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景观设计分析范文

景观设计分析精选(九篇)

景观设计分析

第1篇:景观设计分析范文

1.分类

其一,直线。在景观设计中,具有规则性和秩序性的直线更多地表现出线段的特性,有端点,有尺寸,主要用于表现重要的建筑物的轮廓、通用的道路等。强劲有力的直线在景观设计中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更能彰显作品的清晰、简洁。其二,斜线和折线。灵动、活泼的斜线和折线同样有着鲜明的个性,斜线就像是偷懒的直线,而折线就像是会跳舞的直线。斜线善变的倾斜角度,折线不对称的造型,使二者都能在景观设计中更加灵活而富有动感。其三,曲线。相对于强劲的直线,用婀娜多姿形容自然、轻柔的曲线恰到好处。弯度适度,有张力、有弹力的曲线,更能在视觉审美中体现出美丽端庄、自由轻松。可以用英文字母S“伸个懒腰”产生的各种造型诠释柔软、优雅的曲线。

2.意义

线在景观设计中的衔接作用展现得清晰透彻。那些柔美的、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并引发人们深思的线,要求设计者在景观设计中运用时不能局限于一般的艺术形式和技巧,而应在符合客观要求的基础上,以创造性的思维和丰富的设计手法对其进行加工。

二、线的表达方式

线在景观设计中的表达方式可概括为两种。一是边界线。物体和造型的边界包括相同材料由于高差不同形成的边界线,以及不同材料相碰撞所形成的交界线。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在景观设计中,在几种不同材料混合搭配时,边界线的设计极其重要。二是道路。道路在景观设计中起到了连接各功能区域的重要作用。合理、规范化的道路设计对于景观设计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是不同区域各尽其责的基本保障,更是整个景观设计的灵魂。设计师在设计道路时,面对几种不同类型的线,需要用大智慧勾勒出变化丰富而又极具人性化和实用性的交通脉络。

三、线的应用

在景观设计中,点元素更多地体现在小品设施、灌木、乔木等方面,线元素则主要在道路造型、绿篱等方面做文章,而面元素常被用在铺地的设计和低矮的地被上等。不同规格的线的疏密排列能产生不同的视觉效应。线段有端点,有尺寸,而线是可以无限延伸的,让人们产生丰富的想象以及对新空间强烈的向往。线在引导人流方向和导视方面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案例分析

以建筑大师扎哈•哈迪德的作品《PierresVive》为例,作者以用线为主,用独特的设计思维,使多姿流畅的线条仿佛是水里的鱼儿,在建筑体上自由地游动,有时成群结队,有时三三两两,像是在赛跑,在直线加速后突然转弯变向,把线条特有的韵律美感发挥得淋漓尽致。

1.设计原则

在《PierresVive》中,作者用游动的线分割建筑,在确保建筑完整的前提下,用长短不一、数量增减、疏密变化的线条使整个建筑、室内、场地景观融为一体,整个设计作品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流畅的秩序感。

2.设计方法

在平行的多线中寻求转向的变化,从而产生新的对向平行组合体以及凹凸不一的体块变化。用独特的思维把直线、曲线、斜线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并在其中找寻体块内外的衔接,展现了强烈的视觉效果以及建筑景观的独特结构美。

五、结语

第2篇:景观设计分析范文

关键词:景观规划设计 景观大道 历史文化 民俗

Abstract: the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a contemporary fashionable, but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ousands of years ago nouns. It with the whole process of human development, this is contemporary landscape planning and master at home and abroad with the study of the subject, the design also is stylist in creation is constantly thinking. Of course landscape planning design ideas are usually is the essence of a project, this paper through a practical project, Inner Mongolia xinghe county landscape avenue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projects, to the analysis of the specific to the design thought essence.

Keywords: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landscape avenue history culture folklore

中图分类号:S75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正文

景观规划设计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不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都会对景观规划设计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每一个项目都应该注入设计师独特的设计思想的。下面我们从一个实际的项目――内蒙古兴和县景观大道景观规划设计项目分析一下该项目的的设计思想。

在进行设计之前,我们要先了解该地区的历史文化及民俗特色。内蒙古兴和县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居住区,在规划设计时景观规划区域要融入鲜明人文特质和地域文化特点的立意。所以围绕这一思想在设计时,创作含有民族传统文化韵味的现代活动空间,如具有传统地域特色的雕塑、小品等,这既表明了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又表现了传统文明中自由博雅的主题(见图一)。各个功能区丰富天然材质的大胆组合运用,平立面的综合统一形成三维的空间布局主题,同时又体现了现代感浓郁的新城市空间气息。

图一 局部效果图 同时植物配置在景观规划设计中也是非常的重要的设计元素。因此在设计时,尽量以本地植物为主,充分利用各种不同类型的植物,植物群落组织及形成以代表植物为主的各种观赏分区,利用季相和色相的变化,利用特殊植物的独特生活习性,反映出植物所形成的“春花秋实、夏荫冬韵”的自然主题。

从设计的总体布局来看,景观大道两侧主要为商住用地和机办公用地,最东边一处为景观规划用地。商住用地以及机关办公用地楼座布置在景观大道两侧,楼座类型主要有多层、高层以及商铺,该地在满足功能要求的情况下,还增加设计了很多绿化休闲娱乐区,让在该处居住、工作的人能够得到充分的放松。在楼与楼的空隙间留出符合人类活动的一些健身、娱乐、休息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活动场所,利用各种园林要素形成各具特色的园建景观。同时在景观与建筑的协调上,通过高大植物为主的植物群落和地势的高低变化,软化建筑的硬线条,使其成为整体景观的一部分,并成为景观在园的重要背景,借助建筑的独有色调也进一步丰富了环境空间内的色彩,在总体的设计上通过建立于统一基调上与各景区的有机结合,使得整个环境景观充分体现了自然和谐的设计主题。景观格局和空间格局以直线形和弧线形景观轴贯穿起来构成的空间系列,让各个区域相互协调,共同构成了一个人间乐园(见图二)。

