;外省的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成都学院、山西职业技术学院等也开设了云计算专业;很多高职高专开设了云计算课程,20多所高职院校已开设云计算专业。以上可看出,高职高专院校的领导及教师都意识云计算技术的重要性和专业的必开性,但由于云计算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大部分高职院校对云计算这门课程如何定位、如何讲、讲什么还不清楚,相关课程的教师迫切的需要有系统地讲述云计算专业基础知识的教材。市面上的云计算相关图书大多为店销书,偏重产业和技术介绍,没有适合高职高专作为教材的书籍,这一现状大大的制约了高职院校云计算专业的开设和发展,影响了高职层次云计算人才的培养。因此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的云计算专业的培养目标、核心课程体系应如何建设,经过深入的调研,在云计算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上需要非常明确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学生能力为目标,以平台产品为载体,项目化教学为模式,重点培养具有云计算平台搭建和云计算应用设计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的云计算人才。

3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思路

3.1培养模式

按照基于新型工程教育模式的培养理念培养具有应用技能和创新思维的新型人才,在专业课教学中培育职业素养的意识和手段。在培养模式上采取项目为载体,通过项目作为引领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实现校内校外实训,通过与教学企业的合作,将企业真实案例引入到课堂中,完成实训内容后进行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企业化教学,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在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中重点培养具有熟练掌握至少一个国际知名云计算平台技术的云计算系统工程师及云计算系统运维人才,学生通过大量实践操作,熟练掌握设计、开发、规划、安装和管理云计算系统所需的专业知识,可以按照实际需求对云计算平台进行配置、优化以及局部改进的能力,能够为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引进云计算系统进行设计、规划、安装和管理。主要可从事云服务提供商、软件开发公司、互联网企业、学校、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云计算系统的规划、设计、开发、搭建和运维。

3.2产业融合,就业导向

首先人才的培养是以就业为目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专业规划需要体现紧跟市场、一线定位的原则,需要在国内的产业背景为依托,跟产业发展相配套,培养的人才需要满足企业的需求和要求,因此,在专业规划、课程体系等各个环节需要做到“学有所教、教有所能、能有所用”。此外,在专业校企合作方面,需要与真实企业进行合作,实现共同办学、构建课程体系,保证学生在毕业后可以符合企业需求,打造“入学有就业保障、毕业即可就业”校企合作新格局。校企合作,师资“互聘共培”。通过学校聘任企业工程师承担专业教学任务,企业聘任教师参加项目研发,提高专任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

3.3不同层次培养

坚持教学改革,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首位,逐步改善教学条件;按照“不同层次”学生具有不同特点进行结合岗位需求的人才分类培养,提高整体专业教学效果,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对于应用创新型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人才来说,其岗位包括了云计算维护工程师、云计算售后服务工程、云计算测试工程师,可以按照学生对于专业特长和兴趣,设计相应的专业能力,配套相应的教学知识,,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特色注重培养学生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和基本云计算核心理论基础知识,具备使用先进云计算技术和工具进行云计算应用等能力。

3.4引入工程项目

新型工程教育模式的核心就是把工程项目引入教学过程,以项目设计为主线完整地、有衔接地贯穿于整个本科教学阶段。目前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还不是特别成熟。为此,根据本专业(方向)人才培养要求,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能力实训、专业核心技能训练、专业综合实践,专业实践教学实训设备主要包括主流的PC机、服务器、网络互联设备和网络安全等设备等。根据本专业(方向)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实践教学基地主要以“教学企业”、校内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构成。其中“教学企业”主要承担综合实践和企业真实项目实训,校内实训室主要开展专业基础能力和核心能力训练、校外实训基地主要开展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训练。其中“教学企业”按照企业应用实际环境建设、校内实训室按照校企共建模式建设专业技能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按照企业实际岗位要求建设。

3.5课程体系创新

高职院校云计算应用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上需要按照采用“平台+方向”的思路,这个思路是符合高职院校课程特点和要求的。“平台课”需要大部分的学生都具备基础知识和技能,这是以后学生发展的后劲所在“专业课”。此外,在课程体系上需要进一步的创新,在课程的开发上,可以让企业参与进来,共同来开发课程,将企业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工作场景带入到课程中,更加符合一线定位的理念,真正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打造“校企双主体”的课程体系。遵循“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理念,构建由基本素质、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综合性实践能力、专业拓展能力、综合素质等六个模块构成的基于职业岗位(群)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实行工学结合课程资源库建设项目,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和核心课程群的建设。整理专业相关材料和成果,建精品课程建设团队。

3.6校内外一体的“云实训”

全面规划、合理设置和布局校内外实训基地,突出实训基地共享平台建设,建立一批以专业群为基础的跨专业的实训基地。在实训基地建设中,需要校内实习公司和校外真实企业共同参与,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重点构建校内实习公司,通过企业真实的案例来让学生做项目,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过程,将课堂搬到企业来利用项目作为载体实现实训目标。对于企业来说,可以全程参与到人才培养中,利用一线企业市场、资金、场地、设备、项目、人员等的优势,充分利用企业方的资源,在教学中使得学生对实际工作任务、工作场景等有直接认知,实现基于新型工程教育模式的培养理念。同时,规范创新实践教学管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4总结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才需求不断增长,对高职院校来说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按照新型工程教育模式的培养理念培养产业所需要的技能人才。

作者:郑海清 廖大强 单位: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喻晓,胡成松.面向云计算人才培养的应用技术型计算机专业课程群建设[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5(3).

