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区经济发展研究范文

城区经济发展研究精选(九篇)

城区经济发展研究

第1篇:城区经济发展研究范文

关键词:城市群;相对发展率;锡尔系数;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5月6日

一、研究背景

2012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首次把城市群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体。2013年5月,国家发改委印发了《2013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要点》,并于6月28日在京召集中部六省发改委领导,研究部署中部崛起工作,将继续推进皖江城市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等重点区域发展。城市群的发展目标是构建良好的分工体系和层级关系,解决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城市与农村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不断激化的对立和冲突,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及“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等战略任务。覃成林等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在区域开放条件下,区域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相互依赖日益加深、经济发展上关联互动和正向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展且区域经济差异趋于缩小的过程”。城市群的发展不只是城市群内各个城市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建立城市群内各个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就长株潭城市群而言,现阶段应对其经济发展差异进行审视,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增长极作用。

二、数据资料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区域的界定。根据《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2008-2020)》的规划范围,长株潭城市群已从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扩展为与之经济关系联系密切的“3+5”城市圈,包括长沙、株洲、湘潭核心规划区域,衡阳、岳阳、益阳、常德、娄底的协调规划范围。由于这8个城市自然资源、经济基础、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城市群内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因此长株潭城市群首先应明确区域内经济发展差异的现状,寻找切实可行的协调发展道路。

根据图1所示,2014年衡阳、益阳、娄底的人均GDP没有达到湖南省的水平,而长沙的人均GDP是湖南省的2倍多,城市群内部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较大;产业结构方面,长沙、株洲、湘潭以二三产业为主,第一产业的比重没有超过10%,其他城市均处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阶段。(图1)

(二)定量化分析方法

1、相对发展率模型。对于区域发展速度的测定,采用能反映相对增长率的差异指标――相对发展率来衡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相对发展率表示各区在某一时期内人均GDP的变化与同一时期整个大区域人均GDP的变化关系,包含了更多的经济因素,避免单纯的总量指标或人均指标对比的绝对性,相对发展率(Nich)的计算公式如下:

Nich= (1)

式中,Y2i和Y1i分别代表第i城市在时间2和时间1的人均GDP,Y2和Y1分别代表整个区域的人均GDP。

2、锡尔系数模型。锡尔系数又称锡尔熵,最早是由锡尔(Theil and Henri)于1967年提出,用来反映区域差异。锡尔系数包括两个分解指标(T和L),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锡尔T指标以GDP比重加权,锡尔L指标以人口比重加权,本文采用锡尔T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T=Yilog (2)

其中,T为Theil系数T,Yi为第i城市的GDP占全部考察区域的份额,Pi为第i城市的人口占考察区域总人口的份额,锡尔系数越大,表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越大。

3、数据来源。本文数据全部来自长株潭城市群规划范围所辖城市2011~2014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原始数据如表1所示。(表1)

三、测算结果及分析

(一)相对发展率测算结果。相对发展率(Nich)是反映相对增长量的指标,表示各区域在某一时间段内人均GDP的变化与该时期内整个区域的人均GDP的变化的关系。Nich值大于1说明同时期该地的人均GDP增量大于整个区域的人均GDP增量,发展速度较快,反之亦反。(表2)

根据上表的计算结果显示,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在长株潭城市群所辖的8个市中发展速度最快,衡阳、益阳、娄底三市2010~2014年这五年的相对发展率均没有超过1,发展速度相对较慢。2013~2014年,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长株潭城市群所辖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均有所放缓。

(二)锡尔系数测算结果。由于2010年为我国的人口普查年,各市统计公报未公开当年的人口数据,故只对2011~2014年的数据进行了锡尔系数计算。(图2)

图2显示,2011~2013年锡尔系数呈不断扩大的趋势,表明这一阶段长株潭城市群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不断扩大,2013~2014年锡尔系数有所回落,这跟我国经济环境大背景以及出台的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有关。

(三)综合分析。根据相对发展率系数和锡尔系数的测算结果,长沙、株洲、湘潭作为长株潭城市群的核心区域,其经济发展速度遥遥领先于其他五市。虽然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的启动时间较早,但是“3+5”城市群是2007年在原长株潭城市群的基础上扩展的新的发展空间,政府重点关注的是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对长株潭城市群的另外五市的关注较少,因此在许多规划建设上,未能从大区域的角度进行合理布局,不可避免会有重复建设和投资浪费,制约整个城市群的经济发展。目前,长株潭城市群没有建立规划管理范围涵盖八市的整体协调机构,城市群区域内部也存在比较严重的经济垄断和行政性垄断,阻碍了区域统一和有序的市场格局的形成。由于现行的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协调领导小组其工作机构行政级别较低,职责不具法定性,其开展的规划工作、研究成果和规划结论难以对各市行政决策产生影响,且工作效率也受到政府领导的换届或变更影响,很不稳定,因此需迫切扩大和加强其事权的范围与权威性。

四、政策建议

(一)建立长株潭城市群协调发展机构。长株潭城市群属于同一省域内的城市群,因此建设长株潭城市群协调发展委员会应由省委省政府牵头,具体组建可由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负责。在行政性质上,其并不是一级地方政府机构,而是在省委省政府推动下,城市群各地方政府自愿加入成立的一种协调机构,其身份既可以是完全的官方机构,也可以是包含各种民间协作组织的半官方机构。在管理上,其既可由省委省政府直接管理,也可委托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管理,但在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具有较大的自主性与独立性。

(二)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在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中,一方面要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群的功能与品位;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建设本身在带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按照“两型社会”的性质与要求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交通是联系地理空间中社会经济活动的纽带,具有空间连接、区域整合功能,扩大资源配置半径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经济功能、社会交往功能、国防功能、文化与文明传播功能是基础设施中最为重要的方面。尽快完成长株潭城市群内部交通同环、电力同网、金融同城、信息同享、环境同治的五个基础网络规划。

(三)建立利益共享与补偿机制。应该强化合作平台建设,建立政策、产业、企业层面的合作协商机制,在经济发展上采取优势互补,优化产业结构,要避免恶性竞争,降低区域协调成本,提高区域政策的执行效率,根据发展阶段的演进调整政策。城市群区域内政府合作的出发点是通过合租来共享整体利益,重新调整各地的产业结构,形成合力的产业布局和产业分工体系,这必然会产生获益和受损的问题。这就需要受益方给受损方以必要的补偿,让区域内所有的地区都共享合作的收益,否则合作关系就会破坏,彼此利益都会受损。

主要参考文献:

[1]高洪深.区域经济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2]覃成林,张华,毛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念辨析、判断标准评价方法[J].经济体制改革,2011.4.

[3]田杰,何丹.中部地区长江沿线城市群空间结构与经济发展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14.23.2.

[4]Takahiro Akita.Decomposing regional income inequality in China and Indonesia using two-stage nested Theil decomposing method[J].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2003.37.1.

第2篇:城区经济发展研究范文

关键词:区域板块;陕西省;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相关性;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7.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2)04-0071-04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城乡经济发展协调性差等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此,党的十六大报告对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做出了重要论述,并提出了相应要求;党的十七大更是明确提出要开创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新局面。

陕西省作为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省份,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陕西经济发展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其在西部11个省、市、自治区(不含)综合竞争力排名从1999年的第4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2位,并表现出逐年上升的良好态势。但是,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并不平衡,陕南、陕北和关中各个县市经济发展存在着很大差异。尽管近几年陕西农村经济发展迅速,但城乡经济发展水平方面的鸿沟也在加大。所以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研究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对于陕西省城乡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内许多学者曾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展开研究,如夏安桃等(2003)主要从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的内涵、目标、动力机制和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综述;[1]鲁奇等(2004)运用因子分析和ArcGIS技术提取影响城乡关联发展的主导因子并将主因子信息空间化,揭示影响城乡关联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2]罗雅丽和李同(2005)以西安市为例,基于城乡间各种要素流的测度研究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3]朱允卫和黄祖辉(2006)以浙江省整体经济发展为例,基于格兰杰因果关系和数据的协整关系研究城乡统筹与经济发展的关系;[4]黄水木(2007)基于福建省泉州市对沿海发达地区城乡经济发展的协调度进行实证研究。[5]

上述文献从不同角度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其中定性研究文献基于城乡协调发展的相关概念展开,对于研究城乡协调发展的机制和体制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未能从定量角度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进行评价;而定量研究文献基于量化研究分别从城乡协调发展度确定、城乡协调发展的主导因子及驱动因子、城乡协调发展过程中的生产要素流动、城乡协调发展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等四个角度展开研究,对于深化城乡协调发展规律研究具有一定作用,但主要立足于各个局部角度研究城乡经济的联系强度。而立足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研究区域板块的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特别是联系区域经济内部的不同发展板块,从区域统筹的角度研究城乡协调发展度同经济发展相关关系,进而研究不同板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不同阶段不同特点的文章尚不多见。

本文立足于反映整体情况的指标体系,通过相关概念定义,综合考虑驱动因子、城乡生产要素流动、城乡经济协调等要素,以陕西省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作为研究对象,从整体上研究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首先建立相关的指标体系;其次,对陕西省各个地级市的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进行综合评估;然后,基于经济发展板块研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关系,得出陕西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从经济上明显呈现第一、二、三梯度的阶梯化发展态势等结论;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二、指标体系构建及研究方法

1.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界定。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和乡村各自的资源禀赋优势,实现城乡劳动力、技术、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在一定范围内合理交流和组合,形成城市和乡村稳定持久结合的统一体。在发展目标上突出以人为本,公平配置社会资源,基本建立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实现人均GDP稳定增长,三次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城乡二元结构初步改变,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农业规模经济水平显著提高,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非农就业比重和城镇化率加快提高。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属于一项涉及到多方面发展情况评价的系统工程。本文根据系统性、可测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简洁性和科学性原则,在借鉴其他学者评价指标和结合陕西省省情的基础上,选取以下八项指标进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见表1)。其中:(1)人均GDP指标衡量经济发展基本情况,确定经济发展阶段对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2)第三产业比重指标衡量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即是降低第一产业比重,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公平就业环境。(3)地方财政收入用以衡量地方政府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能力,政府是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主体,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要求地方政府具备一定财政能力。(4)公路货运量、电话用户和公路客运量三个指标衡量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快乡村融入城市市场化发展轨道、扩大乡村产品市场的重要措施,该类指标用以分析城乡市场协调度。(5)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比指标衡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反映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方面的协调程度。(6)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比指标衡量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变化程度,反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方面的协调程度。

3.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作为各个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的综合评价指标,应用主因子分析法和相关系数分析法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进行评价。基本思想是研究多个变量间相关系数矩阵的内部依赖关系,然后根据相关性大小对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不同组的变量相关性较低,最后归纳出综合所有变量影响的少数几个随机变量,通常称为因子。分析具体步骤为:

(1)对选用的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由于指标均为正指标,标准化公式为:

Xij=(xij-minxj)/(maxxj-minxj)其中,i=1,2…,11;j=1,2…,8

(2)利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对指标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根据各个主因子的得分计算出各自的方差贡献率,并以此作为权重,构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的综合评价模型。

(3)计算综合指标值,即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

(4)对各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进行比较。

(5)对各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相关关系进行分析。

三、实证研究

1.数据检验。本文采用陕西省2010年统计数据对陕西省11个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进行评价,限于篇幅略去原始数据。初步分析结果显示8个变量间相关性很高,由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拒绝各变量的独立性假设,因子分析法的适用性通过检验。由相关系数矩阵R计算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如表2所示,可知前3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92.654,表明这3个因子已经集中了原始数据92.654%的信息,达到了选取公共因子的标准,基本可以描述各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水平。