图二 设计总平面

景观大道景观规划设计总体来说是一个开放的城市空间,它是线索也是故事,讲述了人与自然的交流,人与人的交流以及人与城市的交流,它以特殊的符号、场景、实物和空间来使人、城市、自然融为一体,这是该项目方案设计时的总体设计思想。

我认为城市景观规划应该是城市文脉和城市记忆的延续,它提供了一个让人们在慢慢的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的机会,它对加强人们对城市历史文化的认识,感受城市独特的文化韵味,延续城市中地区特色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所以兴和县的景观大道的景观规划在设计时把兴和县的文脉和传统的民俗民风融入到设计当中,让人们感受到当地的传统文化特色。一味的延续不等于发展,只有融入现代的时尚元素才能看到历史的进步,所以把当地的民族特色和现代的时尚元素融合到一起,这是本项目在设计时一直坚持的(见图三)。图三 融入传统元素的时尚雕塑效果

当今社会,景观规划越来越被每一个城市所重视,一个城市的景观规划直接影响着该城市的城市品位,因此很多城市不惜花重金来改造城市原有的形态模式。尽管景观规划随着人们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变得越来越成熟,但是大大小小的城市在规划方面缺乏统一的认识,再加上参差不齐的审美差异,导致良莠不齐的景观规划在中国的大地上随处可见。许多具有丰富人文历史气息的城市被破坏殆尽,导致该城市文脉丧失。所以在景观规划设计时,怎样将传统历史文化的延续和现代生活空间的注入两者做到很好的融合,是每一个景观设计师的责任,也是每一个设计师所必须追求的。

但是我认为好的景观设计师在设计时要融入当地的传统文化特色,融合现代的时尚元素,再加上自己的设计思想,这样才能做出真正好的设计。在近几年全国倡导的新农村规划,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新农村出现了“走过一村又一村,村村都像新农村”的现状。有很多设计师在完全摒弃了当地的特色,一味的追求现代,以至于导致“村村都像新农村”现象的出现。由此可以看出景观设计师在景观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怎样做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是我们需要通过毕生来潜心研究的。

参考文献

[1] 兴和县志.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4年,内蒙古

[2] 武星宽.设计美学导论.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武汉

第3篇:景观设计分析范文

关键词:景观设计;绿化种植

一、现代造型的核心理论——构成理论

作为视觉艺术的研究理论,构成理论是现代视觉传达艺术的理论基础,它的研究对象是视觉形象,是以塑造视觉形象为主要功能的研究方法。构成理论起源于西方,成熟于20世纪初的德国包豪斯学院,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被引入中国,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各样的设计中。

二、园林种植设计中构成理论的具体运用

1.平面构成的形式美在园林种植设计中的运用

平面形式的形成原则主要包括规模、对称、团结、和谐、对比、联想、意境等。这样的视觉造型方式可以形成鲜明的视觉凝点,形成强大的视觉冲击,可以很好地控制视觉形象集中于中心或者扩散于四周。任何完善的模型都具有协调的比例、适当的规模和完美的造型,适当的规模和比例关系可以增强图像的变化,往往更能产生稳定的、对称形式的视觉形式,体现自然、干净、整洁、和谐的本质,形成庄严、典雅的风格,给人们带来美好的感觉,符合传统的视觉习惯,可获得良好的艺术效果。一些作品强调个性,追求变化、活跃和刺激,这就需要一种统一的设计,让美感看起来更加强烈。作品缺乏统一的设计变化,往往会让观众失去兴趣。所谓对比是对模型元素特征的强调,强调造型元素的不同之处。设计师需要扩展自身的联想思维,引发观众对图像的深入观察,进而延长其思考时间,使其想象到其他事物。

2.园林种植设计中平面构成基本形式的运用

在花园的设计中常常能看到景观绿化种植设计的不同形式。种植设计是一种运用植物材料的手法。设计应注重产生和谐变化的效果,太多的重复则会让人产生单调的感觉。重复的近似带来一种细微的变化,对于重复并没有严格的规定,这意味着不打破规则。塑造近似形象可以形成整体的统一感,产生一种让人不知不觉的细节变化,这样就会产生活跃和自然的美感。不仅如此,这样的视觉造型方式也形成了鲜明的视觉凝点,可以形成强大的视觉冲击,使视觉形象集中于中心。有时也要打破规律性的重复,在秩序上形成轻微的对比关系。相关技术的运用可以使设计的图片非常生动。对比指的是形象或空间之间的比较,是具有自身属性的因素产生的相对状态,从而尽显张力,具有刺激性和鲜明的个性。一些设计者试图对事物的一个特殊点进行设计,运用强调、夸张、对比的因素,使设计的构成手法个性鲜明。

3.种植设计中的颜色属性

(1)颜色在种植设计中使用的不同属性颜色属性其实就是色调、明度、纯度等因素。将颜色属性元素运用于绿化种植设计中,植物的配置是种植设计中的重要手段。植物配置是否有效,取决于色相、明度等元素之间的关系变化。因此,在绿化种植设计中,应该尽量避免在相邻区域出现类似的植物,尤其是两种具有低明度色彩的植物。不同色相和明度的植物,匹配效果更佳。在室内空间,如果高纯度颜色的植物较多,会使人感觉实际空间较小,而要想使空间变大,应该选用低纯度颜色的植物。(2)种植设计的表达中如何使用正确的颜色不同颜色的植物塑造不同的园林景观,不同的植物颜色给人的感觉也是不同的。颜色是园林景观展示的重中之重,设计者可以通过植物的颜色表达情感,而观者对色彩的感觉和反应是衡量颜色运用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设计者可以充分利用植物颜色的设计增强景观的表现力。总而言之,构成是造型理论的核心思想,因此,在园林景观绿化种植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要围绕这一核心思想完成植物的搭配与运用,要根据园林种植设计的实际要求,选择植物的种类和色系,尽可能地刺激观赏者的视觉感官,从而达到园林建造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卫涛.造型基础理论在园林种植设计中的应用探析.科协论坛(下半月),2012(11).