第2篇:云计算课程体系范文

关键词:云计算;路基路面工程;云平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3.070

0 引言

国家明确提出,在教育建设中,应足够重视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在未来5年后,要求数字化服务体系全面覆盖,包括城市及各级乡镇学校。在国家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改革的今天,将云计算技术应用到高职高专的职业教育平台中,将加快职业教育的改革步伐,为职业教育提供一个很好的服务平台。

对高职高专的职业教育领域来说,云计算给“路基路面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课程改革后,利用云技术可以使教学模式增加远程和虚拟化教学。

1 云计算概述

云计算是利用虚拟资源提供服务,在网络云平台中,注册后的云用户可以通过云平台获取资源。“云”中的资源是虚拟的、无限延伸的、动态变化的,云用户可以在平台中查询所需资源,使用云资源。云技术产生后可以极大限度的节约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

2006年谷歌和IBM合作,首次把全球若干著名大学纳入“云计算”辅助教学中,2009年,我国也开始探索云计算在教育中的改革,并在全国范围评选出“云计算”辅助教学的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经过近10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云计算辅助教学的研究体系已经初见成效,云技术在教学改革的应用中可以为学校节省经费、教师教学更加方便快捷、学生学习过程中更加生动直接,极大的提高了教学质量。

2 云计算特点

“路基路面工程”是辽宁建筑职业学院道桥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近年来,关于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一直是焦点问题,云计算辅助教学在“路基路面工程”教学改革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2.1 可靠性高

云端可以为云计算用户储存的数据提供保存的平台,云端可看成一个强大的服务器,在此平台保存的数据安全可靠,用户不必过分担心数据丢失或电脑黑客的侵袭。

2.2 动态性及可伸缩性高

云技术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向申请者提供不同的云服务。

2.3 虚拟性

用户可通过云技术在任何时间段、任何位置获得服务。用户只需要一台计算机或一只手机上网后就可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服务,节省了大量的资源和时间。

3 云技术与高职教育现状

3.1 高职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普遍存在教育资源无法共享或共享范围狭窄,教学资源更新慢、费用高等问题。近些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职教育信息化、网络化得到普遍重视。高职院校大力发展网络中心用于教学,网络平台的搭建初步实现了资源的共享,这些都可以为云技术在教学改革中的发展提供良好的铺垫,使云技术能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提供可行性的选择。

3.2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

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面向的是生产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云技术是适应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时代产物和必然的趋势。由于云技术可靠性强、动态、可伸缩性强、虚拟化的特点,它更适用于校园的教学,云技术可储存大量资源,并通过网络为用户传递数据,为用户提供帮助。

4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云平台搭建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搭建的平台主要依赖百会平台,经过调查研究表明,百会平台是中国高校教育使用中最广泛、最成熟的教育辅助平台。

4.1 云平台搭建构想

云平台的搭建要以为学生服务为宗旨,学生注册用户通过网络登录后可进行自主学习相关的课程。“路基路面工程”云平台的搭建主要包括15个部分,分别为:目录、公告、课程简介、授课计划与教学进度、教案、课件、微课程视频、布置任务、任务提交、课后作业、教师点评及小组评价、课堂反馈、公共资源下载、学习讨论、教师联系方式等。目录部分介绍本课的章节,使同学们显而易见的了解本门课的知识框架;公告栏实时更新与课程相关的信息;课程简介主要对本门课的知识框架做简单的介绍,了解课程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等;授课计划与教学进度栏主要规划每周所讲的课程内容、学时安排;教案和课件栏是每次课所讲的主要内容的文字信息和PPT;微课程视频主要针对课程主要内容及重难点录制视频加深学生的印象及学习兴趣;布置任务栏是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实习小组,下达实训任务,每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任务;任务提交栏是学生直接可以线上或线下提交教学任务,课后作业栏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在课下完成,巩固加深学习任务;教师点评及小组评价栏是在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对每组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小组成员自我评价和互相分别评价成员的完成情况;课堂反馈栏是学生在做任务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难题可以通过此平台进行与小组成员或老师沟通,解决问题;公共资源下载栏可以共享有用的资源;教师联系方式栏提供教师的联系电话、邮箱、qq等,使学生线上、线下都可以与老师取得沟通和联系。

4.2 课程建设思路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改革后应以项目驱动为核心,教师在课堂布置学习任务,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做”一体化。本课程共分为七个能力训练项目,分别为路基横断面设计、路基边坡稳定性设计、路基排水设计、路基边坡防护与地基加固设计、路面结构层设计、路面基(垫)层设计、沥青路面设计。每个能力训练项目又划分为若干个任务。

4.3 云平台搭建实施

以能力训练项目7沥青路面设计中的任务2确定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为例。首先,学生在课前布置任务栏查看本节课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找到分组成员名单,共同商议学习计划及协作情况。

工作任务如表1所示。

各组成员按照老师布置的任务分工协作,可以查看教案、课件、微课程视频、公共资源下载及网络媒体完成任务。最后,提交本次课的任务,教师根据大家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小组成员可以进行自评和互评。

5 结束语

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云计算辅助教学,效果良好。使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加了学习的热情,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牢固。学生在分组协作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能够在做任务的同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随着云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完善,“路基路面工程”云平台的搭建使教学改革更加合理化,培养出来的学生将在社会中更具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胜.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科学,2014,5(4):292293.

[2]李松波.基于云计算的教学资源平台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2,4(8):2830.

[3]李维勋.路基路面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2011.

[4]封娜娜.云计算辅助教学平台下协作学习教学设计[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2.

第3篇:云计算课程体系范文

关键词:云课堂;职业教育;计算机网络;教学创新

0引言

新形势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应用型教育转变,代表着应用型教育的领跑者——职业教育,其教学发展的模式引起了许多的专家与学者关注。长期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主要是以传统教育为主,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及附带的其他高科技的不断更新发展,传统职业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现代的职业教育教学必须进行改革与创新,因此,基于云课堂的教学创新模式应运而生。本论文是以计算机网络教学为研究对象,通过云课堂的教学模式来分析研究该教学模式对职业教育产生的有益效果及影响。

1云课堂教学特点概述

所谓云课堂是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现代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以高效便捷的互联网技术作为传递信息的纽带,并将信息技术作为课堂创新教学的手段,其主要由网络、云平台资源服务器及用户端这三部分组成,具体来说是将教师与每个学生作为终端,采用信息化传递并储存,进而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无缝对接和互动,从而有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云课堂可分为线上云课堂教学和线下云课堂教学,线上云课堂教学,即学生可以通过设置的账号与密码登录云课堂的资源服务系统,下载自己所需的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若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疑惑或不懂的知识点,可以在云平台资源服务器上罗列出来,线上的教师看到后可以做出详细的解答,同时云平台服务系统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会搜索出相类似的参考解答过程为学生提供参考;线下云课堂教学即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云平台向学生展示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理解的动画、视频以及相关的文献资料等,总之云课堂可以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理解和掌握课程中的知识点[1]。传统教学特征。传统教学,就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以理论教学的授课方式为主,并配以实践教学为辅助,这一授课方式以老师为主动,而学生却变为被动地接受知识,根本就不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如何,比较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差,培养出来的学生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差[2]。