2.主成分因子提取。经过旋转的载荷矩阵表明因子变量在许多变量上都有较高的荷载。通过表3可知,第一公因子在公路客运量、地区财政收入、电话用户量、公路货运量、三产比重等几个指标上载荷较高,因第三产业可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有利于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体现该地区未来发展的潜力水平,因此第一公因子能够很好地代表城乡经济发展潜力度;第二公因子在城乡消费水平比值和城乡收入水平比值上有很高的荷载,能够很好代表城乡生活水平度;第三公因子在人均GDP和地方财政收入指标上载荷较高,能够很好地代表城乡经济水平度 。

为了更直观地比较和评价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以下采用回归方法求出因子得分函数矩阵。(如表4所示)

根据系数矩阵将三个公因子表示为8个指标的线性形式。

因子得分函数为:

F1=0046X1+0.120X2+0.207X3+0.278X4+0.279X5+0.243X6

+0.113X7-0.019X8

F2=-0.046X1-0.166X2+0.051X3+0.013X4+0.021X5+0.061X6

+0.519X7+0.509X8

F3=0.449X1-0.533X2+0.320X3-0.047X4-0.015X5-0.064X6

+0.078X7+0.133X8

3.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综合得分及相关性分析。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综合反映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程度,即城乡之间要素流转程度及协调程度。为了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进行综合评价,需要对各地区在3个因子上的得分以及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加权求和得到综合分值F,即

F=0.469F1+0.298F2+0.159F3。计算出陕西省11个地区的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水平,得分如表5。进一步根据综合得分得到陕西省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水平分类图(见表5,图1,图2)。

四、研究结论

1.经济实力是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但并不必然导致城乡的协调发展。根据表5、表6、图1和图2,在陕西省城乡经济协调性评价中,基本上都是经济因子得分较高的地区总得分就高,但在局部区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西安市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位居第二位,低于延安市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但西安市的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为第一,而延安市为第四。另外有两个特例,一个是陕北的榆林,一个是陕南的商洛,榆林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为第三,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排名却落后到了第七位;相反,商洛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为第11名,居于最后一名,然而协调度却位于第二名,远远超过了其经济发展水平。这充分说明,经济发展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只有施以相应的产业、财政和分配政策改革,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才有可能随之提高。

2.陕西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从区域板块上表现出“U”型曲线的特征。综合考虑经济发展度和城乡经济协调度,按照陕南、陕北和关中的顺序排列,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排名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关系呈现出典型的“U”型曲线的形状,说明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提高,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先下降最后上升的趋势。根据相关系数分析,如表6,陕西省总体上经济发展协调度排名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的相关系数为0.11,相关性并不显著。但陕南各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排名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的相关系数为-0.8357,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一方面说明陕南各区的经济发展协调度排名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另一方面说明,陕南目前的这种相对协调在整体上表现出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升高而降低的特点。陕北各区(注:因为铜川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具备陕北资源经济的特点,笔者把铜川从经济上划入陕北板块)经济发展协调度排名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的相关系数为0.9933,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表现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排名的现象,原因主要在于陕北经济发展主要建立在资源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该产业的典型特点是依赖于技术密集型的规模经济,吸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有限,财富的社会扩散速度远远小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故而呈现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低的现象。但是正向的相关系数表明陕北的经济发展有利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关中各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排名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的相关系数如果包括杨凌为0.236,正向相关而显著性不高,如果去掉杨凌,仅考虑西安、宝鸡、咸阳和渭南,则相关系数高达0.994,说明关中经济发展程度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高度正相关,而杨凌经济发展特点不具备关中板块的特点。杨凌的表现特殊起因于杨凌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以教育为主的第三产业,教育产业的高产值,对于农村居民收入的带动作用并不大,甚至还凸显了城镇经济和乡村经济的差距,可以说杨凌的第三产业是建立在非常薄弱的第二产业的基础上,使得杨凌在关中经济板块中表现出陕北经济板块的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经济发展协调度的特点,杨凌经济发展方式急需转型。

3.陕西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从经济上明显呈现第一、二、三梯度的阶梯化发展态势。关中区域的西安市第一公因子排名第一,说明西安市未来经济发展潜力比较大。宝鸡市的第一公因子得分排名紧邻西安,第二公因子和第三公因子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说明宝鸡目前的城乡经济发展潜力、城乡生活水平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度都比较好,城乡经济发展协调度比较好,宝鸡的综合和单个因子表现都足以作为陕西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标杆。其次是咸阳和渭南,以上城市处于第一梯队。商洛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较高,主要是因为代表城乡生活水平协调度的第二因子F2得分最高,然而代表目前经济发展水平的F3和代表经济未来发展潜力的F1都非常低,说明商洛市目前较高的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实际上属于一种低水平协调,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协调必将被打破,呈现出下降的态势,因此不应属于第一梯队。

第二梯队包括延安、榆林和铜川。这些地区因为拥有密集的煤、石油和天然气存量,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是第二梯队里各区表现为代表经济发展潜力和城乡生活水平度的第一公因子F1和第二公因子F2都很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不高,应该采取适当的产业发展政策和分配政策改善此种局面。

第三梯队包括汉中、安康、商洛和杨凌四个地区,也是全省经济总量较低的地区,这四个地区除了杨凌位于关中外,其余地区都属于陕南山区。改革开放以来,陕南山区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获得的发展机遇相对较少,经济发展不足,属于有待发展的地区。第三梯队里各区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代表经济发展潜力和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度的第一公因子F1和第三公因子F3都很低,即使代表城乡生活水平度的F2很高,排在全省前列,也只是因为城市经济发展不足,没有拉开城乡经济的差距,并不能说明城乡经济发展协调,所以此种高F2只能说明经济的落后特性而有待发展。根据区域分布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杨凌应该被划入第一板块,但因其代表经济发展潜力的F1、代表城乡生活水平度的F2得分以及现在经济发展水平的F3都非常低,经济发展潜力有待培养,所以放归第三个板块。

4. 发展协调性好的地区各个指标因子之间发展不均衡。从发展协调度得分来看,关中区域城乡经济协调性比较好,但这些地区的协调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其潜力水平因子、生活水平因子和经济水平因子之间并不均衡。比如西安市和渭南市,西安市代表经济发展潜力的F1因子得分最高,但是代表城乡生活水平度的F2因子得分为负数,排名第九,说明西安市虽然经济发展潜力大,但在城乡协调方面做得并不理想。渭南市代表经济发展潜力的F1因子和代表城乡生活水平协调的F2因子得分比较高,说明渭南市发展潜力和城乡协调度在目前表现比较好,但是代表经济发展水平的F3因子为负数,排名第九,这说明尽管总体得分较好,很可能也是一种低水平的协调,需要在发展中均衡各个指标的关系。经济发展协调度高,并且各个因子之间相对均衡的是宝鸡地区,无论是经济发展潜力、现有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城乡生活水平协调都表现得非常好。

五、提高陕西省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对策

1.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合理统筹不同区域的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根据陕西省11个地区不同发展水平,采取适宜措施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陕南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较差和技术条件较差,在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上应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特色,大力发展特色资源产品加工产业和旅游产业,促进工业发展,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在经济发展中实现城乡经济协调。陕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好而城乡协调水平比较差,应在立足于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基础上致力于产业的技术密集化,同时加强财富分配政策改革,通过财富分配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关中应该在现有经济发展基础好和城乡协调水平高的基础上继续致力于经济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经济协调。

2.发挥城镇的集聚效应,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根据上述评价分析可知,经济发展潜力因子F1在综合评价模型中所占权重很大,经济的持续发展可以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奠定基础。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城镇在城乡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通过城镇经济发展带动农村劳动力资源、资金资源的集聚,最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居民收入消费水平提高,推动城镇经济发展。而且,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发挥城镇的集聚效应是充分利用基础设施,提高规模经济,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

3.充分贯彻国家强农惠农政策,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在继续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政策的同时,坚决贯彻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化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同时通过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区化建设途径,加快农村生活方式的转变,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最终缩小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方面的差距,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夏安桃,许学强,薛德升.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研究综述[J].人文地理,2003,(5).

[2]鲁奇,曾磊,王国霞.重庆城乡关联发展的空间演变分析及综合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2).

[3]罗雅丽,李同.城乡关联性测度与协调发展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5).

第3篇:城区经济发展研究范文

关键词:增长极理论;中心城市;聚集效应;扩散效应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2-0081-02

1 引言

面临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区域间竞争日益激烈的趋势,如何实现区域的共同发展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佩鲁等人提出通过增长极促进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中心经济城市凭借各种优势发展成为区域中的增长极,并通过发挥强大的功能和作用,在区域和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区域发展当中,由于不平衡增长模式的存在,集中投资可以产生高的投资效果,促进各类产业迅速发展。把投资集中在一个中心城市,可以促进城市的快速增长,使中心城市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最具活力的增长点和聚集地,进而通过中心城市的聚集和辐射作用。影响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振兴和发展。

增长极理论最初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如今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学说的基本理论之一。佩鲁在《略论增长极概念》(1955)一文中指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区,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出现在增长点或增长极,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扩散,对整个经济具有不同的终极影响”。佩鲁从技术创新、资本的集中和输出以及聚集经济三个方面分析了增长极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的重要作用。一个中心也会导致其他中心的出现,这些中心之间借助物质和智力交往而相互联系,进而会使增长极所在地的整个经济状况改观。

2 中心城市的基本特征

中心城市在整个区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居核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它实际上就是增长极理论中的增长极。中心城市作为区域的经济中心,具有显著的特征:

2.1 经济规模大、聚集程度高

中心城市的经济规模在所属区域内占据较大的份额,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于区域平均水平。城市居民的消费能力大,带动区域内消费产业的发展能力也大。这是中心城市的最基本特征,并影响着其它功能的发挥和未来的发展潜力。

中心城市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工资收入吸引了周边地区的大量人口,成为区域内的人口聚集地,中心经济城市优越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批竞争力很强的企业群体,从而成为区域内的资本聚集地。企业的集中有效地促进了中心城市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市场规模的扩大。同时・在客观上刺激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中心城市经济活动聚集的特征,决定了城市经济运行的高效率,有利于市场体系的完善,实现城市发展的规模化、专业化和国际化。

2.2 城市产业结构优化

城市的产业结构状况决定了城市的发展空间和竞争能力。中心经济城市产业结构优化主要表现在:

(1)第三产业在城市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大。“由于第一、第二产业劳工生产率的极大提高,对产前产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还改变了竞争格局,使原来对商品的竞争转向包括商品和服务在内的‘一揽子’竞争或者完全是服务的竞争”。

(2)有产业结构的自升级能力。中心经济城市产业结构的自升级能力来源于城市中产业技术和组织的创新。中心经济城市“与其腹地之间通过创新――转移――扩散――再创新的循环往复过程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2.3 基础设施完善、科技实力强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中心经济城市的基本特征之一,它保障了中心经济城市高效、畅通、有序地运转,并为居民生产、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便捷的交通运输系统、先进的通讯网络和优良的人居环境不仅可以满足居民生活和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提供了与周边地区联系的高效率的通畅渠道,为中心经济城市功能的发挥创造了条件。

先进的科学技术、雄厚的科技实力是中心经济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主要表现在智力资源的密集和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心经济城市是区域内人才技术、科研和设备的聚集地,拥有较高水平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有相当数量的科技工作者和专业技术人员,有充足稳定的科研投人和发育良好的科技市场。中心经济城市拥有完善、先进的文化设施,有全面、系统的教育体系,为城市培养人才、开发智力资源奠定了基础。