第4篇:景观设计分析范文

关键词:景观设计;建筑设计;融合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建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实用性和舒适性,还必须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这就需要实现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有机结合。如果过分重视建筑设计而忽视景观设计,建筑就会只具备实用性,缺乏观赏性,而如果只重视景观设计而忽视建筑设计,建筑自身应有的功能就难以发挥,产生本末倒置的情况。因此,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时,需要坚持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

1.建筑设计中的景观设计

在对建筑主体进行设计的时候,首先必须要对建筑周围的环境和景观的相关情况进行考察,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建筑设计和景观两者的融合。但是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对于建筑中的景观设计还不够重视,只是将重心都放在建筑设计上。他们将景观设计看做是城市规划中的一部分,或者是认为建筑设计比景观设计相比起来,建筑设计更加重要,这就导致建筑的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之间存在着相互独立的现象。那么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而过程中应该将景观设计作为建筑设计的基本条件,这样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就会引起设计人员的注意。除此之外,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树立景观意识,在景观意识的理念之下进行建筑主体的设计。

2.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之间的关系

建筑作为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生产的场所,不仅仅需要高度的实用性,同时也需要独特的审美的风格和建筑的意境。景观设计体现出了建筑的韵味,使得建筑在满足自身要求的同时还能满足人性化的设计。两者之间既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同时还有着自身的差别。一方面来说,建筑追求的就是实用性,但是景观设计确实审美性。另一个方面来说两者之间又相互融合,景观设计可以增添建筑的审美气息,建筑也可以包容景观。

一方面,对于建筑来说,景观设计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掺合剂。建筑艺术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拜托了单一的实用价值,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但是这些并没有和实用的价值相互背离。相反,建筑的审美价值是建立在实用的价值之上的。景观设计在建筑设计上的相互融合增加了一个审美的价值,使得建筑既符合实用性同时还可以和观赏性相互结合,实现价值和审美价值相互统一。

3.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融入的原则

3.1、以人为本

在现阶段建筑景观设计中,设计师们通常需要遵循人本设计理念,以此来确保居住者能够享受到优良的居住体验以及优质的生存环境,同时也是对自然发展与人的主体性之间一致性的尊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本理念在国内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逐渐深入人心。设计师们在设计过程中应对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与可持续发展予以充分考虑,而建筑景观学更应提升关注对象的高度,从人类生态系统整体着眼,不仅要对人类发展予以强调,更需要对自然环境与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予以关注。对于景观建筑师而言,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是其追求的目标所在,因而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充分分析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应学会理解自然自重自然,保护人文系统与人文环境,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高度协调统一。从建筑景观设计角度分析来看,坚持人本设计理念就是重视城市规划建筑学与生态学之间的有机统一。

3.2、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原则相结合

尊重景观的地域性,尊重当地的自然文化遗产及格局,最大程度的顺应自然,尽量依照生态原则进行设计;最大程度的利用当地可再生的自然元素和材料,尽量发挥其实用及审美功能;最大程度的保留当地自然及文化遗产,尽量避免破坏;最大程度的领用当地自然水,尽量避免依靠人工水;最大程度的让自然做工,尽量减少人工成本的投入;最大程度的延长可持续运转周期,尽量实现可持续生长。最大程度的体现建筑和景观设计的生态之美,亦即自然的野趣之美,避免一味地最求表面富丽堂皇的效果,而是将更好地与自然生态系统融合作为至高的追求之一,并将在生态价值观与生态美学引领下走向形式、功能与思想内涵的更高层次的统一。必须将结合自然,尊重自然,实现建筑和景观设计的可持续性和生态性,作为设计的原则和目标,设计方向应该向节约用水用地、新的可再生能源的运用、恢复和保护本地特有的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多样性迈进,迎合科学先进的设计趋势。

4.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融合

4.1、建筑设计中引入景观设计

首先,要强调景观设计的作用。为了充分体现出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融合,必须重视景观设计的功能和作用。在对建筑进行规划设计时,要将景观设计纳入考虑的范围之内,了解景观设计的内在价值,从整体着眼,使得建筑更富美感和现代感。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景观设计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不同时期景观设计的表现形式也存在很大的差异,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建筑设计中的景观设计,必须能够体现一定的人文气息,使得建筑更富文化感,符合人们的审美倾向。

其次,要创造优美的景观环境。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城市建筑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建筑以及自然、人文景观相互交织,相互结合,需要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建筑设计中,需要融入景观设计,创造出更加丰富的人文景观例如,可以通过人为方式,对自然景观进行适当改造,如城市绿化树木的修剪等,同时,可以在城市中兴建公园、雕塑等人造景观,实现建筑与景观的统一。

最后,实现建筑的景观化发展。在建筑设计中引入景观设计,必须确保两者之间的自然融合,避免过于明显的形式化,以免影响建筑的实际效果。因此,要在创建良好的景观环境的同时,运用景观化协调的方法,实现建筑的景观化发展,确保各个景观的合理搭配。景观协调可以使得景观设计能够顺应建筑设计的整体走向,充分展现出建筑的风采。例如,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居民小区都设计有活动广场、水池、林荫小道等,也打出了“花园建筑”“景观建筑”等旗号,证明建筑的景观化发展已经成为建筑设计的必然趋势。