2云课堂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教学创新与实践

2.1云课堂课程设计

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引入云课堂的教学创新具体是将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讲义、教学视频以及教学课件等相关教学资源输入云课堂服务系统中[3],通过手机、电脑以及互联网技术实现教学资源的传输与储存,同时为学生设置账户和免费开通学习权限,学生可以在云平台上相互交流学习经验、查找除课程以外的知识点、在线与教师疑难问题解答以及分享课程知识点等。云课堂不受空间和时间的制约,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互动的关系,教师随时知道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对教师布置的作业和讲义内容比较清晰,进而使学生摆脱了传统教学带来的制约与束缚,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方式来自主地学习,这就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正是基于这种目标,云课堂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创新,着重是以学生为中心,重点突出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与自主创新的能力,引导学生的自主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

2.2云课堂在计算机网络课程实施过程

2.2.1云平台服务系统建立,整合课程教学资源

建立云平台服务系统,具体是将教师、云平台服务系统及学生三方全方位地对接起来[4],采取分工实施、各尽其责的管理原则,教师负责创建班级,随时课程资源,包括课程课件、视频、讲义、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共享、课后习题答案详解以及设置学生疑难问题解答等教学资源;云平台服务系统功能就是将教师和学生上传的教学资源与疑难问题做汇总并储存,以供教师和学生浏览,同时还随时提供最新的计算机网络专业技术知识信息以供教师和学生阅读和讨论;学生作为学习者要充分利用云平台服务系统中的教学资源,根据自己实际的学习方法和理解程度来自主地学习,并将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在系统中提出来,以便于教师解答疑难问题,同时学生之间可在云平台系统中相互交流学习经验和心得。

2.2.2建立学生学习记录,教学质量高效化

建立学习记录主要是在云平台系统中设置有学生登录、教学资源浏览、评论、交流与互动等记录,有助于学生随时可以快速地找到自己需要的教学资源,也有助于在云平台系统对部分学生起到监督学习的作用。

2.2.3建立互动答疑机制,优化教学

教师根据学生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云平台系统上的学习心得与体会、学生提交的疑难问题记录来针对性地讲解该课程的知识点,还增加课程以外的知识点来丰富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引出计算机网络故障、异常及处理的具体视频案例来使学生更加容易地和系统地理解掌握课程中的知识点,也使得学生掌握一些实际经验的技术技能;将实际计算机网络工程实例存在的问题拿来与学生一起分享与讨论,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研发设计一种特殊功能的可输入性电子书籍,并具备双向性检索功能,有助于解决读者在阅读中遇到的字词句问题,以便于读者查询学习,提出如何设计、设计包括哪些部分、检索功能如何实现等实际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实际问题,更加有兴趣地进行这些问题的讨论,使其在云平台系统上的学习更加轻松自如,课后学生将学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提交在云平台系统上,云平台自动地将这些问题统计出来,以便教师随时浏览。在计算机网络实际操作课程上,教师将这些疑难问题通过现场的实际操作展示给学生观摩,这些疑难问题即可全部得到解决并消化干净。

2.2.4教学中测试,知识点实时性掌握

教学中测试是最有效、最快捷、最直接的测试学生对知识点理解掌握的方法或手段,所谓教学中测试主要是指在每堂课结束前的20分钟对本堂课的知识点进行测试,有利于学生对本堂课集中注意力,也有助于学生主动思考知识点。教学中测试是学生和教师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共同完成的一项教学任务,其中不仅包括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知识点,还包括教学氛围、学生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测试,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计算机网络课程属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因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如果学生在本课堂中的知识点没有很好地掌握,到下堂课可能就会造成忘记本堂课的知识点,教学中测试有助于学生消化本课堂的知识点,也有利于课后学生在云平台系统中的知识点巩固。同时现场测试后,教师及时可以发现学生答题反馈情况,有针对性地做错题修正并讲解,因此实施教学中测试是非常有必要的。

3云课堂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的优势

3.1动态教学,教与学实现有机统一

当前大数据时代下,学生可以在云课堂上搜索到教师没有讲解到的知识点,也可以依靠大数据来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教师与学生在某种情况下,会相互监督、相互指正在教与学中产生的错误,比如学生可以凭借云平台中大数据的优势提出教师讲授的知识点存在错误,同样学生在云平台上的互动与交流、作业及学习心得与体会,教师均可以看见,并可以给予学生比较公正客观的评价,进而可以促使学生的学习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地学习,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爱好与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评价和学生的学习动态与情况,及时纠正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课堂教学,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更加科学化与合理化。

3.2高质量、高效率的教与学

云课堂不受空间和时间的制约,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互动的关系,对于教师来说,随时知道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助于随时变化与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实现一种动态的统一;而对于学生而言,教师布置的作业和讲义内容比较清晰,使学生摆脱了传统教学带来的制约与束缚,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方式来自主地学习,这就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就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的教学质量也得到极大的提高。

3.3教与学形成智慧课堂

云课堂将教与学有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形成智慧课堂[5]。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既需要学习其中的理论知识,又要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只能实现理论教学,但不能实现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教学模式,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因此使得学生长期处于厌学逃课、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尴尬境地,最终导致社会对职业教育学生的认可度一直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而云课堂将计算机网络课程既满足理论又满足实践的需要,并以此为基础来实现学习和思维可视化,使得教师全面了解学生,让学生真正了解课堂上所学的内容,使得教与学形成智慧课堂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第4篇:云计算课程体系范文

【关键词】云计算;多媒体教学系统

一、云计算介绍

云是指网络、互联网。云计算是通过网络提供可伸缩的廉价的分布式计算模式。在远程数据库中,数以万计台电脑相互连接,形成大片的电脑云,这种计算模式就是云计算。

通过使用云计算,用户只需要将自身的电脑连入到云计算的数据中心,就可以像使用“超级”计算机那样从云中获取服务。用户把数据存储在云中,而不是存储在自己的设备上,从而可以随时随地访问数据。通过在更强大的云计算平台上运行应用程序并应用虚拟化技术配置软件,可有效减轻用户在本地设备中进行软件安装和频繁升级的负担。