2.4 对外开放程度高

中心经济城市作为所属区域甚至整个国家的发展中心,是区域或国家对外交流的窗口,是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城市,主要表现在外贸依存度和投资依存度较高。中心经济城市的政策国际惯例接轨进出口贸易繁荣、能够充分利用外资,城市的对外开放领域比较广阔,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合作的层次较高。

3 中心城市在区域中的功能分析

3.1 中心城市的聚集功能

聚集是城市的一个核心特征。琅集不仅可使城市本身成为资源要素的采集地,成为一个区城经济活动的中心,而且可以使城市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实现程度更高、规模更大的聚集,从而形成城市聚集经济及其效应。城市作为聚集的中心,在资本、技术、人才、信息、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市场容量、文化活动以及居住条件等方面,比周边地区拥有更多的优势,使得各种资源、生产要素和生产活动不断向城市聚集,从而产生聚集的规模效应和经济效益,使城市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因此,中心城市的聚集功能较区域内的其他城市更为突出。

3.2 中心城市的扩散功能

扩散是城市的另一个显著特性。主观上,城市作为一个确定的利益主体,它总会不断地以自己所具有的实力拓展自己的腹地空间,为自己的产品、服务寻求足够大的市场,客观上,城市以其技术、资金、管理、观念、生产体系等优势提高和带动腹地的经济发展,从而进一步确立对腹地的主导性作用。然而,规模效益并不是要求城市经济规模无限扩大,过分的城市集聚往往会导致集聚不经济,如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和诸多的社会政治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经济系统受利润和价值规律的支配,本质上有一种与其它经济系统在技术上、经济上、组织上以及再生产过程中相互渗透、融合的趋势。这种趋势包含了四个方面:其一,工业内部各行业的渗透;其二,产业问的相互渗透;其三,城乡之间的相互渗透,其四,城市与区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它们的共同组合形成城市的扩散效益。这种扩散趋势的存在保证了集聚在一个合适的度内进行,从而保证了集聚的效益。另外,扩散是为了进一步增强集聚的能力。城市的产品与服务最终必须在市场上才能实现,但城市本身的市场是有限的,因此,城市必须向农村、向其它城市扩散。通过这个扩散过程,城市的实力进一步增强,集聚力进一步增加。

3.3 中心城市的龙头作用

中心城市凭借各种优势,吸引区域内的资源、资金、人才、信息、产业等生产要家向该城市聚集,从而产生规模聚

集效益,提高城市经济效率,使中心城市成为所属区域中经济发展的龙头。

首先,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具有示范效应。中心城市作为区域中的龙头,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生话方式的改变等各个方面都走在周边地区的前面,对周边地区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其次,中心城市发挥调节功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心城市通过发挥聚集功能和扩散功能,能够对区域内部发展横向经济实行有效的控制和引导;通过在对外联系中建立和发展区域性生产协作网络,中心城市能够调节区域内的社会再生产系统,并控制、协调、监督其运行;通过统筹运用经济杠杆,中心城市能够加强区域经济的综合平衡。

4 加快中心城市快速发展的措施

推进中心城市发展,以中心城市发展提升区域竞争能力,带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

4.1 必须加强统筹规划、加强项目建设

统筹规划是加快中心城市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中心城市,具有各自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科教优势,应加强规划指导,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找准发展的最佳位置,避免产业雷同和重复建设,实现区域经济间的统筹协调发展。

项目是中心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中心城市的发展,无论是产业建设还是基础设施建设,最终都要落实到项目建设上。应根据中心城市发展的要求,加大对重大项目的选择、包装、推介力度,加大对项目跟踪落实的力度。通过抓一些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项目,增强中心城市的发展后劲,壮大中心城市的物质基础,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

对于中心城市来说,一枝独秀已不能适应区域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中部地区中心城市的实力和作用相对有限的情况下,推进城市群的发展,是实现中部崛起的有效途径。

4.2 必须加强政策支持

政策是激励中心城市发展的推动力。无论是长江三角洲还是珠江三角洲及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城市,政策的作用都是很大的。加快中心城市的发展,应制定和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特别是要在项目建设上给予积极支持,不断提高中心城市自我发展的能力。

第4篇:城区经济发展研究范文

关键词:城乡统筹;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小城镇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作为城市与农村联系的纽带,小城镇在期间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大中城市发展趋向饱和,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地区发展迟缓,城乡差距逐渐拉大,具体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教育、医疗、生活消费、就业、公共投入、社会保障等方面,加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策上长期对城市倾斜,导致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产生了发展的结构性失衡。基于此,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用城乡统筹的方法解决三农问题,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思路,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的成都,周边拥有大量的县镇,小城镇发展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整个成都乃至四川地区的繁荣与和谐,因此,探究小城镇经济发展情况,积极寻找问题的解决之道对于成都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城乡统筹概述

2.1 城乡统筹内容

“城乡统筹”字面上解释是“城”、“乡”,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中,互动发展,以实行“城”、“乡”发展双赢为目的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就是要改变和摈弃过去那种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分治”的观念和做法,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削弱并逐步清除城乡之间的樊篱,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确定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研究重大经济政策的时候,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 引自网络资源:百度百科]。

2.2 城乡统筹与城镇经济的关系

城乡统筹主要包括经济和社会两大方面,其中,经济包括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城镇经济介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之间,具有两种经济模式的双重属性,一方面,城镇经济的本质是农村综合经济,直接面向“三农”的经济,主题就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引自郝玉龙,张华展. 城乡统筹的镇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 宏观经济管理,2011],另一方面,城镇经济又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各种必须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需求,因此,城镇经济既具有消费属性,又具有供应属性。

3、城厢镇简介

城厢镇位于成都市东北,青白江区东侧。北临广汉市,东倚金堂县,南接龙泉区,西与新都县相邻。截止2011年底,青白江区城厢镇镇域面积46.9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611亩,是典型的川西平坝田园区,集农、工、贸和旅游为一体的辐射力较强的区域中心。该镇现辖28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会,1个家属委员会,总人口5.7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29万人,城镇化率为40%。

镇区即城厢古镇,周围有护城河环绕,护城河内面积0.58平方公里。古镇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平坦,平均海拔468.0米。镇域河流系沱江水系,由西向东,流经全镇的河流有毛家河和毗河绣川河。

4、城厢镇经济发展现状

4.1 城厢镇经济发展概况

城厢镇是青白江区以大弯、华严为中心,弥牟、城厢为两翼的城市组团重要组成部分,地处青白江区腹心地带,旅游业、机械制造、化工、服装、农副产业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已初具规模,其中旅游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在当地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

第一产业方面,城厢镇形成了以食用菌为代表的特色产业、以玉米为代表的规模化农业产业;第二产业方面,以劳动密集型的机械制造业为主;第三产业则依赖古镇的旅游业,并发展初级的旅游服务设施。通过2011年三产业比例可知(图1)。

纵向比较城厢镇2005年至2012年三产业比例变化情况,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比例逐年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例逐渐上升,特别是在2008年,第二产业上升幅度最大(图2),数据表明城厢镇三产业结构应依据自身特色和社会需求进行进一步调整。

4.2 城厢镇经济发展特点

4.2.1 经济总量稳步增长

在城乡统筹发展的框架下,受青白江城区经济辐射的影响,城厢镇经济总量稳步增长,增长速度较为平缓,但在青白江区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在成都34个重点镇中也处于中上游水平,开发潜力巨大,经济发展拥有较大的增值空间。

4.2.2工业进程快速扩张

工业在城厢镇经济发展中一直占有较大的比重,机械加工制造、农副产品加工及食品生产等方面已初具规模,第二产业所占比例一直高于第一、三产,且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但先进制造业发展相对滞后,优势产业仍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主,工业发展方式继续转型。

4.2.3第三产业潜力巨大

城厢古镇区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历史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开发潜力巨大,相比于第一产业的萎缩,第三产业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旅游业及与之相关的高附加值产业将成为城厢镇经济腾飞的引擎。

5、城厢镇经济发展的问题

5.1 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现状城厢镇呈现出明显的二产为主,一三产为辅的产业格局,并且主辅产业之间差距较大,第二产业甚至占到了67%,三大产业发展极不均衡。第一产业以食用菌和玉米为代表的农产品虽已初具品牌和规模,但未能在城镇经济发展中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农业现代化进程有待进一步加。目前,城厢镇经济发展出现工业偏好极端化的局面,一三产业发展滞后,不利于城镇长久的发展。

5.2 产业发展水平较低

青白江区规模以上企业在数量上处于全市领先水平,但是青白江区的万元GDP综合能耗在各区县处于首位,生产综合能耗太高,综合效益指数偏低,产业发展方式较为粗放,城厢镇经济发展同样具有以上特征。作为城厢镇的主导产业,第二产业仍以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为主,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较低。

6、城厢镇经济发展对策及建议

6.1 推进城镇建设,加快城乡统筹

小城镇是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环节,它为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农民之间的商品交换、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重组创造了更为方面的条件,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城乡之间能否实现互动与统一,城乡统筹能否真正落实,因此,我们应坚持小城镇建设与镇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和城乡一体化建设。

6.2调整产业结构,实现错位式发展

城厢镇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过大,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趋同化现象严重,按照“现代物流内陆港、现代农业集聚区、休闲旅游宜居地、古典现代魅力城”的现代田园城镇定位,未来城厢镇应着力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力争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三、二、一”产业结构。

6.3促进产业联动,发展特色产业

现状城厢镇不仅产业结构出现工业单一化倾向,三产业之间也缺乏互动,产业联动是城郊型城镇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

针对周边物流园的建成、镇区以南物流园区及铁路集装箱区的定位(图8),未来城厢镇应倾力打造现代物流业和相关服务业,促进物流产业和商贸、旅游、房地产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消费产业链,促进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的联动,形成以物流服务配套为主的特色服务业和旅游业。

7、结语

目前我国几大城市群已基本形成,七大片区均有地域性中心城市的良好发展,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发挥中心城市的经济带动作用,实现城乡的和谐发展,小城镇在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小城镇经济的发展牵扯到社会、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且每个小城镇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小城镇经济发展的研究中,我们应结合其自身状况,制定合理、科学的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1] 王林容,薛国凯.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小城镇发展探索[J] ,2011

[2] 杨林,王雅琳. 城乡统筹导向下小城镇发展对策研究――以青岛为例[J]. 商业研究,2006

[3] 郝玉龙,张华展. 城乡统筹的镇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 宏观经济管理,2011

[4] 刘国斌,许义娇. 城乡统筹视角下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J]. 东北亚论坛,2012

[5] 李树琮. 城乡统筹与小城镇建设发展 [J]. 学习与实践,2008

第5篇:城区经济发展研究范文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支柱产业;路径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05-0023-02

1 邯郸作为中原经济区具有重要影响力中心城市

的几大优势

其一为区位优势。邯郸市位于河北省南部,东进与长三角经济圈相接,南下可与珠三角经济圈联系,北拓与环渤海经济圈近邻。冀、晋、鲁、豫四省交界区域共有长治、聊城、安阳等13个城市,总面积9.6万km2、人口逾5 600万,这些城市距离各自的省会都在200 km左右,接受省会城市的辐射相对困难,而邯郸正好处在这些城市的中心位置。早在1985年,邯郸就作为发起者之一,与周边各城市组建了中原经济协作区,邯郸被确定为协作区市长联席会议办公室所在地,对推进中原四省区域合作产生了较大影响。