4.2、将景观设计植入到建筑设计

建筑是人们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场所之一,要求外观整洁,还必须要和周围的环境景观相互协调一致,与自然相互结合。在为人类提供宽敞的活动长多的同时给予人们美的感受,建筑设计人员和景观设计人员景观长期的综合得出最好的方法就是将景观环境设计和建筑设计相互融合,按照景观设计的原则,将建筑融入到环境中,也就是将建筑的外在美和周围的环境相互协调,全面提高建筑的文化和美学价值。随着人们对建筑概念的不断认识和改变,要求建筑设计在完成自身设计的过程中,同时也应该注意和景观环境的相互把握和理解有一定的程度,在我国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更加需要注重的就是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相互融入,始终贯穿着对景观的理解、协调与统一。我国的建筑设计中的景观设计是伴随着建筑的发展样式和艺术相互结合而发展起来的,在加上人们对环境的质量的要求不断的提升,使得景观设计概念的必要性和建筑相互融合,真正的景观环境设计是来自于原始的自然景观形态的基础之上,以自然、经济和安全为主。建筑的风格、造型应该与周边环境遥相呼应,把建筑和景观环境充分体现到“意与境”的完美融合,建筑充分融入景观环境,让景观环境影响建筑,在自然、文化、艺术的基础上充分融为一体,造出完美和谐的的建筑,体现现代建筑的发展水平和高度。

4.3、注重景观化和环节相协调

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相互融合不仅仅是在策略上的融合,同时还要将将两者相互协调好,我国建筑将景观设计作为建筑设计的内容,将景观设计的方法、工艺融入到设计中,并且进行全方位的进行融合,从而实现建筑的景观化。

结束语

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相互融合,实现建筑和景观相互的协调统一,提高建筑审美艺术和舒适性,使得建筑物满足当前人们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袁琳.建筑与景观设计融合研究[J].山西建筑,2014,10:7-8.

[2]张美建.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融合策略分析[J].门窗,2014,03:207.

第5篇:景观设计分析范文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生态技术;应用

1、生态设计理念

所谓“生态设计”就是在设计之中融入环境因素,整体设计方向以绿色环保为主的设计理念,也被称之为“生命周期设计”、“环境设计”或者“绿色设计”。该设计理念要求每位设计人员必须要将生态环保理念落实到每个设计环节之中,要通过合理的设计,有效降低设计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保证整体设计能够与生态环境达到平衡的状态。生态设计理念的诞生,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量,实现绿色化设计,保证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能降低整体景观成本,降低潜在责任风险,确保设计单位的竞争实力,因此已经得到了大范围的使用。

2、园林景观设计的简介

2.1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情况

我国城市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由于没有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出现了很多环境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清楚地认识到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近年来,由于人们环境保护意识和节能减排意识的提高,在设计园林景观时不仅要体现园林本身的作用,还应当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很多政府部门更是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加强园林景观的设计和建设,并在设计中引入了很多生态技术,使得所设计和建设出来的园林景观具有良好的环境保护作用。

2.2园林景观设计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自然能源都出现了o缺的现象,所以我国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经济的建设,还应当注重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构建出一个节约型社会,以使我国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现阶段,世界依然处于经济危机的状态,我国在这种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良好的发展,但是各种资源能耗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未来经济的发展,政府部门应当制定节能减排政策以改变能源和环境问题。

3、园林景观设计中生态技术的应用

3.1生态材料的应用

生态材料与普通材料相比较,存在以下3种较为明显的特质,即可再生、可再利用以及可减少,只要所使用的园林建设材料满足这3种特质,都可将其称之为生态材料。这些生态材料的应用,在满足园林景观建设的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节能减排做出一定的贡献,促使我国社会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2屋顶花园技术的应用

通常在设计园林景观时,会将园林建筑的屋顶设计为花园,这些屋顶花园在设计时都应用了很多生态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在设计屋顶花园的重量时,应当考虑到建筑物的承重能力,尽可能降低屋顶花园的重量,否则当屋顶花园的重量超过建设物的承重能力,则会发生严重的事故。要想降低屋顶花园的重量,尽量选择栽植小型灌木,切勿在屋顶花园中栽植大型乔木,如此不仅能够减少植物对于土壤的需求,也能够有效降低屋顶花园的总体重量。(2)在设计屋顶花园时,应当设计出阻根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根茎会不断地向下延伸,根茎的这种力量是十分强大的,如果不设计阻根层,则会对园林建筑造成严重的破坏,甚至会出现漏水等情况。(3)排水层的设计。由于建筑物的整体结构较为牢固,尤其是屋顶的结构更是建有防水层,所以为了能够排出屋顶花园多余的水分,需要设计出专门供屋顶花园排水的管道。排水层和排水管道的设计应当结合图纸,选择性能较好的材料,以便达到较为良好的排水目的。

3.3风力收集技术的应用

风在自然界当中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能源,也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其在使用过程中也不会产生任何的污染,是十分环保的能源。现阶段,我国研制出了很多用于收集风能的产品,例如风力涡轮机等。风力涡轮机是生态技术应用所产生的重要成果之一,其不仅能够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还能降低污染物的产生,对于环境的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3.4运用高精技术进行辅助

随着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入,环保型高新技术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这些技术的使用不仅能够将资源的价值发挥到最大,降低资源消耗率,同时还可以生成新型能源代替不可再生能源,为生态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支持。例如高科技技术可以将废弃地的工业水渠变为绿色河道,形成再生性河流,不仅可以对地下水提供资源,同时还能强化当地的抗洪能力;可以通过生物治疗的方式,治理当地污染土壤,提高土壤内部的微生物以及腐殖质,增加土壤肥沃度,使土壤可以再次达到最佳使用状态。

3.5对自然进行合理利用

通过对自然规律的研究发现,大自然本身存在着自我修复的能力,只要设计人员能够掌握这一规律,严格遵守自然规律对景观进行合理设计,就可以科学化地运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不仅可以降低废弃物的产生,同时还能扩充当地的生态系统,可谓一举两得。设计人员可以通过高科技设备,合理采集自然资源,形成节能型能源来保证景观内部对资源的需求。要足够地尊重自然发展历程,降低对场地的干扰度,进而将生态设计理念与景观设计完美融合在一起。同时设计人员要强化绿化生态知识,打破对绿化概念的误区,按照对自然群落的研究打造出人为的生态化群落,确保整体生态群落的平衡性与多样性,为自然修复能力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结语

总之,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其对于周围生活环境的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能够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的园林景观也给予了一定重视,要求我们在生态景观方面进行不断地探索与创新。因此,将生态技术应用到园林景观设计当中,能够充分发挥其本身的作用,并促进园林事业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凯.园林景观工程生态技术应用[J].现代园艺,2012,12(24):128.1234-1235.