二、多媒体教学系统

1.多媒体教学系统

在多媒体教学中融合了数字化、网络化的先进思想,突破传统教室对时空的限制,既实现传统课堂教学中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又符合电脑教学轻松、互动的自身特点,从而是一次教学方式的飞跃。多媒体教学系统是一种先进的教学平台,更代表着一种崭新的教学方式。它包括进行多媒体教学的硬件和软件。

2.系统存在的问题

中职学校多媒体教学系统建设的初期阶段,主要是围绕着基础硬件平台的建设展开。目前中职学校多媒体教学应用状况基本是在多媒体教室和校园网络基础上,以教师个人课件和少量零散应用系统为支撑,维持着简单的多媒体教学模式。课件单调、资源不足、缺少对教学全过程和自主学习支持等问题普遍存在。从发展眼光看,硬件平台只是必要基础,更重要的是海量多媒体教学资源和丰富的应用服务。所以下一代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建设必须要转为以教学资源和应用服务的建设为中心。

目前大多数教学应用系统基本是分散部署在物理服务器上,软件和数据资源绑定,应用系统之间不能共享数据资源,教师的课件素材等也难于共享,资源与应用存在重复和浪费。为从根本上提高资源的共享程度和利用率,迫切需要对分散的教学设施与资源,以及应用系统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综合多种资源和应用服务的整体,具备统一管理运行机制,为教学活动提供全面服务支撑的体系。

三、云计算在多媒体教学系统整合中的应用

1.建立多媒体教学专网

云计算是在网络基础之上实现的,学校都有自己的校园网络,但并非所有的网络状况都足以支撑起云平台体系。几乎所有高校的校园网络都比较庞大复杂,用户多、出口带宽紧张、网速瓶颈和病毒攻击等问题几乎普遍存在。为解决上述问题,可采取建立教学专用网络的方案。在校园网络内,将所有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云服务器机房、管理控制室等教学相关区域,规划成一个独立的专用子网。专网主要面向教学活动,隔离来自校园网络和外网的干扰,设唯一出口与校园网络连接,通过防火墙等安全控制设备访问校网和外网,并提供必要的开放服务器对外服务。网络至少采用千兆光纤主干,百兆到桌面,万兆连接云服务器群。

2.搭建云平台的核心硬件

多媒体教学系统硬件资源是云平台的物理核心和主体,它决定了云的规模和处理能力,主要包含专用核心服务器群与节点主机群两大部分。云控制器组、云存储服务器群、云节点服务器群三大部分构成了云平台的硬件核心,由一定规模数量的专业服务器组成。云控制器主要提供对云的统一控制管理机制,云存储为云提供核心存储空间支持,云节点服务器群则主要是为云提供包括CPU、内存、磁盘缓存空间在内的任务处理能力支持专用核心服务器群和数量庞大的节点机群,以专网为基础,在云平台系统软件与云控制器的统一管理下,构成一个具有超级计算和存储能力、面向多用户多任务的、具有分布式同步处理模式的云。

3.基于云的多媒体教学应用系统

基于云的多媒体教学应用系统,是多媒体教学公共服务支撑体系面向用户与业务应用的外层部分,包含各种面向用户和教学业务的应用服务系统,以及体系统一门户服务界面等。主要包含:数字图书馆服务系统,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系统,教学试题库系统,自建多媒体素材资源库系统,网络教学与精品课程系统,视频公开课系统,通识课平台,在线学习交流讨论系统等。

多媒体教学系统以教师为主要用户,围绕教学活动全过程提供支撑服务,包括素材准备、备课、课件制作、课堂教学、课后作业、实验实践、测验考试等教学环节,也包括复习、参考资料、自助学习资源、模拟测验等学习环节。它是一个成长型系统,随着教学的进行和发展而不断建设和充实,其所提供的应用也将不断扩展和完善。

四、结束语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职业学校的全国示范校建设工作,各学校也利用这个契机进行信息化建设。云计算不仅可以降低资源成本,还能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同时可以将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处理,给用户提供一个教学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为“多样化教学”等现代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支撑和助力。

参考文献

[1]方俊.多媒体与云计算[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1,28(10).

[2]胡勇祥.基于云计算环境下数字资源共享模式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5).

[3]刘鹏.云计算技术基础(2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第5篇:云计算课程体系范文

摘 要 云计算作为一种大规模的资源整合与存储技术,为数字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方便。通过分析高校体育课程数字教学资源建设的瓶颈,提出了基于云计算的软件即服务(S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建设高校体育课程数字教学资源。

关键词 云计算 高校体育课程数字教学资源 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高校掀起了数字教学资源建设的高潮,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数字教学资源低水平重复和校际共建共享不足的现象。高校体育课程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有助于解决师资不足、学训矛盾等问题,基于云计算建设高校体育课程数字教学资源能够节省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一、云计算的内涵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服务模式,为网络用户提供一组抽象的、虚拟化的、动态可扩展的、可管理的计算资源能力、存储能力、平台和服务的一种大规模分布式计算的聚合体。云计算有三种服务类型:软件即服务(S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可为用户提供动态易扩展的、虚拟化的资源(软件、平台和基础设施)。云计算技术具备跨平台、跨时空的人机交互功能,基于云计算建设高校体育课程数字教学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目前硬件投资过大、人员技术要求较高、运营维护成本过高等缺点,有助于广大体育教师利用手机、iPad和台式机随时随地的建设数字课程资源。

二、高校体育课程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软件操作问题

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大部分体育教师在体育场馆游刃有余,面对日新月异的计算机软件却手足失措。体育课程数字教学资源的建设需要应用多种软件才能完成,教学课件的制作、教学视频的录制与剪辑等设计到的文本、图片、声音、动画和视频编辑软件(如PowerPoint、Acdsee、Cool edit、Animantor、Flash、Camtasia Studio)的使用和版本升级让大多体育教师望而却步。