其二为交通优势。邯郸交通发达,京广铁路、京深高速公路、107国道横贯南北,邯长、邯济铁路,309国道沟通东西,是中原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邯郸也是四省交界区域唯一具有铁路交叉、公路交会、机场通航条件的综合交通枢纽,具有辐射中原、东出西联、通南达北的独特交通优势。“十二五”时期,邯郸还将实施高速路、铁路、机场扩建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邯郸交通优势会得到更大显现。

其三为产业优势。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传统的煤化工产业方面,以总投资427亿元的峰峰煤化工园区和总投资500亿元的磁县煤化工园区为例,生产能力不容小觑。邯郸以钢铁、电力、煤炭为主导的重化工业体系完备,精品钢材、装备打造、高新科技、现代物流、煤电煤化、家电制造六大产业基地已经形成规模,特别是邯钢、新兴铸管、峰峰集团、天铁、新武安钢铁、美的家电等六大企业集团等带动作用亦非常明显。

其四为科技优势。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邯郸科研优势非常明显,不仅有中船重工718所博士后工作站、邯钢博士后工作站,还有邯郸经济开发区清华新材料实验基地、中科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邯郸办事处、新兴铸管集团部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家和部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各级各类技术人才达59.7万人,科技资源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突出。邯郸的科技优势还体现在农业方面。邯郸市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充分发挥邯郸市独特区位、资源、产业等优势,加快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基地,顺利实现邯郸市“吨粮市”进程。

2 邯郸市支柱产业构建路径

①装备制造业。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是装备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必要支持条件。积极研发适合于邯郸的先进的、高附加值的主机产品和核心基础零部件,建成全国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加快邯郸动力谷重型设备、现代农机、精密基础件等优势产品发展。提升中原电器谷超特高压输变电装备自主化设计和成套化水平,推动冀南冶金石化装备集群化发展。

②钢铁业。我市是钢铁生产大市,在国内的钢铁产业格局上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具有基础好、规模大、品种多、发展快等优势。主要产品有热轧卷板、冷轧薄板、中宽带、中厚板、带钢、钢轨、H型钢、模具钢、冷轧辊钢、球墨铸管、焊管、无缝钢管、螺纹钢、线材等十几个品种。钢铁产业发展总的思路是:“控制总产能、提升附加值、延伸产业链、培育大集团”,以组织结构、工艺结构、产品结构“三个优化”为实现路径,全力打造大型钢铁企业集团;扩大高强度建筑和机械用钢、专用宽厚板、汽车用钢、家电用钢等优质钢系列品种,从而加快钢铁产品结构升级,提高市场占有率。

③新型建材业。重点打造邯郸建材业品牌,拓展新产品应用领域,重点发展利废、节能、环保和绿色的新型建筑材料,提高邯郸建材技术装备、产品质量和集约化发展水平。邯郸市作为中原经济区重心城市,要积极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家居建材优势企业规模,支持开发以工业废弃物为原料的生态型建材产品,提升邯郸节能玻璃、优质耐火材料等产品的竞争优势。

④文化产业。推进邯郸文化改革发展,传承邯郸优秀文化,塑造人文邯郸品牌,全面增强文化竞争力,率先建成文化强市,为中原经济区文化大发展做出示范作用。改造提升广播影视、出版发行、工艺美术、演艺娱乐等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文化创意、动漫游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针对邯郸加强赵王城遗址、磁山文化遗址、邺城遗址、大名府故城等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并且做好资源保护开发,推动文化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加强邯郸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打造特色工业遗存基地城市。

⑤物流业。我市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是四省交界区唯一具有铁路交叉、公路交汇、高速纵横、机场通航的海陆空立体式交通枢纽城市。全市总流通量约1.8亿吨左右,对外流通量1.2亿t左右,是四省交界区最大的物流中心。打造“国际现代物流枢纽城市”,重点建设交通、信息两大体系,强化龙头企业、重大项目两大支撑。努力形成以航空货运、多式联运、批发配送、信息服务等为主体的物流基地。以构建主城区商业核心聚集区、外环物流带、绕城高速物流带“一核两带”为目标,提升邯郸市全国现代物流中心地位,依托区域交通枢纽城市,推动物流园区、物流通道、枢纽场站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批区域性物流中心,建立中原经济区物流产业联盟、电子商务平台和公共信息系统,推动龙头产业构建全国性物流网络。

⑥旅游业。未来几年是邯郸市旅游业将迈进先进阶段的重要过渡时期和快速发展期。旅游产业综合效益将大幅提高,旅游产业作为邯郸市现代服务业中的主导产业的地位愈加明显。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邯郸必须抓住重点,明确主题,发展聚焦项目,推出特线,组建网络,结合邯郸悠久沉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分期建设构建富有魅力特色鲜明的旅游目的地系统。并且要强化自主创新,打造文化与历史内涵并存的健康旅游开发项目。在中原经济区共同发展的阶段,作为中心城市和旅游枢纽,突出特色、保护资源、科学发展、强调共赢。

3 快速发展邯郸支柱产业的对策研究

①优先配置土地资源。利用国家、省土地总体规划修编和编制我市四期城市总规划、详规机遇、争取将产业聚集区建设用地纳入国家、省、市相关规划,优先支持调规和供地。优先将产业聚集区内的项目推荐争列省重点战略支持项目和省重点项目。市、县两级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向推进产业聚集区项目建设倾斜。

②创新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充分贯彻“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进、整体开发”方针,创新邯郸市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优化人才结构、壮大人才队伍。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招贤纳士,搭建快捷高速的人才交流平台,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主导产业需要的高端人才,并且建设不同层次的“人才公寓”,为人才提供便利的生活工作条件。建设完善邯郸人才信息库,实现人才资源共享,提高人才使用率,当然,资金扶持是人才引进不容忽视的环节和基础。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方面,要重点培养产业结构化调整所需各类专门人才,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人才使用要创新,完善人才培养、评价、任用、流动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积极性。

③拓宽产业发展融资渠道。要把重点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入市、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优先安排建设资金并组织实施;鼓励产业管理机构创新融资机制,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进行土地前期开发;市建设、城投、交投、水投等市级投融资平台,要积极服务各个支柱产业发展建设。

④加大优质产业项目建设财政支持。市财政整合各类专项资金,以贷款贴息、专项补贴、资本注入等方式,支持产业龙头项目、重大关键技术引进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当年支持额度要比上年有较大增长;对成长性强、成绩突出的产业进行奖励,并组织管理和工作考核。

⑤加强组织领导。市、县(市、区)两级政府都要把各个产业发展建设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经济发展,增强城镇实力、活力、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摆上突出位置,切实加强领导,加快推进步伐。市政府成立邯郸市产业聚集区建设指导管理办公室,挂靠在市发展改革委,负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支持推进支柱产业建设的相关政策措施,统筹全市产业聚集区建设的组织、协调、考核、督导等工作。

⑥创优发展环境。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都要为各个产业发展建设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坚决杜绝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等行为,为推进产业聚集区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 黄铁苗,颜世辉.构建广东现代产业体系的问题及途径[J].珠江经济,2008,(5).

[2] 吕传赞,于刃刚.加快构建河北省现代产业体系[J].经济论坛,2008,(24).

[3] 刘玉梅,李毅超,张学礼,等.基于循环经济的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2007,(12).

[4] 水.产业经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第6篇:城区经济发展研究范文

城市经济论文范文一:对城市经济学意义和作用的分析与感想

摘要:很快这学期的城市经济学课程就结束了。学了城市经济学感觉学到了很多相关知识,非常有用,使我受益匪浅。

如今全世界的发展中国家都在进行城市化,而发达国家也在将城市的建设进行优化,使城市也更发达更现代化。不管是城市化阶段,还是使城市的更发达的阶段,城市的进一步规划都离不开城市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将从城市经济结构与城市成长、城市内部结构、城市公共服务及福利设施、城市人力资源经济、环境与城市生活质景、城市发展政策等方面通过经济分析方法,分析、描述和预测城市现象与城市问题。从而使我们在规划城市时使我们的建设更合理化,并用最优方法解决与城市或城市经济有关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经济、城市经济学、公共经济、市政建设、城市财政 、城市化 ,城市规划。

半年的城市经济学课程转眼就结束了,在学习这个课程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城市经济学的知识,感觉对我们非常重要。为了详细说明城市经济学,我们可以先了解他的分类。城市经济学学分为理论城市经济学与应用城市经济学。前者从理论上研究城市的经济活动,了解问题的现象与实质,不涉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政策方面的研究,其

主要内容有:城市化理论,城市发展理论,土地利用及地租理论,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城市规模等。它有助于了解城市经济现象和问题,是城市规划前必须的基本研究。后者注重研究改善和解决城市问题,增进居民福利的对策及具体办法,研究内容为城市问题与城市发展政策,如住宅拥挤且质量低劣,交通堵塞、失业、种族歧视、贫民窟等。上述两者皆与城市规划关系密切,是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之一。 而在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方面,城市经济学主要研究对象有:(1)城市经济结构与城市成长,包括城市产生、城市化、郊区化、都会化、城市发展结构、城市特性、城市规模、、新城建设等;(2)城市内部结构,包括土地利用、住宅、交通等;(3)城市公共服务及福利设施,包括城市财政、公共服务设施(如水、电,公园等)的供需状况;(4)城市人力资源经济,包括就业、消费、迁移、贫民、人力资源、投资等;(5)环境与城市生活质景,包括公害预防及处理、防范犯罪、旧城改造等;(6)城市发展政策。

城市经济学的包含的内容主要有:1、城市经济的基本理论,如城市概念,城市化,城市规模、类型、性质、功能、地位和作用;2、城市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条件、过程、特点,以及在各种生产方式下的表现;城市经济的外部关系,城乡对立运动及其规律;3、城市经济的内部结构、空间结构和经济关系;4、城市中的公共经济、市政建设和城市财政;5、其他城市经济问题,如城市住宅、土地、交通和就业等。

城市经济学的性质上,他是与经济理论从微观经济到宏观经济学再到中观经济学这一发展历程一脉相承的一种经济学。

在我看来,城市经济学的作用和意义在于:(1)城市经济学是发展中的经济学。城市经济发展的实践呼唤着一种全新理论的产生,并以此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进行前瞻性的指导。一些学者致力于城市综合问题的研究,诸如城市土地利用与价格问题、城市交通问题、城市运输问题、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城市规划问题等,对这些问题的求解使城市经济学应运而生。此后,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在各国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城市不仅是国民经济的支点、区域发展的中心,更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纽带。与此同时,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经济问题也日趋复杂和深化,使得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展到城市化、城市空间结构、成都区域、城市管理、城市经营、城市文化以及城市的课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城市经济学的羽翼不断丰满。