第6篇:景观设计分析范文

关键词 植物造景 景观设计 园林

中国分类号:S6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1-014-02

如今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在迅猛地发展,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外感形象与内在精神文化素质的统一。植物文化是城市园林精神内涵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所以对城市植物景观的数量与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园林植物是景观中重要的造景元素之一,通过景观设计将不同植物合理配置,达到科学与艺术的高度统一,将直接影响环境质量和艺术水平。

1、植物造景与植物景观设计的概念

1,1植物造景的概念

园林植物造景就是应用各种乔木、灌木、藤本和草本植物进行合理地配置与组织景观,使在园林植物之间及与其他园林要素的配置过程中,充分发挥出各类植物的形体、线条、姿态、色彩等自然美的特点,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植物造景是以生态园林为指导思想,以“崇尚自然、优化环境;因地制宜、特色鲜明;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为总体设计理念,充分利用地形、地貌等现有条件,确立以植物造景为主,健康、生态的植物自然配置。其主要特点是强调植物景观的视觉效应。

1,2植物景观设计的概念

植物是园林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为唯一具有生命力特征的园林要素能使园林空间体现生命的活力,富于四时的变化。植物景观设计是针对城市园林建设中建筑物、假山、喷泉等非生态体类的硬质景观较多的现象提出的生态园林建设方向,即要以植物材料为主体进行园林景观建设。现代的植物景观设计不但包括视觉艺术效果上的景观,还包含生态上和文化上的景观,甚至其它更深更广的含义。植物造景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合理的植物造景与硬质的建筑、假山等结合可以创造出优美的园林景观。

2、现代园林中的植物景观设计的方法

2,1植物造景的时空变化特点

植物是有生命的活物质,在自然界中形成固有的生态习性,在景观表现上有很强的自然规律和“静中有动”的时空变化特点。“静”是暂时的,“动”一方面说明植物不同于山石、建筑等是静止不动的;二是在配置时应考虑近期尤其是长远的绿化效果。

2,2植物是造景中的独立景观

园林植物独立成景,通过以下几种形式表现出来:(1)用单一的树木型态与景观色彩表现的孤植形式,在视野开阔处作为造景的主景;(2)按照美学规律、观赏视点的不同及植物季相的演变,组成疏密有致的既表现树木的群体美又体现个体美的丛植形式;(3)多用草本花卉组景,可以大大提高植物造景的景观效果;(4)由乔、灌、花草组成的自然式群落,效果较好且形式壮观。

2,3植物与其它景观的组合

园林中植物可以和其它园林景观和小品组合成景,尤其是城市中的建筑、道路、山石水体等。它可以软化建筑的硬线条及丰富建筑周围色彩;道路周围栽培植物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还可以进行封闭和分隔;山石水体只有配上植物才能丰富色彩和景观层次,创造意境。

3、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所存在的问题

3,1绿量与景观质量

“绿”主要是体现在植物上,“绿”的效益包括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合理的植物造景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绿”的效益。当前植物造景中的绿量问题主要存在两个极端:

(1)大草坪泛滥,原因除了流行风气外,还有设计者缺少对绿量的重视。虽然大量种植草坪能够使园林小区在短期内尽快见绿,提高视觉效果,但草坪多了,给管理带来诸多不便,修剪、浇水、除草、打药,既费工又浪费了资金,造成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重浪费。在进行绿化设计时,应注意克服单纯以“见绿不见荫”的花草和低矮乔灌木来争奇斗胜,要大力提倡在小区里多种树、种大树,改变绿荫不足的现状。

(2)乔木、灌木、草坪模式的滥用,虽然这是一种生态效益得以最大限度发挥的模式,然而不分绿地性质、面积大小、环境负荷而一味滥用,往往会造成城市园林建设的绿量与环境建设中景观质量的不成比例。

3,2科学性与艺术性

城市园林绿化中,科学的植物种植除了满足植物的生理生态需要、场地功能需要和视觉景观需求以外,还必须对植物造景的效果进行预见。而现实的园林规划与植物造景中,在进行景观效果的预见时常常将生长在很好条件下的植物作为理想的造景效果标准,却没有考虑到种植地的立地条件、小气候、干扰等对植物本身的影响,因而城市植物造景中,大多数树木的生长体积、生长率都低于同等条件下自然界中的植物,致使其造景效果不能很好地表现出来。

4、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原则

4,1科学和艺术的统一的原则

植物是有生命力的有机体,每一种植物对其生态环境都有特定的要求,在利用植物进行景观设计时必须先满足其生态要求。而完美的植物景观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方面的高度统一,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及人们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

4,2尊重自然的原则

设计者在配置植物时,总要试图找回遗失在现代生活中的外在自然空间,使得自然的自我恢复和持续发展得到保证。因此从业者必须尊重自然,注意从大自然中汲取养分,获得配置灵感,并师法自然,结合自然,创造出“虽由人做,宛白天开”的艺术境界。

4,3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与合理引进相结合的原则

我国素有“园林之母”的声誉,植物种类丰富多样,树种地区差异较大,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是设计者首要遵循的原则,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合理选择树种,同时,科学合理地引进外来适生、无害、观赏价值高的树种,进行驯化以丰富物种多样性。引进适应性强的外来树种增加本地区园林植物种类。

4,4尊重历史文化传统的原则

第7篇:景观设计分析范文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地域文化

园林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科学运用地域文化,使地域文化有效体现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才能满足人们的文化与审美需求。本文对地域文化概述进行分析,提出了园林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之间的联系,并研究了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意义,同时对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进行解析,为地域文化更加有效的融入到园林景观设计中,增加园林景观设计艺术特色与历史文化特色提供科学的借鉴。