(二)平台应用问题

建设数字教学资源的目的是依靠网络平台实施教学的,高校体育课程数字教学资源有助于解决师资不足、学训矛盾等问题。但是,网络教学对教师的信息素养要求较高,需要教师灵活掌握和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的作业、在线答疑、统计分析等功能,这对于习惯口传身授教学模式的体育教师来说也是很大的挑战。

(三)基础设施问题

数字教学资源的建设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相关软件和硬件。目前可用于网络教学的硬件有台式机、笔记本、iPad和智能手机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Windows、Android、iOS等),现有的网络教学平台存储兼容性不足,不能很好地跨平台实施教学,面对众多数码设备及其纷繁复杂的操作系统,体育教师大多会望而生畏。

三、基于云计算建设高校体育课程数字教学资源的对策

(一)使用网络软件,在线建设体育课程数字教学资源

软件即服务,云计算为学习者随时随地的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方便的网络软件。高校体育教师可以利用Baidu Wenku查找下d教学课件,利用在Google Docs创建教案,在Youku中查找或上传教学视频,也可以使用美图APP在体育场馆拍摄教学图片、使用美拍APP录制教学视频,并进行适当的编辑剪辑,然后使用美篇APP制作图文声色并茂的网络教学资源。

(二)借助网络平台,在线体育课程数字教学资源

平台即服务,云计算把开发环境作为一种服务来提供,用户可以使用中间商的设备来开发自己的资源。高校体育教师可以灵活使用现有的网络平台进行网络教学,如通过QQ群的作业功能作业信息,利用WeChat朋友圈共享自己开发的网络教学资源给学生学习,利用飞信课程通知信息,通过平台互动的状态数据来分析数字教学资源的利用情况。

(三)借助移动设备,在线分享体育课程数字教学资源

基础设施即服务,云计算通过虚拟化的云存储把数据存储到云端,解决了传统硬件设施的存储兼容性问题。高校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在智能手机、iPad和台式机上分别登录QQ、WeChat或借助手机、电脑管家软件实现体育课程数字教学资源在不同设备之间的传输与分享,利用Baidu网盘、360网盘等云存储适时分享大容量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如NBA、世界杯等大型体育比赛实况录像等)。

四、结语

云计算作为一种大规模的资源整合与存储技术,为数字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方便。高校体育教师要积极探索云计算对网络教学方式的影响,加大体育课程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力度,努力提升体育课程数字教学资源的建设质量和使用效果,加快高校体育教育信息化进程。

基金项目:2016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资助项目(16YBA181)。

参考文献:

[1] 张怀南,杨成.基于云计算的区域性高校数字教学资源建设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2.06:45-50.

第6篇:云计算课程体系范文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科学化”“工程性弱化”等问题导致所培养人才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弱,明显滞后于新技术引领的新经济发展需求。为此,各高校相继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期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人才。网络工程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融合而成的新工科专业,是新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探索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指导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以培养具有较强理论基础、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网络工程人才,对网络工程专业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1.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世界经济论坛”2016年报告《未来的工作(TheFutureofJobs)》指出,到2020年,对工程人才“复杂问题解决能力”的需求(36%)将远远超过对“认知能力”的需求(15%)。显然,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对新工科领域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制定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既要充分考虑学校定位、社会需求和办学条件外,还应着眼于人才成长的全过程,将其现阶段专业学习与未来“全面发展”相结合,并形成专业特色。因此,根据网络工程专业质量规范和认证标准的要求,某高校将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制定为: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基本的人文素养;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基础知识和方法运用于计算机网络和云计算的工程实践中;具有工程思想与工程意识,能够将计算机网络和云计算专业知识、技术与方法运用于工程实践中;具有计算机网络系统和云计算平台规划与设计、部署与实施、运行与管理,以及应用开发等方面的工程实践能力;具备工程师所需的学习与创新、沟通与表达、合作与交流能力,具有良好职业发展力和适应力。对云计算技术的强化是该培养目标的专业特色。2.学习成果明确毕业要求。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Outcomebasededucation,OBE)理念需要将培养目标分解为对毕业生专业能力、综合素质“明确、可衡量、全覆盖”的具体要求。因此,详细分析支撑培养目标的能力结构,逆向分解为对培养对象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具体要求,再将其有形化为学生毕业时应获得的学习成果,以完全覆盖对培养目标的支撑需求。网络工程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专业能力”要求描述如下。(1)工程知识: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将其理论和方法运用于解决计算机网络及云计算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2)问题分析: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计算机网络及云计算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计算机网络及云计算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设计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功能模块或工作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工程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4)问题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计算机网络及云计算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3.指标点细化毕业要求。面对工程问题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毕业要求应根据能力需求的内在逻辑关系逐项分解为“经过选择的,能够反映毕业要求内涵,且易于衡量”的指标点。各指标点的达成由若干课程教学、实践环节或其他辅助教学过程支撑。指标点分解也是培养目标进一步细化为更具体、明确、可评价表述的过程,应体现解决本专业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的逻辑和建构路径,以引导教师组织教学,学生有计划学习。对网络工程专业“工程知识”毕业要求作指标点分解如下。工程知识: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将其理论和方法运用于解决计算机网络及云计算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中。指标点1-1: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能够将其用于计算机网络和云计算复杂工程问题的定义与描述。指标点1-2:掌握本学科基础知识与方法,能够将其用于计算机网络和云计算复杂工程问题的定义与描述。指标点1-3:掌握网络工程基础知识、技术与方法,能够用于计算机网络和云计算复杂工程问题的分析与理解。指标点1-4:能够将学科知识、网络工程基础知识、技术与方法用于计算机网络和云计算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中。4.课程体系规范与优化。培养目标确定毕业要求,毕业要求决定指标点分解,并通过指标点清晰、明确引导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师资及教学资源配置,培养目标的达成最终依赖课程体系来实现。课程设置的科学合理,直接决定学生专业知识、能力与素质的构建和培养目标的达成。培养目标的特色性,由课程群(或模块)明确并在课程学时学分数、教材选择等中加以呈现。表3是网络工程专业“工程知识”指标点与支撑课程对应关系。完整的课程体系,包括核心课程名称、学时学分、授课学期等,还需要依据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高等学校网络工程专业规范和网络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要求进行优化与规范。网络工程专业“工程知识”各指标点所对应支撑课程如下。指标点1-1:高等数学Ⅰ,大学物理(含实验),线性代数,离散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指标点1-2: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原理,电子技术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操作系统。指标点1-3:计算机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路由与交换技术,云计算技术,Web技术基础,移动通信与无线网络,网络安全技术,软件工程。指标点1-4:Linux操作系统,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云平台部署与管理,网络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路由与交换技术,云计算技术,计算机网络管理,移动通信与无线网络,网络安全技术,网络综合布线工程训练,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软件工程训练课程设计,组网工程训练,云平台部署与实践课程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专业见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二、培养目标评价与持续改进