城市经济学的作用和意义(2):城市经济学是综合性边缘学科。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城市系统,重点是城市经济系统,而城市经济系统是多层次的,它包括微观城市经济系统、宏观城市经济系统和城市经济管理系统,研究对象的多层次性决定了城市经济学是一门内容丰富的学科,是一门边界宽广的学科。它是把许多的部门经济学应用到城市经济系统之内,并对其内涵和外延加以丰富和发展所形成的综合性学科。城市经济学的诞生,给传统的 工业、商业、建筑业、金融业等部门经济注入了新的内涵和外延,使得对其研究从条条式的局部研究转入在城市这一综合有机整体下的全面、系统的研究,城市经济学将许多部门经济学难以解决的问题纳入其研究的范畴,以探求应对良策。城市经济学又与各部门经济学密切而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一门跨学科、跨部门的边缘学科。 城市经济学的作用和意义(3):城市经济学是空间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的产生适时弥补了传统经济学对空间因素的忽视,并关注空间要素在城市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在空间范围内对城市进行综合研究,以实现经济要素在空间的合理布局,因此,城市经济学是空间经济学。城市经济学格外重视对经济要素之间的相邻效益、布局效益、网络效益和城市区域的聚集效益的研究,而这些城市空间结构效益具有比部门经济效益更深远、更广泛的意义,对空间结构的研究是城市经济学在发展一般经济学过程中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城市经济学的作用和意义(4):城市经济学是公共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以其独特的视角, 不仅从企业角度出发,而且,更多的是从城市和区域经济整体运行盛壅塑 皇出发研究经济问题。因此,公共部门的投入产出及其政策的研究构成了城市经济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城市经济学重点研究城市公共经济的地位、作用、内容体系,提出调控的方法和公共经济政策,如通过对城市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城市文化设施、公共福利设施、公共卫生设施和住宅建设等问题的研究,为政府配置公共经济资源,提高公共经济效益提供理论和决策依据。因此,城市经济学是完全不同于企业经济学的治市经济学,是市长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的作用和意义(5):城市经济学是高级市场经济学。城市经济学所要研究的变量比市场经济学多得多, 即使是相同的变量,在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下也有着更为深刻的内涵。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生产的动力和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而且这种经济效益是可以用货币衡量的,而在城市这一经济集合体中,绝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更要兼顾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不能用货币来衡量的。综上所述,城市经济学站在比微观经济学更高的层次上研究市场经济,研究由无数单个经济主体组成的经济系统的运行、形成的各种经济关系及其规律,并通过这些规律寻求城市经济资源的最佳配置途径,以实现城市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城市经济学是比微观经济学更为复杂的高级市场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的作用和意义(6):城市经济学是新型管理经济学。城市经济管理是城市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城市经济管理既不等同于以企业为核心的微观经济管理,也不等同于以国民经济管理为内容的宏观经济管理。城市经济管理将微观经济管理和宏观经济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城市管理是落实国家宏观管理的重要环节;另一方面,是保证企业微观管理合理实施和充分有效的重要条件。虽然从总体上说三者都是从事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活动,但城市经济管理却有其独到之处,诸如定位城市政府职能、进行城市经济社会综合规划、确定城市发展战略和目标;完善管理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任用机制等。此外,城市经济管理的导引、规范、治理、服务、经营五大职能更是对传统管理职能的创新,城市导引是对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进行方向性引导

城市经济学的作用和意义(7):城市经济学是先进文化经济学。先进的城市文化将有力地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成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决定因素,落后的城市文化也会制约、阻碍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文化对城市管理的影响,一方面体现在管理者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文化模式、文化素养等决定其观念、行为,进而影响城市管理水平的方面;另一方面,城市文化又通过市民的道德规范、文明程度、文化休养、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影响着城市的精神风貌,决定着城市管理措施的实效。将城市文化纳入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不仅又一次丰富了城市经济学,而且也使城市经济学成为先进文化的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的作用和意义(8):城市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城市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而不是理论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是为了把握城市系统经济运行、经济关系及其规律,并以此来指导城市经济和城市管理的实践。研究城市发展规律,是通过对城市化基本规律的揭示,探寻城市发展的一般条件、动力及过程,这对于制定城市发展战略是有意义的;研究城市经济结构,是通过对城市三次产业结构、产业技术结构和组织结构以及空间结构的分析,以期对城市经济结构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优化,这对于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以及城市功能的定位是有意义的;研究城市经济环境,是通过对城市人居环境、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全面、系统的阐述,提高人们对人与自然、经济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认识,这对于城市规划和建设以及城市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是有意义的。

总体感想:城市经济学覆盖的方面非常多,包括城市、城市经济、城市化经济、城市经济空间、城市经济结构、城市经济增长、城市土地经济、环境经济、城市区域经济以及城市经济管理。城市经济学具有显著的时代性、一定的研究性和较强的应用性,可作为经济学、国民经济、区域经济、人文地理、城市规划、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城市管理、行政管理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深入研究对象。该学科对促进城市发展,加快城市问题解决等有显著作用,是有极大的研究价值的,值得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公民去学习。

在以后的发展中,我相信城市经济学将会受到更多的注重,受到人文科学界科学家青睐,并会迎来更多的爱好者,去继续深入探究城市经济学,并用于城市的打造上,会为我们造更多福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开辟新道路。

参考文献:

[1]:(美)奥沙利文.《城市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谢文蕙,邓卫等.《城市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张郭富.《城市经济学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4]:(英)麦卡恩.《城市与区域经济》.格致出版社,2010

[5]:(日)佐佐木公明,文世一.《城市经济学基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城市经济论文范文二:青岛市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摘要: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成为一种蔚为大观的大趋势,当前世界工业发达国家都进入了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高级阶段。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引进第三产业概念以来,第三产业我国迅速发展起来,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渐加大。然而,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还是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我们要发挥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让我国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之林屹立不倒。

近年来,青岛市紧跟全国发展建设经济的步伐,在优先发展第一、第二产业的同时,第三产业也悄然发展起来,并逐渐成为青岛市国民经济总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是巨大的。目前,青岛市内四区的第三产业发展已经崛起,然而还有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各区的产业结构的单一、产业间协调性不高和各个市区之间的产业连接不够等问题成为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因此,青岛市在未来经济的发展中,应调整和优化市内四区(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之间的产业空间布局,加强各个产业的联系与对接,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第三产业;青岛市内四区;产业发展研究

引言

21世纪,在许多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从业人员也越来越多。目前, 美国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在全体就业人数中占70% 左右, 西欧、日本、新加坡等国占50% 上下;除阿尔巴尼亚外, 东欧各国占40%以上。然而,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为15%左右, 不但比越南、印度低, 而且低于马里、埃塞俄比亚和苏丹等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一些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50%-60%, 而我国只占20%左右。因此,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我国的当务之急, 只有把第三产业全面、迅速地发展起来, 才能使整个国民经济从总体上活起来,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更好地改善人民生活, 同时也会广开就业门路。

青岛作为首先开放的城市,借助良好的国际经济交流形式,在第一、第二产业发展成熟之时,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初显端倪,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了社会生活服务。在过去十一五发展过程中,青岛市在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和李沧区着重发展品牌经济、会展经济、信息服务业、文化产业、旅游业、商贸流通及各种服务业,并成功打造了市南区国际化的经济贸易、四方区和市北区浓厚的文化基地和李沧区繁荣的旅游和工业生产基地等。由上面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在青岛产业布局中占有越来越多的空间,在全市经济生产总值中占有极大的比重。然而,青岛市第三产业的发展中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潮流中加强各区之间产业的联系、如何调整和优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成为青岛市在十二五发展中的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 同时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青岛市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和成就

青岛在过去的十一五建设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重点支持发展金融、保险、商贸、物流、文化、会展、旅游等产业,并将这些产业合理的分配到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和李沧区,第三产业在青岛市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市南区成为青岛政治、文化和贸易的中心,以红瓦绿树、欧陆风情成为著名的海滨游览胜地;市北区发展了成熟的中央商务中心,青岛啤酒街、婚纱摄影街分别被授予中国特色商业街和中国婚庆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并且拥有台东路步行街和中山路步行街两大商业区;四方区将传统的工业区转变成了富有生机和朝气的新城区,重点发展科技与信息服务、文化创意、金融保险服务、中介服务、现代物流等五个第三产业门类;李沧区东部发展为青岛的CLD(中央生活区),是2014青岛世园会的主办地,中部商业发达,成为与市南区相媲美的青岛两大购物中心之一,西部工业基础雄厚,集中了青岛市近百家大中型骨干企业,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能力,逐步形成了以化工、建材、机械、针织服装、食品加工等行业为支柱的综合性加工工业体系。

二、各市区第三产业的发展与成就

1、市南区

市南区自2008年奥运会之后,酒店业、航空运输业、零售业、国际会展、国际旅游业及体育产业等现代服务业得到迅速发展。今年来,市南区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繁荣、平安、洁净、温馨、诚信市南的总体目标,迎接挑战,抢抓机遇,科学谋划,依托区位优势,扎实推进,全面发展。市南区如今已经拥有金融服务业、物流业、分销业、社会事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房地产业、旅游业、信息咨询服务业和软件信息产业等九大第三产业,占全区经济的绝大部分。2011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GDP)634.21亿元,增长12.1%。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63.05亿元,增长11%;第三产业增加值571.16亿元,增长12.2%。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达到90.1%,比上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

2、市北区

市北区自1946年成立后,针对城区经贸发展特点,制定实施了商贸兴区发展战略,并确定了一园二街二线三区的全区经贸整体发展布局,着重将第三产业放在重点发展产业的地位上。一园即市北区工业园,建成后的市北区工业园将成为市北区高新技术产业区和工业生产区;二街即青岛科技街和青岛地下中心商业街,成为市级科技开发、科技成果交流核心和集商贸、娱乐、饮食服务、交通于一体的大型地下综合服务设施;二线即市北区商贸走廊一线和308国道加工仓储一线,建设成为集购物、饮食服务、旅游娱乐于一体,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繁华商业街和全市重要的物资仓储基地和市北区加工工业基地;三区即辽宁路科技商业区、台东商业中心区和敦化路特色商业区,三区建设成为涵盖商业、文化、餐饮、金融和贸易等设施的综合商业区;青岛文化街和青岛婚纱街等文化产业也在市北区有较好的发展。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实现280亿元,增长13%。区级财政收入实现16.8亿元,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04亿元,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5亿元,增长25%。实际利用内资34.6亿元,增长18.5%。实际到账外资完成1.3亿美元;外贸出口总额完成12亿美元,增长30%。

3、四方区

在过去的经济建设中,四方区将传统的工业区转变成了富有生机和朝气的新城区,重点发展科技与信息服务、文化创意、金融保险服务、中介服务、现代物流等五个第三产业门类。

第7篇:城区经济发展研究范文

年会围绕着城市群优化整合与城镇文化资源开发保护的主题,共同探讨了城市群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形势、新问题,研究了城市群发展的新理论和城市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新趋向。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陈栋生,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杨重光、广西南宁市市长黄方方、广西南宁市政府秘书长卫自光、广西社会科学院院长吕余生、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县长陈咸华等出席了大会。

大会主旨报告由王明浩副主任委员主持,陈栋生教授、寿司华研究员、江曼琦教授和杨重光副会长做了大会主旨报告。陈栋生副会长的主旨报告是:中国区域经济三十年。在报告中,他回顾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区域经济发展指导思想和经济理论的变化,指出这些变化带来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布局的重大时空转变。阐明了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变化中的重要作用,论述了区域政策演变趋势、近期内区域发展面临的新背景和新问题。寿司华研究员就“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与核心城市南宁”做了主旨报告。他系统地分析论述了北部湾经济开放开发试验区形成过程,指出中央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提出了新的定位,明确其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部级重点区域,承载着沟通东中西、与东南亚进行国际合作的重要任务,以开放合作促进区域开发建设的新尝试。报告中还具体探讨了北部湾经济区的范围、战略重点、功能定位、核心城市的发展战略等内容。江曼琦教授的主旨报告是“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陷阱”,她在报告中重点阐述了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空间经济作用下的区域经济增长、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组织特征、空间格局与经济增长要素的关系,运用城市聚集经济理论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着明显的聚集效应低下带来的“空间陷阱”问题,并运用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提出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的关键是打破阻碍经济增长要素聚集和导致要素漏出的不合理空间组织结构;通过发展城市化来优化空间结构,促进空间聚集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杨重光副会长的主旨报告题为“城市群发展与城乡一体化”,报告重点论证了城市群发展与城乡一体化的联系。报告首先阐明区域化是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城市发展已经摆脱了孤岛式发展阶段,进入了区域化发展阶段,区域城市群成为城市化发展的共同特点和规律。报告进而论证了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化意义,指出城乡一体化促进了城市要素的成长、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的重要途径、城乡一体化丰富了城市群的内容,因此,城乡一体化是中国城市化的一种形式、道路,也是实现城市化的一条途径。报告最后指出促进城市群发展,要正确认识和实践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不等于城市化,前者强调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融合;后者则立足于工业化。城乡一体化是个过程,实践中要因地制宜,要以产业发展为依托,不能脱离产业搞形式上的城乡一体化。要正确处理户籍和土地问题。