1地域文化概述

地域文化概念:广义地域文化概念是指我国不同区域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总和。狭义地域文化概念是指先秦时期我国不同区域内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总和。地域文化也有如下特点:一是方言特点,方言是地域文化重要体现,在我国统一汉语基础上,不同区域还保留着各自区域不同方言,区域方言是加强该区人们之间感情的重要因素,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原因,我国南方是方言最多的地区。二是民间信仰特点,虽然我国大部分人对意识较为淡薄,但我国各个不同区域的人们都有着自己区域的民间信仰,例如我国福建大多数人靠海上作业为生,那里的人们多信奉海上保护神——妈祖,这一民间信奉从宋朝时期就开始,已成为福建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江西地区有一个民间传说,蛟龙给当地带来了山洪灾害,许真君善于治蛟龙,及时阻止了山洪给当地带来的灾难,因此江西一代大部分人们都供奉着许真君。由此可见地域性的民间信仰是地域文化的重要体现。三是民间建筑特点,自古之间我国各地域都有着象征各自区域的民间建筑,例如福建地区的土楼,上海地区的石库门房子等都根据当地的地域特征或历史原因而形成,充分体现了地域文化的地理性与历史性。四是民族分布特点,随着我国的统一,大部分民族在历史发展中都进行了迁移,在民族迁移中也将民族文化进行了迁移,例如云南地区多以黎族等少数民族居多,贵州、湖南等地多以苗族为主,北方的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具有人数较多的朝鲜族。这些民族的迁移将民族文化更好的融入到当地,形成当地的地域文化形式之一。

2园林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之间的联系

首先,园林景观的设计与建设的最大作用是为了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满足城市发展建设的需要,如果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没有加入当地的地域文化要素,设计出的园林景观很难满足当地居民的审美及应用等需求,同时由于没有融入当地的地域文化,使园林设计不能充分体现城市的文化特征,这都会使园林景观的设计失去重要的意义[2]。因此园林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之间存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联系,要在园林景观设计时充分的融入当地的地域文化要素,并在其基础上不断的进行创新,以保证园林景观设计以达到当地人的心里期望,还能够充分的体现城市文化特色。其次,园林景观只是城市中的一小部分,城市的地理特征与历史特征等整个大环境已经具有固定地域特征,如过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没有按照当地的地域文化特征来设计园林景观,会使园林景观设计与整个城市风格大不相同,使园林景观设计不能更好的融入到整个城市文化中,造成不协调的景观现象,严重影响了城市建设外观的协调性,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时应考虑以当地地域文化特征为背景进行园林景观设计,使园林景观设计效果完全符合地域文化的需求,使其设计与整个地域文化特征相融合。

3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意义

首先,地域文化融入了当地的传统历史文化与当地人们的思想,地域文化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不仅使园林设计能够充分满足当地居民的审美需求同时还是传播地域文化,保留历史要素的关键途径,在某种程度下,经过一代一代的传承,有不少的历史文化与历史元素逐渐淡出人们的意识,因此地域文化融入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能够有效的促进民族团结,加强地域凝聚力。其次,地域文化还是地域中独有的特色,成为吸引外来人员谋求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时融入地域文化要素,能够有效的体现当地特色,保留特殊元素,避免现代化设计中大部分园林景观设计出现雷同的现象,使与众不同的文化要素吸引更多外来者的眼球,充分发挥园林景观建设的经济作用。

4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解析

4.1文化元素解析

地域性文化元素种类和形式都很多,将地域性的文化元素运用到园林景观设计中,能够更好的在园林景观中展现地域文化元素特征,使其与园林景观充分结合,满足当地人对地域文化元素的认可、对园林景观的审美需求[3]。将文化元素融入到园林景观设计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地域传统的文化元素或文化元素的一部分直接设计在园林景观中,例如海(下转第156页)(上接第246页)南大部分园林景观中都采用了当地的椰树等南大部分园林景观中都采用了当地的椰树等植被进行园林造景,使园林景观充分的展现出海南地域要素,眉山市的大部分园林设计中都会在园林造景假山或其他木桩造景中体现苏轼的诗词,这都将地域文化元素充分的融入到园林景观设计中,满足了地域文化元素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完美结合,使园林景观设计具有独特性。

4.2文化特色抽象事物解析

地域文化特色抽象化运用到园林景观设计中主要是指将地域文化特色进行简单化的设计,保留其文化特色的主要元素包括抽象轮廓、视觉形体等,这样不仅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特色,还使园林景观设计更具有艺术特色,例如园博园胡服骑射雕塑和秦皇岛地区奥运公园中的海鸥雕塑,都分别以抽象的形式与手法展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色细节,使雕塑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充分发挥了其标识作用,不仅使园林景观设计给人以完美的视觉印象还流露出园林景观的质感,是对地域文化特色抽象事物的最佳解析形式。

4.3历史场景解析

历史元素是形成地域文化的重要部分,因此将地域文化运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时应注意在设计中融入当地的历史场景,充分体现地域文化的特征。历史场景的融入具体是指将地域性的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或历史传说等场景通过园林景观对其场景画面进行分割,将历史场景与事件经过充分体现出来,使人们通过欣赏或观看能够对当时的历史情景进行联想。加强人们对当地历史的认识与理解。通常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历史融入都是在园林中的地面、木桩、墙体上通过雕刻、绘画等手段进行体现。例如在黑龙江省五常市的尚志公园中,将赵尚志的抗战故事及赵尚志本人的雕像都充分的融入到景观当中,这种融入充分将历史场景再现,还有王府井大街上的雕塑景观、北环的水系浮雕都用历史场景再现的形式将当地不同时期的历史景象展现在景观设计中,凸显了其景观的特殊性,历史元素的植入还能够有效的发挥其特殊作用,成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点睛之笔,以此满足当地人的历史文化认同,还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依据。

5结论

综上所述地域文化对园林景观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科学的将地域文化要素融合到园林景观设计中,不仅能够满足当地人对园林景观的审美需求,还能够使地域性群众不断的加强地域文化及历史的认识,能够有效的增强当地居民的文化素养,巩固当地居民的凝聚力,更好的使园林景观设计满足城市文化特征的体现,为城市文化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全晓东,唐师.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人文倾向性分析[J].北京农业,2014(30).