目前,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并未出台有关达成度评价的指导性文件,需要高校根据自身情况自行设计相关系统。1.达成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一系列指标考查学生的学习成果、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是否与对应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目标相匹配。根据主体不同,可分为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两部分。(1)校内评价:包括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由校内专业教师和管理人员依据评价指标考查学生通过学习所达成能力的情况。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主要考查学生通过系统的课程和实践环节学习,在毕业时是否具备所要求的知识、能力及素质。(2)校外评价:主要是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通常由社会人士、用人单位、行业代表或毕业校友完成,主要考查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所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是否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评价指标包括应届生毕业率、一次就业率、毕业生职业和专业成就调查、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社会舆论调查等。2.建立稳定长效的达成度改善机制。根据达成度评价结果,逆向梳理出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要改进的地方,并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加以完善。因此,建立稳定长效的达成度评价机制是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以下为某高校达成度评价与反馈系统,包括:(1)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在课程教学完成后,评价课程目标是否达成,并根据结果对教学内容和模式给出改进建议,以提升教学质量。体现为对课程教学目标的完善和后续教学过程的控制。(2)毕业要求达成评价:在学生完成本科学习时,依据所有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数据,对本届毕业生是否达成毕业要求进行评价,并给出改进建议。体现为对课程体系的改进及对毕业要求的修订。(3)培养目标达成评价:是基于社会需求、已经工作五年的毕业生状态、用人单位意见以及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等对培养目标达成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培养目标评价所给出的建议,体现为对专业培养目标的调整,保障毕业生能持续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使整个评价机制成为一个长效的闭合系统。

第7篇:云计算课程体系范文

关键词:云计算;云计算体系结构;云计算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10-0024-02

项目基金:四川教育学院教学改革项目(2010JG10)

作者简介:余科军(1979-),女,硕士,成都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系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

1云计算概述

随着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宽带网络的出现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互联网范围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了互联网,这就需要互联网处理大量的数据,从而给互联网系统带来了更多的负载。对于如何安全有效地利用海量信息,传统的服务构建模式已经显得力不从心。在这种背景下,基于分布式计算的新型服务计算模式——云计算应运而生。

云计算最早是在2006年,由美国亚马逊公司和谷歌公司提出来的。云计算的基本原理是,用户所需的应用程序并不需要运行在用户的个人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上,而是运行在互联网的大规模服务器集群中。它是网格计算、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网络存储、虚拟化、负载平衡等传统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云计算能够让客户在世界任何地方访问“云上”所有的应用程序和文件。完整的云计算是一个动态的计算体系,提供托管的应用程序环境,能够动态部署、动态分配计算资源,并实时监控资源的使用情况。云计算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虚拟化技术、编程模型、分布式数据存储技术、集成数据管理技术、信息安全、分布式资源管理、云计算平台管理、绿色节能技术等。

云计算有特点,包括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可扩展性、按需服务、运用成本廉价和有潜在危险性。针对云计算的特点,现在云计算广泛应用于商业,成为商业计算的模型,并实现各种商业的信息服务,支持用户在任意位置使用终端获取服务,拥有成千上百万的服务器集成,使用了数据多副本容错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采用极其廉价的节点构成云,经常只需几百元,就能完成百万元的任务。

自从亚马逊公司最先提出云计算的概念之后,云计算技术就受到了各大IT厂商和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对于云计算技术的研究虽然才短短几年,但是现在已经涌现出很多云计算系统,其中比较典型的系统有AmazonEC2、GoogleAppEngine、ApacheHadoop、WindowsAzurep以及清华大学透明计算平台。

2云计算体系结构

云计算的结构是利用高速互联网的传输能力,将数据的处理过程从个人计算机或服务器移到互联网上的超级计算机集群中,这个计算机群是由成千上万台很普通的工业标准服务器组成,由大型的数据处理中心管理。由于云计算是网格计算、分布式计算等技术发展而来,系统所含技术更多,如编程模型、数据管理技术、数据存储技术、虚拟化技术、云计算平台管理技术等。云计算的结构也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云计算结构如图1。

(1)基础层。面向具体的物理资源,主要对这些物理资源进行局部范围内的管理,提供计算、存储、带宽等服务,这是所有应用功能的基础。它通过对主机、存储设备、网络等硬件设备进行分布式集群、抽象化和虚拟化处理,将其虚拟化集群到一起,构成整个云计算与云服务的基础设施,使对外看上去就像一个统一的整体,用户只需发出约定的设备调用指令就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云”硬件资源,并为系统提供动态灵活的基础设施层服务。

(2)资源池(数据库)。虚拟化技术是云计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虚拟化技术可实现软件应用与底层硬件相隔离,可以将单个资源划分成多个虚拟资源的裂分模式,也可以将多个资源整合成一个虚拟资源的聚合模式。

(3)管理中间件。这个模块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提供用户管理、安全管理、资源管理、映像部署等,这是云计算资源管理系统及集成第三方开发应用功能的综合管理平台。管理中间件管理协调整个服务系统,比如身份管理、用户许可、请求管理、使用费用管理、程序部署、程序调度、程序执行、程序回馈等,甚至还包括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病毒防护和安全统计。

(4)应用服务。提供运行在云上的应用和服务。用户所处理的数据保存在互联网上的数据中心,并不存储在本地,用户所需的应用程序运行在互联网上大规模的服务器集群中,并不运行在用户的个人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上。用户只需能够接入互联网,就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在任何地点方便快捷地使用数据和服务。