大会根据提交论文的特点,共推选了十一位代表做大会主题发言。这些学术论文和大会交流发言主要围绕四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展开研究讨论:

第一,城市化与城市群发展中的新形势、新理论、新问题探索。如: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张岩教授、原济南市社科联副主席张人广研究员提交的论文“基于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城市经济学变革”,广州市社会科学院谈锦钊研究员的“广佛都市圈:城市区域合作的探讨”,天津城乡建设研究所王明浩教授的“谈当前中国城市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南开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郭鸿懋教授的“区域资源配置中的政府与市场契合点研究”,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雷仲敏教授的“中国城市能源发展现状与结构优化对策”,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安树伟教授的“‘十一五’以来我国区域经济运行态势及未来政策取向”,兰州商学院张贡生教授的“城市群内涵、外延辨析与新城市群建设”等。

第二,北部湾地区城市发展。如:广西南宁市市长黄方方的“建设‘首位城市’与强化南宁市功能作用”,广西财经学院经济系官锡强教授的“差异互补与协同――南北钦防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选择”,广西师范大学产业经济与人才发展战略研究所杨乃裕副所长的“广西边境地区城镇化发展研究”等。

第三,城市经济学基本理论、范式与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研究。如: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冯云廷教授的“试论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付晓东副教授的“中国城市经济发展与改革”,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张锋教授的“把长三角城市群建成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天津城建学院王建廷教授的“生态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理论创新”等。

第四,城市文化资源开发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如:河北省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术传播中心陈安国教授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建设和谐城市区域”,浙江省台州学院张明龙教授的“中国优秀创新型城市的创新政策体系建设――以台州为例”,中共青岛市委党校管理学教学部刘文俭教授的“我国城镇化应重视集约发展与文化建设”,广东江门市五邑大学管理学院刘平量教授的“论提高新兴城市群的文化承载能力”等。

在学科发展研究分组讨论中,参加会议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代表们首先对一年来新近出版的一些城市经济学著作(如饶会林教授主编的〈城市经济学概论〉等)以及城市经济学学科发展新情况进行了交流介绍,并就大家关心的城市经济学研究范式、研究方法进行了较深入地探讨和争论。代表们提出随着学科发展环境的变化,在一级学科的统筹发展下二级学科有了更好的自由发展空间,因此,城市经济学学科建设未来的重点领域应突出城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完善、学科研究内容的规范、研究范式及具体研究方法等方面;安徽财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院校还介绍了城市经济学科教学规范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的经验和尝试。代表们建议加强学科建设方面的教学研究论文交流,年会论文集单独辟出教学研究论文专栏;增加教学研究交流讨论的时间;及时通报和交流各自学校和研究机构城市经济学的学科发展最新情况。在城市经济理论的分组讨论中,8位代表就城市经济学研究视角与各学科的互动、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及其测度、副省级城市竞争力、城郊地区空间演变的均衡、城市反贫困制度创新、城市群发展趋势和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研讨,交流了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提出许多有益的建议。

第8篇:城区经济发展研究范文

关键词:港城一体化战略 海陆经济一体化 港口 港口城市

在当前的世界贸易和经济发展背景下,从港城关系研究入手,探讨港口与城市之间互动关系,开展海陆经济一体化研究成为热点之一[1]。港口与城市之间的关系走向协调发展与一体整合,港城一体化的战略构想成为推动港口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基本策略。

一、港城一体化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发展阶段

港口和港口城市是两个功能差异的系统,各自形成自己的理论,直接对港城一体化进行理论研究尚不多见,基本上是借鉴区域科学和经济学的理论。港城一体化的目标是整合区域要素和资源重组,协调各利益集团关系,提供一个和谐的人居环境和产业发展空间。港城一体化作为一个复杂的地域系统,必须以区域科学理论作为研究立论基础,以指导获得区域最佳的整体效益和个体(地区)效益的劳动地域分工[2]作为基础理论。

港城一体化研究肇始于1934年高兹(E.A.Kautz)的海港区位论,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30-1960年代,主要为海港区位的研究。主要研究包括1960年英国学者伯德(Bird)对港口区位工业化的研究、继奎因(Quinn)的有关中介区位的假想学说、胡佛的港口、铁路枢纽转运点,是发展工业的理想区位[3]的有关学说。第二阶段,1960年代末期-1980年代初期,主要为港口区域工业化的研究。自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ransois Perroux)1950年代提出增长极理论以来,不断地被美国区域规划专家约翰·弗里德曼(John Fiedan)、瑞典经济学家谬尔达尔(Myrdal)和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A.O.Hischman)等加以丰富和发展。1970年代,沃纳·松巴特等人在增长极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点轴理论,认为在增长极形成后,人们会不断建设连接这些增长极的重要交通干线(铁路、公路等),形成新的有利区位[4]。港口作为增长极核,必须与区域的工业化结合来促进新的区域增长点的形成,港口区域工业化也就亦将形为这一时期港口与区域发展研究的重点。霍伊尔(Hoyle)和平德尔(Pinder)主编的《城市港口工业化与区域的发展》把港口发展、城市扩张、工业发展以及亚非等欠发达国家的实证研究,全面地分析了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的建设对区域发展的贡献[5]。维格里的《临海工业开发区结构演化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论文指出,工业化是1960年代以来港口国家实施的最主要的港口发展战略[6]。第三阶段,1980年代中期以来,主要为港口和城市的协同发展研究。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源于1970 年代赫尔曼·哈肯(Harmann Haken)创建的协同学(Synergetics),通过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整个系统将形成一个整体效应或者一种新型结构,这个整体效应具有某种全新的性质,而在子系统层次上可能不具备这种性质[7],其理论核心是自组织理论。1980年代,协同发展理论逐步应用于港口和港口城市间的一体化研究中。霍希尔和希令编著的《海港体系与空间变化》探讨了港口、工业与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演变与时间演进变化。

二、港城一体化研究的相关领域和战略重点

1.港口与城市间的经济关系与矛盾冲突

港口对城市的影响效应首先表现在港口经济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增长极[8]。港口经济关联性极强,通过前向关联效应和后向关联效应可以带动城市内产业的发展。港口的发展需要仓储、运输、物流、加工、贸易、金融、保险、、信息、口岸相关业务的支持,产生经济效应。其次港口是调整本地区产业结构的主要力量。港口作为海上货物运输和陆上货物运输的结合点,具有利用外部资源发展本地区经济的独特优势。城市对港口的贡献表现为:提供综合物流活动空间和内陆运输联接通道;在金融、管理咨询、技术援助、应用研究、信息通讯方面提供服务;支持港口的竞争;港口的发展离不开对城市的依托。

港口和城市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源于在有限空间利益和目标不同的两个空间实体间被迫的共存。港口作为运输的一环,承担着经济、生产效率、市场竞争、产业规模和商业发展的职能;城市作为居民生活工作共同体,目标是不断提高市民的福利和生活质量,因此城市关心的是环境价值和居民期望。王丹阳对港城间摩擦从日常、空间和制度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9]。

2.港城一体化的内涵分析与空间概念

港城一体化的实质是根据港口和城市的内在联系,通过建立协调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将各自独立的经济实体整合为步调一致、相互共生的利益共同体的过程。徐质斌从经济资源配置中的成本-收益分析、区域经济增长极核理论等角度,对港口的经济性、港城一体化发生的内在机理和模型、建设重点等做了理论分析[10]。他认为港城一体化概念的外延包括港口与相关城区项目一体化、港口与相关城区布局一体化、港口与城市其他交通方式一体化、港口与所在城市战略目标一体化,这是港城一体化依次递增的发展阶段。

港口空间的概念提出实际上是从空间领域对港城一体化的探讨。茅伯科[11]认为凡是大的港口所在的城市就是港口空间,港口空间就是具有港口经济特征的各类直接和间接相关业务活动所涉及的地理区域,并且港口和城市不可分离。港口空间为港口辅助业务和派生业务提供空间,也为依靠港口而产生的各类服务行业提供空间,包括临港保税区、开发区、经济区、加工区和物流园区等。港口经济的发展要求港口有更广阔的空间。目前我国港口多数在向第二代转变,主要表现承担大量能源运输,大力发展前港后店、前港后厂的临港经济,建设物流园区和加工基地,由此对港口空间提出新的要求。而港口空间的突破程度,决定着港口对城市经济、区域经济乃至国家经济贡献度的大小。突破港口空间的核心策略是港城一体化,就是要改变港口与临港产业、临港加工区、保税区、开发区和物流园区在体制上的割裂状态[12]。

3.港城一体化战略的实施重点

港城一体化战略的实施重点研究集中在临港产业发展、物流化营运和健全港城整合机制三个方面。发展临港产业是“港城联动”的核心。临海(临港)工业20世纪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以重工业为特征的莱茵河阶段、多种类型的工业和航海贸易功能综合的第二阶段、向发展中国家扩散的第三阶段,并在20世纪末期进入到以科学技术发展为基础的第四个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发展临港产业主要通过在港口设置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免税区等来实施的。

物流化运营是实现港城一体化的基本路径。国外对于港口物流的研究主要是从海洋运输的角度入手,认为港口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港口功能和等级影响乃至决定区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港口的发展不仅需要良好的区位条件,更需要经济活力充足、制度创新的腹地区域作为支撑。港口作为物流活动的主要汇聚地,成为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切入点(Skjött-Larsen, Tage; 2003)[13]。但由于不同港口的功能、地位、经济水平、基础条件等在客观上存在较大差异,其发展现代物流的途径也不同,因此存在着不同的模式,主要有:交通带动型模式,具体包括航港带动型模式(Prager, Michael H.2002) [14]和铁路带动型模式两种;工业带动型模式和商业带动型模式。国内对于港口物流的研究比较多,但是目前还只是局限与就港论港阶段,只是针对具体的港口进行实证性地分析,还没有把一个港口具体放到一个区域进行研究,更没有把它们进一步放到更大层次的领域研究的先例。杨贵法等针对目前我国港区分离状况,以区港一体化作为港城一体化的切入点,强调建设港口保税物流园区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区港一体化的可行性、建设和运作模式及政策对建立临港保税物流园区进行了论证[15]。保税物流园区是以港口城市为依托的,这也是港城一体化研究比较重要的切入点。健全港城整合机制研究主要提出通过制度创新、区域合作机制、管理体制整合、运营模式重组和监管运营机制协调等策略实施。

三、评价与展望

港城一体化战略研究目前虽然在演进机制和战略重点等方面作了有效的探讨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具体表现为:理论上是对相关学科的借鉴;定量分析缺乏可信的数据采集策略;战略措施的实施也只是个案的研究,很难进行广泛推广。目前研究视角上着眼于经济发展战略较多,空间发展战略相对较少,系统论述的更少。战略重点中有关制度方面还处在摸索当中,需要不断去探索和寻求借鉴的新途径以至必要的创新。

参考文献

[1] 韩增林等.海洋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学报.2004,(10):183-190.