[2]黄中祥.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探讨[J].四川水泥,2015(04).

第8篇:景观设计分析范文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问题探讨;发展策略

引言

现阶段,随着城市发展速度的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所以更加注重生活环境的质量。在拥挤的城市中,生存环境以及绿化率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园林景观是改善城市居住环境的重要的场所,通过园林景观的设计,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对于促进城市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需要紧跟时展的步伐,与城市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充分的考虑到周围环境的特点,为城市的建设发展增加一道靓丽的风景。但是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还存在种种的问题,无法真正的发挥出园林景观的功能,所以要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然后制订出解决的对策,提高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水平,为城市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1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1.1 规划建设过于模式化,缺乏个性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应该与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相适应,通过设计风格来展现出城市的精神面貌。所以说园林景观设计应该具有独特的个性,根据每个地方的特点设计出不同的风格,充分展现地域性。但是近些年来,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受到西方设计风格的影响比较严重,并且照搬照抄现象普遍存在,并没有对于园林的地域特点、气候条件、土质状况等进行详细的研究,更无法体现出城市的文化内涵。所以这是目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模式化现象严重,缺乏个性,急需改进。

1.2 城市园林建设的意识普遍不高

城市园林景观的建设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很多城市中,由于受到城市发展水平或者观念的影响,没有意识到园林景观建设的重要性,对于功能性没有充分的理解。所以在园林景观设计方面只是单纯的注重形式,并没有考虑到园林景观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只是看到眼前的利益,缺乏长远的规划,不利于城市建设的发展。

1.3 园林景观设计缺乏人文关怀

城市园林园林景观设计应该从人的需求出发,切实满足人们的需求,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休闲娱乐场所,既能够充分的放松身心,又能够陶冶情操。但是在目前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却缺少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人文关怀缺失,只是注重硬件设施的设计,却没有从实际出发,考虑到日常所需,比如遮阳防雨设施,绿化植物的搭配等等,缺少人性化的特点。

1.4 缺乏历史文化底蕴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植树、栽花或者配草,而是一种源于自然并高于自然的有着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植树、造景活动。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但是近些年来,很多城市在园林景观设计都往往偏离了城市自身的文化特色,偏离了城市自身的历史文脉,因此使人们难以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品味出不同城市的人文风格,更难以从中读出不同城市的历史文脉,因而失去了其独特的个性与吸引力。

2 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策略

2.1 应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方便人的使用,所以在设计时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确保在设计时能够确保园林景观更好地满足使用功能要求,为人们日常生活需要提供方便,不仅要有一定的空间形态,而且还要确保物质环境的舒适性,所以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注重人性的需求,这是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时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

2.2 重视水景设置,实现动静合一

对于园林来说,拥有山、水,才能有灵气,自古以来城镇都是依水而建,因此,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应注意水景的设计。园林在进行水景设计时,首先应考虑到其水质,其次是水形成的景色。同时还应注意水的补充、排泄、净化等一系列的问题,真正做到生态园林。以瀑布、涌泉作为动力,创造水位高差,让水体自然的循环流动,进而产生溢水、涓流等动态水景观,增加水体与大气、沙石的接触,进而提高其含氧量。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城市居住区的美好意境。

2.3 体现地方特色及历史文化特色

每个城市都有其自身的地域特征与地方历史文化特色,因此,应充分的挖掘城市植被特色、主题文化以及环境等重要的潜质,进而营造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艺术氛围以及绿色环境背景。园林景观是保持和塑造城市风情、文脉以及特色的重要方面。园林的景观设计首先应理清城市历史文脉的主流,重视景观资源的继承、保护与利用,以自然生态条件与地带性植被为基础,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宗教以及历史文物等融合在园林景观之中,因而增加园林景观的地域性以及文化性,使其具有独特的个性与吸引力。

2.4 园林景观设计应充分考虑其生态理论

第一,应注意优化园林的布局结构。在城市园林的规划与设计中,应以生态平衡为主导,协调好城市绿地与自然生态系统以及城市功能分区间的关系,着眼于整体的城市生态环境之中,将自然引入城市。因而可以提高绿地的空间利用率,充分发挥城市的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

第二,选择本地带野生或者栽培的建群种。追求城市绿化的个性与特色是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目标,地区之间因气候、土壤条件的差异造成植物种类的不同,乡土树种是表现城市园林特色的重要载体。使用乡土树种使其更可靠、廉价、安全,充分发挥城市园林建设的作用。

第三,应注意保持生物的多样性。每种植物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植物本身并没有低劣好坏之分,关键是如何利用这些植物才能充分发挥其功效。因此,在植物配置中,应尽量挖掘植物的各种特点,考虑不同植物的搭配,切实增添园林的色彩及其个性特色。

3 结束语

园林景观设计是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以及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的背景下,对于园林景观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考虑到当地的地域特点,详细了解城市的文化底蕴、气候条件、地质状况等,然后有针对性的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园林景观建设是一项复杂而浩大的工程,所以设计师应该不断地学习国内外先进的设计理念,在设计风格上不断创新,根据城市地域特点,设计出具有个性化的园林景观。优秀的园林景观设计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休闲场所,让人们的身心得以放松,陶冶情操,展现城市的文化魅力,充分的发挥出园林景观应有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郭建斌.地域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分析应用[J].中外建筑,2010.