3高校云计算体系结构

传统的服务能力在面对海量数据处理、跨地域分布式数据存储以及高质量远程教学等新增需求时,已不能满足其需求。而云计算技术具有计算性能高、成本低、高效能的网络共享、强大的网络服务能力等特点,为高校教育机构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学校之间采用集中管理的模式,通过统一的管理,透过互联网就可以访问云计算的教学资源平台。高校云计算体系结构如图2。

云计算系统由大量服务器组成,并服务于大量用户,而且采用分布式存储的方式存储数据。因此,在高校云计算系统中,不仅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国内外大学可以联系在一起,进行资源共享、相互交流。海量数据的处理是云计算系统一个重要的核心技术。

云计算为各学校提供了一个教学资源共享的环境,让更多老师、学生能利用互联网上的虚拟教学资源。在云计算的体系结构中,学生可以进行选课、查询成绩与学分、班级管理、提交作业等功能;老师可以进行成绩录入、课程管理等功能;教学管理人员可以进行学生管理、学籍管理、资料存档、待办事项处理等。基于云计算的教学系统,老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能够跨时间、跨空间地进行交流与协作,在“云端”实现见习、实习与实训的指导、交流、评测、监控等教学与管理工作,甚至实现视频实践教学展示。

基于云计算的虚拟实验室是一个集虚拟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实验课教学指导系统、网络实验仿真等功能为一体的强大系统,可解决因实验经费不足或高档次、高价位设备缺乏所不能开出的实物实验课的难题,同时也不会造成因使用不当、管理不善等因素造成的仪器损坏、元器件丢失等现象。同时,虚拟实验还可以模拟实验室中没有的设备,而不受时空的限制,方便地进行实验。

参考文献:

[1]管刚,杨涛.浅谈云计算对职业教育的影响[J].中国集体经济,2010(4).

[2]中国云计算网,什么是云计算?[EB/OL].http:///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2008.

第8篇:云计算课程体系范文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262-02

随着网络时代不断发展,出现了信息泛滥。面对海量信息,人们接受信息量有限,由此出现信息超载和知识碎片化的现象。大量无关信息干扰人们注意力,使教师和学生抓不住重点,因此,有必要课程“微”型化。微课是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型学习方式,它适应了快速发展的E-Learning、移动学习和碎片化学习的需要。“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与传统网上精品课程相比,其教学时间较短,通常10分钟左右,不超过20分钟;其教学内容较少,资源容量较小,主题明确,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正因为微课的这些优点,其逐渐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和认可。国外公开的微课网站如萨尔曼.可汗学院、TED教育演讲已经让微课成为人们熟悉的一种非正式学习形式。在国内,中国微课网以全新的分享学习理念为引导,精确整合微课、检测、疑难问答多个学习环节的专业化中学生学习网站。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微课已经作为推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提升,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搭建高校教师教学经验交流和教学风采展示平台。

一、微课知识管理

微课是当前高校教学的一种趋势,然而当前很多精品微课资源没有进行有效管理,造成微课资源的巨大浪费,难以形成有效知识体系。如何对微课资源进行有效的知识管理和资源共享是个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知识管理是指组织或个人对知识获取、存储、学习、共享、创新的管理过程。通过有效的课程知识管理,能够有计划建立学科专业知识体系、针对性地吸收补充所需专业知识资源、持续更新和提高课程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有效提取所需专业知识资源以用于实际工作、结合学习过程提供相应知识资源、有效学习方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它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进行表达和思考,接近人的自然思维过程。思维导图呈现的是一个思维过程,通过思维导图,学习者可以理清思维的脉络.掌握整个知识架构,从而有利于直觉思维的形成,促进知识的迁移。可用思维导图来进行个人知识管理。举例说明,现有教材介绍的语法知识和教师传统讲解“C语言程序设计”的语法知识均是上下的“层次结构”。采用“思维导图”的方法,画出每章知识结构的思维导图,将本章各语法知识点、所涉及的下一级知识点、各知识点问的联系等,使其与人脑存储知识类似,便于学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可对微课的知识点以如下方式进行管理,可以将课程的知识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现出来,以线条来表达某课程知识体系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微课围绕某个知识点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知识点和微课之间是一种映射关系,可通过在知识点上链接所对应的微课。层次性的思维导图和概念图将各自有效资源以接近人的自然思维过程的形式连接起来作为网络课程主要内容。当然有些思维导图和概念图也是作为将隐性知识表示的一种资源存在。专业教师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要对知识库中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对学生提交的隐性知识进行审核。

二、微课资源共享

云计算是一种通过Internet以服务的方式提供动态可伸缩的虚拟化的资源的计算模式。当前,国内外很多高校都逐渐采用云计算机技术来共享教学资源。云计算对高校教学资源的影响如下:节约购买与维护更新计算机成本;减少维护和升级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费用;最大范围内实现共享,解决资源不足与不均问题;提供安全数据存储中心以解决存储资源不足问题。当前网络精品课程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教学模式落后;重学习内容呈现,轻学习情境创设;知识建构并不理想;缺乏个性化学习设计;评价方式单一。云计算技术对微课的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教师与学生分别成为资源建设与共享的主体。将云计算的理念和技术引入到优质微课教学资源的建设中,与原来的网络教学平台相比,更加注重用户体验、资源共享、集体思维和平台开放,在这种新的学习环境下,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基于云计算平台的优质微课教学资源共享模式,其优势在于能够迅速获取新技术、减少重复浪费,增加竞争力,以适应高校战略联盟的发展。文献[7]提出了利用Google App Engine建立个人知识管理云平台,从而实现知识获取、知识组织、知识存储、知识检索和知识共享,可将该体系结构应用到基于云平台的高校微课资源的共享。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移动终端或PC终端访问,通过RSS订阅和用户上传共享实现微课知识获取功能,可为学生学习提供课程订阅功能,用户可在第一时间看到最新的学习主题和学习资源,并参与学习。通过Blog、Tags、标志分类存储实现微课知识组织功能,围绕某个主题建立的个人或群体Blog,借助于Tag可以让更多对此有兴趣的用户参与进来展开交流、评价与讨论。通过云服务器分布式存储实现微课资源存储。通过Google检索服务实现微课资源检索功能,包括资源搜索和学习主题搜索。通过多用户共享访问实现微课资源知识共享功能。

本文首先主要介绍了微课产生的背景、概念及特点。之后,探讨为什么需要对微课资源进行知识管理,并介绍运用思维导图方法进行知识管理。最后,介绍云计算的优势,给出云计算技术共享微课资源的一种技术方案。

参考文献:

[1]张霞,郑小军.基于“平民技术”的高效网络化学习[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8);163-165.