[2] 方创琳.区域发展规划论[M].科学出版社,2000:13.

[3] 华东师范大学等.经济地理学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28.

[4] 许继琴.港口城市成长理论与实证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7(12):11-14.

[5] Pollock E E.Free ports ,free trade zones ,export processing zone s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In:hoyle BS,Pinder DA(es.).Cityport industrializ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c]London :Belhaven,1981:33-45.

[6] Domenico Amato.邢国江译.港口规划与港城关系[c].港口经济.2002(4):35-38.

[7] H·哈肯.协同学:理论与应用(系统科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418.

[8] The regional and Local Economic Impact of the Port of Longview. Martin, O’Connel Associates[M].1991.

[9] 王丹阳.大连港口与城市互动发展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D].2006,4.

[10] 徐质斌,朱毓政.关于港口经济和港城一体化的理论分析[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4(5):7-13.

[11] 茅伯科.关于港口空间[J].中国港口,2005(4).

[1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区港一体化——我国保税区转型政策体制设计[J].港口经济,2003.5.

[13] Skjött-Larsen, Tage; Paulsson, Ulf; Wandel, Sten. Logistics in the Öresund region after the bridge.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Volume: 144, Issue: 2, January 16, 2003, pp. 247-256.

第9篇:城区经济发展研究范文

北京市城市经济学会是北京市一级学会,隶属于北京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主管单位: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员会。

北京市城市经济学会是由北京市政府相关机构、部份中央单位中的专家型官员,高层研究机构,著名高校中的专家学者,工商界及国内外有影响人士构成的“官、产、学”三结合的学术研究、咨询、服务型社会团体。

学会宗旨

团结凝聚专家、学者,为北京城市发展建设提供决策咨询和信息服务,搭建北京地区城市经济问题研究的交流平台。

学会特点

(1) 北京既是政治文化、国际交流中心,又是经济管理中心,本学会享有首都所在地的独特优势,为学术研究、交流活动提供十分有利的条件。

(2) 北京市城市经济学会具有综合性强,业务领域交叉,决策层、学术界与企业界相结合等特点。

(3) 北京城市经济学会与一些隶属关系和业务范围较固定的研究机构相结合,优势互补,开展活动的弹性大、开放度大,范围宽。

(4)拥有高层次、多领域、综合型的高智力集群优势和丰富的信息渠道,具备多年积累建设的信息库和信息编辑工作班子。

学会任务

(1)立足北京,面向全国,联通国际,为政府、社会、企业提供服务。

(2)重点对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城市规划与管理、区域经济及企业发展战略等相关政策,进行学术交流与研究。

(3)组织专题研究、学术交流、社会调查、咨询服务、专业培训及会议等活动。

北京市城市经济学会曾经承办、参与的主要活动

北京市城市经济学会多年来建立了高层次、多领域、综合型的人才优势与广泛的信息渠道,致力于为政府、企业界提供宏、中和微观多层面的咨询服务。多年来在城市、地区发展战略研究,经济、社会政策研究,项目咨询、策划,企业发展战略,培训服务与会议组织等方面的研究及活动,在众多领域产生广泛积极的影响。

北京市城市经济学会曾参与或分担了《我国不同城市地区发展思路与特色》、《发挥首都智力优势为决策服务》、《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前景》、《首都发展战略研究》、《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前景》、《银海集团发展方向研究》、《北京城市经济50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发展态势分析及对北京的启示》、《京津冀北(大北京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北京首都供电安全战略》、《沈阳棋盘山国际旅游开发区发展战略》及北京怀柔、昌平、大兴的发展战略研究。

先后参与或组织了《中美城市经济国际研讨会》、《中美城市交通国际研讨会》、《国家问题和经济形势系列报告会》、《纺织业发展研讨会》、《中国国际名牌战略》、《什刹海论坛》、《现代服务业与城市发展战略》、《长三角(太湖)论坛》等。

北京市城市经济学会诚挚感谢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及兄弟学会的支持与帮助,希望我们创造更多的合作机遇,共同发展。

北京市城市经济学会会长:曹学坤

秘书长:刘春英

地书址:北京市西城区二七剧场路5号

邮书编:100045

电书话:010-68018175/68031065

传书真:010-68010265

电子信箱:chshjjxh@sohu.省略

天津市城市经济学会简介

天津市城市经济学会成立于1987年4月2日。理事会单位会员数50个、个人会员90人、理事44人,聂璧初、廖斗寅任名誉会长,韩恩甲任会长,魏炳坤任常务副会长,辛鸿铎、杨德全、郭鸿懋、郝寿义任副会长,蔡孝箴任顾问,王维基任秘书长。

学会成立以后,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导下,组织会员开展城市经济问题的调研与学术交流,承担科研课题,相继组织了关于如何发挥天津经济优势,关于如何发挥天津港口优势,关于发展天津证券市场等三次较大的学术活动;并组织有关研究人员三赴塘沽,对天津港、保税区和滨海地区的交通运输设施等进行了实地考察,完成了如何发挥港口优势的调研课题,为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献计献策。

近年来,学会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把应用对策研究作为学会活动的主攻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深入探索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积极主动地为市政府科学决策服务,先后举办了“天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标志及特点”和“都市化产业”研讨会;并完成了《天津工业化进程研究》、《现代城市治理模式及对天津发展的启示》、《天津个体和私营经济现状及发展对策》、《天津市国土规划实施保障机制研究》等20多项调研报告及论文,编辑出版了课题调研报告及论文汇编4集(约24万字)。学会为配合搞好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承担了市发改委《天津加快城市化进程研究》重点课题,高质量地如期完成了任务,为编制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天津市城市经济学会先后被评为1997-1999年度、2000-2002年度、2003-2004年度天津市社联先进学会。

地址: 天津市和平区南京路57号

邮编: 300050

电话: 022-23399288

江苏省城市经济学会简介

江苏省城市经济学会(以下简称学会)成立于1993年8月。会长为江苏省人民政府研究室原副主任、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张锋教授,现任秘书长为江苏省社科院张卫研究员。学会挂靠江苏省政府研究室。

学会围绕江苏城市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学术活动。

1、2001年11月学会在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上,与江苏省政府研究室、省社科院、徐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了“江苏三大城市圈发展研讨会”。

2、2002年,学会建立的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省城发院)与《江苏经济》杂志社、新境界广告公司合作,开展了江苏三大都市圈宣传推介活动,赴宿迁、杨中、句容等市,与当地市委、市政府联办所在地城市化发展战略研讨会,拍摄了电视宣传片,出刊了《江苏经济》增刊――“城市化与江苏三大都市圈”特辑。

3、与省建设厅、镇江市政府联办了首届江苏城市发展论坛,围绕城市经营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研讨,会后向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关于进一步搞好城市经营的建设”。

4、与省外贸厅、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及中国保监会南京特派员办事处共同举办了“第二届城市发展论坛――对外开放与金融改革研讨会”。

5、2003年4月学会与东台市委、市政府联办了“江苏省中等城市发展理论研讨会”。

6、2003年8月学会所办的省城发院与南京市政府、省发改委、南京财经大学、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中科院南京分院联合主办了“第三届城市发展论坛――南京都市圈互动发展研讨会”,会议形成的“关于推进南京都市圈互动发展的专家建议”得到了江苏省委李源潮书记的重视,作了“支持”的重要批示。

7、2003年10月省发院与仪征市人民政府联办了“沿江开发与仪征跨越式发展研讨会”。

8、2004年5月,为迎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城市工作会议,学会举行了“江苏城市化战略和城市化进程的现状与对策”的专题座谈会。

9、2004年11月,学会和省城发院、省发改委、省建设厅、省国土厅联办了“第六届江苏城市发展论坛――江苏沿江市区农村城市化研讨会”。

10、2005年5月学会举行了“建设和谐城市理论与实践研讨会”。

11、2005年8月学会所办省城发院与省信息产业厅、连云港人民政府联办了 “第五届江苏城市发展论坛暨投融资环境”为主题,就推进东陇海线产业建设进行研究探讨。

12、2005年12月,学会与省发院、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保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省经贸委、省环保厅、省发改委、省建设厅联办了“2005中国生态城市建设高层论坛暨第六届江苏城市发展论坛――生态城市与循环经济研讨会”,会议通过并发表了“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南京宣言”。

13、2006年2月 ,在学会召开的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上,举行了“提升江苏城市化水平学术研讨会”。

14、2006年7月,学会与省城发院、省发改委、无锡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经济学会联办了“2006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暨第七届江苏城市发展论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途径高层研讨会”,会上发表了“长三角16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通过了“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无锡共识”,向沪、浙三省市省委、省政府、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建设部、中英政策研究室、国务院研究室报送了“关于把长三角城市群建设成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的专家建议。

15、学会所办省城发院还在2003年与安徽省社科院、南京财经大学联合发起建立了“南京都市圈发展论坛”组委会,并在南京财经大学建立了“南京都市圈发展研究中心”,论坛在南京都市圈城市轮流,每年召开一次专题研讨会。

学会还发挥专家较多的优势,积极参与城市发展战略和重大课题研究,并进行了《21世纪城市发展论丛》(已出4集)、《城市评论(已出71期)和《长江三角洲城市年鉴》(已出三卷)的编辑出版工作。

地址:南京市虎距北路12号

江苏省社科院城市发展研究所

邮编:210013

联系人:郭玉燕

电话:025-83312895

湖南省城市经济学会简介

湖南省城市经济学会是湖南省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界有志于从事城市经济问题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工作者自愿组成的群众性学术团体,是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团体会员。

湖南省城市经济学会成立于1996年4月,是在时任湖南省委书记王茂林同志的直接关心和倡议下成立的,并由他亲自担任会长。2002年10月换届后,由九届湖南省人大副主任、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罗海藩同志任会长,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张富泉同志任秘书长。全国人大常委、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第一副会长王茂林同志担任学会名誉会长。张云川、周伯华、罗桂求等省领导先后担任学会顾问。

学会成立10年多来,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高立意、高起点、高标准”的办会原则,以服务于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决策为工作中心,不断加强学会管理,创新工作思路,广泛联络专家学者和广大会员,围绕推进湖南城市化进程开展调查研究,组织学会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把学会初步办成了省级一流学会。

一是开展课题调研

学会在会长和秘书长的直接领导下,紧紧抓住服务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这个主题,围绕省委、省政府推进城市化的决策,开展多项课题调研,一批重点课题的研究成果进入领导决策。如关于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研究提出的对策措施,被省委、省政府采用,对推进湖南城市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关于推进湖南城市化课题研究,为省委、省政府提供了决策参考,得到了领导和专家的好评;开展了中部崛起与泛珠三角战略研究、洛湛铁路湖南沿线经济带开发建设总战略、加快建设产业型中心镇、构建长株潭(3+5)城市群等一系列调查研究。这些调查研究,情况摸得详实,问题抓得透彻,建议提得到位,研究成果有些直接进入了省委、省政府的决策。会长罗海藩同志的文集《城市化与湖南经济》更是集中体现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二是组织学术活动。学会成立以来,先后组织的比较大的学术活动如下

1、 举办“在战略转移中加速中西部城市发展”研讨会。来自全国城市经济领域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和城市建设领导者在张家界参加了会议。汪道涵、周干峙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发表重要讲话。研讨会引起广泛关注,国内和港澳媒体做了报道。学会将研讨会成果结集成《中西部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一书公开出版。该书当时作为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中西部城市问题的专著,对促进中西部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 与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经济日报》社合作,开展“中国城市发展:跨世纪回顾与展望”主题有奖笔谈活动。活动共收到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应征稿件200余篇,在《经济日报》择优刊发20篇。