第9篇:景观设计分析范文

关键词:景观设计构成艺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也不断追求精神的富足,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十报告提出美丽中国,反应了国家对城市环境的重视,从过去杂乱无章的城市布局,到如今的整齐有序的城市规划,以及新农村建设的规划等等,无疑都体现了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开发商在对一个城市规划或者是住宅小区的规划都会极力去打造一些舒适休闲的公园广场以及小区景观等,这也正反应了人们关注生活质量。因此,为了达到美化城市景观、改善城市环境,提高人民居住质量,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就需要设计师进行不断的创新,规划设计和谐合理的景观环境。构成艺术是现代景观设计常用的基础设计理论,它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进行合理的景观设计,这就需要设计师巧妙的应用构成艺术的原则来塑造空间氛围,创造出新颖的作品。使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具有美学价值和艺术美感,在空间尺度上符合布局的要求和构成艺术的原则。

2景观设计概述

景观设计是1858年美国设计师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提出的,作为一门学科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上的不同。

赫勃特·西蒙在1968年所写的《工艺科学》中提出:所谓景观设计,就是找到一个能够改善现状的途径。

吴家骅认为:景观设计,在国外叫做“景观建筑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在中国叫“园林景观”,其实这些称谓都不确切。景观设计应是规划中的一部分,它与人的行为、新鲜空气、干净的水相关连,与动植物的生命相依存,是一门知识含量科技含量较高的综合性学科。

俞孔坚认为:“景观设计是关于土地的分析、规划、设计、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和艺术。”在这里景观设计即是科学又是艺术,两者缺一不可:

刘滨谊也认为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面向户外环境建设的学科,是一个集艺术、科学、工程技术于一体的应用型专业。

可见,景观设计开始细分为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的内容。广义上说的景观设计包含规划和具体空间设计两个环节,其中的第一个层面的规划环节是指大规模、大尺度上对于景观的把握,内容包括场地规划、土地规划、控制性规划、城市设计和环境规划,目的是要维护自然的环境体系和可持续性发展,这是总体上对于人类居住区的总体规划。第二个层面的具体空间设计决定了狭义景观观设计的概念,盖瑞特·埃克博认为景观设计是在从事建筑物道路和公共设旌以外的环境景观空间设计。狭义景观设计要素包括地形、水体、植被、建筑及构筑物以及公共艺术品等,主要设计对象为城市丌放空间,包括广场、步行街、居住区环境、城市街头绿地以及城市滨水地带等,其目的不仅要满足人类生活功能和生理上的要求,还要不断地提高人们生活品质和精神上的追求。

3构成艺术概念界定

构成艺术是任何艺术和设计的基础理论,它存在于一切艺术和设计的任何角落,构成的分为平面、色彩、立体,它是设计的最初阶段,它与现代设计的有机结合,促使设计者从中得到启发,带来了科学性、逻辑性,同时也带来了艺术性,它虽然不能直接涉及产品,但它的介入可以使产品蒙上艺术的直观效果。

平面构成,是一种视觉形象的构成。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在平面设计中如何创造形象,如何处理形象与形象之间的联系,如何掌握美的形式法则,并按照美的形式法则布置设计所需要的图形,提高设计人员创造“抽象形态”和处理组合关系的能力。

色彩构成,即色彩的相互作用,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幻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各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创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

立体构成也称为空间构成。立体构成是用一定的材料、以视觉为基础,力学为依据,将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组合成美好的形体的构成方法。

4现代景观设计中的构成艺术分析

4.1景观设计中平面构成艺术分析

第一,平面构成艺术与景观平面的关系

第一个关系是平面构成为景观平面设计提供具有视觉张力的造型要素,即图形,景观平面借此来完成平面形象的塑造;

第二个关系是平面构成为景观平面设计提供明晰的构成法则,即形式美法则,景观平面借此来完成景观空间平面序列的组织。

简单地说就是平面构成为景观平面设计提供造型的基本要素和布局的基本规律,利用它可以使景观各要素的形态确定下来,进行有机的组织,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的过程。

第二,平面构成艺术中的造型要素

造型要素是提供景观要素形态塑造的基本单位。有些景观平面形态是简单的形体,直接就是基本图形的原形,有些景观形态是复杂的形体,而复杂的形体总是由简单的造型要素复合而成。

常见的图形有几何图形和特殊图形,几何图形有三种原型(圆形、方形、三角形),它们是各种复杂形态构成的基础。特殊图形的获得就是通过图形的变异,来获得新形式的图形,即图形创意。对图形进行对比联想、近似联想、因果联想来或者图形的思维方式,并通过分解和重构从而获得新的图形。

第三,平面构成艺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实例分析

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平面构成在景观设计中应用主要体现在点线面上面,如点除了表示位置之外,还可以体现形状和大小。它可以独立地构成形象。点之间的聚散、量比、不同形状的点所形成的视觉冲击以及两点之间的目光游移都会在视域区域里组成连续的形状。例如我们在路面铺装中将众多的点进行拼贴可,给形成一定的图形。或者选择不同的鹅软石进行“组装”,按照形式美的规律,经概括、整理、加工、取舍,构成景观。

不同形状的的线性要素具有不同的个性,如直线,强劲有力,大方;平行线,安定,柔和;斜线,充满变幻,活泼;曲线,优雅,丰富。所以我们要注意线在视觉上的主观创造力,提高景观的设计效果。如通过对园路的设计形成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艺术效果。上海世博会法国馆外的垂直绿化,不规则的竖条形的外部装饰给人以趣味性。

玛莎·施瓦茨设计的日本岐阜公寓的设计采用不同矩形、圆形、自由形和偶然形的相互组合、穿插,使这种直观的游戏感觉尤为明显。明尼阿波利斯公共广场通过对大面积几何直线形和几何曲线形体的相互嵌合,色彩肌理的对比,使简单的设计表现出了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4.2景观设计中色彩构成艺术分析

第一,色彩构成三要素

色彩构成的三要素范围相对较大,其一是:色彩的光感要素,即色彩的明度,色相,纯度,其二是:色彩的开象要素,即色彩的形状、大小、位置、肌理;其三是:色彩的视觉心理要素,即色彩的冷暖、进退、轻重、厚薄、动静,是人的心理活动影响色彩。