[2]刘雪美,张晓辉,苑进.高校融合思维导图课程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高等农业教育,2007,(7):67-69.

[3]魏方田.思维导图在个人知识管理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6):81-83.

[4]邓瑞新.“C语言程序设计”知识构建的思维导图方式[J].计算机教育,2011,(8):96-99.

[5]王玉芬,郭晓娟.云计算对高校教学资源影响解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5):111-113.

[6]程文.利用Google App Engine打造个人知识管理云平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3):100-101.

第9篇:云计算课程体系范文

关键词 云计算;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设备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15-0067-02

云计算技术的基础是分布式计算、网格计算、并行计算,是在这几种计算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新式计算模式,可以为数据库的存储提供安全保证,也为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互联网的便利提供了技术支持,更是未来网络技术平台发展的前沿。目前,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已经引领了世界IT领域,在中国云计算技术也正在进入商业、教育界等领域的应用,特别在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方面。

1 云计算基本原理和发展现状

云计算在原理上表现为用户在应用程序上并不需要个人PC终端、移动终端设备,而是通过互联网的大规模服务器集群进行程序运作,其中用户所处理的数据、信息也没有储存在本地设备中,而是存贮在互联网的数据库或者数据中心中。这些数据中心和数据库的维护管理、日常运作都是由提供云计算服务的企业进行管理,并由他们来保障云计算的强大技术能力和存储能力来维持用户的正常使用,云计算用户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任何用户都可以任意联通互联网的终端设备。因此,个人用户或企业用户都可以通过云计算技术实现随需随用,这样用户的终端设备和功能也被大大的简化,将许多复杂的任务和功能统统转移到云计算的服务终端上去。

中国的云计算市场也十分广阔,大量的中小企业纷纷加入到云计算服务平台,也推动了国内云计算市场的发展。重庆落地“云端计划”,将云计算纳入通信基础设施;广东云计算规划也相继出台预计到2020年产值达3000亿元;贵州携阿里巴巴以云计算打造数字互联网城市。

2 云计算在信息技术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

现阶段,随着云计算在信息技术领域的飞速发展,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也方兴未艾,电子书包开始进入课堂,部分城市也开始利用移动终端的云计算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的学校开发了云计算学习实验室。对于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而言,利用云计算来帮助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教学,创造新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进行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利用云计算技术辅助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为个性化、信息化的教学环境,服务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的。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辅助教学系统和模式,云计算辅助教学也是信息化教育的新发展。

3 云计算辅助教学对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影响

云计算辅助教学本身具备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降低学校教学设备的配置和维护成本 就目前而言,大部分的学校都投入大量资金配置了计算机和网络设备,之后还要进行更新、升级及日常维护,以保障设备运转,适应技术网络变化和教学要求。应用云计算辅助教学,教学计算任务可以完全可以由云端服务器来完成,针对学校存储的海量数据占用学校电脑大量内存的情况,可由云计算辅助教学服务提供的网络云端资源进行统一的服务,同时,一般配置计算机就可以和云端处理器进行数据交换,可以为学校节省大量的计算机资源、网络设备资源,大大地降低学校教学设备的配置和维护成本的支出。

降低学校教学应用软件服务成本 软件服务也是云计算所能提供的多种服务中的其中一种。云计算服务将大量的应用软件制作成为在线服务软件,学校可以通过使用云计算辅助教学后,免费或只花很少的费用来使用相关教学应用软件,而不必担心软件到期或出现各种不能使用的情况,也为学校节省了大量软件购买和升级的服务费用。一般来说,云计算所能提供的软件服务除一般教学所用的教学软件外,也能够为学校提供专业的教务管理软件,在学生的学分管理、学籍管理、账目管理等方面,学校都可以通过较少的服务费用来使用大量的在线应用软件,仅需要将学校本地电脑联网即可享有云端服务器提供的各项云计算服务。

在信息技术科目的教学上,教师可以凭借云计算平台建立班级账户,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别管理,学生可在平台内学习完成课业,教师既可以把协作平台当作教学平台,也可以将其变成为学习资源的展示平台,完成学生学习内容的补充、作业修订、评估记分等,大大节约了教师的时间,提高了管理效率,也为学生的学习进步提供了信息化支持。

发挥学科优势,促进教学目标达成 信息技术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进度上不可能出现传统学科的那种高度统一的局面,为了解决教学方面存在的难点问题,可以通过云计算平台对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和进度进行适当的调整;同时,基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实用性、可自学性的特点,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进度方面的差异,开展个性化的教学,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情况,在学生的配合下制订个性的学习计划和方案,分发个性化的教学资料和学习资源,改变以往的限制,大大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种需要学生和计算机之间进行不断互动交流的一种课程。在整个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直处于与计算机和网络的“人机对话”的状态。在云计算支持下,在信息技术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体现出主体性,能够真正实现自主学习,教师则可更好起到引导者的作用,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方面,应用云计算技术可使教学实施过程更加科学、合理和开放。在多任务或小组项目中,目标的达成往往并非一人之力,这就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进行教学评价支持,而云计算可以恰到好处地处理这个任务,方便了学生记分,也方便了教师的整理。全体学生可以针对完成的项目结果进行评价,可促进学生改善学习态度。

4 云计算辅助教学在现代教育中的展望

云计算辅助教学系统拥有着海量的教学资源,教育者要充分利用好云计算的教学资源开发更好的课程,寻找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成绩。未来教育中,云计算技术将发挥更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卢蓓蓉,任友群.中国教育信息化的云中漫步:教育云建设的困境及探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2(1):62-67.

[2]袁磊,程美,刘丹,李在荣.我国云计算教育应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6):42-46.

[3]杨宗凯.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展望:未来教室、未来学校、未来教师、未来教育[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9):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