3、与湖南电视合举办“湖南城市巡礼”专题电视节目。节目安排在“湖南新闻联播”中播出,通过专题介绍湖南的地(州)市,对提高湖南城市知名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4、 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合作,组织城市管理骨干到美国、加拿大等地进行实地考察,为城市管理骨干提供了开拓视野的难得机遇。

5、 举办城市管理骨干培训班。召集郴州、永州、怀化、娄底等地市的40多名城市管理工作者,在长沙进行理论培训,参观长沙城市建设成果,学习长沙城市管理经验。

6、 与长沙市委政研室、雨花区委、区政府联合举办“长沙大东城新经济区高峰论坛”。与会代表有省直有关厅局领导、省内知名专家学者及长沙市、雨花区有关领导和一批城市建设企业代表共100余名。对长沙大东城新经济区的建设进行研讨和交流,提交了一批有质量的研讨文章,得到了省市领导和媒体的高度关注。

7、与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张家界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旅游产业与城市发展高层研讨会暨全国各省市区城市经济学会联谊会”。中国城市经济学会领导周道炯、王茂林、龙永枢、黎子流亲临会议。各省市区城市经济学会负责同志、部分旅游城市研究与实际工作者、有关旅游产业专家学者、各界媒体及嘉宾共计10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紧扣旅游产业与城市经济发展前沿问题开展深入研讨,就旅游产业推动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提高旅游城市竞争力,建设长沙都市圈等中心议题达成共识。会议还就建立全国城市经济学会联谊会制度进行了认真磋商,搭建了各省市区城市经济学会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1996年学会成立之后,与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共同创办了学会会刊《城市经济论坛》。会刊开始为季刊,从2004年开始,由季刊改为双月刊,现已出刊42期。会刊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出精品”的办刊方针,既着力讲求理论研究的深度,又突出加强对实践工作的指导;既注重突出服务城市经济主题,又尝试加大刊物的可读性。在组稿上,基本保证了每期有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会长的文章,力求提高刊物的权威性。在封面设计上,由过去的单一封面变为图片宣传推介,美化了封面,推介了典型。汪道涵、周干峙、周道炯、杜润生、吴敬琏、侯捷、尹世杰等知名专家学者曾为会刊赐稿,发表了一批有深度、有份量的文章。会刊采取出版专集、组织征文、开展主题研讨、评选年度优秀论文、向读者征求意见等多种办法,确保会刊的办刊质量。据统计,会刊共有10余篇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转载。会刊对宣传湖南城市建设的成就,提高湖南城市的知名度,推进湖南城市经济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会刊贴近城市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推出了一批精品力作,形成了自身的办刊特色,成为在城市经济研究领域有影响的省级学会会刊。

地 址:长沙市韶山路1号省委大院四号办公楼

邮编:410011

电话:0731-2218780

传真:0731-2216705

邮箱:

联系人:马司平

山西省城市经济学会简介

山西省城市经济学会成立背景是,1989年4月山西省委书记王茂林同志率领省、市社科院热心城市经济研究的5名科研人员,参加了由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与国际有关科研团体在上海虹桥宾馆召开的“太平洋区域城市研讨会”。会上,王茂林书记听到上海、黑龙江、山东等省已成立了城市经济学会。在会议休息时间就向白益进、雷仲敏、毛月平等同志提出要成立山西省城市经济学会的建议,并对会长副会长人选、挂靠单位等问题进行了酝酿,同时,指定毛月平同志具体负责筹备工作。此后王茂林书记利用省人代会及省委有关会议结束后,两次召集全省各地级市市长开会,商量成立山西省城市经济学会事宜。1990年6月20日,山西省城市经济学会成立大会召开,王茂林书记当选会长、乌杰当选第一副会长,万良适、吴德春、高塞等同志被选为副会长。山西省城市经济学会成立以后,努力配合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在山西召开了四次全国性研讨会,为山西的城市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一、配合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在山西开展的活动

(1)1992年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山西省城市经济学会与太原市政府,在太原召开了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暨研讨会,全国与山西省部分城市的市长、大专院校与科研单位专家学者近400人参加了会议。山西省城市经济学会会长原山西省委书记王茂林同志坐阵指导。当时正在太原视察工作的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朱基同志到会作了重要讲话,会上交流论文300余篇。

(2)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经山西省城市经济学会提议和协调又和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太原市政府联合在太原召开了“全国城市经济与市场经济”研讨会。中国城市经济学会领导周道炯、陈敏之等参加了会议。原山西省副省长纪馨芳同志代表省政府到会讲话,原省委书记胡富国同志看望了与会代表并作了重要讲话,会上交流文论30余篇。最后由山西省城市经济学会毛月平、加年丰同志编成《城市经济市场文化研究》一书,由山西经济出版社出版。

(3)2004年10月16日至18日,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与山西省城市经济学会、晋城市政府在晋城召开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小城镇建设”高峰论坛。会议由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龙永枢同志主持,会长周道炯同志致词,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第一副会长王茂林同志作主题发言。会议交流论文50余篇。

(4)2005年12月1日,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国社会学会、山西省城市经济学会与晋城市政府共同举办了“构建和谐晋城研讨会”。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第一副会长王茂林同志作了“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开创晋城发展新局面”的主题发言,山西省城市经济学会会长万良适同志作了重点发言,常务副会长赵振亮、副会长李镇西、许一友等同志也先后发言。

二、 山西省城市经济学会为山西省城市经济的发展所做的工作

(1)1991年山西省城市经济学会秘书长应朔州市城区领导邀请,为他们近期规划和远景目标作专题研究,组织省城专家15人,经过调查研究与多次修改写成17万字的《现状・目标与战略启动》一书,由山西经济出版社出版。

(2)1992年应晋城市泽州县巴公镇领导的邀请,山西省城市经济学会秘书处又组织省城专家为该镇制订了发展战略与中长期发展规划,使该镇迅速发展为山西省的明星乡镇。

(3)2004年山西省城市经济学会专家委员会应晋城市领导的邀请,组成以常务副会长吴德春为首的课题组,经过几次调查研究,多次修改,征求意见,历时半年写出19余万字的《晋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与近期行动方略》一书,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4)山西省城市经济学会在2005年应山西省朔州市政府的邀请,又由课题组为朔州发展作课题,经调查研究和反复修改,历时5个月,写出24万余字的《中部崛起与朔州可持续发展研究》一书,由山西经济出版社出版。

(5)山西省城市经济学会课题组在2005年5月应山西省发改委的邀请,对山西城镇发展立项进行调查研究,最后在2005年底,写出7万5千字的《山西城镇化研究》一书,由山西经济出版社出版。

(6)目前山西省城市经济学会专家委员会课题组应山西省交通厅领导的邀请,正做《山西公路交通建设与经济发展》课题,现已修改出二稿,预计2006年9月即可完成。

山西省城市经济学会

会 长:万良适

秘书长:许一友

地 址:太原市南内环街413号

邮 编: 030084

联系人:毛月平

电 话: 0351-72419347226271

武汉市城市经济学会简介

武汉市城市经济学会成立于1985年,是全国大城市中较早成立城市经济学会的城市。学会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为武汉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对策建议。特别是在近几年来,学会加大了服务于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力度。一方面,结合武汉市“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学会开展了一系列为规划编制服务的应用性研究课题,如主持编制阳逻开发区、东西湖区、桥口区等区级“十一五”规划和武汉新区“十一五”规划,参与武汉市“十一五”规划编制等,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为市委、市政府宏观经济决策提供参考建议。另一方面,学会还紧扣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深入实践、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剖析,完成了市科技局晨光计划项目“汉江两岸开发战略研究”、市委宣传部委托的关于“汉正街都市工业区建设模式”课题、市交通委员会委托的“关于武汉市客运出租汽车行业进一步发展的若干建议”的调研报告、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的关于“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武汉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武汉老工业基地改造方案”、“武汉与东北老工业基地若干比较与对策研究”等课题,以及启动了武汉市王家墩中央商务区战略研究课题等,为市委、市政府有创见性地提出了可操作的决策建议。

武汉市城市经济学会

会长: 陈梦浓

常务副会长:沈金华

联系人:曾翔

地 址:武汉市汉口三阳路3号

邮编: 430017

电话: 027-82831655

大连市城市经济学会简介

学会性质与构成

大连市城市经济学会是于1994年1月成立的民间学术团体,它由热心于城市经济问题研究的各方面人士结合而成。现有团体会员200余人,其中包括来自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政府及其各职能管理部门的领导和专家;企业家包括外籍企业家以及各基层单位的有识之士。目前,学会正着手建立一个“学、官、企、事、媒”“联姻”的新型学术组织。

学会宗旨与任务

大连市城市经济学会的基本宗旨是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城市经济的发展,推动城市经济理论的进步。为此,一方面,组织会员和社会力量开展城市经济理论研究,解决城市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有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另一方面,广泛开展城市经济学知识的理论宣传活动,普及城市化规律,提高城市经济管理人员的工作素质。

学会的主要工作任务是

(1)组织会员面向社会,调查研究,提供咨询,为政府部门决策服务;(2)组织会员协作攻关,配合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发展实践,进行专题研究,推进城市经济学科的新发展;(3)与国内外学术团体建立联系与合作,组织学术交流,探讨学术观点,广泛传播城市经济学思想;(4)积极发展会员,培养科研骨干队伍,调整会员结构,壮大学术力量,增加人们的城市经济学方面的人力资本。

学会成立以来的主要工作

围绕大连城市发展的主题和中心任务,组织了专门性课题研究

学会针对大连城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在大连市委、市政府指导下,不失时机地提出城市发展的总体思路、战略和对策。动员近百名专家学者组成课题组有针对性地开展了19项专题研究。所选课题涉及大连城市功能和性质、区域城市化、港口发展、产业结构、外向性经济、招商引资、私营经济的发展、法制建设、物价、社会保险、金融、财政、交通等各个领域。在几乎没有课题经费的情况下,各课题组自筹资金,克服各种困难,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其中6个重点课题按质按期按量完成,这些课题有的呈报市各有关部门,引起重视,有的已被采纳,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的发表在国内重要刊物上或被转载,引起一定社会反响。

配合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结合大连实践,开展学术研讨活动

11年来,我们先后组织了4次全国性的城市经济研讨会,6次本市的规模比较大的学术研讨会,组织部分会员进行了多次笔谈和专题座谈会。对会议收到的100多篇论文,结集出版了《城市经济前沿理论研究》一书,受到社会一致好评。2005年,学会就城市经济学的城市文化问题,大大连建设问题,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问题,承办了全国性的理论研讨会,举办了3次专题性的讨论。通过这些学术研讨活动,不仅推动了城市经济基础理论的研究,提高了会员的学术水平,并且一些研究成果和学术思想反馈给政府及相关部门,为政府部门决策起了很好的参考作用。

传播学术观点,推动学术交流,促进城市经济学学科发展

在学会努力开展各种研讨活动的同时,还积极开办各种培训活动。2005年以来,配合大连市公务员的公共管理培训,学会举办了一些小型的城市管理知识培训活动,为会员讲解现代市政管理的理念和专门知识,传播学术观点,受到会员的欢迎。与此同时,支持和鼓励会员积极参与城市发展建设研究,2005年,学会会员公开发表的论文共30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有力地推动了学科的发展和为城市发展出谋献策做出贡献。学会会员获得大连市政府和科协组织的优秀论文奖、优秀著作奖以及优秀课题奖20余项。

地址:大连市尖山街217号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